第一篇:127号文解读—智信
逐条解读127号文重点
作者 : 管清友 张媛 朱振
来源 : 民生证券
时间 : 2014年05月19日 10:03:33 【摘要】
“
四、同业代付是指商业银行(受托方)接受金融机构(委托方)的委托向企业客户付款,委托方在约定还款日偿还代付款项本息的资金融通行为。受托方同业代付款项在拆出资金会计科目核算,委托方同业代付相关款项在贷款会计科目核算。同业代付原则上仅适用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办理跨境贸易结算。境内信用证、保理等贸易结算原则上应通过支付系统汇划款项或通过本行分支机构支付,委托方不得在同一市、县有分支机构的情况下委托当地其他金融机构代付,不得通过同业代付变相融资。”
解读:同业代付可分为境内同业代付和海外代付,但真正“藏污纳垢”的地方主要是境内同业代付。该条监管措施中的“仅适用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办理跨境贸易结算”基本断了通过境内贸易完成信贷挪腾的可能性。此外,境内贸易的同业代付对于委托行和代付行来说,是表外业务,不在表内信贷科目里,因此它不受存贷比限制、不列入表内的风险计提,但它却是代付行为委托行客户提供的信贷。第四条规定委托方同业代付相关款项在贷款会计科目核算,这也就弱化了银行通过该业务挪腾信贷的激励。
“
五、买入返售(卖出回购)是指两家金融机构之间按照协议约定先买入(卖出)金融资产,再按约定价格于到期日将该项金融资产返售(回购)的资金融通行为。买入返售(卖出回购)相关款项在买入返售(卖出回购)金融资产会计科目核算。三方或以上交易对手之间的类似交易不得纳入买入返售或卖出回购业务管理和核算。买入返售(卖出回购)业务项下的金融资产应当为银行承兑汇票,债券、央票等在银行间市场、证券交易所市场交易的具有合理公允价值和较高流动性的金融资产。卖出回购方不得将业务项下的金融资产从资产负债表转出。”
解读:该条对买入返售的金融资产做出了严格规定,买入返售的金融资产只能是标准类资产。但以往的买入返售的金融资产主要是信托受益权等非标类资产,本质上通过低价拆借同业资金实现的信贷投放,通过表内信贷的表外化达到绕过存贷比约束和降低资本约束的目的。该规定限制了流动性低的金融资产非标类资产不能作为买入返售的标的实际上是直接约束了非标业务的扩张。
“
七、金融机构开展买入返售(卖出回购)和同业投资业务,不得接受和提供任何直接或间接、显性或隐性的第三方金融机构信用担保,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解读:买入返售业务中引入了过桥银行,引入过桥银行的作用是将信贷资产变成同业资产,提供融资项目的银行在交易过程中提供隐性担保。本条通过禁止对过桥银行“明保”、“暗保”等出保函行为,约束非标业务野蛮扩张。
“
十一、各金融机构开展同业业务应当符合所属金融监管部门的规范要求。分支机构开展同业业务的金融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本机构统一的同业业务授信管理政策,并将同业业务纳入全机构统一授信体系,由总部自上而下实施授权管理,不得办理无授信额度或超授信额度的同业业务。金融机构应当根据同业业务的类型及其品种、定价、额度、不同类型金融资产标的以及分支机构的风控能力等进行区别授权,至少每年度对授权进行一次重新评估和核定。”
解读:此条针对部分银行的分支机构过快开拓同业业务。未来将由总行统一设计理财产品,分支行只负责销售,同业业务由银行总行授权管理,不得办理无授信额度或超授信额度的同业业务。此举目的在于整顿清理银行分支行过快扩张同业业务和隐性担保等乱象。
“
十二、金融机构同业投资应严格风险审查和资金投向合规性审查,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根据所投资基础资产的性质,准确计量风险并计提相应资本与拨备。”
解读:何谓实质重于形式?同业业务的实质是一笔信贷,但会计上却被计入为同业投资。既不计入存贷比考核,也占用了较少的风险资本(3个月内为20%,3个月以上为25%,表内信贷为100%)。假设按照表内信贷100%计提风险资本,新增100元存款配置同业,过去的资本消耗为100*资本耗用(20%)*资本充足率要求(9.5%)*上市银行2013年年报ROE(20.17%)=0.38%,现在的资本消耗为100*资本耗用(100%)*资本充足率要求(9.5%)*上市银行2013年年报ROE(20.17%)=1.92%,使同业业务收益率下降大约为160BP,将弱化银行配置非标资产的动机。
“
十三、金融机构办理同业业务,应当合理审慎确定融资期限。其中,同业借款业务最长期限不得超过三年,其他同业融资业务最长期限不得超过一年,业务到期后不得展期。” 解读:这一条对于地方城投的贷款有比较强的破坏的作用。众所周知,地方融资平台开发的基建投资具有项目回收周期长,投资回报率低,项目现金流回笼能力差等特点,这决定了地方城投所需要的信贷要具有期限长和到期需展期的特点。在地方城投借用表内信贷受限的背景下,该政策规定同业借款的最长期限且业务到期后不准展期,这几乎断绝了地方城投获取长期限信贷资金的来源。
“
十四、单家商业银行对单一金融机构法人的不含结算性同业存款的同业融出资金,扣除风险权重为零的资产后的净额,不得超过该银行一级资本的50%。其中,一级资本、风险权重为零的资产按照《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12年第1号发布)的有关要求计算。单家商业银行同业融入资金余额不得超过该银行负债总额的三分之一,农村信用社省联社、省内二级法人社及村镇银行暂不执行。”
解读:这一条对中小银行的同业规模有一定制约作用。中小银行可以通过借入同业存款(负债方),配置同业资产(资产方)扩大了其资产负债表规模,同业业务成为中小银行资产规模迅速膨胀的利器。该监管措施出台给金融机构同业规模设限,意在约束中小银行过快扩张。
总括127号文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打压市场风险偏好,整体利好债券市场
该文件对市场的风险偏好有一定地负面冲击。该文件的政策含义无非是中央政府希望将信贷资源更多的配置到生产性服务业、三农、小微和消费等高生产力和有利于中国经济结构优化的领域。但值得注意的是健康产业的规模仍然不够庞大,经济运行中传统行业唱主角的局面短期内难以发生重大改观。该文件将直接导致地方城投、房地产和过剩产能等传统行业融资条件恶化,社会融资总量和M2未来将进一步减少,短期增加经济下行压力。监管政策的全面推出证明中央政府已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和技术准备:允许让该破产的企业破产,允许金融产品违约。在创造性破坏的过程中,虽然从长期看中国经济创新型结构正在孕育,中国经济也正在发生一些积极的变化,但短期经济下行的压力难以避免,这将增强投资者避险的情绪。
该文件整体利好债券市场,但风险偏好回落,谨防信用利差扩大。127号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影响债券市场:
1、非标转标,资金从表外回流,可用于配债的资金规模增加;
2、金融机构办理同业借款业务最长期限不得超过三年,其他同业融资业务最长期限不得超过一年,业务到期后不得展期将缓解期限错配,未来货币市场资金利率有望平稳;
3、市场避险情绪增强,信用利差将趋于扩张,一方面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会增加机构对信用风险的担忧,另一方面,表外融资不能满足的融资需求将以大规模债券供给的形式承压债券市场。这个过程中信用利差将扩大。
4、提高同业业务计提风险比率,减少非标对债券市场的挤出效应。假设同业信贷业务风险权重设置为100%,资本溢价由过去38BP提升至198BP,减少1.6%的相对收益,考虑到税收溢价和流动性溢价,对应的收益率大约为3.8%,4.2%的10年期国债仍具有配置价值。
第二篇:解读世界文
《解读世界文明》
佛教文明与华夏文明的对话
通过对本学期解读世界文明这一课程的学习,了解到了很多世界文明,尽管它们有些已然在时间的长河中没落,有些却仍然在跌宕起伏中流传至今,对人们的学习,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下面我想说一说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渊源以及对中华文明影响。
(一)佛教文明的起源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左右的古印度,创立人名悉达多,姓乔达摩。因为他出身于释迦族,所以后来人们尊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贤人”。这个尊称以后非常流行,以致他的本名很少被提及了。
释迦牟尼出身于刹帝利种姓,大约生活在公元前566~486年。他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太子,其父是净饭王。当时的迦毗罗卫只是一个小部落国,位于现在尼泊尔境内的提罗拉科特附近,今天还有城池遗址存在。
释迦牟尼的母亲摩耶夫人去世较早,他由姨母抚养长大。少年时代,他接受婆罗门教的传统教育,学习《吠陀》经典和“五明”。《吠陀》是婆罗门教的圣典,“五明”指五种学问,即“声明”,音韵训诂之学;“巧明”,工艺技术之学;“医方明”,医药之学;“因明”,逻辑推理之学;“内明”,宗乘大意之学。后来他与觉饭王之女耶输陀罗结婚,生子罗喉罗。29岁时,由于看到每个人都要遭受生老病死等各种痛苦,他便离家外出,寻师访友,立志探索人生的解脱之道。
释迦牟尼出家之后,先是跟随两位哲学家学习,然后开始了长达6年的苦行生活。释迦牟尼为什么要苦行呢?这与当时人们的一种普遍认识有关。当时人们认为,摩擦湿木头是不能生火的,摩擦干木头才能取火。同样的道理,人们只有经过一系列的苦行生活,清除了身体中的体液,才能悟出真理。于是,他逐渐减少饮食,后来7天才吃一顿饭。他穿鹿皮、树皮,晚上睡在鹿粪、牛粪上,有时还睡在荆棘上。
但是,6年之后,他身体消瘦,形同枯木,仍然没有发现什么人生的真理。他认识到苦行无助于解脱,就开始净身进食。他渡过尼连禅河,来到伽耶(今印度的菩提伽耶),坐在毕钵罗树(后称菩提树)下,沉思冥想。经过7天7夜,他终于悟出了真理,真正成道觉悟,因而被称为“佛陀”,或简称“佛”,意思是“觉悟者”。这一年他35岁。
释迦牟尼成道之后,到鹿野苑(在今印度瓦腊纳西附近)为情陈如等5人讲说“四谛”的道理,乔陈如等5人信仰了释迦牟尼的教义,成为首批僧侣,号称“五比丘”。至此,有了成道的释迦牟尼(佛),有了他所证悟的真理(法),又有了信徒(僧),传统称为佛法
僧“三宝”具足,标志着佛教真正建立。
(二)佛教文明传入中国
佛教传入中国的具体时间和年代很难考定,一种观点认为佛教在先秦时期就已经传入中国。据晋代王嘉《拾遗记》的记载,燕昭王七年(前305),印度有道术人名尸罗,历经五年,千里跋涉来到燕都。清代学者俞樾认为这是“佛法入中国之始”。然而佛教于公元前三世纪才开始外传,而公元前四世纪已有印度僧人来华,显然是讲不通的。唐代和尚道宣在《感应记》中根据《列子·仲尼篇》“丘闻西方有圣人焉”之语,断言“孔子深知佛为大圣”,即春秋时代已有佛教传入。然而佛祖释迦牟尼仅长孔子十余岁,两人是同时代人,孔子在世时,佛教也尚处初创阶段,因此说孔子知佛也是靠不住的。隋代费长房在《历代三宝记》中提出,秦始皇时就有利防等18个僧人带着佛经到中国教化秦始皇。另外《释老志》根据《史记》有关张骞出使大夏的内容声称汉武帝时佛教已经传入中国。不过此二说由于史料不够充分,并不为学术界所重视。
目前在学术界影响较大的有“西汉末说”“西汉末东汉初说”和“东汉初说”。这三说因年代相近,又都有正史、野史材料作证,因此各执一辞,难分高下。其中尤以“东汉初说”流传最广,影响最大。佛教界一直有汉明帝派使者西行求法,使佛教初传中国的说法。据载在东汉永平七年(64),明帝梦见有神人飞行于殿前,第二天,他就向大臣询问此神的来历。大臣博毅称:西方有得道者名“佛”,陛下梦见的恐怕就是他。明帝就派蔡愔、秦景等人到西域求佛法。使者到达西域的大月氏国后,遇到两位高僧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便邀请他们来华。于是二人便携带佛像经卷,用白马驮着,来到洛阳。明帝为此特意建造了白马寺。在寺中,二位高僧翻译了《四十二章经》一般认为这是中土最早的佛经译本。汉明帝求法说在佛教徒中一直盛传不衰,但学术界对此却颇有怀疑,理由是:所谓感梦遣使之说,显然是带有神奇色彩的传闻。而汉明帝求法的年代,有关记载也很不一致,无论是梦之年还是遣使之年都有多种说法,派遣的使者姓名记载也各不相同,表明此事并没有可靠的材料可资定论。此外,对佛经的传译也颇多疑问,早期的有关记载如《理惑论》只说写取佛教四十二章,并没有说译经的事,也没有提到迦叶摩腾和竺法兰,这些内容直到《历代三宝记》中才开始出现。因此《四十二章经》是否汉代所译?是译本还是抄本?译者到底是谁?事实上都无法定论。目前要确定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应该说实非易事,几种说法各有所本,相持不下。现在一般流行的说法是佛教在两汉之际即公元前后传入中国,这实际上是将“西汉末说”“西汉末东汉初说”和“东汉初说”合而为一,也算是解决佛教传入中国时间之谜的一种方法吧。
(三)佛教文明对中华文明的影响
佛教传入中国,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发生过很大的影响和作用,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灿烂辉煌的佛教文化遗产。印度佛教文化与中国固有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不仅带动了佛教与中国文化相结合的全面发展,而且在交融过程中形成了学术思想、修养方法、音乐美术、工艺建筑、风俗习惯等等。中国佛教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佛教哲学蕴藏着极深的智慧,佛学和中国古典哲学的交互影响,推动了哲学提出新的命题和新的方法。佛学对宇宙人生的洞察,对人类理性的反省,对概念的分析,有着深刻独到的见解。在人生观上,佛教强调主体的自觉,并把一己的解脱与拯救人类联系起来。它以独特的思想方法和生活方式,给予中国传统社会民众精神生活以新的启发。
佛教为中国文化、文学艺术带来了新的意境,新的文体,新的命意遣词方法。数千卷由梵文翻译过来的经典本身就是伟大富丽的文学作品。马鸣的《佛所行赞》带来了长篇叙事诗的典范;《法华》、《维摩》、《百喻》诸经鼓舞了晋唐小说的创作;般若和禅宗思想影响了陶渊明、王维、白居易、苏轼的诗歌。变文、俗讲和禅师的语录体都和中国俗文学有着很深的关系。
佛教对中国艺术方面起了巨大的作用。尤其是美术、音乐、建筑方面,对中国文化有深远的影响,留下了及其丰富而优秀的作品。就美术而言,佛教典故常成为历代画家的创作源泉,观音、文殊、如来等佛教至高无上的被崇拜者总是画家们的绘画对象。吴道子、顾恺之等著名画家皆以擅长佛画闻名于世,例如吴道子的《松子天王图》讲述了释迦摩尼降生的故事;敦煌石窟的壁画不仅画工优秀,而且反映了许多佛学道理。就音乐方面,佛教音乐作为音乐这种娱乐形式,更容易进入封建时期知识文化水平较低的平民中,使其更易于推广。《大悲咒》等佛教音乐,传世至今,受到很多人喜爱,尤其是当下,对于许多白领、学生,这是一剂保持内心平静的良药。至于建筑,受到佛教影响的甚多。各地的寺庙、石窟自然是佛教建筑的精华,寺庙多建于山中,因地制宜,浑然天成,给人一种极其自然的感觉,融入了佛教文化,给人极好的美感;石窟也是一种宝贵的文化财富,石窟中的雕塑和笔画,都是及其珍贵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不仅给人美的享受,还给人关于人生、关于世界的深刻感悟。中国的艺术作品,深受佛教文化的渲染,佛教文化的融入,使中国的艺术作品内涵更加丰富,欣赏角度多样化,体会感受更加深刻。在佛教的影响下,历代艺术家给艺术界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伴随佛教俱来的还有天文、医药等科学技术的传习。
第三篇:50号文解读
一、政策解读
自《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文)实施以来,各级政府逐步健全完善举债融资机制,但部分地区违法违规举债问题时有发生。2016年财政部表态支持43号文精神,接连下发了国办函(2016)88号文、财预(2016)152号文等,要对地方政府违规举债融资妥善处理,因此我们认为:《关于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行为的通知》(财预2017)50号文可以理解为对之前一系列约束政府融资平台违规举债行为的再次重申,并对之前系列发文进行完善补充,属于“老规新发”。
(1)目的
50号文规范了金融机构对融资平台公司提供融资方式,目的在于防范政府债务风险,约束地方政府及政府融资平台融资杠杆。
(2)监管模式的改变
通知是财政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意味着“协同监管”的逐步实现,不仅对政府相关部门违规行为进行约束,而且对提供融资的金融机构进行监管。
(3)进一步明确整改时限并加大追责力度和范围
要求地方政府融资担保行为整改应当于2017年7月31日前完成,并对政府逾期预期不改或改正不到位的相关部门责任人依法追究责任。同时通知要求建立跨部门联合检测和防控机制,对于涉及地方政府违法违规举债融资的机构和人员进行跨部门惩戒,包括地方政府及其所属部门、融资平台公司、金融机构、中介机构、法律服务机构等,提高了违规成本及政策执行效率。
(4)厘清地方政府和融资平台的关系
通知要求地方政府不得注入公益性资产、储备土地注入融资平台,不得将逾期土地出让收入作为偿债来源,政府不得以担保函、承诺函、安慰函等方式提供担保,政府不得以文件、唯一纪要、领导批示等任何形式要求企业为政府举债或变相举债。上述要求旨在厘清投融资双方债务关系,要求金融机构应当按商业化原则审慎评估举债人的财务能力和还款来源,不得以政府隐形担保作为融资条件。
(5)推动政府提供公开依法依规融资担保、规范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行为
通知鼓励政府构建市场化融资担保体系,鼓励将隐性担保转化为显性担保。允许地方政府与社会资本共同合作投资,但严禁政府承诺回购社会资本方本金、承诺这回资本方最低收益、承担社会资本方损失等变现举债行为。
第四篇:微信订阅号
这个问题不能笼统的回答,好坏都是相对的。两者的不同点不能归为优缺点,而是是否适合你所在的行业或你想用微信公众号来做什么。主要不同点有: 1.申请主体略有不同。
服务号只能是企业或组织等属于官方机构的主体才能申请,订阅号是企业或组织、个人等都可以申请,个人只能申请订阅号。2.两者功能不同。
首页二者在微信端展现方式不一样,服务号推送的消息后,可以直接在接收消息列表中展现出来,并有提醒,而订阅号发送消息后,所有订阅号都被收集到了一个文件夹中,不再单独展示,也无即时提醒。
腾讯为了限制企业的微信营销,保护用户体验,服务号每月只能发送一条信息,一年才能发送12条。订阅号每天可以发送一条。
服务号都有自定义菜单,并可以申请微信认证,只要是公司名字或商标基本都可以,订阅号只能是媒体类,政府类、艺人等非公司性质的才能申请,也只有经过微信认证后才有自定义菜单。3.接口开放的权限不同。
主要不同点也就是以上几点,总体看来各有优劣。笔者认为,大众服务类,有很大用户基础的企业适合做服务号,比如电信运营商,航空公司,电力公司,银行等,这些企业提供的是一些基础服务,不用发送更多的信息去做推广,也会有大量用户在使用企业的服务,开通微信公众平台,是把服务方式多元化了,如果用户体验很好,就会持续使用。服务号的功能接口较多,也便于提供更多服务,所以,基础服务类的企业是适合做服务号的。
大众消费品行业是适合做订阅号的,如餐饮、服装、汽车、娱乐等。任何一个面向大众的生产型企业,都需要不断的营销自己,产品和品牌,以此来保证自己的市场地位或开拓更大的市场。这样的企业做的大量的工作就是广告营销,不断的把产品或品牌信息传递出去,以影响更多的消费者。理论上,企业用公众号不断的推送产品信息,采用订阅号是比较合适的(有个适度的问题,过多的广告会变成垃圾信息)。用户浏览好的信息后,会转发到朋友圈,从而促进品牌传播。
目前第三方微信开发已经很成熟,订阅号也可以做各种功能,如微网站,抽奖,报名,商城等各种功能,也给企业留下了更多的选择。
也有一些企业采用的是双号策略,服务号做服务,订阅号做品牌传播。
不管怎样,微信营销已经变成一种趋势,我所说的营销不仅仅是广告推送,也包括服务沟通渠道,如电脑公司的售后沟通渠道,企业的移动展示平台,餐厅的微信点餐,预约服务等。微信的未来想象空间很大。
第五篇:微信公众号
1、要一个人坐在家里学习微信营销,要经常去一些微信营销的QQ群,看一看大家都在聊什么,在这些群里你能学到很多东西。
2、针对微信的认证对提升企业的信任度很重要,所以想尽一切方法早一点通过微信认证,越往后越难办理,先大乱后大治。
3、推送,不一定要每一次都推送文章,推广一些小的知识和技巧,以及笑话。旅游,自驾,也是很好的方法,只要能帮助到潜在顾客和读者都可以,每一次都推送一条跟微博一样的内容,因为信息量小,不会影响订阅客户的生活,并且可以学到新的知识,这样的公众账号是很受欢迎的。
4、见到很多人,经常用微信向自已的朋友推销产品,这是错误的做法。这么做可能会让你失去这个朋友,如果你想利用微信做生意,请重新申请一个账号,用来销售产品,千万不要向自已的朋友推销产品,这样会让朋友感到你这个人太没有人情味,太功利什么都跟着利益跑,很多朋友都会离你而去。
5、微信的内容,选择合适的图片很重要,经常去和相关的微博和网站里获取一些行业里的图片,做微信营销要重视细节。并且图文要匹配不能文不对图。细分版块,因为版块是供不同层次客户选择分享的,也是让读者有挑选的余地。
6、推送内容,晚上或者下午推送内容最好,因为要考虑这些时间段读者有足够的时间来阅读,白天推送内容,适合做产品的促销,当时顾客可以订购产品,带来产品真正的销售。
7、企业先学好服务500、1000个微信客户,用户多少不代表营销能力,仅仅是一个数量,用户的互动价值和关注价值才是微信营销的核心,多创造和读者沟通的话题,读者关心的话题让整个公众账号活跃起来。
8、水不流动就变成死水,公众账号没有活跃度就是一个死号,所以每天的内容编辑是活跃的核心价值,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就没有任何价值。
9.微信营销要结合当地市场的消费观,地理文化,地域文化等一切作为参照,否则你所有的内容和辛苦都白费,经营微信营销的企业应该为行业带去独立的见解,推动行业发展为主导,服务顾客为导向。
10、重视互动。因为它不像微博,可以吸引大量的人转发和评论,只有通过与顾客的沟通来取得顾客的信任。
自2012年8月18日开通微信公众平台以来,各大品牌积极抢注,但微信貌似还没有为公众账号营销做好充足的准备,账号只能通过各种宣传二维码方式来被动等待关注,相对微博来说想要增长粉丝量就困难得多。存在以下几种推广和互动方式来绑定微信粉丝:
1、线下微信签到有礼
对于公众账号来说,不能登录手机微信,享受不到查找附近的人和摇一摇这样的福利,只能在对外宣传上下功夫来推微信二维码来吸引粉丝,我们经常能看到户外广告、电梯广告、宣传彩页、易拉宝上都有微信二维码的露出,静静的等待着被关注。虽然公众微信不能玩早期微博转发有奖的形式来吸引粉丝,但可以通过线下活动签到来增加粉丝。
适用于:展会、会议、影院、咖啡馆的聚众地点。
2、微生活会员卡
微信的微生活会员卡是针对地标购物中心的营销方式,通过微信扫描商场二维码获得微生活会员卡,可享受商家的优惠,获知商家优惠信息和一些特权优惠政策。
适用于:餐饮、商场、超市、百货等。
3、自定义回复有心机
公众平台后台可设置的自定义条目上线是200条,如果是单纯的设置你好、地点、简介等关键词就太平庸了,反而让新粉丝感到无趣。在此基础上就要动一下脑筋,继续挖坑,例如:首先设置关注自动回复内容:“很高兴关注我们XXXX,请回复数字1了解我们,输入2了解优惠,输入3了解礼品,输入4了解地点„„”,以此类推,这样引起新粉丝进行互动,当粉丝输入数字后,还可以设置下一条内容,一步一步让自定义回复更有趣味性。
4、陪聊
细心的公众账号维护专员可以发现公众平台已经提供了基本的会话功能,可以主动与微信粉丝发起会话进行交互沟通,但粉丝越多,陪聊的人工成本越大,需要根据自身的经营范围而考虑是否采取这种方式。
5.微社区互动
微社区是基于微信公众账号的互动社区,它可以广泛应用于微信服务号与订阅号,是微信公众号运营者打造人气移动社区、增强用户黏性的有利工具。微社区解决了同一微信公众账号下用户无法直接交流、互动的难题,把公众账号“一对多”的单向推送信息方式变成用户与用户、用户与平台之间的“多对多”沟通模式,双向交流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互动体验,让互动更便捷、更畅快。
微社区首次把web2.0的交互模式引入了微信公众平台,基于话题和共同兴趣,结合发帖和回复,促使用户从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转向移动互联网信息创造者,在公众账号与用户,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互动中共同完成内容制造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