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扶贫小额信贷政策问答-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扶贫小额信贷政策问答
第一章 什么贷款
1.什么是扶贫小额信贷?
扶贫小额信贷是专门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获得发展资金而量身定制的扶贫贷款产品。主要是为贫困户提供5万元以下、3年以内、免担保免抵押、基准利率放贷、财政贴息、县级建立风险补偿金的信用贷款。
2.扶贫小额信贷有什么特点?
扶贫小额信贷具有三个特点:一是手续简便,贫困户不需要向银行提供抵押或担保。二是成本低,基准利率放贷,享受财政贴息。三是期限长,贷款最长期限可达3年。
3.扶贫小额信贷的用途是什么?
扶贫小额信贷是支持有意愿贷款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用于发展产业,增加收入。不能用来盖房子、娶媳妇、还债以及用于吃喝等与增收脱贫无关的支出。
4.扶贫小额信贷是救济款吗?
不是。扶贫小额信贷是银行发放的贷款,是要还的。银行的钱是老百姓的存款,有贷有还、再贷不难。
第二章 怎么贷款 5.什么条件的人能获得贷款呢?
已录入建档立卡信息系统的贫困户,凡有发展愿望、生产能力、发展项目和还款能力的,都有资格申请贷款。支持鼓励金融机构从实际出发,适度放宽申请贷款的年龄条件。
6.贫困户应该怎么选择发展项目?
贫困户可以与帮扶责任人、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第一书记等共同协商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项目。
7.需要通过什么程序才能得到贷款?
一般可参照“五步法——户申请、村初审、乡审核、县复查、银行审定”放贷(见“扶贫小额信贷办理流程图”)。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操作流程。
8.乡、村怎么审查贷款申请?
村级组织(村委会或为扶贫小额信贷设立的村级管理机构)根据贫困户申请,对该建档立卡贫困户及其家庭的社区信用度、发展能力和劳动技能以及遵纪守法等情况进行评价,可“一次核定、按年升(降)级”。对申请的贷款,要结合本村产业发展规划、市场需求、贷款人家庭实际,看其发展项目是否合适,发展规模、贷款额度和期限是否恰当,并提出初审意见。乡级政府相关部门,主要查看项目是否符合实际和扶贫规划,并提出审核意见;基层金融机构客户经理根据要求进行实地调研审查。
9.是不是贫困户申请多少贷款就能得到多少呢?申请多长期限就有多长期限的贷款呢?
不一定。村级组织除对申请人审查外,还要对申请发展的项目进行评判,根据项目规模和生产周期初步审查其贷款金额或贷款期限。银行对申请人情况进行复核,如情况基本属实,原则上满足贫困户提出的贷款申请额度和使用期限,但贷款额度不超过5万元,期限不超过3年。
10.在银行有不良记录的贫困户还能贷款吗?
凡不是主观恶意拖欠造成的不良记录,贷款银行应仔细甄别,区别对待,原则上不影响其贷款的发放。
11.对带动贫困户发展或就业的企业,可以直接获得扶贫小额信贷吗? 不可以。扶贫小额信贷只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或就业的企业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获得贷款。
12.可以在哪些银行申请扶贫小额信贷?
凡是在农村有经营(服务)网点,并与政府合作签订相关协议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贫困户均可就近在其网点办理贷款业务。
第三章 如何使用
13.如何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贷款专款专用?
贷款资金原则上只能用于申请的即贷款合同规定的项目,并且应专款专用。在使用过程中,村级组织、帮扶责任人、驻村干部等要对贷款贫困户进行经常性走访,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经营状况,监督贫困户将贷款用于申请发展的项目,对没有按贷款约定发展项目和更改贷款用途的,及时上报。
14.贫困户如何获得技术和市场服务?
技术服务主要通过村级组织来获得,贫困户可以将技术服务需求告之村级组织负责人、由驻村工作队、乡镇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并通过他们衔接县、乡镇相关业务部门技术人员开展针对性的技术服务。市场服务主要通过帮扶单位,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运用批发市场或电商平台,获取市场信息和产品营销服务。
第四章 怎么偿还
15.如何确保贷款回收?
在贫困户贷款本(息)到期前1个月,贷款发放银行通过信贷员,或由村级组织通知贷款户,提醒其按时还本付息。对逾期的,贷款发放银行和村级组织采取公示、广播、到户等方式,催促逾期贷款户偿还贷款本(息)。
16.贫困户贷款偿还可否有宽限期?
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确因特殊原因暂时不能偿还时,要提前书面申请延期,经村级组织核实后报贷款银行审定,原则上可以给贫困户适当宽限期。
17.财政资金怎样贴息?
一般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补贴到户。即先结后贴、应贴尽贴。就是贷款贫困户按照贷款合同约定,先按期偿还银行的本息,财政再按规定程序和办法给予贴息。对未按期还款及其它违约行为不享受贴息。另一种方式是直接贴息到银行。为了简化程序,根据本地规定,按照贫困户贷款额度,直接将贴息资金补贴到银行。
18.贫困户不偿还贷款有什么后果呢?
如果不偿还贷款,主要有五种后果:一是得不到财政贴息;二是会有不良信用记录上银行“黑名单”;三是影响本人及家庭成员以后的贷款;四是影响所在村的信用等级评定 和贷款;五是要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第五章 咋防风险
19.县级怎么建立风险补偿资金?
县级运用财政资金,建立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资金。同时,结合本地实际,建立银、保、政三方共担坏账损失的机制,制定出《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资金管理办法》(简称《办法》),并按规定对不良贷款进行补偿和分摊。鼓励村级将帮扶单位捐赠的资金用于风险补偿。
20.贷款贫困户如何通过保险方式防范风险? 鼓励获得扶贫小额信贷的贫困户,通过参加政策性农业保险、家庭财产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以及保证保险等,以防范生产发展中的意外风险,弥补损失。县级政府可安排财政资金给予适当保费补助或建立保险基金,也可依托合作的担保机构购买。
21.如何弥补贷款发放银行的坏账损失?
坏帐发生后,可按以下顺序对坏账进行弥补:一是启动村级风险互助金补偿。若村一级建立了村级风险互助金,当出现贷款本(息)逾期,宽限期内经催收无果时,贷款发放银行扣收村级风险互助金,村级组织保留依法追偿的权利。二是保险赔付。贫困户参加的相关保险,原则上可以指定贷款发放银行为优先受偿人,在本(息)未偿还完毕前,若发生 保险理赔,首先赔付贷款发放银行,冲抵贫困户贷款本金。三是启动县级风险补偿。贷款发放银行可依据本县建立的风险补偿机制和《办法》,从县级风险补偿资金中予以扣收,并保留依法追偿的权利。
22.什么情况下可以启动风险补偿资金呢?
对于经贷款银行和县级扶贫部门审查认定,确属无法收回的贷款损失,县级按照制定的《办法》进行补偿,并保留对未还款贫困户依法追偿的权利。但不能因为启动风险补偿,而设置苛刻条件影响扶贫小额信贷发放规模。
第六章 怎样监管
23.扶贫小额信贷的哪些内容需要公示公告?
扶贫小额信贷公示公告的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扶贫小额信贷的相关政策,让老百姓知道扶贫小额信贷是什么,什么条件的人能申请;二是贷款申报流程,让贫困户知道怎么获得贷款;三是村产业发展相关信息,让贫困户在贷款项目选择上及相关服务有参考的依据和方向;四是贫困户贷款、使用和偿还的相关信息,让大家清楚哪些人贷到款了,贷款做什么,什么时候应该偿还,哪些人逾期不还等,便于大家监督,营造诚信环境。
24.如何监管扶贫小额信贷?
除发挥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村两委以及第一书 记(或者村级组织)对扶贫小额信贷全过程跟踪监督作用外,各级扶贫部门还要通过实地查看、走访农户开展定期监测,还可以依托高校科研院所、社会组织等开展第三方评估。
25.扶贫小额信贷数据信息如何管理?
各地要逐级建立报表制度,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基础信息与银行贷款管理信息的有效对接与资源共享。各基层银行和乡、村,按月逐级报送贫困户贷款信息,县级汇总,市级初审,省级审核把关后按时报送国务院扶贫办。各地年度还将根据报送的数据信息对扶贫小额信贷情况进行考核和奖励。
26.如何将扶贫小额信贷工作纳入扶贫考核并建立奖惩机制?
中央和省级将扶贫小额信贷县级风险补偿金建立情况、贫困户贷款获得以及贷款偿还情况等分别纳入对地方政府考核的范畴。县级可对信用村、信用户予以奖励;对恶意欠款的贫困户进行法律追诉;对参与管理、监督的村级组织成员可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助奖励;对扶贫小额信贷成绩突出的贷款银行及保险机构给予表彰和奖励。
27.基层政府应主动做好哪些工作?
做好扶贫小额信贷的政策落地和宣传工作;建立扶贫小额信贷的保险机制和风险补偿机制;落实银行部门分片包干承担扶贫小额信贷工作;组织开展扶贫小额信贷年度考 核;探索贫困户稳定、持续增收机制;总结宣传推广典型经验。
28.基层扶贫部门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负责扶贫小额信贷政策的宣传发动,提高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知晓度;会同相关部门制定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金等管理办法,年度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等;核查汇总贷款贫困户或贴息等信息;做好扶贫小额信贷的数据采集、信息报送和信息对接共享工作;督促驻村工作队把扶贫小额信贷作为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的重要工作内容;组织开展扶贫小额信贷监测评估;协助做好建档立卡贫困户帮扶规划,落实好干部驻村帮扶措施;接受和处理扶贫小额信贷信访等。
29.基层银行部门应该主动做好哪些工作?
基层银行部门应主动做好三项工作:一是要落实金融扶贫政策,拓展扶贫小额信贷适用范围,实行基准利率,不设抵押担保门槛,对经审核的贫困户保证应贷尽贷。二是建立分片包干责任制。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要深耕农村,延伸服务网络,农村信用社要发挥好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要支持发展村镇银行等直接服务贫困农民的机构。各县按乡(镇)明确一家责任银行,由责任银行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实行名单制管理,并开展逐户走访和信用评定,采取“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办法进行管理。三是会同基层扶贫部门做好贫困户的贷前、贷中、贷后的服务 工作。
30.驻村工作队、帮扶单位(责任人)和第一书记应该主动做好哪些工作?
驻村工作队、帮扶单位(责任人)和第一书记应该把扶贫小额信贷作为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的重要工作内容。对贫困户的脱贫需求进行摸底,帮助贷款贫困户提出项目建议,引导贫困户申请贷款,协助核实贷款贫困户情况和贷款回收,监督贷款贫困户资金使用,为贫困户提供市场信息,协助联系技术部门提供技术服务等。
31.哪些部门负责政策答疑?
国务院扶贫办、银监会按职责分工负责扶贫小额信贷政策解读。省、市、县扶贫办和银监派出机构要安排专人负责扶贫小额信贷政策答疑工作。
第二篇:扶贫小额信贷政策问答
扶贫小额信贷政策问答
第一章 什么贷款
1.什么是扶贫小额信贷?
扶贫小额信贷是专门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获得发展资金而量身定制的扶贫贷款产品。主要是为贫困户提供5万元以下、3年以内、免担保免抵押、基准利率放贷、财政贴息、县级建立风险补偿金的信用贷款。
2.扶贫小额信贷有什么特点?
扶贫小额信贷具有三个特点:一是手续简便,贫困户不需要向银行提供抵押或担保。二是成本低,基准利率放贷,享受财政贴息。三是期限长,贷款最长期限可达3年。
3.扶贫小额信贷的用途是什么?
扶贫小额信贷是支持有意愿贷款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用于发展产业,增加收入。主要用于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光伏发电、乡村旅游等生产经营项目或支持贫困户带资入股参与农业产业化农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不得用于子女上学、看病、还债等非生产性支出和赌博、放高利贷等违法活动。
4.扶贫小额信贷是救济款吗?
不是。扶贫小额信贷是银行发放的贷款,是要还的。银行的 1 钱是老百姓的存款,有贷有还、再贷不难。
第二章 怎么贷款
5.什么条件的人能获得贷款呢?
70个有扶贫开发任务的县(市、区),对象是扶贫开发建档立卡信息系统内的贫困户,而且贫困户必须有发展意愿、有资金需求、有还款来源,经评级授信的贫困户可申请贷款。支持鼓励金融机构从实际出发,适度放宽申请贷款的年龄条件。
6.贫困户应该怎么选择发展项目?
贫困户可以与帮扶责任人、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第一书记等共同协商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项目。
7.需要通过什么程序才能得到贷款?
一般可参照“五步法——户申请、村初审、乡审核、县复查、银行审定”放贷(见“扶贫小额信贷办理流程图”)。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操作流程。
8.乡、村怎么审查贷款申请?
村级组织(村委会或为扶贫小额信贷设立的村级管理机构)根据贫困户申请,对该建档立卡贫困户及其家庭的社区信用度、发展能力和劳动技能以及遵纪守法等情况进行评价,可“一次核定、按年升(降)级”。对申请的贷款,要结合本村产业发展规划、市场需求、贷款人家庭实际,看其发展项目是否合适,发展规模、贷款额度和期限是否恰当,并提出初审意见。乡级政府相关部门,主要查看项目是否符合实际和扶贫规划,并提出审核意见;基层金融机构客户经理根据要求进行实地调研审查。9.是不是贫困户申请多少贷款就能得到多少呢?申请多长期限就有多长期限的贷款呢?
不一定。村级组织除对申请人审查外,还要对申请发展的项 3 目进行评判,根据项目规模和生产周期初步审查其贷款金额或贷款期限。银行对申请人情况进行复核,如情况基本属实,原则上满足贫困户提出的贷款申请额度和使用期限,但贷款额度不超过5万元,期限不超过3年。
10.在银行有不良记录的贫困户还能贷款吗?
凡不是主观恶意拖欠造成的不良记录,贷款银行应仔细甄别,区别对待,原则上不影响其贷款的发放。
11.对带动贫困户发展或就业的企业,可以直接获得扶贫小额信贷吗?
不可以。扶贫小额信贷只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或就业的企业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获得贷款。
12.可以在哪些银行申请扶贫小额信贷?
凡是在农村有经营(服务)网点,并与政府合作签订相关协议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贫困户均可就近在其网点办理贷款业务。
第三章 如何使用
13.如何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贷款专款专用?
贷款资金原则上只能用于申请的即贷款合同规定的项目,并且应专款专用。在使用过程中,村级组织、帮扶责任人、驻村干部等要对贷款贫困户进行经常性走访,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经营状况,监督贫困户将贷款用于申请发展的项目,对没有按贷款约定发展项目和更改贷款用途的,及时上报。
14.贫困户如何获得技术和市场服务?
技术服务主要通过村级组织来获得,贫困户可以将技术服务需求告之村级组织负责人、由驻村工作队、乡镇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并通过他们衔接县、乡镇相关业务部门技术人员开展针对性的技术服务。市场服务主要通过帮扶单位,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运用批发市场或电商平台,获取市场信息和产品营销服务。
第四章 怎么偿还
15.如何确保贷款回收?
在贫困户贷款本(息)到期前1个月,贷款发放银行通过信贷员,或由村级组织通知贷款户,提醒其按时还本付息。对逾期的,贷款发放银行和村级组织采取公示、广播、到户等方式,催促逾期贷款户偿还贷款本(息)。
16.贫困户贷款偿还可否有宽限期?
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确因特殊原因暂时不能偿还时,要提前书面申请延期,经村级组织核实后报贷款银行审定,原则上可以给贫困户适当宽限期。
17.财政资金怎样贴息?
一般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补贴到户。即先结后贴、应贴尽贴。就是贷款贫困户按照贷款合同约定,先按期偿还银行的本息,财政再按规定程序和办法给予贴息。对未按期还款及其它 5 违约行为不享受贴息。另一种方式是直接贴息到银行。为了简化程序,根据本地规定,按照贫困户贷款额度,直接将贴息资金补贴到银行。
18.贫困户不偿还贷款有什么后果呢?
如果不偿还贷款,主要有五种后果:一是得不到财政贴息;二是会有不良信用记录上银行“黑名单”;三是影响本人及家庭成员以后的贷款;四是影响所在村的信用等级评定和贷款;五是要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第五章 咋防风险
19.县级怎么建立风险补偿资金?
县级运用财政资金,建立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资金。同时,结合本地实际,建立银、保、政三方共担坏账损失的机制,制定出《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资金管理办法》(简称《办法》),并按规定对不良贷款进行补偿和分摊。鼓励村级将帮扶单位捐赠的资金用于风险补偿。
20.贷款贫困户如何通过保险方式防范风险?
鼓励获得扶贫小额信贷的贫困户,通过参加政策性农业保险、家庭财产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以及保证保险等,以防范生产发展中的意外风险,弥补损失。县级政府可安排财政资金给予适当保费补助或建立保险基金,也可依托合作的担保机构购买。
21.如何弥补贷款发放银行的坏账损失?
坏帐发生后,可按以下顺序对坏账进行弥补:一是启动村级风险互助金补偿。若村一级建立了村级风险互助金,当出现贷款本(息)逾期,宽限期内经催收无果时,贷款发放银行扣收村级风险互助金,村级组织保留依法追偿的权利。二是保险赔付。贫困户参加的相关保险,原则上可以指定贷款发放银行为优先受偿人,在本(息)未偿还完毕前,若发生保险理赔,首先赔付贷款发放银行,冲抵贫困户贷款本金。三是启动县级风险补偿。贷款发放银行可依据本县建立的风险补偿机制和《办法》,从县级风险补偿资金中予以扣收,并保留依法追偿的权利。
22.什么情况下可以启动风险补偿资金呢?
对于经贷款银行和县级扶贫部门审查认定,确属无法收回的贷款损失,县级按照制定的《办法》进行补偿,并保留对未还款贫困户依法追偿的权利。但不能因为启动风险补偿,而设置苛刻条件影响扶贫小额信贷发放规模。
第六章 怎样监管
23.扶贫小额信贷的哪些内容需要公示公告?
扶贫小额信贷公示公告的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扶贫小额信贷的相关政策,让老百姓知道扶贫小额信贷是什么,什么条件的人能申请;二是贷款申报流程,让贫困户知道怎么获得贷款;三是村产业发展相关信息,让贫困户在贷款项目选择上及相关服 7 务有参考的依据和方向;四是贫困户贷款、使用和偿还的相关信息,让大家清楚哪些人贷到款了,贷款做什么,什么时候应该偿还,哪些人逾期不还等,便于大家监督,营造诚信环境。
24.如何监管扶贫小额信贷?
除发挥驻村扶贫工作队、帮扶责任人、村“两委”以及第一书记(或者村级组织)对扶贫小额信贷全过程跟踪监督作用外,各级扶贫部门还要通过实地查看、走访农户开展定期监测,还可以依托高校科研院所、社会组织等开展第三方评估。
25.扶贫小额信贷数据信息如何管理?
各地要逐级建立报表制度,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基础信息与银行贷款管理信息的有效对接与资源共享。各基层银行和乡、村,按月逐级报送贫困户贷款信息,县级汇总,市级初审,省级审核把关后按时报送国务院扶贫办。各地还将根据报送的数据信息对扶贫小额信贷情况进行考核和奖励。
26.如何将扶贫小额信贷工作纳入扶贫考核并建立奖惩机制?
中央和省级将扶贫小额信贷县级风险补偿金建立情况、贫困户贷款获得以及贷款偿还情况等分别纳入对地方政府考核的范畴。县级可对信用村、信用户予以奖励;对恶意欠款的贫困户进行法律追诉;对参与管理、监督的村级组织成员可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助奖励;对扶贫小额信贷成绩突出的贷款银行及保险机构给予表彰和奖励。27.基层政府应主动做好哪些工作?
做好扶贫小额信贷的政策落地和宣传工作;建立扶贫小额信贷的保险机制和风险补偿机制;落实银行部门分片包干承担扶贫小额信贷工作;组织开展扶贫小额信贷考核;探索贫困户稳定、持续增收机制;总结宣传推广典型经验。
28.基层扶贫部门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负责扶贫小额信贷政策的宣传发动,提高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知晓度;会同相关部门制定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金等管理办法,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等;核查汇总贷款贫困户或贴息等信息;做好扶贫小额信贷的数据采集、信息报送和信息对接共享工作;督促驻村工作队把扶贫小额信贷作为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的重要工作内容;组织开展扶贫小额信贷监测评估;协助做好建档立卡贫困户帮扶规划,落实好干部驻村帮扶措施;接受和处理扶贫小额信贷信访等。
29.基层银行部门应该主动做好哪些工作?
基层银行部门应主动做好三项工作:一是要落实金融扶贫政策,拓展扶贫小额信贷适用范围,实行基准利率,不设抵押担保门槛,对经审核的贫困户保证应贷尽贷。二是建立分片包干责任制。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要深耕农村,延伸服务网络,农村信用社要发挥好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要支持发展村镇银行等直接服务贫困农民的机构。各县按乡(镇)明确一家责任银行,由责任银行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实行名单制管理,并开展逐户走访和 信用评定,采取“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办法进行管理。三是会同基层扶贫部门做好贫困户的贷前、贷中、贷后的服务工作。
30.驻村扶贫工作队、帮扶单位(责任人)和第一书记应该主动做好哪些工作?
驻村扶贫工作队、帮扶单位(责任人)和第一书记应该把扶贫小额信贷作为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的重要工作内容。对贫困户的脱贫需求进行摸底,帮助贷款贫困户提出项目建议,引导贫困户申请贷款,协助核实贷款贫困户情况和贷款回收,监督贷款贫困户资金使用,为贫困户提供市场信息,协助联系技术部门提供技术服务等。
31.哪些部门负责政策答疑?
国务院扶贫办负责扶贫小额信贷政策解读。省、市、县三级扶贫办要安排专人负责扶贫小额信贷政策答疑工作,县级扶贫办要在村级公布政策答疑联系人姓名和联系方
第三篇: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农户贷款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提高金融机构支农服务水平,规范农户贷款业务行为,加强农户贷款风险管控,促进农户贷款稳健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农户贷款定义)本办法所称农户贷款,是指金融机构向符合条件的农户发放的用于生产经营、生活消费等用途的本外币贷款。
第三条(农户范围)本办法所指农户范围与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一致。第四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等农村中小金融机构。
第五条(监管适用性)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照本办法对农户贷款业务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章 管理架构与政策
第六条(发展战略)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应坚持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本着“平等透明、规范高效、风险可控、互惠互利”的原则,积极发展农户贷款业务,制定农户贷款发展战略,积极创新产品,建立专门风险管理与考核激励机制,加大营销力度,不断扩大授信覆盖面,提高农户贷款可得性、便利性、安全性。
第七条(主动服务)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应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加强产业发展与市场研究,了解发掘农户信贷需求,创新抵押担保方式,积极开发适合农户需求的信贷产品,广泛向农户宣传介绍,提高农户贷款覆盖面。
第八条(管理架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应结合自身特点、风险管控要求及农户服务需求,构建有效服务流程,形成营销职能完善、管理控制严密、支持保障有 力的农户贷款全流程管理架构。具备条件的可实行条线管理或事业部制架构。
第九条(业务流程)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应建立包括建档、营销、受理、调查、评级、授信、审批、放款、贷后管理与动态调整等内容的农户贷款管理流程。针对不同的农户贷款产品,可采取差异化的管理流程。对于农户小额信用(担保)贷款可简化流程,按照“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动态调整”模式进行管理,对其他农户贷款可按照“逐笔申请、逐笔审批发放”的模式进行管理。
第十条(岗位设臵)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应优化岗位设计,围绕受理、授信、用信、贷后管理等关键环节,科学合理设臵前、中、后台岗位,确保前后台分离,确保职责清晰、制约有效。
第十一条(阳光信贷要求)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应提高办贷效率,加大惠农力度,公开贷款条件、贷款流程、贷款利率与收费标准、办结时限以及监督方式等。
第十二条(农户权益保护)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开展农户贷款业务应维护借款人权益,严禁向借款人预收利息、收取账户管理费用、搭售金融产品等不规范经营行为。第十三条(信息管理系统)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应提高农户贷款管理服务效率,研发完善农户贷款管理信息系统与自助服务系统,并与核心业务系统有效对接。
第三章 贷款基本要素
第十四条 贷款条件。农户申请贷款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农户贷款以户为单位申请发放,并明确一名家庭成员为借款人,借款人应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户籍所在地、固定住所或固定经营场所在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服务辖区内;
(三)贷款用途明确合法;
(四)贷款申请数额、期限和币种合理;
(五)借款人具备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
(六)借款人无重大信用不良记录;
(七)在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开立结算账户;
(八)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要求的其他条件。第十五条 贷款用途。农户贷款用途应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和国家有关政策,不得发放无指定用途的农户贷 款。按照用途分类,农户贷款分为农户生产经营贷款和农户消费贷款。
(一)农户生产经营贷款是指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发放给农户用于生产经营活动的贷款,包括农户农、林、牧、渔业生产经营贷款和农户其他生产经营贷款。
(二)农户消费贷款是指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发放给农户用于自身及家庭生活消费以及医疗、学习等需要的贷款。农户住房按揭贷款按照各机构按揭贷款管理规定办理。
第十六条 贷款种类。按信用形式分类,农户贷款分为信用贷款、保证贷款、抵押贷款、质押贷款。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应积极创新抵质押担保方式,增强农户贷款增信能力,改善农户贷款风险水平。
第十七条 贷款额度。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应根据借款人生产经营状况、偿债能力、贷款真实需求、信用状况、担保方式、机构自身资金状况以及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合理确定农户贷款额度。
第十八条 贷款期限。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应根据贷款项目生产周期、销售周期和综合还款能力合理确定贷款期限。第十九条 贷款利率。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应综合考虑农户贷款资金及管理成本、贷款方式、风险水平、合理回报等要素及支农惠农要求,确定利率水平。
第二十条 还款方式。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应建立借款人合理的收入偿债比例控制机制,合理确定农户贷款还款方式。农户贷款还款方式根据贷款种类、期限及借款人现金流情况,可采用分期还本付息、分期还息到期还本等方式。原则上一年期以上贷款不得采用到期利随本清方式。
第四章 受理与调查
第二十一条(农户建档)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应全面建立农户信息档案,主动走访辖内农户,了解农户信贷需求。
第二十二条(贷款申请)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应要求农户以书面形式提出贷款申请,并提供能证明其符合贷款条件的相关资料。
第二十三条(贷前调查责任)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受理借款人贷款申请后,应履行尽职调查职责,对贷款申请内容和相关情况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进行调 查核实,对信用状况、风险、收益进行评价,形成调查评价意见。
第二十四条(贷前调查内容)贷前调查应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
(一)借款人(户)基本情况;
(二)借款户收入支出与财产负债等情况;
(三)借款人(户)信用状况;
(四)借款用途及预期风险收益情况;
(五)借款人还款来源、还款能力及还款方式;
(六)保证人担保意愿、担保能力或抵(质)押物价值及变现能力;
(七)借款人、保证人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查询情况。
第二十五条(贷前调查方式)贷前调查应深入了解借款户收支、经营与信用情况,严格执行实地调查制度,并与借款人及其家庭成员进行面谈,做好面谈记录,面谈记录包括文字、图片或影像等。有效借助村委员、德高望重村民、经营共同体带头人等社会力量,准确了解借款人情况及经营风险。
第二十六条(信用评级)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应建立完善信用等级及授信额度动态评定制度,根据借款人实 际情况对借款人进行信用等级评定,并结合贷款项目风险情况初步确定授信限额、授信期限及贷款利率等。
第五章 审查与审批
第二十七条(审批授权制度)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应遵循审慎性原则,建立完善独立审批制度,完善农户信贷审批授权,根据业务职能部门和分支机构的经营管理水平及风险控制能力等,实行逐级差别化授权。
第二十八条(审批效率)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应逐步推行专业化的农户贷款审贷机制,可根据产品特点,采取批量授信、在线审批等方式,提高审批效率和服务质量。
第二十九条(贷中审查内容)贷款审查应对贷款调查内容的真实性、合理性、准确性进行全面审查,重点关注贷前调查尽职情况、申请材料完备性和借款人的偿还能力、诚信状况、担保情况、抵(质)押及经营风险等。依据贷款审查结果,确定授信额度,作出审批决定。
第三十条(告知义务)对审批未通过的农户贷款申请,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应在办结时限以前告知借款人。第三十一条(审批政策与授权调整)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应根据外部经济形势、违约率变化等情况,对贷款审批环节进行评价分析,及时、有针对性地调整审批政策和授权。
第六章 发放与支付
第三十二条(合同签订方式)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应要求借款人当面签订借款合同及其他相关文件,需担保的应当面签订担保合同。
第三十三条(合同内容)借款合同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及《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明确约定各方当事人的诚信承诺和贷款资金的用途、支付对象(范围)、支付金额、支付条件、支付方式、还款方式等。借款合同应设立相关条款,明确借款人不履行合同或怠于履行合同时应当承担的违约责任。
第三十四条(放款管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应遵循审贷与放贷分离的原则,加强对贷款的发放管理,设立独立的放款管理部门或岗位,负责落实放款条件,对满足约定条件的借款人发放贷款。第三十五条(受托支付与自主支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农户贷款,经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同意可以采取借款人自主支付:
(一)农户生产经营贷款且金额不超过50万元,或用于农副产品收购等无法确定交易对象的;
(二)农户消费贷款且金额不超过30万元;
(三)借款人交易对象不具备条件有效使用非现金结算方式的;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鼓励采用贷款人受托支付方式向借款人交易对象进行支付。
第三十六条(自主支付约定与核查)采用借款人自主支付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应与借款人在借款合同中明确约定;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应当通过账户分析或现场调查等方式,核查贷款支付是否符合约定用途。
第三十七条(放款管理)借款合同生效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应按合同约定及时发放贷款。贷款采取自主支付方式发放时,应采取密码、指纹等身份确认措施,确保资金发放给真实借款人,必须将款项转入指定的借款人结算账户,严禁以现金方式发放贷款。
第七章 贷后管理 第三十八条(贷后管理制度)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应建立贷后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制度,采取实地检查、电话访谈、检查结算账户交易记录等多种方式,对贷款资金使用、借款人信用及担保情况变化等进行跟踪检查和监控分析,确保贷款资产安全。
第三十九条(顶冒名贷款防范)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贷后管理中应着重排查防范假名、冒名、借名贷款,包括建立贷款本息独立对账制度、不定期重点检(抽)查制度以及至少两年一次全面交叉核查制度。
第四十条(风险预警与评估)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应建立风险预警制度,定期跟踪分析评估借款人履行借款合同约定内容的情况以及抵质押担保情况,及时发现借款人、担保人的潜在风险并发出预警风险提示,采取增加抵质押担保、调整授信额度、提前收回贷款等措施,并作为与其后续合作的信用评价基础。
第四十一条(贷后检查的监督)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管理部门、审计部门应对分支机构贷后管理情况进行检查。
第四十二条(贷款回收)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应在贷款到期前预先提示借款人安排还款,并按照借款合同约定按期收回贷款本息。第四十三条(逾期贷款管理)对逾期贷款应及时催收,按逾期时间长短逐级上报处理,掌握借款人动态,及时采取措施保全信贷资产安全。
第四十四条(贷款展期)对于因自然灾害、农产品价格波动等客观原因造成借款人无法按原定期限正常还款的,由借款人申请,经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同意,可对还款意愿良好、预期现金流量充分、具备还款能力的农户贷款进行合理展期,展期时间结合生产恢复时间确定。已展期贷款不得再次展期。展期贷款最高列入关注类进行管理。
第四十五条(协议重组)对于未按照借款合同约定收回的贷款,应采取措施进行清收,或可在利息还清、本金部分偿还、原有担保措施不弱化等情况下协议重组。
第四十六条(贷款分类)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应严格按照风险分类的规定,对农户贷款进行准确分类及动态调整,真实反映贷款形态。
第四十七条(贷款核销)对确实无法收回的农户贷款,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可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核销,按照账销案存原则继续向借款人追索或进行市场化处臵,并按责任制和容忍度规定,落实有关人员责任。第四十八条(贷款档案)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应建立贷款档案管理制度,及时汇集更新客户信息及贷款情况,确保农户贷款档案资料的完整性、有效性和连续性。
第四十九条(动态管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应对客户信用评级与授信限额进行动态管理,根据信用情况、还本付息和经营风险等情况进行调整。
第五十条(守信激励)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要建立优质农户与诚信客户正向激励制度,对按期还款、信用良好的借款人采取优惠利率、利息返还、信用累积奖励等方式,促进信用环境不断改善。
第八章 激励与约束
第五十一条(考核制度与指标)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应以支持农户贷款发展为基础,建立科学合理的农户贷款定期考核制度,对农户贷款的服务、管理、质量等情况进行考核,并给予一定的容忍度。主要考核指标包括但不限于:
(一)农户贷款户数、金额(累放、累收及新增)、工作量等服务指标;
(二)农户贷款到期本金回收率、利息回收率及增减变化等管理指标;
(三)农户贷款不良率、不良贷款迁徙率及增减变化等质量指标。
第五十二条(利润核算)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应根据风险收益相匹配的原则对农户贷款业务财务收支实施管理,具备条件的可实行财务单独核算。
第五十三条(绩效薪酬管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应制订鼓励农户贷款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绩效薪酬管理制度。根据以风险调整收益为基础的模拟利润建立绩效薪酬考核机制,绩效薪酬权重应对农户贷款业务予以倾斜,体现多劳多得、效益与风险挂钩的激励约束要求。
第五十四条(责任制)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应建立包含农户贷款业务在内的尽职免责制度、违法违规处罚制度和容忍度机制。对尽职无过错,且风险在容忍度范围内的,应免除责任;对超过容忍度范围的,相关人员应承担工作责任;对违规办理贷款的,应严肃追责处罚。
第九章 附则
第五十五条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应依照本办法制定农户贷款业务管理细则和操作规程。第五十六条 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农户贷款业务,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五十七条 本办法施行前公布的有关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按照本办法执行。
第五十八条 本办法由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五十九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法律工作规定-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05年第4号)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法律工作规定》已经2005年8月26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第36次主席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2月1日起施行。
主
席:刘明康
二○○五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法律工作规定
(银监会令2005年第4号 2005年11月26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的法律工作,提高法律工作质量和依法监管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和《规章制定程序条例》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银监会开展法律工作,适用本规定。银监会法律部门依照本规定组织实施银监会法律工作。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法律工作,是指银监会为履行银行业监管职责,执行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执行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活动以及相关保障工作。
银监会受托起草法律、行政法规代拟稿适用本规定的相关规定。第四条
银监会法律工作应当遵循依法、高效、公开的原则。银监会法律工作应当统一规范、分工协作、分级负责。
第五条
银监会制定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应当加强规划性、系统性、针对性和操作性。
第二章 规划与立项
第六条
银监会法律部门应当在研究有效银行业监管法律体系框架的基础上,根据我国银行业发展和监管的需要,总结和借鉴国内外银行业监管的良好做法,拟订银行业中长期立法规划。
拟订银行业立法规划,应当以法律、行政法规为依据,以国家经济、金融政策为指导。第七条
银行业立法规划包括银行业规章的制定和修改,以及制定、修订或废止法律、行政法规的建议。
第八条
拟订银行业立法规划,应当征求银监会各内设部门、派出机构、金融机构和国家相关部门的意见。
银监会各内设部门根据履行职责的需要,认为需要制定或修改银行业规章的,应当申请列入银行业立法规划,向银监会法律部门提出规章立项申请。规章立项申请应当包括制定或修改规章的必要性、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拟确定的主要制度等内容。
规章立项申请不符合本条第二款规定的,应当要求提交立项申请的部门补充材料;不及时补充的,不予受理。
银监会派出机构可以根据履行职责的需要向银监会法律部门提出制定、修改或废止规章的建议。
第九条
规章立项申请由银监会法律部门负责统一审核。银监会法律部门主要从以下方面对规章立项申请进行审核:
(一)制定或修改规章是否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二)拟规范的主要问题是否清晰;
(三)制定或修改规章能否实现监管目标;
(四)解决问题的基本方式是否明确;
(五)是否有可行的监管措施。
第十条
银监会法律部门根据规章立项申请和银行业立法建议,统筹考虑、综合平衡,确定规章制定、修改项目和立法建议项目。
银监会法律部门经审核,认为规章立项申请符合本规定的,予以立项。
拟列入银行业立法规划的规章与现行规章内容不一致,需要修订现行规章的,应当同时予以立项。
拟制定规章的内容与现行规章重复的,不予立项;可以通过修订现行规章予以规定的,应当修订现行规章。
第十一条
银监会法律部门在确定规章制定、修改项目和立法建议项目的基础上,拟定银行业立法规划草案。
银行业立法规划草案应当包括银行业立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具体项目、职责分工和实施程序,以及银行业立法的中期、长期目标。
银行业立法规划草案报银监会主席会议审议批准后予以公布。
第十二条
银行业立法规划由银监会法律部门负责组织实施。银监会各内设部门应当依据立法规划开展规章制定、修改工作。
第十三条
银行业立法规划应当通过规章制定计划分步实施。银监会法律部门应当于每年第四季度根据立法规划制定下一的规章制定计划。
规章制定计划应当明确规章的名称、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拟规定的主要制度、起草部门和工作进度等内容。
规章制定计划报银监会主要负责人批准后执行。第十四条
规章制定计划可以进行调整。
银监会法律部门可以根据监管工作的实际需要,提出规章制定计划的调整方案。未列入规章制定计划,但急需制定、修改规章的,银监会各内设部门可以向银监会法律部门提出增加规章立项的申请,银监会法律部门经审核后提出规章制定计划调整方案。
规章制定计划调整方案报银监会主要负责人批准后执行。第十五条
制定、修改或废止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建议,由银监会法律部门负责统一办理。
第十六条
银监会各内设部门可以根据履行职责的需要拟订制定、修改或废止规范性文件的方案,经银监会法律部门审查后报银监会主要负责人批准执行。
银监会派出机构可以根据履行职责的需要,依据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上级机构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制定规范性文件。涉及银行业重大监管制度或监管措施的,应当向银监会法律部门提出制定、修改或废止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建议。
第三章论证起草
第十七条
银监会各内设部门负责起草属于其职责范围内的规章。规章涉及两个以上内设部门的,由所涉部门商定或由银监会负责人指定牵头起草部门。
综合性的规章,由银监会法律部门起草,或组织有关部门成立工作小组共同起草。银监会派出机构可以受托承担规章的具体起草工作。
第十八条
起草规章应当进行起草前论证。起草前论证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一)确定规章拟规范的主要事项;
(二)通过召开座谈会和研讨会等方式,听取对有关重要问题的意见;
(三)通过国内外调研,收集国内外有关立法资料,了解国内外金融机构和国外银行业监管机构的实践;
(四)确定对有关重要问题的规范性意见;
(五)论证有关规范性意见的合法性、协调性和操作性;
(六)形成论证报告。
论证报告应当包括论证事项、论证过程、对于论证事项的各方面意见、论证结论与理由,并附有关论证资料。
第十九条
规章的名称一般称“规定”、“办法”或“实施细则”。
使用其他名称的,应当有利于理解规章内容及其效力,并有利于规章的执行、清理和汇编。
第二十条
规章应当结构完整,包括规章制定依据和目的、适用范围、一般原则、实体内容、程序规定和施行日期等部分。必要时,应当对有关概念和术语做出解释。
规章应当逻辑严密,各部分内容相互协调,条文顺序安排合理。
第二十一条
规章应当内容完备,对于所规范的事项做出全面、明确的规定。规章的具体规范应当包括适用规范的条件或情形、行为准则以及违反行为准则的后果。规章规定监管职权的,应当同时规定监管职权的行使主体、条件、程序和不当行使监管职权的责任。
第二十二条
规章内容应当符合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不得超出上位法的授权或者与上位法相冲突。
规章内容应当与银监会现行规章或国务院其他部门的相关规章协调和衔接。起草替代性规章的,应当在规章中明确废止被替代的规章。第二十三条
规章可以在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的法律责任的形式和范围内设定具体法律责任;法律和行政法规没有规定的,可以按照法定权限自行设定。
规章设定法律责任的,应当明确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所违反的特定法律规范,以及法律责任的形式与内容。
规章不得设定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第二十四条
规章设定监管强制措施和法律责任的,应当与违法、违规行为的性质和后果相当,并明确金融机构和其他当事人的权利救济方式。
规章设定的监管措施应当为实现监管目的所必需,并有利于降低监管成本和金融机构的合规成本。
第二十五条
规章引用同一规章其他条文或者法律、行政法规和其他规章的规定的,应当明确被引用的条文。
第二十六条
规章内容以条文形式表述。条文可以分设款、项、目。内容复杂且条文较多的规章可以分章、节,必要时可以有目录、注释、附录、索引等附加部分。章、节、条的序号用中文数字依次表述,款不编序号,项的序号用中文数字加括号依次表述,目的序号用阿拉伯数字依次表述。
第二十七条
规章的文字表述应当准确、规范、简明易懂,语言风格前后一致。
第二十八条
规章的授权性规范、禁止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应当以不同文字予以明确表述,“可以”表示授权性规范,“不得”表示禁止性规范,“应当”或“必须”表示义务性规范。
第二十九条
起草规章可以邀请有关专家、专业机构参加,也可以委托有关专家、专业机构起草。
委托起草的,起草部门应当拟定委托起草方案,征求银监会法律部门意见后报银监会负责人批准。未经批准,不得委托银监会外的任何单位和个人起草规章。
第三十条
起草部门起草规章应当充分征求其他有关部门和机构的意见。其他有关部门和机构有不同意见的,应当充分协商;经协商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应当在规章草案送审稿起草说明中予以说明。
规章内容涉及国务院其他部门职责的,起草部门应当征求国务院其他部门的意见,与国务院其他部门职责关系紧密的,应当制定联合规章。
第三十一条
对于规章及其所涉及的重大问题,起草部门可以通过银监会网站或者新闻媒体公开征求意见,也可以举行听证会。
第三十二条
起草部门完成规章起草工作后,形成规章送审稿及其起草说明。规章送审稿起草说明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简要起草过程;
(二)制定规章的必要性;
(三)制定目的;
(四)规章的结构和内容;
(五)解决问题的主要规定及其合理性、有效性分析;
(六)有关方面的意见及其协调、处理情况;
(七)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第三十三条
银监会受托起草法律、行政法规代拟稿的,由银监会法律部门负责组织起草。
第三十四条
银监会各内设部门和派出机构起草的规范性文件不得与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规定相抵触。
第四章 审查公布
第三十五条
规章由银监会法律部门负责统一审查。
第三十六条
起草部门应当将规章送审稿送银监会法律部门审查,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起草说明;
(二)论证报告;
(三)国内外相关立法资料;
(四)调研报告、相关案例等其他参考资料。
所附材料不全的,银监会法律部门应当退回并要求补充。
第三十七条
送银监会法律部门审查的规章送审稿应当由起草部门主要负责人签署;几个部门共同起草的,由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共同签署。
第三十八条
银监会法律部门对规章送审稿,可以从整体构思、规章内容、条文表述、起草程序、体系协调、规章适用等几个方面进行审查。
第三十九条
整体构思的审查包括:
(一)规章制定目的是否明确;
(二)制定规章是否符合监管效率原则;
(三)规章规定是否具有针对性;
(四)是否符合银行业运行规律和发展方向;
(五)是否公平对待金融机构、其他单位和个人;
(六)规定的具体制度是否与规章制定目的相一致。第四十条
规章内容的审查包括:
(一)名称是否适当;
(二)结构是否完整;
(三)体例编排是否清晰、合理;
(四)具体规范的逻辑结构是否完整;
(五)实质内容是否全面。第四十一条
条文表述的审查包括:
(一)用词是否准确,句式是否标准;
(二)使用概念是否规范,文字表达是否专业;
(三)语言是否平实、简明易懂,前后风格是否一致;
(四)文义是否清晰。
第四十二条
起草程序的审查包括:
(一)规章起草是否已列入立法规划和规章制定计划;
(二)是否进行了充分论证;
(三)相关参考资料是否详实;
(四)是否充分征求了相关机构或公众的意见;
(五)对意见分歧是否进行了充分协调。第四十三条
体系协调的审查包括:
(一)规章的内容是否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二)规章是否与有效银行业监管法律体系相协调;
(三)规章是否与现有法律、行政法规相协调;
(四)规章是否与其他银行业规章协调、衔接。第四十四条
规章适用的审查包括:
(一)规章的可执行性论证是否充分;
(二)是否有必要的规定保障规章的执行;
(三)规章的内容是否便于操作;
(四)规章规定的监管程序是否高效、透明;
(五)实施监管措施的成本是否过高;
(六)规章规定的监管职权和监管措施是否具备实施条件。
第四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银监会法律部门应当将规章送审稿退回起草部门并说明理由:
(一)规章未列入立法规划和规章制定计划的;
(二)规章主要内容与现行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
(三)制定规章的基本条件尚未成熟的;
(四)有关机构对规章主要内容存在较大争议,起草部门未充分协商的;
(五)简单重复现行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内容的;
(六)规章的结构和内容存在重大缺陷的。
第四十六条
银监会法律部门可以将规章送审稿或者规章送审稿涉及的主要问题发送有关单位和个人征求意见,也可以对规章送审稿中涉及的主要问题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对涉及的重大问题,可以通过座谈会、论证会等形式,听取意见,研究论证。
第四十七条
银监会法律部门在与起草部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提出对规章送审稿的审查意见。
第四十八条
起草部门应当根据银监会法律部门的审查意见,修改规章送审稿及其起草说明。
起草部门对审查意见有不同意见的,应当与银监会法律部门进行协商。经协商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应当将有关问题、各方意见在起草说明中予以说明。
第四十九条
起草部门对规章送审稿及其起草说明进行修改后,送银监会法律部门复核。银监会法律部门复核无异议的,形成规章草案及其起草说明。
规章草案及其起草说明由起草部门主要负责人和银监会法律部门主要负责人共同签署,提请银监会主席会议审议。
银监会法律部门起草或者组织起草的规章草案,由银监会法律部门主要负责人签署,提请银监会主席会议审议。
第五十条
规章草案应当经银监会主席会议审议决定。
银监会主席会议审议规章草案时,由起草部门作起草说明,由银监会法律部门作审查说明。
第五十一条
起草部门应当根据银监会主席会议的审议意见对规章草案进行修改,形成规章草案修改稿,并经银监会法律部门会签后报请银监会主席签署,以银监会令的形式公布。
需要与国务院其他部门制定联合规章的,应当在银监会主席签署后,送国务院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签署,以银监会令的形式公布。
第五十二条
公布规章的银监会令应当载明规章的制定机关、文号、通过日期、规章名称、施行日期、主席署名以及公布日期。
规章应当在银监会公报和银监会网站上公布,或以其他方式公布。
第五十三条
规章中应当明确规定规章施行日期。规章应当自公布之日起60日后施行;但是,公布后不立即施行将有碍规章施行的或可能严重影响银行业稳健的,可以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十四条
规章自公布之日起30日内,由银监会法律部门负责按照《法规规章备案条例》的规定报国务院备案。
第五十五条
规章需要翻译外文参考文本的,由起草部门在起草说明中予以说明,银监会法律部门在审查时也可提出相关建议,由银监会负责人决定。
外文参考文本由银监会法律部门会同国际部组织翻译和审定,翻译工作可以聘请有关专业组织或人员予以协助。
第五十六条
修改规章的,适用本规定第三章和本章关于规章起草和审查的规定形成规章修订草案,经银监会主席会议审议通过后,以银监会令的形式公布。起草法律、行政法规代拟稿的,由银监会法律部门在起草或组织起草的过程中适用本章有关规章审查的规定。法律、行政法规代拟稿经银监会主席会议审议通过后上报国务院。
第五十七条
银监会各内设部门起草规范性文件,应当送银监会法律部门进行合法性审查。经法律部门审查同意后,由起草部门报银监会负责人签署,以会发文形式公布。
规范性文件在银监会公报和银监会网站上予以公布。
第五十八条
银监会派出机构制定规范性文件,由派出机构法律部门负责统一审查。第五十九条
银监会派出机构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应当自公布之日起30日内,由派出机构法律部门负责报上级机构备案。
报送备案的规范性文件符合本规定的,银监会及其省级派出机构的法律部门予以备案登记;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规章规定的,或者其规定不适当的,上级机构不予备案登记,并可以撤销该规范性文件或者要求修改。
金融机构、其他单位和个人认为银监会派出机构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同法律、行政法规或规章相抵触的,可以向银监会或其省级派出机构书面提出审查建议,由银监会或其省级派出机构的法律部门研究处理。
第六十条
银监会派出机构可以对地方性法规草案、地方政府规章草案和规范性文件草案提出意见,对涉及银行业重大问题的,应当报告银监会决定。银监会派出机构可以应地方人大和地方政府的要求对法律草案和行政法规草案提出意见。
第五章 解释与咨询
第六十一条
银监会负责对银行业规章进行解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对规章进行解释:
(一)需要进一步明确规章规定的具体含义的;
(二)规章制定后出现新的情况,需要明确适用规章依据的。
第六十二条
银监会派出机构、银监会直接监管的金融机构可以向银监会提出规章解释要求。
银监会派出机构监管的金融机构可以通过所在地银监会派出机构逐级上报,向银监会提出规章解释要求。
要求对规章进行解释的,应当提供申请人的基本情况、所遇到的具体问题及其背景、需要解释的具体条款等材料。
第六十三条
规章解释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解释权唯一原则;
(二)尊重规章制定目的原则;
(三)及时、公开原则。
银监会各内设部门、派出机构、其他单位和个人对规章所作的解释不具有规章解释的效力。
第六十四条
银监会法律部门负责组织规章的起草部门或牵头起草部门拟订规章解释草案。
拟订规章解释草案应当征求银监会有关内设部门的意见。
第六十五条
规章解释草案经规章起草部门或牵头起草部门的负责人和银监会法律部门的负责人签署后,由银监会法律部门提交银监会主席会议审议通过,以会发文形式公布。
银监会法律部门起草或组织起草的规章的解释草案,由银监会法律部门负责人签署后,提交银监会主席会议审议通过,以会发文形式公布。
第六十六条
银监会对规章的解释同规章具有同等效力。
第六十七条
在银行业监管工作中需要进一步明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具体含义的,银监会可以提请国务院对行政法规进行解释,或向国务院提出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法律进行解释的建议。
第六十八条
银监会派出机构、金融机构可以按照本规定第六十二条的规定向银监会提出对银监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进行解释的要求。
要求对银监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进行解释的,由起草部门或牵头起草部门起草规范性文件解释草案,送银监会法律部门会签后,报银监会负责人批准公布。
第六十九条
银监会可以就适用银行业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问题,提供法律咨询意见。
第七十条
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的法律部门负责统一拟订法律咨询的答复意见,并将询问的问题和答复意见建档登记。
答复法律咨询应当采取书面形式。
第七十一条
银监会负责答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其他中央国家机关,以及银监会直接监管的金融机构提出的法律咨询。
银监会派出机构负责答复当地立法机关、司法机关、政府部门、金融机构提出的法律咨询。
提出法律咨询的,应当提供本单位的基本情况、需要答复的具体法律问题及其产生背景等资料。
未按照本条规定提出法律咨询的,不予受理。
第七十二条
答复法律咨询,应当按照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特别法优于一般法、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统筹考虑法律、行政法规、相关司法解释、银行业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就咨询的问题提供有针对性的意见。
第七十三条
银监会派出机构对法律咨询的答复意见,应当抄报上级机构法律部门。银监会派出机构答复意见不一致的,由上级机构裁决。对错误的答复意见,应当要求纠正。
第七十四条
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的法律部门负责对金融机构的法律工作给予指导,并可以开展信息交流、法律调研、纠纷协调等工作。
第七十五条
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的法律部门负责就银行业监管的法律适用问题与司法机关进行协调。
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各内设部门需要与司法机关协调的,应当向本机构法律部门提供拟协调的事项和相关资料,由本机构法律部门统一协调。各内设部门应当支持、配合法律部门的协调工作。
第七十六条
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的法律部门负责为本机构的下列事项提供法律意见:
(一)银行业监管的重大决策;
(二)市场准入、审慎监管和市场退出等具体监管工作;
(三)其他事项。
为本条第一款所列事项提供法律意见,应当对有关问题的合法性与可行性进行论证,必要时,应当提出法律解决方案。
第七十七条
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各内设部门征求法律意见,应当向本机构法律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具体事项、存在的问题和初步处理建议等材料。
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各内设部门在执行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方面存在不同意见的,可以提交本机构法律部门进行协调。
第七十八条
银监会法律部门对银监会派出机构法律部门的工作进行指导,并负责解答法律问题,协调工作关系,裁决意见分歧。
银监会对一个派出机构提出的法律问题进行答复的,应当同时抄送其他派出机构。
第六章 检查评价 第七十九条
银监会应当对银行业法律和行政法规的执行情况和实施效果,以及对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制定质量、执行情况和实施效果进行检查评价。
第八十条
检查评价由银监会法律部门组织银监会有关内设部门、派出机构共同实施。银监会派出机构法律部门负责组织辖内检查评价的具体工作。
第八十一条
检查评价银行业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应当遵循以下评价标准:
(一)符合上位法规定,具有合法性;
(二)相互衔接一致,具有协调性;
(三)结构和内容完整、明确,具有完备性;
(四)可得到有效实施,具有操作性;
(五)可促进银行业稳定和规范发展,具有实效性;
(六)易于理解,普遍认知,具有普及性;
(七)监管机构严格执行,金融机构贯彻实施,守法率高;
(八)符合金融机构、公众和其他各方利益,认同度高。
第八十二条
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的法律部门履行以下检查评价职责:
(一)制定检查评价方案;
(二)组织实施检查评价工作;
(三)研究分析社会评价信息;
(四)根据评价结果,提出改进措施;
(五)组织检查评价制度的业务培训。
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的法律部门负责指导、监督下级机构法律部门的检查评价工作。第八十三条
进行检查评价,可以使用以下方式获取的信息和资料:
(一)检查评价调研;
(二)执法检查;
(三)分析现场检查报告;
(四)研究司法机关建议;
(五)查处违法犯罪案件;
(六)立法解释和规章解释;
(七)法律咨询和提供法律意见;
(八)法律宣传和培训。
第八十四条
检查评价包括以下实施方式:
(一)定期或不定期的全面检查评价;
(二)专项检查评价;
(三)对监管机构执法情况的检查评价;
(四)对金融机构守法情况的检查评价。
第八十五条
银监会派出机构应当于每年10月底前,对辖内实施银行业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重要规范性文件的情况进行检查,提出检查评价报告。
银监会应当于每年12月底前,总结全国的情况,对银监会上实施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重要规范性文件的情况进行检查,提出检查评价报告。
对于重要的银行业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银监会法律部门可以组织进行专项检查,提出专项检查评价报告。
第八十六条
银监会发布的规章和重要规范性文件实施18个月后,银监会法律部门应当在6个月内组织进行检查,提出检查评价报告。
起草部门或牵头起草部门应当在实施检查前制定检查评价方案。第八十七条
检查评价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依据本规定第八十一条规定的检查评价标准进行的具体分析;
(二)银行业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三)制定、修改或废止相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建议;
(四)改进监管执法工作和责任追究的建议;
(五)需要报告的其他事项。
对于本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的建议,由银监会法律部门依据本规定的相关规定处理。第八十八条
银监会各内设部门和派出机构在日常监管工作中应当及时向银监会法律部门反馈检查评价相关信息。
银监会有关内设部门和派出机构应当在现场检查报告中对金融机构实施银行业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情况做出评价。
第七章 清理汇编
第八十九条
银监会法律部门应当以立法规划为指导,定期组织银监会各内设部门和派出机构,对银监会发布的规章进行清理。
根据清理结果,需要对规章进行修订的,由银监会法律部门列入规章制定计划。第九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对规章进行修订:
(一)制定新的上位法,或上位法修订、废止,需作相应修订的;
(二)国家政策发生变化,需作相应修订的;
(三)市场情况发生变化,现有规章已不能完全适应现实需求的;
(四)与其他规章的规定不协调,需要修订的;
(五)主管机关或执行机关变更的。
修订规章的标准和程序适用本规定关于规章制定的规定。第九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废止现行规章:
(一)上位法修订或废止而失去立法依据的;
(二)所规范的事项已由上位法予以规范的;
(三)所规范的事项由新的规章予以规范的;
(四)所规范的事项已实施完毕或者已不存在,规章无继续存在必要的。
第九十二条
银监会法律部门可以按提出需要废止的规章目录,报银监会主席会议审议公布。规章的起草部门或牵头起草部门认为应当废止规章的,可以向银监会法律部门提出废止规章的建议。
第九十三条
银监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适用本章对规章清理的规定。银监会派出机构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由派出机构法律部门组织实施。第九十四条
银监会法律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对银行业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予以分类、整理和汇编。
银监会法律部门统一负责银行业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汇编出版工作。第九十五条
银行业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汇编的内容包括:
(一)涉及银行业的国际条约、国际协定和谅解备忘录等文件;
(二)涉及银行业的法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决议、决定和命令;
(三)涉及银行业的行政法规,国务院发布的决定和命令;
(四)银监会发布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五)司法机关发布的涉及银行业的司法解释;
(六)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发布的涉及银行业的规章。
第八章 法律工作专家委员会
第九十六条
银监会设立法律工作专家委员会作为法律咨询议事机构。
第九十七条
银监会法律部门应当拟订法律工作专家委员会组建方案,报银监会主席会议审定后组织实施。
第九十八条
法律工作专家委员会设专家委员15人。专家委员实行聘任制,聘期2年。法律工作专家委员会由下列人员组成:
(一)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法律和监管工作人员;
(二)其他金融监管机构和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
(三)学术研究人员;
(四)相关部门和组织的工作人员。
本条第三款第(一)项、第(二)项和第(四)项所列人员应当有5年以上金融、法律从业经历,熟悉国内外金融、法律理论和实践,并在所从业领域享有良好声誉。第(三)项所列人员应当具有法学、经济学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并取得突出学术成就。
第九十九条
专家委员承担以下工作:
(一)对有效银行监管法律体系框架、规章制定规划等提出建议;
(二)对银行业规章和重要规范性文件起草提出论证意见;
(三)对银行业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清理提出具体建议;
(四)对规章解释和法律咨询的重大问题提出意见;
(五)对银行业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提出评估意见和建议;
(六)银监会委托的其他工作。第一百条
银监会法律部门设立秘书处作为法律工作专家委员会的日常办事机??排与协调。
第一百零一条
法律工作专家委员会每半年召开一次全体会议。银监会法律部门可以召集全体或部分专家委员召开专项论证会议。专家委员应当按时出席会议,并对会议议题提交书面意见。
第一百零二条
专家委员应当保守工作中所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以及银监会要求保守的其他秘密。
未经银监会法律部门许可,专家委员不得对外披露会议内容。第一百零三条
银监会应当对专家委员开展活动给予经费保障。第一百零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银监会可以解聘专家委员:
(一)专家委员提出辞职申请的;
(二)因故不能继续担任专家委员的;
(三)专家委员不能胜任工作的;
(四)泄露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银监会要求保守的其他秘密的。
第九章 其他规定
第一百零五条
银监会省级派出机构应当设置法律部门,并配备相应的法律工作人员。银监会省级以下派出机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法律部门或指定开展法律工作的部门,并配备专职法律工作人员。
第一百零六条
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应当保障法律工作所需的经费。
第一百零七条
银监会应当系统地开展法律宣传工作,提高公众的金融法律意识,普及金融法律知识。
第一百零八条
新颁布的银行业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的宣传,由银监会法律部门会同其他有关内设部门提供宣传方案和宣传材料,报银监会负责人批准后,共同实施。
银监会派出机构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对银行业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进行宣传。第一百零九条
银监会应当根据监管需要,有计划地安排法律培训。
第一百一十条
对于新颁布的银行业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应当组织监管工作人员和银行业从业人员进行培训。
对于重要的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银监会法律部门应当组织普遍培训。银监会派出机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主组织培训。
第一百一十一条
银监会法律部门可以组织银监会各内设部门和派出机构建立法律工作信息共享和交流制度。
第一百一十二条
银监会法律部门应当对银监会各内设部门和派出机构在法律工作中的良好做法和成果予以总结和表彰。
银监会法律部门可以从银监会各内设部门和派出机构中评选法律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报银监会负责人批准后予以奖励。第一百一十三条
银监会各内设部门和派出机构不遵守本规定有关规定的,银监会法律部门应当报告银监会负责人,并给予通报批评。
第一百一十四条
本规定所称金融机构是指银监会所监管的各类金融机构。
本规定所称规范性文件是指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以外的规范金融机构及其人员和业务活动的其他规范性文件。
第一百一十五条
银监会省级派出机构可以根据本规定,制定法律工作实施规则。第一百一十六条
大连银监局、宁波银监局、厦门银监局、青岛银监局和深圳银监局适用本规定关于省级派出机构的规定。
第一百一十七条
本规定自2006年2月1日起施行。
第五篇:塑造金融服务生态系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范文
会议名称:塑造金融服务生态系统,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 会议时间:2015年12月10日(星期四)下午16:00 会议地点:银监会403会议室
主持人:欢迎各位记者朋友来参加我们的新闻发布会,今天的发布机构是渤海银行,发布主题是“塑造金融服务生态系统,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本场发布会的主发布人是渤海银行战略发展总裁赵志宏,陪同他发布的还有投资银行部总经理金韬,贸易金融部总经理陈小凤,以及网络银行部总经理汪国强。
赵志宏总裁:各位媒体朋友,非常欢迎大家参加本次渤海银行专场新闻发布会,我们大家都跟好天气有缘,好天气需要好的生态系统我今天的主题也跟这个有关,就是“塑造金融服务生态系统,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希望大家都成为渤海银行的客户。
我行这次新闻发布会的主题是“塑造金融服务生态系统,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我就这个主题从三个方面向大家做个介绍:
一、立足天津、服务全国,渤海银行成为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金融服务生力军
渤海银行是近20年来获得国务院批准新设立的唯一一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也是总行设在天津的唯一一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成立伊始就将植根天津、服务环渤海作为立身之本和在全国发展的基础。
早在2005年渤海银行成立之初,天津市政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要求,不断加快滨海新区的规划和建设,积极建立和完善与北方经济中心相适应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渤海银行的设立,可谓适逢其时。在支持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和天津市经济社会发展中,渤海银行扮演了重要角色,主动承担金融改革和创新的任务,为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以及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作出了切实贡献。渤海银行抓住滨海新区发展的这个历史机遇,努力研发适合客户需求的金融产品,为客户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逐渐成为京津冀区域一支金融创新生力军。
渤海银行在支持天津经济发展和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中,也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截至2015年9月底,渤海银行在京津冀地区布局逐步扩大,部署一、二级分支机 构达到了52个,较2010年增幅93%;服务企业和机构客户13528家,增幅80.66%,个人客户达到135.85万,增幅438.23%;储蓄业务规模比2010年末余额增长129%,业务规模区域占比达51%,信贷业务规模比2010年增长151.98%。自成立以来,我行在京津冀地区累计投放融资总量逾万亿元。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背景下,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渤海银行积极响应党和政府要求,制定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并将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一项战略行动纳入我行三五规划,一方面主动布局和赋能,发挥银行的融资融智纽带作用,支持京津冀区域实体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发挥总部优势,集全行之力,在京津冀区域做出了响亮的品牌。
二、塑造金融服务生态系统,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
作为“最年轻”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我们创立之初就感受到自身资源有限,要走与众不同的道路,本着开放的态度,充分利用后发优势,立足天津滨海新区金融改革创新的前沿,积极开发新的金融产品,提供优质的、差异化的金融服务,协同政府、企业、零售客户共同打造金融服务生态,建立更紧密的全方位客户合作关系,形成一个互惠互利、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这种金融服务生态是以客户为中心,以数据分析为基础,以互联网平台为支撑,为客户提供综合化、专业化、定制化、场景化的金融与非金融相融合的综合解决方案,它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基于数据驱动和客户社群细分,定制服务解决方案;二是整合线上线下渠道,为客户提供最佳体验的场景化产品服务;三是搭建开放式的资源整合平台,延展创新和服务响应能力。有这么几个方面:
(一)把握新型城镇化契机,构建房产金融服务生态网
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带动了大量的新型城镇化产业区、住宅区、商业服务区的城市建设需求,为支持京津冀新型城镇化建设,基于跨界合作、混业经营理念,我行逐步摸索形成了针对房地产行业的金融生态服务方案,综合运用传统信贷、产业投资基金及互联网众筹,打通生态网中政府、房地产开发企业及大众客户价值链,为相关各方提供金融服务。
在政府端,围绕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带动的城市建设为项目选择重点,着眼于支持新型城镇化产业区、住宅区、商业服务区三区一体的建设思路,运用债务 融资工具、股债结合等手段为企业提供多种形式的资金支持。在京津冀地区支持项目已累计达216个,授信和投放总量均超过1000亿元。
在企业端,利用产业投资基金和资产管理方案,支持房地产企业的业务发展和战略转型。今年,我行天津分行牵头与北京首开集团合作共同设立50亿元“首开城市建设发展产业基金”,主要投资于京津冀一体化重点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共同推进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结合;我行滨海新区分行正在通过资管渠道与快钱公司、相关项目公司高管团队商讨共同成立有限合伙企业,投资商业地产项目,并通过“直销银行”方式募集资金。这种运营模式将为滨海新区乃至京津冀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和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在大众客户端,利用互联网众筹,链接企业客户与个人客户。今年,我行自主开发及运营的“渤海众筹”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帮助开发商拓宽了融资渠道、扩展了市场边界,为购房人和投资人提供更加优惠、便捷和个性化的购房体验和投资方式,打造低成本、高效率的新型金融交易市场。上线运营2天即达到首批项目的募筹上线,总成交量2亿元,有效支持了北京通州的建设项目。
(二)以战略合作方式助力交通运输产业金融生态链
现代交通网络建设是京津冀协同发展首当其冲的重点投资领域。我行积极发挥总分行各自优势,建立内部协调和激励机制,共同服务于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我行与中国铁路总公司建立了总对总的战略合作关系,由北京分行积极落实提供包括购置机车的中长期贷款、结构性存款等综合服务方案;同时借助总部优势和总对总的战略合作关系,正在洽谈为京津冀城际铁路投资公司提供覆盖流贷、发债、票据等业务的一揽子综合服务方案。目前,我行为京津冀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企业累计发债10只,金额127.5亿元。对天津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投放超过50亿元,对北京的交通基础设施累计授信57亿,投放29.5亿,对河北省交通设施累计授信45亿元,投放25亿元,正在运筹18亿元。
(三)以互联网思维发展普惠金融生态圈
今年1月,我行在京津地区社区网点首推智能银行业务,利用VTM智能设备、数字媒体和人机交互技术,在2到3分钟内用户可完成包括自助发卡、电子银行渠道自助签约、“添金宝”签约、银行卡激活等业务。年内,我行将完成对智能银行的升级,将人脸识别、手写签名等前沿技术应用于客户服务。伴随着智能银行在社区的应用,我行同步在北京试点了线上社区综合服务平台,该平台以社区银行线下网点为依托,把社区生态圈的潜在需求纳入服务范畴,整合衣、食、住、行、娱、购、游等领域的服务,将社区人群的日常活动串联起来,从金融服务延伸到物业和生活服务,打造互联网金融的新模式。
在天津地区,我行推出了一卡通业务,该卡的最大特点是实现了金融功能与公共交通功能的二合一,我行提供发卡、充值以及补换卡的一站式服务,同时绑定“添金宝”功能,给客户提供高于活期存款的收益,赢得了广大市民的一致好评。该业务为我行今后在京津冀地区开展金融与交通一卡通业务积累了宝贵经验。
(四)以托管业务为依托建立金融同业协作生态平台
在“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布局下,我行利用具备托管业务资格的牌照优势,积极与包括河北银行、廊坊银行、沧州银行、唐山银行、滨海农商行在内的8家城商行开展业务合作,提供同业合作信息,搭建起京津冀地区银行与国内领先金融机构合作的桥梁,共同打造京津冀金融合作平台。
同时,我行通过B2B电商平台链接对钩网,本着合作、共享、开放的原则,共建加工制造业服务生态。通过该服务生态可为京津冀周边的企业搭建资源信息通道,提供包括机加工、模具、机电装配、热处理等加工制造业务在线交易,改变了该行业传统的交易模式,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同时在交易场景中为供需双方提供虚拟账户开立、账户充值、资金监管、支付结算、交易对账等功能,在确保客户交易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大幅提升了企业资金结算效率及客户体验。今年以来,通过这种合作模式产生的业务规模已达300多亿元,带动托管业务快速发展,目前规模已达13000亿元。
三、依托金融服务生态系统,提升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效能
为更好地服务于京津冀建设,一方面,我行通过加大融资规模,储备了1000亿专项资金,准备重点投京津冀区域;另一方面,在我行正在编制的三五战略规划中,我行将围绕“成为客户体验最佳的现代财资管家”的发展定位,将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规划中的重要内容,不断提升特色化、综合化、数字化、国际化的服务能力,持续完善金融服务生态系统,投入更多的资源、更大的智慧、更强的创新能力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
(一)利用数据驱动,加强客户细分及需求感知能力 其一,深入应用数据挖掘,建立动态的360度客户画像。
通过建立完善的结构化数据体系和专业的数据解构工具, 定期透视分析客户静态数据和交易数据,逐步形成我行目标客户群体的画像、需求谱系和交易特征,从而精准定位,主动发现和引导客户的潜在财务管理和交易需求,更加精准地满足客户即时所需,并提升银行整体交易规模和综合收益。
其二,根据差异化的客户需求,定制金融服务解决方案。
围绕目标客户群体,协同行内外的各产品条线、部门和供应商(尤其是非银金融合作伙伴,如证券、信托、基金等),形成涵盖融资、投资、交易、避险、跨境及其他增值服务的全产品价值链,建立资本市场的全方位服务能力,并基于客户画像为其定制金融解决方案。
在具体措施上,一是围绕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加强城际铁路建设、完善高速公路网络、推动港口和机场协同发展、推进区域内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运输服务一体化进程、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等多个重点建设领域制定差异化金融解决方案;二是围绕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对天津、河北引进北京产业和项目方面逐一制定专项业务方案,针对配套的征地拆迁、土地整理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融资支持力度;三是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特别是重点区域的保障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加大特色金融服务支持力度;四是围绕环保领域项目建设,针对新能源产业、节能产业、环保产业、循环产业、生态修复产业、生态农业等绿色、低碳产业制定行业解决方案。
(二)通过跨界协作,提升产品服务创新能力 其一,加强对京津冀合作共享基金项目的支持力度。
例如,河北省政府正在筹划建立三个有关区域产业合作和转移的基金,包括建立区域产业合作基金、创新创业引导基金和京津冀生态共建共享基金。我行正在积极介入,进行政策对接、行业对接、项目对接,结合我行制定的多项金融解决方案,积极寻求合作机会。
其二,积极推出“京津冀区域一体贷”,服务民生领域。
我行正在研发“京津冀区域一体贷”,开展异地房屋抵押贷款业务,为客户提供更为广泛的创业融资及消费贷款渠道。
(三)依托网络平台,整合线上线下渠道,提升产品服务响应能力 运用“互联网+”的理念,加快跨界转型,着力拓宽直销银行、B2B电商平台、网络众筹平台的应用领域和辐射范围,打造线上综合撮合处理的渠道平台和交易平台,打通资产端和资金端,优化客户服务流程体验,降低客户投融资成本。树立公众服务品牌,发展普惠金融和民生金融,做好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金融服务。加快智能银行的升级改造,推广“人脸识别”等技术的应用;完善社区金融服务平台建设,打造衣、食、住、行、娱、购、游等社区居民服务领域O2O一体化模式。
此外,渤海银行将在服务文化创意、医疗健康等符合未来经济发展方向和居民需求的新兴产业方面,在以产业基金、投贷联动等方式支持创新创业项目方面,以及生态环境、绿色信贷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丰富实时智能的场景化服务手段,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惠及民生。
面对瞬息万变的经济金融形势和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渤海银行将围绕“成为客户体验最佳的现代财资管家”愿景,以客户为中心整合金融服务生态资源,以市场为导向构筑金融服务生态森林,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实施中不断展现新的活力。
再次感谢大家出席我行的新闻发布会!希望有更多的机会和大家交流。
主持人:感谢赵总的介绍,下面进入互动环节,请大家围绕发布会的内容进行提问。
《中国经营报》杨井鑫:在国家京津冀战略之下,现在有很多银行都涌入到这三个地区,相比其他银行,渤海银行除了拥有地理优势之外,还存在哪些优势,银行的定位和远期的目标是什么?
赵志宏总裁:这个问题是所有银行都会面临的问题,其实如何做好这种特色化的服务,树立我们的竞争优势,我觉得取决于一点,就是能不能进行更好地客户细分,不同客户类型需求是有差异化的,针对细分客户的需求,提供定制的解决方案,提供智能分析基础上的实时感知和响应服务能力,这是我们所追求的特色,是提供最佳客户体验的基础。当然,我们行的优势首先一个就是在京津冀地区,我们是一个全国性牌照的股份制银行。
第二,我们是很年轻的银行,我们只有10岁,所以没有历史包袱,我们的流 程也比较轻,我们的网也比较轻,我们的运营也相对比较轻。所以我们有一个相对较好的基础,能够适应以不变应万变,可以通过很好的业务架构去整合资源,快速响应客户的需求。
第三,在京津冀地区我们的业务基础也比较雄厚,我们在这一区域有5个一级分行、2个二级分行、45个支行,同时围绕产业升级包括刚才谈到的生态系统的发展重点,我行将继续保持在天津等地区股份制银行的领先优势,我们也希望成为最有活力的银行。我们服务的客户、服务的方式、服务的体验都将会持续提升。当然我们也面临一些挑战,就像我刚才谈到的,在这个生态系统的新时代,其实很多客户的需求是又快又好又便宜。面对这个需求我们需要细分客户,能够在细分客户基础上快速、灵活的组合能力,这点对所有的银行都是一个挑战。第一,在数字化、智能化流程方面以及需要企业级的管控能力方面,这是我们下一步能力提升的重大挑战。第二,在目前国家经济正面临转型,在这个过程中,很显然行业产业的波动性会加大,政策的变化也会加大,在这个过程中,从服务的专业能力方面,建立风险控制综合金融服务上的行业专业化能力,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第三就是以客户为中心的流程银行能力,刚谈到的服务生态系统的发展趋势,快速、灵活、精准,这是一个新的体验需求。我们如何能够以客户为中心,能够动态组织资源,进行弹性边界、无缝链接,这是最大的挑战。
在我们刚才谈到,要建立客户体验最佳的现代财资管家,也就是说在体验方面是核心,提升客户黏性,深挖钱包份额。在财资管家这个角度我们希望建立自己的特色,也就是说通过有特色的综合性银行,整合行内资源,提供综合性解决方案。对个人客户成为贴心的财富管家;对公司客户,成为它的全时财资伙伴。在区域定位方面,我们成为核心区域的当地领军的客户财资管家,在生态系统的一个特点就是多元化的经营,我们准备不断开拓泛金融的生态系统。通过母行和子公司的合作,增强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在“现代”这个词上我们也会建立能力,积极拥抱数字化这个潮流,拥抱互联网+,建立在智能分析基础上的实时感知和响应能力。所以在下一步,我们准备在这个能力定位上,进一步结合天津、北京、河北这个地域的特点,承接非首都核心转移政策导向,新城镇建设、加工制造业转型升级、节能环保产业领域和自贸区业务、交通一体化以及港口建设、金融产 品和服务模式创新等方面,推出差异化、综合化的解决方案。
谢谢。
《经济日报》陈果静:您好,我想请问一下结合天津金融改革和天津自贸区建设,渤海银行有哪些具体的举措?未来还有哪方面的设想?
赵志宏总裁:我想请我们的贸易金融部陈小凤总经理来回答这个问题。
陈小凤总经理:谢谢你的问题。自贸区也是今年业内非常高频的一个词,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和建立,也是国家深化改革开放、推进金融服务创新的一个重要举措。渤海银行作为唯一一家总部设立在天津的银行,将充分发挥地缘优势,比如人才、业务、渠道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寻求自贸区建设和渤海银行优势的良好的契合点,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京津冀一体化的战略。
从今年年初以来,我们银行也是陆续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推动自贸区业务的发展,有一些措施已经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
一是在战略上高度重视。渤海银行将自贸区业务纳入转型发展的战略业务,进行重点推动。在总行层面我们成立了由总行副行长作为组长的工作小组,专项推动政策落地,产品的创新开发以及IT系统的构造,把自贸区的政策落实到具体的业务当中。
二是在机构建设上进行重点倾斜。今年4月份,经过紧张的筹备,渤海银行天津自贸区分行正式挂牌成立。自贸区分行是总行直属一级分行,我行也是第一批在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一级分行的金融机构。随后我们也将根据自贸区业务的发展,再考虑增设一些专营的机构或者支行网点,为自贸区的发展提供有效的组织保障。
前两个方面,不管是战略上的重视,还是机构的建设方面,只是一个基础,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要把创新的业务积极地落地。在借鉴上海自贸区业务推动的基础上,我们结合天津津改33条以及自贸区建设的规划,结合渤海银行自身的客户特征,以及业务优势,我们重点推出了跨境人民币双向资金池,融资租赁保理以及汽车平行进口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把政策优惠落实到位,支持自贸区客户的业务需求。
当然,以上这些工作还只是我们自贸区业务的一个开端,或者说是一个尝试,伴随着自贸区政策的陆续落地,作为总部设在天津的金融机构,渤海银行在天津 自贸区业务发展当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当然我们也肩负着更加重大的使命。下一步我们自贸区的业务发展将主要围绕“参与、执行、创新和推广”四个主题来开展。
首先谈参与,要积极参与自贸区的政策建设。我们将继续与人民银行跨境办、外管局等机构保持密切的联络和沟通,通过比较研究和前瞻分析,结合商业银行业务发展需要和市场的需求,提出一些比较务实的政策建议,为天津自贸区业务的发展建言献策。
第二,是要狠抓政策落地执行。随着自贸区政策以及相关细则的逐步落地实施,我们一方面密切跟进,一方面也会因变适变,根据政策配套开发一些创新产品。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打造和构建自贸区综合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自贸区客户的业务需求。
第三,是要促进特色业务的创新突破。相对于上海自贸区,天津自贸区的建设有非常鲜明的特色。主要有三块:第一块是融资租赁,第二块是保理,第三块是跨境电商。针对融资租赁和保理,渤海银行将加强与融资租赁公司和商业保理公司的跨界合作,利用融资租赁公司的渠道和政策优势,引进境外低成本的资金,降低客户的融资成本,服务当地企业。针对跨境电商,大家知道,天津是跨境电商的试点城市之一。
随着相关政策的逐步落地,跨境电商也将成为天津自贸区的一项特色。渤海银行已经着手筹划开发跨境电商的综合服务平台,为跨境电商提供安全、高效的支付结算、结售汇以及跨境融资、资金集中管理,风险管理等全面的综合金融服务。
第四个方面是总结经验,复制推广。对天津自贸区先行先试开展的创新业务,不论是创新产品还是服务方案,总行将第一时间进行经验总结,在此基础上形成可复制的方案,迅速向具备条件的其他分行推广,把我们创新的成果最大化。
最后我也想借用当下比较时髦的一句话作为我今天应答的一个结语,就是创新发展永远在路上。自贸区业务的发展创新也一样。谢谢!
《每日经济新闻》朱丹丹:您好,我是《每日经济新闻》的记者,我看到咱们的稿子里面说的渤海银行下面有一个渤海众筹,我想了解一下渤海众筹的具体情况,有没有一些经验可以介绍?另外我注意到咱们是房地产众筹,其实房地产众 筹去年以来这一块议论很多,甚至有人说它未来希望不大,所以我想知道,咱们对房地产未来的发展前景有怎样的看法?包括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赵志宏总裁:现在是客户化时代也是数字化时代,请我们网络银行部的汪国强总经理回答。
汪国强总经理:感谢您的问题。我想回答这个问题的话,首先第一点我想简单地说一下渤海银行在网络金融方面的规划。
首先渤海银行成立的时间比较晚,但是我们赶上了一个机遇,就是互联网金融,在这个时候,单纯地依靠线下网点的发展,实际上我们很难在这个阶段取得一种突破和长足的进步。所以互联网金融的战略对于渤海银行来说,是尤为重要的。我们会在学习和借鉴同业的基础上,大力地去拓展我们的服务。同时将围绕现代化财资管家的价值主张,全力打造线上渤海银行。
主要是四个方面:第一是实施平台化的发展战略,包括赵总裁提到的社区金融服务平台以及B2B平台、P2P的存管平台,当然也包括众筹平台。在这些平台的建设基础上,我们会加大平台之间的融合,换句话说,我们会为客户创造最佳的体验,给客户更灵活、更多的一种选择,把它作为推动我们金融转型的发展引擎。
第二要着重发展实施移动金融的战略,我们向移动商务、移动生活、移动社交领域要不断渗透和迁移,同时让金融服务要更加地生活化、场景化、智能化,要打造随身银行。
第三要在大力发展线上渠道,因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基础就是在线上的渠道,我们渠道越多我们的用户使用起来就越方便,我们的资源也就越多,资源越多创造的服务场景将会越多。
所以我们会加快与电商、第三方支付平台、移动运营商的跨界合作,创造更多的服务场景,通过建立跨界的机制实现借力发展。
第四个方面就是在线上线下的融合,因为人的生活是离不开现实环境的,仅仅线上实际上是不够的,线上线下融合以后,会给客户和百姓更好的体验,创造更好的服务。
刚才那位朋友也提到众筹的问题,实际上众筹平台我们是在今年的9月份上线运行的,从开筹的两天,募集已经达到上限了,平台目前注册的人大概是1000个人左右,总成交量达到2亿。选择众筹实际上我觉得是我们渤海银行在整个互 联网平台战略方面,在众筹角度上的一个尝试,这是一次试水。为什么选择了地产这个行业呢?首先我们要充分发挥房地产加金融加互联网跨界渠道的特点,实现开发商、购房人以及银行三方共赢的局面,这是我们推的初衷和考虑。众筹平台生存和发展实际上与众筹的标的物是紧紧相关的。以往众筹产品是股权和创意,这是大家都能看得到的,鉴于当前的实际情况,众筹平台的盈利模式其实面临着很多考验,而房地产众筹平台的地产属性,是为众筹提供了一个天然的资产的信用背书,城镇化引导的长期房地产保值增值的趋势也决定了房地产众筹平台盈利的可能性。所以我们在这种思考下选择了房地产,作为我们第一个首选的突破。
从房地产市场情况看,开发商在库存与融资的双重压力下,正在试图寻求轻资产、服务化转型以及相对来说是用现在我们时髦的一个词叫供给侧改革,顺着这样一条线去发展,来保证从房地产的初期一直到最终,这个阶段相对来说整个是一种完整和平稳的,是能够相互嵌套二连贯的一个结果。
所以我们行的房地产众筹正是顺应了市场的需求,因为众筹解决了房地产企业的多个痛点。第一个是消化了库存和提高了物业的流动性,同时缓解了资金需求,并获得资产的溢价收益,而对于投资人来说,参与众筹意味着投资者能够用很低的门槛参与投资,同时以较低的门槛获得较好的回报。具体到房地产行业就是发掘潜在的购房人,发掘潜在的购房需求,房地产众筹模式就是在探索购房的早期的需求。所以我们在建立房地产众筹,从某种意义上讲,是符合供给侧改革策略的。
在众筹业务上,银行要起到的作用和角色还是要做银行所熟悉的事,交易的真实背景和资金的监管,实现资金流、信息流以及实际交付的一致性。另外从投资、项目风险的角度上来说,对投资者进行鉴别,帮助实现投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金融时报》张末东:你好,我是《金融时报》的记者,我们对渤海银行未来的转型发展非常感兴趣,在这种背景下,我们非常想了解渤海银行在哪些业务方面保持了较快的增长?这些业务方向是不是我们未来转型的方向? 赵志宏总裁:请金韬总经理来回答。
金韬总经理:应该说在过去的若干年里,像金融脱媒、利率市场化以及不同的金融业态的相互融合,是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变革的一个主要的旋律。顺应这样的趋 势,渤海银行在传统的存贷汇业务之外,从成立之初就非常重视所谓的轻资本中间业务的发展。这种业务包括投资银行业务、资产管理业务以及托管业务,经过多年的发展,应该说形成了一定的特色,也形成了一定的相对优势。从投行业务来看,通过我们债券承销为企业的直接融资提供服务是我行的重点。从2009年我行开展业务,一直到2014年末,我们的年复合增长率始终超过100%,这个增长率也远远超过了市场35%的年增长率。同时渤海银行在债券承销的金额与总资产的比例,就是业务贡献率在市场上也是名列前茅的。
此外我们还高度重视的业务创新,比如说我们注册了市场上第一单公募并购债,发行了市场上第一私募可转债以及第一支公募项目收益票据,同时这一支项目收益票据也是中国金融市场上信用债最长的一个期限。这个反映了我行在债券承受业务承揽、承做与销售能力。
在资管业务方面,渤海银行一直致力于与打造渤海银行特色的产品,已形成六大系列的产品,2015年我们的测试通过稳固的投资规模,截至到这个月底个我们的理财规模较2015年增长67.53%,特别是我行推出的“添金宝”产品,更是成为渤海银行的重点。客户的收益率始终保持在股份制银行的中等偏上水平,在全行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多年的发展,渤海银行的资产管理业务已经具备了较好口碑和市场影响力。
在托管方面,凭借着专业的团队、成熟的风控体系,渤海银行已经成为近年来取得托管资格的商业银行里面,发展较为迅速的机构之一,目前渤海银行的产品已经涵盖了证券投资基金、信托、保险资金、商业银行理财以及我行自主品牌渤金账户等九大类别,我们服务的机构超过了200家,应该说覆盖了所有的信托、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商业机构。
2012年底,到今年的11月底,渤海银行的托管资产余额达到了13400亿元,短短的三年里面,我们托管规模增长了5倍,存托比也居市场前茅,这是我们三个应该说比较有优势的项目、业务和差产品。
受经济下行和利率市场化的影响,现在各家银行普遍面临着这种压力,我想渤海银行不能独善其身,在这种大的压力下,如何着重发展轻资本的中间业务,应该说是取得金融机构转型发展的重点。投行业务、资管业务、托管业务都属于轻资本的业务,渤海银行在过去的业务发展中,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取得了 一定的优势。
在投行业务方面,我们会力求建立一个全功能的商业银行投放体系,一方面我们为企业提供贷款、债券、夹层乃至股权的方式,以前大家说银行服务企业的负债表,短期的贷款、长期的融资,可能有些企业有夹层,但是夹层与股权很少会触及,我们在监管的框架下,把我们的业务触角覆盖到整个负债表。
另一方面是企业的生命周期,从企业的扩张期、稳定期乃至企业通过最后重组转型,我们都要去覆盖。从资产管理业务,我们建立一个全方位的资产管理体系,我们会覆盖固定收益,夹层类、股权类、外汇的、商品的,在客户群体上,我们会满足高中低不同的风险偏好的客户资产管理需求。在托管业务上,我们现在已经在资产管理行业中相关产品中已经形成了一个优势,也是我们的业务主体,未来我们会在互联网金融托管以及基金外包托管业务,作为我们主体的两翼,拓宽托管渠道,推动全行托管业务快速稳定的发展。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公秀华:我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记者,我想问一下比较民生一点的话题,就是问一下,京津冀一体化对于普通料百姓会带来哪些便利,第二个年末将至,我想请渤海银行在防范金融风险、防诈骗、钓鱼网站等金融安全方面给百姓的一些建议。
赵志宏总裁:这个问题我想请汪总来回答。
汪国强总经理:首先我想作为身处京津冀地区的总部在这个地区的银行,我们有责无旁贷的责任去推动整个地区经济以及服务大众,也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我们在整个京津冀的方面,从服务百姓的角度我们是从建设京津冀地区普惠金融生态圈方面着手,目的很简单,以便民、惠民为目标。
第一,线下渠道的拓展。从贴近百姓生活入手,贴近客户的需求,进行差异化的错时经营、延时经营,让金融更加贴近普通市民的生活圈,在休闲时间得到充分的服务,以便百姓就近办理业务。
到2015年10月份,我们在京津冀地区设立的社区小微支行,已经占全行的42%,这个比例还是比较大的。二要做好社区的服务,服务百姓的生活,我们有一个社区服务平台,我们叫禧邻社区,把社区生态圈的潜在的需求全部纳入到服务范畴,整合衣、食、住、行、娱、购、游,把日常的百姓活动通过这个平台串联起来,在物业服务、生活服务中嵌入金融服务,而不是生硬地去推广我们的金融 服务,打造一个新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在研发方面因为我们非常注重客户体验,研发方面采用快速迭代式的开发,就是所有的人员都是在一起进行工作,完全是学习了互联网企业的发展模式。
采用差异化,因地制宜的分布推进的原则进行迭代的开发,不断提升客户的体验,在推广方面是选择特色网点进行试点,目前这项工作正在逐步推广当中,还有一个就是简化业务流程,充分利用现在自助机具、智能机具来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年初我们已经在京津冀地区推动了智能银行,同时我们伴随京津冀一体化工作拓展以及资源共享,推广到整个地区,利用VTM、人机交互的技术,比较快地方便办理各种业务。目前发卡、“添金宝”签约、卡激活等等这些,都可以在自助渠道上进行办理,今年把人脸识别、手写签名全部纳入到智能机具里面,同时也减少了过去签字回收等等方面,应该说对大家还是非常有益的。
接下来我们会不断加大对智能银行的建设力度,丰富智能银行的业务品种,为客户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
第四是加大民生领域的业务拓展,目前我们已经实现了在北京地区的通讯费、燃气、供暖、水费以及天津地区的供暖,均可以在柜面和电子渠道办理。同时我们还积极实施“金融知识进万家”活动,2015年我们组织了50多场活动,明年我们还将实行全球取款前三笔免费,同时满足京津冀地区的减免政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应该说实现了个人行内跨界交易的同城化的服务。
另外,利用IC卡的特点,加载多行业的应用,我们率先在天津地区推出了银行金融卡加交通一卡通的业务,实现了二合一。同时利用日益普及的智能手机,发展移动端与IC卡行业的结合,结合网点自助设备,提供发卡、充值以及补换卡的一站式服务,同时还绑定“添金宝”,给客户提供高于活期存款的收益,赢得了广大市民的一致好评。目前这个业务在天津的实施,为我们下一步京津冀地区开始进行与交通一卡投业务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我们目前也在积极地推进京津冀地区交通一卡通方面整个工作的进展。
我们行将继续本着便民、惠民的服务宗旨,继续推进京津冀地区的金融和交通一卡通的业务,我想渤海银行在先行先试的政策中,我们服务于百姓,能够真正地发挥我们总行在京津冀地区的作用,感谢大家。
主持人: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后续问题可以和媒体联系人沟通,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