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兰考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最终版)

时间:2019-05-14 02:05: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河南兰考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最终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河南兰考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最终版)》。

第一篇:河南兰考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最终版)

和政县普惠金融试点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的通知》(国发〔2015〕74号)精神,根据和政县经济社会和金融服务实际,以提高和政县普惠金融服务水平,助推和政县扶贫开发和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为目标,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原则

(一)持续发展。信贷投放、惠民让利与发展动力培养相结合,先行先试与风险防范相结合,政策支持与市场调节相平衡,直接服务与间接服务相补充,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机统一,机构网点全覆盖,加大信贷投放,帮助脱贫致富,普惠金融保持可持续发展。

(二)惠及民生。城镇低收入人群、困难人群以及农村贫困人口、创业农民、创业大中专学生、残疾劳动者等(以下简称普惠金融受众)能够以合理的价格享受到符合自身需求特点的金融服务。

(三)市场主导。尊重市场规律,发挥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政府发挥在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均衡布局、政策扶持等方面的引导作用。

(四)稳妥推进。整体发展规划“大处着眼”,充分吸收国际普惠金融先进理念和良好实践经验,具体实施“小处着手”,从基 础做起,从一村一项做起,加强前期调研论证,先试点再推广。加强跟踪与监管,保障县域金融安全,维护金融稳定。

(五)结合县情。立足和政县经济总量小、生产总值相对较低,科技文化素质、自我发展能力尚在逐步提高的实际,结合和政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总体规划纲要部署,“缺什么、补什么”,服水土、接地气、益大众。

(六)科技创新。积极应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理念和方法,在普惠金融信用构建、产品开发、业务实施、风险防范、知识普及等方面探索创新。

二、总体目标

建立与和政县到2018年实现整县脱贫、到2020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普惠金融服务和保障体系,到2020年使全县普惠金融发展居于全省中上游水平,基本实现以下四个方面的普惠金融服务指标:

(一)提高金融服务覆盖率。到2017年基本完成机构和服务“两个全覆盖”,即乡镇一级实现银行物理网点和金融服务全覆盖,建制村一级实现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达到“乡乡有机构,村村有服务”目标。

(二)提高金融服务知晓度。普惠金融受众树立基本金融功能意识,了解身边的基础金融服务和可用产品,知晓银行贷款和财政补贴的区别,警惕金融犯罪,预防金融风险。

(三)提高金融服务可得性。逐步实现合理金融需求能够得到普遍满足,有贷款意愿、发展潜质、技能素质和一定还款能力的受众“想贷能贷”、“想融能融”、“想保能保”。业务咨询和办理成本与当地社会经济生活水平相适应,农民“足不出村”有地方、有办法、有渠道享受金融服务。

(四)提高金融服务满意度。各类金融工具使用效率较高,小微企业和农户申贷获得率和贷款满意度明显上升,金融服务投诉率明显下降。

三、重点任务

(一)补齐机构短板

1.增设、改制金融机构。积极协调推进农发行在和政县设立县支行。支持兰州银行在和政县设立分支机构。加快和政县神舟村镇银行筹办和挂牌开业进度,支持和政县神舟村镇银行探索到临近县市设立分支机构。加快推进和政县农村商业银行改制组建。支持商业银行到和政县发起设立金融租赁公司、专营机构及其分支机构。积极引进会计事务所、资产评估公司、信用评级公司等非银机构落户和政。

2.用活现存机构力量。支持大型银行在当地分支机构加快建设服务“三农”的专营机构。支持中国农业银行在和政县做实三农金融事业部,提高其“一级经营”能力。切实发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和政县支行三农金融服务团队作用,提高三农金融服务能 力。鼓励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下沉网点和服务,在县域、乡镇及以下合理布局,加大对空白金融服务行政村各类电子机具布防。通过与地方政府、电信(移动)等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及时解决电信(移动)网络未覆盖问题。鼓励和倡导采用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新技术降低服务成本。充分发挥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的作用,整合资源,依托乡村金融服务站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合理摆放自助柜员机、多媒体自助终端等金融基础设施,积极发挥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在农户信息采集、信用培育、信用评级、宣传普及、业务代理、产业对接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积极发挥现有小额贷款公司作用。

3.规范发展新型金融服务组织。鼓励和政县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开展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向农村地区延伸金融服务。鼓励和政县金融机构与特色产业、农业科技、环境保护、教育养老等各类社会机构跨界合作,探索发展新型普惠金融服务组织方式和业务模式。规范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探索引进服务“三农”的融资租赁公司,支持农村消费升级。

(二)夯实政策基础

1.强化货币政策工具支持。根据实际资金需求,协调人民银行在安排再贷款、再贴现额度时适度向和政县倾斜,用好扶贫再贷款比支农再贷款利率更优惠的政策。支持和政县开展农村两权质押再贷款试点。发挥常备借贷便利、存款准备金工具流动性调 节作用,保持金融机构流动性相对充裕。

2.加强财税政策扶持。落实好涉农信贷增量奖励、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融资担保机构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农户小额贷款利息收入及保险公司为种植业、养殖业提供保险业务取得的保费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的优惠政策。按规定简化不良贷款核销政策,扩大不良贷款处置和减免自主权。

(三)完善服务体系

1.完善基础设施服务。健全和政县现代化支付清算体系,鼓励安全可靠的移动支付产品在和政县推广应用。探索金融要素服务“大数据”平台建设,提供基础公共服务,培育普惠金融生态;探索建立信用服务平台,实现信用与信贷联动;政策和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支持试点建立农村产权交易服务平台,建立农民住房财产权、林权、大型农机具、农村知识产权等产权要素的确权颁证、价值评估、抵押登记、交易流转和风险处置机制,增强农村产权要素的融资功能;引进动产质押融资服务平台,利用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登记功能衍生服务开展形式多样的抵(质)押融资;支持银行、证券、保险、税务、土地、工商等机构业务数据互联互通,探索提供“一站式”综合性信息服务。

2.补充不同层次功能。逐步扩大政府信用担保平台资金规模,鼓励龙头企业注资信用担保平台或为农民群众提供贷款担保。争 取省、州农业产业、新型城镇化等基金优先投向和政县。支持发展政府支持、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的融资担保机构。积极争取省级小微企业风险补偿资金对和政县的倾斜支持力度。持续实施精准扶贫小额信贷支持计划。支持扩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完善特色保险项目,积极开发扶贫农业保险产品和服务。结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保险需求,探索发展“基本险+附加险”模式。支持保险机构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业服务组织和农民合作社合作,创新涉农保险业务品种。培育发展股权融资,推动符合条件、普惠“三农”的龙头企业挂牌上市。探索开展债务融资,指导和政县符合条件、具备偿债能力的企业开展企业债券评估。引进已有公益信托项目参与和政县扶贫开发。

(四)持续加大涉农信贷投放

1.发挥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作用。对和政县开展政策性、开发性业务专题讲座,宣传优惠政策,介绍先进经验和成功项目。支援和培训业务人员,指导完成重点项目贷款。借助开发银行、农发行政策性金融主渠道作用,积极争取对和政县基础设施、棚户区改造、易地搬迁等民生工程项目的信贷投放。支持农发行发放农业综合开发贷款等农业专项贷款。

2.保障对“小微”“三农”信贷投放。确保小微企业贷款投放稳步增长,扩大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覆盖面,力争实现小微企业贷款增速、户数、申贷获得率不低于上年同期目标。争取大型银行 加强“三农”客户信贷支持,重点支持和政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满足“三农”客户融资需求。持续做好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加大邮政储蓄银行惠民扶贫贴息小额担保贷款发放力度。争取甘肃银行2016年在和政县新增贷款2亿元,以后保持不减。

(五)创新金融服务

1.创新涉农融资模式。借鉴“信贷+产品创新”“信贷+大众创业”“信贷+互联网金融”“信贷+新型城镇化”等金融扶贫甘肃模式经验,结合县情消化吸收,探索致富能人引领、龙头企业带动、银政合作指导等金融服务组织形式,发挥其普惠性和特惠性优势。探索银政企合作机制,加强与开发性、政策性银行中长期信贷资金对接。对有确定、稳定资金来源保障的扶贫项目,可以采取过桥贷款方式,发放特定期限、特定额度的贷款,先期支持项目及时启动,根据资金到位和后续现金流情况做出还款安排。将专利权、商标权、应收账款、订单、保单、仓单等纳入抵(质)押范围。开展银税合作,为纳税记录良好、信用等级较高的小微企业提供无抵押信用贷款。通过提前进行续贷审批、设立循环贷、实行年度审核制度等措施方便企业融资、降低融资成本。引导金融机构积极与财政、发改、农林、扶贫等部门沟通协调,充分用好政府增信措施。

2.创新涉农金融产品。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发与银行卡授 信相结合的小额信贷产品,推行信贷联络员分片包村包户、小额信贷入户办理等服务模式。引导金融主动送服务到乡村、到农家、到田间、到地头。加强产品宣传和服务培训,确保基层机具“能用、会用、有用”。鼓励开发符合当地特色产业、特殊生产周期和经营主体需求特点,灵活确定贷款额度、期限和利率,“量身定做”的供给侧信贷产品和服务。开发基于订单农业、上下游模式的信贷产品,推广“涉农龙头企业+上下游种养殖户+经销商”、“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等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

3.完善金融精准扶贫配套措施。共享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信息,对接建档立卡贫困户金融需求。针对和政县专业人员缺乏、业务能力弱的实际,加大对县、乡、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发放工作支援和培训力度。鼓励灵活采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担保、协会担保、联保互保等增信措施,缓解建档立卡贫困户融资担保难。支持和政县有效整合各类财政涉农资金,设立扶贫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和担保基金,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对金融资源的支持和引导作用。

(六)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

1.健全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机制。多部门联动加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监督检查,及时查处侵害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畅通金融机构、金融监督管理部门、仲裁、诉讼等金融消费争议解决渠道。强化金融机构受理、处理金融消费纠纷的主体责任,切实畅通投诉受理和处理渠道,改进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受理、处理效率和群众满意度。加强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公安机关、人民法院等单位间的协调联动,依法打击非法集资、金融欺诈等非法金融活动。

2.提高金融知识宣传教育的普及性和针对性。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金融机构营业网点以及村组、社区公共宣传栏、墙体宣传栏,多层面、广角度、持续普及金融知识,在农村地区营造“有借有还”、“勤劳钱生钱”等正确的、基本的金融观念。深入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月”活动,着力开展针对城镇低收入人群、困难人群,以及农村贫困人口、创业农民、残疾劳动者的专项教育活动,丰富其金融知识,提高其金融风险识别和防范能力。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和政县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和政县人民政府县长担任组长,县政府分管副县长担任副组长,临夏州金融办、临夏银监分局负责人作为小组副组长指导工作,州、县两级各金融机构主要负责人、县金融办、发改局、工信局、民政局、财政局、农业局、商务局、林业局、扶贫办及其他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试点工作落实。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和政县政府金融办。(二)争取政策优惠,提供基本保障。积极争取金融监管部门对和政县普惠金融机构在网点审批、业务发展、监督管理等方面设立准入绿色通道。积极争取适当提高不良贷款容忍度,在计算资本充足率时对符合政策规定的涉农、小微企业贷款适用相对其他资产业务较低的风险权重,对涉农、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经办人员推行和落实尽职免责制度等宽松政策。加强和政县金融工作人员队伍建设,政府相关部门积极支持普惠金融试点工作。

(三)加强考核监督。细化工作任务,明确任务内容、责任主体、计划进度、完成目标。对重点工作实行“挂图作业”和“挂牌督办”。积极争取上级监管部门帮助和指导,建立试点工作定期报告、情况通报、考评奖惩制度。

(四)加强宣传交流。及时梳理、总结和政县普惠金融试点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典型案例、工作成效。通过新闻媒体加强正面宣传引导,形成社会关注、群众参与的良好工作局面。由县内金融机构总行、总部协调,选派、推介和政县优秀金融工作者赴县外、省外普惠金融相关工作开展较好的单位和地区学习观摩和交流经验。

第二篇:浙江省温州市金融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

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2012 年 3 月 28 日,经国务院审批)

《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的主要内容,金融综合改革实验主要任务十二项:

(一)规范发展民间融资。制定规范民间融资的管理办法,建立民间融资备案 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民间融资监测体系。

(二)加快发展新型金融组织。鼓励和支持民间资金参与地方金融机构改革,依法发起设立或参股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组织。符 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可改制为村镇银行。

(三)发展专业资产管理机构。引导民间资金依法设立创业投资企业、股权投 资企业及相关投资管理机构。

(四)研究开展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探索建立规范便捷的直接投资渠道。

(五)深化地方金融机构改革。鼓励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在符合条件的前提 下设立小企业信贷专营机构。支持金融租赁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开展业务。推 进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股份制改造。

(六)创新发展面向小微企业和“三农”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探索建立多层次 金融服务体系。鼓励温州辖区内各银行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支持发 展面向小微企业和“三农”的融资租赁企业。建立小微企业融资综合服务中心。

(七)培育发展地方资本市场。依法合规开展非上市公司股份转让及技术、文 化等产权交易。

(八)积极发展各类债券产品。推动更多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通过债券市场融 资。建立健全小微企业再担保体系。

(九)拓宽保险服务领域,创新发展服务于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的保险产品,鼓励和支持商业保险参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十)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 信建设,推动小微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加强信用市场监管。

(十一)完善地方金融管理体制,防止出现监管真空,防范系统性风险和区域 性风险。建立金融业综合统计制度,加强监测预警。

(十二)建立金融综合改革风险防范机制。清晰界定地方金融管理的职责边 界,强化和落实地方政府处置金融风险和维护地方金融稳定的责任。

第三篇: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

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

(2012 年 3 月 28 日,经国务院审批)

《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的主要内容,金融综合改革实验主要任务十二项:

(一)规范发展民间融资。制定规范民间融资的管理办法,建立民间融资备案 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民间融资监测体系。

(二)加快发展新型金融组织。鼓励和支持民间资金参与地方金融机构改革,依法发起设立或参股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组织。符 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可改制为村镇银行。

(三)发展专业资产管理机构。引导民间资金依法设立创业投资企业、股权投 资企业及相关投资管理机构。

(四)研究开展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探索建立规范便捷的直接投资渠道。

(五)深化地方金融机构改革。鼓励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在符合条件的前提 下设立小企业信贷专营机构。支持金融租赁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开展业务。推 进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股份制改造。

(六)创新发展面向小微企业和“三农”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探索建立多层次 金融服务体系。鼓励温州辖区内各银行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支持发 展面向小微企业和“三农”的融资租赁企业。建立小微企业融资综合服务中心。

(七)培育发展地方资本市场。依法合规开展非上市公司股份转让及技术、文 化等产权交易。

(八)积极发展各类债券产品。推动更多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通过债券市场融 资。建立健全小微企业再担保体系。

(九)拓宽保险服务领域,创新发展服务于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的保险产品,鼓励和支持商业保险参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十)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 信建设,推动小微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加强信用市场监管。

(十一)完善地方金融管理体制,防止出现监管真空,防范系统性风险和区域 性风险。建立金融业综合统计制度,加强监测预警。

(十二)建立金融综合改革风险防范机制。清晰界定地方金融管理的职责边 界,强化和落实地方政府处置金融风险和维护地方金融稳定的责任。

国务院决定设立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

第四篇:广东省建设珠江三角洲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

广东省建设珠江三角洲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

为深入贯彻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推进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在金融改革与创新方面先行先试,推动广东省经济金融良性互动、科学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充分发挥金融在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和促进自主创新中的核心作用。着力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推进现代金融体系建设;着力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统筹城乡金融协调发展;着力提高金融合作与开放水平,推动粤港澳金融更紧密合作;着力优化金融发展环境,全面提高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推动金融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二)总体思路。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主,辐射带动粤东西北地区,加强粤港澳更紧密合作。对中央已经作出部署的一系列金融改革,率先加快推进;对符合未来发展方向的金融改革,积极探索、先行先试。重点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推进城市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 验,实现金融一体化发展;在梅州市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在湛江市推进统筹城乡协调发展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推动城乡金融协调发展。

(三)主要目标。到2015年,金融产业发展成为广东省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金融业增加值占广东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以上。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逐步完善,基本形成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机构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共同发展的金融组织体系;建立粤港澳更紧密的金融合作机制;推动发展珠江三角洲金融一体化格局;在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和统筹城乡金融发展改革创新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重大突破,城乡基础金融服务差距明显缩小,金融服务“三农”能力显著增强。

到2020年,金融产业发展成为广东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金融业增加值占广东省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10%以上。建立起与全国重要经济中心地位相适应的现代金融体系;建立起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紧密合作、以珠江三角洲地区金融产业为支撑、与广东开放型经济体系相适应、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全球影响力的重要金融合作区域;珠江三角洲地区在金融基础设施、金融市场与服务体系、金融监管领域基本实现一体化;建立起符合广东省情的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和金融支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

二、主要任务

(一)积极推进珠江三角洲城市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以健全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为核心,大力发展金融产业,重点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和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金融创新步伐,推动金融一体化发展。充分利用内地与港澳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的制度优势,全面深化粤港澳金融合作,提升区域金融合作与开放水平。

1.加快建设现代金融市场体系。加快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有效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支持债券发行主体、发行机制及交易模式的创新,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范区域内产权交易市场。积极推动广东省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企业进入全国非上市公众公司股份公开转让市场,经批准进行公开转让。推进区域票据市场电子化建设试点。

2.加快完善金融组织体系。深化地方金融机构改革,积极发展资产管理公司、融资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货币经纪公司、消费金融公司、财务公司等机构。扶持发展创业投资企业,规范发展股权投资企业。支持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等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组织)建设。促进有利于保障民生、支持创新创业和服务外向型经济的各类专业性保险机构发展。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 域。加快发展金融后台服务产业和金融服务外包产业。鼓励和规范发展融资性担保公司、会计师事务所、证券投资咨询机构、保险公估机构、信用评估机构等金融中介机构。

3.加快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有序开发跨机构、跨市场、跨领域的金融业务。积极开展航运金融、物流金融、商贸金融创新,大力发展融资租赁业务和投融资政策咨询、项目融资、项目评估、财务辅导、资产管理等业务,有效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做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逐步扩大人民币在境外的流通与使用,在横琴新区和前海地区开展探索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先行试验。积极发展创业投资,建立金融服务自主创新政策体系和服务平台,探索深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和科技保险业务试点。大力发展个人理财业务和消费金融业务。完善财政、税收政策引导下的利益激励机制,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开展供应链金融模式创新,稳步扩大面向中小企业的集合债、集合票据、短期融资券发行规模。在总体试点推进框架下,研究开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业务,培育房地产金融市场。将深圳市保险改革试验区相关政策扩大到珠江三角洲地区,推动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产品试点工作,探索城市低收入人群参与商业保险的途径。积极进行外汇避险交易产品创新。提高金融服务信息化水平,加强金融机构 网上支付、网上交易、移动支付的产品创新、平台构建和政策法规研究工作。

4.推动珠江三角洲地区金融一体化发展,科学规划,合理分工,错位发展,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广州市要加快建立与国家中心城市地位相适应的现代金融体系和金融服务业高端集聚功能区,不断完善金融资源配置和综合服务功能,加快建设区域金融管理营运中心、银行保险中心、金融教育资讯中心、支付结算中心、财富管理中心、股权投资中心、产权交易中心。深圳市要充分发挥特区先行先试的作用,依托资本市场优势和毗邻香港地缘优势,加快建设金融产品创新中心、创业投资金融中心,建设粤港金融合作核心区。佛山市要以建设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为主导,合理规划、集聚发展金融后台服务产业,努力打造辐射亚太的现代金融产业后援服务基地。在中山市开展城乡金融服务一体化创新试点。加快推进支付体系、社会信用体系、金融后台服务设施等金融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逐步推进金融服务一体化。以珠江三角洲的“广州-佛山-肇庆”、“深圳-东莞-惠州”、“珠江-中山-江门”三大经济圈为依托,加强金融监管协作和信息共享,推进区域内监管一体化。依托金融管理、监管部门统计职能分工,完善区域金融业综合统计体系、经济金融调查统计体系和分析监测及风险预警体系,健全金融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5.提升区域金融合作水平。建立更加紧密的粤港澳金融合作机制,深化粤港澳三地金融业在市场、机构、业务、监管和智力等方面的合作。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支持符合条件的在粤金融机构和企业在香港交易所上市,在港发行人民币债券、信托投资基金,探索深圳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证券交易所在证券信息、产品开发、技术联盟等方面开展深层次合作,允许在粤港资法人银行参与证券投资基金销售业务。加强粤港在保险产品研发、业务经营和运作管理等方面的合作,探索粤港在保险产品研发、业务经营和运作管理等方面的合作,探索粤港保险业协同为跨境出险的客户提供查勘、救援、理赔等后续服务。继续扩大跨境人民币业务试点,稳健创新粤港澳三地人民币业务,稳步开展港澳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支持在粤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在港澳设立分支机构,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港澳金融机构在粤合资设立或参股金融机构,支持港资银行在广东省内以异地支行形式合理布点、均衡布局。推动粤港澳三地金融从业人员资格互认及金融人才交流与培训合作。创新粤港澳三地金融监管合作方式,健全粤港澳合作反洗钱机制。在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框架下,逐步深化粤台金融合作,在东莞开展两岸金融合作试点。深化泛珠江三角洲区域金融合作,增强对泛珠江三角洲的金融辐射能力,加强金融监管合作和金融债权司法保护。加强广东与东盟的金融合作,研究建立广 东——东盟区域开发股权投资基金、区域支付体系等合作项目。

6.进一步优化金融发展环境。加强金融法制建设,建立公平、公正、高效的金融案件审判和仲裁机制,推动建立金融专业法庭与仲裁机构,完善金融执法体系,有效打击金融违法犯罪行为。加强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和系统建设,整合信用资源,依法完善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地方政府与驻粤金融监管机构的合作,由地方政府牵头,建立金融发展环境合作建设机制。

(二)加快推进梅州市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以构建具有广东特色、服务“三农”的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为核心,建立符合农村金融需求的新型金融机构(组织),完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和信用环境,探索解决金融服务“三农”不足问题的新模式和新机制。

1.培育完善农村金融要素市场。在国家明确试点范围、条件及抵押登记、期限和抵押权实现等具体政策的基础上,研究推进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积极扩大农村消费信贷市场。

2.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坚持服务“三农”方向,保持农村信用社县(市)法人地位的总体稳定。放宽农村金融准入门槛,加快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新型金融机构(组织)和以服务农村为主的地方中小金融机 构。培育和发展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大力培育农村社区金融组织。探索一站式、社区性、综合化农村金融服务模式。推动完善农村金融中介服务组织,组建农村投融资平台。创新农业保险产品和机制,大力发展农房、能繁母猪、水稻、渔业、林木等保险,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积极支持开展生猪、奶牛、烟草等商业性保险。完善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机制,建立健全农业灾害风险分散机制。积极研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龙头企业等建立互助农业保险组织的可行性。

3.优化农村金融发展环境。完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大力推进农村金融信息化建设,加快完善农村金融结算体系,增加农村金融服务自助设备。完善农村金融风险补偿和利益协调机制,健全涉农贷款贴息机制和建立财政资金奖励机制,创新农户联保、农户互保、合作组织担保等多种信用保证方式,组织建立财政适当出资、有关市场主体共同参与的涉农贷款担保基金或担保机构。加强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维护农村金融稳定与安全。

(三)努力推进湛江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以探索构建具有广东特色、统筹城乡金融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为核心,建立科学合理配置城乡金融资源的体制机制,逐步缩小城乡基础金融服务差距,开创城乡金融协调发展的新格局。1.探索城乡金融协调发展新机制,促进城市金融资源支持“三农”。健全金融支持“三农”的财政激励政策和考核办法,鼓励金融机构提高农村金融业务比重,加大对农业开发、产业转移园区建设、涉农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支持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改制上市,提高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水平。创新“三农”信贷担保机制,大力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与保险公司在涉农信贷领域的合作。建立现代农业股权投资基金,引导社会资金进入支农领域。建立农副产品、水产品远期现货交易中心。建立城乡信用信息共享机制,进一步扩大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在农村的采集和使用范围。

2.加快形成支持城乡协调发展的金融服务体系。优化城乡金融机构网点布局,延伸城市金融服务链条,完善配套政策,支持和鼓励金融机构设立农村金融服务网点及在县域设立小微企业或“三农”专营中心,提高农村金融网点的人均拥有率和网点覆盖率。深化地方政府与保险机构的合作,创新“三农”保险业务,推广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大额补充医疗保险等新型农村保险业务。开展统筹城乡支付支付环境试点工作,推动城乡支付结算系统一体化。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广东省要切实加强对本方案实施的组织领导,继续解放思想,开拓进取,营造鼓励探索、大 胆创新的宽松环境,进一步完善现有金融产业发展激励机制,制定相应的财政、人才等支持政策和配套措施。广东金融改革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指导实施本方案。

(二)加强统筹协调。加强由人民银行牵头,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参加的有关部门和广东省人民政府的合作,指导协调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工作,帮助研究和解决重大问题,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加强粤港澳三地的统筹协调,通过粤港、粤澳合作联席会议和粤港、粤澳金融合作专责小组,协调推进粤港粤澳金融合作,有关粤港粤澳金融合作的重大事项共同向国务院汇报和推进落实。加强广东省地方各级政府金融工作部门与驻粤金融监管机构的沟通协调,加强信息通报,建立责权对等的地方金融工作机制。加强珠江三角洲地区和粤东西北地区的统筹协调,创新定向帮扶等机制,形成珠江三角洲地区辐射带动粤东西北地区金融改革创新发展的良好格局。

(三)加强考核监督。制定统计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试验区金融生态评价体系,对改革试点工作实行目标管理,对改革试点成效进行综合评估,定期监督检查,将各项改革试点工作任务纳入改革主体绩效综合考核内容,确保改革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建立定期报告制度,及时通报落实情况,总结工作经验。完善社会监督机制,鼓励公众积极参与方案的实施和监督。

第五篇:塑造金融服务生态系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范文

会议名称:塑造金融服务生态系统,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 会议时间:2015年12月10日(星期四)下午16:00 会议地点:银监会403会议室

主持人:欢迎各位记者朋友来参加我们的新闻发布会,今天的发布机构是渤海银行,发布主题是“塑造金融服务生态系统,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本场发布会的主发布人是渤海银行战略发展总裁赵志宏,陪同他发布的还有投资银行部总经理金韬,贸易金融部总经理陈小凤,以及网络银行部总经理汪国强。

赵志宏总裁:各位媒体朋友,非常欢迎大家参加本次渤海银行专场新闻发布会,我们大家都跟好天气有缘,好天气需要好的生态系统我今天的主题也跟这个有关,就是“塑造金融服务生态系统,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希望大家都成为渤海银行的客户。

我行这次新闻发布会的主题是“塑造金融服务生态系统,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我就这个主题从三个方面向大家做个介绍:

一、立足天津、服务全国,渤海银行成为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金融服务生力军

渤海银行是近20年来获得国务院批准新设立的唯一一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也是总行设在天津的唯一一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成立伊始就将植根天津、服务环渤海作为立身之本和在全国发展的基础。

早在2005年渤海银行成立之初,天津市政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要求,不断加快滨海新区的规划和建设,积极建立和完善与北方经济中心相适应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渤海银行的设立,可谓适逢其时。在支持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和天津市经济社会发展中,渤海银行扮演了重要角色,主动承担金融改革和创新的任务,为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以及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作出了切实贡献。渤海银行抓住滨海新区发展的这个历史机遇,努力研发适合客户需求的金融产品,为客户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逐渐成为京津冀区域一支金融创新生力军。

渤海银行在支持天津经济发展和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中,也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截至2015年9月底,渤海银行在京津冀地区布局逐步扩大,部署一、二级分支机 构达到了52个,较2010年增幅93%;服务企业和机构客户13528家,增幅80.66%,个人客户达到135.85万,增幅438.23%;储蓄业务规模比2010年末余额增长129%,业务规模区域占比达51%,信贷业务规模比2010年增长151.98%。自成立以来,我行在京津冀地区累计投放融资总量逾万亿元。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背景下,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渤海银行积极响应党和政府要求,制定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并将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一项战略行动纳入我行三五规划,一方面主动布局和赋能,发挥银行的融资融智纽带作用,支持京津冀区域实体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发挥总部优势,集全行之力,在京津冀区域做出了响亮的品牌。

二、塑造金融服务生态系统,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

作为“最年轻”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我们创立之初就感受到自身资源有限,要走与众不同的道路,本着开放的态度,充分利用后发优势,立足天津滨海新区金融改革创新的前沿,积极开发新的金融产品,提供优质的、差异化的金融服务,协同政府、企业、零售客户共同打造金融服务生态,建立更紧密的全方位客户合作关系,形成一个互惠互利、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这种金融服务生态是以客户为中心,以数据分析为基础,以互联网平台为支撑,为客户提供综合化、专业化、定制化、场景化的金融与非金融相融合的综合解决方案,它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基于数据驱动和客户社群细分,定制服务解决方案;二是整合线上线下渠道,为客户提供最佳体验的场景化产品服务;三是搭建开放式的资源整合平台,延展创新和服务响应能力。有这么几个方面:

(一)把握新型城镇化契机,构建房产金融服务生态网

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带动了大量的新型城镇化产业区、住宅区、商业服务区的城市建设需求,为支持京津冀新型城镇化建设,基于跨界合作、混业经营理念,我行逐步摸索形成了针对房地产行业的金融生态服务方案,综合运用传统信贷、产业投资基金及互联网众筹,打通生态网中政府、房地产开发企业及大众客户价值链,为相关各方提供金融服务。

在政府端,围绕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带动的城市建设为项目选择重点,着眼于支持新型城镇化产业区、住宅区、商业服务区三区一体的建设思路,运用债务 融资工具、股债结合等手段为企业提供多种形式的资金支持。在京津冀地区支持项目已累计达216个,授信和投放总量均超过1000亿元。

在企业端,利用产业投资基金和资产管理方案,支持房地产企业的业务发展和战略转型。今年,我行天津分行牵头与北京首开集团合作共同设立50亿元“首开城市建设发展产业基金”,主要投资于京津冀一体化重点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共同推进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结合;我行滨海新区分行正在通过资管渠道与快钱公司、相关项目公司高管团队商讨共同成立有限合伙企业,投资商业地产项目,并通过“直销银行”方式募集资金。这种运营模式将为滨海新区乃至京津冀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和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在大众客户端,利用互联网众筹,链接企业客户与个人客户。今年,我行自主开发及运营的“渤海众筹”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帮助开发商拓宽了融资渠道、扩展了市场边界,为购房人和投资人提供更加优惠、便捷和个性化的购房体验和投资方式,打造低成本、高效率的新型金融交易市场。上线运营2天即达到首批项目的募筹上线,总成交量2亿元,有效支持了北京通州的建设项目。

(二)以战略合作方式助力交通运输产业金融生态链

现代交通网络建设是京津冀协同发展首当其冲的重点投资领域。我行积极发挥总分行各自优势,建立内部协调和激励机制,共同服务于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我行与中国铁路总公司建立了总对总的战略合作关系,由北京分行积极落实提供包括购置机车的中长期贷款、结构性存款等综合服务方案;同时借助总部优势和总对总的战略合作关系,正在洽谈为京津冀城际铁路投资公司提供覆盖流贷、发债、票据等业务的一揽子综合服务方案。目前,我行为京津冀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企业累计发债10只,金额127.5亿元。对天津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投放超过50亿元,对北京的交通基础设施累计授信57亿,投放29.5亿,对河北省交通设施累计授信45亿元,投放25亿元,正在运筹18亿元。

(三)以互联网思维发展普惠金融生态圈

今年1月,我行在京津地区社区网点首推智能银行业务,利用VTM智能设备、数字媒体和人机交互技术,在2到3分钟内用户可完成包括自助发卡、电子银行渠道自助签约、“添金宝”签约、银行卡激活等业务。年内,我行将完成对智能银行的升级,将人脸识别、手写签名等前沿技术应用于客户服务。伴随着智能银行在社区的应用,我行同步在北京试点了线上社区综合服务平台,该平台以社区银行线下网点为依托,把社区生态圈的潜在需求纳入服务范畴,整合衣、食、住、行、娱、购、游等领域的服务,将社区人群的日常活动串联起来,从金融服务延伸到物业和生活服务,打造互联网金融的新模式。

在天津地区,我行推出了一卡通业务,该卡的最大特点是实现了金融功能与公共交通功能的二合一,我行提供发卡、充值以及补换卡的一站式服务,同时绑定“添金宝”功能,给客户提供高于活期存款的收益,赢得了广大市民的一致好评。该业务为我行今后在京津冀地区开展金融与交通一卡通业务积累了宝贵经验。

(四)以托管业务为依托建立金融同业协作生态平台

在“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布局下,我行利用具备托管业务资格的牌照优势,积极与包括河北银行、廊坊银行、沧州银行、唐山银行、滨海农商行在内的8家城商行开展业务合作,提供同业合作信息,搭建起京津冀地区银行与国内领先金融机构合作的桥梁,共同打造京津冀金融合作平台。

同时,我行通过B2B电商平台链接对钩网,本着合作、共享、开放的原则,共建加工制造业服务生态。通过该服务生态可为京津冀周边的企业搭建资源信息通道,提供包括机加工、模具、机电装配、热处理等加工制造业务在线交易,改变了该行业传统的交易模式,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同时在交易场景中为供需双方提供虚拟账户开立、账户充值、资金监管、支付结算、交易对账等功能,在确保客户交易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大幅提升了企业资金结算效率及客户体验。今年以来,通过这种合作模式产生的业务规模已达300多亿元,带动托管业务快速发展,目前规模已达13000亿元。

三、依托金融服务生态系统,提升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效能

为更好地服务于京津冀建设,一方面,我行通过加大融资规模,储备了1000亿专项资金,准备重点投京津冀区域;另一方面,在我行正在编制的三五战略规划中,我行将围绕“成为客户体验最佳的现代财资管家”的发展定位,将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规划中的重要内容,不断提升特色化、综合化、数字化、国际化的服务能力,持续完善金融服务生态系统,投入更多的资源、更大的智慧、更强的创新能力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

(一)利用数据驱动,加强客户细分及需求感知能力 其一,深入应用数据挖掘,建立动态的360度客户画像。

通过建立完善的结构化数据体系和专业的数据解构工具, 定期透视分析客户静态数据和交易数据,逐步形成我行目标客户群体的画像、需求谱系和交易特征,从而精准定位,主动发现和引导客户的潜在财务管理和交易需求,更加精准地满足客户即时所需,并提升银行整体交易规模和综合收益。

其二,根据差异化的客户需求,定制金融服务解决方案。

围绕目标客户群体,协同行内外的各产品条线、部门和供应商(尤其是非银金融合作伙伴,如证券、信托、基金等),形成涵盖融资、投资、交易、避险、跨境及其他增值服务的全产品价值链,建立资本市场的全方位服务能力,并基于客户画像为其定制金融解决方案。

在具体措施上,一是围绕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加强城际铁路建设、完善高速公路网络、推动港口和机场协同发展、推进区域内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运输服务一体化进程、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等多个重点建设领域制定差异化金融解决方案;二是围绕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对天津、河北引进北京产业和项目方面逐一制定专项业务方案,针对配套的征地拆迁、土地整理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融资支持力度;三是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特别是重点区域的保障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加大特色金融服务支持力度;四是围绕环保领域项目建设,针对新能源产业、节能产业、环保产业、循环产业、生态修复产业、生态农业等绿色、低碳产业制定行业解决方案。

(二)通过跨界协作,提升产品服务创新能力 其一,加强对京津冀合作共享基金项目的支持力度。

例如,河北省政府正在筹划建立三个有关区域产业合作和转移的基金,包括建立区域产业合作基金、创新创业引导基金和京津冀生态共建共享基金。我行正在积极介入,进行政策对接、行业对接、项目对接,结合我行制定的多项金融解决方案,积极寻求合作机会。

其二,积极推出“京津冀区域一体贷”,服务民生领域。

我行正在研发“京津冀区域一体贷”,开展异地房屋抵押贷款业务,为客户提供更为广泛的创业融资及消费贷款渠道。

(三)依托网络平台,整合线上线下渠道,提升产品服务响应能力 运用“互联网+”的理念,加快跨界转型,着力拓宽直销银行、B2B电商平台、网络众筹平台的应用领域和辐射范围,打造线上综合撮合处理的渠道平台和交易平台,打通资产端和资金端,优化客户服务流程体验,降低客户投融资成本。树立公众服务品牌,发展普惠金融和民生金融,做好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金融服务。加快智能银行的升级改造,推广“人脸识别”等技术的应用;完善社区金融服务平台建设,打造衣、食、住、行、娱、购、游等社区居民服务领域O2O一体化模式。

此外,渤海银行将在服务文化创意、医疗健康等符合未来经济发展方向和居民需求的新兴产业方面,在以产业基金、投贷联动等方式支持创新创业项目方面,以及生态环境、绿色信贷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丰富实时智能的场景化服务手段,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惠及民生。

面对瞬息万变的经济金融形势和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渤海银行将围绕“成为客户体验最佳的现代财资管家”愿景,以客户为中心整合金融服务生态资源,以市场为导向构筑金融服务生态森林,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实施中不断展现新的活力。

再次感谢大家出席我行的新闻发布会!希望有更多的机会和大家交流。

主持人:感谢赵总的介绍,下面进入互动环节,请大家围绕发布会的内容进行提问。

《中国经营报》杨井鑫:在国家京津冀战略之下,现在有很多银行都涌入到这三个地区,相比其他银行,渤海银行除了拥有地理优势之外,还存在哪些优势,银行的定位和远期的目标是什么?

赵志宏总裁:这个问题是所有银行都会面临的问题,其实如何做好这种特色化的服务,树立我们的竞争优势,我觉得取决于一点,就是能不能进行更好地客户细分,不同客户类型需求是有差异化的,针对细分客户的需求,提供定制的解决方案,提供智能分析基础上的实时感知和响应服务能力,这是我们所追求的特色,是提供最佳客户体验的基础。当然,我们行的优势首先一个就是在京津冀地区,我们是一个全国性牌照的股份制银行。

第二,我们是很年轻的银行,我们只有10岁,所以没有历史包袱,我们的流 程也比较轻,我们的网也比较轻,我们的运营也相对比较轻。所以我们有一个相对较好的基础,能够适应以不变应万变,可以通过很好的业务架构去整合资源,快速响应客户的需求。

第三,在京津冀地区我们的业务基础也比较雄厚,我们在这一区域有5个一级分行、2个二级分行、45个支行,同时围绕产业升级包括刚才谈到的生态系统的发展重点,我行将继续保持在天津等地区股份制银行的领先优势,我们也希望成为最有活力的银行。我们服务的客户、服务的方式、服务的体验都将会持续提升。当然我们也面临一些挑战,就像我刚才谈到的,在这个生态系统的新时代,其实很多客户的需求是又快又好又便宜。面对这个需求我们需要细分客户,能够在细分客户基础上快速、灵活的组合能力,这点对所有的银行都是一个挑战。第一,在数字化、智能化流程方面以及需要企业级的管控能力方面,这是我们下一步能力提升的重大挑战。第二,在目前国家经济正面临转型,在这个过程中,很显然行业产业的波动性会加大,政策的变化也会加大,在这个过程中,从服务的专业能力方面,建立风险控制综合金融服务上的行业专业化能力,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第三就是以客户为中心的流程银行能力,刚谈到的服务生态系统的发展趋势,快速、灵活、精准,这是一个新的体验需求。我们如何能够以客户为中心,能够动态组织资源,进行弹性边界、无缝链接,这是最大的挑战。

在我们刚才谈到,要建立客户体验最佳的现代财资管家,也就是说在体验方面是核心,提升客户黏性,深挖钱包份额。在财资管家这个角度我们希望建立自己的特色,也就是说通过有特色的综合性银行,整合行内资源,提供综合性解决方案。对个人客户成为贴心的财富管家;对公司客户,成为它的全时财资伙伴。在区域定位方面,我们成为核心区域的当地领军的客户财资管家,在生态系统的一个特点就是多元化的经营,我们准备不断开拓泛金融的生态系统。通过母行和子公司的合作,增强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在“现代”这个词上我们也会建立能力,积极拥抱数字化这个潮流,拥抱互联网+,建立在智能分析基础上的实时感知和响应能力。所以在下一步,我们准备在这个能力定位上,进一步结合天津、北京、河北这个地域的特点,承接非首都核心转移政策导向,新城镇建设、加工制造业转型升级、节能环保产业领域和自贸区业务、交通一体化以及港口建设、金融产 品和服务模式创新等方面,推出差异化、综合化的解决方案。

谢谢。

《经济日报》陈果静:您好,我想请问一下结合天津金融改革和天津自贸区建设,渤海银行有哪些具体的举措?未来还有哪方面的设想?

赵志宏总裁:我想请我们的贸易金融部陈小凤总经理来回答这个问题。

陈小凤总经理:谢谢你的问题。自贸区也是今年业内非常高频的一个词,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和建立,也是国家深化改革开放、推进金融服务创新的一个重要举措。渤海银行作为唯一一家总部设立在天津的银行,将充分发挥地缘优势,比如人才、业务、渠道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寻求自贸区建设和渤海银行优势的良好的契合点,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京津冀一体化的战略。

从今年年初以来,我们银行也是陆续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推动自贸区业务的发展,有一些措施已经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

一是在战略上高度重视。渤海银行将自贸区业务纳入转型发展的战略业务,进行重点推动。在总行层面我们成立了由总行副行长作为组长的工作小组,专项推动政策落地,产品的创新开发以及IT系统的构造,把自贸区的政策落实到具体的业务当中。

二是在机构建设上进行重点倾斜。今年4月份,经过紧张的筹备,渤海银行天津自贸区分行正式挂牌成立。自贸区分行是总行直属一级分行,我行也是第一批在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一级分行的金融机构。随后我们也将根据自贸区业务的发展,再考虑增设一些专营的机构或者支行网点,为自贸区的发展提供有效的组织保障。

前两个方面,不管是战略上的重视,还是机构的建设方面,只是一个基础,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要把创新的业务积极地落地。在借鉴上海自贸区业务推动的基础上,我们结合天津津改33条以及自贸区建设的规划,结合渤海银行自身的客户特征,以及业务优势,我们重点推出了跨境人民币双向资金池,融资租赁保理以及汽车平行进口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把政策优惠落实到位,支持自贸区客户的业务需求。

当然,以上这些工作还只是我们自贸区业务的一个开端,或者说是一个尝试,伴随着自贸区政策的陆续落地,作为总部设在天津的金融机构,渤海银行在天津 自贸区业务发展当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当然我们也肩负着更加重大的使命。下一步我们自贸区的业务发展将主要围绕“参与、执行、创新和推广”四个主题来开展。

首先谈参与,要积极参与自贸区的政策建设。我们将继续与人民银行跨境办、外管局等机构保持密切的联络和沟通,通过比较研究和前瞻分析,结合商业银行业务发展需要和市场的需求,提出一些比较务实的政策建议,为天津自贸区业务的发展建言献策。

第二,是要狠抓政策落地执行。随着自贸区政策以及相关细则的逐步落地实施,我们一方面密切跟进,一方面也会因变适变,根据政策配套开发一些创新产品。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打造和构建自贸区综合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自贸区客户的业务需求。

第三,是要促进特色业务的创新突破。相对于上海自贸区,天津自贸区的建设有非常鲜明的特色。主要有三块:第一块是融资租赁,第二块是保理,第三块是跨境电商。针对融资租赁和保理,渤海银行将加强与融资租赁公司和商业保理公司的跨界合作,利用融资租赁公司的渠道和政策优势,引进境外低成本的资金,降低客户的融资成本,服务当地企业。针对跨境电商,大家知道,天津是跨境电商的试点城市之一。

随着相关政策的逐步落地,跨境电商也将成为天津自贸区的一项特色。渤海银行已经着手筹划开发跨境电商的综合服务平台,为跨境电商提供安全、高效的支付结算、结售汇以及跨境融资、资金集中管理,风险管理等全面的综合金融服务。

第四个方面是总结经验,复制推广。对天津自贸区先行先试开展的创新业务,不论是创新产品还是服务方案,总行将第一时间进行经验总结,在此基础上形成可复制的方案,迅速向具备条件的其他分行推广,把我们创新的成果最大化。

最后我也想借用当下比较时髦的一句话作为我今天应答的一个结语,就是创新发展永远在路上。自贸区业务的发展创新也一样。谢谢!

《每日经济新闻》朱丹丹:您好,我是《每日经济新闻》的记者,我看到咱们的稿子里面说的渤海银行下面有一个渤海众筹,我想了解一下渤海众筹的具体情况,有没有一些经验可以介绍?另外我注意到咱们是房地产众筹,其实房地产众 筹去年以来这一块议论很多,甚至有人说它未来希望不大,所以我想知道,咱们对房地产未来的发展前景有怎样的看法?包括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赵志宏总裁:现在是客户化时代也是数字化时代,请我们网络银行部的汪国强总经理回答。

汪国强总经理:感谢您的问题。我想回答这个问题的话,首先第一点我想简单地说一下渤海银行在网络金融方面的规划。

首先渤海银行成立的时间比较晚,但是我们赶上了一个机遇,就是互联网金融,在这个时候,单纯地依靠线下网点的发展,实际上我们很难在这个阶段取得一种突破和长足的进步。所以互联网金融的战略对于渤海银行来说,是尤为重要的。我们会在学习和借鉴同业的基础上,大力地去拓展我们的服务。同时将围绕现代化财资管家的价值主张,全力打造线上渤海银行。

主要是四个方面:第一是实施平台化的发展战略,包括赵总裁提到的社区金融服务平台以及B2B平台、P2P的存管平台,当然也包括众筹平台。在这些平台的建设基础上,我们会加大平台之间的融合,换句话说,我们会为客户创造最佳的体验,给客户更灵活、更多的一种选择,把它作为推动我们金融转型的发展引擎。

第二要着重发展实施移动金融的战略,我们向移动商务、移动生活、移动社交领域要不断渗透和迁移,同时让金融服务要更加地生活化、场景化、智能化,要打造随身银行。

第三要在大力发展线上渠道,因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基础就是在线上的渠道,我们渠道越多我们的用户使用起来就越方便,我们的资源也就越多,资源越多创造的服务场景将会越多。

所以我们会加快与电商、第三方支付平台、移动运营商的跨界合作,创造更多的服务场景,通过建立跨界的机制实现借力发展。

第四个方面就是在线上线下的融合,因为人的生活是离不开现实环境的,仅仅线上实际上是不够的,线上线下融合以后,会给客户和百姓更好的体验,创造更好的服务。

刚才那位朋友也提到众筹的问题,实际上众筹平台我们是在今年的9月份上线运行的,从开筹的两天,募集已经达到上限了,平台目前注册的人大概是1000个人左右,总成交量达到2亿。选择众筹实际上我觉得是我们渤海银行在整个互 联网平台战略方面,在众筹角度上的一个尝试,这是一次试水。为什么选择了地产这个行业呢?首先我们要充分发挥房地产加金融加互联网跨界渠道的特点,实现开发商、购房人以及银行三方共赢的局面,这是我们推的初衷和考虑。众筹平台生存和发展实际上与众筹的标的物是紧紧相关的。以往众筹产品是股权和创意,这是大家都能看得到的,鉴于当前的实际情况,众筹平台的盈利模式其实面临着很多考验,而房地产众筹平台的地产属性,是为众筹提供了一个天然的资产的信用背书,城镇化引导的长期房地产保值增值的趋势也决定了房地产众筹平台盈利的可能性。所以我们在这种思考下选择了房地产,作为我们第一个首选的突破。

从房地产市场情况看,开发商在库存与融资的双重压力下,正在试图寻求轻资产、服务化转型以及相对来说是用现在我们时髦的一个词叫供给侧改革,顺着这样一条线去发展,来保证从房地产的初期一直到最终,这个阶段相对来说整个是一种完整和平稳的,是能够相互嵌套二连贯的一个结果。

所以我们行的房地产众筹正是顺应了市场的需求,因为众筹解决了房地产企业的多个痛点。第一个是消化了库存和提高了物业的流动性,同时缓解了资金需求,并获得资产的溢价收益,而对于投资人来说,参与众筹意味着投资者能够用很低的门槛参与投资,同时以较低的门槛获得较好的回报。具体到房地产行业就是发掘潜在的购房人,发掘潜在的购房需求,房地产众筹模式就是在探索购房的早期的需求。所以我们在建立房地产众筹,从某种意义上讲,是符合供给侧改革策略的。

在众筹业务上,银行要起到的作用和角色还是要做银行所熟悉的事,交易的真实背景和资金的监管,实现资金流、信息流以及实际交付的一致性。另外从投资、项目风险的角度上来说,对投资者进行鉴别,帮助实现投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金融时报》张末东:你好,我是《金融时报》的记者,我们对渤海银行未来的转型发展非常感兴趣,在这种背景下,我们非常想了解渤海银行在哪些业务方面保持了较快的增长?这些业务方向是不是我们未来转型的方向? 赵志宏总裁:请金韬总经理来回答。

金韬总经理:应该说在过去的若干年里,像金融脱媒、利率市场化以及不同的金融业态的相互融合,是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变革的一个主要的旋律。顺应这样的趋 势,渤海银行在传统的存贷汇业务之外,从成立之初就非常重视所谓的轻资本中间业务的发展。这种业务包括投资银行业务、资产管理业务以及托管业务,经过多年的发展,应该说形成了一定的特色,也形成了一定的相对优势。从投行业务来看,通过我们债券承销为企业的直接融资提供服务是我行的重点。从2009年我行开展业务,一直到2014年末,我们的年复合增长率始终超过100%,这个增长率也远远超过了市场35%的年增长率。同时渤海银行在债券承销的金额与总资产的比例,就是业务贡献率在市场上也是名列前茅的。

此外我们还高度重视的业务创新,比如说我们注册了市场上第一单公募并购债,发行了市场上第一私募可转债以及第一支公募项目收益票据,同时这一支项目收益票据也是中国金融市场上信用债最长的一个期限。这个反映了我行在债券承受业务承揽、承做与销售能力。

在资管业务方面,渤海银行一直致力于与打造渤海银行特色的产品,已形成六大系列的产品,2015年我们的测试通过稳固的投资规模,截至到这个月底个我们的理财规模较2015年增长67.53%,特别是我行推出的“添金宝”产品,更是成为渤海银行的重点。客户的收益率始终保持在股份制银行的中等偏上水平,在全行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多年的发展,渤海银行的资产管理业务已经具备了较好口碑和市场影响力。

在托管方面,凭借着专业的团队、成熟的风控体系,渤海银行已经成为近年来取得托管资格的商业银行里面,发展较为迅速的机构之一,目前渤海银行的产品已经涵盖了证券投资基金、信托、保险资金、商业银行理财以及我行自主品牌渤金账户等九大类别,我们服务的机构超过了200家,应该说覆盖了所有的信托、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商业机构。

2012年底,到今年的11月底,渤海银行的托管资产余额达到了13400亿元,短短的三年里面,我们托管规模增长了5倍,存托比也居市场前茅,这是我们三个应该说比较有优势的项目、业务和差产品。

受经济下行和利率市场化的影响,现在各家银行普遍面临着这种压力,我想渤海银行不能独善其身,在这种大的压力下,如何着重发展轻资本的中间业务,应该说是取得金融机构转型发展的重点。投行业务、资管业务、托管业务都属于轻资本的业务,渤海银行在过去的业务发展中,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取得了 一定的优势。

在投行业务方面,我们会力求建立一个全功能的商业银行投放体系,一方面我们为企业提供贷款、债券、夹层乃至股权的方式,以前大家说银行服务企业的负债表,短期的贷款、长期的融资,可能有些企业有夹层,但是夹层与股权很少会触及,我们在监管的框架下,把我们的业务触角覆盖到整个负债表。

另一方面是企业的生命周期,从企业的扩张期、稳定期乃至企业通过最后重组转型,我们都要去覆盖。从资产管理业务,我们建立一个全方位的资产管理体系,我们会覆盖固定收益,夹层类、股权类、外汇的、商品的,在客户群体上,我们会满足高中低不同的风险偏好的客户资产管理需求。在托管业务上,我们现在已经在资产管理行业中相关产品中已经形成了一个优势,也是我们的业务主体,未来我们会在互联网金融托管以及基金外包托管业务,作为我们主体的两翼,拓宽托管渠道,推动全行托管业务快速稳定的发展。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公秀华:我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记者,我想问一下比较民生一点的话题,就是问一下,京津冀一体化对于普通料百姓会带来哪些便利,第二个年末将至,我想请渤海银行在防范金融风险、防诈骗、钓鱼网站等金融安全方面给百姓的一些建议。

赵志宏总裁:这个问题我想请汪总来回答。

汪国强总经理:首先我想作为身处京津冀地区的总部在这个地区的银行,我们有责无旁贷的责任去推动整个地区经济以及服务大众,也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我们在整个京津冀的方面,从服务百姓的角度我们是从建设京津冀地区普惠金融生态圈方面着手,目的很简单,以便民、惠民为目标。

第一,线下渠道的拓展。从贴近百姓生活入手,贴近客户的需求,进行差异化的错时经营、延时经营,让金融更加贴近普通市民的生活圈,在休闲时间得到充分的服务,以便百姓就近办理业务。

到2015年10月份,我们在京津冀地区设立的社区小微支行,已经占全行的42%,这个比例还是比较大的。二要做好社区的服务,服务百姓的生活,我们有一个社区服务平台,我们叫禧邻社区,把社区生态圈的潜在的需求全部纳入到服务范畴,整合衣、食、住、行、娱、购、游,把日常的百姓活动通过这个平台串联起来,在物业服务、生活服务中嵌入金融服务,而不是生硬地去推广我们的金融 服务,打造一个新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在研发方面因为我们非常注重客户体验,研发方面采用快速迭代式的开发,就是所有的人员都是在一起进行工作,完全是学习了互联网企业的发展模式。

采用差异化,因地制宜的分布推进的原则进行迭代的开发,不断提升客户的体验,在推广方面是选择特色网点进行试点,目前这项工作正在逐步推广当中,还有一个就是简化业务流程,充分利用现在自助机具、智能机具来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年初我们已经在京津冀地区推动了智能银行,同时我们伴随京津冀一体化工作拓展以及资源共享,推广到整个地区,利用VTM、人机交互的技术,比较快地方便办理各种业务。目前发卡、“添金宝”签约、卡激活等等这些,都可以在自助渠道上进行办理,今年把人脸识别、手写签名全部纳入到智能机具里面,同时也减少了过去签字回收等等方面,应该说对大家还是非常有益的。

接下来我们会不断加大对智能银行的建设力度,丰富智能银行的业务品种,为客户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

第四是加大民生领域的业务拓展,目前我们已经实现了在北京地区的通讯费、燃气、供暖、水费以及天津地区的供暖,均可以在柜面和电子渠道办理。同时我们还积极实施“金融知识进万家”活动,2015年我们组织了50多场活动,明年我们还将实行全球取款前三笔免费,同时满足京津冀地区的减免政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应该说实现了个人行内跨界交易的同城化的服务。

另外,利用IC卡的特点,加载多行业的应用,我们率先在天津地区推出了银行金融卡加交通一卡通的业务,实现了二合一。同时利用日益普及的智能手机,发展移动端与IC卡行业的结合,结合网点自助设备,提供发卡、充值以及补换卡的一站式服务,同时还绑定“添金宝”,给客户提供高于活期存款的收益,赢得了广大市民的一致好评。目前这个业务在天津的实施,为我们下一步京津冀地区开始进行与交通一卡投业务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我们目前也在积极地推进京津冀地区交通一卡通方面整个工作的进展。

我们行将继续本着便民、惠民的服务宗旨,继续推进京津冀地区的金融和交通一卡通的业务,我想渤海银行在先行先试的政策中,我们服务于百姓,能够真正地发挥我们总行在京津冀地区的作用,感谢大家。

主持人: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后续问题可以和媒体联系人沟通,谢谢大家。

下载河南兰考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最终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河南兰考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最终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