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浦东新区关于涉农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
浦东新区关于涉农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
实施就业补贴的办法
为进一步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按照《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浦东新区农村劳动力就业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浦府[2006]200号)精神,结合新郊区、新农村建设,充分利用涉农企业与农村劳动力在知识结构、岗位结构等方面的相融性,鼓励涉农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现制定有关浦东新区涉农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实施就业补贴的办法。
一、涉农企业的界定
涉农企业是指从事农、林、牧、副、渔业等生产、加工、流通等经营活动,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且注册地和经营地均在浦东新区,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农场、农业生产基地等。
二、补贴对象
上述涉农企业吸纳的新区户籍农村劳动力。
三、补贴要求
申请补贴的涉农企业必须与农村劳动力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且累计一年用工超过六个月),按规定为其办理招工录用手续并缴纳社会保险费,同时确保其月收入不得低于上海市职工最低工资标准。
四、补贴内容和标准
(一)就业补贴
1、新录用地区就业困难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按每人每年45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并每月给予100元的交通误餐费补贴。
2、新录用经定向培训的非地区就业困难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并按规定签订2年以上劳动合同的,按本市小城镇社会保险费的标准给予补贴。
3、新录用征地保障人员的,按每人每年10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
(二)职业技能培训补贴
1、涉农企业的本市户籍职工参加中高层次职业技能培训,如不符合市职业培训补贴项目要求,但符合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稳定就业的,经鉴定合格后培训费用补贴70%。如需要具备初级职业资格等级的,在获得中级以上职业资格等级的同时一并申请初级职业资格等级的培训费用补贴。
2、涉农企业因生产经营需要对其新招聘的农村劳动力进行定向培训的,不受补贴培训项目范围的限制,鉴定合格后培训费用补贴100%。
五、补贴申请程序
1、涉农企业认定:涉农企业申请就业补贴,应持营业执照副本或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证书、税务登记证副本(原件及复印件)向新区农委提出补贴申请。农委负责涉农企业认定,并签署意见。
2、补贴申请:涉农企业凭农委签署意见后的涉农企业申请表、劳动合同(原件)、申请补贴期间的社保费证明和工资单、就业补贴卡、就业补贴申请表及就业补贴名册向就近的镇劳动保障事务所提出补贴申请。
六、其他
1、本办法所指的农村劳动力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征地保障人员(签订“二保障一补偿”协议或签订《浦东新区征地劳动力安置协议书》以及一次性缴纳不低于15年社会保险的被征用地人员)。地区困难农村富余劳动力指由户籍所在镇劳动保障事务所认定的,并持有就业补贴卡的人员。
2、涉农的非正规就业的劳动组织(除万人、千人、百人就业项目外)参照本办法执行。
3、涉农企业吸纳失业、协保人员按照新区《关于印发浦东新区促进就业配套实施办法的通知》执行。学习是成就事业的基石
4、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行,至2008年12月31日止。
5、本办法的具体应用问题由新区劳动保障局和新区农业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二篇: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情况汇报
XXXX有限责任公司 吸纳高校毕业生情况汇报
我公司现有员工648人,其中:管理人员65人,专业技术人员185人(中级以上职称78人)。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公司面临着各种机遇和挑战,公司的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在市场经济中,竞争日趋激烈,归根到底是人才队伍的竞争。我公司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的重要性,把实施人才战略作为公司发展的重要战略,加大人力资源开发投入力度,大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为企业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开辟干事创业的广阔平台。向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见习指导服务中心申请,将我公司定为“县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并通过“市人事人才网”定期发布招聘信息,通过自主招聘先后吸纳4名大中专毕业生到我公司工作,接受县人事局选派大中专毕业生5人到我公司服务,并签订了劳动合同。
我公司正确认识到公司人才短缺的形势,要保证关键人才和公司着意培养的人才基本稳定,并根据业务发展和岗位空缺情况,建立系统的人员需求统计和人才储备机制,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吸引大中专毕业生到我公司工作,并与他们签订劳动合同,为他们参加社会保险,使他们有归属感,融 入到公司里稳定地为我公司服务,从而保证空缺岗位能及时补充、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为公司的关键管理技术岗位储备人才。
公司本着锻炼新员工,让新员工熟悉企业生产流程的原则,首先安排新吸纳的大中专毕业生到产生产一线工作,他们能够服从公司的安排,在艰苦的生产一线能够任劳任怨,安心工作,从基层最艰苦的工作开始锻炼自己完善自己,工作表现很好,得到了大家的认可。经过三个月的锻炼后,对选派的大中专毕业生的岗位进行了调整,根据工作需要和个人所学专业以及他们的前期工作表现,调整他们到专业技术和管理岗位工作。调整岗位是企业珍惜人才,使用人才的举措,也是让这些学生真正能够学有所用和施展才能的举措。在新的岗位上,他们能够理论实际相结合,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不耻下问,虚心学习,动脑子勤思考用所学的知识来判断问题、处理问题,真正为企业的生产献计献策,为学生到企业上岗服务树立了形象。新的岗位是企业寄予了他们更大的信任和责任,也是企业对他们前期工作的肯定和认可,是企业发展赋予他们新的使命也是对他们本人能力又一次新的挑战。
政府选派大学生到企业服务,既为企业选才提供了平台和途径,又为大学生就业开辟了新路子,实现了企业选才与大学生就业的有机对接,既充实了企业人才队伍,又提高 了企业人才队伍素质,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大学生到企业就业是政府实施人才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符合企业发展的需求,是政府指导和帮助企业发展的好事,我公司欢迎大学生到企业接受锻炼,在增长自己才干的同时,为企业建功立业。
第三篇:农村劳动力转移
当前农村农村劳动力转移探究
西安财经大学/倪俊梅
摘要:
我国农村劳动力大幅度转移,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有着不可取缔的作用,一方劳动力的迁移,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调查我国劳动力转移情况,间接了解我国城市化发展,农村区域经济文化在新时期下的发展状况。
关键词:
剩余劳动力;劳动力转移;经济发展;城市化建设。
正文:
也许我们都会有意无意了解到一些关于人口迁移的事,亲眼所见,或看新闻,或亲身经历过。春节的时候,我们会看到新闻天天报道农民工返乡浪潮,那就是我国人口迁移的一大壮举,南来北往大幅度流动。
就我们县而言,每年有很多农民工选择外出务工,远出东南,沿海省份,北方大城市等找工作。贵州地处西南省份,劳动力丰富,我们县又是贵州的劳动力输出县,在各个乡镇出现大规模的劳动力迁移情况。这些劳动力迁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的城市化建设,以及GDP的增长,改变着我们现有的劳动力结构。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就是为了更好、更合理地了解我们的劳动力市场,劳动力结构,和劳动力管理机制等等问题。
一、我县劳动力迁移的特点
目前我们县的劳动力较为丰富,是基于现在的教育水平停留在某一阶段,农村户口的居民文化水平较低,最简单的谋生方式就是卖出自己的劳力,很多不是靠大脑生活,就是能吃苦耐劳,靠自己一身力量谋生。另外,三线城市发展缓慢,只能靠出外才能找到一份像样的工作,能有一份客观的收入,足以养家糊口。最后,现有的劳动力迁移浪潮,是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我国大城市建设较快,各种工厂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就必须依靠像贵州、河南、四川等这些劳动力大省输出大量的劳动力,以满足自身的发展需求。
每年春节对于各种客运交通是一个严重的考验,因为在东南有很多返乡回北方或者西南的农民工,也有很多在北方在沿海地区返回南方或者大西南的农民工,这其中就少不了回贵州老家的大批农民工,他们常年在外务工,也许很多年都没有回国一次家了,对于他们来说回家也是一种奢侈,火车票不好买,车费贵,辗转麻烦。当然对于他们来说,回家也是一种希冀,因为家里有儿女,有父母,总得回家吃个团圆饭,总得回家让家里人感觉到亲情还在。现在的劳动力大批在外,留着家乡的老人,和还未成年的妻儿,这就出现了前些年热起得大家耳熟能详的话题“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引起了社会一度强烈的反响。
当前中国的劳动力迁移具有三个明显特点:一是劳动力迁移是在发展极不平衡的经济背景下进行的,并且在劳动力迁移的同时,这种不平衡进一步加剧。二是劳动力转移以东部沿海地区为主要去向。我国劳动力转移的区域模式,表现为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带迁入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地带。而农村迁出人口占全国迁移人口的六成以上,其中几乎有七成以上迁入城市。因此,中国现阶段的劳动力转移可以简单概括为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带农村地区迁向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地带城市地区;三是受教育程度越高,迁移比例越大,但由于受到较高教育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非常小,农村迁移人口的总体受教育程度较低。
随着国家政策及地方政府的帮助,进行“三农政策”和退耕还林等措施,加强农村自身发展,在某些地方也出现相应的农村劳动力出外务工减少的情况。只要大家在家里能吃饱饭,穿好衣,再赚点钱,也许很多人也不愿意出外务工,毕竟背井离乡的滋味很好受。
总得来说,农村劳动力迁移的特点就是迁移幅度大,分布地区较广,从事的职业五花八门,为了谋生,他们常年在外,私下奔波。大西南的劳动力大省,年年都会向许多大城市输出大量劳动力,促进我国企业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城市化建设奉献不少。
二、劳动力迁移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农村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部分劳动力在农村的边际生产率低于其生活费用甚至等于零,也就是说即使只能获得很低的工资收入,他们也有向城市转移的倾向。而同时,我国东部沿海城市迅速崛起,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这使得在工资水平很低的情况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东部城市转移。这个时期的人口迁移极大地增加了农民收入。但随着劳动力的持续转移,造成城市就业压力的增大,迁移劳动力工资增长非常缓慢,最终造成农民人均收入的增长缓慢。
由于我国农业的粗放型生产模式和生产技术进步缓慢,农业生产社会化程度较低,以至于农业劳动生产率多年来没有显著提高,农业平均劳动生产率进而人均收入收入未能因农村人口的转移而得到明显提高。农村劳动力在农村的收入较低,纯收入更低,使得其在城市就业的机会成本很低。因此,多年来农村劳动力持续向城市的迁移,虽然迁移的速度在放缓。正如托达罗模型所告诉我们的,迁移速度的放缓是由于农村劳动力在农村和在城市收入差距减小造成的。但我们不难发现,目前城乡收入差距的减少,并非归因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更主要的原因在于迁移人口在迁入地收入水平的缓慢增长、无增长,相对于城市居民收入和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而言,甚至是负增长。因此,过去二十多年的劳动力迁移虽然曾经极大地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但并不足以使农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同步增长,这种现象持续下去,必然会进一步拉大二者收入的差距,造成相对贫困的增加。另外,农村人口的迁移使农村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流失严重。由于受教育程度越高,迁移比率越高,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的人才大量流失,使农村在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严重不足,制约了农村生产力的提高,从而进一步拉大了城乡差距,加剧了农村的相对贫困。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发现,当前模式下的人口迁移,短期内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长期而言,并不能消除悬殊的城乡收入差距,甚至会进一步拉大城乡收入差距。
从现实生活中可以看出,农村劳动力迁移,是基于现在的农村农业发展,乡镇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农村居民现有的生活状况,促使我们地区广大人民选择外出务工。换言之,劳动力的迁移,也改善了我们地区现有的生活条件,基本上过上了富裕生活,再劳累之后能安居,能乐业就已经很好了。总之,这一举动,一世为了自身生活条件的改善,另外则促进我国企业发展,经济的大踏步前进,也可以说是促进了我国GDP的增长。
三、我们县的劳动力现状和应对对策
对外,大多数城市的劳动力匮乏的情况下,我们有必要就我们县的劳动力结构进行合理规划和管理。对于劳动力迁移所引起的现状,譬如农业荒芜、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等问题,有必要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权衡利弊,让其机制上更加完善。
1、我们农村劳动力迁移所带来的现状
由于大量年轻劳动力外出,家乡仅留着大批年迈的老人,他们生活虽然基本能自理,但
对于所拥有的庄稼却无能为力,这使得我们地区大量的农田变得荒芜,农业置废。同时,引起人们关注的“空巢老人”也值得留心,年轻劳动力留下自己的父母在家,由于上了年龄,这些老人在无依无靠,生病了都没有人照顾,还有平时没有人陪着说话,会让他们倍感孤独,这使得农村老人在很多方面上出现思想上的问题;
由于年轻夫妻大多数都是成伴出去工作,家里不仅留着自己的父母,还有很多的年轻家长把自己的子女留在了家里,把子女留给了父母照顾。这个在很多方面带来了不便,“留守儿童”的问题,在家庭教育和成长方面带来诸多弊端,这也是社会值得关注的问题,教育是出娃娃抓起,所以在这一问题上势必应该引起农村家庭和社会各阶层的关注;由于年轻劳动力都在外面,现在乡镇企业发展需要大量着的返回,还有家乡建设也严重缺乏劳动力,这势必在促进外面大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使得自己乡镇的发展变得缓慢,在这一因素上应该引起政府的关注,需要提出可行的政策,召回一部分劳动力,一遍我们自身的发展;
于此同时,劳动力大量移动,给各地和当地政府在户籍管理方面带来一定的不便,大批外来务工者涌入一个城市,区域文化因素也会带来一定的冲突;带着子女在外工作的家长,在外面就学也是一大问题,毕竟现在很多省份对外来务工子女就学还有一定限制。当然,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能看见的现象,还有一些深层次的东西就不一一列举了。
2、对于劳动力迁移带来的问题提出的一些建议和对策
最近,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了新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宏伟目标,这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当前,努力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对于保证新的五年规划顺利实施,推进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缩小城乡差距、贫富差距、地区差距,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为了切实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①继续稳步、有序地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②善待农民工,提高他们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工的问题,农民工是我国农民中的精华,在二、三产业的从业人员中已占相当比重,应明确农民工产业工人的主体地位,取消“农民工”的称谓,代之以从事职业的称谓,与城市职工同等身份,同等待遇,同等地位。参与城市所在地的政治社会生活,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农民工应公平地享受基本的社会保障和最低工资制度,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严禁恶意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和随意无度加班。加强监察工作,发现问题严肃处理,问题严重的应严加惩处。从长远看,农民工工资待遇不能只是维持简单再生产,而应满足扩大再生产的需要,并不断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建立工资不断增长的长效机制。
③实行制度创新,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首先是户籍制度创新。从长远讲,要彻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消除附着在户口上的城乡居民的权利不平等制度,保障公民的迁徙自由、居住自由和择业自由。近期,要降低城市户籍门槛,分层次放宽入户条件。在大中城市,对拥有合法住所(包括有租借房屋)、稳定职业和生活来源的,允许进城定居,登记户口,并依法享有当地居民应有的权利,承担应尽的义务。可先对受过高中、中专教育,参加一种社会保险三年以上的,或企业要求留下并为之承担责任的,或自办企业雇请员工纳税五年以上的,准予户口迁入。小城市、小城镇,户口全部放开。特大城市,可施行居住证制度。
其次是土地制度创新。土地制度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关系密切,从长远看,深化土地制度改革,需要进一步探索。目前,要促进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并根据中西部地区土地资源相对丰富的实际,适当放宽土地的宏观控制,以适应产业的梯度转移,加快中西部域区经济的发展。可借鉴一些地方的经验和做法,探索创新土地制度。最近,广东省根据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实施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直接进入市场。江苏等省实行“股田制”或建立“土地银行”变地权为股权等,都有利于土地规模经营和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有利于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并为农民的就业、创业提供资金支持。
再次是社会保障制度创新。从长远来看,城乡劳动者应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体制。近期,应根据农民工工资偏低和流动人口的不同情况,建立多层次、低水平、广覆盖的社会保障网络。一部分长期在城镇已有稳定职业并定居的人员,可纳入城镇的社会保障。对于临时在城镇打工的农民工,针对他们的迫切需要,先搞工伤保险、大病医疗保险等。降低农民工参与社会保障的门槛。交费基数、交费年限要与他们实际工资相适应,并与所在企业按比例分摊,让更多的农民工年老时能领养老金。允许企业为农民工在农村交纳养老保险,农民工可以到当地社保部门参保和退保。建立方便合理的农民工养老保险跨省区转移机制,不论他们转移到什么地方,都可以凭卡交纳社会养老保险费,凭卡领取社会养老保险金。
④建立和健全培训服务体系,切实提高劳动者素质。
提高劳动者素质,首要的是抓好基础教育,确保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要更多关怀留守儿童的学习、教育和他们的身心健康。对于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子女,要充分利用和增添城市教育资源,让他们接受正规教育,不得强制收取借读费、择校费,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子女入学。农村劳动力的培训,要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调动输出地、输入地、用工单位和劳动者本人的积极性。整合培训资源,每个市、县、区都应确定或建立几所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和农民工专业技能培训学校,使每个农村青年都能掌握一、二项专业技能。有些地方对初、高中毕业生再增加一至两年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实施3+1或3+2教育,增强他们的就业能力。这种做法值得推广。要改善培训管理,走市场化培训之路,根据市场需求和农民意愿,大力推广“定单式”培训、“定向”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⑤加强领导,促进农村劳动力健康有序地转移。
第一,要把农民工的问题摆上各级领导的议事日程。广大农民工进入城市十多年来,在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有些问题已相当严重,但目前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此往往认识不足。建议从中央到省、市、县都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领导小组”或“城乡统筹就业协调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吸收发改委、财政、劳动和社保、民政、公安、农业、教育、卫生、计生等职能部门参加,全面负责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包括规划、安置、培训、户籍、维权和劳动保护工作。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出得来,留得住,有保障。输入地要实行属地管理,避免管理和服务的缺失。
第二,建立健全法制。鉴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已成为全国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现象,并且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存在。建议全国人大和国务院以及各省、市、区人大、政府,及早制定涵盖农民工的有关政策、法规,例如:“就业法”、“劳动力市场管理法”、“培训法”、“劳动保护法”、“最低工资法”、“安全法”、“社会保障法”、“新户籍法”等等,做到有法可依,推动和保障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顺利进行。
第三,增加公共财政支持。中央和各级财政要在预算安排执行中,将支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作为一项重要支出。在建立劳动力市场、农民工培训、社会保障等方面增加投入,提供公共服务。同时要加强对财政支出的监督和审计,确保资金的安全及使用的效益和效率。
第四,农民工的计划生育工作,应以输入地的属地管理为主、输出地为辅,并建立规范的协调工作机制以节约运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第五,建立农民工组织。有些地方已纳入工会组织。根据目前农民工流动性大,职业不稳定的特点,各地也可在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地方和企业成立农民工协会或建立农民工工会,代表广大农民工参与有关经济、社会、政治活动。特别是有关就业、工资和土地、财产的管理、流转、分配的谈判、签证工作,以及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并在条件成熟时并入城乡统一的工会组织。
附:“2”中对策部分内容引自张持平的《农村劳动力现状及其对策》
第四篇:农村劳动力
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特点分析
——资料来源:中国农业经济信息网
从农村流动人口三大区域来看,全国农村劳动力向东部地区迁移比率大幅提高,从1987年的40.5%上升到2000年的54.5%,向中部地区迁移的比率大幅下降,从30.3%下降到22.7%,向西部地区迁移的比率也大幅下降,从29.2%下降到22.8%。东部地区内部迁移比例上升,从91.0%上升到95.4%;中、西部地区内迁比例下降,分别从82.7%下降到65.1%,85.6%下降到74.9%。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迁移比例下降,而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迁移比例则大幅上升(详见表2)。
事实上,收入高的地方人口流动性相对较弱,而收入低的地区人口流动性十分强烈。我们还可以发现: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更容易成为主要的迁移目的地而不是迁移输出地;而经济落后地区更容易成为主要的迁移输出地而不是迁移目的地。
外出人口集中在全国七个地区:四川(694万)、安徽(433万)、湖南(431万)、江西(368万)、河南(307万)、湖北(281万)、广西(244万)。这七个地区外出人口占全国的65%。外来人口比例比较高的地区是:广东(59.5%)、上海(58.2%)、北京(53.1%)、西藏(50.8%)、新疆(49.9%),除此之外,浙江、海南、福建、天津和云南的外来人口比例也在30%以上。全国跨省外来人口绝大部分去了广东,其次是浙江、上海、江苏、北京和福建。通过统计还可发现,外来人口的目的地分布异常集中:如四川迁移劳动力41.0%选择去广东打工,安徽迁移劳动力25.9%则选择去江苏,23.8%去上海,18.1%去浙江;湖南外出人口77%选择广东,江西外出人口43.8%首选也是广东,其次是浙江,约占22.8%,河南外出人口32.7%首选广东,其次,10.9%去北京。
农村流动人口就业的行业分布
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就业的行业分布也非常集中,90%以上分布在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餐饮业、建筑业和社会服务业等五个行业,而在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党政机关等技术含量高的行业,农村劳动力就业非常少(详见表3所示)。故农村流动人口就业仍然具有“脏、险、苦、累”的特点,其原因一方面是其人力资本水平较低,难以胜任更高层次的工作;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劳动力市场歧视阻碍了农村劳动力进入这些体面的部门。在后文将会详细论述。
农村人口流动具有循环式流动的特点
我国的人口流动主要是暂时性的劳动力流动而不是永久性的人口迁移。暂时性的劳动力流动意味着农村劳动力可能会选择循环式迁移的方式,即农忙或春节时回家乡,而在其它时间则迁移到城市打工,每年往返2-3次。循环式迁移兼顾到农耕、家庭以及赚取额外的打工收入三者之间的平衡。循环式流动是我国特有的人口流动特征,是户籍制度以及其它配额制度特有的产物,循环式流动使得摩擦成本非常高,其实质仍是劳动力资源未能合理优化配置。
循环式流动的极端情况是返回迁移(return migration),即农村劳动力迁移到城市后,过一段时间又返回家乡,不再迁移。为什么会出现返回迁移现象?本文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导致了农村劳动力相对城市职工在相同教育水平下的低报酬,二是与家庭分隔两地相关的心理成本。这两点使得迁移劳动力不可能成为城市居民。
教育程度较高的农村劳动力就业特点
事实上,每增加一个外出劳动力可使家庭劳动收入增加55%,而本地非农产业的劳动力仅为19%,前者收入增加为后者的3倍左右。照此逻辑,受过高教育的劳动者在外地打工更有优势,因此,受过高教育的劳动者应该有更大的迁移动机,但现实并不如此。赵耀辉(1997)、蔡昉(2002)、李强(2003)等均指出,教育程度较高的农村劳动力往往选择农村非农产业就业而不是外出打工。本文认为,尽管外出打工意味着比本地非农产业就业更高的工资,但是外出打工也存在成本,其中最重要的是打工中高昂的住房费用和行政性收费,以及心理调节成本。如果将这些成本考虑在内,对农村劳动力而言,在本地非农产业就业比外出打工更有吸引力。
尽管在城市中的收入水平高于农村就业,但受教育程度高的农村流动人口在城市中并不一定拥有较高收
入,还要面临各种歧视与权益侵犯。反观在农村非农部门,受教育程度较高者往往在受到尊敬,而不是歧视。因此,教育程度较高者会更多地选择本地非农部门,事实上,由于他们受教育程度较高,他们在农村非农产业上也有很大的机会和优势。
迁移网络对农村人口流动的影响
目前,跨省的人口流动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倾向于选择邻近的发达省份,如安徽人普遍去江苏、浙江,湖南人、江西人普遍去广东,因为这样意味着相对较少的交通成本以及信息成本。那为什么四川人和河南人仍然首选广东作为迁移目的地呢?本文认为,这可能与广东是我国开放最早的地方有关。由于其开放越早,迁移劳动力在该处形成的迁移网络就越大、越强。因而,后来迁移者在面对众多目的地选择时,广东就成为其首先考虑的对象。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四川人、河南人更多地选择广东作为迁移目的地。
这种目的地分别非常集中的主要原因在于流动人口的迁移网络形成的网络效应。Zhao(2001)将网络外部性定义为“迁移者、以前迁移者和未迁移者在输入的或输出地形成的基于血缘、朋友以及同乡等人与人的关系”。迁移网络对未迁移者的迁移决策有重大影响。迁移网络的外部效应使得人口的迁移地的集中非常明显,因此出现了河南人、四川人大量涌入广东的现象。还有一个例子可以表明迁移网络在迁移决策中的重要性:济南的工资收入远低于广东等众多省份,但山东许多地区的农村劳动力并未选择广东,其主要原因是广东并不存在已迁移劳动力在济南形成的迁移网络。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基于劳动力价格的分析
[内容摘要]劳动力价格是决定劳动力实现的关键。面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凸显的劳动力价格问题,应该采取有效措施综合治理,开放统一的城乡劳动力市场,构建和谐劳资关系,加大政府宏观调控与监管力度,建立农民工工资指导与管理制度,加强对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投入,以制度创新等来进一步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近年来,我国城镇劳动力市场出现一种怪现象:一方面,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镇;另一方面,许多地方和企业却叹息招不到急需的农民工。从“民工潮”到“民工荒”,这一现象集中反映出农民工市场劳动力价格扭曲严重的现象,要求我们自觉地把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深度转移与农村劳动力价格问题现实联结起来。
一、劳动力价格理论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机理
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时指出:工资是劳动力商品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劳动力价格是决定劳动力实现程度的关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价格反映了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的供求状况。分析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马克思揭示了相对人口过剩现象:资本总额增大必然导致有机构成提高,引起劳动人口相对资本的劳动力需求过剩。流动的过剩人口是交替的失业和就业的劳动者。潜在的过剩人口主要针对农村而言:劳动者靠现有生产要素已不足以维持生产和生活,但由于没有其他出路只能暂时依附在农村。当城市经济发展提供大量就业机会时过剩劳动力便涌入城市。
在马克思劳动力再生产理论基础上,国内外学者从人口学、发展经济学和地理学等角度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其中,刘易斯理论认为,许多发展中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劳动边际生产率等于零,这时只要工业部门需要,就可以从农业部门得到无限的劳动力;随着资本家利润的不断投入,工业部门的生产规模会进一步扩大,从而吸收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一发展态势一直持续到把农村剩余劳动力全部转移到工业部门为止。此时,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变成了一元经济,不发达经济变为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另一种比较有影响的托达罗理论则主张农业和农村发展本身就是发展的目标,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是解决城市失业和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出路。农业和工业、农村和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使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不断缩小,最终二元性消失。尽管这些理论都存在一定缺陷,但从不同的角度为我国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广度与深度问题上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思路启发。
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面临的劳动力价格问题
马克思劳动力再生产理论已经说明,劳动力价格是决定劳动力实现程度的关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价格反映了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的供求状况。据测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呈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高达0.9073),且农村劳动力转移每增加1%,农民人均纯收入可增长2.28%。因此,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我们必须密切关注农民工劳动力价格(即工资)这个“风向标”。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农民工工资总体水平、增长速度都要低于城镇常住居民,同工不同酬现象广泛存在。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133.6元增长到2007年的4140.4元,增幅近30倍,年均增长12.6%;而同期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则由343.4元增加到13785.8元,增幅达39倍多,年均增长13.6%。城乡居民收入的总体水平、增长速度、相对差距和绝对差距仍在扩大,2004年和2005年城乡居民收入比分别为3.21:1和3.22:1,2006年已扩大到3.28:1,绝对额的收入差距达到8172.5元。与进城农民工不同,城镇职工的工资收入是由政府劳动人事部门的各种文件、政策决定的。而进城农民工则往往被视为体制外的一个三不管群体,没有文件规定应该给进城农民工定怎样的工资级别,这就造成了同一工种不同待遇的现象,且各企业随意性较大。
2.农民工工资收入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间差异较大。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的农民工工资收入差异较大。据有关调查显示:目前西部地区企业月平均为600元左右,在经济较为发达的东南沿海如珠三角、长三角地区企业大多数在1000元左右。东部及沿海经济长足发展形成了对劳动力需求的快速增长。到这些地区投资的外资企业较多,其工资水平相对略高一些。此外,劳动力价格差异与劳动者从事行业密切相关。当前县域劳动力大多从业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劳动力价格与劳动强度基本呈正相关关系。不仅如此,由于单位的经济类型、隶属关系等多种因素影响,行业内部也存在较大差异。
3.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现象时有发生,直接损害农民工生存利益。《2007中国农民工(蓝领)报告》显示:有超过1/4的农民工存在工资被拖欠的情况;约1/3的被访农民工没有缴纳任何保险,长三角和中西部的农民工参保情况最不乐观,有超过40%的农民工没有参加任何保险。此外,延长劳动时间、压低农民工工资、缺乏劳动合同保障等也成为变相压低农民工劳动力价格的方式。近年来,国家及各地方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活动,突出反映了我国农民工工资保障现状亟需整治。
4.农民工整体素质、技能不高成为其工资增长的瓶颈。农民工由于文化程度不高、缺少专门的技术培训,外出务工一般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和技术含量低的高强度劳动,选择劳动力密集型企业,这是和农民工的自身素质较低相关的。一方面,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低,一半以上的农民工仅具有初中文化水平,普遍低于城镇常住人口的受教育水平;另一方面,农民工接受的技术培训少,知识更新的机会少。调查分析显示,具有初级电工、瓦工、厨师、驾驶、会计等技能的农民工仅占33.3%,65%的打工农民到城市之前没有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这种初级劳动力的知识有机构成低,直接导致了农民工工资整体处于一个较低水平,成为其增长的制约因素。
三、新时期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生产要素之一的劳动力,必须投入市场,通过市场,调整劳动力的增量与存量,实现劳动力流动与稳定的相对平衡。伴随着经济快速增长,我国劳动力价格已进入重估时代。这一时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效成为发展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因素与增长点。为此,我们必须密切围绕农村劳动力价格问题,采取多种措施,综合治理,全面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1.开放统一的城乡劳动力市场,营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公平市场环境。坚持市场配制劳动力资源的方向,逐步形成城乡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流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增加投入,加强城乡沟通的劳动力市场硬件、软件建设,着力构筑完善以政府为主导,以社会化服务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的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培训和管理体系,开展区域性劳务协作,逐步扩大地区问、城乡间劳动力的流动量;建立和健全劳动力的社会调节机制,用灵活的市场机制引导劳动力流动,提高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拓展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空间;要完善政策配套,努力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支持农民进城
打工和就业,实行城乡统筹就业、平等就业,逐步建立城乡劳动者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等。随着二元经济向现代经济的转变,最终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
2、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实压力。随着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加快,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转向中西部地区,原本以劳务输出为主的中西部本地用工需求大规模增加。劳动力紧缺直接抬升了劳动力的价格,迫使内地企业必须采取措施改善农民工工作环境,提高工资待遇水平,在就医、保险等社会保障方面给予农民工更宽松的环境。通过改善劳资关系,提高农民工就业的相对稳定,扩大内部就业容量,实现就地就近就业。与此同时,各地劳动部门的就业服务目标从过去单一的劳务输出变为同时引导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如在劳动力外出务工的高峰时期组织农民工本地就业专场招聘会等,从而减少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趋利性和地域性所带来的一系列深层次社会问题,缓解单靠工业化、城市化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实压力。
3.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监管,实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范管理。一是健全服务体系,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包括信息咨询、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失业保险等方面的综合服务,培育和完善劳动力市场,使分散的农户同大市场联结起来,促进劳动力的有序流动和合理使用。二是加快劳动力市场规则的建设,防止市场垄断、歧视、非公正交易及侵犯自主交易权和人身权利、契约权利等不正当行为。三是加强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预测、规划、调控、立法、监督,使劳动力转移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四是加强管理,对重点领域和企业开展专项检查,切实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4.建立农民工工资指导与管理制度,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针对目前劳动力市场价格机制不健全、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现状,建立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广泛覆盖各类职业、各类工种,国家、省(自治区)、市多层次汇总发布的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定期对各类企业中的不同职业、工种的工资水平进行调查分析,形成具有参考价值的各类职业、工种工资价位向社会发布;建立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和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促进企业合理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参与制定合理的劳动定额标准,扩大工资支付监控保证金实施范围,强化工资支付监控力度,积极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
5.加强对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投入,提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软实力。当前,应重点扩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资,真正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积极开展就业培训,实行先培训后上岗,推行就业资格准入制度;有计划、有重点、分层次建立就业培训网络,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农民技术夜校、短训班、电视教学等,开展短期职业技术培训,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提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自身素质与科技含量,为积极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创造更好的条件。
6.推进制度与体制创新,扫清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壁垒与障碍。重点进行城镇建设体制创新,采取自上而下的国家投资与自下而上的地方投资、集体投资、个人投资和外资相结合的多元化投资体制,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进行户籍制度创新,改变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管理模式,同时改革与此相关的福利保障制度,包括教育制度、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一揽子”措施的协调配套;进行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创新,规范农村土地的转让行为,保证广大农村劳动力能真正从土地上脱离出来;进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财政制度创新,安排必要的资金用于劳务信息网络建设和劳动力市场建设,落实各级劳务开发机构的工作经费和办公条件,实行“政府购买培训”制度,对农村劳动力培训给予必要的支持,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第五篇:农村劳动力转移探讨
农村劳动力培训市场化运行机制初探
:【摘 要】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且数量大形成了农村劳动力市场劳动力供给和的不衔接,造成这一矛盾的原因之一就是农村劳动力培训市场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文章认为,创新培训,建立符合市场发展要求的市场化运行机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培训;制度;市场化
【中图分类号】F24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8777(2006)01-0110-03
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客观事实,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又是陈旧的、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教育体制造成的。所以,解决这一矛盾体的核心就是要改变现有的农村职业培训机制,再者就是培育中介经纪组织,创造一个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市场化的运作的培训模式。
一、创新资金的投入机制
首先,要转变思想,赋予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新的认识和新观念。培训是农村义务教育的继续和向工作领域的延伸,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市场上转移培训的供给数量低于最优数量,就需要政府自己来提供或为私人企业提供生产公共产品的激励。所以,政府应成为培训投资的主体,并鼓励企业等力量投资转移培训。
其次,根据成本收益的原理,企业和个人也应成为培训投资的主体。企业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的关键在于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高劳动生产率是通过高素质的劳动者来实现。要想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必须加强对其的培训。所以,企业投资于劳动力的培训,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率。对于农民而言,只有不断提高科学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才能实现向二、三产业的转移。所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投资主体应该形成政府主导下的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承担投入机制。
第三,现阶段,企业由于投资收益难以保证,农民因投资培训的预期不明等情况下造成教育培训“市场失灵”,所需资金严重不足。这要求政府要加大对农民教育培训经费的投入,建立农村劳动力培训的科教兴农的专项资金。同时要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资金投入体系,积极鼓励社会力量、特别是企业和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农民合作组织进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按照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建立市场化的培训投入机制和体制,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进入到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二、创新培训的运行机制
(一)创新培训的运营机制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切实提高农民劳动技能培训的质量。首先,坚决杜绝计划性的定点培训,劳动保障部门审定合格的培训机构,可以不受地域或户口的限制,招收学员。学员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培训机构。形成政策支持,农民自主参与的招生机制。政府可以以培训券的形式给予补贴,同时培训补贴也是符合WTO绿箱政策规定要求。其次,培训机构要参与市场经济的竞争,向市场要生源、向市场要效益,真正形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机制。再次,培训机构要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培训专业、培训内容,突出培训的针对性,注重培训的实效性。然后选聘一些专业对口、教学水平高的教师,以确保培训质量。完全改变由政府定培训内容、政府指派教师的政府行为。第四,坚持农民培训与
就业、提高农民收入相结合。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订单、定向、定岗培训为重点的培训机制,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进行对口职业技能培训,开展如家政服务、餐饮等形式多样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使培训和就业对接。第五,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加强外出务工农民的指导、服务和管理,着力打造劳务品牌。品牌是公司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资产,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代表一个企业的形象。同样,提高质量、打造品牌也是培训机构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这是市场经济下对培训机构开展培训工作的总体要求。良好的品牌形象将有利于民工外出就业,而无组织、无秩序、无规模的民工流动缺乏市场竞争力。如河南“林州建筑”,湖南“攸县的士”,“川妹子”、“米脂婆姨”、“衢州保姆”等很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家政服务品牌,在劳务市场上深受广大雇主的欢迎。要鼓励企业带领民工有序流动发展事业,实现群体性、组织化的民工外出就业。对于批量性带领民工就业的,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和资金上的扶持。采取逐步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广的方法,真正做到民工出得去,能就业,留得住,以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可持续性。
(二)创新培训的管理机制
1.建立省、市、县、乡四级培训网络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省、市、县、镇、紧密联系、上下贯通、整体联动的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网络管理机制。从横向看,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形成以技工学校为龙头,职业学校、农广校、农干校、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为主体,社会力量办学机构等为补充的覆盖城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网络,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组织化程度。从纵向看,实行省、市、县、乡四级农民劳动力转移培训体系上下联动,做好农村劳动力有职前职后的培训,培训内容做到层次分布合理,形成初、中、高级相结合,上下互相贯通的网络管理机制。省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心做好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制定配套的政策措施,收集并发布市场用工信息,分解培训任务,做好指导、组织、协调具体培训工作;市级主要依托农业职业技术院校,开展跨地区热门专业培训,并负责基层教师集训;县级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主阵地,一方面面向本地区开展培训,另一方面为本县各乡镇农民培训机构进行业务指导,开展县、乡联合培训,并会同劳动部门做好职业技能的鉴定和发证工作等。乡镇农村成人培训学校是农村劳动力培训的最重要场所,加强以设备设施为重点的硬件建设,完善各项功能,使之成为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前沿阵地。各级农民教育培训基地建成后,各系统、各部门规划布置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培训,形成自上而下、上下结合的有效的转移培训基地管理网络。
2.搭建转移培训、就业服务的信息管理机制。首先,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信息化管理。市、区(县)、乡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职介部门要逐步建立劳动力台帐,详细记录劳动力的受教育情况、实践经验、工作经历、技能水平及求职意向,实现信息化、动态化管理,并逐步扩大到对外来务工农民的信息化管理。
其次,做好培训服务机构和用工单位需求信息的对接。各级教育培训机构要与职介和用工部门沟通和协作,及时传递用工信息,有针对性地组织各项培训,建立农民工培训、用工的信息网络,使参加农民职业培训的劳动者能及时走上就业岗位。
最后,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互联网这种投资少、覆盖面广、传递信息快的远程教育优势,实现转移培训网络教学,使农民教育、培训和职介服务步入网络化、信息化。
3.统筹协调领导的管理机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涉及到农业、劳动保障、教育、科技、建设、财政等相关部门,各部门之间统筹协调、合理分工是保证转移培训的实施、保质保量完成培训任务的前提之一。《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明确指出:建立农民工培训工作部际联系会议制度,研究解决农民工培训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编制培训计划,落实扶持政策,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农民工的培训工作。为形成政府统筹、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有效工作机制,各地可根据实际需要,建立“农科教结合”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由农委、教委、科委、劳动、财政、共青团、妇联、科协等部门的主管领导组成,承担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的领导、组织、协调职能。为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应建立由农业、教育、劳动、科技、财政等部门参与的市、县两级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每个乡镇都应成立农民职业介绍所(许多区县目前已经建立,但还很不规范),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职业培训、就业指导、劳务输出、信息发布、统筹协调等全方位的服务,集职业培训、技能鉴定、职业介绍、就业指导四位于一体,完整的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目前,全国已有浙江、重庆等省、市率先成立了相应的部门。
三、采取实用、高效的培训模式
改革现有的职业技术培训机构,形成由政府指导下的市场化运行机制。培育市场中介组织,疏通劳动力有序流动的渠道。
中介组织是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能有效沟通用工方与劳动者之间双向选择的渠道,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在一些市场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地方政府开始通过培育各类中介组织,由其承担起组织、培训、输送、服务等促进本地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功能。江苏省建立了200多个青年劳务中介机构,培训青年劳务经纪人3000多名,依托中介输出农村青年3万多名。洪泽县通达 劳务公司,向上海浦东的外资企业订单输出农村青年1.7万名,约占浦东外来工总数的1/4,仅2002年1至9月份,就输出了6300多人。
首先,市场中介组织作为政(下转第126页)(上接第111页)府职能的延伸或补充,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政府调节失灵带来的缺陷。在运营模式上一方面可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由全国工商联成立劳务培训与劳务输出服务中心,作为中介服务性的非政府机构;另一方面可充分调动民间资本,成立独立的非营利性质的中介服务机构。在运营发展上实行“民办公助”,民办就是产权和管理体制上区别于公办的不同类型培训学校,公助就是指招生和就业方面得到政府的帮助他支持,政府除了赋予职能,给予适当的培训办公费用以外,不给专项事业经费,不给人员编制。
其次,中介服务机构在服务内容上要形成培训市场上需求信息的收集、学员的招生、培训内容制定、就业单位和信息反馈等良性循环的,培训-就业一体的投入和输出的产业链。重点抓好定单培训、定性培养和定向输出。
再次,就是要政府转变职能,完善劳动力市场的各项法律法规,规范中介服务机构组织行为。一方面要维护劳动力市场健康的发展,规范中介组织运行;另一方面要保证中介组织合法利益,维护农民的全法权益,打击非法中介。在劳动力市场上,通过中介服务机构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农民工的弱势地位,减少农民外出就业自发的、盲目的流动。据调查,2001年农村劳动力通过有关部门或亲属有组织进行转移的占27.8%,其余人员的转移仍然属于自发进行。另一方面,经过挑选的、受过培训的、由地方政府部门或工作人员协助管理的劳动者,可以大大减少用工方的管理成本。同时,还可以架起用工双方相互信任的桥梁,一定程度上改善以往不良的劳动关系状况。
【参考文献】
[1]陈红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乡职能转变[J].经济问题,2003,(11).
[2]刘正华,竺金生,赵曙光.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现状与思考[J].中国培训,2004,(1).
[3]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M].上海三联出版社,1991.
[4]郭丽丹,武晓亮,曹忠芳.巴中市农民工培训现状调查与思考[J].综合经济,2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