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检院《人民检察院执法办案内部监督暂行规定》

时间:2019-05-13 19:56: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检院《人民检察院执法办案内部监督暂行规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检院《人民检察院执法办案内部监督暂行规定》》。

第一篇:高检院《人民检察院执法办案内部监督暂行规定》

高检院《人民检察院执法办案内部监督

暂行规定》

高检发(2008)4号

关于印发《人民检察院执法办案 内部监督暂行规定》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军事检察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民检察院: 《人民检察院执法办案内部监督暂行规定》于2008年1月24日经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届检察委员会第九十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及时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

最 高 人 民 检 察 院

二○○八年三月三日

人民检察院执法办案内部监督暂行规定(2008年1月24日最高人民检察院 第十届检察委员会第九十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证人民检察院及检察人员正确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确保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执法办案内部监督,是指人民检察院对自身执法办案活动和检察人员在履行执法办案职责时遵守法律、纪律和规章制度情况实施的监督。第三条

执法办案内部监督由检察长统一领导,副检察长分工负责,监察部门和执法办案部门各司其职,其他部门和广大检察人员普遍参与。

第四条 执法办案内部监督贯彻从严治检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立足防范、注重教育的原则,促进执法办案规范化。

第五条 执法办案内部监督与其他执法办案监督方式相结合,共同构成有效的执法办案监督体系。

第二章 监督对象和监督内容

第六条

执法办案内部监督的对象是各级人民检察院及检察人员的执法办案活动。

第七条 执法办案内部监督的主要内容是:

(一)在执法办案活动中遵守法律规定的情况;

(二)在执法办案活动中遵守检察纪律和规章制度的情况;

(三)在执法办案活动中履行法定职责的情况。

第八条 人民检察院在执法办案内部监督中,应当重点监督下列案件:

(一)初查后决定不立案的具有较大影响的职务犯罪案件;

(二)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变更强制措施的职务犯罪案件;

(三)侦查机关或者侦查部门持有异议的不予逮捕或者不予起诉的刑事案件;

(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逮捕后撤销案件、不起诉或者撤回起诉的刑事案件;

(五)人民法院作出无罪判决,或者被人民法院改变犯罪性质、改变罪名后明显影响量刑的刑事案件;

(六)当事人长期申诉、上访,经备案审查、复查、复核后改变原处理决定的刑事案件及民事、行政申诉案件,或者决定给予国家赔偿的刑事案件及民事、行政申诉案件;

(七)人民监督员提出不同意见,或者在人民检察院内部存在重大意见分歧的职务犯罪案件;

(八)社会普遍关注,或者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刑事案件、民事、行政申诉案件;

(九)上级要求重点监督的刑事案件、民事、行政申诉案件。

第九条 人民检察院在执法办案内部监督中,应当重点防止和纠正下列行为:

(一)侵犯举报、控告、申诉人合法权益,或者泄露、隐匿、毁弃、伪造举报、控告、申诉等有关材料的;

(二)违法违规剥夺、限制诉讼参与人人身自由,或者违反办案安全防范规定的;

(三)非法搜查,违法违规查封、扣押、冻结追缴款物,或者违法违规处理查封、扣押、冻结追缴款物及其孳息的;

(四)违法违规采取、变更、解除、撤销强制措施,或者超期羁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

(五)刑讯逼供、暴力取证,或者以其他非法方法获取证据的;

(六)违法使用警械警具,或者殴打、体罚虐待、侮辱诉讼参与人的;

(七)隐匿、毁弃、伪造证据,违背事实作出勘验、检查、鉴定结论,包庇放纵被举报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使无罪的人受到刑事追究的;

(八)违反法定程序或者办案纪律干预办案,或者未经批准私自办案的;

(九)私自会见案件当事人及其亲友、辩护人、代理人,或者接受上述人员提供的宴请、财物、娱乐活动的;

(十)为案件当事人及其亲友、代理人打探案情、通风报信,或者泄露案件秘密的;

(十一)越权办案、插手经济纠纷,利用执法办案之机拉赞助、乱收费、乱罚款,让发案单位、当事人报销费用,或者占用发案单位、当事人的交通、通讯工具的;

(十二)违法违规剥夺、限制当事人诉讼权利,或者妨碍律师参与刑事诉讼的;

(十三)具有法定回避情形而不申请回避的;

(十四)其他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

第三章 监督责任主体和监督职责

第十条

执法办案内部监督工作的责任主体是各级人民检察院的检察长、分管执法办案工作的副检察长、监察部门、执法办案部门负责人及其检察人员。第十一条 检察长、副检察长在执法办案内部监督中承担以下职责:

(一)对执法办案内部监督工作实施领导,提出任务和要求,研究解决工作中的突出问题;

(二)对本院执法办案部门和下级人民检察院的执法办案活动进行监督;

(三)对本院其他领导班子成员、执法办案部门负责人、上级人民检察院检察人员和下级人民检察院领导班子成员履行执法办案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

(四)组织查处本院和下级人民检察院发生的执法过错案件,并责令纠正;

(五)完成上级人民检察院交办的其他执法办案内部监督任务。第十二条 监察部门在执法办案内部监督中承担以下职责:

(一)对执法办案内部监督工作进行归口管理,研究制定有关的工作措施和规章制度,对本院执法办案部门和下级人民检察院执法办案内部监督工作进行指导、督促和检查;

(二)对本院检察人员和下级人民检察院的领导干部履行执法办案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

(三)受理、核查、处理在执法办案内部监督中发现的执法过错和违纪违法线索;

(四)向本院领导和上级人民检察院监察部门报告执法办案内部监督工作的情况,对执法办案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监察建议,并督促落实;

(五)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执法办案内部监督任务。

第十三条 执法办案部门负责人在执法办案内部监督中承担以下职责:

(一)组织制定本部门和下级人民检察院对口部门执法办案内部监督的工作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办案流程和纪律要求;

(二)对本部门和下级人民检察院对口部门的执法办案活动进行监督;

(三)对本部门其他检察人员、本院领导班子成员和上级人民检察院对口部门检察人员履行执法办案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

(四)协助有关部门调查处理本部门和下级人民检察院对口部门发生的执法过错案件,并责令纠正;

(五)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执法办案内部监督任务。

第十四条

执法办案部门检察人员在执法办案内部监督中承担以下职责:

(一)对本院检察长、副检察长和上级人民检察院对口部门检察人员履行执法办案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

(二)对本院和下级人民检察院对口部门检察人员履行执法办案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

(三)及时向上级或者有关部门反映所发现的执法过错问题;

(四)完成上级交办的执法办案内部监督任务。

第十五条 人民检察院的其他部门及其他检察人员发现执法办案部门及其检察人员在执法办案活动中有违纪违法行为的,应当进行监督。

第十六条 下级人民检察院发现上级人民检察院及其检察人员在执法办案活动中有违纪违法行为的,应当进行监督。

第四章 监督措施和监督方式

第十七条 检察长、副检察长、执法办案部门负责人履行执法办案内部监督职责时,可以在其职责范围内组织采取下列措施:

(一)参加或者列席执法办案工作会议,审查和调阅有关文件、案件材料、办案安全防范预案、审讯同步录音录像资料及其他相关材料;

(二)察看办案现场,旁听开庭审理,或者通过局域网对执法办案活动进行网络监控;

(三)听取有关机关、部门或者人民监督员的意见,向发案单位或者诉讼参与人了解情况;

(四)组织检务督察和专项检查;

(五)要求相关单位和人员就监督事项涉及的问题作出解释或者说明;

(六)责令相关单位和人员停止违反法律、纪律或者规章制度的行为;

(七)建议或者责令相关人员暂停执行职务,建议或者决定更换案件承办单位、案件承办人员;

(八)符合有关规定、不影响办案工作正常进行的其他措施。

第十八条

人民检察院监察部门履行执法办案内部监督职责时,可以采取《人民检察院监察工作条例》规定的各种监督措施;经检察长授权后,也可以采取本条例第十七条规定的各项措施。

第十九条 人民检察院各内设部门应当按照分工负责、互相制约原则,对其他部门的执法办案活动进行监督制约。

第二十条 人民检察院各内设部门的检察人员可以采取下列方式对其他检察人员履行执法办案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

(一)在相关的会议及案件管理、案件评查、执法检查等活动中,对其他检察人员的执法过错行为提出纠正建议;

(二)对其他检察人员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执法办案职责的行为予以告诫、提醒;

(三)向主管领导或者有关部门反映其他检察人员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执法办案职责的问题;

(四)符合有关规定、不影响办案正常进行的其他方式。

第二十一条 下级人民检察院和下级检察人员在执法办案活动中,对上级下达的明显违反法律规定的命令、指示,应当予以提醒。必要时,可以向上级人民检察院或者主管领导反映。

第二十二条 检察人员在执法办案活动中遇到说情或者其他干扰时,应当主动向主管领导或者上级人民检察院报告。遇有需要依法回避的情形时,应当主动提出回避申请。

第二十三条 人民检察院应当建立检察人员个人执法档案,将其办案的数量、质量、效果以及在执法办案活动中执行法律、遵守纪律、接受奖惩等情况记录归档。第二十四条 人民检察院应当将检察人员履行执法办案内部监督职责的情况列为年度岗位目标考核内容。

第五章 罚 则

第二十五条 检察人员在执法办案活动中发生执法过错或者违纪违法行为的,应当依照有关规定追究其执法过错责任和违纪违法责任。

第二十六条

检察人员拒不接受执法办案内部监督,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给予批评教育并责令其改正,构成违纪违法的,应当依照有关规定追究其违纪违法责任:

(一)故意干扰、阻挠执法办案内部监督的;

(二)拒不配合有关部门对执法过错和违纪违法案件进行调查处理的;

(三)拒不纠正执法过错和违纪违法行为的;

(四)对提出监督意见的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

(五)造成其他严重后果或者恶劣影响的。

第二十七条 检察人员在履行执法办案内部监督职责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给予批评教育并责令其改正,构成违纪违法的,应当依照有关规定追究其违纪违法责任:

(一)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监督职责,导致发生严重违纪违法案件的;

(二)发现严重执法过错和违纪违法行为不及时制止、纠正或者报告的;

(三)非法干预执法办案工作的;

(四)泄露案件或者工作秘密的;

(五)其他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的。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八条

各级人民检察院及其执法办案部门可以根据本规定制定本单位、本部门开展执法办案内部监督工作的实施细则。第二十九条 本规定由最高人民检察院负责解释。第三十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人民检察院执法办案内部监督实施细则

人民检察院

执法办案内部监督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

第一条

为了保证本院检察干警正确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确保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人民检察院执法办案内部监督暂行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所称执法办案内部监督,是指人民检察院对自身执法办案活动和检察人员在履行执法办案职责时遵守法律、纪律和规章制度情况实施的监督。

第三条

执法办案内部监督由检察长统一领导,副检察长分工负责,监察部门和执法办案部门各司其职,其他部门和广大检察人员普遍参与。

第四条

执法办案内部监督贯彻从严治检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立足防范、注重教育的原则,促进执法办案规范化。

第五条

执法办案内部监督与其他执法办案监督方式相结合,共同构成有效的执法办案监督体系。

第二章

监督对象和监督内容

第六条

执法办案内部监督的对象是本院各部门及检察人员的执法办案活动。

第七条

执法办案内部监督的主要内容是:

(一)在执法办案活动中遵守法律规定的情况;

(二)在执法办案活动中遵守检察纪律和规章制度的情况;

(三)在执法办案活动中履行法定职责的情况。

第八条

人民检察院在执法办案内部监督中,应当重点监督下列案件:

(一)初查后决定不立案的具有较大影响的职务犯罪案件;

(二)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变更强制措施的职务犯罪案件;

(三)侦查机关或者侦查部门持有异议的不予逮捕或者不予起诉的刑事案件;

(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逮捕后撤销案件、不起诉或者撤回起诉的刑事案件;

(五)人民法院作出无罪判决,或者被人民法院改变犯罪性质、改变罪名后明显影响量刑的刑事案件;

(六)当事人长期申诉、上访,经备案审查、复查、复核后改变原处理决定的刑事案件及民事、行政申诉案件,或者决定给予国家赔偿的刑事案件及民事、行政申诉案件;

(七)人民监督员提出不同意见,或者在本院内部存在重大意见分歧的职务犯罪案件;

(八)社会普遍关注,或者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刑事案件、民事、行政申诉案件;

(九)上级要求重点监督的刑事案件、民事、行政申诉案件。第九条 本院在执法办案内部监督中,应当重点防止和纠正下列行为:

(一)侵犯举报、控告、申诉人合法权益,或者泄露、隐匿、毁弃、伪造举报、控告、申诉等有关材料的;

(二)违法违规剥夺、限制诉讼参与人人身自由,或者违反办案安全防范规定的;

(三)非法搜查,违法违规查封、扣押、冻结追缴款物,或者违法违规处理查封、扣押、冻结追缴款物及其孳息的;

(四)违法违规采取、变更、解除、撤销强制措施,或者超期羁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

(五)刑讯逼供、暴力取证,或者以其他非法方法获取证据的;

(六)违法使用警械警具,或者殴打、体罚虐待、侮辱诉讼参与人的;

(七)隐匿、毁弃、伪造证据,违背事实作出勘验、检查、鉴定结论,包庇放纵被举报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使无罪的人受到刑事追究的;

(八)违反法定程序或者办案纪律干预办案,或者未经批准私自办案的;

(九)私自会见案件当事人及其亲友、辩护人、代理人,或者接受上述人员提供的宴请、财物、娱乐活动的;

(十)为案件当事人及其亲友、代理人打探案情、通风报信,或者泄露案件秘密的;

(十一)越权办案、插手经济纠纷,利用执法办案之机拉赞助、乱收费、乱罚款,让发案单位、当事人报销费用,或者占用发案单位、当事人的交通、通讯工具的;

(十二)违法违规剥夺、限制当事人诉讼权利,或者妨碍律师参与刑事诉讼的;

(十三)具有法定回避情形而不申请回避的;

(十四)其他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

第三章

监督责任主体和监督职责

第十条

执法办案内部监督工作的责任主体是本院检察长、副检察长、监察室、执法办案部门负责人及其检察人员。

第十一条

检察长、副检察长在执法办案内部监督中承担以下职责:

(一)对执法办案内部监督工作实施领导,提出任务和要求,研究解决工作中的突出问题;

(二)对本院执法办案部门执法办案活动进行监督;

(三)对本院其他领导班子成员、执法办案部门负责人、上级人民检察院检察人员履行执法办案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

(四)组织查处本院发生的执法过错案件,并责令纠正;

(五)完成上级人民检察院交办的其他执法办案内部监督任务。第十二条

监察部门在执法办案内部监督中承担以下职责:

(一)对执法办案内部监督工作进行归口管理,研究制定有关的工作措施和规章制度,对本院执法办案部门执法办案内部监督工作进行指导、督促和检查;

(二)对本院检察人员履行执法办案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

(三)受理、核查、处理在执法办案内部监督中发现的执法过错和违纪违法线索;

(四)向本院领导和上级人民检察院监察部门报告执法办案内部监督工作的情况,对执法办案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监察建议,并督促落实;

(五)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执法办案内部监督任务。

第十三条

执法办案部门负责人在执法办案内部监督中承担以下职责:

(一)组织制定本部门和下级人民检察院对口部门执法办案内部监督的工作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办案流程和纪律要求;

(二)对本部门的执法办案活动进行监督;

(三)对本部门其他检察人员、本院领导班子成员和上级人民检察院对口部门检察人员履行执法办案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

(四)协助有关部门调查处理本部门发生的执法过错案件,并责令纠正;

(五)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执法办案内部监督任务。

第十四条

执法办案部门检察人员在执法办案内部监督中承担以下职责:

(一)对本院检察长、副检察长和上级人民检察院对口部门检察人员履行执法办案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

(二)对本院检察人员履行执法办案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

(三)及时向上级或者有关部门反映所发现的执法过错问题;

(四)完成上级交办的执法办案内部监督任务。

第十五条

人民检察院的其他部门及其他检察人员发现执法办案部门及其检察人员在执法办案活动中有违纪违法行为的,应当进行监督。

第十六条

发现上级人民检察院及其检察人员在执法办案活动中有违纪违法行为的,应当进行监督。

第四章 监督措施和监督方式

第十七条 检察长、副检察长、执法办案部门负责人履行执法办案内部监督职责时,可以在其职责范围内组织采取下列措施:

(一)参加或者列席执法办案工作会议,审查和调阅有关文件、案件材料、办案安全防范预案、审讯同步录音录像资料及其他相关材料;

(二)察看办案现场,旁听开庭审理,或者通过局域网对执法办案活动进行网络监控;

(三)听取有关机关、部门或者人民监督员的意见,向发案单位或者诉讼参与人了解情况;

(四)组织检务督察和专项检查;

(五)要求相关单位和人员就监督事项涉及的问题作出解释或者说明;

(六)责令相关单位和人员停止违反法律、纪律或者规章制度的行为;

(七)建议或者责令相关人员暂停执行职务,建议或者决定更换案件承办单位、案件承办人员;

(八)符合有关规定、不影响办案工作正常进行的其他措施。第十八条

监察部门履行执法办案内部监督职责时,可以采取《人民检察院监察工作条例》规定的各种监督措施;经检察长授权后,也可以采取本条例第十七条规定的各项措施。

第十九条

本院各内设部门应当按照分工负责、互相制约原则,对其他部门的执法办案活动进行监督制约。

第二十条

各内设部门的检察人员可以采取下列方式对其他检察人员履行执法办案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

(一)在相关的会议及案件管理、案件评查、执法检查等活动中,对其他检察人员的执法过错行为提出纠正建议;

(二)对其他检察人员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执法办案职责的行为予以告诫、提醒;

(三)向主管领导或者有关部门反映其他检察人员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执法办案职责的问题;

(四)符合有关规定、不影响办案正常进行的其他方式。第二十一条

本院检察人员在执法办案活动中,对上级下达的明显违反法律规定的命令、指示,应当予以提醒。必要时,可以向上级人民检察院或者主管领导反映。

第二十二条

检察人员在执法办案活动中遇到说情或者其他干扰时,应当主动向主管领导或者上级人民检察院报告。遇有需要依法回避的情形时,应当主动提出回避申请。

第二十三条

建立检察人员个人执法档案,将其办案的数量、质量、效果以及在执法办案活动中执行法律、遵守纪律、接受奖惩等情况记录归档。

第二十四条

将检察人员履行执法办案内部监督职责的情况列为岗位目标考核内容。

第五章

第二十五条

检察人员在执法办案活动中发生执法过错或者违纪违法行为的,应当依照有关规定追究其执法过错责任和违纪违法责任。

第二十六条

检察人员拒不接受执法办案内部监督,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给予批评教育并责令其改正,构成违纪违法的,应当依照有关规定追究其违纪违法责任:

(一)故意干扰、阻挠执法办案内部监督的;

(二)拒不配合有关部门对执法过错和违纪违法案件进行调查处理的;

(三)拒不纠正执法过错和违纪违法行为的;

(四)对提出监督意见的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

(五)造成其他严重后果或者恶劣影响的。

第二十七条

检察人员在履行执法办案内部监督职责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给予批评教育并责令其改正,构成违纪违法的,应当依照有关规定追究其违纪违法责任:

(一)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监督职责,导致发生严重违纪违法案件的;

(二)发现严重执法过错和违纪违法行为不及时制止、纠正或者报告的;

(三)非法干预执法办案工作的;

(四)泄露案件或者工作秘密的;

(五)其他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的。

第六章

第二十八条

各执法办案部门可以根据本细则制定本部门开展执法办案内部监督工作的实施细则。

第二十九条

本细则由本院纪检组负责解释。第三十条

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自治区纪委监察厅关于加强办案人员内部监督的暂行规定

自治区纪委监察厅关于加强办案人员内部监督的暂行规定

第一条 为认真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政治坚强、公正清廉、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要求,在新形势下加强对委厅机关办案人员的内部监督,进一步规范办案人员的办案行为,严明办案纪律,实现关口前移,使办案人员在履行职责中,廉洁公正,严守纪律,务实高效,秉公执纪,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的适用范围是委厅机关案件检查室的办案人员及经批准参于办案的其他人员。

第三条 监督内容

(一)要廉洁办案,不得有下列行为:

1、明知是涉嫌违纪人员及其亲友,而与之建立私人联系和交往;

2、通过涉嫌违纪单位和人员为本人、亲友办理私人事项;

3、利用办案之机,接受涉嫌违纪人员及其单位宴请,收受钱、物;

4、向被调查人及其亲友,或者涉嫌违纪的被调查单位私自借用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和其他物品或报销各种费用;

5、利用工作之便,为案件当事人说情。

(二)要秉公办案,不得有下列行为:

1、篡改、隐瞒、销毁或伪造证据,歪曲事实,弄虚作假,故意夸大或缩小案情;

2、以指供、逼供、诱供等手段获取证据,侵害被调查人或有关人员的合法权益;

3、因徇私情,瞒案不报,压案不办或无故拖延办案时限的;

(三)要严守办案机密,不得有下列行为:

1、打听、了解不应该知道的案件情况;

2、擅自泄露、扩散有关举报材料的内容及领导批示,或私自向被举报人透露举报人的情况和举报材料的内容;

3、违反办案保密制度,泄露案情,扩散证据材料,或者向案件当事人和其他涉嫌人员及其亲友透露有关案件信息;

4、要严格办案纪律,不得有下列行为:

(1)擅自将案件线索转交司法机关及有关部门;

(2)擅自配合司法机关及有关部门查处案件;

(3)擅自干预、插手司法机关及有关部门的案件查处工作。

第四条 监督办法

1、认真执行《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和委厅机关制定的案件检查工作方面的有关规定,严格办案程序。

2、认真贯彻落实中纪委[2001]15号文件精神,严格使用“两规”、“两指”措施。

3、要严格实行查办案件责任制。各室对接受案件检查工作的办案人员,要明确主办人员和协办人员。主办人员要对办案人员执行办案纪律的情况负责监督。

4、要严格实行办案回避制度。凡是与案件中被调查人有亲属关系、利害关系或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查处案件的人,应予以回避。回避应由本人提出申请,主管领导批准,或由主管领导直接决定。

5、实行案件检查工作报告制度。各室在案件调查过程中,除按规定程序报告请示外,对新发现的重大违纪线索、调查遇到重大阻力、需采取重大措施,或办案人员违反办案纪律的,必须及时向主管领导报告。

6、实行办案回访制度。各室直接受理立案查处的案件,结案后,室领导要到发案单位进行回访,了解办案人员在办案过程中的执纪执法情况,回访情况以书面形式交委厅分管领导审阅后由各室存档。

7、加强自我监督。办案人员必须不断增强自我约束、自我监督意识,自觉地经常检查自己的言行,主动纠正存在的问题,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严格遵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群众工作纪律。

8、加强党内监督。要充分发挥党组织对办案人员的监督,办案人员在生活会上要向组织报告办案工作的执纪情况,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主动接受组织监督。

第五条 监督领导

1、由主管案件工作的副书记和常委负责对办案人员监督的领导,案件检查室具体负责对办案人员执纪行为的监督检查;机关党委、干部室应针对办案人员的思想、工作实际,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参与对办案人员的监督。

2、坚持正面引导,调动爱护办案人员积极性。监督工作要与思想政治工作、表杨好人好事和弘扬正气相结合;要与组织调整、任用干部和职务升降相结合;要与定期讲评和年终考核相结合;以充分发挥正面引导和激励鼓舞作用,实施对办案人员更有效的监督。

3、切实加强办案队伍自身建设。各室要注重加强对办案人员的学习和教育,不断提高办案人员的素质;强化对办案人员的监督,关心办案人员,发现其有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提醒或批评教育。如发现办案人员违反第三条各款项内容的,应及时报告主管领导,经核实确认有违纪事实存在,应交由委厅有关部门查处。

第四篇: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工作执法办案必备手册

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工作执法办案必备手册

作 者:吴佳伟

出版社:中国检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出版 开 本:16开精装 册 数:全四卷 光盘数:0 定价:1086元

优惠价:490元

进入20世纪,书籍已成为传播知识、科学技术和保存文化的主要工具。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传播知识信息手段,除了书籍、报刊外,其他工具也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但书籍的作用,是其他传播工具或手段所不能代替的。在当代, 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书籍仍然是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传播工具。

详细介绍:

第一篇 检察院检务督察工作相关规定

关干印发《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务督察工作暂行规定》的通知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印发《检察官培训条例》的通知 人民检察院监察工作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全文)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 第二篇 检察权内部运行机制规范化

第一章 分工制约—检察权分类与内部制约机制

第二章 瓶颈掣肘—执法不规范,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 第三章 路径选择检察权内部运行机制之规范化 第三篇 检察权内部制约机制

第一章 检察权内部监督制约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第二章 检察权内部监督制约的基本原则

第三章 当前检察权内部监督制约的主要环节及存在问题 第四章 检察权内部制约机制的实践和探索 第四篇 检察官管理监督制度 第一章 检事官管理的应用理论 第二章 检察官

第三章 检察官的职责和职权 第四章 检察官的权利与义务 第五章 检察官的选拔任用 第六章 柱察官的等级 第七章 检察官的考核

第八章 检察官的素质与培训

第九章 检察官的职业行为规范与奖惩 第十章 检察官的回避

第十一章 检察官的辞职,辞退和退休

第十二章 检察官的工资、津贴及其他福和待遇 第五篇 检察工作制度 第一章 检察制度概述

第二章 楦察制度的演进与类型

第三章 中国检察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第四章 检察体制与组织结构

第五章 中国检察机关的法律地位以及外部关系 第六章 检察活动的基本原则

第七章 检察机关侦膏、逮捕、起诉制度 第八章 检察机关司法监督制度

第九章 检察机关其他方面的职能制度 第十章 检察机关办案责任机制

第十一章 港、澳、台检察制度简介 第六篇 检察机关职务犯罪监督

第一章 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范围与刑事政策的作用范围 第二章 检察机关预肪职务犯罪工作的职能与对象范围 第三章 柱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途径 第七篇 检察权的规范遣作与人权保障监督

第一章 检察权的规范运作与尊重保障人权的互动 第二章 作为刑事实体法固定成果的人权保障机制

第三章 谨肪拉察环节自狈力个陛化现象,谨防权力行使者漠视人权 第四章 检察权的求刑权内容与人权保障之间互动的基础 第五章 权力窖体的主体化与国家公诉等职权的平衡 第六章 控辩主体职能平衡与权力的相对化

第七章 以人权保障为基础的刑事起诉政策架构

第八章 以人权保障为基础的刑事起诉政策的执行(一)第九章 以人权保障为基础的刑事起诉政策的执行(二)第十章 以人权保障为基础的民事公诉政策架构与执行

第十一章 现代刑事诉讼公正和效率的界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盂提升 第十二章 注重当事人权益之间的相对平衡,唤醒“桩遗忘了的桩害人”

第十三章 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的重要维度—检察环节证人权益的行使和保障 第八篇 检察权的外部旦督制约机制及其完善 第一章 检察权的外部监督制约机制 第二章 检察权的杜会监督制约机制 第三章 人大监督与拉察工作 第九篇 检察机关规范执公蓝督

第一章 检察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途径与方式 第二章 业务考评制度与刑事法治

第三章 加强案件管理,正确行使检察权

第四章 “迫处”的“正当程序”危机及其改革出路

第五章 人民监督员监督“五种情形”的方式、方法及程序问题 第六章 民事抗诉工作程序的规范化建设

第七章 行政执法与刑事诉讼衔接的理论与实践 第八章 解构与建构:从错案追究到司法惩戒 第九章 刑事政策的发展与运用

第十篇 合理配置检察权强化法律监督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刑事诉讼中的检察权配置 第三章 植察权约束机制与刑事赔偿 第四章 民行诉讼中的检察权配置 第十一篇 检察独立体制问题

第一章 检察机关依法独立职权的制度保障

第二章 上趿检察机关领导下级检察机关的范围和程序 第十二篇 改革措施

第一章 我国检察改革的五大关系 第二章 人民监督员制度

第三章 主诉检察官办案责任制 第四章 检察机关以事立案制度 第五章 检察引导侦查 第六章 零口供规则 第七章 暂缓起诉制度 第八章 量刑请求权

第九章 中国式辩诉交易 第十章 普通程序简易审

第十三篇 检察官的惩处制度 第一章 惩处概述 第二章 惩处的原则

第三章 楦察官受惩处的事由及种类 第四章 惩处的权限和程序

第五章 国外有关检察官纪律和惩处的规定 第十四篇 检察机关工作实践探讨

第一章 强化机制建设推进渎职僵权检察工作 第二章 论和谐杜会视野下的检察说理性司法 第三章 完善检察工作机制提升法律监督能力 第四章 论法律监督能力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第五章 从人力资源要素论法律监督能力建设 第六章 检察权能与职能机构改革

第七章 检察权配置中的权力均衡问题

第八章 刑事诉讼中检察权合理配置的立法构想 第九章 譬检关系的理想与实践

第十章 试论我国检察权配置存在的问题 第十一章 浅谈我国检察权的内容

第十二章 浅谈独立行使检察权的制度保障 第十三章 浅议摹层检察机关内设机构改革 第十四章 论检察权的外部监督制约机制

第十五章 论检察权内部监督制约机制的必要性及基本原则 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工作执法办案必备手册 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工作执法办案必备手册

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工作执法办案必备手册

第一篇 检察院检务督察工作相关规定

关干印发《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务督察工作暂行规定》的通知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印发《检察官培训条例》的通知 人民检察院监察工作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全文)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 第二篇 检察权内部运行机制规范化

第一章 分工制约—检察权分类与内部制约机制

第二章 瓶颈掣肘—执法不规范,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 第三章 路径选择检察权内部运行机制之规范化 第三篇 检察权内部制约机制

第一章 检察权内部监督制约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第二章 检察权内部监督制约的基本原则

第三章 当前检察权内部监督制约的主要环节及存在问题 第四章 检察权内部制约机制的实践和探索 第四篇 检察官管理监督制度 第一章 检事官管理的应用理论 第二章 检察官 第三章 检察官的职责和职权 第四章 检察官的权利与义务 第五章 检察官的选拔任用 第六章 柱察官的等级 第七章 检察官的考核

第八章 检察官的素质与培训

第九章 检察官的职业行为规范与奖惩 第十章 检察官的回避

第十一章 检察官的辞职,辞退和退休

第十二章 检察官的工资、津贴及其他福和待遇 第五篇 检察工作制度 第一章 检察制度概述

第二章 楦察制度的演进与类型

第三章 中国检察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第四章 检察体制与组织结构

第五章 中国检察机关的法律地位以及外部关系 第六章 检察活动的基本原则

第七章 检察机关侦膏、逮捕、起诉制度 第八章 检察机关司法监督制度

第九章 检察机关其他方面的职能制度 第十章 检察机关办案责任机制

第十一章 港、澳、台检察制度简介 第六篇 检察机关职务犯罪监督

第一章 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范围与刑事政策的作用范围 第二章 检察机关预肪职务犯罪工作的职能与对象范围 第三章 柱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途径 第七篇 检察权的规范遣作与人权保障监督

第一章 检察权的规范运作与尊重保障人权的互动 第二章 作为刑事实体法固定成果的人权保障机制

第三章 谨肪拉察环节自狈力个陛化现象,谨防权力行使者漠视人权 第四章 检察权的求刑权内容与人权保障之间互动的基础 第五章 权力窖体的主体化与国家公诉等职权的平衡 第六章 控辩主体职能平衡与权力的相对化

第七章 以人权保障为基础的刑事起诉政策架构

第八章 以人权保障为基础的刑事起诉政策的执行(一)第九章 以人权保障为基础的刑事起诉政策的执行(二)第十章 以人权保障为基础的民事公诉政策架构与执行

第十一章 现代刑事诉讼公正和效率的界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盂提升 第十二章 注重当事人权益之间的相对平衡,唤醒“桩遗忘了的桩害人”

第十三章 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的重要维度—检察环节证人权益的行使和保障 第八篇 检察权的外部旦督制约机制及其完善 第一章 检察权的外部监督制约机制 第二章 检察权的杜会监督制约机制 第三章 人大监督与拉察工作 第九篇 检察机关规范执公蓝督

第一章 检察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途径与方式 第二章 业务考评制度与刑事法治

第三章 加强案件管理,正确行使检察权

第四章 “迫处”的“正当程序”危机及其改革出路

第五章 人民监督员监督“五种情形”的方式、方法及程序问题 第六章 民事抗诉工作程序的规范化建设

第七章 行政执法与刑事诉讼衔接的理论与实践 第八章 解构与建构:从错案追究到司法惩戒 第九章 刑事政策的发展与运用

第十篇 合理配置检察权强化法律监督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刑事诉讼中的检察权配置 第三章 植察权约束机制与刑事赔偿 第四章 民行诉讼中的检察权配置 第十一篇 检察独立体制问题

第一章 检察机关依法独立职权的制度保障

第二章 上趿检察机关领导下级检察机关的范围和程序 第十二篇 改革措施

第一章 我国检察改革的五大关系 第二章 人民监督员制度

第三章 主诉检察官办案责任制 第四章 检察机关以事立案制度 第五章 检察引导侦查 第六章 零口供规则 第七章 暂缓起诉制度 第八章 量刑请求权

第九章 中国式辩诉交易 第十章 普通程序简易审

第十三篇 检察官的惩处制度 第一章 惩处概述 第二章 惩处的原则

第三章 楦察官受惩处的事由及种类 第四章 惩处的权限和程序

第五章 国外有关检察官纪律和惩处的规定 第十四篇 检察机关工作实践探讨

第一章 强化机制建设推进渎职僵权检察工作 第二章 论和谐杜会视野下的检察说理性司法 第三章 完善检察工作机制提升法律监督能力 第四章 论法律监督能力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第五章 从人力资源要素论法律监督能力建设 第六章 检察权能与职能机构改革

第七章 检察权配置中的权力均衡问题

第八章 刑事诉讼中检察权合理配置的立法构想 第九章 譬检关系的理想与实践

第十章 试论我国检察权配置存在的问题 第十一章 浅谈我国检察权的内容

第十二章 浅谈独立行使检察权的制度保障 第十三章 浅议摹层检察机关内设机构改革 第十四章 论检察权的外部监督制约机制

第十五章 论检察权内部监督制约机制的必要性及基本原则

作 者:吴佳伟

出版社:中国检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出版 开 本:16开精装 册 数:全四卷 光盘数:0 定价:1086元

优惠价:490元

本店订购简单方便,可以选择货到付款、汇款发货、当地自取等方式 全国货到付款,满200元免运费,更多请登陆文成图书。

第五篇:人民检察院办案流程

人民检察院办案流程

第一节 受理案件的范围和案件来源

第一条

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刑事案件的范围,应当按照刑事诉讼法第十三条第二款的规定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案件管辖范围的分工执行。

第二条

人民检察院受理案件的来源:

一、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控告和检举的;

二、个人控告和检举的;

三、党委、人大常委、上级人民检察院交办的;

四、有关机关移送的;

五、犯罪人自首的;

六、人民检察院自己发现的。

第三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向人民检察院控告、检举犯罪、用书面形式提出。个人向人民检察院控告、检举犯罪,可以用书面形式,也可以口头提出。检察人员接受口头控告、检举时,应将控告、检举写成笔录,经控告、检举人确认无误后,由控告、检举人签名或盖章,同时向控告、检举人讲明诬告应负的法律责任。控告、检举人如果不愿意公开自己的姓名,在侦查期间,应当为他保守秘密。

第四条

犯罪人坦白、自首可以用书面形式或口头陈述。对口头自首的,检察人员应作好笔录,记明犯罪的具体事实(包括时间、地点、情节、手段、后果等),经自首人核对无误后,签名或盖章。记录人亦应在笔录上签名。

第五条

对于个人的控告、检举、犯罪人的自首和其他单位移送的案件都应当接受,其中不属于人民检察院管辖范围的,应当及时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通知控告、检举单位或控告、检举人。对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

第二节 立案前的审查和立案

第六条

人民检察院对于控告、检举、自首、移送、交办和自已发现的违法犯罪材料,应当及时进行审查,并分别情况,进行处理。

一、经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即填写《立案请示报告》,经检察长批准或检察委员会决定,制作《立案决定书》。按照案件管理制度的规定及时报上级人民检察院备案。上级人民检察院认为不应当立案的,应用书面形式及时通知下级人民检察院予以撤销。下级人民检察院有不同意见时,可以提请上级人民检察院复议。复议结果应及时通知下级人民检察院执行。

《立案决定书》内容包括:被告人姓名、性别、年龄、籍贯、文化程度、工作单位、职务、案由和案件来源、主要犯罪事实、决定立案的根据等。

二、经审查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具有刑事诉讼法第十一条规定的情形之一不予立案的,经科、处长或检察长批准后,应制作《不立案通知书》,将不立案的原因和理由通知控告、检举单位或控告、检举人.控告、检举单位或控告、检举人不服,可以申请复议,复议的结果,应当通知控告、检举单位或控告、检举人。

三、经审查认为控告、检举的犯罪事实不清、需要补充材料才能确定立案或不立案的,可以通知控告、检举单位补充材料,人民检察院也可以派人直接调查,或者配合有关部门联合调查,对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立案侦查;认为犯罪情节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移送有关部门处理。并通知原控告、检举单位或个人。

第七条

对于有关部门随案移交的调查材料,必须认真审查核实,经主办案件的检察员认定签字,才可作证据使用。

第八条

县级以上干部、知名人士犯罪需要立案侦查的,按干部管理权限的规定,由相应的人民检察院向有关部门通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或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犯罪,需要立案侦查的,应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相应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报。

第九条受案后,对于需要勘验现场的案件,应迅速组织力量勘验,以发现和收取犯罪痕迹和证据。

第三节 侦 查

第十条

立案侦查的案件,应当制定侦查计划,经主管科、处长或检察长批准后实施.侦查计划的内容包括:应查明的问题和追查的线索、侦查的方法、步骤、措施、时间、注意事项、参与侦查人员的职责分工等。

第十一条

从事侦查工作的人员,凭人民检察院的证明文件向有关单位和人员收集、调取证据。对于不能调取的证据,可以拍照、复制。

第十二条

对不需要拘留、逮捕的被告人,可以传唤到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检察院指定的地点进行讯问,也可以到被告人所在单位或住处进行。对在押的被告人,应填写《提押证》,前往看守所进行讯问,或者提到人民检察院讯问。

在讯问被告人时,办案人员不得少于二人。

第十三条

传唤被告人,应使用《传讯通知书》。经过传唤无故不到的,经科、处长批准,可以拘传。拘传要出示人民检察院的《拘传证》。

第十四条

讯问被告人前应作好充分准备,熟悉案情和适用的法律条款,作出讯问计划。讯问时既让被告人陈述有罪情节,也允许被告人作无罪辩解,并可以结合案情进行必要的政策、法律教育。

第十五条

讯问被告人,要作好讯问笔录(可以录音、录象)。讯问笔录应交被告人核对,对于没有阅读能力的应当向他宣读。如笔录有差错、遗漏,应当允许被告人更正或者补充,经核对无误后,由被告人逐页在笔录上签名(盖章)或者捺指印。讯问人员和记录人员亦在笔录末页上

签名。如果被告人拒绝签名(盖章)或捺指印的,应在笔录上注明,被告人可以自行书写供词,检察人员也可以让被告人书写供词。

第十六条

询问证人,应个别进行。询问前,应告知证人要如实地提供证据、证言和有意作伪证或者隐匿罪证应负的法律责任。询问时,办案人员不得少于二人。询问证人和被害人要作好询问笔录,询问笔录应交被询问人核对,对于没有阅读能力的应当向他宣读。如笔录有差错、遗漏,应允许被询问人更正或补充,经核对无误后,由被询问人签名或盖章。询问人和记录人员亦应在笔录末页签名。

第十七条

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应告知他有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权利。

第十八条

为了发现和搜索犯罪证据,对与犯罪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尸体等应当在检察人员主持下进行勘验、检查,人民检察院可以指派或者聘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进行,也可以请公安机关协助,共同进行,检察人员主持或参与勘验、检查工作,必须持有人民检察机关的证明文 件。被告人如拒绝检查,检察人员认为有必要时,可以强制检查。现场勘查必须邀请两名与案件无关、为人公正的公民作见证人。公安司法人员不能充当见证人。

第十九条

侦查中,如有必要由受害人、被告人、证人对某些物品、文件、尸体或参与犯罪的人进行辨认的时候,经科、处长或检察长批准可以进行辨认。在组织对人的辨认时,应将被辨认的对象混杂在三个以上年龄、衣着、体貌等特征大致相似的人当中,进行辨认。辨认应当分别进行。在辨认前,应详细询问辨认人,要其陈述被辨认的人或物有哪些突出的特征。不能让辨认人事前看到所要辨认的对象,在辨认过程中,检察人员不能对辨认者给予任何暗示。第二十条

勘验、检查、辨认的情况,应当写成笔录,由参加勘验、检查、辨认的人和见证人、检察人员签名或者盖章。

第二十一条 为了查明案情,需要解决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的时候,应当指派或聘请有专门知识并和本案无利害关系的人员进行鉴定。

第二十二条

聘请鉴定人应先由人民检察院写出《聘请书》,通过鉴定人所在机关、团体聘请。进行鉴定前,应向鉴定人送达所需鉴定的文件、物品、痕迹、帐薄、凭证以及有关材料,并提出要求鉴定解决的问题。鉴定后应写出鉴定结论,由鉴定人签名或盖章。用作证据的鉴定结论如果被告人提出申请,可以补充鉴定或者重新鉴定。

第二十三条

为了确定案件中某种事实情节的存在或者不存在,在必要的时候,经检察长批准,可以进行侦查实验。但要禁止一切足以造成危险、侮辱人格或有伤风化的行为。侦查实验的过程和结果,要全面、详细、准确地记录下来。参加实验的人应在笔录上签字或盖章。

第二十四条

为了收集犯罪证据,检察人员可以对被告人以及可能隐藏罪证的人的身体、物品、住处和其他有关的地方进行搜查,搜查时应出示《搜查证》,并有见证人在场。《搜查证》应由检察长签发。在执行拘留、逮捕时,遇有紧急情况,不另用搜查证也可以进行搜查。

第二十五条

检查和搜查妇女的身体,应由女工作人员进行,检查身体,必要时也可由医师进行。

第二十六条

搜查的情况应当写成笔录,由检察人员、被搜查人或者家属和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如果被搜查人在逃或者他的家属拒绝签名、盖章,应当在笔录上注明。

第二十七条

对于扣押的物品和文件,应当会同在场见证人和被扣押物品持有人查点清楚,并当场开列清单一式两份,由检察人员、见证人、被搜查人或其家属签名或者盖章,一份交被搜查人或其家属,一份附卷备查。

第二十八条

需要扣押被告人的邮件、电报或者冻结被告人银行存款的时候,应经检察长批准,填写《决定扣押邮件、电报通知书》、《停止支付储蓄存款通知书》,分别通知邮电部门和银行执行。

第二十九条

对于已决定扣押的邮件、电报和冻结的存款,如不需要继续“扣押”或者“冻结”的时候,应当按原审批手续填写《停止扣押邮件、电报通知书》或《解除停止支付储蓄存款通知书》,分别通知有关部门,停止扣押或者解除冻结。

第三十条

对于扣押的物品、文件、邮件、电报,应妥善保存,不得动用、调换或毁损。经查明确实与案件无关的,应当迅速退还原主或者原邮电部门。

第三十一条

检察人员遇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检察人员回避。对驳回申请回避的决定,当事人可以申请复议一次。检察人员的回避由检察长决定;检察长的回避由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决定。对侦查人员的回避作出决定前,侦查人员不能停止对案件的侦查。

第四节 侦查中的强制措施

第三十二条人民检察院在侦查中可以使用五种强制措施,即: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

第三十三条

人民检察院在侦查过程中,对于犯罪分子犯罪后企图行凶、自杀、逃跑以及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等情况,确实需要先行拘留的,填写《呈请拘留审批表》经检察长决定后,填写《拘留人犯通知书》通知公安机关填发《拘留证》并执行,必要时人民检察院可派员协助。并按照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三十四条

逮捕人犯,应当严格按照刑事诉讼法第四十条的规定执行。逮捕人犯应填写《逮捕人犯审批表》,经检察长或者检察委员会决定,并签发《决定逮捕通知书》通知公安机关填发《逮捕证》并执行,必要时人民检察院可派员协助。同时报上级人民检察院备案。上级人民检察院发现错捕,应通知下级人民检察院纠正。应当逮捕的被告人如果在逃,可提请公安机关发布通缉令,采取有效措施追捕归案。

第三十五条

县级以上干部和知名人士犯罪需要逮捕的,由相应的人民检察院按干部管理权限的规定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后审查决定。与有关部门意见有分岐的,报告上级人民检察院决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或地方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犯罪需要逮捕的,应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相应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许可。人民检察院认为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不同意逮捕意见有错误的时候,可以要求复议。如属现行犯被拘留,决定拘留的机关必须立即报请该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

第三十六条 人民检察院对于已拘留、逮捕的被告人,应当在二十四小时内进行讯问。除有碍侦查或者无法通知的情形以外,应当把拘留、逮捕的原因和羁押的处所在二十四小时内通知被拘留、逮捕人家属或者所在单位。

第三十七条

对被告人需要采取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时,应经检察长批准。取保候审,应填写《取保候审决定书》,由保证人出具《保证书》。监视居住,应制作《监视居住决定书》,并填写《监视居住委托书》,由当地公安派出所执行,或者交由受委托的当地政府部门、被告人所在单位执行。对被监视居住的,应根据案件和被告人的具体情况,指定不得离开的区域。

以上两种决定书都应向被告人宣读,并让被告人签名或者盖章。

第三十八条

对已经采取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的,如果需要撤销时,应经检察长批准,发出《撤销取保候审通知书》或《撤销监视居住通知书》,通知保证人、当地公安派出所、受委托的单位、被告人;需要逮捕的,应及时办理逮捕手续,予以逮捕。

第三十九条

对于被羁押的正在受侦查的被告人,不能在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期限内办结,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办法对社会没有危险性的,经检察长批准,可以变更强制措施,改为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期间,不计入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办案期限,但是不能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解除羁押时,应制作《决定释放通知书》通知公安机关执行。经上级人民检察院决定逮捕的人犯,需要变更或撤销强制措施的,应请示原决定逮捕的上级人民检察院决定。

第四十条

已逮捕的被告人,在侦查中的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两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应在羁押期限届满七天前报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和流窜作案的、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在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二条第一款规定的侦查羁押期限内不能办结的,应在羁押期限届满十五天前提出申请报告,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延长二个月;在侦查期间,发现被告人另有与原来立案的性质不同的罪行,可以经检察长批准补充侦查,重新计算羁押期限。改变管辖的侦查、起诉案件,从改变后的办案机关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办案期限。对被告人作精神病鉴定的期间不计入办案期限。凡延长羁押期限,都必须按规定办理延长羁押期限手续。

第五节 侦查终结

第四十一条

对于已侦查终结的案件,应由承办人写出《侦查终结报告》,提出提起公诉、或免予起诉或者撤销案件的意见,对于共同犯罪案件中不构成犯罪的被告人,应提出不起诉处理意见。经检察长或者检察委员会审查决定后,分别制作《起诉书》、《免予起诉决定书》、《不起诉决定书》《撤销案件决定书》并按照规定报上级人民检察院备案。第四十二条

提起公诉的案件,应当是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规定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

第四十三条

免予起诉的案件,应当是已经构成犯罪,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案件。对于免予起诉案件的赃款赃物、违禁品、作案工具等,须经检察长批准后予以收缴,并填写收缴赃款、赃物清单和《没收决定书》一式两份,一份交被告人,一份存档,并在《免予起诉决定书》的附注栏内注明。对被告人免予起诉决定后,应将免予起诉决定书送交被告人及其所在单位。如其在押,应当立即通知公安机关释放。免予起诉案件的附带民事诉讼,可以对被告人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并监督当事者双方达成协议。在执行协议中发生的纠纷,当事人可以自诉到人民法院审理。

第四十四条

对决定撤销的案件,应填写《撤销案件决定书》,分别交被告人所在单位,报上级人民检察院备案、存档,有通知被告人必要的,可交被告人一份。如被告人在押,应当立即通知公安机关释放。

第四十五条

已经侦查终结的案件,准备起诉的时间不得超过一个月;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

第四十六条

起诉以后,由人民法院退回补充侦查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内补充侦查完毕。

第四十七条

对于控告、检举材料,经审查认为被告人不需要作刑事处罚或决定免诉、撤销案件或不予起诉,需要移送有关机关处理的;以及查处案件中发现发案单位在工作和管理方面存在漏洞或问题的,应向有关机关发出《检察建议书》,并请他们将研究处理结果告诉人民检察院。

第六节 其 他

第四十八条

对于决定起诉的案件的提起公诉、出庭支持公诉、审判监督工作以及本程序有关逮捕、起诉、免予起诉的未尽事项,参照本院《刑事检察工作试行细则》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九条 军事检察院、铁路运输检察院直接受理刑事案件的办案程序可参照本程序自行制订。并报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第五十条

关于案件材料归档立卷制度另行规定。

下载高检院《人民检察院执法办案内部监督暂行规定》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检院《人民检察院执法办案内部监督暂行规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执法办案

    执法办案、队伍建设、审判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在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为大局服务等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各级法院要准确把......

    执法办案工作计划

    执法办案工作计划一、上年同期数 截止2010年12月底,草河工商所共办理行政处罚案件××件(一般程序××件),罚没款××万元,案值××万元。其中无照经营案件××件,罚没款××万元,......

    执法办案先进个人材料

    全省工商系统执法办 案先进个人推荐材料 秉公执法、勤政为民,忠诚履行“红盾卫士”神圣职责 — 在干部心中,他是一位政治坚定、纪律严明、业务精湛、秉公执法的好同志;在群众心......

    人民检察院反贪局办案安全工作报告

    人民检察院反贪局关于 办案安全防范的工作报告 尊敬的市院领导 办案安全问题一直以来被视为是我们反贪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办案过程中,我局始终将“办案安全”放在办案过程......

    人民警察执法办案规范

    人民警察执法办案规范(一)、严禁刑讯逼供,体罚、虐待、侮辱他人; (二)、严禁超过询问查证的时间限制人身自由; (三)、严格执行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分离制度,严格按照规定将罚没的财物......

    工商执法办案工作经验材料

    今年以来,**县工商局根据省、市局的部署,认真落实“四统一”要求,积极探索全员办案工作思路,在全系统扎实推行集中办案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执法办案工作呈现出“案件数量增加、......

    执法办案质量自查情况[合集]

    执法办案质量自查情况 根据《关于开展执法办案质量大检查的通知》的要求,市院反渎局认真组织人员对2010年以来所办案件进行自查分析,查找存在问题,研究整改措施,努力提高办案质......

    工商部门执法办案有关期限

    工商部门执法办案有关期限 一、先行登记保存证据 采取先行登记保存证据的措施的,应当在七日内及时作出处理决定(《行政处罚法》第37条)。 二、行政强制措施 ⒈查处取缔无照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