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学习笔记内容[最终版]

时间:2019-05-13 19:38: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习近平学习笔记内容[最终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习近平学习笔记内容[最终版]》。

第一篇:习近平学习笔记内容[最终版]

所谓“会议行政”,是指行政任务的分配和执行由上级党政部门及同级党政领导班子以会议形式实施、推动和完成的制度化形式,这由行政压力型体制特性所决定。简言之,文件和会议是政治动员与行政动员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即会议是政治动员的重要手段,经由会议的方式,文件得到自上而下的传达,会议和文件便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所以,文件和会议是基层政府治理“文山会海”的构成要件,“文件政治”和“会议行政”是“文山会海”的本质属性,导致基层政府的政治与行政活动始于文件和会议,亦终于文件和会议。

进一步讲,基层的“文件政治”与“会议行政”有两个特点:第一,多头文件传递链条。一是来自纵向关系的传递: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上下级地方政府间的关系、上级主管部门与下级政府间的关系,以及上下级地方政府对口部门之间的关系。二是来自横向关系的传递:各级地方政府内部间的关系与不存在隶属关系的不同地方政府间的关系,其中,还存在同一层级政府间的关系和不同层级地方政府间的关系。第二,行政止于文件和会议。文件必是经由会议才能得到贯彻,由于官员政绩锦标赛和行政任务承包制等原因,“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的“文山会海”现象不可避免且成为常态,亦即几乎所有行政任务实施都要贯穿以文件和会议形式。

基层“文件治理”:文件与会议的来源及其表现形式

上述政治和行政特性必然会造成基层政府具有“文件治理”的特征。今天的“文件治理”是政治约束和“压力型体制”的政治锦标赛和行政任务层层分包的结果。两者治理方式没有高下之分,只是本质和内容略有不同。

“文件治理”的内在要求,就是“文件政治”与“会议行政”贯穿于基层行政活动之始终。文件和会议的主要来源及其具体表现形式大致如下:第一,文件和会议是党政统合运行体系的运作特点。由政体特性决定,基层干部是一个负有“政治使命”的群体,这个使命不仅仅意味着公共产品的提供,还包含着推进国家建设、捍卫整体正义、维护社会稳定、提高现代化水平。这使党政两个系统涉及政治与行政方面的文件与会议重叠、交叉、相互强化,导致重叠、重复的会议比较多。第二,文件和会议是党务与政务一体化的必然要求。地方党委不仅仅是专属党务部门及其工作的领导组织,也是地方全部事务的领导核心,同样也是地方政府的领导组织。来自党委系统的收发文,一般会传递于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对行政实施领导责任。如此,党务与政务浑然一体,致使文件和会议循环往复地游走于党政系统之间。第三,文件和会议在理顺政府关系上发挥的功能和作用。地方政府关系是指地方政府纵向的上下关系、横向的左右关系以及与无隶属关系的不同地区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协调上述关系的会议和文件,成为“文山会海”的重要来源之一。第四,“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必然形成一个“文件链条”,这个链条一环扣一环,体现着科层制中上级与下级的等级性和权威性。权力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有在动态过程中,才能体现出来,文件和会议是权威关系呈现的一个不可或缺的仪式。与此同时,那些需要真抓实干的行政任务则居于次要位置甚至被边缘化。第五,文件和会议造成行政成本高且行政效率低下。由于上述原因,基层干部沉溺于繁文缛节、疲于应付各种会议,习惯于只是对上级的工作部署“背书”,降低了行政效能,浪费了公共资源,增加了工作的运行环节和财政负担。不仅败坏了党风、政风,而且还牵扯了基层干部抓行政任务落实的大量时间和精力。另外,一方面,科层制行政本身就有“制造工作”的故习,基层干部乐此不疲于文件往来传达、会议接二连三,因为这些意味着有事可做;另一方面,“文件链条”也体现了官僚权力的流向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议内嵌其中的权威关系,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成为基层干部的业绩表现形式之一。

规范基层治理是根除“文山会海”现象的治本之道

从根本上解决基层政府治理终日陷入文山会海不能自拔的问题,需要从产生这种现象的源头即从政治治理(包括文件政治)与行政治理(包括会议行政)两个系统上来思考因应之策,在党政(政治与行政)关系、权力的公共性、政府职能转变、以社会权力制约政府权力等方面进行改革。

第一,党政职能及权责分开是根除文件和会议泛滥的源头治理举措。党委领导是大政方针的领导,不能以文件和会议的方式混淆党政之间的功能界分。党政分开的改革主要是解决基层党政统合体系所带来的“党政不分”的问题。这个问题涉及政治体制的民主化和科学化,以及改善党的执政方式,提高党的领导能力等方面。党政分开的本质是职能以及权责的分开。因此,要严格界定党组织和政府组织的权力及责任。也就是说,行政管理是政府工作中极为显著的一部分,它就是行动中的政府;它就是政府的执行、政府的操作。政治功能与行政功能之间的协调是政府成功地开展工作所必须的。覆盖于党政系统中的文件和会议,就会得到程序化和制度化的改善。这样,既能加强党委系统的政治领导,又能够使基层政府将精力投入到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提供公共产品供给与公共服务上。

第二,改革行政压力型体制是消除“文山会海”的治本之策。根除文山会海的关键在于政府职能转变。职能转变是改变政府治理的全能主义模式——政府管了许多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情,这也是人员膨胀、机构庞大、文山会海的根源之一。因此,转变政府职能就是把应该交给企业、中介机构、市场的事情交出去,政府集中精力抓大事,这些 “大事”包括: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管理、社会服务。具体讲,政府职能要从对经济的直接干预中跳出来,变为对经济的宏观调节;要保证市场有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要把政府办成一个服务型的政府,为市场主体服务,为社会服务。

第三,干部问责体制的制度化是推动文件与会议合理化的制度建设。官本位意识是一种权威意识,它需要通过符号化和形式化的方式来强化,这必然使文件和会议的作用和意义被夸大。政府工作本该“以民为本”,为民众提供公共产品供给与公共服务,而不应该“以官为主”,避免文件与会议围绕党政权力关系展开。具体表现为,一方面,官员岗位增多和职级泛化,即有官就可以有会议有文件,以及官职泛滥、承担具体行政任务的人员却越来越少。另一方面,“不发文不研究,不开会不落实”,这种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成为基层行政不能绕开的一个程序性环节。要推进和强化干部问责体制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形成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

第四,以社会权力制约政府权力。这是遏制“文山会海”的社会监督之策。基层干部不能只为上级和领导负责,要使基层干部向基层民众负责,必须加强公民参与的制度化建设,公民参与涵括政治事务和社会事务,这个参与所造成的“社会制衡”,来自制度性力量之外的社会权力,社会权力即社会主体以其拥有的社会资源对社会的支配力,来防止基层公共权力的滥用和过度,影响和制约政府权力。在这个意义上,监督政府权力的有效力量就是社会自治共同体的发达和强有力。在今天,政府公共政策的形成是一个多元的过程,涉及并非政府的正式机关的组成部分的许多机构,诸如传媒、利益集团、社会团体以及大量非官方的公共政策研究和宣传机构。也就是说,要使政府权力受到多方的牵制与约束,它的行使要置于民众广泛参与的监督之上。

第五,推进基层政府公共性建构,使文件和会议的政治功能和行政功能发生改变。基层政府治理是一种代理治理模式,即代表国家治理基层社会,是国家在基层的政权代理人。由于集权与分权的公共职责与公共事务领域的划分,代理治理模式形成多权属和多中心的治理组织关系,即存在一个由基层政府职能派生的代理组织系统——作为政府代理者的“派生群体”和政府借助市场机制购买来的“雇佣群体”,比如(事业编)企事业单位、各种半官半民的社会组织以及通过市场机制授权治理的辅助性组织等,上述组织与政府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因此,文件和会议亦流转于(政府)官僚群体、派生群体和雇佣群体之间。又因为各个治理主体间的关系难以协调,于是产生各种“领导小组”并不断地以文件和会议的形式斡旋于各个组织之间。但结果总是各个治理主体因利益博弈而不能良好地合作,治理目标的重叠、紊乱与无序,导致治理失效和治理失败,致使基层治理陷入低质化。从根本上讲,改变这种治理结构涉及政府的公共职能和公共性质即政府公共性建构,包括:提供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规则和监管秩序,确保不同的治理体制和机制的兼容性或一致性,担当政策社群间对话的主要组织者和召集人,整合社会系统和社会凝聚力,维持制度环境的改善和经济的持续增长,不断探索提升政府效能和提供优质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创新机制,这才是政府治理职责所在及其公共性的本质涵义。

总之,从“文件政治”和“会议行政”切入,才能找到产生“文山会海”现象的源头。也就是说,“文山会海”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基层政府是一个向上负责的体制,这个体制导致“文件政治”和“会议行政”成为基层政府治理的实现方式。改变基层政府向上负责的体制,消除文山会海现象,在于确立政府公共性的社会基础和社会授权关系,包括:第一,服务型政府建设。这有利于消除官员和民众的官本位意识,使官员树立权利本位意识、民众越来越多的参与、政务公开和透明等。第二,政府治理法治化。即把政府行为确立在法治原则的基础之上。法治的意思就是政府在一切行动中都受到事前规定并宣布的规则的约束,也就是说,政府行为必须有确定性和可预期性,改变朝令夕改,惟上是从、惟文件是从的政治与行政特点。事实上,政府行为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期性正是文件和会议无节制泛滥的直接原因。因此只有在法治规范的控制和约束之下,才能防止基层政府权力的专权、特权、滥权现象,才能完成基层政府治理的公共性建构,也因此对基层干部“文山会海”的清理和规范才有意义。

以阳光心态提升党性修养

【摘要】“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从党性修养、道德情操、为政之要、为人准则等方面,为党员干部提出了基本遵循。不忘初心,成风化人,固化正能量意识。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党员干部要有阳光心态,更需培养阳光意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战略的落地开花结果,为政治生态新格局提供了制度保障。党内政治生活、政治生态、政治文化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政治文化是政治生活的灵魂,对政治生态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政治生态新格局以显规则为本,集全社会对党员干部认同最大公约数并提供人文支撑。政治生态新格局建设,显规则与新意识需统一,规则有赖从政之道,从政坦途有赖阳光心态。

阳光心态需阳光意识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从党性修养、道德情操、为政之要、为人准则等方面,为党员干部提出了基本遵循。不忘初心,成风化人,固化正能量意识。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党员干部要有阳光心态,更需培养阳光意识。

信念意识。马克思主义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之本。加强党性修养,领悟人生真谛,恪守理想信念,提升精神境界,锤炼道德操守,滋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之气节。“四个自信”的价值判断和信念意识,是党员干部政治生命的指南。

法治意识。党员干部与普通群众的本质区别——公权。公权是人民赋予的,应敬畏,养成依法合规行使公权的法治意识。党员干部要敬畏法律,常怀慎独慎微,勤于反求诸己,乐于接受监督,做到正大光明。

服务意识。领导是服务,管理是服务。党员干部意味着权力,要将权力自觉转化为服务。这是党员干部必备的意识、理念、信仰。

学习意识。梦想始于学习,事业有赖能力。能力源于素质,素质源自学习。学习可以滋养浩然正气,避免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破解知识恐慌本领落后的难题,不断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体现时代性、规律性、创造性。

担当意识。担当是修养、品德、责任、境界,担当大小,体现胸怀、勇气、能力。党员干部需要有吃苦又吃亏、受累又受气的胸襟、肚量和心态。

使命意识。要克勤于邦,艰苦奋斗,牢记使命,坚持原则,敢于负责,在干事有为上作表率。党员干部的使命意识就是在其位谋其政,履行职责,发挥作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时代意识。互联网科技推动了政务公开,使服务内容和形式公开、阳光、透明。这为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提供了可行性。这为社会事务从“管理”向“治理”“服务”创新发展提供了科学途径和技术支撑,时代意识鲜明。

奉献意识。党员干部不能把发财作为从政之道、为官之本,若“金钱”绑架了“权力”,权钱交易,必然误入歧途。要牢固树立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奉献意识。

作风意识。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古往今来必成于实。实在做人,踏实干事,诚实创业。实是基础、信义、保障。实能修身律己,做好人,办好事,创好业。实事求是,真抓实干,杜绝形式主义、华而不实的作风。

文化意识。修身正己立德是中国人处世之本,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辩证把握义与利、己与他、权与民、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合格党员”的“四讲四有”的要求,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因此,要高度重视和强化政治文化建设,倡导和弘扬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价值观,旗帜鲜明反对和涤荡关系学、厚黑学、官场术、“潜规则”等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努力营造良好的政治文化生态。

慎权意识。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恪守为民用权、有限用权、公正用权、依法用权,自觉把权力置于党组织和民众的监督之下。名利要知足,能力知不足,在名利上不计较、不攀比、不失衡;能力上不自满、不懈怠、不停滞,自觉克服“道德饥渴症”“知识荒芜症”“本领恐慌症”。

始终意识。始终意识即初心不改。选择吃苦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亦选择了高尚,选择信仰便选择了人生。要有宠辱不惊的心理素质,百折不挠的意志,攻坚克难的能力,为理想奋斗终生的意识。要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的情怀,工作上任劳任怨、尽心竭力、善始善终、善作善成。

保持阳光心态需过好“八关”

“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不善禁者,先禁人而后身”,党员干部必须想在前、走在前、做在前。阳光心态是本色、是底线,党员干部需过好“八关”。

思想关。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坚定理想信念,远离低级趣味,抵制歪风邪气,珍惜政治生命。算清“利益账”,恪守利益原则;算透“法纪账”,恪守法纪原则;算好“良心账”,坚持以人为本原则。知足常乐,固守平淡。平淡可以纯洁心灵,清宁明静,静而精生,气足神明,治世修身。

义利关。《史记》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追求利益,争取利益无可非议。但在追求利益中却有精神境界高下之分,义为公正适宜的道德准则。党员干部必须理性面对利益,恰当处理义利,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和利益观。

名节关。重名节、轻利欲,视名节为生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视名节如生命的,能在逆境中巍然不倒,诱惑面前淡然处之。守名节是我们党的红色基因,是我们党能经受住长期执政考验的根本,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视名节为生命,成就党员的高风亮节,自觉接受组织监督,面对诱惑和风浪岿然不动。

权力关。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行使权力的根本标准。人民永远是江山!群众永恒是考官!牢记权大不忘责任重,位高不移公仆心;自信而不自大,听从而不盲从;按本色做人、按角色办事;依法用权,合规办理。不忘初心,把自身价值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统一,做任何工作都充实、快乐、幸福。

社会关。理性把握“社交圈”,自觉净化“朋友圈”,不与私欲太重、没有使命感、负能量、无原则、不知感恩的人结交,不与不孝、为人刻薄、斤斤计较、不知敬重、见风使舵、没有同情心的人交往。修身养德,情操高尚,正气凌然,增强“免疫力”,保持清正廉洁、不徇私情,坚守原则。自觉抵制滋生、传染、扩散、加剧腐败的“圈子文化”。随和是素质,低调是修养,良心是底线。

认真关。认真是求真务实、担当有为的精神状态,体现着党员干部勇于自我革命、敢于刀口向内的精神。认真是激浊扬清的思想武器,应落到思想改造和推动工作中去,敢于自我较真,敢于同不良言行碰硬,做事不应付、做人不对付。

亲属关。良好的家风是防止心态失衡的重要防线,家风正则作风正、严律己,家风正则坐得稳、行得正。家风,是家之信仰,传递道德理念、处世法则。重视家风建设,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作风问题、社会风气问题。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齐家”是“必修课”。

嗜好关。爱好是个人行为,也是社会行为。生活正派、洁身自好、情趣健康,讲操守,重品行,切实做到慎独、慎欲、慎言、慎微,努力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嗜好的嗜欲过重有害健康、复杂人际关系、败坏社会风气。爱好应“好”之有益、有度、内秀,切莫被“嗜好”左右、奴役、所害。

快乐是境界,幸福是感恩,心态是本色。于事,要三思而行,勿乱;于情,要痛后而放,莫恨;于欲,要持中有弃,勿执;于求,要尘中不染,勿贪。党员干部要践行初心,就必须保持真善美的心态。

习近平: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7年6月23日)

今天,我们召开一个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研究如何做好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攻克深度贫困堡垒,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完成的任务,全党同志务必共同努力。

今年2月21日,中央政治局举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国务院扶贫办准备了一个专题片,反映深度贫困地区问题,看到一些地区还很落后、群众生活还很艰苦,大家感到心里沉甸甸的。因此,我想请省市县三级书记来,研究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最关注的工作之一就是贫困人口脱贫。每到一个地方调研,我都要到贫困村和贫困户了解情况,有时还专门到贫困县调研。这次到吕梁山区后,全国11个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包括六盘山区、秦巴山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滇西边境山区、大兴安岭南麓山区、燕山—太行山区、吕梁山区、大别山区、罗霄山区,我都走到了。2012年12月底,我就到河北保定市阜平县就扶贫攻坚工作进行考察调研,到了贫困村,访问了贫困户,并主持会议听取了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扶贫开发工作的汇报。今天这个座谈会,是我主持召开的第四个跨省区的脱贫攻坚座谈会。

第一次是2015年2月13日,我在陕西延安主持召开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在那次座谈会上,我讲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有老区的全面小康,没有老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那是不完整的。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把老区发展和老区人民生活改善时刻放在心上,加大投入支持力度,加快老区发展步伐,让老区人民都过上幸福美满的日子,确保老区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第二次是2015年6月18日,我在贵州贵阳主持召开涉及武陵山、乌蒙山、滇桂黔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座谈会。在那次座谈会上,我提出,“十三五”的最后一年是2020年,正好是我们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要把握时间节点,努力补齐短板,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做到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要实施“四个一批”的扶贫攻坚行动计划,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移民搬迁安置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通过医疗救助扶持一批,实现贫困人口精准脱贫。

第三次是2016年7月20日,我在宁夏银川主持召开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在那次座谈会上,我讲到,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是实现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大举措,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必须长期坚持下去。西部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革命老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程度深、扶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是脱贫攻坚的短板。必须采取系统的政策和措施,做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这几次座谈会,对统一认识、部署行动、交流情况、推动工作,都产生了重要作用。座谈会上提出的思路和举措,都得到积极落实,收到明显成效。

今天这个座谈会,请了山西、云南、西藏、青海、新疆5个省区,江西赣州市、湖北恩施州、湖南湘西州、四川凉山州、甘肃定西市5个市州,河北康保县、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广西都安县、陕西山阳县、宁夏同心县5个县旗,以及山西吕梁山区、燕山—太行山区2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涉及的4个地级市和21个县的党委书记参加会议。把大家请来,一方面是交流脱贫攻坚进展情况和分析存在的突出问题,另一方面是集中研究破解深度贫困之策。

刚才,参加会议的5位省区党委书记的书面汇报和脱贫攻坚重点地区的11位市州、县旗党委书记的发言,都很好。大家结合实际,介绍了脱贫攻坚的坚中之坚情况,提出了做好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听后很受启发。对大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可采纳的尽量采纳。

下面,我就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深度贫困地区是脱贫攻坚的坚中之坚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在全国范围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

现在,各方面都行动起来了。党中央确定的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得到贯彻,四梁八柱性质的顶层设计基本形成,五级书记抓扶贫、全党动员促攻坚的氛围已经形成,各项决策部署得到较好落实。脱贫攻坚成绩显著,每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都超过1000万人,累计脱贫5500多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底的10.2%下降到2016年底的4.5%,下降5.7个百分点;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贫困地区面貌明显改善。

我国贫困问题具有区域性特征。1986年启动国家大规模减贫计划时,就划定过18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我当时工作的宁德地区就属于18片中的闽东北地区。那时,即使东部地区也还有许多群众生活非常困难。经过30多年持续努力,当年的贫困地区大部分已经改变面貌,群众生活也得到明显改善。

同时,我们必须看到,我国脱贫攻坚面临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从总量上看,2016年底,全国农村贫困人口还有4300多万人。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平均每年需要减少贫困人口近1100万人,越往后脱贫成本越高、难度越大。从结构上看,现有贫困大都是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贫困程度深的地区和群众,是越来越难啃的硬骨头。在群体分布上,主要是残疾人、孤寡老人、长期患病者等“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贫困人口以及部分教育文化水平低、缺乏技能的贫困群众。在脱贫目标上,实现不愁吃、不愁穿“两不愁”相对容易,实现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三保障”难度较大。

现在看,脱贫攻坚的主要难点是深度贫困。主要难在以下几种地区:一是连片的深度贫困地区,西藏和四省藏区、南疆四地州、四川凉山、云南怒江、甘肃临夏等地区,生存环境恶劣,致贫原因复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缺口大,贫困发生率普遍在20%左右。二是深度贫困县,据国务院扶贫办对全国最困难的20%的贫困县所做的分析,贫困发生率平均在23%,县均贫困人口近3万人,分布在14个省区。三是贫困村,全国12.8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居住着60%的贫困人口,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严重滞后,村两委班子能力普遍不强,四分之三的村无合作经济组织,三分之二的村无集体经济,无人管事、无人干事、无钱办事现象突出。

根据河北省的调查,深度贫困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两高、一低、一差、三重”。“两高”即贫困人口占比高、贫困发生率高。深度贫困县贫困人口占全省贫困人口总数22%以上;深度贫困县贫困发生率在15%以上,高于全省贫困县平均水平近9个百分点;深度贫困村贫困发生率接近35%,高于全省贫困村平均水平近24个百分点。“一低”即人均可支配收入低。深度贫困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1650元,人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86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28元,分别只有全省平均水平的50.7%、36.2%、49.7%。“一差”即基础设施和住房差。深度贫困县的贫困村中,村内道路、入户路、危房需要维修和重建。“三重”即低保五保贫困人口脱贫任务重、因病致贫返贫人口脱贫任务重、贫困老人脱贫任务重。深度贫困县贫困人口中低保、五保贫困户占比高达近60%,因病致贫、患慢性病、患大病、因残致贫占比达80%以上,60岁以上贫困人口占比超过45%。

深度贫困地区在2020年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难度之大可想而知。脱贫攻坚本来就是一场硬仗,而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是这场硬仗中的硬仗。我们务必深刻认识深度贫困地区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艰巨性、重要性、紧迫性,采取更加集中的支持、更加有效的举措、更加有力的工作,扎实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

二、全面把握深度贫困的主要成因

古人说:“病有标本”,“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者,是谓妄行”。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需要找准导致深度贫困的主要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脱贫攻坚举措。深度贫困地区、贫困县、贫困村,致贫原因和贫困现象有许多共同点。

一是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于一体。深度贫困县中,有革命老区县55个,少数民族县113个。自然地理、经济社会、民族宗教、国防安全等问题交织在一起,加大了脱贫攻坚的复杂性和难度。

二是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深度贫困地区生存条件比较恶劣,自然灾害多发,地理位置偏远,地广人稀,资源贫乏。西南缺土,西北缺水,青藏高原缺积温。这些地方的建设成本高,施工难度大,要实现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难度很大。

三是社会发育滞后,社会文明程度低。由于历史等方面的原因,许多深度贫困地区长期封闭,同外界脱节。有的民族地区,尽管解放后实现了社会制度跨越,但社会文明程度依然很低,人口出生率偏高,生病不就医、难就医、乱就医,很多人不学汉语、不识汉字、不懂普通话,大孩子辍学带小孩。有的地区文明法治意识淡薄,家族宗教势力影响大,不少贫困群众沿袭陈规陋习,有病不就医靠信教、搞法事,婚丧嫁娶讲排场、搞攀比,“一婚十年穷”。不少群众安于现状,脱贫内生动力严重不足。

四是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深度贫困地区往往处于全国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同经济发展的矛盾比较突出。还有一些地方处在地质灾害频发地带,“十年一大灾、五年一中灾、年年有小灾”,实现脱贫和巩固脱贫成果都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五是经济发展滞后,人穷村也穷。很多深度贫困村发展产业欠基础、少条件、没项目,少有的产业项目结构单

一、抗风险能力不足,对贫困户的带动作用有限。深度贫困县村均集体收入只有8800多元,同所有贫困县平均5万元相比,差距较大。

在深度贫困成因中,需要特别关注因病致贫问题。我看了2017年6月5日《人民日报》刊登的在内蒙古杭锦旗巴拉贡镇昌汉白村精准扶贫驻村调研形成的《驻村三记》,在“他们为什么贫困”一记中该记者写到:在我走访的贫困户中,几乎每家都有病人,昌汉白村因病致贫率超过八成。前天下午,我在岢岚县赵家洼村看望的刘福有一家,全家3口人,也个个有病,收入的大部分用来看病吃药。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不是个别现象,带有一定普遍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在全面推进脱贫攻坚的同时,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的支持。对西藏和四省藏区、南疆四地州和四川凉山、云南怒江、甘肃临夏等地区,出台了专门的支持文件。对居住在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等“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地区的贫困群众,大力度实施易地搬迁工程。探索资产收益扶贫方式,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其他涉农资金投入设施农业、养殖、光伏、水电、乡村旅游等项目形成的资产,具备条件的折股量化给贫困村和贫困户。在具备光热条件的地方实施光伏扶贫,建设村级光伏电站,通过收益形成村集体经济,开展公益岗位扶贫、小型公益事业扶贫、奖励补助扶贫。这些都是解决深度贫困的好办法。

各地也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很好的实践成果和经验。山西联动实施退耕还林、荒山绿化、森林管护、经济林提质增效、特色林产业五大项目,通过组建造林合作社等,帮助深度贫困县贫困人口脱贫。四川针对大小凉山彝区、川西北高原藏区整体深度贫困地区,制定了大小凉山彝区扶贫规划和方案、藏区六项民生工程行动计划、阿坝州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方案,推进彝家新寨、藏区新居、乌蒙新村、扶贫新村建设。云南对人口较少民族、“直过”民族采取特殊扶持政策,取得明显效果,独龙族群众在打通进山隧道后高兴地给我写信。湖南针对湘西州深度贫困问题统筹推进产业、就业、易地搬迁、生态补偿、教育、社会保障等“十项工程”。

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们实现了大规模减贫,也创造了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地区、贫困县、贫困村脱贫的成功经验。1982年开始的三西地区扶贫开创我国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减贫行动之先河。这个历史上被左宗棠称为“苦瘠甲天下”、改革开放之初被外国专家认为“不具备人类生存基本条件”的地区,经过30多年开发式扶贫,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贵州毕节市也是全国最贫困的片区之一,1988年建立扶贫开发和生态建设试验区,现在人民生活从普遍贫困跨越到基本小康。我在宁德工作时,把“摆脱贫困”作为工作主线,提倡“滴水穿石”的闽东精神,树立“弱鸟先飞”的追赶意识。宁德经过长期努力,解决了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江西井冈山、河南兰考是已经摘帽的两个贫困县。2013年我到过的湖南湘西州十八洞村,3年多时间摘掉了贫穷帽子,实现了全部脱贫,当年的40个光棍已有一半成了家,而且新娘都是外村人。

这些都是我们过去解决最贫困地区脱贫和发展非常成功的典型。实践证明,深度贫困并不可怕。只要高度重视,思路对头,措施得力,工作扎实,深度贫困是完全可以战胜的。

三、加大力度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

加快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要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坚持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工作责任制,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以解决突出制约问题为重点,以重大扶贫工程和到村到户帮扶措施为抓手,以补短板为突破口,强化支撑保障体系,加大政策倾斜力度,集中力量攻关,万众一心克难,确保深度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第一,合理确定脱贫目标。党中央对2020年脱贫攻坚的目标已有明确规定,即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深度贫困地区也要实现这个目标。同时,我们要以唯物主义的态度对待这个问题,即使到了2020年,深度贫困地区也不可能达到发达地区的发展水平。我们今天的努力是要使这些地区的群众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使这些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实事求是,不要好高骛远,不要吊高各方面胃口。

第二,加大投入支持力度。要发挥政府投入的主体和主导作用,发挥金融资金的引导和协同作用。新增脱贫攻坚资金主要用于深度贫困地区,新增脱贫攻坚项目主要布局于深度贫困地区,新增脱贫攻坚举措主要集中于深度贫困地区。各部门安排的惠民项目要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深度贫困地区新增涉农资金要集中整合用于脱贫攻坚项目。各级财政要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规模,增加金融投入对深度贫困地区的支持,资本市场要注意对深度贫困地区的上市企业安排,保险机构要适当降低对深度贫困地区的保费收取标准。要增加建设用地对深度贫困地区支持力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优先保障深度贫困地区发展用地需要,允许深度贫困县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在省域范围内使用。通过各种举措,形成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强大投入合力。

第三,集中优势兵力打攻坚战。“分则力散,专则力全。”造成各地深度贫困的原因各不相同,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要从各地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我们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就全国而言,下一步要重点解决深度贫困地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以及基本医疗有保障的问题。我在去年12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听取脱贫攻坚情况汇报时就提出,要实施贫困村提升工程,培育壮大集体经济,完善基础设施,打通脱贫攻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只要我们集中力量,找对路子,对居住在自然条件特别恶劣地区的群众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力度,对生态环境脆弱的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群众增加护林员等公益岗位,对因病致贫群众加大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慈善救助等帮扶力度,对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家庭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就完全有能力啃下这些硬骨头。

第四,区域发展必须围绕精准扶贫发力。深度贫困地区的区域发展是精准扶贫的基础,是精准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连片的贫困区要着力解决健全公共服务、建设基础设施、发展产业等问题,但必须明确,这样做是为了给贫困人口脱贫提供有利的发展环境,在深度贫困地区促进区域发展的措施必须围绕如何减贫来进行,真正为实施精准扶贫奠定良好基础。要防止以区域发展之名上项目、要资金,导致区域经济增长了、社会服务水平提高了,贫富差距反而拉大了。深度贫困地区要改善经济发展方式,重点发展贫困人口能够受益的产业,如特色农业、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和服务业等。交通建设项目要尽量做到向进村入户倾斜,水利工程项目要向贫困村和小型农业生产倾斜,生态保护项目要提高贫困人口参与度和受益水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保险制度要对贫困人口实行政策倾斜,等等。

第五,加大各方帮扶力度。要加大东部地区和中央单位对深度贫困地区的帮扶支持,强化帮扶责任,“谁的孩子谁抱”。对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中央单位定点帮扶的对象在深度贫困地区的,要在资金、项目、人员方面增加力度。东部经济发达县结对帮扶西部贫困县“携手奔小康行动”和民营企业“万企帮万村行动”,都要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国务院扶贫办要做好这方面的对接工作。要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帮助深度贫困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要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向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献爱心活动,广泛宣传为脱贫攻坚作出突出贡献的典型事例,为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营造良好氛围。

第六,加大内生动力培育力度。我常讲,扶贫要同扶智、扶志结合起来。智和志就是内力、内因。我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就讲“弱鸟先飞”,就是说贫困地区、贫困群众首先要有“飞”的意识和“先飞”的行动。没有内在动力,仅靠外部帮扶,帮扶再多,你不愿意“飞”,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现在,一些地方出现干部作用发挥有余、群众作用发挥不足现象,“干部干,群众看”、“干部着急,群众不急”。一些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要注重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注重培育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的基本技能,注重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在活力,注重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勤劳致富,勤俭持家。要发扬中华民族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引导人们自觉承担家庭责任、树立良好家风,强化家庭成员赡养、扶养老年人的责任意识,促进家庭老少和顺。一个健康向上的民族,就应该鼓励劳动、鼓励就业、鼓励靠自己的努力养活家庭,服务社会,贡献国家。要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改变简单给钱、给物、给牛羊的做法,多采用生产奖补、劳务补助、以工代赈等机制,不大包大揽,不包办代替,教育和引导广大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脱贫致富。

第七,加大组织领导力度。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要强化落地,吹糠见米,做到人员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效果到位。解决深度贫困问题,加强组织领导是保证。党中央强调要增强“四个意识”,这不是一个口号,不是一句空话,要落实在行动上。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做好脱贫攻坚工作。深度贫困地区党委和政府要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县级党委是全县脱贫攻坚的总指挥部,县委书记要统揽脱贫攻坚,统筹做好进度安排、项目落地、资金使用、人力调配、推进实施等工作。我在这里再次重申,脱贫攻坚期内贫困县县级党政正职要保持稳定,对表现优秀的,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后可提拔重用。希望在这个岗位上的同志不辱使命,把党交给的光荣任务全面完成好。

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尤其要加强工作第一线的组织领导。打攻坚战的关键是人,这些年我们在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有的还增加了大学生村官。深度贫困是坚中之坚,打这样的仗,就要派最能打的人,各地要在这个问题上下大功夫。否则,有钱也不成事。要把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同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选好一把手、配强领导班子,特别是要下决心解决软弱涣散基层班子的问题,发挥好村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还要依法打击村霸黑恶势力,严防他们干扰基层政权运行。各级党政机关要积极向贫困地区选派干部,向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让干部在脱贫攻坚中锻炼成长。在脱贫攻坚一线工作的基层干部非常辛苦。今年元旦我在新年贺词中专门问候他们,就是要发出一个信号,要求地方党委和政府要关心、关爱、关注他们。要把深度贫困地区作为锻炼干部、选拔干部的重要平台。扶贫干部要真正沉下去,扑下身子到村里干,同群众一起干,不能蜻蜓点水,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能神龙见首不见尾。这方面,各级党组织和组织部门要管好抓紧,确保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帮扶工作。

第八,加强检查督查。打赢脱贫攻坚战绝非朝夕之功,不是轻轻松松冲一冲就能解决的。党中央没有硬性要求地方提前完成脱贫任务,更何况贫困问题错综复杂的深度贫困地区。脱贫计划不能脱离实际随意提前,扶贫标准不能随意降低,决不能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要实施最严格的考核评估,坚持年度脱贫攻坚报告和督查制度,加强督查问责,对不严不实、弄虚作假的严肃问责。要加强扶贫资金管理使用,对挪用乃至贪污扶贫款项的行为必须坚决纠正、严肃处理。扶贫工作必须务实,脱贫过程必须扎实,脱贫结果必须真实,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

我多次强调,脱贫攻坚工作要实打实干,一切工作都要落实到为贫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上,切实防止形式主义,不能搞花拳绣腿,不能搞繁文缛节,不能做表面文章。一段时间以来,一些材料反映,一些地方为了做到精准识贫、精准扶贫,搞了一大堆表格要下面填写。一些基层干部忙于填写各类表格,加班加点,甚至没有时间进村入户调研办实事。还有一些表格需要贫困群众亲自填报,但表格设计太复杂,填写项目太多,而且有很多术语,农民也弄不清楚。这类问题要注意纠正,精准识贫、精准扶贫要坚持,但要讲究科学、讲究方法、讲究效率,把各方面信息集中起来,建立信息库,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各省区市要按照党中央要求,聚焦问题,分析原因,寻找解决途径。工作力度不够的要加大力度,投入力度不够的要增加投入,解决问题的办法没找对的要尽快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研究对策,以确保到2020年省内深度贫困地区完成脱贫任务。

我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扎实工作,脱贫攻坚任务一定能够如期完成!

习近平谈政治生态

2017年03月22日07:00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人在集体中都会受到周围环境、风气的影响,而党员所受到的各种影响中,最大的是来自党内。因此,在党的建设中,净化政治生态十分重要。

《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指出,党内政治生活中的一些突出问题,比如:“理想信念不坚定、对党不忠诚、纪律松弛、脱离群众、独断专行、弄虚作假、庸懒无为,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好人主义、宗派主义、山头主义、拜金主义不同程度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突出,任人唯亲、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现象屡禁不止,滥用权力、贪污受贿、腐化堕落、违法乱纪等现象滋生蔓延。特别是高级干部中极少数人政治野心膨胀、权欲熏心,搞阳奉阴违、结党营私、团团伙伙、拉帮结派、谋取权位等政治阴谋活动。”这些问题严重损害了党内政治生态和党的形象。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帮助读者系统地学习和理解这些论述,本报整理了其中部分内容。

为什么强调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性

★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

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

——2014年6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

★政治生态很容易受到污染

做好各方面工作,必须有一个良好政治生态。政治生态污浊,从政环境就恶劣;政治生态清明,从政环境就优良。政治生态和自然生态一样,稍不注意,就很容易受到污染,一旦出现问题,再想恢复就要付出很大代价。

——2015年3月9日,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吉林代表团审议

★积极向上、干事创业、风清气正

要把专题教育同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干事创业、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激励领导干部积极应对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应对工作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积极应对各种风险和隐患,扎扎实实把党和国家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015年9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

★题中应有之义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是伟大斗争、伟大工程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我们党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重要法宝,是我们党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抓住了这个点,我们党就能更好凝心聚魂、强身健体。

——2016年6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

★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

我们要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严肃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2016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

★培育新风正气

要加强纪律建设,培育新风正气,把内部风气搞得很纯正,把政治生态搞得很纯洁,凝聚推进部队建设的强大正能量。

——2016年8月29日,视察战略支援部队机关

★取得新的明显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以上率下,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从制定和落实八项规定入手,相继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集中整饬党风,严厉惩治腐败,着力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管党治党取得新的明显成效、创造积累了新的经验。

要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2016年9月29日,学习《胡锦涛文选》报告会

★继续纯净政治生态

我们积极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继续纯净政治生态,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继续好转。

——2017年1月1日,二〇一七年新年贺词

什么是良好政治生态

★检验管党治党是否有力的重要标尺

政治生态是检验我们管党治党是否有力的重要标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是一项持久的工作。要结合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教育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旗帜鲜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执行《准则》、《条例》,把好用权“方向盘”,系好廉洁“安全带”,激浊扬清,扶正祛邪,自觉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履职尽责、作出贡献。

——2017年3月8日,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四川代表团审议

★夯实管党治党基础

夯实管党治党基础,特别要有一个覆盖全面、功能健全的基层党组织体系,有一支素质较好、作用突出的党员、干部队伍,有一套便利管用、约束力强的制度机制,有一个正气弘扬、歪风邪气没有市场的政治生态。要选好配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2015年2月13日,在延安干部学院主持召开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

★重构政治生态工作艰巨繁重

从这两年查处的案件和巡视发现的问题看,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主要是在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上还没有取得压倒性胜利,腐败活动减少了但并没有绝迹,反腐败体制机制建立了但还不够完善,思想教育加强了但思想防线还没有筑牢,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重构政治生态的工作艰巨繁重。因此,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

——2015年1月1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

★把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特别是高级干部中极少数人政治野心膨胀、权欲熏心,搞阳奉阴违、结党营私、团团伙伙、拉帮结派、谋取权位等政治阴谋活动。这些问题,严重侵蚀党的思想道德基础,严重破坏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严重损害党内政治生态和党的形象,严重影响党和人民事业发展。

这就使我们认识到,要解决党内存在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必须把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2016年10月,关于《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说明

★越早、越坚决、越彻底就越好

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记党章中的规定: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如果有了自己的私利,那就什么事情都能干出来。党内不能存在形形色色的政治利益集团,也不能存在党内同党外相互勾结、权钱交易的政治利益集团。党中央坚定不移反对腐败,就是要防范和清除这种非法利益关系对党内政治生活的影响,恢复党的良好政治生态,而这项工作做得越早、越坚决、越彻底就越好。

——2015年10月29日,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

★决非一朝一夕之功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大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严肃查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坚定不移惩治腐败,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不断扎紧制度笼子。经过这几年持续用力,党内政治生活出现了许多新气象。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解决党内政治生活、政治生态中出现的问题决非一朝一夕之功,我们要锲而不舍把这项党的建设基础工程抓紧抓实抓好。

——2016年6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

如何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坚持正确用人导向

要以推进干部作风转变为抓手,全面推进干部队伍建设。一个地方要实现政通人和、安定有序,必须有良好政治生态。政治生态污浊,就会滋生权欲熏心、阳奉阴违、结党营私、团团伙伙、拉帮结派等一系列问题,侵蚀党的思想道德基础。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深入整治选人用人不正之风,坚持正确用人导向,真正把忠诚党和人民事业、做人堂堂正正、干事干干净净的干部选拔出来,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每一位人大代表都要站稳政治立场,增强政治观念、法治观念、群众观念,发挥来自人民、植根人民的特点,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2017年3月7日,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辽宁代表团审议

★要靠全党上下不懈努力

公道正派才能出清风正气,廉洁自律才能塑良好形象。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良好政治生态的营造,要靠全党上下不懈努力。全党同志要严守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以良好党风带动政风民风,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从而凝聚起推动党和人民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力量。

——2015年11月20日,纪念胡耀邦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

★彻底改变对干部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现象

要着力净化政治生态,营造廉洁从政良好环境。要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下大气力拔“烂树”、

第二篇:习近平学习笔记

习近平:我的上山下乡经历

核心提示:总之,上山下乡的经历对我的影响是相当深的,使我形成了脚踏实地,自强不息的品格。脚踏在大地上,置身于人民群众中,会使人感到非常踏实,很有力量;基层的艰苦生活,能够磨练一个人的意志。而后无论遇到什麽困难,只要想起在那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还能干事,就有一股遇到任何事情都勇于挑战的勇气,什麽事情都不信邪,都能处变不惊,克难而进。

“格言:老实做人,扎实做事;不事张扬,只求实绩;勿忘人民,甘作奉献;鞠躬尽瘁,奋发有为。”

我1969年从北京到陕北的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插队落户,7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最大的收穫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麽叫实际,什麽叫实事求是,什麽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生的东西。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

记得父亲要求我们从小就要做讲团结和善于团结的人。走上社会后,对这一点的体会就更深刻了。我感到:凡事团结处理得好,工作就能做得比较好;如团结处理不好,凡事就做不好。特别是当年上山下乡到陕北,远在千里之外,举目无亲,靠的就是团结。在梁家河我跟大家一起干活,生活习惯了,劳动关也过了,群众到我这串门的人也多了,我那洞逐渐成了那个地方的中心—村中心。每天晚上,老老少少络绎不绝,讲古今中外,讲他们感受到的新鲜事,渐渐地就连支部书记有什麽事都找我商量。他说,年轻人见多识广,比他懂得多。回想我刚下乡的时候,大概有二、三十个知识青年,都是军队干部子弟,半年后大部分都当兵走了。近一年时间里就我一个坚守在那里,感到十分孤独。但当我适应了当地的生活,特别是和群众融为一体时,就感到自己生活得很快乐。

我先后写过十份入党申请书,由于家庭的原因,都未获批淮。后来村里和公社要留我,又将我的入党问题交到县委去研究。在研究我的入党问题时,当时的县委书记说,这个村姓氏矛盾複杂,他“整社”整得好,需要他留下来继续巩固;他爸爸的结论在哪儿?没有,不能因此影响他入党。所以就批淮我入党,而后让我当了大队支部书记。

我那时一边当村干部,一边总渴望有机会能上学深造。那时候报大学,清华有两个名额在延安地区,一个分给延川县。我三个志愿都填清华大学。县里将我报到地区,地区不敢做主,清华大学来招生的人也不敢做主,请示清华大学。这又是一个机遇。1975年7、8、9三个月,正是颳所谓的“右倾翻案风”的时候。迟群、谢静宜当时顾不上清华大学的具体工作,刘冰同志主持工作。当时我父亲刚刚解除监护,下放到洛阳耐火材料厂,耐火材料厂开了个“土证明”:“习仲勋同志属人民内部矛盾,不影响子女升学就业。”于是我踏进了清华园。

上山下乡中对学习的渴望,使我与清华大学结下了读书缘。从政近20年后,我在职读博士研究生就是在清华大学读的,学的是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我结合实践,对中国农村市场化建设、农村摆脱贫困、福建山海联动发展、现代农业理论与实践、福建省发达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与完善、农村市场化建设与中国加入WTO等进行系列研究,著书并发表文章。上山下乡的经历使我对基层有了深刻的了解,作出了再下基层的选择。1982年我从中央军委办公厅下到河北正定县。当时有许多人对我的选择不理解。因为我在至河北之前是给耿同志当秘书,他当时是国防部长,又是政治局委员。那时候从北京下去的人,有刘源(编者按:已故国家主席刘少奇的儿子)和我。我们俩不谋而合,都要求走跟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基层离群众最近,最能磨练人。有了上山下乡的经历,我对再下基层充满信心,并义无反顾地下去了。

上山下乡的经历,使我增进了对基层群众的感情。对于我们共产党人来说,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必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时刻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公僕,时刻将人民群众的衣食冷暖放在心上,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想问题,干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像爱自己的父母那样爱老百姓,为老百姓谋利益,带老百姓奔好日子,绝不能高高在上,鱼肉百姓,这是我们共产党与那些反动统治者的根本区别。封建社会的官吏还研究“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我们共产党人不干点对人民有益的事情,能说得过去吗?

总之,上山下乡的经历对我的影响是相当深的,使我形成了脚踏实地,自强不息的品格。脚踏在大地上,置身于人民群众中,会使人感到非常踏实,很有力量;基层的艰苦生活,能够磨练一个人的意志。而后无论遇到什麽困难,只要想起在那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还能干事,就有一股遇到任何事情都勇于挑战的勇气,什麽事情都不信邪,都能处变不惊,克难而进。核心提示:《香港民报》全文转载了中央军委副主席习近平的一篇文章。习近平在他的文章中回忆往事,指出上山下乡的经历对他影响深刻,使他形成了脚踏实地,自强不息的品格,也使他增进了对基层群众的感情,学懂了团结群众。何亮亮认为,习近平在陕北农村七年的时间奠定了其从政重要的基础,习近平是上山下乡这一代青年当中杰出的代表。

习近平忆往事 上山下乡对我影响相当深

何亮亮:习近平在18号闭幕的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上被任命为中央军委副主席,引发了海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习近平是清华大学法学博士,2003年福建省外大学校友会等机构,编了一本书,叫做《福建博士风采》。这是一套从书,在这套从书的第一卷,就选了381位博士所写的文章。有网民,就把这套从书第一卷里面,习近平的文章,就是习近平自述的全文在网上公布了,让大家看一看。《香港民报》今天把这篇文章全文转载了,让我们也来看一看,习近平首先总结了他自己的格言“老实做人,扎实做事,不是张扬,只求实际,勿忘人民,甘做奉献,鞠躬尽瘁,奋发有为”。习近平在他的文章中,回忆往事,他指出上山下乡的经历对他的影响非常深,他在文中写道1969年,我从北京到陕北的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插队落户,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最大的收获有两点。第一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做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身的东西。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习近平指出,上山下乡的经历使他增进了对基层群众的感情,学懂了团结群众。

习近平回忆,由于家庭的原因,他曾经写过十份申请入党的申请书,但是都没有得到批准。1975年他的父亲习仲勋,解除了监护之后,习近平才得以入读清华大学。上山下乡的经历使习近平对于基层有了深刻的了解。1982年他作出了再下基层的抉择,从中央军委办公厅,下到河北省的正定县。习近平指出从政20年后,他在职的博士研究生,就是在清华大学读的,学的是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他结合实践,对中国农村市场化建设,农村摆脱贫困,福建的山海联动发展,现代农业理论与实践,福建省发达地区率先实现农业生产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马克思市场经济学的发展与完善,农村市场化建设与中国加入WTO等,展开了系列的研究,著书,并且发表了文章。

习近平写道,上山下乡的经历对他的影响是相当深的,使他形成了脚踏实地,自强不息的品格,脚踏在大地上,置身于人民群众中,会使人感到非常踏实,很有力量,基层的艰苦生活,能够磨炼一个人的意志,而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想起那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还能做事情,就有一股遇到任何事情都用于挑战的勇气,什么事情都不信邪,都能处变不惊,克难而进。

我们都知道在21世纪的20年代,就是中国领导层的核心,就会是由50后,乃至于60后的这一代人,来出任了,那么现在我们看到像50后,这批在政治局委员当中,已经占的数量是不少了,是像习近平、像李克强、像王歧山、像张德江这些人,全都是有上山下乡经历的,上山下乡在当代中国的民众的经历当中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以前没有过,后来也不会有了,在文革当中有几千万的城市青年,上山下乡度过了他们终生最难忘的岁月,这样一个经历对人生是非常宝贵的一个磨炼,特别是到了农村,特别是城市的青年,特别是出身于干部家庭的这些青年,到了最艰苦的农村,特别是像习近平所去的陕北是最艰苦的农村,他们知道了什么是中国的农村,什么是中国的农民,什么是基层,什么是实事求是,而且习近平在农村待的时间并不短,整整七年,在陕北农村的七年的时间奠定了他以后从政非常重要的基础。这个经历其实不是个别人的,习近平可以说是上山下乡这一代青年当中杰出的一个代表。

再来看,中国央行昨天突然宣布加息,中国内地的股市地产板块形成了利空,市场人士认为,这对近期的楼市价格也会形成打压。

习近平自述:7年上山下乡对我锻炼很大

格言:老实做人,扎实做事;不事张扬,只求实绩。勿忘人民,甘作奉献;鞠躬尽瘁,奋发有为。

简述:我1969年从北京到陕北的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插队落户,7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最大的收获有两点:

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生的东西。

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记得父亲要求我们从小就要做讲团结和善于团结的人。走上社会后,对这一点的体会就更深刻了。

我感到凡事团结处理得好,工作就能做得比较好;如团结处理不好,凡事就做不好。特别是当年上山下乡到陕北,远在千里之外,举目无亲,靠得就是团结。

在梁家河我跟大家一起干活,生活习惯了,劳动关也过了,群众到我这串门的人也多了,我那窑洞逐渐成了那个地方的中心——村中心。每天晚上,老老少少络绎不绝,讲古今中外,讲他们感受到的新鲜事,渐渐地就连支部书记有什么事都找我商量。他说,年轻人见多识广,比他懂得多。

回想我刚下乡的时候,大概有二,三十个知识青年,都是军队干部子弟,半年后大部分都当兵走了。近一年时间里就我一个坚守在那里,感到十分孤独。但当我适应了当地的生活,特别是和群众融为一体时,就感到自己生活得很快乐。

我先后写过十份入党申请书,由于家庭的原因,都未获批准。

后来村里和公社要留我,又将我的入党问题交到县委去研究。在研究我的入党问题时,当时的县委书记说,这个村姓氏矛盾复杂,他“整社”整得好,需要他留下来继续巩固;他爸爸的结论在哪儿?没有,不能因此影响他入党。所以就批准我入党,而后让我当了大队支部书记。

我那时一边当着村干部,一边总渴望着有机会能上学深造。那时候报大学,清华有两个名额在延安地区,一个分给延川县。我三个志愿都填清华大学。

县里将我报到地区,地区不敢做主,清华大学来招生的人也不敢做主,请示清华大学。这又是一机遇。1975年7、8、9三个月,正是刮所谓的“右倾翻案风”的时候。迟群,谢静宜当时顾不上清华大学的具体工作,刘冰同志主持工作。

当时我父亲刚刚解除监护,下放到洛阳耐火材料厂,耐火材料厂开了个“土证明”:“习仲勋同志属人民内部矛盾,不影响子女升学就业。”于是我踏进了清华园。上山下乡中对学习的渴望,使我与清华大学结下了读书缘。从政近二十年后,我在职读博士研究生就是在清华大学读的,学的是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我结合实践,对中国农村市场化建设,农村摆脱贫困,福建山海联动发展,现代农业理论与实践,福建省发达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与完善,农村市场化建设与中国加入WTO等进行系列研究,着书并发表文章。

上山下乡的经历使我对基层有了深刻的了解,作出了再下基层的选择。1982年我从中央军委办公厅下到河北正定县。当时有许多人对我的选择不理解。因为我在至河北之前是给耿飚同志当秘书,他当时是国防部长,又是政治局委员。

那时候从北京下去的人,有刘源和我。我们俩不谋而合,都要求走跟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基层离群众最近,最能磨练人。有了上山下乡的经历,我对再下基层充满信心,并义无反顾地下去了。

上山下乡的经历,使我增进了对基层群众的感情。对于我们共产党人来说,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必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要时刻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时刻将人民群众的衣食冷暖放在心上,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想问题,干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像爱自己的父母那样爱老百姓,为老百姓谋利益,带着老百姓奔好日子,绝不能高高在上,鱼肉百姓,这是我们共产党与那些反动统治者的根本区别。封建社会的官吏还研究“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我们共产党人不干点对人民有益的事情,能说得过去吗?

总之,上山下乡的经历对我的影响是相当深的,使我形成了脚踏实地,自强不息的品格。脚踏在大地上,置身于人民群众中,会使人感到非常踏实,很有力量;基层的艰苦生活,能够磨练一个人的意志。而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想起在那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还能干事,就有一股遇到任何事情都勇于挑战的勇气,什么事情都不信邪,都能处变不惊,克难而进。

彭丽媛谈幸福家庭生活,习近平夜读诗书

习近平和彭丽媛这对夫妻,一个是中国的政坛新星,刚刚当选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一个是中国久负盛名的少将歌唱家。两人的爱情故事一直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他们组成的家庭会是怎样的呢?

彭丽媛15岁考入山东艺术学院中专部,18岁参军到总政,后考入中国音乐学院声乐系,攻读大专、本科直至研究生,获硕士学位(我国声乐专业最高学历)。

她是国家一级歌唱演员,全国政协委员。20余年的舞台生涯,彭丽媛为什么总是光彩照人,有什么秘诀?她坦言道:“这跟我的家庭有关,如果我的婚姻不幸福,心有磨难的话,我能有这个光彩留给大家吗?”对于事业和家庭,彭丽媛的态度很鲜明:“一个女人,事业和家庭都很重要。若叫我为事业,不要家庭、不要孩子,我觉得不可以理解。家庭是女人的靠山,是平静的港湾。我的家庭,同所有老百姓一样,是一个普通的家庭,是一个幸福的家庭。”

彭丽媛原以为自己熟悉农村生活,吃过不少苦。可未想到,习近平经历过的生活比她更苦。习近平出生于1953年6月,祖籍陕西富平。出生的时候,他的父亲习仲勋担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副主任。

“文革”中,习仲勋是第一批受冲击的干部,而这个家庭也是“文革”中被冲击的第一批干部家庭之一。1969年1月,习近平插队落户到陕西省延川县一个名叫梁家河的小山村,直到1975年回北京上大学。大学毕业后,习近平被分配到国务院办公厅,担任耿彪同志的秘书。

在陕北农村时,当地的老百姓有空就爱跑到习近平的土窑里,听他侃大山。习近平给父老乡亲讲大山外的世界,讲古今中外的事。村里人深深地爱上了他,老老少少都喜欢找习近平聊天。

习近平酷爱学习,白天干一天活,深夜还要在煤油灯下读书,读那些砖头一样厚的书。1972年8月,习近平作为知青积极分子,被延川县抽调到冯家坪公社赵家河大队搞“路线教育”。1973年冬天,习近平任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

他带领社员到寨子渠打坝,当时天寒地冻,打坝的河渠里冰块很厚,不处理掉,坝基不稳,春天一融化,坝就塌了,会劳民伤财。工地上,习近平做了下渠挖冰块的动员,可是寒冷刺骨,社员们没有行动。

习近平二话不说,第一个跳进冰水里往外搬冰块。干了一阵,群众感动了,纷纷脱掉棉袄、棉裤下水干了起来。习近平带领社员们日夜奋战,给村里打了十几个土坝,治理了好几条烂沟。习近平还给社员们大办沼气,解决烧柴问题。当时,陕西省政府有关部门曾专门到梁家河召开推广现场会。

1975年,习近平被推荐上清华大学,临走时,家家户户都请他吃饭。走的那天,全村人都没上山干活,排了很长很长的队送他上路,送了十多里,社员们还在送。

习近平哭了,说:“你们对我这么好,我不想走,就在这里扎根农村一辈子吧。”一个和他非常要好的青年农民大声对他吼:“你快走,你上了清华大学,我们就有条件去北京,要不然去北京没有人管我们的饭。为了我们将来看北京,你非得走。”之后,送行的社员才依依不舍地回去了些。

但十几个年轻人一直步行60华里送习近平到县城,晚上又一同挤在国营旅馆的一间平房里打地铺睡。第二天,习近平带着社员们到照相馆照了纪念照。那是山里人第一次照相,用了5.50元钱。习近平付钱时,社员们不让,你三角他五角就凑够了。

第三篇:学习笔记内容

群众路线规定篇目(学习笔记内容)

1、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2、学习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十二届六次全委扩大会,酒泉市第三次党代会及三届四次、五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和市十五届三次党代会精神;

3、通读精读三本书:《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

4、认真学习《党章》和党内规章制度,切实加强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教育;

5、学习中发〔2013〕4号、中办发〔2013〕4号和甘发〔2013〕5号文件规定的学习内容以及中组部印发的资料汇编、酒泉市委组织部资料汇编等学习资料;

6、拓展学习廉洁从政准则、信访工作条例、城乡规划违法违纪行为处分办法、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干部应知应会知识读本等干部监督管理办法和学习资料。

最近新增内容:三本书《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论群众路线》,《联系服务群众经验选编》,中央宣传工作会议,全国政法工作会议,全国农村工作会议,三严三实,延安精神,红旗渠精神,习近平兰考调研内容,建设丝绸之路设想,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向未来的赶考等内容。

第四篇:学习习近平讲话—学习笔记

【学习笔记】

学习习近平“七一”重要讲话(二十七)——人类命运共同体

----------

中国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反对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中国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反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以强凌弱。中国不觊觎他国权益,不嫉妒他国发展,但决不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中国人民不信邪也不怕邪,不惹事也不怕事,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摘自习近平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学习笔记】

学习习近平“七一”重要讲话(二十六)——办好中国事情关键在党

----------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摘自习近平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学习笔记】

学习习近平“七一”重要讲话(二十五)——从严治党

----------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如果管党不力、治党不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内突出问题得不到解决,那我们党迟早会失去执政资格,不可避免被历史淘汰。管党治党,必须严字当头,把严的要求贯彻全过程,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摘自习近平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学习笔记】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关键词(二十八)——“四有”军人

----------

我们要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要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牢牢把握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全面实施政治建军、改革强军、依法治军,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着力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努力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摘自习近平2016年7月1日在建党95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第五篇:政治学习笔记内容

总书记集中阐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2015年2月2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开班,总书记在开班仪式上讲话中集中论述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逻辑关系,引发媒体和社会各界关注热议。就此,记者采访了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耀桐。许耀桐分析认为,这是习近平首次在正式讲话场合集中阐述四者关系,宣示了“四个全面”已成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全新布局。

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习近平在开班仪式讲话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他谈到,这个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习近平在论述四者之间的关系时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要把全面依法治国放在“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来把握,深刻认识全面依法治国同其他三个“全面”的关系,努力做到“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首次在正式场合宣示治国理政全新布局

在公开报道中,习近平首次将“四个全面”并提,是去年12月在江苏调研考察期间。他当时强调,“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在此前“三个全面”基础上,增加了“全面从严治党”。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耀桐在接受本网记者采访时说,此次集中阐述“四个全面”更具深意。许耀桐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每年初举办省部级领导干部研讨班,把中央领导和“封疆大吏”召集起来,学习培训达成共识已成惯例。在这样一个非常正式带有部署整体工作性质的场合,习近平第一次集中地阐述了四者之间的关系。

“这是一个正式的宣示,宣告‘四个全面’成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全新布局”,许耀桐认为,“四个全面”的提出,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内在逻辑更加严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总体框架更加完整,趋于成熟。

“全面从严治党”是点睛之笔

许耀桐分析,“四个全面”宣示了“四个全面”已成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全新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整个国家要实现的近期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是我们推进全面实现小康目标的一个根本动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根本保障;习近平去年底考察江苏的时候提出“全面从严治党”,这是点睛之笔、神来之笔。如果没有这一笔,其他都不能实现,有了这一笔其他就都鲜活起来。

许耀桐说,“四个全面”是习近平任总书记两年多来,经过酝酿、深思熟虑形成的。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思路,非常鲜明地展现在全国人民面前,比笼统地谈“治国理政”更为具象、接地气。

“全面”二字体现继往开来,利于鼓舞士气

建设小康社会、深化改革、依法治国、从严治党等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方略,已为历届中央所重视强调。为何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要特别强调在都冠以“全面”二字,并强调“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许耀桐认为,之所以在这些施政方略前面加上“全面”,一方面是一种延续性,是对以往方向、路线的一脉相承,表明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没有另起炉灶,否定过去;另一方面,“全面”并非轻描淡写,可有可无。“全面”就是要覆盖面更广,不可能留有死角、达不到的地方,而且加强了力度深度广度。这两个字非常提气,给人勇气和信心,鼓舞士气。许耀桐说:“这里两个字加得非常必要,表明我们在新的起点上,要开创一个全新的格局”。

—— 学习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对教育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新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是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深入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是教育系统的重大政治任务。

一、坚持科教兴国,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2013年9月,总书记在联合国“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纪念活动上发表贺词,指出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强调中国将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习总书记把“更好的教育”摆在人民“十大期盼”的首位,并强调指出,“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没有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难以顺利实现。这些重要论述,揭示了教育的本质属性,阐明了教育在实现中国梦伟大征程中的重要作用和战略地位。我们要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高度,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牢固树立抓教育就是抓发展、抓未来的理念,推动落实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要形成大力推动优先发展教育的合力,确保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二、推进立德树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总书记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他强调,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少年儿童从小就要立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广大青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了重要遵循。我们要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引导学生从小树立“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追求,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不断完善大中小学有机衔接、循序渐进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把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为学生核心素养体系和学生学业质量标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筑牢广大青少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文化根基。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完善“青少年志愿服务制度”,引导学生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升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大力开展诚信教育,形成良好校园文化环境。

三、把握正确方向,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总书记指出,要秉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兼收并蓄,吸取国际先进经验,推进教育改革,并特别强调要把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作为方向明、见效快的改革积极稳妥地加以推进。这些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改革是新时期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明确了教育改革的攻坚方向和重点举措,集中反映了以改革推动发展、提高质量、促进公平、增强活力的深谋远虑。我们要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总目标,以推进管办评分离为基本要求,以转变政府职能为突破口,形成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广泛参与的新格局。把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作为突破口,探索建立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把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作为着力点,探索形成教育教学内容更新机制、协同育人机制、社会评价机制,构建小学、中学、大学有机衔接,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密切合作的育人格局。

四、促进教育公平,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总书记一再强调,要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要努力让每个适龄儿童都能享受良好的教育,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都能实现个人的梦想和追求。义务教育一定要搞好,让孩子们从小受到好的教育。总书记还强调,再穷不能穷教育,再穷不能穷孩子。治贫先治愚,要把下一代的教育工作做好,特别是要重视贫困地区下一代的成长。这些重要论述,体现了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价值取向,是新时期推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指导方针。我们要以改善农村教育为重点,完善农村中小学布局,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倾斜,向薄弱学校倾斜。继续加大力度实施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和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进一步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进入重点高校比例。以保障每一个孩子都有学上为底线,积极推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进一步做好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政策衔接,改善农村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状况,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使更多的学生接受优质教育,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

五、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更高素质的人才

总书记指出,中国这么多人,教育上去了,将来人才就会像井喷一样涌现出来。他强调,要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更高素质的人才。要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既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又及时更新知识,既刻苦钻研理论又积极掌握技能,不断提高与时代发展和事业要求相适应的素质和能力。这些重要论述,强调了教育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中的重要作用,对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牢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坚持规模和质量相统一,推动教育内涵发展;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着力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认真制定中小学各学科学业质量标准,开展教育质量监测,推动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进一步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类型层次结构和区域布局结构。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巩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改革创新高等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强化国家教育督导,实行督学责任制,建立教育督导部门归口管理、专业机构提供服务、社会组织多方参与的专业化教育质量评估监测体系。

六、加强队伍建设,支持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

总书记指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支持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敬的职业。全社会要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他强调,广大教师要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终身学习理念和改革创新意识。这些重要论述,阐明了教师队伍建设的地位作用、工作方针和根本任务,为新时期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我们要把“三个牢固树立”作为根本要求,引导广大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踊跃投身教育创新实践,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切实关心教师成长进步,改善教师待遇,关心教师健康,维护教师权益,特别要对农村基层、边远艰苦地区工作的教师和青年教师给予更多关心关爱。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努力提升教师素质,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学科领军人才和教育家。

七、推动综合施策,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切实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落实已有的政策和措施,努力创造就业岗位,尽力吸纳更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和中西部地区就业创业,并研究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长远措施。这些重要论述,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进民生福祉改善的高度,强调了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意义,对做好这项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和高等教育的重点工作,加强长效机制建设,进一步健全促进就业的政策体系。扩大基层就业项目规模和范围,引导毕业生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主动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和领域建功立业。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大力扶持更多毕业生自主创业。

八、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同世界各国的教育交流

总书记指出,中国将加强同世界各国的教育交流,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积极支持发展中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同各国人民一道努力,推动人类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关于留学人员的方针政策,更大规模、更有成效地培养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急需的各级各类人才。广大留学人员要找准专业优势和社会发展的结合点,找准先进知识和我国实际的结合点,真正使创新创造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同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内引外联、牵线搭桥,当好促进中外友好交流的民间大使。这些重要论述,阐明了教育对外开放对推动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要不断提高教育对外开放对国家外交大局、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切合度和贡献度,努力办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支持国内高水平教育机构走出去办学,优化中外合作办学类别、学科结构和地区布局,建立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体系。落实好留学中国计划,不断提升来华留学教育水平。充分发挥孔子学院综合文化交流平台作用,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健全工作机制,为留学人员回国工作、为国服务、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创造良好环境。

下载习近平学习笔记内容[最终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习近平学习笔记内容[最终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党员学习笔记内容

    党员学习笔记内容 一、 学习时间:2017年7月18日 学习地点:经济运行科办公室 学习内容: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张清鹏在义煤公司2017年年中纪检监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认清形势......

    2014政治学习笔记内容

    一、政治学习笔记内容(全体教师参加) 1.通读《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 2.《习近平关于党的......

    学习笔记书写内容

    学习笔记书写内容 一、3月18日(9:00-11:00)学习内容: 观看《苏联亡党亡国二十周年祭》,写一篇心得体会。学习地点为二楼培训教室,参加人员:全体干部职工;主持人:李进义 二、3月26日......

    学习笔记内容(奥尔夫)

    奥尔夫音乐教育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艺术活动领域里明确提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像,......

    政治学习笔记内容[范文模版]

    时间:2011.9.7 学习内容:《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胡锦涛 主讲人:李校长 学习地点:五楼会议室 学习内容: 1、 第一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

    党员学习笔记内容

    党员学习笔记内容时 间:2008年8月1日 14:00---16:00地 点:六楼会议室主持人:刘 克学习内容: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实施方案目的:纯洁组织、提高素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全面加强......

    教师学习笔记内容

    教师学习笔记格式如下:时间:2013年月日 地点:会议室 主讲人:XXX 主要内容: 1.………………………………………………………………… 2. ……………………………………………………......

    政治学习笔记内容

    时间:2013年1月11日 题目:一切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 党的十八大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这次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