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个“一” 习近平面向世界阐述中国减贫观

时间:2019-05-13 02:35: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9个“一” 习近平面向世界阐述中国减贫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9个“一” 习近平面向世界阐述中国减贫观》。

第一篇:9个“一” 习近平面向世界阐述中国减贫观

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今日在北京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论坛并发表重要讲话,阐述我国在全面推进扶贫攻坚的成绩和举措,并呼吁“共建一个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这是该论坛自2007年开始举办以来,中国最高领导人首次出席该论坛,释放出中国在扶贫工作、南南合作上的诸多信号。人民网学习有方栏目盘点出习近平讲话的9个“一”,带你读懂中国扶贫新思路。

“一”个担忧:8亿多人仍然在挨饿

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由于种种原因,贫富悬殊和南北差距扩大问题依然严重存在,贫困及其衍生出来的饥饿、疾病、社会冲突等一系列难题依然困扰着许多发展中国家。“足寒伤心,民寒伤国。”

他表示,我们既为11亿人脱贫而深受鼓舞,也为8亿多人仍然在挨饿而深为担忧。实现全球减贫目标依然任重道远。

“一”个格局:构建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

习近平在讲话中谈到,我们坚持政府主导,把扶贫开发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开展大规模专项扶贫行动,针对特定人群组织实施妇女儿童、残疾人、少数民族发展规划。

“我们坚持动员全社会参与,发挥中国制度优势,构建了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形成了跨地区、跨部门、跨单位、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主体的社会扶贫体系。”习近平表示。

“一”个最早:中国是全球最早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习近平指出,经过中国政府、社会各界、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以及国际社会积极帮助,中国6亿多人口摆脱贫困。2015年,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在中国基本实现。中国是全球最早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一”段回忆:到过中国绝大部分最贫困的地区

“回顾中国几十年来减贫事业的历程,我有着深刻的切身体会。”习近平在讲话中谈到,他回忆起上个世纪60年代末到陕北农村辛苦劳作的经历,回忆了在福建宁德工作时铭记的古训。

40多年来,习近平先后在中国县、市、省、中央工作,扶贫始终是他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花的精力最多。他谈到,“我到过中国绝大部分最贫困的地区,包括陕西、甘肃、宁夏、贵州、云南、广西、西藏、新疆等地。” “一”个新提法:提高市场机制的益贫性

习近平表示,为了打赢这场攻坚战,我们将把扶贫开发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大幅增加扶贫投入,出台更多惠及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政策措施,提高市场机制的益贫性,推进经济社会包容性发展,实施一系列更有针对性的重大发展举措。

“一”个方略:实施精准扶贫 靶向治疗

习近平谈到,现在,中国在扶贫攻坚工作中采取的重要举措,就是实施精准扶贫方略,找到“贫根”,对症下药,靶向治疗。“我们坚持中国制度的优势,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一起抓扶贫,层层落实责任制的治理格局。”

他提出了“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确保各项政策好处落到扶贫对象身上,支持和鼓励全社会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参与扶贫。

“一”个倡议: 携手共建没有贫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消除贫困是人类的共同使命。习近平表示,中国在致力于自身消除贫困的同时,始终积极开展南南合作,力所能及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援助,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消除贫困。

他提出“共建一个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呼吁倡议,并就此指出了“四个着力”:着力加快全球减贫进程;着力加强减贫发展合作;着力实现多元自主可持续发展;着力改善国际发展环境。

“一”系列新举措:中国将设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

在未来15年内彻底消除极端贫困,将每天收入不足1.25美元的人数降至零,是2015年后发展议程的首要目标。如期实现这一目标,发达国家要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援助,发展中国家要增强内生发展动力。

习近平提到,在前不久召开的联合国系列峰会上,我代表中国政府提出了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一系列新举措,包括中国将设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首期提供20亿美元,支持发展中国家落实2015年后发展议程等。

“一”个平台:更有效促进广大发展中国家交流减贫经验

习近平指出,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减贫交流合作关系,是消除贫困的重要保障。

他表示,中国将发挥好中国国际扶贫中心等国际减贫交流平台作用,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更加有效地促进广大发展中国家交流分享减贫经验。

第二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减贫的讲话

人民日报北京10月16日电(记者顾仲阳)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16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论坛并发表题为《携手消除贫困 促进共同发展》的主旨演讲。习近平强调,消除贫困是人类的共同使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中国在致力于自身消除贫困的同时,积极展开南南合作,同舟共济,攻坚克难,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消除贫困,为各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

上午10时许,在中外嘉宾的热烈掌声中,习近平步入会场。习近平发表主旨演讲。习近平指出,在2000年召开的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各国领导人通过了以减贫为首要目标的千年发展目标。那时以来,各国为实现千年发展目标采取行动,进行不懈努力。到今年,千年发展目标中的减贫目标基本完成,全球减贫事业取得重大积极进展。

习近平强调,在上个月召开的联合国发展峰会上,各国通过了以减贫为首要目标的2015年后发展议程。今天,我们相聚北京,就是要向世界表明,我们将加强减贫发展领域交流合作,积极呼应和推动2015年后发展议程的落实。

习近平指出,中国一直是世界减贫事业的积极倡导者和有力推动者。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人民积极探索、顽强奋斗,走出了一条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政府主导、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坚持动员全社会参与、坚持普惠政策和特惠政策相结合的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经过中国政府、社会各界、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以及国际社会积极帮助,中国6亿多人口摆脱贫困。2015年,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在中国基本实现。中国是全球最早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习近平强调,当前,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全面小康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不能出现有人掉队。未来5年,我们将使中国现有标准下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是中国落实2015年后发展议程的重要一步。

习近平强调,中国将大幅增加扶贫投入,出台更多惠及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政策措施,在扶贫攻坚工作中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坚持中国制度的优势,注重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等六个精准,坚持分类施策,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

习近平指出,中国在致力于自身消除贫困的同时,始终积极开展南南合作,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消除贫困。中国积极向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大洋洲的69个国家提供医疗援助,先后为120多个发展中国家落实千年发展目标提供帮助。

习近平最后强调,消除贫困依然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全球性挑战。未来15年,对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都是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此习近平提出倡议,着力加快全球减贫进程,着力加强减贫发展合作,着力实现多元自主可持续发展,着力改善国际发展环境,为共建一个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奋斗。(演讲全文见第二版)

乍得总统代比、克罗地亚总统基塔罗维奇、柬埔寨首相洪森、老挝国会主席巴妮、玻利维亚副总统加西亚、联合国副秘书长、开发计划署署长克拉克、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先后致辞。他们认为,中国在建设小康社会以及减贫方面取得重大成就,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数亿人口脱贫,极大推动了全球千年发展目标的实现。期待继续同中国开展减贫方面的对话和合作,共同推动《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落实。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视频致辞表示,很高兴看到中国为减贫做出了一系列承诺,让我们携起手来,为所有人创造更有尊严的生活。

王沪宁、汪洋、栗战书、杨洁篪等参加上述活动。

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主题是“携手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发展。”包括有关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国际组织负责人,以及国家有关部门负责人、专家学者、企业负责人共计300余人参加了论坛。

大会前,习近平会见了2015“中国消除贫困奖”获奖者代表。

第三篇:习近平阐述中国梦心得

《习近平阐述中国梦:人民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中国梦,我们一起努力

中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中国梦既是人民伟大梦想的体现。“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阐明了中国梦的核心价值,也指明了中国梦的动力源泉。

实现全面小康,简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勾勒出了一张美好的未来图景,最终统一于人民梦的历史语境。

面对实现“中国梦”路上的各种困难坎坷,习近平主席指出:

1、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实践走出来的,来之不易我们一定哟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自信、道路的自信、制度的自信,坚定不移,如理奋勇。

2、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爱国主义、改革创新是我们的民族精神,是凝聚心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让我们永远早期蓬勃的向未来迈进。

3、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牢记使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

胜的磅礴力量。

人民日报评价《习近平阐述中国梦:人民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梦在前方,路在脚下。实现中国梦,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脚踏实地地做好自己的事情,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是的,中国梦是大家的梦,让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团结一心、埋头苦干、锐意进取,奋力开启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奋力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共同创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

姓名:李慧珍学号:A100501029

院系:心理系、生物技术系年级:2010级

班级:生物制药班1班

第四篇:扶贫减贫的中国智慧

扶贫减贫的中国智慧。

贫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一直存在的现象,如何使扶贫资源更好聚焦贫困人口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过政府主导的大规模扶贫开发,让数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成为全球首个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贫困人口减半的国家,创造了世界扶贫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并系统阐释了精准扶贫思想,作出并积极践行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的庄严承诺,大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精耕细作”下,2013—2016年,我国累计有5564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了贫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彰显了超强的国家治理能力,也为世界扶贫减贫贡献了中国智慧、为人类包容性发展作出了中国贡献。

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习近平同志指出,“扶贫开发推进到今天这样的程度,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关键是实现“六个精准”: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为此,改进扶贫方式,从大水漫灌式的扶贫方式向更加注重“精准滴灌、靶向治疗”转变。建立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坚持扶贫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驾齐驱、与社会保障有效衔接,精准帮扶与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开发紧密结合,解决扶贫与经济发展脱节的问题。严格建档立卡制度,摸清贫困人口底数,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

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以“精神脱贫”深化精准扶贫。习近平同志指出,要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扶贫先扶志。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把发展作为解决贫困问题的根本途径,把扶贫同扶志结合起来,引导贫困群众依靠自己的勤劳双手实现脱贫致富。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教育经费继续向贫困地区倾斜、向基础教育倾斜、向职业教育倾斜,帮助贫困地区改善办学条件,努力让贫困地区的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教育,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打好硬仗,加快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习近平同志指出,脱贫攻坚本来就是一场硬仗,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更是这场硬仗中的硬仗,必须给予更加集中的支持,采取更加有效的举措,开展更加有力的工作。越到脱贫攻坚的后期,难度就越大,因为剩下的大都是条件较差、基础较弱、贫困程度较深的地区和群众。为加快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以解决突出制约问题为重点,以重大扶贫工程和到村到户帮扶措施为抓手,以补短板为突破口。加大投入支持力度,新增脱贫攻坚资金主要用于深度贫困地区,新增脱贫攻坚项目主要布局于深度贫困地区,新增脱贫攻坚举措主要集中于深度贫困地区。

动员和汇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着力构建大扶贫格局。扶贫开发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动员和汇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习近平同志强调,坚持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工作责任制,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以精准扶贫理念为引领,构建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建立跨地区、跨部门、跨单位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社会扶贫体系,最大限度调动当地群众的积极性,变“你来扶贫”为“我要脱贫”,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各地在构建大扶贫格局中,促进扶贫开发与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有效发挥了基层党组织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第五篇:习近平主旨发言阐述中国价值观

习近平主旨发言阐述中国价值观

昨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题为《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设合作共赢美好世界》的主旨讲话。习近平在讲话中提出对新形势下更好发扬五项原则的六点看法。习近平宣布,为表彰和鼓励更多人士和团体坚持和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政府决定设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友谊奖”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卓越奖学金”。

京华时报记者陈荞综合新华社

□历史地位

体现国际法治精神

习近平在讲话中表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在亚洲诞生,是因为它传承了亚洲人民崇尚和平的思想传统。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和为贵”、“和而不同”、“协和万邦”、“兼爱非攻”等理念。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生动反映了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并赋予这些宗旨和原则以可见、可行、可依循的内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包含4个“互”字、1个“共”字,既代表了亚洲国家对国际关系的新期待,也体现了各国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的国际法治精神。

60年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在中印缅生根发芽、深入人心,而且走向亚洲、走向世界。中方认为,总结国际关系实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印方认为,如果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所有国家相互关系中获得认可,那么世界就几乎不会有任何冲突和战争。缅方表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一切国家都是适当的指导原则。

□要义精髓

国家主权一律平等

习近平表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法基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精辟体现了新型国际关系的本质特征,是一个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适用于各种社会制度、发展水平、体量规模国家之间的关系。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力维护了广大发展中国家权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髓,就是所有国家主权一律平等,反对任何国家垄断国际事务。这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捍卫国家主权和独立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摒弃了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壮大了反帝反殖力量,加速了殖民体系崩溃瓦解。在东西方冷战对峙的大背景下,所谓“大家庭”、“集团政治”、“势力范围”等方式都没有处理好国与国关系,反而带来了矛盾、激化了局势。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和平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及国际争端开辟了崭新道路。

□中国态度

不认同国强必霸论

习近平说,中国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积极倡导者和坚定实践者。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载入了中国宪法,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石。

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中国人民崇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不认同“国强必霸论”,中国人的血脉中没有称王称霸、穷兵黩武的基因。

中国坚定维护自身的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也支持其他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维护自身的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中国坚持不干涉别国内政原则,不会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即使再强大也永远不称霸。

为表彰和鼓励更多人士和团体坚持和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我愿宣布,中国政府决定设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友谊奖”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卓越奖学金”。

□六点看法

不能牺牲别国安全谋求自身绝对安全

习近平说,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同时,国际关系中的不公正不平等现象仍很突出,全球性挑战层出不穷,各种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此起彼伏,不少国家的民众特别是儿童依然生活在战火硝烟之中,不少发展中国家人民依然承受着饥寒的煎熬。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依然任重道远。

新形势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不是过时了,而是历久弥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不是淡化了,而是历久弥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作用不是削弱了,而是历久弥坚。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对于新形势下坚持和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和美好世界,习近平提出6点看法。

坚持主权平等

主权是国家独立的根本标志,也是国家利益的根本体现和可靠保证。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侵犯,各国应该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这些都是硬道理,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弃,任何时候都不应动摇。

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平等成员,都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各国的事务应该由各国人民自己来管。我们要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反对出于一己之利和一己之见,采取非法手段颠覆别国合法政权。

坚持共同安全

安全应该是普遍的。各国都有平等参与国际和地区安全事务的权利,也都有维护国际和地区安全的责任。我们要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安全的理念,尊重和保障每一个国家的安全。不能一个国家安全而其他国家不安全,一部分国家安全而另一部分国家不安全,更不能牺牲别国安全谋求自身所谓绝对安全。

对待国家间存在的分歧和争端,要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以对话增互信,以对话解纷争,以对话促安全,不能动辄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热衷于使用武力,不是强大的表现,而是道义贫乏、理念苍白的表现。只有基于道义、理念的安全,才是基础牢固、真正持久的安全。

坚持共同发展

天空足够大,地球足够大,世界足够大,容得下各国共同发展繁荣。一些国家越来越富裕,另一些国家长期贫穷落后,这样的局面是不可持续的。水涨船高,小河有水大河满,大家发展才能发展大家。各国在谋求自身发展时,应该积极促进其他国家共同发展,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各国人民。

我们要共同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共同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坚持开放的区域合作,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反对任何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的意图和做法。

坚持合作共赢

“合则强,孤则弱。”合作共赢应该成为各国处理国际事务的基本政策取向。合作共赢是普遍适用的原则,不仅适用于经济领域,而且适用于政治、安全、文化等其他领域。

我们应该把本国利益同各国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努力扩大各方共同利益的汇合点,不能这边搭台、那边拆台,要相互补台、好戏连台。要积极树立双赢、多赢、共赢的新理念,摒弃你输我赢、赢者通吃的旧思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坚持包容互鉴

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当今世界有70多亿人口,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5000多种语言。不同民族、不同文明多彩多姿、各有千秋,没有优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别。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我们要尊重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平共处、和谐共生,不能唯我独尊、贬低其他文明和民族。人类历史告诉我们,企图建立单一文明的一统天下,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要倡导交流互鉴,注重汲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取长补短,兼收并蓄,共同绘就人类文明美好画卷。

坚持公平正义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公平正义是世界各国人民在国际关系领域追求的崇高目标。在当今国际关系中,公平正义还远远没有实现。

我们应该共同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世界的命运必须由各国人民共同掌握,世界上的事情应该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商量来办。垄断国际事务的想法是落后于时代的,垄断国际事务的行动也肯定是不能成功的。

我们应该共同推动国际关系法治化。推动各方在国际关系中遵守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原则,用统一适用的规则来明是非、促和平、谋发展。“法者,天下之准绳也。”在国际社会中,法律应该是共同的准绳,没有只适用他人、不适用自己的法律,也没有只适用自己、不适用他人的法律。适用法律不能有双重标准。我们应该共同维护国际法和国际秩序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各国都应该依法行使权利,反对歪曲国际法,反对以“法治”之名行侵害他国正当权益、破坏和平稳定之实。

我们应该共同推动国际关系合理化。适应国际力量对比新变化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体现各方关切和诉求,更好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正当权益。

□专家解读

主席讲话

体现崛起中的大国形象

中国南亚学会会长孙士海介绍,虽然过去60年,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仍然存在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单边主义,以及大量诉诸暴力、武力解决冲突的现象,当今世界也仍然存在不公正的经济政治秩序。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含的意义是非常多的,过去的60年,整个国际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这个原则的核心内涵仍然有生命力,仍然可以说是主导国家和国家关系的主要原则。”孙士海说,这些年我国的实力也不断上升,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大国,在周边国家也引起了一些猜疑,习主席的讲话,“表明我们的立场没有变,我们还是在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来解决问题,这是一个崛起中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的体现,也有利于周边其他国家增强对中国的信念。”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东南亚研究所所长胡仕胜介绍,最早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主要强调不干涉内政、互不侵犯、主权独立、领土完整等,属于防御性的措施,防止这些国家土地被殖民,属于抱团取暖。

六点看法

公平正义就是反对霸权

习近平主席提到的六个“坚持”,被认为在新时代下赋予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新的内涵。

胡仕胜表示,主权国家不论贫富,不论大小,不论强弱,一律平等,这也是我国外交法多次强调的,“这次习主席提出要坚持主权平等,可以说是对原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基本原则的继承,重申了我国的立场,也表明这是我们未来还要坚持的立场。”

针对习主席提到的“坚持公平正义”,胡仕胜说,公平正义的本身就是要反对霸权,就是提出国际社会要公平、民主化,大小国家一律平等,“这次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60周年,就是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仍然坚持和平共处、坚持和平发展,即便崛起成为全球大国,也是不谋霸不称霸的。”

胡仕胜认为,“坚持共同安全”,就是习主席此前提出的新亚洲安全观的一个反映。

孙士海介绍,这几十年来,一直在讲共同安全观,其实这也是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衍生出来的,“比如说打击恐怖主义,恐怖主义是一个世界的现象,而不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事情,只有各国共同合作起来,才能真正减少恐怖主义的威胁。”

五项原则

还须用法律机制来保障

孙士海说,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不光是赤裸裸的利益关系,还有一个相互信任的关系,比如像我国倡导的利益共同体、取得共赢、共同发展等,“这是我们一直倡导的,这也是我们的外交理念,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一脉相承的。”

不过,孙士海认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究竟只是一项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原则,没有法律上的效力,“这样的原则是一种理念,要想实现这种理念,必须用一系列的机制来保证它。”

他表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虽然早已提出,但60年来因为边界等问题产生的争端仍然是有的,“我们既坚持原则,同时也要总结、吸取教训,怎么样更好地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孙士海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是国际法,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应该更多地利用各种国际机制来实现这种理念,甚至需要以法律关系、国家之间正式法律依据的形式,来保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保障和实施。

两个奖项

官、民、组织或都可获奖

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还提到,中国政府决定设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友谊奖”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卓越奖学金”。

胡仕胜说,这两个奖项应该说是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落到实处的一个体现,“设立这个奖是为了宣扬某种精神、继承某种精神,我想,凡是倡导主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官、民、组织应该都有机会获得这个奖项吧。”

他表示,通过每年颁发这个奖,中国也可向国际社会反复阐述这样一种道理,“那就是和平共处应该是任何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上交往的一个最基本的道义和准则。”

□背景链接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国家间基本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由中国政府提出,并与印度和缅甸政府共同倡导的在建立各国间正常关系及进行交流合作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不仅成为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也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总理在同印度政府代表团就关于两国在中国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举行谈判时,首次完整地提出了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在亚非会议上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在中印、中缅联合声明中改为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得到印方的赞同。

1954年4月29日,中国与印度发表谈判公报,并签署了《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两国一致同意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列入公报和协定中,以此作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准则。

1954年6月25日至29日,周恩来总理先后访问印度和缅甸。访问中,周恩来总理分别于28日和29日同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确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指导两国关系的原则,并共同倡议将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一般国际关系的原则。

1955年4月18日至24日在印尼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了引申和发展,并被吸纳进会议通过的处理国际关系的十项原则之中。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自问世以来不仅在中国同世界各国签署的条约、公报、宣言、声明等双边关系文件中得到确认,也在许多重要的国际会议和一系列国际文件中不断被引用或重申。实际上已成为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发展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

□国际评价

五项原则还能发挥更大作用

60年过去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导中国不断开拓对外关系新局面,它的内容也被纳入联合国通过的很多宣言中,成为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国际关系和国际法基本准则。联合国副秘书长兼法律顾问苏亚雷斯认为,五项原则集中体现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是化解国际难题的良方。苏亚雷斯说,通过更多地运用五项原则,清楚理解何时来运用,尽我们所能将五项原则运用到日常的实践之中。

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局长安德鲁科特诺夫说,中国的经验表明,不管双方价值观有多大差异,两国还是可以合作,建立相互的政治信任。如果我们运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我们可以做得更多。

中国前驻英国大使,外交部美大司前司长马振岗表示,现在我们讲的新型大国关系,其中三个核心内容,一是互不对抗,不冲突;二是相互尊重;三是合作共赢。这基本上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思想是一致的。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表示,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这并不意味着万隆会议提出的“五项原则”就没有意义,实际上,在新的形势下,它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下载9个“一” 习近平面向世界阐述中国减贫观word格式文档
下载9个“一” 习近平面向世界阐述中国减贫观.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观《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有感[精选合集]

    观《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有感 ------我心目中的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 在前几周的毛概 课中,老师带领我们 看了一部非常有意 义的纪录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看完影片,我心潮起伏......

    中国进一步大规模减贫面临的挑战5篇

    中国进一步大规模减贫面临的挑战 92分  1.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主要目标是( D)。(单选题6分)得分:6分 o o o o A.解决贫困人口的就医难问题 B.贫困地区实现三通一平C.消除贫富差......

    中国进一步大规模减贫面临的挑战94分

    中国进一步大规模减贫面临的挑战94分  1.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主要目标是( )。(单选题6分)o o o o 得分:6分 A.解决贫困人口的就医难问题 B.贫困地区实现三通一平C.消除贫富差距......

    观《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有感(含5篇)

    观《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有感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小的时候,每当我听到这首歌,我就会想一个问题:“他为什么被称为红太阳呢?为什么只有他才被称为太阳呢?” 我们......

    《中国扶贫在路上》第一集减贫之路观后感2020(精选合集)

    《中国扶贫在路上》第一集播出后,大家肯定有很多想法和感触吧?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受疫情影响,脱贫攻坚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了《中国扶贫......

    关于中国扶贫在路上纪录片第一集《减贫之路》观后感[大全]

    中国扶贫在路上纪录片开播了。时间很紧、任务很重,党员干部要凝心聚力,奋发有为,拿出“三劲”干好“三活”,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

    为全球减贫事业提供中国经验心得体会5篇

    为全球减贫事业提供中国经验心得 体会在中国国家扶贫日和国际消除贫困日即将到来之际,“摆脱贫困与政党的责任”国际理论研讨会 10 月 12 日在福州市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

    中国减贫成就是对国际人权事业直接贡献

    中国减贫成就是对国际人权事业直接贡献 刘为忠 在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推进减贫事业,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循,没有确定的先例参照,但中国的扶贫事业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