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几点思考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几点思考
余干县梅溪中心小学—— 张再良
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发展战略演进与制度转轨的产物,也是社会转型时期城乡社会经济发展落差的体现。然而,因制度、环境、条件等等的制约和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却存在诸多问题,应该引起我们所有人的重视与关注。
一、农村留守儿童在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1、父母“关爱缺失”而导致品德危机。由于父母长期远离,无法感受父母在情意感上的关爱和呵护,在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以及行为示范方面缺乏应有的指导,加上隔代教育本身存在的许多弊端,如纵容溺爱,重物质满足轻道德教育,又因农村环境的特殊性,留守儿童在道德评价、行为习惯上极易发生消极变化。主要表现在放任自流,不服管教,违反校纪,沉湎于网络游戏之中或同学之间拉帮结派,与社会上的问题青年纠合在一起抽烟、酗酒、赌博等。有些孩子由于失去父母的监管,甚至走上犯罪的深渊。
2、“留守儿童”由于在情感上缺少健全的关爱和沟通的环节,容易产生心理障碍和心理问题。良好的家庭氛围、和谐的亲子互动对健康的心理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长期与父母分离,导致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享受不到父母的关怀,遇到困难不能从父母那里找到感情的支持,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出现一些差错得不到及时的引导,久而久之,便形成一些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主要表现为:孤僻内向、冷漠且缺乏自信,心胸偏狭,生活中乱攀比,好逸恶劳等。寻求保护或自我保护的意识特别强,在自我保护行为上出现过激行为等。留守儿童过早过多的体会了生活的艰辛,认识到父母外出打工是生计所迫,容易产生社会不公的意识,因此,他们对社会的认识会多些灰色成分,便产生了仇视他人,仇视社会的心理倾向。
3、打工父母的一些观念存在负面影响。尽管“留守儿童”家庭这种亲子之间的交往在时间上的长期间断,但父母“打工”对留守儿童的影响则是显而易见的。有些父母在外打工挣了钱,增长了见识,深刻体会到“知识的重要性”,他们对子女的要求一般较高,随时关心着子女健康成长和学业成绩,会经常与教师或监护人取得联系。他们的思想和情绪也会引起其“留守孩子”积极要求进步,勤奋学习,这种影响是良性互动的。另一种情况却是,因机遇挣了钱,或者认为自己下苦力挣的钱比文化较高的人挣钱还多的“打工”父母,在他们心目中滋长着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想,于是对子女没有明确的要求,顺其自然,从而“能读书就读,读不好去打工也能赚钱”的观念在农村儿童思想中普遍存在。而一些没有挣得什么钱的打工父母,认为是命运不好,整天怨天尤人,对子女的一切不闻不问,不负责任。使“留守儿童”幼小的心灵上背上了父母沉重的情绪包袱,承担着很大精神压力,严重影响他们的正常学习和健康成长。
二、“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基本应对策略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涉及到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影响)、政府管理、学校教育等诸多方面,是一项十分庞大而繁杂的社会工程,应引起家长、学校、政府、社会等方方面面的高度重视。
首先,政府要着力完善和健全社会保障机制,给予有关政策支持和正确导向。有了国家的政策支持和社会保障机制,夫妻双方(或一方)有相对稳定收入的民工的子女可随其就地入学接受教育,这样,变“留守儿童”为“随行儿童”,就不再存在留守儿童的问题了。令人欣慰的是,政府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而且还在不断的努力中。目前已经有一些城市为农民工子女随其就地入学开了绿灯,使这些随行儿童和城市孩子一起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无暇的“璞”,只要心里装有父母和亲人的爱,他们就有积极向上的原动力,就会学得更棒,做得更好。
其次,要提高父母对孩子教育问题的认识,并引导他们对孩子施以正确的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家长对于子女的影响是巨大的。若要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品德和优秀的才干,父母是要有奉献精神的。因此,父母在这方面应有开阔的眼界和长远的打算,在物质条件基本满足的情况下,应多为下一代考虑,多关心他们的成长与发展。实际上留守背后蕴藏着一笔巨大的教育财富。外出打工的父母若能用自己背井离乡的生活的痛苦与磨难,各种吃苦耐劳、拼搏向上的先进事迹以及发达地区之所以发达、落后地区之所以落后的原因等来教育自己的孩子,这无疑是一本鲜活的教材。从这个角度讲,这也是加深父母与子女间相互理解和联系的有效途径。
再次,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应发挥自己的优势,更多的担当起培养关爱孩子的责任。因此,学校教育尤为重要。作为学校,主要是加强管理、倾注关爱,把“留守儿童”的教育作为专项工作,常抓不懈。
(一)把抓好“留守儿童”的校内外管理列入学校管理的目标,有专门的管理计划方案。
(二)各班级应建立起“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学校统一部署管理。档案资料应全面反映“留守儿童”的各方面情况,包括“留守儿童”姓名、年龄、行为习惯、兴趣爱好、性格特征、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与代管人的融洽程度,与打工父母的沟通情况等;代管人及“留守儿童”父母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年龄、文化程度、性格特征,经济收入情况、重点是代管人如何对孩子进行管教等和家长对子女的希望要求、与子女联系沟通情况等。
(三)定期召开家长会。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让家长通过会议和活动,交流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和经验。既增进了家校的联系、对共同教育对象的了解,又形成了教育合力。
(四)针对“留守儿童”的特点和需要,制订专门的教育管理措施。
1、让亲子间保持电话联系,班主任根据孩子的校内外表现,尽可能地让孩子与父母取得联系,每月定期通电话,让家长对孩子进行“电话教育”;
2、利用节假日等学生家长返乡的机会约父母面谈,这样能使这些父母较为详细地了解孩子,以便更好地进行短期的家庭教育。
3、定期家访,和监护人沟通交流,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共同制定教育策略。
4、尽可能设置心理咨询室,建立心理咨询档案。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排解学生的胸中块垒,让学生的烦恼忧愁烟消云散。
5、亲子间每月书信往来一次。学校要要求学生每月向在外打工的父母写一封信,汇报这一个月学校和班级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发生的重大事情,以及自己的学习、生活、思想以及身体健康状况。家长通过阅读孩子的来信,可从字里行间了解孩子在校在家的基本情况,还可以从中折射出孩子的思想动态、心理活动、品德修养如何。这既加强了亲子间的联系与沟通,又很好地向外宣传了学校。虽然现在的通讯技术发达,家长可以和子女用手机通话和短信联系,方便快捷,但书信交往沟通的作用是手机所代替不了的。
6、教师要当好留守学生的生活指导老师,对其进行科学的生活引导。指导好学生如何管好钱、用好钱,做到勤俭节约,合理计划,有度开支。
学校和老师应给“留守儿童”以更多的关注、鼓励、帮助。爱是教育的基石,对于长期生活在“孤独城堡”中,处于父母“关爱缺失”的“留守儿童”,爱是教育的前提,教育应把爱放在中心位置。教师应与“留守儿童”交朋友,多关心、爱护、照顾、理解他们。在安全上,要时刻提醒;在生活上,尽可能提供帮助;在心理上,要细心观察,多方沟通;在学习上,要多予指导;在交往上,鼓励他们融入大班级集体中,减少其心灵的孤独和寂寞,使其保持活泼开朗的学习和生活心态。
总之,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不仅对家庭、学校而且对我们整个社会教育体系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目前各项教育远未完善,学校教育还没有条件深入到留守儿童学校生活之外的情况下,留守儿童的教育任重而道远。需要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共同努力,为留守学生撑起一片蓝天。
第二篇:农村留守儿童教育
浅谈淮北地区教育情况
摘要:教育,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代社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文化等各方面联系愈来愈密切的今天,教育成为社会热烈讨论的话题,中西方的对比和借鉴也屡见不鲜,成为我国课改的关键词。
关键字:教育发展 农村教育 生源流失 改革
正文:我国教育近年来发展迅速,在教育质量和受教者数量上都有很大的提高。当前,我国教育取得一定突破,不过,在具体的教育政策实施过程中,以及现实地区性的差异,教育仍旧存在一定的问题,而对于所存在 问题的认识和探讨是我们需要认真对待的,为了更好地了解地区教育的实效,这篇文字主要走访了淮北地区城乡各处,在对于教育教学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在大量的基本材料的支持下,对于淮北地区的教育做浅短的认识和探讨。
濉溪县百善镇一所农村小学,共有十一位教师,一百九十多名学生,从学前班到五年级共年纪,六个班级,平均每个班大约三十多名学生,其中学前班人数多一点,有五十八名学生,其他班级每班差不多不到四十名学生。在校老师平均学历大专,大部分是中师学历,自学提高,其中已经有两位老师获得本科学历。教师平均年龄在四十岁左右,已经十多年没有新进老师。据了解,学校的电教设备为一台电脑和一台电视机,阅览室配备完成。而据学校老师介绍说,学校的电教和阅览室形同虚设,老师们很少去利用,教师的多媒体知识不充足,而且,使用起来很麻烦,基本上就是闲置的,阅览室也没有相应的能够满足学生的读物。笔者观察了电教室和阅览室,两者是在一起的,房间里的摆放有些凌乱,电教设备看起来很久没有使用,图书摆放在书架上,可是鲜有查阅的痕迹。学校里也没有基本的活动设施,除了基本的房舍,只剩下灰黄的泥土灰尘。学生下课就是在班级门前站一会,一位主任表示,现在的孩子还不如以前的学生有玩耍的空间,很无奈,但是没办法!
据一位五年级的教师介绍,虽然看起来学校的师生比例是合理的,但是实际上很短缺。基本是两个老师承包一个班,语文老师兼任英语、音乐等课,数学老师同时负责体育等课目。老师们叫苦不迭,虽然口口声声的素质教育,可是每年都会有抽考考试,老师们在忙于正常教学的同时,还要应付各种检查,在兄弟学校的抽考比赛中如果名次靠后就要受到批评。一位一位语文老师说,自己在教授语文的同时,还要教授英语等课目,可是精力和学识各方面根本不够,上级也不重视其他科目,所以学校能够开设的勉强会应付,除了语文和数学这些主课,其他的是得过且过,不能教授的也没有办法。课本越改越难,主课的教授已经很费力气,实在鲜有时间去关注别的事。
而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学校的十一位老师其实正常教课的只有九位,另外两位老师是退休返聘的,十一位在编岗位,不过另外两位老师因为在农村条件艰苦等其他原因,没有真正的在职,而是通过其他渠道另外聘请两位退休农村教师任教。其中缘由不难得知。
而对于学校学生的情况,老师表示很多是留守儿童,家里只有爷爷奶奶看管,学生的学习全靠老师督促,自律性很差,布置的作业只能说竭力督促完成,有些不做的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去改变。虽然说老师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但是生活和教学的压力,老师了解每个学生的举动,不过也不能很好地去交流,只能是发现个别学生异样时去查问一番。家长会和与家长交流基本是空谈,在家长眼里学习是孩子的事,孩子到学校就等于完全的交给老师,老师对学生事事何种教学家长是不理会的。
谈到现在生源流失,学校领导表示没有办法的事,学校条件差,对学生的管教不可能像一些寄宿学校那样周全,家长为了孩子好送去城里能够理解。但是对于外界说的责任心不够,老师表示情况不属实,不能够把责任心等问题也划分为城乡问题,农村的教师比起城里的教师在对学生的关爱和关注等方面并不差,只不过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主客观不能够更好地去管教学生。农村的孩子放学后就是在泥土里玩耍,城里的孩子可以聘请家教,进行课外辅导,这样就很大程度上令老师减弱了教学的压力。城里教师面对的压力更多地是外在的,而农村教师面对的是实实在在的对于教学的不足的压力。一位老师说,可能在学历上面与城里老师有差距,但是这不能说明教师素质就比他们的差。老师举了一个她接触到的实例,城里的老师对学生说回去让你们的父母为你们布置二十道数学题,这在农村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如果你敢对学生说这样的话,家长绝对饶不了你,认为你老师没本事。
对于老师自身的一些培训,学校老师表示基本形同虚设,很少听到学校有这样的安排,一位老师说估计这是对于学校的骨干教师的培训,情况了解很少,老师的自身进修就是自己的事情。
走访烈山区一所小学,学校在校老师六十多位,学生九百多名,情况比起百善镇的农村小学好得多,电教设备配置完善,电教室也利用起来为五年级和六年级的孩子教授电脑课。按照中小学师生配备比率,政策要求的是每名老师安排二十一名学生,而该小学的情况比较好,每名老师需要管理不到二十名学生。不过,小学教师普遍反应教学任务重,教师和学生的压力很大。课改,这个被提及几年的话题,在师生眼里,非但没有减负,反而更加地令学生感到疲倦,师生在“减负”的课改面前不堪重负。95%的教师表示,现在的教材偏难偏重,教材的广度和深度都有所延伸,简单地针对教材看,是符合社会提出的素质教育和新式教育的要求,不过结合小学学生的年龄和接受水平中小学课本明显的脱离了学生的实际,课程多,作业多,加上自身能力的限制,很多学生对于学习失去了兴趣,感到学习的枯燥乏味。很多老师表示,现在小学的课程安排不符合规范,为了出成绩,现在小学从三年级开始学习英语,数学课成为学生最多的课目,其他的课目,例如,劳动实践,每周一次,有的根本没有,音体美等课程低年级多一些,高年级的少一点,增添了电脑学习课,任课老师一般由主课老师兼任,缺少专职教师。由于学习的内容难于理解,教学任务困难重重,在完成教学任务和让学生真正地接受掌握知识中无法平衡,很多时候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不顾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填鸭式教学,教师和学生都苦不堪言。
一位小学教师表示:“低年级语文教材比原来的教材改的更离谱,增大识字量,出发点是好的,可是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一个学期要从原来的识认200个字,到现在500字,学生这么小,好可怜,反复的写,认。平均每天都认几十个字,这么小的学生怎么能接受?”在问询小学学生时,他们也表示要记得东西太多,勉强刚记住昨天的学习内容,今天的又充斥而来,根本没有时间消化,去明白学习的内容,渐渐地对于学习就剩下机械地死记硬背。更多的学生连识记也无法按照老师的节奏做到。
对于公布的所谓不以升学率衡量学校,不以成绩衡量学生,老师们纷纷表示纯粹是宣传,学校间依然是成绩为重。学生的成绩是衡量各方面的标准,这就迫使老师不敢放松,更不敢轻易地尝试,只能在稳中求稳,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严格的训练式反复学习,通过加大作业量和频繁的考试来保证学生的成绩,对于学生是否真正的接受无法去探知。老师也不能走到学生中去与学生逐个提问学生,学生多,作业量就增多,交流都无法进行,根本顾及不到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而学生,对于自己学习的内容除了机械地记忆,很大程度上处于懵懂的状态,不知道自己学的什么,为什么去学。
通过问询老师,得知,小学大部分是矿工子女,还有一部分是周围的农村子弟,据老师介绍,学生的学习不理想,矿上的子弟还能应付,而农村的孩子实在不行。农村孩子主要是留守儿童,老师表示,“很多学生都是父母不在身边,缺少父母的爱,也疏于管教,放任自流,现在教育的问题就出在农村,你想想中国有多少农民,子女教育问题谁来管,很多父母常年外出打工,孩子谁来教育?”老师只能在课堂督促,一旦离开学校,根本无法管理,所以,学生各方面都有可能出现问题,目前,最突出的就是学习问题,不爱学习,难以管理,很多成为所谓的“问题学生”,据了解,很多“问题学生”并不是自身真的存在问题,只是没有良好的习惯,在课堂不服管理,或者由于跟不上进度而厌学,老师无法及时管理,渐渐地也疏于管理,最后就被定性为“问题学生”,成为师生眼里的差生和不好的典型。老师们表示,并不是不想去管理,只是,普遍的都是每个班学生人数50,60,有的甚至有70,80个,老师照顾不过来这么多学生,学生人数过多,纪律都不容易维持,上课更是不容易,更没有时间去管理其他的学生,实在没有办法的才会进行教育,不过收效甚微,老师们只能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不加理会。对于留守儿童的问题,无法与家长能够进行沟通,老师们表示鞭长莫及,只能在学校时尽力地督促管教,离开学校就不清楚了,部分学生甚至会辍学,但是无能为力。
老师们表示,目前的教育情况只能是挂在墙上的数字,在现实情况面前,换汤不会换药,虽然学校的硬件设施有所改善,但是教学的情况不容乐观,现实的教育仍旧是应试教育,考什么,教什么,学生的基础知识打的牢,不过学东西比较死,不会发散思维,动手能力也差。
老师自身的工作都受到很大的局限和控制,突破的教学很难,加上学校的教师少,因为编制问题已经10年没有新教师的加入,教师队伍趋于老龄化,新思想新理念引入教学的很少,虽然教育部门每年都会有培训,濉溪县每年会有3天的时间安排专业人员为教师进行再学习,学校本身也会有50天左右的时间进行校本培训,不过效果不大。不过,对于淮北市每年举办的观摩课,教师们评价很高,认为贴近教学,对于自身教学有很好地启发作用。在成绩的要求和时间的有限性面前,完成教学任务压倒一切,成为师生努力的目标。
对于自身的无奈和处于对学生的关爱,老师们表示,希望教材不要编制的这么难,要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目标去研究编写教材,现在的教育投入还是太少,希望每个学校都能小班化教学,更加合理地分配师生比例,真正是为了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考虑问题,而不是把社会等方面的结论强加给学生,让他们失去热情和自我的发展。
学生的学习费用和生活费用在家庭费用支出中占据了一定的比例,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费用占据的比例越来越大,无论是在城市和农村,教育费用的比率都在上升,成为家庭支出的重要部分。
中央教育部逐年地减免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教材费和其他费用,希冀通过各种努力减轻家庭负担,尤其是农村地区的贫困家庭的学生学习和生活压力。不过,调查显示,农村小学的生源情况还好,初中的生源状况就很不理想,一般具有一定支付能力的家庭,不会选择把孩子送进位于乡镇的中学,认为乡镇中学教学水平低,中学教师责任心不强,孩子学不到知识,生活等各方面的照顾也很差,宁愿选择民办中学,花费更高地代价,以期为孩子营造一个相对良好的学习环境。城区家长一般也是选择民办中学,认为公办中学在学习、监督各方面的责任心无法与民办学校相比,在没有竞争压力的公办中学里,教师的压力较小,在自己工龄和职称达到一定标准的情况下,待遇各方面不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而民办学校的老师,取得的成果直接和自己付出的努力有关,责任心更强。家长普遍相信民办学校更加有利于自己孩子的未来。而选择民办学校,家庭的付出更大,一般中学,由于国家减免政策,学生需要缴纳的费用一般只有保险费等几十元钱,民办学校一学期的书本费和杂费达到上千元,据了解,差一点的位于农村的民办中学,学费在1200元,位于城区附近的达到2000元以上,例如,广文学校一学期要缴纳2750元的费用,包括伙食和住宿的费用,比较有名的,办学条件较好的龙华中学一学期的费用是2800元。
家长为了孩子能够得到较好的教育,选择花费更多的民办中学,很多家长表示,希望孩子在封闭式教学管理模式下能够有所成绩。家长大约算了一笔帐,一个孩子上学,一年的花费大概在万余元左右,对于农村家庭来说不是小数字,很多家庭的家长纷纷出去打工挣钱,完全地把孩子托付给了学校。一个农村家庭的收入在两万元左右,加上打工的收入,大概在四万元,不过除去花费,所剩不多,孩子的上学费用对于家庭可以说是最重要的支出了。
还有部分家长自孩子上小学开始就通过各种渠道把孩子送入城里的小学,濉溪县县城很多小学都有接收来自农村地区的孩子,缴纳高额的择校费,由于公办城区小学不是寄宿制,很多家长便选择在学校附近的出租房租赁一间房屋,由家长陪读。走访了濉溪县第六小学附近的陪读集中区,出租房简单,很多是一个家长带着几个孩子,一部分是父母都在,就近卖蔬菜或者打工,赚取生活费用和孩子学习费用。出租房简陋,陪读家长一般是母亲,父亲外出打工可以赚取更多的钱来维持家用。问及陪读的情况,家长们表示,都是为了让孩子学习环境好一点,陪读的花费很大,家里只是依靠着一个劳动力赚钱,生活很拮据。陪读的家长很少有时间去额外地赚钱,浪费了时间和精力,效果不敢保证,只求孩子能够争气。据估算,陪读的租赁费和额外的生活费是一大笔费用,原本可以两个劳动力的家庭,由于陪读,实际上只能有一个赚钱,变相地削弱了家庭收入,增加了家庭支出成本。
而家长所选择的民办学校的质量参差不齐,城区具有一定鉴别能力的家长在选择时能够谨慎地对待,而农村地区家长一无所知,对于学校完全不了解,只能根据道听途说的一知半解去选择,在濉溪华宇学校被勒令调整前,笔者走访得知,学校的生活和学习设备很差,学校尘土飞扬,教室简陋,食堂就像一个破旧的工厂的框架,到处灰蒙蒙的,状况极差。学生年纪小,自理能力差,衣服上的灰尘满布,头发蓬乱,看上去犹如野外生存的人。学校教师大部分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不过大部分都是摸清情况后无法继续留任,选择离开,学校长期拖欠教师工资,学校6个月才给教师500元工资,很多老师不得不离开。没有老师的管理,学生无人理会,整个学校看起来纷乱不堪。据一位曾经在此学校工作的老师表示,华宇学校不单纯地是小学或者初中,凌乱纷杂,招生有小学,初中,甚至曾经开设过高中教学班和职业教育教学班,管理制度混乱,学生自由放任,学校配置的电教器材变相地成为学生的在校网吧,后来不得不废除。在二零一二年元月八号,笔者再次来到华宇学校,家长们在学校门口迎接孩子,上前询问,家长很气愤地表示不能再让孩子继续留在那里上学,老师们罢课,学生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上课,在学校漫无目的地滞留。一位家长指着自己蓬头垢面的孩子,称孩子简直与混混无异,生活比监狱的生活还不如,孩子还没有进行期末考试,家长们已经不愿意等待,将孩子带离了学校。据一位教师称,整个学校学风不正,基建太差,学生的生活食宿都得不到保障,特别是食堂伙食特差,教师更换频繁,严重影响了学生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
家长们在了解到孩子的情况后向县教育局作出反应,在二零一二年一月十八号,县教育局做出批示,责令华宇中学停学整改。剩余的学生转移到附近的学校就读。而评价普遍较高的龙华中学,笔者了解到,学校招生严格把关,学校也是全封闭制的管理,师资力量充裕,虽然管理较严,不过学生和家长评价很高。学校整齐规划,教学楼和学生公寓楼林立,新建设了塑胶跑道,对面就是县一中,环境方面没有问题。学生反应老师的素质很高,不会像其他学校的老师随意的打骂体罚,教学严谨。公寓都配有生活老师,一般都是本班班主任自带,24小时地对学生负责。家长表示,学校有事都会及时地联系家里,还专门开通了校讯通,各方面的资料都可以及时得知,方便了家长与学校的联系。学生成绩在同级学生中突出。
结论:据教育局有关领导表示,目前民办教育迅速崛起,这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家长都希望孩子可以得到更好地教育,在具备相应的能力和条件后自然地会选择更好地教育。据统计,目前进入高中的学生,民办中学的达到30%以上。民办学校的兴起得到政府和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希望更好地完善本地区的义务教育。对于民办学校对于政府办学的影响,一位股长表示,民办中学的兴起和发展对于政府办学是一个压力和激励,面对民办学校抢夺生源的挑战,公立学校只有更好地加强学校管理,提升办学质量才能生存,不然就会被淘汰。而对于民办教育的迅速发展,家长宁愿付出高额就读费而不愿选择免费的问题,教育局有关领导表示,一方面是由于家庭有钱,就算是相等的教育教学,家长们也希望在城里,而不愿留在农村。对于选择民办而舍弃公立教学,领导坦言,确实是公立学校部分教师责任心不够,家长们无力管教孩子,把希望寄托在老师身上,民办学校的教师在竞聘制的压力下责任心更强,付出的更多,效果就会更好,而公立学校,奖惩力度薄弱,仅仅依靠绩效工资作为奖惩的手段,效果不佳。这也是很棘手的事情!
我们要求社会转型相适应的教育改革,但是面对教育的特殊性,如何改?改成什么样式的教育才更符合我们的现实?才能更好地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提高国民素质?在信仰缺失的时代为他们提供一个塑造健全人格的机会?教育是工具,也是发展所必须的支撑的基础。在日益发展的时代,我们很明显的看到与发达国家青少年的差距所在,在实践方面缺失严重。为了缩小与发达国家同龄人群的差距,甚至与他们站在同一起跑线,我们要付出哪些努力,解决什么样的问题,是关键。这不是说沿袭西方教育,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决定了我们不能照搬西方的教育理论,而应该在了解我们教育、文化的特殊性的前提下,解决其中不符合教育要求,纠正被扭曲的成分,输入新的血液和力量,保持属于自我的本色,并且融入先进的教育理念,使我们的青少年拥有一片自我的天空更好地长成。
致谢:感谢家乡学校领导对我们本次调查的支持,感谢老师们的配合与理解,以及学生和家长们的倾情讲述。感谢所有对本次调查做过帮助的人们!
第三篇: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分析思考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分析思考
[摘要]儿童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每个家庭都努力为儿童的成长提供自己最大的努力,良好的家庭教育是每个儿童健康成长的保障。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社会弱势群体,其教育问题常常被忽略。本文从各个方面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解决方法,有助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 教育 问题 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是生活在农村,父母一方或双亲都在外务工,由祖辈照顾或托付给亲戚、朋友照顾的未成年儿童。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这个环境下对未成年孩子的教育。我们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探讨,对于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留守儿童监护人家庭教育意识淡薄
调查研究表明,留守儿童的父母和代理监护人普遍存在家庭教育意识淡薄的情况,具体表现为:
1.亲子教育结构发生变化。一般正常家庭中,父母是孩子的主要教育者,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常年在外,无法接受完整的家庭教育。外出务工的家长整日忙于工作,没有时间和精力过问孩子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亲子关系的疏远,导致家庭教育的缺位。
2.代理监护人教育意识淡薄。现在的留守儿童大多在农村地区,经济条件较为落后,留守儿童父母由于生活所迫外出务工,把孩子交给孩子的爷爷、奶奶看护。爷爷、奶奶作为监护人,年龄较大,文化层次低,不能在学习上给予孩子指导,有的甚至认为“读书无用”,对孩子的学习漠不关心,且家务繁多,影响孩子学习。
(二)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方式存在偏差
留守儿童家庭在教育过程中教育方式存在很大的偏差,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有的是隔代教育,有的是寄养教育,有的是单亲教育,他们多数都不能采取有效的教育方式,要么过于严厉,要么过于溺爱,容易采取极端的教育方式,不利于监护人与留守儿童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不利于留守儿童健康人格的养成。
(三)教育内容存在不平衡现象
教育内容是除去教育者和教育方式之外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没有科学、合理的教育内容,则整个家庭教育也是不合理的。在实际情况中,由于留守儿童的特殊情况,教育内容常常出现失衡现象,主要表现在:
1.重视“智教”,忽视“德教”。大多数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只重视学习成绩,忽视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使得孩子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不易形成完善的人格,极易走向道德败坏的深渊。
2.重视孩子“物质文明”,忽视孩子“精神文明”。大多数留守儿童的父母和代理监护人一味地在物质上满足孩子的需要,然而对孩子的内心世界却缺乏了解,不能及时对孩子的精神需要给予关怀,导致留守儿童精神空虚,感到孤独,没有安全感。
(四)留守儿童自身问题
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上,不可避免涉及留守儿童自身方面的问题。主要有:
1.生理方面。留守儿童处于生理发展阶段,没有父母的照顾,普遍存在身体素质差,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青春期叛逆等问题。
2.心理方面。留守儿童多数心理上存在内向孤僻的特点,与人交往异常敏感,做事也非常消极,容易走向抑郁和自我封闭的极端,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二、留守儿童教育对策分析
根据留守儿童突出的教育问题,通过分析,结合社会发展的新特点,提出一些解决办法,尽可能帮助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家庭方面
解决留守儿童家庭方面的问题,需要对症下药,不仅要解决教育者自身问题,还要对教育方式和内容进行调整,从整体上改善留守儿童的教育环境。首先,增长留守儿童监护人的知识见识,经常开展社区教育,聘请专家或专业教师进行讲课,让留守儿童监护人不断学习教育孩子的经验和方法。其次,改变以往不合理的教育方式,不仅要单向教育孩子,而且要多从孩子角度了解沟通,与他们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最后,改进教育内容,不仅重视文化知识的教育,也要重视道德素养的教育,多为留守儿童准备一些适合他们的心灵刊物,在日常的潜移默化中,让孩子形成健康的道德观念。
(二)学校方面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教师是学生在校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和主导者,对学生的影响是最为突出的。关心和了解每个孩子的学习和内心世界是一个优秀教师必不可少的素养。教师应该增强对留守学生关怀的责任意识,给予每一位学生更多的关爱和帮助,重视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注重与他们的交流,及时发现问题;定期进行家访,帮助指导留守学生解决各种困惑和疑难,对其显性和隐性的心理?毫?进行疏导,引导他们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三)社会方面
留守儿童是社会的一分子,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下,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必然离不开社会的影响。社会、学校和家庭有效结合,对于保障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是非常有效的。社会这个大环境必须为留守儿童提供全方位的积极健康向上的氛围。我们可以通过以村为单位,建立帮助留守儿童的相关组织,对村里的留守儿童建立档案,关注他们的日常生活并提供帮助,定期组织开展有关娱乐活动,丰富留守儿童的业余生活;召开监护人交流会,及时反映问题;采取结对帮扶措施,如与大学生及社会人士建立关系。我们要真心实意地走进留守儿童的心灵,从心灵上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驱除他们由于父母不在而积压在心头的阴影,让他们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追求。
三、小结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当前已经逐步发展成一个广泛的社会问题,只有认真分析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积极应对,对症下药,才能确保农村留守儿童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在健康快乐的环境下成长。
第四篇: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关爱,性情孤僻、任性、容易产生心理障碍 长期与父母分离,得不到父母的关怀,遇到困难找不到感情的支持,在学习、生
活过程中出现一些差错得不到及时的引导、纠正,久而久之便形成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
2.学习成绩相对较差
父母外出务工的情况下,缺少了监督和家庭辅导,对儿童带来心理上的影响。部分家长持“学习无用论”的观点,定位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之后便外出务工,久而久之也不免会被同化。
3、容易产生行为偏差
义务教育留守儿童正处在身心发展时期自律能力不强,容易受到外界和其他人的负面影响。代理抚养人管理监督不到位,一般采取迁就、认可的态度,造成行为偏差。
4.安全无保障
安全意识差,自我保护能力较差,心理上也缺乏防范意识。部份住家偏僻学路途
较远,上学路途中缺乏成年人的陪护,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
二、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1.从社会角度看
有些地区不执行国家的政策法规.如进城对务工人员子弟:要交纳借读费,办理各种手续,中考和高考回户籍所在地,须支付高昂学费。
2.从家庭角度看
父母长期外出,儿童除在心理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之外,也造成了家庭教育的缺失,从而影响到其学习成绩。
3.农村学校存在缺陷
由某些主客观原因。片面追求应试教育,对学生心理问题,学校周边环境,住宿条
件不够重视;也没有建立与其父母沟通信方式。
三、对策与建议
1.政府方面
一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消除城乡差距.二要强化政府职能作用,重视和加强对学生
关爱工作.三是综合整治校园周边娱乐场所以及社会治安环境
家庭方面
家长要转变观念,重视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保持和孩子的密切联系和沟通。对孩子的道德发展和精神需求给予更多关注。
2.学校方面
首先要建立和完善学校寄宿制度,其次要加强对其的心理咨询,三要加强娱乐、体育设施建设,并建立与学生家长畅通的交流渠道。
4.社会方面
整合社会各界力量,充分发挥社会的合力作用。政府部门及其职能部门联合起来,开展捐资助学活动,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资金困难。
第五篇: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调查报告
湖南商学院北津学院暑假社会调查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调查报告
调查目标:通过调查提高社会关注度,关注农村建设 调查时间:暑假
调查对象:在校生、村民、家人
调查方式:走访调查、问卷调查、抽查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城乡差距越来越大,特别是在2001年11月中国加入WTO后。在此基础上,中国沿海经济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人感到城乡差距的空缺无法满足家庭的发展,开始自发的涌向沿海,那时侯出现了一股“民工流”。而在此世纪转型时,在中国农村出现了一批新的特殊群体——农村留守儿童。此时,农村教育问题也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步伐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
在此时,据中国妇联、中国家庭研究会不久举行的中国人口问题研究会透露,中国农村中1.2亿农村常在城市经商。而由此产生的200万少年留守儿童中,14周岁及以下占86.5%。按照全国3.6亿儿童来算,每18 个孩子就有一人不能与父母生活。而据报告,留守儿童还在呈不断上升趋势,在一些农村劳动里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中占18%—22%在中国农村人口多的现状下,儿童教育问题更是重中之重,而留守儿童在长期无父母陪同生活的状况下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他们在思想品德、行为特征等方面表现出来的问题不得让人们深思,祖国的太阳能否拖起明天的太阳。
(一)问题
(1)教育问题,他们的成绩欠佳,逃学迟到已是不在稀有的问题
众所周知,农业是中国最基本的行业,在农村,很多时候人们总是在田间劳作,大多数留守儿童在家就自然而然的承担起了这项负担,农活、家务活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样就直接导致了他们的学习成绩下降。由于没有父母陪在身边,有的老人家就忽视了孩子的学习,还有就是他们“重男轻女”,女孩子就更
湖南商学院北津学院暑假社会调查报告
加的难以过上舒适的生活。由于父母常年不在家,对他们来说,父母亲已成了一个失去血肉和情感的文字,这就直接让孩子产生了许多厌学原因,导致他们逃学、辍学。
在我的调查中就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和我从小玩到大的朋友,在他读初一的时候,妈妈外出打工,爸爸就在家养鸭子挣钱,可是他爸爸脾气不是很好,他也就一直和他爸爸和不来。在他妈妈走后的两年里,他整个人都变了,染上了许多恶习,经常在网吧通宵,也变的虚荣了,结果初三他就辍学了,现在就只能在外面打工,我是看者这样的事在我身边发生的。我不得不惋惜啊!以前他是一个多么听话的孩子啊,就这样毁掉了。
(2)监护管理不够,他们就放任自流
在中国农村中,主要有3种监护方式:a、隔代监护,大多数的父母外出打工就把孩子托付给外婆外公或是爷爷奶奶,就这样形成了最主要的监护方式,他们容易溺爱孩子,让他们无所事事,由此产生许多不可估量的问题。b、监护责任向亲戚同辈转移,形成了委托监护。这种监护方式下产生的问题也是许多的。毕竟不是自己的孩子,有时候说话也不能太重,怕伤害孩子,让他们产生抵触情绪,这样带来的麻烦回更大。c、单亲监护,这也是当前最普遍的现象,孩子父母的一方出去做事,而另一方留在家照顾孩子,这样就会直接导致对出去做事父母一方的“情感空巢 ”。
(3)心理方面出现严重问题,他们会形成许多难以想象的性格特征
由于在成长过程中缺乏亲情,缺乏父母亲的情感与心理关怀,缺乏倾诉对象,这就会导致他们出现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这样当他们在学习或者生活中,受到别人的欺负,孩子受到委屈时,遇到困难时,他们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倾诉对象。这样长期以往,就会形成心理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等特征。虽然说没有父母的照顾,但在此又形成了另外一种让人不得不担忧的心理问题。在他们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此时同学中的某一个对他们付出格外的关心,这样就会导致他们对异
湖南商学院北津学院暑假社会调查报告
性产生某种好感。在此基础上,儿童中出现谈恋爱的现象已经不足为奇。
(4)道德行为出现道德危机,他们经常说谎,打架斗殴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由于没有得到父母的良好照顾,他们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道德品行,出现了许多行为偏差。他们自身素质不高,对法律也不是很了解,出现违法犯案的行为也呈上升趋势。在我的道德指标调查中,我对我镇中学初二某班进行了调查,他们班共有64人,谈恋爱的占了20.3%,违纪的占23.4%,吸烟的占46.9%,说谎的更是占到了100%。
在我的调查中还有一个鲜活的例子,李易和孙田他们两是我镇中学初二的学生,他们父母在外打工好多年,一直是由年迈的爷爷奶奶照顾,由于缺乏父母的约束,他们就经常出入网吧,不可救药的迷上了网络。这对于人们来说可能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可是后来由于他们经常待在网吧没有钱上网,他们两就想出了一“高招”,他们决定盗窃铁路上的铁块去卖钱。他们不知道这是属于国家财产,更不知道是违法,这在当时是轰动一时的大新闻。他们把盗窃的东西倒挂在井里面,所以当时报案后,我镇派出所并没有查出个所以然来,后来把这个案子报到了省里面,湖南省公安局调查了一个星期也没有查出什么东西,后来还是孩子的叔叔发现了,把这个案子给结了。谁也不曾想过会是这样的结果。谁会想到竟是两个中学生犯下的错误。这不得不让人深思!
(5)安全问题,他们在没有父母照顾的情况下,安危令人担忧
在从网上了解到,据全国妇联对12省市调查,部分留守儿童因父母不在身边,经常遭受同学邻居的欺负。当然还有更严重的就是,男孩子也容易引起人贩子的注意,拐卖女孩子的现象也经常出现。
(6)生活问题,由于缺乏营养,可能会出现营养不良等症状,这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充足的营养是最重要的。
(二)原因
(1)社会关注不够
湖南商学院北津学院暑假社会调查报告
在中国经济发展中,谁也不曾会想到会出现这样一个群体,国家也没有投入太大的精力,社会也不是很关注。直到现在,随着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事件的发生,向人们敲起的警钟,人们才慢慢把目光投向他们。
(2)父母经常不在身边,缺乏感情基础。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大前提下,中国的城市迅速崛起,虽然国家也推出了一系列有利于农民的措施,可是城乡差距还是越来越大。为了满足自身家庭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人不得不放弃家庭而选择外出打工。在经济发展中,城市就象一条腾飞的龙,成为中国发展闪耀的星星。而农村人守着几亩地来维持生计,城乡差距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而且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需要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建设。这样就出现了许多不同类型的行业,这就满足了人们的职业倾向。
(3)学校教育措施不利。在以前,农村的教育设施很差。虽然现在是楼房已经建起来,可是越来越缺乏人情味。在许多封闭的山区里面,几乎没有什么先进的教学设备,连图书馆都没有,更不用说开什么心理课。
(4)家庭教育意识淡漠,特别是隔代溺爱。在许多农村家庭中,留守儿童一般是由爷爷奶奶照顾。他们对下一代的溺爱导致孩子无法接受正确的家庭教育。在家庭里面,更不会过多的要求孩子做什么,怎么培养良好的习惯,道德准则,特别是容易让孩子产生依赖感,认为自己才是最重要的。这样就形成一种不良的心理。
(5)城乡教育差距,让“太阳”面临鸿沟。
a.在硬件设施方面,农村教育事业虽然有所发展,但是没有象城市那样普及,更谈不上什么实验楼,语音室,及各种现代化教学设备。
b.师资力量方面,不象城市里面。农村里面很难找到一个学士学位的人,更不用说研究生。
c.教育投资,虽然在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尤其重视基础教育的发展,可是城市建设的同时,城市教育也一样引起了社会的关注。而农村问题还是近几年由温家堡总理提出来的,教育投资力度非常
湖南商学院北津学院暑假社会调查报告
小。
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徐永兴先生提出:农民子女教育不只是中国农民的家事,它实实在在是国家和全民族的国事。如果农民子女的目前的教育环境不能得到好的改变,出现近城的“流动儿童”被社会“边缘化”,在农村的留守儿童被家庭“边缘化”,那他们离“毁灭的一代”就不远了。所以我们不得不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拯救这个局面。
(一)完善学校教育,发挥学校主导地位
(1)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孩子心理成长
(2)学校加强学生自我教育,培养孩子能力
(3)学校应定期开家长会,劝导家长做家长工作,让他们更多的关注孩子
(二)发挥村支部,乡,居委会的作用,建立教育监护体系。他们要做好调剂学校教育的桥梁角色,多关爱孩子。如成都建立儿童托管机构;河南推广全日制寄宿学校;安徽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三)社会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社会应该做好港湾角色,对社会付出爱心,多关注留守儿童,让社会成为一个爱心遍撒的海洋。
(四)加强舆论媒体作用,加强社会的关注力度,引起人们的注意,促进问题的解决,现在将在九月份CCTV2经济频道《关注留守儿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后来,我在我村做了一个详细的调查,全村共有139人,小孩60人,大人79人。大人中在家务农的有36人,占了45.6%,而在外打工的占到了54.4%。小孩中读书的只有18人,只占到30%,而在读书中读了小学的只有22.2%,初中的只有27.8%,高中的只有38.9%,而读大学的只占到了11.1%,而在没读书的人中,小学没读完的就有4个,初中没读完的有7个。这是一个多么显然的问题。
太阳日升日落,每天普照天下,可是那拖起祖国明天的太阳,是否也会普照中华大地呢?在那片广阔的草原上,花朵是不是会永久生长呢?让我们来一起面对那个问题,一起撑起祖国明天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