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中的孝

时间:2019-05-13 02:31: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多元文化中的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多元文化中的孝》。

第一篇:多元文化中的孝

多元文化中的孝

多元文化中的孝《 光明日报 》(2013年08月19日

版)

间:2013年7月20日下午(“传统孝道的当代意义与多元对话”国际学术会议间隙)

点:北京友谊宾馆会议室

访 谈 嘉 宾:南恺时(Keith N.Knapp)美国南卡罗莱纳根据地军事学院教授

崔圣奎 韩国圣山孝大学院大学校长、韩国孝学会会长

王蓉蓉 美国洛杉矶罗耀拉大学教授

肖 波 湖北工程学院孝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特邀主持人:肖群忠(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

主持人:孝对中国社会乃至东亚儒家文化圈人民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政治生活产生了持久和深远的影响。这次有这样一个国际会议的机缘,能够从一个更加开放、多元的文化背景,来请大家共同讨论这样一些问题:如何以不同文化视角看待传统孝道?如何看待孝在现代化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新的社会条件下如何弘扬传统孝道?首先有请肖波教授。一

肖波:谢谢主持人。有句话说“问题是时代的声音”,那么现在是什么时代?是发展的时代,是现代化。眼下,我们的现代化一个重要的步骤就是城镇化。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孝道面临什么样的挑战,是人们非常关注的一个话题。

第一,随着城镇化的狂飙突进,众多农民的生产劳作模式发生改变,其身份也由农民转为市民。农耕生产渐行渐远,传统经验的作用日益减小,老人手中的资源也越来越少了。子女们更多地在城镇打工挣钱,甚至孙子的照料也不再是祖辈的专属。利益结构的变化必然导致家庭内部权力的改变,其结果是老年人在家中的地位大为下降,只能在老家田地里孤独坚守。传统的家庭至上、父母为大的观念,在许多农村青年看来,早已失去了昨日的尊严。

第二,有数据表明,从2000年到2009年的10年间,我国减少村落90万个。乡村是国人千百年来的生活祖屋与精神寓所。它的消萎,使乡村成了我们“回不去的家乡”。

第三,随着城镇化的推进,社会文化由“重农”转向“重商”。不少农民看到务农投入大、强度大而回报少,因此“厌农恶农”情绪加重,急于跟农村撇清界限,人们的“乡恋”情结减退,那些原来融于我们血脉之中的“乡土中国”也渐行渐远。

传统的孝道文化,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就像数学中的常数一样,人们的精神,也是应该有常道的。孝,这份源自人类血缘亲情的纯情挚爱,依然值得我们向往与传承。在城镇化建设中应转变城市本位思路,保留对“乡土”的足够敬畏,尊重传统,善待孝道,使乡村在与城市文明的互动中得到新的发展。这也是我们党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的内涵要求。

首先,尊重孝道有助于正确处理城镇化和传统文化的关系。长期以来我们在认识上存在一大误区,认为传统文化会阻碍城镇化,要加快城镇化的进程,就必须摧毁“旧文化”。但事实上,城镇化和传统文化并不矛盾,将传统与现代对立起来的思维方式是不恰当的。文化是城镇化的灵魂和血脉。城镇化建设需要文化的滋养,需要人文关怀。没有文化的加入,城镇化就没有“核心竞争力”,也不可能有“多样性”。作为传统文化核心的孝道文化,乃“百善之首”,在城镇化进程中融入孝文化元素,加以现时代的诠释和转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由城镇化所引起的人际疏离与紧张,引领城乡大众在家庭生活中父慈子孝,在社会交往中仁义诚信,在公干私谊中履责守义,使城乡生产和生活运行更为公平合理,更加和谐有序,由此铸造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族群品性。

其次,善待孝道有助于正确处理城镇和乡村的关系。几十年来我们一直重城轻乡。然而“乡土”之于中国,不是一个愚昧、落后、待消灭的社会“盲肠”,而是新希望、发展潜力之所在。城镇化发展的根本依托还是乡村。城市化程度较高的西欧国家,其乡村不光是一道美丽的景观,也是工业生产和社会进步的策源地。我们不能只想着“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如何以城市模式改造农村,急着让农民“洗脚上楼”,也要考虑为什么不能使农民成为更好的农民,农村成为更好的农村。因此,新型城镇化发展应该像李克强总理所主张的注重“化”、注重“人”,而非只是“城镇”,更不能顾“城”失“村”。城镇乡村的和谐发展,就是城市的自我救赎,乡村的发展正道。

重建乡土,必须诉诸于孝道文化。乡村是滋生培育孝道文化的根基,反过来孝道文化又维系着乡村。孝文化具有血浓于水的强大凝聚力,其本身蕴含着的对祖先的崇拜、对亲人的眷顾、对乡土的依恋等内涵。如果我们能充分利用孝文化聚拢人心、再聚乡魂,造福农民,变弃乡进城为“守乡建镇”,变农村为城镇,田野上定将充满希望。

再次,持守孝道有助于协调中青年农民和农村老人的关系。城镇化应是全民的城镇化,不能只考虑精壮农民,必须把农村老人也考虑进去。多达约1.1亿农村留守老人,是我们当下必须考虑的社会群体。老有所养,不仅仅是中华传统文明的要义,更是现代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和人文之本。改善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窘境,让其共享发展成果,必须坚守和弘扬孝道。

无法设想,我们国家的人全部居住在城市。当下,我国大中城市吸纳就业人口的空间已有限,客观上要求农民实现职业和观念的再转变:农民工于城市,立足不易,扎根更难。因此,与其都背井离乡,骨肉分离,不如有一部分可以考虑重归乡村,安老怀少,就地就近发展。事实上,随着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同构,未来乡村生活或将呈现一种现代生活式样:那是一种比城市的生活方式更加田园、更加亲密和谐、更加人性化的生活,是一种既古风又新潮的“善生活”。

主持人:好。现在我们围绕肖教授的问题再讨论一下,城市和农村的孝道有什么不同特点?

王蓉蓉:城镇化的转变是一个社会结构的转变,那么从某种意义来说,也就是我们过去的孝文化产生的土壤在变化。过去的家庭是维系在土地、农耕的基础上的,所以父母与孩子之间都为了共同的一个目的——“耕田”在生活。但是城镇化让这个结构变了,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维系没有一个客观的载体了。我想问肖波教授,这个孝文化是不是也要有一定的变化呢?

肖波:城市里孝道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对老年人进行精神慰藉、精神赡养的问题。对城市的老人来说,自食其力,老有所依,一般问题不大,是可以过下去的。他们可能更多地希望儿女们“常回家看看”,给予精神上的抚慰。而对于现在中国农村的老人来说是两大问题都存在:一是要有人养,二是要有人敬。现在的中国一部分农村对一部分老人开始实行社会养老保险。家庭出一点,政府配套一点。一个月有60块钱,也可以帮个忙,但是不足以解决农村老人的生计问题。这是第一。第二呢,现在农村老人还没有脱离子女独自度老的这样的一个思想观念,他们心里想的就是无论怎样都要跟着儿女一起过。有养老院他也不去,何况很多地方也没有建。所以对农村的子女来说呢,养老和敬老是一个双重的任务。二

主持人:孝是建立在农业社会基础上的。今天中国社会正向工业社会转型,而韩国比我们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先走了一步。我们请崔校长谈谈,今天的韩国社会为什么还要去弘扬传统农业社会的孝道?

崔圣奎:大概是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的时候,韩国的社会也面临着从农村转变为都市的这样的一个转型。当时城里的人口不足,所以我们把大量的农村人口移到城里来参与工业化。半个世纪以前的韩国社会,大概的主流就是从农村移到城市的一个模式。

当西方文明涌进韩国的时候,我们把孝的这个概念抛弃了。在将近20年的时间里,我们不谈孝这个概念。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韩国物质生活是相当丰饶的。但当时有一些社会问题:有人自杀,青少年的犯罪也在逐渐的增加,许多家庭也在慢慢崩溃。后来,到上个世纪末,大家都开始反思。我们的生活是很富裕了,但是我们的内心里好像少了一点什么。只有物质的富裕,是没有办法给人们带来真正幸福的。从那时起,我开始着力推行弘孝的运动,成立了圣山孝大学院,同时还担任几十个弘孝团体代表的会长,已经做了15年之久。过程很长也很艰难,但市民的意识慢慢地觉醒了。韩国现在社会各界最常见的一个话题就是“孝”。孝可以带来一个家庭、国家、社会的和谐。

现在的韩国社会,农村和城市差异不是特别的大。政府在制定政策的过程当中,也不以城镇化和农村化来划分,而是按所得的多少来定的。国家制定老人福利制度的年龄限定以65岁为基准。在全国范围内,我们实施了一些老年的年金制度。如果在年轻的时候有工作的话,50%的养老金是从薪水里面提出来的,另外的50%是雇主提供的。公务员体系则由国家来负担这一笔费用。学校老师年老之后,生活是相当优裕的。公务员体系、军人体系还有警察体系的年金制度的比例都相当高。年金与福利,还与孝行的奖励、保障相联系。

我们现在重视的不是技术化教育的过程,而是人性化教育的过程。那人性化教育的核心是什么呢?我认为就是孝的精神。

以前的韩国社会,每当春节的时候,村里面所有的长辈,不单只有自己的父母亲,我们都要去拜访,还要行大礼。这样的习俗在上世纪70年代以后慢慢地就消失了。现在要把这个消失的传统重新发扬光大,让农村的这样的一个孝的模式再去影响都市。不是单独只有都市或者农村的孝道,两个都要一起存在。今天讲的这个孝道要把孝的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结合在一起,这样才会比较有效,而且可以持续发展下去。

经过我们的努力,韩国国会于2007年正式立法,2008年生效。这个法叫“孝行奖励及支援法”。孝道因此成为全社会都要遵循的法律。我们在幼儿园、国小、国中、高中、军队等,都进行孝道的推广与教育。我们学校目前为止已经培养了3000位孝道讲师,到各个地方和单位去开展孝道教育。

王蓉蓉:崔校长,我从您的谈话过程中感到,孝已经不仅仅是一种道德伦理观了,也不仅仅是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了,而是已经成为一个社会机制了,一个动力了,一个文化的体系。您比我们理解的孝更加宽,更加有深度。所以想让崔校长解释一下,您认为孝的精神究竟是什么?

崔圣奎:我认为的孝,是广泛渗透于各种关系中的一种精神。21世纪的孝,可能要追寻的是一个大孝的精神。孝的弘扬运动是人类和平的运动,也是人类幸福运动的一个缩影。孝本身把我们的关系拉近了,让整个社会,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有一个和谐的情形。

主持人:从纵向看,孝链接了中国人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从横向看,孝是所有人际关系的发端,师生、君臣、兄弟、朋友,都是从孝的父子关系中扩展出来的。孝是一个原发性和综合性的观念与精神基础。这种推扩和泛化的思想是儒学的思维方式。三

主持人:下面我们请南教授从西方汉学家的视角来谈谈对中国孝道文化的看法。

南恺时:好,我先谈二十年前的事情。1985年我去台湾,有一个英国朋友告诉我:“啊,台湾就是美国的第五十一个州,跟美国完全一样。”那时候的台湾的确比中国大陆更先进,更工业化。很像美国。可是过了一阵子就发现,情形非常非常不一样。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精神上,在于中国人的孝道观念。我很快就体会到了,中国人对父母特别好。台湾的年轻人大学毕业以后开始赚钱。他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带父母去度假。而美国的年轻人大学毕业赚钱以后干什么呢?为自己买汽车,为自己做很多事情。根本不会想到父母。这让我觉得很不可思议。所以我写博士论文就选择关于孝子的故事。二十年前,没有美国学者对孝道感兴趣。我在伯克莱大学的东亚图书馆借一本关于孝子的书。借阅记录显示:上次有人借这本书的时间是1936年。(众人笑)但最近十年,情况非常不一样。有很多西方学者研究孝道,孝已经变成一个很热门的话题。

我们的国家和韩国、中国、日本都一样,已经工业化,家庭生育率低,孩子越来越少,大人越来越老。东亚的人有一个好处,他们已经有一个道德哲学——孝,就是说你对父母好,你照顾好他们就是一个美德。美国人没有这样一个道德,没有一个美德叫孝。可是美国人也感觉到老龄化的问题,也开始发愁将来父母老了,我们怎么照顾他们。所以我觉得:其实孝对西方人也开始变得很重要。我有很多朋友,他们也在照顾年纪大的父母。为此他们也会牺牲很多时间与爱好。可是没有人表扬他们,因为整个社会没有这个美德。我想,我们西方人迟早也要学习东方人怎样对待老父母,这是我们一定要学会的事。当然,我们比较习惯让父母住养老院,这个非常普遍。其实老人也不喜欢被孩子们照顾,因为他们也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没有办法一起住。

主持人:总结您的观点是说,一方面是老龄化的社会,也需要东方的这种伦理资源,但是由于西方文化长期所倡导的独立自主的习惯,又不可能把这种孝道学得非常彻底。您接着说。

南恺时:对西方来说有价值,真的很好。可是很多孝道的想法、习惯,西方人却不能接受。比如孩子们一定要听父母的话,就不太可能。美国人很讲究平等,你到了十八岁,你就是一个大人,你跟父母的权利完全一样。他们管不了你。

对于孝道,西方学者有两种看法。一种是像安乐哲教授,他的观点认为,孝可以用来解决一些西方的问题。而另外一批学者就觉得,孝道是与以前的中国、韩国、日本的历史分不开的。你不能只把你喜欢的部分留下来,把其它东西扔掉了。在他们看来,孝道其实是具有反动性的,是加强家长的权力,让子女变得地位很低。应该把它放在历史的垃圾桶,过去的事情不能让它继续下去。

主持人:现在再来看西方怎么处理亲子关系。请王蓉蓉教授这位美籍华人学者给我们介绍一下。

王蓉蓉:我主要从个人体验的方面谈一点。从最基本方面来说,父母跟孩子的关系在东西方是不一样的。东方是一种相互依赖的,而西方是相互独立的。在西方养育孩子,作为母亲,作为家长,你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让孩子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这是你最终的目标。你的道德观念就是你要懂得尊重自己,尊重别人,就够了。可是在中国就不一样了,作为一个子女,你要学习孝。在学习孝的过程中,对自己、他人、社会做出贡献。西方有它的好处,就是孩子变得很独立。但是问题在于他的独立就会有一种孤独感:他不属于任何人——不属于一个家庭,不属于一个社会,他就是他自己。这种孤独感在西方人的内心深处是非常深刻的。所有的事情都是我自己做出的选择,我要对我自己做出的选择负责。从一种角度来说是很轻松的,因为他没有人情世故这些事情;在另一方面,他也是很沉重的,因为他很孤独。他有问题的话怎么解决呢?找心理医生。为什么在西方心理治疗会很多?就是因为他没有一个人情方面的支持。我有一个同事,他的父亲和妹妹从美国到亚洲来看他,走了24个小时,然后一起吃饭。他父亲比他挣得少,也退休了,妹妹也是。我眼睁睁看着他们一家人吃完饭以后分账单。我当时心里就很难过,我说你作为这个家唯一的儿子,难道这个账单你都不能付吗?他说不是我付不起,是我不愿意给我父亲心理上造成压力,如果我付了,那对我父亲来说,实际上就认为我父亲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父亲就会感觉不好。这个情况在美国非常普遍。看到这种独立性,老人自己心态的独立性,他们有自己的生命,那,孩子呢,也当然有。

我再讲一个例子。我女儿现在大学毕业,在读研究生。她跟另外两个女孩子一起住。她找到房子以后,要签合同。房东说你必须要找一个担保人来。找谁呢?其中一个美国孩子家里很有钱,但她连问她妈都不敢问,因为她知道她的父母亲是肯定不会给她做担保的。不管家里多有钱,父母是父母的,我是我的。另外一个女孩子呢,她的妈妈的经济收入也不够。最后只有我的女儿给我写E-mail,说,please,你是中国的妈妈,所以你一定会给我们当担保的。对不对?我一看,说好好好,我会给你们做担保。然后我就把什么驾驶执照啦,工资单啦,全都给她弄过去。

主持人:刚才呢,王教授以鲜活的案例讲了中西方代际关系的一个特点,她用独立和依赖这么两个范畴来表达。其实,从人类学的角度,大家都很熟悉的一个理论,就是美国的一位女人类学家米德提出的一个“代沟”理论。她这个“沟”是“沟壑”的“沟”,就是讲两代人的疏离,独立。而我们中国文化两代人也有一个“代钩”,但那个“钩”是“钩子”的“钩”,讲究的是代际的传承和相互依赖。这在刚才的个案中非常鲜明地体现出来了。

孝道的确在当代中国社会还是有很高的社会价值的。在西方说“精神家园”这个词的时候,人们老是想到宗教。而中国人实际上的精神依托还是他的家。不管西方怎么看待中国的孝道,但是我认为作为一个中国人,还真是离不开孝。

王蓉蓉:慈孝在我们中国文化中是特别重要的,不仅仅是文化传统的资源,也是一种社会的资源。如果把它用得比较好的话,它实际上对社会来说是双赢的一个状态。父母、社会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至少得到了缓和,让大多数人有所受益。我觉得这个就是非常好的。下面我想讲一下你说的那个“精神家园”的问题。在西方,给教会捐你的收入的10%是正常的,而且它可以减的。所以很多信教的人,他们把10%的钱给了教会,却不会给他的孩子,给他的父母。这在他看来是理所当然的。以后我们中国把这个作为一个立法多好,你10%的收入给父母,那国家给你免税。我觉得现在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说在发扬、继承、实践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过程中,怎么跟西方的这种独立自由、这种潮流有一种很好的融合?内在跟外在怎么样结合起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东方人的子弟在社会心理上有一个纠结:他在自己家里讲的是孝道,走到社会上讲的是独立自主。这让他找不到自己的定位。他怎么来糅合这两种东西,我觉得现在是不是需要给年轻人一种比较好的方法。在什么程度上你有独立性,在什么程度上你要尽你的孝。

肖波:是不是我们要主张:在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尤其我们中国家长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父子之间要有平等意识,孩子不能忘记感恩意识,对长辈要有回报意识。东西方文明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这样就更加全面一些。

(记录整理:孙传宝 袁媛)

第二篇:广告文化中的孝文化

中华文化包罗,博大精深,是老祖宗经过五千年的积淀留给我们最宝贵最引以为傲的财富,孝作为构建于血缘关系上的特殊情感,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文化表现,长久存在于中国的历史之中。传统的中国社会,更是奠基于孝道之上的社会,因而孝道乃是使中华文明区别于其他文明的重大现象之一。经过几千年的筛选和积淀,孝道是民族传统道德的一个重要范畴,在所有的传统规范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百善孝为先”孝成为了做人最根本最重要的准则,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促使社会和谐的润滑剂,自身的和谐、家庭的和谐、社会的和谐都要靠孝来维系。然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铺天盖地的媒体报道中,不孝敬父母的例子并不鲜见,自己山珍海味,人间天堂的享受着社会主义的美好,而父母却露宿街头,连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没有,不闻不问甚至打骂含辛茹苦把自己养大的父母。一个个鲜活的例子告诉我们,传统的孝道在物质利益的诱惑下在人们的思想中正慢慢的淡化,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我们已经丢的所剩无几了,所以,不管是有识之士,家庭还是整个社会,都在真诚的呼唤孝道的回归。

一、孝文化与现代广告融合的意义 在需求多样化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随着外资的介入,产品竞争力的加大,推销层次的提高,简单告知式的广告已成为历史,在中国广告业与外来广告业竞争的手段和途径上,中国广告人提出了“中国广告本土化”的声音,以来更接近受众的心理,二来可以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广告作品,在资金、技术和人才都相对弱势的中国广告业,这似乎是最好的应对策略了。而纵观近几年出现的广告作品,确实有不少运用传统文化的广告都收到了奇效。比如央视——品牌的力量篇运用水墨山水很好地对其形象进行了宣传,得到业界和观众的一致好评,上世纪80年代威力洗衣机因为“献给母亲的爱”为主题的广告打动了千万中国人的心而名声大震,堪称中国广告的经典。不仅如此,外来广告也开始模仿本土广告,纷纷贴上“中国特色”的标签,意欲通过中国的传统文化打开中国消费者的心扉,所以我们在可口可乐的贺岁广告中看到了对联、木偶、剪纸等中国传统艺术,在哈根达斯月饼广告中看到了青花器、嫦娥的元素。孝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更具有根源性、综合性与代表性,巧妙地将其融入到广告中,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1、孝文化增进广告效果。目前我国广告业专业人才匮乏,资金短缺,广告公司规模和技术都有待 发展,大部分广告都是模仿西方,缺乏创新和创意。在一个标新立异的时代广告必须要有个性和特色才能抓住受众的眼球,吸引并打动观众。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丰厚,是创造中国特色的丰富源泉。同时传统文化拉近了广告与受众的距离,是广告更容易被受众接受。例如雕牌洗衣粉的广告“下岗篇”,通过小女孩用雕牌洗衣粉帮下岗后找工作的妈妈洗衣服的画面,深深地打动了消费者和观众,其利益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文化,一幅温馨感人的画面拉近了广告与消费者的距离,与市面上那些个一个劲儿的吹捧洗衣粉去污能力有多强的广告相比,这则广告显得亲切而富有“创意”。孝文化对中国广告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意义,在感动与深思中增进广告效果,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广告宣扬孝文化。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理应发扬光大而不该丢弃,孝文化 不仅可以作为家庭和代际关系的的润滑剂,同时也是和谐社会构建的保障。随着人们对孝文化价值的认识不断深入,传承和发扬孝文化的呼声日益高涨,全国各地竞相开办起了免费的传统文化孝敬父母的研习班,试图通过开展相关学习和教育的方式发扬孝文化,这种做法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有些流于表面,最终的结果是“学”难以致“用”,在实际的生活中,孝依然被慢慢的遗弃。相比之下,间接地教育更能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广告就是间接教育的方式之一。大多数情况下,由于广告本身的性质,它的目的最重要宣传自己的产品,消费者所有的抵触和戒备往往都在广告所要宣传的产品身上,而对广告创意本身不会有太大的情绪性的“反抗”,这对于反叛性比较强的80后90后而言,这种间接性的宣传和教育更容易打动他们,比直接教育灌输效果要好得多。

二、孝文化在广告中运用的形式

1、用礼品孝敬父母,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孝”深深地奠基在中国人的道德观念之中,无疑是 中国人心中道德的最低标准,孝敬父母是这个社会永恒不变的话题,它既是一种道德规范,也是一种传统美德,将孝敬父母运用于广告,以其作为抓住消费者心理的利益点。保健品广告涉足对孝的解释,是表现“孝”最多的一类商业广告。“父母为其疾而忧”孝敬父母,首先最基本的是要在物质上满足父母,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注 重养生与保荐。将保健品作为礼品送给父母或长辈,是子女孝敬父母最直接也是最普遍的一种方式,无怪乎很多品牌如椰岛鹿龟酒,五粮液黄金酒在市面上投放的广告都是以“孝”为主题的。从椰岛鹿龟酒电视广告中两个老棋友对女儿好还是儿子好的争论到它的广告语“椰岛鹿龟酒,父亲的补酒”再到五粮液黄金酒的轰炸式的投放频率及它经典的广告语“送长辈,黄金酒”都是直接把产品定位在孝敬父母上,不仅可以传达儿女的一片孝心,也是父母与儿女在在心灵上有了沟通与交流,很容易与消费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当然子女送给长辈的礼品不只局限于保健品,家电、化妆品、保险等也称为子女孝敬父母的范畴之内,可以看出子女为父母想得更周到,消费需求也在不断扩大。

2、身体力行,体贴父母。对父母长辈的孝顺,不仅要在物质上满足父母,而且在精神上也要给予他们支持、安慰与鼓励,为他们分忧解劳,比送礼品更能让他们欣慰与感动。雕牌洗衣粉广告《下岗篇》中就以下岗女工和懂事孝顺的的女儿为主人公,用一句稚嫩的语言“妈妈说,雕牌洗衣粉,只用一点点,就能洗好多好多的衣服”和让人眼角酸酸的留言“妈妈,我能帮您干活了”表达了一个很小的孩子对父母的孝心,不仅可以为妈妈分忧,更在心灵上给了妈妈极大的安慰,由此,它突破了洗衣粉生硬的宣传其功效的常规,在情感上与消费者产生共鸣,成功地将品牌形象植入消费者心中。

3、用心关爱老人,从现在开始。孔子认为,对父母最好的孝敬就是不能让老人在感情上受到 任何伤害和产生孤独感。现代人由于与老人分开居住、工作繁忙压力大、忙于照顾自己的家庭,早已疏于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甚至较少探望。随着父母年龄的增加,他们需要的不是物质,而是子女们更多的关心、体贴与陪伴。于是很多广告商抓住了这一诉求心理,制作出了立意鲜明温暖的的作品来,爱立信早年的广告“沟通就是关怀”篇,傅彪主演的儿子由于发了财,给父亲买了很多电器保健品,但是送完东西就匆忙离开了,父亲脸上信息的表情瞬间变得沮丧起来,一会儿子回来了,乐呵呵的对父亲说“爸,我跟他们说了,今天我哪也不去,爸,咱先做饭,吃完我再陪您杀两盘”父亲开心的笑了。不管你送父母再多的东西,都比不上陪他们吃顿饭,聊聊天,下下棋,孝敬父母不是简单的说说而已,要以实际行动关怀他们,爱立信的这则广告充满的亲情的温情,很容易让人动之以情。

三、孝文化在广告表现中的运用方式 广告表现是指广告创意与广告制作形成的,最终与广告受众见面、并能说服或影响其购买行为的方式。

广告画面、广告语及广告音乐都是广告表现的方式,孝文化在广告中的表现和融合也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

1、孝文化与广告画面的融合。总结中国的广告,以孝敬为题材的创意并不少见,但大都以给父母 送礼的形式出现,脑白金的“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到“孝敬爸妈脑白金”就重磅打出了用脑白金孝敬爸妈的招牌,但是广告画面,仍然以一对木偶老年人为主,给人很机械的感觉,画面始终是他们在跳舞,没有任何情节,缺乏情感的交流与沟通,看后仍然给人一种空洞俗套的感觉,儿女对父母的孝心也全然感觉不出来。

论孝文化在现代广告创意中的运用 广告学1101 王伟 16

随着广告业的发展,广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广告的表现手段和内容上,越来越多的广告融合了孝文化,不仅可以接近受众的心理,赢取受众的好感,还可以加强对该品牌的美誉度建设,同时还能创造出独具中国特色的广告,提高中国广告行业的竞争力,对社会文化的建设和社会风气的优化也起到的重要作用,探究孝文化在广告中应用的原因,在于孝文化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当今社会却出现了孝文化缺失的现象,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孝文化都能在广告中得到良好的应用,在应用中,要注意取材于生活、加强形式的表现,进行感性诉求和选择好投放时机,同时,也要避免孝文化带来的负面效应。孝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其他文明相比,孝也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广告行业也进入了发展的高速阶段,当前,越来越多的广告以孝文化为诉求策略,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不仅减少了受众对广告的排斥性,而且在塑造社会风气和产品美誉度上,也起到了重大的广告效果,因此,孝文化越来越成为广告人的宠儿。

一、孝文化的内涵和作用 中华民族是一个传统的伦理制民族,“孝”是中国传统道德中的一个基本范畴,也是一项基本道德规范。到了封建社会后期,已经具备了广泛的文化综合意义,它不仅成为一种亲子间的伦理价值观念与范畴,而且包含着宗教的、哲学的、政治的、法律的、教育的、民俗的、艺术的等诸多文化意蕴,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个核心观念与首要精神,代表了中国文化的显著特色。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在历史上发挥了社会保障功能。孝文化发展到今天,对家庭对社会同样具有深远的意义。首先,孝文化可以调节家庭关系,促进家庭和谐。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只有家庭和谐了,社会和谐才有基础和保障。其次,孝文化可以调节代际关系,促进代际关系和谐,而代际关系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社会上的青年人与老年人是存在代沟的。因为社会的发展变化,以及他们各自的生活条件、工作环境、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存在着差异,对事物的看法、利益的取向各不相同,所以,他们之间总会存在着一定的矛盾。而这些矛盾的存在,往往会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不利因素。孝文化提倡养老、尊老、敬老,发挥老年人的积极作用,正可以调节这一不和谐的代际关系,促进青年人与老年人实现代际和谐。

二、孝道文化在广告创作中的意义 在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的今天,光靠广告创作就能达到销售目的是非常困难的。对于很多产品来说,在广告诉求中,光有理性诉求是远远不够的。那么怎么才能顺应消费者观念及需求才是广告的重要诉求策略。孝道,这种中国人特有的文化机制,由于孝道的含义又非常丰富,可以从家庭扩展到整个国家及社会,而且儒家孝道在中国人心中是个核心观念,所以在广告中得到了很多的继承与弘扬。孝文化在广告创作中的意义有两个方面。一是能够增强广告效果;二是通过广告弘扬了孝道,广告成为宣传载体,实现了社会价值。1、孝文化增进广告效果 广告必须要有个性和特色才能抓住受众的眼球,吸引并打动受众。中国传统文化可以拉近广告与受众的距离,使广告更容易被受众接受。例如:雕牌洗衣的广告下岗篇,通过小女孩用雕牌洗衣粉帮下岗后找工作的妈妈洗衣服的画面,深深地打动了消费者,其立意运用的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文化,一幅温馨感人的画面立刻拉近了广告与消费者的距离,与那些一个劲地吹捧洗衣粉去污能力有多强的广告相比,这则广告显得亲切而富有“创意”。再比如,威力洗衣机因为“献给母亲的爱”而名声大振。不仅如此,许多外来广告也开始模仿本土广告,纷纷贴上传统文化的标签,意欲通过中国的传统的孝文化打开中国消费者的心扉,走本土化广告策略,所以我们在可口可乐的贺岁广告中看到了温馨的家庭,相互关心的家人等传统家庭文化思想的体现。孝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能够巧妙地将其融入广告当中,将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2、广告弘扬了孝道 孝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理应发扬而不该丢弃,孝文化不仅可以作为家庭和代际关系的润滑剂,同时也是和谐社会构建的促进剂。随着对孝文化研究的深入,传承和发扬孝文化的呼声日益高涨,大部分学者提出通过开展相关学习和

教育的方式发扬孝文化,从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加强孝文化的灌输和教育。这种建议有其合理性,但这种方式也往往流于表面,最终的结果是“学”难以致“用”,在实际的生活中,孝依然被抛弃。相比之下,间接的“教育”更能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广告就是间接的“教育”方式之一。这对于反叛性比较强的80后和90后而言,这种间接的“宣传”和“教育”更容易打动他们,比直接的“教育”要容易接受得多。

三、孝道文化在广告创作中的运用 简单来说,我们现在看到的运用孝道的广告有以下几种类型:1、用礼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孝顺,无疑是中国人心中道德的最低标准,广告中如果抓住“买礼物孝顺父母”无疑就抓住了消费者的利益点。例如保健品广告,就是用这种方式表现最多的行业。比较典型的例子有: “孝敬爸妈,脑白金”,“黄金搭档送老人,腰好腿好身体好”。静心口服液的“礼物篇”,广告画面先是一个小女孩高唱“世上只有妈妈好”,随后镜头转换,很快女儿长大了,和母亲相依相偎,广告旁白是女儿大了,妈妈却老了,孝敬妈妈不能等,接着出现广告词“爱妈妈,送静心”。表现的主题是:小时候不能为母亲做什么,只能用“世上只有妈妈好”来表达对母亲的感情,女儿长大了,妈妈却老了,赶快送静心来表达对母亲的关爱。“椰岛鹿龟酒广告:老人甲和老人乙像个小孩子一样争起来,老人甲说:女儿好,老人乙说:儿子好,吵累了,老人甲问道:那你儿子给你送的什么啊?老人乙拿出一瓶椰岛鹿龟酒,甲大吃一惊,也拿出一瓶。原来二人的子女都送的是椰岛鹿龟酒,两人相视一笑,说:“女儿儿子一样好!” 当然,子女送礼物也不仅仅局限在保健品,例如家电,保险以及房地产广告,很多都是诉求让子女为父母想的更周到,对父母更多关心。2、身体力行来体贴父母 这类型的广告一般都是温馨感人的感性诉求。广告的主要利益点在于教导子女要对长辈孝顺,不仅仅是要在物质上照顾父母,更要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在他们工作生活不顺心的时候,能够为他们分忧解难,在精神上给予他们更多的支 持,让长辈欣慰快乐。通过产品的优质性能,让父母体会到子女对他们的用心关爱。当然,这比只送礼物要让他们感动的多。这类广告内容多是讲述子女长大了,能够帮助家长做家务,能够体贴家长的故事。广告传播的思想是培养孝道要从孩子抓起,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要言传身教,孝敬公婆,勤俭持家等等。典型的广告内容有: 雕牌洗衣粉的“下岗篇”。年轻的妈妈下岗了,为找工作而四处奔波。懂事的小女儿心疼妈妈,帮妈妈洗衣服,天真可爱的童音说出:“妈妈说,‘雕牌’洗衣粉只要一点点就能洗好多好多的衣服,可省钱了!”门帘轻动,妈妈无果而回,正想亲吻熟睡中的爱女,看见女儿的留言——“妈妈,我能帮你干活了”,妈妈的眼泪不禁滚落眼眶。最后画面出现“只选对的,不买贵的”的广告语并配合雕牌洗衣粉包装袋。广告通过一个小女孩的“懂事”传递了孝的精神,传承了孝的文化,引人怜,引人思,更引人爱,广告画面的情节性比较强,传达的思想委婉含蓄,非常符合中国人的接受心理。哈药六厂的公益广告“洗脚篇”讲述一个小男孩看见妈妈耐心的为行动不方便的奶奶洗脚,优秀的美德注入了孩子的心间,于是他也模仿妈妈,在妈妈辛苦一下下班回家的时候,吃力的端着一盆洗脚水,对妈妈说:妈妈洗脚。是一则非常成功的广告,因为它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底蕴,而且抛开了很多广告喜欢用的“说教”的形式,用一个普通家庭生活的一个片段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告诉人们爱心可以传递的道理,引人深思。这则公益广告获得非常好的效果,可见,这种诉求的广告要比只送产品,要高明一些。俗话说“动之以情”,情是人间永恒的话题,也是最能打动人心的东西,所以,广告在传达思想的时候,也应该尽量富有情节和情感,才能吸引人。其次是创意的表现相对含蓄委婉更能迎合中国受众的接受心理,间接地通过情节将广告宣传产品与表达对父母的关爱联系在一起,而不是直接将关爱父母与送父母礼物画上等号。3、关爱老人常回家看看 如今大家生活节奏都非常快,家庭结构也从家族式变成了三口之家,那么对于老人来说,最好的关心不是买东西和做家务,而是常回家看看。人们心中都了解,对父母对好的孝顺就是不让老人在感情上受到伤害和产生孤独感。现在人由

于工作繁忙,已经很少和老人沟通,如此,许多广告便通过这一诉求,来宣传品牌形象。例如:可口可乐过年片。老人在家做好饺子等着孩子们回家过年。孩子们却偏偏打来电话,说有事在身不能回家过年。于是老人们失望之极。正在此时,门铃响了,孩子们每个人手中都抱着一瓶可乐,笑呵呵的站在门口。老人于是激动万分。这也是一种常见的诉求方式。首先它反映了一种社会现象,其次,它关心了老人的心理健康,让老人从心理得到温暖。正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人欲孝而亲不在。不要真的等到那一天才后悔莫及。如今的诸多借口,最后也唤不回曾经的美好。

四、孝文化在广告中运用应该注意的要素 并不是所有以亲情为诉求的广告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要想达到广告的良好效果,要注意一下几点。首先,广告要就要取材于生活,才能够与受众更好地沟通,使受众在广告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感同身受,融入到广告中去;第二,注意形式的表现,合理的利用音乐和音响,先声夺人,渲染广告整体气氛,增强其艺术感染力;第三,采用感性诉求,避免单纯说教,了解受众的心理,将产品与情感合理的结合起来;最后,在投放时间上,最好在逢年过节的手候进行投放,由于“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原因,会增强广告的效果。例如公益广告

《慈爱与孝道》,在社会上反应平平,在内容上,通过儿童爬行、成长到年老直白的说教形式,例举了生活中的某些片段,表现出父母或子女在关心对方,喊口号式的说出:“我们在关心你”但是并没有说怎么关心,缺少细腻的刻画与描写,配合简单的画面和音乐,很难打动人心。要想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就要取材于生活,抓住生活中令人感动的瞬间,再如中央电视台多个频道播出公益广告《老爸的谎言》,该片讲述了年老的父亲为了不让出门在外的女儿担心,在电话中隐瞒妈妈生病住院,自己独自照顾的真相,广告结尾发人深省地反问“老爸的谎言,你听得出来吗?”,给家人打电话,父母报喜不报忧的情况在现实中也经常发生,当搬上银屏后,很多人在广告中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加上细节的刻画和音乐的渲染,文案只是设问而非直白的祈使句,发人深省,引起受众的思考,在形式上注重细节描写,老人的皱纹和双手的刻画,逆光拍摄的运用,表现出老人内心的孤寂,在音乐的使用上,舒缓略带忧伤,与镜头的剪辑有机地结合到了一起,增强了广告的艺术感染力,并且在春节时期大量播放,利用了人们过年回家的心理,从而达到广告所期望的效果,引起了强大的社会反响。发挥我国传统孝文化在现代广告创意中的作用,对于提高广告创意水平,推进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如何在孝文化与广告创意之间寻找一个适当的结合点,创造既有创意水平又有文化内涵和思维格局的优秀的广告作品,是摆在我们每一个广告人广告主面前的重要问题。

第三篇:浅析《诗经》中的孝文化

浅析《诗经》中的孝文化

摘要:“孝”的观念很早就产生了,大概在原始社会末期,即母权制度向父权制度过渡的时期,由于血缘关系的稳定,便产生了“孝祀”的观念。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率见昭考,以孝以享”的表示祭祀孝敬祖先的诗句。孝作为中华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具有现实意义与社会价值,值得我们去挖掘弘扬。本文立足于孝这一伦理思想,对《诗经》中表现孝文化的作品进行分析解读,以期对孝这一思想有更好的理解与认识,进而弘扬中华孝文化。

关键词:诗经 孝 弘扬 中华文化

《诗经》作为我国现存的第一部诗集,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文献价值,它的伦理教化力量也是不容忽视的。《诗经》中所体现的亲情观念、孝悌思想等对于我们修正社会风气,弘扬中华文化都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可以说,诗经不仅是我国文学的源头,而且也是我国道德和政治的教科书。我们可以通过细读《诗经》,从中汲取有益养分,以灌溉社会这棵参天大树,助它健康成长。

《诗经》反映了周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内容十分广泛。周代统治者重视教化,经常派官员到民间收集资料,而孝思想占据了当时社会伦理的极大部分,这样一来,《诗经》中就有许多关于孝道的记载。这些记载中既有关于孝的内涵、行孝的对象,也有关于行孝的方式,下面我们一一分析。

一、《诗经》中的孝思想

(一)孝的内涵

中国传统孝道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许多方面的东西。既有文化理念的渗透,又有礼仪制度的制约。而在《诗经》中,孝的内涵主要是从家庭孝道、事君爱国、光宗耀祖这三个方面来表现的。

(二)行孝的对象与方式

所谓百善孝为先,如果每个人都能以孝为道德准则,遵守伦理纲常,社会就能够养成一种为父慈、为子孝、为兄友、为弟恭的良好风气。《诗经》中行孝的对象可分为三类,一是对自己的长辈、祖先行孝,即善事父母,尊祖敬宗,二是对自己的国君、国家行孝,即孝以事君;三是对自身的要求,即立身扬名,光宗耀祖。

1、善事父母,尊祖敬宗

作为行孝对象的第一位,孝敬父母是以父母的养育之恩为感情基础的,如 《邶风·凯风》“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甚善,我无令人。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睍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这首诗写出了母生幼子,幼而育之,其辛劳甚矣;子女不能回报,自责之甚。后二句反覆叠唱,突出孝子对母亲的深情。由此可见,周代孝敬父母的情感来源是感念父母的养育之恩。而由孝敬生养父母推溯到列祖列宗,感恩祖先也是孝道的一个主题。如《闵予小子》:“於乎皇考,永世克孝。”表示对于先人,要永远尽孝。《泮水》:“靡有不孝,自求伊祜。”则表明对列祖列宗无不孝敬,以求得他们的赐福。

2、孝以事君

小“孝”事亲,大“孝”事君,古人把孝道由小及大,推及到了国家的层面,认为孝道的最终层面是建国兴邦。古代传统意义上的家,其主要是以“宗法社会”和“封建制度”相结合的“大家庭”,也就是说,在当时宗法制主宰的社会中,国家就是整个的家。孝在政治观念上的表达,就是对国君的赞扬,也有顺从先王的意愿,继承先王的政治准则和对先王的追念的意思。如:《文王有声》篇中“筑城伊淢,作丰伊匹。匪棘其欲,遹追来孝。王后烝哉”和“丰水有芑,武王岂不仕?诒厥孙谋,以燕翼子。武王烝哉”两章主要称赞文王的功德和个人良好的道德品质。用“孝”来称赞君王,表达了君王作为一国之主尽心尽力为“大家”尽孝,追念先王的同时也表明要继承先王的政治准则。

3、立身扬名,光宗耀祖

在《孝经》中,孔子用“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道出了行孝的三个层面。孝的最终层面就是自身的修养。父母、国家给了自

己血肉之躯,除了报答父母,报效国家之外,自己在修身养性上也要下一番功夫,只有“修身”了,才能“齐家”、“平天下”。《卫风·淇奥》是《诗经》中的一首赞美男子修身的诗歌。此诗共有三章,每章九句。全诗采用借物起兴的手法,每章均以“绿竹”起兴,借绿竹的挺拔、青翠、浓密来赞颂君子的高风亮节,诗中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和“如金如锡,如圭如璧”等表现君子修身在于后天的积学修养,磨砺道德。

二、《诗经》中孝思想的现实意义——弘扬中华孝文化

自古以来,“孝”一直就是中国社会伦理的主题,是家庭生活乃至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中华孝文化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一颗宝贵的明珠,它以孝顺为核心价值取向,形成了一整套尊老敬老的道德伦理、风俗礼仪和行为规范,对于我们整个社会风气的形成、社会秩序的维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孔子曰“人之行莫大于孝”,孝文化作为我们传统文化中最为核心的部分,需要我们去挖掘和弘扬。

(一)从《诗经》中吸取孝文化优良资源

《诗经》中反映“孝”主题的文章篇幅之多,内容之广,值得我们慢慢挖掘,汲取精华,以为今用。如可从《诗经》中学习孝敬父母的方式:《诗经·葛覃》“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害浣害否,归宁父母”写到了要探望父母;《北风·凯风》“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表明了要体谅父母的不易,《小雅·伐木》“既有肥牡,以速诸舅,宁适不来,微我有咎”则写到要用心招待长辈。这些都反映了子女对长辈的怀念和祈福,成为千古传颂之句。另外,我们还可以从《诗经》中学到孝的内涵,即不仅要奉养父母,还要友于兄弟,夫妻和睦,父子、兄弟同属天伦,兄弟之间能友恭相处,也是对父母的孝行,《小雅·常棣》以常棣之花盛开之明艳兴起兄弟之和睦,极写兄弟欢宴,张扬兄弟之情。

(二)借《诗经》经典文学提倡孝道,促进社会和谐

《诗经》中有血多篇目都明确叙述了对孝的看法,并大力提倡孝道,如《大雅·卷阿》有诗云:“有孝有德,以引以翼。”《大雅·下武》有诗云:“永言孝

思,孝思维则。”这些都点名了孝道的重要性,呼吁世人要尊崇孝道,做行孝之人。虽然古代的尽孝与今日的孝道有所不同,但是本质上它们还是有相通的地方。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在金钱利益的冲突下,孝道的提倡是很有必要的,我们见过太多的父与子,兄与弟之间因金钱反目的例子,社会的浮躁与人性的贪婪让亲情不再是第一位,因此,在社会上大力弘扬孝道是很有必要性的。

(三)借《诗经》经典充实孝文化,弘扬发展中华孝文化

孝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文化,俨然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一道亮丽二等风景线。孝道随着中国社会文明的发展而不断地丰富、不断的被赋予新的内容。时代在更新,思想在改变,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孝文化,需要我们重建一个能与现代文明社会相适应的新孝道文化,我们要跟在时代的潮流下,重新审视我们的传统孝文化,让新时代的孝文化成为对融合时代关系,实现家庭和睦,营造尊老爱老的良好社会氛围有利的支柱,发挥孝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这样一来,孝文化才能发挥它具有的重要的现实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1] 司徒博文.诗经全译[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6.[2] 申绪璐.《诗经》孝道思想的三重层次[J].管子学刊,2013年第4期. [3] 陈发银.论《诗经》中的孝思想[J],福建师范大学,2012. [4] 朱凤瀚.商周家族形态研究[M].天津: 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第四篇:新疆多元文化

一、新疆文化的多元 1.新疆史前文化的起源 2.新疆文化类型及特征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国土面积166.49万平方公里,分别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八国接壤。新疆,古称“西域”,是古代联结欧亚大陆的主要通道和枢纽,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新疆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传播和交汇的地区,是举世闻名的古“丝绸之路”要冲,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文化灿烂,有“世界民族博物馆”和“世界宗教博物馆”之称,交河故城、楼兰遗址、克孜尔千佛洞等蜚声中外。

一、新疆多元文化的历史演革

新疆文化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多元文化的初兴、发展、交融、确立等过程,具有显著的多元文化并存、交融与互补特征。

据考古研究,距今4000年前,新疆即有人类活动。在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000年间,新疆与世界同步进入了青铜文化时代。新疆地形地貌大致为“三山夹两盆”,北有阿尔泰山,南有昆仑山,天山横亘中部。天山把新疆分为南北东三部分,天山南坡及以南为南疆,天山北坡及以北为北疆,天山以东的哈密和吐鲁番地区为东疆。生活在南疆绿洲地区从事农业、半农半牧经济的人们过着定居生活,他们受自然地理条件所限,主要生活在绿洲或山间盆地中。北疆以畜牧业为主的人们有固定的放牧草场,游动放牧业大多是草场的转移,逐水草而居也是相对的。南疆的绿洲和北疆的草原使新疆文化在形成时期即呈现出以农业文明和牧业文明为主的多元特色。这种多元文化的汇集,是新疆多元文化的发展与交流的基础。

两汉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是新疆多元文化的发展与交流阶段,以高昌、鄯善、于阗等

文化为代表的绿洲文明凝聚了当地、中原和南亚及中亚乃至欧洲众多的文化因素,使新疆文化在多元中得到发展。在北疆地区,乌孙、匈奴、柔然、突厥等游牧文化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相互影响,使北疆文化在游牧文化状态下也呈现出多元的特色。而随着汉人和吐蕃人的进入,中原文化和吐蕃文化也成为新疆文化的主要构成因素,使新疆文化在众多文化因素的交融中更加绚丽夺目,不断发展。

宋至明时期,新疆文化依然呈现多元的特点,一方面回鹘、契丹、蒙古等民族先后进入新疆,为新疆文化带来了我国北方草原地区的文化因素,不同的文化开始在这里汇集、融合;另一方面伊斯兰教传入新疆,并在传播的过程中对新疆文化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最终随着维吾尔等民族的形成使新疆文化具有了鲜明的伊斯兰特色。

清代是近代新疆多元文化并存格局的确立阶段,以绿洲维吾尔文化、草原卫拉特文化、满汉文化为主体,包括众多其他民族文化并存的格局最终确立。

二、新疆多元文化的形成因素与特点 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人类创造的宝贵遗产,是人类为适应特定的地理环境而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文化的产生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中不同的地理环境和经济形态是导致文化出现的主要因素。

一是地理地貌复杂独特。新疆地势大起大落,气势磅礴的高山雪峰、浩如烟海的沙漠戈壁与低于海平面的低洼盆地相间。在“三山夹两盆”的地形中,中部天山和南部“万山之祖”——昆仑山之间的塔里木盆地中部静卧着世界第二大沙漠、我国第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绵延数千里我国最长的内陆河、新疆人民的母亲河——塔里木河穿行于盆地内部。北部阿尔泰山和中部天山之间的准噶尔盆地中部盘居着我国第二大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新疆绿洲主要分布于盆地边缘和河流流域,绿洲面积只占全区面积的4.2%,森林覆盖率2.94%。1.86万条大小冰川及雪水、湖泊等哺育着天山南北2000多万各族儿女。人均耕地3.49亩,有辽阔的草原,为全国五大牧区之一。野生植物3500多种,脊椎动物近700种,无脊椎动物约1.5万种,有许多国际濒危野生动物,如蒙古野马、藏野驴、藏羚羊、雪豹、棕熊、白肩雕、藏雪鸡、黑项鹤、白鹤等。还有一些我国仅分布于新疆的特有动物,如四爪陆龟、新疆北鲵、塔里木兔、新疆大头鱼等。

二是经济类型多样共存。新疆地域辽阔,环境各异,不同地区适合不同经济形态的发展。分布于南疆塔里木盆地周围及其他盆地的绿洲、河谷地带,这些地区适宜农业生产,因而形成了具有农业特色的文化,如汉代的“城邦诸国”。北疆草原地区适宜牧业发展,因而形成了具有游牧特征的文化,如汉代的乌孙、大宛等。东疆有些地方则适宜多种经济类型发展,因而形成了即有农业特色,也有牧业特点的文化,如汉代的鄯善“少田”、“民随畜牧逐水草”

这些因自然环境不同而形成的具有不同经济特点的文化,随着屯垦活动的加剧,农业区不断扩大,北疆以牧业为主的地区也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北疆文化也因之具有了农业文化的特点。

三是各个民族共存共荣。民族是文化的载体,新疆多元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得益于新疆历史上多民族共存格局的不断演变和相互影响,多民族的共存发展是多元文化产生的前提。新疆的早期文化是由塞人、羌人创造的,而依据学者对古人类遗骨的研究,史前新疆古人类具有蒙古人种、欧罗巴人种及两类人种的混合型三个不同的类型。进入汉代以后,南疆逐渐形成了以汉文化为主体、东西文化交融为特征的高昌文化圈,以佛教文化为主体的于阗—龟兹文化圈,以及东疆两种文化体制并行的鄯善文化圈等绿洲文化。北疆则由于乌孙、匈奴、柔然、突厥等游牧民族的存在和迁入和汉唐时期汉人和吐蕃人的迁入而呈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特征。唐代以后,回鹘人的西迁和伊斯兰教的传入,与契丹、蒙古等民族的迁入,使新疆文化的多元性更加突出。进入清代,新疆的多民族分布格局基本确立,维吾尔、汉、哈萨克、回、蒙古、柯尔克孜、塔吉克、锡伯、乌孜别克、满、达斡尔、塔塔尔、俄罗斯等13个世居民族的并存决定了这一时期的新疆文化依然具有多元的特征。

四是多种宗教并立共存。宗教是人类历史上古老而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也是至今依然存在并对社会各方面产生重要影响的客观现实。在新疆历史上,曾经有着众多具有不同特点的宗教,原始宗教、萨满教、袄教、佛教、道教、摩尼教、景教、伊斯兰教等先后在新疆广泛传播。新疆古代作为联结欧亚大陆的主要通道和枢纽,东西方经济、文化传播和交汇的地区,不同的宗教往往在这里交汇,之后再传播到内地或其他地区。民族是宗教文化的载体,但由于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不同,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因而宗教的分布和民族或民族政权的分布存在密切关系,新疆多民族分布的格局由此也导致了多种宗教并存的现象。也正是有了多宗教并存的状况,历史上新疆文化呈现出绚丽夺目的色彩。

五是多种语言共存通用。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其语言文字也呈现多元的特点。仅仅就文字来讲,佉卢文、焉耆-龟兹文、于阗文、摩尼文、梵文、汉文、突厥文、回鹘文、回鹘式蒙古文、察合台文、满文、托忒等众多文字都是历史上聚居在新疆境内的民族所使用过的文字。就目前新疆主要民族所使用的语言文字来讲,除汉语、回族、满族通用汉语言文字以外,其他民族都有本民族通用的语言,其中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蒙古、锡伯、俄罗斯等民族还有自己通用的书写文字。从语言学的角度讲,这些不同的民族语分属于汉藏、阿尔泰、印欧三大语系,其下又可以分为不同的语族、语支和语组。

六是民族风俗互尊相融。各个不同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因地理风貌不同,生产、生活方式差异,历史、文化渊源不一,形成了各具特点的生活习惯、乡约民规、风俗风情。新

疆民族传统的节日就有古尔邦节、肉孜节、诺鲁兹节、东归节等等。新疆素有“歌舞之乡”美称,维吾尔族的赛乃姆舞、刀郎舞,塔吉克的鹰舞,蒙古族的沙吾尔登舞等精美绝仑。民族音乐、民族史诗、民族乐器、传统体育、古典巨著和民间文学等独特奇绝。服饰、居住、饮食习俗、手工艺、装饰等风情浓郁、特色鲜明。

从而使新疆多元文化具有如下鲜明特征:第一、博大与极致。新疆文化,作为新疆地理空间物质与精神的符号表达,透过广袤的土地,首先传达着一种博大的精神。除了指人文的稀少与地域的辽阔外,更喻示着一种大气、俯视、君临性的自然精神。身处欧亚大陆腹地的新疆,以棕色基调标志的干燥区域,自然精神是极致、简约的,有着直观的纯粹性和极端性,直指本性。第二,严峻与哲思。新疆的冰山雪峰、大漠落烟、浩瀚沙海、辽阔草原等自然景观,及历史上战火纷飞、自然变迁的遗迹,使老百姓的生活呈现出脆弱、动荡不定、受偶然事件支配、生死未卜等特点,因此形成了流浪、不安、忧患、悲壮等人文精神。而平稳时期,那广袤的土地、荒凉的戈壁、距离的遥远、相对的封闭等,也造成人们生活单调,充满没落气息,略显忧伤气质,使人更专注于内心思索,造就人与自然的张力结构,在浅表的、风俗的东西背后,存在着内在的、根本的对人类灵魂深处的、“至上”问题的思考。新疆的宗教与歌舞、民间口传文学、说唱艺术等格外发达。多个民族都有自己史诗般的文学作品,玛纳斯、江格尔、格萨尔等艺术巨著彰显原始、高贵、神秘和牺牲色彩,有着鲜明的信仰力度。第三、热烈与忧伤。新疆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昼夜温差大,日照强烈,严寒、酷暑、沙尘等恶劣天气对人们的生产、生活负面影响很大,自然风土与沉重的生存累积,形成了人们既积极、热情面对生活,又对自然伟力深怀敬畏的复杂心境。它的欢乐与忧伤、热情与冷漠、沉醉与清醒、现实与梦幻,像起伏不定的波浪在人群中掠过,歌舞艺术的热情奔放、深情忧伤与对宗教信仰的执着、坚定,形成奇妙的结合。第四,保守与开拓。绿洲生活的“孤岛”决定了它的封闭性和孤立性,形成了人们安于现状的思想观念。而游牧生活的迁徙与游居,在物质财富的积累和文化继承方面的困难,使人们纽带松散、地缘关系微薄,主要和自己的畜群一块儿过着朴素、孤独、单一的生活。特定的游牧情境不仅是民歌产生的重要原因,也是其它抒情形式得以展开的重要依据。如民歌中那内在心事的咏叹,随意而为的自然泄露,是独自性的生存昭示。同时,新疆有着很长的开荒、屯垦历史,形成了一种开拓者的精神。垦荒者来到这里,远方的血统渐渐淡漠,焦灼的心灵安顿下来,邻居、朋友、战士逐渐代替同乡同族的位置。口音开始改变,不伦不类中产生新的传统,生活习惯发生新的整合,各民族习俗中的吻合点越来越多,扬弃与重生。第五、丰富与诗性。新疆地广人稀,各个民族、文化、语言、信仰上的混杂与多元性质处于支配地位,相异与差别的特征突出。各种文化的接触与影响呈一种自然的状态,具有典型的文化的分散性、差异性、丰富性。民间文化内容

丰厚,浪漫主义、自然主义的倾向强盛。诗性中那透着痛楚、牺牲意识和内在忧伤,倾重理想,信仰执著,世俗的快乐与浪漫被蒙上神圣的色彩。当人们听着《塔里木河》的歌声和《十二木卡姆》的传唱时,心灵被深深地震撼着。

三、新疆多元文化的现代化之路

新疆曾是东西方文化交流与传播过程中的“变压器”和“蓄水池”,有效地传递过非常重要的文明信息。这些信息影响着东西方文明的面貌,自身沉淀多元丰富的文化内容,是民族、宗教、语言和文化的博物馆。自海上丝绸之路开通以来,新疆趋于沉寂,繁盛的光景潮水般退去。新疆文化,作为我国西部文化的一部分,与中亚的文化与历史一样,是世界史学界、文化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面对日益国际化、全球化的趋势,面对市场化、技术化的发展,面对网络化、虚拟化的时代,新疆文化的民间性、边疆性、乡土性,已然演化为唯美主义、浪漫主义、自由主义的符号表征,如何面对现实而不断发展,是一个重大而现实的问题。

新疆文化的现代化,需要我们以开放的胸怀,以平等的视角,与各种文化形态进行多样的、多层次的沟通与交流,借鉴乃至吸纳其他各种文化的优秀成分,深化对自然界的认识,增强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提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深刻认识新疆文化的优势与潜质,留存新疆文化中健康、自然、开放、多元的文化品质,把最简单与最神奇放在一起,把热情与悲伤放在一起,把生与死放在一起,启迪人的心智,滋养人的精神,使人知善恶、辨真假、明美丑。认识新疆文化,需要有一种对民族感情、民族宗教与民族生活的基本尊重,同时在考虑民族心理、民族文化、民族自尊心及民族自我评价中学会尊重、理解、沟通与融合。承认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并积极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与沟通,促进新疆文化整体大发展,也是中华文化面对国际社会形成统一的政治意识形态认同的基础与前提。

3.新疆文化的历史轨迹

二、新疆绿洲农耕文化 1。于阗文化

2。龟兹文化

龟兹古国是古代西域之大国,地处丝绸之路上的中西交通要冲,连接东西方之贸易,传载东西方之文明,在世界经济、文化历史上占据着重要位置。现今这里保存着包含古代印度犍陀罗、龟兹、吐番、中原汉地文明的大量文化遗存,对研究、发掘龟兹石窟的文化艺术内涵,以及对中亚、西亚乃至东亚古代文化渊源有着重要的意义。早在公元三世纪时,佛教就经丝绸之路传至丝路重镇龟兹,并在龟兹地区广为传布,僧俗造寺、开窟、塑像、绘画、供佛等活动已很频繁。据文献记载,到了公元四世纪时,龟兹佛教已达到十分兴盛的程度,成为西域佛教的一个中心。这一时期,在龟兹还出现了不少高僧大德,对中国佛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鸠摩罗什便是其中之一。至唐玄奘西行去印度取经途经龟兹时,龟兹佛教已是“伽蓝百余所,僧徒五千余人,习学小乘教说,切有部”、“每岁秋分数十日间,举国僧徒皆来会集,上自君王,下至士庶。捐废俗务,奉持斋戒,受经听法渴日忘疲”。鸠摩罗什(334~413年),又译鸠摩罗什婆、鸠摩罗耆婆,略作罗什,师徒所译经论《大品般若经》、《小品般若经》、《妙法莲花经》、《金刚经》、《阿弥陀经》、《维摩经》、《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及《十诵论》等共74部384卷,在中国佛教翻译史上,因为罗什对龙树中观学作有系统的翻译,中国佛教由此进入了新的境界。总体而说,因罗什娴熟汉语,博学多闻,故其译文采意译方式,重视简练精粹,深达原旨,流畅易读,在译经史上树立了新的里程碑,是历代最受欢迎的译师,其译本流传最广,后世尊为中国四大翻译家之一,在中国译经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龟兹文化最辉煌的时期应该是在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代。然而龟兹文化经过历史沧桑,遭到的破坏很严重。如今的文化遗存,满目疮痍。从上世纪80年代起,龟兹文化遗产开始得到较为有效的保护和管理,国家已投入巨资维修石窟和文化遗址。但是古龟兹地域较广,遗产分散,仅龟兹石窟,就分布在方圆100多平方公里内,人员偏少,管理困难。另外,石窟外部维修取得很大成果,但石窟内部的“病害”比较严重。如不加强维护,壁画将有逐渐消失的危险。

3.楼兰一鄯善文化

楼兰文化是罗布泊地区最具特色的、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类型,是古西域历史文化典型代表之一,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2100多年前就已见诸文字的古楼兰王国,在丝绸之路上作为中国、波斯、印度、叙利亚和罗马帝国之间的中转贸易站,当时曾是世界上最开放、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公元500年左右,古楼兰王国一夜之间在中国史册上神秘消失。

楼兰属西域三十六国之一,与敦煌邻接,公元前后与汉朝关系密切。古代楼兰的记载以《汉书·西域传》、法显还有玄奘的记录为基础。《汉书.西域传》记载:“鄯善国,本名楼兰,王治扦泥城,去阳关千六百里,去长安六千一百里。户千五百七十,口四万四千一百。”法显谓:“其地崎岖薄瘠。俗人衣服粗与汉地同,但以毯褐为异。其国王奉法。可有四千余僧,悉小乘学”玄奘三藏在其旅行末尾作了极其简单的记述“从此东北行千余里,至纳缚波故国,即楼兰地也。” 楼兰原是一个随水而居的半耕半牧的小部落。通过发现的楼兰古墓及罗布泊地区发现的大量细石器表明楼兰人本为游牧人,丝绸之路开通后,域处文明尤其是汉文明传入楼兰才加速了楼兰人发展城市文明。

4。高昌文化

高昌回鹘文化是古代光辉灿烂的西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是一种沐浴着东风西雨,以游牧与定居共存为显著特征的融合混同性文化。高昌回鹘时期的宗教信仰、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等方面无不浸透着这一显著特点,高昌回鹘文化的形成和变化极大影响了后来西域文化的演变和走向,对于近代维吾尔等民族心里的形成以及文化的重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高昌回鹘在吐鲁番盆地定居以后,其发展起来的农业、畜牧业以及手工业的生产,都已基本上摆脱了过去在漠北时期以游牧为主的内容,而具有西域的特点。

在农业生产上,放弃过去在漠北草原上的游牧生活而以经营定居的农业为主,地产五谷,产葡萄酒,在种植棉花并织成布方面有长远的传统,梧桐的树脂称为梧桐泪,可做药用及工业上金属的焊剂。在农业上利用水力,引导天山上的雪水以灌田园,造作水佑硙即水磨,便于粮食加工,因地制宜,用骆驼耕田,也有一部分畜牧业。在手工业上,丝织品有兜罗、锦、纻丝、熟绫。棉、毛织品有斜褐、白布、绣文花蕊布。矿物中有著名的硇砂,是一种氯化钠,为制皮革不可缺少的原料。铁制品中,回鹘人已有镔铁即钢,当时回鹘人手工业操作的各种器械,许多得用钢铁才能制成。

在商业上,从其和内地商业的往来频仍可以看出商业之发达。回鹘人多到辽南京(今北京)做买卖,善于鉴别珍宝。也常到辽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进行贸易,辽朝特别在上京南城设立”回鹘营“作为居留地。与五代、北宋也进行贸易。向宋的洛阳、开封源源不绝地输送马匹,其中最大的一次是元丰八年(1085)将战马24000匹送抵开封。又如棉布(白布)一项,后周广顺元年(951),一次运到开封的就达1329段,这也说明当时内地植棉业还很不发达。

在回鹘文书方面,除零星契约及文书外,主要的有回鹘文的《玄奘传》,原译本为10世纪中别失八里回鹘佛僧详古舍利所译,1930年在新疆出土,现已整理。《金光明经》(汉文译者为唐高僧义净)的回鹘文译本(译者同《玄奘传》),是从汉文译本转译的,另从梵文本添译了好多处,成为研究古代维吾尔语和宗教(佛教)的基本材料。《乌古斯可汗传说》,这是未经14世纪波斯史家拉施特·丁掺入伊斯兰色彩的、维吾尔族最早有关其自己始祖的民间传说。传说写成的时间大约在10世纪,地点在天山南路,为一佚名回鹘人的手稿,现收在拉得洛夫氏的《福乐智慧·导言》之中。

吐鲁番古代各族人民在与疾病作斗争中,早有成熟的医药(如唐代的《西州续命汤》)。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高昌回鹘境内龟兹进奉使李延庆等36人到宋朝献香药。元代畏兀儿人军医月举连赤海牙曾在合州(今四川合川)钓鱼山,“奉命修麴药以疗师疫”。

高昌回鹘人在宗教信仰上,先信最早从波斯传来的摩尼教,而后信佛教。所以,在今新疆吐鲁番西的木头沟或吐峪沟的墙壁上或废墟内,已发现大量回鹘人的宗教壁画,表现出与波斯文化融合的倾向。高昌回鹘人“乐多琵琶、箜篌”,“好游赏,行者必抱乐器”。高昌壁画中,经常有天堂中跳舞的画面。塔里木盆地的戏剧表演,在汉代已产生,这由20世纪在吐鲁番、哈密发现的译成回鹘文的《弥勒会见记》抄本的残卷、写本,以及近代在库车出土的有关当时戏剧演出的场面和文物可以证明。

19世纪末,法国人伯希和曾在我国敦煌千佛洞发现几百个属于元朝初年回鹘文木刻活字。据研究,这些回鹘文木刻活字很可能是元朝初年因在敦煌、吐鲁番一带大量翻译佛典,就参考同时代王祯那一套汉文活字印书的办法,用于畏兀儿地区所留的痕迹②。在唐代,已从内地传去七曜历,有十二地支及生肖,这由我国前西北科学考察团在吐鲁番得到的回鹘文历书残页(现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可以证明。

5.维吾尔文化

维吾尔族是一个多源民族,最主要的来源有两支:一支是来自蒙古高原的回鹘人;另一支是南疆绿洲上的土著居民。这两部分人于公元840年大规模汇合,至16世纪初完全融合成现代维吾尔族。

三、新疆草原游牧文化 1.早期草原游牧文化 2.突厥文化 3.蒙古文化

4.哈萨克文化与柯尔克孜文化

哈萨克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她由古代许多部落和部族逐步融合而成。古代塞种、乌孙、克烈、乃蛮等均为哈萨克族族源部族,历来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据汉文史籍记载,塞种人原名“允戒”,世居敦煌,后被月氏排挤而西迁,游牧与天山以北,包括阿尔泰到巴尔喀什湖以东和以南的广大地区。《汉书·西域传》在涉及到哈萨克族的主要源流之一的乌孙时亦云:“乌孙民有塞种、大月氏种云。”这也说明哈萨克族中有古代塞种人的成分。克烈是今哈萨克族中玉兹的一个大部落,主要居住在阿勒泰地区,另外塔城、哈密、昌吉等地区也有。但克烈部早在蒙古兴起之前,便闻名于世。辽金时期,克烈部游牧于杭爱山与肯特山之间的鄂尔浑河和图拉河流域,西与篾儿乞惕和吉利吉斯部为邻。从此看来,哈萨克族游牧生活历史悠久,在悠悠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了特有的转场文化。

哈萨克族作为一个草原游牧民族,一年四季都在不同的时节转场,逐水草而居。但是我们不能将哈萨克族的转场视作简单的换季换草场的举动。哈萨克族人的转场具有独特的文化蕴味,既有科学性和合理性,更重要的是转场赋予了人们无穷的精神食粮。也因此,哈萨克族人的转场文化代代相传,沿袭至今。

转场景象由于过于引人入胜,因此讲究转场队伍必须整齐划一。其中,转夏牧场和秋牧场的队伍更是热闹非凡。人们穿着五颜六色的服装,骑着骏马,运驼上盖着各色花毡,热热闹闹的转场,远处看去犹如南归的大雁。

部落首长骑着宝马,跨着镀金马鞍,身穿十分华丽的服饰,肩背弓,腰配剑,一手举白肩雕,一手拿金灿灿的马鞭,走在转场队伍前面,颇是威风凛凛。而夫人头带白色盖头巾,身披刺绣长袍,手牵转场头驼。部落首长和夫人身边簇拥着部落里的长者和能人,场面颇为壮观。在转场途中,部分男人负责勘察道路,整理运驼货物平衡;而能歌善舞的青年男女们相互戏耍,开着得体的玩笑,时而高声歌唱,时而男女对唱,竞相表演技艺,将枯燥乏味的转场变成了移动的舞台,绚丽多姿,美妙无比……

哈萨克族转场过程中还有这样的传统习俗,当地居住的部落要为转场经过的驼队提供食物和饮品。这种习俗也有自身的讲究,给转场队伍拿饮食的人到了转场队伍跟前时,首先要对转场的人们道平安,之后,将所带饮食提供给带队的首长和长者。首先接过饮品的人口中说着:“布斯木拉依热合曼热合依木”(经文,意为愿安拉保佑一切平安),先对着马鬃滴几滴饮品,后自己再饮两口,再转给其他身边的人饮用。身边的所有人品尝问之后,转给牵头驼的夫人,再转给转场中的其他人员。

如果转场队伍中有年轻的媳妇和妇女,转场队伍在经过古坟或有名望的部落时,她们会下马步行通过。她们双手接过送来的饮品,下马站在地上品尝。送饮品的人返回时,转场队伍中的妇女们往乘饮品的容器内放置银扣等物品,绝不让对方空手而回。转场队伍每到一处扎营地时,当地村落的人们会争先恐后的帮助转场队伍搭建毡房,送来美味佳肴,宰杀牲畜盛情宴请转场队伍。同样,转场队伍进餐完毕后,赠送丰厚的礼物作为回报。从此,可以看出哈萨克族是一个讲求团结,讲求和睦,讲求和谐的豁达民族。

四、新疆屯垦文化 1.汉唐时期的屯垦文化 2.清代屯垦文化 3.兵团文化

五、新疆宗教文化 1.原始宗教文化 2.火祆教文化

祆教是最早传入新疆的外来宗教之一, 至迟在公元前4世纪时,随着一部分信仰祆教塞种人的活动,祆教已经在新疆的大地上开始留下了自己的踪迹。

祆教在新疆各地的流行情况,据《魏书》、《北史》记载高昌国“俗事天神,兼信佛法”;《魏书》、《周书》记载焉耆国“俗事天神,并崇信佛法”;《旧唐书》、《新唐书》记载“疏勒国俗事天祆神”,“俗祠祆神”等;《旧唐书》、《旧五代史・外国列传》记载“于阗国好事火祆神”、“于阗,其俗好事祆神”;《宋史・于阗传》记载:“俗事祆神”。又据《宋会要・蕃夷四》之《龟兹传》记载:“太平兴国六年(976年)五月,西州龟兹遣使易难与婆罗门波斯外道来贡”。《宋史》记载高昌国“复有摩尼寺、波斯僧,各持其法,佛经所诵外道者也”,《宋会要・蕃夷四》之《高昌传》记载:“雍熙元年(984年)五月,西州回鹘与婆罗门及波斯外道阿里烟朝贡。”这里的“波斯外道”、“波斯僧”即指祆教和祆教徒。

新疆各地祆教的情况比较复杂。各地虽“俗事祆神”,但不能因此认为该教已得到广泛普及。因为除祆教外,各地还有流行已久的各种自然崇拜、萨满崇拜,特别是2世纪以后,佛教逐渐在各地盛行起来,各地王室、贵族大都崇奉佛教,并加以推导。佛教已居主导宗教的地位。祆教的流行,主要是在农村和民间,在民间形成风俗。尤其是拜火仪式,引人注目,所以常为史籍所载。各地祆教徒的情况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经商而来的波斯人和粟特人,粟特人有一部分已移居各地,他们带来的祆教信仰具有粟特(河中)本土色彩;另一种是受其影响而信仰祆教的当地其他成分的居民,这些人也只是部分地接受了祆教教义,如对祆神阿胡拉・马兹达为最高主神的崇拜思想、向善思想、具有祆教特点的祭火仪式,以及一些较适合当地居民习俗的礼仪、节日等。但诸如“天葬”、“九日濯之礼”和其他过于繁复的礼俗、仪式,并未被吸收。

流行了一千多年,10世纪以后逐渐在各地消失。原因除因伊斯兰教的传播取代了各地祆教之外,也有祆教自身的原因。不传教,不译经,祭司们没有传播教义的义务,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祆教的传播发展;其次,祆教有极严的教规,教徒若触犯教规,便要受“烧铁烙舌”的酷刑惩罚;第三,祆祠为禁地,外人不许进入,使人不容易了解祆教。第四,祆教礼仪十分繁复,有“仪式宗教”之谓,如欲加入祆教,则更须经过极复杂严格的洁净规定,一般人难以接受。此外,在政治上,祆教并未得到各地统治上层的支持,经济上没有如佛教、伊斯兰教那样的寺院经济作为支撑,所以只能逐渐萎缩,自生自灭,成为民间宗教信仰和习俗的一部分

祆教虽然失传,但由于在民间流传时间较长,并且与各地古代居民崇奉的自然崇拜有许多共同之处,经过长期相互融合吸收,形成某些固有的信仰习俗,有些带有祆教色彩的习俗被保留至今。

3.佛教文化

公元前1世纪,佛教经克什米尔首先传入信教于阗。不久,又经中亚传入疏勒。此后佛教沿着丝绸之路南北两道传播到且末、若羌、莎车、叶城、库车、阿克苏、焉稽、吐鲁番、哈密等塔里木盆地周围各个绿洲。佛教传入后,新疆正 处于奴隶占有制发展阶段,在天山南北建立了数十个“城郭之国”。

这些所谓“城郭之国”,只是一些大大小小的、互不属统的地方割据政权。他们互相攻伐,不断进行兼并战争,破坏了经济发展,造成社会动荡。匈奴贵族集团对各地的残酷政治压迫和经济掠夺,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动荡和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苦难。汉朝政府驱逐匈奴的斗争,虽然给新疆人民带来了休养生息的时机,但未彻底接触战争和阶级压迫给他们造成的痛苦,各种社会矛盾依然尖锐激烈。所以,提倡忍耐、安于命运的佛教传入后,很快就受到各地统治者的欢迎。他们希望借助这一新宗教来消除劳动人民的不满和反抗,维护自己的统治,对佛教大力予以复制和推行。长期遭受匈奴贵族忽然本国统治阶级压迫剥削和奴役,生活性爱水生火热中的广大劳动人民,也把改变自己命运、摆脱痛苦的希望寄托在对佛教的信仰上。

佛教传入各地后,受到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底层劳动人民的普遍欢迎,信者日众。因而佛教在各地得以迅速传播开来,并遂最终取代萨满教、袄教。成为各地的主要宗教,从而在新疆形成了一佛教为住的多种宗教并存的格局。

佛教在各地统治者的大力推行下,发展成为新疆的主要宗教。佛教鼎盛时期,在塔里木盆地周缘各绿洲,佛寺林立,僧尼众多,还形成了于阗,疏勒,龟兹,高昌等著名的佛教中心。新疆佛教在造像,绘画,音乐,舞蹈,寺院和石窟建筑艺术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产,丰富了中国和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佛教在新疆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新疆佛教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进入了鼎盛阶段。当时各绿洲地区佛寺林立,僧侣成群,宗教活动规模宏大。

佛教寺院的修建,既是宗教活动的需要,有时弘扬佛教文化、宣传佛教教义的要求,也是信仰者的一项众要的功德。新疆佛教十分重视寺塔的修建。于阗作为新疆佛教的首传之地和佛教中心,不仅佛教佛塔的数量多,而且建筑规模大。晋代西行求法的高僧显在途经于阗时看到,“家家门前皆起小塔,最小者可高二丈许”,还有“不可计数”的大小寺院。据后人考证,当时和田地区具有一定规模的寺院达4000于所,兰若小塔逾5000个。城内著名寺院有14座,其中法显所具之寺有“三千僧”,可见规模之大。另一座时位于城西七八里的王新寺,规模更大。该寺由三代和天王历时80年才建成,高25丈,雕刻精美,金碧辉煌,气势宏伟。佛教另一中心龟兹,仅城内就有“佛塔千所”。

大规模佛事活动更反映了当时佛教的鼎盛。于阗举行一种名为“行像”的大型佛事活动,从四月一日开始,“成立便扫洒道路,庄严巷陌”。城门上支起大帐篷,国王和夫人及采女就住在帐篷里。行像,在离城三四公里的地方做一个状如行殿,高三丈多的四轮像车,把佛像立于车中。像车距离城门一百步时,国王脱掉王冠,换上新衣,赤足持香,出城迎接。像入城时,梦楼上夫人、采女纷纷向下抛洒鲜花。这种盛大的行像活动,共进行14天,由于阗的14座大寺轮流举行。国王自始至终参加,直到整个行像活动结束,才和夫人等一起返回王宫。当健陀罗佛教艺术兴起的时候,佛教的传播区域也在逐步扩大,从公元前三世纪始,阿富汗的兴都库什山,斯库鲁阿布上游的巴米扬摩崖石窟开始兴建,佛教造像艺术活动也借助于佛教在各个地区的逐渐流行而发展起来。东汉永元二年至建和元年(90-147),新疆库车“森木塞姆千佛洞”开凿。东汉初平元年至唐天佑四年(190-907),新疆拜城“克孜尔千佛洞”开凿。东汉建安六年至北魏太平真居十一年(201-450),新疆鄯善吐峪沟千佛洞开凿。东汉建安六年至唐天佑四年(201-907),新疆库车库木吐拉千佛洞开凿。西晋泰始元年至唐天佑四年(265-907),新疆焉耆锡克沁千佛洞开凿。西晋泰始元年至北魏泰常五年(265-420),库车克孜朵哈千佛洞开凿。

4.摩尼教文化

摩尼教是一个世界性的宗教,源起在波斯,由教主摩尼(Mani)创于3世纪中叶。3—15世纪曾在亚非欧三大洲很多地区流行,吸收了不少东西方宗教思想,形成二宗三际的独特教

义后,又影响了希腊哲学与基督教一些教派,甚至与佛教也有交互影响,但是摩尼教(东方教区)佛教化的程度远过于佛教中吸纳摩尼教的成份。

新疆的古代遗迹与文书中有不少摩尼教的踪迹。考古工作成果可分为两次大的发现,即20世纪初德国人的发现及80年代以来中国人的发现。德国人在吐鲁番考察时发现的摩尼教法堂遗迹,最重要的莫过于在高昌摩尼教城发掘的K与α遗址,这两个地方原来都曾是摩尼寺,虽然以后改为佛寺,但仍然发现了摩尼教壁画,出土绢麻纸画以及文献;同时发现还有伯孜克里克石窟第38号(当时编为25号)洞窟,此窟曾被封存的主壁面,原画有“礼赞生命树”,因而俄国人1914年的考察

报告,比定为摩尼教石窟。上述寺窟遗址与交河故城及吐峪沟等处发现的摩尼文献残

件数量上千,且有多种语言形态,如古伊朗语系中古波斯文(MP)、帕提亚文以及粟特文,还有古突厥文,回鹘文、龟兹文及汉文等。同时一时期,在敦煌的藏经洞也发现了汉文与回鹘文的摩尼教译经。50年代在福建泉州发现摩尼教草庵,近年又有浙江苍南、湖北英山的法堂与墓地等。至80年代吐鲁番又新发现了出土文献,是摩尼教徒以粟特文与回鹘文所写的信札,石窟考察方面亦兴起了探查研考热潮。

摩尼教的艺术文化遗迹,集中发现在高昌故城的两个寺址、交河故城、伯孜克里克与吐峪沟石窟。在古城寺址与石窟遗迹中所出土的诸种文献,往往十分精致,不少文献附有插图或卷首扉页画,表现出摩尼教艺术文化的特色,且与摩尼本人善于以画技宣教,作过传教图册的传统相关。

高昌古城K遗址出土过一件写着回鹘可汗的王统世系,背面画着细密画的摩尼教文书,说明其应是回鹘时期的王家寺院。遗址居中的几间斋戒大厅有最重要的壁画,壁面上创始教主摩尼赫然在目,摩尼僧众簇拥在侧(图

1)。摩尼头戴华丽的高冠,身着边饰的宽领衣,长面细目,微髭尖须。头后显示其神圣的项光,是一轮弯月与淡色的红日相结合而画成的。摩尼身后先排列着一列列男教徒,紧随其后的是女教徒,装束均略近于教主,其后又有身着红格花和深灰衣衫的人,衣服为窄袖圆领束腰式。摩尼教信徒分为五个层次,即慕阇(传法教道者),拂多诞(侍法者),法堂主,纯善人,听众。其纯善人以上的四个层级属于“选民”,相当于出家僧侣,都穿着白色法衣;最基层的“听众”仍为俗人,身着俗装,因而此画反映了“僧俗两界”、高低多层的教徒信众。α寺址也是一座出土有摩尼教画的王家寺院。伯孜克里克第38窟的

“礼赞生命之树”壁画,中间三株主干升起,树叶锦簇,异果垂重。树下有各式人物,如戴凤冠、人身象头、肩生翅的守护灵等等,均双手合十或笼袖,十分虔敬地向树或跪拜或立敬(图

2)。此窟年代约定在9、10世纪之交。另外在27号 窟也有类似画面,且与35号可能属于摩尼教原创窟,而发现摩尼教徒信札的新编2号也可比定为摩尼窟。

回鹘为维吾尔族的先民,他们曾在8世纪中至10世纪初近200年时间信奉摩尼教。漠北《九姓回鹘可汗碑》、吐鲁番回鹘文的《牟羽可汗入教记》都明载回鹘族先民改宗摩尼教的事件。回鹘人改宗摩尼,缘于牟羽可汗出兵助平安史之乱后皈依了摩尼教。唐宝应二年(763)牟羽携四位摩尼法师,由洛阳返回漠北鄂尔浑河草原,由此时起奉摩尼教为回鹘的国教。回鹘可汗在803年时就曾由漠北来吐鲁番访摩尼师,此时回鹘势力已至吐鲁番,此前这里聚居的粟特人就有奉摩尼教者。840年回鹘由漠北迁至吐鲁番,建高昌回鹘国初期,摩尼教已很兴盛,吐鲁番地区出土不少回鹘文摩尼教文献可为明证。随后,他们处于既信摩尼教又信佛教的阶段,这可以从摩尼教经典混入佛教内容,佛教经典也掺入摩尼教内容证明。总之,从出土文物等情况推断,摩尼教在此于10世纪上半叶达于鼎盛。至会昌五年灭法后,三夷教(摩尼、祆教、景教)在汉地一蹶不振,摩尼教在会昌三年

(843)就被禁止。但在高昌回鹘,摩尼仍盛,佛、景、祆等并存。至10世纪末的癸末年(983),特勤王子奉阿斯兰毗伽天可汗之命,于旧城毁摩尼寺,改为佛寺,标志此时民族信仰又一次改宗。

现存的纸质书卷插图之中,有一张正反两面画,一面反映可汗皈依摩尼教的场面,另一面画有摩尼教庇麻节内容。归依图中心部位,身着华丽的饰边法衣者———应为承法传道的大慕阇等级人物,与身着铠甲的王者,双手紧握,这应是皈依改宗的象征。可汗身后有着胡须世俗人物。法师慕阇身后为着白衣的

选民僧侣,其前方有象头狮面的护法以及菩萨形貌的人。庆贺庇麻圣节—— —摩尼教重大节日,画面也有中心人物,应是坐在一台座上,着法衣的大慕阇。他的周围有身着法衣的摩尼僧侣成排而列,身后下两排有戴样式色泽不同的帽子的人,或为低级僧侣,或为信众。但更引人注目的是其面前的奉献者与奉献物。有两个领头的僧侣,趋向前方,手捧一部经书,前方的台上,有方形大果盘与高足圆果盘,盛满了瓜与葡萄(图3)。还有一些画,也十分精致美观。如描画书写僧的,白色法衣僧侣们坐案前,手中持红色的笔,有人还拿着两支。此图极具波斯细密画的特点,色泽富丽,构图均衡。另外还有麻布幡画上的男女选民等,有趣的是画女选民的幡布,不仅题有诸侯夫人之名,而且两面均绘同一人,或着法衣或穿俗装。

5.景教文化

景教即基督教派别聂斯托里派,是我国对该派的一种称谓。“景”字含有“光明广大”之意,源自于《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中:“真常之道,妙而难名,功用昭彰,强称景教。”聂斯托里即该教的创始人。

景教传入新疆地区的时间,因无确凿史料,也只能作出大致的推测,约在公元6世纪中后期至7世纪初。按照西方宗教陆路传入我国的一般规律来看,应当是早于我国内地,而略晚于中亚诸地。

高昌地区是景教的一个传播中心。在高昌故地的考古发掘曾发现有景教寺院遗址,出土有景教文献。景教在天山北部得到了更大的发展。轮台(今乌鲁木齐附近)、阿力麻里(今伊梨霍城县境内)等地都建有景教大教堂,并有自己的主教。元初,道教首领邱处机西行至轮台时,有“迭屑头目为迎”,迭屑是元代文献对景教徒的称谓。由景教头目出面迎接成吉思汗的这位贵客,足以说明景教在该地的势力和地位绝非一般。景教在西北操突厥语和蒙古语的游牧部落如克烈、乃蛮、汪古、篾儿惕等部中,都有大量信徒。有些部落酋长和上层贵族也信奉该教,使景教在游牧部落中取得了很高的地位。马可波罗称克烈部酋长王罕为“长老约翰”,由此而在西方基督教界引起了东方有大量基督教徒等各种传说,天主教会纷纷派出传教士来西域传教。据考古发现,在伊梨地区,七河以及其它游牧人活动的地方,有大量画有十字的元代景教徒墓石和刻石出土,证实了景教在游牧民中间确有一个兴盛时期。

14世纪中叶以后,景教在西域整个地区衰落。

6.伊斯兰教文化

10世纪初,伊斯兰教经中亚首先传人新疆喀什地区,经过几个世纪的传播,到16世纪时已取代佛教成为天山南部地区的主要宗教。伊斯兰教与佛教地位在这一地区的转换,是新疆宗教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它不仅改变了新疆传统的宗教格局,也改变了新疆的政治格局,更对改信了伊斯兰教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六、转型期的新疆各民族文化 1.新疆各民族文化的现代转型

2.新疆文化资源与旅游文化产业发展

第五篇:多元文化

当代多元文化的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影响

摘要: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于此相联系文化多元化也成为不可逆转的世界大潮,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不管是否愿意,都要自觉不自觉地融入其中,否则,就会失去生存的空间。文化多元主义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本文将着重研究多元文化主义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影响。

关键词:多元文化;多元文化主义;思想政治教育

多元文化主义

一、多元文化的含义

多元文化主义是在多元文化不断发展的社会背景下产生出来的,所以要了解文化多元主义,必须先弄清楚什么是多元文化。所谓多元,就是说每一种文化都有他自己的独立发展性,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个体。但是,同时又是一体的,就是有很好的整合性。多元文化是指在人类社会越来越复杂化,信息流通越来发达的情况下,文化的更新转型也日益加快,各种文化的发展均面临着不同的机遇和挑战,新的文化也将层出不穷。我们在现代复杂的社会结构下,必然需求各种不同的文化服务于社会的发展,这些文化服务于社会的发展,就造就了文化的多元化,也就是复杂社会背景下的多元文化。

二、多元文化主义的提出

从发生学的角度来讲,多元文化主义政治思潮萌芽于20世纪初的美国。那时,作为对解决民族问题的“同化论”的反叛,犹太裔美国学者霍勒斯•卡伦(Horace Kallen)提出了“文化多元论”。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如何协调各民族之间的关系,解决民族矛盾一直是美国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1782年,法裔美国学者提出了“熔炉论”思想;他认为人的生长和植物的生长一样都受制于周围环境的影响,美利坚特殊的气候、政治制度、宗教和工作环境会将来自世界不同国家的移民熔制成具有同样品质和理想的人。“熔炉论”的核心是追求美国民族在传统方面的一致性,而一致性的基础是盎格鲁-撒克逊美国人的传统和历史经历。1915年,美国学者卡伦开始对“熔炉论”进行批判,他认为,人们可以选择或改变自己的服饰、政治信仰、伴侣、宗教和哲学等,但无法选择和改变自己的祖先,血统和家族关系。他认为真正的美国精神应该是“所有民族间的民主”,而不是某一民族对其他民族的绝对统治。1924年,他提出了“文化多元论”,首次使用了“文化多元主义”这个词。

三、多元文化主义的产生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等西方国家内部的种族、民族矛盾进入了高涨期。民权运动对传统权威提出了多方位的挑战。民权运动采用的是以种族为基础的“群体斗争”的方式来争取“群体权利”,这种斗争方式是对强调个人权利的美国传统的一种极具创意性的反叛。民权运动迫使国会通过的一些法律和移民政策,使得黑人、移民和少数民族可以享受平等的政治和公民权利,这为多元文化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政治基础。

多元文化主义虽然萌芽于美国,但真正形成是在加拿大。加拿大政府在1971年推出的“多元文化主义政策”,标志着多元文化主义的正式形成。

加拿大是一个由一百多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这些民族来自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地区。加拿大曾先后是法国和英国的殖民地,在相当长的时期中,加拿大在民族问题上坚持的是民族同化政策。所谓民族同化政策,就是指政府采取法律的、行政的手段,使被统治民族或少数民族失去原有的特征,而被吸收、被合并于统治民族和主体民族。这种政策就是要求移民放弃自己祖国的文化与传统,接受英国和法国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面对愈演愈烈的英法两大族裔之间的社会民族矛盾,加拿大政府正式提出了以“多元文化”取代原先的以英法文化为基础的双文化政策。该项建议得到了政府的重视。1972年,加拿大政府内阁增设“多元文化部长”职位,具体制订了展示各种民族文化、研究各民族历史、推进各民族交流等六大规划,各级地方政府设立“多元文化工作部”,多元文化主义政策正式在全加拿大付诸实施。

加拿大推行的多元文化主义政策,迅速在欧美许多国家引起强烈反响,支持者纷纷撰文,称其为解决民族问题的最佳途径。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和思想在诸多国家中受宠,多元文化主义思潮也蔓延和发展起来,并作为一种政治理念和政策成为不少多民族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一个依据。

三、多元文化主义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的发展

进入八十年代以后,多元文化主义学说作为治理国家的大政方针已经在实践中得到了运用和实施。在理论上,它的倡导者纷纷引经据典,著书立说,阐述其主张的正当性和合理性,而一些持反对态度的学者却开始对多元文化主义提出质疑,一时之间,在多元文化主义的倡导者和其反对者之间展开了一场学者间的激烈争论。加拿大著名学者凯姆利卡把这场论战称为“多元文化主义战争”。

这场关于多元文化主义的争论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多元文化主义产生一直到二十世纪八十代,论争的主题主要是围绕着赋予少数民族群体差异的公民权利是否具有正当性而展开。多元文化主义的捍卫者们批判自由主义的普遍主义倾向忽视了少数民族群体的价值和重要性,他们认为一味地强调文化的普遍性很容易导致文化压迫和专制,所以他们很强调文化的特殊性和独特性,主张尊重文化之间的差异,尊重少数民族群体的文化价值,强调少数民族群体的文化也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经过争论,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尊重少数文化价值的重要性,开始重视少数人的文化权利。第一阶段的争论可以说是以多元文化主义者的胜利而告终,因为现在已经很少人质疑少数权利是违反正义的。进入九十年代以后,对多元文化主义的各种批评日趋增多,而且愈来愈尖锐。到了九十年代末,在国际互联网上已经出现了“多元文化主义是新种族主义”“危险的多元文化主义”“为什么多元文化主义是错误的”等等这样一些专题网站,对多元文化主义展开了咄咄逼人的讨伐。

四、多元文化主义的特征

文化多元主义,顾名思义,是相对于文化一元主义而言的。但是多元文化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并没有统一的派别,内部有激进主义的多元文化主义、保守的多元文化主义、温和的多元文化主义等。因此,对于什么是多元文化主义也就不存在一个共同的定义。不过,总体上看,多元文化主义在政治思想上的主要特征有下列这样几个方面:

首先,少数民族的文化差异性。多元文化主义政治思想主张少数民族和边缘群体的独立价值,主张文化认同和民族个性,要求主流文化或国家对其文化认同给予公共的承认。多元文化主义者认为,人是深受其所生长的特定的文化环境的影响的,在他们独特的文化环境中,人们形成了其独特的文化认同,这种独特的文化认同对他来讲是生存之本。文化少数民族在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也形成了其独特的文化认同,所以不应忽视或泯灭文化少数民族的文化认同。

其次,主张少数民族的权利维护,多元文化主义政治思想主张各民族和种族之间的平等,反对民族歧视以及同质化的文化霸权,反对文化帝国主义。多元文化主义者认为,文化之间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不同的文化代表了不同的意义及对好生活的不同理解,所以每一种文化都不是完美的,都不能把自己的认同强加于其他文化之上,把任何一种文化凌驾于其他文化之上,也不能用一种同质的文化来代替多元社会中多种文化共存的现实。

再次,主张各民族都有权参与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同时发展和享用自己的文化传统;要求主流社会采取差异原则,赋予文化少数民族以更多的自由和权利。多元文化主义者认为,即使有些国家承认文化少数民族的文化认同与多数文化具有相同的意义和地位,可是在现实的制度中,文化少数民族往往处于弱势和劣势的地位,所以他们提出了差异的公民权理论,要求根据差异原则和文化少数民族的文化特点,赋予他们不同的权利和自由。

多元文化主义的一大预设是,人类社会中的各种族、各民族、各群体迥异不同,但本质上大家只是存在差异,无优劣之分,孰优孰劣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多元文化主义特别强调少数民族等社会弱势群体的文化平等权利“承认”和“平等”问题提出了种种要求。多元文化主义涉及政治理论、文艺理论、女性主义、文化研究、历史研究、宗教和社会学等学科领域。

二、多元文化主义对教育界的影响

多元文化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不断发展对教育研究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由此产生了多元文化教育的观点。

(一)、多元文化教育的定义

多元文化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不断发展对教育研究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由此产生了多元文化教育的观点。多元文化教育有多种定义。一般而言,广义的多元文化教育是通过学校的改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公平;狭义的多元文化教育则是通过学校教育促进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和特殊学生的教育平等。多元文化教育目的在于改变整体学校的环境,使来自不同种族的不同性别的学生、身心残障学生和各个社会阶层的学生,在学校教育中享有均等教育机会。而且这种教育理念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不仅需要学校,还需要整个社会共同努力才可以实现。

2、多元文化教育在美国的实施现状

曾有数次学业成就测验研究表明,非裔美国学生、拉美学生及土著印第安学生的测验分数明显低于欧裔和亚裔美国同学,这与上述群体在社会经济地位上的差异非常一致。

现在,非裔美国人、拉美人及白人儿童之间的学业差距正在以缓慢的速度缩小。在20世纪70年代,这一差距明显缩小。但是从80年代初期开始,不同民族的儿童在阅读和数学成绩上的差异基本稳定。同时,他们在SAT上的成绩差异也在减小,但速度同样很慢。

为什么非主流群体家庭的学生成就测验成绩远落后于欧裔和亚裔的美国学生?原因有经济、社会、家庭、文化及学校对他们不公正的对待等。许多非主流群体居住的社区普遍存在着长期失业、无业及工薪微薄的现象,对其家庭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另一个不利条件是他们所能进入的学校,如市郊、私立学校、教会学校甚至乡村学校教学质量欠佳、合格教师过少且学生人数过多。通常,少数民族学生之所以表现差是因为他们所受的教育与其文化背景不一致。而学业成绩出众也很可能不被学生所在的群体认可。相关研究发现,在许多非裔美国学生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他们中努力学习的孩子会被同伴指责为“模仿白人”。相反,许多亚裔父母都期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取得出色的学业成绩,因此会给孩子施加很大的压力。于是,许多亚裔儿童在学校里表现非常出色。非裔美国人、土著印第安人和墨西哥裔美国人一般喜欢与他人合作,他们在合作条件下比在传统竞争条件下有更出色的表现。如果学生的母语和方言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则他们可能会降低对学校的认可度。另外,由于对非主流群体家庭的学生抱有低期望,同时也是出于好意,教师或管理者将这些学生不恰当地安置在低能力组中或进行分轨,或让他们接受某种特殊教育。学校的低期望导致了学生的低学业成就。

非裔美国学生、拉美学生及土著印第安学生的低学业成就也许只是暂时的。近几十年来,随着非主流群体逐渐有了稳定的经济保障并跨入中产阶层,其后代的学业成就将有望与其他群体保持相当。而学校这个中产阶层机构具有打破贫困的恶性循环的功能,它所要做的就是为贫困儿童多提供成功的机会。学校若要提高非裔美国学生、拉美学生和土著印第安学生的学习成绩,则应实行全面的教育改革或采取一些已被实践证明的有效措施。

三、社会建构主义对多元文化教育的启示

维果茨基的社会建构主义是当代建构主义的一个分支,对多元文化教育的开展有很多有益的启示。他强调个体学习在一定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社会可以对个体学习发展起到支持和促进作用。该理论中有四个重要的基本原理,即社会学习、最近发展区、认知学徒和中介性学习,它和多元文化教育的五个维度:内容整合、知识建构、减少偏见、公平教育、授权式多元文化等,是内在统一的。

1.社会学习

维果茨基强调学习的社会性,指出儿童的学习是通过与成人及有能力的同伴的交互作用来进行的,故主张学生间、师生间的合作学习。不同种族、民族、社会阶层的学生之间应该消除偏见,将学习内容进行整合后合作学习。因此多元文化教育应该倡导双语教育、公平教育,反对能力分班,使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学业水平的学生能充分接触多样文化的合作学习。

2.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是介于儿童自己实力所能达到的水平(如学业成就),与经别人给予协助后所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儿童对处于最近发展区中的概念学习得最好。例如,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在一起学习时,他们中可能有这样一个同伴,该同伴能在稍高的认知水平上完成一项特定的任务,且在最近发展区内,则他可以帮助或影响其他同学完成一项他们自己单独不能完成的任务。可见,比起和学生处在不同认知水平线上的教师,水平大致相同的学生之间互相协助使得学生更容易在最近发展区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取得较快的进步。此外,不同文化背景的儿童在学习中能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解决方式。

3.认知学徒

认知学徒是指学习者通过与某个专家的相互作用,逐渐获得知识经验的过

程。这里的专家既可以是成人也可以是比自己优秀的同伴。让学生当老师的“学生教学”是认知学徒的一种形式。让学生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合作性的学习小组中活动,使较优秀的学生帮助不太优秀的学生完成复杂的任务。例如,来自亚洲的学生对亚洲文化有比较直观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可以向其他非亚洲文化背景的学生讲解亚洲文化并在讲解中加深对本族文化的理解。

4.中介性学习

中介性学习即提供支架的情境性学习。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应该给学生提供复杂的、困难的、现实的任务,然后给予他们充分的帮助以完成这些任务,而不是只教授点滴知识,并期望某一天学生能够完成复杂的任务。情境性学习主要是指现实生活中、真实活动中发生的学习。多元文化教育中应利用学校的多元种族特色,让学生置身于和多种族、族群直接接触的情境。身处白人、拉丁美裔和非裔为主的学校或社区的学生,十分缺乏与不同种族和社会阶层团体直接接触的机会,因此可利用影片、录像带、照片等替代性方式。另外,还可以在多元文化校园中举办民族集会或某个团体的特殊庆祝活动,在学习他族文化的同时还能联络感情,消除成见。综合上述四个基本原理,笔者认为,实施多元文化教育时,在社会学习的前提下,鼓励学生间在最近发展区内,扮演认知学徒的角色,进行中介性的学习。这样可以更好地进行内容整合、知识建构、授权式多元文化,以达到减少偏见、公平教育的教育目标。

四、结语

多元文化教育越来越成为并将继续成为多民族文化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实行多元文化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消除文化歧视、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及通过文化教育的平等实现政治权利的平等等。总之,多元文化教育倡导多元文化、社会和谐和教育平等,类似于中国自古以来倡导的“和而不同”的人际观念。为了能实现上述目标,各国也做了很多多元文化的教育实践,其中美国的多元文化教育研究较多

笔者在分析了美国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教育现状及来自非主流群体家庭的学生在成就测验上的分数远远落后于欧裔和亚裔的美国学生的原因后,认为在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中,社会学习、最近发展区、认知学徒和中介性学习等四个基本原理对多元文化教育有很好的启示作用。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与班克斯的关于多元文化教育的维度相辅相成,对改善多元文化教育,尤其是少数民族及移民的教育问题及多元文化教育实践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三、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重视多元文化教育

(一)重视多元文化教育是基础教育基本性质和特点的必然要求

基础教育具有基础性、全民性和全面性的特征,它是培养全体国民的基本素质的教育,是一项社会公共事业,使年轻一代人人都获得应有的发展是基础教育的核心要求。而另一方面,正因为基础教育面向全民,社会中诸如族群、阶层、性别、地域等各方面的文化差异和碰撞,在这个阶段就相对表现得更加复杂和突出。因此,基础教育本质上就应该是多元文化教育。

(二)重视多元文化教育是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社会现实的必然要求

我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法律上人人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与义务,但是,各种文化上的差异以及事实上不平等的存在又是不容忽视的。具体来说,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特有的民族文化;我国是一个地域广阔的国家,在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人们为适应不同的自然环境而创造了各有特点的区域文化;我国是一个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家,“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打破了大锅饭的计划经济体制,极大地发展了生产力,但也造成了社会成员的贫富差别;我国又是一个曾经有着几千年封建等级制度的国家,性别成见与歧视仍外显或内隐地存在着。因此,应正视各种差异,通过多元文化教育,有利于树立人们平等的民族意识,促进人们尊重差异、相互理解,形成宽阔的心胸,以永保“中华大家庭”的安定与和谐。

(三)重视多元文化教育是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特别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需要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国的小康”不仅指社会方方面面的小康,而且指全体国民人人都享有的小康。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全面建设小康的目标之一。当对社会主义民主的认识深化到人的心理层面时,人们确认国家、社会、团体通过理性的选择历程达成共识才能称其为民主社会,因为理性选择的条件主要就是多元化,只有在多元化的条件下,才能提供选择的不同途径。学校教育被视为形成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机制,只有多元文化教育才能引导学生从多元选项中达成理性的共识。全面建设小康,就是要消除当前存在的贫富差距、城乡差距、东西部差距较大的状况。只有改革当前的教育,使之成为多元文化教育,才能彻底实现全面小康的理想。

(四)重视多元文化教育是回应世界教育改革大潮的必然要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教育委员会认为,教育的使命就是教学生懂得人类的多样性。同时,还要教他们认识到地球上的所有人之间具有相似性而且相互依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陆续提出了“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理解、宽容和尊重”、“学会共同生活”等思想。

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都纷纷将重点放在促进多元文化教育上。例如,日本1947年制定的、成为二战后日本教育改革根本依据的《学校教育法》中规定,小学教育的首要目标就是要求“根据学校内外的社会生活经验,培养人与人相互关系的理解以及同心协力、独立自主和严格要求自己的精神”,第二条又明确强调:“引导对家乡及国家的现状与传统的正确理解,进而培养国际协调的精神。”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临时教育审议会提出了日本面向21世纪的三项教育目标:①有广阔的胸怀、强健的身体和丰富的创造力;②自由、自律和公共的精神;③世界中的日本人。这三项目标都包含有多元文化教育的思想。英国保守党政府在1980和1981年相继发表的《学校课程的框架》和《学校课程》两份重要文件中要求“灌输对宗教及道德价值观的尊重,对别的种族、宗教和生活方式的认可”,“帮助学生了解他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以及个人、群体和国家的相互依存性”,“帮助学生珍惜人类的成就和期望”。《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中也强调“所有学生都要了解关于本国和世界其他地区在多元文化传统方面的知识”,“大幅度提高能掌握和运用多余一种语言的学生的比例”,“所有教师要具有进行多元文化教育的能力”,“每一位成人都识字,并具有在全球经济竞争中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都能正当行使公民权利并尽公民义务”。[9]美国许多大学的师范学院和教育学院(系)都已经开设多元文化教育

课程,许多州甚至要求师范生学习一定数量的多元文化教育课程才算达到合格标准。[8]倡导多元化教育还被纳入到学前教育之中。[10]在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建立、在课程理念中强调“大众化”、在课程目标中强调“文化意识”、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多元文化教育的思想。但是,整体的多元文化教育的意识仍然体现得不明显、不充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所提出的“新课程培养目标”仍然没有脱离开对全国发展教育分解的传统框架,尚未上升到文化的高度和全球的视野上。今天的中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社会主义建设和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力军,自信自强而又尊重差异、能平等交往是其必备的素质。因此,在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升多元文化教育,不仅必要,而且十分迫切。只有通过多元文化教育,才能使我国几千年的多民族多元一体的优秀文化不断延续,也才能在平等交流的基础上批判地吸收外来的先进文化,从而让中华民族的文化发扬光大。

三 教育如何应对多元文化

教育对文化的发展具有反作用。教育既可以促进文化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又可以促进文化朝着一元化的方向发展,促进文化侵略行为的肆意蔓延和文化保守行为的出现与发展。在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的当今时代,在很多情况下,教育被有目的地作为文化侵略的工具,对文化侵略发挥着“显性”或“隐性”的促进作用。

在提出多元文化的主张时,教育面临着多方面的巨大挑战。那么教育如何应付这种挑战呢?具体而言,如何在教育中实现多元文化的理念呢?如何使教育发挥其对多元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呢?如何使教育消除阻碍多元文化发展的因素呢?这些都是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

本人认为,使教育回应多元文化的挑战,以下几个方面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开展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论研究,任何教育改革的进行都需要理论的基础。没有理论的基础,教育改革可能是盲目的,或者是短期行为的,或者其结果与最初的期望是不一致的甚至相反的。回应多元文化的教育改革也是如此。而且,国外不少的研究表明,理论基础的缺乏给多元文化教育的实践带来了许多问题。例如,由于多元文化教育究竟指什么没有得到清楚地界定,因而一些教育工作者认为多元文化教育只是与有色种族的学生或人类的多样性相关的,这使多元文化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9]

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论研究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进行:从一般的方面而言,包括目的、性质与意义等;从其与外部社会的关系而言,包括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等领域的关系;从学校教育涉及的领域而言,包括课程设置、师资培训、学校文化建设、学业评价、学校管理等;从涉及的文化类型而言,包括有关不同民族、种族、地域、性别文化的教育;从涉及的具体内容而言,包括语言、知识、道德、审美等方面;从教育的阶段而言,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

第二,树立多元文化的教育观。多元文化的教育观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教育中的各种文化要素是多种多样的,而不是单一的或者不应该是单一的。教育本身是一种文化,无论是教师、学生、教育内容乃至教育活动,都是一种文化的存在。不过,这些因素并不是单一文化形态的,而分别具有不同的文化特征。以“学生”为例,在多元文化的视野中,“学生”不

是一个普遍的概念,而是与具体的社会文化背景相联系的。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之前,在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具有不同的基础;在进入学校教育之后,在身心发展方面具有不同的过程与目的。学校教育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的状况对他们实施不同的教育。但是,根据有关研究,学校教育在很多方面不是多元文化的,而只是符合主流民族学生,或不适合非主流民族学生。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学校教育就剥夺了后者接受教育的权利,这也是导致根据学校教育的评价标准而言的后者学业失败的原因之一。因此,树立多元文化的教育观对于促进所有学生的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非常有必要的。

另一方面是教育要促进多元文化的发展。对文化的保存、传承、更新是教育的重要的社会功能。根据多元文化的理念,教育所要保存、传承与更新的文化应该不是某一种文化,而是社会领域中存在的多种多样的文化。为此,在教育目的,课程设置、学业评价等方面要融入多元文化的理念,以切实促进多元文化的发展。

第三,开设多元文化的学校课程。课程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它是否体现多元文化的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多元化文化教育能否有效地开展。多元文化的课程改革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开设专门的多元文化教育课程。这种课程以向学生介绍不同的文化及其价值、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素养为目的。另一方面,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例如在历史、社会课、语文课等课程的教学中,渗透多元文化的理念,融入有关多种文化的内容。在理科的教学中也可以开展多元文化教育。

在学校课程的改革方面,目前国外有大量的相关研究成果可以借鉴和运用。例如,美国著名的多元文化教育研究专家班克斯(James A.Banks)对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多元文化课程改革的经验进行了总结与分析,认为课程中融入多元文化的理念所采取的方法有贡献途径、附加途径、转换途径与做出决定和采取社会行动的途径。[11]国内也有学者做出相关方面的研究,如有学者提出要改革以西方科学知识为核心的学科课程,开发以本土知识学习和研究为主的“地方性课程”。[12]

但是,有多项研究表明,在目前我国的中小学课程中,课程是缺乏多元文化理念的。例如,从民族文化方面而言,教材中的文化主要反映的是汉族文化:为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优秀品质,只给他们讲解有关义和团、文天样的故事;为了让少数民族学生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只给他们讲“北京猿人”、汉、唐、宋、元、明、清的发展过程。[13]从性别文化方面来说,教材中的性别文化具有一些普遍的特征:从男女两性的性别形象来看,男性的形象多为独立自主、知识渊博、顽强进取等,女性的形象多为温柔、美丽、无知、软弱等。因此,如何根据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对课程进行改革是需要关注的一个方面。

第四,培训教师具有进行多元文化教育的素养。教师是教育中的主导因素,是一切教育理念与教育改革措施的最终落实者。在教育中,如果教师没有能够有效地进行教育教学,那么一切理念与改革都会无从实现,不可能根据预期的目标促成教育的变革。在根据多元的文化理念进行的教育改革中,也是同样如此。但是,国外的有关研究表明,在实施根据多元文化的理念进行的教育改革中,由于教师没有改变教育观念或采取恰当的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原因,虽然其他方面的研究和改革进行得很好,可是整个教育改革还是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没有取得什么实质性的结果。[14]因此,一定要加强对教师

进行相关方面的培训。

在对教师的培训中,首先要明确培养教师进行多元文化教育需要具有哪些方面的素养。本人认为,从知识、态度与能力三个方面来分析的话,在知识方面,教师应该具有关于学生文化的知识、课程文化的知识、文化对学生学习影响的知识等;在态度方面,教师应该具有文化关照的态度、文化批判的态度、尊重与欣赏异文化的态度等;在能力方面,教师应该具有文化识别与批判的能力、跨文化交往的能力,文化协调的能力与多元文化的教学能力。其次,在教师培训的课程方面,可以设置有关多元文化的课程以及多元文化教学法等课程。再次,在教师培训的方法方面,使用跨文化体验等教学方法,让教师具有不同文化的切身体验。

1.积极改造传统文化,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这是中国主流文化建设的精神动力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从历史上传承下来的,体现中华民族基本精神和特质的观念形态及行为模式的统一体。中国传统文化可谓源远流长,深深扎根于民族精神之中,它以特定的方式影响着现代社会人们的观念和行为。传统文化是建构现代文化的基础,在文化建设中,必须立足于传统文化,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来制定文化发展战略,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文化发展模式。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必须采取辩证的态度对其批判和继承。抛除传统文化中有悖现代理念的因素,保留和继承与现代市场经济与民主法治相适应的文化因子,从而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增强民族文化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2.对外国文化进行本土化改造,这是中国主流文化建设的基本态度

“文化虽然因为价值取向不同而经常发生冲突,但是文化本身因为有用,有价值,特别是在一种文化的价值是别种文化所不具有的时候,它的这种价值就会为别种文化所吸收。”[6]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多元成为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在这一过程中,本土文化与外域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必然加剧,客观上要求我们超越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积极地参与全球性的文化交流与整合,对于各种外域法律文化持有一种开放和平等的态度,科学借鉴和吸收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为我国文化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同时,任何一种文化体系都具有强烈的民族个性,都是特定民族生活方式、交往实践的产物,因此,对外域文化不应简单照搬,而是必须从本国实际出发,对其进行本土化的改造,使之符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理念和价值取向,适合本国的国情和客观需要。

3.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是主流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环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充分发挥中国主流文化引领作用的关键措施。所以,我们必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中国主流文化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

4.发展文化教育和科学事业,这是先进文化建设的智力保障

当今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经济全球化时代的综合国力竞争,更是趋于白热化。这种竞争是经济实力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的

竞争,但最重要的是人才的竞争,是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要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就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教育事业。这是我国长期发展过程中得出的基本认识,这也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得出的经验教训。

5.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主流文化建设的物质保证

江泽民同志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中说:“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因此,主流文化建设的顺利展开,必须以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基础,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6.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这是先进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

制度是一个社会得以顺利发展的重要保证。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变,制度也要随之发生相应的改变,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的要求,实现和促进文化的进步。

只有继承并积极创新,只有兼容并蓄并有所为,才能既保持中国主流文化的内在特质,又能广泛吸收多元文化之精华,从而不断把中国主流文化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怎么办

球化进程的提速,大量外来文化的涌入,已经成为各国本土文化无法回避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如何鼓励本土文化人的创新精神?伦敦艺术节主席约翰〃索罗表示,本土文化的创新与文化多元化并非背道而驰,作为文化促进机构,可以鼓励从事创作的年轻人建立一些企业,也可以建立一些创造中心,来吸引这些年轻人的聚集,这都是对未来进行的投资,将激发本土文化中的创新精神。

1、我们的多元文化必须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多元文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这种多元文化的主心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反对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的“西化”、“分化”的需要,同时,马克思主义是反对极“左”和右的思想抬头的利器。多元文化的存在,必然回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西方敌对势力就打着“多元文化”的口号,对我国进行着文化侵略和文化渗透,鼓吹“文明冲突论”一刻也没有停止“西化”、“分化”的政治图略。西方敌对势力是不愿意看到社会主义的中国发展壮大的,他们必然会凭借由其经济政治势力的强势而形成的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强势,进行企图冲垮我们意识形态的防线的图谋。面对这样严峻的形势,如果我们还搞什么指导思想的多元化,那无疑是自毁长城。我们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菜油粉碎西方敌对势力的图谋的思想武器。

下载多元文化中的孝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多元文化中的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多元文化演讲稿

    When we Chinese are so proud of kung fu and Japanese feel complacent towards their animation, a film called combines two of them to make a great difference in......

    中国多元文化(定稿)

    解说员: 在国外,汉族人通常被认为是中国唯一的文化。尽管汉族在中国人口数量上占了绝大多数,但是实际上中国是由许多少数民族组成的。这些更小的民族群体在文化上与汉族有所不......

    孝文化

    孝文化 【关键词】 孝文化 传统文化 道德建设 【热点材料】 材料一: 2011年12月27日下午,“机场刺母案”二审在上海市一中院开庭审理。在二审过程中,涉案行凶人汪某强调自己患......

    《论语》中的“孝”文化五篇

    《论语》中的“孝”文化 ——试论“孝”文化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表现及意义 “百善孝为先”,传统孝道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文化美德,更是构筑中国......

    华为企业多元文化浅析

    标志意义:一、聚焦:新标识更加聚焦底部的核心,体现出华为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持续为客户创造长期价值的核心理念;二、创新:新标识灵动活泼,更加具有时代感,表明华为将继续以积极进......

    《多元文化“地球村”》教案

    《多元文化“地球村”》教案[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2. 3. 过程与方法: 1. 2. 创设情境引出“地球村概念” 以图片、声音、视频等,带领同学进行世界文化之旅,引发学明晰节日......

    礼来多元文化

    多元文化 之于礼来,之于病患,多元文化都至关重要。 一直以来,多元文化都是礼来的重中之重。我们非常重视在公司内部增强多元性。毫无疑问,多元文化对我们的业务来说也大有益处,特......

    中国饮食文化多元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 11护理7班 钱盈盈 113110725 摘要:国家的历史有长有短,疆域有大有小,实力有强有弱,人口有多有少,民族构成、宗教信仰、政权性质和经济结构也有差异,故而各国的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