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地球村”》教案

时间:2019-05-12 20:53: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多元文化“地球村”》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多元文化“地球村”》教案》。

第一篇:《多元文化“地球村”》教案

《多元文化“地球村”》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2.3.过程与方法:

1.2.创设情境引出“地球村概念”

以图片、声音、视频等,带领同学进行世界文化之旅,引发学明晰节日、语言的定义与内涵 理解世界文化的特点 正确对待文化差异

生思考 3.创设情境引发学生面对新形势下世界文化的态度,正确对待文化差异 4.在端正态度的基础上引申出方法论,即“怎样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2.3.4.[教学重点] 1.2.3.[教学难点] “地球村”、“节日”、“语言”的定义与内涵 引导学生辩证、扬弃的面对世界文化差异 保护本民族文化 正确认知新时期世界文化发展的形式 引导学生辩证的对待新时期的世界文化 引导学生以开发的胸怀搭起文化的桥梁 正确对待世界文化的异同 1.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文化差异,树立对待世界文化的宽广胸怀和辩证思维 2.[教学方法]

1.2.3.4.[教学过程]

1.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导入课程,阐述当今社会中的两种观点即:教授法 讨论法 问题教学法 创设情境法 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以实际行动保护本民族文化

世界越来越大;世界越来越小。引发学生对”地球村”的思考,进而引出课程。2.以参观旅游的方式带领学生感受”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奏响”和谐的文化乐章”,激发学生兴趣,可是学生积极配合教师讲课。3.采取图片展示,视频播放等方式带领学生感受文化的特征,即丰富性和多样性。4.采用问题教学和讲授法相结合的方法,阐释出这一章节关注”节日”定义的原因,引发学生对”节日”内涵的思考,引出节日的定义,实现教学重点的突破。5.进入“和谐文化乐章”这一模块,播放视频使同学们感受中华文化的精髓,同时使学生思考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差异,是学生们在讨论中提出了:语言、食品、节日、服饰、礼仪等文化差异,使学生们自主认识到了世界文化中的差异。6.在认识到文化差异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态度去对待文化差异”则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为实现该重难点的突破,我采用提问的方法引发学生思考如何对待文化差异,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之后,为学生总结出两种对待文化差异的态度:排斥和沟通。引导学生注重沟通,正确对待文化差异。实现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需要和本课性质,并未给学生布置硬性作业。只要求学生关注世界文化,体会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正确对待文化差异。

多元文化地球村

有人说我们的世界越来越大,人类实现了登月的梦想,也潜入了湛蓝而深邃的大海之中,当然,也有人说,世界越来越小,从北京坐上去西安的飞机,不过一个半小时,吃碗羊肉泡馍,你还跟的上回家看喜欢的动画片。

而在我看来,我们的世界越来越像一个村落,只要你打开视频、讲一通电话、或坐上旅行的飞机,不同皮肤颜色的人的沟通与交流不再是梦。这就是我们生活的时代,信息高速运转,生活节奏加快,文化交流反复,而时间和空间的距离不再是社会发展的障碍,这就是今天的世界,多元化的地球村。

我们每个人都是地球村的村民,今天,就让我们寻亲访友,看看我们的左邻右舍都在做些什么,他们,又有着怎样的精彩生活?请大家伴我同行,开启我们的世界文化之旅!

今天呢,我们将以世界各地的文华为主线,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球村、感受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奏响和谐的文化乐章。这三块也是今天的课程所在,首先进入第一块:我们生活在地球村

请看ppt

请大家动脑筋思考着四个问题,一会我将找两个人回答。

有没有自愿的? 地球村的定义:

地球村是对地球的一种比喻说法,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缩小了地球上的时空距离,国际交往日益频繁便利,因而整个地球就如同是范范宇宙中的一个小村落。

了解了我们地球村的大致内涵

我们将踏上丰富多彩的文化之旅、这一模块,我将带领大家感受世界范围内的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和最最具特色的文化。接下来请大家欣赏个小的视频《中国节 中国情》 这是北京电视台为中国节日做的宣传片,请大家仔细观看,之后需要大家回答问题

展示节日的图片和传统食物

接下来我用表格的方式为大家整理下思路,大屏幕上的是我们中国的五大传统节日,我想大家应该都挺喜欢这几个节日的,不仅仅因为这是中国的文化的盛典,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放假,并且有超多好吃的食物,所以往往会在返校期间看到我们彼此都胖了一圈,这就是所谓的每逢佳节胖三斤~

图片结束:五毒那里停下

那么外国有一些什么样的节日呢??

在感恩节的图片 停止 有人可能会觉得纳闷,这一模块不是讲的文化吗?怎么全来看节日和美食了?其实啊,节日呢是每个国家文化的集中体现,是能够反映一个国家、民族和地区的最重要的标志,它往往能够承载着不同地区的传统习俗,能够展现一个地区的传统衣饰展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精神风貌。以节日作为各个国家文化的突破口能够集中体现世界各地的文化。说了这么长时间的节日,那么他的准确的定义究竟是什么?请看大屏幕„„ 文化的特征:

相信大家也已经感受到了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了

文化的表现形式:

那么可以看出“节日”其实也是一种文虎的表现形式。

除了节日可以展现世界各地的文化之外,还有什么可以展现不同国家的文化呢??

建筑、人

不同国家和地区都有着自己特色的建筑物,下面的几个建筑看大家能否认得?

希腊

特殊的地理位置给这座古城带来了丰厚的文化遗产

希腊东临爱琴海~这里的建筑呢大多以白色和蓝色为主

所以 整个希腊看起来都十分美丽

令人心旷神怡

这个是雅典巴特农神庙

最后这个是俄罗斯最著名的教堂

索菲亚大教堂

我们来想想除了节日、建筑能够代表一个国家,还有什么能够代表国家呢?

人·

介绍: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一生没有一个孩子,没有一分存款、只有一个夫人)邓小平

外国的名人: 居里夫人,法国

奥巴马 美国

爱因斯坦

美籍德裔

犹太人

诺贝尔:瑞典

350项发明专利、炸药最出名

甘地: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非暴力”哲学思想(本环节结束了)

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不同文化,有着各自的标志和代表人物,各个国家的文化代表人物被深深的打上本国、本民族的烙印,同时这些代表人物有把本国、本民族的文化推向世界,形成林林总总的文化,把大千世界装扮成一个百花盛开的大花园。

我们也看到了世界各地的文化不尽相同、争奇斗艳、各色的文化也为我们的世界增添了一抹亮丽的风景线,牵动着世界人民的心,可能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想去的地方、有自己向往的城市和喜欢的文化、那么当然也会有人去讨厌某种文化,文化是不是由优劣之分?我们又要怎样对待不同的文化?

做为地球村的一份子,我们更要懂得珍惜我们的世界文化,正确对待文化差异,为世界文化的和谐做出自己的贡献,下面,我们进入本课的最后一个模块:和谐文化乐章。

首先

作为一个中国人

我们一定要精通本国的文化,而不仅仅是了解·下面欣赏一个短片《魅力中国》

请大家带着这样一个问题去思考

你最喜欢中国的什么文化? 翻译

其实大家已经看出来了,中国的古诗词被翻译成英语真心缺少了一种美感和意蕴,不过,我们也应当理解,目前,世界上的语言有5000多种,1400多种还没有被人们承认是独立的语言,而在这么多语言当中,你们知道世界语言难度排行的前五名是什么吗?汉语、希腊语、阿拉伯语、冰岛语、日语~

是不是突然间觉得会说汉语的人的智商都好高~

好了,我们看下语言的定义,引出语言的定义

除了语言的差异 我们同其他国家海有很多差异

比如 大家比较熟悉的礼仪上的

除此之外,因为文化的差异,不同国家的人的性格和交往方式也不一样,西方国家的人一般要比东方国家的人要open一些~

比如

李想是个美国人

你很帅

那么我们世界的文化差异如此之大,究竟我们应当用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差异呢?3分钟思考时间

其实面对文化差异 经常会遇到这两种态度:

我们应当主张各国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多样性,共同繁荣进步!

本次课到这里所有的知识点已经讲解完毕

最后带大家尽行下总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远远不是一节思想品德课能够呈现的,世界文化的魅力与多元化不仅如此,因此也希望各位同学能够多多关注我们生活的地球村

为地球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次课

到此结束

谢谢各位!放最后一张幻灯片~

第二篇:政治八上人教第五课多元文化“地球村

1多元文化“地球村”

自主广场

我夯基 我达标

1.不同的国家和民族,通常有自己独特的节日,反映着不同的文化传统。下列完全属于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是() A.情人节、圣诞节、泼水节 B.春节、端午节、中秋节 C.劳动节、妇女节、国庆节 D.春节、愚人节、青年节

思路解析:世界上有多少个国家和民族,就有多少种独特的文化习俗。中华民族有着5 000年的文明历史,各民族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都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根据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不同文化的认同和信仰,以及相关的文化信仰和历史典故形成了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做该题时应注意选项C,虽说这些节日也是我们国家重要的节日,但不属于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答案:B 2.下列对“世界文化”理解正确的有() A.世界文化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 B.不同民族和国家的不同文化,有着各自的代表人物,他们又把本国和本民族的文化推向世界

最大的幸福在于我们的缺点得到纠正和我们的错误得到补救。——歌德

C.每一种文化都有自由存在和发展的权利,不同民族的文化都蕴藏着人类文明的成果 D.全球化的趋势必然导致文化的单一和标准化

思路解析:该题重在考查对“丰富多彩的文化”的正确理解。世界是广阔的,文化是多元的,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色。在不同的文化发展过程中,塑造了不同文化特色的典型历史人物。他们是本民族的骄傲,同时他们又肩负着弘扬、拓展本民族文化的重任。我们每一个人在认识世界文化的过程中,既要弘扬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成果,而不能搞文化的单一化。 答案:ABC 3.各国文化习俗不同,也表现在赠礼方式各有不同。中国人送礼成双,日本人则避偶就奇,在美国,去别人家中做客一般不必备厚礼,如果空手赴宴,则表示你将回请„„面对不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差异,我们应该() A.入乡随俗,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 B.尽量减少来往,避免麻烦 C.尊重不同的文化差异

D.以开放的心态对待不同的文化

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如何面对文化差异”。对待文化差异,如果我们持有排斥态度的话,那可能会过分夸大本民族的文化价值,夜郎自大,导致漠视甚至歧视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如果我们采取积极的态度,主动沟通,这样既尊重自己民族文化的价值,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主张平等交流、互相学习。A、C、D三项的做法属于主动沟通、平等交流,是正确的。B项是对文化差异持排斥、怀疑态度,是不正确的。 答案:ACD 4.李力来到美国一所学校就读。进入新的环境,他应() A.克服不安与焦虑

爱心

用心

专心

B.入乡随俗,尊重当地风俗习惯 C.寻求连接双方的相似点 D.采取防卫心态,谨慎从事

思路解析:李力到美国的学校就读,面对的是新的学习环境和新的交往空间。此时的李力角色发生了变化,他不仅是一名“外国人”,而且还是一名“中外友好往来的使者”。他代表的是我们中国人的形象,他应以开放的胸怀接纳美国的文化,为中外文化的交流搭起友谊的桥梁。在与美国同学交往时,要不卑不亢,以礼相待。在尊重美国同学和美国文化的同时,还要宣传、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 答案:ABC 5.Rose是刚刚转进高丽班的美国同学,一段时间后二人便交往起来。但每次外出吃饭,Rose总是提出要“AA”制付费。高丽对此的看法正确的有() A.可以理解。因为两人还不是很熟

B.不可理解。Rose太小气了,真不够意思 C.可以理解。这是由两国间的文化差异造成的 D.不可理解。Rose与别人交往不真诚

思路解析: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世界日益开放,与不同文化共处已成为我们面临的新课题。面对不同的文化,应采取客观平等的态度,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导致行为方式的差异,要善于虚心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长处。了解了以上知识点,你将不难做出这道题。 答案:C 6.目前,广大青年对一些国外节日(如圣诞节、愚人节)津津乐道,并且热烈庆祝。相反,一些中国的传统节日(如重阳节、端午节)却差不多被淡忘了,只有春节还保留着其最大节日的风采。对此,我们应该() A.全盘吸收外来文化

B.通过立法禁止过外国的节日 C.大力弘扬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 D.固守中国的习俗 思路解析:多元的世界文化,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但在走向世界的同时,我们千万不能迷失自己,不能失去自身的独特性,而要珍惜自己的精神家园。学习外来文化,不等于照抄照搬,而要批判地继承。对于当今广大青少年热衷于外国节日而淡漠本国传统节日的现象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应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大力弘扬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 答案:C 7.对于老鼠,汉语中有“贼眉鼠眼”“鼠目寸光”等成语,用以形容鬼鬼祟祟和目光短浅;在英语中,老鼠可指女人、怕羞的人,就没有贬义的意思了,特别是在迪斯尼先生创造了米老鼠这个动物形象后,老鼠的形象更是大放异彩,老鼠成为千家万户所喜爱的动物,尤其在儿童心目中,更是智慧、善良的象征。中外语言文化的差异说明() A.语言是一种文化,存在差异

B.不同的语言代表不同的文化,相同的语言代表相同的文化 C.汉语比英语更优秀、更先进

D.不同的语言都有存在的理由和自由发展的权利

思路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做这道题一定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语言是一种文化。语言存在差别,不分优劣;文化存在差异,各有千秋。每一种文化都有自由生存和发展的权利,不同民族的文化都蕴涵着人类文明的成果。如果这些文化上的差异不复存在,世界将变得单调而毫无生气。解答该题时一定要注意B项的迷惑性,相同的语

爱心

用心

专心

言不一定代表相同的文化。 答案:AD 我综合 我发展

8.一次,一位外国朋友参加一对年轻华侨的婚礼时,很有礼貌地赞赏新娘非常漂亮。一旁的新郎代新娘说了声“哪里!哪里!”这位外国朋友却吓了一跳!想不到笼统的赞美,中国人不过瘾,还需举例说明,于是他说:“头发、眉毛、眼睛、耳朵、鼻子、嘴都漂亮!”结果引起全场哄堂大笑。

读完这个故事你有何感想?

思路解析: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会有不同的待人处事的方法。正是这种处事方式的不同和存在的文化差异,阻碍了中外的沟通与交流。 答案:因为这位外国朋友不知道中国人的“哪里!哪里!”是自谦词。中外文化之间的差异使沟通与交流产生了一定的障碍。

9.京剧,是中国的国剧、国粹。它综合了音乐、美术、舞蹈等各种中国传统艺术,杂取昆曲、汉调等地方曲种之长,从最初的“四大徽班”进京,发展到今天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现如今,它形成多个行当、多个流派,蔚为大观,博大精深。解放以后,京剧的发展呈现出新的气象,由传统京剧发展到现代京剧,剔除了旧京剧从内容到形式上的封建的、迷信的、庸俗的东西。从剧目上也创作了许多讴歌革命英雄、赞扬社会主义建设的新作品,如《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龙江颂》等。在20世纪80年代,为了使京剧发扬光大,京剧界开始创新,出现了交响乐队与京剧的结合,在舞台上大胆借鉴现代影视技术,灯光、布景也大胆改革。这些举措使京剧又焕发出新的活力。进入新时期,国家一方面对一些名家的传统曲目进行抢救、整理,完成了京剧精品音配像工程,使传统剧目得以保存。另一方面积极把国剧推向世界,把京剧搬到了外国剧院里,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喜爱。不久前,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京剧戏迷票友大奖赛中就吸引了不少外国戏迷参加。 京剧的发展过程说明了什么?

思路解析:此题以生活故事为背景材料,主要考查综合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立足材料,读懂材料,归纳出材料的中心内容,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发表自己的看法。

答案:京剧的发展过程向我们证明:在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保持自己文化的先进性,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也只有如此,一种文艺形式才能有生命和前途。

10.一个美国人从中国回到美国,他的朋友请他谈谈感受。他说:“在中国吃一顿饭要‘打’三次架。一进餐厅,为了推让座位,主客就开始互相拉扯;接着上菜,主客又要你推我挡一番;最后为了付账,更会展开一场精彩激烈的‘争夺战’。”(1)这段小幽默说明了什么?

(2)假如你遇到一个美国朋友,你伸出了手,对方却想给你一个热情的拥抱,你会怎么办?为什么? 思路解析:本题重在考查对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行为方式的不同看法。美国人的异乡“见闻”,让他吃惊不小。一顿饭要“打”三次架,这让他的确有些不解。这则小幽默正是说明了世界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今天,为了不再出现类似的“幽默”,我们要与这位美国人一同了解世界文化的丰富性和差异性,为今后成为一名优秀的文化使者奠定良好的文化底蕴。假如遇到一名外国朋友给你一个拥抱的礼节,你也将会从容地去应对。 答案:(1)说明了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会有不同的待人处事方式,会对别人的行为有不同的理解。

(2)会接纳这位美国朋友的拥抱。因为尊重各个国家、民族独特的礼仪文化,体现了一种全球意识和开放胸怀。

爱心

用心

专心

11.在一堂思想品德课上,甲、乙两位同学就如何对待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同学甲说:“多元的世界文化,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在走向世界的今天,要全面学习西方文化,来代替传统文化。” 同学乙说:“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存在着较大差异,不适合我们的国情,所以目前只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就可以了,不必与西方文化接轨。” 他们的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思路解析:这是一道较为简单的辨析题,做这类题目要注意先作出判断,再说明理由,主要考查分析辨别能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如何正确面对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结合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进一步说明即可。

答案:以上两位同学的观点都是片面的。多元的世界文化,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但在走向世界的同时,我们千万不能迷失自己,正确对待中西方文化。

(1)在世界各种古老文化中,只有中国文化不曾中断而一直延续至今,形成了一个自我更新、不断发展又兼容并包的开放体系。中华文化对促进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是我们的历史使命。

(2)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还要尊重和学习外来文化。但这种学习不等于照抄照搬,应该批判地继承和吸收。我创新 我超越

12.一位中国留学生在海外曾有这样的经历:一位法国老太太热情地免费教她女儿学法语。原来老太太热爱自己的祖国,希望更多的人学习她的母语。这位留学生想到自己总是要求女儿学好外语,在家不许说汉语,心里万分难过。从此她也免费教外国人汉语,她要让更多的外国人知道中国语言是多么博大精深。(提示:汉语是中华民族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之一)

大家就材料中留学生行为的意义展开了交流,对此你是怎样认识的?

思路解析此题贴近生活实际,旨在考查学以致用的能力。做这道题我们应明确,做一名友好往来的使者,不仅要以开放的心态尊重不同的文化,还要宣传、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让世界了解飞速发展的中国,了解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等有关的教材知识。

答案提示:可从继承我国自己的优秀文化,学习外国的优秀成果两个角度来谈认识。

13.在国内,一些父母不惜拿出自己后半生养老的积蓄,迫不及待地把子女送到国外留学。表面上,孩子们在美国学业进步,身体健康,财源确保,父母心中的石头也落地了。然而,在很多小留学生内心深处最深层的角落里,有一块不被人知,但是永远难以弥补的版图。

海外的小留学生们最缺的是什么?大家的答案如出一辙:“我们最缺的是朋友。” 是的,在美国交友非常容易。随时随地,一个招呼就算认识了。然而,那种更深的交往,那种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心照不宣,却无处寻觅。

曾做过美国高中学生会主席的孩子说:“我觉得这里的华裔同胞就像活在美国主流社会之外的一个半岛上,自得其乐,既不是当今中国人的生活,又不是真正美国人的生活。我最怕的是,以后我的日子也会是这样。”

海外的小留学生们最缺的是朋友,你能帮助他们吗?有没有好的计划和行动?

思路解析:要想做好该题必须读懂“做友好往来的使者”的真正含意。加深对不同文化的了解,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长处,能够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拥有开放的胸怀。对于“计划和行动”,不同的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和认识,结合课本知识加以制定。 答案提示:(1)帮助他们认识到学习本国优秀文化的重要性;认同本民族文化。(2)帮助他们以博大的胸怀理解外国的文化,尊重和理解他国的文化。(只要言之有理即

爱心

用心

专心

可)学会做人

韩国是一个富有自己民族精神特色的国家,信奉儒家思想,团结、奋争、民族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是其民族精神的核心。

举办1998年汉城奥运会、应对1997年亚洲经济危机以及举办2002年的世界杯足球赛,是最近十几年来韩国民族精神的大展示。在民族精神感召下,韩国的妇女们能在国家需要时把家里的金子献出来,韩国的球员能在足球场上奔跑拼命,韩国代表团在汉城奥运会上为了民族荣誉而公然“抢劫”金牌,韩国青年为抗议日本歪曲历史竟在其驻韩大使馆前自断一指„„

【想一想】

面对“韩国的民族精神”你有何感悟?作为“龙”的传人,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做?

爱心

用心

专心 5

第三篇:八年级政治学习质量检测:八上第五课《多元文化“地球村”》

学习质量检测:八上第五课《多元文化“地球村”》【学以致用 达标测评】

一、单项选择题

分析下列图片,回答1~2题。

1.看了上述图片,你先后想到的国家是()

A.中国、法国、美国、巴西 B.中国、意大利、美国、西班牙 C.日本、意大利、英国、西班牙 D.中国、意大利、美国、巴西

2.通过对第一题的解答,我们会发现()

A.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

B.世界各国的文化没有优劣之分

C.世界各国的文化各具特点,由于语言不同,所以无法实现沟通

D.中国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3.一群中国学生到德国访问。在欢迎宴会上,外国同学个个穿得美观,大方,而中国同学却统一穿着大红色的运动服,这令德国同学们都很奇怪,一片红色进入礼堂,更是引来一阵议论。到了互赠礼物的环节,德国同学便主动开口要礼物,而中国同学却很含蓄,我对德国同学的行为感到没礼貌,而事后我才得知,我们收到礼物后没有当场打开并赞美也让德国同学产生了反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这说明我们中国学生的素质不高

B.不同文化之间是相互排斥的

C.不同的文化背景,会有不同的待人接物的方式

D.世界经济的全球化需要各国文化逐渐走向单一

4.一位自命“中国通”的洋教授,向学生讲授中文课时说:“中国人把物品称为‘东西’,例如桌椅、电视机等;但有生命的动物就不称东西,例如虫、鸟、兽、人„„所以,你和他都不是东西,我自然也不是东西。” 这反映了()

A.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外国人是不可能理解的

B.世界各国应该使用同一种语言,以避免可能出现的误解

C.汉语是世界上最难理解的语言

D.中国与外国在语言上的差异

5.北京奥运会期间,一些代表团设一个固定场所,用来为本国的运动员、官员提供办公、商谈和休闲的场所,其中也有一些场所向公众开放,用以展示本国的风情,这被称为奥运之

家。目前,奥运赛事已经展开得如火如荼,在赛场之外,不少国家也竞相设立展示该国文化内涵的奥运之家,偌大的北京城里充斥着万国风情。这种做法()

①有利于展示本国的文化

②有力与各国平等交流,加深了解

③有利于各国文化相互比较优劣,取长补短

④有利于增强文化的多样性,使世界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6.近几年来,中国和韩国“世界文化遗产申遗”之战愈演愈烈。继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被韩国抢注后,近来,韩国又计划将中国的“风水”、“中医”甚至汉字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要减少与国外的文化交流,以免文化泄露

B.在现代化建设中我们要注意保护本民族的传统文化

C.文化遗产是虚的东西,由谁来申报都无所谓

D.对韩国的行为不要介意,这样才能显示我们中华民族开放的胸怀和全球意识

7.自从十九世纪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闭关锁国大门之后,“如何让对待外来文化”就一直是人们思考的问题。其实鲁迅先生早在几十年前就给了我们答案:“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毛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拉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拿来主义》)。这告诉我们对外来文化要()

A.全面否定,一概拒绝

B.全面接受,全盘西化

C.不照抄照搬,要批判的继承,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D.只接受他们的物质文明,不接受他们的精神成果

当前在我们的学生当中出现了“哈韩族”和“哈日族”。“哈日”、“哈韩”是近年兴起的时髦词汇。它最早来自台湾,指的是盲目崇尚、追逐、模仿日本、韩国时尚的流行文化。“他们是这样一群年轻人,身上挂着日韩饰物,耳朵听着日韩音乐,眼睛看着日韩剧集,总之,他们对于近邻韩国、日本的崇拜几乎到了疯狂的程度。正像前中国游泳队的队员罗雪娟说:“我又不是看电视剧,我看的是泷泽秀明,不懂日语又有什么关系。”据此回答8~9题。

8.“哈韩族”和“哈日族”的做法()

A.是值得提倡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快的赶超先进国家

B.是现代人开放意识的体现,有利于我们吸收国外的先进文化

C.是一种偏激行为,容易在文化的潮流中迷失自我,丢失民族特色

D.有利于增长知识,开阔视野,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9.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为我国的文化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①以开放的心态尊重不同的文化 ②宣传、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 ③认真学习,体会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 ④在与外国人的文化交往中不卑不亢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①②③

二、非选择题

10.【多彩世界】

说到中国,人们会想到长城、京剧、武术„„谈起美国,人们会想到好莱坞出产的著名电影„„提及法国,人们会想到埃菲尔铁塔„„等等。在中国,我们对某一件事、某一个人表示赞赏,我们会跷起大拇指,真棒!但是在伊朗,这个手势,这个动作是对人的一种侮辱,不能随便使用,你想赞赏伊朗人不能伸大拇指。在我国一般摇头表示不赞同,但在尼泊尔正相反,摇头表示很高兴、很赞同,他一晃脑袋你就知道他很高兴。

(1)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2)面对文化差异,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态度?

【关注传统】2007年12月18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2008年法定节假日放假日期。除春节等节日外,今年又新增三个传统节日为法定节日。人们将休息得更舒心。

(1)你知道今年又新增三个传统节日是什么吗?请写出其中一个节日的文化习俗。

(2)有的同学认为我们的传统节日没意思,而热衷于过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你认为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

【奥运梦想】材料一:2008年北京奥运开幕式以“用世界的语言讲中国的故事”为核心,展开中国五千年灿烂辉煌的历史画卷。2008名击缶演员,场上的2008尊缶,演员击缶而歌,标志着2008北京奥运会,寓意了东西南北、天上地下的空间观念。水墨画卷、古老汉字、传统京剧、丝绸之路、昆曲、风筝、太极拳„„世界,看到了一个充满文化自信的中国。

材料二: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歌《我和你》(英文名为《you and me》)由英国著名女歌手莎拉·布莱曼和中国著名男歌唱家刘欢共同演唱。歌词是:“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为梦想,千里行,相会在北京。来吧!朋友,伸出你的手,我和你,心连心,永远一家人。”

(1)北京奥运开幕式以“用世界的语言讲中国的故事”有什么意义?

(2)请你用1~2句话表达一下你看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后的感想。

(3)由中外歌手用汉语和英语共同演唱奥运会会歌,以及歌词体现了我们怎样的文化理念?

参考答案:

1.B 2.A 3.C 4.D 5.D6.B 7.C 8.C 9.A

10.(1)世界文化呈现丰富性和多样性,不同文化有不同的标志和代表人物;生活在不同背景中的人,会有不同的待人处事的方式。

(2)加强沟通,既尊重自己民族文化的价值,也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平等交流,互相学习。

11.(1)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清明节扫墓,祭奠亲人;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中秋节吃月饼,赏月,合家团圆;等等。

(2)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我们的传统节日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作为中国人,在虚心学习外来文化的同时,也要尊重、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这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12.(1)能够向世界显示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加深世界对中国的了解。

(2)我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国发展迅速,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等等。

(3)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尊重文化差异,以一种开放的胸怀面对世界文化,汲取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精华;既继承、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又要与世界文化接轨,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贡献。

第四篇:多元文化地球村知识点总结:八年级上册政治期中考试

多元文化地球村知识点总结:八年级上册政

治期中考试

一、世界文化之旅 1.丰富多彩的文化

(1)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通过各具特色的文化习俗表现出来。

(2)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不同文化,有着各自的标志和代表人物,这些代表人物又把本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推向世界。2.和谐的文化乐章

(1)文化存在差异,没有优劣

文化存在差异,各有千秋。每一种文化都有自有生存发展的权利,不同民族的文化都蕴含着人类文明的成果。(2)全球化趋势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共同趋势。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呈现出多元和谐的发展局面。(3)正确对待文化差异

既要尊重自己民族文化的价值,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主张平等交流、相互学习。

二、做友好往来的使者 1.开放的胸怀

(1)面对不同文化,开放的胸怀意味着什么? 面对不同文化,应采取客观、平等的态度,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导致的行为方式的差异,要虚心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长处。

(2)保护本民族的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3)任何民族文化的精华都是全世界的,都属于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尊重、珍惜和保护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化,体现了一种全球意识、开放的胸怀、崇高的精神。2.搭起文化的桥梁

(1)对外来文化该持何种态度

学习外来文化,不等于照抄照搬,而要批判的接受。(2)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青少年责无旁贷的历史重任。(3)对外交往的方法

面对文化差异,我们应该克服自己的不安和焦虑;消除误解,尽量保持客观宽容的态度;提高对其他文化的鉴赏能力;不采取防卫心态,多关注他人的经验和看法,避免妄下断言;寻找能联结双方的相似点;入乡随俗,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探索有效地沟通技巧;在交往时,不卑不亢,以礼相待……

(4)以开放的心态接纳不同文化的同时,还要宣传、弘扬我们民族的文化,让世界了解飞速发展的中国,了解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

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多元文化地球村知识点总结:八年级上册政治期中考试,大家还满意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相关标签搜索:八年级期中复习

第五篇:新疆多元文化

一、新疆文化的多元 1.新疆史前文化的起源 2.新疆文化类型及特征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国土面积166.49万平方公里,分别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八国接壤。新疆,古称“西域”,是古代联结欧亚大陆的主要通道和枢纽,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新疆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传播和交汇的地区,是举世闻名的古“丝绸之路”要冲,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文化灿烂,有“世界民族博物馆”和“世界宗教博物馆”之称,交河故城、楼兰遗址、克孜尔千佛洞等蜚声中外。

一、新疆多元文化的历史演革

新疆文化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多元文化的初兴、发展、交融、确立等过程,具有显著的多元文化并存、交融与互补特征。

据考古研究,距今4000年前,新疆即有人类活动。在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000年间,新疆与世界同步进入了青铜文化时代。新疆地形地貌大致为“三山夹两盆”,北有阿尔泰山,南有昆仑山,天山横亘中部。天山把新疆分为南北东三部分,天山南坡及以南为南疆,天山北坡及以北为北疆,天山以东的哈密和吐鲁番地区为东疆。生活在南疆绿洲地区从事农业、半农半牧经济的人们过着定居生活,他们受自然地理条件所限,主要生活在绿洲或山间盆地中。北疆以畜牧业为主的人们有固定的放牧草场,游动放牧业大多是草场的转移,逐水草而居也是相对的。南疆的绿洲和北疆的草原使新疆文化在形成时期即呈现出以农业文明和牧业文明为主的多元特色。这种多元文化的汇集,是新疆多元文化的发展与交流的基础。

两汉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是新疆多元文化的发展与交流阶段,以高昌、鄯善、于阗等

文化为代表的绿洲文明凝聚了当地、中原和南亚及中亚乃至欧洲众多的文化因素,使新疆文化在多元中得到发展。在北疆地区,乌孙、匈奴、柔然、突厥等游牧文化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相互影响,使北疆文化在游牧文化状态下也呈现出多元的特色。而随着汉人和吐蕃人的进入,中原文化和吐蕃文化也成为新疆文化的主要构成因素,使新疆文化在众多文化因素的交融中更加绚丽夺目,不断发展。

宋至明时期,新疆文化依然呈现多元的特点,一方面回鹘、契丹、蒙古等民族先后进入新疆,为新疆文化带来了我国北方草原地区的文化因素,不同的文化开始在这里汇集、融合;另一方面伊斯兰教传入新疆,并在传播的过程中对新疆文化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最终随着维吾尔等民族的形成使新疆文化具有了鲜明的伊斯兰特色。

清代是近代新疆多元文化并存格局的确立阶段,以绿洲维吾尔文化、草原卫拉特文化、满汉文化为主体,包括众多其他民族文化并存的格局最终确立。

二、新疆多元文化的形成因素与特点 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人类创造的宝贵遗产,是人类为适应特定的地理环境而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文化的产生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中不同的地理环境和经济形态是导致文化出现的主要因素。

一是地理地貌复杂独特。新疆地势大起大落,气势磅礴的高山雪峰、浩如烟海的沙漠戈壁与低于海平面的低洼盆地相间。在“三山夹两盆”的地形中,中部天山和南部“万山之祖”——昆仑山之间的塔里木盆地中部静卧着世界第二大沙漠、我国第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绵延数千里我国最长的内陆河、新疆人民的母亲河——塔里木河穿行于盆地内部。北部阿尔泰山和中部天山之间的准噶尔盆地中部盘居着我国第二大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新疆绿洲主要分布于盆地边缘和河流流域,绿洲面积只占全区面积的4.2%,森林覆盖率2.94%。1.86万条大小冰川及雪水、湖泊等哺育着天山南北2000多万各族儿女。人均耕地3.49亩,有辽阔的草原,为全国五大牧区之一。野生植物3500多种,脊椎动物近700种,无脊椎动物约1.5万种,有许多国际濒危野生动物,如蒙古野马、藏野驴、藏羚羊、雪豹、棕熊、白肩雕、藏雪鸡、黑项鹤、白鹤等。还有一些我国仅分布于新疆的特有动物,如四爪陆龟、新疆北鲵、塔里木兔、新疆大头鱼等。

二是经济类型多样共存。新疆地域辽阔,环境各异,不同地区适合不同经济形态的发展。分布于南疆塔里木盆地周围及其他盆地的绿洲、河谷地带,这些地区适宜农业生产,因而形成了具有农业特色的文化,如汉代的“城邦诸国”。北疆草原地区适宜牧业发展,因而形成了具有游牧特征的文化,如汉代的乌孙、大宛等。东疆有些地方则适宜多种经济类型发展,因而形成了即有农业特色,也有牧业特点的文化,如汉代的鄯善“少田”、“民随畜牧逐水草”

这些因自然环境不同而形成的具有不同经济特点的文化,随着屯垦活动的加剧,农业区不断扩大,北疆以牧业为主的地区也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北疆文化也因之具有了农业文化的特点。

三是各个民族共存共荣。民族是文化的载体,新疆多元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得益于新疆历史上多民族共存格局的不断演变和相互影响,多民族的共存发展是多元文化产生的前提。新疆的早期文化是由塞人、羌人创造的,而依据学者对古人类遗骨的研究,史前新疆古人类具有蒙古人种、欧罗巴人种及两类人种的混合型三个不同的类型。进入汉代以后,南疆逐渐形成了以汉文化为主体、东西文化交融为特征的高昌文化圈,以佛教文化为主体的于阗—龟兹文化圈,以及东疆两种文化体制并行的鄯善文化圈等绿洲文化。北疆则由于乌孙、匈奴、柔然、突厥等游牧民族的存在和迁入和汉唐时期汉人和吐蕃人的迁入而呈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特征。唐代以后,回鹘人的西迁和伊斯兰教的传入,与契丹、蒙古等民族的迁入,使新疆文化的多元性更加突出。进入清代,新疆的多民族分布格局基本确立,维吾尔、汉、哈萨克、回、蒙古、柯尔克孜、塔吉克、锡伯、乌孜别克、满、达斡尔、塔塔尔、俄罗斯等13个世居民族的并存决定了这一时期的新疆文化依然具有多元的特征。

四是多种宗教并立共存。宗教是人类历史上古老而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也是至今依然存在并对社会各方面产生重要影响的客观现实。在新疆历史上,曾经有着众多具有不同特点的宗教,原始宗教、萨满教、袄教、佛教、道教、摩尼教、景教、伊斯兰教等先后在新疆广泛传播。新疆古代作为联结欧亚大陆的主要通道和枢纽,东西方经济、文化传播和交汇的地区,不同的宗教往往在这里交汇,之后再传播到内地或其他地区。民族是宗教文化的载体,但由于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不同,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因而宗教的分布和民族或民族政权的分布存在密切关系,新疆多民族分布的格局由此也导致了多种宗教并存的现象。也正是有了多宗教并存的状况,历史上新疆文化呈现出绚丽夺目的色彩。

五是多种语言共存通用。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其语言文字也呈现多元的特点。仅仅就文字来讲,佉卢文、焉耆-龟兹文、于阗文、摩尼文、梵文、汉文、突厥文、回鹘文、回鹘式蒙古文、察合台文、满文、托忒等众多文字都是历史上聚居在新疆境内的民族所使用过的文字。就目前新疆主要民族所使用的语言文字来讲,除汉语、回族、满族通用汉语言文字以外,其他民族都有本民族通用的语言,其中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蒙古、锡伯、俄罗斯等民族还有自己通用的书写文字。从语言学的角度讲,这些不同的民族语分属于汉藏、阿尔泰、印欧三大语系,其下又可以分为不同的语族、语支和语组。

六是民族风俗互尊相融。各个不同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因地理风貌不同,生产、生活方式差异,历史、文化渊源不一,形成了各具特点的生活习惯、乡约民规、风俗风情。新

疆民族传统的节日就有古尔邦节、肉孜节、诺鲁兹节、东归节等等。新疆素有“歌舞之乡”美称,维吾尔族的赛乃姆舞、刀郎舞,塔吉克的鹰舞,蒙古族的沙吾尔登舞等精美绝仑。民族音乐、民族史诗、民族乐器、传统体育、古典巨著和民间文学等独特奇绝。服饰、居住、饮食习俗、手工艺、装饰等风情浓郁、特色鲜明。

从而使新疆多元文化具有如下鲜明特征:第一、博大与极致。新疆文化,作为新疆地理空间物质与精神的符号表达,透过广袤的土地,首先传达着一种博大的精神。除了指人文的稀少与地域的辽阔外,更喻示着一种大气、俯视、君临性的自然精神。身处欧亚大陆腹地的新疆,以棕色基调标志的干燥区域,自然精神是极致、简约的,有着直观的纯粹性和极端性,直指本性。第二,严峻与哲思。新疆的冰山雪峰、大漠落烟、浩瀚沙海、辽阔草原等自然景观,及历史上战火纷飞、自然变迁的遗迹,使老百姓的生活呈现出脆弱、动荡不定、受偶然事件支配、生死未卜等特点,因此形成了流浪、不安、忧患、悲壮等人文精神。而平稳时期,那广袤的土地、荒凉的戈壁、距离的遥远、相对的封闭等,也造成人们生活单调,充满没落气息,略显忧伤气质,使人更专注于内心思索,造就人与自然的张力结构,在浅表的、风俗的东西背后,存在着内在的、根本的对人类灵魂深处的、“至上”问题的思考。新疆的宗教与歌舞、民间口传文学、说唱艺术等格外发达。多个民族都有自己史诗般的文学作品,玛纳斯、江格尔、格萨尔等艺术巨著彰显原始、高贵、神秘和牺牲色彩,有着鲜明的信仰力度。第三、热烈与忧伤。新疆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昼夜温差大,日照强烈,严寒、酷暑、沙尘等恶劣天气对人们的生产、生活负面影响很大,自然风土与沉重的生存累积,形成了人们既积极、热情面对生活,又对自然伟力深怀敬畏的复杂心境。它的欢乐与忧伤、热情与冷漠、沉醉与清醒、现实与梦幻,像起伏不定的波浪在人群中掠过,歌舞艺术的热情奔放、深情忧伤与对宗教信仰的执着、坚定,形成奇妙的结合。第四,保守与开拓。绿洲生活的“孤岛”决定了它的封闭性和孤立性,形成了人们安于现状的思想观念。而游牧生活的迁徙与游居,在物质财富的积累和文化继承方面的困难,使人们纽带松散、地缘关系微薄,主要和自己的畜群一块儿过着朴素、孤独、单一的生活。特定的游牧情境不仅是民歌产生的重要原因,也是其它抒情形式得以展开的重要依据。如民歌中那内在心事的咏叹,随意而为的自然泄露,是独自性的生存昭示。同时,新疆有着很长的开荒、屯垦历史,形成了一种开拓者的精神。垦荒者来到这里,远方的血统渐渐淡漠,焦灼的心灵安顿下来,邻居、朋友、战士逐渐代替同乡同族的位置。口音开始改变,不伦不类中产生新的传统,生活习惯发生新的整合,各民族习俗中的吻合点越来越多,扬弃与重生。第五、丰富与诗性。新疆地广人稀,各个民族、文化、语言、信仰上的混杂与多元性质处于支配地位,相异与差别的特征突出。各种文化的接触与影响呈一种自然的状态,具有典型的文化的分散性、差异性、丰富性。民间文化内容

丰厚,浪漫主义、自然主义的倾向强盛。诗性中那透着痛楚、牺牲意识和内在忧伤,倾重理想,信仰执著,世俗的快乐与浪漫被蒙上神圣的色彩。当人们听着《塔里木河》的歌声和《十二木卡姆》的传唱时,心灵被深深地震撼着。

三、新疆多元文化的现代化之路

新疆曾是东西方文化交流与传播过程中的“变压器”和“蓄水池”,有效地传递过非常重要的文明信息。这些信息影响着东西方文明的面貌,自身沉淀多元丰富的文化内容,是民族、宗教、语言和文化的博物馆。自海上丝绸之路开通以来,新疆趋于沉寂,繁盛的光景潮水般退去。新疆文化,作为我国西部文化的一部分,与中亚的文化与历史一样,是世界史学界、文化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面对日益国际化、全球化的趋势,面对市场化、技术化的发展,面对网络化、虚拟化的时代,新疆文化的民间性、边疆性、乡土性,已然演化为唯美主义、浪漫主义、自由主义的符号表征,如何面对现实而不断发展,是一个重大而现实的问题。

新疆文化的现代化,需要我们以开放的胸怀,以平等的视角,与各种文化形态进行多样的、多层次的沟通与交流,借鉴乃至吸纳其他各种文化的优秀成分,深化对自然界的认识,增强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提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深刻认识新疆文化的优势与潜质,留存新疆文化中健康、自然、开放、多元的文化品质,把最简单与最神奇放在一起,把热情与悲伤放在一起,把生与死放在一起,启迪人的心智,滋养人的精神,使人知善恶、辨真假、明美丑。认识新疆文化,需要有一种对民族感情、民族宗教与民族生活的基本尊重,同时在考虑民族心理、民族文化、民族自尊心及民族自我评价中学会尊重、理解、沟通与融合。承认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并积极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与沟通,促进新疆文化整体大发展,也是中华文化面对国际社会形成统一的政治意识形态认同的基础与前提。

3.新疆文化的历史轨迹

二、新疆绿洲农耕文化 1。于阗文化

2。龟兹文化

龟兹古国是古代西域之大国,地处丝绸之路上的中西交通要冲,连接东西方之贸易,传载东西方之文明,在世界经济、文化历史上占据着重要位置。现今这里保存着包含古代印度犍陀罗、龟兹、吐番、中原汉地文明的大量文化遗存,对研究、发掘龟兹石窟的文化艺术内涵,以及对中亚、西亚乃至东亚古代文化渊源有着重要的意义。早在公元三世纪时,佛教就经丝绸之路传至丝路重镇龟兹,并在龟兹地区广为传布,僧俗造寺、开窟、塑像、绘画、供佛等活动已很频繁。据文献记载,到了公元四世纪时,龟兹佛教已达到十分兴盛的程度,成为西域佛教的一个中心。这一时期,在龟兹还出现了不少高僧大德,对中国佛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鸠摩罗什便是其中之一。至唐玄奘西行去印度取经途经龟兹时,龟兹佛教已是“伽蓝百余所,僧徒五千余人,习学小乘教说,切有部”、“每岁秋分数十日间,举国僧徒皆来会集,上自君王,下至士庶。捐废俗务,奉持斋戒,受经听法渴日忘疲”。鸠摩罗什(334~413年),又译鸠摩罗什婆、鸠摩罗耆婆,略作罗什,师徒所译经论《大品般若经》、《小品般若经》、《妙法莲花经》、《金刚经》、《阿弥陀经》、《维摩经》、《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及《十诵论》等共74部384卷,在中国佛教翻译史上,因为罗什对龙树中观学作有系统的翻译,中国佛教由此进入了新的境界。总体而说,因罗什娴熟汉语,博学多闻,故其译文采意译方式,重视简练精粹,深达原旨,流畅易读,在译经史上树立了新的里程碑,是历代最受欢迎的译师,其译本流传最广,后世尊为中国四大翻译家之一,在中国译经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龟兹文化最辉煌的时期应该是在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代。然而龟兹文化经过历史沧桑,遭到的破坏很严重。如今的文化遗存,满目疮痍。从上世纪80年代起,龟兹文化遗产开始得到较为有效的保护和管理,国家已投入巨资维修石窟和文化遗址。但是古龟兹地域较广,遗产分散,仅龟兹石窟,就分布在方圆100多平方公里内,人员偏少,管理困难。另外,石窟外部维修取得很大成果,但石窟内部的“病害”比较严重。如不加强维护,壁画将有逐渐消失的危险。

3.楼兰一鄯善文化

楼兰文化是罗布泊地区最具特色的、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类型,是古西域历史文化典型代表之一,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2100多年前就已见诸文字的古楼兰王国,在丝绸之路上作为中国、波斯、印度、叙利亚和罗马帝国之间的中转贸易站,当时曾是世界上最开放、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公元500年左右,古楼兰王国一夜之间在中国史册上神秘消失。

楼兰属西域三十六国之一,与敦煌邻接,公元前后与汉朝关系密切。古代楼兰的记载以《汉书·西域传》、法显还有玄奘的记录为基础。《汉书.西域传》记载:“鄯善国,本名楼兰,王治扦泥城,去阳关千六百里,去长安六千一百里。户千五百七十,口四万四千一百。”法显谓:“其地崎岖薄瘠。俗人衣服粗与汉地同,但以毯褐为异。其国王奉法。可有四千余僧,悉小乘学”玄奘三藏在其旅行末尾作了极其简单的记述“从此东北行千余里,至纳缚波故国,即楼兰地也。” 楼兰原是一个随水而居的半耕半牧的小部落。通过发现的楼兰古墓及罗布泊地区发现的大量细石器表明楼兰人本为游牧人,丝绸之路开通后,域处文明尤其是汉文明传入楼兰才加速了楼兰人发展城市文明。

4。高昌文化

高昌回鹘文化是古代光辉灿烂的西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是一种沐浴着东风西雨,以游牧与定居共存为显著特征的融合混同性文化。高昌回鹘时期的宗教信仰、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等方面无不浸透着这一显著特点,高昌回鹘文化的形成和变化极大影响了后来西域文化的演变和走向,对于近代维吾尔等民族心里的形成以及文化的重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高昌回鹘在吐鲁番盆地定居以后,其发展起来的农业、畜牧业以及手工业的生产,都已基本上摆脱了过去在漠北时期以游牧为主的内容,而具有西域的特点。

在农业生产上,放弃过去在漠北草原上的游牧生活而以经营定居的农业为主,地产五谷,产葡萄酒,在种植棉花并织成布方面有长远的传统,梧桐的树脂称为梧桐泪,可做药用及工业上金属的焊剂。在农业上利用水力,引导天山上的雪水以灌田园,造作水佑硙即水磨,便于粮食加工,因地制宜,用骆驼耕田,也有一部分畜牧业。在手工业上,丝织品有兜罗、锦、纻丝、熟绫。棉、毛织品有斜褐、白布、绣文花蕊布。矿物中有著名的硇砂,是一种氯化钠,为制皮革不可缺少的原料。铁制品中,回鹘人已有镔铁即钢,当时回鹘人手工业操作的各种器械,许多得用钢铁才能制成。

在商业上,从其和内地商业的往来频仍可以看出商业之发达。回鹘人多到辽南京(今北京)做买卖,善于鉴别珍宝。也常到辽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进行贸易,辽朝特别在上京南城设立”回鹘营“作为居留地。与五代、北宋也进行贸易。向宋的洛阳、开封源源不绝地输送马匹,其中最大的一次是元丰八年(1085)将战马24000匹送抵开封。又如棉布(白布)一项,后周广顺元年(951),一次运到开封的就达1329段,这也说明当时内地植棉业还很不发达。

在回鹘文书方面,除零星契约及文书外,主要的有回鹘文的《玄奘传》,原译本为10世纪中别失八里回鹘佛僧详古舍利所译,1930年在新疆出土,现已整理。《金光明经》(汉文译者为唐高僧义净)的回鹘文译本(译者同《玄奘传》),是从汉文译本转译的,另从梵文本添译了好多处,成为研究古代维吾尔语和宗教(佛教)的基本材料。《乌古斯可汗传说》,这是未经14世纪波斯史家拉施特·丁掺入伊斯兰色彩的、维吾尔族最早有关其自己始祖的民间传说。传说写成的时间大约在10世纪,地点在天山南路,为一佚名回鹘人的手稿,现收在拉得洛夫氏的《福乐智慧·导言》之中。

吐鲁番古代各族人民在与疾病作斗争中,早有成熟的医药(如唐代的《西州续命汤》)。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高昌回鹘境内龟兹进奉使李延庆等36人到宋朝献香药。元代畏兀儿人军医月举连赤海牙曾在合州(今四川合川)钓鱼山,“奉命修麴药以疗师疫”。

高昌回鹘人在宗教信仰上,先信最早从波斯传来的摩尼教,而后信佛教。所以,在今新疆吐鲁番西的木头沟或吐峪沟的墙壁上或废墟内,已发现大量回鹘人的宗教壁画,表现出与波斯文化融合的倾向。高昌回鹘人“乐多琵琶、箜篌”,“好游赏,行者必抱乐器”。高昌壁画中,经常有天堂中跳舞的画面。塔里木盆地的戏剧表演,在汉代已产生,这由20世纪在吐鲁番、哈密发现的译成回鹘文的《弥勒会见记》抄本的残卷、写本,以及近代在库车出土的有关当时戏剧演出的场面和文物可以证明。

19世纪末,法国人伯希和曾在我国敦煌千佛洞发现几百个属于元朝初年回鹘文木刻活字。据研究,这些回鹘文木刻活字很可能是元朝初年因在敦煌、吐鲁番一带大量翻译佛典,就参考同时代王祯那一套汉文活字印书的办法,用于畏兀儿地区所留的痕迹②。在唐代,已从内地传去七曜历,有十二地支及生肖,这由我国前西北科学考察团在吐鲁番得到的回鹘文历书残页(现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可以证明。

5.维吾尔文化

维吾尔族是一个多源民族,最主要的来源有两支:一支是来自蒙古高原的回鹘人;另一支是南疆绿洲上的土著居民。这两部分人于公元840年大规模汇合,至16世纪初完全融合成现代维吾尔族。

三、新疆草原游牧文化 1.早期草原游牧文化 2.突厥文化 3.蒙古文化

4.哈萨克文化与柯尔克孜文化

哈萨克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她由古代许多部落和部族逐步融合而成。古代塞种、乌孙、克烈、乃蛮等均为哈萨克族族源部族,历来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据汉文史籍记载,塞种人原名“允戒”,世居敦煌,后被月氏排挤而西迁,游牧与天山以北,包括阿尔泰到巴尔喀什湖以东和以南的广大地区。《汉书·西域传》在涉及到哈萨克族的主要源流之一的乌孙时亦云:“乌孙民有塞种、大月氏种云。”这也说明哈萨克族中有古代塞种人的成分。克烈是今哈萨克族中玉兹的一个大部落,主要居住在阿勒泰地区,另外塔城、哈密、昌吉等地区也有。但克烈部早在蒙古兴起之前,便闻名于世。辽金时期,克烈部游牧于杭爱山与肯特山之间的鄂尔浑河和图拉河流域,西与篾儿乞惕和吉利吉斯部为邻。从此看来,哈萨克族游牧生活历史悠久,在悠悠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了特有的转场文化。

哈萨克族作为一个草原游牧民族,一年四季都在不同的时节转场,逐水草而居。但是我们不能将哈萨克族的转场视作简单的换季换草场的举动。哈萨克族人的转场具有独特的文化蕴味,既有科学性和合理性,更重要的是转场赋予了人们无穷的精神食粮。也因此,哈萨克族人的转场文化代代相传,沿袭至今。

转场景象由于过于引人入胜,因此讲究转场队伍必须整齐划一。其中,转夏牧场和秋牧场的队伍更是热闹非凡。人们穿着五颜六色的服装,骑着骏马,运驼上盖着各色花毡,热热闹闹的转场,远处看去犹如南归的大雁。

部落首长骑着宝马,跨着镀金马鞍,身穿十分华丽的服饰,肩背弓,腰配剑,一手举白肩雕,一手拿金灿灿的马鞭,走在转场队伍前面,颇是威风凛凛。而夫人头带白色盖头巾,身披刺绣长袍,手牵转场头驼。部落首长和夫人身边簇拥着部落里的长者和能人,场面颇为壮观。在转场途中,部分男人负责勘察道路,整理运驼货物平衡;而能歌善舞的青年男女们相互戏耍,开着得体的玩笑,时而高声歌唱,时而男女对唱,竞相表演技艺,将枯燥乏味的转场变成了移动的舞台,绚丽多姿,美妙无比……

哈萨克族转场过程中还有这样的传统习俗,当地居住的部落要为转场经过的驼队提供食物和饮品。这种习俗也有自身的讲究,给转场队伍拿饮食的人到了转场队伍跟前时,首先要对转场的人们道平安,之后,将所带饮食提供给带队的首长和长者。首先接过饮品的人口中说着:“布斯木拉依热合曼热合依木”(经文,意为愿安拉保佑一切平安),先对着马鬃滴几滴饮品,后自己再饮两口,再转给其他身边的人饮用。身边的所有人品尝问之后,转给牵头驼的夫人,再转给转场中的其他人员。

如果转场队伍中有年轻的媳妇和妇女,转场队伍在经过古坟或有名望的部落时,她们会下马步行通过。她们双手接过送来的饮品,下马站在地上品尝。送饮品的人返回时,转场队伍中的妇女们往乘饮品的容器内放置银扣等物品,绝不让对方空手而回。转场队伍每到一处扎营地时,当地村落的人们会争先恐后的帮助转场队伍搭建毡房,送来美味佳肴,宰杀牲畜盛情宴请转场队伍。同样,转场队伍进餐完毕后,赠送丰厚的礼物作为回报。从此,可以看出哈萨克族是一个讲求团结,讲求和睦,讲求和谐的豁达民族。

四、新疆屯垦文化 1.汉唐时期的屯垦文化 2.清代屯垦文化 3.兵团文化

五、新疆宗教文化 1.原始宗教文化 2.火祆教文化

祆教是最早传入新疆的外来宗教之一, 至迟在公元前4世纪时,随着一部分信仰祆教塞种人的活动,祆教已经在新疆的大地上开始留下了自己的踪迹。

祆教在新疆各地的流行情况,据《魏书》、《北史》记载高昌国“俗事天神,兼信佛法”;《魏书》、《周书》记载焉耆国“俗事天神,并崇信佛法”;《旧唐书》、《新唐书》记载“疏勒国俗事天祆神”,“俗祠祆神”等;《旧唐书》、《旧五代史・外国列传》记载“于阗国好事火祆神”、“于阗,其俗好事祆神”;《宋史・于阗传》记载:“俗事祆神”。又据《宋会要・蕃夷四》之《龟兹传》记载:“太平兴国六年(976年)五月,西州龟兹遣使易难与婆罗门波斯外道来贡”。《宋史》记载高昌国“复有摩尼寺、波斯僧,各持其法,佛经所诵外道者也”,《宋会要・蕃夷四》之《高昌传》记载:“雍熙元年(984年)五月,西州回鹘与婆罗门及波斯外道阿里烟朝贡。”这里的“波斯外道”、“波斯僧”即指祆教和祆教徒。

新疆各地祆教的情况比较复杂。各地虽“俗事祆神”,但不能因此认为该教已得到广泛普及。因为除祆教外,各地还有流行已久的各种自然崇拜、萨满崇拜,特别是2世纪以后,佛教逐渐在各地盛行起来,各地王室、贵族大都崇奉佛教,并加以推导。佛教已居主导宗教的地位。祆教的流行,主要是在农村和民间,在民间形成风俗。尤其是拜火仪式,引人注目,所以常为史籍所载。各地祆教徒的情况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经商而来的波斯人和粟特人,粟特人有一部分已移居各地,他们带来的祆教信仰具有粟特(河中)本土色彩;另一种是受其影响而信仰祆教的当地其他成分的居民,这些人也只是部分地接受了祆教教义,如对祆神阿胡拉・马兹达为最高主神的崇拜思想、向善思想、具有祆教特点的祭火仪式,以及一些较适合当地居民习俗的礼仪、节日等。但诸如“天葬”、“九日濯之礼”和其他过于繁复的礼俗、仪式,并未被吸收。

流行了一千多年,10世纪以后逐渐在各地消失。原因除因伊斯兰教的传播取代了各地祆教之外,也有祆教自身的原因。不传教,不译经,祭司们没有传播教义的义务,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祆教的传播发展;其次,祆教有极严的教规,教徒若触犯教规,便要受“烧铁烙舌”的酷刑惩罚;第三,祆祠为禁地,外人不许进入,使人不容易了解祆教。第四,祆教礼仪十分繁复,有“仪式宗教”之谓,如欲加入祆教,则更须经过极复杂严格的洁净规定,一般人难以接受。此外,在政治上,祆教并未得到各地统治上层的支持,经济上没有如佛教、伊斯兰教那样的寺院经济作为支撑,所以只能逐渐萎缩,自生自灭,成为民间宗教信仰和习俗的一部分

祆教虽然失传,但由于在民间流传时间较长,并且与各地古代居民崇奉的自然崇拜有许多共同之处,经过长期相互融合吸收,形成某些固有的信仰习俗,有些带有祆教色彩的习俗被保留至今。

3.佛教文化

公元前1世纪,佛教经克什米尔首先传入信教于阗。不久,又经中亚传入疏勒。此后佛教沿着丝绸之路南北两道传播到且末、若羌、莎车、叶城、库车、阿克苏、焉稽、吐鲁番、哈密等塔里木盆地周围各个绿洲。佛教传入后,新疆正 处于奴隶占有制发展阶段,在天山南北建立了数十个“城郭之国”。

这些所谓“城郭之国”,只是一些大大小小的、互不属统的地方割据政权。他们互相攻伐,不断进行兼并战争,破坏了经济发展,造成社会动荡。匈奴贵族集团对各地的残酷政治压迫和经济掠夺,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动荡和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苦难。汉朝政府驱逐匈奴的斗争,虽然给新疆人民带来了休养生息的时机,但未彻底接触战争和阶级压迫给他们造成的痛苦,各种社会矛盾依然尖锐激烈。所以,提倡忍耐、安于命运的佛教传入后,很快就受到各地统治者的欢迎。他们希望借助这一新宗教来消除劳动人民的不满和反抗,维护自己的统治,对佛教大力予以复制和推行。长期遭受匈奴贵族忽然本国统治阶级压迫剥削和奴役,生活性爱水生火热中的广大劳动人民,也把改变自己命运、摆脱痛苦的希望寄托在对佛教的信仰上。

佛教传入各地后,受到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底层劳动人民的普遍欢迎,信者日众。因而佛教在各地得以迅速传播开来,并遂最终取代萨满教、袄教。成为各地的主要宗教,从而在新疆形成了一佛教为住的多种宗教并存的格局。

佛教在各地统治者的大力推行下,发展成为新疆的主要宗教。佛教鼎盛时期,在塔里木盆地周缘各绿洲,佛寺林立,僧尼众多,还形成了于阗,疏勒,龟兹,高昌等著名的佛教中心。新疆佛教在造像,绘画,音乐,舞蹈,寺院和石窟建筑艺术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产,丰富了中国和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佛教在新疆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新疆佛教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进入了鼎盛阶段。当时各绿洲地区佛寺林立,僧侣成群,宗教活动规模宏大。

佛教寺院的修建,既是宗教活动的需要,有时弘扬佛教文化、宣传佛教教义的要求,也是信仰者的一项众要的功德。新疆佛教十分重视寺塔的修建。于阗作为新疆佛教的首传之地和佛教中心,不仅佛教佛塔的数量多,而且建筑规模大。晋代西行求法的高僧显在途经于阗时看到,“家家门前皆起小塔,最小者可高二丈许”,还有“不可计数”的大小寺院。据后人考证,当时和田地区具有一定规模的寺院达4000于所,兰若小塔逾5000个。城内著名寺院有14座,其中法显所具之寺有“三千僧”,可见规模之大。另一座时位于城西七八里的王新寺,规模更大。该寺由三代和天王历时80年才建成,高25丈,雕刻精美,金碧辉煌,气势宏伟。佛教另一中心龟兹,仅城内就有“佛塔千所”。

大规模佛事活动更反映了当时佛教的鼎盛。于阗举行一种名为“行像”的大型佛事活动,从四月一日开始,“成立便扫洒道路,庄严巷陌”。城门上支起大帐篷,国王和夫人及采女就住在帐篷里。行像,在离城三四公里的地方做一个状如行殿,高三丈多的四轮像车,把佛像立于车中。像车距离城门一百步时,国王脱掉王冠,换上新衣,赤足持香,出城迎接。像入城时,梦楼上夫人、采女纷纷向下抛洒鲜花。这种盛大的行像活动,共进行14天,由于阗的14座大寺轮流举行。国王自始至终参加,直到整个行像活动结束,才和夫人等一起返回王宫。当健陀罗佛教艺术兴起的时候,佛教的传播区域也在逐步扩大,从公元前三世纪始,阿富汗的兴都库什山,斯库鲁阿布上游的巴米扬摩崖石窟开始兴建,佛教造像艺术活动也借助于佛教在各个地区的逐渐流行而发展起来。东汉永元二年至建和元年(90-147),新疆库车“森木塞姆千佛洞”开凿。东汉初平元年至唐天佑四年(190-907),新疆拜城“克孜尔千佛洞”开凿。东汉建安六年至北魏太平真居十一年(201-450),新疆鄯善吐峪沟千佛洞开凿。东汉建安六年至唐天佑四年(201-907),新疆库车库木吐拉千佛洞开凿。西晋泰始元年至唐天佑四年(265-907),新疆焉耆锡克沁千佛洞开凿。西晋泰始元年至北魏泰常五年(265-420),库车克孜朵哈千佛洞开凿。

4.摩尼教文化

摩尼教是一个世界性的宗教,源起在波斯,由教主摩尼(Mani)创于3世纪中叶。3—15世纪曾在亚非欧三大洲很多地区流行,吸收了不少东西方宗教思想,形成二宗三际的独特教

义后,又影响了希腊哲学与基督教一些教派,甚至与佛教也有交互影响,但是摩尼教(东方教区)佛教化的程度远过于佛教中吸纳摩尼教的成份。

新疆的古代遗迹与文书中有不少摩尼教的踪迹。考古工作成果可分为两次大的发现,即20世纪初德国人的发现及80年代以来中国人的发现。德国人在吐鲁番考察时发现的摩尼教法堂遗迹,最重要的莫过于在高昌摩尼教城发掘的K与α遗址,这两个地方原来都曾是摩尼寺,虽然以后改为佛寺,但仍然发现了摩尼教壁画,出土绢麻纸画以及文献;同时发现还有伯孜克里克石窟第38号(当时编为25号)洞窟,此窟曾被封存的主壁面,原画有“礼赞生命树”,因而俄国人1914年的考察

报告,比定为摩尼教石窟。上述寺窟遗址与交河故城及吐峪沟等处发现的摩尼文献残

件数量上千,且有多种语言形态,如古伊朗语系中古波斯文(MP)、帕提亚文以及粟特文,还有古突厥文,回鹘文、龟兹文及汉文等。同时一时期,在敦煌的藏经洞也发现了汉文与回鹘文的摩尼教译经。50年代在福建泉州发现摩尼教草庵,近年又有浙江苍南、湖北英山的法堂与墓地等。至80年代吐鲁番又新发现了出土文献,是摩尼教徒以粟特文与回鹘文所写的信札,石窟考察方面亦兴起了探查研考热潮。

摩尼教的艺术文化遗迹,集中发现在高昌故城的两个寺址、交河故城、伯孜克里克与吐峪沟石窟。在古城寺址与石窟遗迹中所出土的诸种文献,往往十分精致,不少文献附有插图或卷首扉页画,表现出摩尼教艺术文化的特色,且与摩尼本人善于以画技宣教,作过传教图册的传统相关。

高昌古城K遗址出土过一件写着回鹘可汗的王统世系,背面画着细密画的摩尼教文书,说明其应是回鹘时期的王家寺院。遗址居中的几间斋戒大厅有最重要的壁画,壁面上创始教主摩尼赫然在目,摩尼僧众簇拥在侧(图

1)。摩尼头戴华丽的高冠,身着边饰的宽领衣,长面细目,微髭尖须。头后显示其神圣的项光,是一轮弯月与淡色的红日相结合而画成的。摩尼身后先排列着一列列男教徒,紧随其后的是女教徒,装束均略近于教主,其后又有身着红格花和深灰衣衫的人,衣服为窄袖圆领束腰式。摩尼教信徒分为五个层次,即慕阇(传法教道者),拂多诞(侍法者),法堂主,纯善人,听众。其纯善人以上的四个层级属于“选民”,相当于出家僧侣,都穿着白色法衣;最基层的“听众”仍为俗人,身着俗装,因而此画反映了“僧俗两界”、高低多层的教徒信众。α寺址也是一座出土有摩尼教画的王家寺院。伯孜克里克第38窟的

“礼赞生命之树”壁画,中间三株主干升起,树叶锦簇,异果垂重。树下有各式人物,如戴凤冠、人身象头、肩生翅的守护灵等等,均双手合十或笼袖,十分虔敬地向树或跪拜或立敬(图

2)。此窟年代约定在9、10世纪之交。另外在27号 窟也有类似画面,且与35号可能属于摩尼教原创窟,而发现摩尼教徒信札的新编2号也可比定为摩尼窟。

回鹘为维吾尔族的先民,他们曾在8世纪中至10世纪初近200年时间信奉摩尼教。漠北《九姓回鹘可汗碑》、吐鲁番回鹘文的《牟羽可汗入教记》都明载回鹘族先民改宗摩尼教的事件。回鹘人改宗摩尼,缘于牟羽可汗出兵助平安史之乱后皈依了摩尼教。唐宝应二年(763)牟羽携四位摩尼法师,由洛阳返回漠北鄂尔浑河草原,由此时起奉摩尼教为回鹘的国教。回鹘可汗在803年时就曾由漠北来吐鲁番访摩尼师,此时回鹘势力已至吐鲁番,此前这里聚居的粟特人就有奉摩尼教者。840年回鹘由漠北迁至吐鲁番,建高昌回鹘国初期,摩尼教已很兴盛,吐鲁番地区出土不少回鹘文摩尼教文献可为明证。随后,他们处于既信摩尼教又信佛教的阶段,这可以从摩尼教经典混入佛教内容,佛教经典也掺入摩尼教内容证明。总之,从出土文物等情况推断,摩尼教在此于10世纪上半叶达于鼎盛。至会昌五年灭法后,三夷教(摩尼、祆教、景教)在汉地一蹶不振,摩尼教在会昌三年

(843)就被禁止。但在高昌回鹘,摩尼仍盛,佛、景、祆等并存。至10世纪末的癸末年(983),特勤王子奉阿斯兰毗伽天可汗之命,于旧城毁摩尼寺,改为佛寺,标志此时民族信仰又一次改宗。

现存的纸质书卷插图之中,有一张正反两面画,一面反映可汗皈依摩尼教的场面,另一面画有摩尼教庇麻节内容。归依图中心部位,身着华丽的饰边法衣者———应为承法传道的大慕阇等级人物,与身着铠甲的王者,双手紧握,这应是皈依改宗的象征。可汗身后有着胡须世俗人物。法师慕阇身后为着白衣的

选民僧侣,其前方有象头狮面的护法以及菩萨形貌的人。庆贺庇麻圣节—— —摩尼教重大节日,画面也有中心人物,应是坐在一台座上,着法衣的大慕阇。他的周围有身着法衣的摩尼僧侣成排而列,身后下两排有戴样式色泽不同的帽子的人,或为低级僧侣,或为信众。但更引人注目的是其面前的奉献者与奉献物。有两个领头的僧侣,趋向前方,手捧一部经书,前方的台上,有方形大果盘与高足圆果盘,盛满了瓜与葡萄(图3)。还有一些画,也十分精致美观。如描画书写僧的,白色法衣僧侣们坐案前,手中持红色的笔,有人还拿着两支。此图极具波斯细密画的特点,色泽富丽,构图均衡。另外还有麻布幡画上的男女选民等,有趣的是画女选民的幡布,不仅题有诸侯夫人之名,而且两面均绘同一人,或着法衣或穿俗装。

5.景教文化

景教即基督教派别聂斯托里派,是我国对该派的一种称谓。“景”字含有“光明广大”之意,源自于《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中:“真常之道,妙而难名,功用昭彰,强称景教。”聂斯托里即该教的创始人。

景教传入新疆地区的时间,因无确凿史料,也只能作出大致的推测,约在公元6世纪中后期至7世纪初。按照西方宗教陆路传入我国的一般规律来看,应当是早于我国内地,而略晚于中亚诸地。

高昌地区是景教的一个传播中心。在高昌故地的考古发掘曾发现有景教寺院遗址,出土有景教文献。景教在天山北部得到了更大的发展。轮台(今乌鲁木齐附近)、阿力麻里(今伊梨霍城县境内)等地都建有景教大教堂,并有自己的主教。元初,道教首领邱处机西行至轮台时,有“迭屑头目为迎”,迭屑是元代文献对景教徒的称谓。由景教头目出面迎接成吉思汗的这位贵客,足以说明景教在该地的势力和地位绝非一般。景教在西北操突厥语和蒙古语的游牧部落如克烈、乃蛮、汪古、篾儿惕等部中,都有大量信徒。有些部落酋长和上层贵族也信奉该教,使景教在游牧部落中取得了很高的地位。马可波罗称克烈部酋长王罕为“长老约翰”,由此而在西方基督教界引起了东方有大量基督教徒等各种传说,天主教会纷纷派出传教士来西域传教。据考古发现,在伊梨地区,七河以及其它游牧人活动的地方,有大量画有十字的元代景教徒墓石和刻石出土,证实了景教在游牧民中间确有一个兴盛时期。

14世纪中叶以后,景教在西域整个地区衰落。

6.伊斯兰教文化

10世纪初,伊斯兰教经中亚首先传人新疆喀什地区,经过几个世纪的传播,到16世纪时已取代佛教成为天山南部地区的主要宗教。伊斯兰教与佛教地位在这一地区的转换,是新疆宗教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它不仅改变了新疆传统的宗教格局,也改变了新疆的政治格局,更对改信了伊斯兰教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六、转型期的新疆各民族文化 1.新疆各民族文化的现代转型

2.新疆文化资源与旅游文化产业发展

下载《多元文化“地球村”》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多元文化“地球村”》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多元文化(合集5篇)

    当代多元文化的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影响 摘要: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于此相联系文化多元化也成为不可逆转的世界大潮,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不......

    多元文化演讲稿

    When we Chinese are so proud of kung fu and Japanese feel complacent towards their animation, a film called combines two of them to make a great difference in......

    中国多元文化(定稿)

    解说员: 在国外,汉族人通常被认为是中国唯一的文化。尽管汉族在中国人口数量上占了绝大多数,但是实际上中国是由许多少数民族组成的。这些更小的民族群体在文化上与汉族有所不......

    《手拉手,地球村》教案

    《手拉手,地球村》 教学目标: 1.增强学生在歌曲中顿音记号演唱的技巧。 2.学生能用深情优美和谐的歌声演唱《手拉手,地球村》。 3.通过整个教学过程,加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感性认......

    2015初二年级上册政治课后同步练习:多元文化地球村(共5则范文)

    2015初二年级上册政治课后同步练习:多元文化地球村 1.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会有不同的待人处世的方式。例如:当受到别人赞许自己穿着漂亮时,中国人会习惯于如何对答 A.......

    华为企业多元文化浅析

    标志意义:一、聚焦:新标识更加聚焦底部的核心,体现出华为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持续为客户创造长期价值的核心理念;二、创新:新标识灵动活泼,更加具有时代感,表明华为将继续以积极进......

    礼来多元文化

    多元文化 之于礼来,之于病患,多元文化都至关重要。 一直以来,多元文化都是礼来的重中之重。我们非常重视在公司内部增强多元性。毫无疑问,多元文化对我们的业务来说也大有益处,特......

    中国饮食文化多元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 11护理7班 钱盈盈 113110725 摘要:国家的历史有长有短,疆域有大有小,实力有强有弱,人口有多有少,民族构成、宗教信仰、政权性质和经济结构也有差异,故而各国的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