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孝文化(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4 05:16: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孝文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孝文化》。

第一篇:浅谈孝文化

谈孝

“孝”发展到今天是否已经过时了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孝”作为一种从人类血缘衍生出来的文化,既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我们所提倡的孝不是愚孝,而是赋予了时代意义的孝。

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儒家看来,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这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一个人如果连这做人的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的“最底线”都不能恪守,何谈其他?孝的践行有利于促进家庭成员情感的加深,有利于仁与礼的生成。

那么,何谓“孝”?怎样算“孝”?怎么行孝?

一、要爱惜自己。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对于父母,在我们生病的时候令他们担心就够了,不要让他们再为我们的其他方面操心,这样就是孝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我们就要好好珍惜,尽量保持身心健康,做到品行端正,让父母省心,父母就很欣慰了。爱惜自己,是对父母给予的生命的尊重,也是对父母的尊重。

二、要履行赡养的义务。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子女都有赡养父母的义务。这里所讲的子女,包括已婚、未婚的成年儿子和女儿,也包括亲生子女、养子女和继子女。“今之孝者,是谓能养”、“事父母,能竭其力”都强调了对待父母要竭力侍奉。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行孝需要有物质基础。如果个人生存都无法保障,又谈何尽孝?纵使有心也无力也。这就要求我们要劳动致富,要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保证孝有得以依存的物质基础。

三、对父母要顺。子曰:“无违。”这特别是针对年长的父母而言。父母的年纪大了,许多思想都已经根深蒂固,要他们改是不可能的,所以就只能要我们这些做子女的学会包容。父母终归是为我们好的,他们对我们提出的要求,只要我们能做到,就尽量不要违背。对于父母说的一些与我们思想相抵触的话,我们也尽量当作耳边风,不要与其争吵。尽量做到“无违”,顺从父母,让他们心情舒畅,才能使他们延年益寿。

四、对父母要敬。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如果只是用金钱、物质侍奉父母,而没有“敬”,那和养犬马有什么区别呢?对父母的孝就贵在“敬”,如果没有“敬”,孝就只是“伪孝”“虚孝”。要知道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

看看当今社会的一些现象,想想现在人们的一些行为:父母含辛茹苦地把他抚养成人,可是当他成家立业之后,却将父母断然抛弃,让他们孤苦伶仃地艰苦度日;父母费尽心血把他培养成才,可是,当他功成名就之后,却认为父母地位卑微耻于与其为伍,而毫不留情地不认双亲;为了照顾自己的家室儿女,对自己的老父老母不闻不问„„这些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是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听到,或者我们本身就在做的真实情形,真的令人心寒。也许,每一位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可惜你们忘了,生命的短暂,忘了世上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父母走了,带直对我们的挂念,留给我们的是永久长远的懊悔,和难以了结的孝愿。

赶快为你们的父母尽一次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道家常小菜;也许是听他摆以前的事,做个耐心的听众;也许是任他们唠叨,撒气;也许是一件新衣;也许是一双鞋垫„„在“孝”的天平上,它们等价。

第二篇:孝文化

孝文化

【关键词】

孝文化 传统文化 道德建设

【热点材料】

材料一:

2011年12月27日下午,“机场刺母案”二审在上海市一中院开庭审理。在二审过程中,涉案行凶人汪某强调自己患有精神分裂症,应该接受治疗,不应受到刑事处罚。汪的代理律师则认为当初的司法鉴定意见书中存有瑕疵,并继续为其作无罪辩护。9个月前,汪某“机场刺母”一度引发了社会从“孝道”、“责任”层面对其一致谴责,不过,时至今日,这位涉案当事者本人并没有就自己的行为从道德角度主动回应大众,他依然在苦苦辩护,认为自己不该受到刑事惩罚。

“机场刺母”发生在2011年3月31日。当晚旅日留学生汪某回上海后,因学费问题与母亲产生争议,在浦东国际机场到达大厅内向前来接机的母亲连刺了数刀,这一幕令周围人都震惊不已,汪某随即被警方带走。

刺母案发生七个月后,2011年10月下旬,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此案。据司法鉴定出具的报告显示,汪某确实患有精神分裂症,但检方认为其作案时具有限定刑事责任能力汪某的行为涉嫌故意伤害罪;而汪某的辩护人则认为事发时汪某完全丧失辨认和控制能力,为其做无罪辩护。最终法院做出一审宣判,被告人汪某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6个月。

材料二

2011年10月24日早晨,深圳光明新区发展和财政局的公务员廖某,与59岁的父亲发生冲突,其父的衣服被廖某撕破,身体多处受伤,左肩膀上更是被廖某咬得鲜血直流。年近六旬的老父老母,从湖南郴州老家来深圳帮助儿子带孩子,没想到得到的竟是身为公务员的儿子的辱骂和殴打。

随后的调查更是显示,在4个多月时间里,廖某曾7次暴殴亲娘,骂母亲是猪,“咋不撞车死掉”?不过,与机场刺母中的汪某面对社会指责却“默不作声”不同的是,咬父事件发生两天后,在媒体、舆论的压力下,一直逃避的廖某幡然醒悟并最终站出来承认了错误,事情以一家人和解收场。

为此,深圳市委书记王荣还专程给当地报社写信说,这件事引起了他个人的一些深层次思考。“从小处讲是一起家庭纠纷,当事者缺乏道德修养,违背伦理,行为失范。而从大处讲,可看作是当前转型期社会道德水准、伦理规范方面存在问题的一个缩影,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

材料三

北大公布的《2012年“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实施细则》中规定“不孝敬父母者不得被推荐”,该规定引发了很大争议。昨日,北大招办负责人回应称,“不孝敬父母不得被推荐”是一条禁止性的规定,但不能被反过来解读。

该负责人称,此次校长实名推荐制首次提出了学生不得被推荐的标准,北大在此过程中不比较谁更孝敬父母,但孝不孝敬父母却是能否获得推荐资格的一条底线。一个对父母感恩的人,相对而言对他人、对单位、对社会,也会比较容易培养出责任感,“这是做人的起码良知,我认为对此不应当存在分歧。如果一个不孝敬父母的人也可以被中学校长推荐到北大来就读,我们就没有尽到教育者应尽的责任。”

该负责人承认,为孝敬父母制定一个可以量化的标准很困难,不是天下所有的事物都可用数字去量化和标准化。事实上,是否孝敬父母并不需要做特别复杂的考核,有时候只要看他和父母在一起的情况就一目了然,哪怕只是简单的面试考察,一句话、一个动作或一个眼神就足够了,“之所以要明确这一规定,是因为现在很多学生智商可能很高,成绩可能非常优秀,但对父母和他人充满了冷漠,认为所有人都该为他服务,北大不欢迎这样的学生。”

【考点分析】

一、孝观念淡化的原因分析

孝观念日趋淡化并非仅仅是从道德层面谴责就能解决问题的,背后有着复杂的社会原因。如今,中国社会“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年轻人所占比重越来越少而年长者越来越多,“4-2-1”家庭结构日趋普遍,同时,社会的养老保障体制的远未健全,年轻人养老的经济压力越来越大,于是开始越来越多的人试图逃避责任,在山东曲阜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6%的人认为孝与不孝与经济有关。

另一方面,具体的阶层也存在具体的困难。在城市中拼搏的年轻人正面临越来越多生存压力,在生存上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证的情况下,孝心等道德层面的问题自然被排在了后面。在农村,城乡二元分化对立的社会体制,也增加了农村人养老困难。农村家庭的割裂,一家人分处几地的现象非常普遍,一家人都难以团聚、朝夕相处,“孝文化”和“孝心”培养自然无从谈起。

二、弘扬孝文化的意义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始终闪耀着不灭的光芒。孝文化奠定了中华民族传统伦理道德的基础,包含了许多宝贵的精华内容,对于和睦乡里,促进家庭的和谐,维护社会的稳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孝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心理,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文化纽带,成为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显著特征。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伦理道德正处于重构之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十分繁重,深入研究和大力弘扬传统孝文化,对于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良好的伦理道德规范,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形成和谐友善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在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真正内涵,并身体力行,站在已有的文化高度上继续向前行走,才更能感悟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泱泱大国的地位和使命。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和理想,而社会的和谐首先就在于家庭的和谐。孝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智慧,是民族精神重要的方面。挖掘孝传统,弘扬孝文化,以孝作为构建和谐家庭的突破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三、弘扬孝文化的对策

1、充分了解老年人的真实需要。由于社会价值观的改变与教育水准的提升,老年人的生活价值观也有很大变化;由于资产积累的加速与经济保障制度的充实,老年人的经济能力也已有较大改善。这些因素都使得现代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呈现多样化的趋势。要充分了解老人的真实需要,满足其多方面的需要。

2、倡导最为基本的孝行准则。父母对子女所希望的,除低层次的物质需求外,更有精神层面的高层次需求。虽然孝的定义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表现可能有所不同,但我们亦倡导践行现代最为基本的孝的行为准则。

3、利用节庆效应弘扬和传播孝文化。自古以来,中华传统节日中都饱含着浓浓的亲情,如除夕、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等,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中华民族的诸多节庆都强调亲情,以家庭的归属和对祖先的缅怀为主,强调家族的重要性与家庭的温馨。因此,应借节庆之际,不断宣传和强化以孝文化为核心的家庭亲情纽带,同时,还可大力推广父亲节、母亲节、重阳节,将敬老、爱老的思想与节日活动紧密结合。

4、在道德层面不断强调孝文化的教化作用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强化用法律的手段加强对老年人权益的维护。我国《宪法》和《婚姻法》等法律对此都有明文规定。比如,“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等等。对于不尊、不敬、不孝之徒应予以严惩,以儆效尤。

5、文化研究机构、公共教育部门对孩子、公众持之以恒开展好经常性教育。

6、健全孝道公共评价与激励机制,厘清新社会条件下孝道的内涵与标准,让孝道更具操作性。

7、在社会福利、公共设施等方面更关爱老人,发扬尊老爱老的社会风尚,宣传那些真心尽孝的道德楷模,长期保持宣传普及与舆论引导的作用。

重视与弘扬传统孝文化,应是全民道德建设的一项系统工程,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有法律的保护,道德的提升,社会的保障,孝道的倡行,舆论的监督,可以相信,新时期的老人将享受到越来越多的幸福。

四、对孝子工程的看法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自古以来,孝顺父母和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当下“不孝”之举却屡见报端,在这种情况下,“小孝子培养工程”的启动,可以说是应时而生。

小孝子培养工程旨在通过培养孩子孝心,在青少年中开展孝文化普及教育,其出发点是应该肯定的,但实际效果恐怕未必尽如人意。

一方面,小孝子培养工程的确有着很强的社会现实意义。

第一,百善孝为先,孝是维系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一条纽带,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可否认,当下确实存在一些子女不孝的现象。从这个角度说,培养儿童孝顺、感恩的孝德工程很有必要,其最大的现实意义不是培养出多少名“标准孝子”,而是通过这一工程的实施,向广大青少年灌输孝的意识,培养他们孝亲敬老的思想美德,带动更多人的有孝心、有孝行,进而在全社会形成一种以孝为美的社会氛围。

第二,一个人幼年时期的心理素养,必将影响将来的人生轨迹。“孝为德之本”,教孩子孝敬父母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是一切道德的基础,是做人的根本。该工程让孩子从小就接受传统道德精华的熏染,用中国特色的道德文化培养他们的传统心性,对德育发展是一个积极推进。

另一方面,有关部门提倡对孩子进行孝心培养的初衷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但涉及到“孝心能否量化培养”、“应在什么阶段培养”以及“如何衡量孝心”等具体问题,却又需要更深层、更系统的的考量。

第一,孝道没有统一的可量化的评定标准。用统一标准要求孝子,既不合实际,也背离科学,“孝”有许多统一的标志与行为指征,以一个“中华小孝子”的名号来涵盖孝道显然过于武断。

第二,孝道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孝”乃发自内心,表于言行的一种品德,其多半得自于儿童对社会的认知,以及老师、家长的言传身教。如果说存在“培养”这种“方法”的话,也是一个漫长的示范与模拟的互动过程,是长期教化和环境影响的结果,而不是简单的“批量生产”。因此,仅靠办学习班进行短期培养,是完全不够的。

第三,孝道的保持和增强需要长期的努力。一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这些实际问题更是“孝子培养工程”所解决不了的。

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培养“孝道”呢?

首先,孝道的培养针对的是人们灵魂的锻造和升华,是一个庞大的、长期的社会系统工程,只有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风气和氛围,才能让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得到升华、得到引领。

其次,在孩子行为习惯中,家庭教育是渗透力最强的教育,家庭是最好的课堂。要想培养孩子的孝心,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因为“身教重于言教”。要把孝心变为孩子的实际行动,就应当从日常小事抓起。只有在孩子有了切身体验时,才能体会父母付出的辛苦,从而知道体谅父母,尽自己的能力帮父母,为父母分忧解愁。

总之,道德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孝子更不可能批量生产。只有通过社会方方面面一起行动,才能真正构建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社会氛围,才能真正培养出父母膝下知冷知热的儿女,才能真正找回“孝”文化。

第三篇:孝文化感想

中国孝文化感悟很荣幸,本学期选修了中国孝文化这一门课程。这是一门通过历史展现亲情、展现孝道的一门课程,也通过古今对孝的不同定义给了我们很多感悟,在古人、在史书般的24孝中,我们看到了古人的忠孝,对比之于今天的孝道,我们感慨万千的同时,也被孝的魅力所吸引,联想到我们作为学生自身,感触颇深。如果说道家是天地自然的道,而儒家的道是人文的道,社会的道,道德的道。我们理解儒家的孝道一定要从人生之道、人伦之道上来思虑和考量。爱人爱物都要首先从爱父母开始,只有具有这个亲子之爱之后逐步地外推,才能把这个爱是从同胞、兄弟、家人、族群,这个心慢慢来体会,来逐步向外推导。必须有内在的诚心,在外面又有恭敬的礼节,才可以叫做孝。

中国有句古话,“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盼母归”。这句话很引人深思。这种亲情让我们的心灵无限感怀。如果没有母亲的羽翼,孩子的生命就难以保全。母与子的联系,实际上是用生死来印证的。人是多么善忘啊。我们感谢在人生路上给自己奉献一箪食,一瓢饮的人,但常常忘了感谢给予了我们生命的人。我们把父母的爱视之当然,不断索取,但心中却不思报恩。在追溯人生意义的时候,我们要问一问自己:到底应当怎样对待给予自己生命的人?我们要不要孝养,要不要恭敬,要不要感恩呢?天是人之始,父母是人之本,人要经常返璞归真。想要偿报父母的养育之恩,真是天下的道理,但是我是怎么样一生也是难以报答的啊!父母的恩你能报答吗?你想的是,他们不就是生了我吗?但是,生你,对你的爱,怀你的苦楚,对你的养育、对你的担忧,多少的爱和烦忧才能抚养你成人。我们有时候听到或者看到很孝道的一些消息或者事件的时候都会泪流满面,上次我们看到“感动中国”里,一个做儿子的,为了自己的母亲捐出了自己的一个肾。他一直瞒着母亲,因为他告诉母亲以后,母亲一定不让他这样做,而他非要这样做,很令人感动的。

以前我们在讲道家的时候,道家其实是讲天地自然的,都与天地精神往来的这样一些。就是生在这个世界上,是寄存在这个世界上,而死去才是真正的归于大道。但是,儒家不会是这样的想法,虽然儒家也有一颗超脱的心,但是我们人还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要想着自己怎样处理人和人的关系,怎样对父母尊敬、孝敬,对长者尊敬,对兄长恭敬,等等方面的关系我们都要处理,我们疾痛惨怛的时候也要喊父母啊,劳苦倦极的时候也会喊天啊,所以说,人活在这个城市和人群之中,人和人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道家能够临尸而歌,人死了,他认为是归于大道,鼓盆而歌。但是儒家绝对不这样想。过去父母死了以后儿女要守三年的丧,孔子的学生宰予认为三年时间太长了,三年礼乐都不做,都礼崩乐坏了。孔子那么重视礼乐的一个人,在孝这个问题上他是绝对不让步的他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予亦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圣人五情是与凡人相同的,有情有义,有孝有敬。孝为儒家文化起点。如果说道家是天地自然的道,而儒家的道是人文的道,社会的道,道德的道。我们理解儒家的孝道一定要从人生之道、人伦之道上来思虑和考量。

孝道从心开始。孩子对父母一定要爱。父母不爱自己的子女,他是不会爱天

下人的,一个人说他不爱自己的父母,他也一定不会爱天下人的。儒家讲孝道特别讲人情味,他特别讲血缘人情。血缘关系表现出人情味,血缘之爱、亲子之爱这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了吧,所以,儒家坚持亲子之爱是最最根本的。爱人爱物都要首先从爱父母开始,只有具有这个亲子之爱之后逐步地外推,才能把这个爱是从同胞、兄弟、家人、族群,这个心慢慢来体会,来逐步向外推导。所以说,“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就是说他人有的心,我能想得到,体会得到。所以,一个人他能孝顺的话,“他亲吾亲,以及人之亲,长吾之长,以及人之长,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是很自然的,最后才能大人君子抚爱万民,养育万物,从这里头引申出来的,所以,不爱父母、不爱老者、尊者,怎么爱兄弟?怎么会爱同事朋友?所以,冷酷的心常常是由不爱身边的人慢慢生发出来的,冷酷的情感就是从这里产生出来的。所以,若是教小孩,一定要从感恩、从亲情、从孝顺这个地方生发,这是德性和教养的根苗。就像一棵大树一样,从幼苗慢慢才能成为一棵参天大树。

没有亲切的话语、没有思念的感觉,好像是一个累赘一样,把钱寄去就完了,那么这个不能叫做是孝。因为孝它不仅是在于这个形式,最重要还是你的心对你的父母要敬爱。不是饮食的问题,不是金钱的问题,而是你心中割舍不了的亲情、割舍不了的爱。孝敬父母的观念一定是普适性的,没有一种文化是叫你不尊重父母,不怀念父母的,不挂记父母的。所有的文化都是,西方的世界都是这样讲的,没有爱、没有尊重的话,这个人完全不称其为人,这是最基本的东西。感恩心是人类美德。孝是普适性的,我们今天讲孝道与感恩,是因为感恩心是我们行孝道的重要的推动力,内在的力量,为什么强调感恩?因为天是人之始,父母是人之本,人要知道生命与血缘的来源。《诗经》上也说了:“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所以,感恩心永远是来激励我们行孝道的。今人为何要尽孝道。我们经常捧读《论语》或者聆听圣人言,尽管从书面上看语言离我们很远,但事实上这些道理却无时无刻地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的内心。中华文化是充满了人情味和人性关怀的文化,孝敬的理念已经渗透进我们中国人日常的生活,无论是物质生活、精神生活,还是行为方式都与其息息相关。不管时代怎么变迁,人类的基本东西是不会变的,中华文化对我们的人生信念也有深刻的影响,也形成了中国人的特质,很多人受这个文化的影响。所以,我希望大家真的能从中得到启发,来重新审视我们的亲情、人情,来重新审视我们的生活道路。

魏晋相承,以孝治天下。虽然以孝治天下远不如清谈玄言那样引来议论纷纷,但在那个时代孝是非常被倡导的。孝既是朝廷倡导的道德规范,不孝当然成了严重的罪行。《世说·赏誉》注引,“每见国家赦书,谋反大逆皆赦,孙杀王父母、子杀父母,不赦,以为王法所不容也。”可见晋时不孝之罪甚于谋反,可谓重矣。因此,在魏晋时代要整倒一个人,最简便的办法就是扣他一顶“不孝”的大帽子。魏时孔融、嵇康被杀,表面的罪状都是“不孝”。晋明帝司马绍为太子时,王敦看此人颇有才能,继位后会碍自己的手脚,“欲诬以不孝而废焉”。后来谎言被温峤当众戳穿,此事未行。由此可以看出,魏晋孝文化的重要地位。

纵观古今文人名士,无不重孝之行,节孝之义,孝文化是中国古老文明的传承,是历史文化的积淀,是我们呢应该学习和继承的文化传统。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更多的了解孝文化,做一个孝义之人。

计科邓兴学号:2010213750

第四篇:“孝”文化演讲稿

“孝”从点滴事做起

我呢!曾经在《动物世界》中看到了一个令人刻骨铭心的画面:小象出生后,腿脚不利索,脚步也不硬朗。但是,大象妈妈依然“狠心”用长鼻子驱赶这刚从母腹中落地的小象,企图让小象站起来自己行走。一次,两次,——直至小象能够自行走。能够跟上象群。这时的母象,眼睛里似乎有如释重负的喜悦在闪烁,也好像有欣喜的泪光在涌动、、、、、、因为小象能够自己行走了,有生存下去的可能了。主持人说:“生生不息的象群得以繁衍,与大象父母对后代的“严格要求”是分不开的。

同学们!我们好好想一想。一只大象,尚且懂得自己的爸爸妈妈对自己严厉的要求是为自己的好,而我们自己?把父母对我们的关爱当做是应该的,很坦荡的样子,就认为父母改为我们做这些事。

每当上学或放学的时候,在各个学校的门前,挤满了接送学生的家长。有地位的用专车,没地位的用摩托车,有钱而没地位的打“出租车”,没钱没地位的家长亲自来接。家长们不论地位尊卑、职务高低,一律采用相同的方式呵护自己的孩子。“风雨”来了,有神通广大的父亲冲上去遮风挡雨,生活中遇到了难题,有任劳任怨的母亲挺身而出;及时学习上遇到了困难,也有家长请来的家教老师、、、、、、、孩子成了每一个家庭耀眼的太阳,而这颗太阳的光辉,可又往往决定着这个家庭的幸福指数。

于是,有考上大学后,父母要每月来学校一次帮助收拾床铺的;也有每一个月都要把衣服寄到家里,要父母洗的;还有一些特殊的,竟要父母辞职陪读、、、、、、、为了孩子的成长,家长们几乎是呕心沥血了。他们不惜血本的努力着,都是为了我们以后的健康成长。

然而,我们回过头来细想一下,父母为了我们付出了这么多,衣服脏了,破了,有人缝补,有人洗,生病了她们无微不至的照顾,等等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们自己,可是我们作为他们的子女可曾又为他们做过一些什么呢?我们常说要尽孝道,要好好孝顺父母,可是只是经常挂在嘴边,连一件小事都没又帮他们做过一次,父母养育了我们十几年,难道这就是他们的初衷吗?我想不是的,所以我希望不要把“孝顺”这两个字只挂在嘴边,要有实际行动,哪怕是在父母给自己穿针引线缝衣服时,帮他们一下,他们心里已经很高兴了。只要父母开心快乐,这就是我们作为子女的最大的“孝顺”了。

第五篇:孝文化

孝是中国文化的基础,古人云:“百善孝为先”。是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抚养我们教育我们,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能去爱的人,又何谈爱他人,爱集体,爱社会,爱祖国呢?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演讲的题目是“百善孝为先”。

孝是中国文化的基础,古人云:“百善孝为先”。是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抚养我们教育我们,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能去爱的人,又何谈爱他人,爱集体,爱社会,爱祖国呢?

也许你会说,我很孝顺父母,我将来会挣钱养他们的老。可是,你是否知道,我们的父母最需要的是什么?真正的孝顺又是怎样的呢?

我们总是容易认为一些行为,一些职业是很卑微的,从心底里不愿去接受它,并鄙视它们,包括亲情亦是如此。其实无论是扫地的清洁工,水果摊的小商贩,开电梯的工人,都可能为人父母。可是,如果他们的子女认为这是没有面子的职业,因此而不理他们,不在同学面前与生他养他的父母打招呼,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多么大的悲哀和心痛啊。有的同学会不自觉的相互攀比,攀比各自的家庭,炫耀自己的父母,这也是虚荣心理的一个表现。其实,无论我们的父母从事什么职业,他们都是最伟大的人。

父母需要的,首先是尊重。

一位母亲陪着5岁的女儿去游泳,女儿在前面走,她拿着大包小包跟在后面,女儿问:“水果带了吗?”“牛奶带了吗?”当女儿得知妈妈带的水果是梨时,哭了起来,非要妈妈回去换她爱吃的水果。妈妈说她觉得自己不像孩子的妈妈,而像孩子的奴隶,女儿从来都是向妈妈提要求,却从没说过一句感激的话。

说一句谢谢,一句感恩的话语就是给父母最好的回报。有个盲女在妈妈生日那天送给妈妈一份礼物——一点一点扎在生日贺卡上的盲文。妈妈看不懂,请人翻译,那段盲文让她听得泪流满面:“亲爱的妈妈,谢谢您把我养大!虽然我看不见您,但我永远爱您感谢您——妈妈!”妈妈捧着贺卡哭了。她觉得自己为女儿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父母需要的,是一份感恩的心。父母不值得我们去感激吗?

“出门要小心!放学早点回来!”每天妈妈都重复这两句话。你是否会觉得妈妈“唠叨”,可是,你又曾否想过,这每天不厌其烦的唠叨里,蕴含着多少爱啊。当你嫌父母唠叨不休时,你可知父母有多么心痛与无奈呢?

然而,我们往往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父母的话有些已经过时了,或者,他们的话真的说错了,没有现代的那些时髦的理念,没有尊重我们的个性。于是我们会常常和父母发生各种冲突,经常顶撞他们,还常常为父母不理解自己闷闷不乐。可是,同学们是否想过,在家庭生活中,孩子和父母发生冲突,就像舌头和牙碰撞一样,很正常。我们和父母同进一家门,同吃一锅饭,难免会磕磕碰碰。重要的是,在小时候,父母常常包容你我们,让着我们。现在我们长大了,父母变老了。

同学们,别抱怨你的父母,也许他们工作很忙,不能每天陪伴你;也许他们很穷苦,不能给你锦衣玉食,甚至,也许他们的婚姻并不幸福,你只能和他们中的一个人生活。

但是当你真诚地对父母说一句:“我爱你”时,不管他们会不会亲吻你,理解你,你都会感受到幸福正包围着你。付出一份孝心,你才会切实的感受到一份实实在在的成长。对于我们的父母,让我们尊重他们,感激他们,理解他们,因为,我们已经长大了。

孝的真意是什么?就是爱,也就是回过来要还报的爱,就是说,父母养活你十几年,你要回报;企业提供你工作的机会,发展的机会,如今你有了能力,需要你来回报,你要回过头来奉献,这就是一个人做人的基本原则。

山感恩地,方成其高俊;海感恩溪,方成其博大;天感恩鸟方成其壮阔;世间万物莫不存感恩于心。落叶归于大树,撰写了一曲安详的乐章,那是对大树哺育的感恩;白云飘浮在蓝天,装点着一副温馨的画卷,那是对蓝天孕育的感恩。因为感恩,世界才变的丰富多彩;因为感恩,亲情才变得真挚;因为感恩,才会有爱岗敬业的责任;因为感恩,我们才明白了生活的真谛。小时候听评书《岳飞传》,我第一次触及到“精忠报国,忠孝难全”的字眼,但那个时候懵懂的我,并不甚明白这其中的含义。慢慢求学路,拳拳父母心,远嫁他乡,山高水长,在数千个昼夜痛彻骨髓的乡愁中我才渐渐明白了这其中的道理。

胸怀感恩,感恩于给了我们生命,哺育我们成长的父母,生命源自你们的精心呵护,成长源自您们的含辛茹苦,幸福来自您们的爱心倾注。因为感恩父母,孝敬父母才真实自然,才源自心底,别让“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胸怀感恩,感恩于给我教诲,教我知识的老师,感恩于给了我友爱和情谊的好友,使我的人生不再孤单,古语有云:“百善孝为先’.不仅仅是对父母要孝,还要扩而广之大孝于天下,爱天下人才为大孝。

一个人真能爱父母,爱家庭、爱老师、爱同学、爱朋友,他一定也是忠诚的人.因为忠诚是一种情爱的发挥,如果他没有基本的爱心,连父母都不爱,他也不可能对亲人、对师长、对朋友有起码的忠诚。同学们,知恩图报,人之本性;忘恩负义,天理难容。感恩就是孝道,感恩也是责任,感恩更是美德。这里,我给大家讲一个湖南少年黄轲的故事,感受一段有情少年的感恩之旅。黄舸是湖南岳阳人,7岁被确诊为先天性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这是一种现代医学无法攻克的绝症,而且随着年龄增长病情会不断加重,最终心脏会因肌肉完全丧失运动机能停止跳动,患者的生命一般不超过18岁。黄舸的病情经媒体报道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同情和关注,并得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500多笔捐款。2003年,黄舸向他的父亲提出了“最后的要求”:要去看看汇款单后面的好人。从那时起,父子俩骑着三轮摩托车,克服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和困难,开始了寻找恩人的征程。他们的行为感动了无数的人,沿途人们送来矿泉水、方便面和日常用品,很多旅店免收他们的住宿费,在岳阳的时候一个好心人还帮他们换了辆新三轮车。他们每找到一个恩人,向恩人表达了他的感激之情,都会让恩人感动得热泪盈眶。黄舸说,“也有人问我为什么要这么辛苦地坚持,连累父亲也辛苦。我也说不清楚,就是心里有种强烈的感觉,觉得很感谢他们,应该感谢他们”,“滴水之恩,我们无法涌泉相报,但恩人们给予我的这些温情,会让我永不放弃。这个感恩的旅程,我也从不觉得孤单”。几年来,他们就这样怀着感恩的心走过了全国数十个城市,行程一万三千多公里,向30多位恩人当面道了谢。同学们,黄轲不是英雄,也不是明星,他只是一个身患绝症的重病人,但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却做出了不平凡的举动;他没有口号,也没有豪言,他只有一个很平凡的心愿,就是向帮助过他的人当面说声“谢”;同学们,一个即将结束生命的人尚能把感恩作为自己的最大心愿,而我们这些风华正茂的同龄人呢,面对黄轲,我们应

该有什么样的思考、什么样的选择、什么样的行动呢常怀感恩,用感恩的心感知世界。

在谈这个话题之前,我想先请问在座的同学们一个很普通的问题:当你每天早上吃着父母为你准备好的早餐时,你是否对父母说了声“谢谢”;当你在生日的时候收到好朋友送给你的一份精美礼物时,你是否对朋友说了声“谢谢”;当你在餐厅里享受着服务员为你端来的可口佳肴时,你是否想到过道一声“谢谢”;当你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得到了别人给你让开的座位时,你是否想到过道一声“谢谢”……不知道同学们是否意识到这些问题,也不知道同学们会作出怎样的回答。是的,“谢谢”这两个字何其简单、何其普通、又何其容易,但是我们有几个人能真正理解这两个字所传达出的特殊含义,我们又有几个人能真正从灵魂深处说出这两个字呢!

其实,“谢谢”的内涵就是感动、感激和感谢,它展示的是一种感恩的方式,表达的是一种感恩的情意,流露的是一种感恩的情怀。说“谢谢”,就是感恩。感恩,是对别人给予自己付出的回报、对别人给予自己帮助的感谢、对别人给予自己赞赏的感动,是一种最乐观、最豁达、最阳光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家一次被盗,丢了许多东西。一位朋友闻讯后,忙写信安慰他,没想到罗斯福却给朋友回了一封信,他说:“亲爱的朋友,谢谢你来信安慰我,我现在很平安。感谢上帝: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对任何一个人来说,失窃绝对是很不幸的事,而罗斯福却找出了感恩的三条理由,从中我们可以悟出这样的道理:心存感恩,海阔天空!

感恩,是朴素高贵的情感,是不可磨灭的良知,是深藏于内心的品质,是善良人性的标签!感恩,是一种人生智慧,是一片肺腑之言,是一份铭心之谢!感恩更是我们这个民族千古相传的传统美德,“饮水思源”的古训家喻户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道理老少皆知。山感恩大地,方成其高峻;海感恩溪流,方成其博大;天感恩飞鸟,方成其壮阔。我们感恩树木的葱茏,花草的芬芳;我们感恩清风的多情,雨水的滋润;我们感恩生命的伟大,生活的美好;我们感恩父亲的仁厚,母亲的慈祥;我们感恩老师的教诲,朋友的帮助。拥有一颗感恩的心,这个社会就会多一些宽容与理解,少一些指责与隔阂;多一些和谐与温暖,少一些纷争与冷漠;多一些谦虚与知足,少一些骄傲与放纵;多一些平淡与从容,少一些浮躁与喧哗。

各位同学,你们生长在改革开放、国运昌盛的新时代,正处于人生发展、人格养成的黄金阶段,尤其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和一份感恩的情,懂得感恩、学会感恩、常怀感恩,用感恩的心来感知世界、用感恩的心来体验社会、用感恩的心来对待他人,在感恩中学习,在感恩中生活,在感恩中成长。然而,在我们的同学当中,又有多少人懂得感恩呢!最近,有媒体报道了湖北贫困大学生受助不感恩被取消资格的事件,很值得我们深思。去年8月,襄樊市总工会与该市女企业家协会联合开展“金秋助学”活动,19位女企业家与22名贫困大学生结成帮扶对子。入学前,该市总工会给每名受助大学生及其家长发了一封信,希望他们抽空给资助者写信汇报一下学习生活情况。但一年多来,被捐助者中竟有三分之二未给资助者写信,有一名学生倒是写过一封短信,但信中除了乞求和希望,通篇连个“谢谢”都没说,让资助者心里很不是滋味,结果有5人因此遭到了捐赠者的抛弃。

百善孝为先

——国旗下讲话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我是四年级(1)班的,我今天在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百善孝为

先”。

天地间,有一种奔腾不息的力量,叫爱,来自我们的父母;人世中,有一种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来自我们的父母。

当我们第一次懂得凝望这个多彩的世界,是母亲的双眸、父亲的臂弯让我们温暖满怀;当我们咿呀学语,能喊出的第一个字眼,是我们的爸爸妈妈;当我们蹒跚学步,直至独立行走的背后,又是父母多少的担心和欣喜;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永远站在我们身旁、倾其所有来帮助我们的人,是父母;当我们远在他乡、独处异地时,思恋我们、牵挂我们的人,还是父母。同学们,我们生命里有多少成功与喜悦都是父母默默支持、付出才取得的,我们成长过程中有多少失败与苦涩都是父母与我们一同承担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没有父母数十年如一日的点滴,怎能会有今日朝气蓬勃、意气风发的我们!可是,我们都扪心自问一下,面对父母,我们真正怀有一颗感恩之心吗?有些同学当父母不能满足自己的要求时,选择顶撞父母、摔门而去;有些同学把父母的嘘寒问暖、关心爱护当作烦人的唠叨;甚至有些同学因为羡慕别人家庭条件好,而埋怨、嫌弃自己的父母。

毕淑敏曾言:“孝心无价。”“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只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数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但在“孝”的天平上是等价的。

孝,是感恩的前提,是至美之性,至善之德。

孝,是生命的链条,为精神之接力棒。所以,古代有汉文帝亲尝汤药,王朗卧水求鲤以救母,今天有张恒背瘫父求学…..繁荗的树木,扎根于厚实的土壤,浩荡的江河,溯源于山脉的蕴藏。乌鸦反哺,羔羊跪乳;董永卖身以葬父。鸿蒙自然,乾坤万物,皆把一种真爱延续传承,更将真情永恒演绎。

孝敬父母不是要轰轰烈烈,而是要从点点滴滴做起。例如,情绪失落时聆听听父母的一句劝告;与父母发生分歧时,不赌气,多沟通;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不向父母要超越家庭经济条件的东西;节假日不能回家时,给父母一声电话里的问候等等。

同学们,让我们从今天做起,从点滴做起,将“孝”作为一种责任,作为一种感恩,作为一种人格的升华,精神的洗礼。在漫漫人生征途中,与长幼共度的日子里,同学们让我们将之付诸于中华民族伟大和复兴中吧!

国旗下讲话稿——心存一颗一颗感恩之心

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

今天我们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心存一颗感恩之心”:

首先向大家调查几个问题:①我们是从哪里来的?(“生我者父母也!)②你替自己的父母盛过饭或捶过背吗?③你生日时,父母为你开party吗?你知道这一天就是你母亲的受难日吗?④你记得父母的生日吗?⑤你觉得幸福吗?(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会真正体会到幸福的存在!)

大家知道“羔羊跪乳、乌鸦反哺”这两个成语故事吗?小羊为什么要跪着吃奶呢?跪着吃奶是为了感激妈妈的哺乳之恩。乌鸦反哺是说小乌鸦长大以后,衔食喂乌鸦妈妈。这两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要学会感恩,要孝敬长辈。”自古至今,孝成为了衡量一个人善良与否的首要标志。孝是什么?孝是我们的一份心意,孝是功成名就后的丰厚报答,孝是父母重病卧床时的细心照管。孝是心灵里盛开的鲜花。它比自然界的花朵更为永恒、持久地散发着清

香。孝是一种博大。它包容世间万物:世界有多大,孝就有多大。

你们是否听说过“人向树道歉”的故事?是否听说过“所有正在行驶的汽车为狗让路”的故事?是否听说过“我爸是李刚”的故事?是否听说过“一个游泳专家因为救起20多条人命而瘫痪,这20个死而复生的人却没有一个人向他们的救命恩人道谢”的故事?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有:“香九龄,能温席”,当今世人要补修的就是“孝”字课。一个人如果对父母不孝,对长辈不孝,他(她)这一辈子就永世不能“成人”,有材也是歪材,永远不会有高尚的品德操行,更不要谈对国家、对人民有什么贡献。细想生活,有太多太多值得我们去感恩:爸爸妈妈的爱,爷爷奶奶的宠,老师同学的关心,甚至是每天为我们带来整洁环境的清洁工„„这一件件在我们身边司空见惯的小事,都值得我们用心去称赞,去感恩。

那么,作为中小学生,怎样才能做到感恩呢?我认为,我们应该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当爸爸妈妈下班回到家,递上一杯热茶,送上一个微笑,说上一句‚爸爸妈妈辛苦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这是感恩;课堂上,一个凝神的目光,一个轻轻的点头,证明我们全身心地投入,我们在专心听讲,这是感恩;下课后,遇到老师,一抹淡淡的微笑,一声亲切礼貌的‚老师好,这是感恩;教室里,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给班级一个整洁的环境,这是感恩;放学了,向老师招招手,说上一句‚老师再见,这也是一种感恩;遵守校规校纪,遵守小学生行为规范,保持和谐的学习生活秩序和环境,这仍然是一种感恩,是对新时代的感恩,是对我们强大、和谐的社会主义祖国的感恩„„因为在这些点滴小事的背后,包含的正是我们发自内心的爱与尊重。这便是我们学生的感恩方式。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学生,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不仅要有知识的武装,更要时刻怀揣一颗感恩之心,善于发现事物的美好,感受平凡中的美丽,这样,我们就能以坦荡的心境、开阔的胸怀来应对生活、学习中的一切困难,让原本平淡的校园生活绽放出迷人的光彩!

让我们每个人都心存一颗感恩之心,永远绽放出最灿烂的笑容,回报这个五彩的世界!我们要感谢赋予我们生命的“上帝”——我们的父母、我们的祖国、我们身边的老师和朋友,世界万物一草一木,都需要我们心怀感激!落叶归根,那是在感恩泥土的栽培;乳羊跪母,那是在感恩母羊的哺育。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育之恩,国家的栽培之恩,朋友的关照之恩,都需要我们用生命去珍爱,用至诚的心灵去感谢,用实际的行动去回报。因此,我们要常怀感恩之心去感谢祖国,回报社会!如果你不会感恩,幸福就远远的;如果你会感恩,幸福就满满的。

同学们,让我们常怀感恩之心;去珍惜生活的每次馈赠,用我们至真至爱的心灵去汇报别人,去热爱集体,去奉献社会,去感恩生活,去开拓人生!“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就让我们播种感动收获幸福吧!

下载浅谈孝文化(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孝文化(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孝文化感想

    今天和大家共同看了记住乡愁第二集《平山村——孝道传家》纪录片, 很荣幸今天能够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这是一门通过历史展现亲情、展现孝道的一个纪录片,也通过古今对......

    孝文化校园

    义堂中学2018-2019年学生行为习惯养成 教育----“孝德校园” 儒家道:百善孝为先;孔子认为“孝”是做人的根本原则,曰:“孝,德之本也”。我们历代祖先,在创造中华文明的实践中,......

    孝文化心得体会

    学习“孝经、新24孝行动标准”心得体会 本月为我院孝文化月,我科于2013年3月10日组织学习并讨论了《孝经》、《新24孝行动标准》,感触很深,通过学习与讨论使我深刻领悟到“孝是......

    孝文化演讲稿

    “我们的人生之路总是阳光明媚,晴空万里,到底哪一缕阳光最耀眼?有人说是优异的学习成绩,有人说是给予别人帮助……而我认为在我们的人生路上最灿烂的阳光应该属于知恩图报,感谢......

    中国古代孝文化

    中国古代孝文化 孝,千百年来是中国社会维系着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人一直信仰:百善孝为先。孝文化也影响着我们整个华夏民族数千年。 孝随着古代时......

    孝文化调查报告

    曾子故里,孝行天下 ——关于嘉祥县孝文化的调查报告 前言 泱泱中华,自古就有倡导孝文化的传统。孝道不仅是一个家庭的纽带,也是一个民族凝聚力。正如黑格尔在谈到中国的孝道时......

    孝德文化

    以孝德文化引领幸福社区建设 “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近年来,王庄社区不断加强居民德育教育,弘扬孝德文化,传承中华民族孝老爱亲传统美德,以孝德文化引领幸福社......

    孝文化报告

    孝民俗文化调研报告 传统孝观念主要有一下几个层面的含义: ①孝的基本意义是子女“善事父母”,也就是子女怀着爱心去侍奉、赡养父母;②是祭祀祖先、报本反始;③是对天子、君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