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设计与反思
老人与海鸥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习8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理解“塑料、饼干、节奏、乐谱、吉祥、企盼、急速、抑扬顿挫、相依相随”等词语。
(3)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句子的意思。
(4)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拼读、练习、组词等达到章握本课生字与新词。(2)通过多读、有感情朗读,达到理解本课的目的。
(3)通过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 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教学,引导学生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动物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
1、练习以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
2、体会蕴含老人与海鸥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理解文章脉络,给课文划分结构段。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手法。
教具准备
歌曲《丹顶鹤的故事》的录音。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先请同学们听一段音乐,放录音《丹顶鹤的故事》。
走过那条小河
你可曾听说
有一位女孩
她曾经来过
......
这首歌好听吗?这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一首流行歌曲。歌中讲述了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有一个女孩,她从小爱养丹顶鹤。在她大学毕业以后,她仍回到她养鹤的地方。可是有一天,她为了救一只丹顶鹤,她滑进了沼泽地......这位丹顶鹤女孩叫徐秀娟,是我国首位环保烈士。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一位普通老人与环保的故事。故事发生在云南昆明翠湖边,名字叫《老人与海鸥》。生齐读课题,师板书课题。课文讲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十多年前,老人吴庆恒在湖畔偶遇一群北方飞到昆明越冬的红嘴鸥,从此,老人与海鸥结下了不解之缘。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生自由读课文,标出自己有疑问的地方。
2)生提出质疑,老师适时板书一些有价值的问题。
3)生通读课文,看看在预习的基础上还有哪些字词没弄懂的。
4)理解“褪色、嘬、抑扬顿挫、歇落、滇池、守灵、漩涡”等词语的意思。5)集体交流:小组内未解决的问题体提出来,大家帮忙解决。6)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可引导学生把课文分作两部分:
(《老人与海》讲的是一位普通的老人和海鸥之间建立起来的深厚情谊。)第一段(第1—13自然段):通过老人喂海鸥、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亲切地说话等事例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
第二段(第14—19段)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展示了老人对海鸥的那份令人震憾的情。
3、再读课文,质疑
1)学生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思考:课文中哪些地方,你特别感动?或哪些地方你有疑问,在文中标示出来。
2)小组交流。
(1)老人为什么会这样做呢?
(2)当老人死后,海鸥为什么会有那样的举动?
。。。
4、小结
1)我们体会到了老人对海鸥的照顾是无微不至的,海鸥也与他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2)学到这儿,你有什么想说的?(引导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5、作业布置
1)书写生字、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课文内容,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情谊。
2、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句子的意思,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新课
2、读思结合,学习1至13自然段
过渡: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老人与海鸥的世界,去感动物与人的真情。1)从哪些地方你能体会到老人与海鸥的深厚感情,勾画出相关的语句,进行批注。
2)集体交流:抓住重点段落进行理解。
(1)“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嘬起嘴向鸥群呼唤。
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老人的动作是那么娴熟,与海鸥之间的配合是那么默契、和谐。抓住“扫”字,说
作者把鸥群吃食的样子写得生动传神。海鸥飞翔的美丽,使人感受到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动人情景。)
(2)“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多么朴实的名字!然而透过这一个个朴实的名字,我们看到的是老人对海鸥的亲昵,对海鸥的爱。老人亲昵而自然地呼唤着一只只海鸥,就像呼唤着自己的儿女。也许老人并不会唱歌,可一声声对海鸥的呼唤,不就是一首首动听的歌曲吗?)
(3)“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朋友告诉我,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只为了给海鸥送餐,根海鸥相伴。”
从老人的外表描写,你能感受什么?
(勤俭的老人,却无私地对海鸥的付出,这是源于对海鸥的爱。这是一个十分简朴的老人,可就是这样一个勤俭的老人,却用自己不多的退休工资给海鸥买食物,天天步行二十余里去喂海鸥。是什么给了老人这么大的动力?无疑,是老人对海鸥那种无私的爱。这里用不多的文字,向读者呈现了一个爱海鸥的老人形象。)
(4)指名朗读1—13自然段,读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指导朗读,感受老人对海鸥的爱。
3学习第二部分 1)读第14—19自然段,思考:安放老人遗像的地方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结合课文内容,跟同学讨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2)自主学习后汇报一下“意想不到的事情”是什么事?
(海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海鸥纷纷落地,在老人遗像前站成两行,肃立不动,我们收遗像时,像炸了营似的扑过来)
3)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因为海鸥和人一样,也是有感情的,而且很丰富,他们和老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们失去了一位好朋友,感到伤心、难过。)
4)再读课文,在书的空白地方写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最后在全班交流。
(1)“鸥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来瞻仰遗容的亲属。”
(抓“瞻仰”一词体会海鸥对老人的敬仰、尊敬及把老人当作亲人。)(2)“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衣天使。”
海鸥也像人一样,它们有着人一样的感情。急速翻飞后,海鸥们“纷纷落地”,“在老人的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是那么的严肃和安静,也许它们知道老人再也不会来了,于是它们默默地“肃立”,好像在i为老人守灵。这样的场面们,相信无论谁都会为之动容。
(3)“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
(为何用“扑”而不用“飞”?引导学生想像海鸥大声鸣叫似乎在说些什么?从“白色旋涡”体会海鸥对老人的不舍、悲痛,对老人的一片深情。)
(4)“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涡中脱出身来。”
当老人的遗像被我们收起时,海鸥们的举动又是那么地让人吃惊,所有的海鸥都大声鸣叫着朝遗像扑过来,飞动的翅膀形成了一个白色的漩涡,使我们几乎无法脱身。海鸥们是那么舍不得离开老人,它们在用自己特殊的方式表达对老人的留恋。
(2)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海鸥对老人的感情。
3、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感受?用
一、两句话写一写。2)交流收集海鸥老人吴庆恒的资料。
3)你身边有没有热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人。
4、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中你最感动的部分。2)写一写你和动物之间的故事。
教学反思
动物是我们亲密的朋友,它们和我们一起组成了丰富、美丽、和谐的世界。《老人与海》一文选自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组的第一篇课文。这组文章讲述了发生在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展示了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会让我们的心灵受到一次次的震撼。《老人与海鸥》就是这样的一篇课文,讲述了昆明一位叫吴庆恒的老人十几年如一日,如亲人般地照顾、喂养翠湖边的海鸥。当老人去世后,海鸥自发为老人守灵,不忍离开自己的亲人。根据文章的特点和六年级学生的感知水平,我定下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8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理解“塑料、饼干、节奏、乐谱、吉祥、企盼、急速、抑扬顿挫、相依相随”等词语。
3、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句子的意思。
4、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5通过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 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而本课的重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感受到老人与海鸥之间亲人般的深厚感情。为突破这一教学重难点,我从以下几方面设计引导: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接触到这个文本,我脑海中马上浮现出丹顶鹤姑娘的故事。因为那个故事
深地感动了我,那一首《丹顶鹤的故事》曾深深地震撼了我。所以,我以这首歌曲开篇,是为了创设一个美好的情境,让学生沉浸在人与动物美好的感情之中,为教授本文作好铺垫。
2、中心句贯穿全文,反复出现 在学生阅读全文后,教师立刻请学生找出文中描写老人与海鸥之间关系的一句话,也就是文章的第13节:“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从1-13节中找出体现老人与海鸥这种亲人般关系的语句。这样,整篇文章的线索就很清晰了。另外,教师在小结处以及提到老人部分的时候也适时出现该中心名,随着阅读感受的不断增加,对该句的朗读处理自然也一次好于一次。
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寻找中心句时并没有一下子找到,现在想来,可能是教师太过心急,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少,毕竟文本还是比较长的,或者教师可以改变一下提问方式:课文的哪一小节写清了老人与海鸥的关系?这样指向性就更明确了。
二.落实到具体的语言文字去感受这亲人般的深情
课文的1-13节,字里行间洋溢着老人对海鸥那份浓浓的爱,深深的牵挂。我把这些内容分成四大块,也就是课件上出现的四段话,这四段的教学基本以学生感悟、朗读为主。个人觉得处理得较有特色的第3小节的教学,引导学生找出描写老人与海鸥动作的字词。并采用师生对读,男女生对读的方式感受到老人与海鸥之间的默契、和谐。在教学10—13节的时候,教师给学生的思考时间太少,在几个学生谈到点的时候,并没有再让学生深入品读下去,如老人企盼能和海鸥去滇池一处就挖掘得不够。
三、拓展资料的补充以及抓住“褪色”一词更体现出老人对海鸥的深情图片、音乐、感性的介绍,抓“褪色”这个关键词,都能把学生引入情境中,似乎亲眼目睹那位可敬的老人。教师又适时出现说话练习,请学生想象十我年来,无论发生什么样的情况,老人每天都怎么样,这么一来,老人的形象就非常鲜明了。这我觉得也是处理得较有特色的地方。
四、练笔激发想象,现次点出老人对海鸥的深情
原本设计这个环节的用意在于再次感受老人与海鸥的爱护、眷恋,但现在想来这个环节可以放在第二课时进行,一来时间不够充裕,二来这个练笔对学生来说一时间要完成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反思整节课的教学,线索清晰、结构完整,学生也走入了情境,基本达成教学目标,但在具体操作上总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教师也缺乏教育机智应对
第二篇:《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一、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情感。
二、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体会句子的意思,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三、帮助学生学会 “褪、撮、挫、昵、啧、瞻”6个会认字和“鸥、褪、饼、挫、昵、俯、驻、歇、瞻、涡”10个会写字;掌握“海鸥、褪色、饼干、抑扬顿挫、亲昵、俯身、驻足、瞻仰、旋涡”等词语。
教学重点:
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怎样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教学难点:
懂得动物和人类是好朋友,激发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制作课件,学生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1),这是一位老人的塑像,这座塑像坐落在云南省昆明市的翠湖公园里,这座塑像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不是政府拨款所建,也不是财团出资,而是昆明市的市民自发捐钱塑造的,它成为昆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昆明人亲切地称它为“海鸥老人”。那么这位老人与海鸥之间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故事,会使得市民去这样做呢?今天我们就随着作者的脚步走进这个故事。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老人与海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一想文章写了老人与海鸥的哪些事?
开始吧!
(教师巡视指导,点拨。)
好了,同学们都读完了课文。在分析课文之前,老师先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请看大屏幕上的生字新词(出示课件2)
撮嘴呼唤
抑扬顿挫
亲昵说话
啧啧称赞
翻飞盘旋
扇动翅膀
肃立不动
白色旋涡
⑴
先自己练读一下
⑵
谁来读一读试试
(3)你读得真好,声音洪亮,而且读得准确,你带领同学们读一遍吧。
看来同学们的预习做得不错。
2、读着这两组词,你眼前分别出现了哪两幅画面?
……
……
师:还有同学补充吗?
……
简单的说,课文就写了这两件事:先是老人喂海鸥,再写了老人去世后,海鸥为老人送行(板书)
3、两个场景中,让你们意想不到的是哪一个?为什么?
第二个场景让你意想不到,其他同学也是这样的请举手。
(看来,大部分同学觉得海鸥为老人送行让自己意想不到。)
三、分析课文,读出“意想不到”
第一部分:
1、实际上老师在阅读课文的时候,和你们的感受是一样的,老人去世后,在安放老人遗像的地方,海鸥们的举动太让人惊异了。
那么这位老人究竟为海鸥做了些什么,让海鸥为他这样做?老人的做法与一般的游客有什么不同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1—13自然段,用横线划下来,我们过会儿交流。
(开始吧!)
2、交流:谁来说一下:这位老人究竟为海鸥做了些什么?他与一般人做法有什么不同呢?
(1)(放食物的方法也不同)
第三自然段后半部分(课件展示)
生:放食物的方法也不同。他是顺着栏杆边走边放,不是像一般的人一样随便扔。
师: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
也就是说老人快,海鸥就快,老人慢,海鸥就慢。
老师想想问一问,老人为什么时快时慢呢?老人什么时候会快?什么时候又会慢呢?
生:海鸥多的时候,老人就快。
生:海鸥吃得快的时候,老人就快。
师:什么时候又会慢呢?
生:海鸥吃得有些饱的时候就慢。
师:多有意思啊!表面上看是海鸥依着老人的节奏在起起落落,而事实上是老人依着海鸥的节奏在边走边放。
谁来读读这句话?
A、海鸥来得多了,吃得快了,谁能欢快地来读读?
B、海鸥来得更多了,吃得更快了,谁能更欢快地来读读?
C、海鸥吃得心满意足,老人也放慢了速度,谁能这样来读读。
评价:读得太棒了,通过你们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这群起起落落翻飞的海鸥
好了,同学们,我们再往下看,从“翻飞的白色,有声有色的乐谱当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或者说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对啊,这是一幅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
(2)再往下看,老人的做法与一般人相比还有哪些不同?
(老人的呼唤和一般人不同?)
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
抑扬顿挫是什么意思?
声音高低起伏,停顿转折。
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呢?
对啊,老人在呼唤他的这群可爱的海鸥们!
从这儿看出老人与海鸥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对啊,很熟悉,很和谐,很亲密,老人还给它们取了名字,说明老人与海鸥相处了很长的时间。
师:在老人的心中,海鸥就像他自己的──
生:子女;每一只海鸥都有自己的──
生:----名字。
在这声声的呼唤当中,我们分明感受到了老人对海鸥的一种怎样的情感?
深深的喜爱之情!
谁再读这段话(第四自然段),读出你的体会,读出这种抑扬顿挫,读出老人对海鸥的这种喜爱之情。
(指名读,2个,一个差点的,第二个好点的。
评价:
第一个,读得有那么点喜爱之情了,谁能读得更喜爱一点!
第二个,读得很有感情,音质也很好,真可谓是中国好声音啊!来,把掌声送给他。可以班里齐读,把喜爱之情,把自己的理解读出来)
同学们想一下,在这么多的海鸥当中,老人可能更关爱哪一个?
独脚(原因:因为独脚是一只残疾海鸥,老人给予它更多的关爱。希望咱们同学,在日常生活当中,给予残疾人更多的关爱,好不好?
(同学们的回答太给力了!老师先给大家点个赞!)
(3)老人对海鸥的喜爱还体现在哪些句子当中?
(学生各抒己见)老师相机点第十自然段:提起海鸥,老人的眼睛立刻生动起来了……
同学们,在什么情况下,你的眼睛立刻生动起来?
学生答
老人还说海鸥是一种怎样的鸟?……海鸥是吉祥鸟、幸福鸟……十多年前,海鸥一来,我就知道咱们的福气来了。
(4)通过刚才的阅读,我们可以感受到老人非常喜欢海鸥,老人除了非常喜欢海鸥,老人还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他的穿着有什么特点呢?)
俭朴
哪些句子看以看出来?
第二自然段,(找出体现俭朴的词语:褪色、过时布衣,褪色、褪了色)
从第二段中除了俭朴,我们还读出了什么?
(他每天是怎样赶到翠湖边的呢?)
他要每天步行二十余里,老人喂海鸥非常的不容易
你有没有每天步行二十余里,爸妈呢?老师呢?都没有
(通过朗读,读出那种俭朴和不容易)
通过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这位俭朴的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去翠湖边喂海鸥,他的确非常的不容易。我们是不是应该给他点个赞?(竖大拇指)
第二部分:海鸥为老人送行
俭朴的老人就这样坚持了十年,(音乐起)十多年了,每日必来的老人,竟然有两天没有来了,他在家里躺了两天之后,老人就再也躺不住了。也许他知道自己不久将离开人世。于是他特意换上自己唯一的一身新衣服,拖着沉重的步子,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他再次步行20余里,最后一次去看他心爱的海鸥,与他们做最后的道别。
几天后,老人去世了,我们把老人的照片放大,想把老人去世的消息告知世人,也告知这些可爱的海鸥。就在这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那么同学们,此时,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呢?谁来带着感情读一读15自然段破折号后面的部分?
找学生读
谁来接着把16自然段读一读(学生读16自然段)
谁再来读17自然段(学生读17自然段)
海鸥们不会说话,但老师却分明听着它们在如泣如诉地说着什么,原来它们把自己的语言都化做了一个个的动作,同学们,通过刚才几位同学的朗读,你们找到海鸥们的这种特殊的语言了吗,面对着老人的遗像,海鸥们都做了些什么呢?
谁来说?你说(指名说)
16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
16自然段
轮流飞到老人的遗像前,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
15自然段
翻飞盘旋,连声鸣叫。
……
师:同学们,老师带着自己的感情把这几个自然段深情地读一遍(课件展示)
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
海鸥们纷纷落地,竟然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他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当我们不得不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他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涡中脱出身来。
同学们,读了这些句子,你又有怎样的感受呢?
(课件展示)
A、先从第一自然段来看:围着老人遗像翻飞鸣叫的海鸥,为什么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
那是因为也许海鸥已经意识到老人去世了……
B、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
瞻仰是什么意思?(恭敬地看)
从瞻仰一词当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海鸥对老人的尊敬、爱戴之情。
C、从“肃立不动”这个词语当中,你又读出了什么?
海鸥对老人的去世非常悲痛、非常难过
D、同学们,从“炸了营似的“扑”和“扑得那样近” 飞动的白色漩涡
这些字句当中,你又感受到了什么呢?
海鸥非常留恋老人;阻止人们拿走老人的遗像;想多跟老人呆一会。
谁再来带着自己的感情把这几个段落深情地读一读? 点评:声音洪亮,感情真挚。
同学们,你们说此时此刻在海鸥的心目当中,老人还仅仅是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吗?
显然不是,老人已经是他们的亲人(板书)了。他们不想离开老人,海鸥之所以有这样不同寻常的举动,是因为老人给予了它们不同寻常的关爱。
小练笔:
同学们,面对着这样一位善良的老人,面对这这样一位如此热爱动物的老人,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如果这位老人被评为本的感动中国人物,请同学们拿起你的笔,为这位老人设计一段颁奖词吧!(课件展示)
来,谁来把自己为老人设计的颁奖词跟同学们分享一下?
(提问)写得太好了,语句优美,感情真挚。
总结:
同学们,动物也是有灵性的。万物都有灵性,只要我们善意地对待我们周围的一切,他们也会用爱回报我们。
课下,老师推荐大家读一读沈石溪的《最后一头战象》(课件出示),相信大家会收获更多的感动。
好了,这节课就上到这,下课。
教学反思:
《老人与海鸥》一文选自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组的第一篇课文。这组文章讲述了发生在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展示了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老人与海鸥》就是这样的一篇课文。本课教学重点是练习以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这种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这堂课我再2014年督导的时候讲过,当时市教研员孙善丽老师给我听课并进行了指导。今年的电教优质课,我再次讲了这一课,这一次的授课,我依据本课教学重点,从揣摩其写法并迁移练习设计本课教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设计实施的。
一、聚焦题目知内容 通过“海鸥老人”和“老人与海鸥”两个题目的对比,既让学生继续领会题目是文眼的作用,又掌握通过扩题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还提高写作文要好好揣摩文题的意识。
二、关注词语梳脉络
这篇文章虽长,但结构清晰,通过出示两组词语想象画面,既检查了预习,又帮助学生轻松理清文章的两大部分。
三、揣摩感情学方法
首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中心句,既快捷又精准;接着努力做到长文教学选“点”的重要,选择体现文意的“亲人一样”这个“点”切入,带动全篇,起到了牵一句而动全身之功效果。最后紧扣“亲人一样”,读、思、说、议论,品味语言,体会老人对鸥海的关爱情,同时领会抓外貌、动作、语言。
四、拓展迁移练写法
用课文教语言,把课文当成数学中的例题,通过课文字词句段篇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让学生掌握把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写具体的方法,顺势迁移,展开想象并运用刚刚学到的方法,描述老人照顾生病或受伤的海鸥。
整节课思路较清晰,但问题不少,课堂上我的评价语言还不够精准,有时候重复了学生的发言,有时候仅仅对学法上作了指导,没有围绕目标做有效的评价。并且在语文课堂上,教师需要对学生即性的、瞬时的评价,这样才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发展。但显然我的倾听能力不足,有些地方做不到及时有效的评价。
第三篇: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与反思
《老人与海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孔杨
教学目标:1.学习8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理解“褪色、亲昵、企盼、瞻仰、抑扬顿挫、有声有色”等词语;读通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2.通过阅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在读中感悟课文所表达的真情实感。3.学习课文第一部分,体会老人对海鸥亲人般的感情,揣摩作者是怎样把这种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教学重点: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重点语句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教学难点:揣摩作者是如何将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的。基本课型:教读感悟课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圈点勾画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主人公在翠湖公园里的塑像图片。教师叙述并质疑:同学们,这就是昆明翠湖公园里老人的塑像,在你们的心目中,塑像的主人公应该是些什么人?(生答:英雄,诸如黄继光之类的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诸如雷锋叔叔„„)
2.图片中的这位老人跟大家想的可能不太一样,他只是一名普通的退休工人,像这样由昆明全体市民自发捐款为一个普通人塑像在我们中国还是破天荒头一回!那在这位特殊的老人和这群特别的海鸥之间到底发生生了什么事情呢?就让我们随着第21课,一起走进他们之间的感人故事吧!
3.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通过预习课文,谁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概括老人与海鸥之间的关系?(生答: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每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2.课文是通过哪几件事情,来把老人与海鸥的这种关系写下来的?(指名学生说,教师加以指导)
3.师生交流,总结。(喂食海鸥,唤唤海鸥,谈论海鸥,海鸥为老人送行)
三、品读课文,体味语言。
1.老人和海鸥是联系在一起的,读懂了老人,也就读懂了海鸥。请同学们重点关注描写老人的第1-13自然段,想一想:老人的哪些做法打动了海鸥,当你找到这些句子时,拿横线划下来,并写下自己的感受。2.指名学生读自己划出来的句子,并和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句子一:“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朋友告诉我,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1)读了两句话,你有什么发现?(三个“褪色”、外貌描写等)(2)从三个“褪色”来看,你认为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生活节俭、衣着朴素)(3)老人自己的生活这么节俭,对海鸥却从不吝啬,从哪些词中让你体会到老人对海鸥的关爱?(理解“每天”、“二十余里”)(4)老人这么做是一件容易的事吗?相机导出教师课前搜集的一些资料,加深学生感受老人对海鸥的无私的爱。“这位老人是昆明化工厂的一位退休工人,每个月挣300块钱的工资,平时最大的开销就是2毛钱一包的金沙江牌香烟,出门时决不坐公交汽车,因为他舍不得花那5毛钱的车费。为了节省钱,一碗干饭,两个馒头,一碟咸菜就是他一天的伙食;生病不舒服了,也绝不到医院看病,能挺就挺过去,实在不行,也只是买些草药煎着喝;但是这位老人却舍得买4.5一斤的饼干给海鸥吃!老人去世了,我们发现他家里最值钱的竟然只是6个鸡蛋,而这鸡蛋也只是他给海鸥做饼干的配料。”(5)我想这个故事里的每一个数字一定深深打动了你的心,想说点什么吗?(通过教师的介绍补充,进一步引导学生感悟老人对海鸥的爱)(6)指导学生带着这种感情朗读这段话。
句子二:“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1)读了这段,你读懂了什么?(动作描写、老人喂海鸥的画面十分和谐、默契,美得像一篇美妙的乐谱)(2)用“▲”标出描写老人的动词,交流说说标出哪些动词(3)从这些动词中你能感受到什么?(老人的动作是那么的娴熟,与海鸥之间的配合是那么默契、那么和谐!老人对海鸥就像对儿女一般)(4)指导学生朗读,读出老人对海鸥就像对儿女那样细心、耐心。3.小组合作,研读后面部分。
(1)师启发:刚才我们重点研读了2、3自然段,是抓住老人的外貌、动作描写,和海鸥的细节描写来体会的。接下来,同学们按照这样的读书方法小组合作读后面几段,继续感受老人与海鸥的情谊。
出示要求:①找出有关句子细读。②在小组内交流读后体会。③全班交流:用“我读懂了„„”汇报。
出示提示:①“亲昵”是什么意思?“抑扬顿挫”地唱是怎样的唱?模仿老人的样子说说②老人为什么说海鸥最重情义,心细着呢?这段话该怎么读?为什么?③“老人望着高空盘旋的欧群,眼睛里带着企盼。”“企盼”是什么意思?老人在企盼什么?(2)学生自主研读,小组交流读书心得。(3)全班汇报交流。
(4)教师小结:多么美好的画面,多么和谐的场景,它成了翠湖公园里最美丽的景色。孩子们,如此亲密的关系,这样的亲人般相处的场景,在翠湖边上演了一次吗?是啊,这美妙的画面上演在十多个冬季,一千多个日子啊!读句子——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四、总结升华,巩固拓展。教师小结学法: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主要抓住人物的外貌、动作和语言等细节之处进行揣摩文本来领悟人物、动物的情感。课后,大家可以用这样的方法自学第二部分的内容。下节课,我们再去细细品味海鸥对老人的那份震撼人心的情意。附板书设计: 老人关爱海鸥亲人
喂食海鸥呼唤海鸥谈论海鸥
教学反思:这篇课文的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我立足于在学生阅读全文后,立刻请学生找出文中描写老人与海鸥之间关系的一句话,也就是文章的第13自然段:“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新人一样”。然后,从1-13段中找出体现老人与海鸥这种亲人般关系的语句。这样,整篇文章的线索就很清晰了。另外,教师在小结处以及提到老人部分的时候也适时出现该中心名,随着阅读感受的不断增加,对该句的朗读处理自然也一次好于一次。课文的1-13段,字里行间洋溢着老人对海鸥那份浓浓的爱,深深的牵挂。在这部分内容中,我主要研读了老人的外貌和喂海鸥的细节。这部分教学基本以学生感悟、朗读为主。个人觉得处理得较有特色的是第3小节的教学,引导学生找出描写老人喂海鸥动作的字词。并采用教师范读,学生齐读方式感受到老人对海鸥亲人般的情感。但是在对这一段的处理上,我感觉读得还不够,如果老师读写老人的句子,学生读写海鸥的句子,这样对读,学生还能感觉到老人与海鸥的默契与和谐。但是在教学10—13段的时候,我给学生的思考时间太少,在几个学生谈到点的时候,并没有再让学生深入品读下去,如老人企盼能和海鸥去滇池一处就挖掘得不够。
第四篇:《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与反思_课件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与反思
1、单元安排
本单元的主题是“人与动物”,选编了发生在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一个个真挚感人的故事。学习本组课文除了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更要体验文中的真挚情感。并且学习把这种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方法。在本课的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课文简说
这篇课文讲述是一个清贫的老人与翠湖边的海鸥结下了不解之缘。每逢冬季来临,老人与海鸥便相约在翠湖之畔,风雨无阻。老人视海鸥为儿女,海鸥视老人为亲人,老人与海鸥之间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然而有一天,老人去世了。海鸥们令人意想不到的举动让人们看到了海鸥竟然和人一样有着自己强烈的情感,并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它们的情感,让人为之震撼。
3、课文特点:
《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极具情感的感染力。前半部分描写了老人与海鸥相处默契,老人把海鸥当成自己的儿女来爱,他们之间相依相随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后半部分描写在老人去世后海鸥用它们独有的方式进行追忆和哀悼,让人不禁潸然泪下。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动物与人一样,有着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内心活动。一
学习目标 学习课文第二部分,体会海鸥对老人的情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语句,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句子的意思,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海鸥对老人的难舍难分之情写具体的。二
教学重点:
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难点
揣摩作者是如何把海鸥对老人的深情厚意写具体的。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一位普通老人与环保的故事。故事发生在云南昆明翠湖边,名字叫《老人与海鸥》。生齐读课题,师板书课题。课文讲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十多年前,老人吴庆恒在湖畔偶遇一群北方飞到昆明越冬的红嘴鸥,从此,老人与海鸥结下了不解之缘。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生自由读课文,标出自己有疑问的地方。
2)生提出质疑,老师适时板书一些有价值的问题。
3)生通读课文,看看在预习的基础上还有哪些字词没弄懂的。
4)理解“褪色、嘬、抑扬顿挫、歇落、滇池、守灵、漩涡”等词语的意思。5)集体交流:小组内未解决的问题体提出来,大家帮忙解决。6)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可引导学生把课文分作两部分:
(《老人与海》讲的是一位普通的老人和海鸥之间建立起来的深厚情谊。)
第一段(第1—13自然段):通过老人喂海鸥、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亲切地说话等事例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
第二段(第14—19段)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展示了老人对海鸥的那份令人震憾的情。
2、再读课文,质疑
1)学生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思考:课文中哪些地方,你特别感动?或哪些地方你有疑问,在文中标示出来。
2)小组交流。
(1)老人为什么会这样做呢?
(2)当老人死后,海鸥为什么会有那样的举动?
。。
3、小结
1)我们体会到了老人对海鸥的照顾是无微不至的,海鸥也与他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2)学到这儿,你有什么想说的?(引导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5、作业布置
1)书写生字、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 直接导入 出示目标
导语: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文本,感受老人与海鸥的深情厚谊。请看今天的学习目标 学习课文第二部分,体会海鸥对老人的情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语句,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句子的意思 二 复习上文,渲染情感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感受了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情,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老人是如何爱海鸥的?在你脑海中能回忆起这些感人、温馨的画面吗?
生回答,回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教师出示感人的语段。有感情的朗读这些语段。
2、我们把老人对海鸥的那份爱浓缩问一句话:老人爱海鸥如儿女无怨无悔(生读)
过渡:正当我们沉浸在这温馨的一幕幕时,这位关心爱护海鸥,把海鸥当做自己儿女的老人,在十几天后却离开了这个世界„„(PPT出示)“当我们把老人的遗像放在湖边—— 的事情发生了。(生补充填空)理解“意想不到”
三 自读自悟,入情入境 快速默读14——19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在我们安放老人遗像的地方到底发生了哪些“意想不到”的事情?(2)、用文中的句子或是自己的话说一说“意想不到的事情”。学生自读课文, 3 交流 趁机出示 ppt课件 显示这四段文字。
5探究原因 :同桌讨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 6汇报交流(老人对海鸥那无私的爱)
过渡:是呀!凡事有果必有因,海鸥的举动虽在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让我们带着老人的那份情和爱去细细品味海鸥此时的情感!四 品读句子,感悟情感
(一)在这一连串“意想不到”的事情当中,你体会到了什么?选择一处最让你震撼的地方,大声朗读,用心品味。
(二)自学
(三)交流
随机出示幻灯片 预设段落一:
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点拨(1)你从哪里感受到的?(2)它们平时是怎样飞翔的,平时的叫声又是怎样的?现在的动作和叫声与平时有什么不同?
(3)请你大声地朗读将这种情感表达出来。预设段落二:
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他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点拨;(1)你从哪里感受到的?
(2)你感受到了什么?
(3)那就把你的感受用朗读表达出来把!预设段落三:
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的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涡中脱出身来。
(1)引导学生 抓住“炸了营、扑、大声鸣叫”描写海鸥动作和叫声词语,感受到“意想不到”。(2)体会“炸了营”。
(3)理解“扑”字的效果,想象“扑”这个动作。对比下面两句话,看看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飞过来。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
总结① 因为海鸥们意识到就要和老人永别了,希望阻止我们拿走遗像,所以朝我们“扑”过来,感觉海鸥非常的着急。
②海鸥们希望能再多看老人一眼,希望老人们的遗像能多停留一会儿,所以“扑”更能体现出海鸥们那种伤痛、无奈、急切、焦虑的心情。
(4)想象一下:海鸥们急切的不想我们拿走遗像,“大声鸣叫”着,你认为它们似乎在说些什么呢?
(5)把你的感受用朗读表达出来。
四 配乐引读,情感升华
师:是啊!有一天,老人突然去世了,海鸥们再也看不到那熟悉的身影,再也听不到那亲昵的呼唤,再也寻不见那个真心照顾它们陪伴他们的老父亲,它们像忽然被抛弃的孩子,此时此刻他们怎能不伤心!怎能不难过!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读出这份难舍难分,生死相依的情感。PPT出示文字引读。师读:遗像被我们带到翠湖边,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生读相应文字
2师读:我们急忙从老人的照片旁退开,为海鸥们让出一片空地— 生读
3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 生读 总结海鸥对老人的情感。(像父亲一样 眷恋 依恋 相依相随 生死相依 难舍难分)板书对联的下联:海鸥恋老人似父亲难舍难分 五
体会写法 妙笔生花
过渡:海鸥对老人的这份眷恋,这份生死相随,难舍难分之情令我们震撼,令我们感动!回看这三段文字,没有一滴眼泪,没有一声诉说,作者却让我们看到了一群有情有意的海鸥。作者是怎样把海鸥的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呢? 交流:从海鸥的动作和叫声感受到的。
过渡:老人与海鸥的故事感动了所有人,在热心市民的建议下,昆明《都市时报》、翠湖公园、昆明市园林绿化局带头为海鸥老人“吴庆恒”打造了一个雕像,这也是第一个为平民打造的塑像!1出示ppt 小练笔
妙笔生花
当这个老人的雕像来到翠湖边的时候,那又会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呢?海鸥们此时此刻又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的?请同学们拿起笔想象一个情景写一段话。(提示:仿照本课的写法,用动作和叫声来表达海鸥的情感、内心世界)2教师引写:
我们把老人的塑像放到翠湖边。感人的一幕发生了—— 学生想象画面进行练笔 3展示习作 六 总结
和人一样,动物也有自己的爱憎,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情怀。人类在动物身上付出的每一份关爱,动物都会加倍的奉还我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创和谐。
板书 老人与海鸥
海鸥恋老人似父亲难舍难分老人爱海鸥如儿女无怨无悔
教学反思:
所得:紧扣了本课的读写结合点,调动了学生习作的积极性。恰到好处地抓住了训练学生习作的最佳时机。
于永正老师在指导我校语文教研时曾反复强调:“听和说相比,说更重要;读和写相比,写更重要”。张田若教授也说:“阅读教学要把„写‟挤进去。我也曾试图将读写结合点放在第一部分,老人喂海鸥的那部分,”这次练笔虽然有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学生也有想象,但写作内容只是对文本内容的填充,没有能力的训练与提升。
后又认真研读单元目标,把重点放在海鸥对老人的情感上,这样就又发现18段是一个读写的结合点,但是后来考虑到作者已在此前把海鸥的那种眷恋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了,再让学生写唯恐兴致不高。于是我把目光聚焦到了故事的结尾之处,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引出了这段习作,学生兴致高涨,短短三分钟学生就已妙笔生花:
例 生 1;我们把老人的塑像放到翠湖边。感人的一幕发生了——几只正在觅食的海鸥突然看见了多日不见的老人,立刻高声鸣叫起来,叫声引得其他海鸥也一起飞来,他们围着老人的塑像翻飞盘旋,纷纷落到老人周围,把老人围个水泄不通。
生2 我们把老人的塑像放到翠湖边,感人的一幕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飞来,落在塑像旁边,大声鸣叫这,有的落在老人的肩上,有大落在老人的手上,有的则扑倒老人的怀里,像是久别的儿女见到了父亲„„黑色的塑像瞬间变成了白色 —— 一座由海鸥组成的伟大父亲的塑像。„„
本课教学使我认识到: 教师解读教材应立足于“读”,着眼于“写”,充分发挥每篇课文的作用,立足课文特色,找准课文的“读写结合点”,适时地让学生去练笔,做到“读中学法,读中悟法、作中用法”,夯实学生文字功底,使阅读中得来的知识转化为作文的能力。让“读写结合”的训练更加科学有效。所失
: 由于本人水平所限 感觉学生读得还不太到位。
第五篇:《老人与海鸥》教学反思
《老人与海鸥》教学反思
——胡成然
《老人与海鸥》一文选自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组的第一篇课文。这篇文章讲述了发生在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展示了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课文语言朴实,平凡中包含深情,令读过的人无不为之动容。为让学生认识到,动物是有灵性的,它们是我们亲密的朋友。我们对它们所付出的任何一分感情,都能得到它们加倍的回报。
课上我先引出“老人喂鸟图”、“海鸥送别图”两画面。然后引领学生走进“老人喂鸟图”,感受人鸥情。通过与学生交流感受深刻的词句,让学生体会到“老人爱海鸥,胜过爱自己”的感人情怀。如学生交流“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学生抓住“十多年了,每天必来”体会到老人对海鸥的爱。我相机进行小结:爱是十多年的坚持!再如学生交流“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三个“褪色”充分感受到老人十分勤俭。教师小结:爱是节衣缩食给海鸥喂食,爱是爱海鸥胜过爱自己!此外,还有“爱是亲昵的取名,爱是亲热的说话,„„”如此一步一步把老人对海鸥的爱具体化,让学生油然而生感叹:老人确实是把海鸥当成了自己的“儿女”啊!为第二幅“海鸥送别图”作下铺垫。
第二幅画面应该是全文的高潮部分,尤其是海鸥为老人守灵的场面,我也想将重心倾斜在这里。和学生一起品读送别段,品悟海鸥情。在初步的朗读交流之后,我的设计是:面对着老人的遗像,伴着哀婉的音乐,引导学生们把自己当成海鸥,回忆与老人生活在一起的点滴,为老人静默三十秒。这表面平静的三十秒,应该是学生们思维和感情澎湃的三十秒。之后再让学生互动,扮演海鸥与老人进行对话,倾吐无尽的思念和牵挂„„随后让学生伴着音乐,读课文片段,学生入情入境、声情并茂。最后,再伴着音乐,出示老人喂鸟的形象,和老人的名字,让孩子们永远记住这个可敬的老人!
在教学中,我从整体把握教材,注意了文本段落间的联系。如第12小节“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十多年了”表明时间之久,“每天必来”说明了任何困难阻拦不住老人。这句话在前面“老人喂鸟”、“亲昵取名”、“亲密交谈”等几个镜头基础上,更深层次地说明了老人爱海鸥之深。于是我把这句话反复出示,并让学生反复读,如此层层深入,使老人的形象以及他爱海鸥的感情,在孩子们的脑海中越来越高大,已越来越受感动。
反思整节课的教学,学生反应不尽如人意时,我被动等待。当孩子的回答不到位时,我没有很好地进行点拨,而是一昧地期待孩子的精彩,浪费了很多时间,致使教学任务没有在规定时间里完成。“被动就会挨打”在我身上有了真实地体现。因此,驾驭课堂的能力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