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疾病控制与卫生监督工作发展规划
疾病控制与卫生监督工作发展规划(2011——
2015)
为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就我县“十二五”期间的疾病预防控制与卫生监督工作作如下规划:
一、全县疾病控制与卫生监督工作现状及问题 “十一五”期间,全县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工作不断发展。通过政府补助、单位自筹和职工集资等形式筹措资金,完成了县疾控中心大楼和新址建设并投入使用;各种法定传染病发病稳中有降,无重大传染病暴发流行;计划免疫工作达到全国先进水平;新增儿建证建卡率达到100%;七苗接种率达到98%;全县14处预防接种门诊全部达到市级规范化标准,其中12处达到省示范化接种门诊标准;实现并维持了“无脊髓灰质炎”状态;艾滋病筛查实验室发展到5处,探索建立了重点人群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区域协作机制;实施卫生监督力量下沉,12处乡镇卫生监督所挂牌运转。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制约疾病预防控制与卫生监督工作发展的不利因素也不断显现。一是县级疾控机构人员年龄老化、专业结构不合理现象突出。2009年12月县疾控中心现有工作人员中40岁以上的占到总人数60%以上,近几年招考调入的数名人员多数为非卫生专业人员。二是多年累积的债务负担沉重。县疾控中心搬迁和综合楼建设需要的600多万元资金中,县财政只以减免部份年度财政调控金的方式投入了部份资金,其他大部分资金是县疾控中心通过建设单位垫资和职工集资方式自筹的,再加上近几年进行实验室质量认证购置仪器设备,因而产生了大量债务。三是随着国家惠民政策的实施,收费服务项目不断减少,疾控机构自身造血能力不足,亟需建立健全经费补偿机制。
二、规划目标
1、健全完善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协调配合、业务机构各司其职的工作体制机制。
2、加强能力建设,健全县乡村三级防治网络,增强乡镇卫生监督所的建设。
3、突出防治重点,力争全县重大疾病防治取得明显突破,职业卫生、学校卫生、饮水卫生等公共卫生水平进一步提升。
4、业务工作指标:
(1)到2015年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比2010年降低10%;
(2)麻疹、脊灰、百白破、卡介苗和乙肝、乙脑、流脑疫苗接种率达到99%;
(3)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率达到80%以上,职业健康体检率达到80%以上,接触放射线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率达到90%以上。
三、主要任务
(一)持续推进重点疾病的预防控制
1、构建科学、高效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全面建设层次清晰、机构健全、职责分明县、乡、村三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照职能明确、规模适度、精干高效的原则进一步加强规范化建设,在人员、设备方面逐步充实乡镇防保站,提高各级疾病预防控制的工作能力。
2、建立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建设结构完善、功能齐全、反应敏捷、高效联运、保障有力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机制,提高应急能力,最大限度地保障全县人民的生命安全。加强全县55个公共卫生综合监测点的管理。根据各类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和传染病流行规律,组建精干、高效的应急专家库和机动队。进一步完善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工作,提高疫情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建立健全疫情分析、调查、核实等制度。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各项准备工作。
3、认真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依法开展传染病防治工作。继续抓好艾滋病、霍乱、结核病、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等重点传染病的防治工作,确保不发生暴发流行。认真做好救灾防病工作,加强预测预报,做好组织、物资、技术准备,立足于抗大灾、防大疫。
4、全面加强免疫规划管理,保持“七苗”接种率在99%以上。进一步加强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继续巩固已取得的计划免疫工作成果,新生儿建卡建证率为100%,疫苗相关疾病发病率达到国家规定的发病率水平,确保无脊灰成果。力争到2015年全县14处预防接种门诊全部达到省示范接种门诊标准。
5、全面推进慢病防治工作。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控制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对健康的危害。加强麻风病人跟踪管理,巩固麻风病基本消灭成果。到2015年,要形成科学的慢病综合防治机制。社区居民的健康档案普及率达到90%,健康行为知识及格率达到70%,35—39岁人群体育锻炼率达到35%,无烟家庭达到65%,高血压患病率<13%,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90%,服药率80%,控制率35%,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标化死亡率比2005年下降5%,麻风病发病率控制在0.01/10万以下。
6、做好地方病、寄生虫病防治工作,进一步巩固防治成果。以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为重点,落实综合性防治措施,促进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抓好丝虫病、疟疾和肠道线虫病等寄生虫病的防治,巩固已取得的防治成果。
(二)全面加强以职业卫生为重点的卫生监督管理
1、加强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加强卫生监督机构和执法队伍建设,改善卫生监督机构的执法办案条件,提高执法能力和管理水平,完善执法工作机制,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错案追究制和评议考核制,形成网络完善,队伍健全的卫生监管体系。增强乡镇卫生监督所内涵建设,不断提高监督覆盖率。
2、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综合协调,确保食品卫生安全。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全程监督管理工作机制,严格履行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做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安全信息公布,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
3、认真贯彻《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不断提高卫生监督检测率、从业人员健康查体率、“五病”调离率和卫生知识培训率。依照《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和《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要求,切实加强集中式供水和涉水产品管理工作。按照《山东省学校、幼儿园卫生安全管理专项整治标准》,开展学校卫生专项整治行动,积极探索社会和群众普遍关注的学校集体食堂的准入标准和监管模式。认真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监督覆盖率100%。开展尘肺病防治专项整治。按照《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要求,接害职工上岗前、离岗时健康监护检查率达100%,上岗后健康检查率达到90%。
(三)整合县域检验检测资源,不断提升卫生检验检测能力
依托宁阳县卫生检验检测中心(挂靠县疾控中心),按照卫生部、国家发改委印发的《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指导意见》要求,引进先进卫生检验检测技术,增添离子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大型、先进仪器设备,增加食品农药残留、工业企业作业场所有毒有害物质和公共场所、居民室内空气中甲醛、苯系物等检验检测项目,增强卫生检验检测能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三、保障措施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领导。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直接影响着经济发展和人民健康水平的改善与提高,集中体现了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和福利性,是投入少、见效大,惠及子孙后代的社会事业。要充分认识到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加强领导,把卫生防疫工作作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础性工作,加强公共卫生管理,制定并落实重大传染病的防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控制、救治和应对措施,降低重大传染病发病率,有效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证公共卫生安全。
(二)健全经费补偿机制。在公共卫生服务领域树立大卫生观念,进一步完善疾控和卫生监督事业的公共财政政策,强化计划免疫、加强传染病、地方病防控,提高公共卫生投入绩效。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在财力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逐步增大公共卫生事业的财政投入力度,健全公共卫生事业投入、补偿长效机制,坚持投入的公平性与可及性、成本效益性、公共卫生资源配置的合理性。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快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的人才培养,提升我县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工作水平,是建设经济文化强县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新问题新情况,必须把加快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的人才培养,优化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的人才结构,全面提高专业人才素质,作为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同时要深化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重点抓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分工明确、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精干高效,集疾病预防和控制,卫生检验、监测与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业务培训与技术指导为一体的疾病预防和控制机构。通过转变工作职能、调整内部结构、加快人才培养、引进先进技术手段、加强应用性研究等措施,努力把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纳入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促进高新技术在工作中的应用,从而把握主动权,使全县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〇一〇年三月二十四日
第二篇:卫生监督与疾病控制股工作职责
1.负责传染病、地方病、寄生虫病等防治规划的制订、实施、督查。
2.对重大疫情进行紧急处置,控制疾病发生蔓延。
3.负责卫生行政复议和卫生执法的监督。
4.负责卫生许可证的发放与管理微笑服务,上门办证。
5.从业人员体检合格后,4个工作日发健康合格证,材料完备后,8个工作日发放卫生许可证。
第三篇:2012年疾病预防控制与卫生监督工作计划
2012年疾病预防控制与卫生监督工作
2011年疾病预防控制与卫生监督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工作方针,创造条件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工作,为高新区建设和发展服务、为辖区群众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服务。
一、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树立高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与卫生监督工作者新形象
以建立和完善高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与卫生监督机构体制为契机,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将完成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1年重点工作贯穿于“创先争优”活动全过程,继续开展用卫生系统涌现出的鲁有强、刘易、朱翠芳、张学文等先进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对全体干部职工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医护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树立高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与卫生监督工作者新形象。
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行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适应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卫生改革的需要
在疾病预防控制与卫生监督中心成立之初就要将党风廉政建设、行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为建立一支高效、廉洁、务实、专业的疾病预防控制与卫生监督工作队伍的一个主要措施。按照打造“实力高新、魅力高新、活力高新”的要求,实行政务公开,公开机构职责、卫生行政许可事项与标准、服务内容与标准、办事程序、国家卫生惠民政策、收费标准、办理时限等,同时设立举报箱,公布投诉举报电话,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以民生为根本,以创建“和谐卫生”为宗旨,以规范监督执法行为、倡导诚信服务、提高保障能力为重点,实现行为规范化、服务亲情化、工作便民化、环境温馨化为目标的工作思路,发挥疾病预防控制与卫生监督工作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的示范带动作用。
以“创佳评差”活动为抓手,很抓职工教育,内练素质,外塑形象。将解放思想、科学发展、医德医风、优质文明服务、“率先发展、争创一流”主题实践活动、卫生法规、规范操作等学习教育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坚持一周一会,一月一个主题活动,深入系统地对职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倡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义利观,以卫生系统涌现出的先进模范人物为榜样,校正自己的人生坐标,使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以服务为遵旨”的服务理念入脑入心,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规范书写卫生监督文书,严格执行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程序,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纠、执法必严、文明执法和文明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三、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与卫生监督工作人员的法律法规与业务培训,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根据高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与卫生监督中心新组建和工作人员相应的疾病预防控制与卫生监督工作相关专业知识、卫生监督执法法律储备不足的特点,今年要集中时间与精力对工作人员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护士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结核病防治条例》、《艾滋病防治条例》、《射线防护及射线装置防护条例》等138部条例及890个卫生标准的教育培训,使疾病预防控制与卫生监督人员基本掌握相关卫生防病与卫生监督法律法规和卫生标准,有针对性的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执法工作。
加强对工作人员疾病预防控制与卫生监督工作基本操作技能的培训,特别是卫生监督执法文书的规范化书写及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程序、规范的锻炼与提高,力争在年内达到基本能开展一般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能开展简易程序的卫生监督执法工作。
四、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一)建立和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机制,力争年内工作机构、工作程序到位,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渭滨、陈仓两区的协助下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二)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管理,进一步提高传染病疫情信息网络直报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本信息报告质量,做好信息系统升级改造的准备工作。组织开展疫情报告管理的督导检查。
(三)切实落实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进一步加强结核病医防合作,以结核病防治项目带动全区结核病防治工作,全面加强病人发现、治疗和系统管理。在两区协助下不断提高报告率、转诊率、追踪率、追踪到位率和病人家属筛查率,特别是转诊率、追踪率、追踪到位率分别达到95%、85%、85%以上,结核病防治机构追踪到位率及病人家属筛查率达85%以上。
(四)学习贯彻《艾滋病防治条例》全面推进自愿咨询检测、高危人群行为干预、宣传教育等重点工作,宣传贯彻落实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
(五)免疫规划与预防接种 1.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条例》,按照《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的要求,组织实施我区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
2.组织开展1—14岁儿童麻疹强化免疫活动,加强麻疹监测工作。在两区协助下,七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
3.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建设,全面促进预防接种规范化门诊建设工作。
4.完成省市安排的出血热等相应传染病对应疫苗的应急接种工作和其他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响应工作。
(六)地方病防治
1.按照卫生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工业信息化部《关于印发〈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县级考核评估方案〉的通知》,继续开展碘盐监测和在校学生甲状腺肿筛查,普及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
2.配合市疾控中心切实加强大骨节病、麻风病防治工作,大力开展防治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提高居民自我防护的意识和能力。
(七)慢病防治
1.积极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围绕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等重点疾病,探索疾病控制工作与社区慢病综合防治工作的有效结合,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尽快建立健全有效预防和控制综合机制。
2.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学习贯彻全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纲要》,实行目标管理。结合重要卫生日,组织开展大型宣传活动,普及群众防病知识。加强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确保全区中小学校健康教育开课率50%以上。深入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示范医院创建工作,促进卫生行业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上新水平。
五、卫生监督工作
围绕社会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深入开展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医疗卫生、传染病防治、职业卫生、学校卫生等卫生监管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公共卫生安全,为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服务。
(一)、加快卫生监督体系建设,规范工作运行机制。探索建立设置合理、运作规范、监管到位的机构体系,健全专职卫生监督协管队伍建设,加强对协管人员和社区责任医生的业务培训,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和考核机制,充分发挥协管员队伍作用。打造以卫生监督队伍为主,协管员队伍和责任医师队伍为辅,真正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区、突出农村,能够为老百姓提供全方位监管保障的卫生监督执法网络。
在两区监督部门的配合下从业从员健康合格证持证率98%以上,卫生许可证持证率不低于95%,“五病”调离率100%。
(二)加强对卫生监督员队伍的培训管理
全年对卫生监督人员业务培训不少于12期,其中法律法规培训不少于6期,对卫生行政许可、卫生行政处罚等稽查每月不少于1次,全年不少于12次,卫生监督员风纪、风貌经常性稽查全年不少于10次。
(三)以“五小”卫生整治为主线,切实加强卫生监管工作。
加强对创卫工作“五小”管理长效机制的贯彻落实工作,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对“五小”单位实行量化分级管理。
(四)、打击非法行医,净化医疗市场。与工商、公安、执法部门联合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推行非法行医取缔告知制度,遏制非法行医势头。完善医疗机构量化分级监管,将民营医疗机构、门诊部、个体诊所、口腔诊所、部分社区卫生服务站列入重点监管。着力探索和建立医疗机构长效监管机制,加强对医疗机构负责人法律法规培训,强化依法执业意识和自身管理水平。开展对医疗机构履行公共卫生职能的监督检查。建立辖区内医疗机构基础档案和日常监督档案,医疗机构监督覆盖率达100%。
(五)、全面开展小美容美发足浴行业整规工作。按照省、市对“五小”整治工作的部署,开展小美容、美发、足浴行业整规行动,推动美容美发、足浴行业规范经营。加强物品消毒管理,健全公用物品消毒管理制度,规范卫生与服务标准。引导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增强经营户法制观念,自觉抵制美容美发、足浴所涉及的假冒伪劣产品,做到服务流程清晰、价格公开、环境卫生合格,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六)、积极开展职业卫生监管,维护广大劳动者健康权益。
开展以钛制品、电镀和含三苯职业危害行业为重点的职业病防治的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按照《陕西省职业病危害监控处置工作规范》,积极开展职业病危害信息的有效监控与处置工作。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开展“保障劳动者健康权益-职业病防治万家企业行”专项执法行动,加大对重点职业病危害企业的监管力度,全面落实职业健康体检和疑似职业病诊治,维护广大劳动者健康权益。开展建设项目预评价,推行职业卫生管理台账。做好放射诊疗单位的放射诊疗许可工作和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监护管理。
(七)、以艾滋病防治监管为重点,加大传染病防治监督力度。
加强以艾滋病、麻疹、手足口病、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点传染病的防治监督力度,以农村、外来人口聚居地、学校为重点区域,根据不同季节、不同疾病的流行特点,做好传染病管理的专项检查。以医疗废物处置、内窥镜、口腔器械消毒和生物安全等为重点环节,加大医疗卫生机构消毒、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接种疫苗、发热预检分诊、发热门诊和肠道门诊的监管力度。
(八)、完成其他卫生监管任务,做好重大活动保障工作。
开展对保健食品、涉水产品、化妆品、消毒产品等涉及民生的健康相关产品和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管。加强卫生监督应急能力建设,开展食物中毒、职业中毒、传染病疫情等各类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事件的演练。全力做好高新区重大经济、社会活动、中高考等重大活动的卫生监督保障工作。力争不发生食物中毒、职业中毒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第四篇:疾病控制与卫生监督总结
疾病控制与卫生监督总结
二〇〇九我院疾病控制与卫生监督工作以辖区内责任目标为重点,认真贯彻各项卫生法规、规章和制度。加大督导工作力度,狠抓各项防治措施的落实,较好地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工作要点,各项工作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2009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疾病控制工作完成情况
(一)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
1、急性传染病防治工作。认真落实以预防接种为主导的各项防制措施,做好疫点处理,对密切接触者进行疫苗接种,开展卫生宣传活动,开展甲肝压春峰活动和下半年重点人群乙肝疫苗接种工作,乙肝疫苗新生儿接种率95%以上。强化了疫情管理,做到专人管理,及时收集报告卡,及时登记入薄,做好旬、月、年报表,疫情报告与市疾控联网工作正常开展,对发生的疫情及时进行处理,肠道门诊开诊后组织人员先后进行了两次检查,县镇两级医疗单位覆盖率达100%,使肠道门诊工作得到了加强。继续实行24小时疫情值班制度,对不明原因肺炎、非典、人禽流感预警病例,全年未发现不明原因肺炎、人禽流感预警、SARS预警病例病例。从4月1日起全县各镇及县级医疗单位均按时开展肠道门诊,落实肠道传染病(霍乱和O157)防制各项措施,未发现霍乱和O157确诊和疑似病例。根据各医疗机构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资料统计,今年1-11月份共报告法定传乙类传染病9个病种
2、结核病防治工作。加大了对结核病人的监管力度,今年我镇发现可疑肺结核病人就诊数12例,就诊率为2.2‰。结核病控制项目各项工作有了明显好转。涂阳检出率由去年的19%提高到现在的44%。初、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人2个月痰菌阴转率分别为95.5%和100%,满疗程初、复治肺结核病人治愈率分别为95.5%和100%。开展了“3.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宣传活动,散发宣传材料900百余份。加强了结核病漏报、漏转调查,漏报、漏转率得到很好的控制,总漏报、漏转率分别为1%和3.5%。追踪到位率达67.2%。
3、慢性非传染病防治工作。寄生虫病防治工作。蠕虫病监测,根据市疾控中心的要求,我县于9月份对全县范围内开展高砷水源调查,累计采样500份水样,积极做好宣传指导工作,今年我们紧紧抓住肿瘤防治周、世界无烟日、全国高血压宣传日、世界糖尿病宣传日、全国爱牙日等进行宣传活动,开展专项义诊与咨询,共接受咨询30余人次,散发宣传资料
200余份,同时制作横幅一条,出橱窗一开展了筛查高血压患者工作。共累计筛查5125人,查出高血压患者984人,同时为高血压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加以规范化管理。
4、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积极开展性病艾滋病综合干预。将性病艾滋病疫情控制在最低水平,建立健全了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室,并正常开展咨询检测工作。
(二)计划免疫工作
今年,我镇计划免疫工作从基础资料管理入手,重点抓好AFP、麻疹、新生儿破伤风等主动监测工作和流动儿童管理工作,各种监测报表上报率100%。进一步加强规范化门诊建设和管理,规范操作程序,接种率指标监测数据准确可靠、上报及时。冷链管理制度化,责任到人,确保冷链系统正常运行。狠抓预防接种安全工作,全年无预防接种事故发生。为有效提高免疫接种率和接种及时率,12月龄以下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合格接种率达95%以上;首针及时率达95%以上;新生儿乙肝疫苗损耗率控制在2%以内。常规免疫接种率的监测。新生儿建卡率和4岁以下儿童建卡率在100%,脊灰、麻疹疫苗接种率在95%以上,百白破、卡介苗接种率在95%以上,脊灰疫苗基础免疫首次接种及时率达到100%,乙肝首针及时率达到90%,五苗全程接种率在95%以上,规范化门诊达标率91.67%。全县逐步使用无细胞百白破代替全细胞,精制乙脑疫苗代替灭活乙脑疫苗,使用率在95%以上;推广A+C流脑多糖疫苗的使用,A+C疫苗接种率在95%以上;推广麻疹—风疹和麻疹—腮腺炎疫苗的使用,对重点易感人群的接种率达95%以上。麻疹、新破疫情监测报表上报率100%。
(三)健康教育工作
采取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卫生知识,全院开展候诊宣传70期,录用卫生宣传稿件140余篇;开展了“3.24”世界结核病防治日、“4.25”计划免疫宣传日和“5.15”碘缺乏病宣传日、“5.31”世界无烟日等宣传咨询活动,把卫生防病知识交给群众;确定了以核心信息传播为内容的健康促进行动计划,全县共印制核心信息宣传资料8种4万多份,全下发至农村居民手中。
(四)卫生检验与质量管理工作
区疾控中心利用省扶持检测设备的契机,重点加强了检验科的设备建设,同时认真积极地开展检验科的各项业务,及时配合好现场科室搞好食品、公共卫生、消杀监测及其它科室的卫生检测工作,截止2009年全年微生物样品检测2134,餐具2000份,食品理化样品131份,出厂水、水源水全分析13份,管网末梢水140份;公共场所监测检测34家,医院污水8份,院感411份;门诊肝功能个检858人次;乙肝两对半61人次;狂犬抗体测定340人次;
血培养8人次;加强了质量管理控制工作,与周边县、区疾控中心开展实验室间比对试验,并按照计量认证要求,对仪器设备和计量器具进行了检定。
二、卫生监督方面主要取得的成绩
强化了内部管理,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加强了机关效能建设,注重卫生执法队伍业务培训,规范卫生监督执法行为,认真开展各项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在把好卫生许可准入关,加强食品安全工作,防止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发生等方面取得较好的成绩,树立起卫生监督新形象。
(一)、加强完善卫生监督体系和工作制度的建设
1、我们按照卫生局年初制定的工作责任目标,建立一支政治素质优、执法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廉洁自律、秉公执法和办事高效的执法队伍,采取各种措施加强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并且定期开展法制、业务和廉政教育,我们还根据执法的要求,建立合理的专业、学历结构和人才阶梯结构,充分发挥不同学历、专业、职称、不同岗位执法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了能力互补、优势互补,并且形成了执法的整体合力。进一步加强了执法人员和卫生监督员的责任感,并提高了办事的效率。
2、按照《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诉讼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实际,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执法程序,建立完善的内部制约机制,规范了卫生执法行为。初步建立了岗位轮换制度和执法回避制度。转变了工作作风,公开办事程序和办事结果;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建立了错案追究制,提高了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建全人才激励制度和奖惩制度;强化服务意识,做到依法行政,并且注意保护和尊重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保证了执法的公正性和严肃性。
(二)、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为重点,认真做好生产加工环节、食品流通环节卫生许可证的发放及与许可内容相关的监管工作,全面履行餐饮业、食堂等消费环节的监管职能。深入实施《食品食品安全行动计划》,进行完善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和食品卫生的预警措施。做好学校食堂等地以及春节、中秋节等时期的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并继续做好十一期间的食品监管工作。
1、开展2010年春节期间食品市场专项执法检查。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为保障全镇人民过上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卫生局为规范节日市场,保证食品卫生安全,在全县范围内开展食品市场专项执法检查行动。重点检查高危区域如城乡结合部、食品加工经营户、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等;重点食品糕点、酒类、糖果蜜饯和地方特色食品等。采购的食品及其
原料是否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和规定;库存物品中是否有超过保质期限、霉变生虫、感官等性状异常情况的食品;食品加工场所的卫生状况等。针对节前检查情况,对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存在的不卫生状况,要求立即落实整改措施,对照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标准,进一步自查自纠,限期整改到位,做好本单位的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特别是接待酒席的单位要严把食品卫生质量关,严格操作规程,确保饮食卫生安全,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
2、做好水上运动会期间的食品安全保障工作。首先派专人到各餐饮单位进行卫生监督管理,对各餐饮单位是否落实好《食品卫生法》、《餐饮业卫生管理办法》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指南》等各项规章制度,从而预先保障食品的安全;针对有食物中毒现象的发生,还成立水上运动会食物中毒应急预案领导小组,使食物中毒现象能够得到迅速、有效的控制。
3、开展学校食堂卫生专项整治工作。为贯彻执行市卫生局、教育局《关于开展学校食堂卫生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制定了学校整治工作方案,对发现有情况的单位,要求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整改。通过此次的整治,使大多数学校加强了《食品卫生法》的认识,改变过去在教育界重教育轻卫生的观念,把学校卫生工作列入到议事日程中。并且建立健全各项卫生管理制度,消除各个环节的卫生隐患,确保师生的饮食安全。
4、开展食品安全月检查活动。为迎接“中秋”和“国庆”两个节日,维护我镇良好的经济秩序,确保节日期间市场繁荣稳定,保证人民饮食安全,执法大检查。绝大部分餐饮单位能够落实《食品卫生法》要求,对未落实单位限期整改。通过这次检查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严格把好卫生许可审查关,并加大对无证制售中餐的餐饮单位的行政处罚力度,对不合格的餐饮单位将依法予以取缔。
xx卫生院 xxx年x月x日
第五篇:2011年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工作要点
2011年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工作方案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疾控中心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深化“两好一满意”和“创先争优”活动为动力,提高综合防控和处理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确保不发生重点传染病暴发流行,确保无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
一、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一)重点疾病防控工作
落实“抓早、抓主动、抓基层”的防控策略,突出重点,规范工作,继续做好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人禽流感等重点传染病的防控和救治工作。
1、手足口病和霍乱等肠道传染病防治工作
全面落实各项防控措施,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文件要求,全面落实各项防控措施。规范开展重症病例、死亡病例和聚集性病例的调查处置工作。及时、规范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处置,规范标本采集和送检,撰写调查报告。配合教育部门做好托幼机构、小学的教师和校医的全员培训。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广大群众提高防病意识。加强对托幼机构、小学、社区和农村等重点部位和重点场所的督导和检查。
2、呼吸道传染病防治工作
及时做好SARS、人禽流感、不明原因肺炎、流感样病例和甲型H1N1流感病例暴发疫情的应急处理及监测工作。按时完成人禽流感环境标本监测及人群流感抗体监测任务。同时加强技术培训,规范流感防治工作。
(二)免疫预防工作
继续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并根据省卫生厅《山东省2010年扩大国家免疫规划项目管理方案》要求,稳步推进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提高和保持儿童常规免疫高水平接种率基础上,加速消除麻疹工作进程,继续做好补种乙肝疫苗项目工作,加强病毒性肝炎等疫苗针对疾病的监测和控制,规范免疫规划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促进免疫预防工作可持续发展。
1、稳步推进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
一要做好协调,确保扩大国家免疫规划保障条件落实。加强与相关各部门的沟通协调,促进建立政府主导、多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确保免疫 1
规划相关经费特别是基层接种人员补助经费等保障条件的有效落实。二要加强队伍建设和人员培训,提高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执行能力。要积极做好乡镇基层人员配置,不断充实高素质的免疫规划工作人员。要加强各级免疫规划人员的责任心教育和业务技术培训,提高业务水平。三要加强督导检查,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2、提高和保持高水平疫苗免疫接种率
各预防接种门诊要按照规定的时间及频次开诊,每次开诊要向适龄儿童提供所有第一类疫苗的接种服务,确保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以乡镇为单位达到90%以上,含麻疹成分疫苗及时接种率达到90%以上。对重点人群组织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适龄儿童强化免疫接种率达到95%以上;在重点地区组织开展适龄儿童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活动,适龄儿童接种率达到90%以上。
(1)含麻疹类疫苗。继续按照8月龄儿童接种麻风疫苗(不足部分使用麻疹疫苗)、18-24月龄儿童接种麻腮风疫苗(不足部分使用麻腮疫苗或麻疹疫苗)、6岁儿童接种麻疹疫苗的免疫程序组织接种。要认真分析麻疹的流行特征,甄别高危人群,将做好麻疹疫苗常规免疫作为消除麻疹的首要任务来抓。要针对薄弱地区、重点人群和主要影响因素采取有效措施,下大力气提高儿童麻疹疫苗全程接种率和各针次及时接种率,并结合儿童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和补种工作,确保15岁以下儿童麻疹疫苗全程接种率达到95%以上;对麻疹成人发病较多的乡镇,在做好麻疹疫苗常规免疫的基础上,应开展流动务工人员等重点人群麻疹疫苗接种工作,防止成人麻疹暴发流行。
(2)甲肝、卡介苗及乙肝疫苗。继续做好甲肝、卡介苗、乙肝疫苗常规免疫,确保以乡为单位适龄儿童甲肝疫苗、卡介苗、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达到90%以上,以县为单位新生儿乙肝首针及时接种率达到90%以上。继续对HBsAg阳性孕妇所生新生儿免费接种10μg/支乙肝疫苗。为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是我国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各防保站要继续按照总体安排,在上半年全面完成1996-2001年出生儿童乙肝疫苗第2、3针的查漏补种工作。
(3)乙脑、流脑疫苗。把乙脑、流脑疫苗接种纳入全年常规冷链运转,提高常规免疫特别是加强免疫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继续对15岁以下儿童开展A+C群流脑疫苗的查漏补种工作,提高A+C群流脑疫苗两针全程接种率。
(4)百白破疫苗及白破疫苗。继续做好18—24月龄儿童百白破疫苗及6
岁儿童的白破疫苗的加强免疫工作,保持高水平的全程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
3、预防接种安全及异常反应的监测和处理。各接种门诊要继续加强预防接种安全和异常反应调查处理相关的业务培训、技术指导和督导检查力度。各接种门诊要严格接种前体检和告知义务,提高预防接种工作人员责任心,严格按照技术规程操作,减少和避免预防接种不良事件的发生。做好一次性无菌注射器的计划、供应、使用工作和回收、无害化处理工作。要开展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工作,对监测到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及时填写《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个案报告卡》,并通过国家信息平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要充分发挥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的作用,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对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病例进行调查,做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诊断和妥善处理。
(三)开展重型精神病人排查工作。一是多措并举,全力推进排查工作,扩大线索来源。要与朱集、杨安镇精神医院联系,积极与德州精神卫生防治机构、与市公安、民政、残联、劳动等部门沟通,将索取到的就诊、住院病人名单信息,民政部门掌握的精神残疾人员信息,残联部门办理精神残疾证明的人员信息。及时汇总、整理,提供给各乡(镇),作为排查工作的支持资料进行核对、落实,以进一步扩大线索来源。二是开展线索调查。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无论是常住居民还是临时居住人员,都要列入本次排查范围。各机关单位、社会团体、工商企业、居民小区等要由辖区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组织开展排查。三是做好后续服务管理工作。对排查出的重性精神病人需报请德州市重性精神病人排查行动专家技术指导组复核诊断,对符合条件纳入社区管理的患者,要及时向患者居住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通报,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建立重性精神病人档案,开展家庭随访和管理。
(四)地方病防治工作
1、疟疾监测与防控工作。今年国家财政部和卫生部已将我省的疟疾防治列入中央财政转移支付项目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同时下达了防治任务,我们要以此进一步推动我市的疟疾防治监测工作,认真完成2010年中央补助地方疟疾防治项目。2010年中央补助地方疟疾防治项目我市疟疾防治血检人员数任务分配:郑店镇100人,杨安镇100人,化楼镇100人,铁营乡100人,丁坞镇100人,黄夹镇100人,朱集镇100人,全市共计700人。
2、寄生虫病防治工作。为实现卫生部《2006-2015年全国重点寄生虫病
防治规划》的目标要求,加快推进肠道寄生虫病防治工作,按照省卫生厅、省财政厅《山东省农村重点地区肠道寄生虫病综合防治行动计划》的要求,用三年的时间,在我市16个乡镇、街道,开展肠道寄生虫病综合防治工作。主要工作内容:(1)防治人员业务培训。(2)开展基本情况调查。(3)实施人群感染情况调查。(4)干预措施。
3、碘缺乏病防治工作。贯彻落实《山东省〈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实施细则》,及时掌握我市居民户食用盐情况以及碘盐生产、加工企业的碘盐质量;动态评价人群碘营养状况及病情的消长趋势,为适时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和科学调整干预策略提供依据。2011年1月至3月底前完成县级采样、实验室检测和数据上报。4月20日前实际完成数据上报,5月5日前省级完成数据库上报工作。6月15日前完成重点监测省级数据上报。
4、地方性氟中毒防治工作。通过开展防治地方性氟中毒的健康教育和健康教育促进工作,显著提高病区群众对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知晓率。根据省地方性氟中毒防治项目技术实施方案的要求在我市的郑店镇、杨安镇、西段乡开展地方性氟中毒的健康教育和健康教育促进工作。在以上三个项目乡镇在中心小学校4-6年级的班级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在上述3个项目乡镇,每个乡镇选择3个村,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活动。
二、卫生监督工作
(一)餐饮及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
一是继续认真做好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进一步宣传和贯彻《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深入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整顿和专项检查行动,继续开展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活动及问题乳粉、问题火锅底料、“地沟油”等的清查工作,严格餐饮服务单位卫生行政许可,加强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工作,确保食品安全监管职能调整过程中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不消弱,确保广大群众饮食卫生安全。二是继续在住宿业、美容美发业、洗浴业、游泳场所及生活饮用水供水单位全面推进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逐步推行卫生监督公示制度,切实提高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水平。
(二)职业病防治工作
一是加强《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宣传,结合开展“四个一”活动提高企业负责人的法律意识,增强企业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让企业健康发
展。二是强化卫生监管。通过全面调查了解,掌握全市职业病危害因素状况,了解从业人员的数量,重点做好粉尘、噪声和各种毒物的监测工作。计划规模较大企业监测覆盖率达到90%以上。中小企业的监测工作也逐步全面展开。另外为企业服好务,帮助企业建立各种规章制度,指导企业做好防尘、降噪和降低工作场所毒物浓度的工作,从根源上降低职业病发生的可能性。三是做好职业病健康监护工作。与安监等部门加强联系,与企业签订职业健康监护协议书等,提高企业职工健康监护覆盖率。对粉尘、噪声、毒物等职业病有害因素作业工人建立职业健康档案,力争监护率达到85%以上。通过职业健康监护,早期发现职业禁忌证及疑似职业病,保护企业职工的身体健康。
(三)放射卫生工作。加强医疗机构的放射卫生工作。放射卫生监督工作结合宣传和指导等服务性工作,使医疗机构放射诊疗建设项目卫生审查达到100%,放射诊疗监测率达到85%以上,坚决杜绝漏线现象。全面开展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职业健康体检工作和放射卫生知识培训工作,个人剂量监测覆盖率力争达到100%,体检率和培训率都达到85%以上,放射工作人员持证上岗,确保全市放射工作人员及相关人群的身体健康。
(四)生活饮用水卫生工作。一是掌握全市集中式供水,二次供水及农村生活饮用水水源类型、取水方式、处理消毒措施、覆盖人口及水质卫生状况,健全覆盖全市饮用水卫生监测系统,确保全市人民饮用水卫生安全。二是对集中式供水、监测水源水、出厂水、末梢水,按丰水期、枯水期的不同要求进行采样。加强对水厂的监管工作,对供管水人员进行从业人员健康体检,持证上岗,督促水厂及时办理《卫生许可证》。督促其加强实验室管理,完善日常监测工作。三是加强对二次供水及农村饮用水的监督和监测工作,对二次供水设备、消毒进行指导。对水质进行定期监测。农村饮用水按2-4万人布设一个监测点的原则,全市布设20个监测点进行水质监测,对其水源的保护和消毒方法等进行全面指导。四是监测结果及时完成上报工作。丰水期监测和上报工作在4月30日前完成,枯水期监测和上报工作在9月20日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