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范旗县法人机构高管道德风险

时间:2019-05-13 02:29: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防范旗县法人机构高管道德风险》,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防范旗县法人机构高管道德风险》。

第一篇:如何防范旗县法人机构高管道德风险

如何防范旗县法人机构高管道德风险

【摘要】操作风险与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并列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三大风险,在银行业金融机构风险治理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本文套用银行业金融机构风险界定模式结合农村合作金融机组织因高管人员的道德风险所导致的操作风险问题进行了专题讨论,并以近年来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高管人员道德风险案例进行详尽阐释,最后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即加强对高管人员的监管是有效防范高管人员道德风险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操作风险 高管道德风险 激励机制 监督机制 巴塞尔委员会对操作风险的定义是:由于不当或失败的内部程序、人员和系统或因外部事件所导致损失的风险。操作风险贯穿于银行业金融机构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存在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方方面面的业务操作流程中。因此,操作风险是银行业金融机构所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涵盖了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大部分风险。从银行业金融机构管理的角度而言,对于操作风险的管理是很重要的问题。在操作风险中,由于职业操守失准导致机构内部人特别是高级管理人员欺诈,盗窃资产或者违反法律、法规或者商业银行政策的行为从而给银行业金融机构带来的损失。

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国民经济中枢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而银行业金融机构包括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最近几年出现的高管涉嫌违法的事件越来越引起行业内部的思考以及社会的讨论和注意,给行业的发展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同时,也给后来人以前车之鉴。人是最大的资源,也是最大的风险。当前,随着农村合作金融领域的改革和发展越来越活跃,对地区的影响力逐步深入,对其高管人员包括整个高管群体的监管越来越引起行业内部的探讨,切实加强和改进对农村合作金融组织高管人员的监管,对于防范操作风险和各类银行案件发生,提高旗县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竞争力意义重大。同时,也是提高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监管有效性的现实要求。以人为本,构建对旗县农村合作金融组织高管人员监管的长效机制,一是要完善法律法规,实现人本监管;二是抓住关键环节,追源头,溯主体,加强履职行为监管;三是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强化机制约束;四是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科技水平,实现人力资源共享。最终把权利放在制度的笼子里,真正实现‚人治‛向‚法治‛的转变,从而有效预防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案件的发生,使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一、抓住关键,正视金融高管人才在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发展过程中的巨大作用。

以人为本,坚持多管人少管事,鼓励金融创新和流程再造,确保各种经营行为的诚实守信是对当前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监管的总的趋势。作为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经营管理者和决策者,其高管人才的道德、素质和能力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当前农村合作金融组织风险防范和经营发展的进程,关系到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生存与健康发展。

(一)加强对高管人员的监管是贯彻现代商业银行监管理念的要求。

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当局对每一家商业银行机构包括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监管,无论是合规性监管,还是风险性监管,实质上都是对人的监管,对人的监管分为两种途径,一种是对高管从业人员的监管,即对操作规程,规章制度及执行状况的监管,一种是对所有从业人员的监管,以达到规避风险,获得良好效益之目的。显然,加强对高管人员的监管是监管当局或者行业管理平台降低监管成本,提高监管效能的合理选择。银监会成立以后,确立了‚管法人、管风险、管内控、提高透明度‛的监管新理念,把管好高管队伍作为银行监管的重要内容,其目的之一就是在健全科学的法人治理构架后,通过一级法人加强对下属机构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通过对高管人员任职资格和任职行为的管理,防范人为操作失控所产生的风险,以管好高管队伍来促进商业银行包括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健康发展。

(二)加强对高管队伍的监管是现代法人治理规则的要求。

公司治理结构风险是目前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制度性风险所在。目前,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在总社(行)层面上建立起了公司治理框架,但这种框架更多的是形式上的架构,在内容上和核心实质上还没有达到顶层设计要求,而且现代公司治理的理念和精神在其经营性分支机构仍未得到有效渗透与贯彻,影响了法人治理的长效性。按照现代公司治理理念,股份公司包括合作经济组织的董(理)事长应当是产权方的代表,是最大股东派出的董(理)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行长(主任)应当由董(理)事会选举、决定或者聘任的。在现行体制下,总行(社)级高管人员的产生和确立,是由组织部门考察任免的,均有行政级别。行政任免高管人员往往又要受到各种关系的制约和左右,用人往往成为平衡关系,巩固权利的杠杆和砝码。这种高管人员的产生环境和方法与现代股份制公司的治理规则即国际惯例有着一定的差距。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农村合作金融组织高管人员的监管问题,由于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系独立法人,在经营与管理上较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有着更大的自主性,因而其高级管理人员对机构经营所起的作用和产生的影响更是远远大于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虽然已经建立了‚三会一层‛架构,但其职责划分并不完全清晰,而且其高管人员确立也是受到来自体制内的影响。这种体制上的缺陷使得公司治理结构基础并不牢固,也为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高管人员出现道德风险埋下伏笔。在这种情况下,加强高管人员的市场准入和日常行为的监管,使之能够正确履行职责显得尤为迫切。

(三)加强对高管人员的监管是弥补当前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管理体制缺陷的要求。

目前,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分支机构设臵方式使得分支行(社)的行长(主任)享有在辖区支配人、财、物等资源的权利。虽然总行(社)一级建立公司治理架构,管理上不断强化集中管理和控制,但是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机构设臵的战线较长、网点较多、队伍庞大、各地情况不一,在分支行(社)行长(主任)的权利控制过于集中和缺乏有效治理的现实情况下,一些分支行(社)在执行上级规定,按章办事等方面,仍有空子可钻,内部控制在执行时就容易变成内部人控制,影响了总行(社)风险控制的效力。这种缺乏有效约束的权利运行模式为高管人员特别是总行(社)级高管人员违规操作,滋生案件留有操作空间。例如:中国银行哈尔滨市河松街支行案的发生,就是与分支机构负责人权利过大,运行失控有关。与此同时,如果主要高管人员违反法律制度,基层员工或者环节干部就会上行下效,从而导致内控变成内部人控制或者个别人主导,最后‚破窗效应‛放大出现失控引致案件。特别是目前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内部监督与举报机制不畅等问题的个别存在,使得部分高管人员的隐藏问题长期得不到暴露和解决。因此必须加强对高管人员经营决策及日常等履职行为的监管,在关键环节上堵塞现实性缺陷带来的管理漏洞,从而能够最大限度的防止因高管人员职业操守失准所产生的操作风险。

(四)加强对高管人员的监管是防范操作风险和案件专项治理的要求。

近些年,国内外由于银行业金融机构高管人员因素而引发的金融经济案件屡见不鲜,虽然问题的表象各种各样,但实质都是其高管人员因职业操守失准引致的结果。据2004年银监部门不完全统计,当年度共依法取消244名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并建议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处分违规人员4294人[1]。而2005年以来,又接连暴露出‚中行河松街支行案‛、‚北京‘森豪公寓’按揭涉嫌骗贷案‛[2]等一系列银行经济大案。分析此类案件发生的原因,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从业高管人员不能依法按章履职、内部控制出现漏洞而导致内部人作案。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无论什么样的业务,什么样的经营策略和规章制度,最终是靠人来执行的,接受考验的首先是人,特别是本行业内的高级管理人员。具体到每一个银行业从业员工,都是社会中的一员,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他的思想变化。一旦银行从业人员甚至高管人员的人生观、价值观被不良思想所左右,职业操守失准。个人利益的驱动就会使他们敢于违规操作,火中取栗,甚至会把手深向自己的组织或者是社会受众,最终损害的是组织甚至国家的利益,自己也得不偿失。因此,无论是从内部管理层面还是从经营管理层面来讲,金融业务的稳健操作需要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只有经营管理水平高、执行政策能力强的高管人员才能不断严密内控制度,把制度落实到位,并以制度规范全员职业操守行为,这也是防范行业风险的关键。由于对政策法规认知素质、经营管理理念、管理能力和管理方法的差异,不同的高管人员在同一个机构的经营管理成效也会有所不同。一个没有管理能力和管理合力的高管从业群体,必然会导致有制度难落实,内控力执行不强等问题,为内部人违规操作、内部人做案提供了风险漏洞,包括因自身的道德风险导致的经营管理风险。因此,加强对高管人员品德素质的考核和履职行为的监管是防范操作风险、减少案件发生的重要途径。

(五)加强对高管人员的监管是提高监管权威和监管有效性的需要。

当前,农村合作金融组织虽然进行了多轮次的渐进改革,但中国几千年的官本位思想,仍然在行业及系统内传习,高管从业人员往往只对任免他的组织部门或者上级机构负责,以行政级别博弈监管部门,以在地方政府社会的影响博弈监管权威。一个典型的现象则是,基层行(社)高管人员被取消一定期限的任职资格后,其上级单位将其调入不受资格管理限制的部门任职,行政级别不变,待遇不变,变的只是任职的位臵,这样做的结果就可能把风险又带到一个新的部门或者新的岗位,无异于旧的风险还没消除,新的问题业已滋生。监管部门或者是行业管理平台作为行业管理组织,监管措施能不能落到实处、收到实效,能不能形成威慑力,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抓住对其管理的从业高管人员监管这支利剑。

二、把握现状,重视从业高管人员在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

近年来,银行业监管部门加强了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包括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和经营业绩考核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监管的权威和效率。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对高管人员实施监管的有关法规政策没有随改革进程及时跟进。

银监部门分设后,国家出台了《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修改了《商业银行法》的部分条款,但在银行业从业高管的监管上还没有一个系统的实施细则。目前对银行业金融组织高管人员监管的法律法规,主要还是沿用了《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办法》以及《金融违法处罚办法》等相关法规,银监会以文件形式对《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办法》的部分内容作过适用性修改,但由于执法主体与文件规定不一致,权威性上受到质疑。特别是在涉及行政处罚方面,沿用人民银行原来颁布的文件规定,不能‚名正言顺‛,具体操作中仍有难度[3]。参照监管部门对银行业从业高管的监管政策,行业管理平台也在探索对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从业高管的管理方式及服务机制建设,但有待完善和跟进。

(二)现行法律体系对高管人员任职期间的行为监管的规定不够完善。

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包括农村合作金融组组织高管人员的监管应该是一个连续的、完整的动态过程,包括其对市场准入,任职行为以及市场退出等的监管。目前的法规体系主要体现了对高管人员任职资格审核、取消等方面的监管,而对高管人员日常经营行为的监管规定少,且弹性大,难操作,形成了监管部门对银行业金融机构高管人员的管理‚盲区‛,对任职资格审查的多,对任职期间经营行为监管的少;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经营行为监管的多,对其高管人员监管的少;对商业银行机构违规行为处罚机构的多,处理高管人员的少。同时,由于平常监管者与被监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高管人员的日常交流不多,缺乏日常动态的行为监管,难以控制高管人员道德风险和经营风险,导致部分高管人员为了追求业绩在任期内存在短期行为,或不尽职,疏于管理而导致金融风险不断积聚等。监管部门或者行业管理平台一般是在发现违规问题时,才约见其高管人员进行谈话,后续监管缺少连续性。一经发生道德风险,监管部门或者行业管理平台只能‚救火‛,损失也难以挽回。由于直接触及高管人员任职行为的监管力度有待提升,对履职情况没能进行有效的跟踪监控,使得对高管人员机群体的监管有效性大打折扣。

(三)现行法规对高管人员道德风险防范的可操作性差。用于有效预防高管人员职务犯罪,防范道德风险也是当前行业管理工作中的需要认真探讨的课题。高管人员的任职资格审查,监管部门往往依据银行业金融机构包括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组织考察材料进行判定,即使进行现场考察,也难以在短期内作出全面准确地评价,其结果往往无法量化高管人员在品行、能力等素质能否胜任。同时,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包括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提供上来的组织材料的真实性,目前缺乏有效的问责机制和评价机制,也为高管人员市场准入的审核留下了核实缺口。

(四)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落后使得人力资源共享成为困难。

高管人员的人事档案是一类相当重要的信息资源,它载明了高管人员的从业经历的信息,尤其是监管部门和行业管理平台关注的不良行为的记录。在当前高管人员变动频繁、异地交流力度不断加大的情况下,部分机构档案不随人走,也未实行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因此难以全面连续地记录高管人员的各项经历信息,这不仅加大了高管人员异地任职的监管成本,而且也使监管的有效性,连续性受到影响。

三、以人为本,构建农村合作金融组织高管人员管理的长效机制。

加强对高管人员的资格管理和日常监督,是规避决策风险和道德风险的有效途径,是防范操作风险、案件发生的关键所在,必须构建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包括农村合作金融组织高管人员监管的长效机制,才能有效防止因高管人员职业操守失准导致的风险失控情况。

(一)完善法规体系,实现人本监管。

依照现代商业银行监管理念要求,大力实施人本监管策略,把对高管人员的监管纳入法制化和科学化的轨道,有效地约束法人的行为。管好高管从业队伍。针对目前管理现状,建议尽快出台有关银行业金融机构包括农村合作金融组织高管人员任职资格管理办法和任职期间行为监管管理办法,从法律上加大对高管人员违法案件的惩处力度,对出现风险和案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包括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既要有人有组织机构对其及时问责,又要深入追查事件责任人,迫使高管人员不仅仅是对任命他的组织负责,而且要对其任职的单位负责,对社会公众负责。加大检查查办力度,只有通过检查促进监管,达到教育到位,责任追究到位、问题整改到位,控制和杜绝隐患,最终达到规范操作,遏制违法违规案件,提高经营效益的目的。积极利用媒体舆论以及社会公众,最大限度的发挥社会公众的主人翁的作用。使权力约束在制度的牢笼里,使其想为而不敢为。

(二)抓住关键环节,加强行为监管

为加强对高管人员连续、系统、规范、完整的全方位动态监管,建议试行高管人员从业资格制度,在监管环节上抓住市场准入关,在其履职时‚查好岗‛,对其行为‚问好责‛一是实行市场准入资格证书制度。要求出具拟任人申报材料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以及农村合作金融组织要准确地评价拟任人的品德、学识、能力以及任职等硬条件,对材料失真的申报机构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实行严格的问责制;针对任职资格审查的监管机构和行业管理平台,要在严格审查任职申报材料的基础上,实行任职资格现场考试制度、实地考核制度和准入前公示制度,将品行差、能力弱的拟任人拒之门外,对符合资格的高管人员颁发《银行业金融机构高管人员从业资格证书》,从源头上选准‚当家人‛。二是逐步推行对履职行为的四项监管制度,加大对高管人员任职期间及行为的管理力度。

1.年度经营业绩考核制度,以建立科学的经营指标考核体系入手,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包括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高管人员的经营行为进行系统的量化,通过实施现场检查并结合非现场监管情况,考核其实际工作能力和实际工作业绩,结合当前与长远,对不符合考核要求的高管人员给予一定程度的处罚,克服治标不治本的短期经营行为。

2.定期或者不定期约见谈话制度,就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高管人员咨询、诫勉、警告和提出限期整改意见等,掌握高管人员的经营管理思路和思想动态,把经营及隐藏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

3.建立群众举报制度,倡导公众监督机制,把银行业金融组织包括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高管人员臵于社会监督之下,密切关注高管人员是否存在违规操作、经商办企业、从事利益输送的第二职业、赌博、不正常交友等问题和现象,促进其自我约束,力求消除各种案件隐患。

4.离任审查监管制度,在银行业金融组织包括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高管人员离任前,行业管理平台要出具的离任审计报告并进行严格审查,对问题仍未查清的机构,行业管理平台应提出原高管人员不允许离任的审计意见,并督促进一步查纠落实。对发现高管人员履职或个人行为存有严重问题的,按照规定及时提出处理意见。这样,通过多环节的日常监督,把高管人员履职行为及时与监管部门沟通并主动记入高管人员履职履历档案中,约束和激励其自觉主动地守法合规经营,规避风险,以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包括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稳健运行,在按规定对其任职机构进行处理的同时,要加大对责任人特别是高管人员问责力度,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切实防范高管人员的道德风险。对不能有效履行职责、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包括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健康发展造成破坏的高管人员要坚决建议取消任职,并建议其监管部门收回高管人员从业资格证书,逐步实现对高管人员行为监管的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

(三)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强化机制约束。

防范高管人员道德风险的‚治本‛之策就是建立有效的监管长效机制。一是要加快体制转换,彻底打破官本位,取消行政级别,按照法人治理结构运行机制的要求,明晰股东与高管人员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分支机构高管人员上下级之间的授权范围,让各级高管人员明白自己任职的责、权、利范围。二是监督各级高管人员正确行使权力,使其各项行为均能在透明有效地监控之下运行,从而解决权力过度,弄虚作假和内控不力以及监督不到位等弊端。三是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监督机制、制约机制,激励分配机制,消除制度缺陷,使得违法违规付出的成本大于收益,从内部机制上有效防范道德风险。而其中尤为重要的就是稽核审计工作。

1.加强对稽核审计过程和服务职能的有机结合,提高审计效果。银行业金融机构包括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内部审计要做到对事后经营成果审计与事中、事前的管理效益审计相结合,纸质帐表审计与计算机账务处理审计相结合,审计中的监督评价职能要贯穿于服务之中,使内部审计有更广阔的生存空间。对审计报告建议要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准确地反映被审计单位的情况,提出有价值,有份量的稽核审计建议,使被审计单位得到一次业务再学习的过程,充分体现出稽核审计效果。要对检查中出现的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和措施,真正达到管理出效益,使稽核审计结果对一家机构或者组织真正产生正向的评估和成效,最终评价出高管群体的决策及履职行为。

2.加强对稽核审计发现问题的处理处罚力度,坚持客观公正办事。严格的处理、处罚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和强化管理的手段,有利于遏制违规乱纪现象的再次发生,促进被审计单位各项工作的规范发展,提高稽核审计的威慑作用,净化工作环境。因此,在内部稽核审计工作中要严格按照稽核审计程序办事,对审计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必须依据事实与情节对有关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对于一般违纪违规问题,要限期整改,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跟踪审计,反馈结果,直至审计意见和决定得到落实,体现审计的成效。3.加强对稽核审计人员的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银行业金融机构包括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会计、信贷、中间业务等工作专业性要求较强,流程环节较多,工作要求高。因此,每年应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内审稽核人员集中培训,更新知识,提高稽核审计人员素质,使其既具备传统的专业知识和稽核审计技术,同时又具备现代经济金融、法律、计算机技术和商业银行流程产品知识。

4.充分调动稽核审计人员的积极性,提高稽核审计效能。银行业金融机构包括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内部从事稽核审计工作的从业人员大多是从业务岗位竞聘上来的,他们对系统内工作的总体布局、部门间职责分工、各类业务操作流程以及风险点等情况较为熟悉,且稽核审计对象又相对固定,因而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十分重要。审计人员应主动去掌握情况,及时准确地判断并抓住重大事项进行稽核审计,可以有效地提高内部稽核审计的监督保障作用。坚持做到日常监督工作中有提醒,促进从业人员特别是从业高管人员增强守法合规意识,进而促使其主动加强机构内部的控制与管理,认真带头执行内控制度,查处纠正违规问题,约束下属,规避风险,全力实现工作目标。

4.提高人事档案管理水平,实现人力资源共享。对高管人员的档案资料实行信息化管理,按照不同的监管权限以及行业管理权限,将高管人员的有关资料完整、详实地记录,按规定权限进行人力资源共享。对异地调动的高管人员应实行‚档案随人走‛的办法,提高对高管人员的监管连续性和效率。

四、结语

就前面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包括农村合作金融组织高管人员的违法犯罪情况的分析,提出几点个人建议:首先,‚高薪养廉‛是必要的,只有将高管的阳光薪水和国际同行接轨才能有效控制高管的不平衡心理,从而降低其因道德因素产生的操作风险所导致的损失和影响;加强信息管理系统和内部监督审计部门的建设,从而有效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包括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内部对高管的监管力度;集中力量解决 体制内部运行过程中的历史遗留问题,强化关键时期以及敏感业务对于高管的监督,将其作为专门处理的问题认真对待。同时,在操作风险管理中及时并充分的提取高管道德风险的拨备,有效减少其带来的损失和影响。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从深层次上提高商业银行包括农村合作金融组织高管的道德水准,从根本上解决高管人员因道德因素产生的操作风险隐患。

参考文献:

[1]《第一财经日报》 2005年1月18日 [2]《人民日报》 2005年4月3日 [3] 王宏生《金融理论与实践》2005(6)课题组组长:巴音

执笔人:巴音、亢利东

科题组成员:李琼、安辉、杨晓华

课题执行单位:锡林郭勒稽查办事处

第二篇:浅析银行防范员工道德风险

浅析如何规范员工行为,防范道德风险

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众多的行为规范,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为准则或规范,是以善恶评价的方式,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内心信念来调整人们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人无信不立,政无信不威,商无信不富”的至理名言,之所以流传不衰,就因为它能规范、约束人与社会、人与单位及经营者之间的信用行为。特别是邮储银行,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处于金融防范和监管的“边缘”或“死角”。随着其职能的加强,功能的完善,形成网点多、分布面广的情况,这样也极易形成管理死角,造成道德风险的隐蔽性。特别是在各项业务日新月异,构建和谐企业,贯彻“三优先”的发展模式下,加强邮储银行全体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已刻不容缓。

近年来,在我们银行内部发生的一系列违法违规案件,严重损害了我行的社会形象和经济利益,深入剖析其中原因,不难发现一个共同的原因——每个案件发生的背后都存在内部员工疏于道德风险防范的问题,这是导致案件频发和隐蔽做案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强化防范员工道德风险日益成为我行内部防范和化解经营、管理风险的当务之急、重中之重。

道德风险引发案件的表现形式:一是个别内部员工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的影响,放松了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当现有正常、正当的收入不能满足其日益膨胀的私欲时,便会铤而走险违规利用客户资金发放高利贷,或者通过内外勾结骗取客户资金等途径,走向犯罪深渊。二是个别内部员工疏于道德防范或防范风险的意识较弱,导致在日常工作中思想松懈、麻痹大意,相互之间的监督意识不强,为一些犯罪分子作案提供了可乘之机,不经意间成为犯罪分子的“替罪羊”。三是个别内部员工缺乏应有的工作责任感和事业心,缺少恪尽职守、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该亲自落实的事情不落实,该亲自查询的资料让他人代为查询,缺乏最基本的道德修养,在客观上为犯罪分子作案提供了便利条件。

金融案件的发生,无不与员工的职道德风险问题息息相关,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金钱至上”不良思想的牺牲品;二是警示教育长效机制的缺失;三是各项业务的迅猛发展与内部管理改革相对“滞后”的矛盾,导致少数基层员工敬业精神和道德水平渐退。

加强防范员工道德风险的意见和建议:

(一)领导干部要通过不断参加学习教育来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科学素养。应当说,与一般员工比较,领导干部走上领导岗位之前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并不低。但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领导干部的工作性质和改革开放的形势要求领导干部必须与时俱进,必须通过不断地、自觉地参加学习教育来加强本人思想道德修养,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具体讲就是要坚持中心学习制度,举办专题辅导和定期培训,要坚持不懈地开展党性教育、开展法纪教育、开展廉政教育、开展作风教育、开展责任教育、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和科学普及教育;领导干部本人也要坚持不懈地自学。通过学习教育,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筑牢思想防线,严控思想失防。

(二)强化员工学习和职业操守教育,全面建设诚信企业文化。针对员工的具体情况,强化职业道德和风险意识教育,安排部署周密的培训计划,增强员工的责任心、意志力,充分发挥党、政、工、团职能,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认真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普法教育、规章制度教育,增强员工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拒腐防变的能力,筑起坚实的思想防线。

(三)强化内部管理制度和体制创新,规范员工业务操作行为。防范道德风险要从制度创新、体制创新、管理方式创新多方面入手,通过制定制度加以约束。一是加强人员控制。建立合理的选人、用人机制,坚持以德为先的用人原则,对极少数涉嫌营私舞弊、品行恶劣的人,采取断然措施,坚决清理出信合队伍,永除后患。二是要切实执行业务主管轮岗轮调和强制休假制度。经常留意、排查信贷、会计、出纳等重要岗位人员的行为,及早发现问题,对重要岗位要定期进行轮换,防止长期在一个岗位工作所产生的道德风险。三是要严格规范重要岗位和敏感环节员工八小时内外的行为,建立相应的员工行为失范排查制度,对行为失范的员工要及时进行教育,情节严重的,要进行严肃处理。

(四)强化规章制度观念,不断提高执行水平。邮储银行干部要牢固确立依法合规经营理念,始终保持高度清醒的头脑,绝不能涉足违法违规禁区,发现违法违规的苗头,要坚决予以遏制。要经常开展案例剖析,以案说法,运用反面的教训警醒员工,不断加深其对法律、制度、规定、操作流程、道德标准的认识,提高员工按照法律、法规、制度、规定约束自己行为的自觉性,使其在遇到道德考验时,能够根据道德指引做出阳光选择。对于应当承担责任的员工,要加大法律、制度、规定的制裁力度,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加强法律、制度、规定的威慑作用,为邮储银行社创造良好的经营管理环境。

(五)强化内部和外部监督机制,筑牢道德风险防线。一是建立和完善举报制度,依靠和发动一线员工,鼓励检举违法违规问题,坚决遏制各类案件特别是大案要案的高发势头。对举报查实的案件,举报人要予以重奖;对坚持规章制度,勇于斗争而制止案件发生的,要有特别的激励机制和规定。二是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对出现大案、要案,或措施不得力的,要从严追究经营社高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并相应追究各级监管部门和人员对检查发现的问题隐瞒不报、上报虚假情况或检查监督整改不力的责任。三是加强社会公开监督。监管机构应加大对信用社的监管力度,通过各种监督形式,使金融法规、政策、原则、决议、条例、操作规程及各项规章制度得以贯彻执行,最大限度降低道德风险。

(六)加强技术手段建设和管理,提高员工职业道德风险防范的科技含量。要积极利用先进技术、先进的管理手段来提高管理水平,体现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

(七)着力建设长效机制。加快法人治理机制建设,建立健全“游戏规则”,形成权责明确,各司其职,协调运转,有效制衡机制、经营层执行不力而发生大案要案。深化劳动报酬分配改革,实行向一线创利员工倾斜的分配制度,不因严重分配不公引发案件。推进监督不断深化,严肃查处违法违规的人和事,发挥好保驾护航作用,努力使从业者不想不敢不能作案,在标本兼治中变成现实。

总之,由于道德问题是一个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人们的道德观的形成也是从很小的时候就形成的,在许多人心目中,他们的那些道德标准都是根深蒂固的,要对他们产生影响,使之发生改变,需要有很长的时间,去潜移默化地对他产生影响。道德问题不同于一般的问题,对他的改变不能采取强硬的手段,而只能用精神的方法去感化。因此,对员工道德问题的强化,需要有耐心,要持之以恒,通过长期的管理实践去影响员工的道德观。

第三篇:商业银行道德风险防范要点

商业银行道德风险防范要点

今年以来,银行业违法违规案件接连发生,涉案额度越来越大,牵涉人员越来越多,有愈演愈烈之势。这些案件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严重损害了银行的信誉和社会形象。剖析其发案原因和过程,无不表明银行内部员工道德风险疏于防范,是导致案件频发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加强员工道德风险防范,是有效预防各类案件发生的重要内容。

一、道德风险定义和产生原因

商业银行内部道德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各级机构及其各类代理人(决策层、管理层和一般工作人员)在不完全承担风险后果时,为最大限度增进自身效用而做出不利于他人行动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一旦变成现实,就会发展成银行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乃至金融腐败和犯罪。从代理人类型看,决策层、管理层和一般员工的道德风险表现形式和防控手段是存在一定差异。

道德风险事件的发生,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缺乏专门的组织机构和足够的资源力量关注道德风险管理,道德风险管理职能可由合规管理部门或纪检监察部门承担,自具体管理手段上,应该融入到合规风险管理中,通过合规风险管理的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整改三大主线实现道德风险的防范。然而当前许多机构还没有独立的合规管理部门,覆盖全行的合规风险管理体系尚未搭建,特别是在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两个方面显现出手段匮乏、力度不够、效果微弱等缺陷。

二是对员工的教育培训力度不够。管理者没有正确处理好加快业务发展和加强员工教育培训之间的关系,忽视和放松了对员工思想道德的关注和教育,与员工之间缺少沟通,对员工的教育培训内容不够全面,不够及时。

三是用人选才不合理,绩效考评不科学。在人才的选拔使用上存在重能轻德、重干轻教现象,同时片面强调指标管理,层层分解指标,甚至有些指标的分量大到足够决定机构和个人命运的程度。事实证明,这种“业绩冲动”必然带来潜在的道德风险。管理者追求不切实际的经营目标,其过程可能是盲目扩大信贷规模,变相虚增存款,以未来的风险损失支撑即期的经营指标。同时,同行业间的恶性竟争又必然让银行之间的道德风险积聚增加,下级行在想方设法完成任务的同时,往往会放宽条件、迁就客户,甚至可能出现弄虚作假行为。

四是风险内控机制缺位,制度执行力不足。如相关制度不健全、职能不够清晰、信息不能共享,而且对制度执行情况缺乏有效监督、对不执行制度规定者查处不力以及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薄弱等问题,制度执行中往往留有较大的灵活度和弹性,对分支机构提出的新业务需求,往往没有相应制度规范,又不想失去市场,便放任分支机构自作主张,为道德风险的产生提供了机会。

二、道德风险的防范措施

就员工道德风险防范来看,各家银行都有《员工违规处理及问责管理办法》、《员工行为禁止规定》等约束性制度,但在具体监督、检查、考核、问责等执行层面还缺乏有效的方法路径,如何在现有制度体系基础上实现执行力的有效提升,切实发挥问责和行为禁止规定的约束作用,是管理层最为关心和苦恼的问题,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有助于上述制度执行力的实现,进而达到防范道德风险的目的:

一是建立岗位风险等级制度,通过对各条线、各业务流程的操作环节进行责、权、利梳理,根据道德风险诱发程度确定出不同岗位的风险等级,针对高风险关键岗位要制定又针对性的监督预警程序。

二是将关键岗位人员从业经历与职位晋升和薪酬激励挂钩,鼓励关键岗位人员尽职敬业,遵纪守法。同时要建立关键岗位从业人员准入制度和轮岗制度,关键岗位的准入条件要高于普通岗位,关键岗位人员的轮岗周期要严格坚持,轮岗时的稽核检查要贯彻落实。

三是建立关键岗位人员道德风险评价制度,定期进行评价,评价形式须包括个人自评、同事评价、领导评价等多角度信息采集。通过道德风险评价加强对“九种人”的识别和防范。即:涉及黄赌毒的、家庭矛盾突出的、有违章违纪不良纪录的、家庭经济收支不匹配的、社交圈子复杂的、经常出入高档场所的、经常 参与打牌赌博的、擅离岗位或去向不明的、参与经商办企业的。

四是建立高效、持久、畅通的“吹哨机制”,最大限度减少上下级信息不对称程度,鼓励基层员工越级举报身边的重大风险隐患,一经核实给以重奖,并大力宣传,要培养员工树立“一人违规、全行遭殃”的正确认识,杜绝“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错误思想。

五是加强案例培训、警示教育、特别是道德风险的范围界定和实例分析。要运用反面的教训警醒员工,不断加深其对法律、制度、规定、操作流程、道德标准的认识,提高员工按照法律、法规、制度、规定约束自己行为的自觉性,使其在遇到道德考验时,能够根据道德指引做出正确选择。

六是加大科技投入,通过视频监控、邮件监控、计算机应用管理、网络应用管理等渠道加强信息收集和筛选,识别潜在道德风险信号。

七是建立各专业尽职免责制度,明确日常工作中每个具体工作岗位尽职操作的免责依据,对出现的风险事件,不追究尽职操作人员的责任,让每个员工都能安心工作,并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有信心,能够勇于承担职责范围内的责任和义务。

以上是针对员工和基层管理岗位人员的一些管理手段,目的是把监测、监督、检查、考核融入日常管理中,可以有效实现过程管理。另一方面,对管理层(指分支机构负责人领导班子)道德风险的防范,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目前比较有效的手段是,建立总行派驻纪检、稽核监督或风险总监岗位,通过垂直管理,列席分行集体决议会议和重大事项决议,监督分行管理层决策行为,接受处理员工举报信息,监督分支机构合规风险管理工作。

2012-7-27

第四篇:规范员工行为,防范道德风险

规范员工行为防范道德风险

近年来,邮政储蓄银行连续发生一些违法违规案件,这些案件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严重损害了邮政储蓄银行的信誉和社会形象。剖析其发案原因和过程,无不表明银行内部员工道德风险疏于防范,是导致案件频发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为了有效预防各类案件发生,加强员工道德风险防范已是邮政储蓄银行不容忽视的问题,已经成为金融风险的重点。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为准则或规范,是以善恶评价的方式,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内心信念来调整人们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人无信不立,政无信不威,商无信不富”的至理名言,之所以流传不衰,就因为它能规范、约束人与社会、人与单位及经营者之间的信用行为。特别是农村金融,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处于金融防范和监管的“边缘”或“死角”。

一、邮政储蓄银行道德风险表现形式

从近年来邮政储蓄银行系统发生的几起起金融犯罪案件来看,道德风险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决策层(理事长为代表的理事会)的道德风险。就目前邮政储蓄银行产权制度,决策层个人根本不拥有与其职权相应的产权,事实上根本无足够的经济能力对决策结果负责,或者说只能负微不足道的责任。决策层如果私欲膨胀、不负责任或者水平低下、政策性差,很可能决策失误,甚至造成重大损失,这种失误和损失,决策层本身承担不了多少,也就是责任与权力不对等,这是邮政储蓄银行内部道德风险的根本原因。

二是管理层(经营班子及环节负责人)的道德风险。由于“官本位”意识在企业的渗透,管理层一般来说要迎合决策层的意思,即决策层的道德风险增加了管理层的道德风险,管理层即使认识到决策层的决策是错误的,也只能是保留意见、违心执行,致使道德风险加重。

三是执行层(具体操作人员)的道德风险。执行层处在微观信息最丰富的层次上,包括信贷人员违反信贷规章制度,随意超越权限,大量发放人情贷款、关系贷款,造成重大资金损失;会计、出纳人员肆意篡改账目,或伪造存单、汇票等侵吞储户存款和客户资金;计算机操作人员通过计算机主机和网络工作站,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采取非法进入、非法修改和非法索取等方式贪污,甚至导致银行的全部资产流失或资金严重损失等。当管理层的监督和控制不到位时,执行就成为邮政储蓄银行内部道德风险发生频率最高的层次。执行层对上反馈信息时往往删掉一些不利于他们自己的信息,致使管理层、决策层收集的信息失真,进一步加剧了内部道德风险。

二、邮政储蓄银行道德风险发生的原因

近年来银行业发生的几起案件大多表现在现金结算和非现金结算过程中,犯罪分子利用单位对他的信任和个别同事的责任心不强、怕麻烦、图方便、麻痹大意、违规操作的机会,贪污、挪用客户资金进行违法犯罪,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员工本人道德观念缺失,法制观念淡薄,做事不计后果;二是对员工开展思想和警示教育的实效性不强,多数银行尽管重视开展员工教育,但由于教育的形式单一陈旧、内容不够创新,浮在面上,不能真正触及到员工的内心深处,无法取得应有的教育效果;三是受社会上一些腐败现象的影响,个别员工有能捞一把就捞一把的不良念头;四是银行内控制度和业务流程存在缺陷,使犯罪分子有机可乘;五是个别员工在外部犯罪分子的引诱下,失去理智,从而引发内外勾结案件;六是有的员工无度地追求高消费,当入不敷出时就会产生不良动机;七是业务的单一性,内部改革的“滞后性”,导致少数基层行员工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水平渐退。少数员工同流合污,里应外合,通过做假账、办理假手续、从企业借款从事个人经营等多种形式套取、挪用、贪污信贷资金。

三、邮政储蓄银行防范道德风险的对策和建议

道德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邮政储蓄银行随着其职能的加强,功能的完善,在防范和化解道德风险和培养员工良好的信用意识上,要坚持“以人为本”。因为,人是道德建设的主体,离开了人,道德建设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道德建设只有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着力于塑造人的高尚精神,才能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道德风险”防范之墙。

(一)领导干部要通过不断参加学习教育来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科学素养。要认真结合“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应当说,与一般员工比较,领导干部走上领导岗位之前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至少并不低。但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领导干部的工作性质和改革开放的形势要求领导干部必须与时俱进,必须通过不断地、自觉地参加学习教育来加强本人思想道德修养,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具体讲就是要坚持中心学习制度,举办专题辅导和定期培训,要坚持不懈地开展党性教育、开展法纪教育、开展廉政教育、开展作风教育、开展责任教育、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和科学普及教育;领导干部本人也要坚持不懈地自学。通过学习教育,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已之心,筑牢思想防线,严控思想失防。

(二)强化员工学习和职业操守教育,全面建设诚信企业文化。针对员工的具体情况,强化职业道德和风险意识教育,安排部署周密的培训计划,增强员工的责任心、意志力,充分发挥党、政、工、团职能,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认真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的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普法教育、规章制度教育,增强员工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拒腐防变的能力,筑起坚实的思想防线。

(三)强化内部管理制度和体制创新,规范员工业务操作行为。防范道德风险要从制度创新、体制创新、管理方式创新多方面入手,通过制定制度加以约束。一是加强人员控制。建立合理的选人、用人机制,坚持以德为先的用人原则,对极少数涉嫌营私舞弊、品行恶劣的人,采取断然措施,坚决的清理出银行队伍,永除后患。二是要切实执行业务主管轮岗轮调和强制休假制度。经常留意、排查信贷、会计、出纳等重要岗位人员的行为,及早发现问题,对重要岗位要定期进行轮换,防止长期在一个岗位工作所产生的道德风险。三是要严格规范重要岗位和敏感环节员工八小时内外的行为,建立相应的员工行为失范排查制度,对行为失范的员工要及时进行教育,情节严重的,要进行严肃处理。

(四)强化规章制度观念,不断提高执行水平。邮政储蓄银行领导干部要牢固确立依法合规经营理念,始终保持高度清醒的头脑,绝不能涉足违法违规禁区,发现违法违规的苗头,要坚决予以遏制。要经常开展案例剖析,以案说法,运用反面的教训警醒员工,不断加深其对法律、制度、规定、操作流程、道德标准的认识,提高员工按照法律、法规、制度、规定约束自己行为的自觉性,使其在遇到道德考验时,能够根据道德指引做出阳光选择。对于应当承担责任的员工,要加大法律、制度、规定的制裁力度,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加强法律、制度、规定的威慑作用,为银行创造良好的经营管理环境。

(五)强化内部和外部监督机制,筑牢道德风险防线。一是建立和完善举报制度。建立和完善员工举报制度,依靠和发动一线员工,鼓励检举违法违规问题,坚决遏制各类案件特别是大案要案的高发势头。对举报查实的案件,举报人属于基层员工的,要予以重奖;对坚持规章制度,勇于斗争而制止案件发生的,要有特别的激励机制和规定。二是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对出现大案、要案,或措施不得力的,要从严追究经营行高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并相应追究各级监管部门和人员对检查发现的问题隐瞒不报、上报虚假情况或检查监督整改不力的责任;反复发生案件,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的行,要从严追究有关人员包括高管人员的责任。三是加强社会公开监督。银行监管机构应加大对银行的监管力度,通过各种监督形式,使金融法规、政策、原则、决议、条例、操作规程及各项规章制度得以贯彻执行,最大限度降低道德风险。

(六)加强技术手段建设和管理,提高员工职业道德风险防范的科技含量。要积极利用先进技术、先进的管理手段来提高管理水平,体现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

(七)要着力建设长效机制。加快法人治理机制建设,明确“两会一层”权力边界,建立健全“游戏规则”,形成权责明确,各司其职,协调运转,有效制衡机制,不因理事会决策失误、监事会监督失效、经营层执行不力而发生大案要案。深化劳动报酬分配改革,实行向一线创利员工倾斜的分配制度,不因严重分配不公引发案件。推进监督不断深化,将纪检、稽核资源整合,解决监督分工分家问题,实行监督员派驻制,严肃查处违法违规的人和事,发挥好保驾护航作用,努力使从业者不想不敢不能作案,在标本兼治中变成现实。

总之,由于道德问题是一个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人们的道德观的形成也是从很小的时候就形成的,在许多人心目中,他们的那些道德标准都是根深蒂固的,要对他们产生影响,使之发生改变,需要有很长的时间,去潜移默化地对他产生影响。道德问题不同于一般的问题,对他的改变不能采取强硬的手段,而只能用精神的方法去感化。因此,对员工道德问题的强化,需要有耐心,要持之以恒,通过长期的管理实践去影响员工的道德观。

第五篇:高旗写给管老师的信

高旗写给管老师的信

亲爱的管老师:

您好!

首先,感谢您在过去的几年中对我的教育,在这里,学生向您报喜了。如今,您的学生考上了军校,在军营里,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已经长大了。

到了部队,我第一件事就是学会了感恩,我会感恩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才发现过去的我是多么的不懂事。在这里,我开始学着自己打理自己的一切,叠被、洗衣服、做许多从前都是父母为我做的事。因此,老师,我要告诉您,我长大了,我学会了承担。

您是我的恩师,和您在一起学习的几年岁月里,您教会了我很多知识,让我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最开始是四年级,和您学习写作,一直到初中毕业前夕,您为我上的每节课都历历在目。那时,我还小,对很多的道理都很懵懂。现在,我长大了,我才发觉,那段时光是多么美好!记得第一堂课是描写一个套娃,教我们如何观察事物,用什么顺序去描写事物;第二节课学习了《弟子规·入则孝》,教我们孝敬父母。还有一节课是时装表演,让我们开动脑筋,尽情地打扮自己,同学们的造型可爱极了……是啊,每一节课都有独特的意义,每一节课都是那么令人难忘。您有一本书是《爱的课堂》,我很爱看,我一直保留着,这本书教我去挖掘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去感恩他人。说到这儿,我不得不感谢您!

老师,您不仅教会了我知识啊,在作文课上,那些生活常识,那些做人的道理,那些为人处事之道,今天,我真正地明白了,也懂得了,那是多么宝贵的馈赠啊!

老师,学生如今已长大,学生还会珍惜机会,努力读书;学生有一个梦想,等到将来某一天,学生要亲自坐在战机上向您招手,告诉别人这是我的老师,学生要努力学习,刻苦锻炼,使自己变得强大,保卫祖国的万里领空!

祝老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学生:高旗

2012年2月10日

下载如何防范旗县法人机构高管道德风险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防范旗县法人机构高管道德风险.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四级机构高管培训学习心得

    四级机构高管培训学习心得 学习内容在2011年3月13日—3月18日如期召开了2011年第一期四级机构高管人员培训班。在这历时5天的培训时间里,在山东保监局、山东省保险行业协会和......

    机动车划痕险道德风险及其防范问题

    机动车划痕险道德风险及其防范问题 笔者认为,总的来说车辆划痕险是具有“道德风险大和赔付率高”的“先天不足”这样一个特点。所以导致了在实务中骗保乍赔的现象十分严重。......

    保险代理机构高管人员离职承诺书

    保险代理机构高级管理人员离职承诺书 (个人)中国保监会: 本人承诺,在中国保监会核准(拟任职保险中介机构名称)的高管人员任职资格后一个月之内,向中国保监会提交(现任职机构名称)的离......

    对农发行防范化解道德风险的思考

    对农发行防范化解道德风险的思考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窗口行业要“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建设。”作为农业政策性银行,在以人为本的今天,要防范......

    供应链管理中道德风险的控制与防范(范文模版)

    内容摘要:供应链管理中道德风险的成因是供应链上的信息不对称、成员利益不一致以及不确定性。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可靠的信息共享渠道,高昂的道德风险机会成本及坚持以客户为......

    王兆星:加强制度设计 防范金融道德风险

    王兆星:加强制度设计 防范金融道德风险 金融时报网孙建耘 张环2011-05-27 中国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日前在南开大学召开的主题为“未来五年全球金融格局:变革与趋势”的《国际金......

    法人机构入股的声明

    声明 我公司经股东大会(董事会)研究,自愿出资人民币贰佰肆 拾万元向安徽马鞍山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入股。现就有关 事宜声明如下: 一、本公司入股资金系自有资金,资金来源真......

    高管人员防范合规风险的学习心得

    高管人员防范合规风险的学习心得 一、业务经营持续发展,经营效益稳步提高 1、严格财务成本管理。对组织存款实行存款付息率约束制度,并对活期存款进行单项考核,促使各基层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