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游山西村》教学设计2
第二课时 游山西村
一、导入。
这首诗写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当时诗人罢官闲居,住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市)镜糊的三山乡。诗题中“山西村”,指三山乡西边的村落。诗中记叙了当地的风俗,饶有兴味。
二、读读讲讲问问。
问:这首诗跟《钱塘湖春行》—样,也是记游的。诵读全诗两遍后,说说它在记游上跟《钱塘湖春行》有何异同。(异:诗人在村民家做客;游踪用了概括的写法。同:也写了游中可见;也用抒情作结。)
问:第一、二句的大意是什么?(山西村民家给客人备办了丰盛的饭食)表现什么?(农家的热情和朴实)客人是谁?(诗人;也许还有他的游伴,以及主人请来的陪客。)
讲:起势突兀,乍看似与游览无关,须读到最后才能懂得诗人的用意所在。上句是抑,言酒不甚美;下句突然扬起,说菜之丰盛。
问:第三、四句跟前两句接得上吗?先说这两句的内容。(写行路人的感觉,迷茫中突然发现了美好的去处。)这“又一村”指什么说的?(指山西村,即诗人此刻所在的村庄。)由此可见,这是诗人回忆来村的经历,跟前两句接得很好,这也可以说是倒叙。由此可深入一步,继续问:这个村子美不美?(美得很,它在重山复水的保护之下,在柳树花草的掩映之中。)
讲:诗人这样来写山西村,又是为下文“古风”一语张本的,因为这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所以才能保存古风。
问:第五、六句写游山西村所见。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复述。(略)这是写村中的习俗。
问:第七、八句是抒情语,请先说大意。(今后如果有可能趁着月夜出来闲游,说不定什么时候我会拄着拐杖来敲你的门的。)按:诗人当时虽在家赋闲,但他有志报效国家,说不定什么时候仍会外出的,所以说“若许”,意思是“如果有机会”。
再问:这歼结尾方式跟《过故人庄》的结尾相似吗?(相似之处是,都是诗人对招待自己的主人说的,“就菊花”“闲乘月”“夜叩门”等都是美好韵意境。不相似的是,《过故人庄)把重来拜访说得很肯定,而这一首说得不甚肯定,仅是一种愿望而已。)
补充问:这个结尾跟开头是怎样呼应的?(这次游山西村得到主人的盛情款待,又看到了上古的遗风,深受感动,故有重游之念。)
三、,检查反馈
检查背诵情况:个人感情背诵组内背诵小组竞赛等不同形式
检查生字识记情况
检 查对重点字,句的理解情况
四、总结。
这首诗描写了山西村古朴的民风,也表达了诗人的向往之情,这是容易看出来的。但陆游是爱国诗人,虽是写记游的诗,未必与政治无关,因为当时世风衰颓,跟山西村这种古朴的风尚确实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诗中“山重”一联是历来脍炙人口的名句,其意义不止于表现行路人的感受,在许多别的事情上也同样适用。五,作业布置 1.继续读诗,用喜欢的方式感悟诗境:配画编故事配乐朗诵
2.搜集有关作者陆游的生平资料
六、板书设计: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课后反思:
第二篇:(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教案 游山西村
最新版
《游山西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诗中的名句.2,能借助词典等工具书和生活积累理解诗中的词句,并根据需要搜集信息,扩大知识面.3,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4,能发表对诗的独特见解.5,学会一类生字豚.教学重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能发表对诗的独特见解.资料准备
课件
教学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熟读古诗,了解诗句大意感悟诗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学习“豚”
教师读诗,学生边听边画出一类生字豚
注意:不要在“豚”的上面加点.学生查字典豚:小猪,也泛指猪.学生到黑板前写生字,针对生字特点强调记忆.二,读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教师指导检查读诗情况.2,个别读.3,组内读,并在组内说说自己是怎么理解的.遇到不会的字查字典.4,完成课后练习1
莫:不要浑:(1)水不清,污浊;(2)骂人糊涂,不明事理;(3)全,满:~身是汗(4)天然的本文指酒不清澈
提问:你有哪些字还不太清楚具体意思?可以什么方法解决:查字典咨询老师
同学讨论
三,再读诗,感语交流
仔细读诗,试着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交流自己的感受.重点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
学习先抑后扬的写法:山重水复疑无路—抑柳暗花明又一村—扬
感情读诗,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感受,并能用连贯,正确的语言表述.四,熟读成诵
2017.3.1 最新版
采取小组竞赛,组内竞赛等不同方式背诵 五,检查反馈
检查背诵情况:个人感情背诵组内背诵小组竞赛等不同形式
检查生字识记情况
检查对重点字,句的理解情况 六,作业布置
继续读诗,用喜欢的方式感悟诗境:配画编故事配乐朗诵
搜集有关作者陆游的生平资料 板书设计: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拓展空间
创新火花
《游山西村》另外一首
学法指导:查字典咨询老师同学讨论
写法指导:先抑后扬
扩展阅读:建立作者档案,扩大阅读面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诗句意思感悟诗的情感能用自己的话或喜欢的方式表达对诗的独到理解
教学过程:
一,背诵引入
个人背小组背竞赛背配乐背等不同形式
二,合作,探究学习再次感悟诗的意境
1、小组内讨论:《游山西村》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诗的首联“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写出了山西村丰收之年的景象,让人感受到农家款待客人的热情和民风的淳朴.表达了作者对农家丰收景象的由衷赞美之情.诗的次联描绘了山间水畔的美景,写景中寓含丰富哲理,越出了自然景色描写的范围,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不同感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所以留传几百年,是因为这不是诗人单纯描绘景物,而是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境遇的独到体会,是面对困难,迷茫的另类人生体验.写景中寓含丰富哲理,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理解,不必求同.2、结合资料丰富对陆游的认识组内口头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
生卒年代
生活时代人品介绍
著名作品
自己的见解
2017.3.1 最新版
3、班内交流提升对诗的认识
说说你找到的有关本课,作者的一切资料.要说得尽量流利,完整,不罗嗦.针对同一类话题,相互补充.训练归纳总结的能力
教师针对学生发言作适当说明,要尊重学生的认知差异,相机点拨即可.三,制作“陆游小档案”
教师鼓励学生自己设计,不要拘泥课本中的形式.可配画,编目录,题写前言,后记,也可做成本周的综合学习资料.四,作业
将这首诗背给你的家长听,并和他们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预习下一课
2017.3.1
第三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课《游山西村》教学设计
《游山西村》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主讲教师:李丹
学校:大通湖南京湖完小 联系电话:***
教学目标:
1、认识本文生字,会写本文生字。重点指导“疑”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并能默写《游山西村》。
3、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学情分析:
本文是一首古诗,由于古今用词的差异,学生对诗意的理解有些困难,要教师耐心引导,逐字译解,结合地方习俗,帮助学生透彻理解这首诗。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欣赏古诗,积累古诗名句。
2、“莫笑”、“足”等词语,体会农家的淳朴热情,相间的风光习俗。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理解诗句,体会诗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并指导学生联合生活实际,交流读后的感受。课前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简介作者
1、上一堂课我们一起学习宋代诗人苏轼写的《题西林壁》,同学们会不会背诵这首诗?这首是说明了个什么道理?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游山西村》,让我们跟随宋代诗人陆游的脚步,到乡村农家去品味一下他们的生活吧。(教师板书课题)
二、解诗体,说背景
1、解诗题。
山西村在什么地方?山西村只是一个小山村,作者去这个山西村游玩会有什么收获呢?
2、诗人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他出生于北宋末年,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一生处于国家**、人民苦难的严重关头。他能文能武,主张抗金,收复失地,写下许多忧国忧民的诗篇,是一位受人敬仰的爱国诗人。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3、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在此之前,陆游曾任隆兴府通判,因为极力赞助张浚北伐,被投降派劾以“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罢官闲居,住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市)镜湖的三山乡。诗人心中当然愤愤不平,对照诈伪的官场,于家乡纯朴的生活自然会产生无限的欣慰之情,诗题中 “山西村”,指三山乡西边的村落。诗中记叙了当地的风俗,饶有兴味。
三、朗读古诗,初步感知
1、请同学们先自由读一读这首诗,并划出诗中的生字。要求把诗读通,读正确,读出诗的节奏。
2、指名读。提醒在读的时候要读出诗歌节奏和诗歌韵味。
3、师示范读,生自由读、齐读。(出示古诗,标明节奏)
5、学习生字“豚”,注意:不要在“豚”的上面加点,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个字。
四、学习诗文,理解感悟
1、学习《游山西村》
一、二句: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1)自由读读一、二句诗,然后借助注释,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2)同桌相互说诗意,指学生讲解自己理解的诗意。(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浑浊不清,在丰收年景里款待客人的菜肴非常丰盛。)
(3)读完这两句,你能体会到什么?(农家款待客人时尽其所有的盛情。)
你从哪里感受到的?(足)(同桌之间互相说说,汇报)。
(4)抓住重点词句进行研读,说说你从哪那些关键词中体会到了山民的热情。例如:“足”是什么意思?指什么足,想像一下,山民招待客人时的情景,他们会尽其所有、想尽办法的去招待客人,唯恐自己不够客气。你能把山民的这份淳朴、好客情感通过读表达出来吗?此刻诗人已被山民这份淳朴,这份热情深深的打动了,从“莫笑”一词可以看出,诗人叫大家不要笑。这里的酒菜虽然简单、淳朴,但包含了村民对诗人的深厚情谊。让我们通过朗读把诗人内心的这份感动表达出来吧!
(5)采用多种方式朗读。(自由读、个人读、齐读)
2、学习《游山西村》
三、四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反复读这两句诗,想:这句诗中写了哪些景?这些景分别是什么样的?
(山-重 水-复 柳-暗 花-明),这里的疑是什么意思?
(2)、同学们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吗?(同桌互说,指名说)(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3)当作者行走在重重叠叠的山峦中,踏过弯弯绕绕的水路后,心情如何?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心情沮丧,从“疑无路”看出来的)(4)、当作者面对突然出现的柳树成林,鲜花簇簇的景象时,心情又是怎样的?你从哪看出?(惊喜,从“又一村”)
(5)、诗人此时的心情肯定是非常欣喜,你能把它读出来吗?(指导朗读)本来以为自己是陷入绝境,无路可走的,突然发现一片无限的风光,这前面一句该怎么读?后面一句又该怎么读?对,要先先抑后扬。(个人读——齐读)。(6)、在学习中,生活中,你有过和诗人相同的感受和经历吗?(绝处逢生)
五、体会心境,感悟哲理
1、同学们,诗人回归故里,内心郁闷。对照官场的伪诈,他更感受到乡间生活的纯朴自然。但他并未丧失信心,深信总有一天会重新为国出力。这种心境与游境相吻合,于是两相交涉,就有了千古流传的《游山西村》。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首千古流传的《游山西村》。
2、这首诗既有美丽的景色描写,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诗里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说明什么道理呢?(小组交流讨论)(陷入困境,似已无望,忽而绝处逢生,出现新的锲机。)
3、同学们,你愿意把这首千古流传的古诗永远留为自己的记忆吗?请赶快把他背下来。
六、拓展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屿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七、作业布置
1.抄写古诗《游山西村》 2.解释词语
莫:
腊酒:
豚:
疑:
3.将这首诗背给你的家长听,并和他们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4.制作“陆游小档案”。教师鼓励学生自己设计,不要拘泥课本中的形式.可配画,编目录,题写前言,后记,包括作者的生活年代、代表作品等,也可做成本周的综合学习资料。
八、教学评价
1.“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这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当学生的认识没有达到教师认为的高度或深度时,教师不必立即指出正确的答案,更不必马上肯定一方,否定另一方。教师此刻要做的是,将学生的答案搁置一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通过对文本的深层次的阅读,使他们自己感悟到文本中蕴含的情绪。此时,教师再稍加引导,学生的认识就会更加清楚。
3.在疏通诗句大意的时候,由于古今用词差别,有些字词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对照词典,也只能勉强连缀,似懂非懂。“腊酒”“足”“豚”应着重指导一下。“腊酒”指上年腊月酿制的米酒,绍兴地方有家家酿酒的习俗,酿制的米酒浑浊而味淡。“足”在这里是全的意思。“豚”指猪。“足鸡豚”指鸡肉猪肉丰足。
4.适时引进诗人当时境遇的背景资料,引导学生体会:诗人被罢官免职,一度迷茫、困惑,找不到出路,就好似“山重水复疑无路”。但面对困难时,诗人并没有放弃,没有绝望,而是充满希望,就好似“柳暗花明又一村”。学生恍然大悟,读着读着,面对困难不退缩,对生活充满希望的诗人陆游形象浮现在我们面前,进一步明白了诗句包含的道理。
5.《游山西村》是一首七言律诗,其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是讲授的重点,后面还两联应适当的扩展,对学生理解全诗有一定的帮助,也好把握做客农家、游走村野的过程。
6.学生在学习古诗时,教师要教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方法。如:查字典理解词语,小组讨论体会诗句蕴含的情感,通过有感情的诵读感受诗人的诗情。在朗读时应该多种形式来诵读:同桌互读、师生合作朗读、小组朗读等
第四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游山西村》教学设计1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其二
《游山西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借助词典等工具书和生活积累理解诗中的词句,并根据需要搜集信息,扩大知识面。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诗中的名句。
3、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
4、能发表对诗的独特见解。
5、学会一类生字:豚等。
教学重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能发表对诗的独特见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首诗写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当时诗人罢官闲居,住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市)的三山乡。诗题中“山西村”,指三山乡西边的村落。诗中记叙了当地的风俗,饶有兴味。
二、读读讲讲问问。
问:这首诗与《钱塘湖春行》—样,也是记游的。诵读全诗两遍后,说说它在记游上跟《钱塘湖春行》有何异同。(异:诗人在村民家做客;游踪用了概括的写法。同:也写了游中可见;也用抒情作结。)问:第一、二句的大意是什么?(山西村民家给客人备办了丰盛的饭食)表现什么?(农家的热情和朴实)客人是谁?(诗人;也许还有他的游伴,以及主人请来的陪客。)
讲:起势突兀,乍看似与游览无关,须读到最后才能懂得诗人的用意所在。上句是抑,言酒不甚美;下句突然扬起,说菜之丰盛。
问:第三、四句跟前两句接得上吗?先说这两句的内容。(写行路人的感觉,迷茫中突然发现了美好的去处。)这“又一村”指什么说的?(指山西村,即诗人此刻所在的村庄。)由此可见,这是诗人回忆来村的经历,跟前两句接得很好,这也可以说是倒叙。由此可深入一步,继续问:这个村子美不美?(美得很,它在重山复水的保护之下,在柳树花草的掩映之中。)
讲:诗人这样来写山西村,又是为下文“古风”一语张本的,因为这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所以才能保存古风。
问:第五、六句写游山西村所见。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复述。(略)这是写村中的习俗。
问:第七、八句是抒情语,请先说大意。(今后如果有可能趁着月夜出来闲游,说不定什么时候我会拄着拐杖来敲你的门的。)按:诗人当时虽在家赋闲,但他有志报效国家,说不定什么时候仍会外出的,所以说“若许”,意思是“如果有机会”。
再问:这种结尾方式跟《过故人庄》的结尾相似吗?(相似之处是,都是诗人对招待自己的主人说的,“就菊花”“闲乘月”“夜叩门”等都是美好韵意境。不相似的是,《过故人庄》把重来拜访说得很肯定,而这一首说得不甚肯定,仅是一种愿望而已。)补充问:这个结尾跟开头是怎样呼应的?(这次游山西村得到主人的盛情款待,又看到了上古的遗风,深受感动,故有重游之念。)
三、总结。
这首诗描写了山西村古朴的民风,也表达了诗人的向往之情,这是容易看出来的。但陆游是爱国诗人,虽是写记游的诗,未必与政治无关,因为当时世风衰颓,跟山西村这种古朴的风尚确实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诗中“山重”一联历来是脍炙人口的名句,其意义不止于表现行路人的感受,在许多别的事情上也同样适用。
[附录] 仅供教师参考。
古人作诗有所谓“脱化”之法,即在前人诗句的基础上加以改造,使有新意。陆诗“山重”一联也是脱化前人诗句的结果,例如:
“遥看云木秀,初疑路不同。安知流转处,忽与前山通。” ——王维《蓝田山石门精舍》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王安石《江上》
第五篇:《游山西村》教学设计
《游山西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品读重点词语,感受乡亲们的淳朴热情以及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2、品悟诗情。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诗境。
【教学难点】体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哲理思想。
【教学时间】7分钟
【教学过程】
1、品诗情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腊酒,指腊月酿制的酒。豚,是猪。足鸡豚,意谓饭菜足。这两句是说农家酒味虽薄,而待客情意却十分深厚。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待客尽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颔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寓含哲理,如此流畅绚丽、开朗明快的诗句,我们仿佛可以看到诗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加依稀难认。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其喜形于色的兴奋之状,可以想见。
人们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时,往往会有这样的情况:山回路转、扑朔迷离,出路何在?于是顿生茫茫之感。但是,如果锲而不舍,继续前行,忽然间眼前出现一线亮光,再往前行,发现一个前所未见的新天地。这就是此联给人们的启发,也是宋诗特有的理趣。
从刚才的“疑无路”到现在的“又一村”,从绝处逢生、到豁然开朗。它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困境中蕴含着希望,在我们感觉疑无路的时候只要我们不放弃,坚持下去,就会有又一村的美好景象。即使走到了路的尽头,你也有可能欣赏到别样的美景。同样的道理,即使人生陷入困境,你也可能会绝处逢生。
这眼前之景不正和陆游此时的心境相吻合吗?陆游被罢官了,他以为陷入了人生的绝境,但在困境中,山西村的村民没有嫌弃他,看着眼前柳暗花明、美丽的小山村,感受着山西村村民的热情、淳朴的民风,陆游也看到了新的景象,新的希望。
诗人被投降派弹劾罢归故里,心中当然愤愤不平。对照伪诈的官场,家乡纯朴的生活,自然会产生无限的欣慰之情。此外,诗人虽貌似闲适,却未能忘情国事。执掌朝政的人目光短浅,无深谋长策,然而诗人并未丧失信心,深信总有一天否极泰来。这种心境和所游之境恰相吻合,于是两相交涉,产生了传诵千古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此联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社”为土地神。春社,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这一天农家祭社祈年,热热闹闹,吹吹打打,充满着丰收的期待。陆游在这里以“衣冠简朴古风存”,赞美着这个古老的乡土风俗,显示出他对吾土吾民之爱,对传统文化的深情。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无时,即随时。诗人已“游”了一整天,此时明月高悬,整个大地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清光中,给春社过后的村庄染上了一层静谧的色彩。但愿从今往后,能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亲切絮语,此情此景,不亦乐乎!一个热爱家乡,与农民亲密无间的诗人跃然纸上。
诗人陶醉在山西村人情美、风物美、民俗美中,有感于这样的民风民俗及太平景象,反映了他乡居闲散的思想情感,也表达了诗人对农村生活、农人的热爱。
2、布置作业
用喜欢的方式感悟诗境:配画编故事、配乐朗诵。
结束语:
生活中谁没有困难,谁没有挫折,谁没有失败,只要我们坚持不放弃,就一定能走向希望,走向光明,看到我们的世界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