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考语文复习指导之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时间:2019-05-13 02:19: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4中考语文复习指导之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4中考语文复习指导之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第一篇:2014中考语文复习指导之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2014中考语文复习指导之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汇编

1. 问文章体裁

答:此文是一篇。备选答案有: 诗歌、小说(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 散文、议论性散文即哲理散文)——要求形散而神不散、剧本、说明文、议论文 2. 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3. 文章内容

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强调三个部分:内容是什么,文章怎么样,作者怎么样。

答: A、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即谁做了什么—这可以作为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答案。

B、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讽刺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C、抒发了作者的的感情。4. 材料组织特点

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5. 划分层次

(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4)总分总(掐头去尾)6. 记叙线索及作用

线索(明线和暗线)———核心人物、核心事物、核心事件、时间、地点、作者的情感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7.为文章拟标题。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依据有(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作者情感

8.品味题目可以从—— A、内容上 B、主题上 C、线索 D、设置悬念上等方面进行品味。

示例:(1)主题上结合主旨必答,如象征性的散文题目,也可以这样回答:拟题巧妙,一语双关,本指实指,突出主题,耐人寻味。(2)说明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生动形象说明了,点明了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点明了本文说明对象。9.了解人称的作用。

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便于刻画人物形象及性格特征。第二人称:便于情感交流。

第三人称:显得客观,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10. 记叙顺序及作用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 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11. 语言特色

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

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诙谐幽默。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一般 指口语的通俗易懂,书面语的严谨典雅,文学语言的鲜明、生动、富于形象性和充满感情色彩。12. 写作手法及作用

狭义的写作手法即“表达方式”,广义的写作手法是指写文章的一切手法,诸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先抑后扬、想象、联想、象征、开门见山、托物言志、设置悬念、象征、借景抒情、抑扬结合、正反对比、侧面烘托、虚实结合、以小见 2 大、运用第二人称抒情、卒章显志、巧设悬念、首尾呼应、铺垫映衬、一线串珠、明线暗线等。常用具体如下:

(1)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比喻手法 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夸张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4)象征手法 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5)对比手法 通过比较,突出事物或描写对象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6)衬托(侧面烘托)手法和正面描写。以次要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7)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8)欲扬先抑和先扬后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10)设置悬念能引起读者注意,引出文章的说明内容等。(11)文章开篇的写作手法有:

A、可以用诗经里的赋比兴手法。比如说,兴,是先言他物的。B、也可以用引用的手法。如名句、箴言之类的 C、也可以先声夺人,用一系列的排比句,气势强烈

D、或是采用题记的方法。显得隽永深刻,又有文采 E、开头用景物描写也不错,渲染你所需要的气氛和基调。F、开门见山。G、倒叙

13. 修辞方法及作用

(1)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

(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增强文章气势,增加感染力、说服力。

(5)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语句整齐、意韵铿锵,互相映衬,互为补充。(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有强调语气,强化内容的作用

(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14. 具体词语的含义与作用 方法: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答:“××”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116. 句子或语段的作用 有些情况要结合第三点和第四点来回答。答:

一、内容上:首段和尾段:字面义和象征义。点明主旨、升华主题、,画龙点睛、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等作用。(语面的象征义、喻指义,表现的人物思想性格,点明全文思想意义)。有时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补充说明。

二、在结构上 :在文章开头:

(1)总提、总领全文、开启下文(引出下文)等作用 在文章中间:(1)承接上文

(2)开启下文(引出下文)(3)承上启下(过渡)

(4)为后文作铺垫;标志思路、为下文作铺垫、埋下伏笔等作用 在文章结尾:总结上文、全文、照应开头、独立成段,使文章戛然而止,意味绵长,发人深思、卒章点题,意味深长等作用。

三、表达效果上:升华中心、渲染气氛、烘托心情等作用。

四、从写作手法上:常有开篇点题、为后文设伏笔、作铺垫、深化中心、点明主旨、衬托、渲染、呼应、照应、对比、象征、先抑后扬、预示性作用。17. 表达方式 记叙(叙述)、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18. 分析写景状物记叙文景物描写的方法——①时间推移法 ②空间变换法 ③稳步换景法 ④分门别类法

19. 领会写景的作用和写物的目的。借助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作者的主观感情。以“状物”为主记叙文,往往使用“托物言志”的写法。20. 描写的种类及作用 了解描写的几种形式

(1)从不同的感觉来描写(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2)以动衬静,动静结合(3)正面与侧面,直接与间接(4)人物描写的多种方法种类: 一是人物描写:A、正面描写(1)肖像描写(2)外貌描写(3)神态描写(4)动作描写

(5)语言(对话)描写

(7)心理描写 作用是: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作品主题。B、侧面描写 作用是:衬托了人物某种思想感情或某种性格特征。二是环境描写:

分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重点了解几种描写的作用及答题格式:

①肖像(外貌)描写[包括神态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

②语言(对话)描写和行动(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③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

④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如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天气、季节和景物场景如山川、湖海等自然景物):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预示人物 的××命运、表现人物某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揭示文章主题。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或者人物活动的场景和周围(室内)的布局、陈设):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时代特征、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渲染××环境气氛。衬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题。21.分析人物形象:

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来理解人物形象;

二是通过对人物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等)方法的分析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要分析直接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22.小说三要素

人物(主要要素)、环境、情节。其中情节包括(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23.运用正副标题相结合的方式的作用:增强表达效果。24.续写小说结尾。

按照小说故事情节发展的规律续写,要简洁含蓄,富有哲理,引人深思。25.问指示代词“这、那”所指内容:多从代词前面文字中找答案。26.问某词能否去掉,或者调换另一词题型解题模式:

答: A、回答可以还是不可以;(一般情况不可以,特别是书上的原文时)。B、解释词义,比较两个词含义上的差别,并结合句子分析为何要用该词(强调突出了或限制说明了或修饰限制了+句子具体表达效果,哪个表达效果更好,更能形象或恰如其分地表现某物某特点)

C、不用或调换后,语境有何变化(不用,不能体现语言的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或与事实不符或太绝对,用了,体现语言的准确、生动、形象或严密。)27.语言赏析或广告:

类型

1、分析某个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对策:(1)了解用词之美------动词形容词精辟准确,把事物说得形象具体;使用成语,为文章增色;关键词能为中心服务。(2)掌握答题技巧:把握词语的比喻意、引伸意、双关义。如阿来的《词典的故事》中“营业员脸上显出了更多的怜悯,这位阿姨甚至因此变得漂亮起来”。“漂亮”一词就要从它的引伸意义去答题,它不是指阿姨一下子好看起来,而是反映出阿姨的怜悯使我对阿姨产生好感的内心活动。类型2:找出文中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理由。对策:(1)了解语言美的几种形式及作用 ①修辞之美------见第13个知识点.结合第28答题点回答.②句式之美------如骈句、长短句、对偶句、也有排比句,还有运用一组关联词语的句子等等。(作用:句式不同,表达的效果就不同。疑问句造成悬念,感叹句便于抒情;反问句加强语气语调引人深思;排比句叠句气势磅礴、层层深入;对偶句铿锵凝练,重复余韵悠然,也可以从灵活多变、富有表现力等方面去品味其妙处)③哲理之美———形象而含蓄,具有言外之意,富有哲理的句子。这些句子一般在文章的开头结尾。(作用:可以给人以启迪教育作用。)④内容之美———内容丰富题材新颖又与中心连接紧密的句子。(作用:全面新颖,能很好地为中心服务。)(2)注意答题格式:我喜欢 xx 句,因为它xx。

28.文章用典的赏析:

一是丰富文章主题,二是增添文章情趣,使文章有文采。

29.品味句子和关键词。最好找词语点评或整体点评:即怎样写、写得怎样和写出什么、给读者怎样的感受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或效果。

答:A、分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若没有,则应选择有生命力的词语进行。

B、表面意义(表面上的意思)和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特点)或从正面和侧面点评。

C、深层含义(联系上下文、主题、作者意图,蕴涵有什么道理、思想、感情等)肯定了/褒扬了/赞美了/歌颂了或批判了/讽刺了/否定了/反驳了,或者给了我们??的印象、启示、道理等。

30.问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的位置能否调换。答:A、能或否

B、词语:分别解释两个词。句子:简单概括这两段或两部分的内容。C、词语:为何这样安排先后顺序(强调其中一个或与前文顺序一致或符合搭配习惯,内在的顺序)。句子:指出这两句有什么关系,所以不能调换(若是说明文则看是时间顺序或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若是其他文体则看是并列式或层进式或总分式)31.问文章写作特色:

可从文章选材、结构布局、语言、立意等角度考虑,要结合该文写作的手法。①选材:材料典型、真实、详略得当、表现、突出了中心。②结构布局:布局合理、巧妙、结构严谨。

③语言:朴实或生动、形象、准确;或豪放或婉约;或清新或凝重;或直白或含蓄或流畅,修辞的运用等。④立意: 思想深刻、新颖,以小见大、富有哲理等。⑤表现技巧:

一是修辞手法:共八种。

二是表达方式:有五种。其中描写可细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结合、乐景写哀等。抒情包括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三是表现手法:衬托、对比、联想、想象等。

四是结构手法:包括开门见山、卒章显志、以小见大、先抑后扬等。32. 评价、鉴赏人物、文章主旨(谈谈自己对人物、主题的认识)

通观全文,筛选重要信息,从人物的言行中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答案可以这样组成:由文中××(言或行)表现该人物××的精神(品质 性格 思想 个性)。

一般地说,答案由三部分组成:

A、前半部分简要概括文章内容,可以这样表述:

①文章通过 的叙述;②本文 由(某件事)写起,运用了。

B、第二部分概括文章内容中蕴含着的思想意义, 可以这样表述:表现了/揭示了/批判了/赞美了/劝诫(某种思想道理)。有时题目就可成为答案的一部分,而且是必须的内容。

C、陈述同意哪种观点,并阐明理由。在整体感知文本基础上,找出文中能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和文章主题的句子,联系具体材料展开回答。

33.问阅读后的体会、体验、启示、见解要注意观点正确、健康,注意言之有理,一定要用典型事例证明。即提出、分析、解决问题。按总分总的顺序答题:

A、指出本文蕴含着的思想意义以及你从文中得到的收获、体会、明白的道理,可找出文中能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和文章主题的句子回答。B、结合文中和生活中具体的事例、材料加以举例说明,阐明理由 C、所以我们应该怎样怎样。

第二篇:中考语文复习之记叙文写作指导

中考语文复习——记叙文写作指导

人们常说,“文无定法”,此话并不错。然而,面对初学写作的初中生,教一些基本的写作知识,有步骤 地进行写作训练,这对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使其少走弯路,是完全必要的。

一、指导学生学会观察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中学生写作文,也不能脱离生活。中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一提起写作文就有畏惧心理,总觉得无话可说。这是为什么呢?归根结底是平时不留心观察。写作时冥思苦想,也写不出好文章来,只有去胡编乱造了。而虚构的作文是不真实的,自然没有感人的力量。可见,观察生活是写作的前提。只有全面、细致、认真地观察生活,才能直接从生活中获取鲜活的写作素材,为写作提供 丰富的营养。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生活热情,写好作文,而且对学生将来从事社会科学 和自然科学的研究,以及从事其他工作,也是大有裨益的。

怎样观察生活,对初一学生来讲,是个难题。作家艾芜在指导初学写作的同志时说:“要练习我们的眼睛,善于观察人的动作、态度和表情。练习我们的耳朵,善于听取别人讲话的语句、声调和他的特殊用语。”这 就是说,观察生活,一是要看,二是要听。

初一学生天真活泼,好奇心强,富于激情,乐于参加活动。尤其是他们刚进入中学的时候,想了解中学的校史、设施,特别是很想了解老师和同学。抓住他们这一心理特点,开学不久,我就让他们自选一位任课教师 作为观察对象。观察的内容是:年龄、性别、身高、体型、脸型、肤色、发型、衣着打扮(颜色、款式、质地)、表情,特别是眼神,以及老师上课的语言和动作等。观察的时间是四个星期。对观察的要求是:

第一,要抓住人物的特征。人物的外貌、性格、感情各不相同。只有抓住观察对象的与众不同之处,才能写出人物的个性,才能避免“千人一面”的弊端。

第二,观察要细致。所谓细致,不是说在观察人物时不分主次,而是要发现观察对象与别人不同的细微之处。不同性格的人,说话、做事时的表现是不同的。人物的一个动作,一丝微笑,往往带有性格化的特征。所以,观察必须细致入微。观察得越细致、越深入,印象就越清晰,理解就更深刻,描述就更具体、更生动形象。

金钥匙学校

第三,比较观察。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的目的是求异。在观察时,要抓住老师在各种情形下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特征,即生气时、高兴时、严肃时……言谈举止和精神状态的不同点。这样,才能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四个星期后,每个学生都按要求写了观察笔记。写作之前,我再次强调,描写必须突出人物特征,不要求面面俱到。在我的指导下,大多数学生的作文,对老师的描写颇为生动逼真。

例如 在描写数学郭老师的外貌时,突出了老师眉毛和眼睛的特征。她是这样描写的:“他的 眉毛非常黑,长得像两个锐角三角形,挺有个性。眼睛不大,可很有神。”她在写郭老师上课时,突出了“教学有方”的特点。文中写道:“每当我们上数学课时,班上总是很活跃,时时传出爽朗的笑声。最有趣的是提问。郭老师叫同学回答问题时,嘴角总是微微向上翘,流露出一丝笑意。有的同学答错了,一见老师的表情,以为自己答得挺不错,竟很得意,就稀里糊涂地说起来,惹得大家哄堂大笑。有的同学答对了,郭老师反会问上一句:„对吗?‟这个同学也就犹豫起来。在这种情况下,郭老师就会让同学们互相讨论,最后他才把正确答案告诉我们。这样,既能让我们认真思考、活跃思维,又能使我们对所学的概念有了深刻的理解。”这篇作文之所以写得成功,关键是观察的细致。

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巩固在观察中的收获,我要求学生认真总结观察的过程和体会。总结道:“我是数学课代表,与郭老师接触得多,我不放过每一次见面的机会,认真观察他的外貌,我发现他的眉毛很有特色。他给我的主要感受就是提问时很有趣。所以上课时,我就仔细观察他提问时的神态、说话的语气、语调以及动作上的一些特点。如果我不用心观察,就无法获得具体的感受与认识,也就不能把人物的外貌及性格特征真切地表现出来。”通过这次作文,同学们都尝到了观察的甜头,作文时再不愁没有可写的了。

二、写熟悉的人和事

指导学生写作,我还要求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因为熟悉的人和事,都是自己了解透彻、认识深刻、感受深切的,写作时就能准确地把握住写作对象的个性特征,就能写得真实自然,生动形象,具有感人的力量。

日常生活中,学生接触最多的是父母、老师和同学。因此,学生对他们的外貌、性格、爱好、思想品质等 了如指掌,描写时自然容易抓住人物的特点。但是要想让学生把人物写得有血有肉,还必须在写法上给他们以 具体的指导。我的具体做法是:

第一,写人物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金钥匙学校

描写人物大体是从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入手。但是在一篇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中,这四个方面并非要全 写,有时外貌和心理可以不写,当然,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决定。然而人物说的话、做的事必须要写,而且还要 写得具体、真切。否则,就难以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或精神风貌。

第二,写人物怎样说的,怎样做的。

写人物说话,要写出在不同场合说话时的表情、姿态和神色。写人物做事,要一步步地写出人物的动作,或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等。不管是语言描写,还是动作描写,都要符合人物的年龄、身份、职业、习惯等,否 则就会平平淡淡、干干巴巴,不能表现出人物的个性化特征。

第三,让人物自我表演。

学生写作前,我强调指出写人物说话、做事,最好让人物自己说、自己做。作者要像故事片中的导演,在 幕后指挥,让人物自我表演。而不要像纪录片中的解说员,自己一味地介绍。这样,笔下的人物才富有立体感,才能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良好效果。

例如沈 静同学的作文《一位让我敬爱的人》,描写的人物是我校的张校长,作文选取了两个事例,表现张校长对工作认真负责、关心同学的好品质。其中的一个事例是这样写的:“星期六上午我们也得上课。早晨,我早早来到教室,刚脱下外衣,就冷得打颤。一个声音在我耳边响起:„冷吗?教室里暖气热吗?‟那么亲切。我回头一看,原来是张校长。她走到暖气前,摸了摸,摇摇头,显出几分焦急和不安……快上课了,张校长 又来了,对我们说:„同学们,这几天冷,大家要多喝热水,有条件的要每天喝两袋板兰根,预防感冒,记住 了吗?要当作业来完成。‟然后用手扶了一下眼镜,到别的班去了。”这篇作文,注意让人物自我表演,所以,给人留下了较深刻的印象。

指导学生写熟悉的事,我主要是让他们写自己经历的事。学生自己是参与者,对事情发展的全过程以及各个阶段的特点,都十分清楚,写起来自然比较容易。尤其能够把自己的感受与认识写进去,从而揭示出事情的 意义。那么,怎样叙事才能具体、真切呢?我是这样指导的。

第一,要交代清楚记叙的要素。

记叙的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叙事时,要交代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物、什么事情以及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这六要素,只有在不妨碍别人看明白的情况下,才可以省略 其中的一两个。

金钥匙学校

学生在叙事时,一般都能写清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和结果,却往往把事情的过程叙述得非常简 单、空泛,不能给人留下什么印象。为解决这一难点,我就强化训练学生写好事情的发展过程,力求在短期内,达到一定的效果。

第二,写好矛盾冲突和结局。

由于年龄、时代的差异,学生在家里会与家长发生矛盾冲突,在学校会与老师、同学发生矛盾冲突,即使 自己,也会在思想上产生矛盾冲突。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或自己的觉悟,矛盾冲突最终会得以妥善解决的。我 要求学生写作文尽量写好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冲突,并且力争写出出人意料之外,又合乎情理之中的结局,使文章曲折动人,富有吸引力。

例如罗飞雪同学的作文《一字之争》,就写得很好。他在作文中写道:他爸爸让他背诵唐代贺知章的诗《 回乡偶书》。当他背到“乡音无改鬓毛衰”时,他爸爸严肃地批评他,为什么把“衰”字读成“cuī”了。罗飞雪听了,很委屈地说:“爸,是您错了,(衰)字在这里就读(cuī)。”他本以为父子之间又得来一 场面红耳赤的唇枪舌战。而他爸爸却搬出几本字典、词典,与他一同查找,结果费了一个半小时的时间,也没 有查到。罗飞雪就不耐烦地说:“爸,算了吧,就听您的念(shuāi)吧。”他爸爸听后,反而更加严厉 地对他说:“什么叫算了,做学问,就要老老实实,认认真真,有错必改!”他只好硬着头皮继续查找。两个 小时过去了,他爸爸忽然捧着《古代汉语》高兴地叫起来,说这里就是读(cuī),“爸爸错怪你了,向你 认错!”作文最后写道:“爸爸是个工程师,知识渊博,竟然向我认了错,可在„认真‟二字上,我却输给了 爸爸。”这篇作文写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把矛盾冲突表现得合情合理,结局出人意料,作文的主题也突出了。

三、片断写作训练

写整篇作文固然重要,但费时较多。因此,在指导学生写整篇作文的同时,我还指导学生写片断练习,以 突出写作训练的重点,二者交叉进行,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所谓“片断”就是一篇文章中的一段。一篇完整的文章都由不同的片断组成。所以,写好片断对写好整篇 文章是很有帮助的。

怎样写好片断呢?我向学生提出四点要求。

第一,要围绕一个中心写。因为是片断,内容要集中,不能漫无边际地写。

第二,要真实。必须写自己的亲身经历或写自己的观察所得,不能脱离生活,编造离奇的故事。

第三,要具体。写出自己所看到的或听到的情景,不能空洞无物。

金钥匙学校

第四,要写出自己的点滴感受。也就是要赋予片断一定的思想意义。

初一学生年龄小,能力有限,面对纷繁的大千世界,往往不知从何下笔。我就出一些题目,如《街头见闻 》、《早晨》、《招待客人》等。有时,我规定出写作范围,如场面描写、心理描写等,让学生自拟题目。但无论命题,还是自拟题,都必须按照我提的四点要求去写。

经过反复的训练,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例如李峥同学写的《街头见闻》,全文是这样的:

下午,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我看到了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她看上去只有六、七岁,红润的脸庞上,有一双 明亮的小圆眼睛,翘着小鼻子,穿着一件花毛衣。她手里拿着一封信,蹦蹦跳跳地跑到邮筒前,信上的字迹歪歪扭扭。她踮着脚尖,刚要投入,忽地又把手缩了回来,用小手轻轻地抚摸着信封。而后,她又踮起脚,当她 再一次投放的时候,她又犹豫了。接着,她又把信很快地抽了回来,在信封上面轻轻地吻了一下,才投进信筒。之后,才蹦蹦跳跳地跑远了,一个小花点消失在我的视野里。

我猜测着,她的信是寄给谁的呢?但我深信,无论是寄给她远在外地的父母,寄给抚养她长大的奶奶,还 是寄给她的伙伴,她的真挚的感情,都会使那个人感动的。她不是把我这个与她素不相识的姐姐都给感动了吗 ?

这篇片断把小女孩投信时,那欲投又舍不得投的矛盾心理,描绘得惟妙惟肖;小女孩纯真的感情,着实令 人感动。这个小片断虽不足四百字,却像一幅画面,展现在读者面前,颇有感染力。这是作者细心观察、用心 体会生活,并按老师要求认真写作的结果。

像这样真实具体、清新简洁的片断还很多。如梁丽华同学的《等》、王雪莉同学的《钥匙终于找到了》,都通过多侧面的描写,层层深入地写出了自己的急切心情。郑铁同学的《送别》,描述了爸爸在南昌火车站送 他和妈妈回北京时,一家人难舍难分的场面,都很真切感人。

写小片断的效果如何呢?对此,我曾做过调查。大多数学生认为,写小片断自己确定中心,自己选材、费 时不多,自由灵活,能提高观察能力,有话可说,又为写大作文积累了材料,对提高写作水平很有帮助。

四、教学生自批作文

修改文章是写作的重要环节。鲁迅先生说:“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他在《我怎样写起小说来》这篇文章里又说:“我做完之后,总要看两遍,自己觉得拗口的,就增删几个字,一定要它读得顺口。”这是鲁迅先生修改文章的金钥匙学校

经验之谈。然而,学生写完作文,往往一遍也不检查,一字也不修改,就匆匆交给老师。这样马马虎虎,主要是写作态度不端正。但是,学生不会修改文章,也 是个实际问题。就修改文章而言,并没有什么固定的方法。初一学生写作能力很有限,让他们自己修改文章,就更加困难 了。所以,必须教给他们一些方法。

第一,是朗读。明白只有读,才能发现错别字和不合语法的病句。语感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学生写作文后,我让他们放声读两遍。有时,还让他们录音,然后放录音,听听是否有词句的错误。听到有问 题的地方,用笔划出来。这种方法简单、易做,学生乐于接受。第二,介绍词句修改的具体方法。

1、删。删去多余的字、词、句,使语言简洁明快。如:“我从没到过世界公园,这一次还是头一次到世界公园。”头一次到世界公园,当然以前没到过。因此,“从没到过世界公园,这一次”,都应该删掉。

2、增。增加一两个或几个字,使语句明确、生动、流畅。如:“他拉开门,拿出一听可乐。”拉开什么门呢?不明确。“门”前面应该增加“冰箱”两个字。再如:“老师生气了,看着我。”在“看着我”前应加上 “瞪着眼”三个字,就能生动地表现出“老师生气”的样子。

3、调。调整语序,使表达合乎逻辑。如:“我生日那天,姑姑送给我很漂亮的一件毛衣”。”“很漂亮” 这个短语,是修饰毛衣的,而不是修饰“一件”的,应调到“毛衣”的前面,才合情理。

4、换。换个词或句子,使表达更严密。如:“对如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问题,我们争吵得很激烈。”对 严肃问题发表看法,用“争吵”来表达是不妥当的,应换成“争论”或“争辩”。

5、改。作文中的错别字和标点符号的错误,应认真对待,予以改正。

以上是给学生所讲的五种修改方法,所举例句,都是学生自己用我讲的方法修改的。在修改中,我要求学生运用教材中介绍的修改符号,予以改正。在学生自改的基础上,再让学生互改。两人或几人一组,相互评论,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至于对作文的选材、立意、结构等进行修改,由于初一学生水平的限制,暂没有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只要求学生写作之前,列出提纲,确定好中心,选好材料,安排好结构,然后按提纲作文。

写作文的方法:

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以往教初一学生写作文,都是写命题作文,尽管老师指导得头头是道,可不少学生还是感到无从下笔,甚至感到厌烦。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金钥匙学校

就是学生没有写作兴趣。因此,在指导初一学生写作文时,应根据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征,设法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写作兴趣。针对他们对故事感兴趣的特点,我让他们写作文先从写童话、寓言练起。如有一次上作文课,我让学生先阅读《巨蟒与豹子》这段材料:在一片原始森林里,一只巨蟒和一头豹子同时盯上了一只羚羊。豹子看着巨蟒,巨蟒看着豹子,各自打着算盘。豹子想:如果我要吃到羚羊,必须首先消灭巨蟒。巨蟒想:如果我要吃到羚羊,必须首先消灭豹子。于是几乎在同一时刻,豹子扑向了巨蟒,巨蟒扑向了豹子。豹子咬着巨蟒的脖子想:如果我不下力气咬,我就会被巨蟒缠死。巨蟒缠着豹子的身子想:可果我不下力气死缠,我就会被豹子咬死。于是,双方都拼命地用着力气。最后,羚羊安详地踱着步子走了,而豹子与巨蟒却双双倒地。

学生读完这段材料后,我让他们分别谈感想。有的说:“如果两者团结起来,同时扑向羚羊,然后平分,多好啊!”有的说:“如果两者同时走开,一起放弃猎物,它们都不会死。”有的说:“如果两者之中有一个谦让,另一个扑向猎物,也不会有那样的惨剧……”同学们纷纷举手,侃侃而谈。在同学们对作文材料产生浓厚兴趣的基础上,我让学生把这则材料扩写成一则寓言故事。他们都拿起笔写了起来,没有一个再感到无从下笔了,而且写得都比较好。真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呀!

其次,要引导学生写真情实感的作文。一次,我上了这样一堂作文课:我对学生们说:“舐犊之情,人皆有之。有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子女呢?你们都有切身体会吧?”同学们纷纷发言,有的说:”父母把我当作掌上明珠,有一口好东西都要给我吃,买衣服也尽着我,我要零花钱从来没有被拒绝过。”有的说:“父母很疼我,啥也不让我干,甚至我的内衣、袜子也都由妈妈洗……”学生发言之后,我问:“那么,你们对父母这样做有何意见呢?”有的说:“父母啥也不让我做,使我不能自立,将来我怎么能适应社会呢?”有的说:“我要钱父母就给,使我养成了大手大脚的习惯,现在很难改掉……”我见同学们都谈出了心里话,便把《可怜天下父母心》和《娇儿(女)怨》两个作文题写在黑板上,要求任选其一,文体不限,写一篇文章。这时,学生们没有像以往那样大眼瞪小眼的,都聚精会神地写起来,而且都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美文欣赏

金钥匙学校

一、要求 亲情是人生最为宝贵的情感,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请以父母与儿女之间的情感为内容。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

例文

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虽年仅四十四岁,但两鬓已爬满白发,眼角也堆起了皱纹。

我于一九七八年十一月十一日出生在北京的一家医院里,当时只有五斤一两重,而现在我已经是一米七六的个头,一百二十八斤重的大小伙子了,我这样健康是与母亲的付出分不开的。

生我那年是冬天,天气很冷,飘着雪花。刚出生的我瘦得皮包骨头,母亲也因为难产差点离开人世。生我时,医生问母亲:“要孩子还是保自己?”母亲的回答是干脆的:“请留下我的孩子。”

当我会爬的时候,母亲早已为我忙前忙后,清晨不到四点就起床到奶站打奶。冬天,用刺骨的冷水为我洗尿布;夏天,她怕电扇风力太强,把我吹病,用纸扇为我扇风,使我能进入甜蜜的梦乡。为了不让蚊子叮我,母亲一手为我扇扇子,一手为我赶蚊子,可母亲的腿却被叮了不少包。

有一次,我不知吃了什么东西,过敏了,身上起了一片一片的疙瘩,看上去十分吓人。母亲为了照顾我,整整两天一夜没合眼。当母亲带我去医院时,已是半夜一点了。我打点滴不一会儿,突然昏迷不醒,母亲急得抱着我放声大哭,等我醒来看互母亲脸色苍白,仍在流泪,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一天中午,我放学回到家,一进门就闻到一股炸酱味。“又吃炸酱面!”我不情愿地说。才吃一口发现酱放多了,一下子推开碗,从椅子上站起来走开了。母亲问我:“怎么了?”“不好吃,我不吃了。”我生气地说。“这也不吃,那也不吃……”我一看母亲又唠叨便跑回自己的房间,用力地关上门,发出一声巨响。我趴在写字台上,无意中看了一下放在玻璃板底下的日历。呀!今天是母亲的生日,我却对她发了脾气,我可真浑,真该死。我马上站起来,金钥匙学校

跑到外屋。一看母亲已不在桌旁吃饭了。我冲了出去,站在门口向外张望。我在拥挤的人群中发现了母亲,她手里拿着一个面包和两根香肠。

妈,我对不起您!妈,我爱您!

点评 此文无惊天动地之事,无感人肺腑之语,但母亲对儿子的爱,却尽现笔端,关键在于作者真切感人述亲历之事,倾衷心之情,写得朴实无华,儿子对母亲的回报虽着墨不多,但给人留下了充分考虑的余地。

二、材料 自信常常用来鼓励人们,人们有了自信,做事可以取得成功;缺乏自信,就会受到挫折或失败。

要求 1.写一篇以“自信”为内容。可以从正面说,也可以从反而说。可以写人,也可以写事。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600字以上。例文

自 信

我的名字叫自信,专爱帮助那些失去信心的人们重新树立起理想,向着新生活前进。你看那些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哪个不是有了我而成功的?而且我还有许多好朋友,比如说,乐观,他可是我的最佳搭档,由于我们俩的密切合作,使许多残疾人身残志坚,仍在为社会做出贡献;更不用说勤奋、开朗这几个好友了。

我还有个兄弟叫自卑,虽说我俩是亲兄弟,可性格却不大一样。我天天都在为人类作贡献,使各种各样的人都能有自己的远大抱负。我每到一家,就会使那家繁荣兴旺,所以我的生意格外兴隆。这不,今天我正在街上招揽生意,忽然,看见一个品学兼优,但容貌稍差的女孩孤钎地在街上走着。根据我的职业感觉判断,这个女孩一定是出了问题。经过十天的观察,金钥匙学校

我终于知道了,原来是自卑在捣乱!这个女孩是一个中学生,她在班里学习优秀,乐于助人,所以很受同学佩服。她自己也认为,一个人应该美在心灵,而不能只注重外表。可自从自卑来了之后,就天天对她说:“你是个丑女孩,没人愿跟你来往,没人愿跟你玩。”就这样,这个女孩逐渐开始孤僻起来。她不愿与人说话,集会时,自己躲在一个角落里。我实在忍无可忍了,质问自卑:“你看,你怎么能把一个好端端的女孩弄成这样!”他也毫不客气地说:“怎么?只许你来,就不许我来,我这样做也是让她有点自知之明,给她点警告。”后来,勤奋乐观几个人也来了,我们一起把自卑赶了出去。在我细心地照料下,她又恢复了往日的活力与自信。

每当我看到我的顾客满意离去的时候,心底就会为他(她)由衷的高兴,因为也许他(她)将会让这个世界更加充满活力,而我也会让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拥有这种感觉。

请记住我的电话号码87654321,我将随叫随到。这不,我又在寻觅新的顾客了……

点评 本文写得新颖,作者用了拟人的写法,把自信、自卑、勤奋、乐观、开朗都拟人化了。作者是个少年,用这种写法,显得亲切、自然、轻松,富有童趣。读者会轻松读完此文之后,受到教育和启发。

下面我把作者的写作体会介绍给大家,也许大家能从作者的体会中获得一些写作的经验。

“我过去写记叙文都是千篇一律的写人写事,文章显得呆板、乏味,没有新意。听了几篇同学的佳作,我才明白写作文其实很简单,除了内容具体、中心突出外,最重要的一点是创新。

现在考场作文大多是文体不限的,这就为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题目允许的情况下,放开思路,紧扣中心,写自己的真情实感,那么你写的时候必定会„文思泉涌‟。俗话说:„物以稀为贵‟。只要你的文章题材新颖,构思巧妙;那么,你的文章也会因为„独树一帜‟而受到青睐的。”

创新是很重要的。创新,首先要题材新、立意新。其次是构思巧妙,写法新。怎么才能做到题材新呢?最好是写真人真事,写自己身边的人、身边发生的事。怎么才能做到立意新呢?最好是联系实际确定中心,要有时代感。怎么才能做到构思巧妙,写法新呢?我认为用上一点别人不常用的写法,并且合理,就可以了。孟繁同学这篇文章,写的是班里同学的事;针

金钥匙学校

对班里的实际情况确定中心:战胜自卑,树立自信,就能成功;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感染。他确定中心,能从自卑和自信两个方面来考虑,显得深刻。再加上他巧妙的构思,用了拟人的写法,此文确实让人感到有些新意。

三、题目 这件事让我××

要求 初全题目(如何补:高兴、后悔、着迷、惭愧、扫兴……),字数不少于400字。

例文

这件事真让我惭愧

每当我想起这件事,脸马上红到脖子根。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大地都冻得硬硬的了。该上操了,我真不想去,可是有什么办法呢?我缩着脖子豚磨起来。忽然,我想起前几天老师同意肚子疼的王军不上操,便装起病来。我右手后住肚子,左手放在桌子上,脑袋垂得低低的,嘴里不停哼哼。这时正好班主任老师在收课本,见我这副模样,便关切地问:“牛捷怎么啦?不舒服吗?”还用手摸我的额头。我装作痛苦的样子点点头。老师亲切地说:“你别上操了,在教室里好好休息一下。”我的心落了地,好容易躲过去了。我隔着窗子看见同学们迎着大风做操,心想,可真够冷的。可是不知为什么心里有点不自在。

下了操,同学们围着我问这问那,有的问:“你肚子还疼吗?”有的说:“你揉揉就不疼了。”还有的说:“要不,送你上医院吧!”我连连说:“不要紧的,不要紧的。”课间,同学们都出去玩了,我怕露馅,忍住了发痒的脚,没敢出去。上第四节语文课时,老师讲得非常生动,是个爱发言的人,竟忘了“生病”忍不住举起手来。当我答对了老师的问题时,老师不仅表扬了我的答案正确,还说:“你们看牛捷同学,有病了,还这么积极回答问题,你们要向牛捷同学学习。”听了老师的话,我心里真不是滋味。

金钥匙学校

放学了,该我们组做值日。老师对我说:“今天,你就别做值日了。”“老师,我……”还没等我说完,老师忙说:“别过意不去,你不是有病吗?回家休息去吧!”老师的关心使我像打翻了五味瓶。真不是滋味。我背起书包,拖着沉重的步子走出了教室。

这件事,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每当我想起这件事,就惭愧得脸都红到了脖子根。我想:“下次,可不再干这种事了。”

点评 本想装病躲操,没想到换来的却是不安与愧疚,最后连放学也拖着深重的步子。一个撒了谎,又为此自省自责的孩子的形象,跃然纸上,让人觉得十分可爱。文章的层次很清,先是“心里有点不自在”,继而“心里真不是滋味”,最后“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小作者在这个过程中是很痛苦的,这就自然归于“下次,可不再干这种事了。”读者心里也为之豁然。

四、材料 在生活中,人际之间难免会发生一些矛盾,一件事在进行中也常常会遇到某些挫折,把这些矛盾和挫折具体生动的描述出来,给人以深思和启示。

要求 1.以我经历的一次小波折为中心话题,叙述一件自己亲身经历的事,要把事情的曲折变化写出来。

2.在记叙中要有描写 3.字数在500字以上。例文

阳光永驻

“小菡,朋友间最需要的毕竟是真诚哪!”

坐在草坪上,捧着书,我却一个字儿也看不进去了。小叶的话老在书页上跳荡。

太阳明丽灿烂,虽是初冬,它却暖洋洋的。天边涌团团墨灰色的阴云。太阳隐去了。我凝望天际,那云中幻化出小佩,凉意顿时加深了。

金钥匙学校

小佩是我的好友,颇有名气的运动员,每天早晚都泡在体育场上,我成了她当然的“后勤部长”,打水、端饭、洗碗;比赛前后给她按摩,她夸我是“忠实的姐姐”、“最佳保健医师”。同学们总用羡慕的眼光看着我俩。

我的功课不算顶好,我老想进入前三名,我学习很累,但只要想到小佩能舒舒服服,能得名次,我也就像上了领奖台,疲累全消。

一个秋风飒飒的早上,我感冒了,起不来床。小佩磨蹭了好一阵,只好自己去厨房。走过床边,我说:“小佩,也给我捎一瓶水,行吗?”“你没见我两手都不空?”她头都没转地走了。

那话音有如闷雷,也像冰雹,饭店里凉透了。

同寝室的小叶给我打了水,代我请了病假。

不几天,同学们用各种复杂的眼神看我和小佩。

从此,我算明白了大人常感叹的“世态炎凉”的真谛。我开始相信有一张虚伪的网,真诚好比网中的鱼,网中的鸟,我也学着编织这样的网。不过,每当我舌头割了张三李四,他或她委屈地、愤愤地走开时,“同盟”们哈哈大笑,我的心总是掠过阵阵凉意。想哭,但却笑了——是失意的胜利者的笑。

小玲说:“小菡,你的口才赛诸葛,传传经,如何?”“名师秘传,恕不奉告。”扮个鬼脸,我飘然而去。

小叶找到我:“小菡,你那嘴太刻薄,它会让你失去真诚,失去朋友。改一改吧,小菡,朋友间需要的毕竟是真诚啊!”我的民发颤,但不认输。我想对她轻松一笑,嘴角动了动,却笑不出来——我的心在哭。

小佩伤透了我的心,“虚伪的网”的说法使我对生活感到失望,但真实的生活更使我迷惘:下课迟了,饭菜会有人端回来;忘了带书,会有人递过来一本;生病了,小叶、王色、李桃,焦急的脸总在眼前晃动,我发生了疑问:“虚伪、真诚,到底谁真?谁假?”

金钥匙学校

我坐在草坪上凝望天际。墨灰的云越来越淡,缕缕阳光从云隙中钻出来,正柔柔地抚着我的脸颊。一阵风过去,连淡云也去得不见了踪影。阳光依旧照耀大地。

正在我发痴的时候,小叶悄然坐在了我身边,我想也没想就倒在了她的怀里。我俩谁也没说一句话,只把眼睛盯着太阳。静极了——田野,我们的心。

我们都明白了,乌云遮不住太阳。太阳永驻,友谊长青。

点评 本文写的是真诚与虚伪的一场较量。“我”坚强不足,热心有余,好友的一句话一个行动“伤透了我的心”,“我”也开始相信并“编织”“虚伪的网”。可生活中存在的真诚一再重现的时候,我终于明白了:“乌云遮不住太阳,阳光永驻,友谊长青”。

这是伦理首先的较量。“我”的胜利,正是长期渴求真诚的必然。

多处对比:“我”和小佩、小叶的对比;小叶和小佩的对比;甚至象征着真诚的太阳和虚伪的乌云的去留时间长短的对比,很好地完成了人物塑造和揭示主题的任务。

五、要求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用眼睛去观察社会、认识自然;从眼睛中猜测他人的内心世界,平时哪一双眼睛令你动心,哪一双眼下令你难忘,是人的眼睛,还是动物的眼睛,还是……以“眼睛”为选材范围,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例文

啊,那双眼睛

嘈杂的菜市场,一组令人不堪入目的镜头深深刺痛了我:一位30岁上下,虎背熊腰的鱼商,利索地从带着浓烈腥臭味的水池中捞起一条鱼。那可怜的小生命,如梦初醒般惊慌失措地在那大汉的手中吃力地挣扎着,挣扎着……带着几分同情,我竟莫名地察觉到,那双眼睛,那又如孩童般天真无邪的眼睛,正愣愣地望着我。

金钥匙学校

我仿佛又走进了那个古老而又绮丽的童话中,见到安徒生笔下的海的女儿。在那泛起白色浪花的大海上,昨天的小美人鱼不正用那善良、无邪的大眼睛为希望得到幸福的人们默默祈祷吗?

望着那可怜的鱼儿,我的心底涌起一股想拯救鱼儿的冲动。虽然我不能为这些小生命带来多少幸福,但我至少能从那恶鱼商的手中为它们中的一部分争取到自由生存的机会。

我带着愤怒,朝那恶鱼商走去。他一见顾客,立即将那条危在旦夕的鱼漫不经心地往池中一撂——鱼儿天真地以为在半空中逗片刻之后,上帝就会给它们插上天使的翅膀,飞出那可怕的魔掌。可是,当它们的身体砸到冰凉的池底时,那双绝望得几乎不愿再睁开眼睛分明在对我说,幻想又一次欺骗了它们,最后的希望宛如刚才池面上溅起的飞沫,眨眼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鱼儿,啊,已经被这模模糊糊的世界活生生地折磨成了只能用尾巴打水来排遣苦闷与无聊的机械的木偶。它们眼中迸出的怒火,一次次地在控拆:人类啊,为何要用我们的生命来满足他们的贪欲呢?我已不忍再阅读它们眼中的忧伤,于是拣了几条鱼。这时,可恶的鱼商竟不屑一顾地说:“把刀架在鱼头上的时候,这些家伙可能还在做梦呢!”接着,脸上的横肉拧作一团。鱼似乎也听懂了这咒语,气愤之至,将水打得“啪啪”直响。我将这些鱼托在手中,奔向后花园水池。真正属于它们的世界在那儿呢!

在生物课上,我终于懂得,虽然鱼体有保护色,能逃避上下敌害,但它们的视力却极差。想起它们那一双双惊恐、绝望的眼睛,我画了一幅简单却生动的画——

一群群戴着眼镜的鱼,在水中无拘无束地游来游去……

点评 透过眼睛这扇窗口,小作者用平实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人类的朋友——鱼的心情有故事,更将一颗纯净、善良的心融化在了对生命诚挚的热爱之中。

全文构思精巧,寓意隽永,读来令人回味。

六、要求 生活中总会有一些人或事给你留下深刻的记忆,请讲霁你所记得的这个人或这件事,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金钥匙学校

例文

路边一瞥

一天早上,我到一个朋友家去,路过一条小巷。刚到巷口,路边一字儿排开的几盆花映入我的眼帘。呵,好美的花,开得正盛,正旺!为这单调破旧的小巷,增添了几分生机,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吱——”一声门响,花旁一间矮房中伸出一根拐杖来,一个十五六岁眉清目秀的姑娘,吃力地提着一壶水,靠仅有的右脚和一根拐杖走了出来。她走近花盆边,仔细地给花儿淋起水来,不用问,这些花一定是她种的。我看着她地虽然没有左脚,但却矫健的身躯,看着她那倔强的脸,我想:她多像那碧绿碧绿、蓬勃向上的万年青,多像翠绿欲滴、傲然挺立的仙人掌,多像高洁的秋菊,多像淡雅的兰花……呵,多美,开得正盛的花儿;多美,花一样的姑娘!

“通——通——通——”一阵放肆的皮鞋声传来,我回过头,只见一个头发呈大波浪,身穿狐皮大衣,脚穿高跟皮鞋的摩登姑娘从巷中走了出来,她走过花旁,顺手摘了一枝花,旁若无人地闻着、走着,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浇花的小姑娘抬起头。看着只剩下半截的花苗,望着摩登姑娘的背影,坚毅的脸上露出了愤怒、厌恶的神情……

我也呆呆地望着那位摩登姑娘,她那本来漂亮的脸,经她一笑,扭曲得多么丑陋!透过她那昂贵的狐皮大衣,我看到一个卑鄙、丑恶的灵魂,正散发出阵阵臭味,那“高跟皮鞋”,比鲁迅笔下的“圆规”还要难看得多。

小姑娘狠狠地背过脸,好像不愿再看到那个令人生厌的摩登姑娘一样。她提着水壶,又吃力地走进屋去。望着那肢体残缺的背影,刹那间,我觉得她是那么的高大,那矮小的房子也容不下她了。她,多么美丽,正散发着比化还香的香气。

那个摩登姑娘渐渐远去了,还挂着她那空虚的灵魂。

一阵微风吹来,花儿频频地点头,是对小姑娘的感谢,还是对摩登姑娘投去愤怒的目光呢?我思忖着,向朋友家走去……

金钥匙学校

点评 这篇作文有三个特点:

一是在叙事中融抒情、议论为一体。本文叙事简洁:小姑娘浇花,摩登姑娘摘花。侧重抒写所想所感,在描述画面的同时,融入自己的感情色彩,赞颂护花人,身残却品格高尚;贬斥摘花人,身体健全但人格渺小。

二是对人物的外貌、动作、表情加以描写,使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比如,摩登姑娘的出场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通——通——通——”的皮鞋声足见其行的“放肆”;“头发呈大波浪,身穿狐皮大衣,脚穿高跟皮鞋”,足见其外貌“摩登”;走过花帝“顺手摘了一枝花”、“旁若无人地闻着”、“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足见其灵魂丑陋。

三是恰到好处地运用比喻的的修辞手法,以花喻人,刻画小姑娘的心灵美。比如,把小姑娘比作“蓬勃向上的万年青”、“傲然挺立的仙人掌”、“高洁的秋菊”、“淡雅斯贝尔斯兰花”,并由衷地赞叹“啊,多美,开得正盛的花儿;多美,花一样的姑娘!”花美,人更美,使读者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七、材料 在人生的道路上,总会遇到各种人、各种事,而每一种人、每一件事会给我们以不同的影响、不同的感受,或者你欣喜若狂、迫切渴望,或者你心烦意乱、悲观失望。当然,这每一种滋味,每一种一个人而言,也许这就是你的一笔财富,那就看你如何来对待它。

要求 根据上述文字的提示,写出一件对自己的成长影响深刻的事,并对此事给你的感受所产生的效果加以分析、让别人也从中受到启发、受到教育,题目自拟。

例文

后悔上车没抢座

其实这件事发生在两年前,我早就有把它写出来的想法。但我一直没有写,因为我在等待春暖花开的时节重新再来,可它却来得那么慢……

记得那是小学毕业的假期里,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我的心情格外地好。因为一年的紧张学习终于告一段落,剩下的就是痛痛快快地玩了,跟表妹说好一起去滚轴,心里正美滋滋地想着,不知不觉地到了车站。在车站等车的人很多,但因是始发站,估计都有座,可人们

金钥匙学校

还是背好挎包,拉好自己的孩子,做出一副随时参加“挤车战斗”的姿态,我低头看看自己新穿的白旅游鞋,实在不想做他们的“垫脚石”。于是我后退几步,打算等“挤车战斗”结束,最后一个上车。目睹了“战斗”经过,我上了车,怎么这么巧,只有我一个人没座。车开动了,我扶着扶手,欣赏着窗外的景色。到了儿童医院那站,上来一位妇女,拉着小女孩。从外表看来显然是母女,那位妈妈可能带孩子看病十分劳累,面带倦容,站着背靠在座椅扶手上,很快就睡着了。从她黑黑的脸庞,朴素的衣着,粗糙的双手……可以看出她不是城里人而是从农村来的。那个小女孩身着短衣、短裤,梳着两个小辫子,系着粉色的蝴蝶结,脖子上戴着一个项圈,小脸红扑扑的,看上去只有三、四岁的样子。她一步一步扶着和她一边儿高的座位扶手,在车厢里缓慢移动着,身子随着汽车的颠簸晃动着。她慢慢地走到了一排双人座旁边,座上坐着一对恋人,女的手里拿着一束火红的玫瑰,他们正有说有笑地谈论着什么。见小女孩走过来,他们停止了谈话,男的压低了帽沿,闭上眼睛,女的用手拨弄着玫瑰花瓣。售票员看见了小女孩,冷漠地从鼻子里发出“哼”的一声,头扭向了窗外。车继续前进着,小女孩也用小手交替着扶着座位扶手。突然一个轻微的刹车,小女孩摔倒了,她没有哭,扶着一个单人座的座椅边站了起来。那个座位上坐着一个大学生模样的女孩,身穿一条白色的连衣裙,连忙提起小女孩碰过的裙边狠狠地掸了又掸,瞪了小女孩一眼,戴上耳塞听起了随身听,那个小女孩却向那位姐姐憨憨地笑了笑,从她的眼睛中可以看出天真、无邪的神态。我实在受不了,感觉周围的人是那么的冷漠、陌生,我提前下了车,不禁地感觉到脸已是滚烫滚烫的。

回忆起上小学的时候,老师教我们写作文,主题是乐于助人,全班同学写得最多的就是上车让座,扶老人上车等事情。但现在我们却茫然了,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在快速发展而传统教育怎么反而后退了呢?虽然这件事情,并不代表现在的人都冷漠无情,可这个自私自利,不为别人着想的坏风气,已悄然萌生,我觉得这是应该引起人们注意的时候了。我心里不是滋味,像打翻了五味瓶一般。甚至有时我在想:如果当时我有座位,把它让给了那个小女孩,也就不会发现人们冷漠的一面了。唉,后悔上车没抢座!

点评 标题使人不禁想读下去,继而向我们展示了公共汽车上的一幕:自顾自怜的情侣、粗暴的“连衣裙”、无动于衷的售票员、冷漠的乘客们冷淡地对待外地母女俩,作者鞭挞了这些人所表现出来的不文明行为。在激烈的思想斗争后,作者万般无奈地为没有抢到座位让母

金钥匙学校

女俩而后悔。读后,使我们气愤之余,有理由相信,有作者这类人在,作者所期待春暖花开的季节会很快的来临的。

本文叙事真实、生动、语言自然朴素。

课后练习

一、未来的我。

要求: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记叙文。

二、从小学到现在我们已经经历了很多次考试。既经历了许多文化知识这样有形的“考试”,也曾经历了不只一次地经过了无形的“人生考试”。我们对考试的理解要尽量宽泛一点。请以“一次难忘的考试”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记叙文。

三、我家的新鲜事。

要求: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记叙文。

四、那次,我真的

要求:

1、将题目补充完整。

2、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记叙文。

五、忘不了

要求:

1、将题目补充完整。

2、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记叙文。

六、,我想对你说

要求:

1、将题目补充完整。

金钥匙学校

2、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记叙文。

七、的爱

要求:

1、将题目补充完整。

2、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记叙文。

八、这堂课真

要求:

1、将题目补充完整。

2、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记叙文。

九、我真想

要求:

1、将题目补充完整。

2、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记叙文。

十、请以“梦”为话题写一篇话题作文。你可以记叙自己曾经的真实经历,也可以发挥大胆想象和联想编写一个故事,也可以……。只要你所写的内容与“梦”有关就行。

要求:

1、题目自拟。2、500字左右。

金钥匙学校

第三篇:中考记叙文答题技巧

常见表现手法的作用

一· 常见的修辞手法及作用:

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繁为简洁。

2、拟人:化物为人,亲切自然;形象栩栩如生,语言生动形象。

3、排比:叙事透辟,条分缕析;结构紧凑,文意贯通;语气强劲,抒情强烈。

4、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用于诗词,有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

5、夸张: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丰富联想,以创造意境。

6、设问: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加深理解。

7、反问:加强语气,加重语势,激发感情,加深印象。二·常见的表现手法及作用:

1、象征:使所要表达的意思更为含蓄、深刻。

2、对比:作用是突出强调。a、运用对比手法描写人物,刻画性格。b、运用对比手法,描摹景物抒发感情。

3、衬托:以一些次要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一主要事物,常与对比一起使用。a、用其他人物衬托主要人物。b、用景物描写来衬托人物性格或事件意义。

4、伏笔、照应:可使文章结构严谨细密、情节发展自然、主题更加鲜明强烈。

5、夸张:一种故意“言过其实”的形象化手法,可以突出人物,强化感情。

6、设置悬念:使文章情节曲折有致,引人入胜。

7、托物言志:借助于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或说明事理,把要表达的意思寄托在具体的事物之上,这叫托物言志。托物言志的好处是,能把抽象的道理或含蓄的感情变得具体化、形象化,含义深刻而不枯燥,语言生动而不呆板,能引起阅读的兴趣并发人深思。

8、欲扬先抑:欲扬先抑,是一种人物描写技巧。欲扬先抑的“扬”,是指褒扬、抬高。“抑”,指按下、贬低。作者想褒扬某个人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先是按下,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用这种方法,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三·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分为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论五种

(1)叙述。叙述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2)描写。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3)抒情。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4)议论。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在议论文中,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

(5)说明。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

四·写作手法

写作手法属于艺术表现手法(即: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也含表达手法(技巧)),常见的有: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侧面结合、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借景抒情等。

叙事角度 第一人称叙事法

由于文章的内容是通过“我”传达给读者,表示文章中所写的都是叙述人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或者就是叙述者本人的亲身经历,使读者得到一种亲切真实的感觉。第一人称,由于叙述人是当事人,所以叙述的人与事,只能是“我”活动范围内的人物和事件。活动范围以外的人物和事情就不能写进去。第一人称的作用:①是事件的见证者,是文章的线索人物,也可以自己的亲身经历。②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③体现出文章的真实感和亲切感[1] 第二人称叙事法

第二人称常用于书信,一般记叙文中很少通篇采用,但在叙述过程中,像是作者直接与读者对话,便于直接抒情,在文章的某个局部,转变为第二人称。好处:增强文章情感,便于抒情,引起读者的共鸣。第三人称叙事法

用第三人称叙事,叙述人既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也不受生理、心理的限制,可以直接把文章中的人和事展现在读者面前,能自由灵活地反映社会生活。但第三人称叙事又往往不如第一人称叙事那么亲切自然。好处:使文章客观真实,更使人信服。

叙事时间

倒叙法

倒叙并不是把整个事件都倒过来叙述,而是除了把某个部分提前外,其他仍是顺叙的方法。而采用倒叙的情况一般有三种:一是为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把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部分提到前面,加以突出;二是为了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三是为了表现效果的需要,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悬念,引人入胜。倒叙时要交代清楚起点。倒叙与顺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还要有必要的文字过渡,做到自然衔接。特别要注意,不要无目的地颠来倒去,反反复复,使文章的眉目不清。插叙法

插叙是为了表达文章中心的需要。有时是为了帮助读者了解故事情节的追叙;有时是对出场人物的情节作注释、说明。使用插叙一定要服从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做到不节外生枝,不喧宾夺主。在插入叙述的时候,还要注意文章的过渡、照应和衔接,不能有断裂的痕迹。情感表达 直接抒情法

直接抒情可以使感情表达得朴实真切,震动人心,坚定不移。直接抒情一般适用于抒发强烈而紧张的感情。直接抒情的特点是叙述时感情强烈,节奏时快、紧张,情感直露,容易把握。间接抒情法

间接抒情的特点是抒情含蓄婉转,富有韵味,感染力强。间接抒情一般可以通过叙述抒情,作者在叙述时加上自己主观感情色彩,根据感情的流动来叙述,使读者在叙述的过程中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可以通过议论抒情,作者在议论中,表达强烈的爱憎、褒贬之情,这种记叙中的议论一般是利用判断来进行;还可以通过描写来抒情,作者在描写的过程中,渗透自己的情感。采用间接抒情的方法,要做到语言美丽而又富有感情色彩。

五·记叙文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标题作用:

1.语带双关(比喻义或象征义);

2.确定文章的写作对象,确定文章的感情基调,作为作者感情的出发点; 3.概括文章的中心事件、主要内容; 4.贯穿全文的线索;

5.文眼;揭示文章中心主旨;

6.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富有哲理,发人深省; 7.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背景。六·开头的作用:

1)如果开篇即点题,首段的作用往往是总括全文,点明题旨,或者表达与主旨相关的某种感情(奠定感情基调)。

2)如果开篇没有点题,那么,首段的作用就是开启(引出)下文,或与下文形成对照,或为下文做铺垫。

3)文章开篇如果是景物描写,那么,首段的作用,从结构上看,它可能是铺垫作用,从景物描写上看,它的作用是以衬托、勾勒环境,提供背景,或营造(渲染)某种气氛。

4)如果首段连续发问,那么,首段还兼有引人入胜或发人深思的作用。5)如果开篇即连续感叹,那么,首段还兼有强烈的抒情作用。

七·末段的作用

1.末段的作用末段的作用一般是总结全文,点明题旨,深化中心,呼应开头,或兼而有之。

2.使文章在表达上显得委婉含蓄,发人深思。3.有戛然而止,意在言外的余味。4.暗示主题,强化了作者的感情。

八·过渡段的作用、承上启下

过渡段的作用是“承上启下”,这有两层含义,一层是结构上的,另一层是内容上的。结构上就是对整体的把握,增加条理和文章的语言的流畅性。内容上就是对上面篇幅的总结和对下面篇幅的开头总起作用。关于结构类考题有几种常见类型:将某个段落(或句子)抽出后问应加在哪两个段落之间,并写出理由;或问某个段落可否删掉,并写出理由;也有问行文顺序(或段落)可否颠倒。2、分段

有明显过渡段时,文章分层一般把过渡段分在后一段。

3、概括段意

过渡段是对上下内容的概括,并且用关联此等把上下两段从内容上联系起来,使下文不显得突然。

4、理解思想内容

总结上文的思想和感情,起转折、递进等作用。

5、归纳中心

点明文章中心,升华主题,使感情色彩鲜明。

九·人物描写段的作用

1.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直接体现人物性格。

2.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所处社会环境,以形传神,体现人物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3.揭示人物内心,刻画人物性格。4.突出文章中心。5.点明文章主旨。

十·景物描写段的作用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2.为下文作铺垫。

3.烘托人物性格,衬托人物心理。4.推动情节的发展。5.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十一·独句段的作用

简洁,强调,突出,承上启下,转折等作用

十二·问句段的作用

1.能引起注意。2.启发读者思考。

3.可以加强作者想表达的思想。4.强烈的表达了句子的主要内容。5.引出下文,承上启下。

十三·排比段的作用

1.强烈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2.增强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突出强调。

十四·歧义句(双关)的作用

1、可使语言幽默风趣。

2、能适应某种特殊语境的需要,使表达含蓄曲折、生动活泼,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第四篇:中考语文答题技巧 中考复习

中考语文答题技巧

1.标题作用:(1)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发展(2)总结文章内容,点名主旨(突出主题)(3)形式新颖,吸引读者(4)反映人物情感变化

2.动词理解:XX生动表现了人(事)物XX的特点(情状)(或描绘出一幅……的场景),反映了人物……的心情

3.句子分析:(1)分析句子里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析:修辞+修辞作用 比喻:用XX比喻XX,表现了(事物)……的特点(青苔),表达了(人物)……的青苔 拟人:把XX拟人化(或赋予人的情感),生动形象的表现了……的青苔(或描绘出……的画面,写出了事物……的特点)排比:使句式更整齐,气势更强调了(事物)的……,突出了(事物)……的特点 反问:这个反问句的意思是……,以强烈的语气表达了(人物)……的感情 设问:开头出现,其作用通常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文中或结尾出现,其作用通常为“引起了对……的问题的关注(或引人深思),给人以启迪,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借代:用XX代XX,使被借代的更加具体,生动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特点 引用:引用诗句,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语言更优美(或引用诗句是为了说明……)”引用故事,神话传说,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

4.文章运用表现手法作用:(1)对比,作用:XX和XX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人(事)物XX的特点(2)象征,作用:使文章立意深远,含蕴深刻(3)伏笔,作用:对将要出现的XX事物作暗示,为情节发展作铺垫(4)照应,作用:使文章结构严谨,使文章主题更加鲜明,使文章更加严密(5)烘托、渲染,作用:表现环境,营造氛围,抒发情感,突出主题

5.某段起什么作用:(1)开头,作用:A、引起下文 B、点名所要描写的对象 C、照应文章标题 D、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E、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2)此段在文中,作用:A、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B、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推动情节发展(3)结尾,作用:A、总结全文 B、揭示文章主旨 C、照应前文 D、照应题目 E、引人深思

6.文中画线句、段运用何种描写方法,有何作用:(1)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里、神态、正面、侧面描写(2)坏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作用:(1)人物:表现人物XX的特点,突出人物XX的性格(品质、思想)(2)环境:烘托一中XX的气氛,表达一种XX的思想感情

7.用简洁的言语概括文章(或文段)内容:谁+干什么+结果怎么样

8.本文(某段)运用什么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

9.简要概括文中事物特点:首先分析文章的结构,注意文中的连接词(首先、其次、还、然后、也、最后、此外……),这些词语外面的句子往往就是事物的特点。

来点小技巧——初中语文答题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

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

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6、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

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联系上下文,围绕主题,挖掘出句子深层含义,再整理一下自己的语言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

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归纳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

+地点)+人+事。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语文答题公式及常见修辞方法一﹑修辞格与体会文章表达。1﹑读出佳句在文章中的位置及地位。2﹑公式:①比喻:……采用

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地描写了……,表现了作者对……的感情,形象生动。②拟人:……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赋与人的情感与性格来写,表现了作者对……的感情,十分形象,生动(或栩栩如生,逼真)。③夸张:……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联想奇特,富于形象感。④反问:……采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用反问的句式把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语气更强烈,表达的思想也更强烈。⑤排比:……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了……的情景,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节奏明快,增强了语言的气势。⑥对偶:……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抒发了作者对……的感情,节奏明快,富于音乐美。

二、插叙的作用。

1、读出插叙的语段的位置及和全文的联系。

2、公式:……采用了插叙的写法,既对文章……的内容加以补充,又突出了文章的……的主题(或丰富了主人公……的性格)。

三、归纳文章的中心。公式:①写人为主:记叙了……赞扬了……表达了……②记事为主:记叙了……(批评了)歌颂了……表现了……③写景状物:采用了……手法,借助……描写,赞扬了……抒发了……④游记:描写了……表达了……感情⑤议论文:文章论述了……阐明了……

四、记叙的要素的作用。公式:①时间:以……的时间为序(或线索)来写,使记叙的过程更清楚。②地点:以……的转换为序来写,为人物提供活动环境。③事件:以……的事件来写,突出人物形象,使人物有血有肉,丰富鲜明。④人物:以……的活动来写,推进故事情节向前发展。

五、描写手法的作用。

1、读出描写手法在语段中的位置及目的。

2、明确描写类型及相关知识:①外貌(肖像)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②语言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表露人物感情,提示了人物内心世界③动作(细节)描的主要作用就是显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可使人物具有活力,栩栩如生④心理(神态)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尤其是复杂的心理主刻画,更能提示人物的精神世界

3、公式:外貌:描写了……的样子,表现了……语言:……的语言,生动、传神地展示了……内心,表现了……动作:用运……的词语,生动、准确地刻画了……心理:……等词语写出了……,表现了……

六、环境描写的作用。

1、找出文段开头或中间及末尾的环境描写语句。

2、公式:①……的景物描写,写出了……的景色(或环境),烘托了人物……的性格和品质。②……的景物描写,结合人物心理活动,表现人物……的性格和精神。3……的景物描写,反映了……的情景,为全文定下了……的感情基调。

七、论证方法的作用。

1、在文段中找出相关的论证方法。

2、明确知识:①例证法主要是增强说服力,通过一两个典型事例,可以使阐述的道理令人信服。②引证法的主要作用是充实内容,增强说服的权威性,极具力度和信度。③正反对比论证法的主要作用是使论证更为深刻。④比喻论证法的主要作用是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使论证更为具体生动形象。

3、公式:例证法:采用了举例的方法,以……来说明……的观点,列举详实,说服力强。引证法:采用了引证法,以……的名言来说理,增强说服的权威性,极具力度和信度。正反对比论证法:采用了正反对比论证法,以……来论述,深刻。比

喻论证法:采用了比喻论证法,以……的比喻形象地阐明了……

八、仿写句子。公式:

1、数清例句的字数。②弄清例句所采用的修辞手法(没有修辞手法的除外)。③读懂例句与所要仿写的句子在概念和现象上的联系。

九、对对联。公式:①名对名,形对形,动对动;②山对川,日对月,天对地;③注意上下联语意的相关、相融。

十、读图题。公式:①分析画面构成要素。看清上中下或左中右各有什么,画面的主题词或标题是什么,画面中的人物语言有什么。②给漫画写题目的公式:题目+内容+启发。③结合画面含义,说自己的看法或得到的启示及提出自己的意见,要分要点来写(写成1、2、3)④给画面定标题,要不能离开画面含义或寓意。⑤说画面的寓意,也就是看到A联想到B,A、B具有共性。

十一、探究题。公式:①分析所给的语段从中得出的结论。②分析所给的图表数据变化情况,得出结论。③用一句话来概括你的结论,但最好分1、2、3来表达。④提出你的看法或建议时,要具体写明1、2、3点。

十二、概括题。公式:①分析所给的语言材料要找出几则材料的共性,然后用一句话表达。②分析所给的语言材料,找出每则材料所讲现象的重点,然后用一句话综合表达。当然也可以写成“我的发现是1、2、3点”。③分析所给的名著阅读选段内容,然后从中找出关键情节或人物语言,动作,再用一句语言来概括人物的性格。?公式:

1、要能写出1一6册名著导读内容相关章节里的人物特征性的语言。②写出人物的性格特点。③写出相关章节的故事情节。④写出主人公姓名及著作名称。⑤如果要求用精炼的语言从作品内容、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写作手法中选择一个方面对文学名著进行评点,最好考虑人物形象上下手答题。

十三、名著阅读。公式:

1、要能写出1一6册名著导读内容相关章节里的人物特征性的语言。②写出人物的性格特点。③写出相关章节的故事情节。④写出主人公姓名及著作名称。⑤如果要求用精炼的语言从作品内容、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写作手法中选择一个方面对文学名著进行评点,最好考虑人物形象上下手答题。

十四、写信。公式:①注意书信格式(开头称谓顶格写,“此致”、“敬礼”的位置,写信人的署名,写清年月日)。②用简明的文字写明材料的事实。③表示祝愿、希望等的内容放在书信内容最后面。

十五、编短信。公式:①用“沪”一类的字简写地名。②材料事实编写在卷面上也要抓句段主干内容来写。

十六、诗文佳句赏欣。公式:①推敲词语运用,注意用“生动”、“形象”、“逼真”等词语。格式

为:……用运的好,描写了(或刻画了)……,十分形象、生动、传神。②从修辞格来赏欣,见前面修辞格。③从诗文整句的思想性来赏欣,要从诗文所具有的意境(思想境界,包含的哲理)上来写,类似于解释诗句。

十七、说明文学家(或文学作品)风格。公式:①写明作者所生活的年代。②写明作者作品的特征。②结合作者具体作品中的“诗文句”来说明特点。

十八、文言句子划分停顿。公式:

1、带有“故”、“是以”等标志的句子,在这些词语之后画斜线。

2、名词作状语的,在这个词语之前划。

3、“可以”类实际是两个词语,在“可”后划。

4、主语和谓语之间划。

5、谓语与宾语之间划。

十九、结合语境说加点词语在文中的特殊含义。公式:

1、先解释这个词的本义。

2、……描写了(或刻画了)……

3、……意思是……

二十、前后照应。公式:

1、在文章开头、中间、结尾找出关键词。

2、……与……相互照应,表现了……

二十一、巧设悬念。公式:

1、在文章开头找出作者所设的悬念(关键词)。

2、……,使文章情节曲折、跌宕起伏。

二十二、文章开头写景语段的作用。公式:

1、分析所写景物的特色。

2、……描写了……,为下文写……打下了伏笔。

二十三、记叙线索。公式:

1、分析线索种类:

1、以“物”为线索;

2、以“事”;

3、以“人”;

4、以“时间”;

5、以“感情”。

2、以……为线索,串连事例,塑造人物形象,集中表现了主题。

二十四、称谓变化。公式:

1、找出人物称谓的变化词语。

2、采用第一人称,亲切、真实。

3、称谓变化也反映了情感的变化。

第五篇:2012中考指导: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2012中考指导: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 问文章体裁?答:此文是一篇()。备选答案有: 诗歌、小说(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 散文、议论性散文即哲理散文)、剧本、说明文、议论文

2.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3. 文章内容? 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强调三个部分:内容是什么,文章怎么样,作者怎么样。

答: A、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B、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讽刺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 C、抒发了作者的„„的感情。

4. 材料组织特点? 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5. 划分层次?(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4)总分总(掐头去尾)

6. 记叙线索及作用? 线索(明线和暗线)———核心人物、核心事物、核心事件、时间、地点、作者的情感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7.为文章拟标题。方法: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依据有(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作者情感

8.品味题目可以从—— A内容上 B主题上 C线索 D设置悬念上等方面进行品味。示例:(1)主题上结合主旨必答,如象征性的散文题目,也可以这样回答:拟题巧妙,一语双关,本指„实指„,突出主题,耐人寻味。(2)说明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生动形象说明了„„,点明了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点明了本文说明对象。9.了解人称的作用。

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便于刻画人物形象及性格特征。第二人称:便于情感交流。第三人称:显得客观,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10. 记叙顺序及作用?(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11. 语言特色? 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 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诙谐幽默。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一般 指口语的通俗易懂,书面语的严谨典雅,文学语言的鲜明、生动、富于形象性和充满感情色彩。

12. 写作手法及作用? 狭义的写作手法即“表达方式”,广义的写作手法是指写文章的一切手法,诸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先抑后扬、想象、联想、象征、开门见山、托物言志、设置悬念、象征、借景抒情、抑扬结合、正反对比、侧面烘托、虚实结合、以小见大、运用第二人称抒情、卒章显志、巧设悬念、首尾呼应、铺垫映衬、一线串珠、明线暗线等。常用具体如下:(1)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2)比喻手法 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3)夸张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4)象征手法 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5)对比手法 通过比较,突出事物或描写对象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6)衬托(侧面 1 烘托)手法和正面描写。以次要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7)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8)欲扬先抑和先扬后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9)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10)设置悬念能引起读者注意,引出文章的说明内容等。(11)文章开篇的写作手法有:A、可以用诗经里的赋比兴手法。比如说,兴,是先言他物的。B、也可以用引用的手法。如名句、箴言之类的 C、也可以先声夺人,用一系列的排比句,气势强烈。D、或是采用题记的方法。显得隽永深刻,又有文采。E、开头用景物描写也不错,渲染你所需要的气氛和基调。F、开门见山。G、倒叙

13. 修辞方法及作用(1)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增强文章气势,增加感染力、说服力。(5)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语句整齐、意韵铿锵,互相映衬,互为补充。(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有强调语气,强化内容的作用(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14. 具体词语的含义与作用? 方法: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答:“××”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15. 句子或语段的作用? 有些情况要结合第三点和第四点来回答。

答:

一、内容上:首段和尾段:字面义和象征义。点明主旨、升华主题、,画龙点睛、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等作用。(语面的象征义、喻指义,表现的人物思想性格,点明全文思想意义)。有时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补充说明。

二、在结构上 :在文章开头:(1)总提、总领全文、开启下文(引出下文)等作用。在文章中间:(1)承接上文(2)开启下文(引出下文)(3)承上启下(过渡)(4)为后文作铺垫;标志思路、为下文作铺垫、埋下伏笔等作用。在文章结尾:总结上文、全文、照应开头、独立成段,使文章戛然而止,意味绵长,发人深思、卒章点题,意味深长等作用。

三、表达效果上:升华中心、渲染气氛、烘托心情等作用。

四、从写作手法上:常有开篇点题、为后文设伏笔、作铺垫、深化中心、点明主旨、衬托、渲染、呼应、照应、对比、象征、先抑后扬、预示性作用。

16. 表达方式? 记叙(叙述)、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17. 分析写景状物记叙文景物描写的方法——①时间推移法 ②空间变换法 ③稳步换景法 ④分门别类法

18. 领会写景的作用和写物的目的。借助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作者的主观感情。以“状物”为主记叙文,往往使用“托物言志”的写法。

19. 描写的种类及作用?了解描写的几种形式(1)从不同的感觉来描写(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2)以动衬静,动静结合(3)正面与侧面,直接与间接(4)人物描写的多种方法

种类:一是人物描写:A、正面描写(1)肖像描写(2)外貌描写(3)神态描写(4)动作描写(5)语言(对话)描写(7)心理描写 作用是: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作品主题。B、侧面描写 作用是:衬托了人物某种思想感情或某种性格特征。二是环境描写:分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

重点了解几种描写的作用及答题格式:

①肖像(外貌)描写[包括神态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②语言 2(对话)描写和行动(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③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④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如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天气、季节和景物场景如山川、湖海等自然景物):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预示人物 的××命运、表现人物某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揭示文章主题。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或者人物活动的场景和周围(室内)的布局、陈设):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时代特征、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渲染××环境气氛。衬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题。

21.分析人物形象: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来理解人物形象;二是通过对人物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等)方法的分析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要分析直接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

22.小说三要素? 人物(主要要素)、环境、情节。其中情节包括(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23.运用正副标题相结合的方式的作用:增强表达效果。

24.续写小说结尾。按照小说故事情节发展的规律续写,要简洁含蓄,富有哲理,引人深思。

25.问指示代词“这、那”所指内容:多从代词前面文字中找答案。

26.问某词能否去掉,或者调换另一词题型解题模式:答: A、回答可以还是不可以;(一般情况不可以,特别是书上的原文时)。B、解释词义,比较两个词含义上的差别,并结合句子分析为何要用该词(强调突出了或限制说明了或修饰限制了+句子具体表达效果,哪个表达效果更好,更能形象或恰如其分地表现某物某特点)C、不用或调换后,语境有何变化(不用,不能体现语言的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或与事实不符或太绝对,用了,体现语言的准确、生动、形象或严密。)

27.语言赏析或广告:

类型

1、分析某个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对策:(1)了解用词之美------动词形容词精辟准确,把事物说得形象具体;使用成语,为文章增色;关键词能为中心服务。(2)掌握答题技巧:把握词语的比喻意、引伸意、双关义。如阿来的《词典的故事》中“营业员脸上显出了更多的怜悯,这位阿姨甚至因此变得漂亮起来”。“漂亮”一词就要从它的引伸意义去答题,它不是指阿姨一下子好看起来,而是反映出阿姨的怜悯使我对阿姨产生好感的内心活动。

类型2:找出文中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理由。

对策:(1)了解语言美的几种形式及作用:①修辞之美------见第13个知识点.结合第28答题点回答.②句式之美------如骈句、长短句、对偶句、也有排比句,还有运用一组关联词语的句子等等。(作用:句式不同,表达的效果就不同。疑问句造成悬念,感叹句便于抒情;反问句加强语气语调引人深思;排比句叠句气势磅礴、层层深入;对偶句铿锵凝练,重复余韵悠然,也可以从灵活多变、富有表现力等方面去品味其妙处)③哲理之美———形象而含蓄,具有言外之意,富有哲理的句子。这些句子一般在文章的开头结尾。(作用:可以给人以启迪教育作用。)④内容之美———内容丰富题材新颖又与中心连接紧密的句子。(作用:全面新颖,能很好地为中心服务。)(2)注意答题格式:我喜欢 xx 句,因为它xx。

28.品味句子和关键词。最好找词语点评或整体点评:即怎样写、写得怎样和写出什么、给读者怎样的感受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或效果。答:A、分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若没有,则应选择有生命力的词语进行。B、表面意义(表面上的意思)和表达效 3 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特点)或从正面和侧面点评。C、深层含义(联系上下文、主题、作者意图,蕴涵有什么道理、思想、感情等)肯定了/褒扬了/赞美了/歌颂了或批判了/讽刺了/否定了/反驳了,或者给了我们„„的印象、启示、道理等。29.问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的位置能否调换。

答:A、能或否 B、词语:分别解释两个词。句子:简单概括这两段或两部分的内容。C、词语:为何这样安排先后顺序(强调其中一个或与前文顺序一致或符合搭配习惯,内在的顺序)。句子:指出这两句有什么关系,所以不能调换(若是说明文则看是时间顺序或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若是其他文体则看是并列式或层进式或总分式)

30.问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和作用? 答:记叙文的表达方式以记叙为主.兼用描写、议论、说明、抒情。①记叙文中的抒情有直接抒情,有间接抒情。直接抒情是在记叙的基础上直接抒发自己对事物的思想感情。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寄情于人、事、物,在叙述描写的字里行间自然渗透作者真挚深沉的感情,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②记叙文中恰当的穿插议论往往使文章锦上添花,画龙点睛地揭示人物和事件的意义,以深化主题,尤其是文章末尾的议论。就是段与段之间用上一两句议论,也能起到承上启下的妙用。③说明是为了简要地解说事物,阐明事理,使所叙之人、事、物更清楚。其中抒情和议论有时是融为一体的,无法截然分开的。

31.问文章写作特色:可从文章选材、结构布局、语言、立意等角度考虑,要结合该文写作的手法。

①选材:材料典型、真实、详略得当、表现、突出了中心。②结构布局:布局合理、巧妙、结构严谨。③语言:朴实或生动、形象、准确;或豪放或婉约;或清新或凝重;或直白或含蓄或流畅,修辞的运用等。④立意: 思想深刻、新颖,以小见大、富有哲理等。⑤表现技巧:一是修辞手法:共八种。二是表达方式:有五种。其中描写可细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结合、乐景写哀等。抒情包括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三是表现手法:衬托、对比、联想、想象等。四是结构手法:包括开门见山、卒章显志、以小见大、先抑后扬等。

32. 评价、鉴赏人物、文章主旨(谈谈自己对人物、主题的认识)通观全文,筛选重要信息,从人物的言行中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答案可以这样组成:由文中××(言或行)表现该人物××的精神(品质 性格 思想 个性)。一般地说,答案由三部分组成:A、前半部分简要概括文章内容,可以这样表述:①文章通过„„的叙述;②本文由„„(某件事)写起,运用了„„。B、第二部分概括文章内容中蕴含着的思想意义, 可以这样表述:表现了/揭示了/批判了/赞美了/劝诫„„(某种思想道理)。有时题目就可成为答案的一部分,而且是必须的内容。C、陈述同意哪种观点,并阐明理由。在整体感知文本基础上,找出文中能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和文章主题的句子,联系具体材料展开回答。

33.问阅读后的体会、体验、启示、见解?要注意观点正确、健康,注意言之有理,一定要用典型事例证明。即提出、分析、解决问题。

按总分总的顺序答题: A、指出本文蕴含着的思想意义以及你从文中得到的收获、体会、明白的道理,可找出文中能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和文章主题的句子回答。B、结合文中和生活中具体的事例、材料加以举例说明,阐明理解C、所以我们应该怎样怎样。

下载2014中考语文复习指导之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4中考语文复习指导之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考记叙文答题技巧(精选五篇)

    一.记叙文阅读规则 1.景物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的品质,衬托中心意思2.运用描写方法的作用:表现人物性格,反映作品主题 3.运用比喻拟人......

    中考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中考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语段阅读题答题总原则: (1)、先读题后读文。读题时注意从题干中找出“题眼”(即答题关键点),带着问题读文,使阅读具有明确的目标。 (2)、读文时,要注意整体把......

    中考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中考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记叙文六要素、1(: 散文种类、2 )抒情散文2( )叙事散文1 形散而神不散。 :散文特点、3 小说三要素:、4 。) 情......

    2017中考记叙文答题技巧(精选5篇)

    文体特征 1. 记叙文的含义 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以记叙、描 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注:河南中考考查的记叙文含散 文和小说。) 2. 记叙文的六要......

    中考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中考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1.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表达方式: 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2.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知识点总结及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知识点总结及答题技巧 一、文章体裁 此文是一篇:诗歌、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剧本、说明文、议论文 二.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

    中考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2[范文]

    中考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中考记叙文选文往往是文质兼美、人文内涵丰富、具有审美价值的文学作品(或叙事性散文或小说等)。因此在有限的时间内,考生要做到准确答题,必须懂得记......

    2.28中考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中考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一) 语段阅读题答题总原则: (1)、先读题后读文。读题时注意从题干中找出“题眼”(即答题关键点),带着问题读文,使阅读具有明确的目标。(2)、读文时,要注意整体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