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加强道德修养讲课材料

时间:2019-05-13 02:59: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共产党员加强道德修养讲课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共产党员加强道德修养讲课材料》。

第一篇:共产党员加强道德修养讲课材料

教学对象:基层党员和干部;

教学目的:使学员懂得加强道德修养的必要性和具体要求;

教学提示:可与本刊本期第一篇党课教材结合起来进行授课;

教学时间:1.5小时。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体会议上郑重指出:“反腐倡廉抓源头,一定要把加强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作为一个重点。”在今年的“两会”期间,他又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些讲话,强调了道德建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要性,强调了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在道德建设中发挥模范作用的重要性,同时也为党员、干部加强道德修养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每一个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一定要把道德修养作为自己终身的课题,模范地实践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同时大力倡导共产主义道德,以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一、道德建设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作用(板书)

什么是道德呢?一般认为,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人不能离开群体而孤立地生活。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其行动必须顾及别人或自己所属群体的利益,否则就会引起纠纷或冲突。早在原始社会中,人们为了维护部落成员的共同利益,协调彼此的关系,就产生了一些约定俗成的、调节个人行为的准则。遵守这些准则,便称之为“善”,就会受到舆论的赞许或使个人感到心安理得;否则,便称之为“恶”,就会受到周围人的谴责或使个人感到内疚而力求改正。这些由舆论力量与人们的“良心”所支持的行为规范及其施行的总和,就是道德。因此,也有人把道德定义为“风俗的统治”。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属于上层建筑,因此其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相反总是随着社会经济基础的改变而改变,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社会里,尽管旧道德并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还存在着一些影响,但占统治地位的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工人阶级的道德。按照工人阶级道德观来衡量,凡是有利于最广大人民利益的行为都是善行;凡是有损于广大人民利益的行。

略。为了全面提升我国公民的道德水准,推进我国的公民道德建设,我们又出台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使我国的道德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教学提示:此处可引入教学参考之

一、之

二、之三之内容)。

二、高尚的道德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板书)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先锋队,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必然要求她的每一个成员都应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阶层的先进分子。正因为如此,人们称其为用“特殊材料”锻造的人。在这些“特殊材料”中,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始终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也可以说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回顾党的历史,革命战争年代,许多共产党员宁愿背叛剥削阶级的家庭,放弃个人安逸舒适的生活,而甘愿冒着被杀头的危险投身革命;许多共产党员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宁死不屈,坚守党的秘密和操守;许多共产党员在战场上英勇无畏,冲锋在前,流尽最后一滴血。在革命胜利以后,在革命建设和为人民服务的岗位上,许多共产党员辛勤劳动,无私奉献,在工作岗位上以为人民作出更多的贡献为荣;许多共产党员甘愿当一颗平凡的螺丝钉,为人民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己的忠诚和汗水。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后,许多共产党员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搏击中,为人民立下了新的历史功绩„„无数共产党员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华民族在各个时期的民族脊梁,就是因为他们心中都有着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道德作精神支柱。正因为如此,党章把“发扬社会主义道德新风尚,提倡共产主义道德”作为党员必须遵守的八项义务之一。共产党员只有带头身体力行社会主义道德,积极倡导共产主义道德,我国的道德建设才能形成良好氛围,社会风尚才能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加强党性修养是每一个党员终身都要进行的课题。而在党性修养中,道德修养历来被认为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即使是在艰苦的战争年代,我们党也没有放松对党员的道德要求。毛泽东几篇阐述共产党员道德修养的著名文章,都是在战争年代写成的。例如,毛泽东在其《为人民服务》中,首次比较全面地阐述了“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在《纪念白求恩》中,更是倡导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共产主义道德境界,向全党提出了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的道德要求。总之,每一个共产党人都应该懂得,其道德水准的高低,修养品行的好坏,是衡量一名共产党员是否保持先进性的标准之一,也是共产党员区别于普通群众的重要尺度之一。因此,作为共产党员,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道德行为,必须严格按照共产党人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行事。一句话,要把道德修养作为自己终身进行的课题。

当前强调共产党员加强道德修养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共产党人的道德观受到了来自两方面的负面影响:一个是外来的。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不否认国外一些进步的道德理念也进入了我国,对我们固有的道德观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如公平竞争、依法守法、效益观念、诚实守信、恪守社会公德等。这些道德理念不只为资产阶级道德所独享,同样也是社会主义道德观所倡导的,因此值得我们去借鉴和吸收。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实行对外开放,也为西方敌对势力向社会主义国家推行“西化”、“分化”政策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他们在和我们进行经济交往的同时,也趁机“搭载”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价值观念,如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西方颓废道德观念,对我国人民的思想道德观念特别是青少年的思想道德产生了极其消极的影响。另一个是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从市场经济的本质上讲,市场经济不仅是竞争的经济、效率的经济,同时也是法制的经济、诚信的经济,因而也应该是道德的经济。因此,从长远来看,市场经济的发展应该是有利于道德的进步和提高的。但是,在现在的我国,由于市场经济刚刚建立,旧有的计划经济甚至是小农经济的思想意识影响深远,加之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滞后,因此市场经济的某些负面特性往往被人为地夸大、放大,如通过不道德甚至非法手段追求利润最大化,以损害他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来换取个人利益等。这些不道德甚至违法的做法,严重败坏了社会道德风尚,严重影响和破坏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道德的滑坡甚至沦丧,对我国道德建设产生了很坏的影响,严重影响了党的形象,也不利于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从近些年查处的案件可以看出,许多腐败分子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大都是从道德品质的滑坡开始的。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可以为党风廉政建设奠定重要基础,进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同时,党员在道德建设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也有利于遏制各种社会丑恶现象和各种不良行为,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行为和市场秩序,维护个人利益和社会的整体利益,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引导和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沿着健康、有序的方向不断发展。

三、共产党员加强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板书)

道德作为人们行为的规范,固然有其根深蒂固、代代相传的一面,比如民族的传统和习俗,它们都有着较强的稳定性。但是,道德的稳定性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道德总是要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实际上存在着两种或者说是两个层次的道德规范。一种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它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全体成员都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另一种是共产主义道德规范,它是和我们党的崇高事业——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所联系在一起的,只在少数先进分子中提倡。这两种道德既有联系也有区别。联系在于它们都是工人阶级的道德观,同属一个道德体系,都与共产党人所从事的伟大事业相联系。区别在于,一方面,虽然社会主义道德同共产主义道德同属一个道德体系,但由于它们所依赖的经济基础不同,因而从道德的内涵及要求上看,它们分处于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也就是说,社会主义道德与共产主义道德之间有着层次上的差别。但是,两者之间又是密不可分的。社会主义道德是共产主义道德的基础,而共产主义道德又引领着社会主义道德向更高层次发展。另一方面,由于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在内涵及要求上存在层次上的差别,这就决定了两种道德主体是不同的。社会主义道德的主体应该是全体社会成员,而共产主义道德的主体,在现阶段不可能是全体社会成员,只能是社会成员中的先进分子(教学提示:此处可引入教学参考之四之内容)。

第二篇:共产党员要不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共产党员要不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我们党非常重视党性锻炼,重视提高广大党员的思想道德修养。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党章也明确规定,党员必须履行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提倡共产主义道德的义务。可以说,共产党员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不仅关系自己的个人品行,更重要的是关系党的整体形象。

一、共产党员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所谓思想道德修养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实践中,在自我认识、自我要求的基础上,在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勤奋学习和自觉锻炼,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识和行为方式的过程。共产党员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既是党的性质的内在要求,也是个人素质提升的必然选择;既是历史的客观要求,也是现实的迫切需要。

1、共产党员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是个人健康成长的必然选择。加强自身修养、提高个人能力,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必备条件。而在诸多的个人修养和能力中,思想道德素质至关要。没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做基础,其他修养和能力就成了空中楼阁。人们常说的“先做人后做事”、“先修心后修行”就是这个意思。为什么有的人才思敏捷、学识丰富,却很难有所作为,甚至走向历史的反面,成为人们唾弃的对象,关键就在于其思想道德修养没有过关。

2、共产党员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是党永葆先进性的内在要求。我们党之所以能由当初的十几个人不断发展壮大,并最终夺取政权,根本原因就在于其具有其他党派无法比拟的优势,这个优势就是先进性。党的先进性既体现在理论上又体现在每个党员的具体实践上。这种实践不是随意的、各行其是的,应在党的理论指导下,自觉而统一地进行。要做到自觉和统一,就需要广大党员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党性观念和组织纪律。如果广大党员思想混乱、信仰不坚,世界观、人生观扭曲,就会迷失前进的方向和动力,甚至蜕化变质,最终就会使党丧失先进性。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东欧一些国家的执政党抛弃马克思主义,从而导致党的变质与解体就是证明。正因为如此,邓小平认为,对党的性质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关键在于党的世界观、党的指导思想,在于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状况。所以,加强党员的思想道德修养,绝不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而是我们党与时俱进、永葆先进性的内在要求。

3、共产党员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是现实的迫切需要。应该讲,我们党员队伍的思想道德状况总体是好的,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其中还存在着很多突出的问题。特别是少数党员思想滑坡现象令人担忧。一是理想信念蜕化。少数党员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动摇,对党信心不足,不能正确看待改革。二是党员意识淡化。有的不遵守组织纪律,对当前出现的一些社会现象缺乏正确的认识,任意散布不利于安定团结、有损党和政府形象的言论;有的只顾自己埋头赚钱,对社会公益事业、弱势群体漠不关心,对社会不负责任;有的不赡养老人,对家庭不负责任。三是进取意识弱化。有的竞争意识、风险意识、学习意识不够,贪吃、贪玩、贪图享乐,经常出入灯红酒绿场所;有的生活作风腐化堕落,参与赌博嫖娼。这些现象的出

现,既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也有主观方面的原因。既是市场经济消极因素影响的结果,也是各种腐朽文化、落后观念冲击的表现;既与党员管理体制不顺、教育手段落后有关,也与党员自我教育不够有一定联系。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振奋精神,紧跟形势,切实加强党员的思想道德建设。

二、共产党员思想道德修养所包含的主要内容

思想道德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总是体现着强烈的阶级性和时代性,不同的社会形态、不同时代的思想要求和道德体系具有不同的内涵。共产党员的思想素质和道德形象应该具有更高的起点、更高的标准,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坚定的理想信念。心中有了理想和信念,就如同在心头点亮一盏明灯,就能驱散身边的黑暗,照亮前方的道路。当然这个远大理想是建立在客观规律基础之上的、符合历史发展方向的理想,它来源于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是健康高尚的思想道德素

质的主要标志。当代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应集中体现在“四信”上,即坚信共产主义,坚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信党的正确领导。

2、无私的奉献精神。奉献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崇高的思想道德修养,应该成为共产党员的自觉追求。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共产党员应保持一颗平淡之心,时刻牢记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少索取、多奉献。做到以奉献为荣。每个共产党员应该经常想一想“参加革命是为什么?现在当干部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应该留点什么?”

3、深厚的爱民之心。对人民群众是否怀有深厚的感情,是区别真假共产党人的分水岭。党员应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应始终摆正自己和人民群众的位置,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在思想感情上贴近群众,真正把人民群众当主人、当亲人、当老师,经常深入到群众中了解实情、体察疾苦、汲取智慧、获得力量;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多办顺应民意、化解民忧、为民谋利的实事,努力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4、健康的生活情趣。生活情趣是一个人思想道德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党员不是“苦行僧”,不是“清教徒”,也非生活在真空中,不能完全超脱于世俗人情。亲戚朋友之间的正常交往,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健康广泛的兴趣爱好,对于党员来说,这都是人之常情。党员面对复杂的世俗人情和多样的业余生活,应该保持清醒头脑,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正确选择个人爱好,培养健康生活情趣,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注意防微杜渐,明辨是非,克己慎行,坚决抵御腐朽没落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侵蚀,决不被那些别有用心的世俗人情牵着鼻子走,决不用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来换取个人的自私性快娱,决不沉溺于灯红酒绿、流连于声色犬马,广大党员应做严于自律、艰苦奋斗的模范。多把时间用在勤奋学习、补充知识上,用在锤炼党性、提升人生品位上,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自觉保持思想作风的纯洁和精神生活的高尚。

三、共产党员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的方法和途径

共产党员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实际上是对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改造,这个过程是长期而艰辛的,只有在不断的学习、实践和自省中才能得到加强和提升。

1、要勤学习。首先,应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政治理论。学这些理论,目的是要保持思想上清醒、立场上坚定。否则,就难于辨别哪些是封建残余影响和资产阶级的腐朽的东西,就不能有效抑制这些腐朽思想的侵袭和影响,也就无法达到增强思想道德修养的目的。其次,应学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文化,吸取人类一切优秀道德成果。通过对以“仁爱、孝廉、守信”等为核心的传统道德精华的继承,对以“自觉遵章守法、行为文明礼貌、爱护动物植物、尊重个人权利、提倡公平正义”等为主要内容的西方优秀道德成果的学习,可以陶冶党员的情操,提升个人的修养。另外,还应见贤思齐,多向革命先辈、先进模范、身边的优秀典型学习,学习他们对名利的态度、对群众的感情以及为人处世的方法,促进自己尽快地从小我走向大我,从狭隘走向宽广。

2、要勇实践。有人说,“实践是成就事业的磨刀石,也是提升修养的练兵场”。提升修养,尤其是思想道德修养,不能光凭读书学习,还可积极实践,见诸行动。这里所说的实践主要包括生活实践和工作实践两大方面。广大共产党员应该从自己日常生活开始做起,努力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养成良好的生活作风。在家庭生活中,应努力做到量入为出,勤俭持家,保持艰苦奋斗的本色;在人际关系中,应讲道德、讲原则、讲人格、讲正气,谨慎交友,多交好友、诤友。在工作实践上,党员应立足本职,爱岗敬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此,一方面,在平时的工作中,不能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应注意从基础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应以张思德、雷锋等先进人物为榜样,在做平凡事中提升自身修养、展现个人价值。另一方面,应敢挑重担,主动到艰苦的岗位和困难多的地方工作,以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实际行动,来打造和培养共产主义的高尚情操。

3、要常自省。党员应经常对照党章、党内政治生活准则等,来剖析自己的思想和言行,对自己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有优点就保持,有缺点就及时改正,时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另外,还要做到“慎独”,即在无人监督、个人独处的情况下,也能够坚守自己的理想信念,严格按照道德规范去做,做到台上台下一个样,工作时间和业余时间一个样,有监督和没有监督一个样,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第三篇:加强道德修养是共产党员的终身课题

加强道德修养是共产党员的终身课题

杨光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体会议上郑重指出:“反腐倡廉抓源头,一定要把加强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作为一个重点。”在今年的“两会”期间,他又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些讲话,强调了道德建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要性,强调了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在道德建设中发挥模范作用的重要性,同时也为党员、干部加强道德修养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每一个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一定要把道德修养作为自己终身的课题,模范地实践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同时大力倡导共产主义道德,以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一、道德建设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作用

什么是道德呢?一般认为,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人不能离开群体而孤立地生活。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其行动必须顾及别人或自己所属群体的利益,否则就会引起纠纷或冲突。早在原始社会中,人们为了维护部落成员的共同利益,协调彼此的关系,就产生了一些约定俗成的、调节个人行为的准则。遵守这些准则,便称之为“善”,就会受到舆论的赞许或使个人感到心安理得;否则,便称之为“恶”,就会受到周围人的谴责或使个人感到内疚而力求改正。这些由舆论力量与人们的“良心”所支持的行为规范及其施行的总和,就是道德。因此,也有人把道德定义为“风俗的统治”。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属于上层建筑,因此其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相反总是随着社会经济基础的改变而改变,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社会里,尽管旧道德并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还存在着一些影响,但占统治地位的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工人阶级的道德。按照工人阶级道德观来衡量,凡是有利于最广大人民利益的行为都是善行;凡是有损于广大人民利益的行为都是恶行。在今天的社会主义社会,工人阶级道德体系从纵向上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全体社会成员都应遵守的道德,亦即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另一个是共产主义道德规范,虽然现阶段不要求每个人都实践这个道德规范,但在社会的优秀分子——共产党员和党的领导干部之中,是应当大力倡导的。

在一定的社会里,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除了依靠道德的力量外,还要依靠法律的力量。与道德不同的是,法律具有强制力。一个人违反了道德规范,除了道义上的责任外,他几乎可以不受任何惩罚。但是违反了法律是不行的。犯了法,则是要受到制裁的,坐牢、杀头都有可能。诚然,一个国家要维持正常的秩序,主要是要靠法律的力量。但是,道德的力量同样是不可或缺的。道德对公民的教化作用,是法律的力量所不能够达到的。因此,一个社会要健康、稳定地发展,必定要将法治与德治相互结合,相得益彰。法国作家雨果小说《悲惨世界》里的主人公冉·阿让的故事颇能说明这个道理。冉·阿让因为盗窃,受到过法律的严厉惩罚,被罚做苦工。但严酷的法律并没有改变他的本性,在他逃出来后,继续为恶。直到有一天,冉·阿让认识了善良的妓女芳汀,道义的力量最终矫正了他扭曲的人性„„从西方社会的发展历程来看,尽管它们非常讲究法制的确立和完善,但人权、平等、诚信、敬业、环保等道德理念的灌输从未受到过轻视。正是由于这些道德理念的深入人心,才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这说明,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道德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法治和德治相结合,治国才有根本保障。

较之西方国家,我国的德治思想和传统其实更为源远流长。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

过:“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思是说,以行政手段引导民众,以刑罚来整顿、约束民众,虽然可以使民众暂时免于犯罪,但却无法使他们树立以犯罪为耻的观念。如果用道德来引导民众,用礼仪来规范民众,民众就会树立以犯罪为耻的观念,自觉地端正自己的行为。孔子“为政以德”的理念,确立了中国古代几千年的“德治”传统。一些成功的统治者,无论是取天下还是治天下,都不忘施“仁政”、行“德治”。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几次“盛世”,都同统治者注重实行“德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中国古代关于“德治”的治国思想和实践,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虽然其中包含着人治等一些糟粕,但是其治国基本思路,至今对我们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我们党历来重视道德在治党、治国中的地位和作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写下了《反对自由主义》、《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等名篇,刘少奇则写下了被人们赞誉为“中国共产党人的道德经”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他们的著作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新型道德观。党执政以后,特别当历史进入改革开放新时代后,我们党一直在强调“两手抓”,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没有这种精神文明,没有共产主义理想,没有共产主义道德,怎么能建设社会主义?”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两次召开中央全会,专门讨论精神文明和思想道德建设问题,并通过了专门的决议。进入新世纪后,我们党进一步提出了“以德治国”的主张,并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作为今后的治国方略。为了全面提升我国公民的道德水准,推进我国的公民道德建设,我们又出台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使我国的道德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教学提示:此处可引入教学参考之

一、之

二、之三之内容)。

二、高尚的道德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先锋队,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必然要求她的每一个成员都应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阶层的先进分子。正因为如此,人们称其为用“特殊材料”锻造的人。在这些“特殊材料”中,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始终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也可以说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回顾党的历史,革命战争年代,许多共产党员宁愿背叛剥削阶级的家庭,放弃个人安逸舒适的生活,而甘愿冒着被杀头的危险投身革命;许多共产党员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宁死不屈,坚守党的秘密和操守;许多共产党员在战场上英勇无畏,冲锋在前,流尽最后一滴血。在革命胜利以后,在革命建设和为人民服务的岗位上,许多共产党员辛勤劳动,无私奉献,在工作岗位上以为人民作出更多的贡献为荣;许多共产党员甘愿当一颗平凡的螺丝钉,为人民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己的忠诚和汗水。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后,许多共产党员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搏击中,为人民立下了新的历史功绩„„无数共产党员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华民族在各个时期的民族脊梁,就是因为他们心中都有着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道德作精神支柱。正因为如此,党章把“发扬社会主义道德新风尚,提倡共产主义道德”作为党员必须遵守的八项义务之一。共产党员只有带头身体力行社会主义道德,积极倡导共产主义道德,我国的道德建设才能形成良好氛围,社会风尚才能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加强党性修养是每一个党员终身都要进行的课题。而在党性修养中,道德修养历来被认为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即使是在艰苦的战争年代,我们党也没有放松对党员的道德要求。毛泽东几篇阐述共产党员道德修养的著名文章,都是在战争年代写成的。例如,毛泽东在其

《为人民服务》中,首次比较全面地阐述了“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在《纪念白求恩》中,更是倡导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共产主义道德境界,向全党提出了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的道德要求。总之,每一个共产党人都应该懂得,其道德水准的高低,修养品行的好坏,是衡量一名共产党员是否保持先进性的标准之一,也是共产党员区别于普通群众的重要尺度之一。因此,作为共产党员,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道德行为,必须严格按照共产党人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行事。一句话,要把道德修养作为自己终身进行的课题。

当前强调共产党员加强道德修养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共产党人的道德观受到了来自两方面的负面影响:一个是外来的。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不否认国外一些进步的道德理念也进入了我国,对我们固有的道德观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如公平竞争、依法守法、效益观念、诚实守信、恪守社会公德等。这些道德理念不只为资产阶级道德所独享,同样也是社会主义道德观所倡导的,因此值得我们去借鉴和吸收。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实行对外开放,也为西方敌对势力向社会主义国家推行“西化”、“分化”政策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他们在和我们进行经济交往的同时,也趁机“搭载”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价值观念,如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西方颓废道德观念,对我国人民的思想道德观念特别是青少年的思想道德产生了极其消极的影响。另一个是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从市场经济的本质上讲,市场经济不仅是竞争的经济、效率的经济,同时也是法制的经济、诚信的经济,因而也应该是道德的经济。因此,从长远来看,市场经济的发展应该是有利于道德的进步和提高的。但是,在现在的我国,由于市场经济刚刚建立,旧有的计划经济甚至是小农经济的思想意识影响深远,加之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滞后,因此市场经济的某些负面特性往往被人为地夸大、放大,如通过不道德甚至非法手段追求利润最大化,以损害他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来换取个人利益等。这些不道德甚至违法的做法,严重败坏了社会道德风尚,严重影响和破坏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道德的滑坡甚至沦丧,对我国道德建设产生了很坏的影响,严重影响了党的形象,也不利于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从近些年查处的案件可以看出,许多腐败分子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大都是从道德品质的滑坡开始的。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可以为党风廉政建设奠定重要基础,进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同时,党员在道德建设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也有利于遏制各种社会丑恶现象和各种不良行为,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行为和市场秩序,维护个人利益和社会的整体利益,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引导和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沿着健康、有序的方向不断发展。

三、共产党员加强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

道德作为人们行为的规范,固然有其根深蒂固、代代相传的一面,比如民族的传统和习俗,它们都有着较强的稳定性。但是,道德的稳定性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道德总是要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实际上存在着两种或者说是两个层次的道德规范。一种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它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全体成员都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另一种是共产主义道德规范,它是和我们党的崇高事业——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所联系在一起的,只在少数先进分子中提倡。这两种道德既有联系也有区别。联系在于它们都是工人阶级的道德观,同属一个道德体系,都与共产党人所从事的伟大事业相联系。区别在于,一方面,虽然社会主义道德同共产主义道德同属一个道德体系,但由于它们所依赖的经济基础不同,因而从道德的内涵及要求上看,它们分处于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也就是说,社会主义

道德与共产主义道德之间有着层次上的差别。但是,两者之间又是密不可分的。社会主义道德是共产主义道德的基础,而共产主义道德又引领着社会主义道德向更高层次发展。另一方面,由于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在内涵及要求上存在层次上的差别,这就决定了两种道德主体是不同的。社会主义道德的主体应该是全体社会成员,而共产主义道德的主体,在现阶段不可能是全体社会成员,只能是社会成员中的先进分子(教学提示:此处可引入教学参考之四之内容)。

那么,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共产党员应当怎样对待这两种或者说两个层次的道德呢?有的同志觉得,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应当提倡和遵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而要求党员倡导和实践共产主义道德,是“超越历史阶段”。也有的同志认为,共产党员是共产主义先锋战士,就应当身体力行共产主义道德,让党员实践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是“降低党员标准的表现”。这两种议论都是片面的,因而也是错误的。

首先,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求党员实践共产主义道德是不是“超越历史阶段”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诚然,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道德的存在与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同时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显然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反映,同时反作用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但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也表明,道德在某些条件下具有独立性和超前性。就是说,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不仅可以产生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与道德行为,而且还可以产生超前的、代表未来发展方向,也有益于社会更加有序的更先进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从历史上看,我国古代就曾出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境界,并成为许多仁人志士或奉行、或追求的道德规范。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一大批共产党人因为心中有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高尚的共产主义道德作人生支柱,所以,他们甘愿为民族和人民的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从现实来看,许多共产党员,如孔繁森、郑培民、牛玉儒、任长霞等,他们既是践行社会主义道德的楷模,同时更是共产主义道德的实践者。他们以新时期共产党员崇高的人格魅力和良好形象,得到人民群众的敬仰。因此,现在倡导和实践共产主义道德,是共产党员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必然需要,同时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必然需要,并不存在“超越历史阶段”的问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不要求所有的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守共产主义道德,而只能向社会提倡这种道德。但作为党员,作为把共产主义事业当作自己奋斗目标的共产主义战士,就应该理所当然地把共产主义道德作为自己的行为规范。

其次,强调共产党员要身体力行共产主义道德,是否意味着共产党员可以不去遵守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规范呢?或者说,让党员实践社会主义道德,会不会“降低党员标准”呢?答案当然也是否定的。道理其实很简单。诚然,社会主义道德是面向社会主义社会全体成员提出来的,也可以说是普遍的基本的道德标准。就道德的层次而言,社会主义道德低于共产主义道德。但是,正如前所说,社会主义道德是共产主义道德的基础,没有社会主义道德作基础,共产主义道德就是空中楼阁。因为共产主义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生产力的高度发达,同时也需要公民道德的全面提升,这必然是一个极其漫长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社会不仅承袭了旧社会的生产力水平,而且承袭了旧社会传统的思想意识和道德习惯,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程度不同地带有旧社会的痕迹。尤其是在像中国这样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封建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其传承下来的文明中固然有许多优良之处,但也存在着糟粕,再加上市场经济的一些负面效应和西方腐朽思想的消极影响,这一切造成了在我国社会成员中,道德混乱、滑坡的现象比较严重。如果让社会的所有成员都能够自觉地接受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约束,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必定是一个十分浩大的工程。在推进公民道德建

设过程中,共产党员和党的干部的带头作用是很重要的,特别需要共产党员和党的干部带头实践社会主义道德,为社会其他成员作出榜样,进而带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从实践上看,共产党员实践社会主义道德也是必需的。一个愿意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人,其内心的道德追求,必然是共产主义道德。所以,对共产党员来说,必须提倡共产主义道德,必须践行共产主义的道德规范,比如大公无私,勤于奉献,必要时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共产党员的这些最高境界、最高层次的道德观念,不是空洞的概念,必须要有坚实的基础,不是挂在嘴边上的口号,必须要实际行动。也就是说,必须首先从模范地遵守基本道德规范做起,从日常生活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到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集体、讲信义、遵法纪和艰苦奋斗,模范地遵循全社会普遍的道德规范。这样才能发挥好一个共产党员在道德建设中的模范作用,这样倡导和实践共产主义道德才不是一句空话。我们很难想像,一个连最起码的社会公德都不讲的人,会做到“大公无私”。正是从这一点出发,党章对共产党员在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做了十分清晰和具体的要求,在阐述党员必须履行的八项义务中,明确要求共产党员要“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提倡共产主义道德”。因此,一个党员要加强道德修养,就要在努力倡导共产主义道德的同时,带头实践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以自己的高尚行为和形象,推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教学提示:可进一步讲一讲共产党员加强道德修养的途径,可引入教学参考之六之内容)。

四、当前最重要的是要做践行“八荣八耻”的模范

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的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是社会主义公民应普遍遵守的道德规范,具有适合社会主义社会所有公民的广泛性。从横向上看,社会主义道德包括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等多个方面。我们说要加强公民的道德建设,其任务就是要使我国公民能够成为讲文明、懂礼貌、守纪律、讲道德的文明新人,能够为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在不久前召开的“两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概括精辟,寓意深刻,涵盖了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抓住了当前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社会现实问题,集中表达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心愿,是非标准鲜明,价值导向明确,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具体化,是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体现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有机统一,对于进一步匡正社会风气、提高文明程度,推进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共产党员要做道德建设的模范,当前最重要的就是要深刻理解“八荣八耻”的深远意义,经常以“八荣八耻”为镜子,并在实践中努力践行“八荣八耻”(教学提示:在讲解这方面的内容时,可使用本刊本期《大力倡导“八荣八耻”,努力提高道德水准》一文之内容,也可引用教学参考之七之内容)。

来源:《党课》/中共天津市委支部生活社

来源:《党课》

第四篇:【党课讲稿】共产党员加强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

共产党员加强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

胡锦涛同志指出,切实加强广大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可以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奠定重要基础。历史和现实都表明,道德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具有重要作用。道德水平的高低、道德修养的好坏,是判断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一个共产党员人格优劣的重要标准。《中国共产党章程》多处对共产党人的道德品质做出规定和要求,之所以作这样的强调,是因为“德”是人的“立身”之本,是国的“立国”之基。党员的道德修养如何,不仅决定着党员的个人形象,关系到单位的稳定与发展,而且关系到我们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关系到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

一、讲道德重修养是共产党人的党性要求

党性是共产党员的立身之本。没有党性的人不会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党性不强、不纯的人不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道德修养是共产党人增强党性的重要途径,也是共产党人党性锻炼的终身大事。首先是保持党员先进性的基础,其次是当今时代的要求,三是加强道德建设的核心。因此,加强道德修养是共产党人的党性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共产党人道德修养的基本内容

共产党人的道德修养,具有多方面的内容。按照党章的要求,从党所面临的形势、任务出发,结合我们党员队伍基本现状,党员的道德修养内容可概括为增强党的意识、增强公仆意识、增强发展

1意识、增强忧患意识、增强创新意识等五个方面。

三、党员领导干部应当具备的道德品质

共产党员的道德修养,关键在于加强党员领导干部道德修养。因为领导干部不同于一般党员,他们所特有的地位、作用和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党员、群众道德修养的方向和成效。党员领导干部应当具备的道德品质包括: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坚持勤奋工作、创造一流业绩;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坚持“两个务必”等四个方面。

四、共产党员加强道德修养的基本途径

共产党员应当具有的崇高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情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要经过终身的修养才能获得的。

1、加强学习,苦练内功

哲学上有这样一个重要原理: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共产党员的道德修养是否凑效,能在多大程度上凑效,关键取决于党员自身的修炼。因此,每个共产党员都要通过苦练内功,来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升华自己的道德情操。要加强“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觉做到无论社会怎样发展变化,都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住共产党员的精神家园。要防微杜渐,在日常生活中时刻警惕自己,不让不健康的东西从思想防线的微小之处打开缺口。坚守住共产党员领导干部应有的操守。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要对照党纪国法和中央制定的廉洁自律规定经常检查反省自己,牢牢把住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的底线,纯洁社交圈、净化生活圈、规

矩工作圈,管住“八小时”以外的活动圈,努力练好拒腐防变的“内功”。

2、加强教育和管理,强化外部约束

组织的教育和管理,对于党员道德修养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党组织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品德教育,使他们长久保持良好的品德素质。目前,在党员干部中确有一些人对从政品德一知半解,有的甚至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官德,在这方面的自觉自律就更谈不上了。为此,一是要加强理论教育。理论素质是品德认知力的基础,只有用先进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才能具有崇高的品德和党性觉悟。二是要强化社会主义道德教育。要大力加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加强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教育党员干部在工作实践中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永远把个人利益放在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之后。三是加强党性教育。要发挥典型的示范激励作用,大力宣传像孔繁森、郑培民、牛玉儒这样具有深厚群众基础、富有时代特色的尤其是具有正确的权力价值观和优秀的权力道德的党的好干部,以之引导党员干部的权力道德行为。同时,党组织还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管理。首先是在发展党员、选拔干部时严把入口关,把道德品质作为一个重要的条件来要求,道德品质不好的不能发展入党、不能提拔为领导干部,道德品质不好的党员、干部应及时地对其进行教育,教育不改者应及时地将其清除党的队伍和干部队伍,以推进党员干部对加强道德修养的极大重视,提高党员干部道德修养的效果。

3、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

批评和自我批评既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之一,也是共产党人进行道德品质修养的基本方法。自我批评就是要解剖自己,揭自己的疮疤,把自己不符合党员标准、不符合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的思想和行为查找出来,加以改正。相互批评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错误的言行要敢于进行批评;二是要能够接受别人的批评。共产党员的道德修养,一方面要做到正人先正己;另一方面还要敢于跟歪风邪气作斗争。当然,批评要讲究方法,要与人为善,要从爱护和帮助同志的动机出发,实事求是、合情合理,而不是冷嘲热讽,甚至挖苦、搞人身攻击,伤害别人的自尊心、侮辱别人的人格。而对于别人的批评,包括来自下属和人民群众的批评,领导者应本着“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和“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采取正确的态度。实践证明,能否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对别人的逆耳忠言采取何种态度,往往是衡量党员干部道德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

4、完善法制建设和监督机制

加强法制建设,是规范党员干部的权力行为的重要手段。党政领导干部品德素质的提高,依赖于法制的完善。为此,一方面要根据新情况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措施,不断建立有关的法律制度,做到在党员干部活动的一切领域,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另一方面要逐步实行道德法制化,对那些群众反映强烈、负面影响较大但又属于道德问题的权力行为要用法制来规范。另外,还要建立有效的干部品德监督体系,形成强有力的权力道德监督约束力量。一是可以通过党组织的考评、民意测验、基层工作调查来了解和掌握党员干部的品德状况,然后根据各自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促其改进。二是要开辟群众监督渠道,让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党员干部权力道德规范执行情况的监督。三是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激浊扬清和对社会道德的舆论导向作用,形成一种规范、制约干部权力道德的强大力量。四是要充分发挥监督职能部门的职能,不仅要监督违法违纪的行为,而且要规范干部的道德行为。

总之,党员干部要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提倡共产主义道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坚决抵御各种腐朽落后思想文化的侵蚀;要注意自己的生活作风和情趣,决不能热衷于灯红酒绿,决不能沉湎于低级趣味;要更加注重道德品行,努力提高道德修养,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带动全社会广泛形成讲道德、重修养、尚清廉的良好风气。国家要通过完善法制和监督机制,对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形成一种强大的外在压力,促进共产党员道德品质和精神境界的提升,促使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

第五篇:加强道德修养是共产党员的终身课题

加强道德修养是共产党员的终身课题

教学对象:党员和社区干部;

教学目的:使学员懂得加强道德修养的必要性和具体要求;

教学提示:可与本刊本期第一篇党课教材结合起来进行授课;

教学时间:1.5小时。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体会议上郑重指出:“反腐倡廉抓源头,一定要把加强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作为一个重点。”在今年的“两会”期间,他又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些讲话,强调了道德建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要性,强调了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在道德建设中发挥模范作用的重要性,同时也为党员、干部加强道德修养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每一个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一定要把道德修养作为自己终身的课题,模范地实践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同时大力倡导共产主义道德,以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一、道德建设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作用(板书)

什么是道德呢?一般认为,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人不能离开群体而孤立地生活。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其行动必须顾及别人或自己所属群体的利益,否则就会引起纠纷或冲突。早在原始社会中,人们为了维护部落成员的共同利益,协调彼此的关系,就产生了一些约定俗成的、调节个人行为的准则。遵守这些准则,便称之为“善”,就会受到舆论的赞许或使个人感到心安理得;否则,便称之为“恶”,就会受到周围人的谴责或使个人感到内疚而力求改正。这些由舆论力量与人们的“良心”所支持的行为规范及其施行的总和,就是道德。因此,也有人把道德定义为“风俗的统治”。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属于上层建筑,因此其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相反总是随着社会经济基础的改变而改变,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社会里,尽管旧道德并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还存在着一些影响,但占统治地位的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工人阶级的道德。按照工人阶级道德观来衡量,凡是有利于最广大人民利益的行为都是善行;凡是有损于广大人民利益的行为都是恶行。在今天的社会主义社会,工人阶级道德体系从纵向上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全体社会成员都应遵守的道德,亦即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另一个是共产主义道德规范,虽然现阶段不要求每个人都实践这个道德规范,但在社会的优秀分子--共产党员和党的领导干部之中,是应当大力倡导的。

在一定的社会里,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除了依靠道德的力量外,还要依靠法律的力量。与道德不同的是,法律具有强制力。一个人违反了道德规范,除了道义上的责任外,他几乎可以不受任何惩罚。但是违反了法律是不行的。犯了法,则是要受到制裁的,坐牢、杀头都有可能。诚然,一个国家要维持正常的秩序,主要是要靠法律的力量。但是,道德的力量同样是不可或缺的。道德对公民的教化作用,是法律的力量所不能够达到的。因此,一个社会要健康、稳定地发展,必定要将法治与德治相互结合,相得益彰。法国作家雨果小说《悲惨世界》里的主人公冉·阿让的故事颇能说明这个道理。冉*阿让因为盗窃,受到过法律的严厉惩罚,被罚做苦工。但严酷的法律并没有改变他的本性,在他逃出来后,继续为恶。直到有一天,冉*阿让认识了善良的妓女芳汀,道义的力量最终矫正了他扭曲的人性......从西方社会的发展历程来看,尽管它们非常讲究法制的确立和完善,但人权、平等、诚信、敬业、环保等道德理念的灌输从未受到过轻视。正是由于这些道德理念的深入人心,才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这说明,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道德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法治和德治相结合,治国才有根本保障。

较之西方国家,我国的德治思想和传统其实更为源远流长。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思是说,以行政手段引导民众,以刑罚来整顿、约束民众,虽然可以使民众暂时免于犯罪,但却无法使他们树立以犯罪为耻的观念。如果用道德来引导民众,用礼仪来规范民众,民众就会树立以犯罪为耻的观念,自觉地端正自己的行为。孔子“为政以德”的理念,确立了中国古代几千年的“德治”传统。一些成功的统治者,无论是取天下还是治天下,都不忘施“仁政”、行“德治”。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几次“盛世”,都同统治者注重实行“德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中国古代关于“德治”的治国思想和实践,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虽然其中包含着人治等一些糟粕,但是其治国基本思路,至今对我们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我们党历来重视道德在治党、治国中的地位和作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写下了《反对自由主义》、《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等名篇,刘少奇则写下了被人们赞誉为“中国共产党人的道德经”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他们的著作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新型道德观。党执政以后,特别当历史进入改革开放新时代后,我们党一直在强调“两手抓”,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没有这种精神文明,没有共产主义理想,没有共产主义道德,怎么能建设社会主义?”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两次召开中央全会,专门讨论精神文明和思想道德建设问题,并通过了专门的决议。进入新世纪后,我们党进一步提出了“以德治国”的主张,并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作为今后的治国方略。为了全面提升我国公民的道德水准,推进我国的公民道德建设,我们又出台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使我国的道德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教学提示:此处可引入教学参考之

一、之

二、之三之内容)。

二、高尚的道德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板书)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先锋队,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必然要求她的每一个成员都应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阶层的先进分子。正因为如此,人们称其为用“特殊材料”锻造的人。在这些“特殊材料”中,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始终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也可以说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回顾党的历史,革命战争年代,许多共产党员宁愿背叛剥削阶级的家庭,放弃个人安逸舒适的生活,而甘愿冒着被杀头的危险投身革命;许多共产党员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宁死不屈,坚守党的秘密和操守;许多共产党员在战场上英勇无畏,冲锋在前,流尽最后一滴血。在革命胜利以后,在革命建设和为人民服务的岗位上,许多共产党员辛勤劳动,无私奉献,在工作岗位上以为人民作出更多的贡献为荣;许多共产党员甘愿当一颗平凡的螺丝钉,为人民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己的忠诚和汗水。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后,许多共产党员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搏击中,为人民立下了新的历史功绩......无数共产党员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华民族在各个时期的民族脊梁,就是因为他们心中都有着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道德作精神支柱。正因为如此,党章把“发扬社会主义道德新风尚,提倡共产主义道德”作为党员必须遵守的八项义务之一。共产党员只有带头身体力行社会主义道德,积极倡导共产主义道德,我国的道德建设才能形成良好氛围,社会风尚才能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加强党性修养是每一个党员终身都要进行的课题。而在党性修养中,道德修养历来被认为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即使是在艰苦的战争年代,我们党也没有放松对党员的道德要求。毛泽东几篇阐述共产党员道德修养的著名文章,都是在战争年代写成的。例如,毛泽东在其《为人民服务》中,首次比较全面地阐述了“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在《纪念白求恩》中,更是倡导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共产主义道德境界,向全党提出了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的道德要求。总之,每一个共产党人都应该懂得,其道德水准的高低,修养品行的好坏,是衡量一名共产党员是否保持先进性的标准之一,也是共产党员区别于普通群众的重要尺度之一。因此,作为共产党员,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道德行为,必须严格按照共产党人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行事。一句话,要把道德修养作为自己终身进行的课题。

当前强调共产党员加强道德修养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共产党人的道德观受到了来自两方面的负面影响:一个是外来的。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不否认国外一些进步的道德理念也进入了我国,对我们固有的道德观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如公平竞争、依法守法、效益观念、诚实守信、恪守社会公德等。这些道德理念不只为资产阶级道德所独享,同样也是社会主义道德观所倡导的,因此值得我们去借鉴和吸收。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实行对外开放,也为西方敌对势力向社会主义国家推行“西化”、“分化”政策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他们在和我们进行经济交往的同时,也趁机“搭载”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价值观念,如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西方颓废道德观念,对我国人民的思想道德观念特别是青少年的思想道德产生了极其消极的影响。另一个是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从市场经济的本质上讲,市场经济不仅是竞争的经济、效率的经济,同时也是法制的经济、诚信的经济,因而也应该是道德的经济。因此,从长远来看,市场经济的发展应该是有利于道德的进步和提高的。但是,在现在的我国,由于市场经济刚刚建立,旧有的计划经济甚至是小农经济的思想意识影响深远,加之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滞后,因此市场经济的某些负面特性往往被人为地夸大、放大,如通过不道德甚至非法手段追求利润最大化,以损害他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来换取个人利益等。这些不道德甚至违法的做法,严重败坏了社会道德风尚,严重影响和破坏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道德的滑坡甚至沦丧,对我国道德建设产生了很坏的影响,严重影响了党的形象,也不利于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从近些年查处的案件可以看出,许多腐败分子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大都是从道德品质的滑坡开始的。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可以为党风廉政建设奠定重要基础,进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同时,党员在道德建设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也有利于遏制各种社会丑恶现象和各种不良行为,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行为和市场秩序,维护个人利益和社会的整体利益,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引导和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沿着健康、有序的方向不断发展。

三、共产党员加强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板书)

道德作为人们行为的规范,固然有其根深蒂固、代代相传的一面,比如民族的传统和习俗,它们都有着较强的稳定性。但是,道德的稳定性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道德总是要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实际上存在着两种或者说是两个层次的道德规范。一种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它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全体成员都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另一种是共产主义道德规范,它是和我们党的崇高事业--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所联系在一起的,只在少数先进分子中提倡。这两种道德既有联系也有区别。联系在于它们都是工人阶级的道德观,同属一个道德体系,都与共产党人所从事的伟大事业相联系。区别在于,一方面,虽然社会主义道德同共产主义道德同属一个道德体系,但由于它们所依赖的经济基础不同,因而从道德的内涵及要求上看,它们分处于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也就是说,社会主义道德与共产主义道德之间有着层次上的差别。但是,两者之间又是密不可分的。社会主义道德是共产主义道德的基础,而共产主义道德又引领着社会主义道德向更高层次发展。另一方面,由于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在内涵及要求上存在层次上的差别,这就决定了两种道德主体是不同的。社会主义道德的主体应该是全体社会成员,而共产主义道德的主体,在现阶段不可能是全体社会成员,只能是社会成员中的先进分子(教学提示:此处可引入教学参考之四之内容)。

那么,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共产党员应当怎样对待这两种或者说两个层次的道德呢?有的同志觉得,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应当提倡和遵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而要求党员倡导和实践共产主义道德,是“超越历史阶段”。也有的同志认为,共产党员是共产主义先锋战士,就应当身体力行共产主义道德,让党员实践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是“降低党员标准的表现”。这两种议论都是片面的,因而也是错误的。

首先,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求党员实践共产主义道德是不是“超越历史阶段”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诚然,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道德的存在与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同时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显然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反映,同时反作用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但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也表明,道德在某些条件下具有独立性和超前性。就是说,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不仅可以产生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与道德行为,而且还可以产生超前的、代表未来发展方向,也有益于社会更加有序的更先进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从历史上看,我国古代就曾出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境界,并成为许多仁人志士或奉行、或追求的道德规范。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一大批共产党人因为心中有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高尚的共产主义道德作人生支柱,所以,他们甘愿为民族和人民的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从现实来看,许多共产党员,如孔繁森、郑培民、牛玉儒、任长霞等,他们既是践行社会主义道德的楷模,同时更是共产主义道德的实践者。他们以新时期共产党员崇高的人格魅力和良好形象,得到人民群众的敬仰。因此,现在倡导和实践共产主义道德,是共产党员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必然需要,同时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必然需要,并不存在“超越历史阶段”的问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不要求所有的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守共产主义道德,而只能向社会提倡这种道德。但作为党员,作为把共产主义事业当作自己奋斗目标的共产主义战士,就应该理所当然地把共产主义道德作为自己的行为规范。

其次,强调共产党员要身体力行共产主义道德,是否意味着共产党员可以不去遵守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规范呢?或者说,让党员实践社会主义道德,会不会“降低党员标准”呢?答案当然也是否定的。道理其实很简单。诚然,社会主义道德是面向社会主义社会全体成员提出来的,也可以说是普遍的基本的道德标准。就道德的层次而言,社会主义道德低于共产主义道德。但是,正如前所说,社会主义道德是共产主义道德的基础,没有社会主义道德作基础,共产主义道德就是空中楼阁。因为共产主义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生产力的高度发达,同时也需要公民道德的全面提升,这必然是一个极其漫长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社会不仅承袭了旧社会的生产力水平,而且承袭了旧社会传统的思想意识和道德习惯,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程度不同地带有旧社会的痕迹。尤其是在像中国这样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封建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其传承下来的文明中固然有许多优良之处,但也存在着糟粕,再加上市场经济的一些负面效应和西方腐朽思想的消极影响,这一切造成了在我国社会成员中,道德混乱、滑坡的现象比较严重。如果让社会的所有成员都能够自觉地接受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约束,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必定是一个十分浩大的工程。在推进公民道德建设过程中,共产党员和党的干部的带头作用是很重要的,特别需要共产党员和党的干部带头实践社会主义道德,为社会其他成员作出榜样,进而带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从实践上看,共产党员实践社会主义道德也是必需的。一个愿意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人,其内心的道德追求,必然是共产主义道德。所以,对共产党员来说,必须提倡共产主义道德,必须践行共产主义的道德规范,比如大公无私,勤于奉献,必要时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共产党员的这些最高境界、最高层次的道德观念,不是空洞的概念,必须要有坚实的基础,不是挂在嘴边上的口号,必须要实际行动。也就是说,必须首先从模范地遵守基本道德规范做起,从日常生活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到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集体、讲信义、遵法纪和艰苦奋斗,模范地遵循全社会普遍的道德规范。这样才能发挥好一个共产党员在道德建设中的模范作用,这样倡导和实践共产主义道德才不是一句空话。我们很难想像,一个连最起码的社会公德都不讲的人,会做到“大公无私”。正是从这一点出发,党章对共产党员在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做了十分清晰和具体的要求,在阐述党员必须履行的八项义务中,明确要求共产党员要“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提倡共产主义道德”。因此,一个党员要加强道德修养,就要在努力倡导共产主义道德的同时,带头实践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以自己的高尚行为和形象,推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教学提示:可进一步讲一讲共产党员加强道德修养的途径,可引入教学参考之六之内容)。

四、当前最重要的是要做践行“八荣八耻”的模范(板书)

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的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是社会主义公民应普遍遵守的道德规范,具有适合社会主义社会所有公民的广泛性。从横向上看,社会主义道德包括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等多个方面。我们说要加强公民的道德建设,其任务就是要使我国公民能够成为讲文明、懂礼貌、守纪律、讲道德的文明新人,能够为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在不久前召开的“两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概括精辟,寓意深刻,涵盖了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抓住了当前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社会现实问题,集中表达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心愿,是非标准鲜明,价值导向明确,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具体化,是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体现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有机统一,对于进一步匡正社会风气、提高文明程度,推进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共产党员要做道德建设的模范,当前最重要的就是要深刻理解“八荣八耻”的深远意义,经常以“八荣八耻”为镜子,并在实践中努力践行“八荣八耻”(教学提示:在讲解这方面的内容时,可引用教学参考之七之内容)。

教学参考之一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提出与发展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全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以后,中共中央曾多次郑重指出:我们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战略方针。

最早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词,是在1979年9月25日至28日召开的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上。会议在讨论叶剑英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的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树立崇高的革命理想和革命道德风尚,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980年12月20日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把精神文明建设列为重要议题进行了研究、讨论。邓小平在题为《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没有这种精神文明,没有共产主义思想,没有共产主义道德,怎么能建设社会主义?”“所谓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这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等等。”

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又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归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十个要点之一,并第一次把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奋斗目标概括为建设“现代化的、高度民主的、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

1982年9月,胡耀邦在党的十二大上的报告中,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了全面的论述,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第一次把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明确为我们党的奋斗目标的一个方面,同时也是第一次把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明确为党的一个重要战略方针。

教学参考之二

有关精神文明(道德)建设的三个重要文件

1.《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

1986年9月26日,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决议》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阐明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根本任务和基本指导方针,强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决议》还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决议》提出,要树立和发扬社会主义的道德风尚,其基本要求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要使“五爱”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体现出来。

2.《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

1996年1月,中央确定把精神文明建设主要是思想道德文化建设作为十四届六中全会的主要议题。同年10月,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决议》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团结和动员各族人民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2001年9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这是建国以来我们党第一个有关公民道德建设问题的专门文件。中共中央在关于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通知中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公民道德建设入手,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发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道德,借鉴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文明成果,努力建立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对形成追求高尚、激励先进的良好社会风气,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整个民族素质的不断提高,全面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纲要》规定了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具体内容等,是指导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教学参考之三

“以德治国”理念的提出

2000年6月,江泽民在《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法律与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它们互相联系、互相补充。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应该互相结合,统一发挥作用。”2001年1月,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他明确提出了“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的治国方略。“以德治国”就是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建设为落脚点,积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并使之成为全体人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规范。“以德治国”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人借鉴中国历代的治国之道,吸取国外国家事务管理中的经验教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如何管理国家事务,如何教育引导人民崇尚高尚的精神生活思考的结晶。

教学参考之四

道德的广泛性与先进性

坚持道德的广泛性和先进性的统一,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方针之一。早在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就提出了这一基本方针。2001年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再次强调了这一点,指出,要坚持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要从实际出发,区分层次,着眼多数,鼓励先进,循序渐进。积极鼓励一切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大力倡导共产党员和各级干部带头实践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道德目标。

由于社会中人们的道德需求是多侧面的,道德环境必然表现出多层次性。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客观事实,必然导致人们对道德价值目标的多元选择。在这种情况下,道德建设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既鼓励先进,又照顾多数,把先进性的要求同广泛性的要求结合起来。先进性的要求,是指对社会中的一部分先进分子身上表现出来的崇高的道德品质(也可以称之为共产主义道德)在社会上树立为楷模,并大力提倡,用以教育广大群众。而广泛性的要求,是指要按照每个公民必须做到的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和集体主义、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具体要求约束每一个公民,使之逐步提高到较高的水平。这种广泛性的要求,并不表现为道德要求水准的降低,而是在适应现阶段经济基础需要的前提下,积极引导不同觉悟的人们共同前进,最后使少数先进分子的道德品质转化为大多数人未来的实践。(张慧敏)

教学参考之五

公民道德知识点

核心: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这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它不仅是对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的要求,也是对广大群众的要求。每个公民不论社会分工如何、能力大小,都能够在本职岗位,通过不同形式做到为人民服务。在新的形势下,必须继续大张旗鼓地倡导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贯穿于各种具体道德规范之中。要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协作、先富与共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关系,提倡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为人民为社会多做好事,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形成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良好道德风尚。

原则: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是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这也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当家作主,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根本上的一致,使集体主义成为调节三者利益关系的重要原则。要把集体主义精神渗入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层面,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关系,提倡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反对小团体主义、本位主义和损公肥私、损人利己,把个人的理想与奋斗融入广大人民的共同理想和奋斗之中。

基本要求--“五爱”: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把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简称“五爱”)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五爱”是每个公民都应当承担的法律义务和道德责任。必须把这些基本要求与具体道德规范融为一体,贯穿公民道德建设的全过程。要引导人们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民族尊严为最大耻辱,提倡学习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艰苦创业、勤奋工作,反对封建迷信、好逸恶劳,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着力点:为使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具体化、规范化,并使之成为全体公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公民道德建设纲要》规定要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其中,社会公德是指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职业道德是指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而家庭美德则是指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

教学参考之六

刘少奇谈共产党员的道德修养

1939年7月8日,刚由北方局调回至中央工作的刘少奇,欣然接受了时任党的总书记兼中央宣传部长和延安马列学院院长张闻天的邀请,为该学院开设的党的建设课程讲一课。刘少奇根据自己多年对党的生活的观察,讲了共产党员修养的问题。这次讲演非常成功,受到了学员的热烈欢迎。张闻天认为刘少奇所讲的内容,是广大党员迫切需要的,请刘少奇整理成文,在他主编的《解放》周刊发表。刘少奇遂将讲演稿修改整理出来,并报请毛泽东审阅后,以《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为题,在《解放》周刊分三次连载。这本书在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是一本共产党人安身立命、修身养性的道德经,是一本深入共产党员之心的书。

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中,刘少奇特别谈到了共产党员的道德修养问题。他饱含深情地写到:

“共产党员应该具有人类最伟大、最高尚的一切美德,具有明确坚定的党的、无产阶级的立场(即党性、阶级性)。我们的道德之所以伟大,正因为它是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的道德。这种道德,不是建筑在保护个人和少数剥削者的利益的基础上,而是建筑在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的基础上,建筑在最后解放全人类、拯救世界脱离资本主义灾难、建设幸福美丽的共产主义世界的利益的基础上,建筑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共产主义的理论基础上。在我们共产党员看来,为任何个人或少数人的利益而牺牲,是最不值得、最不应该的。但是,为党、为阶级、为民族解放,为人类解放和社会的发展,为最大多数人民的最大利益而牺牲,那就是最值得、最应该的。我们有无数的共产党员就是这样视死如归地、毫无犹豫地牺牲了他们的一切。'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在必要的时候,对于多数共产党员来说,是被视为当然的事情。这不是由于他们的个人的革命狂热或沽名钓誉,而是由于他们对于社会发展的科学的了解和高度自觉。除了这种最伟大、最崇高的共产主义道德以外,在阶级社会中没有什么比这更伟大、更崇高的道德。”

在这本书的最后,刘少奇用简练的语言总结了共产党员加强修养(包括道德修养)的途径:

(一)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学习和革命斗争的实践中,来建立自己的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建立自己的党和无产阶级的坚定立场。

(二)根据共产主义的世界观,根据党和无产阶级的坚定立场,去检查自的思想行动,纠正一切不正确的思想意识,同时,以此去观察问题、观察其他同志。

(三)经常采用正确的态度、适当的方式,去和党内各种不正确的思想意识,特别是对于影响到当时革命斗争的各种不正确的思想意识进行斗争。

(四)在思想、言论、行动上严格地约束自己,特别是对于同当时革命斗争有关的政治思想、言论和行动,要用严格的立场和正确的原则来约束自己,除此以外,最好连许多“小节”(个人生活和态度等)也注意到。但是,对其他同志的要求,除开原则问题和重大的政治问题以外,就不要过分严格,不要在“小节”上去“吹毛求疵”。

教学参考之七

胡锦涛总书记论“八荣八耻” 2006年3月4日,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民盟、民进联组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亲切看望各位委员,并参加了他们的讨论。在听取了厉以宁等委员的发言后,胡锦涛指出,实现“十一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必须广泛深入动员人民群众,坚定不移依靠人民群众,真心诚意造福人民群众,把人民群众的历史主动精神充分发挥出来。他强调,要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充分发挥文化启迪思想、陶冶情操、传授知识、鼓舞人心的积极作用,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胡锦涛强调指出,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也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下载共产党员加强道德修养讲课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共产党员加强道德修养讲课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共产党员的思想道德修养与传统美德的继承

    共产党员的思想道德修养与传统美德的继承加强共产党员的思想道德修养,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增强党性的一个重要课题。重读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文后深......

    关于三代领导人论共产党员道德修养的目标及其现实意义

    【论文关键词】共产党员 道德修养 目标 现实意义【论文摘要】党员的道德修养是党的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三代领导人关于共产党员道德修养的具体目标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共产......

    党支部书记讲党课 坚定信念,做合格共产党员专题党课讲课稿

    党支部书记讲党课 坚定信念,做合格共产党员专题党课讲课稿 XXXX党支部 XXX (2018年6月28日) 各位各位党员同志, 大家好! 在我们党97岁生日庆祝纪念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

    加强道德修养

    加强道德修养,提高自身素质道德修养是一个人最基本的修养。共产党员要保持先进性,首先要解决的就是道德修养问题。道德是判断一个人行为正当与否的标准,是调节人们行为的社会规......

    加强道德修养

    加强道德修养,提升个人素质 新的一年,我们开始了八年级下学期的学习生活,等待我们的是新的机遇、新的挑战,我们一定要加强道德修养,提升个人素质,从而使自己全面发展,为日后的生活......

    加强道德修养

    、要确定一个社会普遍的,能够被大众认可的社会价值方向。让公民找到目标。在古代,我们国家提倡尽忠、尽孝。现在西方说出人权、民主的口号,其实就是在树立方向。2、应该确立一......

    三代领导人论的共产党员道德修养的目标及其现实意义五篇范文

    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创建、继承和发展了党性修养理论,这是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

    2012讲课稿!!!!

    深入剖析邪教根源及危害全面提高防范和处理邪教工作水平前 言 再次受邀到“黄埔”交流感受,非常感谢,有机会向大家学习汇报,非常荣幸,见到许多优秀年轻干部尤其熟面孔进入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