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态养鸡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生态养鸡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摘要:简述了生态养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供广大从业者参考。
关键词:生态养鸡技术;鸡舍;问题
中图分类号:S8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5)03-0047-01
农产品的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由于部分商家或养殖户片面的追求经济效益不顾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在生产管理过程中使用违禁药品,将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极大的危害。在此前提下,生态养鸡生产的禽蛋产品由于其无污染且味道鲜美收到了广大消费者的欢迎。生态养鸡的定义
所谓的生态养鸡就是将经过挑选的健康土鸡放到这些更接近他们生活习性的自然环境中放养(注意放养要在完成育雏工作后才可进行)。在养殖的过程中将人工喂食与自由采食相结合,利用这种方法饲养土鸡不仅投资小,而且与人工饲养相比,这种方法饲养的土鸡味道更加鲜美,肉质更加细韧。生态养殖中存在的问题
2.1 鸡舍卫生条件差、建舍地点选择不科学
养殖人员在建造鸡舍时常忽视鸡舍的通风性与透气性,导致鸡在休息的时候由于通风性、透气性差而产生较高的病死率,另外养殖户很少对鸡舍进行消毒,这也增加各种疾病的发生几率。
2.2 饲喂方法不科学
很多养殖户在饲喂雏鸡时还使用传统的饲养方法,将米糠、大米、小麦、青菜、杂草或者是剩饭拌合在一起饲喂鸡雏,这样做不仅浪费了饲料,而且还会由于饲料中的营养物质不全面使鸡的生长受到影响,同时致使抵抗力降低,易引发疾病。
2.3 不注重雏鸡的优选
一些养殖户在选择鸡雏的时候从经济的角度出发选购一些没有经过接种疫苗的雏鸡,这种做法虽然节约了资金却为今后养殖生产埋下了安全隐患。解决的策略
3.1 科学选址建舍,及时清理鸡舍
鸡舍建造的时候要做好鸡舍的透气、通风为此可以建造一层或者是多层的可以为鸡提供休息的架子,其材料可以是铁网,也可以是木或者是竹,这样就可以避免鸡因过度挤压而死亡。每层架子之间的间隔距离可以保持在20~30 cm。地面可以铺上锯末、细谷草等,每周打扫一遍鸡舍,把锯末、细谷草等连同地面上的鸡粪便一起清理出去,保持鸡舍的整洁。
3.2 采用科学方法饲喂雏鸡
购买雏鸡后应在30 min内提供饲料与食物,然后连续3 d在鸡雏的饮水中加入维生素C、或是抗菌类药物。合理保持鸡的饲养密度,使鸡雏的密度保持在8只/m2。在第一周内使用全价饲料喂养雏鸡。第二周可以改用谷物或是过渡性饲料轮换喂养,6周之后就可饲喂谷物与杂粮的混合料,同时在饲料中添加一些青饲料,增加饲料中的维生素含量,使鸡得到更全面的营养。
3.3 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
为了降低疾病的感染与传播要定期对放养场与鸡舍进行消毒,对病死鸡要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以避免病情传播。在饲养中要通过观察及时发现鸡的异常变化,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
3.4 选择品种优良的鸡雏
鸡雏的选育是养殖的关键,在选择鸡雏时一定要购买接种过疫苗的鸡雏,除此以外还要根据市场的需求选择销售情况较好的鸡雏进行培育,这样才可以保证养殖的成功。小结
从食品安全的角度来说,生态鸡更符合现在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但是由于经济条件,市场以及养殖等方面的因素,生态鸡的养殖还未形成规模,其产业链条还需进一步的完善与发展,做强做大生生态养鸡产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政府与养殖户应在实践中不断克服困难,摸索出一条生态养鸡的发展之路。
第二篇:喀斯特山地生态养鸡主要技术和管理措施
摘 要:生态养鸡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土地资源,发挥饲料的最大作用,减少污染;同时,养出的鸡肉质鲜美,符合绿色无公害标准,可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基于此,重点阐述如何在喀斯特山地生态中正确的养殖管理鸡群。喀斯特山地生态养鸡概述
贵州省主要以喀斯特地貌为主,地域辽阔,海拔较高,空气清新,日照充足,林下生态可以运用到鸡禽的养殖。选择适合的品种,配以正确的养殖技术,便可以养殖出肉质鲜美,富含营养的林鸡。喀斯特山地生态养鸡主要技术
2.1 品种选择 由于山地养鸡最大的特点在于放养,因此所养的鸡就必须选择适合放养、抵抗力强、适应环境能力强不易养死的土鸡或者杂交土鸡。品种选择对于养殖成功与否至关重要。选择正确的品种后,在后续的管理、养殖各个方面都会感到轻松,而选择不正确的品种,便时常会使养殖人蒙受损失。另外,养殖的鸡群最终将输送到消费者手里,因此,为了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在选择品种时,要尽量选择肉质结实、味道鲜美、富含营养的品种。这样的鸡禽才可以令养殖者的收益最大化。
2.2 场地选择 场地选择是养殖成功与否的另一重要因素。在选择场地时,需要考虑许多因素,应尽量选择天敌少、环境僻静、草质好的地方。选择时具体需要注意:1)不要选择曾经畜牧的地方,因为这些地方很有可能遭受过污染,或者因为一些不好的原因被遗弃,因此尽量选择没有畜牧过的荒林;2)不要选择靠近交通主干道的地方,因为机动车造成养殖损失的概率就会增加;3)不要选择靠近屠宰场、畜牧兽医站等容易引发传播疫情的地方,以免感染病毒。
2.3 放养技术 放养对于喀斯特山地养鸡至关重要,放养出来的鸡营养价值更高,肉质更好。
2.3.1 放养棚的建立 放养棚通常建立在通风、干燥,冬暖夏凉的地方,一般会选择地势较高、背风向阳的平地。放养棚的设计没有严格的要求,搭建的材质也会因地域的差异而不同,有的地区使用塑料搭建大棚,有的地方使用竹子或木料进行搭建。放养棚搭建的形状也不尽相同,有的地方会搭建成长方形,而有的地方会搭建成椭圆形。放养棚面积的大小视养殖的鸡的数量而定,通常为10只/m2。放养棚的底部需铺设一些吸水性强的垫料,例如谷壳、木屑、稻草等。
2.3.2 雏鸡放养的训练 在养殖的初期,即鸡还处于雏鸡时,就要对鸡进行放养的训练。具体方法:每天早晨带鸡上山,使用敲打器物、吹口哨、撒饲料等方式给鸡信号,或者对鸡进行追赶驱散,直至鸡群到达搭建好的放养棚,在傍晚时,再使用相同的方式对鸡进行回舍训练。喀斯特山地生态养鸡的主要管理措施
3.1 饲料管理 山鸡最适合的饲料是粗饲料,山鸡的养殖虽然对饲料的蛋白质要求不是很高,但是也不能缺乏各种营养物质,因此就不能只使用一种饲料,这样很容易造成营养单一。山鸡育雏时,要选择全价配合饲料,保证雏鸡的骨骼和器官健康的发育。过了45 d后,养殖人员在进行投喂时,可以在粗粮中配上适量的肉骨粉、鱼粉等其他饲料以增加微量元素。只有进行科学的饲料管理,才可以保证养殖的土鸡抵御外界病菌的能力变高;同时,肉质变得进食鲜美,营养丰富。
3.2 放牧管理
3.2.1 适度放牧 放牧的过程中,要注意把控放养的密度,如果密度过高,超过场地的承载能力,会导致场地内的植物过度被消耗,如果不能及时恢复,便会造成草场的退化。但现实中,经常有一些养殖场的场主为了能够多产出一些鸡肉,便肆意增加养殖密度,使整个放养场都变成了饲料养鸡场,这样一方面使养殖的山鸡丢失了山鸡的风味,导致鸡的价格下降,养殖收益不增反降低;另一方面,使草场退化严重,不能再继续进行养殖,不得不更换养殖地区,增加了养殖成本,削减了养殖收益。适度的放牧规模一般是200只/667 m2。
3.2.2 两段式饲养 两段式饲养顾名思义就是将养殖的鸡群分为2个年龄段分别进行饲养。这样做的意义是不同阶段的鸡群给予不同的照顾,能够更好地配置资源,使鸡在不同阶段都成长的最好。具体实施是将2个年龄段的鸡群分为圈内饲养和圈外饲养。0.0~2.0月龄的鸡群在圈内饲养,能够更好的庇护雏鸡,给予其更好的照顾,当鸡群的平均质量达到1.25~1.50 kg时,就可将其归为第2个阶段;2.0~3.5月龄的鸡群安排在圈外的放养棚中进行饲养,当鸡群的平均质量达到2.25~2.50 kg时,便可进行出售。圈内饲养阶段采用的饲料为全价饲料,而圈外饲养阶段则逐渐过渡到饲喂粗粮、饲草、昆虫以及早晚补料等。
3.3 疫病管理 疫病管理的关键在于疫病的防治,做好疫病防治工作首先,要求养殖户掌握疫病防治的相关知识,养殖户应主动地参加相关培训或阅读相关书籍。
第三篇:养鸡技术
塑料大棚发酵床养鸡成本低
我们把塑料大棚技术与发酵床养鸡技术相结合,使鸡舍的造价大为下降,同时也有利于调控鸡舍内的小气候,有利于土著微生物的生长,有利于鸡的生长。大棚发酵床养鸡的优点: 节省鸡舍投入的成本,节约建材资源。一栋240平方米的大棚(包括钢管、薄膜、遮阳网)需资金6000元左右,而砖瓦结构的240平方米鸡舍则需要4-5万元,是大棚鸡舍的6-8倍,这样就大大节约了鸡舍的投入成本。节省了砖瓦、水泥、沙石、木材等建筑材料。节省耕地资源。我国是一个人均占有土地相对较少的国家,合理使用土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大棚可以随时搭建,一旦结构调整,拆除大棚后即可恢复土地原样。更有利于调整舍内小气候。大棚上复薄膜、遮阳网,配以摇膜装置,天热可将四周裙膜摇起,达到充分通风的目的。温度下降,可利用摇膜器控制裙膜的高低,来调控舍内温、湿度。冬天可将朝南遮阳网提高,以增加阳光的照射面积,达到增温消毒的目的。使用寿命6-8年。
通风是重要而有效的防疫措施,工厂化鸡舍使用机械通风,缺点是设备投入大,电耗费用大。而大棚发酵床养鸡,不使用风机进行机械通风,靠自然通风。大棚顶留有通气孔,可垂直通风;利用摇膜器,掀开前后的裙膜可横向通风;把鸡棚两端的门敞开,可实施纵向通风。自然通风不需要通风设备,也不耗电,是资源节约型的。
这种结构,不论是对畜禽健康来说,还是减少应激,为畜禽提供舒适的环境来说,都可以认为是世界先进水平的。我们的发酵床养殖大棚结构现已申报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零排放、无污染。由于发酵床上生活着大量的有益微生物,它们以鸡的粪便作为食物,鸡的粪尿能达到及时、充分的分解,鸡舍内垫料5-10年不需要清理。韩国自然农业协会最长的,已实现28年不清理鸡粪,而且时间越长,效果越好。养鸡真正实现零排放,无污染。这样既对环境不造成污染,又节省了大量的粪便治理及设备费用。1`只产蛋鸡年产生粪便50公斤左右,1个标准棚养800-1000蛋鸡,1年间的鸡粪就是40吨。而我们用“开心农场”生酵剂制作的发酵床已经养鸡养了1年,鸡舍里却看不到鸡粪。而现行养殖中,鸡粪的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处理尚是一大难题。易于应用推广。与发酵床养猪相比,发酵床养鸡所需的垫料少得多,易得,更容易推广,更具有推广前景。易于实现鸡的无公害、有机生产。由于鸡的生活环境优越,不生病、不用药,蛋鸡的使用寿命大为延长。提高了鸡肉、鸡蛋的品质,使无公害、绿色、有机鸡肉、鸡蛋的生产真正得以实现。
防疫灭病的治本方法,是提高动物自身的免疫抗病能力,对付禽流感及其他疫病,要从单纯的依頼药物杀灭,转变到提高动物自身免疫系统的抵抗力上来。发酵床养鸡,鸡生活在没有臭味,松软、舒适的菌床上,夏天打开大棚的裙膜,达到最大的通风量以利降温。冬天将遮阳网提高,使鸡舍内每个角落都能照射到阳光,起到增温、消毒的作用。通过裙膜的高度来调整棚内温、湿度。生活在这样的生态环境中的鸡,健康不易生病,不用抗生素、激素,同时饲喂一定量的青饲料,为生产绿色、有机鸡肉、鸡蛋提供了最佳方法。节省劳力,降低成本,改善工作环境。发酵床养鸡不需要重、强劳动力,更适合现在农村劳动力的实际状况。由于采用自动饮水、一天只喂一次饲料、又不清扫粪,因此饲养十分省工。喂1000只鸡,只需个把小时就可能完成。如果放好两、三天的饲料,有事外出也没问题。在养鸡的同时,还能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其它的工作,劳动生产率可大为提高。
节省大量的淡水资源。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水资源将越来越紧缺。发酵床养鸡仅需饮用的水即可,而采用机械水洗冲排污清粪的需水量是发酵床养鸡需水量的5-8倍,这对我国这样一个淡水资源十分缺乏的国家来说,显得尤为重要。空气质量大大提高,没有臭味,真正达到了清洁生产。由于鸡的粪尿得到充分分解,鸡舍内基本上闻不到臭味,空气质量大大优于国家畜禽养殖场环境标准,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清洁生产。做到了人与自然、人与动物间的和谐。
塑料大棚养鸡技术适应于农区和半农半牧区肉鸡饲养户及规模化饲养场。(一)塑料大棚的建造
1、建棚场地的选择
在塑料大棚建造选址上,应本着节约用地、减少投资、利于保温、防暑,便于饲养管理及生产操作的原则。选择庭院、村头、路边、场院等空地插建。也可从培养地力出发,选择地势高燥的薄地,有计划地建造规模化、流动性塑料大棚养鸡场。
2、建棚所需材料
(1)细竹杆,直径3—5厘米,长5—6米,做拱形架(纵托架)和横向交叉固定用(注:3—4厘米宽的长条竹片也可)。
(2)粗竹竿或木竿:直径8厘米左右,长(高)度视大棚高度而定(预算出埋人地下部分)。做拱架顶立柱用。
(3)单层苇箔。做棚脊托膜层用。
4)聚乙烯防老化无滴薄膜。8丝以上,做大棚包封用。
(5)草帘。做大棚保温、遮阳搭盖用(也可用稻草或麦秸草代替)。
(6)尼龙网和铁丝网:网孔小于1.5厘米*1.4厘米,做大棚罩网和大棚边底挡网用。(7)聚乙烯细绳或铁丝。做棚架捆扎固定用。(8)砖。砌棚体用。
3、大棚建造工艺
大棚建造规模:因地制宜,一般为东西走向,长12—15米,宽6—8米,高l.8—2.2米。大棚建造形式主要分为拱棚式或单坡式两种。(二)对塑料大棚内环境的控制
1、温度控制
视棚内温度需要和日光照射强度,通过草帘的起落和大棚边底薄膜起落来控制。一般情况下,春秋季节,上午8—9时卷起草帘吸光提温,下午4—5时放帘保温;冬季上午10时卷起草帘吸光提温,下午3时放帘保温,且加火炉补温;夏季搭草帘遮阳;大棚边底薄膜卷起0.6—1米散温。
2、通风换气
根据棚内温度和空气的刺激强度而定,一般春秋季:早、中、晚三次开通风孔和卷起大棚边底换气。冬季:上午7—8肘,下午2—3时两次开通风孔换气。换气前1小时调旺炉火升温。
3、湿度控制
塑料大棚的湿度控制尤为重要,特别是冬季,在通过通风孔控制一定湿度的同时,要及时清理粪便,更换干燥料,并在大棚内多放置点生石灰吸潮防湿。4;消毒措施:
塑料大棚养鸡,由于流通量大、湿度高,措施相对要求严格。首先,出鸡后彻底清除大棚内粪便和垫料,进行通风干燥后,用高锰酸钾和福尔马林进行熏蒸消毒,再用2%一3%火碱水对大棚内外地面进行喷洒消毒一次;进鸡前地面撒生石灰粉,垫上拌人抗毒威等消毒药的干燥垫料。夏季用百毒杀或抗毒威带鸡消毒,棚舍入口始终保持有消毒药水。料槽、水槽、用具要定时清洗消毒,并注意搞好防鼠工作。饲养管理技术与一般舍饲相一致。
第四篇:存在问题及措施
存在问题:
1、基础知识不够扎实。拼音也好,字词也好,都有不同程度的错误。而且随着识字量的增多,形近字的增加,学生更容易混淆。
2、词语积累不够。有些同学做一些比较死板的题目还可以,稍微有点难度需要迁移的题目,学生就会出现很多错误。
3、审题不够细心。有很多同学是因为没有看清题目意思而出现了错误,这就是不应该的了。
4、阅读写作能力低。这是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阅读没有掌握一定的方法,写话时能说不能写。整改措施:
1、狠抓基础知识。作业布置要适时、适量,加大检查的力度,该完成的作业要不折不扣地完成,不能有半点含糊。
2、教会学生审题。在平时订正练习册的时候,要引导学生把题目多读几遍;考试的时候要强调学生把题目看清再做。一年级的孩子现在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在平时考试时,应放手让学生自己读题,不要题题老师都读。
3、增加课外阅读量。学生语言的积累,除了平时的课堂教学以外,更多的是靠课外的阅读。教师应建议家长多带孩子到图书馆进行阅读,多给学生购买图书,多与孩子进行亲子阅读,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4、做好后进生的辅导工作。
中年级组(三、四年级)
存在问题:
1、基础知识略显薄弱。相对于低年级来说,中年级的学生基础要好多了,但是不同程度的错误还是出现在试卷上。
2、各种句子掌握不扎实。一些同学扩句时扩得不够具体,不能正确修改病句。整改措施:
1、继续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可以少写多练,多报听写,培养学生查字典的习惯,注重多音字的教学,注重学生对词语的理解。
2、句子的教学要加强。平时要对学生多进行句子的训练,多练习扩句、缩句、句式的变换、句子的仿写等。
3、做好后进生的辅导工作。
高年级组(五、六年级)
存在问题:
1、基础知识仍然薄弱。虽然到了高年级,学生的基础知识仍然存在一定问题,有很多学生已经将以前所学的知识忘记了,尤其是拼音,前后鼻音不分,鼻音、边音不分,问题不少。
2、句子教学不够扎实。跟中年级情况差不多,很多学生扩句时扩得不够具体,病句不能正确修改,不同的句式不能进行正确转换,出现了较多错误。
3、阅读写作能力不高。已经是高年级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较低,写作方面也不够理想。有的学生无话可说,有的学生不会审题,有的学生语言贫乏,有的学生内容毫无新意。
整改措施:
1、基础知识应常复习。尤其是拼音,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有意识地进行复习,字词还要多写多练。
2、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特别是在讲解课文的时候,引导学生读、说、画、写,注重学法的指导。
3、加强写作练习。平常应多让学生看,看课外书,看身边人,身边景;应多让学生写,在书本上感受深的句子旁写,在日记本上写,在作文本上写。
4、做好后进生的辅导工作。
三·改进措施
1、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促进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2、促进学生的自主参与、探究和交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3、对阅读能力进行强化训练。
4、纠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注意细节,功夫下在平时。例如:平时读课文就要求学生读准字音,遇到拿不准的字,查一查字典,区分一下,学生对着各自的印象就会很深刻。期末复习视查漏补缺,有时,忙中出错,来不及补漏洞,或根本不知道存在这个漏洞,所以要复习但不能仅仅依靠复习。功夫要下在平时,注意学习中的细节。
2、注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策略的培养,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学法指导和学习策略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听说读写的习惯,预习复习的习惯,考试的习惯等等。教师还需对学生进行考试答题方法与技巧的训练,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
3、树立大语文观。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如在‘口语交际’测试时,有的学生不知道该怎样写;还有的学生没有注意到说话的连贯以及态度和语言的文明、委婉,这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师要拓宽语文学习途径,开发语文学习资源,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语文现象,用已有的语文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亲近自然、接触社会、热爱人生。
4、进一步认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点,加强语文基本功训练。这次考试我们发现学生应该掌握的生字、常用词语、需要背诵的课文都出现错误,作文中也出现错别字,病句现象严重。这就要求我们严格要求,认真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
5、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本次考试中发现了相当数量的低分学生。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补差工作是每位教师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师要从“人本”的角度出发,做好以下工作:坚持‘补心’与补课相结合,与学生多沟通,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适当进行分层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有效发展。
6、课堂是训练的主阵地。在今后的阅读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以课堂为训练的主阵地,为学生搭建训练的平台,把课堂上学到的阅读知识、技能、技巧运用于阅读实践,使学生在原有的阅读层面上有一个长足的飞跃。
7、生活是习作的源泉。在习作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学会审题,根据题目来组织作文材料。教师还要让学生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教给学生观察方法,鼓励学生留心生活,关心他人,关心身边的事物。真正做到“我笔写我心。”
总之,我们要通过本次测试进一步总结经验,查找不足,积极改进教研方式,把我区的小语教学质量提高到新的水准。
第五篇:反渗透水处理技术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来源:谷腾水网
概述
制药生产工艺用水可分为原料药用水和制剂用水。制剂用水又分为口服药用水和注射药用水。除原料药配料用水可用自来水外,其余均须用纯水。
反渗透(RO)是水处理中高精技术,90年代中期起在我国的医药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的使用极大地延长了传统的离子交换设备的再生周期,减少了酸碱排放量,有利地保护了生态环境。随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技术标准的深入贯彻与实施,全国许多药厂相继进行技术改造,陆续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装备,RO水处理技术及设备逐渐被制药行业所采用。
1常用的反渗透水处理工艺方案
2反渗透设备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反渗透除盐较其他除盐装置,如:蒸发器、电渗析、复床等,有着独到的特点和优势,反渗透国产化的工作也日益得到重视。随着反渗透技术应用的增多,出现的问题也日益严重。近年来对反渗透水处理装置的应用进行了广泛调研,共收集了全国各地各行业的RO水处理装置99套资料,其中全套国外引进的76套,部分国产、部分引进的设备共同组成的有13套,全套设备均为国产的有10套。经整理研究发现,全套进口的正常使用率为30%;部分国产、部分引进的设备正常使用率为60%;全套国产的正常使用率为10%。上述问题的出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①全套进口设备由于原水水质的不同,缺乏技术论证及工艺修改,照搬照抄,不适合我国实情。所以反渗透进水一定要根据原水水质的不同进行预处理,以满足设备对进水水质的要求。
②有些技术能力较差的企业,不懂得反渗透装置膜元件及其数量的合理选择,膜元件的合理排列等,造成部分膜元件在非正常情况下运行。
③国产膜质量不过关。膜的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盐及其它杂质的去除率,美国陶氏化学公司生产的Filmtec复合膜,其截留率可稳定在90%以上。
④运行管理不严。系统运行时,压力要处于膜的可承受的工作压力范围,防止超强度,超负荷运行,使膜产生机械性损伤,导致泄漏发生。当反渗透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出现制水量锐减,制水水质恶化或者压差增高时,说明膜已需要清洗,此时应将机器转换成清洗状态,使系统自行清洗,即可恢复膜的功能。
3技术改进
机械过滤器的设计
进口设备正常使用率低的主要原因是预处理设备没有结合我国原水水质差的特点,机械过滤器反冲洗不彻底,上层滤砂结块,SDI(污染指标)升高,造成了膜的污堵,影响系统运行。RO装置一般要求SDI<4(各膜元件生产商对SDI有不同的要求),要达到上述要求,通过调研及实践提出以下建议:
(1)机械过滤器的选择
结合我国原水水质及设备材质、填料的情况,建议使用双层过滤料过滤器。从过滤的机理来说,应由大而小,而实际上机械过滤器都是通过上层最细的砂层来截留,故最上层砂容易堵塞、结块,水头损失增长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