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现状及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要写论文可以上www.xiexiebang.com
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现状及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是新时代的必然选择,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培养应用技能型高素质高职人才的必然要求。现从分析研究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现状入手,谈到了目前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加强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一、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现状分析
1.高职学生的思想行为——价值观念偏向自我,缺乏社会责任感
高职学生和本科学生相比,由于培养的目标不同,其表现出来的思想行为具有鲜明的特点。高职学生的思想活跃,求知欲强但生活没有明确的目标,做事情缺乏一种韧性和毅力。从我校高职学生来看,他们有相当一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生在改革时代,甚至有一部分是90后,从小到大没受过苦、没经历过挫折,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所以不少人娇气十足。归结起来讲,从其整体的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看,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存在较大的偏颇、缺陷,需要我们加以正确的培养和引导。
2.高职学生的文化素质——文化基础参差不齐,学习目的不明确
文化基础薄弱,缺乏刻苦精神可以说是现今高职学生的共性。从我校录取的高职学生的成绩看,有的学生高考总分360~370分,而英语成绩100多分,或者语文100多分,其余科目的成绩只有40~50分。进入高职院校后,面对新的学习课程,尤其是《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等与中学基础密切相关的公共课程,由于其基础本身就较差,因此很难掌握和理解所学的知识,又跟不上老师的上课进度,可以说高职学生在新的学习过程中所碰到的困难比中学时的学习困难更大,而学生对此又往往缺乏艰苦学习、奋力拼搏的进取精神,上课不听讲,课堂上讲话、看小说、听MP3等违反课堂纪律的现象时有发生。“得过且过,顺其自然”往往也成了绝大部分高职学生共同选择逃避的方法和被动应对的方法。
3.高职学生的专业素质——缺乏理论学习基础,缺乏持之以恒的决心
进入高职学习的绝大部分学生,都渴望通过大学三年的学习能够拥有一技之长,但是他们的学习毅力较为薄弱又往往成为阻碍他们前进的动力。
4.高职学生的心理素质——缺乏心理承受力,挫折教育还不够
从高职学生日常心理表现症状看,他们存在许多负面心理,一些学生的自我定位出现偏差,导致对任何事情都是心灰意冷。许多高职学生刚进校时往往跳不出原来所在中学同学的圈子,觉得自己只考了专科院校,而同学都考入本科院校,嫌自己所在学校的档次低,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有一种自卑的心理而不敢与老同学进行交往,长此以往,就容易导致性格孤僻,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带着这种心态去想自己的未来,往往又表现出焦虑、急躁的情绪,遇到任何事情都容易莫名其妙地发火。
5.高职学生自身的特殊性——依赖性强,自制力差,情绪波动大,信心不足
(1)文化基础薄弱,自我学习能力不强。薄弱的文化基础给他们大学的学习带来一定的难度,使他们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厌恶学习;(2)自我管理能力弱。高职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长期以来,习惯于在家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和父母的操心,在学校听从老师,形成了一种较强的依赖性。他们一旦离开亲人进入大学,往往会感到茫然,无所适从;(3)情绪情感调节能力欠佳,自卑、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较浓;(4)缺乏自信,对于任何事情都感觉自己不如别人,总感觉别人做的永远都比自己好,即使自己再努力、再用功也是没有用的。
二、加强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1.加强素质教育的课程化建设
根据学院的办学特色,依据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适当调整学院现有的教学计划,加大素质教育的教学力度,使之真正成为教学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可开设《演讲与口才》《礼仪》《书法》《摄影》等选修课程,并要求学生必须修满几个学分以上才能取得毕业资格。这一举措旨在进一步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
2.实行学分制的管理,增加选修课的分量
学分制是高等学校特有的一种以学分计算学生学习分量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它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淡化专业,强调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这一点恰好和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而学分制、选课制、导 要写论文可以上www.xiexiebang.com 师制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就是构成学分制教学管理的一种基本框架,其中选课制是学分制的核心。
3.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对于高职的学生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他们素质教育中的重中之重,也是素质教育的难中之难。针对高职学生的政治理论修养和政治素质较差的现状,要充分利用“两课”和其他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平台,提高高职学生的政治鉴别能力,树立坚定的政治方向、培养高职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树立他们兢兢业业的献身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引导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具体来说,应加强对高职学生的“三观”(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三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三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入学教育和毕业教育。
.4.成立各种学生社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就是加强学校的社团建设。学生社团是培养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不容忽视。(1)正确引导学生自发成立各种有益于提高他们自身素质的学生社团,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比如,可建立乒乓球协会、书画协会、演讲与口才协会、摄影协会、街舞协会、动漫协会、K歌协会等等。通过学生社团这一平台,开展内容健康、形式新颖、格调高雅、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书画比赛、演讲比赛、辩论会、一二·九诗歌朗诵赛、讲课大赛、乒乓球赛、羽毛球赛、形象设计大赛、校园十佳歌手大赛等等,为学生提供参与、创造的广阔天地,使学生在美的创造与欣赏中陶冶情操,丰富和发展个性。(2)加强校园科技文化建设,依托专业为背景,在各学部成立以专业为特色的学生社团。比如:英语剧团、营销协会、会计协会、健康协会、营销协会、电子商务协会等等。通过这些协会,可以广泛地组织科技竞赛、科研知识报告会、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创业大赛、挑战杯、数学建模大赛等形式的科技活动,使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参与科学发明与科学实践,使他们的聪明才智能得到充分发挥。这些一般学生社团和以专业知识为背景的学生社团,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又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对学院的精神文明建设和良好有序的校风、学风和考风的形成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5.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的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我们高职教育的主旋律。然而,从目前的教学情况看,一些教师一般都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照本宣科,忽略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要强化专科学生的动手和实践等教学环节,注重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的相结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年轻人独特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去思考问题,从而加强自己思维的变通性、流通性和独特性;在加强对高职学生在校理论知识教育的同时,多组织开展社会调查、社区服务等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注重学校书本教育与社会实践的相结合。
6.以专业知识为依托,大力开展专业素质拓展活动
为进一步让高职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在平时的教育中,我们更应该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通过课堂教学、实际操作和各类的学科竞赛,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为他们能更好地适应以后的工作需要奠定扎实的基础。比如:会计专业的学生,可开展珠算和点钞大赛,也可参与全国会计技能大赛;外语类专业的学生,可举行翻译大赛;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可举行软件设计大赛;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的学生,可举行制图大赛等等。这些专业素质拓展活动的开展,都对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延伸和实践起到了极大的积极作用。
7.大力挖掘先进典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对于在各方面涌出的先进典型,要进行系列报道、重点报道、深入报道和连续报道,比如充分利用学校表彰的“综合素质标兵”“优秀学习标兵”“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优秀团员”以及各学部自行挖掘的在文体、学习、社会活动等方面涌现出的典型代表等,充分利用各种表彰的机会,充分挖掘这些先进典型事迹的内涵,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让这些感人的、典型的先进事迹能深入同学,以激发更多的同学勤奋学习,实现自己的人身价值,报效社会、报效国家,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8.加强对高职学生自身观念转变的教育
针对目前高职学生定位不准这一普遍现象,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尽快走出“读高职无前途”的这种传统观念的误区。让高职学生能重新认识眼前,能重新树立起远大的理想,让学生能树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观念,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加各项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努力提高自身的社会竞争力,摒弃那种 要写论文可以上www.xiexiebang.com 消极的行为和思想状态。树立一种自信、积极进取的思想状况,尽自己所能,各尽其才,让每一位高职学生能有用武之地。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的核心表现在两个方面:育人和育德。育人和育德在一定程度上是统一的,即育德强调道德素质的养成,是育人的一个重要方面。素质教育体现在对学生完善人格的塑造,属“成人”式教育,即属于一种培养健全人格的教育模式。从目前来看,基础教育中德育的时效性还比较低。因此,我们应该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合理调整工作中的重点,大力发挥同学们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同学们的创新能力,依托学校、学部、任课教师、班级导师等有效管理部门和管理工作者,利用好学生社团这一载体,让同学们的素质教育得到全面的发展。
本文由论文代写www.xiexiebang.com提供!
第二篇:论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现状及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论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现状及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0摘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是新时代的必然选择,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培养应用技能型高素质高职人才的必然要求。现从分析研究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现状入手,谈到了目前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加强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高职学生 综合素质 教育现状 有效途径
一、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现状分析
1.高职学生的思想行为——价值观念偏向自我,缺乏社会责任感
高职学生和本科学生相比,由于培养的目标不同,其表现出来的思想行为具有鲜明的特点。高职学生的思想活跃,求知欲强但生活没有明确的目标,做事情缺乏一种韧性和毅力。从我校高职学生来看,他们有相当一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生在改革时代,甚至有一部分是90后,从小到大没受过苦、没经历过挫折,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所以不少人娇气十足。归结起来讲,从其整体的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看,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存在较大的偏颇、缺陷,需要我们加以正确的培养和引导。
2.高职学生的文化素质——文化基础参差不齐,学习目的不明确
文化基础薄弱,缺乏刻苦精神可以说是现今高职学生的共性。从我校录取的高职学生的成绩看,有的学生高考总分360~370分,而英语成绩100多分,或者语文100多分,其余科目的成绩只有40~50分。进入高职院校后,面对新的学习课程,尤其是《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等与中学基础密切相关的公共课程,由于其基础本身就较差,因此很难掌握和理解所学的知识,又跟不上老师的上课进度,可以说高职学生在新的学习过程中所碰到的困难比中学时的学习困难更大,而学生对此又往往缺乏艰苦学习、奋力拼搏的进取精神,上课不听讲,课堂上讲话、看小说、听MP3等违反课堂纪律的现象时有发生。“得过且过,顺其自然”往往也成了绝大部分高职学生共同选择逃避的方法和被动应对的方法。
3.高职学生的专业素质——缺乏理论学习基础,缺乏持之以恒的决心
进入高职学习的绝大部分学生,都渴望通过大学三年的学习能够拥有一技之长,但是他们的学习毅力较为薄弱又往往成为阻碍他们前进的动力。
4.高职学生的心理素质——缺乏心理承受力,挫折教育还不够
从高职学生日常心理表现症状看,他们存在许多负面心理,一些学生的自我定位出现偏差,导致对任何事情都是心灰意冷。许多高职学生刚进校时往往跳不出原来所在中学同学的圈子,觉得自己只考了专科院校,而同学都考入本科院校,嫌自己所在学校的档次低,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有一种自卑的心理而不敢与老同学进行交往,长此以往,就容易导致性格孤僻,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带着这种心态去想自己的未来,往往又表现出焦虑、急躁的情绪,遇到任何事情都容易莫名其妙地发火。
5.高职学生自身的特殊性——依赖性强,自制力差,情绪波动大,信心不足
(1)文化基础薄弱,自我学习能力不强。薄弱的文化基础给他们大学的学习带来一定的难度,使他们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厌恶学习;(2)自我管理能力弱。高职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长期以来,习惯于在家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和父母的操心,在学校听从老师,形成了一种较强的依赖性。他们一旦离开亲人进入大学,往往会感到茫然,无所适从;(3)情绪情感调节能力欠佳,自卑、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较浓;(4)缺乏自信,对于任何事情都感觉自己不如别人,总感觉别人做的永远都比自己好,即使自己再努力、再用功也是没有用的。
二、加强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1.加强素质教育的课程化建设
根据学院的办学特色,依据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适当调整学院现有的教学计划,加大素质教育的教学力度,使之真正成为教学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可开设《演讲与口才》《礼仪》《书法》《摄影》等选修课程,并要求学生必须修满几个学分以上才能取得毕业资格。这一举措旨在进一步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
2.实行学分制的管理,增加选修课的分量
学分制是高等学校特有的一种以学分计算学生学习分量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它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淡化专业,强调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这一点恰好和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而学分制、选课制、导师制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就是构成学分制教学管理的一种基本框架,其中选课制是学分制的核心。
3.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对于高职的学生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他们素质教育中的重中之重,也是素质教育的难中之难。针对高职学生的政治理论修养和政治素质较差的现状,要充分利用“两课”和其他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平台,提高高职学生的政治鉴别能力,树立坚定的政治方向、培养高职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树立他们兢兢业业的献身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引导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具体来说,应加强对高职学生的“三观”(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三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三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入学教育和毕业教育。
4.成立各种学生社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就是加强学校的社团建设。学生社团是培养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不容忽视。(1)正确引导学生自发成立各种有益于提高他们自身素质的学生社团,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比如,可建立乒乓球协会、书画协会、演讲与口才协会、摄影协会、街舞协会、动漫协会、K歌协会等等。通过学生社团这一平台,开展内容健康、形式新颖、格调高雅、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书画比赛、演讲比赛、辩论会、一二·九诗歌朗诵赛、讲课大赛、乒乓球赛、羽毛球赛、形象设计大赛、校园十佳歌手大赛等等,为学生提供参与、创造的广阔天地,使学生在美的创造与欣赏中陶冶情操,丰富和发展个性。(2)加强校园科技文化建设,依托专业为背景,在各学部成立以专业为特色的学生社团。比如:英语剧团、营销协会、会计协会、健康协会、营销协会、电子商务协会等等。通过这些协会,可以广泛地组织科技竞赛、科研知识报告会、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创业大赛、挑战杯、数学建模大赛等形式的科技活动,使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参与科学发明与科学实践,使他们的聪明才智能得到充分发挥。这些一般学生社团和以专业知识为背景的学生社团,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又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对学院的精神文明建设和良好有序的校风、学风和考风的形成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5.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的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我们高职教育的主旋律。然而,从目前的教学情况看,一些教师一般都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照本宣科,忽略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要强化专科学生的动手和实践等教学环节,注重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的相结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年轻人独特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去思考问题,从而加强自己思维的变通性、流通性和独特性;在加强对高职学生在校理论知识教育的同时,多组织开展社会调查、社区服务等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注重学校书本教育与社会实践的相结合。
6.以专业知识为依托,大力开展专业素质拓展活动
为进一步让高职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在平时的教育中,我们更应该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通过课堂教学、实际操作和各类的学科竞赛,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为他们能更好地适应以后的工作需要奠定扎实的基础。比如:会计专业的学生,可开展珠算和点钞大赛,也可参与全国会计技能大赛;外语类专业的学生,可举行翻译大赛;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可举行软件设计大赛;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的学生,可举行制图大赛等等。这些专业素质拓展活动的开展,都对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延伸和实践起到了极大的积极作用。
7.大力挖掘先进典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对于在各方面涌出的先进典型,要进行系列报道、重点报道、深入报道和连续报道,比如充分利用学校表彰的“综合素质标兵”“优秀学习标兵”“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优秀团员”以及各学部自行挖掘的在文体、学习、社会活动等方面涌现出的典型代表等,充分利用各种表彰的机会,充分挖掘这些先进典型事迹的内涵,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让这些感人的、典型的先进事迹能深入同学,以激发更多的同学勤奋学习,实现自己的人身价值,报效社会、报效国家,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8.加强对高职学生自身观念转变的教育
针对目前高职学生定位不准这一普遍现象,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尽快走出“读高职无前途”的这种传统观念的误区。让高职学生能重新认识眼前,能重新树立起远大的理想,让学生能树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观念,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加各项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努力提高自身的社会竞争力,摒弃那种消极的行为和思想状态。树立一种自信、积极进取的思想状况,尽自己所能,各尽其才,让每一位高职学生能有用武之地。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的核心表现在两个方面:育人和育德。育人和育德在一定程度上是统一的,即育德强调道德素质的养成,是育人的一个重要方面。素质教育体现在对学生完善人格的塑造,属“成人”式教育,即属于一种培养健全人格的教育模式。从目前来看,基础教育中德育的时效性还比较低。因此,我们应该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合理调整工作中的重点,大力发挥同学们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同学们的创新能力,依托学校、学部、任课教师、班级导师等有效管理部门和管理工作者,利用好学生社团这一载体,让同学们的素质教育得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峰,边久民.论当代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教育研究,2006(3).[2]徐磊,钱伟.高校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的现状及对策.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3]魏亚昉.浅议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现状及教育对策.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4]陈慧.高职学生素质教育实施途径探析.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8).
第三篇:我院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法和途径研究
提升我院学生综合素质的途径和措施思考
-以运城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为例
电子信息工程系 丁克英
【摘要】:我院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就业出路,也影响学院的发展。本文针对我院学生综合素质存在的缺陷,以“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作为学生教育工作的核心理念,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坚持学生为本,完善德育教育体系,提高学工队伍能力素质和校园文化层次为主要措施,思考探索适合我院学生工作实际的方法。
【关键词】高职学生 综合素质 培养方法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专业素质、身心素质和培养实践创新能力为主要内容的基础教育,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结构的完善与提高是学生工作的根本任务。随着我院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不断完善和深化,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一定的改善和提高,但仍存在不适应社会发展的种种缺陷。如何克服这些缺陷,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已成为我院学生工作的当务之急。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在对学生现状调查分析基础上,提出提升我院学生综合素质的途径和措施。
一、学生综合素质存在的缺陷
目前我院学生均为九十年代后出生,多为独生子女.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受家庭教育及社会环境、观念等影响,使他们呈现出很多问题:
一是表达能力与企业需求有一定差距。很多企业在招聘时都将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作为一项必备素质,但我们的学生不知道如何用规范的格式去写报告,不能完整描述一个项目运作的过程,欠缺与人沟通的能力和技巧。
二是责任感及团队意识不强。团队协作精神体现于细节之中,而 我们学生很多比较固执,个性色彩纷呈,不能善解人意,以自我为中心,如去企业面试时不修边幅,从而失去录用机会;在餐厅或教室等公共场所乱扔垃圾;参加社团活动只在意个人得失等等。
三是自理能力和礼仪修养较弱。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精神和文明素养,这是他们独立走入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重要一步。我们学生中抽烟、喝酒、熬夜上网、睡懒觉、缺乏锻炼、做事懒惰等不良生活习惯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身心健康;不懂得尊重师长和同学,不了解人际交往的态度、方式、方法和礼节;心理承受能力弱,不善掌控个人情绪,不能客观看待社会,制约了健全人格的形成。
四是缺乏一定的职业素养。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应该具有一定的职业意识、职业知识、职业道德、职业心理、职业形象等职业素养,而我们学生文化基础较差,没有吃苦精神,主动培养的意识较弱,加之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没有很好注重对学生这方面的教育引导,因而毕业后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较弱。
二、提升我院学生综合素质的途径
我院2008年建校初期是从中专学生教育起步的,目前很多方面仍有着很深的“中专烙印”,而中专学生的管理理念、模式、方法远远不能适应目前学生教育的需要。针对我院学生素质的种种缺陷,应教育引导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把“三个学会”作为学生教育工作的核心理念,才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根本途径。
(一)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做人
“学会做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首要任务。“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先师孔子德育内容的全部精髓,是做人的根本。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就要紧紧围绕这“八德”开展教育。
一要讲“孝”,即孝顺父母,报答父母养育之恩,这是为人子女的本份。还要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学校、感恩社会,这是大“孝”。
二要讲“悌”,即兄弟姊妹之间的友爱和相互帮助。扩而充之,对待朋友、同学也要有兄弟姊妹之情,这样人和人之间才能消除矛盾,相互谦让。
三要讲“忠”,即要忠于祖国和人民,这是每一个国民的责任。还要教育学生“忠”也体现在要忠于集体和自己的职责。
四要讲“信”,即对人言而有信,不失信用。将来服务社会时,“言必忠信,行必笃敬”,说出的话,要有忠有信,不欺不骗;所做的事,有恭恭敬敬的态度,不敷衍了事。
五要讲“礼”,即要熟悉不同场合人际交往的态度、方式、方法和礼节,做到仪容端庄、服饰得体、举止优雅、表情亲切、言语文明。“礼”还体现在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令和学校规章制度以及各种道德规范。
六要讲“义”,即有正义感,有见义勇为的精神,无论谁有困难,要尽力去帮助解决问题。对同学、朋友要有道义,大公无私,助人为乐。
七要讲“廉”,即无论见到什么,不起贪求之心,养成大公无私的品德。
八要讲“耻”,即不合道理的事,违背良心的事情,绝对不做。“耻”也是自尊自重。孔子曰:“知耻近乎勇”,知误就改,为当所为,是勇的表现。
(二)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学习是学生的天职。从目前学生学习的现状来看,则存在不少的问题,诸如学习目标模糊、动力不足、毅力不够等问题。我们应该帮助他们转变学习观念、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找准学习方向,教育引导学生掌握终身学习的方法。
一要引导学生培养学习兴趣和意愿。学习不仅是提升素质增强能力之道,还是一种人生追求和生活方式。面临当今社会的种种挑战,根本的措施在于加强学习,学会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意愿和志向,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把学习做为生命中的一个永恒的主题。
二要教育学生珍惜学习机会。要告诉学生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时,千万不要犹豫,一定要赶快踏出第一步,不能丧失自己的斗志,个人心灵的富有,将是生命力的源头活水。
三要培养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在信息社会,各种出版物和广播、电视、函授、网络等等,都是学习的媒介和渠道。只有熟悉多元的学习渠道,掌握多样学习方法的人才更易于开放和进步。
四要引导学生注重课外学习。不能把学习与获得学历或文凭画等号,获得学历与文凭以外的学习很重要,只有在获得学历基础上不断学习不断充电的人,才能够与时俱进。
(三)教育引导学生学会生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 社会各行各业的竞争都普遍和激烈,竞争让每个人都感觉到了生存和工作的压力。为了使学生毕业后能适应充满竞争的社会环境,更好地工作和生活,必须注重学生适应社会生存能力的培养。
1.自理能力
一要学会心理自理,要会调控自己情绪,能客观看待社会。二要学会学习自理,做到爱学习,会学习,能学习。三要学会生活自理,做到会做饭洗衣、会穿着打扮、会打理财物、会保护自己。
2.表达能力
熟悉各类文种写作格式,表述准确、清晰、简明。能把要介绍的内容讲述出来,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声音明快,语速适中,语调自然,音量适度。
3.团队意识
学会欣赏、懂得欣赏同学和朋友,不分地位和资历,平等待人;同学朋友之间互敬互重,彼此包容,善于沟通,和谐相处;要有责任意识,不仅要对错误负责,对自己负责,更要对团队负责、对团队成员负责。
4.文体素养
在校期间尽可能的掌握一门体育技能,拥有一项艺术爱好,这样可以丰富业余生活,提升人生品位,受益终生。5.职业素质
对以后从事的职业有客观认识和准确定位,并能制定出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掌握职业所需的专业理论知识、技术能力或操作能力;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健全的职业心理和独立完善的职业人格。
三、提升我院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措施
把培养社会需求、家长满意、综合素质强的技能型实用人才作为学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质就是学生适应社会生存本领的培养,因此,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只有贴近学生成长的需要,坚持以学生为本,重视师资师德建设和基础投入,注重良好的校园德育环境培育,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
(一)转变教育工作理念,完善学生工作思路
一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坚持以学生为本,就是“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励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爱是人的基本需求,也是沟通的桥梁、教育的有效手段。对我们的学生而言,他们大多较为厌恶理论学习,学习成绩不理想,常常被当做落后生看待,自尊心和上进心受到过不同程度的伤害和打击。如果我们不能在教育中避免触动他们脆弱而敏感的心,不能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学生就会产生厌烦甚至抵触情绪,教育的效果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我院学生德育教育要取得良好效果的必要条件是从生活、学习、发展等各个方面切实关爱学生。
二要树立服务意识。我们过多要求对学生进行严格规范的管理,强调管住学生,让学生听话。学生工作者做的较多的是“执规必严,违规必究”,而忽视了学生内心的需要和感受。机关各部门扮演的是管理者的角色,学生除了服从学院规定而别无选择。这实际上是对学生人性和个性的抹杀,容易导致学生缺乏独立人格、盲目服从或抗拒管理;出现极端或者引起某些心理障碍。我们要明白学生不仅是受教育者,而且还是学校教育的投资者,是学校教育资源的合法消费者。因此,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从过去管理学生为主,转到为学生服务、为学生提供帮助、为学生解决困难为主上来。三要完善德育教育体系。从2008年我院第一届学生开始,学生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管理学生、管住学生,主要的精力围绕学生的一日生活制度做工作,虽然开展或尝试了一些教育活动,但是收效不明显,究其原因,一是教育的内容不系统不全面,学生在校三年应该接受哪些教育才能使学生形成完整的人格,没有认真分析和梳理;二是针对我们学生的特点,开展哪些内容的教育才能使学生毕业后适应社会,没有认真研究。所以,要科学的制定我院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方案,明确德育教育的目标,规划学生在校期间不同阶段的教育内容,形成切合我院学生实际的德育教育工作思路。
(二)从提高教育能力入手,抓好学生工作队伍建设
目前我院学生工作队伍主要由班主任、辅导员、系行政副主任和学生处(团委)老师组成。通过近几年的工作实践,这支队伍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有较强的吃苦精神和敬业精神,大局意识和服从意识也比较强,但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教育能力比较弱,不能满足学生现实需求和学院发展需要。主要原因,一是个人学习研究不够,能力提高不快。由于我院内部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完善,一些对学生学习、生活场所负有管理职能的部门不能充分履行其管理学生事务的职责,而让学工人员成为代职者,甚至连学生的课堂秩序、阅览室、电脑室、食堂用餐秩序、卫生管理等都需要学工人员的组织和参与,致使他们很难从繁杂的日常事务中解放出来,导致对思想素质教育的本职工作缺乏学习和深入的思考研究。二是学院政策导向有偏差,从我院建校初期,学院对这支队伍的工作要求,强调最多的是“管”,弱化了“教”和“育”。
首先,学生工作的重心应从“以管代育”转到“以教为主”上。通过近几年的探索和完善,学生管理的各项制度已满足学生日常工作的需要,当前学院学生管理工作按照“基本管理靠制度,日常管理靠学生”的思路,基本可以完成学生管理工作。把学工队伍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学生的教育和服务上,符合现阶段我院学生工作的实际。
其次,要提高对这支队伍教育能力的要求,把会不会开展学生教 育、能不能做学生思想工作,作为工作考核的重要指标,促进这支队伍自我学习,自我提高。
第三,学院要有计划分批次地组织提高教育能力的培训。要充分认识到学工队伍教育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人成才,直接关乎着学院的建设发展。
(三)认真研究,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学生工作考评制度 从2008年建校开始,我院在学生考核和评价方式方面一直沿用传统教育的方式,忽视了对学生职业素质的考核,偏离了高职教育以能力为重的本质特征,因此,建立健全符合我院学生实际、科学合理的考评制度,对促进学生成人成才至关重要。
首先,选择好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主要途径,围绕“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的教育目标,制定学生在校期间不同阶段的教育培训内容,根据不同的教育培训内容,制定相应的考评标准,使学生通过接受在校三年的德育教育和培训,能够达到懂得如何做人、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具备适应社会的基本能力。
其次,把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培养作为学工队伍考评的主要指标。要弱化学生日常性纪律管理在学工队伍月、学期和学年绩效考核中的比重,强化学工队伍在教育能力和教育实效方面的考核比重,以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衡量学工人员的工作实效。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做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保障工作 校园文化是学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和不竭动力,是学院的精神和灵魂。高品位的校园文化能提升学院的品位与声誉,并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我院建院以来,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以校园文化影响人、塑造人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如文体活动场地简陋,素质拓展缺经费、少场地,青年教师人文素养不高、服务意识较弱等等。
首先,学校领导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为校园文化建设发展提供全方位的保障,要把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方向,从机构上给予落实,从人员上给予保证,从经费上给予支持,使校园文化建设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实现持续发展。
其次,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拓宽活动领域,使校园文化建设成为提高综合素质的第二课堂。校园文化活动的主体是学生,鼓励学生成立各种校园社团,拓宽第二课堂的领域,为更多的学生提供锻炼和发展的机会。组织学生运用专业技术到社区去服务,开展多样的实践活动,这样既延伸了校园文化活动的范围,又让学生树立起服务社会和关注社会的意识。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既能锻炼才干,接受教育,还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乐观向上的性格,以及高雅的审美情趣等,这是形成健全人格不可缺少的培养环节。
“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学的根本是传授知识,教育的根本是培养人,而培养人的根本是“爱”。我院从教育教学的管理者到教育教学的实施者,只有真正把学生作为主体,坚持以生为本,树立服务意识,我院学生工作才能不辱使命,无愧于学生的需要、家长的期望、社会的信任。
参考文献:
【1】吴海清,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途径的探讨。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
【2】赵居礼,试论高职院校学生教育工作理念的转变。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
【3】王继辉,高职“问题”学生德育途径探析。中国电力教育,2008,(1)。【4】王庆,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交通职业教育,2007,(1)。
第四篇:提高船员综合素质方法与途径
提高船员综合素质方法与途径
按照现代管理学的观点,人是组织中最重要的资源,是一个自变量。高素质的船员队伍是安全生产的支柱,通过查阅事故报告书和事故通报,几乎所有碰撞事故都存在着人为的过失,主要表现在“了望疏忽”、“未能采取安全航速”、“紧急避让措施不当”、“采取避让措施过晚”、“不能正确使用雷达”等等。由此可见,要确保一方平安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船员队伍,特别是高素质的高级船员队伍。新老船员的交替是长期规律,因此,要确保船舶安全生产,就离不开船员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应始终牢记“安全第一大于天、船员素质大于地”,这也应视为一项船舶的中心工作。
一、船员综合素质的基本内涵
船员综合素质至少包括如下方面:一是思想道德素质:能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二是专业技术素质:有较高的文化知识,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三是生理素质:生理条件具备海上服务的适应能力。四是心理素质:心理正常,情绪稳定,能处惊不变。上述元素中任何一项存在不足,必然影响其整体素质,导致综合素质处于不健全状态。1、专业技术素质主宰着船员驾驭船舶的能力
(1)专业技术素质是船员综合素质中的核心。航海处于一个动态的环境,是一项专业性强技术密集型的事业。船上一人一岗,一岗一职,一职一责,自上而下形成一铆一钉的严谨的专业岗位结构。适岗适人的基本前提是要懂得各自的业务技术。专业技术素质的高低,首先依赖于文化素质的高低。只有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才能增强对专业
技术知识的领悟,才能更快地提高实操能力。
(2)专业知识和航海技能是专业技术素质的精髓。航海者必须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航海技能。这些专业知识来自于航海院校的培训和老师们的传授;来自于本人在岗位上的勤学苦练和不断学习;来自于老船员的传、帮、带。技艺和良好船艺对于船员和船舶海上安全来说,关系重大。
(3)经验经历在专业技术素质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航海技术是一门实操性极强的应用技术。航海技术人员光有系统的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有了经验才能冷静对待并沉着应付突发事件。知识会演变为经验和精力,而经验和精力又丰富并深化着知识。国际海事组织十分强调,船员必须有认可的海上工作经历,认可的各种培训经历。只有具备了强制要求的海上服务资历,才能认为其拥有可靠的知识证据,否则,将无法衡量和保证其在专业技术素质方面是否达到公约要求的最低知识标准。
(4)专业技术素质的优劣主宰着驾驭船舶的能力。无数的海上事故和海难事件充分证明:技能高超船艺良好的船员能力挽狂澜,并一次次的化险为夷,而专业素质低劣的船员判断力差,准确性差,往往给大海、给船舶、给船友带来一连串的无法挽救的灾难和不幸。例3.17海难事件,是一起专业技术素质低劣的典型案例,值得航海人员刻骨铭心地反思。
2、生理素质决定着船员抵御恶劣环境和抗疲劳的能力
生理素质的优劣,关系到船员自身抵御海上恶劣环境和连续疲劳侵
蚀的支撑力。大风浪中航行,冰区中航行,常年处于高温炎热的工作环境,容易造成船员职业性的人体连续疲劳,使生理素质低下的船员不堪负重,产生退让推诿的惰性,继而上升为反应迟钝和人为失误。保持良好的生理素质需要平时自我调整与安排上岸休整相结合。从船员队伍的整体角度来讲,不断接纳新鲜血液,使船员队伍的老中青保持适量的比例,处于合理结构状态,是一件不容忽略的事情。3、心理素质构筑着船员应急应变的防线
船员的心理素质影响着船员自身的行为规范,职业的特点注定船员要接受复杂环境的考验。长期进行相似的重复性劳动,很容易使船员情绪波动。在信息发达的当今时代,很多冲击安全的信息会无孔不入地干扰着船员的情绪。停靠在战区或其附近的港口,陷入台风或海啸的围剿之中,途经海盗猖獗的航区,被瘟疫锁定在某个特殊的区域,船上机械设备的突发故障,危险品、重大件货物出现险情等等,有时令船员猝不及防。由于来得突然,来得迅猛,心理承受的负荷会瞬间加重,尤其是船上的高职务船员。进入21世纪后,IMO对船员应具备的应急应变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心理素质的好坏,关系到应急应变的防线能否稳固不破。可以说,心理素质占据着船员综合素质的半壁江山,加固船员心理素质的堤坝显得任重道远。
二、综合素质与“安全第一”和“以人为本”
“安全第一”靠船员综合素质的提高作为保证;“以人为本”需要用培养船员的综合素质加以体现。目前,一方面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对高素质的复合型船员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另一方面部分年轻的高学历的不同职务船员,为实现个人更高更新的价值,开始放弃选择航海和服务于海上,航海从业人员的人才断层期有提前到来的可能。没有一支真正意义的高素质船员队伍,海上航行安全将无法保证。培养、提高船员综合素质的问题应该提到首要的议事日程上来。
1、把牢“挑选船员”的前沿关口
新老船员的交替长期存在。为了防止船员断层,适应船员劳务市场的需求,招募、招聘新船员是船员管理公司一项艰巨的任务。在招募或招聘过程中,严格把关是一件有利于海上安全的大事。为了海洋和船舶的安全,聘用综合素质高的船员、并提供给他们从事海上服务的平台和相应的报酬,把好培养和输送高级船员的前沿关口,是一件利企、利海、利船、利人的功德之举。
2、以教育促感化,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优良的思想道德素质不全是天生的。忠于职守的情操,爱岗敬业的精神,充满荣誉感的职业作风,富有责任感的事业心,来自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各种教育和感化。包括对国际公约法规的领会与遵循,养成自我约束的自律行为,也来自于对年轻一代的鼓励和激发荣誉感。教育是手段,以教育促感化,担负着教育船员任务的用人单位应十分重视对船员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和教育。
3、强化培训,造就高技术素质的复合型船员
STCW78/95公约和ISM规则均将船员的培训排到了强制性的地位。为了造就高技术含量、高技术素质的复合型、通用性船员,“培训”被首推为最佳手段。培训方式多种多样,可因人制宜。岗
前培训和在岗培训需进一步细化,理论授课和实操模拟训练均是让船员保持适任状态的行之有效的办法。更为明确的提法是:以终身培训促进知识更新。终身培训的付出,可以得到“持续适任”的受益。只要培训到位,卓有成效,复合型船员的出炉将不成问题。就中国船员来讲,融入世界,走向全球的前景已愈来愈广了。中国海事局公示了这样一个事实:我国现行的海员培训、考试、评估、发证和值班方面的规定和要求均达到了STCW公约规定的最低标准;在海员的专业教育和培训、考试水平、海员基本安全训练、雷达模拟器训练以及特殊培训等方面,达到了STCW公约的标准。当然,还需要不断完善和提高。相信经过培训达到合格适任的中国船员定会令国内外船东刮目相看。
4、以国际标准为保障,打造强壮的生理素质
国际海事组织正在与国际劳工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协作,制定海员健康的国际标准。合格的生理素质可以通过逐步改善船上的工作环境来实现。船公司应按照国际劳工组织(ILO)的标准和要求,改善生活设施,包括冷、暖气设备、淋浴喷头、降低噪音、保持足够的房间照明等;通过遵守STCW78/95公约的规定,保障船员的休眠时间,提高船员的饮食与休闲生活质量,为打造良好的生理素质,提供必要的外围物质环境。
5、以法规规范行为,塑造船员健康的心理素质
是否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与船员所处的外部环境休戚相关。船员需要有好心情,但船员们面临着各项检查的重压以及恶劣海况和繁重的船上劳动的侵扰,心理状态常常被动地处于低效高耗的境地;一旦发生不安全的事件或事故,定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调查与追责,此时的心理素质会出现下滑的态势。船员只有全面认识和知晓相关的国际海上法律法规,并严谨地规范自我,才能锻炼出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遇事不慌,处惊不变。心理素质健康了,做事就会果断干练。机会总是留给有心理准备的人,大凡能化险为夷的均是拥有健康心理素质的人。
结束语
“航运唯适者方能生存”。保证航海安全,需要无数个适者。这些适者当首推综合素质俱佳的船员。船岸各方面应充分意识到,船员综合素质对航海安全的制约,进而应该为提高船员综合素质的安全工程献计献策。当然,对策还需要依靠健全的法制,健康的管理体制,高效低耗的运行机制加以保障,再通过安全管理资源形成的合力为提高船员综合素质构筑平台,海上安全的新环境将有望提早到来。
第五篇:提升青年教师综合素质的方法与途径
学习及培训材料
提升青年教师综合素质的方法与途径及有效的教学反思
摘要: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人才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关键,当今世界需要的是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依靠创新教育,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具有创新性,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近些年来,青年教师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的中坚力量,青年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我们必须加强对青年教师素质的提高。关键词:观念更新 业务水平评价和激励机制
人类的步伐已经迈入了
21世纪的大门,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我国是人口大国,但却十分缺少人才,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这就要求当今的教育者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尤其是作为教师中坚力量的青年教师。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师德修养、知识水平、谈吐甚至举手投足都会对学生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这势必要求教师能真正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因此要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为此,我认为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对青年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促进观念更新 教学思想是教学的灵魂。要想使教育事业与时俱进,科学发展,培养出现代化的创新人才,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更新教育理念。为此,应经常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教育方面的论述,如:学习《中小学创新教育研究》、《中小学素质教育研究》、《走进新课程》等教育理论材料;积极推荐青年教师参加上级组织的学术研讨。通过理论学习,逐步树立起新的教学理念。
1、树立教育观: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目的,以学生为本。其核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和创新人格。这是知识经济对教育提出的时代要求。
2、树立教学观: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3、树立学生观:学生是发展的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创造型人才。
4、树立学习观:传统的学习一种继承性、维持性的学习。而新的学习观应是“掌握知识是为了更新知识,掌握规则是为了突破规则”。
5、树立质量观:分数不等于质量;质量就是能力。
6、树立教师观:由传授者向促进者转变。教师不是学生知识的唯一来源,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是多样化的,而且是永无休止的,所以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人生的领路人;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传统的教学活动与研究活动是彼此分离,教师的任务只是教,专家“名师”有什么教学经验方法,其他教师只是照搬模仿,并且带有强制性。而新课程要求教师由“教书匠”向“教育家”方面转变;由执行者向建设者和开发者转变。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任务只是按教科书去教,成了被动的执行者,而新时代的教师必须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性作用,成为新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由专业型向开放型转变。教师不仅是学校的一员,而且是社区的一员,是整个社会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的共建者。
二、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是教师能否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直接决定性因素。具体来说,教师应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努力使自己成为优秀的人民教师。
第一,打下扎实的基本功
以前人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苏霍姆林斯基也说:只有把自己知识的百分之一用于课堂讲授就够了的教师才是真正热爱自己学科的人。这就要求教师要是个相当博学和有着深厚功底的人。可一桶水从哪里来?百分之百的知识从哪里来?作为教师就必须严谨治学,苦练基本功。既要精通学科知识,又要博采相关知识,还要有过硬的有关本领。为师者只有达到厚积薄发,游刃有余的境界,才能胜任教师职业。
扎实的基本功确实能够决定一个教师在教学过程和处理问题时能否得心应手。要想打好扎实的基本功,教师应该从以下几点严格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习惯。
1、严格把握教学环节,并努力作好每一环节。备课,上课,课后反思,课后作业,单元测试,试题点评,个别辅导等等。比如备课,要备得充分,就要研究教学大纲,读透教学课本,分析学生情况,把握教学重点难点知识点,明确知识目标、情感目标、能力目标,翻阅参考资料,确定教学方法、用具,精选练习,写好教案,不断完善等。有的还要提前给学生布置任务,这些都是备课时应该考虑进去的。要想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
2、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和理论水平。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要想上高层次,就要不断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尤其是对教育学与心理学的学习和深化,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深层理论文章,也应努力研究,力争为教学服务。只有正确的和先进的理论进行指导,实践才可能少走弯路,并更直接和有效。
3、说好普通话,练好粉笔字、钢笔字等等。第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
要优化教育教学,就必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并自觉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去。面对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二十一世纪的挑战,面对多层次素质人才的呼唤,教师只有尽快地掌握多媒体教育技术,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如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辅助教学,利用Photoshop处理图象,利用Flash制作动画以及制作个人网站、管理个人博客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优质、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还可以实现天下资源共享,及时更新知识,转变教育理念等。还一直运用传统的教育方式的教师,终究会被这个时代所淘汰。也只有善于合理利用这些资源的教师,才更容易更快成熟起来,并在教学中取得良好效果。
“一个好教师应精通他所教的科目据以建立的那门科学,热爱那门科学,并了解它的发展情况——最新的发现,正在进行的研究以及最近取得的成果。此外,本人若能热心于本门科学正在探讨的问题,并具备进行独立研究的能力,这样的教师则可成为学校的骄傲。”在新时代背景下,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提高教育科研能力。而唯一的途径就是不断深入学习。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教育学和心理学也有很大的发展,对学生成长的规律也有了新的认识。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适应教育新形势的需要。教师在工作中要不断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努力成为一名研究型的教师。
第四,教师间相互学习,互相促进
教师在不断地为自己充电的同时,还应善于向别人取经,不耻下问,更以向比自己有经验、学问渊博、成绩突出的教师请教。每个教师都在教学上有一套自己的教学方法。然而,在相同的授课时间里,讲授相同的内容,面对学力相当的学生,不同的老师教出来的学生,其学习效果和考试成绩往往有很大差距。这里边虽然也有班风学风、学生素质等因素,但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学方法的运用。
学会教书,对教师而言,是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学会教书,首先要学会的是怎样教学生学习。教师所面对的学生千差万别,个性各异,要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有成效,教师必须要有一套科学而合理的教学方法。而想拥有它,又必须通过一点一滴的积累,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实践。所以每个教师都应不失时机地向自己的同行、同事、老前辈学习,向周围一切可以学习的人学习,去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吸取他们失败的教训。
这就要求教师之间相互扶持、团结协作。它对每一位教师的成长都有很大的影响,任何人都离不开集体,一个好的集体可以带动所有成员的发展,闭门求发展早已不符合时代的要求,我们应当学会取长补短,形成相携互助的合作氛围。集体备课在教学行为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是资源优化和共享、打造和谐团队所必需的。这有利于所有教师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提高。
现在流行一句话,不当教书匠,要做教育家。教师应该培养浓浓的学术风气。而同组教师之间的质疑,解难,相互探讨,进行听课、学习观摩和评课,都能使同组教师收获颇丰。教师的心胸要宽广,不仅对学生要充满无私的爱,同事之间,也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这也是教师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三、不断完善评价和激励机制
1、建立合理、适宜的内部竞争体制
竞争为教师提供满足各种需要的机会,能从多个角度激励教师更好地工作。对于那些有抱负且有能力的教师,要让他们有实现理想、表现自我的机会。竞争有利于发现人才和选拔学科带头人。竞争把教师放在同一起跑线上,不再论资排辈,取胜重在当前的表现,这样有利于优秀教师脱颖而出。竞争还有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使教师能关注自己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能力和自我监控能力能得到提高。要确定完善的教育竞争机制,还要有科学的聘任制、考评制筛选制等措施。当这些措施充分发挥作用的时候,教师的优胜劣汰便成为可能,从而促使教师产生危机感和紧迫感,并使其转化为奋发向上的强大而又持久的行为动力。这有助于建立一个你追我赶、互帮互助、团结协作、和谐相处的良好环境,教师置身于这种工作环境中,会感到一种“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压力,人人兢兢业业地工作,注重自身素质的和专业水平的提高,从而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改善。
2、对教师的激励要采取公平的原则
学校教职工最讲究的实际。表扬,可在短时间内在工作开展得较好的教职工中进行,不需教职工达到“先进”、“模范”时再小结。要以质定量,确定表扬对象的数量,不对个个教职工都表扬,这会助长懒惰者的习惯,挫伤先进。学校管理者也不能只注意到某一项工作和某一两个人而表扬,一花独放,这会让大部分教职工认为先进或优秀难以评上。奖励,是激励人们再勤奋工作的外在动因,需符合实际,事实求是,让所有学校管理者和教职工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同时,还须像古人一样“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重在以绩论人。比如一学期结束后,该重奖谁表扬谁,应该广泛听取教职工的意见,发扬民主,让各教研组、年级、各部门来评判裁决。不能搞照顾性奖励。同时,奖励的相对值需要合理,通常情况,贡献大的人拿的奖励要大于贡献小的人。褒优贬劣,奖勤罚懒,是学校管理者必须要重视的激励艺术,应公正、公平地进行,并在管理实践中加以应用。
3、激励方法因时、因人、因需求不同而
根据不同层次的人,激励的方法也因不同,学校管理者面向教职工做工作,而教职工是由不同居住地、不同觉悟、不同身份的人群构成的。因此,激励方法也需讲究。例如:表扬,总的依据是以质定量,但在相互比较中教职工可以分出先进、一般、后进三个层次。对积极性较高的职工,表扬不宜太经常,在表扬过程中应辅之希望;对于表现一般的教职工,表扬应适度,肯定其工作的某些方面;对于落后者,应注意发现他们的优点、长处,及时表扬并辅之说理。
激励还须因需求不同而定。表扬,可以分公开表扬、私下表扬和间接表扬。因为奖励的对象不同,对奖励的需求也不同。如果不加选择地采取一个奖励模式,奖励的效果也会大受影响。
4、要注意激励刺激的适度性、针对性、递增性、适时性、创造性和比较性。
首先刺激的程度性是指刺激量不宜过大或过小。针对性是指激励是针对一个明确的目和标准。递增性是因为人的需要是逐步上升的,刺激量要有适时性,才能起到良好的刺激作用。创造性是指不要重复使用同一种刺激方法。比较性是指学校组织成员之间、部门之间、地区之间存在各种待遇的比较问题,因此,要注意刺激量的相对比值。
5、确立现代教师评价的崭新理念
要改革我国教师评价的现状,就必须打破陈旧的教师评价观。教师评价与教师专业发展要视为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这一战略的目的旨在给予教师更多相关的、集中的和有效的专业发展,并且把专业发展置于学校改进的中心地位。通过“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技能、知识和理解力以及他们在学校中的工作效率。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教师评价的实质就是发展教师、帮助教师、激励教师、服务教师。
总之,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及其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队伍的素质。知识经济的到来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挑战与竞争,新的时代呼唤新型的教育、新型的教师和新型的人才。展望未来任重而道远,我们应不断学习、实践,探求新办法、新途径,为培养一流的师资队伍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参考资料:
1、李祖超 《教育激励理论探讨》 2002.3 《教育学》
2、许立新 《完善教育激励机制,推动教师管理与评价改革》 2003.1 《当代教育论坛》
3、杜友坚 《教师激励机制的构建》 2003.4 《教育评论》
4、程方正《管理心理学》
平顶山市第十四中学 名师工作室成员主讲
周小可 吴晓光 参与
2014.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