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两则优秀教案

时间:2019-05-13 02:09: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文言文两则优秀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文言文两则优秀教案》。

第一篇:文言文两则优秀教案

《学弈》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谈话: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不少文言文还揭示了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两篇融知识性、趣味性与哲理性于一体的文言文。板书课题《文言文两则》,齐读课题。

2.成语导入:“专心致志”这个成语你熟悉吗?谁能讲讲它的意思。“专心致志”这个成语源自《孟子·告子》中的一篇文言文──《学弈》。(板书:学弈)

3、介绍孟子: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人。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他的诗句我们熟悉的有: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二、理解题目,提出质疑

1、弈:下棋 学弈:学下棋

2、就题目提出问题

(预设所提问题:谁学下棋?跟谁学?怎样学的?学的结果怎样?)设计意图:

“学贵生疑”,让学生提出问题是在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善于提问的能力。带着这些问题学习,能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发现文言文语言简洁的特点

三、初读课文,寻找节奏

1、自由读,学生提出学习困难:不好读;读不懂

2、老师逐句领读。(读准字音,准确停顿、把握速度,准确处理轻重音和语调。)

3、再自由读,找到读文言文的节奏。

4、齐读,再把没读懂的句子读出来

四、逐句理解,把握语气 师:理解了意思会读得更好

1、回顾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根据注释,联系上下文,查字典,大家讨论,知识的积累

2、理解句①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a、对照注释自己来理解 b、联系学过的课文理解

如:“通国之善弈者也”中的“之”,联系《杨氏之子》。杨氏之子——杨氏的儿子。之:的“通国之善弈者也。”之:的。

“善弈者也”中的“善”,联系《伯牙绝弦》。“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善:善于

“善弈者也。”善:善于

“者”联系古诗句:“有志者,事竞成。”者:……的人 “也”:肯定的语气。c、说出这句话的意思

d、再吟这句,吟出弈秋围棋大家的风度

3、理解②③句“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A、小组讨论理解意思。(对照注释逐词理解)B、逐词交流汇报②③句的意思 注意:五个“之”的不同意思

“惟弈秋之为听” 之:无实在意思 “一人虽听之” 之:弈秋讲课 “思援弓缴而射之”之:鸿鹄 “虽与之俱学” 之:另一个人 “弗若之矣。” 之:另一个人

C、看课文插图,用自己的话连起来讲讲两句话的意思 D、分角色吟诵课文

这两个人学弈的经过文言文只两句话就描述得清清楚楚,可见文言文的简练。这两个人在同一个老师门下学下棋,他们是怎么学的? 指一生读: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再指一生: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各自学得怎样呢?一起回答—— 生齐读: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E、师生合作吟诵

老师给大家开头,一生读第一个人的表现,一生读第二个人的表现,一生读最后的结果。(师读:使弈秋诲二人弈…三个学生分别接读。师生合作读两次)F、成语运用

用两个成语,形容两个人是怎样学习的。(专心致志、三心二意或一心一意、心不在焉)

用两个四字词语,说一下两个人的结果。(学有所成、一无所获)

4、理解④⑤句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什么原因让两人的结果大不相同?有人提出质疑 A、自由独立逐词理解④⑤ B、交流汇报 C、感情吟诵

难道是因为他不如别人聪明吗?(师读:)为是其智弗若与?(读出反问的的语气)

难道是因为他不如别人聪明吗?

(指生读:)为是其智弗若与?(读出强烈的语气。练习两遍)回答——生齐读:曰:非然也。(读出肯定的语气)师:为是其智弗若与?生:非然也。

两种结果不是因为后边的人不如前边的人聪明,而是因为两个人学习的态度不一样。这真是——(板书:)态度决定成败。D、感悟道理

从这则文言文故事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生:学习、做事时,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F、联系生活,深入理解

五、吟诵背诵,欣赏感悟

把古人读诗文的情景能再现在我们的课堂就好了。

1、指名吟诵全文 点评(2次)

2、试背全文

六、拓展延伸,体验快乐

1、出示文言文 再看一句文言文:

“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这是《学弈》这则故事的前面的一句话。

2、自由读

3、师生齐读

4、理解大意

大意:比如说,下棋只不过是一种技术,一种小的技术。不专心致志,就学不会。

5、再次齐吟 结束语:

由此可见,专心致志则大有可为也!设计意图:

让学生扩大视野,体验读文言文的快乐。

七、布置作业: 背诵给家人听 板书设计: 学弈

一人专心致志 学有所成 一人三心二意 一无所获 态度决定成败

《两小儿辩日》 教学过程:

一、写“辩”导入,牵引注意

师板(让学生看):“辛” 问:“读什么?” 生齐读:xin 师再板(让学生看):辛 问:老师又写了什么字? 生齐读:xin 师在两“辛”之间加“讠”问:这个时候就组成了一个新字,读—— 生齐读bian 师:看着“辩”字的字形,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辩”字的意思吗?

(1、争论的意思;

2、两个人就一个问题而争论,双方都说出充分的理由证明自己的观点是对的)

师:请大家看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看看这个故事讲的是谁和谁在争辩,他们在争论什么?(师补充课题)

师:齐读课题 生齐读:《两小儿辩日》

师:边读课题边想老师提的问题:谁在争辩,他们在争辩什么? 生:两个小孩儿争论太阳(在早晨、中午离我们远还是近)

二、对“辩”质疑,初知大意

1、师:看课题,你还能就“辩”字提出哪些问题呢?

(预设问题:a、两小儿是怎么争辩的?b、他们争辩的结果怎样?)

2、师: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读课文。

a、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看看读音,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争取把课文读通读顺。学生:自由读课文。

b、师:刚才同学们第一次读课文,读的时候有什么困难吗? 生:说说朗读中的困难。(如:不易断句,有些不顺口等。)

c、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课文朗读,大家认真听朗读,看看别人是怎么停顿、断句的,认为必要的,还可以在书上作上记号。(课件:动画情景,课文朗读)

学生:听朗读,作记号。

师:有收获吗? 学生:交流在朗读上的收获。(如某些地方的停顿、断句、某个字的读音,语气等。)

d、教师对个别难的地方重点指导。课件出示:画有停顿符号的课文(略)强调:知=智 读音 zhì e、生再自由读一遍课文。d、检查读课文

现在请几位同学一起来把课文读一遍。请同学们注意力高度集中,我开个头,叫到谁,谁就接下去读。

师: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生1:一儿曰……而日中时近也。

生2:一儿曰……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又有两个学生继续读下去。

3、再读课文,初知大意

我们连起来把课文念一遍,注意生字的读音,根据注释能不能说说故事的大意。(生齐读课文,然后理解故事大意。)

三、明“辩”字义,初步理解

1、师:课题为《两小儿辩日》,现在你们找出课文中写到“日”的句子。师:课题不算,有几个“日”? 生:八个“日”。

2、师:找八名学生分别读写“日”的句子

(师指导通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来理解句子的意思,弄清两小儿是在辩:早晨和中午太阳离我们远、近的问题。相机板书)

3、师:我们一起把这几个带“日”的句子连起来读一遍。(生齐读。)

师:把这八个带“日”的句子合在一起,讲的就是一个字,什么字? 生(齐):辩。

师:很好,根据课文再说说“辩”是什么意思? 生1:争论。生2:辩论。

生3:两个人在同一件事上有不同的观点,反驳对方。

师:如果你建议老师在黑板上写一个词,你认为该写什么? 生3:反驳。

师:还有一个词更准确,它叫“辩驳”。(师板书:辩驳)如果用文中的词来说,那是什么?

生(齐):辩斗。

四、演“辩”经过,感受氛围

师:怎么才是 “辩斗”呢?联系生活,同桌之间分好角色,放开声音“辩斗”,把这味读出来。(同桌辩斗。)师:请了两名学生辩斗 大家点评

师点评后,再请两小儿辩斗。师生再点评。

师生合作朗读,师的语速不断加快,字字清晰、坚定,又增加词语等不断煽情,让学生的情绪高涨,师生辩论达到忘我的境界。

五、品“辩”内涵,悟儿品质 师:这一辩辩出了什么?

学生从中感悟两小儿聪明、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的品德。

师:我们一起再来辩一辩,左边三个小组当小儿1,另外三个小组当小儿2。(全体学生辩斗,老师在一边点火煽情。)

六、解“辩”之谜,获得新知

师:如果你当时就在现场,你赞成谁,反对谁? 学生发表见解。

师:我们来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请看大屏幕。师出示其中知识幻灯片

七、揭“辩”之果,悟子品质 师:这个知识难吗? 生:不难。

师:从哪儿看出来? 生1:孔子不能决也。生2:孔子不能决也。

师:辩斗的结果究竟如何?(生齐读——孔子不能决也。)

师:透过这句话,你看到了孔子怎样的人格魅力? 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师:在两小儿看来这么简单的问题连大学问家、大教育家孔子都不能决也。难怪,两小儿笑曰……

生:孰为汝多知乎?(师板书:知)师:什么是“知”? 生1:知道。生2:知识。生3:学问。

八、为子续“辩”,学无止境

1、师:假如你就是孔子,听了两小儿的话,你会怎么想,怎么说?请用笔写下来。如果你用白话文写,那自然是件驾轻就熟的事;如果你愿意尝试用文言文写,那最好。

2、(学生练笔。)

3、交流共享

师:好,孔子们写好了吗? 师:老夫子,孰为汝多知乎?

生1:我乃凡夫俗子,怎能样样精通?(师叫她在黑板上写下“凡夫俗子”)生2: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生上台写下“后生可畏”)生3:哎,知之……(结结巴巴说不下去。)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生4:如此简单的问题,我还答不上来,愧矣。(生写下“愧矣”)

生5:这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呀!(生写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生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生7:天下之大,无所不能,无所不通者无也!

4、师结束语: 孔夫子们,可畏的后生哪!两小儿辩日不但辩出了两小儿的童真童趣、实事求是、细心周到、观念不同,也辩出了“学无止境”的道理。让我们看到一位虚怀若谷、实事求是、学而不厌的孔子。孩子们,这不是知识,这是知识下面加一个太阳,(师板书:日)这是什么?(生齐读“智”。)

师:让我们记住这两个有智慧的小儿,记住这个智慧的孔夫子。

九、布置作业,课后延伸

1.熟练背诵《两小儿辩日》;

2.向亲朋复述故事,并聆听他们的体会。【板书设计】 两小儿辩日 大则近,小则远

(晨)(午)

不能决 凉则远,热则近

第二篇:文言文两则两小儿辩日教案

《两小儿辩日》教案设计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第十一册第26课

二、设计理念

1、以新课程理论为导向,构建新颖的课堂教学模式;

2、以文言文特点为根本,构建目的要求和能力结构

三、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课文,形成自己的独特感受,力争达到“熟读成诵”。根据注释理解文章。

2、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3、感受两小儿的聪明可爱及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等道理。

四、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太阳与地球之间关系方面的资料。

2、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感知大家风范,激发学习热情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从古代有哪些有名的人物?是的,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人们称为圣人。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圣人,有一次竟被两个小孩的问题所难倒。大家一定想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在他的《列子》这本书中,将这件事记录了下来,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板书课题:两小儿辩日)。说说题目的意思。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的导入和对孔子生平事迹的介绍,让学生初步感知作为一代思想家、教育家的孔子的大家风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自然而然地导入下文。

(二)以读为本,目的明确,层次清楚

1、请同学们自由地把课文读一遍,要求读准字音。

2、大家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再把课文读一遍,注意句子的停顿。(出示课文课件,在需要停顿的地方打上“/”,学生在书上做好记号,练读。)

3、读准字音停顿后,边读课文边看后面的注释,把课文读懂,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古时候两个小孩凭着自己的直觉,一个以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各持一端,争执不下,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不能作出判断。)

4、请几位同学将课文读一下,学生评议。

5、教师把诗文范读一遍,学生评议。

6、出示课件,让学生带着三个问题读课文,思考找出问题的答案。

A、课文讲的是两个小儿在争论()①、太阳离人的远近问题。

②、太阳在不同的时候的大小问题。③、太阳在不同的时候的冷热问题。B、对这一问题,两小儿的看法截然不同,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画上“——”。

C、两个小孩的理由各是什么?分别用()、<>标出文中相关的语句。

7、已做好的同学可以相互交流。指名回答问题。

8、第三四小节是这篇课文的重点,着重阐述 了两个小孩的不同观点以及理由。齐读第三四小节。(这两自然段,两个小孩根据各自的感觉、体验,提出理由,证明自己的观点,反驳对方的观点。两段句式相同,都以反问句式结束,应读出反问语气。“大如车盖”、“如探汤”应重读;“如盘盂”、“沧沧凉凉”应轻读,使之读起来有对比的味道。)

9、第一二大组读第一个小孩的理由,第三四小组读第二个小孩的理由,好好地读,接下来辩一辩。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读,让学生读通、读顺、读出滋味,为学习文言文迈好第一步。在教师的“陪伴”下,学生动口、动脑,自我磨练诵读古文的能力,同时也感受到诵读古文的乐趣。在多次诵读中,学生既能感悟文言文的特点,又能明确下一步学习的方向。

(三)展开辩论,师生互动,平等对话。

1、两个小孩各执已见,争辩不下。下面请同学们分角色辩论一下。

2、第一二组推荐一人,三四组推荐一人,两人辩论,既然是辩论,应强调自己的观点,所以必 须注意辩论时的语调。

3、谁愿意和老师辩论一下?

4、现在我们把这两段话换成我们今天的现代文读一下,自由读。(出示译文课件)

【设计意图】通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运用辩论的方式,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突破本文的难点,进一步感知文言文的行文及语言特色,促进学生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同时,也给学生趋于疲惫的大脑得到新的激发,活跃课堂的气氛,提高课堂的效率。

(四)合作学习,相互交流,资源共享

1、两个小孩争论的问题应该怎样回答?同学们查到了哪些资料,怎样解答两个小孩争论的问题?

2、每个合作小组推举代表,汇报本组对这一问题的解答。

3、各小组可以互相补充完整,对不明晰的问题,谈出自己不同的意见。

4、老师帮助解决学生尚存的问题。[课件:错觉演示;太阳辐射图]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和多媒体课 件的展示,帮助学生理解两小儿各自错误的原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运用资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拓展延伸,深化体验

1、说说你喜欢文中的哪个人?为什么?(两小儿:天真可爱,善于动脑;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

2、如何正确地评价孔子?(文章结尾写孔子“不能决也”,孔子没有“强不知以为知”,而是本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两小孩并无讽刺之意。再说,许多自然现象,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些普通的科学常识,但是在古代,由于科学不发达,却是难以解开的谜。

3、课本剧表演:三位学生表演课文内容,其余同学穿越时空隧道对他们三人对话,说出自己最想说的话。

【设计意图】教学中为体现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目标的落实,精心组织“如何正确地评价孔子”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热烈的讨论之中使学生悟出“知识无穷、学无止境”等道理。当然两 小儿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课堂表演,将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是对学生本课学习效果的检验。

(六)总结学法,自主构建,悟道学法

1、学们回忆一下,刚才我们学习这篇文言文是采用什么方法学习的?学生讨论。

2、播放课件,反反复复读课文,认认真真看注释,仔仔细细找答案,辩论辩论表此情,交流交流明道理。

【设计意图】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一般方法,要读通、读懂、明理。

(七)巧设作业,拓展延伸,发展个性 同学们,通过读、看、找、辩,理解了课文内容。下面老师设计了几个作业,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有选择地做。

1、排练课本剧《新编两小儿辩日》:现代少年穿越时空隧道,遇两小儿辩日,两小儿请少年裁决……

2、给两小儿写信,告诉他们所争辩问题的答案以及当今科技发展的状况……

3、收集与太阳有关的资料,举办“你对太阳 知多少”的班队活动。

4、写读后感:读《两小儿辩日》后想到的。【设计意图】将学生由课本引向课外,由理论到实践。同时也注意到要求的人文性。

六、教学反思:

本教案设计,自我感觉有以下几个特点:

1、观点新

《两小儿辩日》是小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到的第二篇文言文,对小学生来说还是一个全新的事物,为此,我深入地学习了新的课程标准,领会教材安排文言文的目的只是让学生感受一下文言文的语言,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进一步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并为初中学习文言文打点基础。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如下:(1)反复诵读课文,形成自己的独特感受,力争达到“熟读成诵”。(2)根据注释理解文章。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3)感受两小儿的聪明可爱及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等道理。整个目标以读为主,注重整体理解,让学生读得充分,读得多样,读得入情,读出了古文的韵味,以读促理解,从而明理。不在“之乎者也”等字 词或语法上纠缠,而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为目的,并将为一理念贯穿到整个教学设计中。

2、方法新

设计中,时刻以新课程和精神和教学目标为指导,加强教师、学生、文本的联系,强化师生互动、生生的互动,特别是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设计了环环相扣的教学过程。不难看出,在此过程中,朗读被提到很高的地位。“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特别是对文言文的学习,读得多了,熟了,自然会理解内容,悟通道理。但又不是让学生有口无心地跟着教师读,而是让学生带着竞争性、带着表演欲去读,读的要求是渐次提高的。

再者,辩论、课本剧的表演,也是本设计的亮点。它们是学生朗读、理解效果的体现,也是促进学生朗读好,理解好课文,提高阅读兴趣的重要手段。在课本剧的表演中,又不是纯课文内容的再现,而是安排了同学们与两小儿的对话,使学生了兴奋的状态下,对课文的寓意有了极富个性的独特理解。

3、手段新

在本设计中,从头至尾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加了课堂的容量,提高课堂 的效率,更使教学难点迎刃而解。本文中学生理解的难点是为何“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和“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这是两小儿视觉和触觉的错误,只凭教师口头的讲解,学生是很难有比较直观的认识的,为此设计了“错觉演示”和“太阳辐射”演示动画,让学生通过形象的画面,得到理性的认识。

第三篇:文言文虚词教案

中考文言虚词复习指导

文言虚词的考查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虚词在语境中的意义;

二是虚词在文言句中的翻译;

三是虚词在朗读中的作用。

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虚词有15个:之、其、何、以、于、为、而、则、乃、若、且、虽、然、乎、焉,者。【考点梳理】

在初中阶段常用的文言虚词大致有四类:一类是起指代作用的,如“之、其、何”;第二类是起组合作用的,如“以、于、为”;第三类是起连接作用的,如“而、则、乃”;第四类是起语助作用的,如“也、乎、夫、焉”。其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有“之、其、而、以、于”。

(1)相对于实词而言,文言虚词没有一定的实在意义,主要用来组词成句,在句子中起语法作用。文言虚词中可以包括代词、动词、副词等类别,而这些词类按现代汉语的划分方式,应属实词。这是因为文言虚词的概念是沿用古代留存下来的传统提法,古人的语言观念不如今人明确,分类自然不够仔细。文言虚词大体可以分为:代词、介词、助词、叹词、副词、连词等候。一个虚词在不同的语境中词性并不相同,如“其”可以作代词。也可以是助词或副词,应结合其在语句中的作用,具体辨析。

(2)确定虚词的意义,首先要确定词性。要确定词性就得掌握每个虚词的用法规律,要联系上下文作细致辨析。除此之外,还要弄清虚词在句中的结构作用。如“之”作主语、谓语宾语则是代词或动词,若在主谓之间,则是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可不翻译。复习虚词时要掌握虚词的使用方法:一是在语言环境中辨别词性和用法。如“公与之乘”这个“之”是涉及的对象,是曹刿,“之”是代词。二是从语法角度分析它的作用。就是看是否充当句子成分,充当了什么成分。如果没有充当成分,只起组合作用或表语气,就是助词。

(3)在复习中,可以从虚词功能的角度作分类,以便于系统归纳掌握。A.起指代作用的虚词。包括 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中“予”是“我”的意思,除此之外还有“吾”、“余”等词。

第二人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中的“若”是“你”的意思,此外还有“汝”、“尔”、“乃”等词。

第三人称: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曹刿论战》)中的“其”是“他们”的意思,此外还有“之”、“彼”、“伊”等词。指示代词: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捕蛇者说》)中的“是”作“这个”讲。此外还有“此”、“斯”、“夫”、“或”等词。

疑问代词: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中的“孰”作疑问代词“谁”讲,此外还有“何”、“安”、“药”等词也是疑问代词。

B.起限制或修饰作用的虚词。包括 程度副词: 余闻而愈悲(《捕蛇者说》)中的“愈”作“更加”讲。途中两狼,缀行甚远(《狼》)中的“甚”作“很”讲。以为妙绝(《口技》)中的“绝”作“极点”讲。

此外还有“殊”、“稍”、“益”等词均可充当表程度的副词。范围副词: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桃花源记》)中的“咸”作“都”讲。众妙毕备(《口技》)中的“毕”作“全”讲。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中的“并”作“一共”讲。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中的“但”作“只”讲。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石壕吏》)中的“唯”作“只”讲。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中的“止”通“只”,表范围。此外还有“悉”、“俱”、“举”等词都可以作表范围的副词。时间副词: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中的“已”作“已经”讲,表时间。

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中的“既”作“已经”讲,表时间。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中的“向”作“从前”讲,表时间。囊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元一焉(《捕蛇者说》)中的“囊”作“从前”讲,表时间。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中的“会”作“适逢”讲,表时间。吴广素爱人(《陈涉世家》)中的“素”作“平素,平常”讲,表时间。忽逢桃花林(《桃花源记》)中的“忽”作“忽然”讲,表时间。情态副词: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中的“诚”作“实在”讲,表示一种情态。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口技》)中的“渐”作“渐渐”讲,表示一个变化的过程。尉果笞广(《陈涉世家》)中的“果”作“果然”讲,表示一种情态。广故数言欲亡(《陈涉世家》)中“故”作“故意”讲,表情态。

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捕蛇者说》)中“几”作“几乎”讲,表情态。表谦敬、频率、重复的副词: 徒属皆曰:“敬受命”(《陈涉世家》)中的“敬”表谦敬。

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中的“猥”和“枉”表降低身份的谦词。扁鹊出,桓侯又不悦(《扁鹊见蔡桓公》)中的“又”作“再一次”讲,表频率。表语气或否定的副词: 庶竭弩钝,攘除奸凶,复兴汉室,还于旧都(《出师表》)中的“庶”表陈述语气。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中的“宁”表反问语气。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主(《陈涉世家》)中的“不”表否定。小惠未徧,民弗从也(《曹刿论战》)中的“弗”表否定。苟富贵,无相忘(《陈涉世家》)表否定。C.起关联作用或组合结构作用的虚词。

表时间、处所、对象、方式、原因、被动、比较的介词: 试用于昔日(《出师表》)中的“于”是一个表时间的介词,相当于“在”。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捕蛇者说》)中的“于”作“到”讲,表时间。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中的“于”后面跟地点,表处所。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捕蛇者说》)中的“乎”也是一个表地点的介词,做“在”讲。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中的“缘”作“沿着”讲,表方式。当窗理云鬓(《木兰诗》)中的“当”作“对着”讲,表对象。告之于帝(《愚公移山》)中的“于”表对象,作“向”讲。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中的“以”作“凭”讲,表示对象。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中的“以”也是“凭”的意思,但表示方式。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中的“比”表比较关系。表并列、递进、选择、因果、假设、条件、转折、关联作用的连词: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中的“及”表并列作用。

下视其辙,登就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曹刿论战》)中的“遂”表结果的连词。

苟富贵,无相忘(《陈涉世家》)中的“苟”是表假设关系的连词。当“如果”讲。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陈涉世家》)中的“藉第令”是一个表假设关系的连词。

非死则徙耳,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中的“而”是一个表转折关系的连词,当“但”讲。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中的“而”表修饰关系。D.表结构的虚词。结构助词: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中的“之”相当于结构助词,作“的”讲;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陈涉世家〉)中的后一个“之”结构上起凑足音节的作用;“何陋之有”中的“之”在结构上充当宾语前臵的标志。此外还有“者”、“所”等词可以作结构助词。

语气助词: 盖-岁之犯死者有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捕蛇者说》)中的“盖”表陈述的语气。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愚公移山》)中的“者”表判断语气。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中的“焉”表肯定的语气。

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愚公移山》)中“乎”表询问语气。

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中的“耶”表疑问语气。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中的“哉”表反问语气。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中的“矣”表强烈的感叹语气。E.表感叹的虚词一一叹词。.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中“嗟夫”表示作者的感叹。

嗟乎!燕雀安知鸿鹊之志哉?(《陈涉世家》)中的“嗟乎”表示陈涉对无人了解自己的感叹。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中的“呜呼”表示作者无可奈何的感叹。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中的“噫”表示作者找不到志同道合之人的感叹。

一、复习“之”

(一)用作代词,有以下两种情况:

1.“之”可以代人、代物、代事。译为“他”、“她”(他们)、“它”(它们)等。如:

①愿陛下亲之信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代人,他们)②肉食者谋之(代事,这件事)③操蛇之神闻之(代事,这件事)

④太医以王命聚之……谨食之(代物,指蛇)。

“之”代人时,多指代第三人称,但是,有时“之”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我们”。如:

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主人处处款之(《于园》)

2.“之”用作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如:

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②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二)“之”用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1.结构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如:

①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③小大之狱。2.结构助词,宾语前臵的标志,无实在意义,不译。如:

何陋之有?(《陋室铭》)

3.“之”用作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如:

①虽我之死,有子存焉。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4.“之”用作音节助词,用于凑足音节,无实意,不译。如:

①公将鼓之。②久之,目似瞑。

(三)“之”用作动词。译为:“去”、“往”、“到……去”。如:

①吾欲之南海(《为学》)

② 至之市(《郑人买履》)

解释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 1.辍耕之陇上(动词,去,到)2.二世杀之(代词,代扶苏)3.嘱予作文以记之(代词,这件事)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助词,的)5.怅恨久之(语气助词,凑足音节)

6.此之谓失其本心(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二、复习“其”

1.用作人称代词,代第三人称,译为“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如: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2.“其”用作指示代词,译为“那”、“那个”、“那些”、“这”、“这种”等。如:

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②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③专其利三世也(《捕蛇者说》)

3、“其”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问、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难道”等,或不译。如: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前一个“其”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可译为“恐怕”)《 马说》

4、连词,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尔。(《送东阳马生序》)

解释句中“其”的意义和用法: 1.百姓多闻其贤(代词,代扶苏)2.殚其地之出(代词,他们的)3.安求其能千里也(代词,它)4.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代它的)5.专其利三世也(代词,这种)

6.其如土石何(副词,加强反问语气)

三、复习“何”

(一)“何”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等。如: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2.“何”用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如: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3.“何”用作宾语,可译为“什么”“哪里”。如:子何恃而往?(《为学》)

(二)“何”用作副词。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如: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如: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观沧海》)

(三)用作复音虚词。

1.“如……何”相当于“把……怎么样”如: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2.“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样”。如: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 》)3.“何以” 即“以何”,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如:何以战?(《曹刿论战》)

解释句中“何”的意义和用法: 1.何夜无月(疑问代词,哪)2.吾欲之南海,何如(怎么样)3.何有于我哉(代词,什么)4.又何间焉(为什么)

5.若为佣耕,何富贵也(怎么)6.其如土石何(把……怎么样)

四、复习“以”

(一)“以”用作介词,有三种情况: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本句中前一个“以”表原因,“因为”,后一个“以”表目的,“用来”。)

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根据”等。如:

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③以天下之所顺

④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如:

①屠惧,投以骨

②太医以王命聚之

③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二)“以”用作连词,有三种情况: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用来”、“来”。如:

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④故为之文以志(《始得西山宴游记》)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致”、“因而”。如:

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3.“以”有时相当于连词“而”。如:

①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②醉则更相枕以卧(《始得西山宴游记》)(三)“以”用作动词,可译为“认为”。如:

①一儿以日初远(《两小儿辩日》)

②愚以为宫中之事(《出师表》)

③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四)“以”用作副词,表示时间,译为:“已”、“已经”。如:

固以怪之矣。(作副词,通“已”,译为“已经”)《陈涉世家》

解释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 1.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介词,把)2.策之不以其道(介词,按照)3.属予作文以记之(连词,来)4.以伤先帝之明(连词,以致)5.可以为师矣(介词,凭、凭借)6.先帝不以臣卑鄙(介词,因为)

五、复习“于”

介词“于”的用法主要有五种: 1.、表示处所,译作“从”、“在”、“到”等。如: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百里奚举于市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③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如: ①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②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

③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章》)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墨池记》)3.“于”表示被动,可译为“被”。如:

“受制于人”的“于”。4.“于”表示时间,可译为:“到”。如:

积于今,六十岁矣。(《捕蛇者说》)

5.“于”表示比较,用在形容词之后,可译为“比”。如:

①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

②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鱼我所欲也》)

6、表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二章》)

解释句中介词“于”的意义: 1.管夷吾举于士(从)2.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到)3.所欲有甚于生者(比)4.吾祖死于是(在)5.有求于我也(对)

六、复习“为”

(一)“为”用作介词,读作“wèi”。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作“向”“对”“给”等。如:

①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2.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作“为着”“为了”。如: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鱼我所欲也》)3.表示被动,译作“被”。如:

①二虫尽为所吞

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士卒多为用者

④梅花为寒气所勒

4、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如: 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韩愈短文两篇》)5.表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如: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故事两篇》)

(二)“为”用作动词,读作“wéi ”。1.可作判断动词,译作“是”。如:

①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②知之为知之(《论语八则》)

③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两小儿辩日》)

④若为佣耕(《陈涉世家》)2.“为”也可作一般动词:如:

①为坛而盟(筑)《陈涉世家》

②以丛草为林(当作,作为)《幼时记趣》

③孰为汝多知乎!(认为)《两小儿辩日》

④ 为人五(雕刻)《核舟记》

(三)“为”用作名词,如:

或异二者之为(指心理活动)《岳阳楼记》。

解释句中“为”字的意义和用法: 1.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动词,雕刻)2.行拂乱其所为(动词,做)3.项燕为楚将(判断动词,是)4.愿为市鞍马(介词,为了)

5.为天下唱,宜多应者(介词,向、对)

七、复习“而”

(一)“而”用作连词,主要有以下五种情况: 1.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又”、“也”等,也可不译。如:

①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③蟹六跪而二螯。(《劝学》)2.表示承接关系,译作“然后”“就”。如: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②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③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④水落而石出

⑤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3.表示转折关系,译作“但是”“然而”“却”“可是”。如: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③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④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4.表示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

①敏而好学。

②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5.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如:

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②吾恂恂而起,视其缶

③熙熙而乐

④呼尔而与之/蹴尔而与之

⑤朝而往,暮而归

(二)用作副词。常依附在表示时间的词语后面,无实意,一般不译。如:

①既而儿醒,大啼(《口技》)

②俄而百千儿哭,百千犬吠(《口技》)。

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

1.环而攻之而不胜(第一个“而” 表示承接,第二个“而”表示转折)2.弛然而卧(表修饰)

3.一鼓作气,再而衰(表承接)4.起坐而喧哗者(表并列)5.佣者笑而应曰(表修饰)

八、复习“则”

(一)用作连词,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表示承接关系。说明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如: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八则》)。

2.表示假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如: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②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3.表示转折、让步关系。可译为“可是”“却”。如:

①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②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

③至则无可用(《黔之驴》)

(二)“则”用作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如: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解释句中“则”字的意义和用法: 1.非死则徙尔(副词,就是)

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连词,那么)3.欲速则不达(连词,但是)

4.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连词,如果)

九、复习“乃”

(一)“乃”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于是”等。如:

①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

②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2.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如: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3.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仅”等。如:

①久而乃和

②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二)“乃”用作代词,译为“你、你的”。如: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三)“乃”用于判断动词,相当于“是”“就是”。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四)作连词,表示前后的衔接或转折,可译为“于是”。如:①乃入吴寻二陆。(《周处》)②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解释句中“乃”字的意义和用法:

1.断其喉,尽其肉,乃去(副词,才)2.乃大惊(副词,竟然)

3.太祖乃悟,卒用其人(副词,才)4.乃重修岳阳楼(副词,于是)

5.陈涉乃立为王(副词,于是,就)

十、复习“若”

1.“若”用作代词。表示第二人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如:

①若毒之乎?(你)《捕蛇者说》②更若役,复若赋……(你的)《捕蛇者说》。2.“若”有时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如: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3.复音虚词 “若夫、至若” 为句首语气词。用于引起下文,意思近似“像那”“至于”“又如”。如:

若夫霪雨霏霏……至若春和景明……(《岳阳楼记》)4.“若”有时用作动词,译为“如同”、“像”。如: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川》)5.“若”有时相当于“如”、“比得上”,如:

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

十一、复习“且”

(一)“且”用作连词。主要有三种情况: 1.表递进关系,译为“况且、而且”。如:且焉臵土石(《愚公移山》); 2.表并列关系,如:河汉清且浅(《古诗十九首》);

3.表让步关系,译为“尚且”,如: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

(二)“且”用作副词,主要有两种情况: 1.译为“将要” “将近”,如:

①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②虎大骇,以为且噬己也。(《黔之驴》)2.译为“姑且、暂且”,如: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十二、复习“虽”

“虽”用作连词,主要有两种用法: 1.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如:

①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口技》)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③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2.“虽”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如: ①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②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十三、复习“然”

1.“然”用作代词,起指示作用,译作“这样”“如此”。如:

①父利其然也(《伤仲永》)

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③然后知是山之特立(《始得西山宴游记》)2.“然”用作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作“然而”“但是”等。如:

①然足下卜之鬼乎

②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

3.“然”作词尾,译作“……的样子”。如:

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②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③颓然乎其间者

④满目萧然

⑤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4.“然”还可译为“对的”“正确的”。如:

①吴广以为然

②不以为然

附:语气助词,分三种情况:

1.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译作“……地”。如:杂然相许(《愚公移山》)2.用于词尾,译作“……的样子”。如:①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墨池记》)②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3.用于句尾,常与“如”“若”连用,构成“如……然”“若……然”格式,相当于“……的样子” “好像……似的”。如: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十四、复习“乎”

1.“乎”用作语气助词。可表示各种语气。如: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表示疑问语气)

②呜呼!熟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表示感叹语气)

③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表示反问语气)

④死国可乎(表示商量语气)

2.“乎”还可用在形容词词尾,译作“……的样子”。如:

①颓然乎其间者

②悠悠乎与灏气俱

③洋洋乎与造物者游

3.“乎”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可译为“在”“对”“对于”。如: ①今虽死乎此……叫嚣乎东西……吾尝疑乎是。(《捕蛇者说》)

②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十五、复习“焉”

1.焉”用作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如:

①且焉臵土石(《愚公移山》)

②割鸡焉用牛刀(《论语》)

③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2.“焉”用作句末语气助词,可译为“呢”。如:

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疑问语气)《曹刿论战》

②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肯定语气)《愚公移山》 3.“焉”用作代词,相当于“之”。如:

①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它,代这篇文章)

②时而献焉。《捕蛇者说》(它,代蛇)

4.“焉”用作兼词,用于动词、形容词之后,即兼有介词和代词的作用,相当于“从这里”“在那里”。如:

①不复出焉(《桃花源记》)

②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判论战》)。

十六、复习“者”

(一)结构助词,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如: 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愚公移山》)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③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为学》)④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二)语气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如: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②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隆中对》)

【典例剖析】

与“公将焉之”中“焉”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且焉臵土石

B.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C.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D.不复出焉

[剖析] 此题考查的是文言虚词“焉”的用法。“公将焉之”中的“焉”作疑问代词,相当于“哪里”。B中的“焉”是为“在那里”;C、D中的“焉”用在句末,起加强语气的作用。只有A句中的“焉”与题干中的“焉”用法相同。[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虽有千里之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 B.其真无马邪

策之不以其道 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环而攻之而不胜 D.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学而时习之

[剖析]此题将虚词与实词放在一起综合考查,实词考查的是一词多义现象,虚词考查的是意思及用法异同的现象。意思及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C。

“而”表示前后词句并列、承接、递进、修饰、转折等关系,说出下列句中“而” 的用法。

①日出而林霖开 ②朝而往,暮而归

[剖析]此题考查的是文言虚词“而”的用法,题干中已将而的主要用法列举出来,解题时我们要根据具体语言环境分析“而”在句中的意义。①句中的“而”表承接;②句中的“而”表修饰。

下列句中加点的“以”,跟“以杖击之”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C.徐喷以烟

D.不以千里称也

[剖析]此题考查的是文言虚词“以”的用法。A中的“以”用作连词,表示顺承,意为“来”;B中的“以”用作介词,意为“凭,靠”;C中的“以”用作介词,意为“用,拿”;D句中的“以” 用作介词,意为“按”。题干中“以杖击之”的“以”的意义和用法与C句相同,用作介词,意为“用,拿”。词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之:二世杀之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B.以: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

杀之以应陈涉 C.其:百姓多闻其贤

惧其不已也 D.为:项燕为楚将

皆次当行,为屯长

[剖析]本题侧重考查对“之、以、其、为”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分析把握能力。A项中“之”皆为人称代词,分别代指“扶苏、愚公”。B项中第一个“以”可译为“把”,作介词;第二个“以”可译为 “来”,连词。故选项为B。C项中的“其”皆为人称代词。D项中的“为”皆是动词,可译为“是” 和“做”。下列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居庙堂之高(指朝廷)B.是进亦忧,退进亦忧(这样)C.先天下之忧而忧(然而)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的)[剖析]此题把实词与虚词融合起来考,也是比较常见的,题干要求选择有误的一项,正确的选项应为C,“而”在这里应为顺接,而不能解释为“然而”。下列加点的虚词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若啸呼状

貌若甚戚者 B.若听茶声然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

C.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

陈胜者,阳城人也 D.中峨冠而多髯者

感极而悲者矣

[剖析]这道题综合考查了四个文言虚词的用法。比较它们的意义,找出不同的一项,应为C,其中第一句可译为“……的人”,第二句,则与“也”连用,表示判断,可译为“是”。

对下列句子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齐师败绩(齐军大败)B.公将驰之(鲁庄公要下令驱车追赶齐军)C.夫战,勇气也(打仗,要靠勇气)D.夫大国,难测也(大国兵多将广,难以测量)[剖析]此题答案为D。这道题目虽然考查的是句子的理解,但这其中“之”、“夫”、“也”等虚词还是极为关键的,这些虚词不理解,句子是意思就难以理解。

中考例题分析

下列句中加横线的“以”与“以面受沫”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无从致书以观 B.或以钱币乞之

C.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D.皆以美于徐公 参考答案B A句中的“以”译作连词“来”; B句中的“以”译作介词“用”; C句中的“以”译作介词“因为”; D句的中“以”译作动词“认为”。

“以面受沫”中的“以”可译作介词“用”,与B句中的“以”意义和用法一致。

下列句中的“于”与“葬父于祖墓旁”中的“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告之于帝 B.贤于材人远矣 C.仓鹰击于殿上 D.万钟于我何加焉 参考答案C A句中的“于”用作介词,译作“向”; B句中的“于”用作介词,译作“比”; C句中的“于”用作介词,译作“在”; D句中的“于”用作介词,译作“对”。

“葬父于祖墓旁”中的“于” 与C句中的“于”意义与用法相同,都是介词“在”的意思。

下列句中“以”与例句中“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刑以惩恶 A.皆以美于徐公

B.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C.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D.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参考答案C A句中的“以”用作介词,译作“认为”; B句中的“以”用作介词,译作“凭借”; C句中的“以”用作连词,译作“来”; D 句中的“以”用作介词,译作“因为”。

“刑以惩恶”中的“以”用作连词,译作“来”,与C句中的“以”意义和用法一致。

下列句中的“以”与“复于其间为粥以赈”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以土砾凸者为丘

B.策之不以其道

C.扶苏以数谏故 D.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参考答案D A句中的“以”用作介词,译作“把”; B句中的“以”用作介词,译作“根据”; C句中的“以”用作介词,译作“因为”; D 句中的“以”用作连词,译作“来”。

“复于其间为粥以赈”中的“以”用作连词,译作“来”,与D句中的“以”意义和用法一致。

下列句中加横线的字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皆以美于徐公/不以千里称也 B.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胜晋于河雍 C.子释之,不谷知之矣/闻寡人之耳者 D.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欲言,无可进者

参考答案D A句中第一个“以”译作“认为”,第二个“以”译作“ 把”; B句中第一个“于”译作“向”,第二个译作“在”; C句中第一个“之”是代词,代“这件事”,第二个是结构助词“的”; D 句中两个“虽”都是“虽然”的意思。

下列句中加横线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B.涓人言于君曰/余将告于莅事者

C.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 /其真无马邪 D.隗且见事/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参考答案B A句第一个“以”是介词,“用”,第二个相当于“而”,表顺承; B句都是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相当于“对”或者“向”; C句第一个“其”是代词,“它的”,第二个表反问语气的语气词,相当于“难道”; D句第一个“且”是“尚且”,第二个是“将近”。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答案:因此人家大多数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读到各种各样的书籍。(句中第一个“以”表示原因,译作“因为”,“以是”译作“因此”;第二个“以” 译作介词“把”)。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答案:燕国、赵国、韩国、魏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句中“之”用作代词,代这件事;句中“于”用作介词,译作“到”)。

用斜线(∕)为乙文中画曲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2分)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

答案: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句中两个“以”分别连接前后两个词语,从而形成两个语意相对独立的短语,朗读时可分别在两个短语后稍作停顿)。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孰谓人心之淳,风俗之厚,今不若古哉!

答案:(2分)谁说人心、风俗的淳厚,现在不如古代呢!(句中两个“之”都是结构助词“的”,“若”译作“如”或者“比得上”)。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答案:我的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偏爱我。(句中“之”用作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者……也”是表示判断的固定结构)。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中的意思。(4分)

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答案:田文说:“这就是我的职位在你之上的原因。”吴起才知道自己(确实)不如田文。(句中两个“乃”都用作副词,但意思有差别:第一个“乃” 译作“就是”,第二个“乃”译作“才。句中“之”可理解为结构助词“的”)。

课后作业:

(一)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乗小舟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选自《世说新语》)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1)因起彷徨 ________________(2)尝暂寄人空宅住 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课外文言文中的词语、句子的理解,较之课内阅读难度加大。一定要把词语放到文章中,联系上下文的意思,来推敲该词语、句子的意思。有些词语可以联系课内所学知识来帮忙。如 “因” 在《五柳先生传》中就有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当作 “于是,因此” 讲; “尝” 在《陈涉世家》中有 “尝与人佣耕” 一句,做 “曾经” 讲。可以套用一下,再代入原文以判断其正确性。

答案:(1)于是(2)曾经 2.翻译下面的句子。

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注意关键性词语一定要译出,如 “尽”。不能直译的,意译也可。

答案: 我本来乘着兴致而来的,没有了兴致就返回,何必一定要见戴安道!

3. “雪夜访戴” 表现了王子猷怎样的个性? “何可一日无此君” 表达了古人怎样的理想和追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解答此题,需要注意两点:一要准确理解本文的中心;二要结合《〈世说新语〉两则》。其实,对于中下游的学生来讲,第二条起了一个提示作用。也可结合学过的其他写人物的文章《五柳先生传》等。一定能从学过的文章找到本文的影子。根据这一理解,再回归本文,你会收获很大。

答案: 率性而为 高尚有节、正直谦虚、坚韧不拔 第二问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 :

王子猷居住在山阴,夜晚下大雪,(他)从睡眠中醒来,打开门,命(仆人)倒酒,四处望去,一片洁白。于是起身,慢步徘徊。吟诵着左思的《招隐诗》,(他)忽然想到了戴安道。当时戴安道在剡县,王子猷即刻连夜乘小船前往。经过一夜才到,到了戴安道家门前却又转身返回。有人问其中的缘故,王子猷说: “我本来是乘着兴致前往,兴致已尽,自然返回,为何一定要见戴安道呢!” 王子猷曾经暂时借住别人的空房,随即叫家人种竹子。有人问他: “暂时住一下,何必这样麻烦!” 王子猷长啸并吟咏了好一会,才指着竹子说: “怎么可以一天没有它!”

(二)王羲之尝诣门生家,见棐几①滑净,因书之,真草②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又尝在蕺山③见一老姥④,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 “但言是王右军⑤书,以求百钱邪。” 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其书为世所重⑥,皆此类也。

(选自《晋书〃王羲之传》)【注释】 ①棐(fěi)几:用榧木做的几案。棐,通“榧”,木名。②真草:楷书、草书。③蕺(jí)山:山名,在今浙江绍兴。④老姥(mǔ):老年妇女。⑤王右军:指王羲之。⑥重:看重,推崇。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王羲之尝诣门生家 尝:______________(2)姥初有愠色 愠:______________ 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你)只要说这是王右军书写的,用(它)(可以)卖一百钱。

3.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王羲之的书法 “为世所重” ?请简要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王羲之写在棐几上的字被门生之父误刮去之后,“门生惊懊者累日”;在老姥卖的扇子上题字后,“姥如其言”,因此“人竞买之”。

参考译文:

王羲之曾经到学生家去,看见人家的篚木矮桌洁净光滑,就在上面写起字来,一半楷书,一半草体。后来那位学生的父亲无意中把这些字给刮去了,他的学生懊悔了好几天。他又曾经在蕺山看见一个老妇人,拿着一把六角扇在叫买。王羲之就在老妇人的六角扇上每面各写了五个字。老妇人开始有些不高兴。王羲之于是对老妇人说:“只要说是王右军书写的,就可以卖得一百钱了。”老妇人照此一说,许多人都争着来买这把扇子。又一天,老妇人又拿着一把扇子来,王羲之笑而不答。王羲之的书法被世人所推崇,就像这样啊。

第四篇:文言文(教案)

中考文言文复习

一、导入

文言文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学好文言文对继承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传统具有深远的意义,基于此,在苏教版教材中共选入古诗文104篇,其中文言文(不包括古诗)共有36篇,其中包括4篇诵读欣赏和2篇专题中的文章,占教材总篇目的七分之一强,数量的多再加上内容的难,就使得文言文的学习成为中学语文学习的一个拦路虎。但其实它并不难,因为它毕竟是我们的母语,所以只要掌握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那么这扇古老的城门自然会为我们而开,今天我们就来寻找这把打开大门的钥匙。

二、点击中考

1、中考分值

在统计的2009年96家中考试卷中。10分以下的只有北京燕山、怀柔,湖北的荆州、孝感等7家,其他各家正常分值在12分―16分,最高分值是兰州,为22(课内14课外8分)分。内容以一条课内加一条课外居多;纯课内的有27家;纯课外只有13家。课内外阅读内容之间有联系的居多,但也有几家内容间并没有联系,比如盐城卷,两篇古文几乎没有相似点。

2、考点要求

1)、正确诵读古代诗文,读出文句的节奏和停顿。2)、借助工具书和注释,阅读浅易文言文,理解基本内容。3)、理解常用实词和虚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4)、具有一定的直译或意译浅易文言语句的能力。5)、理解选文思想感情,了解选文主要艺术特色和表达技巧。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3、中考题型分析

题型一:划分句子节奏(选择题)

题型二:解释文中加点实词(多是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特殊的词)题型三:一词多义(虚词)选择题居多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不同)的一项是”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用法和例句加点字相同(不同)的一项。” 题型四:翻译句子

题型五:分析人物形象,概括文章主旨,分析表达技巧,分析寓意、结合生活实际谈感受、启示等。

题型六:比较文章的内容、写作手法、思想感情。

4、链接中考(2009年襄樊卷)

伤仲永 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其文理皆有可观者(2)贤于材人远矣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初极狭,才通人 ..B.未尝识书具 默而识之 ..C.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渔人甚异之 ..D.忽啼求之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3.将下面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2分)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4.课文内容理解填空。(2分)

本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天资非凡却“ ”,最终“泯然众人”的实例,说明。5.在课后“‘仲永泯然众人’谁之过”的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仲永泯然众人’父之过”,请你结合文意,谈谈“父之过”的理由。(2分)

三、课内文言文

1、请同学们从自己学习文言文的体验出发,谈谈自己在学习文言文的困惑和心得。

2、教师小结:课内文言文复习要旨 1)、文言节奏宜长、宜整忌短忌碎

文言文中划分句子节奏,应该找那些比较长的句子,划分时不宜过碎,两处最适宜,关键要知道哪地方不能划。2)、文言实词宜常见常用忌生僻难懂

文言文实词复习时应该着重复习在文言文中常见常用的,易混淆的而不要在那些生僻难懂、不常用的词上花功夫。3)、文言实词宜关注重点忌主次不分

文言文实词复习时应该着重复习一些特殊用法如古今异义(现在是双音节词而文言文中是单音节词)、词类活用、通假字等。4)、文言虚词宜灵活运用忌生搬硬套

文言虚词复习时一定要结合句子内容,而不能死记硬背几个用法然后去生搬硬套。5)、文言译句宜一一对应忌意译大概 翻译句子时应该尽量用直译,争取做到一一对应,尤其是一些重点的实词必须都落到实处。而不能只用意译把句子的大概意思翻译出来就行。

6)、文言译句宜古今对照忌语句不通

翻译句子时一定要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尤其对于一些特殊句式应该学会调换,语句通顺是翻译句子最起码的要求。

7)、文言译句宜补换留删忌文白不清

翻译句子时注意这几个字,补:对句中省略成分,须据上下文文意,适当补充,使语意完整。删:句中无实在意义的虚词,可舍去不译。换:文言句中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应用现代汉语的相应的词语加以置换。留:人名、地名、年代、官名、物品名等可直 接用,不用翻译。而不能使得句子中有文言文有白话文,文白不清。

3、实战演练 1)09盐城卷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前人之述备矣 众妙毕备,以为妙绝(林嗣环《口技》)..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沈复《幼时记趣》)..C、予观夫巴陵胜状 驴不胜怒,蹄之(柳宗元《黔之驴》)..D、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司马迁《陈涉世家》)..

10、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9绍兴卷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媵人持汤沃灌()(2)同舍生皆被绮绣()..(3)腰白玉之环()(4)余则袍敝衣处其间()..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句子: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翻译:

四、课外文言文

1、请同学们从自己学习文言文的体验出发,谈谈自己在做课外文言文的困惑和心得。

2、教师总结要旨:

1)、初读借注释

对于课外文言文,一定要借助注释阅读,往往在通读全文后再结合注释理清文意,如果遇到没有注释但是又不理解的词语,可以先暂时跳过,不需要追求每个词每个句子都搞得很清楚。可以借助上下文试着揣测其内容含义。

2)、解词重联系

中考中课外文言文中考察的词应该都是课内文言文中出现过的。所以一定要把这个词和曾经学过的词作比较,并选择正确的义项。

1出猎,见白雁群。梁君下车,彀弓○2欲射之。道有行者,梁君(09盐城)[乙]梁君○

3公孙袭下车抚矢曰:谓行者止。行者不止,白雁群骇。梁君怒,欲射行者。其御○“君止!”梁君忿然作色怒曰:“袭不与其君而顾他人,何也?”公孙袭曰:“昔齐景公之时,天大旱三4之,曰:5,乃雨。年,卜○‘必以人祠○’景公下堂顿首曰:‘凡吾所以求雨者,为吾民也; 今必使吾以人祠,乃且雨,寡人将自当之。’言未卒,而天大雨者方千里者,何也?为有德

6!于天而惠于民也。今主君以白雁之故而欲射人,袭谓主君言无异于虎狼○”梁君援其手与上车归,入庙门,呼万岁,曰:“幸哉今日也!他人猎皆得禽兽,吾猎得善言而归。”

(选自刘向《新序·杂事》)

1梁君:即魏国国君。○2彀gòu弓:拉开弓。○3御:车夫。○4卜:占卜,古时注释:○5祠:祭祀。○6无异于虎狼:跟虎狼没两样。迷信活动。○

11、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的词。(3分)

(1)白雁群骇____________(虎大骇,).(2)言未卒____________(卒用其人,卒中往往语).(3)以白雁之故而欲射人________(广故数言欲亡,故逐之,扶苏以数谏故).3)、译句比结构

翻译句子时,注意句子的格式,是特殊句式的如疑问句、反问句、倒装句就要调整句子结构。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宾语前置句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定语后置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与朱元思书》)状语后置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比况结构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反问句 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被动句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主谓倒装 祭以尉首《陈涉世家》介宾短语后置 4)、内容靠梳理

要学会在通读全文的情况下梳理信息,做到提取主要信息,删除次要信息;并用简洁、精炼的语言进行概括。

(09绍兴市卷)南霁云①威武不能屈[唐]韩愈

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②也,贺兰嫉巡、远③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疆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

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④,矢著其上砖半箭。曰:“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

愈⑤贞元中过泗州,船上人犹指以相语⑥。城陷,贼以刃胁降巡,巡不出,即牵头,将.斩去,将斩之;又降霁云,云未应。巡呼云曰:“南八⑦!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云笑.曰:“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即不屈。

1、本文通过三件事,刻画了南霁云顽强勇敢、忠诚爱国的英雄形象。这三件事依次是:、箭射浮图、。(分别用四字短评进行概括)5)、人物找描写

对于一些写人的课外文言文,分析人物形象是常见的题型,如何能够准确地分析出人物形 4 象呢?抓住文中对人物描写的文字,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试分析上文中南霁云的人物形象。

语言描写:“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 .“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

动作描写: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视死如归,勇猛不屈,顽强勇敢、忠诚爱国 6)、启示看全文

一些短小精辟的小文言文是近年来的流行,这一类文章往往要求你说出从中获得的启示或寓意,对于这种题型应该在通读全文的情况下,总结出的启示应该是源于文本但是又高于文本,可从正面也可从反面总结,但要求是积极向上的并且对于每个人的生活有着指导意义的。

(09湖州卷)昔有长者子①,入海取沉水②

。积有年载,方得一车,持来归家。诣市卖之,以其贵故,卒无买者。经历多日,不能得售⑧

。心生疲厌,以为苦恼。见人卖炭,时得速售。便生念言:不如烧之作炭,可得速售。即烧为炭,诣市卖之,不得半车炭之价直。世间愚人亦复如是。

(选自《百喻经》)

注释】

长者子:年长有声望之人的儿子。②

沉水:即沉香木,因木质坚硬,能沉于水,故名。③

售:卖出去。

直:通“值”。

1、你从文中得到什么启示? 7)、中心抓议论

题目中如果涉及文章寓意、主旨那就要着重分析文中的议论、抒情的语句,这些句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中心内容。

(09德州)鲁人有好钓者,以桂为饵,锻黄金之钩,错①以银碧,垂翡翠之纶②,其持竿处位即是③,然其得鱼不几矣。故曰:“钓之务不在芳饰,事之急不在辩言。” 【注释】① 错:镶嵌。② 纶:钓鱼绳。③ 是:正确。

3、实战演练:

五、文言文比较阅读

小结:比较的内容有人物形象、性格特点;作品写作特色;同一种表达技巧;

【甲】邹忌入朝见威王,曰:“„„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成侯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说。公孙闬谓邹忌曰:“公何不为王谋伐魏?...胜,则是君之谋也,君可以有功。战不胜,田忌不进;战而不死,曲桡而诛。”邹忌以为然,乃说④王而使田忌伐魏。

田忌三战三胜,邹忌以告公孙闬,公孙闬乃使人操十金⑤而往卜⑥于市,曰:“我田忌之

①人也,吾三战而三胜,声威天下,欲为大事,亦吉否?”卜者出,公孙闬因令人捕为人卜者⑨,亦验其辞⑩于王前。田忌遂走。.

(《战国策·齐策一》)

注释:①闬:念hàn。②不进:指不再威胁到邹忌。③曲桡:桡,念náo。曲桡,这里指混淆视听、罗织罪名。④说:念shuì,劝说,说服。⑤十金:当时齐国二十两为一金。⑥卜:念bǔ,烧灼龟甲,看其裂纹以预测吉凶。⑦威:威慑,使恐惧而屈服。⑧为大事:这里指造反。⑨为人卜者:帮人占卜预测吉凶的人。⑩验其辞:验证占卜者讲的话。

【丙】宋昭公出亡,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巨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

1.甲、乙两个片断中的齐王表现出的性格特征差异很大,试分别加以说明。

2、请结合甲、丙语段分析造成齐威王能够“战胜于朝廷”而宋昭公不得不“出亡“的原因各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发?(3分)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启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

二、(09浙江台州)

(二)(11分)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

1.【甲】文中写到“高峰入云”,【乙】文中具体描写高峰“入”的动态的几个四字短语是:。(2分)

2.【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六:点击中考

(09台州)钟 繇①

⑦⑧ 6 魏钟繇,字元常。少随刘胜入抱犊山,学书三年,遂与魏太祖、邯郸淳、韦诞等议用笔。繇乃问蔡伯喈④笔法于韦诞,诞惜不与。乃自捶胸呕血。太祖以五灵丹救之,得活。及诞死,繇令人盗掘其墓,遂得之。由是繇笔更妙。繇精思学书,卧画被穿过表,如厕终日忘归。每见万类,皆书象之。繇善三色书⑦,最妙者八分⑧。

(选自羊欣《笔阵图》)

【注释】①钟繇(yóo):三国魏大臣,书法家。书法与晋王羲之齐名,并称“钟王”。②刘胜:行书首创者。抱犊山:山名,在河南境内。③魏太祖:曹操。邯郸淳:魏文学家,对文字书法很有研究。韦诞:魏书法家。④蔡伯喈(jiē):东汉人,工书画。⑤被穿过表:被子被手画穿了。⑥如厕:到厕所去。⑦三色书:楷书、行书、草书。⑧八分:汉字书体名。1.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⑪诞惜不与()

⑫及诞死()..⑬遂得之()

⑭皆书象之()..2.理列各项中“以”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太祖以五灵丹救之 .A、或以钱币乞之 B、皆以美于徐公 ..C、卷石底以出 D、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3.文章写了钟繇痴迷学书的哪些表现?请作简要概括。(3分)

答:

例二:(09赤峰卷)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孟子《鱼,我所欲也》)

乙:公孙仪1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仪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2受鱼,必有下人3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彼必不能常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注释:1公孙仪:春秋时鲁穆公的相。2即:假如。3下人:迁就他人。1.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1)蹴尔而与之().(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②③ 7(3)公孙仪相鲁而嗜鱼().(4)其弟子谏曰().2.翻译句子。(4分)

(1)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2)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

3.甲文“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代什么?(2分)

4.乙文中哪句话表达了公孙仪的观点?(2分)

5.从公孙仪对受鱼和枉法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出他有怎样的品质?(2分)

6.概括这两个语段内容上的相同之处。(2分)

第五篇:文言文教案

实用的文言文教案合集7篇

文言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本单元的复习,让学生熟练掌握议论文阅读的方法。

2.通过复习,学生的文言知识得到很好的巩固。

3.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重难点:

1.掌握议论文的阅读方法。

2.文言文的复习。

时间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孔子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有朋自远方来,下半句是……’学生答:‘不亦乐乎!’好,今天,我这位陌生的朋友很高兴来到这里,和大家一起来复习语文第二单元的内容。大家有没有信心上好这节课?”“有!”好,下面大家打开课文目录,看看这个单元的课文属于什么文体?(议论文)

二、复习议论文阅读的有关知识。

1.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阐明自己见解和主张的文体。

2.议论文有哪三要素?板书:论点、论据、论证

3.什么是论点?论点就是作者对论述的问题所持的观点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

4.请大家打开第二单元的课文,找一找各篇课文的中心论点。第九课《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中心论点是第一自然段的“人的高贵却在于他有灵魂生活”。第八课《多一些宽容》的中心论点是“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最重要的是要豁达大度,善于容纳与自己志趣、风格不同的人”。

5.看了这几篇课文,你们发现它们的中心论点都在课文的哪里提出来的?(开头)一般情况下,作者在议论文的开头就提出了中心论点;也有的课文在的结尾归纳出论点;有的中心论点偶尔也出现在的中间部分。考试的时候,题目叫我们找出一篇的中心论点,我们先在开头找,找不到就到结尾找,结尾找不到就到中间部分去找。

6.联系课文,说说我们在议论文中提出的中心论点,语言要达到什么要求?论点必须旗帜鲜明,支持什么,反对什么,态度应十分明确,不能含糊,模棱两可。比如:……

7.什么是论据?(论据就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依据。)

8.论据包括哪两种?(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事实论据主要指事例、史实数字等;道理论据包括经典著作、名人名言及科学原理。)

9.在第二单元的课文中找出它们的各种论据。第九课的论据:第八课的论据:第六课的论据:

10.什么是论证?论证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与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纽带。)

11.议论文有哪些论证方法?(1)举例论证(2)道理论证(3)对比论证(4)比喻论证

12.在课文中找出各种论证方法。第六课:第七课:第八课:第九课:

13.议论方式有两种:立论和驳论。

14.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15.议论文的语言特色。富有概括性,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用词鲜明、生动、严密。

16.议论文中的事例和记叙文的事例有什么不同?

17.小结。

18.议论文阅读练习。

三、复习《陋室铭》

1.复习重点实词与虚词。名:出名。斯:这。馨:指品德高尚。鸿儒:大儒,博学的人。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学问的人。丝竹古今意义的区别。

3.这篇的中心句是哪一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5.表现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6.作者写这篇的目的是什么?表现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追求高尚情操的情怀

。7.你们觉得刘禹锡是否是十全十美的人?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8.小结。

9.课堂作业。

四、总结。

字词听写题:狭隘 热忱 纯粹 派遣 鄙薄 殉职 热忱 毋宁 啁啾 翌日 笃信 宽宥 窒息 灼热 殉职 旁骛 亵渎 胸襟īn 摒bìng弃 迥iǒng异 芥iè蒂dì 嫉í妒dù 缅iǎn怀 揣chuāi摩 萎

文言文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

3、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需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课前准备】

1、安排同学了解孔子的生平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学弈》

一、读通全文,感悟读法

1、师: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先听老师范读课文,再跟老师读课文。

(范读时做到抑扬顿挫、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感染同学,激发诵读兴趣。领读时有意识地让同学感悟语速和断句方法。)

2、同学自由练读,把不认识的字注上音,并在练习本上写两遍。

3、在同学掌握每一句的正确读法后,练习熟读。

二、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1、“弈”是什么意思?“学弈”呢?你怎么知道的呢?

2、同学自读课文,结合文后的注释理解每一话,然后说说这篇文章主要讲什么内容?

3、同桌互讲,相互纠正补充,不懂的记下来。

4、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5、指名说全文大意。

三、导悟相济,突破难点

引导同学正确理解课文:

1、把你和同学都读不懂的句子提出来:

(结合同学提问重点理解“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思援弓缴而射之”、“为是其智弗若与”、“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这几句话。)

⑴ 讨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么?从中能得出一个什么道理?大家谈谈自身是否有这种经历和体会。

⑵ 指名说说“思援弓缴而射之”的意思。你从哪个词知道射的是“天鹅”呢?(“之”字。)

⑶ 指名说说“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意思。这句话中的“之”是指哪个人。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奇怪吗?两个人一起学习,可是学习效果却不相同。用书上的话说说原因。

指名读“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师范读,让同学体会怎样读听得更清楚,同学指出老师停顿的地方然后试着读读。

⑷ “为是其智弗若与?”这句意思是什么?

师:哪个词是第二个人?这句话该怎么读呢?指名读,齐读。

四、流利朗读,积累语言

课件出示全文及朗读录音,生边看边跟读体会语感,然后练习把全文朗读好,最后师生合作背诵全文。

五、迁移训练、练读古文

拓展读“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掩耳盗铃”、“鹬蚌相争”等浅显易懂、故事性强又为同学熟知的文言成语故事,激发同学学习的兴趣。

第二课时

学习《两小儿辩日》

一、激趣引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孔子吗?你能讲讲他的故事吗?(同学讲述,老师结合同学的讲述补充孔子的生平,介绍他是一个极有名的学问家、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等)孔子这么有学问,可是有一次,他在周游列国时,却被两个小孩的一个简单的问题给难住了,你们想知道孔子遇到什么难题了吗?今天我们就学习《两小儿辩日》。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说说题目是什么意思?(重点理解“辩”字)

二、初读课文,梳理学法

1、自由读课文,凭自身的理解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考查同学对古文的感悟能力。)

2、想想我们是怎样学习《对弈》的?

一是要理解重点字词;二要读出诗文韵味;三要感悟人文内涵(意境、感情、哲理)。

三、读熟课文,自学理解

1、自由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通过查字典解决。

2、同桌互相读文,纠正字音。

3、反复读文,把课文读熟。

4、同学对照注释,自身理解课文,记下不懂的问题。

5、按学习《学弈》的方法自学课文,小组内交流学习效果。

四、激励测试,交流感悟

出示测试题,各小组抢答积分,评出优胜学习小组。

1、回答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游、其、为、也、如、此、乎、始出、小儿。

2、两小儿在争辩什么?(太阳大小?太阳冷热?太阳远近?)根据同学的回答,相机引导读好两小儿的话,理解句子的意思。

3、朗诵课文,看哪组能读出古文韵味。

五、深化感悟,明确寓意

1、各组提出分歧较大的问题以及不懂的问题,同学交流讨论。

(重点引导同学理解这两个小孩争的是什么问题,他们各自的理由是什么?引导同学理解两个小孩是根据不同的感觉说明地面距离太阳的远近。)

2、你同意他们的意见吗?用科学知识解答两小儿提出的问题。

(根据同学回答引导同学课下收集资料,将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

3、这个故事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你想对他说什么?

(引导同学肯定两小儿敢于讪笑孔子,挑战权威;或赞扬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练习有感情背诵课文。

5、以扮演的形式复述课文内容,看哪组理解得好(稍做扮演准备)

6、向同学优秀阅读《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文言文,培养同学阅读古文的兴趣。

文言文教案 篇3

一、导入新课:

古往今来,人们对读书的看法各不相同。唐朝诗人杜甫认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强调了读书与写作的密切关系;英国作家培根认为:“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强调了读书的好处很多。那么,清朝文学家袁枚对读书的看法又是怎么的呢?今天,让我们走进他的文章《黄生借书说》,和他一起探讨有关读书的问题。

二、解题目

1 . 内容:这篇“说”就青年黄允修向作者借书一事发表议论,提出“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勉励青年人努力为自己创造学习条件,奋发向学。

2 . “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三、作者简介

袁枚 ( 1716 - 1798 ) ,字子才,号简斋、随园主人,清朝钱塘 ( 今浙江杭州 ) 人,著名诗人。辞官后居住在南京小仓山,筑随园,生活华奢。他的诗风格清新灵巧,大都描写日常生活。著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等。

四、掌握字词

惴惴 zhuìzhuì 摩mó 俟sì 辄zhé 俸fèng 庋guǐ 夫 fú 俟sì,

五、翻译文章

本环节让学生分组进行翻译文章,并点出每段需要重点记忆理解的语段

书非借不能读:书不是借来的就不会好好地读。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不是那人自己的物品而勉强从别人那里借到。夫人,那人。指向别人借书的人。强假,勉强借来。

惴惴焉摩玩之不巳:忐忑不安地将它玩弄不止,惴惴不安、提心吊胆,忧惧的样子。摩玩,摩挲 ( suō ) 玩弄,抚弄。

必高束焉,庋藏焉:一定捆起来挂在高处,收藏起来。“高”形容词作“束”的状语,“在高处”。庋,音guǐ,置放;收藏。

姑俟异日观:姑且等到日后再来看吧。姑,姑且、且等候、等待。异日,日后、将来。

故有所览辄省记: ( 因为迫切地要读书,又得不到书 ) 所以 ( 凡是 ) 有看过的就记在心里。有所览,有看到的。辄,就。省记,记在心里。省,音xǐng,明白。

俸去书来,落落大满:薪俸花掉了,书籍买来了, ( 屋里 ) 到处都堆放满了。落落,堆集的样子。俸,指官俸,做官的俸禄。

素镡灰丝时蒙卷轴:白色的蠹鱼和虫丝常常沾满了书卷。素镡,指书里的蠹虫。灰丝,指虫丝。

今黄生贫类予:如今黄生像我 ( 以前 ) 一样贫穷。类,似,像。

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只是我把自己的书拿出来同别人共用,这和张氏吝惜自己的书 ( 不借给别人 ) 好象不大相同。惟,只是。公,动词,同别人共用。吝书,舍不得 ( 把 ) 书 ( 借给别人 ) 。

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既然如此,那么我是实在不幸而遇到张 ( 这样的吝啬鬼 ) 。然而,既然这样,那么……。固,本来、诚然、实在。

六 . 从写作方法方面分析,作者是怎样论证“书非借不能读也”这个中心论点的 ?

课文第二段从几个角度论证“书非借不能读”这个论点 ?

从两个角度论证:藏书多者,“读书者有几” ? 无书而借书读者,“非夫人之物而强假要,必虑人副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两个角度一正一反地对中心进行论证,这是什么论证方法 ?

明确并板书,对比论证。

文中的对比论证还有几处 ? 这几处的对比意在分析哪几方面的问题 ? 作用是什么 ?

归纳: ( 1 ) 天子、富贵家藏书之多与“余”幼时和黄生无书作对比; ( 2 ) 一些人家“祖父”藏书与“子孙”弃书作对比; ( 3 ) 藏书者有书不读与“余”和黄生无书可读作对比; ( 4 ) 藏书者与借书者对书的不同态度的对比; ( 5 ) 藏书者与借书者对书的不同心理作对比。 ( 6 ) “余”幼时与借书者对书的不同态度的对比; ( 7 ) “余”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的对比; ( 8 ) “余”幼时之“不幸”与黄生之“幸”的对比。这些对比集中起来说明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藏书者往往不读书;二是唯借书方能读书。作者正是在这两方面事实的基础上作出“书非借不能读”这一论断的。对比论证的作用是作者的使观点更为鲜明,从而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七、背诵全文

文言文教案 篇4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战国时期有一位母亲为了让孩子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曾经搬了三次家,你们知道这位母亲是谁吗?(生:孟母)

师:对,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谁能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

师:多么了不起的的母亲啊!孟子后来成为了一名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人们尊敬的称他为亚圣!可是像孟子这样的人小的时候也逃学呢!为了劝说孟子读书,发生了这样一个故事——孟母断织劝学(出示题目)。

二、初读课文、感悟剧本内容。

1、师:孟子为什么要逃学,孟母是怎么劝说他的,故事的结果又将怎样呢? 请同学们打开课文快来读一读吧!

2、孟子逃学的原因

生:他觉得整天呆在学堂里,没有意思。

师:你从那个词语看出孟子觉得上学很无聊,甚至很烦人? 生:“整天”“呆”“没有意思”。

师:是啊,整天都要呆在学堂里,又没有动画片,老师也不组织大家玩游戏,真是有些无聊、烦人哦!谁能把孟子厌烦的语气读出来?

生:表演读,厌烦地,无聊的语气。

师:既然读书这么无聊,又要费钱,还不如回家帮帮母亲干活,也能让母亲轻松一些是吧!如果孟子是这么想的话,那他在回答的时候一定是觉得自己很懂事的样子,他会自豪地,理直气壮地说——

生:很自豪的,理直气壮的读。

3、孟母断织

师:看着儿子不认真上学,反而还这么自以为是的样子,孟母的心理真难过啊,她该怎么引导孩子,才能让他明白应该认真读书的道理呢?

生:孟母听了,一句话也没说,她拿起剪刀,把织布机上的布剪断了。

师:为了劝孟子读书,家里那么困难,孟母也毫不心疼的把正在织的布剪断了,我仿佛看见了母亲正含着眼泪拿起剪刀把布剪断的情景。这下可把孟子给吓呆了。他赶紧走上去拉住母亲的手问:(生齐说 )娘,布都快织好了,您为什么把它剪断呢?

师: 剪断的布还能接起来吗?

生:当然不能接起来。

师:剪断的布还有用吗?

生:当然没有用。

师:娘把你送进学堂读书没想到你却逃学啦!剪断的布,是一块没有用的布;逃学的孩子,是一个没有出息的孩子。

师:你觉得孟母哪句话最能打动你的心?

生:剪断的布,是一块没有用的布;逃学的孩子,是一个没有出息的孩子。 师:读了这句话,你想到了什么?

出示:学习、做事都要持之以恒,否则将一事无成。

3、孟子知错就改

师:当孟子听到母亲的教诲,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说:(生齐读)娘,我错了,我一定改正。

师:你觉得孟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生:知错就改的孩子)

4、我们来合作,老师读孟母的话,请一位同学读场景,其他同学读孟子的话,有信心读好吗?

5、同桌练习分角色表情朗读。要注意括号内的提示。

6、分角色表演读。

三、总结拓展

1、学习了这个剧本,我的收获。

(1)学习、做事都要持之以恒,否则将一事无成 。

(2)感悟孟母断织劝学的良苦用心。

2、想一想,在你学习不认真时,你的妈妈会怎样教育你?

(可能你的妈妈有时会因为太生气而批评你、责罚你,但是,作为孩子,一定要理解母亲的良苦用心,做个孝顺、懂事、明理的好孩子。老师相信你们会做到的。)

四、布置作业

1、搜集孟子或孟母教子的故事。

2、完成课后的练习。

五、板书设计

24、孟母断织劝学

孟子逃学

孟母断织

孟子悔悟

文言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品味、比较、联想等多种方式学习课文,在学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背诵《伯牙鼓琴》。

2、初步运用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感受常用的文言词汇,增加文言文的阅读体验。

3、紧扣单元教学目标,感受文化艺术之美。

教学重难点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诗句大意,感受艺术之美。

教学过程

一、纵情吟诵识知音

1、读题解题

(1)读好课题,强调“鼓”的读音。

(2)齐读课题。

(3)理解“鼓琴”“伯牙鼓琴”的意思,引导质疑。

2、初读感知。

(1)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至少三遍,努力把课文读正确。

(2)聚焦难读的句子,扎扎实实读好课文。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读好语气词“哉”“乎”,初步体会古文朗读的节奏和韵味。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理解“复”“足”的意思,以词句的理解提升朗读质量。

(3)齐读全文,初步感知故事内容。

三、高山流水遇知音

1、感受语言。

课文中哪些句子形象地写出了“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呢?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1)理解句子意思,掌握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并用自己的语言补充的古文阅读方法。

(2)聚焦“鼓”的意思,感受“一字多义”的语言现象。

(3)运用词语、诗句联想的方式丰富语言,丰满形象,指导朗读。在此过程中渗透“太山”“流水”的文化意味,感知这两个中国特有的文化意象。

①读着这个“巍巍乎”,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太山?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②流水在古文里边特指江河。我们会想到长江与黄河,你的脑中又跳出了哪些词或者诗句?

2、体验“知音”。

(1)理解“善”和“志”,体味古今异义的语言现象。

(2)聚焦“善哉”,循序渐进地感受、体会“知音”的内涵。

①理解锺子期与俞伯牙不仅是音律互通,更有心灵上的沟通和志向、情怀上的悦纳。

②补充伯牙得遇知音前内心的寂寞与孤独。

③练笔感受伯牙得遇子期,会有怎样的感慨。

④拓展阅读《列子·汤问》中伯牙的原话,理解后借助成语体会“知音”的境界。(3)师生配合朗读、同桌互读,感受伯牙得遇知音的欣喜与快乐。在相互配合朗读的过程中直观感知文本前四句语言“对仗工整、琅琅上口、情感扶摇直上”的特点,为熟读成诵打下基础。

三、破琴绝弦祭知音

1、痛失知音。

从“子期死”这一文本留白处入手,体验文本语言和情感的跌宕起伏。

2、想象补充。

出示:“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想象补充,感受人物形象:这时候,你又仿佛看见了一个怎样的伯牙?

3、纵情朗读。

指导读出情感,读出形象。

四、朗朗诵歌怀知音

1、正是这破琴绝弦,正是这高山流水的知音相遇却又痛失知音,使得这个故事更加的荡气回肠。从此,人们不断地在传说和吟诵它!

2、熟读成诵。

借助资料袋,感受“知音”文化的代代相传,并诵读全文。

五、板书设计

伯牙绝弦

巍巍乎若太山

汤汤乎若流水

第二课时

一、欣赏名画,激趣导入。

1、多媒体出示几幅名画:《清明上河图》《蒙娜丽莎》。

2、学生欣赏,谈感受。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与名画有关的一则文言文《书戴嵩画牛》。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梳理学法,自学课文。

1、自由读课文,凭自己的理解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想想我们是怎样学习《伯牙鼓琴》的。

一是要多读课文;二要结合注释理解句意;三要把句意串起来读懂全文;四要明白一个道理或意境。

3、学生自学课文。

三、激励测试,交流感悟。

出示测试题,各小组抢答积分,评出优胜学习小组。

1、回答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好: 所宝: 曝: 拊掌: 云: 奴: 婢:

2、交流共议。

①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从这段话中你看出了什么?蜀中:四川。戴嵩牛:戴嵩画的牛。

预设:四川有个姓杜的有德才的人收藏了几百种书画。

这位杜处士收藏了戴嵩的名画《牛》,他特别喜欢,他用锦缎缝制了画套,用玉作画轴,经常随身带着。

从课文哪两个地方能看出杜处士特别喜欢戴嵩的《牛》?

补充讲解戴嵩和《斗牛图》,学生明确其地位和价值。

②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

牧童看见了戴嵩画的牛,有什么反应?(拊掌大笑)一般人见了戴嵩画的牛会是什么表现?(惊叹,夸赞戴嵩画得好)

牧童在笑什么?(他笑戴嵩画错了)

牧童为什么认为戴嵩画错了?(牛斗的时候,力气用在角上,尾巴紧紧地夹在两腿中间,现在这幅画上的牛却是摇着尾巴在斗)

牧童怎么知道斗牛的样子?(因为牧童经常观察斗牛,熟悉斗牛的样子)

你相信牧童的话吗?为什么?(引发学生议论,引导学生深度分析牧童的话)

听了牧童的话,杜处士有什么反应?先想象一下,再回答。(杜处士没有生气,他笑了,认为牧童的话有道理)

指导:我们要学习杜处士,遇到问题不要急躁,冷静思考,认真分析。

③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这句话中的“奴”“婢”分别指什么样的人?(结合注释理解)

句子的大意是“耕种的事应该去问农民,织布的事应该去问女佣。”并且说这个道理是不会改变的。

故事已经结束了,作者为什么要写上这句话?(这是作者从这件事得到的启示,他想把他的启示告诉我们,也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

四、再读课文,体会道理。

1、朗诵课文,看看哪组能读出古文韵味。

2、通过这篇古文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不要迷信权威;要勤于观察;要正确对待不同意见;遇到问题要冷静分析)

五、作业超市。(自选三项完成)

1、练习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2、你还知道与课文类似的事情吗?写给大家看。

3、以表演的形式复述课文内容,看看哪组理解得好。

4、推荐几篇文言文自学,《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等。

文言文教案 篇6

一、读通全文,感悟读法

1.师: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先听老师范读课文,再跟老师读课文。(范读时做到抑扬顿挫、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感染学生,激发诵读兴趣。领读时有意识地让学生感悟语速和断句方法。)

2.学生自由练读,把不认识的字注上音,并在练习本上写两遍。

3.在学生掌握每一句的正确读法后,练习熟读。

二、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1.“弈”是什么意思?“学弈”呢?你怎么知道的呢?

2.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文后的注释理解每一话,然后说说这篇文章主要讲什么内容?

3.同桌互讲,相互纠正补充,不懂的记下来。

4.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5.指名说全文大意。

三、导悟相济,突破难点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

1.把你和同学都读不懂的句子提出来。(结合学生提问重点理解“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思援弓缴而射之”、“为是其智弗若与”、“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这几句话。)

(1)讨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么?从中能得出一个什么道理?大家谈谈自己是否有这种经历和体会。

(2)指名说说“思援弓缴而射之”的意思。你从哪个词知道射的是“天鹅”呢?(“之”字。)

(3)指名说说“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意思。这句话中的“之”是指哪个人。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奇怪吗?两个人一起学习,可是学习效果却不相同。用书上的话说说原因。

指名读“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师范读,让学生体会怎样读听得更清楚,学生指出老师停顿的地方然后试着读读。

(4)“为是其智弗若与?”这句意思是什么?

师:哪个词是第二个人?这句话该怎么读呢?指名读,齐读。

四、流利朗读,积累语言

课件出示全文及朗读录音,生边看边跟读体会语感,然后练习把全文朗读好,最后师生合作背诵全文。

五、迁移训练、练读古文

拓展读“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掩耳盗铃”、“鹬蚌相争”等浅显易懂、故事性强又为学生熟知的文言成语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反思:

通过教学,自主与合作能够有机融合,为学生的真正学习提供了时间上的保证。板块式教学使教学脉络清晰,教学语言简洁明了,评价重视激励性。

在创设情境过程中,学生朗读不充分,能够在体会中熟练诵读的同学不足80%,那么也就是课堂教学目标没有完全实现。如果能够采用领读的方式,在学生初读过程中引路,会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在创设情境中,加因为眼操铃声的打扰,学生和听课教师没有完全听清,不明白“孟子讲学”是什么意思,所以此处的目标没有达成。可见教师还要在教育机智上多磨练自己,要能够灵活处理突发事件。另外要准确计时,若没有提前下课这节课的目标是有可能实现的。

另外,教师的示范作用很好,应该充分发挥,与学生对读,潜移默化地引领学生如何朗读好文言文。

总之,任何的教学策略都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所以每一个设计都要考虑怎样更有实效。

文言文教案 篇7

1、背诵课文,默写。

2、知识点:

《学弈》选自《孟子.告子》,《学弈》这个故事,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这个故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以及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同时告诉我们看待事物可以有不同的角度和学无止境的道理。

3、注释

(1)字、词:

弈:下棋。通国:全国。诲:教导。

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导)。

鸿鹄:天鹅。援:引,拉。俱:一起。

弗:不。矣:了。为:因为。其:他的,指后一个人。

文中几个“之”的意思

辩斗:辩论,争论。以:认为。去:离。

日中:正午。及:到。

沧沧凉凉:形容清凉的感觉。沧沧:寒冷的意思。

探汤:把手伸向热水里。意思是天气很热。汤:热水。

决:判断。孰:谁。汝:你。

(2)句子: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译)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好吗?我说:不是这样的。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译)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孰为汝多知乎?

(译)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

(3)译文:

《学弈》

弈秋是全国的下棋高手。他教导两个学生下棋,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学生虽然也在听弈秋讲课,心里却一直想着天上有天鹅要飞过来,想要拉弓引箭把它射下来。虽然他俩在一块儿学习,但是后一个学生不如前一个学得好。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好吗?我说:不是这样的。

《两小儿辩日》

有一天,孔子到东方游学,看到两个小孩为什么事情争辩不已,便问是什么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些,而中午时要近些。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盖一样大,到了中午却像个盘子,这不是远的时候看起来小而近的时候看起来大的道理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有清凉的感觉,到了中午却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的时候感觉热而远的时候感觉凉的道理吗?”

孔子也不能判断是怎么回事。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

下载文言文两则优秀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文言文两则优秀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文言文教案

    一对二《文言文》学习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巩固重点字词(词类活用、通假、 古今异义)。 2、通译全文,回顾课文主要内容和重点写作方法。 3、体会作者的运笔和构思;掌握阅读......

    有关文言文教案(精选合集)

    有关文言文教案4篇在平时的学习中,许多人都对一些经典的文言文非常熟悉吧?现在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还记得以前背过的文言文都有哪些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言文教案4......

    文言文专题教案[定稿]

    文言文专题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把握课外文言文考点; 2. 2.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3. 3.掌握课外文言文解题技巧。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抓关键词句(关键词语、特殊......

    文言文教案

    文言文教案 篇1 【学习目标】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3、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需专心致志、不可三心......

    文言文教案

    文言文教案1 【典例精析】例一(20xx湖北卷第14题)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豪爽好施。偶一僧来托钵,李饱啖之。僧甚感荷,乃曰:“吾少林出也。有薄技,请以相授。”李喜,馆之客舍,丰......

    文言文专题教案

    文言文专题教案 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步骤由于考试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具有不准借助任何工具书,只能独立解题的特殊性,不少考生心理上比较紧张,常常是读完一篇就去选,事实上......

    文言文教案

    精选文言文教案合集6篇文言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探讨认识从师的重要意义。2、领会课文正反对比、破立结合的论证方法。3、掌握重要字词及文言现象,背诵全文。教......

    文言文教案

    初二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针对语文学习中的难点(学生的三怕)分模块一一解决,让学生学会学习语文,渐渐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将语文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 教学难点 :(1)文言文阅读 (2)较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