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会计系财务会计类专业毕业论文选题1、试析公允价值的计量
会计系财务会计类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1、试析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
2、资本市场下的融资风险防范
3、论企业的或有负债
4、本、量、利法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5、经济订货批量分析在企业中的运用
6、论中小企业的筹资风险与对策
7、企业负债经营与财务风险控制
8、浅析企业亏损的内因及治理对策
9、合并会计报表研究
10、企业资本结构的比较分析
11、论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
12、非货币性交易会计研究
13、我国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现状、成因及治理对策
14、中小企业降低产品成本途径问题的研究
15、关于标准成本与定额成本的探讨
16、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比较及分析
17、试论成本决策在产品开发中的作用
18、债务重组会计研究
19、浅议公开财务信息与保护商业秘密 20、浅析企业亏损的内因与治理对策
21、股份制企业项目投资效益的可行性分析
22、试论资金时间价值在企业投资决策中的作用
23、浅论企业投资决策中的机会成本
24、原始凭证失真及解决办法
25、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构建
26、现代企业财务目标的选择与企业业绩评价
27、租赁会计的研究
28、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实证研究
29、浅谈坏账分析应考虑资信因素 30、试论应收账款审计的要点与方法
31、关于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探讨
32、关于资产减值准备问题的研究
33、浅谈差量分析法在企业生产决策中的应用
34、加速企业资金周转的途径与措施
35、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实证研究
36、资金利用效果的分析与考核
37、浅谈目标成本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38、关于企业价值的研究
39、浅谈资产负债率
40、无形资产管理的探讨与研究
41、论无形资产投资预测与计划
42、关于企业资金运作的思考
43、论会计信息对企业经营决策的影响
44、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的财务指标特征研究
45、虚假会计报表的粉饰与识别
46、公司治理的模式探讨及其转化
47、浅谈企业营运能力评价体系
48、企业有效财务机制的构建
49、关于现代企业预算管理与控制的思考 50、论私营企业财务管理特征
51、关于破产清算会计若干问题的思考
52、企业表外融资的财务问题
53、浅析企业的资产报酬率
54、试析上市公司每股收益指标
55、论股份制企业税收筹划
56、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问题研究
57、民营企业上市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58、网络环境下的会计内部控制研究
59、中小企业实施ERP策略研究 60、企业绩效评价的探讨
61、浅析企业营运能力的分析体系 62、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关系的研讨 63、销售激励系统设计的探讨
64、基于会计信息化的企业成本控制的研究 65、关于财务敏感性分析 66、民营企业融资风险的分析 67、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研究
68、论财务报告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69、浅谈中小企业的筹资风险与对策 70、关于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的思考
71、浅议企业并购及其相关的审计风险 72、论杜邦财务分析的缺陷及改进 73、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
74、XXX公司财务报告的分析与评价 75、上市公司会计诚信体系的构建
76、股票期权理论与企业激励机制的研究 77、民营企业融资方式的研究 78、企业现金流量分析与预测
79、或有事项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 80、企业存量资产重组研究 81、论存货的动态管理
82、企业经营者的绩效评价研究
83、论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84、变动成本法的应用研究 85、企业业绩评价系统的构建 86、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实证研究 87、企业获利能力的评价与分析 88、浅析企业表外融资的财务问题
89、企业投资项目的敏感性分析与研究 90、论企业信用政策的制定 91、资产评估中有关问题的探讨 92、论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93、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实证分析 94、关于内部转移价格的研究 95、成本差异分析的方法探讨 96、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审计 97、企业配股财务标准的研究
98、企业收益质量及其评价体系的构建 99、浅谈借款费用资本化
100、中小企业降低产品成本途径的探讨与研究 101、基于债权人视角的经营业绩评价 102、浅析企业亏损的内因及治理对策 103、基于投资者视角的经营业绩评价
会计系财政金融类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按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商业银行 推进国有商业银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 3 论建立贷款风险经营系统 建立与发展住宅抵押贷款二级市场 5 农购资金管理方式的比较分析 解决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政策选择 关于企业破产、兼并与银行资产保全若干问题的思考 8 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体制问题探索 9 完善信用评级制度,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经济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问题探索 11 存款风险与存款人利益保护机制重构的研究 12 对当前金融业“惜贷”现象的思考 13 构建新型银企关系的要素条件 14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问题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研究 16 我国商业银行资本运营分析 17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及其防范 从《巴塞尔核心原则》看我国银行业的有效监管 19 金融监管层次分析 信贷风险防范与信贷资产分类 关于改进我国信贷资产分类与呆帐准备金制度的探索 22 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23 我国商业银行内控机制建设的滞后分析 24 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监测问题探讨 25 论金融风险及其防范 26 论表外业务的发展与监控 27 过度储蓄与金融风险 完善我国银行监管体系的思考 29 构建金融危机预警系统 30 亚洲金融危机引发的思考 31 商业银行利润最大化问题探讨
关于构建新型贷款管理体制的设想 33 论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改革 34 关于构建新型贷款管理体制的设想 35 当前我国银行卡问题的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实行贷款定价的研究
外资银行业务的渗入对中资银行的影响及思考 38 发展我国居民住房抵押贷款市场的对策研究 39 商业银行在企业股份制改革中的金融运作对策 40 我国银行不良贷款的转轨性质及界定标准 41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新思考 42 国有企业发展直接融资的基本途径 43 发展企业债券市场的思考 44 发展我国钱币市场的思考
民营经济未来融资体系建设初探 46 发展国债市场的思考 47 发展我国投资基金的思考
关于我国企业建立完善主办银行制度的研究 49 国有企业债务重组新构想 50 风险基金及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51 关于我国开放资本项目的思考
欧洲货币崛起与国际金融制度演变的战略前瞻 53 欧元的国际货币地位的探讨
欠发达国家利率的自由化比较与借鉴 55 金融机构危机处理的国际比较及启示 56 外汇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的问题研究 57 人民币汇率能否实现跨世纪的稳定 58 违规资本流动和防范
外资流入对外汇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60 我国外债形成机制与宏观调控
货币政策在当前需求扩张中的有效性分析
间接货币政策效率状况及原因透析 63 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64 论防范金融风险与促进金融增长
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改革的启示
对我国金融调控由直接向间接过度若干问题的探讨 67 货币政策工具比较
运用信贷政策调整经济结构的若干思考 69 东亚模式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思考
需求·结构·增长:金融宏观调控的新导向 71 我国商行中间业务收费探析
中间业务:中国银行业业务发展的重心 73 金融监管有效性分析 74 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探析 75 中央银行独立性分析 76 人民币汇率波动分析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模式探析
我国货币体系机制的变化、效益与对策研究 79 人民币汇率与外汇体制改革 80 江西省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探讨 81 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与对策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与上市对策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化解与防范)研究 84 金融创新与金融发展 85 我国信托业发展对策 86 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87 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研究 88 信贷资产证券化模式选择 89 人民币汇率走势研究 90 国有银行上市研究
浅析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 92 加强中国证券市场监管的思考
试论中国证券市场监管体制的完善 94 浅论我国发展股指期货的风险及其防范 95 股指期货的运作模式初探 96 我国期货市场规范与发展 97 论证券法制建设 98 论我国证券法制监管
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的若干建议 100 论证券公司的营销新趋势
初探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
从央行再次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谈起 103 论佣金制度改革对我国证券界带来的影响 104 金融全球化与中国金融业的发展
强化风险管理 遏制建设银行系统不良资产的增长
国内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发展趋势潜析 107 关于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研究 108 证券信用交易的现实意义及模式选择 109 矩阵结构与我国商业银行组织管理创新 110 现行汇率制度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制约 111 论通货膨胀对股市的影响
加强内部控制 防范银行经营风险 113 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的防范与化解 114 武汉市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 115 金融开放条件下的安全与监管
深化改革增强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 117 浅谈税收逃避及其税收法规
试论消费信贷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119 商业企业如何推行规范化管理 120 关于银行卡收费问题的探讨
金融发展理论与我国金融体系改革 122 规范贷款风险分类夯实风险监控基础 123 浅析“增值”概念在会计中的应用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125 浅析我国中小型企业融资问题及其对策 126 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及其防范
大力发展商业银行的私人金融业务
关于改革与完善我国现行金融监管体系的探讨 129 浅议我国证券市场操纵行为的表现形式 130 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及对策 131 试述我国商业银行内部调控
中国证券市场低效率的制度分析 133 金融国际化与我国跨国银行的发展 134 对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思路的探讨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现状及解决方法 136 证券信用交易的现实意义及模式选择 137 中国商业银行的改革与思路
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的差距及弥补 139 从中行、建行上市看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140 论新形势下我国银行监管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141 浅议中国金融市场存在结构性关系
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体制改革及金融创新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的发展前景及风险防范 144 谈我国失业保险的问题与对策
论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146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管理化解及防范 147 浅谈网络银行的发展及其影响
现行汇率制度对我国货币制度的制约 149 中小型企业金融支持问题的研究
论现有专业银行商业化转变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151 关于中国银企债务化解模式的探讨 152 我国民营中小型企业融资问题的思考 153 论金融发展理论与我国金融体系改革 154 论会计监督系统及其运行
155 我国投资银行参与企业并购的障碍及对策 156 论金融市场的融资方式及其功能 157 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及其防范 158 中外企业融资结构的比较分析 159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
160 论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161 论国有商业银行制度创新与金融宏观调控 162 试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内容和方向
163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问题及创新研究
164 我国现阶段个人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征收中的问题和对策 165 论我国中央银行对网上银行的监管
166 浅论武汉市商业银行实行现代化发展的战略 167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168 银行贷款不规范的表现及对策
169 金融租赁与银行信用、股票融资的比较分析 170 金融市场的调整与证券市场的发展 171 论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和发展构想
172 商业银行消费信贷的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 173 对我国发展风险投资的几点思考 174 对我国国有独资银行改革进程的探讨 175 对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的探讨 176 中国保险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77 中国银行业化解不良资产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178 论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途径及手段 179 利率市场化将凸现货币政策效应
180 我国商业银行现阶段金融风险管理化解及防范 181 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思考 182 民营高科技企业融资渠道拓展研究 183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迫切性与对策探析 184 我国商业票据市场现状及发展问题初探 185 浅谈我国开放式基金风险的法律思考 186 对证券操纵行为的浅论
187 如何加速发展民间投资以促进我国经济增长 188 试论我国上市公司的分部财务报告 189 浅论我国公开市场业务的问题
190 论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政策效应与风险防范 191 论金融稳定及金融政策工具的选择与协调 192 论我国商业银行的公司发展策略
193 试论大力发展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意义及战略
194 论会计信息的商品属性
195 我国现行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完善 196 我国网上银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97 金融全球化挑战下的中国金融改革 198 我国网上银行的发展问题及对策
199 商业银行消费信贷的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 200 议新时期国有商业银行资金的有效营销 201 对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探讨 202 论现阶段我国银行监管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203 对招商银行财富帐户产品的研究
204 商业银行消费信贷的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 205 浅析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206 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金融风险及防范的探讨 207 论佣金制度改革对我国证券界带来的影响 208 试论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
209 国有商业银行竞争能力分析及对策 210 商业银行消费信贷的风险与对策初探 211 论投资理财的观念
212 现代商业银行的资产与负债管理方法分析 213 论我国证券市场的不规范性
214 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理问题的探讨 215 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6 发展网络银行是我国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
217 略论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金融风险化解及其防范 218 浅谈我国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 219 发展民间金融推动中国金融改革 220 股票市场中投资者行为的分析研究 221 成本控制及降低成本的途径浅析 222 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及我们的对策 223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分析 224 浅析企业如何进行税收筹划
225 企业会计制度中若干涉税事项的研究 226 关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思考 227 浅谈我国企业中的管理会计
228 浅谈保险公司保费收入确认与计量问题 229 关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思考和潜在价值 230 资产重组中的会计工作探析 231 论研究与开发支出的会计处理 232 加强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思路 233 网络环境下会计系统的安全审计 234 浅谈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运用 235 浅析存货审计
第二篇:公允价值计量准则
附: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允价值的计量和披露,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公允价值,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
第三条本准则适用于其他相关会计准则要求或者允许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或披露的情形,本准则第四条和第五条所列情形除外。
第四条下列各项的计量和披露适用其他相关会计准则:
(一)与公允价值类似的其他计量属性的计量和披露,如《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规范的可变现净值、《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范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分别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和《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
(二)股份支付业务相关的计量和披露,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
(三)租赁业务相关的计量和披露,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 21号——租赁》。
第五条下列各项的披露适用其他相关会计准则:
(一)以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确定可收回金额的资产的披露,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
(二)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职工离职后福利计划资产的披露,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
(三)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的披露,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0号——企业年金基金》。
第二章相关资产或负债
第六条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应当考虑该资产或负债的特征。
相关资产或负债的特征,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对该资产或负债进行定价时考虑的特征,包括资产状况及所在位置、对资产出售或者使用的限制等。
第七条以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资产或负债可以是单项资产或负债(如一项金融工具、一项非金融资产等),也可以是资产组合、负债组合或者资产和负债的组合(如《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范的资产组、《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规范的业务等)。企业是以单项还是以组合的方式对相关资产或负债进行公允价值计量,取决于该资产或负债的计量单元。
计量单元,是指相关资产或负债以单独或者组合方式进行计
量的最小单位。相关资产或负债的计量单元应当由要求或者允许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其他相关会计准则规定,但本准则第十章规范的市场风险或信用风险可抵销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除外。
第三章有序交易和市场
第八条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应当假定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出售资产或者转移负债的交易,是在当前市场条件下的有序交易。
有序交易,是指在计量日前一段时期内相关资产或负债具有惯常市场活动的交易。清算等被迫交易不属于有序交易。
第九条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应当假定出售资产或者转移负债的有序交易在相关资产或负债的主要市场进行。不存在主要市场的,企业应当假定该交易在相关资产或负债的最有利市场进行。
主要市场,是指相关资产或负债交易量最大和交易活跃程度最高的市场。
最有利市场,是指在考虑交易费用和运输费用后,能够以最高金额出售相关资产或者以最低金额转移相关负债的市场。
交易费用,是指在相关资产或负债的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中,发生的可直接归属于资产出售或者负债转移的费用。交易费用是直接由交易引起的、交易所必需的、而且不出售资产或者不转移负债就不会发生的费用。
运输费用,是指将资产从当前位置运抵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发生的费用。
第十条企业在识别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时,应当考虑所有可合理取得的信息,但没有必要考察所有市场。
通常情况下,企业正常进行资产出售或者负债转移的市场可以视为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
第十一条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应当是企业在计量日能够进入的交易市场,但不要求企业于计量日在该市场上实际出售资产或者转移负债。
由于不同企业可以进入的市场不同,对于不同企业,相同资产或负债可能具有不同的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
第十二条企业应当以主要市场的价格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不存在主要市场的,企业应当以最有利市场的价格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
企业不应当因交易费用对该价格进行调整。交易费用不属于相关资产或负债的特征,只与特定交易有关。交易费用不包括运输费用。
相关资产所在的位置是该资产的特征,发生的运输费用能够使该资产从当前位置转移到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的,企业应当根据使该资产从当前位置转移到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的运输费用调整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的价格。
第十三条当计量日不存在能够提供出售资产或者转移负债 的相关价格信息的可观察市场时,企业应当从持有资产或者承担负债的市场参与者角度,假定计量日发生了出售资产或者转移负债的交易,并以该假定交易的价格为基础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
第四章市场参与者
第十四条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应当采用市场参与者在对该资产或负债定价时为实现其经济利益最大化所使用的假设。
市场参与者,是指在相关资产或负债的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中,同时具备下列特征的买方和卖方:
(一)市场参与者应当相互独立,不存在《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所述的关联方关系;
(二)市场参与者应当熟悉情况,能够根据可取得的信息对相关资产或负债以及交易具备合理认知;
(三)市场参与者应当有能力并自愿进行相关资产或负债的交易。
第十五条企业在确定市场参与者时,应当考虑所计量的相关资产或负债、该资产或负债的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以及在该市场上与企业进行交易的市场参与者等因素,从总体上识别市场参与者。
第五章公允价值初始计量
第十六条企业应当根据交易性质和相关资产或负债的特征等,判断初始确认时的公允价值是否与其交易价格相等。
在企业取得资产或者承担负债的交易中,交易价格是取得该项资产所支付或者承担该项负债所收到的价格(即进入价格)。公允价值是出售该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该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即脱手价格)。相关资产或负债在初始确认时的公允价值通常与其交易价格相等,但在下列情况中两者可能不相等:
(一)交易发生在关联方之间。但企业有证据表明该关联方交易是在市场条件下进行的除外。
(二)交易是被迫的。
(三)交易价格所代表的计量单元与按照本准则第七条确定的计量单元不同。
(四)交易市场不是相关资产或负债的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
第十七条其他相关会计准则要求或者允许企业以公允价值对相关资产或负债进行初始计量,且其交易价格与公允价值不相等的,企业应当将相关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但其他相关会计准则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六章估值技术
第十八条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应当采用
在当前情况下适用并且有足够可利用数据和其他信息支持的估值技术。企业使用估值技术的目的,是为了估计在计量日当前市场条件下,市场参与者在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或者转移一项负债的价格。
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使用的估值技术主要包括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企业应当使用与其中一种或多种估值技术相一致的方法计量公允价值。企业使用多种估值技术计量公允价值的,应当考虑各估值结果的合理性,选取在当前情况下最能代表公允价值的金额作为公允价值。
市场法,是利用相同或类似的资产、负债或资产和负债组合的价格以及其他相关市场交易信息进行估值的技术。
收益法,是将未来金额转换成单一现值的估值技术。
成本法,是反映当前要求重置相关资产服务能力所需金额(通常指现行重置成本)的估值技术。
第十九条企业在估值技术的应用中,应当优先使用相关可观察输入值,只有在相关可观察输入值无法取得或取得不切实可行的情况下,才可以使用不可观察输入值。
输入值,是指市场参与者在给相关资产或负债定价时所使用的假设,包括可观察输入值和不可观察输入值。
可观察输入值,是指能够从市场数据中取得的输入值。该输入值反映了市场参与者在对相关资产或负债定价时所使用的假设。
不可观察输入值,是指不能从市场数据中取得的输入值。该
输入值应当根据可获得的市场参与者在对相关资产或负债定价时所使用假设的最佳信息确定。
第二十条企业以交易价格作为初始确认时的公允价值,且在公允价值后续计量中使用了涉及不可观察输入值的估值技术的,应当在估值过程中校正该估值技术,以使估值技术确定的初始确认结果与交易价格相等。
企业在公允价值后续计量中使用估值技术的,尤其是涉及不可观察输入值的,应当确保该估值技术反映了计量日可观察的市场数据,如类似资产或负债的价格等。
第二十一条公允价值计量使用的估值技术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但变更估值技术或其应用能使计量结果在当前情况下同样或者更能代表公允价值的情况除外,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情况:
(一)出现新的市场。
(二)可以取得新的信息。
(三)无法再取得以前使用的信息。
(四)改进了估值技术。
(五)市场状况发生变化。
企业变更估值技术或其应用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的规定作为会计估计变更,并根据本准则的披露要求对估值技术及其应用的变更进行披露,而不需要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的规定对相关会计估计变更进行
披露。
第二十二条企业采用估值技术计量公允价值时,应当选择与市场参与者在相关资产或负债的交易中所考虑的资产或负债特征相一致的输入值,包括流动性折溢价、控制权溢价或少数股东权益折价等,但不包括与本准则第七条规定的计量单元不一致的折溢价。
企业不应当考虑因其大量持有相关资产或负债所产生的折价或溢价。该折价或溢价反映了市场正常日交易量低于企业在当前市场出售或转让其持有的相关资产或负债数量时,市场参与者对该资产或负债报价的调整。
第二十三条以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资产或负债存在出价和要价的,企业应当以在出价和要价之间最能代表当前情况下公允价值的价格确定该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企业可以使用出价计量资产头寸、使用要价计量负债头寸。
本准则不限制企业使用市场参与者在实务中使用的在出价和要价之间的中间价或其他定价惯例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
第七章公允价值层次
第二十四条企业应当将公允价值计量所使用的输入值划分为三个层次,并首先使用第一层次输入值,其次使用第二层次输入值,最后使用第三层次输入值。
第一层次输入值是在计量日能够取得的相同资产或负债在活跃市场上未经调整的报价。活跃市场,是指相关资产或负债的
交易量和交易频率足以持续提供定价信息的市场。
第二层次输入值是除第一层次输入值外相关资产或负债直接或间接可观察的输入值。
第三层次输入值是相关资产或负债的不可观察输入值。
公允价值计量结果所属的层次,由对公允价值计量整体而言具有重要意义的输入值所属的最低层次决定。企业应当在考虑相关资产或负债特征的基础上判断所使用的输入值是否重要。公允价值计量结果所属的层次,取决于估值技术的输入值,而不是估值技术本身。
第二十五条第一层次输入值为公允价值提供了最可靠的证据。在所有情况下,企业只要能够获得相同资产或负债在活跃市场上的报价,就应当将该报价不加调整地应用于该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但下列情况除外:
(一)企业持有大量类似但不相同的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或负债,这些资产或负债存在活跃市场报价,但难以获得每项资产或负债在计量日单独的定价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可以采用不单纯依赖报价的其他估值模型。
(二)活跃市场报价未能代表计量日的公允价值,如因发生影响公允价值计量的重大事件等导致活跃市场的报价未能代表计量日的公允价值。
(三)本准则第三十四条
(二)所述情况。
企业因上述情况对相同资产或负债在活跃市场上的报价进
行调整的,公允价值计量结果应当划分为较低层次。
第二十六条企业在使用第二层次输入值对相关资产或负债进行公允价值计量时,应当根据该资产或负债的特征,对第二层次输入值进行调整。这些特征包括资产状况或所在位置、输入值与类似资产或负债的相关程度(包括本准则第三十四条
(二)规定的因素)、可观察输入值所在市场的交易量和活跃程度等。
对于具有合同期限等具体期限的相关资产或负债,第二层次输入值应当在几乎整个期限内是可观察的。
第二层次输入值包括:
(一)活跃市场中类似资产或负债的报价;
(二)非活跃市场中相同或类似资产或负债的报价;
(三)除报价以外的其他可观察输入值,包括在正常报价间隔期间可观察的利率和收益率曲线、隐含波动率和信用利差等;
(四)市场验证的输入值等。市场验证的输入值,是指通过相关性分析或其他手段获得的主要来源于可观察市场数据或者经过可观察市场数据验证的输入值。
企业使用重要的不可观察输入值对第二层次输入值进行调整,且该调整对公允价值计量整体而言是重要的,公允价值计量结果应当划分为第三层次。
第二十七条企业只有在相关资产或负债不存在市场活动或者市场活动很少导致相关可观察输入值无法取得或取得不切实可行的情况下,才能使用第三层次输入值,即不可观察输入值。
不可观察输入值应当反映市场参与者对相关资产或负债定价时所使用的假设,包括有关风险的假设,如特定估值技术的固有风险和估值技术输入值的固有风险等。
第二十八条企业在确定不可观察输入值时,应当使用在当前情况下可合理取得的最佳信息,包括所有可合理取得的市场参与者假设。
企业可以使用内部数据作为不可观察输入值,但如果有证据表明其他市场参与者将使用不同于企业内部数据的其他数据,或者这些企业内部数据是企业特定数据、其他市场参与者不具备企业相关特征时,企业应当对其内部数据做出相应调整。
第八章非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
第二十九条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非金融资产,应当考虑市场参与者将该资产用于最佳用途产生经济利益的能力,或者将该资产出售给能够用于最佳用途的其他市场参与者产生经济利益的能力。
最佳用途,是指市场参与者实现一项非金融资产或其所属的资产和负债组合的价值最大化时该非金融资产的用途。
第三十条企业确定非金融资产的最佳用途,应当考虑法律上是否允许、实物上是否可能以及财务上是否可行等因素。
(一)企业判断非金融资产的用途在法律上是否允许,应当考虑市场参与者在对该资产定价时考虑的资产使用在法律上的限制。
(二)企业判断非金融资产的用途在实物上是否可能,应当考虑市场参与者在对该资产定价时考虑的资产实物特征。
(三)企业判断非金融资产的用途在财务上是否可行,应当考虑在法律上允许且实物上可能的情况下,使用该资产能否产生足够的收益或现金流量,从而在补偿使资产用于该用途所发生的成本后,仍然能够满足市场参与者所要求的投资回报。
第三十一条企业应当从市场参与者的角度确定非金融资产的最佳用途。
通常情况下,企业对非金融资产的现行用途可以视为最佳用途,除非市场因素或者其他因素表明市场参与者按照其他用途使用该资产可以实现价值最大化。
第三十二条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非金融资产,应当基于最佳用途确定下列估值前提:
(一)市场参与者单独使用一项非金融资产产生最大价值的,该非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应当是将其出售给同样单独使用该资产的市场参与者的当前交易价格。
(二)市场参与者将一项非金融资产与其他资产(或者其他资产或负债的组合)组合使用产生最大价值的,该非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应当是将其出售给以同样组合方式使用该资产的市场参与者的当前交易价格,并且该市场参与者可以取得组合中的其他资产和负债。其中,负债包括企业为筹集营运资金产生的负债,但不包括企业为组合之外的资产筹集资金所产生的负债。最佳用
途的假定应当一致地应用于组合中所有与最佳用途相关的资产。
企业应当从市场参与者的角度判断该资产的最佳用途是单独使用、与其他资产组合使用、还是与其他资产和负债组合使用,但在计量非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时,应当假定按照本准则第七条确定的计量单元出售该资产。
第九章负债和企业自身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
第三十三条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负债,应当假定在计量日将该负债转移给其他市场参与者,而且该负债在转移后继续存在,并由作为受让方的市场参与者履行义务。
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自身权益工具,应当假定在计量日将该自身权益工具转移给其他市场参与者,而且该自身权益工具在转移后继续存在,并由作为受让方的市场参与者取得与该工具相关的权利、承担相应的义务。
第三十四条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或自身权益工具,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存在相同或类似负债或企业自身权益工具可观察市场报价的,应当以该报价为基础确定该负债或企业自身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
(二)不存在相同或类似负债或企业自身权益工具可观察市场报价,但其他方将其作为资产持有的,企业应当在计量日从持有该资产的市场参与者角度,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该负债或自身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
当该资产的某些特征不适用于所计量的负债或企业自身权益工具时,企业应当根据该资产的公允价值进行调整,以调整后的价值确定负债或企业自身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这些特征包括资产出售受到限制、资产与所计量负债或企业自身权益工具类似但不相同、资产的计量单元与负债或企业自身权益工具的计量单元不完全相同等。
(三)不存在相同或类似负债或企业自身权益工具可观察市场报价,并且其他方未将其作为资产持有的,企业应当从承担负债或者发行权益工具的市场参与者角度,采用估值技术确定该负债或企业自身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
第三十五条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负债,应当考虑不履约风险,并假定不履约风险在负债转移前后保持不变。
不履约风险,是指企业不履行义务的风险,包括但不限于企业自身信用风险。
第三十六条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或自身权益工具,并且该负债或自身权益工具存在限制转移因素的,如果公允价值计量的输入值中已经考虑了该因素,企业不应当再单独设置相关输入值,也不应当对其他输入值进行相关调整。
第三十七条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活期存款等具有可随时要求偿还特征的金融负债的,该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不应当低于债权人随时要求偿还时的应付金额,即从债权人可要求偿还的第一天起折现的现值。
第十章市场风险或信用风险可抵销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
第三十八条企业以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的净敞口为基础管理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可以以计量日市场参与者在当前市场条件下有序交易中出售净多头(即资产)或者转移净空头(即负债)的价格为基础,计量该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组合的公允价值。
市场风险或信用风险可抵销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应当是由《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范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也包括不符合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定义但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进行会计处理的其他合同。
与市场风险或信用风险可抵销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相关的财务报表列报,应当适用其他相关会计准则。
第三十九条企业按照本准则第三十八条规定计量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组合的公允价值的,应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一)企业风险管理或投资策略的正式书面文件已载明,企业以特定市场风险或特定对手信用风险的净敞口为基础,管理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组合;
(二)企业以特定市场风险或特定对手信用风险的净敞口为基础,向企业关键管理人员报告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组合的信息;
(三)企业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以公允价值计量组合中的金
融资产和金融负债。
第四十条企业按照本准则第三十八条规定计量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组合的公允价值的,该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面临的特定市场风险及其期限实质上应当相同。
企业按照本准则第三十八条规定计量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组合的公允价值的,如果市场参与者将会考虑假定出现违约情况下能够减小信用风险敞口的所有现行安排,企业应当考虑特定对手的信用风险净敞口的影响或特定对手对企业的信用风险净敞口的影响,并预计市场参与者依法强制执行这些安排的可能性。
第四十一条企业采用本准则第三十八条规定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的规定确定相关会计政策,并且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第十一章公允价值披露
第四十二条企业应当根据相关资产或负债的性质、特征、风险以及公允价值计量的层次对该资产或负债进行恰当分组,并按照组别披露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信息。
为确定资产和负债的组别,企业通常应当对资产负债表列报项目做进一步分解。企业应当披露各组别与报表列报项目之间的调节信息。
其他相关会计准则明确规定了相关资产或负债组别且其分组原则符合本条规定的,企业可以直接使用该组别提供相关信息。
第四十三条企业应当区分持续的公允价值计量和非持续的公允价值计量。
持续的公允价值计量,是指其他相关会计准则要求或者允许企业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持续以公允价值进行的计量。
非持续的公允价值计量,是指其他相关会计准则要求或者允许企业在特定情况下的资产负债表中以公允价值进行的计量。
第四十四条在相关资产或负债初始确认后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企业至少应当在附注中披露持续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每组资产和负债的下列信息:
(一)其他相关会计准则要求或者允许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持续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和金额。
(二)公允价值计量的层次。
(三)在各层次之间转换的金额和原因,以及确定各层次之间转换时点的政策。每一层次的转入与转出应当分别披露。
(四)对于第二层次的公允价值计量,企业应当披露使用的估值技术和输入值的描述性信息。当变更估值技术时,企业还应当披露这一变更以及变更的原因。
(五)对于第三层次的公允价值计量,企业应当披露使用的估值技术、输入值和估值流程的描述性信息。当变更估值技术时,企业还应当披露这一变更以及变更的原因。企业应当披露公允价值计量中使用的重要的、可合理取得的不可观察输入值的量化信息。
(六)对于第三层次的公允价值计量,企业应当披露期初余额与期末余额之间的调节信息,包括计入当期损益的已实现利得或损失总额,以及确认这些利得或损失时的损益项目;计入当期损益的未实现利得或损失总额,以及确认这些未实现利得或损失时的损益项目(如相关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等);计入当期其他综合收益的利得或损失总额,以及确认这些利得或损失时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分别披露相关资产或负债购买、出售、发行及结算情况。
(七)对于第三层次的公允价值计量,当改变不可观察输入值的金额可能导致公允价值显著变化时,企业应当披露有关敏感性分析的描述性信息。
这些输入值和使用的其他不可观察输入值之间具有相关关系的,企业应当描述这种相关关系及其影响,其中不可观察输入值至少包括本条
(五)要求披露的不可观察输入值。
对于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如果为反映合理、可能的其他假设而变更一个或多个不可观察输入值将导致公允价值的重大改变,企业还应当披露这一事实、变更的影响金额及其计算方法。
(八)当非金融资产的最佳用途与其当前用途不同时,企业应当披露这一事实及其原因。
第四十五条在相关资产或负债初始确认后的资产负债表中,企业至少应当在附注中披露非持续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每组资产和负债的下列信息
(一)其他相关会计准则要求或者允许企业在特定情况下非持续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和金额,以及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原因。
(二)公允价值计量的层次。
(三)对于第二层次的公允价值计量,企业应当披露使用的估值技术和输入值的描述性信息。当变更估值技术时,企业还应当披露这一变更以及变更的原因。
(四)对于第三层次的公允价值计量,企业应当披露使用的估值技术、输入值和估值流程的描述性信息,当变更估值技术时,企业还应当披露这一变更以及变更的原因。企业应当披露公允价值计量中使用的重要不可观察输入值的量化信息。
(五)当非金融资产的最佳用途与其当前用途不同时,企业应当披露这一事实及其原因。
第四十六条企业调整公允价值计量层次转换时点的相关会计政策应当在前后各会计期间保持一致,并按照本准则第四十四条
(三)的规定进行披露。企业调整公允价值计量层次转换时点的相关会计政策应当一致地应用于转出的公允价值计量层次和转入的公允价值计量层次。
第四十七条企业采用本准则第三十八条规定的会计政策的,应当披露该事实。
第四十八条对于在资产负债表中不以公允价值计量但以公允价值披露的各组资产和负债,企业应当按照本准则第四十四条
(二)、(四)、(五)和
(八)披露信息,但不需要按照本准则第四十四条
(五)披露第三层次公允价值计量的估值流程和使用的重要不可观察输入值的量化信息。
第四十九条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在发行时附有不可分割的第三方信用增级的负债,发行人应当披露这一事实,并说明该信用增级是否已反映在该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中。
第五十条企业应当以表格形式披露本准则要求的量化信息,除非其他形式更适当。
第十二章衔接规定
第五十一条本准则施行日之前的公允价值计量与本准则要求不一致的,企业不作追溯调整。
第五十二条比较财务报表中披露的本准则施行日之前的信息与本准则要求不一致的,企业不需要按照本准则的规定进行调整。
第十三章附则
第三篇:公允价值计量论文
公允价值 亦称公允价格、公允市价。熟悉市场情况的买卖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和自愿的情况下所确定的价格,或无关联的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一项资产可以被买卖或者一项负债可以被清偿的成交价格。今天为大家准备的是公允价值计量论文,希望能满足大家的阅读需求。
公允价值计量论文
1公允价值涵义辨析
我国新会计准则认为: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是指以市场价值或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资产和负债主要计量属性的会计模式。此模式下非货币性资产公允价值的确定原则是:如果该资产存在活跃市场,则该资产的市价即为其公允价值;如果该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但与该资产类似的资产存在活跃市场,则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应比照相关类似资产的市价确定;如果该资产和与该资产类似的资产均不存在活跃市场,则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可按其所能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以适当的折现率贴现计算的现值评估确定。
2新准则下的公允价值计量2、1公允价值对金融工具计量的影响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定,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主要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例如企业为充分利用闲置资金、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等;再如,企业不作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如远期合同、期货合同、互换和期权等。此外,企业可以基于风险管理需要或为消除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会计确认和计量方面存在不一致情况等,直接指定某些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以公允价值计量。这些被列为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其报告价值即为市场价值,且其变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这也意味着,如果企业能够较好地把握市场行情和动向,其业绩即会随“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增加而提升;相反,如果企业的投资策略与市场行情相左,其当期利润就会因此受损。所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可以被认为是一把“双刃剑”,与老准则采用“只报忧不报喜”,从而使金融工具报告价值经常被低估的孰低法有很大不同。
同时新准则还规定衍生金融工具一律以公允价值计量,并从表外移至表内反映。这就要求上市银行和证券公司为了避免给财务报告带来过大的波动,应当考虑表内化将对企业利用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的行为产生重大影响,以及衍生金融工具对报表的影响。
2、2公允价值法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影响
《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提出,在有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情况下,可以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的折旧、减值或土地使用权摊销价值直接反映在公允价值变动中,并通过“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企业利润产生影响,而不再单独计提。受此影响,在目前房地产价格处于持续上涨的背景下,拥有用于出租的建筑物或持有待升值的土地使用权的商业、房地产类企业,会受到利好的影响。近年来房地产市场高速膨胀,并且业内也预计涨势将来会有个渐进攀升的过程,由此上市公司一旦采用公允价值法来计量其早些年购入的投资性房产,必将在账面上充分体现巨额利润。未来以公允价值体现的公司账面资产,其参考价值大大提高。
2、3公允价值法对债务重组的影响
旧准则规定,债务人应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或股权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资本公积。并且,债权人一方亦不能确认重组收益。应该说,这一规定体现了财政部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可靠性、减少会计寻租行为的决心,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公平规则,少数企业将无法借债务重组达到操纵损益,欺骗利益相关人的目的。新准则规定,债务人应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实际支付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股份的公允价值总额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的,债务人应当将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后债务的公允价值作为重组后债务的入账价值。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重组后债务的入账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这就明确肯定了债务重组利得可以计入当期损益(对债务人来说一般为营业外收入),企业或公司可以因此而获巨额利润。执行新的债务重组准则意味着,一些无力清偿债务的公司,一旦债权人让步,获得债务全部或者部分豁免,其收益将直接反映在当期利润表中,可能极大地提升每股收益水平。
2、4公允价值法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影响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交易》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满足如下两个条件,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第一,交换具有商业实质;第二,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作为换入成本,不确定损益。我国先前的非货币性交易准则规定企业发生的非货币性交易按照交易的账面价值入账,只有在收到补价的情况下按比例确认收益,没有采用公允价值。修订后的非货币性交易准则引入公允价值来计量。由此产生的结果是,这一交换将产生利润。而此前采用的账面价值法,基本不产生利润。这对于投资性房地产上市公司则孕育了一定机会,由于可能每年重估地产价值,并以市价反映账面价值,将直接大幅提高公司的估值水平。
3应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几点建议
在1998年,公允价值计量出现于“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等具体会计准则中,后因实际运行中出现很多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滥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的情况。所以在2001年修订后的准则中,公允价值被我国的监管层限制使用。但是在今年新颁布的新准则体系中,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等方面的会计准则中均谨慎地采用了公允价值,从而成为本次会计准则的一大亮点。公允价值是否难达“公允”,是否极有可能再次成为利润操纵的工具?过去发生的“故事”是否会重演?我们应该怎样的对待公允价值?在此笔者提出自己的几点建议
(1)公允价值可以并且应该适度地运用。
所谓适度,包含两层意思:首先,新会计准则仍是站在历史成本的基础上,并不是所有的都是用公允价值计量。其次,运用公允价值计量要有一定的限制条件。
新准则把能够运用公允价值的业务限定在投资性房地产、金融工具等为数不多的领域,就是因为这些领域已基本满足公允价值运用的必须条件。当然,新准则没有专门设置公允价值一项,对于哪个项目能用哪个项目不能用,分散在不同的业务中加以规定。这样的结构也使新准则更具有开放性和拓展性。
(2)加强对公允价值的监管:统一规定。
我国新准则体系对公允价值的规定是分布在不同的会计准则里,比如,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等方面,而且对于不同的项目,公允价值的应用条件是不同。针对广泛运用公允价值带来操作上的难度,我们认为相应的监管部门应尽快对公允价值的定性和定量给予明确标准,使公允价值这个标准不会出现太大的差异。我们可以总体上规定公允价值计量,在具体的会计业务上,可以有针对性地使用。同时要注意会计准则与审计准则一致性。
(3)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会计人员的素质对会计准则的正确实施影响很大,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和会计准则中会计方法的运用。就公允价值而言,采用现行市价要求会计人员能够及时收集和应用交易商品的市价,采用估价技术,熟悉理财学方面的知识,经过综合分析、判断,才能熟练地操作。同时,会计人员还应具备计算机方面的技能,以摆脱复杂的计算,减少人工计算的失误,提高精度。
(4)完善市场体系以促进公允价值的推广。
必须完善市场体系,提高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各种市场的健康发展,以保证公允价值的可靠性与公允性。首先,企业应有较完善的管理制度,建立以公允价值计量资产或负债的类别标准,建立对公允价值变动专人负责、定时按既定途径收集数据,保证数据的及时性和稳定性。其次,外部制约力量应加强,确保公允价值的真实。一方面,政府应不断完善公司法,刑法,会计法等与公允价值有关的法律,对滥用公允价值的企业和授意者、执行者进行严格监督,给违法者以刑事处罚、民事处罚和行政处罚,以震慑他们利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的心理。另一方面,中注协、财政部应加强注册会计师的行业自律,对于企业财务报告中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发表恰当的意见。这样才能给公允价值的实施创建一个良好的环境。
4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虽然前些年,我国曾出现过利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的现象,但我们不能因为有人利用估计、假设、判断来进行利润操纵就否定公允价值。公允价值和利润操纵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公允价值是利润操纵的一个手段,而非其根源。随着我国新会计准则的出台,准则体系更加完善,同时通过增加对资本市场上会计造假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对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权益的保护,加强对上市公司、证券公司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对会计准则的恶意误用,提高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等手段多管齐下,减少利用公允价值进行利润操纵的可能性,保证公允价值在新准则执行过程中能被正确使用,使我国企业的会计信息更加公允、可靠,对信息使用人更加有用。
第四篇:会计系学生毕业论文选题
会计方向毕业论文选题
1、论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
2、会计实践教学之问题研究
3、论如何保证会计信息质量
4、结算资金的核算及管理之研究
5、会计诚信建设之研究
6、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现状分析及其完善机制
7、我国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问题研究
8、对生物资产相关问题的研究
9、增值税转型对我国企业经营成果的影响分析
10、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研究
11、公允价值下企业利润与资产价值波动的研究
12、国际会计准则趋同问题研究
13、论制度环境与财务舞弊
14、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15、我国保险会计准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6、我国企业年金会计信息的披露
17、商誉会计变迁的综合分析
18、金融危机下公允价值计量问题探析
19、公允价值计量及其经济后果研究
20、现值计量属性的应用及其影响
21、关于法务会计若干问题的探讨
22、有关破产会计相关问题的探讨
23、人力资源会计计量的探讨
24、基于新会计准则下的excel财务分析模板
25、实质重于形式在会计准则中的应用研究
26、综合收益研究
27、所得税相关会计问题研究
28、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改进研究
29、上市公司财务预警研究
30、金融生态环境与资源配置效率的实证研究
31、会计准则变迁与盈余价值相关性研究
32、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签证报告披露与投资者利益保护相关性研究
33、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问题研究
34、关于绿色会计理论的探讨
35、关于中西方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比较
36、会计信息化对注册会计师工作的影响与要求
37、股票期权会计处理问题的探讨
38、关于或有负债会计问题的探讨
39、知识经济下无形资产会计问题探讨
40、企业资产重组中的价值评估
41、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协调
42、关于企业合并报表会计问题研究
43、关于会计政策的选择问题探讨
44、会计监管若干问题的研究
45、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思考
46、论会计舞弊的治理与防范
47、具体会计准则对我国会计实务工作的影响
48、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环境分析
49、现行财务报告的局限性及其改革
50、网络财务系统的应用与风险
51、电子商务与传统会计工作的对比
52、跨国公司税收筹划实证研究
53、物价变动会计探讨
54、合并会计报表问题的国际比较(可具体化)
55、外币报表折算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56、中西方财务会计若干问题比较研究
57、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探讨
58、现金流动会计探讨
59、高新技术企业研究与开发费用会计助理问题探讨
60、政府会计问题探讨
61、金融企业会计研究
62、发展虚拟经济所面临的财务与会计问题
63、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建设
64、会计信息质量与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研究
65、论作业成本计算与传统成本计算之比较
66、论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完善
67、企业信用风险管理问题研究
68、中国上市公司高管绩效激励的实证研究
69、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70、首批创业板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71、ST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方式及效应分析
72、节能减排类上市公司盈利现状及前景分析
73、内蒙古资源类上市公司发展方式转换研究
74、中国乳品类上市公司财务战略研究
75、现金的现金流敏感性(the cash flow sensitivity of cash)——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76、公司治理与现金流持续性研究——基于现金流成分分解
77、上市公司现金股利与掏空行为研究
78、上市公司现金持有动机研究
79、MBO对财务的影响与信息披露
80、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融资问题研究
81、国际税收筹划研究
82、企业跨国经营的税收筹划问题
第五篇:会计系毕业论文选题方向参考
43.会计报表附注与表外信息问题 44.环境会计问题
45.谈谈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
一、会计部分 46.企业货币资金的管理 1.关于会计理论结构的探讨 47.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探析 2.关于会计管理体制的研究 48.企业资金短缺的原因及治理对策 3.对我国具体会计准则的思考(可任选一个准则49.企业无形资产的确认和计量 会计系毕业论文选题方向参考
探讨)4.关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思考 5.试论人力资源会计计量、核算与报告 6.关于会计政策选择的探讨 7.建立我国金融工具会计的探讨 8.关于商誉的会计思考 9.论会计政策的变更 10.关于法定财产重估增值的探讨 13.关于破产清算会计若干问题的思考 14.关于会计管理体制的研究 15.论所得税会计的若干理论问题 16.关于或有事项的研究 17.试论会计学科体系的构建 18.关于会计工作的法律责任的思考 19.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 20.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 21.关于会计管理体制的探讨 22.关于会计人员职业道德问题 23.关于合并会计报表问题 24.企业并购会计 25.债务重组会计 26.会计准则和制度的经济后果 27.关于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探讨 28.试论会计信息的公开制度 29.试论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 30.试论会计报告披露的范围 31.试论我国注册会计师制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32.关于强化会计监督的思考 33.关于期货会计的探讨 34.试论会计环境的建设 35.非货币交易会计问题 36.现代企业治理机制下的内部控制制度 37.资产减值会计问题 38.试论的会计监督体系的构建 39.关于无形资产会计问题 40.现金流量表的财务分析方法 41.股票期权会计处理
50.企业长期股权投资决策与分析 51.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 52.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53.企业资产管理能力分析 54.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56.浅议企业财务报告分析 57.刍议企业会计假设 58.资产负债表的实践应用分析
二、财务管理部分1.现金流量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 2.现金流量对企业筹资决策的影响 3.投资基金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4.建立和谐企业财务关系的探讨 5.公司资本运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6.我国风险投资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7.股权激励存在问题与对策 8.关于公司财务管理目标的研究 9.多维财务目标研究 10.企业价值最大化、股东价值最大化和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关系 11.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问题研究 12.完善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对策分析 13.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成因分析 14.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关系
15.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的配套保障体系研究 16.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新思路 17.股票定价策略 18.企业融资方式的比较与选择 19.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流向分析 20.上市公司融资方式的选择分析 21.中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分析 22.中小企业筹资问题研究 23.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及国际借鉴 24.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决定因素研究
25.公司资本结构的选择分析
26.国有企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问题研究
27.资本结构及其优化问题的探讨 28.资本结构优化理论相关问题探讨 29.关于经营杠杆效应的分析
30.资金成本在财务决策中的应用探讨 31.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2.企业财务控制探讨
33.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 34.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
35.关于财务风险衡量方法的思考 36.财务管理中的税收筹划问题 37.财务机制相关问题探讨
38.中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问题研究 39.上市公司股利政策选择问题探讨 40.股利政策对企业的影响分析
41.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理论及实践分析 42.股利政策的比较与选择
43.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选择 44.上市公司股份回购问题探讨
45.关于我国管理者收购(MBO)问题的探讨 46.上市公司MBO前后绩效变化实证分析 47.中国上市公司MBO现象的理论分析 48.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的思考
49.股权分置下的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研究 50.股权分置与上市公司资本结构 51.股权分置改革之我见
52.股权分置中的股票定价问题探讨 53.上市公司股权分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4.中国资本市场股权分置问题探析 55.国有资本产权交易定价机制研究 56.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披露与利用
57.推进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的方式研究 58.关于集权式财务管理体制的思考
59.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问题与对策 60.基于投资者角度的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61.经理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在我国企业的应用研究
62.内部管理业绩评价:指标、标准与方法 63.关于经营者业绩评价问题的探讨 64.企业财务预警管理研究
65.企业经营诚信缺失的经济学分析 66.略论企业诚信评价体系的建立 67.企业违约的经济学分析
68.我国商业银行企业信用评级系统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
69.企业信用及其制度模式探讨 70.企业信用缺失的成因与治理 71.企业信用缺失的治理对策 72.信用风险定价方法与模型研究 73.信用风险模型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74.信用评级产生与发展的理论基础 75.信用评级过程中风险的衍生分析
76.信用衍生工具及其在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77.业绩评价历史演进与未来展望 78.银行信用风险评估中的非财务分析 79.中小企业信用问题治理研究
80.关于企业信用管理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 81.关于企业信用体系的研究
82.建立基于企业价值的信用评级体系 83.中国不良资产证券化信用风险评价研究 84.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与控制研究 85.财务失败与预警机制问题的探讨 86.财务欺诈的防范与治理 87.财务欺诈的识别技术研究 88.财务失败预警体系研究 89.利润操纵与财务预警
90.如何建立、完善企业的财务预警系统 91.财务舞弊案件分析及其启示
92.企业利润操纵现象与对策问题研究 93.企业盈余管理问题研究
94.试论公司财务管理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发挥的作用
95.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制度背景及行为研究
96.公司治理结构与财务信息披露 97.公司治理、财务治理与管理控制
98.公司财务与公司治理:理论、经验与实践 99.试论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的对策
100.财务预警机制的研究 101.财务操纵案例剖析
102.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探讨 103.盈余操纵的动机及规制 104.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 105.现代企业制度中的财务监督问题 106.国有企业改制中的财务问题研究
107.国有企业改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 149.跨国公司业绩评价体系研究 108.企业购并的动因与形式 150.论财务报告分析 109.企业并购的财务效益分析 151.论会计报表分析的现状及其发展 110.企业并购价值创造的衡量与管理 152.某些财务比率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111.企业并购融资问题研究 153.内部报告分析研究 112.企业并购中相关财务问题 154.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 113.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相关问题研究 155.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优缺点分析及改进114.论网络经济下的财务管理 建议 115.金融工具创新下的财务问题研究 156.企业集团业绩评价体系研究 116.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模式研究 157.企业经营绩效综合评价问题研究 117.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58.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筑与应用 118.会计信息披露与资本市场效率的关系研究 159.企业收益质量及其评价体系119.企业价值评估的方法探讨 160.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的局限性与改进120.企业价值评估与价值增值研究 161.如何建立××行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121.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比较分析162.如何利用现金流量信息进行财务分析 122.企业价值评估有关问题探讨 163.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附注分析123.公司价值的衡量因素研究 164.上市公司财务灵活性分析 124.公司价值的驱动因素研究 165.上市公司的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及其应用 125.公司价值评估与价值管理 166.上市公司业绩评价分析 126.公司估价方法研究 167.上市公司盈利质量分析 127.投资者保护与公司价值相关性分析 168.上市公司综合业绩分析研究 128.我国古代财务管理思想研究 169.试论财务分析方法的创新 129.国内财务公司的发展现状与未来瞻望 170.试论财务分析与会计分析 130.监事会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与完善 171.试论杜邦财务指标体系的局限及其改进 131.内部控制、会计控制、财务控制、管理控制172.试论企业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关系探析 173.试论现金流量表分析指标体系 132.财务报表比率分析法的局限性及解决思路 174.谈财务分析发展对财务会计的影响 133.财务比率在内部控制中的运用 175.提高财务分析效用的探讨 134.财务分析对证券市场企业价值的评价 176.同行业会计报表分析初探 135.财务分析方法研究 177.我国企业重组的财务分析 136.财务分析理论的中西方比较 178.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财务分析 137.单步式利润表与多步式利润表比较研究 179.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分析与优化 138.对××公司财务信息分析发现的问题及对策 180.现金流量表的管理功能 139.对自由现金流量与企业价值评估问题的探讨 181.现金流量财务指标体系的构建 140.分部报告的分析与利用 182.现行财务分析的缺陷与完善 141.公司可持续盈利(发展)能力的系统建立(指 标体系)
三、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部分 142.公司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143.关于我国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研究 1.变动成本法的应用探讨 144.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现状分析 2.论管理会计的假设前提与原则 145.会计变更对利润表影响分析 3.投资决策分析方法比较 146.会计变更对资产负债表影响分析 4.管理会计师及其职业道德探讨 147.会计政策变更的动机与手段研究 5.企业业绩评价体系与方法 148.价值型投资分析在我国证券投资中的应用6.论成本的经济实质
7.关于ABC法的应用 24. 论我国审计准则体系的完善 8.责任会计的应用 25. 论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的发展与9.关于投资项目决策的可行性分析 完善 10.标准成本的制定与应用 26. 论企业内部审计建设 11.战略管理会计应用 27. 独立审计准则研究(可选一个准则进12.企业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定与应用 行研究)13.关于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14.关于敏感性分析方法的探讨
五、会计电算化部分 15.企业成本控制与分析
16.现代工业的特点及成本计算方法的选1.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性分析与设计 择 2.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容错性及可操作性问17.成本信息失真的原因及财务危害 题 18.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 3.会计电算化核算系统的子系统划分研究 19.谈谈企业的成本管理 4.会计电算化工作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20.作业成本法在企业实践中的应用 5.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方法的影响探讨 21.预算管理在企业实践中的应用 6.会计电算化对传统会计职能的影响研究 22.刍议企业成本控制 7.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8.网络会计应用研究
四、审计与会计制度设计部分 9.对计算机会计信息工作的审计1. 关于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问题的探讨
2. 论市场经济下审计的职能与作用
3. 论审计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地位与作用
4. 论审计目标与审计证据的获取 5. 论审计与经济监督系统6. 论我国审计组织体系的健全与发展 7. 论我国审计体制的改革与完善 8. 论审计的法制化、规范化建设 9. 论审计执法与处罚力度的强化 10. 论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11. 企业对外担保内部会计制度构建 12. 论经济效益审计
13. 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审计 14. 论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审计 15. 论会计报表及附注的设计 16. 独立审计风险问题探讨
17. 对资产评估中有关问题的探讨 18. 审计工作策略探讨
19. 论内部控制系统审计(制度基础审计探讨)
20. 论审计方式方法体系的完善
21. 论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制度的构建 22. 论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 23. 论审计工作质量的控制与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