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年级课文《我们的民族小学》教案
学习目标 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2.具有云贵地区少数民族特色的音乐磁带或CD碟片。3.词语卡片。第一课时 举行“民族风情”展示会 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不同的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下面我们举行一个“少数民族风情”展示会,请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2.视学生介绍情况,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3.评选最佳学生,颁发小奖品。揭示课题,范读课文。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就有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参观一下? 2.板书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3.教师配乐范读。选择具有云贵民族风情的乐曲,如《小河淌水》、《蝴蝶泉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等配乐。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2.学生试读。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该提示。第一自然段:坪坝(bà)绒球花傣(dǎi)族景颇(pō)族 阿昌(chāng)族德昂(áng)族绚丽多彩 第三自然段:蝴蝶孔雀舞摔跤(jiāo)山狸 第四自然段:凤尾竹摇晃(huàng)分组朗读,组间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a.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舞”。并且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戴”,半包围结构,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结合紧凑。“蝴”左中右结构,相互要靠近些。“蝶”字要注意右旁的构成。“雀”字“小”字下边的撇(丿)要长些。“舞”字中间四竖要写短小、靠拢些,第三横要长些,整个字第十三画是撇折。b.学生写字。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第二课时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这一课我们要急需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发现民族小学的美和课文的美。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着这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学生读后交流。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c.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 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d.配乐朗读这一段。2.第二、三自然段。a.“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b.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譬如:大家专心听讲,窗外有猴子蹦来跳去都不去张望;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小手举得高高的;读书时整齐响亮,声音抑扬顿挫„„ c.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 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仿佛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反复朗读这几句话。d.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么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读有关句子。4.第四自然段。a.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印象?交流感受。b.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c.抒情地齐读这一自然段。感情朗读,比赛背诵 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抄写句子,加强积累 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布置综合性学习你们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让我们把每天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可以用日记的方式来记,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来记,以后我们再来交流。
学习目标 ①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创作时间、作者及内容。②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激发民族自豪感。教学设计 紧扣课题、谈话引入 ①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中华民族曾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中华文化,出现了许多伟大的诗人、画家、思想家。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北宋时期的大画家张择端。教师板书课题:一幅名扬中外的画。②齐读课题,学生紧扣课题质疑。自主阅读,理解内容 ①平时我们遇到问题都是怎样解决的?(学法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本单元学到的学习语文的方法。②学生选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按照阅读要求自学课文。全班交流,取长补短 ①“我来告诉你!” 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感受讲给同学听。(注意:相同内容不重复交流)②“我要请教你!” 还有什么问题需要同学帮忙解决的?学生提出问题,别的同学帮助解答。再读课文,加深理解 ①教师启发思考:为什么说《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②学生自由读课文,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准备读给大家听。③展示台: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并说说自己的感受(引导从内容和表达两方面说)。课外作业 把近期了解到的我国传统文化整理一下,准备与同学交流。
一、教材简介 口际交际的话题是“秋天的快乐”,要求学生交流金秋时节做的事情以及从中感受到的快乐。这些事情可以是和爸爸妈妈或小伙伴们一起做的,也可以是自己做的,如摘果子、看红叶、放风筝、捉蛐蛐、收花生、挖泥鳅、赏菊花、秋游等活动。习作的形式是看图写一幅秋天的图画。课前要布置学生准备一幅画,这幅画可以是图片,也可以是自己画的图画。所选的图画一定要和秋天有关,可以是秋大的景物,也可以是人在秋季里活动的场面。“我的发现”提供了形式相同的四组词语,每组都是以一个表示颜色的单音节词打头,接着在这四个词的后面,扩展出表示前面这种颜色的新的词语。“读读背背”安排的是对对子,对子里所讲的事物都和秋天有关。“我会填”的目的是训练词语的搭配,进行词语积累。短语前面的词是状语,要求补充动词。“趣味语文”安排的是读绕口令。这个绕口令描写了彩霞映照大地,一群花花绿绿的鸭子在水中好戏,水花和霞光相融的美丽而有趣景象。
二、学习目标
1、愿意将秋天中自己觉得最快乐,印象最深的事讲给大家听。
2、乐意将自己所选图画的内容写下来,并用上平时积累的词句,写好后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
3、发现表示颜色的单音节词和其他的字搭配可以组成新词,意思更加丰富,感受汉语词汇的丰富性。
4、进行词语积累。注意词语搭配的多样性。
三、教学建议 本次口语交际以“秋天的快乐”为主题。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此前虽然学习了有关秋天的课文,对秋天有些感性的认识,但平时观察积累不够,因此教学目标定为先让学生在一周的时间中采用调查访问的方式收集秋天里同学们做过的有趣的事,然后课堂上进行交流,从而真切的感受到秋天带来的快乐。目标定好之后,指导学生的实际操作,引导学生进行调查、访问,这是学生与人交往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访问能力的训练。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信息处理,使学生进行调查、访问,获得很多材料,这样汇报时比较精彩。此后还可以将单纯的口语交际向综合性学习发展。学生把做过的许多有趣的事交流之后,引导学生:秋天给我们带来这么多快乐,咱们有没有办法留住它呢?学生的话匣子被打开了,“画下来!”“拍下来!”“写下来!”指导学生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合适的方式,引导他们动动手。在实际过程中开展多种活动,也是很好的方法,如编故事、朗诵会、课本剧表演等,都可以拓展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交际形式也是多样的,同桌交流、小组交流、师生交流、全班交流等。
师:今天,我们来学一篇课文,是一个成语故事,叫——(生读题)《惊弓之鸟》
这“惊”——(生接)是害怕。对!这“弓”(生自由答)是弓箭、弓弦的意思。这“之”在这里是“的”的意思。
师:那么:“惊弓之鸟”的意思是——
生:害怕弓弦声的鸟。
生:被弓弦声吁怕了的鸟。
(在审题的过程中,要让学生自己体会字词的含义,理解课题的意思)
师:同学已预习课文的生字,读读——(卡片认渎)
悲惨can愈合yu 什么意思?(生答:伤好了!)
魏国嘣beng 注意后鼻音
孤单失群,失,什么意思?
生:离开,孤零零的,离开了大家。
师:示“更赢”。(读lei)
生:我记住”赢”是“亡、口、月、羊、凡”组成。
师:挺好。我们接着自己学。听清要求——
生:一边读,一边标上自然段的序号,在重要的值得研究的词句下做上“~~~~”在不理解的有疑问的词句下做上“——?”(板书,1.、2.~~~、——?)
这些都叫“读书记号”,其实,不少同学平时也已经在用了,是吗?好,我们开始自学。
生:(自学,做读书记号)
师:(巡查,边查边交流)几个自然段?
生:八个!
师:我看到不少“~~~~”,很少看到“——”?没有疑问!
生:我有疑问的!(指书)我觉得这样写不妥当!
生:我也有疑问的„„
师:不错,能发现疑问的孩子就在钻研课文了2现在,我们就以第一句为例,谈谈你研究了哪个词?
生:我在“射箭能手”下面打上“~~~~~”。
生:(自由接话)我也是的,我也是的!
师:那么,有没有不理解的词,打上“?”的 生:(静场)
师:建议你们再仔细读读,看看有不明白的词语吗?
生:(再接,仍表示没有疑问)
师:那么,老师请教大家古时候的魏国是现在的什么地方吗?
生:(摇头)不知道。
师:有知道吗?(众都说不知道)那么,怎么不打上“?”呢?(生笑,并问,什么地方?)
师:古时候的魏国是现在山西一带。以后,可要认真读呀!好,我们接着往下研究”
(以一个学生可能疏忽的词作例子,不仅让学生学会用读书记号,而且促进形成认真钻研课文的习惯)
师:刚才你们打“~~~”的是哪个词?(生齐答,射箭能手)
师:第一自然段中,哪一句话说明更赢是个“射箭能手”?读一读,用~~~表示。
生:(读,并做“~~~”记号)
师:请读:
生:“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把这只大雁射下来。”
生:(举手说)x x把“更赢指着大雁对魏王说。”也打上~~~,我认为没有必要吧?
师:你们认为呢?
生:(自由答)不该划!应准确i
师:对,我同意。应准确。谁来读读这句话,我想该读出更赢的气魄是吗?
生:我来试试:“大王!„„”
师:怎么样?
生:还可以,但不是更赢,还是他自己!
师:我来试试?(范读)
生:(评价)很不错!
师:谢谢。你们再试试。(生练)
(x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要以平等的身份与孩子一起学习、交流,抓时契机进行引导,促进孩子提高。)
师:你们发现了没有?刚才我们读的哪句话中,有一个词是用错的!
生:(纷纷接上说)对啊,是“射!”
师:是啊!不用箭,怎么可以说是“射”?我们给他改!
生:(众)改成“惊”改成“吓”。
师:那么拿起笔——(生纷纷拿笔欲改)
师:真改?是课文的错误?(一生悟,大du‘‘没错!是故意这样写的!”——不少人响应!)
师:好,我们别争,以理服人,改,要有理由,不改,也要有理由,请先讨论讨论。(生立即进入自由议论、热烈)
生a:不改!作者用“射”,自有他的道理,读下去自然会明白。
生b:不用改!这不是错误,而是有意这样安排的。
生c:不改!这是让我们带着问题读,越读,越有味道。
师:大家说得有道理,作者这么写,激起我们读者的兴趣,吸引我们往下学!
继续学!请找一找,课文中哪一个字置大雁于死地?
注意!把让大雁送命的字圈出来!(x设置一个“研究点”贴近学生最近发展的研究点,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让全体参与、全体投入。)
生:(纷纷将团好的课本递给老师看。)对吗?是吗?
师:(巡视,批改,给学生以肯定与否定的表示,对团错的学生示意再想想。„„)
师:一齐说,哪个字:
生:“嘣”!
师:为什么“嘣”置大雁于死地!
生:(齐说,七嘴八舌地)“嘣一声响后,那只大雁忙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从半空中掉下来。”
师:这是课文的第几自然段?
生:第四自然段?
师:对,我们好好地读一遍,行吗?
生:(较整齐地朗读了第四自然段)
师:不错!(打开投影)请大家仔细看。这幅图画的是课文第四段中哪一句话?
生:(立即看书,并主动动笔)
师:哪句话?
生:大雁忙往上飞„„从半空中直掉下来。
师:“大雁忙往上飞”是什么原因?“直掉下来”又是什么原因?(生纷纷举手,但不是绝大多数)
师:不着急,还是请你从课文中划出来。(生又投入课文中)
生:“忙往上飞”是因为它心里害怕。
生:“直掉下来”是它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掉下来了!
师:刚才同学们划的词句都在„„
生:第八自然段。
生:第八自然段的最后两句。
师:对,请大家再读读这两句话。
生:“它一听到弦响,jll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它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就掉了下来。”
师:读得好!请大家看黑板,我们看看谁说得清楚„„
我说第一句:因为这只惊弓之鸟听到“嘣”的一声,所以„„
(生接上:心里害怕)(板书嘣害怕)
生:因为它心里害怕,所以拼命往上飞。(板书往上飞)
生:因为拼命往上飞,所以伤口又裂开了。(板书裂开)
生:因为伤口裂开了,所以就直掉下来。(板书直掉下来)
师:能用“因果句”分析这只惊弓之鸟吗?大家自己试着说说。
生:(经过准备后,一组同学一个接一个练习说话)
师:能变一种形式说吗?先说结果,再说原因——比如:大雁直掉下来,是因为伤口又裂开了„„
生:能:能:(很自觉地投入先果后因的句式练习)
师:你们的思路很清楚!(打开投影,试动了一下)是活动的,谁能把它受惊后的活动演示一下?
生:(纷纷举手)我来!我来!
师:(x,来演示,大家仔细看!我们说“嘣”后你就表演,明白吗?)
生:(齐)嘣——演示的同学让“惊弓之鸟”忙往上飞,然后又让它“直掉下来”!
师:对不对?是这样吗?
生:(齐)对!
师:这个“忙”和“直”演示得特别好,是吗?
生:(笑)
(x无论是句式的练习,还是词义的演释,尽量都让孩子们在欢愉的气氛中进行,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在同伴的评价中掌握知识,获得能力。)
师:好了,大家都明白了,谁置大雁于死地?
生:“嘣”!
师:(指名)小a,如果,你跟魏王去打猎,如果,你也拉得动这张弓,也会“嘣”的一响,这只大雁会不会掉下来?
生:小a(楞了一下,摇摇头)不会。
师:那么,这只惊弓之鸟怕的是更赢的“嘣”,而不是小a的“嘣”?(众楞了,又顿悟!)
生:(齐)不是!不是!它怕的就是“嘣”!
师:你们是说,不管淮拉弓,只要有“嘣”的声响,它就会怕:对吗?小a拉出“嘣”,他也会掉,是吗?
生:(响亮地)是!
师:(故作不解)那更赢有什么了不起,把大雁吓下来的本
事,谁都有,小a也有,更赢算得上射箭能手吗?
生:(纷纷发言:更赢有本事的,有本事的。)
师:更赢的本事是什么?你能用这个句式写话吗?
更赢的本事不是()而是()。
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参考书上的第六段,完成练习六的第二题。其他同学按自己的想法写。
(x将作业设计成梯度形式,让各类学生在自己的起点上练习)
生:(作业)
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师:完成的,可以先读给大家听。
生:更赢的本事不是会拉弓,而是看出这是只嫁弓之鸟。
生:更赢的本事不是只会拉弓吓大雁,而是他能从雁鸣声中知道这是一只惊弓之鸟。
师:不错,谁再说说。
(继续巡视,继续讲评)
这“一眼识破”用得好,你读一下:
生:更赢的本事不是只会拉弓吓大雁,而是他能一眼识破这是一只惊弓之乌。
师:好吗:(众:好!)“这是一只”改成“那是一只”更妥,是吗?
生:对,因为大雁远在天上。
师:好,做完的同学自由交流,我们第一节课学到这里。
下课!
第二课时
师:我们继续学习——
(生接):惊弓之乌。
请大家考虑一下,更赢是根据什么一眼识破那是一只惊弓之鸟?
生:(纷纷举手)
师:不忙回答,请大家翻开书,请在第一段,准确地划出答案。
生:(认真地划句)
师:答案是——请一生读:“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
师:对吗(生:对2)一齐读——
师:慢慢地飞是因为边飞边鸣是因为——原因在课文(生抢接——第八段)
师:(笑。对抢者说)以后请别抢着答,让大伙儿也想一想。
好。现在,在第八段划答案,并完成《作业本》上的练习。
师:x x请把答案写在黑板上。(生写:受过箭伤、孤单失群)
师:(评价)因为它受过箭伤,所以它飞得慢(板书:飞慢)
生:(补充)我认为“孤单失群”也是飞得慢的原因。因为它没有领头雁的带领。
师:你理解得很深。课文中说它——叫得惨,是因为它离开同伴,得不到帮助。
同学们看,最后一段话,第一句话是写什么?
(指名):飞得慢是更赢看出来的,叫得惨是他听出来的。
师:说明他看得仔细,听得很认真。大雁飞得慢你看不看得出来。
生:看得出来。
师:这不稀奇。叫得惨你听不听得出来。
生:听不出来。
师:请念第二句话。(生念)(众笑!)它叫得那么惨,你们念得那么愉快?再念一遍。
生:(齐读)
师:我们看得出吗?听得出吗?有这样的本事吗?
生:没有!常人是没有这种本领的!
师:更赢有这种本事。更赢不但()而且()(示黑板)谁能按这个要求说话。请准备一下,写在课文旁边。
生:(思考、书写、举手)
生a:更赢不但能一眼识破那是一只惊弓之鸟,而且马上作出用弦声吓它的决定。
生b:更赢不但知道它是惊弓之鸟,而且马上想出吓它的办法。
生c:更赢不但善于分析,而且能果断作出决定。
师:说得好!我们来看:这“飞„„,叫„„”是更赢观察出来的。
飞得慢受过箭伤
嘣
叫得惨孤单失群
观察分析判断
师:准备一下,再来一次。
生:(再读,再评)
师:这次大家满意了吧!同学们注意了没有,这篇课文是先讲结果,再讲原因的。能用“||”符号将课文分成两大段吗?
生:(立即投入分段练习)
师:(“巡视”分段情况)说说第一段()节——()节。第二段()节——()节。分对的请举手。(生举手)好,都正确!
师:现在,我们来练习“对话”了。你们喜欢演更赢,还是喜欢演魏王?
生:更赢!魏王!(意见不一)
师:要不,我先演更赢,我们不读提示语,就开始“对话”了:“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把这只大雁射下来。”
生a:“是吗?你有这样的本事?”(生绘声绘色地表演,众鼓掌)
生b:“是吗?你有这样的本事?”(更生动,众鼓掌)
师:我往下演了,你们一齐问。
生:“是吗?你有这样的本事?”
师:(傲慢地)当然!
生:(众一楞,随即叫起来。)老师,你台词错了。和书上不一样!
师:(不服地)更赢是否肯定能把那只惊弓之鸟吓下来?
生:是的。
师:那我为什么不可以把更赢的话改成“当然!”我实事求是吗!
生:你太不合情理了!
生:怎么不合情理?
生:你面对的是大王,能这样放肆?
生:再说,究竟能不能射下来,还没有把握呢?
生:更赢是个很谦恭,很尊重事实的人,不会说“当然“。
师:说得对极了!在大王面前,更赢说话很注意自己的身份,谦虚、有礼。再说,当时大雁还没掉下来呢!
师:我再来念:“我可以试一下。”这次对了吗?
生:对了!
师:(读“拍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中直掉下来。”过渡)
生:“啊!”“真有这样的本事?”
师:你这“啊!”读得捧极了!读出了魏王的惊讶,非常到位,再来一次!
生:(大受鼓励,又来了一次。)
师:我们读完了,老师还有一个问题想和大家讨论讨论——
生:(顿时来劲)什么问题?什么问题?
师:究竟是谁害死了这只惊弓之鸟?讨论一下。
生:(热烈议论)
生a:我说!是更赢害它,是更赢的“嘣”!
生b:我不同意。更赢根本没碰到它,是先前那个猎人,大雁的伤是以前受的。生c:以前那个猎人又没射死它,它不是活得好好地,在飞吗?
生d:是那群大雁,干嘛不回来找找它?要不,它也不会这么孤单失群了!
生e:我认为关键是它自己!它要是心理素质好,不吓自己,更赢的弓弦再是“嘣!嘣!嘣!”也不碍事!(众大笑!)
师:你说得真好:我觉得这只大雁在于自己吓自己。因为它第一次受到了箭的伤害,第二次碰到类似的情况就惊了,其实它只要不惊,不往上飞,伤口也就不会裂开,也不会直掉下来了„„
那么,我们学这个成语故事有什么意义?
生:(立即接)不要当惊弓之鸟!(众笑,你是鸟吗?)
生:心理素质要好。不要自己吓自己。
生:不要太心虚了,否则会自投罗网。
师:“自投罗网”?(学生笑,插话,你是坏人啊:)
生:我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别犯“惊弓之鸟”的错误,遇到紧急的情况要冷静,别自己吓自己,要想出自己救自己的办法。
师:不错,我想他说的就是这个故事的积极意义了吧!
这个作业,不知你们能做吗?请写写看。
这只受箭伤的大雁,只要(),就()。
生:写作业。(提醒写字姿势)
(x恰当穿插进行书面练习,既巩固所学的知识,又调节课堂教学节奏,动静搭配,说、写结合)
师:(巡视,给予个别指导)。做完了?我们交流一下。
生a:这只受过箭伤的大雁,只要心理素质好,就不会丧命。
生b:这只受过箭伤的大雁,只要不自己吓自己,就不会命归黄泉。
生c:这只受过箭伤的大雁,只要冷静、沉着,就平安无事。
师:好!这个“只要„„就”,立即就检验出大家的学习水平。这每句句子都正确,哪一句比较优秀?
生:第三句!用词简炼,意思明确!
师:我同意。
课文已经学完了。能总结一下,我们学会了什么?
生:(立即举手)„„
师:建议大家先想想,理一理,做个准备,然后再有条理地说。
(x教师适时作引导,教会学生有条理的按要求发言。)
师:准备好了?好,请发言。
生:我懂得了“不动笔墨,不读书”学会了读书时做读书记号。
师:很好!学会做读书记号,(指黑板)这是本单元的训练目标。希望大家常用。
生:学会了本课的字词,特别记住了这个“赢”怎么写。
师:真的,能默给大家看吗?
(生上讲台,在黑板上默写“赢”)
生:我学会了“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含义。
师:应该说“我懂得了„„”或“我明白了„„”是吗?
生:我能把大家说的作个总结:
1.学会了读书要作读书记号。
2.学会本课的字词,像孤单失群、悲惨、愈合等„„
3.明白了“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含义。
生:我补充,学会了用“只要„„就”等关联词造句。知道这篇课文按“结果、原因”分段。
师:你们总结得非常全面,把老师想说的都说了,现在——
下课!(众笑)
板书:
飞得慢——受过箭伤——裂开
叫得惨——孤单失群——往下飞
害怕
更赢——射箭能手
害怕——直掉下来
嘣 惊弓之鸟
第二篇:小学三年级我们的民族小学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体会课文表达的赞美之情,初步了解句子的含义。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文字资料。
2.具有云贵地区少数民族特色的音乐磁带。
课前准备 :
1.学生查找与课文有关的资料,预习课文。
2.教师准备好相关的图片。
3.准备生字书写的多媒体演示。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出示资料袋中的图片)瞧,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
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他们分别是哪个民族的,让他们自我介绍一下吧!,出示相关词语:傣族 景颇族 阿昌族 德昂族
2.顺势切入,初读课文
清晨,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早早地起了床,迎着朝阳,踩着露珠,蹦蹦
跳跳,高高兴兴地朝同一个地方走去,他们要去哪呀?(我们的民族小学)对,那可
是一个充满欢笑,美丽而可爱的地方,今天咱们一起去走一走,看一看,保证你们去
了就舍不得离开。
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趣味识字
1.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坪坝 傣族 阿昌族 德昂族,摔交 穿戴 招引 蝴蝶
孔雀舞 铜铃 粗壮 凤尾竹
2.指名读,正音。
3.开火车,练读。
4.做游戏巩固识字。
5.同桌相互听读课文,在读中巩固识字。
朗读感悟
1.学生逐段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同桌间互相说说读了这一段知道了些什么?
2.组织朗读比赛,你最喜欢读哪段,读出你的感情来。
第二课时
朗读感悟
1.读读说说,学习第一自。
a、自读感悟
请同学们轻声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根据下列提示展开想象,读后交流描述:早晨,同学们来上学了,我好象看到了这样的情景:。学生读后交流描述。
b、指导朗读:早晨的校园多美啊,你喜欢这时的校园吗?那么就把你的喜欢的情
感用你的朗读来表达出来吧。
学生自读自练,指名交流。
2.读读说说演演,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a、你喜欢这所民族小学吗?
分组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说出喜欢的理由,如:上课时民族小学的学生读课文非
常好听,下课时他们尽情嬉戏,非常快乐等等。b、这读书的声音究竟有多好听啊?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引导学生理解“窗外十分安静……”一句,体会正因为同学们读书的声音非常好听,所以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不飞了,猴儿也来了。
C、情景表演:几个小朋友分别扮演树枝、鸟儿、蝴蝶、猴子,请“它们”做评委,其他小朋友感情朗读第二、三自然段,如果读得好的话,“它们”就如课文所示,围
拢过来静静地聆听。
d、激情朗读:同学们读得可真好,为了鼓励大家,今天老师允许大家一起和民族
小学的小朋友一起游戏,你想玩什么?
引导学生口述,再朗读该部分、读读画画,学习第三自然段。
a、同桌互读。
b、联系前面的课文,带着你的感情,放飞你的想象,画画你脑海里的民族小学。复习生字
1.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通过已学过的生字帮助巩固新学生字,如提土旁
加平还读píng,虫字旁加胡依然读hú。注意渗透偏旁表义的思想
2.边用课件演示要求写的十二个字,边指导书写。
3.学生写字,教师相机指导,组织评议。
拓展活动
民族小学的许多学生都很想和大都市的小朋友交个笔友,他们很想知道你们是否
喜欢他们热爱的民族小学,也很想了解你们的生活。请小朋友们给他们写封信,这样
他们就可以通过你们获得更多的信息了。
板书设计:我们的民族小学
民族小学(美丽)
各民族学生团结(好学)
教学反思: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激发了同学们对了解各个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兴趣。此文章来自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 原文地
址:
第三篇:三年级上册《我们的民族小学》教案
1、我们的民族小学
教材简析:
课文描写了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这是一所美丽的、充满欢乐的学校,反映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3.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重点难点
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难点是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词句的表达效果。教学准备:
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教材上图片展示法、启发谈话法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不同的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下面我们举行一个“少数民族风情”展示会,请你展示自己的民族特色,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2、视学生介绍情况,教师详细地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3、评选最佳学生,颁发小奖品(12支铅笔)。由学生熊江、肖宇轩带领。
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就有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参观一下?
2、板书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
3、教师用手机配乐范读课文。
三、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3、教师相机写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该提示。
坪坝(bà)绒球花 傣(dǎi)族 景颇(pō)族 阿昌(chāng)族 德昂(áng)族 绚丽多彩 蝴蝶 孔雀舞 摔跤(jiāo)山狸 凤尾竹 摇晃(huàng)
四、分组朗读,组间比赛
1、作者是怀着什么样的感情来写这篇文章的?(自豪、赞美)你从哪里体会到的?讨论交流。
2、出示句子:从教材中寻找,鼓励找对了的学生。(1)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
(2)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
3、谁呢读好这几句话?各自练习读,赛读。
五、巩固字词,指导书写。
1、指名读生字。做游戏巩固字词。
(1)“贴字”游戏:教师出示图片,请小朋友根据图片(课后小资料图片)找到和图片有关的生词。
(例:傣族姑娘的图片下就可以贴“傣族”“孔雀舞”。)(2)玩找字游戏:抽出生字,教师读生字,小朋友找到相应的生字。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1)学生自己识记,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舞”。师范写。
“戴”,半包围结构,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结合紧凑。
“蝴”左中右结构,相互要靠近些。“蝶”字要注意右旁的构成。
“雀”字“小”字下边的撇(丿)要长些。舞”字中间四竖要写短小、靠拢些,第三横要长些,整个字第十三画是撇折。(2)学生练写,师随机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开火车认读生字、新词。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知道了作者是怀着自豪赞美之情来写这篇文章的。这一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看看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自豪的情感呢?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 读读说说,学习第一自然段。(感受学校的美和团结)
1、自读感悟:请同学们轻声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读着这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指名说。
2、根据下列提示展开想象,交流描述:
早晨,同学们来上学了,我好象看到了这样的情景:
。学生读后交流描述。
3、指导朗读:早晨的校园多美啊,难怪作者会如此的喜欢他们的学校。你喜欢这时的校园吗?那么就把你的喜欢的情感用你的朗读来表达出来吧。
学生自读自练,指名读,交流评议。
△ 读读说说,学习第二、三自然段。(感受学生上课的认真及下课玩耍时的快乐)
引:还有哪些地方让小作者感到自豪的?
1、分组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说出自豪的理由,如:上课时民族小学的学生读课文非常好听,下课时他们尽情嬉戏,非常快乐等等。
2、这读书的声音究竟有多好听啊?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读一读。
先提问熊江,翟丽萍等学生。利用教材出示句子:
大家一起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步摇了,鸟儿步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
指名读(殷悦、李锦锋、文利蝶),评议 师:难怪窗外十分安静啊,正是因为同学们读书的声音非常好听,所以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不飞了,猴儿也来了。一起来读一读这段话吧。
1、小作者喜欢那儿的课间活动吗?你从哪儿看出来?那就来读一读吧!
(利用教材出示句子):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指名读(杨雪英,王思文),评议,齐读。
2同学们,让我们带着感情,放飞我们的想象,一起来读一读2、3自然段吧。
△第四段(进一步感受自豪之情)
1、利用教材(出示句子):
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指名读,齐读。
2、齐读全段。
三、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读着读着,我们都已被这所边疆的民族小学深深地吸引住了。让我们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读一读,背一背,深深地记到我们的心里去吧!自由背,指名背,同桌互背。
第三课时
《我们的民族小学》课后练习与讲解
一、看拼音写词语。
蝴蝶
平坝
孔雀舞
二、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铜钟
()的枝干
()的老师
()的服装
()的猴子
()的同学
三、找一找,下列句子中的哪个字写错了,在括号里改正过来。
1.大家穿带不同、语言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2.同学们向高高漂扬的国旗敬礼。()
四、抄写课文中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读一读,写一写。
坪坝
穿戴
打扮
欢唱
招呼
飘扬
敬礼
蝴蝶
好奇
孔雀舞
游戏
招引
热闹
古老
铜钟
粗壮
凤尾竹
洁白
摇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朗读课文后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
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______________的民族小学。
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______________的民族小学。
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______________的民族小学。
七、想一想,下面句子中带点的词语能替换吗?
1.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2.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
八、你知道吗?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数千年来,经过长期的分化、融合和发展变化,最终形成今天的汉族和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满等55个少数民族并存的局面。其中少数民族约占我国总人口的8%。56个民族和睦相处,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
九、动动脑
课文是在什么情况下写小动物的,为什么在赞美民族小学的语言文字中还要写这些小动物呢?
十、拓展活动
我们钟山小学也算是民族小学,其他民族小学的小朋友很想知道你们是否喜欢他们热爱的自己的民族小学,也很想了解你们的生活。请小朋友们给他们写封信,这样他们就可以通过你们获得更多的信息了。学生写信后可以在学习园地里展示。教师从乡内选择一所小学的学生与本班同学开展“手拉手结对子“活动,比如土埠小学。
板书设计:
美丽
我们的民族小学
友爱(自豪 赞美)
和谐
教学小结:
教学反思: 整堂课总体感觉教学环节还是比较清晰的,重点也挺突出。一些教学设计比较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很能抓住他们的注意力。但我也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的语言有时还显得有些繁琐。其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提问语言、过渡语言、激励语言都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教师细心斟酌,多加锤炼,精心准备。这样,才能在课堂上调动起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课堂上快乐地学有所得!
第四篇: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我们的民族小学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我们的民族小学学习目标
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学习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学习难点: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词语卡片。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就有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参观一下?
2.板书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
3、教师范读。
二、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该提示。
4、读了课文后,你觉得这座民族小学与我们的小学有什么不同?学生议一议,教师小结。
三、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这座民族小学的美,从哪里能看出来?同学们找一找,画一画,说一说。学生读后,说的可能有:
环境的美:路上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大家穿着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
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大家一起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窗外„„
人的美: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的和德昂族的,还有汉族的。
2、这是一座美丽的学校,还是一座怎样的学校?再读再议。
学生读后,说的可能有:团结、友爱。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地方来读一读,培养从阅读中感悟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学习习惯。
3、这座小学是一座边疆的民族小学,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提示:找与我们的学校不同之处。
四、整体回顾,细读品悟,感情朗读。
1、“我们的民族小学”给你的印象怎样?交流感受。
学生说后,老师引导学生感情朗读。
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自己喜欢的地方吧。
展示读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2、现在,让我们仔细看看他们上课的情景吧。
a.“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b.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
c.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
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仿佛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
反复朗读这几句话。
d.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么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读有关句子。
3、小结: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他们上学路上、课堂学习、课余玩耍的情景,感受到这是一座美丽、团结、友爱的边疆小学。你喜欢这座民族小学吗?请对那里的学生说几句话吧。
五、布置综合性学习作业。
1、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2、你们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让我们把每天的课余
第五篇:三年级语文上册《我们的民族小学》教案专题
三年级语文上册《我们的民族小学》教
案
课
题
我们的民族小学
教学目标
.认识“坝、傣、昌、昂、跤”5个生字。会写“坪、坝、戴、招、蝴、蝶、孔、雀、舞、铜、粗、尾”12个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戏、招引、热闹、古老、铜钟、粗壮、凤尾竹、洁白、摇晃”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4.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表达的效果。
教具准备
.有关少数民族的资料。
2.生字卡片。
导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预习提纲
.借助字典等工具书解决生字,读熟课文。
2.通过上网等渠道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的资料:
(1)有哪些少数民族?
(2)少数民族服饰图片。
(3)少数民族生活习俗及和睦相处的故事等。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同学们,告别了两个月短暂而又漫长的暑假生活,我们又回到了熟悉的学校。久别的校园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同桌交流)
2.师生一起总结:我们的校园处处充满了生机,有宽敞的,美丽的(花坛),还有我们在操场上留下的(欢声笑语)„„这些无不勾起我们对学校喜爱之情。(括号里的内容由学生畅所欲言)
3.大家知道吗,在我们祖国的边疆,有一所民族小学,这所民族小学与我们所在的小学有什么不同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新的课文——《我们的民族小学》。(板题,齐读)
二、歌曲热身,举行“民族风情展示会”
师: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不同的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下面就请同学们大显身手,展示自己课前预习时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组内展示交流。
2.组内推荐代表上台展示介绍。
3.教师补充资料。
视学生介绍情况,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4.评选最佳学生,颁发小奖品。
三、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了解了那么多的民族风情,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要求:
(1)立起课本,摆好读书姿势。
(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或难读的地方,可以查字典,也可以随时和老师打招呼。
2.检查识字
(1)请同学们找出“坝、傣、昌、昂、跤”等字在文中所在的句子。
(师出示句子生认读。)
(2)出示带生字的词语:
坪坝 傣族 阿昌族 德昂族
摔跤
穿戴
招引 蝴蝶 孔雀舞 铜铃 粗壮 凤尾竹
①指名读,正音。
提示“傣”读“dǎi”;“昌”读“chāng”
②归类强化:
坪坝:方言词,一般指平坦的场地。场地与土有关,故从土。
蝴蝶
铜铃:怎样记?(形声字的方法,左形右声。)
③开火车练读、小组赛读。
四、巩固字词,指导写字
.学生自主观察每个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舞”。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戴”:半包围结构,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结合紧凑。
“蝴”:左中右结构,相互要靠近些。
“蝶”:要注意右边的构成。
“雀”:会意字,从小从隹(zhuī),隹古书上指短尾巴的鸟,小隹为雀,本指小鸟,引申为鸟类。“雀”字构形美观,“隹”字单人旁的一撇由左上斜拉托住上面的缺钩“小”,书写时要注意字形的变化。
“舞”:中间四竖要写短小、靠拢些,第三横要长些,整个字第十三画是撇折。
3.学生写字,师巡导。
4.组内展示交流。
五、熟读课文,理清顺序
.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2.组内交流。
3.师生随机小结并板书。
课文先写(上学路上和来到学校)的情景,再写(课上和课下),最后点题(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
板书:上学路上,来到学校----上课、下课----点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理清了的脉络,这节课就让我们在读中去感受民族小学的独特所在。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一)细读品悟第1自然段
.自由朗读,边读边想:你好像看到了什么样的情景?
2.学生读后交流。
3.指导朗读:早晨的校园多美啊,你喜欢这时的校园吗?那么就把你的喜欢的情感用你的朗读来表达出来吧。
重点解读:比较句子,体会描写的具体性。
(1)早晨,从各处走来了许多小学生„„
(2)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
(通过繁简句的比较,体会到描写要具体,而且要抓住事物的特点,如“山坡”“坪坝”“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都是极具西南边陲山区特点的景物。)
比较句子,体会“的字结构”的运用特点。
(1)„„走来了许多少数民族的小学生。
(2)„„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傣族的小学生,有景颇族的小学生,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小学生,还有汉族的小学生。
(3)„„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还有汉族的。
(第1句过于概括,第2句表述赘余,第3句运用“的字结构”显得既具体又简洁。通过品读与体味,让生进一步加深“的字结构”运用上的理解。)
(4)学生练读、赛读,读出赞美之情,读出各民族团结友爱之情。
(5)学生试背。
(二)换位议读第3自然段
师引入:“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请各自轻声朗读第3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下课玩耍的?
.学生各自读文,然后交流。
2.抓重点句子议读感悟。
(1)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大家一起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
师:这读书的声音究竟有多好听啊?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
引导学生理解“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听着同学们读课文”一句,体会正因为同学们读书的声音非常好听,所以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不飞了,猴儿也来了。
3.换位思考: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
(1)同桌交流。
(2)情景表演:几个小朋友分别扮演树枝、鸟儿、蝴蝶、猴子,请“它们”做评委,其他小朋友感情朗读第二、三自然段,如果读得好的话,“它们”就如课文所示,围拢过来静静地聆听。
4.出示句子: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师:作者在这里也没有具体描写课间活动的情况,却又写了小鸟、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再次体会间接描写的作用及其情趣)
5.民族小学的学生课上学得用心,课下玩得开心,让我们开心地齐读第三自然段。
(三)点题抒情第4自然段
.课文学到这儿,你对这所民族小学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交流感受。
可围绕以下几方面交流:
(1)校园美丽——小路上的花儿美,学生的不同民族服装美;
(2)民族团结:民族不同、穿戴不同、语言不同、习惯不同,都成了好朋友;
(3)生活快乐:课上认真读书,课下尽情玩耍,连小动物也来聆听和看热闹„„
2.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团结的民族小学,多么快乐的民族小学生,难怪作者如此自豪,就让我们带着这种自豪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感情朗读,比赛背诵
.自由选择段落感情朗读。
你喜欢哪一部分就读哪一部分。
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四、作业超市
.综合性学习
你们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让我们把每天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可以用日记的方式来记,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来记,还可以画图画,以后我们再来交流。
2.把文中的好词佳句抄在积累本上。
板
书
设
计
我们的民族小学
校园美丽
民族团结
生活快乐
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