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云老师:《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评析

时间:2019-05-13 02:01: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云老师:《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评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云老师:《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评析》。

第一篇:小云老师:《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评析

——《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评析

设计理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一课程定位突出了语文课程的独当之任是要实现儿童的“言语习得”。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关注文体特点,更要在品味文字的同时揣摩作者的表达方式,并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理解文本内容、体悟表达方式,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了解双龙洞各景点的特色,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2、揣摩作者将景点特色写具体的方法及独特的结构方式,感知游记类文章的特点及写法;

3、引导品读感悟,仔细观察,大胆想象,尝试解说,学做“小导游”。流程设计:

一、引出话题巧激趣

1、同学们,知道导游是干什么的吗?

2、如果你就是一位导游,现在接到了一项任务——带领游客游览浙江金华双龙洞。出发前,你得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3、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做小导游,叶圣陶爷爷将成为我们此次学习历程的特别顾问。【评析:孩子对游玩常常乐此不疲,让孩子学习做小导游能激发起孩子学习的欲望。如此导入新课,达到了“课伊始,趣亦生”的效果。教者紧扣文本特点,从儿童的兴趣出发,从“语言文字的运用”出发,既能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又明确了学习的目标。】

二、游览路线要了解

1、准备工作的第一件事是安排好路线,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叶圣陶爷爷的游览路线,谁来说说?(板书游览路线和各景点名称)

2、我们跟随叶圣陶爷爷欣赏了一路风光,哪一个词最能概括叶圣陶爷爷对眼前美景的感受?

3、如果你就是小导游,该怎样向游客介绍这“明艳”的景色呢?(抓住“明艳”一词回忆一路优美的风光,引导孩子说出一路看到的景物及景物的特点。)

【评析:对游览路线的回顾非常重要,既是对全文的一个整体把握,也为下面学做小导游作了有效的准备。对课文第二自然段“一路风光”的复习亦很有必要,让学生抓住主要景物及景物特点对课文内容进行复述,也是为学做小导游作了有力的铺垫。】

三、景点特色须熟知

※ 披文入境,感受空隙之“小”

1、做好小导游,最重要的一件事当然是要对每一处的景点了如指掌。通过初读课文,你觉得哪个景点最惊险最刺激?为什么?

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5自然段,找找看,哪些词语能让我们体会到孔隙的小?

3、叶圣陶爷爷真不愧是大师,光用文字就能让我们身临其境,如果你也贴在小船里进入孔隙,会怎么做?心里什么感觉?能读出你的感受吗?

4、要说孔隙的特点,一个字便能概括——“小”,可就是这个“小”叶圣陶爷爷却洋洋洒洒写了这么多,还从多角度来写,你觉得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引出侧面描写)

※ 合作探究,感受写法之“妙”

5、不止如此,叶圣陶爷爷在介绍其它景点时还用到了许多方法,你能发现吗?请大家小组合作学习第四、六、七自然段,像我们刚才所做的一样,抓住重点词句去朗读、去发现、去品味。

集体交流(板书各景点特色及方法):

⑴洞口:宽

(打比方)

⑵外洞:大

(打比方

想象说明)⑶内洞:黑、大、奇

【评析: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表明,读写分家将徒然浪费时间和人力资源。新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的阅读教学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引导儿童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同时,让他们去探索文本形式的秘密,触摸作者表达方面的秘妙,如此便能加强听说读写之间的联系,为阅读和表达之间架设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 迁移想象,感受内洞之“奇”

6、重点感受“奇”(出示句子):“其次是些石钟乳……也很值得观赏。”

① 仔细读读这段文字,你觉得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奇在哪?

②“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什么意思?

③ 拓展小资料:双龙洞内石钟乳、石笋众多,造型奇特,布局巧妙,有“黄龙吐水”、“倒挂金钟”、“彩云遮月”、“天马行空”、“海龟探海”、“龟蛇共生”、“青蛙盗仙草”、“寿星与仙桃”…… 幻化多变,使人目不暇接,宛若置身水晶龙宫。

7、欣赏不同的石钟乳和石笋图片:各位小导游,你们知道吗?导游工作时经常还要解答游客们各种各样的疑惑,问题来了,都说双龙洞里的石钟乳和石笋很奇特,有的像这个,有 的像那个,我怎么看不出来,你能看出来吗?请用以下句式写出你的观察和想象。

出示句式:你瞧,那石钟乳(石笋)有的像,; 有的像,;有的像,……

【评析:小资料的呈现,让学生欣赏到了形态各异的石钟乳和石笋图片,这种适时的拓展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拓宽了学习的空间,也能调动起孩子们言说的欲望。想象是儿童心灵的游戏,让他们在观察中张开想象的翅膀,并提供平台让他们写出自己的所见所思,就是让他们经历一次语言运用的愉快旅程。】

※ 对话作者,感受双线之“妙”

8、到此,我们总算游完了整个路线,可这一路与我们相伴的还有另外一个会唱歌的导游,它是谁?请迅速地到文中找找写溪流的句子,想一想,如果要在黑板上画出小溪流向的线路图,该怎么画呢?

9、(指名学生发言,教师画小溪流向示意图),仔细观察板书,你有什么发现吗?你能猜到叶圣陶爷爷这样写的用意吗?

四、激情解说我能行

1、各位小导游们,做了那么多准备工作,终于要出发了,这次我们要来进行解说接力游戏。

2、出示游戏规则:

① 整个行程分8个部分,用抽签的方式选出每组要解说的内容;

② 解说词由小组合作完成,可结合资料,可引用文中语句,也可自我创新,解说时间控制在1分钟左右;

③ 每组推选一位解说员参加解说接力。

3、小组准备。

4、模拟解说。

5、自由评价。

【评析:此时让学生玩一玩“解说接力游戏”,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情。通过前面对游览路线的了解,对景色特点的赏读,对表达方式的感受,学生就如何做小导游已有了充分的知识储备。美国有一句格言:我听见就忘记了,我看见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学生通过“解说接力游戏”的语言实践能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实现了“言语习得”的核心目标。】

五、总结方法我会用

1、同学们,今天的这节课真是一次紧张有愉快的旅程,你们都有些什么收获呢?如果

你去某地旅游归来,想将所见所闻写下来的话,你能从我们的特别顾问叶圣陶爷爷写的这篇《记金华的双龙洞》中学到什么呢?

2、课后延伸:我们的家乡高邮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古城,被誉为“东方邮都”,这里有迷人的自然风光、令人向往的名胜古迹、丰富的物产资源,还有引人入胜的民间传说,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选择喜欢的视角,借助搜集资料、亲身游历、实地寻访等方式,精心创作一篇导游词。

【总评:李老师的教学设计凸显了“以语言文字运用为中心”。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者不仅引导孩子们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更让学生知晓了作者在观察、构思、表达等方面的匠心,并能借助“小导游”的形式让学生尝试运用例文的语言进行再创造,把作者笔下的景点用自己的方式介绍出来。相信孩子们经历了这样的“语言运用”之旅后,对叶圣陶笔下的“金华的双龙洞”的景点特色能够了然于胸,对如何做导游能够有极为充分的认识,并能习得游记的表达方法,将来能够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第二篇:记金华双龙洞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3.记金华的双龙洞

施辉煌

一、教学目标

1、会读“浙、桐、簇”等13个生字,正确书写“浙、臀、稍”等生字。要正确区分簇与族

字的发音以及“蜒”与“蜓”、“擦”与“登”的书写。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内容(3、5自然段)。

3、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学会给文章编提纲,掌握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

4、通过朗读课文与查阅工具书,理解“新绿、明艳、时而、蜿蜒”等重点词语。

5、在朗读中感受金华双龙洞的特点,体会作者游览时的心情。

6、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学会给文章编提纲,掌握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

在朗读中感受金华双龙洞的特点,体会作者游览时的心情。

四、课时安排:3课时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

1、了解双龙洞外洞的特点以及由外洞进入内洞的方式。

2、了解作者路上所见所感,体会山间美景以及作者游兴之浓。

2、通过朗读,感受体会双龙洞外洞的奇特、险峻。

3、有感情地朗读第五段,并背诵。

4、学习给文章编写提纲。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1、师生用对话的方式回顾作者游览双龙洞的路线。

2、师板书

(二)品读山色之美。

抓住关键词语粉红色、新鲜、明艳、精神、或浓或淡,在朗读中体会山间纯色之美。师板书

(三)感受溪流的变化。

抓住”时而„„时而„„时而„„”,感受溪流的变化,体会作者愉悦的心情 师板书

(五)体会外洞的险峻。

抓住由外洞进入内洞的方式与作者“坐”船时感受体会孔隙之小。师板书

为乘客编写一份坐船时的注意事项。板书设计:

3.记金华的双龙洞

第三篇:《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要求:

1、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练习给课文编提纲。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以及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

教学难点:理清课文的条理,练习给课文编提纲。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要点:导学4-8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上节课,老师和大家一同坐上了开往金华双龙洞的旅游车。在途中我们听到了导游小姐的热情介绍,欣赏到了美丽的途中风景。迎着溪流我们来到了双龙洞洞口。今天这节课,我们请导游带大家去双龙洞洞内看看,领略一下那奇特、美丽的自然景观,大家愿不愿意?(愿意!)

二、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读后回答:作者游览双龙洞的顺序是怎样的?你是从哪些词看出来的?

(答后归纳板书: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三、导学课文第4自然段。

1、生大声朗读第4自然段,然后回答:

①你读懂了什么?

②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师梳理归类:

a、外洞有哪些特点?从哪些词句可以体会到?

b、作者是怎样写出外洞高、宽、大的特点的?

2、学生自读、自写、自划后,同桌讨论上述问题,师巡回辅导。

3、指名释疑,其他学生评议、补充。

(师归纳板书:高、宽、大)

4、指导朗读训练:

a、指名读这段话,读后评议朗读效果。

b、男、女生比赛读这段话。

5、指名当小导游,模拟导游的语言、动作、神态,向同学们推介外洞这一景点。小导游介绍完毕后,教师引导学生评议。

四、自学第5自然段

过渡:刚才,我们通过自读自悟,了解到外洞的特点。再加上小导游风趣的介绍,使外洞在我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呢?请大家先自由朗读第5自然段。然后,结合课文内容,向大家详细介绍由外洞进入内洞的方法。

1、学生自由读第5自然段,师巡回辅导,纠正学生的读书姿势。

2、指名当小导游,结合多媒体课件(大屏幕显示由外洞进入内洞的情况)和课文内容,介绍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

3、小导游讲完后,师引导全班学生评议补充。

4、同桌间互相给对方当小导游,介绍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

5、归纳小结:指名说说,刚才通过自已读书,自已当小导游,你了解到孔隙有哪些特点?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师板书:小、窄、矮)。

6、指名感情朗读你想读的句子,并说说自已是怎样做到读得有感情的?

五、导学6-8自然段

过渡:通过刚才惊险的水上之旅,我们终于来到了内洞。内洞的景色又怎样呢?请大家默读第6-8自然段。

1、学生默读第6-8自然段。

2、学生读后质疑问难,师梳理归类。

a、内洞有哪些特点?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b、为什么说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3、学生自思后,同桌讨论,然后指名回答。

4、师归纳小结板书:大、黑、奇

5、组织朗读训练

a、学生自读后,指名读,读后评议。

b、师与生比赛读。

6、指名当小导游,向同学们介绍神奇的内洞。

六、课堂小结,渗透教育:

听了刚才几位导游的介绍,通过你自已的学习,你对金华的双龙洞有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你此时想说点什么吗?(学生自由发表赞叹)

七、布置作业:

抄课后生字词。

第四篇: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中滩中学小学 哈佳君

教材解读

本文是 叶圣陶先生早年写的一篇游记。作者首先开门见山,直接点明游览的时间和地点,然后按游览的先后顺序,依次描写了去双龙洞途中的风光和双龙洞洞口、外洞、孔隙、内洞的特点,最后写出洞。行文中还有一条线索,即作者多次写到水。以上两条线索十分清晰。

在记叙中,作者的语言朴素,真实可感。如写外洞的宽敞,用“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来说明,写内洞的大,用“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来比拟,写孔隙则以自己的好奇和“挤压”的感觉,真实地写出窄小的特点。

教学要求

1.通过阅读,感受金华双龙洞自然景观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2.通过感悟按课文记叙的游览顺序,学习有条理叙述的表达方式,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和朴实。

教学重难点

学会运用恰当词句描绘事物和表达情感的写作方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交流:同学们,你们喜欢去旅游吗?你都去过哪些地方旅游过?

2.小结: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多出去走走,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见识,可以感受大自然的奇丽壮观。今天,我们就跟随叶老先生继续到浙江金华的双龙洞游玩,好不好?

3.板书课题,齐读

二、复习旧知 1.填空

这篇课文的体裁是(),课文是按()顺序写的,先后描写了金华双龙洞的()、()、()、()。

2.回顾

叶老笔下描写的路上景色虽然简洁但是非常漂亮,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双龙洞洞口的特点和外洞的特点又如何呢?

三、赏析孔隙

1.师生对话,猜测“孔隙”的特点 2.学生自由默读课文第五段,边读边划出:能表现孔隙窄小的句子。

3.班内交流

句子一: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1)学生读说体会

(2)比较句子,学生说说哪个句子好?好在哪里?

(3)思考:这段话仅仅是在写小船的小吗?作者实际上是在写什么?

(4)指导朗读

(5)小结:作者并没有用具体的数字写孔隙的窄小,而是用看到的小船的小衬托出孔隙的窄小,这种写作方法真好!

句子二: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

(1)学生读说体会

(2)引导学生理解“挤压”一词(3)指导朗读

(4)小结:作者通过描写自己内心的感受来说明孔隙的窄小。句子三: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

(1)学生读说体会

(2)交流:“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谁能把这个双重否定句改成陈述句?这句话又告诉了我们什么?

(3)指导朗读

4.小结:同学们,作者通过描写小船的小和过孔隙的感受侧面衬托出孔隙的窄小,读完后,让人印象深刻,仿佛自己也坐着小船同作者一起过了一次孔隙,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身临其境”。

5.指导朗读,再次感受孔隙的“险”。

四、赏析内洞

1.学生默读课文第六段:边读边划出表现内洞特点的句子。2.班内交流 句子一: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

(1)学生读说体会(2)指导朗读

句子二:在洞里走了一转,觉得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

(1)学生读说体会

(2)图文解说,理解“进”

(3)比较描写内洞和外洞的句子,再次体会内洞的大。句子三: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

(1)学生读说体会

(2)想象说话,理解“双龙洞”名字的由来。

句子四: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1)学生读说体会

(2)出示图片欣赏内洞奇特景观(3)指导朗读

3.小结:作者在写这篇游记时,将见闻和感受相结合,把各个景点的特点巧妙地呈现在我们眼前,仿佛我们也身临其境,这种写作方法真好用!

五、总结升华

1.学习过渡句,体会过渡句的作用 2.交流:游玩之后的感受 3.总结写作方法

(1)按游览顺序记叙,恰当运用过渡句,使文章条理清楚,结构严谨。

(2)分清主次,抓住景物特点进行具体细致的描写。(3)在对景物的描写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六、读写结合

学习文中的写作手法,任选一题写一写。1.以导游的身份向爸爸妈妈介绍金华双龙洞的景色,并请他们提提意见和建议。

2.请以导游的身份写出介绍金华双龙洞的导游词。

3.你曾经到哪里旅游过?选一处仿照本文的写作方法,按照游览的顺序写一写。

《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1.知识储备不够是导致本节课不成功的首要原因

知识储备不够,对学生启而不发的现象束手无策,不善于引导学生换个角度思考问题。

知识储备不够,对学生知识面的拓宽和能力的提高已成瓶颈,只会就内容讲内容,就问题解问题。

知识储备不够,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只能成为一句空话,怒其不争的同时应该多多思考自身问题出在哪里,学生才是无辜的受害者。

2.备课不充分是导致本节课不成功的主要原因

备课不充分,对环节设计和小结过渡设想不周到,重复话语较多,条理不清楚,感觉乱糟糟的。

备课不充分,对学生知识的储备了解不到位,总感觉学生应该知道的知识却一问三不知,当然,也说明我们平时的积累太过无序和不务实。

备课不充分,对时间的掌控总是不乐观,随意性太强,前松后紧的情况总是发生。备课不充分,录课时间安排不合理,与大课间活动冲突,噪音过大,严重影响教师作课和学生听课的心情和热情。

3.学生的点滴进步是我永不懈怠的警示器

研读《泥人张》一课时,学生不会抓重点词句品读感悟,更不会批注。我不敢再松懈了,借用课文加以训练,虽然批注效果还不明显,但是抓住重点词句品读的意识有了,我比较欣慰。

课下交流时,学生能举《珍珠泉》的例子和我讨论溪流变化的原因,举《颐和园》的写作方法和我交流本课的表达方式,举旅游所见和我分享溶洞的奇特美景,我甚是高兴。

为了孩子,我们必须静下心来,学习,思考,改变!

第五篇:记金华双龙洞教学设计

记金华双龙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浙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能复述“双龙洞”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壮观。

3、领悟按游览的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积累语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游记,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情融于景,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和品赏大自然的情趣。全文结构严谨,内容安排井然有序,依次写了游金华双龙洞时的路上见闻、游外洞、由外洞进入内洞、游内洞的所见所闻所感及乘船出洞的情况。两条线索有机交融、贯穿始终。同时,作者观察仔细,描写形象生动,景物特点鲜明,不失为一篇写景佳作。教学重难点:

1、理清课文的条理,练习给课文编写提纲。

2、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以及作者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的。教具准备:录像带、投影片 教学课时:两课时 导学案

一、我来了解一下作者 叶圣陶(1894—1988年),原名叶绍钧,江苏关县人。他从“五四”时期开始创作,作品很多,著名的短篇小说有《隔膜》、《城中》,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1957年,他60多岁时,游览了金华的双龙洞和冰壶洞,写了《记金华的两个岩洞》这篇游记。本文是从这篇游记中节选的,节选时略有删改。原文现收在叶圣陶的散文集《小记十篇》里。

二、我能将本课的词语自己写会。

浙江 簇拥 呈现 色彩明艳

溪流 山势 仿佛

孔隙

臀部 稍微

额头

擦破 石钟乳

价值 源头

三、我要认真地读课文,试着完成下面的练习。

1、《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课文按照()的顺序依次写了()→()→()→()→()→()的情况。

2、金华的双龙洞的路上景色特点是明艳,外洞的特点是(),内洞的特点是(),连结外洞和内洞的是孔隙,它的特点是()。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上一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弄清了作者的游览顺序,了解了作者先写了路上的景色和洞口、外洞是怎样的等内容。

2、谁还记得作者的游览路线是怎样的吗?外洞、洞口各有什么特点?(结合板书:引导学生说,先指名说,再各自练说)3、沿途的景色如此迷人,洞中的景物更值得一看,让我们和作者一道去玩赏、领略,好吗? 4、过渡:从外洞到内洞要经过一段路,这就是孔隙,那么什么叫孔隙?(出示投影片,指导学生理解“孔隙”)

二、教学第四段。

1、这孔隙有什么特点?请同学默读第四段,边读边想。2、读后问: ①作者用什么方法通过孔隙?(小船)这样小的小船通过孔隙说明了孔隙有什么特点?(孔隙窄板书:窄)

②人卧在船上后那个样子是怎样的?用“--”划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仔细体会一下。人要这样贴着船才能通过孔隙又说明了孔隙有什么特点?(孔隙矮板书: 矮)

③那么,坐小船经过孔隙时的感觉是怎样的?用“~~”划出有关的句子,出示“眼前昏暗了......挤压过来。”一句,自由朗读, 读后问:“挤压”是什么意思?(挤过来,压下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从这又说明了孔隙还有一个什么特点?(孔隙险板:险)3、小结:从这一段的理解可以知道孔隙的特点是......(指着板书理解)4、设计引读:孔隙很窄,只有......;孔隙很矮,只要你.......体会孔隙的特点。(按课文写孔隙特点的内容设计)

5、下面我们再来欣赏录相,亲自看看孔隙是怎样的和人怎样进出孔隙。

6、作者就是这样先写出孔隙的窄,再写孔隙的矮,最后写孔隙的险的特点的。试按这样的条理练习背诵这一段,先自由练背,再指名试背,互相背。

三、教学第五、六段。

1、过渡:经过孔隙就进入了内洞,内洞又有什么特点呢? 2、默读第五段,思考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了什么? 3、指导理解每句话讲了什么,并结合理解“变化多端”、“颜色各异”等词,理解“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一句,概括出内洞的特点。(板书:黑、奇、大)4、内洞确实很黑、很奇、很大,观看录相,欣赏体会。

5、下面请同学再仔细朗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内洞的?

6、读到这里,你知道双龙洞名的来历吗?哪个句子讲明了?指名读出有关句子,再相机点题。

四、作者游完了内洞,又排队出了洞,你能用上第五自然段的有关句子来说说怎样出洞的吗?出示幻灯,学生先说,再指名说。我排队等候,又仰卧在小船里,出了洞。

五、小结:

同学们,通过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这一课,我们欣赏了双龙洞的美丽奇特,领会到了祖国山河的可爱。课后大家要认真读读课文,好好欣赏欣赏。有机会,我们亲自到双龙洞去游一游。

六、板书设计:

3、记金华的双龙洞

景象奇异

沿途风光→洞口→外洞→孔隙→内洞

高大 窄小 黑大

下载小云老师:《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评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云老师:《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评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4.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 课时内容:精讲课文 课时目标: ⒈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⒉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以及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的。 ⒊ 体会作者的游览......

    《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二课时教案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讲解理解课文 课时目标: 1、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外洞特点以及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 2、感受双龙洞的雄、奇、险,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3、有感......

    《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共5篇]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双龙洞的游览顺序,理解字词;培养学生思考、表达和搜集材料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从学生的感受出发,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读中悟,体会“双龙洞”......

    《记金华的双龙洞》课时教学设计1

    《记金华的双龙洞》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练习给课文编提纲。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

    《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了解从金华去双龙洞的路上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制作一张游览示意图。 3、学会本课生字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教养:⑴ 学习本课生字词,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⑵ 按游览的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和主要内容。⑶......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练习给课文编提纲。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 2,学科:小学语文 3,课题:记金华的双龙洞 4,课时:2 5,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 1,查百度网站收集有关金华双龙洞知识和图片。 2.查百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