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细节在新闻通讯中的作用
细节在新闻中的作用
——细节,通讯中的闪光点
08级新闻本科一班
李玉婷
指导老师:张俐 【摘要】有人说:“细节是通讯的生命”。的确,较之于消息,通讯比较详细和完整。立体地再现新闻事实,没有足够数量的细节,就没有详细与完整,又何言立体和再现。所以选准用好细节,对人物通讯的写作至关重要,不可忽视。细节描写在文学作品和新闻作品中都有着独特的魅力。一篇好的通讯若是要想让受众如同身临其境,细节的巧妙运用是关键。可以这么说如果通讯中的主题和结构是枝干,那么细节就是那枝头盛开的繁花。细节在通讯中起到的是画龙点睛的作用,它会让事件更完整,人物更丰满,使得通讯更加生动鲜活、真实可信。不得不说,细节是通讯的闪光点。
【关键词】通讯 细节 运用 生动鲜活 真实可信
细节,存在于生活之中。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事物的本质,也展现着人们的精神风貌。由于生活是由众多的有机结合的细节编织而成的,因此生活的画面才那么五光十色,才那么富有让人目凝神迷的色彩。钱钟书先生说过,人类观察事物有两种方式:一是“乘飞机下眺式”,视野广,但对具体事物看得不真切;一是“踏实的逼视者”,虽然不及俯瞰式那样宏观,但看得细,有真切感。而通讯需要的正是这种踏实的逼视者的真实感。
细节是新闻作品中概括作品中描绘人物、事物与环境的最小的组成单位。细节描写在通讯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一些恰到好处,描写入木三分的细节,常常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细节可以起到“以鸟鸣春,以虫鸣秋、窥一斑而见全豹”的功效。很多人都是喜欢听故事的,一篇人物通讯如果只是大谈人物的种种品质,种种精神,却没有具体的事件来证明,相信很少人能够相信这是真实的新闻报道。同样的道理,谁会喜欢听一个没有生动的情节,没有感人的故事的枯燥的演讲呢?没有细节描写的人物通讯无异于一场枯燥的演讲。正如著名记者理由所说:“一个人物只需要两三个生动的细节,读起来就会呼之欲出。”因为如此,许多优秀的通讯都因为有着的精致而耐读的 1 细节而令人感受到它灿如夏花的生命力。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要学习细节的作用和怎样运用细节。
一、细节的具体作用
细节刻画避免行文呆板,增强可读性,吸引读者。我们都知道,一篇消息,要完整的报道一个新闻事件要交代清楚新闻事件的人物以及事件发生的地点、时间、经过和原因是必须的。然而,具备了这些新闻要素仅仅是“及格”水平,对于一篇优秀的新闻消息来说,仅仅具备了新闻要素远远是不够的。消息要吸引读者,行文形象生动,才能抓住读者的注意力,而细节描写,恰恰是行文形象生动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细节的添加会让读者感到通讯真实可信,细节传神的描写会使得读者不再是面对一篇毫无生气的通讯,它会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就如同现在的3D电影一般,感觉到通讯中的人或事是在自己身边发生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中魏伟对于朝鲜战场上的艰苦并没有直接采用正面描写,而是运用了一个细节 “有一次,我见到一个战士,在防空洞里吃一口炒面,就一口雪。我问他:‘你不觉得苦吗?’他把正送往嘴里的一勺雪收回来,笑了笑,说:‘怎么能不觉得!咱们革命军队又不是个怪物!不过我们的光荣也就在这里。’他把小勺儿干脆放下,兴奋地说:‘拿吃雪来说吧。我在这里吃雪,正是为了我们祖国的人民不吃雪。’”这一个小小的细节,不仅描绘出了志愿军战士所处的环境的艰苦,也生动的勾勒了以为可爱的解放军战士的形象。让读者仿佛在那名解放军战士的身旁,看着他吃雪,听着他说那些话。
细节增强吸引力,细节增强感染力。通讯写出的事件更完整,人物更丰满,可以让人们更全面地了解新闻事件的全貌。通讯中的细节描写最突出的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可以使通讯中的新闻事件和人物风貌清晰可见;另一方面是会使受众如同身临其境,感人肺腑。
新闻工作者往往捕捉生活中最典型的事实或形象,以生动的情节和丰富的情感去再现这种典型。细节在一篇通讯中会起到画龙点睛的 作用,它会让新闻报道更加生动鲜活、真实可信。一条好的新闻要想打动受众,细节的巧妙运用是关键,能够使受众经久不忘。运用恰当的细节能够渗透到人们的情感中,起到“以一目尽传精神”的作用。在新闻事件通讯和人物通讯中,细节的作用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同时还是有些细微的区别。
成功的细节刻画,可以用最少的笔墨,重现新闻事件,给读者强烈的现场感和视觉冲击力。取得以小见大的神奇效果。如1997年7月1日新华记者的特写性消息《别了,“不列颠尼亚”》,其中“四点三十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中降下旗杆。零点四十分,刚刚参加了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的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这些细节的描写为我们展示了特定时刻的现场情景。这篇获第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作品,将历史性场面写得可谓有声有色,有情有景,富有立体感、现场感,以致读者在读这篇消息时就像在看新闻纪录短片一样。
(一)、细节在新闻事件通讯中的作用
细节在事件通讯中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够使读者在远离事件的发生地却如同亲眼见证了事件的发生,事件通讯就是报道典型的、有普遍教育作用的新闻事件。它既可以反映现实生活中发生的重大的、振奋人心的典型事件和突出事件。在报道这些典型事件和突出事件中,细节的作用也倍加突出。
1、细节可以更好的讲述事实
细节对于通信中的场景描写和事态发展的描写,可以使得读者更好的认识客观事实,对新闻事件做出正确的决断。在朱小龙在《痛苦的战争记忆记利比亚战火中的普通百姓》的通讯中对一个细节的描写,“经历了数月战火的摧残,如今的米苏拉塔已是伤痕累累。穿行在市内的各个街道,几乎找不到一栋完好的建筑,许多曾经美丽的楼房如今面目全非,遍地废墟,空无一人。
战争不仅破坏了米苏拉塔的市容,更在当地百姓心中烙下难以愈合的伤痛。在米苏拉塔一条道路两旁的墙壁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上 千名遇难者的名字。他们都曾是这座城市的主人,但无情的战争剥夺了他们享受生活的权利。”在这两段的描写中我们仿佛看到了那美丽的城市被战火摧毁的时刻,也让我们对于利比亚战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细节可以使读者身临其境的感受
在一些通讯中,那些对于细节的描写往往可以使读者感受到那些新闻报道中记者的感受,会使得读者仿佛看到了新闻事件的发生,同样在《痛苦的战争记忆记利比亚战火中的普通百姓》让读者感受到了那些无辜民众的的痛苦“逝者已矣,但生者依然要承受无尽的痛苦。米苏拉塔市民穆奈至今无法接受失去儿子的现实。4月的一天,穆奈的儿子阿卜杜从家中开车前往市区,打算救助战争中受伤的同胞。然而,一发无情的炮弹阻断了阿卜杜的回家之路,他的生命定格在33岁。”
(二)、细节在人物通讯中的作用
人物通讯是以人物为报道对象,反映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思想、言行、事迹,在一个主题贯穿下容纳着相当丰富的材料,着重以人物的精神面貌来感染、教育读者的一种通讯。正如杨洪东对电视新闻的细节所说“电视新闻画面和语言的细节能刻画出人物的性格、事件的发展、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中最有意义、最有特点、最细小的情节、动作和特征。”细节在新闻通讯中了会深刻的刻画出一个任务的性格。这些是人物通讯细节描写选择的几个重要方面,当然,通讯中的细节描写在进行选取时可能远远不止这些,但究其根源都可以归纳到这几方面当中。同时,人物通讯中的细节描写也不能过多过滥地运用。过多了,细节描写反而会冲淡主题,有堆砌之感,只有灵活多变的运用,将叙述和描写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其融为一体,使整篇文章真实传神,达到完美的境界。
1、人物特写有了细节描写,可以生动的反映人物的形象、性格、品质等特征,使之成为一个独特典型。在1936年斯诺《西行漫记》中斯诺对周总理的外貌描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我们看到令人 心潮澎湃的场景时。我们的情绪往往也容易受到感染,当我们看到一个令人动容的细节时,我们或许会情不自禁的流泪。细节的描写可以使受众更加能够理解新闻人物的思想并受到新闻人物的感染。
2、人物的细节描写,有利于增强文章的可信度及可读性。很多人都是喜欢听故事的,一篇人物特写如果只是大谈人物的种种品质,种种精神,却没有具体的事件来证明,相信很少人能够相信这是真实的新闻报道。同样的道理,谁会喜欢听一个没有生动的情节,没有感人的故事的枯燥的演讲呢?没有细节描写的人物特写无异于一场枯燥的演讲。细节也会更加容易的理解先进人物的思想
通讯报道中令人过目不忘的的细节能产生震撼力,可以做到“以正确舆论引导人,以先进的人物激励人,以真实的事件震撼人”。如新华社的长篇通讯《20岁的人生跨越》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先后被一百零九家报纸刊用,拉开了全国范围内集中、广泛宣传李向群英雄事迹和成长道路的“宣传战”,从中央到地方都极为重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丁关根说:“李向群这个典型抓得好,思想蕴涵非常丰富,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为李向群题词:“努力培养和造就更多李向群式的英雄战士。”这正是因为李向群的事迹反映了当代青年的本质和主流,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典型性和导向性。而描写的恰到好处细节也会让人更容易理解和学习先进人物的精神。
二、既然细节的左右这么多,那么细节的运用也有很多运用的时候要注意的地方。
常见的细节描写可分为五种类型:
(一)、动作细节描写;
(二)、肖像细节描写;
(三)、言谈神态细节描写;
(四)、景物、背景细节描写;
(五)、场面细节描写。
当这些细节描写运用的新闻写作中的时候,你会在这些细节描写中发现不一样的人物通讯世界及消息世界。卡蓬曾说过:记者应把自 己的想象为电视纪录片的制作人。试想,摄像镜头全景拍摄了异国情调的豪华住宅后又定格在一间茅草屋上。不需任何文字,制作人通过镜头所展示的一切已表达了许多。记者也可以通过细节内容的灵巧运用来达到同样的效果。
首先,选择什么样的细节描写才能把人物通讯写得的有声有色,有血有肉呢?
一、选择有感染力的细节
美国记者修.马利根说:“生动的细节描写可以使纸面的文章留在人们的心灵上渗透到人们的情感中去。”我国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其论著《与元九书》中也曾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由此可见,在人物典型报道中,以情感人,可以大大增强典型人物的感染力和亲和力,使受众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在《他用生命书写新闻》新闻作品中,写记者采访甘志远的同事赵红记者是,有这样一段描写:“‘怎么可能?’记者赵红说。她的对面,是甘志远的桌子,上面一瓶药丸,一张贺卡,一只茶杯,里面还装着满满的茶水„„”甘志远桌子上的物品细节描写,可以让读者看到甘志远同志的简朴与真实,感受到甘志远同志的艰辛与不易。
二、选择可以揭示人物思想境界的细节
《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是一篇感人至深的人物通讯。作品中的人物语言描写相当出色。孔繁森在第二次进藏前和老母告别,有一段精彩的对话:
要走了,孔繁森默默的站在母亲面前,用手轻轻梳理着母亲稀疏的白发,然后贴在老人的耳旁,声音颤抖的说:
“娘,儿又要出远门了,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要翻好多座山,过好多条河。”
“不去不行吗?”年迈的母亲抚摸着他的头,舍不得地问。“不行啊,娘,咱是党的人。”孔繁森的声音哽咽了。“那就去吧,公家的事误了不行。多带些衣服、干粮,路上可别喝冷水„„” 想到也许这是同年迈的老母亲的最后一面,孔繁森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感情,“扑通”跪在母亲面前:“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娘,您要多保重!”说完,流着眼泪给母亲深深磕了一个头。
孔繁森对母亲的说的一番话,可谓有情有义,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他选择了顾全大局。孔繁森为了大局毅然赴藏,体现了他为党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但内心仍然充满着对家人的爱恋。母亲的话体现她的通情达理,这样顾全大局的好母亲,无法不令人肃然起敬!相信读者读后无法不受感动。
三、选择揭示、呼应主题的细节描写
新闻作品中任何描写最终目的都在于表现主题,细节描写更是如此。
在《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这篇通讯中,为体现焦书记心系群众、忘我工作的分主题,作者选取了焦裕禄同志同涝、沙、碱的斗争中肝病越来越重的细节:
„„很多人发现,无论开会做报告,他经常把右脚踩在椅子上,用右膝顶住肝部。他棉袄上的第二个和第三个扣子是不扣的,左手经常揣在怀里,人们留心观察,原来他越来越多地用左手按住时时作痛的肝部或者用一根硬东西顶住右边的椅靠上,日子久了,他办公室的藤椅上,右边也被顶出了一个大窟窿。
鲁迅先生认为,细节描写可以起到“借一斑略知全貌,以一目尽传精神”的作用。对焦裕禄的这些细节描写感人肺腑,小中见大,三言两语便起到了呼应主题的效果,衬托出了焦裕禄同志一心为群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贵品格,细腻传神地表达出了作者的主题意图,深化了主题思想。
四、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
新闻作品中塑造的人物都应该是不同的,要想人物的形象丰满逼真,那么人物的个性特点就应该鲜明丰富,与众不同。1936年斯诺《西行漫记》对周恩来有一段外貌描写:
我一边和周说话,一边深感兴趣地观察,因为在中国像其他红军领 袖一样,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确实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魅力和领袖自信的奇怪混合物。
这样的细节描写让人读后仿佛眼前站着一位精干、质朴、热情、有抱负的青年革命家。
我们平时怎样写人物通讯才会生动感人呢?
首先,要抓住人物特点,通过描绘人物的具体言行,写出人物个性。名记者田流曾谈过这方面的体会。他说,“譬如,报道一个劳动模范,特别是那些老劳模,我们应该研究这位劳模和别的劳模有什么不同。有了这个不同,那些最能表现这个劳模本质的材料、事迹,就会站到前列来了。”
其次,通过典型环境的细节描写来烘托、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再次,在坚持新闻真实性的原则下,通过心理描写,能使人物的思想境界得以升华。心理描写在文学中运用非常广泛,然而在通讯中却运用较少。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其一是新闻事实可以通过行为和语言明确表现出来,但却很难通过对象的心理活动加以表现;其二是通讯在运用心理描写时,人们常常怀疑其真实性。但是真实准确的心理描写往往能够直接而充分的展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精神风貌。这是其他表现形式所无法替代的、归根结底,新闻工作者要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这样才能抓到好题材,才能捕捉到真实、生动、细腻的细节。
虽然在通讯中加入细节有很多好处,但任何事物都如同剑刃一样具有两面性。多好的东西运用的不合时宜、不合道理也是就成了害群之马了。就如同花朵,只有在适合的时间和地点开放,才会被人欣赏一样。细节也只有运用的恰到好处,才会使整篇稿件熠熠生辉。【参考文献】:
庹震,《怎样当记者》 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6年5月第1版 记者,朱小龙《痛苦的战争记忆记利比亚战火中的普通百姓》新华网
郭光华,《新闻写作》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6年3月第1版
杨洪东,《发挥细节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突显作用》 新闻传播 2011年03期
第二篇:短篇小说中细节的作用
短篇小说中细节的作用 中文1001 叶子
31007147 1.什么是细节?
细节,是构成艺术整体的基本要素,是刻画人物性格、展开故事情节、构成环境的最基本的组成单位。它在整个艺术作品中的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没有细节,便没有情节的生动性、形象的明显性、主题的深刻性”。它虽然只是“故事情况”中最细小的一部分,但是“描写得出色的细节,且能使读者对整体——对一个人和他的情绪,或者对事件及对时代产生一个直觉的、正确的概念”(康·巴乌斯托夫斯基)
细节在短篇小说中的作用。
短篇小说,篇幅虽小,容量不大,反映生活面比较窄,但是成功的短篇小说,同样能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这当然是与作者的艺术表达能力、艺术修养分不开的。但是更重要的就是作者成功的运用了细节描写。
契诃夫的《变色龙》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对警官奥楚蔑洛夫的军大衣,这个细节描写就十分传神,小说中前后四次写到军大衣,每次都有不同作用。
第一次是开头,写“奥楚蔑洛夫穿着新的军大衣,提着小包,穿过市场的广场”,军大衣是沙皇警察的特殊标志,再配一个小包,便活画出了奥楚蔑洛夫耀武扬威、招摇过市、不可一世的态度。
第二次是听说狗是将军家时,奥楚蔑洛夫忙叫叶尔德林“帮我把大衣脱下来”,暴露了他受到震惊、害怕权势、外强中干、恐慌万状的胆怯心理。
第三次是再次听说狗是将军家时吓了一跳,忙叫巡警“给我穿上大衣吧”,露出一副浑身发抖、胆战心惊的可鄙状态。这两次一脱一穿,虽然动作完全相反,却正反映了不同的心理状态,加上奥楚蔑洛夫那种自欺欺人、弄巧成拙的掩饰(借天气变化),更暴露了他虚伪、卑微的心理。
第四次是结尾,写奥楚蔑洛夫恐吓了赫留金后,“裹紧大衣……径自走了”,这表现了他虽然得到了充分表演,灵魂得到了充分暴露,但仍然恬不知耻,向群众发泄淫威,然后扬长而去的丑态。
这篇小说,作者虽然注重了人物语言的描写,但是加上这四次对军大衣的细节的描写,就把奥楚蔑洛夫那种趋炎附势、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性格特征刻画得淋漓尽致,深刻地反映了十九世纪沙皇俄国的黑暗现实,无情地鞭挞了沙皇走狗的丑恶灵魂。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有了典型的、生动的细节,人物才能刻画得栩栩如生。
我们这里说的细节,往往是生活中很细微的小事或小人物的细微的神态动作,但由于这些细节选取得典型,描写得细致,能够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细节,是生活中的细微的小事,或人物的细微的小动作,它的艺术效果却不同凡响。不仅如此,它还可以使作品的主题更深刻,使作品充满诗情画意和浓厚的生活气息,这从孙犁的代表作品《荷花淀》里可以看出。这篇小说里有一处这样写道:一场激烈的伏击战,发生在清香四溢、色彩鲜艳的荷花淀里,发生在妇女们探望丈夫的归途中,这种战争环境的描写是充满诗情画意的。当战斗打响以后,几个妇女“渐渐听清枪声只是向着外面,她们才又扒着船帮露出头来”,寻找着自己的丈夫。这一细节描写是十分生动的。丈夫在瞄准敌人射击,没看妻子一眼,妻子却在紧张的战斗中寻找自己的丈夫,使紧张的战斗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在写打捞战利品的过程中,作者对许多细节作了生动的描绘,如“他们又开始了沉到水底捞出大鱼来的拿手戏”争着打捞战利品。这里,作者把打捞战利品与日常生活中的摸鱼揉合在一起了。又如水生说她们是一群落后分子后,“把纸盒顺手丢在女人们船上”,后来“几个青年妇女把掉在水里又捞出来的小包裹丢给了他们”。这一丢过来,一丢过去的描写,渲染了胜利后欢乐的气氛,表现出了夫妻之间那种相亲相爱稍带戏谑的感情。总之,作者把战斗情景与生活细节揉合起来写,使作品充满诗情画意和浓厚的生活气氛。作者也就是通过这些传神的细节描写,既使作品的情节富有生动性,又使作品的主题得到深刻地显露,真实地再现了抗日战争时期,白洋淀地区广大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同仇敌忾,奋起抗战的英雄气概,谱写出了一曲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赞歌。
由此可见,一个典型的生动的细节描写,能胜过许多的其他笔墨,而且使人物形象传神,使作品的主题深刻。如果没有这些细节描写,就会使作品显得干枯无味,它虽然是作品中一些细微的、渺小的事情,有些甚至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东西,但把它放进作品特定的环境中,却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短篇小说由于篇幅的限制,如果缺乏这些真实、典型、生动的细节描写,就不能将人物刻画得有血有肉,十分丰满,只有借助典型的细节描写,才能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细节描写在短篇小说不仅能使人物性格鲜明突出,主题深刻。它还能起到连接故事情节的作用。茹志娟的佳作《百合花》,就能充分得到证实。如对步枪筒里插的树枝和野花的描写,在小说中前后出现了两次,这些树枝和野花是生命的象征,它反映了一个年轻战士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优美情趣,同时也表现了通讯员的天真和在紧张战斗生活中的从容、镇定。又如对通讯员给“我”开饭的两个馒头的描写,小说中前后出现过两次。第一次出现表现了通讯员的细致和对革命同志的关心。第二次出现则更使“我”痛失战友悲愤心情,再如对通讯员衣服上破洞的描写,小说中前后出现了四次,第一次,挂破衣服并高低不肯让新媳妇补,表现了通讯员的腼腆、憨厚和执拗,并略带对新媳妇的愠意。第二次出现,通讯员“已经走远了”而“我”却还能看见撕挂下来的布片“在风里一飘一飘”,这一方面呼应前文,说明这个破洞确实不小,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一直目送通讯员远去,加上下面对“我”的“后悔”心情的描写,简练而又细腻地表现了“我”对通讯员的真挚情感。第三次出现,不仅进一步证实担架抬来的这个重伤员确实就是通讯员,而且说明他从抱扎所回团部后一直无暇顾及这个破洞,并且到最后连这个破洞都来不及补就牺牲了。第四次出现,新媳妇“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这中间包含着对当初使通讯员“受气”的懊悔和内疚,更包含着对烈士的痛悼和敬爱。以上这些前后照应的细节描写,不仅对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起到了上述重要作用,而且使文章各部分的内在联系更紧密,使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更加深沉,从而增强了对读者的感染力。这些看来似乎不重要的细节,在小说中,象一条纽带,使作品前后呼应,结构严谨,富有节奏感。
总之,细节描写在短篇小说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任何一部成功的作品,任何重大的主题,任何动人的情节,都不能没有一定的细节描写,“缺乏细节描写的作品,会失去生命力,任何一篇短篇小说读会变成契诃夫所说的熏鮭鱼的干棒子。鱼倒没有了,光剩下了干棒子”
从互联网中找的资料拼凑出来的。不过很受启发。
第三篇:在细节中淘金
在细节中淘金
读《细节决定成败》一书有感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我校这次开展的读书活动,给我们每个人再次提供了一个增长知识、增进修养、增强能力的机会。通过认真研读《细节决定成败》一书,我颇有感悟、深受启发。该书由浅入深,以详实的资料、生动的实例论证了“忽视细节代价高昂、注重细节成就完美”这一深刻的道理,令人警醒、发人深思。
汪中求先生的《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所论述的,“关注细节,把小事做细、把小事做好的精神”给我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尤其他讲的:“做人不贪大,做事不计小”这句话,让我久久回味,铭记不忘。我国伟大的思想家荀子在《劝学》中讲道:“不积硅(kuǐ)步,无以至千里;不纳细流,无以成江海”。世间万物都是由小到大,由近及远的。一个人要做事情,也必须要从小处入手,从基础做起,精心的把握好事物发展的每个细节,从而保证结果的可控与效果的完美。
现实生活中,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愿意把小事做细、把细事做透的人却很少。这也正如书中所说:“中国决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决不缺少各类规章制度,缺少的是对制度不折不扣的执行,„„”,“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河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毕竟,再高的山都是由细土堆积而成,再
大的河流也是由细流汇聚而成.大事必须从小事做起,先做好每一件小事,大事才能顺利完成。比如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他只是看到了大家都知道的一个细节现象——苹果落到地上,于是把握住的细节就决定了结果的完美,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天生我才必有用”固然大气、固然豪迈,但我们更应该坚信:只有注重细节才能更好地反思过去,才能真正地把握现在、赢得未来。
教师要永远对课堂中的“人”充满真切关注,要让教学细节回归“生命关怀”的教育本质,有效触动学生心灵。在课堂上自己不经意间的一个表情、一个动作,一句评价、一声激励都可能会成为学生努力学习的动力。记得一名毕业的学生说过,就是老师对我的一句鼓励使我坚信我一定能行,所以我考上了高中。
“千淘万漉(lù)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只要我们目光不移,只要我们静下心来,着重细节、看重细节、尊重细节,历尽细节的千淘,历经细节的万漉,那么我们就一定能够吹尽浮华之沙,吹尽功利之沙;在平凡、淡定中,淘出成功之金,淘出奉献之金,淘出灵魂之金!
谢谢大家!
第四篇:在历史细节中感悟历史
在历史细节中感悟历史
历史蕴涵着丰富的内容和人类的智慧,历史是生动的,历史是由无数个精彩或繁复的细节构成的,抽去这些细节,就只剩一个苍白的框架和无数乏味的概念、生硬的说教,失去了它鲜活的生命力和震撼心灵的魅力。
将现实社会生活的一些细节引入课堂,不仅可以让历史的课堂也充满现实的魅力,不再仅仅是讲过去一些东西,而且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了解社会生活,体验社会生活,让学生理解历史中的情和理,还可以用历史这面镜子认识社会,由此多一份对社会的人文关怀,增强其社会责任感,进而树立符合社会发展的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国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对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具体生动再现,在认识和评价中渗透着真挚深厚的情感,从而去影响和感染学生,激励人们去追求至真、至善、至美。
如在讲述《文艺复兴》时,教师可帮助学生分析美术作品的形象、情节,特别是一些引人入胜的“细节”内容,如《蒙娜丽莎》的神秘的微笑,让学生仔细观察进行探讨“笑”的含义。有的学生说是充满母性的笑;有的说是洋溢爱情的笑;有的说是表示感谢的笑;也有的说是固定模式的笑等;欣赏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会让人感受到一种愉悦、亲切之感。》、《最后的晚餐》耶稣与门徒犹大心理变化反映了人性善恶。把耶稣的镇定自若和叛徒贪婪、懦弱、恐惧形成鲜明的对比。总之,学生从“细节”中感受到文艺复兴注重“人”这一情感。
再如讲抗日战争时举了两个典型的细节,一是在南京大屠杀时,展示了一段感人至深《我与75岁的父亲有关南京大屠杀见证的通话》。一位在这场惨绝人寰的浩劫中幸存的老人用他南京地方口音的讲述过去那段残酷而又真实的历史:“一晃都快过去69年了,当时我才7岁,你四叔4岁。鬼子打南京时,南京人到处都逃难。有亲的投亲,有友的投友,我们提前跑到江北农村你姑奶奶家去躲了。当时你四叔太小,便和保姆留在家里看房子。但是怎么也没想到,日本人进了南京城之后,烧杀抢劫,林老人、小孩也不放过。他们砸开我们家大门,见人就杀。把王老太杀死后,对你四叔开了一枪,那一枪正好打在你四叔右腿上,当时你四叔昏死过去,不然恐怕就没有命了。日本鬼子抢光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连藏在屋梁上的家谱也抢走了。后来是邻居张大伯冒死带你四叔出来,找了位土大夫把子弹取出来,才保住了性命,可你四叔那条右腿永远残废了。那时侯,我们在农村,白天藏在庄稼地里不敢出来,天黑才敢回家。经常看到被日本鬼子砍掉头的,开枪打死的,用刺刀刺死的,有的妇女肚子都被日本人剖开了,看到老老少少的尸首,真是残不忍睹。”这段口述历史,真实而又具体,深深地打动了学生,课堂上一时一片寂静,而学生的思维却积极地流动起来。二是讲到百团大战时插入了一件事:聂荣臻救日本孤儿。就这两个细节在班上展开讨论:聂荣臻该不该救日本孤儿?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老师指出:“两军激战,八路军勇救敌人的遗孤,权衡利弊,聂荣臻送还日本孤儿,是对生命的虔诚和爱护。八路军也好,聂荣臻也好,都是有血有肉、顶天立地的英雄,正是他们的存在,才使凶残无比的日寇感到自惭形秽,感到中华民族是永远不可战胜的!”在抗日战争这段所有人都熟悉的话题里,我们可以用一个新的角度去反思历史和感悟历史,除了传承世袭的恩怨仇恨之外,还应该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使命,那就是人性的光辉和人性的伟大。在历史教学中用“细节”说话不是老师的专利,学生也可以质疑历史知识细节。特别是那些稚气未脱的初中生。正如叶澜教授所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把学生看作‘对象’、‘主体’还要看作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学生是喜欢张扬个性的,当老师在某一历史事件的过程或某一历史人物的活动的讲述中不那么具体详尽,出现细节上的“灰色地带”时,他们往往会关注到这一地带,想知道更具体的情况。而他们的质疑,往往会带动了课堂的生动、成功。教学中学生提出这类知识细节的问题,老师应该给予加以鼓励和赞扬。学生是开放性的、创造性的存在,他们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趣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复杂性和个性化。
在历史教学中有很多的细节,老师不可能都运用上。只有恰到好处的使用精彩细节,才能起到画龙点睛之效,随意拼凑细节则失去了教学的真正意义。所以历史课堂的细节使用要科学、筛选,用在关键处。抓住细节,就抓住了课堂生命的全部。让新课改的理念内化在一个个教学细节中,让历史的魅力有一个个细节迸发,让学生的心灵感受真意与生动、关爱与智慧,健康成长。
第五篇:在细节中提升服务水平
在细节中提升服务水平
在行动中落实岗位责任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同事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在细节中提升服务水平,在行动中落实岗位责任》,首先,在这里感谢各位领导能够给与我们这次展示自我的机会,也是一次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自己关于提高后勤服务人员自身素质的一些想法的机会。虽然,我讲的不一定全面,但对我来说也是一次锻炼和提高。
前不久,公司下发的关于后勤区域“找、抓、促”活动的文件,对我感触很深,让我深深地认识到后勤服务的重要性。虽然我们所从事的后勤服务工作可以说是平平淡淡而又默默无闻,然而从我的理解来看,我们的工作虽然平凡而普通,但却是处处在服务,时时在服务,服务公司、服务主业,所以,我们更应该立足岗位、提高自身服务水平,做好本职工作,为公司、为主业后勤服务树立楷模,我想以个人角度浅谈后勤服务人员如何提高自身素质。
一、在细节中提升服务水平
关于提高自身素质这个话题,很多人可能会提到要加强学习,但我认为,对于我们后勤服务工作来讲,从我们会务接待班组来说,要提高自身素质,首先要做到的是从细处着手,认真抓好每一个过程,每项服务的细微之处,同时在管理上也要从大处着眼,一定要标准准确、规定具体、工作扎实。因为在服务过程中如果有一个出错,很有可能会让领导、客人对整个服务质量产生否定,我们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那就是100-1=0,也就是说100次服务次次都是合格的,但只要有一次出错,就可能前功尽弃,影响整个公司乃至主业的名誉。后勤服务工作可以说是琐碎而复杂,比如说在会议服务中,我们要掌握好领导的饮茶习惯,有人只喝白开水,有人却喜欢喝浓茶,在服务过程中还要注意会场人员动态、会议室物品摆放等。服务工作每一个细节虽然看似简单、平凡,但要始终如一的做好每一个细节、每一项工作,那就是不简单、不平凡。我们只有关注服务细节、做好细节服务,并养成良好的习惯,严谨的作风,才能更好的做好服务。
二、在行动中落实岗位责任
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可能差别不大,但人与人的差别就在于付诸行动的程度,大家可能都认识到,有时决心下得很大,但我们却有多少人能真正落实到行动中呢?所以,我们必须强化责任,细化责任,落实责任人,在行动中充分体现,这就要考验我们的意志,考验我们的责任心,我们要始终坚持立足岗位,固守平凡,从一点一滴做起,把自己的满腔热情转化为扎扎实实的服务行动,从细节落实好每一项工作。
同志们,今天发言的时间可能是短暂的,但服务是永恒的,是永无止境的。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团结一心、积极进取、努力奋斗、大胆探索,希望大家和我一样,以今天的演讲活动为契机,共同努力、持之以恒,把我们的服务水平推向一个新台阶!
我的演讲完毕!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