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案例一则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案例一则
默认分类 2009-10-11 07:29 阅读69 评论0
字号: 大 中 小
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案例一则
一、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是:构建共同基础,提供发展平台;提供多样课程,适应个性选择;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高度概括地说,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就是自主、合作、创新。
所谓自主就是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独立性,即在学习的内容上、时间上、进度上,更多地给学生自主支配的机会,给学生自主判断、自主选择和自主承担的机会;合作就是学生之间与师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平等交流;创新就意味着不固步自封、不因循守旧、不墨守成规。
传统的教学方式一般以组织教学、讲授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和检查知识来展开,其基本做法是:以纪律教育来维持组织教学,以师讲生听来传授新知识,以背诵、抄写来巩固已学知识,以多做练习来运用新知识,以考试测验来检查学习效果。这样的教学方式,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它的缺陷越来越显现出来,它以知识的传授为核心,把学生看成是接受知识的容器,按照上述步骤进行教学,虽然强调了教学过程的阶段性,但却是以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为前提的,没有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没有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独立性。因此,革新教学方式势在必行。
作为新课程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课堂教学改革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改革课堂教学就是要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课堂教学设计,转变学生消极被动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即是要以《数学新课程标准》界定的课程理念为指导,逐步实现新课程标准设定的各项目标,让学生在学会数学知识的同时,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学会应用、学会创新。
二、融入新课程理念的设计原则
(1)建构性原则 学生以怎样的方式和途径来获取知识,这是一个学习方式问题,新课程倡导建构性的学习,主张学生知识的自我建构,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而应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因此,数学课堂教学的设计应遵循建构性原则,使学生从“我要学”出发,树立“我能学”的自信,最终寻找到适应学习的个性化方式。
(2)交互性原则 新课程的改革,要求教师进行角色变换,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换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激励者”和“促进者”,这样,在课堂教学中必然会出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合作学习。从另一角度看,数学课堂中的师生交往、生生交往就是不断进行信息传递的过程,因此,数学课堂设计应体现交互原则。
(3)情境性原则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学生在学习数学和运用数学解决问题时,不断地经历、归纳类比、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数据处理、演绎证明、反思与建构等思维过程,对客观事物中蕴涵的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判断。但这一思维过程离不开直观感知、观察发现,或用实际例子(即适当的形式化)来加以表达,学生更容易接受,因此,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应遵守情境性原则。
(4)开放性原则 过去的教学设计,总是教师“牵”着学生走,教师是课堂的主宰,新课标呼唤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于是单一的师讲生听的学习方式,被“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替代,表现出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体系的设计应关注开放性原则。
(5)实践性原则 数学科学是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等科学的基础,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正在不断渗透到各个领域,在数学教育中开展“建模”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有利于扩展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数学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要注重实践性原则。
(6)创新性原则 新课标把“提高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能力”列为课标之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勇于用怀疑的、批判的目光去看待数学,这样才能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因此,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应体现创新性原则。
三、新课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设计案例一则
新课标增加“探究性课题”这一版块,这足以说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探究式教学就是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建构知识,体验数学发现和建构过程。情境性教学,引导学生体验,有目的地创设或引入与教学相呼应的具体场景或教学资源,以引起学生情感的体验,激发学生更主动地学习。下面我将记述一节由问题探究与情境性教学交互使用的教学过程。
如“无穷递缩等比数列求和”是在学生学习了数列及数列极限等知识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与数列、方程、函数和极限等知识有内在的联系,能与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问题相结合,但是,学生对无穷数列各项和,有限到无限的思想方法,以及用极限的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还缺少思想基础,因此,我在设计这一节课时,设计情景,提出问题,通过实际问题、具体问题,以引起学生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学会建构、探究,最终达成教学目标。
(一)设计情境——提出问题
问题1:如果不停地往一只空箱子内放东西,箱子会满吗?为什么? 这问题表面上看是一个游戏,事实上,它隐含着无穷数列各项和知识,有一定的趣味和魅力,能引起学生的思考,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发言权,也不乏味,有能力发展点、个性和创新精神培养点,学生从实际背景出发,通过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口说明,能经历从抽象表示到符号变换和检验应用全过程,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二)自主探究——感知问题
我提示学生用数学眼光去看上述问题,即将上述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然后让学生展开讨论。
(三)合作交流——形成共识(1)问题1的讨论结果:
S1:箱子即使很大也会满,因为,设第一次放入的量为a1, 第二次放入的量为a2,…设第n次放入的量为an,…,则a1+a2+a3+…+an+…可能很大,总能放满箱子。
S2:箱子即使很小也不会满,因为,设第一次放入的量为a1, 第二次放入的量为a2,…第n次放入的量为an,…,则a1+a2+a3+…+an+…可能也很小。
(2)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构建数学模型 问题2:你能尽可能多地举出箱子不会满的例子吗?
S3:把一支粉笔的一半放入空箱子中去,剩下粉笔的一半再放入空箱子中去,如此下去,…,放入空箱子中的充其量也只有一支粉笔,不会满,其数学模型是:a+a+a+…=a(a是粉笔的长)S4:把一杯水的倒入空容器中去,剩下水的再倒入空容器中去,如此下去,…,倒入容器中的只有一杯水,也不会满,其数学模型是:
b+b+b+…=b(b是一杯水)……
问题3:你能否将S3与S4这类问题一般化?若设第一次放入空箱子中去的量为a1,第二次放入空箱子中的量为a2,…第n次放入空箱子中去的量为an,…,数列{an}有何特点?
同学们得出结论:数列{an}是等比数列,也是递减数列,且项数无穷的。
接着再让学生自主研究无穷递缩等比数列的定义,并判定数列{an}是否为无穷递缩等比数列?再进一步思考无穷递缩等比数列是否一定是递减数列?总结无穷递缩等比数列的几个特征,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3)Sn与S的关系
问题4:当|q|<1,qn=a1qn,可以证明,当n→+∞时,an→0(让学生课后证明)请学生思考:若设数列{an}前n项和为Sn,所有项的和为S,运用极限的思想,你能否发现Sn与S的关系?讨论结果:S=limSn(4)求无穷递缩等比数列的和
问题5:怎样求无穷递缩等比数列{an}的和? Sn=a1+a2+a3+…+an=,lim Sn=lim 因为当|q|<1时,limqn=0, 所以S= lim Sn= 我这时就说:好!我们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得出了无穷递缩等比 数列的求和公式:S=(|q|<1)(5)公式的应用(略)
通过应用交流,使学生加深对公式的认识,体验了数学模型化思想,让学生在交往中学习数学。
(四)总结反思——共同创新
本课我们运用情景化、问题形象化、探究化等数学方法,将游戏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无穷递缩等比数列的和。为了概括所学内容的逻辑结构,提炼思想观点,引导学生创新,我将本课研究过程和方法概括如下:
抽象概括 应用
教学全过程概括为:具体问题——————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改造 抽象概括
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现实问题————现实模型————数学模型—— 数学方法 检验 探究、深化、拓展、————数学模型的解————现实问题的解————————现实问题
是否符合实际?
由此课例,不难看出,问题式、情景式教学交互设计,促进了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相互补充、相互促进,这种设计以培养兴趣为前提,以指导观察思考为基础,以发展思维为重点,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手段,让学生在感情体验中真正地用“心”去学习。
数学本身是为人的,是开放的,是丰富多彩的,一句话,数学是为人所用的。而这一事例生动地告诉我们,作为数学老师,不同的教育观念、不同的思想方法会有不同的数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学生会有不同的发展结果,只要我们用心地去备好每一节课,设计得当的教学程序,我们的学生将会把数学掌握得更好,我们的数学教学将会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两年来,我们学校的刘定华校长、姚文清副校长给我们不定期地做课改实验报告,刘校长亲自给我们上课改示范课,还想方设法地从外地引进A类人才给我们上研修课,所以,我们学校兴起了一股课改的热潮。现在的你们如果愿意走进我们的课堂,那定会看到师生合作学习的情景。这两年的课改,从我们的高考取得较好的成绩(2004年理科数学高考平均分排在大桂林市第七,文科排在大桂林市第十八,2005年理科数学高考平均分排在大桂林市第九,文科排在大桂林市第十五)可见一斑。因此,创新教育、素质教育也能很好地把握应试教育。
第二篇:浅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浅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以《两直线交点坐标》为例
摘要: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的设计,决定了学生听课的质量与教师课堂效率的好坏。因而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所充当的角色不仅仅是一名“传道授业者”,更要是一名“领航人”“设计者”,让学生在自己设计的课堂中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两直线交点坐标”是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二中学生所必须掌握的,本文将以此为例来进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简要分析。
关键词:高中数学;交点坐标;提问法;情境设置
代数与几何是高中数学学习的两大板块,而“两直线交点坐标”的学习则可以将两者相结合。面对高中生日益繁重的学习任务,高中数学教师对于数学课堂的设计就要进行“稳、精、准”的把握,让学生在自己所设计的45分钟课堂教学中进行知识的全面吸收。从而教师通过完美的课堂教学来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与课堂效率的提高。
一、巧用提问法,温故而知新
温故知新是教学中最常用到的教学方法之一。温习旧的知识从而进行新知识的探索,是每一位教师应该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让他们能够将两者进行联系从而进行知识的巩固创新。在学习“两直线交点坐标”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进行旧知识的回顾,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斜截式、两点式、截距式、一般式的形式特点及其适用范围等等。
例如:在学习“两直线交点坐标”之前教师就可以进行问题的引入,根据课时的安排来设计所要进行的课堂目标。点斜式的直线方程是y-yo=k(x-xo),在引导进行回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提问:“同学们,点斜式的直线方程是以上这个公式,但是在习题运用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是不是这个公式可以在所有的运算习题中都运用呢?”此时学生通过对旧知识的回忆就会想到,老师上面所说的公式还差了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公式中的k必须是存在的,且点斜式的直线方程运用中需有一个过(xo,yo)的一个特殊点,而在表斜线或水平线中这个公式又有其局限性。这样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新课的引入:“点斜式、斜截式等的直线方程在运用中都有其局限性,而他们都会有一个特殊的点。今天我们将根据这些直线方程来学习两直线的交点坐标。”教师利用提问引发学生的回忆,让他们在自己问题中进行知识的衔接。这样不仅仅能够帮助他们进行新旧知识的整合,更能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情境设置,让学生融入新课课堂
教学情境的设置在数学课堂中尤为重要。数学不似语文物理有大量的文字进行描述,在高中数学课堂中注重的是学生思维的扩张与实际运用的能力,让他们通过学习两直线交点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来认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教师在进行情境设置的时候,就应该将这些点进行整合,让学生可以进行实际的操作运用。
首先课堂之前教师已经通过提问法将新课进行了引入,那么接下来就是要学生尽快的融入新课课堂进行知识学习。教师就可以利用幻灯片进行直线坐标系的建立。在大屏幕中打开直线坐标系中的两条直线,然后进行直线的位置移动并让学生进行他们移动的位置的观察。教师在进行情境设置的时候要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引导:“在直线方程的概念中,我们知道直线上一点与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关系。但如果两直线像大屏幕中这样相交于一点,那么这一点与两条直线的方程有何关系?怎样可以求出交点坐标?这个交点坐标与二元一次方程组有什么关系?”教师边进行演示边讲解,让学生体会“形”的问题可以由“数”的运算来解决。这样通过多媒体与设问情境的结合,让学生尽快进入两直线交点坐标的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进行“数与形”的结合,更能让他们尽快的融入进新课课堂,在教师的引领下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索。
三、交流讨论,运用例题进行分析 数学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是必不可少的。现在由于高考压力致使很多高中学生在学习的时候神经都处于紧绷的状态,进行例题的交流讨论可以让他们在与老师同学的互动中进行数学知识的轻松理解,这样不仅可以让他们在学习中放松自己的心情,更能促进他们与同学之间的共同合作。
教师在进行情境设置之后,就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让学生归纳出两直线是否相交与其方程所组成的方程组有什么关系?让学生根据课本上的例1与例2进行分析讨论。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加以引导:“当两直线平行、相交、重合时,方程组会发生什么变化?”这样学生通过与同学的合作交流及对例题的分析演算就会得出“两直线相交时,二元一次方程组有唯一解;平行时,无解;重合时,有无数解”等等结论。通过交流讨论让学生进行知识的分析解读,让他们在交流中进行知识探究,加强与老师与同学之间的共同合作。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在学习中交流。
四、启发扩展,进行知识的灵活运用
在高中数学课堂中,教师进行完以上三个步骤之后就可以进行知识的扩展训练,让学生在所学知识基础上进行知识的创新,将新知识进行灵活的运用。两直线的交点坐标中有很多知识都需要学生根据以前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运用,那么教师就可以很好的利用这一点来进行知识扩展。
例如:在上面所提到的学生交流讨论的例题中,教师就可以根据讨论结果进行知识的启发,在判断各直线位置关系与交点坐标的时候,同学们仔细观察会发现,这些直线的共同特点是经过同一点。此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找出或猜想这个点的坐标,将方程式带入其中然后求得结果,这样学生就会发现方程是表示经过这两条直线的交点的直线的集合。这不仅为后面所学的知识打下了基础,更能让学生在启发扩展中将新知识进行利用,通过自己的猜想与推论得出不一样的结论。启发扩展不仅巩固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更培养了学生的思维扩展能力以及数学意识的提高。
五、课后小结,帮助学生将知识进行整合
在学习完一节课之后,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小结以帮助他们将课堂所学的知识进行浓缩,突出重点,抓住难点。在“两直线交点坐标”这个知识学习中,学生需要根据这节课学习如何判断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如何求两直线的交点坐标;知道两直线相交与二元一次方程的关系等。课后的小结就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这些知识的整理,让他们纠正自己的不足,看看自己是否已经对这些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有哪些知识还需要请教老师同学的。这样通过课后小结,让学生学会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来解决,并将其进行正确合理的应用。参考文献:
[1]李国冰,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方法简析[J],数学教育,2012年第3期; [2]林啸,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设计[M],浙师大,2011年7月;
[3]刘晓林,浅析问题在高中数学课堂的重要性[J],高中教育,2012年第7期
第三篇: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案例一则
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案例一则
上海市真如中学 常一耕
一、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是:构建共同基础,提供发展平台;提供多样课程,适应个性选择;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高度概括地说,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就是自主、合作、创新。
所谓自主就是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独立性,即在学习的内容上、时间上、进度上,更多地给学生自主支配的机会,给学生自主判断、自主选择和自主承担的机会;合作就是学生之间与师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平等交流;创新就意味着不固步自封、不因循守旧、不墨守成规。
传统的教学方式一般以组织教学、讲授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和检查知识来展开,其基本做法是:以纪律教育来维持组织教学,以师讲生听来传授新知识,以背诵、抄写来巩固已学知识,以多做练习来运用新知识,以考试测验来检查学习效果。这样的教学方式,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它的缺陷越来越显现出来,它以知识的传授为核心,把学生看成是接受知识的容器,按照上述步骤进行教学,虽然强调了教学过程的阶段性,但却是以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为前提的,没有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没有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独立性。因此,革新教学方式势在必行。
作为新课程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课堂教学改革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改革课堂教学就是要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课堂教学设计,转变学生消极被动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即是要以《数学新课程标准》界定的课程理念为指导,逐步实现新课程标准设定的各项目标,让学生在学会数学知识的同时,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学会应用、学会创新。
二、融入新课程理念的设计原则
(1)建构性原则 学生以怎样的方式和途径来获取知识,这是一个学习方式问题,新课程倡导建构性的学习,主张学生知识的自我建构,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而应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因此,数学课堂教学的设计应遵循建构性原则,使学生从“我要学”出发,树立“我能学”的自信,最终寻找到适应学习的个性化方式。
(2)交互性原则 新课程的改革,要求教师进行角色变换,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换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激励者”和“促进者”,这样,在课堂教学中必然会出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合作学习。从另一角度看,数学课堂中的师生交往、生生交往就是不断进行信息传递的过程,因此,数学课堂设计应体现交互原则。
(3)情境性原则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学生在学习数学和运用数学解决问题时,不断地经历、归纳类比、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数据处理、演绎证明、反思与建构等思维过程,对客观事物中蕴涵的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判断。但这一思维过程离不开直观感知、观察发现,或用实际例子(即适当的形式化)来加以表达,学生更容易接受,因此,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应遵守情境性原则。
(4)开放性原则 过去的教学设计,总是教师“牵”着学生走,教师是课堂的主宰,新课标呼唤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于是单一的师讲生听的学习方式,被“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替代,表现出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体系的设计应关注开放性原则。
(5)实践性原则 数学科学是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等科学的基础,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正在不断渗透到各个领域,在数学教育中开展“建模”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有利于扩展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数学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要注重实践性原则。
(6)创新性原则 新课标把“提高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能力”列为课标之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勇于用怀疑的、批判的目光去看待数学,这样才能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因此,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应体现创新性原则。
三、新课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设计案例一则
新课标增加“探究性课题”这一版块,这足以说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探究式教学就是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建构知识,体验数学发现和建构过程。情境性教学,引导学生体验,有目的地创设或引入与教学相呼应的具体场景或教学资源,以引起学生情感的体验,激发学生更主动地学习。下面我将记述一节由问题探究与情境性教学交互使用的教学过程。
如“无穷递缩等比数列求和”是在学生学习了数列及数列极限等知识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与数列、方程、函数和极限等知识有内在的联系,能与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问题相结合,但是,学生对无穷数列各项和,有限到无限的思想方法,以及用极限的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还缺少思想基础,因此,我在设计这一节课时,设计情景,提出问题,通过实际问题、具体问题,以引起学生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学会建构、探究,最终达成教学目标。
(一)设计情境——提出问题
问题1:如果不停地往一只空箱子内放东西,箱子会满吗?为什么? 这问题表面上看是一个游戏,事实上,它隐含着无穷数列各项和知识,有一定的趣味和魅力,能引起学生的思考,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发言权,也不乏味,有能力发展点、个性和创新精神培养点,学生从实际背景出发,通过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口说明,能经历从抽象表示到符号变换和检验应用全过程,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二)自主探究——感知问题
我提示学生用数学眼光去看上述问题,即将上述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然后让学生展开讨论。
(三)合作交流——形成共识(1)问题1的讨论结果:
S1:箱子即使很大也会满,因为,设第一次放入的量为a1, 第二次放入的量为a2,„设第n次放入的量为an,„,则a1+a2+a3+„+an+„可能很大,总能放满箱子。S2:箱子即使很小也不会满,因为,设第一次放入的量为a1, 第二次放入的量为a2,„第n次放入的量为an,„,则a1+a2+a3+„+an+„可能也很小。
(2)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构建数学模型 问题2:你能尽可能多地举出箱子不会满的例子吗?
S3:把一支粉笔的一半放入空箱子中去,剩下粉笔的一半再放入空箱子中去,如此下去,„,放入空箱子中的充其量也只有一支粉笔,不会满,其数学模型是:a+a+a+„=a(a是粉笔的长)S4:把一杯水的倒入空容器中去,剩下水的再倒入空容器中去,如此下去,„,倒入容器中的只有一杯水,也不会满,其数学模型是:
b+b+b+„=b(b是一杯水)„„
问题3:你能否将S3与S4这类问题一般化?若设第一次放入空箱子中去的量为a1,第二次放入空箱子中的量为a2,„第n次放入空箱子中去的量为an,„,数列{an}有何特点?
同学们得出结论:数列{an}是等比数列,也是递减数列,且项数无穷的。
接着再让学生自主研究无穷递缩等比数列的定义,并判定数列{an}是否为无穷递缩等比数列?再进一步思考无穷递缩等比数列是否一定是递减数列?总结无穷递缩等比数列的几个特征,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3)Sn与S的关系
问题4:当|q|<1,qn=a1qn,可以证明,当n→+∞时,an→0(让学生课后证明)请学生思考:若设数列{an}前n项和为Sn,所有项的和为S,运用极限的思想,你能否发现Sn与S的关系?讨论结果:S=limSn(4)求无穷递缩等比数列的和
问题5:怎样求无穷递缩等比数列{an}的和? Sn=a1+a2+a3+„+an=,limSn=lim 因为当|q|<1时,limqn=0, 所以S= limSn= 我这时就说:好!我们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得出了无穷递缩等比 数列的求和公式:S=(|q|<1)(5)公式的应用(略)
通过应用交流,使学生加深对公式的认识,体验了数学模型化思想,让学生在交往中学习数学。
(四)总结反思——共同创新
本课我们运用情景化、问题形象化、探究化等数学方法,将游戏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无穷递缩等比数列的和。为了概括所学内容的逻辑结构,提炼思想观点,引导学生创新,我将本课研究过程和方法概括如下:
抽象概括 应用
教学全过程概括为:具体问题——————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改造 抽象概括
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现实问题————现实模型————数学模型—— 数学方法 检验 探究、深化、拓展、————数学模型的解————现实问题的解————————现实问题
是否符合实际?
由此课例,不难看出,问题式、情景式教学交互设计,促进了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相互补充、相互促进,这种设计以培养兴趣为前提,以指导观察思考为基础,以发展思维为重点,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手段,让学生在感情体验中真正地用“心”去学习。
数学本身是为人的,是开放的,是丰富多彩的,一句话,数学是为人所用的。而这一事例生动地告诉我们,作为数学老师,不同的教育观念、不同的思想方法会有不同的数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学生会有不同的发展结果,只要我们用心地去备好每一节课,设计得当的教学程序,我们的学生将会把数学掌握得更好,我们的数学教学将会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两年来,我们学校的刘定华校长、姚文清副校长给我们不定期地做课改实验报告,刘校长亲自给我们上课改示范课,还想方设法地从外地引进A类人才给我们上研修课,所以,我们学校兴起了一股课改的热潮。现在的你们如果愿意走进我们的课堂,那定会看到师生合作学习的情景。这两年的课改,从我们的高考取得较好的成绩(2004年理科数学高考平均分排在大桂林市第七,文科排在大桂林市第十八,2005年理科数学高考平均分排在大桂林市第九,文科排在大桂林市第十五)可见一斑。因此,创新教育、素质教育也能很好地把握应试教育。
第四篇:高中数学教学设计模版及案例 (500字)
教学情境一:(问题引入)在abc中,已知两边a,b和夹角c,作出三角形。
联系已学知识,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对应问题1.第三边c是确定的,如何利用条件求之?
首先用正弦定理试求,发现因a、b均未知,所以较难求边c。
由于涉及边长问题,从而可以考虑用向量来研究这个问题。a
?如图,设cb?a,ca?b,ab?c,那么c?a?b,则 bc
???c?c?a?ba?b?? ?ab?b??2a??b c a??2a??2 ?a?b?2a?b?2
从而c2?a2?b2?2abcosc,同理可证a2?b2?c2?2bccosa,b2?a2?c2?2accosb
于是得到以下定理
余弦定理:三角形中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的平方的和减去这两边与它们的夹角的余弦的积的两倍。即a2?b2?c2?2bccosa;b2?a2?c2?2accosb;c2?a2?b2?2abcosc
教学情境二 对余弦定理的理解、定理的推论
对应问题2 公式有什么特点?能够解决什么问题?
等式为二次齐次形式,左边的边对应右边的角。主要作用是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夹角求对边。
对应问题3 从方程的角度看已知其中三个量,可以求出第四个量,能否由三边求出一角?
从余弦定理,又可得到以下推论:(由学生推出)
b2?c2?a2a2?c2?b2b2?a2?c2
; cosb? ; cosc? cosa?[理解定理]余弦定理及其推论的基本作用为:
①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两边及它们的夹角求第三边;
②已知三角形的三条边求三个角。
思考:勾股定理指出了直角三角形中三边平方之间的关系,余弦定理则指出了一般三角形中三边平方之间的关系,如何看这两个定理之间的关系?
(由学生总结)若?abc中,c=90?,则cosc?0,这时c2?a2?b2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模板及案例
由此可知余弦定理是勾股定理的推广,勾股定理是余弦定理的特例。
教学情境三 例题与课堂练习例题.在?abc
中,已知a
?cb?600,求b及a
⑴解:b2?a2?c2?2accosb
=2?2?2?cos45
0=12?2?1)=8
∴b?
求a可以利用余弦定理,也可以利用正弦定理:
b2?c2?a21⑵解法一:∵
cosa?, ∴a?600.asin450 又 a<c,即00<a<900, ∴a?600.解法二:∵sina?sinb评述:解法二应注意确定a的取值范围。课堂练习在?abc中,若a2?b2?c2?bc,求角a(答案:a=120°)
教学情境四 课堂小结
(1)余弦定理是任何三角形边角之间存在的共同规律,勾股定理是余弦定理的特例;
(2)余弦定理的应用范围:①.已知三边求三角;②.已知两边及它们的夹角,求第三边。
(3)正、余弦定理从数量关系的角度解释了三角形全等,已知边角求做三角形两类问题,使其化为可以计算的公式。
习题设计
1. 在?abc中,a=3,b=4,?c?60?,求c边的长。
2. 在?abc中,a=3,b=5,c=7,求此三角形的最大角的度数。
3. 若sina:sinb:sinc?5:7:8,求此三角形的最大角与最小角的和的大小。
2224. △abc中,若a?c?btanb??
?,求角b的大小。
???abc的三内角a,b,c所对边的长分别为a,b,c设向量p?(a?c,b),q?(b?a,c?a),若p//q,求角5.
c的大小)
(本案例由河北师大附中 刘建良设计,由汉沽五中 纪昌武 在目标设计和习题设计方面略作改动)
编写要求:
1、页面设置:a4,上、下、左、右边距都为2cm;教学课题:小四宋体加粗;问题设计:课本上没有的有价值的情境、问题、例题、习题用五号黑体字,并简要说明设计意图。其他都用五号宋体。“目标设计、情境设计、问题设计、习题设计”要加粗。
2、目标设计主要写知识目标的设计。目标要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可测性。
3、习题设计:每节课的习题5个左右,其中前两个可作为当堂测验题,要求的难度:只要上课能认真参与的同学基本上都能作对。后三题可根据各校学生水平适当提高,但应紧扣本节课教学目标,难度最好控制在0.8左右。对于所选课本上的题要注明,并具体写出来。
4、把寒假交流的内容,按统一模作板适当修订,并于3月15日前传至学科牵头人处。
第五篇:高中数学教学案例设计
高中数学教学案例设计
12、任意角的三角函数(1)
一、教学内容分析:
高一年《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数学(必修4)》(人教版A版)第12页1.2.1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第一课时。
本节课是三角函数这一章里最重要的一节课,它是本章的基础,主要是从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生成过程,从而很好理解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在《课程标准》中:三角函数是基本初等函数,它是描述周期现象的重要数学模型,在数学和其他领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课程标准》还要求我们借助单位圆去理解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在本模块中,学生将通过实例学习三角函数及其基本性质,体会三角函数在解决具有变化规律的问题中的作用。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我们的课堂教学常用“高起点、大容量、快推进”的做法,忽略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对学生加以反复的训练,无形增加了学生的负担,泯灭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们虽然刻意地去改变教学的方式,但仍太多旧时的痕迹,若为了新课程而新课程又会使得美景变成了幻影,失去新课程自然与清纯之味。所以如何进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就很值得思考探索。如何让学生把对初中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及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迁移到学习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中?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中在三角函数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以下两点:
第一、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丰富的情境,例如单调弹簧振子,圆上一点的运动,以及音乐、波浪、潮汐、四季变化等实例,使学生感受周期现象的广泛存在,认识周期现象的变化规律,体会三角函数是刻画周期现象的重要模型以及三角函数模型的意义。第二、注重三角函数模型的运用即运用三角函数模型刻画和描述周期变化的现象(周期振荡现象),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也是《课程标准》在三角函内容处理上的一个突出特点。
根据《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教学应该帮助学生解决好两个问题:
其一:能从实际问题中识别并建立起三角函数的模型;
其二:借助单位圆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并认识其定义域、函数值的符号。
三、设计理念:
本节课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展示摩天轮旋转及生成的图像,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应用于生活,激发同学们学习的乐趣。并通过问题的探究,体验“数学是过程的思想”,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1.借助摩天轮的情景问题很好地融合初中对三角函数的定义,也能很好入在直角坐标系中,很好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向任意角的三角函数过渡,从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生成过程,从而很好理解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 2.从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认识其定义域、函数值的符号; 3.能初步应用定义分析和解决与三角函数值有关的一些简单问题。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P2.教学难点: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定义域.OA图1 具体设计如下:
六、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情景引入
问题1:如图是一个摩天轮,假设它的中心离地面的高度为ho,它的直径为2R,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转动一周需要360秒,若现在你坐在座舱中,从初始位置OA出发(如图1所示),过了30秒后,你离地面的高度h为多少?过了45秒呢?过了t秒呢?
【设计意图】:高中学生已经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一定的科学知识,因此选择感兴趣的、与其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素材,此情景设计应该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发生发展的理解。这个数学模型很好融合初中对三角函数的定交,也能放在直角坐标系中,很好地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向任意角三角函数过渡,揭示函数的本质。
第二部分——复习回顾锐角三角函数
让学生自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过了30秒后,你离地面的高度为多少?”
【分析】:作图如图2很容易知道:从起始位置OA运动30秒后到达P点位置,由题意知AOP300,作PH垂直地面交OA于M,又知MH=ho,所以本问题转变成求PH再次转变为求PM。要求PM就是回到初中所学的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即锐角的三角函数。
问题2:锐角的正弦函数如何定义? 【学生自主探究】:学生很容易得到
sin|MP||MP||MP|Rsin|PH|h0Rsin |OP|R图2 POMABNHPOaMhh0Rsin
所以学生很自然得到“过了30秒后,过了45秒,你离地面的高度h为多少?”
h1h0Rsin300 h2h0Rsin450
Y【教师总结】:t在锐角的范围中,0POMAXhh0Rsint0
第三部分——引入新课
问题3:请问t的范围呢?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离地面的高度h为多少?能不能猜想hh0Rsint0?
B【分析】:若想做到这一点,就得把锐角的正弦推广到任意角的正弦。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任意角的三函数角函数。
问题4:如图建立直角坐标系,设点P(xP,yP),能你用直角坐标系中角的终边上的点的坐标来表示锐角的正弦函数的定义吗?能否也定义其它函数(余弦、正切)?
【学生自主探究】:sin|MP|yP R|OP|cos|MP|yP|OM|xP,tan |OM|xP|OP|R问题5:改变终边上的点的位置,这三个比值会改变吗?为什么? 【分析】:先由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再引导学生选几个点,计算比值,获得具体认识,并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证明。
【设计意图】:让学生深刻理解体会三角函数值不会随着终边上的点的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只与角有关系。
通过摩天轮的演示,让学生感受到第一象限角的正弦可以跟锐角正弦的定义一样。
问题6:大家根据第一象限角的正弦函数的定义,能否也给出第二象限角的定义呢?
【学生自主探究】:学生通过上面已知知识得到sin|MP|yP R|OP|PxyO学生定义好第二象限角后,让学生自己算出摩天轮座舱在第150秒时,离地面的高度h?
通过摩天轮知道:hh0Rsin1500h1h0Rsin300 由此得到:sin1500
|MP|yP在第二R|OP|12图3【设计意图】:通过这个,让学生检验sin象限角是否正确?
问题7:sin|MP|在第三象限角或第四象限能成立吗? |OP|【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模型,检验定义是否正确,从中让学生自己发现正、负符号的偏差。(可以让学生取t210,从而hh0Rsin2100,得到sin2100=,发现这与sin|MP||MP|不相符,实际上是sin)|OP||OP|12【教师总结】:我们通过个模型知道如何在某些范围内如何计算自已此时离地面的高度,用数学模型hh0Rsint0来表示,当摩天轮转动,角度的概念也不知不觉地推广到任意角,对于任意角的正弦不能只是依赖于角所在的直角三角形中的对边的长度比斜边长度了,我更应该用点P的横坐标来代替|MP|或|MP|,那么这样就能够很好表示出正弦的函数任意角的定义。
第三部分——给出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如图3,已知点P(x,y)为角终边上的点,点P到顶点O的距离为R,则
siny(R)Rx(R)Ry(k)x2costan【分析】:让学生通过刚才的模型进一步体验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要点:点、点的坐标、点到顶点的距离。
问题8:当摩天轮的半径R=1时,三角函数的定义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学生自主探究】:siny,cosx,tany。x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学生通过对比发现取到原点的距离为1的点可以使表达式简化。教师进一步给出单位圆的定义 给出下列表格,让学生自己补充完整。三角函数 定义一:|OP|1
定义二:
|OP|R
定义域
sin
y
y Rx RR
cos x
y xR
2tan
y xk
及时归纳总结有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掌握。第三部分——例题讲解
例1.(课本P14例2)已知角终边经过点P0(3,4),求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值。
【分析】:让学生现学现卖,得用上面的定义二就可以得到答案。
例2.(课本P14例1)求
5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值。3【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自己思考并独立完成。然后与课本的解答相对比一下,发现本题的难点。
【教师讲解】:本题题意很简单,但是如何入手却是难点,关键是对本节课的三角函数定义的要点有没有领会清楚(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要点:点、点的坐标、点到顶点的距离),因此本题的重点之处是如何利
PMOxy图4用单位圆找到这个点P,如图4可以知道POM象限,得到P(,123,又点P在第四
3),这样就可以很容易得到本题答案。2不妨让学生取R|OP|4,能否也得到点P的坐标,得到的三角函数值是否与单位圆的一样。这样可以让学生更深刻体验三角函数的定义。
第四部分——巩固练习练习1.例2变式求
7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值。6练习2.问题9:通过观察摩天轮的旋转,三角函数的角的终边所在象限不同,请说说三角函数在各个象限内的三角函数值的符号?独立完成课本P15的“探究”。
【设计意图】:练习
1、练习2的设计与例
2、例3衔接,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三角函数的本质特征,引导学生从定义出发利用坐标平面内的点的坐标特征自主探究三角函数的有关问题的思想方法。并在特殊情形中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第五部分——小结与作业 学生自我总结
作业:P23习题1.2A组 1,2,3
七、教学反思
上述教学设计及具体教学实施过程我认为有以下几点意义: 1.教学设计紧扣课程标准的要求,重点放在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理解上。背景创设是学生熟悉的摩天轮,认知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具体到抽象,现象到本质,特殊到一般,这样有利学生的思考。
2.情景设计的数学模型很好地融合初中对三角函数的定义,也能很好引入在直角坐标系中,很好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向任意角的三角函数过渡,同时能够揭示函数的本质。
3.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生成过程,让学生在情境中活动,在活动中体验数学与自然和社会的联系、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在体验中领悟数学的价值,它渗透了蕴涵在知识中的思想方法和研究性学习的策略,使学生在理解数学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这和课程标准的理念是一致的。
4.《标准》把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作为其目标之一, 在教学中不仅要突出知识的来龙去脉还要为学生创设应用实践的空间, 促进学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直觉猜想、归纳抽象、数学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使其上升为一种数学意识,自觉地对客观事物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作出思考和判断。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从数学的角度运用学过的数学思想、数学思维、数学方法去观察生活、分析自然现象、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 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原来就来自身边的现实世界, 是认识和解决我们生活和工作中问题的有力武器, 同时也获得了进行数学探究的切身体验和能力。增进了他们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