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珍珠鸟》第二课时公开课教案
21.珍珠鸟
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四个自然段。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那种和睦、信赖的境界,培养学生喜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认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与呵护下发生变化的过程。教学难点:
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义。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课间看着同学们在雪地里欢快地玩耍,仿佛一只只可爱的珍珠鸟一般,让我们带着这份美好的心境再次走进《珍珠鸟》这篇课文。21.《珍珠鸟》,齐读两遍。
2.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上节课学习的新词语吗?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吧(出示词语,分小组开火车)
一卷
猜谜
拨开
柜顶
撞开
淘气
扭动
信赖
伏案
雏鸟
细腻
咂嘴 愈发
垂蔓
蒙盖
娇嫩
看来小朋友们对生字词掌握的真棒,那大家还记不记得珍珠鸟有哪些特点?(指名回答)
二、合作探究
大家总结得很好!珍珠鸟十分怕人,那么为什么这么怕人的珍珠鸟却不怕作者呢?(板书:怕人)
1.课件上出示自学要求,默读课文4—7自然段,找找看哪些词句最能体现出珍珠鸟的不怕人呢?(指名回答)
2.品读珍珠鸟不怕人的语句,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请女生齐读一遍,男生回答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珍珠鸟的活动的?有哪些词可以表现出来?
三、展示交流
1.梳理脉络“起先······随后······渐渐地······后来”分小结研读珍珠鸟的活动。如果你是珍珠鸟,你还想逛逛小主人家的哪些地方呢?请大家展开想象,并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造句。
2.结合回答,引出思考问题:“珍珠鸟之所以如此自由是因为?” 3.进一步品读珍珠鸟渐渐胆子大了之后的活动。思考珍珠鸟“先······然后······再······”这一试探行为的心理活动。
4.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作者对珍珠鸟的心理呵护过程:“我”不管它——“我”不伤害它。5.指名品读珍珠鸟既害怕又想靠近小主人的情感。
6.帮助学生用关键词+脉络的方法梳理课文第四自然段,出示课间,辅助背诵。
7.同样的方法自学课文5—6自然段,感受珍珠鸟与小主人的相处模式和氛围。引导出大家对于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彼此信赖的思考和讨论。
四、拓展提升
1.请大家联系实际生活,是不是我们身边也有过这样的美好境界呢?(引导学生举例子)
2.作者为什么要发出这样的呼唤?(请学生结合课文回答)3.这样的信赖和美好的境界难道只存在于人和动物之间吗?(帮助学生开拓思维,迁移思考“信赖”和“美好的境界”)
4.那么我们在生活中可以为创造这一美好的境界做点什么呢?(指名回答)
5.根据学生回答总结全文。板书设计:
21.珍珠鸟
怕人
——
不怕人
信赖
美好的境界
第二篇:珍珠鸟 第二课时 教案
珍珠鸟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对新朋友,它们是珍珠鸟。冯骥才爷爷给了它们一个温暖舒适而又安全的家,因此,它们过得可开心了。
(出示课件:伴着恬静的音乐渐渐出现吊兰蒙盖着的鸟笼。)
师:(深情引述)你看,这是一盆茂盛的法国吊兰,吊兰长满绿色的藤蔓覆盖在鸟笼上,珍珠鸟就像躲在幽深的树丛中一样安全„„直到有一天,伴着 一声尖细而娇嫩的叫声,珍珠鸟的雏儿诞生了„„ 这个小家伙长什么样呢?大家想见见它吗?那就打开课本吧。
二、学习第三段
1、课文的第三自然段为小珍珠鸟画了一张相,谁愿意把第三自然段读给大家听?看看这个小家伙留给你什么印象?
2、从作者的描述看,这是一只怎样的珍珠鸟?(漂亮、可爱、惹人喜欢……)
3、这么漂亮的珍珠鸟大家一定很喜欢,都想见一见,请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注意把你对小珍珠鸟的喜爱读出来。
“探”是什么意思? 生:脑袋伸出来。
师:从这个字你体会到什么?可以换成“伸”吗?
生:“探”可以看出这小家伙胆小、害怕。而“伸”只是把头伸得很长,看不出害怕的意思。
师:真好,一个“探”字,多么精妙、准确,读书有时就要这样咬文嚼字。谁能学学那小脑袋是怎样探出来的?
师:(抚着该生的头高兴地)多可爱的小家伙!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个小宝宝吗?
4、谁愿意把这几句话读给大家听?你觉得在读的时候最主要的是让大家从你的声音中感受到珍珠鸟的美丽与可爱。还有谁想读?
师:同学们这么喜爱这个小家伙,就让我们在朗读声中表达我们的喜爱之情吧!
三、学习第四节
多可爱的小珍珠鸟啊?据老师了解,珍珠鸟是一种很胆小的动物,然而,在作者的家里,却出现了这样的画面:(课件出示:画面、文字)
1、生性胆小的它是怎样一步步地信赖“我”,到最后竟趴在“我”的肩头安然入睡呢?请同学们读一读第四自然段,读的时候注意这些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课件出示:起先„渐渐地„后来„)
2、小珍珠鸟敢出笼子活动了(点击课件:起先„),出了笼子,真是自由自在,你能从这句话中找出描写小鸟自由活动的动词吗?
“落”得多轻巧,“站”得多神气,都玩疯了,把灯绳“撞”得来回晃动呢!谁愿意变成这只自在的小鸟?请把这个句子读给大家听,要让大家感受到你是多么的自在与快乐!还有谁也想变成自由自在的小鸟?
3、小珍珠鸟玩得这么快乐,作者看在眼里,喜在心上。见“我”不去惊扰它,小珍珠鸟的胆子渐渐地变大了:(课件出示:渐渐地„)
(1)请大家仔细的读一读这两句话,读完后同桌的同学交流一下你从这两句话中有什么发现?(自由读,同桌交流,指名交流)
(2)这小珍珠鸟确实机灵,尽管它很想和“我”交朋友,但还有一点戒备心理呢。这样聪明的小鸟谁见了不喜欢呢?女同学喜欢吗?请女同学一起读这两句话。
4、小珍珠鸟的胆子越来越大了,它想和“我”交朋友,可是它不会说人类的话,“我”也不会鸟的语言,但我们之间有一个很有趣的交流方式:(课件出示:后来„)他们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小珍珠鸟又是啄笔尖,又是啄手指。而作者表现得非常友好,轻轻地抚一抚它的绒毛。这时的小珍珠鸟一定有话要说,它会说些什么呢?
生:小鸟会说:“朋友,我口渴了,喝点你的茶,不介意吧。”(可以不介意)生:小鸟会说:“主人,不要这么忙着写文章,陪我玩一会儿,好吗?”(好呀,咱们玩什么?)
生::“朋友,写文章休息一下吧,把笔给我,我来帮你写。”
多有趣呀。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段文字,把人与鸟之间的亲密劲儿给美美地读出来。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他们之间深深的情意吧!
师:开始这个小家伙只敢探一探小脑袋,现在胆子怎么会越来越大? 生:因为我不去伤害他。
生:因为我很喜欢这小家伙,蹦到我的杯子上喝茶,我也不生气
生:这个小家伙用小红嘴啄“我”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的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我的手指,可以看出我喜爱这个小家伙,小家伙也喜爱“我”、信任“我”。
师:这种感觉多像一位慈祥的父亲,抚摩着自己的孩子!小家伙啄“我”的手指,分明就是调皮的孩子在亲昵地向大人──干什么? 生:撒娇!
师:(动情的设问)如果我们再细细的想一想,一开始当这个小家伙在屋里飞来飞去的时候,或把灯绳撞得来回晃动的时候,如果“我”不小心动了一下手臂,结果会怎样呢?(指名回答)当小家伙啄我的手指时,如果“我”不仅仅是轻轻的抚一抚他那细腻的绒毛,而是抓在手中玩耍它的小红嘴、小红脚,小家伙还会一步步亲近我吗?(不会)是呀,只要“我”一点点不经意的举动,或者仅仅是好奇的眼神都会惊吓这个小家伙。
四、学习第五小节
1、正因为我在悄然之中流淌出对小鸟的关爱与呵护,小鸟才和我成了形影不离的朋友。小珍珠鸟和作者越来越亲近,(引读第五小节,白天,……傍晚……)
2、从这一节中你感受到什么?
(生:恋恋不舍。生:和作者已经难舍难分了!)
师:可见小珍珠鸟对作者是那样的亲近。充满了依恋。这样的友情让人羡慕,令人期盼。
五、学习第六小节
1、日复一日,小鸟和我成了非常亲密的好朋友。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当“我”停笔不写之后,面前出现了怎样的情景呢?(课件点击,出示句子、画)
2、再次看到这幅画面,相信大家都会有一种怦然心动的感觉。在这幅画面中,我们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珍珠鸟在“我”的肩头睡熟了。师:是呀,睡熟了,你能小声告诉我吗?
生:(下意识地府在师的身边低声说)我看到了小珍珠鸟在“我”的肩头睡熟了。师:这小家伙睡得多熟呀!这把“我”的肩头当作了什么?
生:温暖的巢。生:妈妈的背。
生:宝宝的摇篮。
师:如果老师请你给这幅画加个题目,用一个词或一句话,你会写上什么?说说你的理由。生:我会写上“信赖”,正因为小鸟信赖“我”,才会在“我”的肩头睡着,才会有这美好的画面。生:我写上“亲密的朋友”,小鸟和“我”不像是一对亲密的朋友吗?
生:我写上“小鸟的家园”,因为鸟儿是人类的朋友,作家的肩膀就是鸟儿幸福的家园。师:嗯!富有哲理!
生:我写上“甜蜜的梦”,小鸟在“我”的肩头睡熟了,正在做着甜蜜梦呢!师:真美!
生:我写上“情趣”,因为课文中小鸟非常有趣,而“我”非常有情。
师:是啊!可爱的小家伙睡熟在我的肩膀上,多么有趣;我含笑目视着小鸟,这多么有情!真是趣中生情,情中生趣,情趣相映。
生:我写上“目光”,因为“我”看着小鸟的目光是温和的、慈爱的,作者心里肯定也是幸福的!师:经典!多么富有诗意的想法,今人遐想!带着这美好的感觉,在朗读声中让我们也走进这美好的境界。(配乐读第六段。)
师:(轻柔地)这小家伙睡得这么熟,这么香,这么甜,那它的梦一定也很美很美,想象他会梦到什么呢?我相信同学们脑海中的梦境该是多么美丽、温馨,不要说出来(师用手压住嘴唇)把这美好的梦境留在心里,用你们的朗读领我走进这美好的境界,好吗?
(生:我想到了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友爱!我和珍珠鸟,快乐的家园、温馨的梦,小鸟的家园,目光)
4、多么富有诗意的想法,令人遐想,作者此时也灵机一动,发出了一声爱的呼唤: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看着这可爱的小家伙,我们也不由自主地发出了一声呼唤:„„ 看着这可爱的小家伙,每个人都会不由自主地发出一声呼唤:信赖,„„
你能把这个句子变成陈述句吗?
信赖是一种关爱,是一份宽容,是一片呵护,是彼此间的尊重。只要我们心中充满爱,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就会创造出更多美好的境界。此时,冯骥才先生的话已经牢牢地印在我们心中了,信赖……(再次出示)
(五)扩展升华课文内容:
1、作者仅仅是想表明生活中只需要人与鸟之间的信赖吗?(不,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都需要信赖)在生活中,美好的境界也无处不在。是啊!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岂止是我和珍珠鸟之间呢?其实,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出示课件:动物与动物、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因信赖而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画面。师:看了这些,你们想说些什么?生1:爱心无处不在,世界充满了爱。生2:有爱就有信赖,信赖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1)两只可爱的小猫,在深情地对望中,诠释着爱的意义。2)猫是老鼠的天敌,当他们再次相遇时,留下的全是温情。3)一个冰淇淋,冰凉了不仅是你我,还有整个炎热的夏季。4)虽然家境贫寒,可那碗稀饭,却温暖着整个童年的冬季.2、是呀,有了信赖使世界多了一抹温馨的色彩,是什么才能使“信赖”永驻人间呢?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认为是“爱”!因为爱,所以作者对珍珠鸟一家呵护备至;因为爱,所以作者笔下的小鸟也充满了灵性。在大千世界里,何处不需要关爱,何处不需要信赖?让我们再深情地读读作者那富有哲理又打动我们的话吧!齐读:“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3、你能仿照作者“信赖,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写一句有关信赖的句子吗?让学生把这些话尽情地写在黑板上。大家都对信赖有了更深的感悟,就让我们心中多一份信赖,充满爱的情感,一齐努力地去追寻作者所期望的那种境界吧!信赖能使人们生活得更加美好;信赖往往创造出和谐的世界;信赖往往使人与人的距离更亲近;信赖,使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信赖,往往让人与人之间友好相处,让世界成为爱的海洋。
相信你,相信我,相信它,信赖一定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小结:今天,我们在冯骥才爷爷的书房里,目睹了一幅人鸟相亲的画卷,这是信赖创造出的美好境界,其实,有了信赖,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你,我,他都能在自由的天空下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使“信赖“永驻人间的方法是爱:热爱世界,热爱人生,热爱大自然的山山水水、草木花石,乃至一鸟一虫。让爱之泉流淌在我们心田,流淌在万物之间!
七、延读积累:
自由选择下面两项作为作业:
1、写一写:以《小鸟的自述》为题,写一篇文章,讲述珍珠鸟在主人家的快乐生活。
2、搜集与信赖有关名言。
3、动物与人类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动物与人类是朋友,请以“保护动物、关爱动物”为主题创作几条宣传标语。
第三篇:珍珠鸟 第二课时教案
《珍珠鸟》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执教:海口海天学校 杜俊妮
2011-11-1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珍珠鸟的外形特点,活动范围,理解“‘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珍珠鸟的外形特点、活动范围,理解“‘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入“温馨之境”。
1、揭题,板题,读题。
2、课件过渡
二、以情入文,悟“喜爱之情”。
1、自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2、重点理解“探”字,体会珍珠鸟的胆小。
3、介绍珍珠鸟的外形特点(通过朗读感悟珍珠鸟的可爱和作者的喜爱之情)。
4、指导有感情的朗读第三自然段。
三、动情品文,悟“关爱之心”。
1、自由读第四自然段,找出这一自然段中能表现珍珠鸟逐步“信赖”我的关键词?(起先„„渐渐地„„后来„„)
2、分析珍珠鸟和“我”逐渐亲近的语句。(引导有感情地朗读,从读中体味到雏鸟的可爱和“我”对雏鸟的友爱之心。)
3、师朗读第五段,提问:为什么天色入暮,小家伙还不想回去呢?
四、融情入境,悟“美好境界”。
1、(出示课文插图:小鸟在“我”的肩头睡熟了)学生齐读第六段。
2、谁能用一个词来概括你对这段话的感受,并写在文中的插图上,作为题目。
3、反复朗读“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体会其深刻含义。①师引读;②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后,生生合作读;③师生合作读。
五、拓展延伸
1、观看生活中有关“信赖”的图片;
2、用“信赖就是 ”的句式说话。
六、课堂总结。板书:
怕人---→不怕---→信任 ↓
(信赖,创造美好境界)
第四篇:珍珠鸟第二课时教案
珍珠鸟(第二课时)
活动气氛:你们是第几次来这儿上课?感觉怎么样?
(第一、二次,紧张,没关系,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心态更自如;好多次,那这可是你的战场,老师今天就看你自信的飒爽英姿;今天你能不能驰骋课堂,有没有信心;胆小腼腆,没关系,老师也是第一次,跟你同一起跑线,我们一起携手共进。)
一、最初印象
1.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珍珠鸟”。
2.作者印象:看,这就是珍珠鸟的作者——冯骥才。你们看他的长相,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好笑,因为笑相由心生)(和蔼可亲)他的文字更有亲和力。
3.鸟的印象:通过上节课学习冯老笔下的珍珠鸟,你觉得它是怎样的珍珠鸟? A.漂亮可爱的鸟:你的心情和冯老一样。你来读一读它的漂亮可爱。
(美的文字,因为有美的心情,美的心情就是冯老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B.小巧玲珑的鸟:(1)这么漂亮可爱的鸟,来跟它打个招呼吧!你们都是直呼其名,冯老是怎么称呼小珍珠鸟的?找找有几次?(2)读读这样的称呼,你感觉冯老把它当作…你爸妈怎么叫你的呢?这样的称呼叫“昵称”。其中包含着对你们的...(疼爱、喜爱).冯老的喜爱之情,就在一个个小家伙中传递出来。
(3)把小字去掉,我们读试试,感觉怎么样?(喜爱程度变了)从这小字,你还想到,小珍珠的小巧玲珑。
二、反差之因
1.过渡:小家伙除了小巧玲珑,它还有个小的特点就是“胆小谨慎”。课文哪里体现胆小的特点?
2.品“探”后的胆小:出示,哪个字更能体现?什么是探?(探头探脑、小心翼翼)老师反演,学生评价,学生再演。(采访:小家伙,你在干什么?想出来玩就痛痛快快地飞出来玩吧!)出个门都是如此小心翼翼,胆儿可不是一般的小啊!(怕人到这程度)
3.由“睡”引出原因:可,同学们看这一幕,指名读。你觉得有什么不可思议之处?冯老可是1.9的大个子。所谓本性难移,鸟性更难移,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如此大的反差呢?(作者喜爱….从小家伙的角度来说,是对作者的…信赖)
出示句子:信赖,不就能……(板书:信赖)谁能给信赖换个词(板书:信任)过渡:下面,我们就跟着冯老的文字去探索信赖之路。
三、信赖之路
1.探究题:默读课文第4~6自然段,边读边想,小家伙是如何逐步信赖我的?圈画相关词句,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你的想法。(理解“逐步”,一步一步)(板书:画楼梯图)2.指名交流。
3.三步曲逐一交流:(1)第一步:起先…..A.指名读。去掉三个“一会儿”,就读活动地点,你感觉怎么样?(不够神气,不够淘气)读时,一会儿后面稍停顿下,更显神气(变红),读试试看!找同学跟我合作读。我读半句,你读半句。
B.猜猜看:面对如此调皮的小家伙,我什么反应?(原文:我不管它。)你是怎么猜到的,联系下文。(是啊,小家伙的活动情况是根据作者的反应展开的。)(2)第二步:渐渐地……
A.指名读。从哪儿看出小家伙关注我的反应?(见我、瞧瞧变红)小家伙像一个调皮机灵的孩子,一步一步接近我,试探我的反应。它的每个动作背后都有一番心理战。
B.小家伙的心理战:老师把人称换一下,现在你就是小家伙,一边活动,心理一边考量着。试着说出你的心里想法。(…竟落到小主人的小桌上…)边读边说。(3)第三步:后来……
A.指名读。从哪儿看出小家伙完全放心了?“嗒嗒”的 啄声仿佛就是小家伙和作者的对话。想象一下,他们在说些什么呢?(师生合作)小主人,你……; 小家伙,你……
(小主人,你在干什么呢?小家伙,我在写文章呢?我可以看看吗?可以啊。我能摸摸你的吗?真细腻,你不怕我吗?……)(聊得挺嗨哈…)
B谁能通过朗读,读出他们如知心朋友般的场景。4演练信赖之路:(1)同学们,我们来看看小家伙的活动情况。(起先...随后...渐渐...后来...)你发现什么了?(距离的拉近,就是心灵的靠近。)这就是逐步信赖!
(2)那作者写的时候,就把活动地点的变化串起来,不也很清晰吗?(顺序词的运用,一目了然,信任四步曲)
(难点预设:活动地点变化是一条线,心理变化也是一条线。)
(3)那么我们就运用顺序词,按照活动地点变化这条线,同桌试着把逐步信赖的过程说一说。——老师这有一段小家伙活动视频,谁能给配个音。(视频)5.信赖中的依赖:
(1)过渡:刚才那段只是冯老对小家伙一个场景的再现,平时状态是如何相处的呢?(白天...)
(2)哪个词更能体现小家伙信赖的程度?(再三)什么意思?(一次又一次)谁来跟老师演一演这场景。(球球,该回家了?该吃饭了?球球,天要黑了,快回家。球球,该回家睡觉了。)俗话说事不过三,三番四次就是“再三”。体现到什么?(不舍、信赖)
四、信赖境界
过度:就是这样的信任依赖,才造就了下面信赖的境界。(出示:睡着句)1.品句:这样的画面让你感觉怎么样?(温馨、和谐)小家伙,你现在(感觉)睡在哪儿?肩上,仿佛就妈妈的温暖怀抱。(信赖,不就能......)
2.品梦:小家伙,你睡得怎么样啊?梦里有谁?梦里跟小主人干什么呢? 3.在梦中回味与小主人的朝夕相处——我与梦中的小主人:
小主人的样子
小主人给我装扮家
我们喝茶聊天
陪伴淘气的我……….指名交流。(舒适的家一直暖着你的心;和蔼可亲的小主人都感染了你的梦;平平淡淡事儿,实实在在情儿;那份包容,梦里都记忆深刻。)
4.品味首尾:头起得带劲,劲中有无限的喜乐; 尾收得有味,味中有深澈的哲理。
(读)
真好!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信赖的境界更让人点赞,读)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真好!
五、信赖之初
1.过渡:其实,从一开始,冯老为珍珠鸟
第五篇:《珍珠鸟》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
1.通过语言文字,体会珍珠鸟的可爱和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培养学生爱鸟护鸟的情感。
2.理解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境界的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 :
一、复习明标
1.课文讲了哪四个内容?
2.从中你体会到了些什么?
3.明标:细读活动情景悟出道理体会珍珠鸟的可爱和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并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深刻含义。
二、细读活动情况
(一)整体感知内容。
1.自由朗读46句,简要说说每一节中珍珠鸟的活动情况
2.板书:笼子周围屋里小桌上我的窗口
(二)细读句
41.自由读句4 导读: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珍珠鸟的可爱?用о圈出有关词语;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用划出有关句子。
2.关于珍珠鸟的可爱(以句子为单位,交流圈划的词语、体会)
(1)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
a 读句交流词语。
b 进行补充发言。
C a生进行朗读。
D 余生评价指名再读
E 齐读:增加难度
(2)竟然小桌上
(3)挨近蹦俯喝茶偏瞧瞧
(4)啄笔尖。
(5)啄手指。
(讨论方法同句①)
3、流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
4、配乐朗读
(三)同法学习句
51.指读、圈划
2.交流
3.激趣:同桌对演,一生扮演珍珠鸟,一生扮演珍珠鸟的爸爸和妈妈,表演它们呼唤应答的过程。
(四)同法自不句6
1.默读圈划
2.交流
3.想象,珍珠鸟趴在作者肩上甜甜地睡着了,它做的梦也一定会又香又甜,它会梦到些什么呢?
三.学习悟出道理
1.示句:信赖境界
a.:信赖的意思?谁信赖谁?是一下子就信赖的吗?看看板书,说说珍珠鸟是怎样信赖我的?
板书:信信信
b.珍珠鸟为什么会逐步信赖我?
板书:
c.理解美好的境界(看板书回答)
d.配乐赏读。找出文中美好的情景朗读
e.给文章插图起名字,可以用三个文末一节中的词语。
2、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认识了一只活泼可爱的珍珠鸟,体会到了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还懂得了:只有信赖,人鸟才会和平共处,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所以,我们人与人之间,只要互相信赖,也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板书设计 :
笼子四周 屋里 小桌上 我的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