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去年的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去年的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牛镇小学
昝洁
教学目标:
1、学会1个生字,会写4个字。正确读写“融化、剩下、伐木、煤油灯、鸟儿、细细条条儿”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读对话,培养语感。
3、感受小鸟和大树之间深厚的友谊,初步体会到诚信的可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老师带俩位好朋友给大家认识,出示一棵树图和一只鸟儿图。小鸟和大树之间有什么动人的故事呢?你想知道吗?
2、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发生在小鸟和大树之间一个动人的故事。出示课题:去年的树(学生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课文。把课文的生字读准,长句子、难读的句子可以把它画下来。
2、自己把课文中的生字词语读一读,在同桌交流读。
3、检查学习:(1)、认读要认识的生词:融化 剩下 伐木人 煤油灯 鸟儿 这儿 哪儿 一会儿 细条条儿
(2)、、同桌练习,相互指证。(3)、指名个别读(参与的面多些,一人、两人)(4)、齐读
4、刚才我发现同学们划了一些长句子、难读的句子,现在能读好了吗?
(请2――3个学生读句子)
过渡:看,只要多读几遍,长句子、难读的句子都能读好。你们真能干。
师:亲爱的同学们,我们把字读准了,长句和难读的句子又读顺了,相信一定能把课文读得更流畅。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一组开火车读,每人读2个自然段)
5、读着读着,你有什么话想说了吗?你的感受,你的疑问,你的收获都可以说。
6、互相交流。
7、师:孩子们,你们的问题很多,感受也很多。你们真了不起,第一次与课文接触,就有那么大收获了。这篇课文在语言上有一个特点,就是以对话为主,你们发现了吗?
8、它是以对话为主的。你们快速地读一读课文,数数一共有几组对话?(有四组。)
哪四组,你数出来?(小鸟和大树。小鸟和树根。小鸟和大门。小鸟和小女孩)
9、课文读流利了,谁来给大家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件出示填空:小鸟和大树是(),小鸟去南方之前答应大树()。第二年春天,鸟儿飞回来后却发现(),于是他(),最后在火柴点燃的灯火前()。
10、同桌合作议一议,然后指名回答。最后齐读填空。
三、指导书写
了解了课文内容,我们来看看这篇课文中有哪些生字容易写错,我们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指名回答后,教师相机板书并解说
指导书写“融 剩”两个字
(接着学生用课堂练习本书写你认为自己最难写好的字,写完后与同桌交流
写字体会,并给同桌提个醒:写这个字时你可要注意…………)
四、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的表现都很不错,下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
第二篇:给予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给予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010年11月)
【教学目标】
1、会认“予、圣、诞”等10个生字;会写“予、担、宽、裕”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 “给予、试探”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金吉娅的言行和心理品质。3、以“给予”为主线,通过研读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引导
学生感受富有爱心能给人带来真情和快乐。
【教学重难点】
通过妈妈的感情变化,理解课文最后一段,体会金吉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教学过程】 课前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好!想知道老师来自哪里吗?告诉大家,我来自兄弟校祜水小学,今天来到中心小学,倍感亲切,你们欢迎我吗,给点掌声,谢谢同学们的热忱欢迎!
这个月的25日就是圣诞节了,(出示多媒体课件)。看了这些图片,谁能来说说圣诞节?(圣诞节)简单介绍:12月25日圣诞节是西方国家最重要的节日,相当于我们国家的春节。
一、导入新课,在生活中理解“给予”
1、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发生在这个美丽的圣诞节前夕,(板书课题:给予树)边写边提醒写法。齐读课题。
2、读得很好,“给”字,今天我们知道了它的又一个读音,在课题中读“ ji”再读一读课题。能读得更好吗?生读。
3、“给予树”中的“给予”是什么意思?(“给予”就是给与;帮助;送。)
4、小朋友真能干,一下子就明白了给予的意思。在生活中,你给予过别人什么?或者别人给予过你什么?
生:我给灾区的人捐过款。
师:那是你对灾区人民的给予。
生:我在大街上看到流浪的人很可怜,把零用钱给他们。师:那是你对流浪人员的给予,你真善良。
生:过年的时候,爸爸会给我压岁钱。
师:那是你爸爸对你的给予,那样的时候你觉得幸福吗?
生:幸福。
5、其实啊,刚才老师走进教室,你们那一张张灿烂的笑脸就是给予我最大的欢迎和热情,让我感到多么的温馨和幸福。这就叫“给予”,齐读。
二、初读课文,走进文本理解“给予”
1、请同学们打开书本,看看今天要学的课文“给予树”,好好地读读课文。你觉得难读的词语和句子可以多读几遍。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分别出示学生会写和要认识的生字,指导学生读词。
4、接下来大家再读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给予”?
谁能勇敢地站起来说一说,(生:妈妈把100美元平均分给五个孩子。
师:这是妈妈对孩子的一种给予。
生:孩子们相互买礼物。
师:那是相互的给予。
生:金吉娅买了一个洋娃娃送个一个陌生的女孩。
生:金吉娅买了棒棒糖送给妈妈和哥哥姐姐。)
5、你们真会读书,第一次读就能从课文中读出这么多的给予。你能说说课文中谁的给予给你印象最深刻吗?
(金吉娅对陌生小女孩的给予给我印象最深刻。)
三、直奔中心,感悟金吉娅对女孩的“给予” 1、金吉娅对陌生小女孩的给予一开始妈妈知道吗?金吉娅回来后沉默不语,妈妈生气了吗?她又是怎样向妈妈说呢?
出示句子:
“后来,我看到一棵援助中心的„给予树‟。树上有许多卡片,其中一张是一个小女孩写的。她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她一个穿裙子的洋娃娃。”
⑴ 学生自由读。
⑵ 引导学生理解词语:
接下来我们看这三个词,结合课文这段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援助
卡片
一直盼望
① 援助: “援助”是什么意思?“援助中心”是一个怎样的机构?(给别人提供帮助的地方。)
那个陌生的小女孩是多么需要人们的帮助啊!
② 卡片:接下我们来看卡片这个词语,给予树上除了树叶还挂满了卡片,其中有一张卡片就是这个小女孩的,卡片上有她的一个
小小的愿望。
小女孩的卡片上可能写到:
(指名学生说说:)我是个孤儿,是个没有爸爸妈妈关怀的小女孩,我多么希望圣诞老人送给我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啊!
(师肯定:情真意切,很能打动人)。
③ 一直盼望:
这个小女孩一直盼望有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一直盼望”是什么意思?
从晚上到早上,从梦中到清醒的时候,小女孩每时每刻都在盼望有一个洋娃娃,这就是一直盼望。
指导朗读(指名读)(她可是一直在盼望啊。多么急切的心情啊。)她一直盼望这句话谁能再用急切的心情来读一读? ④、小女孩一直盼望,有谁看到卡片?金吉娅看到了卡片,想到了小女孩和自己不同,大家看她说的这句话:(单击:)“可是妈妈,我们有那么多人,已经能收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都没有。”
金吉娅就想买礼物给小女孩,她做到了吗?
是的,在商场里她已经果断地作出了决定,买了洋娃娃,送到了援助中心。出示名言:
给予永远比索取愉快。──高尔基
四、总结给予,升华情感
1、课件出示最后一段:
我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朗读。音乐声起《让世界充满爱》。
2、在这个圣诞节里,金吉娅给予别人的是什么?
3、妈妈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妈妈会怎么赞扬金吉娅?(引读句子,把书面语言转变为口语。)
4、今天学习了“给予树”这一课,现在大家对“给予树”有了自己的理解。你能给“给予树”再起个名字吗?
(圣诞树;愿望树;感情树;快乐树;爱心树;友谊树。)
5、是的,今天从给予树这课我们可以看到爱心、友谊、善良、同情和体贴,这样的一棵给予树应该种到每一个人的心中。面对一些需要帮助的人,我们应该伸出援助之手,用我们的善良、仁爱去同情、体贴、关心他们!
出示图例解析需要关心的人,歌曲《爱的奉献》。
五、作业布置: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附板书设计:
给予树
善良
给予
仁爱
同情
体贴
泉州市第九期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工程
培训学员开设公开课教学材料
《给予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学员:王小余
第三篇:《会走路的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3、会走路的树
教材简析:
本课是一篇清新优美的童话故事,叙述了小鸟和驯鹿一家纯真的友情。全文有9个自然段,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至四自然段,写小鸟认识了一棵会走路的树,小树陪小鸟玩了许多地方,看见了许多有趣的东西。第二部分是第五至九自然段,写小鸟认识了小驯鹿,知道了会走路的树原来是驯鹿一家。
全文语言流畅,生动活泼,文中设置悬念,引人入胜。学生在朗读对话中可以领略到小驯鹿和小鸟间的快乐与和谐,从而产生喜爱驯鹿和小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自然段,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培养喜爱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9个生字,会写趣、概、角。
3、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明白会走路的树是驯鹿。
4、继续培养学生正确的读写姿势。
教学程序:(引导、点拨、激励、评价)
课前交流:
师:(幻灯片)孩子们大家好!
生:老师好。(评:真是一群懂礼貌的孩子。)师:这节课老师要和大家共同学习。关于我,你们从大屏幕上了解到了什么?
生:你叫许小甜。
师:恩,那你应该怎么称呼我?
生:许老师。
师:孩子们,欢迎许老师来上课吗?
生:欢迎。(评:从声音中老师听到了你们的热情,那再热情地和许老师打个招呼。
生:许老师好!
师:你还了解到什么了?
生:许老师来自榆次区羊毫街小学。(评:哦,你连榆、毫、街这些没学过的字都认识了,看来你的课外识字能力可真强。
师:了解了老师,我也特别地想认识你们。谁愿意把你介绍给我呀?(评:老师看谁是我来寿阳认识的第一个朋友?)
生:(评:小手如林,老师再一次感受到了你们的热情。)师:很高兴认识你们这样一群聪明活泼、大方好客的孩子,希望我们成为好朋友。说起朋友,老师今天就想和大家聊一个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老朋友。树说说你对它的了解?
生:树叶的颜色是绿色。(评:树叶除了绿色,还有什么颜色?)
生:枫树的叶子到了秋天变成红色。(评:你知道的可真多)
生:树叶到了秋天就会变成黄色。(评:逐渐的枯萎,回到大地母亲的怀抱。)生:我知道杨树、柳树、松树(评:岁寒三友之一)、柏树、桑树(评:桑叶是蚕姑娘最爱吃的)、梧桐树(评:你说了我们生活中不常见的树,你的课外积累真丰富)
生:树可以为我们挡风沙、带来清新的空气。(树的作用可真大。)
师:看来大家对我们这位老朋友了解的还真多。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有关树的童话故事。
准备好上课了吗?用行动告诉老师。好!上课。师生问好。
激情导课: 师:今天许老师为大家带来一棵与众不同的树:会走路的树,想认识吗?
生:想。
师:可是它和许老师说了,你只有会写了它的名字,它才会出来。那我们一起写。
会走路的树:路没学过,谁会写?这么多孩子都会啊,你们当小老师,指导老师写,左边是足字部,右边是各。用脚走各种各样的路。
我们一起叫它,会走路的树。(生齐读课题)
你们瞧,它出来了。(幻灯片)
会走路的树就在课文中,我们赶紧走进课文,认识一下它吧!
民主导学:
1、初读课文:
师:请大家打开书128页,(1)、准备笔,快速浏览,先标段。
师:这篇课文有生:9个自然段。
(2)、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同时圈出生字。
师:这篇课文有生:9个字宝宝。
师:老师相信大家都能读通课文,认识生字。
(3)、再高声读课文,读通句子,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生自读课文,师巡视。纠正学生的读书姿势,检查学生标自然段的情况和圈生字的情况。
评:大家读得非常认真。
2、检测朗读课文情况:
师:老师检查一下大家的读书情况。
(1)、师:谁愿意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孩子认真听。一会还有机会。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纠正字音,如果全对,评价:你读得不多字不少字,第一个站起来就为大家做了榜样,真棒)
师:听完后,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春天的早晨,一棵金色的小树在树林里走来走去。(评:说得真完整)(幻灯片)
师:早晨是故事发生的时间,我们看这个字,晨怎么读?
生:翘舌音、前鼻音,chn。齐读一遍。
师:如果和早晨组成词,就读轻声。师示范,生读一遍。
师:声音洪亮更能记在心中。生再读。
师: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字?
生:上面是日字部,下面也是辰,时辰的辰。我们一起摆辰。
师:太阳在早晨这个时辰升起来了。一日之计在于晨啊!
师:春天的早晨,一棵金色的小树在树林里走来走去。见过这样的情景吗?
生:没有。
师:什么感觉?
生:很奇怪。(评:恩,就是,你呢?)
生:很惊讶。(评:小鸟也和大家一样的惊讶奇怪,这就是好奇)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好奇。(幻灯片)
师:小鸟看见了,好奇地问,什么呢?(幻灯片)生自读小鸟的话。
师:老师起头:小鸟看见了,好奇地问:
生齐读小鸟的话。
(2)、师:小树是怎么回答的?老师看谁最自信,谁愿意?请你来读。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师: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生评价。(引导孩子先发现别人的优点)我们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不多字不少字,声音洪亮)师:老师觉得他最大的优点是生字的字音读准确了。送是平舌音。我们就和他刚才一样齐读:小树带着小鸟玩了好一会儿,才把小鸟送回家。
(3)、师:它们成了好朋友。(幻灯片):从这以后,这棵树天天来陪小鸟。一起读陪。
怎么记住它?
生:倍的单人旁换成双挂耳。(评:换一换的方法,轻松地记住了字)
师:左边是:
生:双挂耳,师:右边是:立在口上。
师:扩个词。
生:陪着、陪同、陪伴。
师:是啊,小树陪伴着、陪同着小鸟去了许多地方,看见了许多有趣的东西。(幻灯片)趣是字宝宝,说说你怎么记住它?
生:走字旁,耳和又。(评:可以)
师:你听老师编了顺口溜帮助我们记忆。郊外游玩,边走边看,耳朵又听,真是有趣。和老师边说边书空写。记住这个字了吧。
师:现在老师再请大家读第三自然段,相信你们会读得更好。(生:练读)
师:大家读得真用心,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第三自然段。
(4)、师:美好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小鸟长大了。我们看第四自然段,谁来读?
指名读第四自然段。(评:声音洪亮,大家也要像他这样读。)
(5)、师:小鸟飞走了,不知不觉第二年春天来了。看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幻灯片)
生:小鸟飞回来了。生:小鹿的角在阳光下显得特别好看。(评:你观察的真仔细)
师:是啊,你们瞧,小鹿的角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多美呀。谁把第五自然段美美的读一下。请你读。
指名读第五自然段。
师:说说他读得怎么样?(评:流利、正确,声音洪亮。)
师:老师发现他的长句子读得准确、通顺。按照他的读,老师为大家划开了分割线,你就和他刚才一样读。一头∕美丽的小鹿∕走了过来,金色的角∕在阳光下∕显得特别好看。学生齐读。
(6)、师:美丽的小鹿,金色的角深深地吸引了小鸟,他们之间会说什么,做什么呢?我们看课文的第六至九自然段。(幻灯片)
师:这是一段对话,我们请两个孩子对读。(纠正字音)(评:配合得很默契)
师:但老师发现你的这个长句子读得气喘吁吁,没断好句,大家再试着读一读,它可是课文中最长的句子啊。(学生试读)
指名读。
这次就读好了,是这样断句吧!你大概∕就是我爸爸∕常常提起的∕那只小鸟吧?生再读。
师:难句子没难倒大家,老师相信这个难记的概字,你也一定能记住它。有好办法吗?(师提示:左边、中间、右边)
生:左边是木字部,中间:摆笔画,右边是无的第二横变竖折。(评:难记的字我们可以拆开记忆。)
生一起摆笔画。
师:我们再读这句话。
生齐读。
师:此时的小驯鹿肯定吗?
生:不肯定。
师:那你能为大概换个词吗?
生:可能、也许、或许。
师:有时不理解的词我们可以通过换词帮助理解。
师:开始时小驯鹿不确定,你看,是的!是的!小驯鹿完全确定了,这只小鸟原来是爸爸的朋友,难怪他会激动起来,我们一起读激动。
生齐读:激动。
师:在生活中,你有激动的时刻吗?
生:六一儿童节,站在领奖台上,我特别激动。(评:看着你的进步,老师也特别激动。)
师:在我们学过的《再见了,北京》中,中国成功举办了奥运会,我们特别激动。
师:现在我们再读6-9自然段。分角色读,女生读小鸟,男生读小驯鹿,老师读旁白。
师生共同读6-9自然段。
师:此时,小鸟(板书)才认识了,原来会走路的树就是
生:驯鹿(板书)。
师:去年认识的是小驯鹿的
生:爸爸。
师:今年又见到了小驯鹿。
师:多么有趣的故事呀!
(7)、回顾课文内容、检测生字和课文朗读。
师:小鸟看到的金色的,走来走去的是驯鹿的角。(幻灯片)角是象形字,我们看它的演变。这是我们的牛角,古人造字,很多是根据这个东西的大概样子画下来,这是甲骨文中的角,慢慢演变成了我们现在的角。抬手和老师一起写。(占格)上面撇刀头是角顶,用是角身,横横竖是角的花纹。
师:你还知道什么角?
生:牛角、羊角、鹿角、犀牛角
师:角除了表示兽角外,还表示其它角形的物体,如:
生:豆角、房角、墙角、桌角、菱角、三角
师:还有我们常用的人民币元生:角、分。
师:你瞧,中国的汉字多有意思啊!不仅字形有趣,字义也那么丰富多彩。
师:9个字宝宝都学完了,敢接受老师的挑战吗?
我出示字,开火车读,读准字音,组一个词。其他孩子:他读对了,我们跟读一遍。(幻灯片)
师:大家都是识字能手。现在我们把这些字宝宝放入课文中,同桌对读,相信大家都把课文读正确、流利了。(老师看哪一组孩子是最佳搭档,读得认真、听得仔细?)
生检测朗读课文。(评:你们读的同学认真、听的同学仔细,都是一群爱读书的孩子。)
指导书写生字:
师:现在我们把难写的字宝宝送回家。头正肩平臂开足安。(评:大家做的都很规范)睁大小眼睛认真看,竖起小耳朵听提示)
师:趣:走字第二横,横中线上写,稍微倾斜,写到竖中线上,捺长长的穿到右下格的中间,耳的竖,挨着竖中线写,窄窄的,最后一笔的横变成提,因为后面还要写又,要避让开,又字的捺变成点,如果写成捺,下面走字还有捺,就不好看了,写字就像做人,学会避让,这样才会和谐。
师:再示范:概。学生描红:趣、概,自己描:角。
师:老师发现他的字,写得漂亮,注意了穿插避让。你是我们班的小书法家。奖励你小笑脸。
师:写完的孩子同桌互相看看,说说写得怎么样。你觉得他写好了,也为她花个笑脸。好。
师: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会走路的树,感受小鸟与驯鹿一家的和谐美好
第四篇:《给予树》课时教学设计
《给予树》课时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①生字词卡片。
②录音机及本课的朗读磁带。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议论课题,激发兴趣
同学们看过或听说过各种树,可是你们见过“给予树”吗?(师板书课题),你能想象出“给予树”是什么样的吗?它又有什么作用呢?
“给予树”是不是像我们同学讲得这么神奇呢?那就让我们一起找开课本轻声读读吧。
二、初读课文
①学生听课文的录音,边听边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②自由读课文,要求:
a.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b.边读边思考,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③检查读书情况。
a.出示生字卡片读生字。(自己练读,指名读,齐读巩固)b.出示词语卡片读词语。(开火车读,齐读)
c.提出不理解的词句,讨论交流并介绍自己是怎样理解的。d.根据学生的读书情况,相机出示有关的句子指导读。④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一读这个故事(可以独自读,也可以和同座合作读),看看哪些地方使你受到感动,做做记号,再有感情地朗读体会。
三、布置作业
①抄写生字词两遍。
②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①读下面的词语:沉默不语如愿以偿仁爱体贴 ②说一说上面四个词语的意思。
二、理解重点词句
①学生默读课文,用“——”画出这四个词语所在的句子,再读一读,体会体会。
②指名读出所画的句子并出示:
a.“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
b.“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③联系上下文,思考讨论这两句话。
a.金吉娅为什么沉默不语?相机指导有感情朗读有关的句段。b.那个陌生女孩有什么愿望?又是怎样如愿以偿的? 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有关句段。
④用“﹏”画出妈妈前后心情变化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想想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学生汇报交流后,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有关句段。学生选择感人的地方有感情地朗读
三、总结全文
雨果说:“善良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几乎优于伟大的。”让我们再一次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一段,永远记住在这个善良、可爱的金吉娅。
四、布置作业
①抄写课文的最后一句话。
②替那个陌生的小女孩给金吉娅写几句感谢的话。
第五篇:给予树第一课时
给予树教学设计
这一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给予树,首先老师来检查一下生字。出示生字,认读。(读得真好,看来大家掌握的不错.)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谈话导入课题。
1.师:同学们知道圣诞节吗?猜猜12月25日是什么节日?
(1).你对圣诞节了解吗?
(2).打开语文书(126页),指名读书中的资料袋。
2.师:这就是圣诞节,圣诞节马上就要到了,金吉娅一家也正在准备过圣诞节呢!你们看,出示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
(2)学习期待部分
师:孩子们的表现怎么样?
生:孩子们„„收到最甜蜜的笑容。
师:孩子们的心情是多么的——
生:兴奋、激动„„
师:请你带着这种心情读读这句话吧!指名读——齐读。
(3)学习担心部分
师:在大家兴奋期待的时候,妈妈又为什么担心呢?
生:因为家里并不宽裕。
师:你从那些词句看出她的家里并不宽裕?
生:我只攒„„却要„„分享
师:是啊!这钱是妈妈一分一分地攒起来的,来得多不容易啊!现在却要由五个孩子来分享,他们能买到很多很好的礼物吗?所以妈妈觉得很——
生:担心
师:谁来读出妈妈的这份担心?自己试试,指名读——齐读
(4)齐读第一自然段
让我们把妈妈的担心和孩子们的兴奋期待的心情一起在读出来吧!3.那么孩子们到底有没有买到很多很好的礼物呢?我们学了课文就知道了。请打开语文书的31课(123页)。
二、自读课文
什么是给予树呢?请大家自己自由读课文,把生字读正确了,把课文读通顺了。
三、了解自学情况,整体感知。
1.、给予树,说说什么是给予树?(在圣诞树上挂上反映孩子们心愿的卡片请求人们赞助)大家理解了吗?
四、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一)品味“如愿以偿”
1.文中有一个词:如愿以偿:看谁最快找出在文中的第几自然段的哪一句话中,(第五段,第二句)知道如愿以偿是什么意思?愿就是——
生:愿望。
师:这个陌生女孩的愿望是什么呢?请你快速地自由读课文,用“——”划出有关的句子。
出示这段话“妈妈,我拿着钱„„援助中心的礼品区”。指名读——齐读
2.现在你能来说说她的愿望是什么吗?指名读
3.那么金吉娅是如何实现这个陌生小女孩的愿望的呢?指名说
4.金吉娅买了洋娃娃送给那个女孩,这个小女孩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这就叫做如愿以偿。出示词语:如愿以偿
5.齐读这段话
(二)对比体会小女孩的难过心情
1.师:如愿以偿的小女孩是多么——
生:开心、激动„„.师:但此时的金吉娅,她的心情是怎样的呢?请你再读读课文,用“~~~~”划出有关的句子。
指名读,出示这段话“金吉娅的声音很低„„却什么也没有”。
师:用一个词来说就是“难过”,你怎么读才能表现出她的这种心情呢?自由读——指名读——男、女生读
点评:读出难过的感受了吗?
是啊!你也在为金吉娅感到难过呢!
师:她只是在为没能给我们买像样的礼物而难过吗?她还在为谁感到难过呢?请你再读读这段话,指名说。(小女孩)为什么呢?因为说小女孩从来没有得到过礼物,文中怎么说的(什么都没有。)
2.师:所以你们看,在回家的途中只有金吉娅沉默不语,出示“回家途中„„沉默不语”,而其他的孩子呢?你从哪些句子感受到孩子们兴高采烈?指名说
师:请你带着这种心情试着读读这句话?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3.师:只有金吉娅沉默不语,原来她还在为没能给我们买到像样的礼物而难过,也在为这个比自己生活更艰辛的小女孩觉得难过呢!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两段话吧!齐读
4.师:金吉娅的家境并不富裕,妈妈分给每人只有二十美圆,她给家人买了那种五十美分一大把的棒棒糖,而把剩下的大部份钱买了洋娃娃送给了那个陌生女孩,她后悔吗?
指名说,点评:她真是善良,富有同情心的乖孩子。
5.齐读这两段话。
(三)领悟文章的中心思想
1.师:妈妈不知道之前是有什么反应的?(生气)那听了她说的话,知道后呢?妈妈被深深地打动了,她——出示:“我紧紧地拥抱着„„如愿以偿的笑脸。”
生齐读:紧紧地拥抱„„如愿以偿的笑脸。
引读三次,语气一次比一次强烈。
2.师:老师从你们的朗读声中体到了妈妈的那种感动,金吉娅的言和行不仅打动了她的妈妈,也深深地打动了她的哥哥姐姐。此时此刻,如果你是金吉娅的哥哥姐姐,你会对她说些什么呢?
说话练习:金吉娅的哥哥姐姐对金吉娅说:‘‘()”。
点评适当加入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体贴。
3.师:哥哥姐姐被金吉娅深深地打动了,这是一个多么善良仁爱富有同情心的孩子啊!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感动的故事啊!其实这篇课文还蕴藏着很多爱意和给予之心呢!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篇课文,你发现了吗?齐读课文。
4.出示:()给予了()。分层引导:(1)你发现了吗?这篇课文写谁给予了谁什么?(金吉娅给予了小女孩洋娃娃)(2)金吉娅只是给予这个女孩洋娃娃吗?随机板书:善良、仁爱、同情、体贴(4)还有谁给予了谁什么呢?(3)其实金吉娅在给予别人的同时,别人也给予她很多,你发现了吗?(小女孩也给予金吉娅开心、快乐。)
5.师小结:其实这个世界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彼此给予而充满了温暖,让我们把这些记录着让人觉得幸福的词语写一写,记一记吧!生写善良、同情、仁爱、体贴。
四.小练笔
1.替这个陌生女孩给金吉娅写一张感谢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