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开焰厅长在全省全球基金项目视频会议上的讲话(5.30)
高开焰厅长在进一步加强全球基金项目
管理全省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2011年5月30日)
同志们:
4月15日,中国全球基金中央执行机构召开了全国全球基金项目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议通报了全球基金项目工作进展情况,并针对检查和审计过程中的问题,部署了自查自纠和整改工作。我省于日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对全国会议精神进行了传达贯彻并作出安排部署。加强全球基金项目管理全国电视电话会议,通报了我国全球基金项目面临的严峻形势,云南、广西等省份就全球基金项目自查自纠和整改工作情况进行了发言,卫生部疾控局于竞进局长对进一步做好全球基金项目整改工作作出具体部署,陈竺部长最后发表重要讲话。陈部长在讲话中分析了当前我国全球基金面临的严峻形势,强调做好全球基金项目的重要意义,指出这不仅关系到我国三大疾病的防控,更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国际形象。陈竺部长随后要求各地要按照卫生部的要求,认真做好项目整改工作,并就全球基金项目管理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一是明确职责,加强沟通;二是查找问题,落实整改;三是加强督导,提高
5月26日,卫生部再次召开进一步1
4月226个能力;四是加强合作,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参与防治工作;五是克服困难,积极做好应对准备。
今天我省召开全省全球基金项目电视电话会议,就是为了贯彻陈竺部长讲话和全国电视电话会议精神,部署全省进一步做好我省全球基金项目的管理工作,迎接国家和全球基金总部对我省的检查。刚才,我省全球基金各项目办具体负责同志分别通报了我省全球基金艾滋病、结核病、疟疾项目管理中需要进行整改的问题,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全球基金项目的重要意义和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自2003病、疟疾和艾滋病防治项目,全球基金下拨经费和物资折合人民币约(其中艾滋病项目约万元,疟疾项目约和技术的支持下,我省结核病涂阳病人发现率从项目实施前的不足“DOTS覆盖率率85%”的结核病防治三大目标,肺结核病人的报告率、转诊率、追踪到位率、病人系统管理率和密切接触者筛查率逐年提高;
我省先后启动实施了全球基金结核截止到10416万元,3239万元)。在全球基金项目资金30%上升到75%100%,新涂阳病人发现率累计为全省2
2010年底共接受20816结核病项目约6年实现70%3592名艾滋病病人
7161
开始,万元以上,连续,治愈提供了部分艾滋病抗病毒药物和检测服务,我省艾滋病病人病死率显著下降,有效预防了新发感染病例的发生,促进了社会组织和感染者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参与;疟疾疫情在2006年达到最高峰后,经采取划片休根治疗、流行期早诊早治、防蚊灭蚊等综合性防治措施,疟疾报告病例连续4年大幅度下降。我省通过实施全球基金项目,不仅弥补了三大疾病在防治经费上的不足,促进和推动了我省三大疾病的防控工作,同时也引入了国际、国内先进的工作理念和方法,培养和锻炼了一批防治队伍,提高了防治工作水平。可以说,全球基金项目的实施,为我省三大疾病的防治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是,当前我国全球基金项目正面临着极其严峻的形势和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是国际大环境和全球基金管理方式的变化使我国全球基金项目的实施面临很大的困难。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给全球基金的融资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逐年提升,使得全球基金执行机构对将我们国家列入全球基金受援国承受了更多方面的压力,大幅度消减了我国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项目在人力资源、培训经费及部分活动经费,同时对项目的管理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二是从2010年开始,我国和我省开始 实施三个病种项目的全面整合,从单病种多个项目同时执行的项目模式,向单病种一个整合项目的规划模式转型,项目目标和指标由原来的以项目为主,转变为围绕全省艾滋病防治规划和国家督导评估体系为主,这使得全球基金项目覆盖地区大幅度扩大,如我省艾滋病项目从原来的个市、105个县(市、区)北地区22个县(市、区)扩展到全省区),结核病也扩展覆盖到全省几乎所有地区,项目的管理增加了很大难度。三是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今年年初,全球基金地方代理机构委托的外部审计事务所对云南、广西等个项目省的24问题。并据此认为,我国进行全球基金继续拨款的几个前提条件和特殊条款没有完全达到要求,停止了除治疗病人以外的所有项目的拨款,并决定今年球基金总检察长办公室将来华,对全球基金进行全面的财务审计。此前,由全球基金中央执行机构组织的对各省的检查,也发现了很多项目和资金管理上的问题。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现阶段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我省更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省份,国家和省财政对公共卫生的保障水平仍不能完全满足疾病预
997个县(市、这就给发现了一些86个项目县,扩大到全省17;疟疾项目从沿淮和淮河以个项目县进行了财务核查,月全4 防工作的需要,而通过全球基金项目的实施,不仅可以缓解我省在此方面资金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引进和吸收国内外成功经验;另一方面,全球基金管理日趋严格和复杂,需要的管理水平和能力越来越高。如在项目管理过程管理不善,特别是管理和经费使用出现资金挪用、滥用甚至贪污腐败等情况,极有可能导致我省全球基金部分项目甚至全部项目提前终止,这不仅对我国、我省三大病防治工作带来不良影响,更将严重损害我省形象甚至我国国际形象。为此,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必要高度重视全球基金项目,从政治高度和大局出发,提高认识,增强责任,将全球基金项目作为我省疾病防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好。
二、紧急行动起来,迅速开展全球基金项目的自查和整改工作
卫生部在最近两次召开的电视电话会议上充分肯定我国全球基金项目所取得的成绩和发挥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通报了全球基金项目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特别是财务和资金管理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涉及培训管理、人力资源、社会组织的经费、财务报告和物资采购、固定资产管理、银行账号利息等方面,未经批准更改项目计划、人员经费使用不当、发放范围扩大、物资管理帐物不符,帐实不符、培训 和会议的管理及操作不规范,缺乏详细的证明材料、报表与财务帐不匹配,与原始数据不一致,违规发放劳务费和补助费等。这些问题虽然是在被抽查的6个项目省的24个项目县中发现的,但却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刚才,省级项目办3位同志也分别通报了我省三个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按照卫生部要求,球基金自查和整改工作并上报整改报告,因此,各地必须紧急行动起来,迅速开展全球基金项目的自查和整改工作。为此,我提出以下几点要求:行动。各地在这次电视电话会议结束后,要立即安排部署自查和整改工作,集中时间、集中人员、集中精力,迅速组织开展全球基金项目的自查自纠工作,各市务必要在6改工作,并向省卫生厅提交自查整改报告。省卫生厅将在6月中旬对全省各市全球基金自查整改工作组织进行专项督查。仅仅是对正在执行的全球基金项,省所有全球基金项目,包括已完工的项目。检查的内容也是全方位的,包括预算计划、资金拨付、财务报表、固定资产管理、年度审计等,具体内容按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下发的
各省必须在日前督促指导所辖县、《项目自查和整改工作方案》
6月15日前完成全一是要迅速区的自查整本次检查的范围不而是2003年以来我月10二是要全面彻底。6 执行。三是要积极主动。各地要认真查找和梳理项目和资金管理方面的问题,积极主动地进行整改。要杜绝搞形式主义、走过场,坚决克服等待观望和侥幸过关心理。四是要整改到位。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一定要及时解决,不得弄虚作假,该终止的项目一定要终止,该退还的经费一定要退还,该追究责任的单位和个人一定要追究,绝不姑息。同志们,如果我们在这次自查中发现不了问题或对发现的问题不及时整改,等到国家甚至全球基金总部来检查时再发现这些问题的话,我们将处于非常被动的局面,届时不但所有违规资金和物资会被如数追缴,而且将面临更严重的后果,轻则中央执行机构可能提前中止我省正在执行的全球基金项目,重则可能影响到我们国家整个全球基金项目的实施。因此,这次自查和整改工作责任重大、意义重大,我们必须不留死角、不留隐患,保证项目的每一笔经费、每一项活动、每一笔物资,都经得起审计和检查。为切实加强对本次全球基金自查和整改工作的组织领导,省卫生厅成立了全球基金项目整改领导小组,杜昌智副厅长担任组长,厅机关相关处室以及省疾控中心、省结防所负责人为成员,各项目市、县也要成立相应组织。
三、加强督查指导,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各地要在认真做好本次自查和整改工作的同时,切实加强全球基金项目的经常性监督指导,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一)加强协调,明确职责。各级项目协调领导机构、执行机构和参与机构,要按照“行政部门负责组织领导,疾控等相关机构和基层卫生组织负责具体实施”的原则,建立统一的管理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责,切实做到各司其职,责任到位。卫生行政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加强对项目工作的检查指导,项目执行机构要定期向主管部门汇报项目进展,确保项目科学有序地开展。要将项目工作纳入到绩效考核的内容,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二)加强培训,提高执行能力。我省相当一些地区是首次开始实施全球项目,在认识程度和管理能力方面不能满足全球基金的要求。我们要利用全球基金项目提供的支持,充实项目管理人员,保持人员稳定,提高项目的执行能力。各地要在保证项目经费安全的前提下,加大经费执行力度,保证及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指标。
(三)加强督导检查,严格管理制度。要加强对项目的督导检查,制定督导与评估方案,组织人员定期开展项目的技术指导和督导检查,掌握项目的管理 情况、执行进度和资金使用情况,确保项目规范实施。省级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项目办分别落实对全省各项目执行单位的督导,确保项目规范有序进行。
(四)统一规划,加强整合。全球基金项目已成为三大疾病控制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各级项目协调领导机构和执行机构要紧紧围绕国家防治规划和目标要求,结合“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将全球基金项目真正整合到当地三大疾病防治规划中去。要将全球基金作为中央、地方三大疾病防治资源的重要和有效补充,统筹规划,制定统一的防治工作计划,科学合理地分配和使用资源。要发挥其在技术支撑、管理和国际交流方面的优势,为完成三个疾病的防治目标服务。
(五)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参与。对于社会组织特别是以社区为基础的草根组织参与艾滋病等项目工作,各级项目协调领导机构和执行机构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给予社会组织更多的鼓励、理解和支持,要将他们作为我们防治工作的伙伴,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提高他们的能力水平。要建立和完善社会组织参与的监督与考核体系,确保项目资金的效益和社会组织参与的可持续发展。
同志们,组织实施和管理好全球基金项目,关系到我省三大疾病防控工作,关系到全省人民的身体健 康。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按照卫生部和省卫生厅的部署,尽快行动起来,认真、负责地组织开展项目的自查整改工作,确保全球基金项目在我省的顺利实施。
谢谢大家!
第二篇:罗伟其厅长在09年视频会议上的讲话稿(推荐)
罗伟其厅长在09年视频会议上的讲话稿
认清形势,增强紧迫感,切实做好我省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
(2008年12月1日)
同志们:
刚才,我们一起观看了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周济部长作了重要讲话,传达了中央领导同志对做好明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有关重要指示精神。对做好明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做了重要部署。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和贯彻好这次会议精神。请各高校回去后认真学习周部长的讲话精神,研究好学校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措施。
借这个机会,我对如何进一步做好我省2009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进一步增强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刚才周济部长提到,2009年全国将有611万普通高校毕业生,而我省明年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超过33万人,比2008年增加4万人左右,人数再创新高。加上外省到粤求职以及往年暂缓就业的学生,2009年预计有超过50万名高校毕业生在广东求职,相当于全国明年毕业生总数的1/12。受去年年底的美国次贷危机,尤其是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蔓延,对明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影响已经明显凸显出来,形势不容乐观。
前段时期,为了解目前形势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省教育厅就业指导中心组成有关调研组,分赴深圳、珠海、中山、东莞、佛山、江门、肇庆等地,就当前形势下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情况进行调研。从调研反馈的情况来看,当前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将对2009届毕业生就业产生以下三个方面的初步影响:
首先,用人单位需求总量下降,一些用人单位会减少对2009届高校毕业生的需求数量,特别是中小型企业招聘减少。其次,部分专业毕业生,比如房地产、进出口、电子商务等专业毕业生受影响较大。第三,部分地区和单位的吸纳能力减弱,特别是进出口企业和国际化企业。
随着金融风暴影响的蔓延,当前到高校招聘的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在减少,不少用人单位取消或者延迟面向高校毕业生的招聘活动。预计2009年我省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会有所下降,形势不容乐观。因此,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艰巨、困难较多,特别是广东作为外省毕业生作为求职主要省份之一。预计外省到广东求职的学生会有所增加,就业竞争会更加激烈。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目前我国经济的基本面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这为高校毕业生的顺利就业提供了基本保障。我国从2007年初开始已经注意到经济发展过快过热的问题,特别是美国次贷危机出现后,我国就调整了经济调控政策,如调高存款储备金利率等。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中央又出台了促进经济增长、拉动内需的十项措施。省政府也出台了十六项措施。这些利好政策和措施的出台,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有利的。从长远来看,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挑战,也是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时更是对我们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者的一个警示。我们必须树立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平时积极苦练内功,未雨绸缪地做好准备,随时迎接就业形势的变化与挑战。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
各高校一定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这次会议的精神上来,狠抓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确保我省“就业水平保持稳定,就业人数稳步增长”这一工作目标和任务的完成。
1、做好统筹规划,建立有利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长效机制。
我们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高校就业工作的全局,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研究和调整规划学校近期和中长期的专业结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对学校的发展要定好位,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质量,切实从源头上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学校的定好位,办好学,就能让学生就好业,发展好。
2、落实目标责任制,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抓实抓细。
各高校要继续落实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学校党委书记和校长要负总责、亲自抓。省教育厅将与各高校签订2009年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责任书,确保中央和省提出的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各高校的领导也要与二级院系负责人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分解任务,层层落实,发动本校所有力量全员参与,充分促进本校毕业生就业,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3、建立健全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切实保证就业指导工作机构、人员、经费的“三到位”,提高就业指导服务水平。
去年,教育厅制定了广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督查工作指标体系,今年对全省100多所高校共开展了三批次的就业督查工作。从督查的结果来看,总的情况是好的,但部分高校在就业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特别是机构、人员、经费“三到位”没有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彻底落实,影响了就业工作的效果和服务质量。希望各高校针对此次督查过程发现的问题认真整改。
今后,我们要把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成效作为综合考核第一、二责任人政绩的重要内容。对政策执行不到位、就业工作比较薄弱、就业率不达标的高校第一、二责任人要追究领导责任。对就业率造假者,在高校教学评估中实行“一票否决”。
此外,各校还要进一步加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队伍的建设,积极探索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发展机制,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保持队伍的稳定与活力,为全面推动本校和全省的就业工作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础。
三、高校就业工作部门要转变工作方式和方法,千方百计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
各高校要认真研判明年的就业形势,制订有关的应对方案和措施。各高校要更加积极主动地“走出去,请进来”,尽快开展对一些主要的用人单位进行调研,分门别类及时掌握他们对高校毕业生需求的信息和动态;要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教育,做好高校毕业生求职意向调查,引导和帮助他们树立科学正确的就业观,调整就业观念和就业定位;要加强创业教育,以创业带动就业。引导高校毕业生自主就业和自主创业;各高校要总结近年来就业工作的经验,扩大优势,肯定成绩,分析不足,改进工作;各高校要
特别就业率低,就业难的专业要给予特别的关注,对就业竞争比较弱的学生要给予心理上及其他方面更多的支持,帮助他们顺利就业和就好业。
要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全员参与,广泛动员,积极挖掘潜能,做好市场需求调研,收集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信息;要切实采取措施,进一步降低高校毕业生的求职成本,以高度的社会责任心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与服务。
四、加强教育,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毕业生就业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就业观和择业观,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各高校要通过教育和引导,使毕业生逐步树立“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劳动最光荣”的就业观念。
1. 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
顺应当前就业形势的变化,许多高校毕业生已经在调整就业观念与定位,开始考虑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到需要他们的地方就业。
各高校要按照中办发[2005]18号和粤办发[2006]28号文的要求,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要积极配合团中央、教育部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继续实施我省“大学生志愿服务山区计划”,组织大学毕业生到我省山区志愿服务;完善和落实高校毕业生到我省农村中小学从教“上岗退费”计划;在“三支一扶”计划中,高校要做好宣传和组织工作,争取更多的毕业生到我省经济欠发达地区贡献力量。
2.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非公有经济单位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就业。
目前我省非公经济总量已占全省GDP的40%以上,在非公经济单位工作的各类人才约占全省人才总量的一半。另外,由于我省正积极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战略,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将逐步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从2008年至2012年,省政府将拿出400多亿元扶持欠发达地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转移园、发展重点产业等,这为广大毕业生面向经济欠发达地区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
因此,各高校要加强宣传,让广大毕业生全面了解国家和省的相关政策和规定,要抓住《就业促进法》和《劳动合同法》的实施的机会,积极引导和鼓励他们面向非公有经济单位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就业,缓解就业压力,改善毕业生的就业结构。
五、突出重点,为“双困”毕业生提供帮扶服务
各高校要特别关注毕业生中特殊群体(包括家庭贫困、身体残疾、来自灾区、在求职中屡遭挫折的学生等)的就业动态,主动掌握他们的就业情况,留意他们的情绪变化情况,对重点对象给予及时关怀、帮助和个别辅导,防止因就业问题而引起的影响高校和社会稳定的事件发生。
同志们,2009年毕业生就业工作已经全面启动,省里的系列供需见面会已全面铺开。希望各高校把这次就业工作视频会议的精神,结合学校的实际,认真落实好,确保我省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能顺利完成!谢谢大家!
第三篇:厅长在省财税工作会议上讲话
同志们:
这次财税会议,既是一年一度的工作大会,更是在全省经济发展处于回升向好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上午,我们集中传达学习了苏荣书记、吴新雄省长对财税工作的重要批示,凌成兴常务副省长作了重要讲话,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省领导的重要批示和讲话精神,坚决贯彻,落到实处。按照会议议程,现在召开财政分
会,主要任务是: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传达学习贯彻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总结2009年全省财政工作,把握当前经济财政形势,部署2010年财政工作,推动财政事业新发展。关于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主要精神,会上已印发了材料,请大家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代表厅党组围绕会议主题讲四方面具体意见:
一、关于2009年全省财政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新世纪以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广大干部群众,认真贯彻落实“三保一弘扬”总体要求,全面落实中央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决策部署和政策举措,主要经济指标好于年初预期,呈现回升向好、逆势上扬的态势。全省财政工作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危中求机,危中求进”的决策部署,以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落实积极财政政策为宏观调控抓手,支持项目建设,着力培植财源,狠抓收入征管,深化财政改革,优化支出结构,推进增收节支,迎难而上,奋发拼搏,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总结一年来的全省财政工作,主要有六大进展:
1.财政收支稳中向好。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础上,全省财政总收入928.7亿元,比上年增收111.7亿元,连续三年增收超百亿元,增长13.7%,人均财政总收入突破2000元;地方财政收入581.2亿元,增长18.9%,高出全国地方平均水平5.2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83.7%,从而圆满实现8月份全省财税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增幅两位数、比重82%、不收过头税”的目标,并呈现三个特点:一是收入增幅逐季回升。受益于保增长、扩内需政策效应逐步显现,全省财政总收入增幅一季度为5.3%,二季度6.6%,三季度15.8%,四季度27.5%。二是收入质量逐步提高。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比重一季度为78.2%,二季度84%,三季度85%,四季度86.7%。同时,通过规范征缴,非税收入增长15.8%,较上半年回落22.2个百分点。三是市县收入总体趋好。设区市中,财政总收入增幅超20%的有抚州、九江、景德镇、宜春、上饶和吉安。县级财政总收入增长19.4%,高出全省平均增幅5.7个百分点,其中,余江县、月湖区、湖口县、浔阳区、广昌县、庐山区等增幅超50%;总量超5亿元的县(市、区)47个,10亿元以上的14个,20亿元以上的2个;地方财政收入实现县县过亿元。同时,全年财政支出1548.6亿元,增长28%,增支额达338.5亿元,相当于2002年全年支出水平。这一组组数据充分说明,各地在应对危机促发展中工作有力,把握得当。
2.保增长措施扎实有效。在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保增长、扩内需各项政策举措中取得三个集中成效:一是企业负担进一步减轻。坚持从大局出发,宁可不要眼前的“政绩”,宁可财政暂时受些影响,也要采取有力措施支持企业发展,千方百计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全年依法依规为企业、居民减免税收122.4亿元,减免规费16亿元,缓缴社保基金约3.5亿元;加快退税办理速度,为840户再生资源企业退税56.4亿元,为出口企业退税37.5亿元。二是国企改革进一步推进。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10.3亿元,用于省属国企改革安置职工。同时,由行政事业资产集团公司将42家省属国有企业及市、县属国有企业闲置土地整体打包,向银团融资61.3亿元,统一借给各设区市,用于收储国企闲置土地,支持国企改制。这种“回购”土地筹措资金的模式,既保障了国企改革职工安置资金需要,确保国企改制任务圆满完成;又盘活了改制企业闲置土地,还可增加未来财政收入,运作十分成功,得到改制国企的好评。三是项目投资进一步拉动。按照扩大内需政策要求,积极支持、配合、协调投资主管部门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加快项目审核、申报和资金分配工作,拨付中央扩大内需基建资金73.9亿元;向中央大力争取地方政府债券额度,拨付债券资金62亿元,加大高速公路、铁路、水利、天然气等基础设施和保障性住房等民生工程建设投入。四是社会消费进一步带动。“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工作扎实开展,全省共兑付“家电下乡”补贴3.1亿元,兑付“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2.1亿元,活跃农村市场,扩大和促进了农村消费。同时,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工作平稳实施,成品油价格补贴及时发放到位。上饶、鹰潭等地在应
对危机促发展中,着眼长远,固本培源,减税清费政策落实快、成效好,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3.资产运作成果凸显。围绕破解经济发展“瓶颈”,以省行政事业资产集团公司为平台,通过市场化运作,进一步扩大融资、投资。除统一融资“回购”闲置土地支持国企改革外,还着力办了两件事:一是全省污水处理设施全部建成。这85个县市污水处
理设施逐步投入运营,其中77个以tot形式建设的污水处理厂已打捆出让,除管网以外的厂区建设贷款资金约30亿元将全部提前偿还。这种“统一融资、集中建设、建成出让、统一还贷”的模式,属全国首创,成功解决了我省县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融资难问题,在不增加政府财政压力的情况下,用两年时间建成原本需要十几年才能建成的项目。二是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缓解。以省信用担保股份公司为平台,推行联保、企业互保、保理、退税质押、采矿权质押以及政府打捆担保新模式,并严把项目风险,降低担保成本。担保公司全年为561家“四有三不”企业提供一年期流动资金贷款担保,担保金额达50.6亿元,有力地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同时,省财政还投入1.2亿元资金,支持农业产业化、科技、旅游等担保融资事业发展,为相关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南昌、赣州、吉安等地也积极拓宽融资渠道,打造政银企合作平台,有力支持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缓解企业融资难题。
4.支农政策落实有力。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一是惠农补贴进一步增加。补贴范围扩大,补贴标准提高,并通过“一卡通”方式及时足额入户到人。全年向种粮农户兑付粮食直补6亿元、农资综合补贴24亿元、水稻良种补贴6.6亿元、农机购置补贴5亿元;新增小麦、玉米和棉花三种农作物补贴,扩大生猪和奶牛良种补贴范围,实现良种补贴全覆盖。二是现代农业投入进一步加大。积极整合财政支农资金,引导金融、社会资本,全省投入11.2亿元推动现代农业项目建设,促进粮食、柑橘、水产和油茶等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省财政以实施“双十双百双千”工程为龙头,安排1.3亿元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安排2000万元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安排5000万元支持基层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了农产品加工增值能力和带动农民致富能力的提高。三是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省财政共安排2.6亿元推进小农水重点县和专项工程建设,安排5000万元实施1-5万亩圩堤除险加固工程,落实配套资金推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通过直接统筹和衔接统筹两条渠道,全省共筹集17亿元,用于8000个省批新农村点建设,农村人居环境逐步优化。四是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进一步扩大。农业保险补贴险种从2007年的1个扩大到2009年的9个,财政补贴资金达到1.6亿元,较上年翻一番,农民获得保险理赔资金达1.1亿元,促进了农民持续稳定生产。同时,大力推进“一大四小”造林绿化工程,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完善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建立森林防火体系,生态建设扎实推进。
5.公共财政建设稳步推进。虽然财政收支异常紧张,省财政千方百计克服困难,积极筹措资金,在连续两年实施公共财政政策的基础上,2009年新增安排50亿元以上,围绕夯实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实施60项公共财政政策,进一步向困难群众、农村、基层、公共社会事业倾斜财力,全省用于教育、农林水事务、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与就业、环境保护等民生方面的资金达868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56.1%,民生保障水平得到巩固完善提高。其中,重点支持就业和创业,下达促进就业资金15.9亿元,用于工业园区新招员工免费培训2亿元;小额担保贷款创业扶持范围扩大,拨付贴息资金1.5亿元,全省共发放担保贴息贷款36.4亿元;积极统筹资金,帮助返乡农民工就业和自主创业,支持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医疗改革积极实施,基层医疗机构经费保障机制逐步建立,省财政安排资金2.6亿元,实现乡镇卫生院人员基本工资财政全额保障;实施“光明·微笑”工程,各级财政整合资金1.7亿元,为2010年前完成20万例白内障患者和1.2万例唇腭裂患者免费手术治疗任务打下基础。保障性住房建设有效推进,省财政安排5.9亿元对新建廉租住房进行补助,安排资金对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进行奖励,并积极推进城市(林区、垦区)棚户区改造,等等。新余、萍乡、抚州等地也积极将新增财力向公共服务领域倾斜,不断巩固和扩大民生保障水平。
6.财政管理绩效提升。部门预算编制进一步完善,省、市、县全面实施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支付质量进一步提升;全省所有80个行政建制的县(市)实行“省直管县”管理方式;执收执罚部门收支完全脱钩试点范围扩大到61个县(市、区);全年政府采购规模达125亿元,比上年增加21亿元,节支12.5亿元;公务卡改革大力推行,省一级预算单位全部实施,设区市全面启动,县(市、区)积极开展试点;360个省直单位、9个设区市和40个县(市、区)实现票据电子化管理。同时,有四项专项工作取得突破性成效:《江西省财政监督条例》颁布施行,标志着我省财政监督工作迈上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省绩效评估中心成立,并制定《江西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办法(试行)》,资金使用绩效得到制度保障;通过大力开展厉行节约,全年做到出国经费压缩20%,车辆购置及运行费用降低15%,公务接待费削减10%,党政机关节电、节油、节水指标降低5%,实现会议费、差旅费零增长,省直单位购置小车均暂停一年;在“小金库”专项治理活动中,全省纳入专项治理范围的部门和单位全面开展了自查自纠,重点检查查出“小金库”251个,治理工作得到了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南昌、赣州、宜春、九江等地“小金库”治理工作力度大、措施实、效果好,财经秩序进一步规范。
在全省财政工作克难攻坚、稳步推进的同时,机关建设成果也得到巩固和拓展。各级财政部门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机关效能年”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深化“八项服务承诺”内涵,重点推进优化行政项目审批、完善财政管理机制、提高资金拨付速度、提升资金监管绩效、改进机关工作作风、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健全完善服务措施、加快金财工程建设、弘扬清正廉洁风尚、提高干部素质能力等十项工作,形成了权责明晰、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工作高效的运作机制,机关办事效率进一步提高,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政务环境进一步优化,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效率·温馨”财政形象进一步树立。厅机关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机关党建工作特别优秀奖、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先进、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省特级单位,并由省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状。吉安、景德镇、上饶等地在政风行风评议、精神文明单位创建、机关效能建设等活动中也硕果丰富,多次被评为先进单位。
2009年的成绩,是我们应对严峻复杂经济形势、财政收支矛盾异常突出的情况下取得的,极为不易。我们更加深深感到,财政事业的发展和进步,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社会各界热忱关心和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省广大财政干部职工同心协力、奋发拼搏的结果。谨此,我代表厅党组,向大家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
在总结、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财政运行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进位赶超、跨越发展的要求相比,全省财政收入总量还比较小,收入质量还有待提高;支出结构需进一步优化,保障民生、保护生态、推进改革等投入需进一步加大,财政收支矛盾仍为突出;财政管理不够科学精细,预算支出执行进度不够均衡,资金使用绩效不够理想,等等。还需指出的是,在去年效能建设评比中,财政的名次有所下滑,这反映出我们的办事效能亟待提升,我们的机关作风亟待改进,我们与其他部门在管理上有差距。各级财政部门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关于2010年全省财政工作的总体要求
准确把握形势,明确目标要求,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关于当前经济形势,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作了全面深入分析,我们一定要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经济形势的判断上来,统一到对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
总的来看,在全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上,我省经济发展也迎来新的机遇,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主要是:国家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必将有力推动中部地区加快发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我省经济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国家将给予财税、金融、重大项目等综合政策支持,必将成为江西加快崛起的新引擎;各地项目建设陆续竣工投产,扩内需、保增长的政策效应加快释放,工业园区发展壮大,企业效益持续回暖,都将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础。基于以上因素,今年我省财政形势将好于去年、好于全国。同时,也必须清醒看到,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复杂,不确定、不稳定、不可预料的因素仍然很多,直接从财政收入上看,就有结构性减免税费政策翘尾减收、增值税留抵税金增加等减收因素50多亿元。另一方面,加大民生工程投入,确保农业、教育、科技支出法定增长,保护生态环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还需要大量的新增资金。今年财政仍将十分困难,财政收支紧张的矛盾仍将十分突出。为此,各级财政部门一定要立足全局,加强分析判断,认识上切不可盲目乐观,思想上决不能有丝毫松懈。既要看到有利的一面,也要充分考虑不利因素和风险;既要增强忧患意识,趋利避害,未雨绸缪,更要坚定必胜信心,积极应对,乘势而上。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围绕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2010年全省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按照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培植壮大财源,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坚持“四个倾斜”,优化支出结构,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公共财政建设;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勤俭节约;深化财政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坚持依法理财,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为进位赶超、跨越发展作出新贡献。
按照这一指导思想,2010年预算安排的总体原则有四项:一是积极平衡,尽力而为。努力开辟财源,积极平衡预算。充分整合财政资源,多方筹措资金,确保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各项重大政策落到实处。二是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兼顾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各方面需要,优先解决困难群众的突出问题,保障法定支出和各项重点支出,维护社会稳定,加大以民生工程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投入。三是艰苦奋斗,厉行节约。继续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厉行节约的各项要求,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勤俭办一切事业。四是深化改革,强化监管。坚持依法理财,创新体制机制,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严格财政监管,强化绩效考评,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根据以上总体原则,2010年全省财政总收入初步安排1040亿元,比2009年增长12%,提前一年实现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收入五年翻番目标;地方财政收入651亿元,增长12%;税收占财政总收入比重84.2%,提高0.5个百分点以上。需要强调的是,实际工作中,我们要以财政总收入增长16%、完成1077亿元作为奋斗目标。这既是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保障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必然需要,更是进位赶超、跨越发展的现实需要。只要我们紧紧把握战略机遇,坚定信心,下定决心,奋力拼搏,扎实苦干,完全可以实现这一目标。
围绕目标任务,结合近年来的实践体会,全省财政工作必须牢牢把握好一些基本点,概括为“四个持之以恒”:
一是持之以恒创新财政发展理念。理念创新是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近年来,全省财政事业取得的成就,财政工作取得的进步,在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上探索出的一系列好方法、成功模式,归根结底,是解放思想、创新理念的结果。新的形势对做好财政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必须更加牢牢把握财政工作主动性,更加牢牢把握财政政策主导性,更加牢牢把握财政资金调控性,跳出财政看财政,善于把财政资源转化成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善于把经济发展的成果转化为财政收入的增长,善于把财政收入的增长转化到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事业的进步上来。探索实践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在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前提下,积极发挥财政杠杆作用,引导和撬动各方面力量,通过市场化运作解决更多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题,创出更多资产、资本、资金运作的有效模式和典范,努力谋划更多加快发展的好点子、金点子。
二是持之以恒发挥财政宏观调控作用。实践证明,在应对经济波动期乃至危机时,充分发挥财政宏观调控作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协调,起到“相对稳定器”效应,是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有效途径。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更要加强和改善财政宏观调控,不断推动小财政向大财政转变,消极安排型财政向积极发展型财政转变,被动落实型财政向主动服务型财政转变;更要保持财政宏观调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好积极财政政策,重点在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上下功夫,扶持优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支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支持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引导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和消费模式,推进可持续发展;更要根据经济运行情况的变化,及时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并把握好政策的重点、力度和节奏,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保持财政稳健运行。
三是持之以恒推进公共财政建设。坚持让发展的成果公平、充分地惠及广大群众,是执政为民宗旨的具体体现,是财政事业始终追求的目标。推进公共财政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是财政部门贴近基层、服务社会、密切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根本途径,也是增强发展动力、拉动消费的有效途径。虽然今年我省财政仍将十分困难,但我们必须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毫不动摇地坚持民生投入只加大不减弱,坚持困难群众生活水平只提高不降低,坚持民生工程的覆盖面只扩大不缩小,坚持新增财力向困难群众倾斜、向农村倾斜、向基层倾斜、向公共社会事业倾斜,想人民所想,解人民之忧,帮助人民群众解决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得到实惠。要进一步在完善政策体系和提高工作水平上下功夫,本着“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可持续实施”的原则,突出“雪中送炭”,努力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四是持之以恒加强财政文化建设。“服务是金、作风是旗”。规范、高效的工作作风既是推动财政事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根本要求。近年来,省财政厅机关以践行“八项服务承诺”为主题,着力打造“效率·温馨”财政文化,在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机关效能建设以及文明单位创建等活动中成绩斐然,市、县财政部门在推进财政文化建设中硕果累累,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打造丰富财政文化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是我们宝贵精神财富的积淀,各级财政部门务必常抓不懈。要以“心系群众、财政为民”为宗旨,牢固树立全局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效率意识,从领导干部带头做起,从自身岗位职责做起,从服务群众小事做起,着力优化作风,提高效能,在推进财政事业蓬勃发展中实现个人价值的充实、升华。
三、扎实做好2010年各项财政工作
2010年是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衔接“十二五”发展的重要一年,扎实做好今年各项财政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这里,就做好全年财政工作重点强调五个方面:
(一)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各级财政部门要认真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一是全力支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要求,积极争取国家在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大资金等方面的指导和支持,切实完善财政政策体系,强化财政扶持机制,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抓紧做好县市污水处理设施特许经营权出让,支持“一大四小”造林绿化和农村清洁工程,推动区域经济加快发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生态环境保护。同时,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保障性安居工程、企业技术改造等重点领域的投资力度,促进重大项目加快竣工、投运、投产,发挥项目投资效益。继续向中央财政争取地方政府债券额度,并加强债券资金管理。二是扩大就业和促进创业。扩大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规模,继续对工业园区企业招收员工进行免费培训;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面向中小企业就业,对下岗失业人员、外出务工农民和退役士兵的职业培训进行补助;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力度;进一步扩大小额担保贷款规模,鼓励和促进创业。三是进一步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继续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推进增值税转型和成品油税费改革,促进企业降低经营成本,实现稳定增长;开展省直单位收费稽查工作,对全省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进行全面清理,增强收费政策透明度。四是扩大和促进消费。加大财政补助力度,重点增加城乡低收入群体收入,促进消费需求持续较快增长;认真落实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等政策,及时审核兑付补贴资金,并积极推广家电以旧换新工作,扩大农村消费;加大对旅游业发展支持力度,促进旅游消费。五是继续支持国企改革。两年基本完成国有工业企业改革任务,是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和坚定决心。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全力支持今年“五一”前完成国有工业企业改革收尾工作,并积极配合推进农垦等其他七类企业的改革。在推进改革过程中,要积极支持有关部门,盘活国有资产,做大做强重点国有大企业和企业集团,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同时,必须把妥善做好职工安置工作、保障职工合法权益放在首位,善待职工,厚待职工。六是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将住房保障所需资金纳入预算安排,积极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推进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加大城市、国有工矿、林区棚户区改造支持力度。
(二)加大“三农”投入力度,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突出抓好四项工作:一是完善和强化惠农补贴政策。进一步完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政策,稳步提高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标准,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并健全生猪、奶业、油料生产等扶持政策。二是夯实农业基础设施。大幅度增加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投入,推进重点县建设,使小农水工程配套改造基本完成,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实施以中低产田改造为重要内容的农业综合开发,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增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三是促进现代农业建设。进一步整合支农资金,支持现代农业项目和农业产业化“双十双百双千”工程;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逐步健全农技推广体系,提升农业科技化水平;加大财政扶贫开发投入,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四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完善和落实农垦企业“两田制”,扩大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范围,建立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切实做到积极稳妥化解乡村债务。同时,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优先安排中央预算内补助投资、省基建投资、省财政性专项资金等,重点扶持小城镇建设,并坚持把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紧密结合起来,着力建设8000个新农村建设点。
(三)完善公共财政政策,提高民生保障水平
根据省委、省政府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总体部署,省财政在连续三年实施公共财政政策基础上,多方筹集资金,继续加大投入,新增72亿元资金,重点围绕十个方面实施56项公共财政政策,加上以前出台今年继续实施的项目,省财政投入总量达245亿元,增强政策的连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巩固和扩大民生工程成果。今年增加安排资金或新出台的56项政策是:社会保障方面,安排专项资金支持省属企业改革,提高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户、部分困难企事业等单位退休职工生活补助标准,为手工业联社大集体未参保退休职工发放生活补助,提高义务兵家庭优待金标准,安排专项资金支援小金县灾后重建,支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保障性住房方面,加大廉租住房建设投入,支持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危房改造;国民教育方面,加大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投入,新增安排资金支持中职免费教育试点,继续提高公办高校和普通中专技校生均经费,支持高校高水平创新平台和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加大省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投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推进“一大四小”造林绿化工程,新增安排资金支持中小河流治理和推进区域性乡镇垃圾无害化填埋场建设,对五大河流和东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做得好的县(市、区)进行奖励,加大节能减排支持力度;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方面,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支持推行基本药物制度和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将部分困难企事业等单位职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全额资助在校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支持农村改厕建设,增加安排资金为乡镇卫生院定向培养全科医生,扩大城市困难群众医疗救助范围,提高村级医生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促进计生事业加快发展;农业农村方面,加大农业政策性保费补贴力度,对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进行奖励,对农民购买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产品进行补贴,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国家规划内重点小
(一)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大力推进中央扶贫和农业综合开发,支持农林水事业发展;基层保障方面,增加对财政困难县(市、区)财力性补助,安排专项经费在全省全面推行执收执罚部门收支完全脱钩试点,新增安排资金支持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建立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支持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新增安排城镇社区基层党组织工作经费;文化方面,加大农家书屋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支持力度;公共安全方面,增加安排政法转移支付资金,新增安排招录政法干警培养经费;其他方面,对省级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进行奖励,新增安排资金支持烟花爆竹行业转产,支持农村物流和城市社区服务体系、县市农贸市场建设,加大外贸发展支持力度,等等。
今年的公共财政政策安排,着眼于巩固、完善、提高,在继续执行原定政策的基础上,着力保障中央出台需我省出资和我省出台需新增安排资金的硬政策,以及其他需重点解决的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这些政策,坚持从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利益出发,坚持新增财力“四个倾斜”和“雪中送炭”原则,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意义重大。各级财政部门一要高度重视,进一步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把党和政府的关怀落实到基层去,体现在群众中;二要集中精干人员加强研究,与相关部门密切协作,抓紧制定操作性强的工作方案和配套措施,早下达计划、早安排、早实施;三要加大资金筹集力度,加快资金拨付进度,积极采用“一卡通”等便捷方式,减少滞留,确保到位;四要统筹兼顾,区分缓急,量力而行,把握节奏,集中资源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解决最困难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真正得到实惠,不搞层层加码;五要加强对资金运行的监督检查和绩效考核,对弄虚作假、冒领挪用等行为,一经查实,扣减相应的补助资金,并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党纪政纪责任。
(四)深化财政改革,增强资金使用绩效
围绕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增强资金使用效益目标,重点抓好三个方面:一是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健全政府预算体系,在全省范围内实行部门预算改革;全面推进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努力实现改革单位和资金范围“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目标;大力推行公务卡改革,建立“使用方便、操作规范、信息透明、监控有力”的公务卡管理新机制;拓展政府采购规模,对节能、环保、自主创新产品实行优先采购;将执收执罚部门收支完全脱钩试点扩大至全省所有县(市、区);积极推行“一个漏斗向下”的涉农专项资金监管机制。二是加强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办法,按照“先简后繁、先易后难、由点及面、逐步推开”的原则,积极推进绩效评价工作,提高财政投入特别是大额资金的实效性、安全性。在2008、2009年连续两年组织实施省级财政大额专项资金绩效考评的基础上,积极扩大项目支出绩效评价范围。各级财政部门要明确管理机构,配备专职人员,扎实开展绩效评价工作,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三是强化财政监督检查。认真实施《江西省财政监督条例》,完善和创新财政监督检查方式,建立健全覆盖财政运行全过程的监督机制。要加大专项投资监督检查力度,重点加强对扩大内需、国债等新增投资的监管,开展非税收入征缴和财政票据管理情况专项检查,并选择农林水部门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
(五)加强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升科学理财水平
结合我省实际,为进一步提高财政管理的质量和效益,一是要加强预算编制管理。继续完善预算编制办法,细化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预算编制,健全机制和流程,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准确性和精细化程度。建立健全有机衔接的政府预算体系,增强预算编制的完整性,尤其要逐步将在预算外管理的所有非税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二是要推进财政信息化建设。推广实施“金财工程”应用支撑平台,建成各级财政机关内部、财政与同级相关部门、上下级财政部门互联互通的一体化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对财政资金和政府资产的规范化管理。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加快打造办公自动化网络平台,加强网络安全建设,加快建立运行维护体系。建立统一的非税收入收缴管理信息系统,加快实现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电子化、网络化。同时,努力完成省、市、县三级财政票据电子化管理改革任务;在全面掌握全省外债规模、分布、结构及动态变化情况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全省政府外债的统计、监测信息系统,提高政府外债管理水平。三是要加强财政支出均衡性。各级财政部门要努力提高本级财政年初批复预算的到位率和预算执行中代编预算的下达进度,并加强资金调度,国库资金要确保预算执行的支付安全;各级预算单位应当加强预算支出的研究分析,提高项目支出用款计划与项目进度管理的协调性,严格按照批复的预算、用款计划的要求以及项目的进度支付资金;要建立事前事中事后一体化的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提高支出的均衡性和时效性,严格防止违规操作和前松后紧现象。四是要强化基础工作和基层建设。加强支出标准和项目库建设,建立财政供养人员基础信息系统,实现人员、编制的动态管理,并研究建立预算单位项目库。认真落实省财政厅《关于推行乡镇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意见》,合理界定和充实乡镇财政职能,充分发挥基层财政和万名乡镇财政干部职工就地和就近实施监管的优势,建立健全乡镇辖区内项目管理监督机制,通过建立台账、抽查巡查等方式,对项目实施加强跟踪问效,及时将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项目实施效果等信息上报上级财政部门。为进一步加强基层财政建设,省厅将组织力量进行全面调查,摸清基层财政所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员队伍基本情况,建立基础资料档案,逐步改善财政所办公条件,加强乡镇财政所人员培训,并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探索片区中心财政所改革。
在协同努力抓好以上五个方面重点工作的同时,再强调六个具体问题,务请大家高度重视,一并积极研究落实。
一要进一步处理好营造宽松财税环境和保持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关系。为促进经济社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始终以组织收入为中心任务,既要坚持实事求是,依法治税、依法征管、应收尽收,保持财政收入合理、稳定增长,不断做大做强做优财政蛋糕;又要立足全局,着眼长远,坚持“放水养鱼”,全面落实保企业、保增长政策措施,涵养好税源,增强发展后劲,坚决防止“涸泽而渔”,坚决制止违规收“过头税”、出台收费政策等行为。各地、各部门编制预算时,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积极稳妥、收支平衡”原则;在执行预算时,要坚决维护预算的严肃性,并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肃财经纪律,严格落实厉行节约各项措施,继续控制行政成本不合理增长,勤俭办一切事业,反对一切铺张浪费。
二要保障实施民生工程必要的工作经费。近年来,各级财政千方百计克服困难,统筹资金不断加大民生投入,仅今年筹集的财政性民生资金就达240亿元,使更多老百姓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宗旨,有力促进了社会和谐。由于民生工程内容逐年增多,范围逐步扩大,政策性强,操作要求高,在实施过程中,相关职能部门承担了大量的工作任务,特别是许多基层单位人员少、经费紧,政策落实中遇到很多困难。“钱少办不好事,无钱办不成事”。为确保民生工程顺利、持续实施,确保党的惠民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各地既要积极筹措资金加大民生工程投入,也要统筹安排,保障部门必要的工作经费,更好地保证各项政策措施操作到位,并形成长效机制。比如,社会救助是帮扶困难群众最直接的方式,工作量大。各级财政要妥善安排社会救助工作经费,支持基层社会救助机构增强公共服务能力,加快推进全省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三要稳步实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实施绩效工资涉及广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政策性强,工作任务重,各级财政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妥善处理各方面关系,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有序推进。要积极做好调研和实施前的准备工作,认真测算相关数据,做到心中有数,为上级决策提供依据。要进一步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统筹管理,堵塞管理漏洞,整合集中各类资金,为全面推进改革提供必要资金保障。
四要切实防范政府债务风险。各级、各地在应对危机、支持经济发展过程中,既要积极开拓创新,着力搭建投融资平台,多渠道筹措资金支持项目建设和解决突出问题;又要坚持适度原则,切不可超出地方财力承受的范围,防止金融风险逐步演化为财政风险,甚至演化为政府风险。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以对事业长远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把防范、控制政府债务风险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进一步摸清债务底数,掌握债务运行情况,对政府性债务收支逐步实行预算管理。各级财政决不能为企业融资作担保,更不能参与非法集资活动,要积极为政府化解债务风险当好参谋助手,对于政府承担的债务,一定要讲信誉,按期偿还。
五要进一步加大高中阶段教育投入。近年来,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方针,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巩固了义务教育办学成果,提高了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加快了职业教育的发展。相比较而言,高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部分,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但我省高中生均经费标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较多,重视和支持程度有所欠缺,成为制约教育全面发展的“瓶颈”。在中央、省财政主要支持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的情况下,市、县财政部门要切实担负起职责,进一步加大高中教育投入,逐步提高生均经费拨款标准,促进我省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六要建立健全“小金库”防治的长效机制。各地要巩固“小金库”治理成果,不断深化对治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政治敏锐性和工作责任感。要按照《江西省关于建立和完善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的意见》的要求,坚持“标本兼治、纠建并举”的原则,在健全法制、完善制度、深化改革、加强监管等方面积极研究,结合实际制定出操作性、制约性、威慑性强的具体措施,建立和完善“不愿、不能、不敢”设立“小金库”的长效机制,实现“彻底清理‘小金库’”的目标。
四、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和机关作风建设
机关作风建设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全省各级财政部门要巩固和发扬成绩,更多地征询部门、企业和基层群众意见,更多地查找问题不足,以更加积极向上的态度,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推进财政机关建设再上新台阶。
一是开展教育培训,增强能力素质。学习是人生的永恒主题,学习更是工作创新和事业进步的源泉。为浓郁学习氛围,要以打造学习型机关为目标,通过政治学习、业务培训、专题讲座、网上课堂等形式,提升政治素养和业务技能。要大力开展法制教育,提高财政干部依法理财水平。要根据不同的培训目标、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开展分级分类培训,省厅将重点抓好厅内处级干部、县级财政局长和基层财政所长岗位培训班。要积极开展“争创岗位能手”等活动,营造“你追我赶、争先创优”的竞争氛围。要按照中组部和财政部党组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全面落实会计师事务所党的组织建设全覆盖,扎实推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加强会计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二是创新服务理念,优化政务环境。要积极投身“创业服务年”活动,进一步创新服务方式,精简办事环节和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为优势产业、高科技、低碳经济等大项目、大企业的招商引资、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培育发展、企业“二次创业”和升级改造、全民创业营造优良的服务环境。要深化“八项服务承诺”内涵,提升财政文化理念,塑造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的敬业精神,团结协作、和谐共处的团队精神,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工作精神。同时,大力推行政务公开,把群众最关心以及容易引发矛盾和滋生腐败现象的问题作为政务公开的重点,逐步推行财政预决算情况公开、预算外资金收支情况公开、预算执行过程公开、专项资金分配和拨付情况公开、政府采购程序公开。
三是大力开展调研,提高谋划能力。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深入群众,广泛开展课题研究,提高谋划全局、做好前瞻性研究的能力,努力当好各级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要继续开展“重点课题调研”活动,更多地提出富有前瞻性、实践性、时效性、可操作性的建议,更好地为党委、政府决策服务。同时,要加强财政宣传,积极利用各类媒体和财政宣传载体,对当前重大财政政策和财税改革措施进行说明阐释,尤其要加大公共财政政策的宣传力度,让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深入人心,让人民群众更加了解、关心、支持财政工作。
四是推进廉政建设,维护清廉形象。一方面,要按照党风廉政建设总体要求,切实加强财政资金监管,严格落实反腐倡廉牵头分工任务,确保财政资金安全有效;另一方面,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始终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增强廉洁自律、勤俭节约意识,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确保财政干部安全。财政干部在具体工作生活中,应做到“三不”要求,即:不多事,不惹事,不得好处,时刻铭记职责和义务,严格把握基本原则和准线,切不可因亲属、同学、朋友等关系,在土地出让转让、工程招标、资金分配等方面打招呼、写条子,更不能以权谋私,收受当事人的钱物。
新春佳节即将到来,各级财政部门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关心百姓疾苦,解决群众困难,特别是对受灾群众、五保户、低保对象、下岗职工、部分企业军转干部等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及时雪中送炭,迅速拨付资金,让困难家庭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当前,防控甲型h1n1流感、安全生产等形势仍比较严峻。各级财政部门要时刻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心上,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落实防控措施,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全力解决实际困难,让广大群众欢度快乐祥和的新年。借此机会,我代表厅党组向大家拜个早年,并通过你们向广大财政干部职工及家人致以节日的问候。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进步,阖家幸福!
同志们,江西正处在加快崛起的关键时期,全省财政事业肩负着重要使命。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坚定战胜困难的信心,进一步鼓足开拓创新的勇气,进一步树立进位赶超的信念,奋力拼搏,扎实工作,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的宏伟目标而不懈奋斗!
第四篇:安徽高开焰厅长基本公共卫生服启动会讲话
高开焰厅长在全省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为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文件精神,启动和部署2009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推进医改任务的全面开展,经省政府领导同意,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今天召开全省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下面,按照会议安排,我就加快推进我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讲几点意见,供各地参考。
一、充分认识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重要意义。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就是通过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城乡居民健康问题实施干预措施,减少主要健康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主要传染病及慢性病,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臵能力,使城乡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近年来,我省医药卫生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城乡医疗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基层卫生服务网络日益健全,疾病控制、医疗救治、卫生应急体系进一步完善。但我们也要看到,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历史等方面的原因,我省居民医疗卫生保障水平存在区域和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卫生资源配臵不尽合理。要使城乡居民人人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必须优先发展公共卫生事业,落实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这是我国也是我省卫生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有利于改善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从理念到制度的重大变革。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是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的重要举措,对于改善我省城乡居民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有利于提高卫生服务效率。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新老传染病和慢性病的负担日益加重,医药费用过快增长,加之我省人口多、卫生资源相对匮乏,给我省卫生事业的发展带来巨大挑战。因此,优先发展公共卫生事业,强调预防为主,将疾病预防关口前移,既体现了卫生工作的内在规律,又符合现阶段我省省情,有利于提高医疗卫生资源利用效率,减轻国家、社会和个人的负担,提高城乡居民的健康水平。
三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有利于医改重点工作的整体推进。人民群众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十分关心,而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是医改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快推进我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启动和实施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项目,使城乡居民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让人民群众看到各级政府在切实履行承诺,扎实推进改革工作,有助于群众增强对医改的信心,从而理解医改、拥护医改、参与医改;也有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为全面推进医改营造良好的氛围,创造更好的条件。
二、明确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主要目标任务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需要各级政府和卫生等相关部门坚持不懈的努力。同时,各级卫生部门要积极协同有关部门加大推进力度,务求使这项工作在近期内取得明显成效。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医改近期重点工作,结合我省实际,到2011年,我省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要达到以下阶段性目标:
——按照全国统一标准开始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城市达到50%,农村地区达到30%。
——向城乡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和健康咨询服务,城市居民基本卫生知识知晓率达到80%以上,农村居民基本卫生知识知晓率达70%以上。
——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为适龄儿童免费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以县为单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到85%以上。
——传染病防治取得明显进展,全省传染病疫情报告率达95%、及时率达95%,准确率达95%;非住院结核病人、艾滋病人80%得到规范的随访和治疗管理。
——为3岁以下儿童建立儿童保健手册,开展规范的儿童保健服务。儿童保健覆盖率城市达到90%、农村达60%。
——为孕产妇建立保健手册,开展规范的孕产期保健服务,孕产妇保健覆盖率城市达到90%、农村达70%,减少出生缺陷。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全省平均达90%以上。——开展老年人保健工作,定期为65岁以上老年人做健康检查,老年人健康登记管理率城乡分别达90%和50%。
——加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以上两类人群登记管理率城乡分别达到90%和50%。
——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随访和康复指导,对明确诊断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登记管理率城乡分别达到60%和30%。
要达到上述目标任务,需要各级卫生等相关部门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开展大量深入细致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近期重点是要启动实施和组织做好九个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六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一)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现阶段主要包括9个项目,按人群和疾病划分,具体包括三类服务:一是针对全体人群的公共卫生服务任务。为辖区常住人口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向城乡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宣传信息和健康教育咨询服务。二是针对重点人群的公共卫生服务。为0-36个月婴幼儿建立儿童保健手册,开展新生儿访视及儿童保健系统管理;为孕产妇开展至少5次孕期保健服务和2次产后访视;对辖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健康指导服务。三是针对疾病预防控制的公共卫生服务。为适龄儿童接种乙肝、卡介苗、脊灰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及时发现、登记并报告辖区内发现的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参与现场疫点处理,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和咨询服务;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进行指导,对确诊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定期进行随访;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在专业机构指导下对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治疗随访和康复指导。
日前,省卫生厅、省财政厅、省计生委联合以卫防秘[2009]574号文下发《安徽省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实施意见》,并随文印发了9个基本公共卫生服务2009年项目实施方案,所有项目将于2009年9月1日开始实施。
(二)实施六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第一,实施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项目。根据卫生部统一部署,2009年-2011年在全国范围内对1994年至2001年出生的未免疫人群实施乙肝疫苗接种,进一步降低该人群乙肝病毒感染率和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本项目分2-3年实施,2009年为1994年1月1日至1996年12月31日期间出生的未接种或未按免疫程序完成乙肝疫苗3针次接种的儿童实施乙肝疫苗接种;2010年,为1997年1月1日至1998年12月31日期间出生的规定接种对象(同上)实施乙肝疫苗接种;2011年,为1999年1月1日至2001年12月31日期间出生的规定接种对象(同上)实施乙肝疫苗接种,省政府办公厅对做好这项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第二,实施麻疹强化免疫接种项目。根据卫生部《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2009年,国家将在安徽省等9省区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省政府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省政府办公厅已于日前以皖政办[2009]93号文就这项工作专门进行了部署。本次强化免疫工作覆盖面广,目标儿童数量众多,时间紧迫,任务非常艰巨。为此,省政府要求各级政府及卫生、教育等部门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通力合作,及早筹划,精心组织,高质量完成强化免疫各项任务。一要加强宣传教育及做好动员部署;二要做好适龄儿童的登记摸底工作;三是卫生行政部门要安排足够的专业人员,加强培训,严格操作规范。四要规范接种,严防异常反应发生,一旦出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情况,要迅速果断处理,避免产生不稳定因素;五要实行免费接种。中央和省财政已对本次麻疹强化疫苗、注射器和部分工作经费给予补助,各地卫生部门要积极协调本地财政部门落实安排必要的工作经费,严禁在本次强化免疫工作中对接种儿童及其监护人收取任何费用;六要加强检查指导。强化接种期间,卫生等部门要深入基层督导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安全有效顺利开展。
第三,实施农村妇女乳腺癌、宫颈癌检查项目。对农村妇女开展宫颈癌检查、乳腺癌检查,提高其“两癌”早诊早治率,降低死亡率。2009年,在全省7县启动试点,完成宫颈癌检查9万人,乳腺癌检查1.4万人,通过试点,总结经验,进一步探索适合基层的“两癌”检查服务模式和优化方案,逐步形成制度化和规范化的工作机制。第四,实施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对全省农村妇女孕前和孕早期进行免费补服叶酸,降低我省神经管缺陷等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第五,实施“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利用三年时间,对目前全省现有和当年新发的贫困白内障患者进行复明手术,力争使每例符合手术条件的贫困白内障患者能得到及时的手术治疗。2009年计划完成1.3万例贫困白内障患者手术。
第六,实施农村改水改厕项目。为农户进行无害化厕所建设,改善农村环境卫生。2009年全省计划完成无害化厕所建设17.5万户,同时开展农村饮水安全集中供水工程水质监测5300份,保障农村饮水安全。
六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也先后制定印发,国家和省级工作补助经费正陆续下达。
三、积极落实,稳步推进,确保群众受益
应当说,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各项目标任务都已十分明确。能不能实现既定的目标,关键是在于各级政府领导,卫生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扎实有效的工作。为此,我向全省卫生系统提出以下几点要求:
(一)提高认识,认真组织实施。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项目,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一定要提高认识,将这项工作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加强领导,明确任务和指标,合理安排进度,认真组织实施。要主动向当地政府汇报,当好政府参谋,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与协调,争取中央、省级补助资金和本级配套经费及时足额到位,特别是省、市级业务指导和管理机构的培训、督导、宣传、印刷等项目组织管理及必要的配套经费,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启动实施,确保2009年目标的实现。
(二)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各地区要要按照省下达的9个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六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实际,确定目标和指标,并且分解到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通过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防保站)、村卫生室等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免费为全体居民提供,其他医疗卫生机构也可提供。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通过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组织实施,其他医疗卫生机构予以支持配合。要充分调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认真落实各项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切实让广大群众受益。为提高各地对9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新增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理解和执行能力,我厅将于本月28日对各市卫生行政部门和相关专业机构人员进行专门部署和培训,按项目工作内容对项目经费使用方向和范围做出具体分解和说明,各市、县级卫生行政部门也要尽早进行部署和培训,加快项目推进执行进度,确保完成目标任务。
(三)规范管理,确保项目实施质量。各地要依据卫生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结合本地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条件,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要以重点人群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对象为切入点,逐步建立规范统一的居民健康档案,积极推进健康档案电子化管理,加强公共卫生信息管理。在实施和推广公共卫生服务中积极应用中医药预防保健技术和方法,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作用。
(四)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一是近期要重点改善精神卫生、妇幼保健、卫生监督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设施条件,加强城乡急救体系建设。二是要优化公共卫生资源配臵,完善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为基础的医疗服务体系的公共卫生服务功能。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院之间要建立分工明确、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工作机制,实现防治结合。三是要大力培养公共卫生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在农村卫生人员和全科医师、社区护士培训中强化公共卫生知识和技能,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四是切实加强重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处臵能力。五是要转变公共卫生服务模式。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要定期深入工作场所、学校、社区和家庭,开展卫生学监测评价,研究制定公共卫生防治策略,指导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深入家庭,全面掌握辖区及居民主要健康问题,主动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做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服务有机结合。
(五)强化绩效考核,保证群众受益。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制度,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和方法,明确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的医疗卫生机构工作职责、目标和任务,考核其履行职责、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数量和质量、社会满意度等情况,保证公共卫生任务落实和群众受益。要充分发挥考核结果在激励、监督和资金安排等方面的作用,考核结果要与经费补助以及单位主要领导的考核和任免挂钩,作为人员奖惩及核定绩效工资的依据。要注重群众参与考核评价,建立信息公开制度,考核情况应向社会公示,将政府考核与社会监督结合起来。
(六)加强宣传,开展督导检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宣传,让广大城乡居民了解自身能够免费享有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提高群众的知晓率,鼓励群众参与,并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要加强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执行情况的监督管理,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要定期组织对项目执行进度、完成质量等情况进行督导和抽查,并将落实情况及时反馈到当地政府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省卫生厅将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协调有关部门对各地项目执行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对项目执行不力的地区进行通报批评。
同志们,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项目,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惠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关系到我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成败。全省卫生部门要以对人民群众健康高度负责的精神,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协同相关部门,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及时启动并认真组织实施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全面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谢谢!
第五篇:董事长在安全质量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在集团公司安全质量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2012年2月27日)
段东明
同志们:
根据集团公司安排,今天上午,我们召开安全质量工作视频会议,主要目的和任务是分析研究安全质量管理的现状,全面安排部署2012年的安全质量管理工作,时间虽短、意义重大。刚才,月幸副总经理从四个方面对2012年的安全质量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提出了安全质量总体要求和目标措施,讲得很全面、很具体,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落实。
2011年,面对复杂的安全质量形势,各单位紧紧围绕安全质量目标和确定的中心工作,扎实开展安全质量月活动,认真落实安全质量责任制,强化安全质量过程管控,加大检查治理力度,较好的完成了安全质量各项工作目标。全集团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3项、省部级优质工程7项,没有发生较大安全质量事故。集团公司荣获“2011全国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优秀企业”称号。铁路项目信用评价在外部环境艰难的情况下,下半年重归A类序列,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母子公司先后收到业主发来贺电及表扬函件130余件,70多个项目获得业主通报表彰或奖励,280多个项目部和工地被授予“标准化项目部”、“标准化工地”和“安全文明工地”。
2012年,我们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保增长、保安全、保稳定”的压力前所未有,同时集团公司在建项目和生产规模将继续呈现出不断扩张和多样化的趋势,新的市场领域,新的施工环境,将给安全质量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和新的风险,安全质量管控任务艰巨,不容有丝毫的懈怠。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看到安全质量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一些规章制度还落实不到位,安全质量的基础仍然不够牢固,“一岗双责”空位,一些领导干部对安全质量工作重视程度时松时紧,措施执行不力,责任落实不严,安全监管不力等这些都需要我们亟待加强,下面根据上级要求结合集团公司实际对于今年的安全质量管理工作提出八点要求:
一是要深刻认识做好安全质量工作是企业转型发展的根本保证。安全质量事关企业发展稳定,事关企业形象和信誉,事关转型发展的大局。尤其是安全生产人命关天,一头连着干部职工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一头连着企业发展和长治久安。我们要充分认识安全质量的极端重要性,充分认识安全是各单位最大的政治,是每个干部最大的责任,是每位员工最大的幸福,是企业最大的效益,也是各项责任指标中的硬指标。近两年来,为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工作,国务院及有关部委陆续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等文件,特别是国务院23号文件、国资委的“九条禁令”、住建部带班检查制度等,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企业安全质量工作的纲领性、指导性文件。各单位要着力贯彻落实这些新要求。深刻认识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重大意义,要进一步梳理完善各项安全质量管理制度,提高制度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确保有章可循。要细化本单位的各项要求,制定各级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凡是越红线的事,不能干;凡是越红线的钱,不能赚;凡是越红线的行为,要严肃查处。确保企业安全转型发展。
二是严格落实安全质量责任制度。各单位要注重加强责任体系的建立,遵循“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监督管理、凡事有据可查”的履责原则,做到责任无盲区、管理无死角,确保各个环节安全质量管理责任的无缝衔接:一是要落实各级安全质量管理人员的责任,把安全质量的各项强制性标准落实到施工现场,强化过程监控,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二是要落实托管项目的责任,各子(分)公司要确实负起责任,独立管控好项目的安全质量。三是严格责任追究,要坚持对安全质量问题有责必究,有过必罚,强化责任追究和奖罚兑现力度。
三是大力夯实安全质量基础工作。抓安全质量工作,没有捷径,也没有偏方,必须坚持抓基础、抓基层、抓基本功,立足基层、贴近现场、注重实效,全面夯实基础工作。一要健全安全质量各级组织机构,按法规要求配齐配强管理人员,明确岗位职责,完善考核机制。二要加强员工培训,建立安全质量专业人才队
1伍,提高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加强企业安全质量的理论研究和技术指导。三要强化工程队、架子队建设,严格外部劳务的资质审查,签订合法、有效的安全质量协议,坚决杜绝违法现象。四要按照“事事有流程,事事有标准,事事有责任人”的要求,切实在工作流程的制订和完善上狠下功夫,特别是每个岗位必须熟练掌握的管理流程、作业流程和相关要求,要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五要继续严格执行铁路建设安全质量“红线”管理,重点强化工程质量“五个控制”(原材料、工艺、实验检测、验收、人员素质),认真夯实质量安全管理基础。六要加强现场文明施工管理,规范现场标准化作业,确保物的安全状态、机械的安全运行、人的安全行为。
四是突出预防抓好在建项目管理。抓好安全质量,关键在落实,重点在项目,根本在管理。一要深化“法人管项目”模式,明晰项目权责,优化资源配置,优化施工流程,狠抓项目动态管理和过程监督,要落实专家查隐患,部门搞检查,公司抓督办,项目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确保安全质量有序可控。二要切实加强领导,配好配强项目班子,选好项目经理、选强项目总工和安全总监,确保安全质量工作有人负责,有得力人负责,能够负得起责。三要深化项目标准化管理,要以施工合同为依据,施组方案为主线,健全完善项目管理各个环节的岗位标准和工作流程。在标准化作业方面,要结合工程特点和实际,固化各项作业程序和工作内容,将流程、标准、责任有效落实到施工现场和作业层。要加大过程指导、检查、反馈,健全考核体系,形成闭环管理,切实提高项目精细化管理水平。四要强化项目安全风险防控,始终抓住高风险隧道、大型基坑、高陡边坡、特殊结构桥梁、地下工程,以及临近既有线施工、涉及高速铁路施工和地质灾害工点等重点环节或关键部位,深入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完善安全风险防控措施,努力把安全风险减少到最低限度。
五是依靠科技创新提升安全质量管理水平。各单位要积极推进“科技兴安”战略,充分利用科技和信息化手段,着力提升安全质量预防预控能力。一是利用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协同办公网络信息平台等,做好安全质量信息的收集、整理、反馈,及时掌控现场动态信息,对工程项目、作业现场进行有效的实时动态监控和预警。二是应用先进的围岩变形监测设备,真实掌握地质变化情况,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特别是在隧道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水下工程、复杂结构桥梁等高风险工程,要结合项目实际,利用先进、成熟的科技手段,提升安全质量风险防范水平。三是要深入研究铁路工程结构物施工质量综合检测与评估新技术、结构物健康监测与评估新技术等,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科技创新成果,逐步淘汰落后的技术、工艺、产品和设备,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安全水平。
六是加强海外工程安全质量管理。这也是我们“走出去”战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目前,我们的海外项目施工环境多变,个别项目所在国政局复杂,经济落后,不安全不稳定因素较多。为此,海外总部及机关相关部门要认真研究所在国经营管理、劳资、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法律规定,健全安全防范、风险预警、风险评估、应急处置和法律保障等机制和办法,强化境外人员安全培训,严格安全质量管理,确保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七是加强风险管控提升应急处置能力。要针对重大危险源和可能突发的生产安全事故,进一步推进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制订完善施工现场事故预警和应急救援预案,成立相应的应急组织、应急队伍,配备应急资源,加强应急培训教育,开展应急演练,做好演练评估工作。要加强应急救援基地和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增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能力。要建立标准化的安全质量风险管控流程,加大对新工人、特种作业人员、领工员、工班长等危险预知、危害辨识、操作技能等各方面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工程项目抵御安全风险的能力。
八是深入推进企业安全质量文化建设。安全质量文化建设是企业一项基础性、战略性的工程。各单位要结合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创新年”活动,认真分析研究应用文化的核心元素、文化管理的更高境界,创新和提升安全质量管理的水平。要落实好“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建设方针和安全工作“三点共识”(一是要确立安全工作无小事的意识;二是树立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三是明确影响安全的问题必须立即解决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强化“两不一建”和“六个不”的观念,牢固树立“一切事故都是责任事故”、“一次做到位”的管理理念,大力营造上下同心、齐抓共管,对安全质量问题和隐患“零容忍”的良好氛围。积极培育源头管理文化、细节管理文化和过程管理文化,最终把文化软实力转化为安全质量硬实力,为企业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
同志们,当前企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安全质量管理的任务重,责任大。新形势、新挑战,对安全质量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强化安全质量主体责任,深入开展安全质量专项整治活动,切实履行好各自的管理职责,健全安全质量管理长效机制,以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的作风,把安全质量工作抓实抓深抓细,确保企业安全发展、和谐发展、持续发展和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