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养老的意义
1、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它的最终落脚点是人民幸福,就是要让全体中国人民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中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为庞大的老年人群,他们的幸福生活与中国梦紧密相连。老年人同为“筑梦人”,都曾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理应受到全社会的尊重、优待、赡养,切实解决好老年人的养老问题,让他们“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优良传统,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内容之一。今天,我们实现中国梦,必须要让老年人能够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使老年人晚年生活更加美好,这不仅仅是亿万老年人的个人梦,也是数千万家庭的家庭梦,更是实现中国梦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2、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必然选择。人口老龄化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对未富先老的中国来说更是一个巨大挑战。目前,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老年人口过亿的国家,有资料显示,2013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突破2亿,预计未来20年是老年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到2034年将突破4亿,同时老年人口的高龄、失能、少子化、空巢化等趋势日益明显,进一步加剧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性和复杂性。而与此相对的是,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难以为继,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刚刚起步,“未备先老”日益凸显。人口老龄化不仅给数千万个家庭带来沉重负担,而且影响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和谐,从长远来看,要有效破解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必须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
3、补齐服务业短板的现实需要。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现代化、国际化与高端化程度。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2013年的46.9%,上升到2015年一季度的51.6%,这表明经济结构由工业主导向服务型主导转型的趋势更加明显,但是从总体上看,服务业发展比较滞后,包括养老服务在内的许多领域仍供不应求,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块短板,为此我国政府提出要把服务业打造成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养老服务业是服务业中最为紧缺也是最具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具有投资成本低、资源消耗小、污染排放少、服务范围广等特点,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不仅有利于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可以释放巨大的内需潜力,形成稳定经济增长的有力支撑,同时还带动医疗、康复、养生、文娱、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从而形成服务业升级版的新结合点和发力点。
4、缓解城镇就业压力的客观要求。城镇化是我国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预计2030年中国城镇化率将从目前的52.57%提高到66%,新增城镇人口3亿。城镇化必然会带来新的巨大就业压力,如何有效解决新增城镇人口尤其是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是城镇化必须直面的重要问题之一。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服务业是最大的就业“容纳器”,新增就业主要靠服务业吸纳。在服务业中,养老服务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尤为突出,且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据推算,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护理服务和生活照料的潜在市场规模就将超过5000亿元,将新增社会就业岗位超过710万个,未来20年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可催生千万个新的就业岗位,这将为缓解日益严峻的城镇就业压力开辟出一条新的有效途径。
二、从新兴产业的战略高度谋划和推动养老服务业
要把养老服务业培育成朝阳产业,必须从新兴产业的战略高度,坚持政府、社会、家庭和院校四轮驱动、统筹谋划、协同推进。
1、政府要主导。养老是重大民生问题,养老服务是重要的公共服务,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政府责无旁贷,应积极发挥主导作用。要强化规划引领,做好顶层设计,高起点制定和完善养老服务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探索构建社会化的养老服务体系;要推进政策创新,不断推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扶持政策,引导和鼓励民间投资和境外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逐步规范养老服务行业管理,努力建立有利于养老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长效机制;要筑牢养老底线,加大资金投入,在办好公办养老机构的同时,积极向社会购买养老服务,让尽可能多的老人能够获得基本的养老服务。
2、社会唱主角。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是养老服务发展的大势所趋,要从根本上解决养老服务供给不足、提升养老服务产业水平,最终还要依靠社会力量。因此,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当务之急,就是要打开政策大门,激发各类主体活力,让民间资本和境外资本有序进入养老服务业,让社会力量协同参与并唱好“主角”。其中,社区、养老机构作为社会化养老服务的主体力量,要主动与银行、保险公司、医疗卫生机构等以及其他相关的社会组织、专业机构进行有效对接和融合,通过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共同推进养老服务业加快发展,为老人提供专业化、个性化、高质量的养老服务。
3、家庭是基础。家庭是老年人晚年生活的栖息地和精神归属,同时,家庭成员的关心和照顾对老年人的健康长寿幸福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因此,家庭成为老年人科学养老的首选之地。在西方发达国家,95%以上的老人都在家里养老,而在我国,居家养老是传统方式,也是当前养老模式的主体。随着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光靠传统的居家养老已无法适应日益扩大的养老需求,但毋庸置疑的是,当前和未来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家庭仍然是养老服务赖以实施的最重要基地,在养老服务业发挥基础性作用。为此,总书记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作为家庭成员尤其是成年子女,应弘扬孝亲敬老的优良传统,切实担当尽孝和养老的责任,注重从经济和精神两个方面赡养老人。
4、院校作支撑。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最大的瓶颈在于专业人才的短缺。长期以来,养老服务专业教育不受重视,目前在我国中等、高等教育体系,养老专业人才培养是一个亟待开掘的拓荒地。着眼于养老服务业对专业人才的迫切需要,必须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专业教育,在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增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和课程,积极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符合产业需求的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培养老年医学、管理学、护理学、营养学以及心理学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教育和引导大学生积极投身养老服务产业中去就业创业,同时依托院校和社会培训机构,开展大规模的养老服务岗位培训,大幅度提高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服务意识和专业技能。
第二篇:社区——养老——社会——实践——背景——目的——意义
社区养老社会实践 背景:
1.养老问题备受瞩目
(1)针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的现象,十八大报告提出:“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中共十八大报告就中国目前的养老现状,提出解决中国养老问题的建议,其中“加快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建立覆盖农村的社会服务网络”就是一条,而社区养老刚好反映了这一个理念。(2)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讲到:“现在养老问题越来越突出,中央非常重视,正研究措施。加强养老公共服务,内容上要多样,财力上要倾斜,全社会一起努力,把老年人安顿好、照顾好,让老年人安度晚年。”国家总理李克强也表态说:“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覆盖城乡的多样化养老服务体系,把服务亿万老年人的“夕阳红”事业打造成蓬勃发展的朝阳产业。”
(3)在刚刚召开的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做政府工作报告,对从事健康养老产业的人们,极大的鼓舞。政府工作报告对两会养老问题给出了答案,李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重点发展养老、健康、旅游、文化等服务作为扩大内需的主要着力点,非常给力,这四项服务均和养老产业密切相 关。
从国家机关和领导人员对养老问题的关注情况和相关的分析可以看出,社区养老将成为养老模式的主流,因为它具有很多的优势:专业人员来照料老人,专业化程度高,办事方便,成本低廉······ 2.威海老龄化的严峻形势
根据2013年底威海市民政局的调查统计,威海市目前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有55万人,占户籍人口总数的21.7%,远远高出全国的13.7%和全省的15.3%的人口比例,养老问题成为威海市构建“和谐威海”亟待解决的问题。威海市作为全省甚至全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地市之一,截至去年底,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55万人,占户籍人口总数的21.7%,养老保障与服务问题成为摆在政府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寻找一种合适的养老模式成为当务之急。3.威海市出台的相关政策
由市民政局和市财政局联合出台的《威海市实施政府购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将于今年7月1日起实施,在环翠区、高区、经区开展试点,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可享受由政府埋单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该《办法》有效期至2015年12月30日。,《威海市养老服务评估工作实施办法》6月1日起实施,通过评估,为需要提供养老服务补贴或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提供依据,有效期至2019年5月30日。
近年来,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小家庭逐渐增多,中青年群体难以用较多精力集中赡养老人,家庭养老模式难以发挥其原有作用,机构养老亦不能满足快速增长的养老服务的需求。客观分析威海市面临的巨大的养老压力,社区养老模式集合了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和机构养老模式两者的优点,是威海市未来养老方式的最佳选择。二.目的和意义 意义
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1.促进社区养老模式的推广,服务老人
(1)通过社会实践,能够深刻认识老龄化加剧的现象,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不仅有利于社会养老事业的发展和完善,还有利于形成积极的社会风尚,使社区老人在一种积极、活跃的精神状态中安度晚年。在老年人中宣传国家出台的和养老有关的政策,并且向他们讲解社区养老的优势,让更多的老年人能够享受到社区养老的好处。
(2)有利于解决威海市社会老龄化问题
据据威海市民政局调查统计,我市目前60周岁以上老年人有52万人,占人口总数的20.5%,远远高出全国的13.7%和全省的15.3%的人口比例,是全省乃至全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而且平均每年还在以3%的速度增长。威海市老年人的构成和分布呈“四多”:农村老年人多、空巢老人多、高龄老人多、失能老人多。在农村人口中,老龄化情况尤为严重,在全市老年人口中,农村老年人占80.1%,城市占19.9%,而威海市农村与城镇人口的比例为1:1.05,老年人在城乡分布上严重失调。市机构养老压力很大。目前,全市有敬老院61处,各类老年公寓22处,各类养老机构拥有床位1.3万个,平均每千名老人27个。全市入住各类养老机构的老年人为6749人,占老年人总数的1.3%。其中,农村“五保”老人4965人,城市“三无”老人81名。调查研究威海市社区养老的模式有利于缓解威海老龄化问题。(3)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老年人问题早已受到党政部门的高度关注,农村许多乡镇都建起了敬老院,让农村孤寡、五保等老人吃、穿、医不愁,深受老年人欢迎。但从目前的情况看,敬老院忽略了一个问题——心理疏导。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关系到老年人的生理心理问题日益突出。老年人为国家、为社会、为家庭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他们理应拥有一个健康、快乐、幸福的晚年,这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更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身心健康应当受到每个家庭的关注,受到各个基层单位的关注,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党中央、国务院发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号召,山东省政府也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如果老龄化问题解决不好,和谐社会的目标就难以实现。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团队调研威海市社区养老的现状以及老年人对于该模式的意见,社区当前养老模式提出相关改进意见,会使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丰富多彩、快乐幸福,使其在这个充满爱和温暖的大家庭里健康安享晚年。这必然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4)有利于威海福利事业的发展
首先,我们团队在威海市社区养老现状的同时,会对社区、民政局提出反馈意见,有利于威海是养老模式的完善。再次,我们调查报告及论文的发表会引起社会各阶层对老年人养老问题的重视,有利于福利事业的宣传。
2、对老年人及其家人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社区养老模式的主要特点有:第一,它依托社区,可以利用社区的空闲场所和老人家里的房屋,不需要政府专门拨地,建设费用低廉;第二,它能让老人养老不离家,不离开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因而可以减轻老人的孤独和绝望感;第三,它是家庭养老的后援和补充,家庭养老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可随时求助于社区养老。再孝顺的儿女,有时也可能抽不出时间照顾老人,这时如果有社区养老服务协助,就可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第四,它可以采取企业化运作的方式,或由政府协助、企业经营。这可以减轻政府在这方面的财政负担;第五,它的服务对象可以不受户籍、人数的限制,可以让更多的家庭和老人受益。(2)老年人不仅需要社会的扶养,同时也有很高的社会价值
中国许多老人年老志不衰,仍然在各个领域继续作贡献。老人的知识、经验、威望、品德、能力等都是社会的宝贵财富,提倡“老有所为”是中国特有的老龄工作方针之一,充分体现了对老年人的重视、尊重,仍应继续作为中国老龄工作的重要方针。理解老年人的精神世界,可以让老年人更好地实现其人生价值,加快社会主义建设。(3)对老年人家人的意义
老年人是个特殊的群体,调研老年人的需求和困境,有助于其家人找到合适的关爱老人的方法,有助于帮助老年人及其家人保持融洽的关系,有助于老人的家人安心工作,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有助于社会稳定。目的:
1.通过调查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设施养老三种养老模式中老人的生活状态,了解老人更偏向于那种养老模式。切实找出社区养老存在的不足,并结合现象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关建议。
2.在调研中学习,包括社区养老的管理制度、运转机制、社会关怀的运作方式与老年人的独特的生活习惯和生活需要的关系,探讨使社区养老模式更加容易推广的操作方法。
3.增强大家对于社区养老模式优点的认识。在人口达到13亿的今天,中国面临的人口挑战大多是与老龄问题联系在一起的:首先,人老龄化迅速发展,中国老年人口数量超过1.3亿人,随着新中国成立后50年代出生高峰的人口即将进入老年,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速度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预计到2015年我国老年人总数将突破2亿人,2027年超过3亿人,2044年将达到4亿人。在新的社会形势下,机遇与挑战并存,威海市经济、政治、文化和其他产业的发展,与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息息相关。调研威海市社区养老问题刻不容缓。
第三篇:中国将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养儿防老失意义
中国将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养儿防老失意义
2009年03月04日 09:23 来源:新京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关注焦点
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在去年的全国“两会”上,温家宝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讲到:鼓励各地开展农村养老保险试点。
据了解,《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将上报国务院审
2月19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曾称,2009年开展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
值得关注的是,“中央财政支出没有一分钱用于农民养老”的现实状况将改变。
“从目前的讨论来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试点方案中,基础养老金是亮点。”在杨团看来,方案的结构是对的,既照顾了现状,也考虑到了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
杨团是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曾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之邀,参与新农保试点方案的讨论。
成稿于去年10月的《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勾勒出未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推进计划:2009年试点,2012年参保率达到50%以上,2017年参保率达到80%以上,2020年基本实现全覆盖。
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传来的消息是,该指导意见将上报到国务院,根据国务院的最终决定展开试点。
60元基础养老金拟由中央财政提供
参与新农保试点方案的讨论后,杨团认为,“基础养老金”值得关注。
一个现实情况是,小农户收入不稳定,而养老金的领取是与保费缴纳多少挂钩的,交得少就领得少,甚至不能保证最低生活标准。
在杨团看来,政府的责任非常重要,首先要保基本,提供基础养老金,这是在农民参加养老保险领取养老金之外,政府额外提供的。
他认为,基础养老金可以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进行调整。目前全国农村平均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是57元,农民的基础养老金定在60元比较合适。
一份内部资料显示,60元的承担方式有两个方案,一是中央承担20元,地方承担40元,还有一种方案是完全由中央承担。
而目前的这份“指导意见”中规定,60元基础养老金由中央财政提供,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再安排资金以提高当地的基础养老金标准。
这将一改过去“中央财政支出没有一分钱用于农民养老”的局面。
年满60岁缴费累计15年有望享基础养老金
中央财政拨钱了,还有一个如何分配的问题。
“指导意见”中规定,年满60周岁,缴费累计15年的参保人,可享受每月60元的基础养老金。年满60岁缴费超过15年的,每增加一年,基础养老金可增加2元。
方案也考虑到了特殊情况,那些到了60岁、但缴费累计不够15年的人,可以补缴。
试点开始时已超过60岁的人,补缴时可以享受减免,年龄增加一岁,缴费年限递减3年。试点开始时已超过65岁的,可直接享受基础养老金。
“指导意见”同时强调,减免的政策只适用试点刚开始的几年,而且,老人享受减免政策时,其符合条件的子女必须参保缴费。
个人账户欲实账管理并允许跨地区转移
根据“指导意见”,年满16岁的农村居民,可以自愿参加新农保。农村养老保险采取个人账户,实行实账管理,避免养老保险出现空账。
农民个人缴费多少、相关补助多少、积累资金每年产生的利率回报,都将记进账户,农民能看得清清楚楚。
到了60岁时,参保人可以根据个人账户里的资金总额和当时的平均余命,来确定养老金的领取标准。
如果以70岁为平均寿命,到了60岁以后的平均余命就是10年,合120个月,那么就按账户内资金总额除以120作为每个月的发放标准。如果寿命超过70岁,每个月还继续按原来标准领取养老金,这部分由统筹资金支付。
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思路中,对新农保将实行低标准起步。初步设想试点阶段的新农保基金,以县级为核算平衡单位。
缴费标准以当地县上一年人均收入的4%—8%为标准,参保人可以自愿多缴,但最高不超过30%。
“指导意见”还规定,新农保实行后,允许跨地区转移,并按新参保地的标准核算,享受相应待遇。
争取年底前试点覆盖全国10%县(市、区)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时机,一直备受关注。
去年11月16日,在2007—2008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发布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村社会保险司司长赵殿国到会发言,他表示目前逐步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条件已经具备。
他说,我国财力增长迅速,可以解决农民的养老保险,现在全国60岁以上的人口有1.5亿,其中农村人口占到1亿左右。
如果财政给60岁以上的农村老人每人每月提供60元的基础养老金,一个人一年是720元,全国1亿农村老年人口是720亿元,相当于2008年中央财政支出的2%。
用赵殿国的话说,“用2%的中央财政支出就能建立低水平、广覆盖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一个更近的目标是,今年2月19日,在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作会议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说,2009年开展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争取年底前新农保试点覆盖全国10%的县(市、区)。(记者 钱昊平北京报道)
“解决农村养老,各级政府都应担责”
农村社会保险司副司长和相关专家为农村养老困局把脉,土地养老和养儿防老已渐失意义
近日,针对农村养老问题,本报记者分别采访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听取他们剖析中国农村养老现状,追溯农村养老制度,并给予务实的建议。
“一个国家不可能是在财政多到没地方花的时候,再去搞农村养老保险。”——刘从龙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村社会保险司副司长
“中央财政一定要拿钱,现在我们的税收,中央拿了大头,那么就该有财权和事权的统一。”——杨团 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
“有一段时期,人们认为农民有土地就可以养老了,政府可以不管。但中国人多地少,很多地方的土地收益又非常低,不能承担保障功能。”——吕学静 首都经贸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系主任
“自古确实有养儿防老的观念,但那是跟农耕文化相适应的。到了今天,仅靠家庭养老是不行的。”——唐钧 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
老龄化的不良后果落在农村
新京报:农民的养老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应该如何看待农村养老问题的紧迫性?
唐钧(以下简称“唐”):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而老龄化的不良后果又会落在农村,这就迫切需要解决农村的养老问题。
新京报:为什么会落在农村?
唐:中国是一个城乡二元社会,二元结构导致很多农村的年轻人进入城市,充实了那里的劳动力。所以,城市相对感觉到的老龄化带去的压力比较小。但农村就不同了,大量年轻人外流,老年人的养老、经济来源、服务料理、情感慰藉都成问题。
新京报:能否用数字来说明老龄化给农村养老带来的压力?
杨团(以下简称“杨”):先说全国的老龄化,一是老龄人口规模巨大,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1.53亿,其中农村超过1亿;二是老龄化发展迅速,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由7%提升到14%,发达国家大多用了45年以上的时间,我国只用了27年。
至于农村,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1.24个百分点。而且农村的贫困老人也多于城市,是城市的3倍。
土地养老和养儿防老已渐失意义
新京报:农民都是有土地的,这不能承担养老保障功能吗?
刘从龙(以下简称“刘”):这儿有几个问题,首先是土地的产出比例在下降,1978年农民收入中,第一产业的比重占到91.5%,1998年下降到57.2%,现在个别地区已经下降到1/3以下。
另一个问题是中国的土地产权是不完全的产权,集体所有,不能像德国那样,农民老了可把土地让下一代继承而从政府那里拿到一笔养老金。
吕学静(以下简称“吕”):这实际上有个认识问题,有一段时期,人们认为农民有土地就可以养老了,政府可以不管。但中国人多地少,平均一人才一亩多地,很多地方的土地收益又非常低,不能承担保障功能。
现在允许土地流转了,但流转出去以后,如果社会保险跟不上,农民养老的钱还是解决不了。
新京报:大多数老人都有子女,“养儿防老”的观念自古有之,不能发挥家庭的养老功能吗?
唐:自古确实有“养儿防老”的观念,但那是跟农耕文化相适应的。
农耕社会,人口不轻易流动,有“父母在,不远游”的说法。但现在,人是要远游的,难以在身边照顾父母,孝道文化的经济基础不一样了。
所以说,到了今天,仅靠家庭养老是不行的。
刘:家庭养老还因子女数量减少、家庭小型化而弱化,1980年到2000年,农村平均家庭规模由5.54人减少到3.65人,这都会使家庭养老的功能弱化。
农民曾在养老保险制度之外
新京报:农村的养老问题该如何解决?
刘:应该有养老保险制度,除了土地和家庭养老的功能弱化之外,我国大多数地方的集体经济已经“空壳化”,集体的扶持力量在减弱。
而且,随着农民的生产、生活与市场联系得越来越紧密,新的经济基础也要求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新京报:新中国成立后就有过保险条例,当时对农村的养老保险是怎么规定的?
吕:1951年的《劳动保险条例》,只是针对城镇职工,农民没有享受到。
杨:这与体制有关,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给工人发工资,也给工人发退休金。
对农民的管理是由公社、合作社来行使,但农民都是分散的小农户,收入不稳定,不能像工人那样去缴纳养老保险,也就没法提取养老金,最终只能是各家提取各家的积蓄,包括劳力,一代一代地养老。
至2006年大约5000多万人参加农保
新京报:那对农村养老制度的探索起步于何时?
刘:上世纪80年代之前是没有农民养老保险的,50年代,只是解决了五保户,以及“三无”对象,也就是陷入了贫困的人才有社会救济,并没有惠及到普通的农民大众。
1986年,国家“七五计划”提出建立农保,当时开始有农民外出打工,收入有所增加,先在江浙一带的乡村试点,建立了养老基金。
1991年,民政部向国务院报告,提出在一些县进行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并选择了山东的五个县进行试点。
1995年到1997年,全国2900个县中有2123个县引进了此项制度,参保人数达到了8200多万人,参保率为9.47%。农保制度的覆盖范围和参保人数都达到了巅峰。
新京报:为什么参保率还不到10%就达到了巅峰?
刘:1998年,国家整顿保险业,农村养老保险进入暂停整顿时期,1999年国务院又提出要在农村搞商业保险,但商业保险收费较高,进行不下去。
也是在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农村养老的职能从民政部改由劳动部负责。
2002年中共十六大提出了“在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养老保险又开始搞了。
新京报:重新启动的农村养老保险发展如何?
吕:不是很好。2006年,参加农保的大约是5000多万人。
农村养老突破不大面临资金难题
新京报:农村养老突破不大,主要原因是什么?
吕:除了政策,主要是资金问题,农民的收入不稳定,难以投入更多养老保险资金。而政府对农村和城镇的态度不一样,目前,城市4000多万退休职工,中央政府去年的养老支出是1000多亿,而对农民的养老保险则一分钱没有。
杨:即使从平等的角度来说,也是不能丢掉农民的。最近几年,政府开始要求用工企业为农民工上保险,但去年的一场经济危机,他们又被迫返乡了,再次成为农民。
新京报:中央财政没有投入,各地试点的资金都是如何解决的?
刘:1991年开始搞县级农村养老保险试点时,以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政府给予政策扶持,但不是财政支持。政策扶持就是一些地方办了农民养老保险可以适当减免税收。
但农村社会的养老是需要政府补贴的。农业的特殊性在于它是弱质产业,生产、销售不仅取决于市场,还受到自然条件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作为弱质产业,理应受到保护。
新京报:有没有地方财政已开始补贴农村养老?
刘:据我们了解,目前地方投入财政试点农民养老保险的已经覆盖了464个县。
这当中,投入最多的是县级财政,这几年也有些市级财政开始投入,省级财政投入的最少,只有北京、天津等少数地方。
中央财政一定要拿钱支持
新京报:没有中央财政的统一支持,没有统一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会有什么样的问题?
吕:首先是覆盖面窄,其次是保障水平低,这样农民参保的积极性就不高。还有些地方的措施只是应急性的,没有制度化,也就缺乏持续性。
新京报:这个问题怎么化解?
杨:中央财政一定要拿钱,现在我们的税收,中央拿了大头,那么就该有财权和事权的统一。可在我国,有些人还认为农民养老是地方事权。
而且从操作的层面来说,也应该由中央拿钱。我们各地发展不平衡,如果让地方拿钱,可能北京、上海的地方政府有钱,但西藏、青海就拿不出钱了。
当然,我国的农民基数过大,不能完全由中央财政拿钱。
刘:在中国,完全由中央拿钱确实有难度,由任何一级财政单独承担都有难度,所以各级政府都应该承担责任。中央财政可以提供最基本的补助,具体操作时不同地方可采取不同标准。
试点方案准备以国务院名义下发
新京报:社会各界都在呼吁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我们目前具备这样的条件吗?
刘:应该说我们面临比较好的机遇,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应该说是明确了方向。而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占世界第四,有了经济基础。另外很多地方的试点工作,也积累了很多经验。
经过两年多的调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已形成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初稿,即将上报国务院审议,会安排部分中央财政,用于农民养老保险,但具体的比例和方式还在讨论中。
新京报:问题是今年的经济状况不好,这会否影响到试点工作的开展。
刘:一个国家不可能是在财政多到没地方花的时候,再去搞农村养老保险。
新京报:如果这个试点方案能推行,是否可以说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初步建立?
刘:可以这么说,现在地方的试点办法都不一样,方案出台后,意味着有了统一的制度。
这次这个方案准备以国务院的名义下发,所以说,方案一旦获得通过,意味着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初步建立。(记者 钱昊平北京报道)
第四篇: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意义
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意义?
城乡居民养老保心包含农村养老保险合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两个方面。2009年9月,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启动新型养老保险试点,着力解决农民“老有所养”问题。今年6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自2011年7月1日起,启动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一项惠及广大城乡居民的民生工程,德政工程,是党政府为广大城乡居民办的一件大实事,大好事,主要目标是构建一个逐步消除城乡差别,人人平等享有的社会保障制度,使城乡居民过上“种地不交税,上学不付费,看病不太贵,养老不犯愁”的美好生活。
什么是个人账户?有哪些内容?
政府为每个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员建立终身记录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个人缴费,集体补助与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个人对参保人员缴费资助及政府对参保人员的缴费补贴全部计入个人账户。政府缴费补贴部分在个人账户中单独记录,个人账户存储额目前每年参考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利息利率。
哪些人可以补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时,45周岁以上的,应按缴费,累计缴费年限应不少于实际年龄到60周岁的剩余年数,允许补缴,但补缴累计缴费年限不超过15年,补缴的年限和金额不再享受政府缴费补贴。
参保人员初次领取养老金的年龄是多少?参保人员按规定足额缴费,从年满60周岁(不分男女)办理领取待遇手续的次月起按月领取养老金。重度残疾人可提前三年领取养老保险金,领取资格由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确认。
养老保险待遇是否会逐步提高?
县政府将根据中央,省,市规定和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居民收入增长等因素,适时调整养老金计发标准和基础养老金。
第五篇:传统孝道对当代中国家庭养老的借鉴意义
传统孝道对当代中国家庭养老的借鉴意义
摘要:现今社会,正处于农耕社会向工业社会发展的社会转型期,中国老龄人口数量激增,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如何在社会经济转型的新形势下,通过“扬弃”去粗取精,弘扬中国传统孝道中的合理成分,为当代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积极应对社会人口老龄化压力,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传统孝道;家庭养老;借鉴意义
一、中国传统孝道的合理内涵与文化糟粕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且源远流长,传统孝道与“孝文化”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这其中既有优秀的合理内涵,又有具有历史局限性的文化糟粕,必须采用发展的眼光,“扬弃”的方式,辩证地对待。
(一)传统文化中孝道的合理内涵
“孝”字最早见于殷商甲骨卜辞,其基本含义为“善待长者,奉养父母”。《说文解字》对“孝”的解释为“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主张“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可见,“孝”可分为三个层次,既包括物质层面的赡养和生活上的照料,又具有态度上的“孝敬”,即情感的交流和精神的慰藉。
具体而言,我国传统孝道的养老支持体系主要由三个方面构成,即经济支持、行为支持与道德支持。分别体现在物质赡养层面,生活照料层面以及精神上尊敬和服从。
(二)传统文化中孝道的思想糟粕
由于中国传统孝道是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的产物,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糟粕,具有历史局限性,概括在如下几个方面:
1、家国同构,忠孝混淆
自秦汉确立专制政体,封建帝王无不宣称“家天下”与“家国同构”,试图把“忠”与“孝”混为一谈,“孝”成了维护阶级统治的手段和工具。然而“孝”作为一种优秀的道德品质,应超越意识形态,成为人的基本良知。
2、缺乏理性,“愚孝”常见
由于受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一些人一味追求“至孝”,做出了缺乏理性判断的错误行为,如“割股医疾”,“卧冰求鲤”、“顺者为孝”“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
3、重丧文化,行孝“作秀”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敬畏逝者,尊重先人。父母故去,孝子必傍坟而居,守孝三年。但有时这种孝行却变了味,借为父母治丧,大办白事,成了某些人标榜孝道的“作秀”,所谓“活着不孝死了孝”,此乃伪善,虚假之至。
二、传统孝道在中国当代家庭养老中功能的弱化
当代中国正处在经济转型,社会生活日新月异的发展时期,道德规范 “旧未破尽,新未立起”,在养老方面,表现为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第一,尊老敬老观念的淡化;第二,传统家庭伦理淡化,长幼地位颠倒;第三,缺乏基本的养老礼义;第四,不愿履行赡养老人之义务,侵犯老人的合法权益。
三、传统孝道对当代中国家庭养老的借鉴意义
在当代中国,为使传统孝道,“孝文化”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适应,与现代家庭养老模式相适应,促进养老事业健康、稳定与有序发展。必须从优秀传统“孝文化”中寻求借鉴意义。
(一)有利于为老年人提供精神上的支持和情感上的慰藉,提高养老质量
“最美不过夕阳红”,老人正如夕阳,辛劳一生,抚养子女,操持家庭,奉献于社会。晚年理应得到精神上的支持,感情上的慰藉,让他们“虽老而有用”,能够“乐观、自信,有尊严地老去”。
(二)有利于提高人口质量,和谐家庭氛围,促进“家风”建设
家庭对下一代的培养与教育负有重要责任,“身教胜于言传”,父母是孩子人生的首任老师。在家庭中崇尚尊老、敬老,有利于协调家庭代际关系,形成和谐的家庭氛围,使“孝老爱亲”的家庭美德代代相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家风”建设,屡次强调:“构建和谐社会应从构建和谐家庭开始。”
(三)有利于和睦邻里关系,发展社区养老,优化社会环境
“远亲不如近邻”,对传统孝道之借鉴,有利于和睦邻里关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种“推己及人”的无私仁爱,有利于形成良好和睦的邻里关系。由于当代中国社会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家庭养老负担增加,因此发展社区养老成为大势所趋。弘扬传统孝道中合理的成分,促进社区协调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四、结语
本文共分为三大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中国传统孝道的合理内涵与文化糟粕”,此部分主要论述了“传统孝道的合理内涵”同“家国同构,忠孝混淆”、“ 缺乏理性,‘愚孝’常见”与“重丧文化,行孝‘作秀’”三方面文化糟粕。第二部分是“传统孝道在中国当代家庭养老中功能的弱化”,简要论述了四点具体表现。第三部分是“传统孝道对当代中国家庭养老的借鉴意义”,此部分为全文之重点,详细阐述了三个方面的借鉴意义,一是“有利于为老年人提供精神上的支持和情感上的慰藉,提高养老质量”;二是“有利于提高人口质量,和谐家庭氛围,促进“家风”建设”;三是“有利于和睦邻里关系,发展社区养老,优化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邬沧萍、姜向群主编:《老年学概论》(第3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杨丽娟、王桂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观念,应对老龄化养老问题》,载《绥化学院学报》2012年12月,第32卷第6期。
【3】潘剑锋、谢水顺:《论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合理内核及其在农村养老中的价值》,载《桂海论丛》2015年4月,第21卷第2期。
【4】肖蕾:《中国传统孝文化对当代农村居家养老的作用研究》,载《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年第24卷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