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查提纲

时间:2019-05-13 20:08: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查提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查提纲》。

第一篇: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查提纲

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查提纲

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有关规定,特种设备是指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起重机械、电梯、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厂(场)内机动车辆。

一、锅炉的安全技术规章制度

(一)锅炉及锅炉房的安全规章制度

1、岗位责任制。明确使用单位负责人、专职管理人员、司炉班长、司炉工、水处理化验员、仪表工、维修工的各自职责。

2、交接班制度。明确交接班时间,交班内容,交接人员双方签字等。

3、巡回检查制度。

4、定期检查、检修制度。

5、安全操作规程。必须上墙。

6、维护保养、清洁卫生制度。

7、水质管理制度。必须上墙。

8、制定锅炉事故应急预案。并能有效运转。

9、事故报告制度。

10、锅炉安全运行记录。每个工作日结束由专职管理人员检查后签字。

11、检查记录。保证记录完善。包括:定期检验、定期自行检验、日常使用状况、日常维护保养、运行故障和事故等记录。

(二)锅炉的使用与管理

1、锅炉使用单位的技术员必须对锅炉的安全技术管理负责。应指定具有锅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负责安全技术管理工作。

2、锅炉安全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①

贯彻执行锅炉安全使用技术规程。②

编制锅炉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③

参加锅炉安装的验收。

检查锅炉的运行、维修和安全附件校验情况。⑤

锅炉的检验、维修、改造和报废等技术审查。⑥

编制锅炉年度定期检验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向主管部门报送当年锅炉变动情况的统计报表、锅炉定期检验实施情况,存在问题。⑧

锅炉事故的调查分析和报告。

锅炉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管理。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⑩

锅炉使用登记及技术资料的管理。

3、锅炉的技术档案。①

锅炉使用登记证。②

锅炉检验合格报告。

锅炉设计技术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文件以及安装技术资料。④

锅炉制造、安装技术文件及有关资料。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审批文件。⑤

检查、检验记录、以及有关验收的技术文件和资料。

锅炉维修。锅炉的维修方案,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审批文件,实际维修情况记录,负责维修单位资质证明以及有关技术文件和资料。

锅炉改造方案、图样、材料质量证明书、施工单位资质证明、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审批文件、施工质量检验及技术文件和资料。⑧

有关事故记录资料和处理报告。

4、锅炉的定期检验。

外部检查:安全监察人员在锅炉运行中的定期检查,每年不少一次。②

内外部检验:专业检验人员在锅炉停用时检验。两年不少两次。

型式试验:锅炉停用时所进行的超过工作压的气压试验和水压试验。六年不少一次。

(三)锅炉的安全附件

1、锅炉是根据生产工艺需要而设计的。它只能在允许的压力和温度等条件下使用。如果超过允许条件,锅炉就可能产生爆裂。

2、用安全附件:安全阀、压力表、水位计、测温仪表、排污阀、给水截止阀、循环泵。

3、安全附件应实行定期检验制度,压力表、安全阀每年至少校验一次。

(四)锅炉房的要求

1、固定锅炉应安装在单独建设的锅炉房内,不得于人员集中房间相邻。锅炉房与其他建筑物的间距属架下弦距锅炉房顶的高,应符合建筑防火标准。锅炉房应为一、二级耐压等级的建筑。但在蒸发量不超过4t/h,供热量不超过2MW,以煤为燃料的锅炉房,允许采用三级耐火等级建筑。

2、锅炉房内的设备布置应便于操作、通行和检修,且有足够的采光、通风及必要的降温和防冻措施。

3、锅炉房地面应平整,无积水。房内承重梁、柱等结构体与锅炉有一定的距离或其他措施,防止受高温损坏。燃料、易燃物、易爆品不得堆放于锅炉房里。

4、每层应有两个出口,分别设在两侧,锅炉前端的宽度不超过12米,面积不超过200平米。锅炉与墙壁之间至少留有70厘米的距离。单层锅炉房可以只开一个出口。通向室外的门应向外开,在运行共同间不准锁门或栓住。锅炉房内的工作室的门应向锅炉房内开。

5、锅炉房内水位计、压力表、温度计、安全阀等处,应有足够的照明,并应备有照明设备和工具,以使在正常照明电源发生故障时,能继续维持安全运行。

6、锅炉房内必须备有防火箱、砂(袋)或化学灭火计。

7、锅炉房及烟囱设计时应考虑防震,烟囱应装置避雷针。

(五)锅炉事故处理的要求

1、发生锅炉事故,操作人员一定要保持镇静,不要惊慌失措。判断事故原因和处理事故时要“稳、准、快”。出现事故要保护现场,并及时报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2、查找事故原因时应积极配合事故调查部门,不得盲目处理。在事故未妥善处理之前,安全负责人和操作人员不得擅自离岗。

3、调查结束后,应对发生事故的前后时间、部位经过和处理方法等进行认真研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找出主要原因,从中吸取教训,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二、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安全技术规章制度

(一)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安全规章制度

1、各级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包括企业有关负责人(厂长和工程师)应对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安全管理负全责。专职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的管理人员,负责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的运行技术安全管理工作。

2、交接班制度。明确交接班时间,交班内容,交接人员双方签字等。

3、操作人员的岗位责任制。

4、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定期检验制度。

5、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安全操作规程。必须上墙。

6、维护保养、清洁卫生制度。

7、制定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事故应急预案。并能有效运转。

8、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事故报告制度。

9、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安全运行记录。每个工作日结束由专职管理人员检查后签字。

10、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的各类人员(检验人员、焊接人员、操作人员、维修人员等)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制度。

11、检查记录。保证记录完善。包括:定期检验、定期自行检验、日常使用状况、日常维护保养、运行故障和事故等记录。

12、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的登记建档和统计上报制度。

(二)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使用与管理

1、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使用单位的技术员必须对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的安全技术管理负责。应指定具有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负责安全技术管理工作。

2、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①

贯彻执行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安全使用技术规程。②

编制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③

参加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安装的验收及试压。

检查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的运行、维修和安全附件校验情况。⑤

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的检验、维修、改造和报废等技术审查。⑥

编制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年度定期检验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向主管部门报送当年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变动情况的统计报表、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定期检验实施情况,存在问题。

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事故的调查分析和报告。

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管理。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⑩

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使用登记及技术资料的管理。

3、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的技术档案。①

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使用登记证。②

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检验合格报告。

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设计技术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文件以及安装技术资料。

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制造、安装技术文件及有关资料。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审批文件。⑤

检查、检验记录、以及有关验收的技术文件和资料。

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维修。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的维修方案,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审批文件,实际维修情况记录,负责维修单位资质证明以及有关技术文件和资料。

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改造方案、图样、材料质量证明书、施工单位资质证明、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审批文件、施工质量检验及技术文件和资料。⑧

压力容器的有关事故记录资料和处理报告。

4、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的定期检验。

外部检查:安全监察人员在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运行中的定期检查,每年不少一次。

内外部检验:专业检验人员在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停用时检验。分为:安全状况等级1—3级的,至少每六年一次;安全状况等级为3—4级的,至少每三年一次。

型式试验: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停用时所进行的超过工作压的气压试验或液压试验,其周期为每十年一次。

(三)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的安全附件

1、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是根据生产工艺需要而设计的。它只能在允许的压力和温度等条件下使用。如果超过允许条件,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就可能产生爆裂。

2、常用安全附件:安全阀、压力表、测温仪表、爆破片、液面计。

3、安全附件应实行定期检验制度,压力表、安全阀每年至少校验一次。

(四)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事故处理的要求

1、发生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事故,操作人员一定要保持镇静,不要惊慌失措。判断事故原因和处理事故时要“稳、准、快”。出现事故要保护现场,并及时报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2、查找事故原因时应积极配合事故调查部门,提供有关技术资料,不得盲目处理。在事故未妥善处理之前,安全负责人和操作人员不得擅自离岗。

3、事故的前后时间、部位经过和处理方法等进行认真研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找出主要原因,从中吸取教训,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三、起重机械的安全技术规章制度

(一)起重机械的安全规章制度

1、各级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包括企业有关负责人(厂长和工程师)应对起重机械安全管理负全责。专职起重机械的管理人员,负责起重机械的运行技术安全管理工作。

2、操作人员的岗位责任制。

3、起重机械定期检验制度。

4、起重机械安全操作规程。必须上墙。

5、维护保养制度。

6、制定起重机械事故应急预案。并能有效运转。

7、起重机械事故报告制度。

8、起重机械安全运行记录。每个工作日结束由专职管理人员检查后签字。

9、起重机械的各类人员(检验人员、操作人员、维修人员等)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制度。

10、检查记录。保证记录完善。包括:定期检验、定期自行检验、日常使用状况、日常维护保养、运行故障和事故等记录。

11、起重机械的登记建档和统计上报制度。

(二)起重机械的使用与管理

1、起重机械使用单位的技术员必须对起重机械的安全技术管理负责。应指定具有起重机械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负责安全技术管理工作。

2、起重机械安全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①

贯彻执行起重机械安全使用技术规程。②

编制起重机械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③

参加起重机械安装的验收及试车。

检查起重机械的运行、维修和安全附件校验情况。⑤

起重机械的检验、维修、改造和报废等技术审查。⑥

编制起重机械年度定期检验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向主管部门报送当年起重机械变动情况的统计报表、起重机械定期检验实施情况,存在问题。⑧

起重机械事故的调查分析和报告。

起重机械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管理。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⑩

起重机械使用登记及技术资料的管理。

3、起重机械的技术档案。①

起重机械使用登记证。②

起重机械检验合格报告。

起重机械设计技术文件、制造单位产品出厂合格证、使用维护说明文件装箱清单以及安装技术资料、试运转和实验记录。

起重机械制造、安装技术文件及有关资料。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审批文件。⑤

检查、检验记录、以及有关验收的技术文件和资料。

起重机械维修。起重机械的维修方案,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审批文件,实际维修情况记录,负责维修单位资质证明以及有关技术文件和资料。⑦

起重机械改造方案、图样、材料质量证明书、施工单位资质证明、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审批文件、施工质量检验及技术文件和资料。

起重机械的有关事故记录资料和处理报告。

4、起重机械的定期检验。

起重机械特性的合格试验:专业技术部门检验载荷特性。安装使用前检验。

目测检查:特种设备监察人员对起重机械所有重要部分的规格和状态是否符合要求进行的检查。每年至少一次。

载荷起升能力试验。包括:静载试验、动载试验、稳定性试验。两年至少一次。

(三)起重机械的安全附件

1、起重机械是根据生产工艺需要而设计的。它只能在允许的负荷和运转速度等条件下使用。如果超过允许条件,起重机械就可能产生事故。

2、常用安全附件:

钢丝绳、吊钩、滑轮组、卷筒组、减速器、制动装置、防风抗滑装置、位置限制与调整装置、超载保护与报警装置。

3、安全附件应实行定期检验制度。两年至少一次。

(四)起重机械事故处理的要求

1、发生起重机械事故,操作人员一定要保持镇静,不要惊慌失措。判断事故原因和处理事故时要“稳、准、快”。出现事故要保护现场,并及时报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2、查找事故原因时应积极配合事故调查部门,提供有关技术资料,不得盲目处理。在事故未妥善处理之前,安全负责人和操作人员不得擅自离岗。

3、事故的前后时间、部位经过和处理方法等进行认真研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找出主要原因,从中吸取教训,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四、气瓶的安全技术规章制度

(一)气瓶的安全规章制度

1、各级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包括企业有关负责人(厂长和工程师)应对气瓶安全管理负全责。专职气瓶的管理人员,负责气瓶的运输、储存、充装和销售技术安全管理工作。

2、交接班制度。明确交接班时间,交班内容,交接人员双方签字等。

3、操作人员的岗位责任制。

4、气瓶定期检验制度。

5、气瓶安全操作规程。必须上墙。

6、维护保养、清洁卫生制度。

7、制定气瓶事故应急预案。并能有效运转。

8、气瓶事故报告制度。

9、气瓶安全运行记录。每个工作日结束由专职管理人员检查后签字。

10、气瓶的各类人员(运输人员、检验人员、充装人员、销售人员等)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制度。

11、检查记录。保证记录完善。包括:定期检验、定期自行检验、日常使用状况、日常维护保养、运行故障和事故等记录。

12、气瓶的登记建档和统计上报制度。

(二)气瓶的使用与管理

1、气瓶使用单位的技术员必须对气瓶的安全技术管理负责。应指定具有气瓶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负责安全技术管理工作。

2、气瓶安全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①

贯彻执行气瓶安全使用技术规程。②

编制气瓶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③

参加气瓶的验收及试压。

检查气瓶的使用、维修和安全附件校验情况。⑤

气瓶的检验、报废等技术审查。

编制气瓶年度定期检验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向主管部门报送当年气瓶变动情况的统计报表、气瓶定期检验实施情况,存在问题。⑧

气瓶事故的调查分析和报告。

气瓶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管理。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⑩

气瓶使用登记及技术资料的管理。

3、气瓶的技术档案。①

气瓶使用登记证。②

气瓶检验合格报告。

气瓶设计技术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文件以及安装技术资料。④

气瓶制造、使用技术文件及有关资料。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审批文件。⑤

检查、检验记录、以及有关验收的技术文件和资料。⑥

气瓶使用流通记录。

气瓶的有关事故记录资料和处理报告。

4、气瓶的定期检验。

年度检查:安全监察人员在气瓶运行中的定期检查,每年不少一次。

定期检验:专业检验人员在气瓶停用时检验。分为:全面检验和耐压试验。每四年至少一次。

(三)气瓶的安全附件

1、气瓶是根据生产工艺需要而设计的。它只能在允许的压力和温度等条件下使用。如果超过允许条件,气瓶就可能产生爆裂。

2、常用安全附件:瓶帽、防震圈、防护罩。

3、安全附件应实行定期检验制度。

(四)气瓶事故处理的要求

1、发生气瓶事故,操作人员一定要保持镇静,不要惊慌失措。判断事故原因和处理事故时要“稳、准、快”。出现事故要保护现场,并及时报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2、查找事故原因时应积极配合事故调查部门,提供有关技术资料,不得盲目处理。在事故未妥善处理之前,安全负责人和操作人员不得擅自离岗。

3、事故的前后时间、部位经过和处理方法等进行认真研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找出主要原因,从中吸取教训,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五、电梯的安全技术规章制度

(一)电梯的安全规章制度

1、岗位责任制。明确使用单位负责人、专职管理人员、电梯操作工、维修工的各自职责。

2、交接班制度。明确交接班时间,交班内容,交接人员双方签字等。

3、巡回检查制度。

4、定期检查、检修制度。

5、安全操作规程。必须上墙。

6、维护保养、清洁卫生制度。

7、制定电梯事故应急预案。并能有效运转。

8、事故报告制度。

9、电梯安全运行记录。每个工作日结束由专职管理人员检查后签字。

10、检查记录。保证记录完善。包括:定期检验、定期自行检验、日常使用状况、日常维护保养、运行故障和事故等记录。

(二)电梯的使用与管理

1、电梯使用单位的技术员必须对电梯的安全技术管理负责。应指定具有电梯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负责安全技术管理工作。

2、电梯安全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①

贯彻执行电梯安全使用技术规程。②

编制电梯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③

参加电梯安装的验收。

检查电梯的运行、维修和安全附件校验情况。⑤

电梯的检验、维修、改造和报废等技术审查。⑥

编制电梯年度定期检验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向主管部门报送当年电梯变动情况的统计报表、电梯定期检验实施情况,存在问题。⑧

电梯事故的调查分析和报告。

电梯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管理。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⑩

电梯使用登记及技术资料的管理。

3、电梯的技术档案。①

电梯使用登记证。②

电梯检验合格报告。

电梯设计技术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电梯机房及井道图、电气原理图及说明、使用维护说明文件、安装技术资料安全部件型试实验合格证明。

电梯制造、安装技术文件及有关资料。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审批文件。⑤

检查、检验记录、以及有关验收的技术文件和资料。

电梯维修。电梯的维修方案,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审批文件,实际维修情况记录,负责维修单位资质证明以及有关技术文件和资料。

电梯改造方案、图样、材料质量证明书、施工单位资质证明、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审批文件、施工质量检验及技术文件和资料。⑧

有关事故记录资料和处理报告。

4、电梯的定期检验。①

定期检验。每年不少一次。

安全可靠性检验。竣工验收时进行。

(三)电梯的安全附件

1、电梯是根据生产工艺需要而设计的。它只能在允许的运行重力和运行速度等条件下使用。如果超过允许条件,电梯就可能发生事故。

2、常用安全附件:限速器、安全钳、钢丝绳、缓冲器、制动器。

3、安全附件应实行定期检验制度。

(四)电梯事故处理的要求

1、发生电梯事故,操作人员一定要保持镇静,不要惊慌失措。判断事故原因和处理事故时要“稳、准、快”。出现事故要保护现场,并及时报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2、查找事故原因时应积极配合事故调查部门,不得盲目处理。在事故未妥善处理之前,安全负责人和操作人员不得擅自离岗。

3、调查结束后,应对发生事故的前后时间、部位经过和处理方法等进行认真研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找出主要原因,从中吸取教训,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六、厂(场)内车辆的安全技术规章制度

(一)厂(场)内车辆的安全规章制度

1、岗位责任制。明确使用单位负责人、专职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维修工的各自职责。

2、出车工作制度。明确出车工作时间,出车工作内容,出车工作人员。

3、定期检查、检修制度。

4、安全操作规程。

5、维护保养制度。

6、制定厂(场)内车辆事故应急预案。并能有效运转。

7、事故报告制度。

8、厂(场)内车辆安全工作记录。每个工作日结束由专职管理人员检查后签字。

9、检查记录。保证记录完善。包括:定期检验、定期自行检验、日常使用状况、日常维护保养、运行故障和事故等记录。

(二)厂(场)内车辆的使用与管理

1、厂(场)内车辆使用单位的技术员必须对厂(场)内车辆的安全技术管理负责。应指定具有厂(场)内车辆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负责安全技术管理工作。

2、厂(场)内车辆安全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①

贯彻执行厂(场)内车辆安全使用技术规程。②

编制厂(场)内车辆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③

参加厂(场)内车辆的交车验收。

检查厂(场)内车辆的使用、维修和安全附件校验情况。⑤

厂(场)内车辆的检验、维修、改造和报废等技术审查。⑥

编制厂(场)内车辆年度定期检验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向主管部门报送当年厂(场)内车辆变动情况的统计报表、厂(场)内车辆定期检验实施情况,存在问题。

厂(场)内车辆事故的调查分析和报告。

厂(场)内车辆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管理。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⑩

厂(场)内车辆使用登记及技术资料的管理。

3、厂(场)内车辆的技术档案。①

厂(场)内车辆使用登记证。②

厂(场)内车辆检验合格报告。

厂(场)内车辆设计技术文件、产品出厂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文件、备品配件和专用工具清单、使用操作说明。

厂(场)内车辆制造、使用技术文件及有关资料。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审批文件。⑤

检查、检验记录、以及有关验收的技术文件和资料。

厂(场)内车辆维修。厂(场)内车辆的维修方案,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审批文件,实际维修情况记录,负责维修单位资质证明以及有关技术文件和资料。⑦

有关事故记录资料和处理报告。

4、厂(场)内车辆的检验。

日常检查:安全监察人员在厂(场)内车辆运行中的定期检查,每年不少四次。②

定期检验:专业检验人员在厂(场)内车辆运行中检验。每年不少一次。

(三)厂(场)内车辆事故处理的要求

1、发生厂(场)内车辆事故,操作人员一定要保持镇静,不要惊慌失措。判断事故原因和处理事故时要“稳、准、快”。出现事故要保护现场,并及时报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2、查找事故原因时应积极配合事故调查部门,不得盲目处理。在事故未妥善处理之前,安全负责人和操作人员不得擅自离岗。

3、调查结束后,应对发生事故的前后时间、部位经过和处理方法等进行认真研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找出主要原因,从中吸取教训,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七、游乐设施,客运索道(略)

第二篇:特种设备安全检查

关于加强冬季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的办法

当前,我区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又逢元旦、春节“两节”将至,为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李强省长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批示精神,切实做好冬季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保障安全生产,结合农批市场实际情况,特制定农批市场特种设备安全大检查工作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通知要求,通过扎实开展全面深入、细致彻底的特种设备安全大检查,进一步落实农批市场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严厉打击违法使用特种设备行为,推动农批市场认真解决安全管理上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健全并落实特种设备使用各项规章制度和措施,彻底排查治理事故隐患,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二、工作安排

(一)成立领导小组

为落实农批市场特种设备使用安全责任制,加强安全管理工作,有效控制预防特种设备安全事故,成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具体人员如下:

组长:周永华

副组长:钱景、梁建中

成员:杜贵苗、王如生、王明铨、陈建荣、郑建锋、吴凯

(二)检查时间及检查方式:

自2013年12月1日——2014年3月31日,采取以农批市场自查自纠为主,质监部门抽查、督查的方式进行。

(三)检查的主要内容

1、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情况(检查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定期检验报告)。

2、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持有上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证书视为有效证件)。

3、特种设备定期保养情况。

4、特种设备安全附件和安全保护装置日常维护和检查、现场操作记录、隐患排查和治理情况等是否落实并符合要求。

(四)具体要求

检查小组要按照特种设备条例进行认真检查。对检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能现成整改的要立即现场整改,对不能现场整改的要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并做好跟踪督促工作。

第三篇: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工作总结

刘矿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工作总结

接到特种设备安全检查重点工作的通知以后,我矿积极行动,于1月29日对特种设备进行全部检查,要求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要强化管理,严格执行“三落实”、“一检验”、“一预案”的规定,明确职责,完善制度,做好各种应急措施,在安全隐患排查中,尤其对锅炉、电梯、压力容器等进行全面检查,查出的问题进行“三定”处理,要求认真组织,及时落实整改。后附整改、验收情况明细表。

刘矿机电科

2013-1-30

第四篇:特种设备安全检查总结

特种设备安全检查总结

双节前夕,为保障生产安全,设备动力部对特种设备进行安全自查。

1、我公司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已按照有关规定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考核合格并取得资格证书。

2、我公司按照规定办理使用登记手续。其中,压力容器、电梯、起重机械已领取《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并使用。

3、经检查特种设备已严格按照使用登记时核定的工作参数使用,没有超过使用登记所核定的技术参数和用途运行。

4、我公司在用的四部电梯按照规定进行月度维保,需要整改的原202新厂房电梯已按照整改计划进行整改,并投入使用。

5、我公司在用的安全阀部分已按规定送至锅检所进行年检,2011年12月下旬还有两个需要送检。

2011-12-8

第五篇: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工作总结

特种设备安全检查总结

我驻地办收到指挥部下发的《云南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集中开展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整治的通知》的通知(云安[2015]3号)要求,为进一步落实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切实建立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预防和减少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确保安全生产,按照公司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我公司积极开展了特种设备隐患排查工作。现就这一阶段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管理,各负其责

公司安全管理部门依据“安全生产,人人有责”以及“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构建了安全管理体系,形成了完整的管理网络,纵到底,横到边,层层落实,不留死角。在整个网络中包括了第一责任人、主管负责人、日常安全业务管理责任人、安全管理员、操作人员,所有成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二、强化培训,提高意识。

公司制定了各特种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使之自觉遵守安全条例和规定,切实做到三不伤害:即我不伤害他人、我不被他人伤害、我不伤害我自己,进一步杜绝了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的现象,保证机械设备安全正常地工作。

三、定期巡检,消除隐患

搞好特种设备自身安全。定期、不定期对机械进行检查审验,发现隐患,及时整改。操作人员在操作机械过程中按要求严格执行了“三检”制度:工作前检查、工作中检查和工作后检查,保证了特种设备各部件正常运转;设备周围设立醒目的安全标识牌,用以提醒人们注意安全及发生意外时如何采取紧急措施;根据设备技术状况制定设备报废计划,适时报废使用周期终止的设备,不在使用淘汰及报废设备。

四、完善防护,确保安全

设备停放场地符合安全要求、停放位置合理;能适应设备运动所需的空间、周围环境对机械运动不构成危险;场地平坦、坚实,机械能进能出,能便于在紧急情况下疏散;消防器材布置合理;冬季做好设备的越冬保养;一年四季做好设备防火、防盗工作。设备安全管理工作是管理工作中的重点,是完成好生产任务的首要条件,只有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才能杜绝或减少事故的发生,才能创造较好的经济效益。

五、本次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1、设备台面工具整理不到位,摆放无序;

2、设备的安全维护记录不完整;

在过去的一年,我们所做的工作既有一定的成绩,也存在一定的不足,这就要求我们在新的一年,再接再励,增强管理,完善制度,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保证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

XXX公司

河南高建宣曲高速公路JL1驻地办 2015年3月十一日

下载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查提纲word格式文档
下载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查提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工作总结

    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工作总结 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工作总结1 根据xx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及县委、县镇府关于春节安全检查生产工作的安排,为切实保证全县在用特种设备安全运行,保障春节......

    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工作总结

    特种设备安全检查总结 根据XXXXX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开展冬季特种设备安全大检查》的通知(淮质监特发[2012]154号)要求,为进一步落实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切......

    特种设备安全检查汇报材料

    市局: 根据**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全市安全生产工作紧急会议”精神,为吸取春鸣礼花厂重大爆炸事故教训,按市委市政府的安排和部署,我局在全市开展对特特种设备大排查、大整改、大......

    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工作报告

    **区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工作报告根据市安委会《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的方案》和区安委会《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方案实施细则......

    冬季特种设备安全检查方案

    冬季特种设备安全检查方案为切实做好冬季特种设备安全生产工作,有效消除事故隐患,严防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发生,确保今年安全生产任务圆满完成,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冬季特种设备安全大......

    特种设备安全检查汇报材料(大全5篇)

    特种设备安全检查汇报材料 市局:根据**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全市安全生产工作紧急会议”精神,为吸取春鸣礼花厂重大爆炸事故教训,按市委市政府的安排和部署,我局在全市开展对特特......

    特种设备检查总结

    特种设备检查总结 XXXXXXXXXXXXXX加强了特种设备设备安全检查,为做好特种设备安全做了各项工作。 一、加强特种设备日常保养检查 自入冬以来,XXXXXXX不断强化设备保养和日常......

    特种设备年终检查(最终五篇)

    阳煤机字„2013‟312号 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关于开展特种设备注册年活动的通知 集团公司所属各有关单位: 为了贯彻执行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进一步加强和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