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微腐败
微腐败个人再次自查报告
按照局党委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促进机关人员廉洁履行职责,我对自己工作作风中存在的问题再次做自查自纠如 下。
一、我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理论学习欠缺,政治思想意识应进一步加强 理论来源于实际,又必须在实践工作中加以检验。匮乏的 理论对于实际工作特别是农村工作的开展缺乏导向作用,实际 工作中,没有充分考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导致注重大局的思想意识。
2、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不够,在思想、工作中暴露的一些问题,有其客观 因素,也存在主干认识原因,主要表现在重事务、轻学习。习惯从客观上强调工作忙,没有处理好工作与学习之间的关系。
3、缺乏有意识的工作和自觉性,在工作上缺乏一定的主动性,充分说明自己 在自身修养、学习方面要求不够严格,标准不高,为人民服务 的意识没有充分得到加强。往往导致不能够主动自觉的开展工 作。
二、今后的打算和自纠措施
1、主动学习,认真学习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求社区干部主动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实践科学 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认 真学习党的原则和基层干部的职责,把理论服务与实际。
2、继续坚持艰苦奋斗,自觉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实践工作中继续坚持不怕吃苦。在工作开展的同时,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和批评,为建设美好和谐的简阳而不断努力。
3、做好人民公仆,遵纪守法严格遵照基层的行为准则和《规定》的要求,严格要求自身,努力克服个人的不足,完善个人的缺点。成为遵 纪守法的工作人员。在生活中,严格遵守国家法律制度,做到 有法必遵、有规必依,实实在在做事,清清白白做人。
杨剑波 2017年6月1日
第二篇:微腐败自查报告
“微腐败”问题个人自查报告
通过学习,思想认识有了很大提高。按照上级要求,就本人的作风问题自查报告如下。
一、存在问题
1、学习上抓得不够紧、不够好。政治学习缺乏主动性、系统性,缺乏钻劲和挤劲,不求甚解,不能持之以恒。没把学习提高到增强工作能力的高度来认识,存在时冷时热、时紧时松现象。
2、工作中缺乏创新意识,满足于工作现状。缺乏钻研精神,对新形势下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认识不够,没有很好的从实际出发,使自己在某些方面的能力、水平,与适应新形势工作发展的要求有差距。
二、问题原因
一是自身学习不够,思想素质、理论教养、认识水平不高。没能完全运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指导自己的言行,从而导致认识上、行为上的一些偏差。二是宗旨观念不强,对照本次自查自纠活动爱岗敬业、提升服务等方面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三是自我要求不够严格,反映出一定程度的失之于宽。无论是思想意识还是工作上,有时思考问题、处理问题显得不够严谨,有图“完成任务”,“交差”的观念,不讲究精益求精。
三、整改措施
1、加强政治学习,提高政治素质;注意思想改造,提高思想素质。
2、牢固树立宗旨意识,保持工作热情,做好每一项工作。
3、以党章为准则,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工作纪律,认真履职尽责。
4、作风建设不停步,思想改造不停步,努力完成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
第三篇:微腐败自查报告
《个人微腐败问题自查报告》
成都市东升迎春小学 李丽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我,回顾自己了这三年的教育教学生涯,我时刻不忘自己的教师身份,做到严以律己,以身作则。近来,学校党支部组织全校党员干部学习了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准则,使我更深刻感受到了在当今社会进行反腐倡廉的必要性,对自身的思想作风、廉洁自律、遵章守纪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有了很深的认识:
一、存在问题。
1、当今世界瞬息万变,发展迅速。要适应这种变化,只有加强学习,注重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做到与时俱进。虽然从教伊始到现在,我从一个刚踏出学门的愣头青,成长为了一个能在讲台上淡定自若的老师。但总的来说,并未达到我的目标。尤其是在文化素养、科学思想、管理方法、科研能力、学习水平等诸多方面还很欠缺,与其他经验丰富的老师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归根到底是缺乏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在工作中忽视了知识能力的培养再造,对业务知识掌握不够,没有意识到业务水平的高低对工作效率和质量起决定性作用。
2、与家长沟通不够。学校、家庭与社会是不可分割的集体。要使学生能有个性地发展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必须与家长及时密切地联系,多交流,多沟通。在这方面的工作还不够主动,未按学校的要求经常主动的与家长沟通。
二、改进措施。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是为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的幸福安康而奋斗。所以,我们必须“在其位,谋其政”,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廉洁自律,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时刻做到防腐拒变。
三、我的思考
微腐败关键就在于一个“微”字,就如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除了自身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纠正外,也应防微杜渐,深刻了解教师的职责所在,避免甚至杜绝一切与教师职业道德和准则相违背的事。那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做到哪些呢?依据国家的要求和学校的学习,我有了如下思考。
(一)自我约束、廉洁从教
教师廉洁从教,除了法规约束和社会舆论的监督引导外,主要靠教师用廉洁的标准来进行自我约束,自觉保持清廉纯洁的作风,这是廉洁从教的最深厚的思想基础。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看看他们的眼睛,如星星般明亮,如泉水般清澈,是那样的纯洁。在这样的纯洁面前,哪怕说错一句话都是对他们的亵渎;在清泉般的眼神里,更多的是对老师的执着和无比的信任。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廉洁从教,为人师表,以自己高尚品行和聪明智慧,教书育人,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将自己的美好形象永远留在学生的心坎里;使学生从小就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从而逐步懂得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
(二)不断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与自己对客观事物的思维趋向和对客观事物的反应密切相关。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坚持开展党风廉政学习,只有通过经常地学习教育,才能真正打牢思想基础,筑严思想防线,才能树立正确的名利观,以平和之心对“名”,以知足之心对“利”,自觉坚持洁心,洁身、洁行、以廉为荣,以俭立身,耐得住艰苦,守得住清贫,抗得住诱惑,始终具有拒腐防变的能力。自觉做到艰苦奋斗的作风不变,吃苦耐劳的精神不变,甘于奉献的传统不变,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作为一名教师,所有这一切就要求我们必须立足岗位、踏实工作、爱岗敬业,把做好本职工作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让理想和信念在岗位上闪光。
(三)公正执教,关爱孩子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做到公正执教,这是廉洁从教的基础。教师决不能因学生性别、智能、家庭状况、学生家长等差异而采取不同的态度和情感模式。教师从教的公正性,充分反映了教师人格的崇高性。尤其体现在对待后进生转化问题,我们一要有爱心,二要有信心,三要有耐心。只要我们用爱心、宽容、理解、人文关怀去善待孩子的每一点错误,适时表扬、鼓励,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会取得成功的。
班上的每个孩子都是可爱的,我要爱他们;这些孩子是可敬的,我得欣赏他们;我得帮助他们。因此,他们思想困惑了,我促膝谈心;学习上遇阻了,我倾力相帮;经济上,家庭上少温暖了,我给以温馨的关怀。这是我的职责,澄清了自己的灵魂,摆正了位置,奉献,其乐无穷,精神的富有比什么都能使人快乐、欣慰,让人崇敬。
(四)加强学习和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水平。
要坚持从学校大局出发,坚持学校和学生的利益至高无尚的大局意识,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动力基础,也是我今后加强学习和修养的追求方向。在强化这一观念时,联系自身的思想实际,想一想自己如何为学校的事业,为加快发展发挥更大作用,真正做到重事业、淡名利、争贡献。
党风廉政建设关系着我党的命运,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更要从廉洁自律做起,加强学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以优秀的共产党员为标杆,争作廉洁的一员,锐意进取,实践创新,争取成为优秀的受人爱戴的好教师,为全面实现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贡献力量。
第四篇:微腐败自查报告
“微腐败”问题个人自查报告
区政府办党组成员、区信访局局长 罗健
按照全区专项治理“微腐败”工作统一部署,对照八类“微腐败”典型问题,我认真开展自查自纠,深入梳理自身问题,深刻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从思想、作风、纪律、工作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自查和反思。现将“微腐败”问题个人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根源方面。缺乏迎难而上的勇气和对问题“亮剑”的精神,工作思路不宽、不活,很多时候还是循规蹈矩,只安于表面,认为把自己份内的事情做好就可以了,缺乏创新意识,不能用全新的思维和视角去审时度势,开拓创新意识不强。虽然在工作中力争做到事必躬亲,但处理事情方法比较简单,调查研究不够深入。
(二)工作作风方面。作为经常和群众接触的窗口单位“一把手”,在接待群众时存在语气生硬等问题,有时为了“接地气”,用词不够标准。对治理全局干部工作作风问题缺乏深入研究和思考,未形成长久有效、符合本单位实际的操作措施和奖惩模式,对一些小的问题,处理起来怕影响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存在“好人主义”现象。
(三)遵纪守法方面。防微杜渐思想警觉不够,执行纪律的标准不够彻底。责任意识不强,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不明显。具体表现在自己能做到遵纪守法,也能在工作范围内向服务对象宣传,但是在生活中还缺乏一种时时处处维护法律的勇气,看到一些反面行为没有及时加以制止。有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想法。
(四)履职尽责方面。缺乏执着追求的激情和向更高目标努力奋斗的动力,敬业度还需进一步提高。对信访和群众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认识不足,导致履新后部分问题处置未尽善尽美。工作推进重形式、轻落实,缺乏盯紧抓死劲头。深入基层不足,陪同上级领导调研多、主动下基层调研少的现象,导致有时决策不切实际,工作走了过场。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
存在以上问题的表现,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理论学习不够细致、不够深入、不够系统,思考认识还不够到位。在思想上长期自我放松,认为时间少工作任务重,导致学习要求不严,学习质量不高,主动学习不够,被动学习不深,缺乏感悟性和提高性的总结,致使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长期在中度徘徊。
二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还不紧密,实践不够全面彻底。总是认为信访和群众工作规律性不强,把握问题本质的难度大,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固定,轻视了理论与实-2-践的联系,一味的闷着头苦干,从而导致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工作重点不够突出,工作水平有待提高。
三是在工作中缺乏创新。工作推进重形式、轻落实,缺乏盯紧抓死劲头。习惯坐堂办公、台上讲话、电话指挥。工作安排多、要求多、批评多,但对具体推进落实情况检查少、指导少、帮助少。更多地都是按照上级要求推进工作,忽视了各项工作会出现的新要求,创新意识不足。在具体落实和执行中,没有用更高更严的标准要求自己。
三、整改措施
(一)加强理论学习,努力提高政治思想素质。一是坚持“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深化系统学习领会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掌握省委十一次、市委十三次和区委党代会精神,加强理论武装,主动对照党章和先进楷模,把共产党人的信仰信念强化于心,外化于行。二是纠正过去存在的放松学习的思想和现象,正确处理工作与学习间的矛盾,挤时间,静下心,主动深入加强理论学习。三是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理论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在实践中充实、丰富和发展自己
(二)加强业务学习,努力提升服务群众水平。一是通过开展“微腐败”专项治理工作,立足自身岗位-3-实际、工作实际,增强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强化自己的服务能力,各项工作都以人民满意为目标。二是要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在构建“阳光信访”、落实“责任信访”、推进“法治信访”等专业性知识方面下工夫,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使自己能够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三是发挥表率作用,带领全局干部职工全面落实信访工作制度改革,推进全区信访和群众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全区经济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贡献新力量。
(三)加强自省自律,切实抓好各项问题整改。结合工作实际,把发现问题、剖析问题、解决问题作为专项治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从自查自纠、履行职责等方面认真听取意见建议,及时发现和推动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踏踏实实抓整改,集中力量抓好“微腐败”治理工作。通过专项治理,自觉做到警钟长鸣,认真吸取腐败案例中暴露出的各种问题,自觉做到举一反
三、引以为戒,不断严于律己的自觉性。
第五篇:微腐败“送礼”
根治“微腐败”需重典 也少不了“灵魂深处的革命”
“微腐败”,是相对收受贿赂的“硬腐败”而言的,它的隐蔽性较强,利益动机被包裹在“人情”和“礼俗”等糖衣里面。近日,中央出台《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对公务接待中暴露出的部分“顽疾”逐一开出药方,旨在重拳整治“三公”消费中的“微腐败”。“微腐败”有哪些表现形式?其危害在哪儿?如何根治?本期“思与辨”进行探讨。
“微腐败”有着形形色色的表现形式
主持人:《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旨在重拳整治“三公”消费中的“微腐败”。在大家看来,“微腐败”有哪些表现形式?
刘国强:“微腐败”的表现形式,有“以公对公”的形式,如逢年过节,去上级部门和主管领导那里串串门加深感情,检
查考核,请检查考核人员提前来“指导工作”,在公务往来中超规格接待,赠送纪念品;有“以公对私”的形式,如领导家有红白各事,以单位的名义送礼;还有“以私对私”的形式,把个人交往作为工作关系的延伸,私底下以各种手段拉关系套近乎。“微腐败”在工作作风上,表现为拉帮结派,当老好人,该管的不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得罪人。“微腐败”名目繁多,花样也不断翻新,不胜枚举。一些人已经对“微腐败”见怪不怪,甚至在心底有一种认同感,认为它是工作中必需的一部分。
张涛甫:“微腐败”不是大数额的金钱交易和挑战底线的利益输送,其腐败行为尚未触犯法律红线,而是一种“非罪”腐败。近年来,“微腐败”呈扩大化趋势,经常表现为“人情腐败”。比如,一些单位年终岁末为上级单位和领导送些“土特产”;中秋节送送月饼票等等,这些“轻量级”的“小意思”,一般不会触犯刑律。它以“人情往来”的名义,行权力交易与利益交换之实,而且花样翻新,防不胜防,毒化社会风气,侵蚀公权力根基。
陈家喜:“微腐败”是指那些情节轻微、界定模糊、影响
面较小的腐败行为,比如超规格公务接待及职务消费、打招呼、走后门、搞裙带等等。这些微腐败由于情节轻微,也被看成灰色腐败、微腐败,容易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并泛滥开来。“微腐败”比“硬腐败”更具持久、深广的毒性 主持人:“微腐败”为何一直得以存在,与“硬腐败”相比,“微腐败”的危害在哪儿?
刘国强:“微腐败”的存在有各种复杂的原因,它与我国重视人情往来、盛行送礼之风的文化传统有关。也反映了对权力监管上的不力,或者是因为权力运行不公开,不透明,对各种违规的“微腐败”缺少监督,或者权力异化被默认。一些人认为只要不贪不拿,不要不占,即使吃了,喝了,用了,送了,也算不上腐败。
“微腐败”发生面广,影响直接而深远。它严重损害了政府部门的工作作风和公信力,败坏了社会风气,也成为滋生“硬腐败”的温床。如不能遏制“微腐败”,公正清廉的政治风气就无从实现。
陈家喜:我国“微腐败”有其滋生的土壤,如公共财政支出不透明、人大预算监督乏力、反腐制度缺乏细则以及重人情的社会习俗等。
“微腐败”同样是一种腐败行为,并且由于其较为细微而不易被察觉,更容易滋生、效仿、蔓延和扩散,久而久之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政治问题。党政干部大吃大喝、讲特权、谋私利,必然会损害社会公平正义。“微腐败”也会蔓延到社会,进而破坏社会风气。当社会盛行走后门、找关系、送礼办事的规则时,无疑会增加公共活动和社会交往的成本。张涛甫:“微腐败”作为一种“非罪”腐败,危害性不可低估,若不下猛药根治,对国家和社会的危害都可能是灾难性的。它直接发生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眼皮底下,直接触碰群众的神经,实实在在地损害了政府和党的形象。
“微腐败”是“硬腐败”的“潜伏期”。很多“硬腐败”就是从“微腐败”升级而来的,同时,作为一种“人情腐败”,它严重毒化了社会风气,像扩散的癌细胞一样,四处吞噬社会良善,以“人情”的面目腐蚀人心,它比“硬腐败”更具有持
久、深广的毒性。
轻罪重罚,确保制度威慑力
主持人:那么,应该如何根治“微腐败”呢?
张涛甫:我认为,根治“微腐败”需重典,也少不了“灵魂深处的革命”。得在思想和行为两个方面拧紧发条,尤其对那些手上掌握公权力和公共资源的人和部门,需要拉紧思想的缰绳,扎紧制度的笼子。中央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推行八项规定、反“四风”等举措,重拳反腐,最近又推出《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这些都对公权力腐败,乃至“微腐败”构成了雷霆万钧般的威慑。针对防不胜防的“微腐败”,仅靠一时的急风暴雨还是不行的,需要触及灵魂的观念革命,需要长效的制度坚守。此外,应该加大舆论监督的力度和广度,让一切腐败,包括微腐败,在阳光下无处藏身。陈家喜:根治“微腐败”,需要做到三个层面:一是制度监督细致入微,不留缝隙死角。牛栏关不住猫,如果反腐败的制度设计过粗过泛,缺乏可操作性,则很容易为腐败分子形成可乘之机。二是轻罪重罚,确保制度威慑力。新加坡反腐口号
是“让腐败者在政治上身败名裂,让腐败者在经济上倾家荡产。” 惩处贪污贿赂不以是否达到特定数额为依据,即使很小的腐败行为也难以逃脱法律的制裁,同时还会面临失去公职、养老金等处罚。这些举措形成了强大的制度吓阻功能,有效地打消了腐败分子的侥幸心理。三是完善制度配套,形成权力监督体系。腐败的形成与垄断、暗箱操作成正比,与公众参与成反比,即:C=M+(D-A),腐败=垄断+(暗箱操作-公众参与)。因此在强化制度设计和制度执行的同时,要十分注重配套制度的建设,如政务公开、反腐败国际合作等,形成监督机制的整体设计,铲除权力腐败的滋生土壤和生成空间。刘国强:要根治“微腐败”绝非易事,这需要建立有效的制度和法律规范,形成对领导干部政绩和作风的考察评价机制,防止各种形式的权力滥用和寻租。当前八项规定和反“四风”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还需进一步细化,并长期坚持,在此基础上,加强公务员的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以使硬性约束逐渐内化为国家公务人员的自觉行为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