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县实现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工作规划实施方案
赫章县实现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创建工作规划实施方案
县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举措,是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历次全会、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推进我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切实优化县域教育资源,全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根据《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省教育厅关于转发〈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及〈申请认定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有关工作〉的通知》(黔教督〔2017〕32号),结合我县教育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十八届历次全会和十九大精神,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以“政府主导、分类指导、分步实施”为原则,以推动中小学办学条件改善为主线,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大力提升教师素质为重点,着力缩小城乡间、校际间差距,全力推进全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二、总体目标
进一步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扶持倾斜力度,通过组织实施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校长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等,着力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提升教师学历水平、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高农村教师待遇等,逐
小学、纳雍县张家湾镇群联小学、纳雍县张家湾镇杓坐小学、纳雍县张家湾镇义中小学、纳雍县左鸠戛彝族苗族乡发仲小学、纳雍县左鸠戛彝族苗族乡福和希望小学、纳雍县左鸠戛彝族苗族乡维俊小学、纳雍县左鸠戛彝族苗族乡营盘小学、纳雍县百兴镇陈家寨小学、纳雍县百兴镇第二小学、纳雍县百兴镇汉根小学、纳雍县百兴镇育新小学、纳雍县第二小学、纳雍县第三小学、纳雍县第四小学、纳雍县第八小学、纳雍县第十小学、纳雍县第十三小学。
2023年
(一)达标初中(共计6所):
纳雍县曙光中学、纳雍县昆寨民族中学、纳雍县乐治中学、纳雍县沙包中学、纳雍县勺窝圆玄希望中学、纳雍县锅圈岩中学。
(二)达标小学(共计39所):
纳雍县第十八小学、纳雍县第十九小学、纳雍县第二十小学、纳雍县第二十一小学、纳雍县第二十二小学、纳雍县董地苗族彝族乡黎明小学、纳雍县董地苗族彝族乡罗嘎小学、纳雍县董地苗族彝族乡朴德小学、纳雍县董地苗族彝族乡沙落小学、纳雍县董地苗族彝族乡石关小学、纳雍县董地苗族彝族乡田坝小学、纳雍县董地苗族彝族乡玉龙小学、纳雍县姑开苗族彝族乡安坪小学、纳雍县姑开苗族彝族乡火把小学、纳雍县姑开苗族彝族乡胜利小学、纳雍县姑开苗族彝族乡再块小学、纳雍县锅圈岩苗族彝族乡中心小学、纳雍县锅圈岩苗族彝族乡土埠小学、纳雍县锅圈岩苗族彝族乡钟山小学、纳雍县化作苗族彝族乡中心小学、纳雍县化作苗族彝族乡黑塘小学、纳雍县化作苗族彝族乡红峰小学、纳雍县化作苗族彝族乡梁沃棠小学、纳雍县化作苗族彝族乡林场小
学、纳雍县维新镇第二小学、纳雍县维新镇独山小学、纳雍县维新镇坪子小学、纳雍县维新镇奢沟小学、纳雍县维新镇水落冲小学、纳雍县维新镇雄块小学、纳雍县文昌街道老地小学、纳雍县新房彝族苗族乡永丰小学、纳雍县新房彝族苗族乡中心小学、纳雍县羊场苗族彝族乡场坝小学。
2025年
(一)达标初中(共计6所):
纳雍县百兴中学、纳雍县姑开中学、纳雍县龙场中学、纳雍县水东中学、纳雍县新房中学、纳雍县玉龙坝中学。
(二)达标小学(共计38所):
纳雍县羊场苗族彝族乡繁荣小学、纳雍县羊场苗族彝族乡中心小学、纳雍县羊场苗族彝族乡凹梳小学、纳雍县羊场苗族彝族乡伐木小学、纳雍县羊场苗族彝族乡法窝小学、纳雍县羊场苗族彝族乡奢嘎小学、纳雍县羊场苗族彝族乡新丰小学、纳雍县玉龙坝镇果比小学、纳雍县玉龙坝镇平寨小学、纳雍县玉龙坝镇中心小学、纳雍县寨乐镇猫场小学、纳雍县寨乐镇双山小学、纳雍县寨乐镇英底小学、纳雍县张家湾镇补仲小学、纳雍县张家湾镇平寨小学、纳雍县张家湾镇普洒小学、纳雍县张家湾镇中心小学、纳雍县猪场苗族彝族乡弯子寨小学、纳雍县猪场苗族彝族乡新寨小学、纳雍县猪场苗族彝族乡中心小学、纳雍县骔岭镇安家寨小学、纳雍县骔岭镇官寨小学、纳雍县骔岭镇坪箐小学、纳雍县骔岭镇坪山小学、纳雍县骔岭镇铁厂小学、纳雍县左鸠戛彝族苗族乡坡其小学、纳雍县百兴镇德科小学、纳雍县百兴镇纳雍河小学、纳雍县百兴镇水寨小学、纳雍县百兴镇中心小学、纳雍县百兴镇坐脚小学、纳雍县第一小学、纳雍县第五小学、纳雍县第六小学、2027年
(一)达标初中(共计5所):
纳雍县锅圈岩苗族彝族乡马摆小学、纳雍县昆寨苗族彝族白族乡治沟小学、纳雍县沙包镇永安小学、纳雍县曙光镇河溪小学、纳雍县思源实验学校。
(二)达标小学(共计38所):
纳雍县锅圈岩苗族彝族乡马摆小学、纳雍县昆寨苗族彝族白族乡治沟小学、纳雍县沙包镇永安小学、纳雍县曙光镇河溪小学、纳雍县思源实验学校、纳雍县羊场苗族彝族乡保卫小学、纳雍县羊场苗族彝族乡鸠盖小学、纳雍县羊场苗族彝族乡新联小学、纳雍县羊场苗族彝族乡歌乐小学、纳雍县阳长镇安乐小学、纳雍县阳长镇博爱小学、纳雍县阳长镇米落小学、纳雍县阳长镇青林小学、纳雍县阳长镇堰塘小学、纳雍县阳长镇阳长小学、纳雍县阳长镇中心小学、纳雍县玉龙坝镇化磋窝小学、纳雍县玉龙坝镇唐家坝小学、纳雍县玉龙坝镇武佐小学、纳雍县玉龙坝镇新厂小学、纳雍县寨乐镇沙坝小学、纳雍县寨乐镇田坝小学、纳雍县寨乐镇中心小学、纳雍县张家湾镇河尾小学、纳雍县张家湾镇明山小学、纳雍县猪场苗族彝族乡自新小学、纳雍县骔岭镇落冲莲花希望小学、纳雍县骔岭镇坡戛小学、纳雍县骔岭镇同心小学、纳雍县骔岭镇中心小学、纳雍县百兴镇贵荣教学点、纳雍县百兴镇清源教学点、纳雍县董地苗族彝族乡联益小学、纳雍县姑开苗族彝族乡箐口小学、纳雍县锅圈岩苗族彝族乡上田坝小学、纳雍县居仁街道以物小学、纳雍县昆寨苗族彝族白族乡郭家冲小学、纳雍县昆寨苗族彝族白族乡梦想小学。
2028年
1.加快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严格按照教育部印发的《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教督〔2017〕6号),着力抓好义务教育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每一所新建、改扩建学校小学、初中规模不超过2000人,九年一贯制、十二年一贯制学校义务教育阶段规模不超过2500人;小学、初中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分别达到4.5平方米以上、5.8平方米以上,小学、初中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分别达到7.5平方米以上、10.2平方米以上。(责任部门:教育、发改、财政、住建、国土、税务)
2.实施危房改造建设。切实抓好中小学危房改造,及时化解校舍安全隐患,确保校舍使用安全。(责任部门:教育、发改、财政、住建、国土、税务)
3.推动城区学校建设。着力化解城区大班额问题,推动城区学校扩容提质。力争在2020年前完成《县委常委专题办公会议纪要》(专题会议纪要〔2017〕7号)“原则同意在城关镇、白果镇、野马川针改扩建小学6所、初中6所”全部建设工程,确保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科学合理,规模适中并达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评估标准。(责任部门:教育、发改、财政、住建、国土、税务)
4.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2023年底前完成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2023年宽带网络校校通和优质资源班班通均达到100%,2025年实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实现全覆盖。严格落实国家网络信息方面的政策法规,加强安全技术防范,确保网络健康安全运行。(责任部门:教育、财政)
5.落实学校安全保障建设。积极开展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创建活动,2020年底前,学校进出口道路警示标志等安全设施设备
设,实施定期教研工作制度,确保各学科每年至少开展一次面向县内全体学科教师的教研活动。(责任部门:教育)
3.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中小学生就近入学、免试入学制度。根据适龄儿童、少年的数量和分布状况,合理确定每所学校的就近接收学生范围,不得采取或变相采取考试、测试、面试等形式选拔学生,不得将各种竞赛成绩、奖励证书作为入学的依据。城区和镇区公办小学、初中(均不含寄宿制学校)就近划片入学比例分别达到100%、95%以上。(责任部门:教育)
4.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学校应当按照随机原则合理编班,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不得利用假期、公休日、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强制补课,不得动员、组织本校学生参加社会力量举办的文化课补习班,在校教师一律不准举办任何形式的收费补习班。强化“控流防辍”监控措施,确保全县初中三年巩固率达95%以上。进一步加强学生学籍管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计划由县统一管理,并实行学籍由全县统一管理。严格控制学校班额,小学班额不超过45人,初中班额不超过50人。(责任部门:教育)
5.深化义务教育评价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和素质教育导向机制,对义务教育学校学业成绩、学生体质健康、师生道德水平、课程开设完整性和课程改革覆盖面等指标进行科学考核评估,“十四五”期间,努力实现在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中,相关科学学生学业水平达到Ⅲ级以上,且校际差异率低于0.15。学生体质健康及格率达98%以上,课程开设完整率100%,课程改革覆盖面100%。(责任部门:教育)
12.落实教师培训、交流制度。落实教师培训登记制度,以加强教育信息化和课程改革方面的培训为重点,教师5年360学时培训完成率达到100%,推进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升。建立教师定期到边远学校支教制度,利用职称申报、优质课评选、骨干教师评选、教师评优评先等分配比例向边远学校倾斜的办法,引导优秀教师积极主动地向边远薄弱学校流动,确保实现全县每年交流轮岗教师的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0%,其中骨干教师不低于交流轮岗教师总数的20%。(责任部门:教育、人社、编制)
3.完善教师补员长效机制。完善教师补充机制,加大紧缺科目教师和优质人才引进力度,确保教育教学工作正常有序开展。(责任部门:教育、编制、人社、财政)
4.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教育行风和师德师风整治工作,严禁在职教师校内外有偿授课、乱发资料,严禁学校开设重点班、违规补课,严格规范学校招生行为。切实加大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收费、有偿补课、滥发教辅资料等问题的整治力度。每年组织开展学生代表、家长代表、“两委员一代表”和媒体共同参与的师德师风评议活动。严厉打击侵犯少年儿童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责任部门:教育、监察、司法、妇联、残联、团县委、文体广电旅游)
5.改善中小学教师待遇。中小学教师工资、津补贴、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足额纳入县财政预算。落实边远山区教师津贴,按学校在乡镇政府所在地外和乡镇政府所在地(不含县城关镇)二类情况,分别给予每人每月300元、200元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按教师工龄发放乡镇干部工作补贴,10以内
3行政部门共同做好教师核编定岗工作,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县国土资源局负责依法制定学校布点规划和用地规划,确保全县中小学校布局规划科学合理,规划用地不流失、不随意调整。县审计局要切实加强对涉教资金的监督管理。县综治办、县交警大队、县市场监管局、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县城市管理局等部门要制定方案和措施,切实保障师生安全和校园周边治安环境。各乡镇政府要在学校建设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其他相关部门也要根据各自职能,支持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三)规范涉教检查。
严格执行涉教检查准入制度,各单位不得随意进入学校检查,凡涉校检查必须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相关规定进行报批、登记,分管教育副县长审签,县教育局备案。对于依法收缴的学校罚款全额上交财政并用于教育。切实优化学校周边环境,加强部门配合,强化联合执法,及时化解各种校地矛盾,依法打击扰乱教育秩序、侵害师生合法权益、危害学校安全等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确保学校安全稳定。
(四)严格督查落实。
加强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重点事项、建设项目情况、各相关部门履行职能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信息库,定期对辖区内义务教育学校间的差距进行监测和分析,全面掌握义务教育发展动态,及时解决义务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坚持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纳入各乡镇、县直各有关部门主要领导的实绩考核范围,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各乡镇、各部门主要领导人政绩的重要内容。对推
第二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实施方案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实施方案
为巩固我省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成果,促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根据教育部《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教督〔20XX〕X号,以下简称《评估办法》)有关要求,扎实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工作,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创建工作为抓手,推动各县(市、区,经国家和省批准设立、设区市管辖、财政独立且具有教育管理职能的开发区、高新区、景区等功能区,以下统称县)办好每一所学校,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整体提升我省义务教育水平,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通过努力,争取我省在国家首批认定中有所突破;2022年,XX%的县通过国家评估认定;2025年,XX%的县通过国家评估认定;2030年,确保XX%、力争XXX%的县通过国家评估认定。
二、主要任务
(一)整体改善办学条件。
1.统筹城乡学校建设。综合考虑城镇化趋势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抓好城镇居住区配套教育设施规划建设,“十四五”期间,全省每年新建改扩建不少于XXX所中小学校,同步做好教育教学设施建设和教学仪器设备配备。加强乡村学校建设,逐县(市、区)梳理查摆办学条件短板,加强食堂、厕所和寄宿条件建设,支持乡镇驻地学校建设,发挥好辐射带动作用。认真对标《评估办法》,解决仪器设备和校舍老化问题。
2.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加强县域内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借助信息化手段推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坚持“建、管、用”并重,组织开展教师信息化应用专项培训和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培训,以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教学管理、教学改革和教育现代化建设。
(二)着力提高师资水平。
3.足额均衡配置师资。用好用足省定编制政策,创新挖潜教师编制资源,严格按照规定要求补齐配足各学科专任教师。推进城乡、校际教师轮岗交流,县域内每年校际交流轮岗教师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XX%,其中骨干教师不低于交流轮岗教师总数的XX%,引导师资向乡村学校和薄弱学校流动。持续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确保优秀师资人岗相适、有效调配。城乡学校本科及以上专任教师、骨干教师相对均衡。
4.切实提高教师素质。坚持师德第一标准,严把入口关,提高新招聘教师学历门槛,严禁使用无相应教师资格证人员担任专任教师。各市要制定教师培训规划,整合相关资源,系统开展教师培训工作。加快县级教师培训、教研、电教、科研等机构整合,推进县级教师发展机构和专业培训者队伍建设。
5.保障落实教师待遇。研究完善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总量核定的意见和学校内部分配办法,推动建立课时工作量、工作实绩、岗位等级等相衔接的教师薪酬分配制度,搞活中小学绩效工资分配。建立中小学教师工资与当地公务员工资长效联动机制,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保障省定向乡村教师倾斜职称政策执行到位,推进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各项待遇措施有效落实。
(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6.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积极推进教学创新,探索科学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全省遴选推广一批教学改革优秀案例,注重国家和省级优秀教学成果的推广应用。制定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大力深化中小学教研改革,增强教研工作的支撑引领作用。
7.健全教育评价制度。推进教育评价综合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建立科学的义务教育学校评价办法。推进实施教育质量检测制度,完善教育满意度调查制度,重视检测和调查结果使用。
8.规范办学行为。贯彻执行好教育部“减负三十条”要求,健全县域内规范办学监管制度体系,围绕校内减负、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禁止教师参与有偿补课和家校共育等重点环节和关键领域,开展常态化监测和规范治理。
(四)促进特色优质发展。
9.办好家门口每一所学校。完善义务教育治理体系,指导各学校制定章程,加强学校管理标准化和现代化建设。培育一批新优质学校,对提高教育质量成效显著和发挥示范辐射作用突出的学校,给予支持和奖励。发挥优质学校示范辐射作用,建立完善学校结对帮扶机制。
10.加强文明校园建设。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培育学校特色文化。加强校园关怀关爱制度建设,营造和谐融洽育人氛围。大力推进乡村温馨校园建设,在城区学校开展特色文化校园建设,全面推进精神文明校园建设。
(五)增强教育服务能力。
11.保障适龄儿童受教育权益。加大贫困家庭儿童、农村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等群体关怀关爱力度,保障适龄儿童接受适合义务教育。落实好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以公办学校为主的随迁子女就学政策。持续深化中考招生制度改革,落实优质高中招生指标生分配政策,向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
12.推动家校协作育人。强化家长作为家庭教育主体的责任,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健全完善家庭教育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通过X—X年工作,使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阵地进一步拓展,指导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家长教育理念进一步转变。
13.提高群众教育满意度。广开渠道,推动市、县、校三级
通过访谈、座谈、问卷调查等各种方式,听取学生、家长、教师、校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其他各界群众对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建议。对群众反映的痛点、堵点问题,以及社会各界反映强烈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限期攻坚治理。
四、工作安排
(一)制定创建规划。
202X年XX月底前,制定并印发省级实施方案。2021年X月底前,各市制定本区域内创建工作规划,并指导组织各县(市、区)制定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规划,明确创建目标、任务、保障措施等内容。
(二)全面开展自查。
2021年X月底前,对照《评估办法》规定指标要求,开展市域督导和县域工作自查,逐县逐项排查问题差距,提出整改措施,建立整改台账,实行动态销号管理。
(三)省级评估推荐。
省督导办每年从自荐提报的培育对象中,择优遴选出若干个条件较好的县作为省级评估认定候选对象,组织专家现场督导并督促政府限期整改。视整改情况组织省级督导组开展评估,从中选出达标县推荐申报国家督导评估认定。
(四)开展重点督促。
2025年起,对创建剩余县进行重点督促,进一步指导调整完善县级创建规划,确保完成2030年创建目标任务。
五、工作要求
(一)落实政府责任。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主动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将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提高重视程度,加大工作保障力度。要强化工作统筹,明确责任分工,将推进优质均衡责任分解到各职能部门,积极争取支持,形成创建工作合力,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完善工作机制。
建立重点工作激励机制,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作为衡量各地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今后X年,对于经评估后纳入省重点支持范围的,我厅将联合有关部门,在项目安排、资金分配、专家指导等方面给予倾斜,鼓励各地加强创建步伐。建立交流分享机制,每年召开X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研讨观摩活动,推介宣传典型经验做法。建立通报约谈制度,对于创建工作中进展缓慢、弄虚作假的地方,进行通报和约谈。
(三)强化督促指导。
各市要健全监测机制,完善监测手段,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全程监测、动态监控、过程评估等,加强对创建县的督导。省政府教育督导室将根据各市、县创建工作规划和计划,通过调研评估、指标监测等形式对创建县开展实地评估和指导,对达到标准要求的县适时申请国家认定。
各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规划表》(见附件)和各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工作方案(以市为单位汇总),请于2021年X月XX日前报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
第三篇:关于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方案
关于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方案
为更好落实《**市推进市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方案》,促进我县义务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整体提升义务教育质量和水平,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以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为契机,以推进市域优质均衡发展为目标,着力缩小校际间差距,努力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每所学校,保障适龄学生接受公平优质的义务教育。
二、主要目标
将现有义务教育发展短板全面补齐,小学和初中校际综合差异系数分别低于0.4和0.1,提升各学校教育质量;异地新建石桥小学,使**镇内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更加合理,与沈河区共同构建发展共同体,实现“区域内联动发展、城乡间协同发展、信息技术助力发展”的优质均衡发展新格局。到2020年,完成县域教育现代化创建任务;2022年,全县达到国家《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规定的标准;2024年,达到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评估标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迈进。
三、主要任务
(一)微调义务教育学校布局
1.优化学校布局。统筹考虑城市建设与发展、“二孩”政策、流动人口变化趋势及中小学办学标准,新建石桥小学,依新址调整**镇内小学学区。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以“学区房”为名开展销售活动。坚持教育用地联审联批制度,未征得同级教育部门同意不得擅自变更规划。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学校先建后撤制度。(牵头单位:县教育局;配合单位:县住建局、发改局、国土局)
2.消除大班额及大规模学校。严格控制因择校、转学产生的大班额。确保大班额及超大班额零增量,到2020年基本做到小学班额不超过45人、初中班额不超过50人;到2025年,初中规模原则上不超过2500人。(牵头单位:县教育局)
(二)统筹发展素质教育
3.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抓实课堂主阵地,发挥主载体作用,开展入校、离校、毕业典礼、入队入团等仪式教育。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拓展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把研学旅行纳入教育教学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自然、历史、地理、科技、人文等多种类型的研学旅行活动。小学重点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初中重点进行规则意识、法制观念、公民意识教育。(牵头单位:县教育局)
4.全面深化课程教学改革。落实国家课程标准。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培育精品课程10门。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教学关系,改革教与学的方式、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推进一批有前瞻性的教学改革项目,推出一批好课。推进长短课、走班制改革,扩大学生选择权。建设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推进学校10所。开展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达标校创建工作,到2022年,义务教育学校达标率为100%,各学校国家及省规定课程开设率为100%。(牵头单位:县教育局)
5.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外负担。落实“减负提质”措施,重点解决“超标、超前、超量”问题。落实课堂教学开放制度化;做好弹性离校;规范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强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强化家长责任,切实改变“学校减负、家庭增负,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现象。(牵头单位:县教育局)
6.科学开展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推进学生第三方评价改革及中小学教育质量监测改革。建立区域教育质量监测制度,每学年组织全县中小学部分年级进行教育质量监测,积极参加国家、省、市组织的教育质量监测,大幅度降低校际差异。(牵头单位:县教育局)
7.推进体育及艺术教育。加快推进学校体育、艺术改革创新,深入开展“三乡”建设。开齐开足体育、艺术课程,到2020年,学校体育、艺术办学条件总体达到国家标准。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率95%。深入开展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建立有效的学校美育质量监测体系。(牵头单位:县教育局、文体局)
(三)配合推进市域内共享资源联动发展
8.推进城乡协同、联动共建。配合实施“4
100”城乡共同体建设项目,建设好沈河与**城乡区域共同体。深化25对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持续实施教学领导互派挂职制度。创新学区制管理的体制机制。到2020年,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达到100%。(牵头单位:县教育局)
9.建设共享课程教学资源。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入融合,重点推进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等“三个课堂”建设,丰富“公益学堂”课程,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全市网络共享。完善县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人人通”平台)建设与服务。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牵头单位:县教育局;配合单位:县财政局)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0.加强师德建设。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落实乡村教师荣誉制度。在准入招聘中强化师德考查,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业绩考核、职务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的首要内容,实施一票否决,对师德师风问题“零容忍”。(牵头单位:县教育局;配合单位:县人社局)
11.持续招聘特岗教师。依法健全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补充机制。教师招聘指标要优先满足义务教育学校,通过调剂编制等方式保障学校开足开齐课程。保障体音美教师的优先配备。切实降低教师“教非所学”率。继续实行统一的城乡教职工编制标准,编制核定和管理向乡村学校、小规模学校及特殊教育学校倾斜。机构编制部门统筹使用教职工编制,并报上级机构编制部门备案。严禁对教师缺员的学校“有编不补”、长期使用临时聘用人员,严禁挤占、挪用和截留教职工编制,严禁借调教师到其他机关事业单位。(牵头单位:县教育局;配合单位:县编委办、人社局)
12.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推进教师“县管校聘”改革。推进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制度化、常态化。推进职称(职务)向乡村学校倾斜。采取定期交流、对口支援、教师走教等方式,引导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向乡村学校和薄弱学校流动,逐步实现区域内同学段学校生师比、岗位结构、骨干教师比例大体均衡
(牵头单位:县教育局;配合单位:县人社局)
13.提高教师业务能力。继续实施5年不少于360学时的教师全员培训,所有学校按不低于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培训经费。推动校长专业化建设。优先校长教师参加国家及省市级培训。鼓励专任教师在职学习,提高学历层次。(牵头单位:县教育局;配合单位:县财政局)
14.切实提高教师待遇。完善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改进考核办法,使绩效工资充分体现教师的工作量和业绩,确保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本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落实农村教师工资待遇及生活补助政策,保障农村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
(牵头单位:县教育局;配合单位:县发改局、人社局、财政局)
(五)提高义务教育治理能力
15.规范招生行为。科学划定学区,完善入学办法,优化入学服务。公办小学、初中就近划片入学比例均达到100%。所有公办和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一律实行免试入学,不得举行或变相举行与入学相关的统一笔试或统一知识性考试,不得设置重点班。落实民办学校属地管理责任,合理确定民办学校招生范围和规模,严格招生计划管理和招生行为规范。严格查处学校变相选择学生的行为。(牵头单位:县教育局)
16.强化学校治理。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落实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重点提高小规模学校管理服务水平。加强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培养学生应急逃生技能,依法处置各种侵害青少年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落实控辍保学责任,健全控辍保学部门协调机制、监控机制、劝返机制及帮扶机制。(牵头单位:县教育局)
(六)做好特殊群体关爱保护
17.依法保障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落实以流入地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接收随迁子女的“两为主”政策。将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发展规划,统筹解决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所需增加的教育用地、教师编制、财政经费等。实施以居住证为主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牵头单位:县教育局;配合单位:县发改局、编委办、财政局)
18.落实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各学校要为留守儿童建立信息台账。建立精准帮扶制度,确保留守儿童人身安全,确保留守儿童不辍学。加强法治教育、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发挥乡级政府和村(居)委会作用,督促外出务工家长履行监护责任。依法追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的责任,依法处置各种侵害留守儿童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牵头单位:县民政局;配合单位:县公安局、教育局、司法局、妇联)
19.办好特殊教育。加快建设十五年免费特教体系。加强医教结合,促进融合教育。完善重度残疾学生送教上门制度,按照因人施教方式设置授课内容,统筹送教教师资源,根据送教教师工作量和交通路程等实际情况,落实送教教师工作补贴和交通补贴。加大力度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推进特教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落实特教教师津贴。完善特教投入机制,要设立特殊教育专项补助资金,并纳入财政预算。到2020年,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5%以上,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教规模显著扩大。(牵头单位:县教育局;配合单位:县发改局、编委办、残联、卫计局、财政局)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要把推进义务教育一体化优质均衡发展作为依法履职、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贯彻《**市义务教育条例》,落实“以县为主”管理责任,实行政府“一把手”负责制,统筹指导、协调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要根据本方案精神,结合各自实际,落实工作措施,围绕突出问题,组织重点攻坚。(牵头单位:县教育局)
(二)健全经费保障长效机制
要落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方案的通知》(沈政发〔2016〕34号),保证义务教育学校(含民办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及时足额拨付,并规范使用管理。在保障学校正常运转前提下,新增公用经费应向教学活动、学生活动、课程改革、教师培训等方面倾斜。(牵头单位:县财政局)
(三)实施监测、督导、视导、奖励及问责机制
教育督导室要对本方案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导,并纳入县政府绩效考评。教育局要以视导为抓手,重点推进各地区各学校内涵发展。建立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奖励机制。继续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针对薄弱环节和发展短板,指导及时整改落实。(牵头单位:县教育督导室;配合单位:县教育局)
第四篇:最新关于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方案
关于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方案
为更好落实《XX市推进市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方案》,促进我县义务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整体提升义务教育质量和水平,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以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为契机,以推进市域优质均衡发展为目标,着力缩小校际间差距,努力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每所学校,保障适龄学生接受公平优质的义务教育。
二、主要目标
将现有义务教育发展短板全面补齐,小学和初中校际综合差异系数分别低于0.4和0.1,提升各学校教育质量;异地新建石桥小学,使XX镇内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更加合理,与沈河区共同构建发展共同体,实现“区域内联动发展、城乡间协同发展、信息技术助力发展”的优质均衡发展新格局。到2020年,完成县域教育现代化创建任务;2022年,全县达到国家《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规定的标准;2024年,达到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评估标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迈进。
三、主要任务
(一)微调义务教育学校布局
1.优化学校布局。统筹考虑城市建设与发展、“二孩”政策、流动人口变化趋势及中小学办学标准,新建石桥小学,依新址调整XX
镇内小学学区。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以“学区房”为名开展销售活动。坚持教育用地联审联批制度,未征得同级教育部门同意不得擅自变更规划。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学校先建后撤制度。(牵头单位:县教育局;配合单位:县住建局、发改局、国土局)2.消除大班额及大规模学校。严格控制因择校、转学产生的大班额。确保大班额及超大班额零增量,到2020年基本做到小学班额不超过45人、初中班额不超过50人;到2025年,初中规模原则上不超过2500人。(牵头单位:县教育局)
(二)统筹发展素质教育
3.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抓实课堂主阵地,发挥主载体作用,开展入校、离校、毕业典礼、入队入团等仪式教育。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拓展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把研学旅行纳入教育教学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自然、历史、地理、科技、人文等多种类型的研学旅行活动。小学重点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初中重点进行规则意识、法制观念、公民意识教育。(牵头单位:县教育局)4.全面深化课程教学改革。落实国家课程标准。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培育精品课程10门。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教学关系,改革教与学的方式、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推进一批有前瞻性的教学改革项目,推出一批好课。推进长短课、走班制改革,扩大学生选择权。建设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推进学校10所。开展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达标校创建工作,到2022年,义务教育学校达标率为100%,各学校国家及省规定课程开设率为100%。(牵头单位:县教育局)5.切实减
轻学生过重课外负担。落实“减负提质”措施,重点解决“超标、超前、超量”问题。落实课堂教学开放制度化;做好弹性离校;规范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强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强化家长责任,切实改变“学校减负、家庭增负,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现象。(牵头单位:县教育局)6.科学开展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推进学生第三方评价改革及中小学教育质量监测改革。建立区域教育质量监测制度,每学年组织全县中小学部分年级进行教育质量监测,积极参加国家、省、市组织的教育质量监测,大幅度降低校际差异。(牵头单位:县教育局)7.推进体育及艺术教育。加快推进学校体育、艺术改革创新,深入开展“三乡”建设。开齐开足体育、艺术课程,到2020年,学校体育、艺术办学条件总体达到国家标准。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率95%。深入开展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建立有效的学校美育质量监测体系。(牵头单位:县教育局、文体局)
(三)配合推进市域内共享资源联动发展
8.推进城乡协同、联动共建。配合实施“4 100”城乡共同体建设项目,建设好沈河与XX城乡区域共同体。深化25对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持续实施教学领导互派挂职制度。创新学区制管理的体制机制。到2020年,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达到100%。(牵头单位:县教育局)9.建设共享课程教学资源。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入融合,重点推进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等“三个课堂”建设,丰富“公益学堂”课程,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全市网络共享。完善县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人人通”平台)建设与服务。加强教师信
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牵头单位:县教育局;配合单位:县财政局)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0.加强师德建设。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落实乡村教师荣誉制度。在准入招聘中强化师德考查,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业绩考核、职务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的首要内容,实施一票否决,对师德师风问题“零容忍”。(牵头单位:县教育局;配合单位:县人社局)11.持续招聘特岗教师。依法健全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补充机制。教师招聘指标要优先满足义务教育学校,通过调剂编制等方式保障学校开足开齐课程。保障体音美教师的优先配备。切实降低教师“教非所学”率。继续实行统一的城乡教职工编制标准,编制核定和管理向乡村学校、小规模学校及特殊教育学校倾斜。机构编制部门统筹使用教职工编制,并报上级机构编制部门备案。严禁对教师缺员的学校“有编不补”、长期使用临时聘用人员,严禁挤占、挪用和截留教职工编制,严禁借调教师到其他机关事业单位。(牵头单位:县教育局;配合单位:县编委办、人社局)12.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推进教师“县管校聘”改革。推进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制度化、常态化。推进职称(职务)向乡村学校倾斜。采取定期交流、对口支援、教师走教等方式,引导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向乡村学校和薄弱学校流动,逐步实现区域内同学段学校生师比、岗位结构、骨干教师比例大体均衡(牵头单位:县教育局;配合单位:县人社局)13.提高教师业务能力。继续实施5年不少于360学时的教师全员培训,所有学校按不低于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培训经费。推动校长专业化建
设。优先校长教师参加国家及省市级培训。鼓励专任教师在职学习,提高学历层次。(牵头单位:县教育局;配合单位:县财政局)14.切实提高教师待遇。完善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改进考核办法,使绩效工资充分体现教师的工作量和业绩,确保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本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落实农村教师工资待遇及生活补助政策,保障农村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牵头单位:县教育局;配合单位:县发改局、人社局、财政局)
(五)提高义务教育治理能力
15.规范招生行为。科学划定学区,完善入学办法,优化入学服务。公办小学、初中就近划片入学比例均达到100%。所有公办和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一律实行免试入学,不得举行或变相举行与入学相关的统一笔试或统一知识性考试,不得设置重点班。落实民办学校属地管理责任,合理确定民办学校招生范围和规模,严格招生计划管理和招生行为规范。严格查处学校变相选择学生的行为。(牵头单位:县教育局)16.强化学校治理。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落实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重点提高小规模学校管理服务水平。加强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培养学生应急逃生技能,依法处置各种侵害青少年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落实控辍保学责任,健全控辍保学部门协调机制、监控机制、劝返机制及帮扶机制。(牵头单位:县教育局)
(六)做好特殊群体关爱保护
17.依法保障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落实以流入地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接收随迁子女的“两为主”政策。将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发展规划,统筹解决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所需增加的教育用地、教师
编制、财政经费等。实施以居住证为主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牵头单位:县教育局;配合单位:县发改局、编委办、财政局)18.落实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各学校要为留守儿童建立信息台账。建立精准帮扶制度,确保留守儿童人身安全,确保留守儿童不辍学。加强法治教育、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发挥乡级政府和村(居)委会作用,督促外出务工家长履行监护责任。依法追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的责任,依法处置各种侵害留守儿童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牵头单位:县民政局;配合单位:县公安局、教育局、司法局、妇联)19.办好特殊教育。加快建设十五年免费特教体系。加强医教结合,促进融合教育。完善重度残疾学生送教上门制度,按照因人施教方式设置授课内容,统筹送教教师资源,根据送教教师工作量和交通路程等实际情况,落实送教教师工作补贴和交通补贴。加大力度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推进特教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落实特教教师津贴。完善特教投入机制,要设立特殊教育专项补助资金,并纳入财政预算。到2020年,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5%以上,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教规模显著扩大。(牵头单位:县教育局;配合单位:县发改局、编委办、残联、卫计局、财政局)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要把推进义务教育一体化优质均衡发展作为依法履职、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贯彻《XX市义务教育条例》,落实“以县为主”管理责任,实行政府“一把手”负责制,统筹指导、协调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要根据本方案精神,结合各自实际,落实工作措施,围绕突出问题,组织重点攻坚。(牵头单位:县教育局)
(二)健全经费保障长效机制
要落实《XX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X市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方案的通知》(沈政发〔2016〕34号),保证义务教育学校(含民办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及时足额拨付,并规范使用管理。在保障学校正常运转前提下,新增公用经费应向教学活动、学生活动、课程改革、教师培训等方面倾斜。(牵头单位:县财政局)
(三)实施监测、督导、视导、奖励及问责机制教育督导室要对本方案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导,并纳入县政府绩效考评。教育局要以视导为抓手,重点推进各地区各学校内涵发展。建立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奖励机制。继续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针对薄弱环节和发展短板,指导及时整改落实。(牵头单位:县教育督导室;配合单位:县教育局)
第五篇: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工作实施方案
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实施方案
为全面推进我区义务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根据《宜宾市南溪区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南府办函[2013]46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关于开展2013年春季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检查工作的通知》、教育部等十五部门关于印发《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细则》等文件要求,结合我局职能职责,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把学生身体健康、生命安全摆在优先的战略地位,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区教育、药监工作会议和有关文件精神,加强对学校食品安全的监管,全面提高各中小学校食品安全质量,确保师生身体健康、生命安全。
二、组织领导
成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迎评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领导。
组
长:周元玲
局长
副组长:易遵凤
副局长
杨
刚
副局长
陈忠彬
纪检组长
成员:范德军、李洪林、周仕华、周永贵、林希、张兰、刘言、陈浩、陈英、吴伟、陈润华。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食品保化品股,办公室主任范德军。
三、实施步骤
根据区上迎评工作方案要求,我局主要职能为开展学校食堂及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协助学校开展食品安全教育,强化学校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等工作。为保证我区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督导顺利通过,我局分三个阶段进行实施:
(一)开展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自查阶段(2013年3月)安排全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开展均衡发展情况食品安全自查,并根据自查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明确工作方向,理清工作思路,并将自查表及自查总结以书面形式报我局。
(二)开展全面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检查阶段(2013年3月至5月)
1.开展开学前学校食品安全培训及对食堂及学校周边食品安全检查。
2.对开学前食品安全检查存在问题要求整治改的学校进行复查。
3.开展中高考学校及周边食堂食品安全大检查。4.开展夏季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检查。
(三)完善迎检档案资料阶段(2013年6月至迎检)
全面准备迎接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档案资料,重新整理相关数据、修改自评报告;做好各类文件、计划、方案、总结、图片资料等资料的收集归档工作。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根据区上安排,本次我区完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验收,事关教育改革发展在全省形象。本次评估时间紧、任务大、担子重、要求严。各股室负责人、局机关全体工作人员,要高度重视、高标准完成迎检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二)精心实施自评工作。开展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自评工作,向区委、区政府上报自评结果;并按照领导要求整改存在的问题,弥补存在的差距,确保达到“规定的要求”。
(三)建立健全评估资料。按照“准确、统一、齐全、规范”的要求,建好迎检评估材料。材料包括:区上各类文件、局计划、方案、总结、图片资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