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海关监管与卡口查验
论海关监管与卡口查验
摘要: 海关监管与查验密不可分,海关监管是查验的前提与基础,海关监管的好坏直接影响查验。卡口查验是海关海关对货物在卡口时进行实物检查。从查验布控,到选择查验,再到卡口查验,这些环节会对是否需要查验,查验方式的选择产生影响。为进一步提高卡口查验效率,我们一方面要做好查验前期工作,为查验打好基础;另一方面在现场卡口查验环节认真负责。本文就如何在卡口查验前期环节和进一步提高卡口查验环节效率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海关监管、风险布控、卡口查验、查验效率
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以及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尤其是近几年来,我国对外贸易有了快速的发展,进出口量出现大幅增长,海关的职能日益突出。海关作为国家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肩负着进出境进行监督管理,发展对外贸易,为对外经济服务,促进国家经济增长的重任。监管在海关各项业务中所处的地位,指出了实际监管到位是当前海关工作的重点,指明了海关监管发展的方向。海关监管职能是海关工作的重点,而其中查验是海关监管工作的核心组成部分。
查验是指对报关单下达的查验指令,或者根据自行风险分析以及现场判断,自行确定对货物进行货物查验处置。对于确定通关的报关单应及时转入放行环节办理放行手续。其重要职责是检查进出口货物有无未报,瞒报和申报不实等走私,违规,确保收发货人申报的报关单证以及电子数据与实际进出口一致。
作为查验的重要内容,即决式查验在业务现场很常见,即决式单证的处理方法十分重要,现作以介绍。即决式查验单证内部流转至查验点,货物专人带至查验平台。遇一车多票的货物,如部分货物有必要开查验的,则全车货物都布控查验。每日即决式布控至少25票,以视同出口为主。
实际上,卡口查验和放行是保税区最后一道防线,在保税区海关工作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大监管体系之下,海关要既要实现通关,又要提高查获率,就需要各个部门形成联动机制,实现通关快速和管得住的目标,更要提高查验工作效率。
一.卡口查验与监管工作规范与流程
关员必须对进出卡口货物进行实际监管验核,核对货物无误后须及时对报关单号9600,9601,9646有纸,4646无纸,4670无纸及国内调拨区间拨货物及时系统放行,同时单证盖章,系统过机放行时发现有系统随机布控的,货物单证及时流转至查验部门,关员必须做好卡口台账,加封平台台账等登记。
查验环节是众多职能工作的交汇点,海关关员是只有在这一个环节直接与货物接触的,税收征管,打击走私等职能需要在查验环节直接执行,是货物前期管理工作的延伸,查验工作时海关履行监管职能的重要环节。查验的最终效果如何其实也是对海关前期工作的反馈。
查验与查获,历来是海关监管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查验是查获的前提条件,查获是查验效果的体现,查验率和查获率之间的矛盾一直困扰着现场查验。提高查获率一方面需要现场查验人员的业务水准,另一方面需要海关工作人员在查验前期进行有效的布控。
二.卡口查验与监管的具体操作流程:
卡口查验分为查验布控和选择查验。
进行查验布控的岗位有很多,在电子审单,人工审单,电子接单,现场放行阶段,当发现风险较大时,就会下达查验布控指令,如果查验率达不到要求,H2000会自动进行随机查验布控,直到查验率达到所要求的数字。
流程如下:报关员先将报关单,提单,进出境货物通关单,合同复印件等交给海关关员,关员根据布控指令,打印查验记录单。选择查验要求和箱子,查验方式。查验完成货物由物流中心专人将查验完成货物带至卡口。对于查验点转来的已查验货物的单证,立即过机放行,单证盖章。放行时注意查验人与放行人不可为同一人。如果遇到查验两放货物,关员根据查验两放登记本签放货物。三.卡口查验工作中常见问题
(一)卡口查验工作与前期环节需要进一步紧密联系
从前期的布控,到选择查验,再到卡口查验,他们之间环环相扣,可我实习的一个月内,并没有看到选择查验岗位与卡口查验现场有业务上的交流活动,卡口查验现场也并没有反馈信息过来。这对与工作没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不了解其他岗位的情况,自然很难在自己工作时考虑到其他岗位。前期环节仅仅按照规定布控,选择查验,没有考虑到卡口查验现场的实际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查验的工作量,耗费了宝贵的查验资源。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岗位之间的联系。
(二)卡口查验的规定过于繁琐,容易增加关员办事的出错率。
以我所在的卡口查验岗位为例,卡口值守操作规范上所讲的对不同种类的单子采用不同的盖章方法,例如,4650单证关员核货后在两张进境货物备案单复印肩上签字加盖验讫章。4670无纸单证关员核货后过H2000系统过机,在2张查验放行通知书上签字,两联盖验讫章,一联盖工号章。这些不同的代码的单证,很容易出错,尤其对于新近关员和实习生来说,因此,如何简化这些繁琐的工序,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还有,在进行选择查验的时候,如果一票报关单已经被布控,那么具体查验的个数是有规定的,抽查比例也有一个10%的硬性规定,另外,对于废品规定是必须经过H986检查,一是这些废品的查验可能会影响企业的通关速度,二是关员浪费了一些人力资源,同时工序繁琐,如果能进一步简化,将加快卡口查验的效率。
四.如何进一步完善卡口查验制度,推动海关监管工作顺利进行。
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增长,海关各项业务指标大幅攀升。查验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要综合考虑人员素质,实际情况,政策规定等各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着力提高整体效率。按照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实现统筹兼顾,整体配置和良性互动,具体建议如下:
(一)查验布控,选择等前期工作发挥其效能,为卡口查验作好基础。提高卡口查验工作效能有两点,一是解决查什么,而是解决怎么查。这两个点要求海关在前期环节就运用合理方法对查验优化。
一是充分利用人力物力,在实际操作要注重效率与环境保护。我所在的选择查验岗位有很多废纸,废塑料,工作时不注意环境保护,造成了环境的污染,与国家倡导的环境友好型不相适应,因此,工作时的废纸等垃圾要及时清理,能够循环利用的要加以循环利用,做到既注重工作效率又注意环境保护。
二是各个部门加强沟通,加深互相理解和支持。加强布控,查验选择,现场查验的协作配合和信息交流沟通,可以不定期进行业务交流会,以及业务现场参观。从而可以更多为其他部门考虑,形成联动机制。另外,可以进行短期的人员交流活动,让关员可以感受到不同岗位的业务操作流程,从而对整个查验有一个把握,为以后更好工作,提高查验针对性有很大的帮助。
三是积极利用海关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优化海关风险信息。以风险的高低来确定查验的频率,对于高风险企业加大查验,对低风险企业减少查验,如何辨别高风险和低风险,对货物进行分门别类,有的放矢,信息就显得尤为重要。在选择查验时,关员一般都是根据工作规定随机勾箱,但实际上,如有完善的信息,人员可以对风险性大的公司或者货物勾选,这样就可以为后面的工作打好基础。(二)完善海关风险管理,提高卡口查验的针对性。
海关作为国家的进出境管理机关,其基本职能是监督管理,征收关税,稽查走私,和编制海关统计等。海关风险根本在于国家赋予海关的各项职能得不到有效地实现,具体就是显性了管理方式,运作模式,外部环境等导致海关的职能发挥达不到预期目标的可能性。
海关风险管理定义:承认风险的客观存在,而且在不能完全避免和消除的前提下,通过海关各层级,各部门,各环节在信息采集,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评估,风险处置等方面的分工负责,协调运作,立足于现有的管理资源,对海关业务管理中的各种风险进行有效方法拟合控制的动态管理过程。
从卡口查验领域来看,风险管理系统目前不完善,长效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为:一是当前海关不能完全掌握风险信息。二是风险系统的反馈机制不健全,不能对风险进行动态调整。二是在海关风险信息提示,多数仍然是提示性质,缺乏针对性。离开有效信息的支持,对大量更新的信息关员紧靠个人记忆难以全面掌握,削弱了风险分析的有效性。
当代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而海关虽然每天面临着大量的信息,但是从中寻找有意义的信息,对海关业务有帮助的信息就显得十分重要,信息资源的缺乏可能对海关工作造成很大的影响。应该做到以下两点:
一是各部门要加强联系,共享信息。例如,在卡口查验岗位,关员仅仅根据自己经验进行随机查验,相当缺乏针对性,如关员能够掌握风险信息,比如哪些货物风险性较高,哪些企业曾经被查获瞒报漏报的货物等等,将会事半功倍。二是完善风险信息收集系统。目前风险信息更新迅速,每时每刻都在变化,但是海关并没有那么快速强大的收集系统,往往信息都是比较陈旧的。另外,信息的反馈也很重要,将反馈的信息及时补充进海关信息系统中。
(三)加大对科技含量高的设备的利用,以解决业务量快速增长和人力资源不足之间的矛盾
我国进出口的快速增长,近年来海关的机构,人员,规模也呈现相应的增长。但是海关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无法与业务的增长速度一致,只有通过利用科技来提高效率,用科技的手段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走科技强关之路。人力,财力,物力的缺乏已经导致了监管效能不尽如人意,容易出现盲点。要以科技技术解放人力,提高工作效率。从H2000的应用,到H986的应用,这些都是通过科技解放了人力资源。
就卡口查验环节来看,查验人力资源严重不足。查验工作的岗位过细,流程较多,实际从事查验工作的人力十分紧张,另外,加上录入查验结果等等环节所消耗的时间,以及天气等因素,实际查验的货物量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要加强科技的利用,将人力资源解放出来。查验环节的H986机检设备以及实时图像传输系统等,都已经加强了海关的科技应用水平。这些先进技术的投入明显让海关工作效率提高了很多。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创新科技手段,将省时省力的科技应用到海关的业务操作中,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
(四)进一步提高卡口查验关员业务水平
卡口查验岗位,关员需要接触各种各样。社会的发展,各式各样的商品增长迅速。现场卡口关员需要核对品名,数量,归类,估价,有没有侵犯知识产权,是否夹藏,核对价格等等。这不仅需要对海关业务有全面,深入的研究,还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同时还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及时发现是否存在瞒报漏报等行为。
在卡口查验现场,商品品目繁多,加上部分查验人员对归类等专业性比较强的项目并不精通,对一线查验关员的专业培训有待进一步完善。查验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求海关人员必须具备很强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但是现在的海关教育培训体系并不能完全满足这种要求。现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合理优化人力资源。综合考虑人员的年龄,学历,知识结构等因素,优化查验现场的人员配置,在配置人员时向业务部门倾斜。另外,建立完善的奖励机制,竞争机制,在保持查验队伍活力和战斗力的同时,为查验人员发挥才能提供广阔空间。
二是加大关员的业务培训。海关在进行查验业务培训时,要立足于现实需要,贴近现场查验,边干边学,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加强交流学习,及时更新知识结构,打牢业务基础,提高综合业务业务能力和执法水平。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海关业务介绍
[2]优化风险分析布控 海关监管业务与研究 [3] 海关管理业务 中国海关出版社
第二篇:论新时期海关监管
《海关实务》期末考试论文
论新时期海关监管工作中的
任务和作用
论新时期海关监管工作中的
任务和作用
【论文摘要】
基于职能分工形成的以部门为导向的监管体系在实践中已显现其固有的缺陷,特别是近十多年来,尽管海关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海关管理仍然没有摆脱传统“守门人”理念的影响,在制度方法上仍然没有改变单一的、逐单逐票验放的传统通关作业模式。因此,建立海关大监管体系,通过转变作业模式,加强和改善海关管理,从根本上解决上述制约海关事业顺利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这对于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社会负荷、落实科学的治关理念,建设和谐海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构建大监管体系形成成为整体监管功能必须转向的趋势之一。
关键字:海关 监管 监管体系 任务与作用
根据《海关法》明确规定海关有四项基本任务,即监管、征税、查缉走私和编制海关统计。海关的这四项基本任务是一个统计的有机联系的整体。海关四项基本任务的基础是监管。海关监管是指海关对进出境运输工具、货物、物品及相关的进出境行为,实施专门的监督管理。保证国家有关运输工具、货物、和物品依法出入境的有关法令得到遵守的重要环节和必要的措施,目的是保证有关进出境活动符合国家政策和法律规范,维护国家主权及利益。2000年以来,开始实施的通关作业改革及配套的机构改革,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职能监控为保障,建立了以集中审单为主要标志的新型海关监管模式,在国家现有经济管理体系和行政管理体系的大环境中,基本实现了高效运作与严密监管的统一。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外贸总额的急 剧增加,通关模式相配套的海关监管体系逐步出现 了诸多的不适应,比如职能交叉、机构过多、人力 资源配置不合理、行政成本过高等,海关内外要求 改革的呼声比较强烈。海关监管体系既决定于业务管理体系,又反作用于业务管理体系。海关监管体系存在的种种不适应,势必影响到海关业务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因此对海关监管体系存在问题的表现、原因及改革方向、对策进行探讨,使海关工作不断追求“严密、高效、低成本”的目标,是当前海关工作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海关传统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1、内部审批不科学。目前总署和直属海关实现“职能管理”的主要方式依然是“审批管理”。一是审批事项过多,比如减免税审批、加工贸易备 案审批、敏感性商品进出口审批、案件审理审批等等。二是审批环节过多,有的事项法定和人为设定了多级审批,个别审批环节多达十三个,即便扣除审批流转过程,工作效率仍有相当大的提高空间。三是服务功能不足,即职能部门为业务现场提供智力支持的功能不足。
2、机构设置不规范。一是从海关布局看,除一个省〔广东、福建、浙江、辽宁)设置多个直属海关外,直属海关内部的隶属海关和办事处设置同样过多,有的工作量严重不饱和。二是内设机构看,海关法赋予海关监管、征税、统 计、打私四项职能,但从总署到直属海关,把四项职能分解为通关、监管、关税、统计、加工贸易、政法、技术、督察审计、调査、缉私等职能部门。其中缉私和调查部门又普遍内设多个处级机构,许多部门还内设各自的风险管理机构,从而导致海关内设职能机构过多。
3、职能划分不确切。主要表现在:一是职能交叉比较严重,如现场通关征税、验估、担保各环 节与关税之间,报关单证放行、结关环节与监管之间,报关单删除、修改、理单各环节与统计之间不同程度存在职能交叉问题。二是职能分工不够清楚,如审单中心和通关现场的审单岗位之间的职责缺乏严格界定,从而导致通关现场对审单中心普遍存在依赖心理。三是职能部门过多,基层疲于应 付。各部门职能管理实现方式均包括指导、协调、监督、评估、认定的全过程,均以报关单为核心素材,多头向业务现场下达核查要求。四是职能分工过细,导致责任不清。
4、人力配置不合理。“一提加强某项工作就要求增加机构和编制”,这种非科学的人力资源配置思路,使海关系统的人员配置形成“竖立的枣核型”,即海关总署人员相对较少,直属海关职能部门人员队伍庞大,隶属海关一线人员相对不足。全国海关系统共有干部4.6万人,但实际从事一线监管人员仅约1.7万人。规模庞大的直属海关机关人员在行使以审批管理为主的职能管理是不正常的。
(二)原因分析
从形式上看,上述问题有的是海关现有监管水平滞后于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贸易便利化要求出现的新情况;有的是过去通关改革(机构改革)没有涉及到或解决好的历史遗留问题;有的是伴随通关作业改革衍生出来的一些新问题等。但是究其根本原因,则是计划经济体系下形成的政府海关行政管理思想和模式没有从根本上变革。海关是国家行政机构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有把海关监管体系放到国家经济管理体系、行政管理体系的大背景下 去思考和理解,才能找出问题形成的根本原因。
1、在管理思想上。市场经济要求建立有限政府、服务型政府。但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是无限政府、管理型政府。海关也管了报关行业、口岸的卡口和仓库等一些不该管的事。各海关业务管理方式不一,同样业务有的在总关办,有的在现场关办,不方便企业的问题也不少。
2、在管理方式上。市场经济要求在法律法规公开公正公平的前提下,符合规定的政府就应当办。最显著的区别在于,市场经济的管理是动态的授权的,以市场效率为追求目标;而计划经济的管理是静态的权力的,以严密控制为最高要求。这种根本的区别导致了与市场经济相比,计划经济的管理存在着责任不清,效率低下的弊端。
3、在职能配置上。海关监管按决策、执行和监督三个环节进行职能配置,在市场经济体系下实现权力制衡,三者独立行使职权。而目前我们政府及部门职能配置基本上是以适应行政审批为核心,是决策、执行、监督的混合体,决策者就是执行者 同时也是监督者。这就使得职能交叉,监督乏力的问题长期难以有效解决。
二、我国海关大监管体系的构建及作用分析
(一)海关大监管体系内涵
海关大监管体系是我国海关系统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以构建科学高效的职能管理体系为基础环节、以构建务实顺畅的通关监管体系为目标导向、以构建周全可行的监督保障体系为发展后盾的一种创新思想。海关大监管体系在内容构成上主要包括职能管理体系、通关监管体系和监督保障体系。
在职能管理方面,我国海关将立足于海关管理的高效运行,理顺三级事权,明确职能定位,在各层级、各领域建立起规范有序、运作顺畅、监督有效的工作运行机制。完善海关决策指挥、组织协调、督办落实、考核评估、监督检查、责任追究等管理制度,努力形成环环相扣、完整有效的内部管理链条。在通关监管方面,我国海关将实行以企业守法管理为基础的分类通关模式,通过拓展监管时空,破解当前海关业务量快速增长与人力资源相对不足的突出矛盾,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改善通关服务,为企业占领和拓宽市场、提高竞争能力给予更大的支持。在监管上着眼提高海关监督管理整体效能,发挥一线监管、后续管理、打击走私等各方面力量的综合作用,加强与外部的沟通协作,实现各部门各单位的协调配合和有效监控,建立起与“大通关”相适应的具有综合性和整体性的海关大监管体系。
在监督保障方面,我国海关通过建立周全可行的监督保障制度来对海关权力进行监督,保障海关工作不骄不躁、高效廉洁。包括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的监督,监察机关的监督,审计机关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管理相对人的监督和其他社会舆论的监督,重点突出管理相对人和社会舆论对海关工作的监督。
(二)海关大监管体系的构建
1、构建科学高效的职能管理体系
首先,在纵向职能管理上,全国海关仍然沿用原来的集中统一管理的垂直领导体制从上到下实现高效管理。由海关总署直接管理直属海关,直属海关直接管理所管辖关区内的隶属海关,各海关开展工作只需要对上级海关和相关法律负责,减少多头领导所产生的管理成本浪费。三级海关的事权划分应更趋合理,严格按照各级海关事先被安排的基本任务来履行各项职责。
2、构建务实顺畅的通关监管体系
货物通关是海关大监管体系的监管重点。通关监管体系包括一系列通关监管模式,构建务实顺畅的通关监管体系就是要让这一系列的通关监管模式在货物实际进出口时 “通得快”“管得住”。
3、构建周全可行的监督保障体系
虽然震惊中外的厦门远华特大走私案已过去10年有余,但它对国家干部队伍的腐蚀之深和对我国海关权力的公然挑衅的不法行为仍然让人记忆犹新,应时刻引以为戒。海关大监管体系需要构建周全可行的监督保障体系,让海关的工作时刻受到有效的监督。目前,对我国海关工作的监督包括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的监督,监察机关的监督,审计机关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海关管理相对人的监督和其他社会舆论的监督。
(三)我国构建海关大监管体系的作用分析
第一,有利于我国打造一支高效廉洁的现代化海关队伍。科学高效的职能管理体系和周全可行的监督保障体系的构建,有利于我国打造一支高效廉洁的现代化海关队伍。因为海关大监管体系的职能管理体系以集中统一管理的垂直领导体制实现海关内部复杂事务的层层管理,管理效率大大提高,同时海关总署署内重点职能机构相互间协调紧密,使横向配合到位有效。这样有利于把海关工作置于与海关亲密接触的管理相对人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会进一步促进海关廉政建设,减少关员贪污腐败,促使各级海关竭尽全力提高工作效率,打造高效廉洁的现代化海关队伍。
第二,有利于我国提高通关速度便利进出口贸易。务实顺畅的通关监管体系有利于我国提高通关速度,便利进出口贸易。除了在制度上简化进出口通关手续以外,各海关通关大都借助大型集装箱检查设备、闭路电视监控系统、通道自动核放系统、货检及旅检小型X光机、车载移动式车辆检查设备及智能告知管理系统等高科技“武器”,仅“通道自动核放系统”就将原来车辆通过海关通道需要2分钟,一下子缩短到了5秒钟。
第三,有利于我国海关功能从管制型向服务型的转变。我国海关是国家的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肩负着税收征管、打击走私、通关监管、加工贸易及保税监管、海关统计、海关稽查和口岸管理等七项职责。在全国人民的心目中,海关一直是守护国门的神圣、忠诚卫士,是维护国家利益的钢铁长城。所有这些都在巩固海关那威严的管制者形象。然而,随着我国进出口规模的激增以及国际经济贸易竞争的加剧,服务型海关的构建已成为新形势下的发展需要。科学高效的职能管理体系和周全可行的监督保障体系的构建,将进一步突出我国海关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更容易拉近作为管理者的海关与海关管理相对人之间的距离,减少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果,有利于我国海关功能从管制型向服务型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参见〈牟新生署长在2005年全国海关关长会议上的讲话一2005年1月13日》,海关总署办公厅编〈梅关内部情况通报》第1期。
2、参见哞新生署长在全国海关综合治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一2005年4月28日》,海关总署办公厅编痛关内部情况通报》第16期。
3、参见禅新生署长在全国海关监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一2005年8月9日》,海关总署办公厅编痛关内部情况通报》第44期
4、李治.从新公共管理到新公共服务的理论发展 武汉:湖北社会科学,2001
5、中国公共管理理论前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丨
7、海关总署办公厅.中国现代海关制度规划汇编[北京:中囯海关出版社,2008
第三篇:电子商务与海关监管
电子商务与海关监管
摘 要 网络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以网络为载体的电子商务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电子商务不仅带来贸易手段的变化,也向政府部门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从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以及电子商务对海关监管工作提出的挑战为契入点,探讨了中国海关面临电子商务挑战的对策思考。
关 键 词 电子商务;海关;监管
作者简介 龚震,男,淮安海关
网络经济与经济全球化相互作用,促进了围绕信息产业和相关服务业的技术转移、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分工格局的变化。发展网络经济已经不单纯是一个信息技术的运用和商务模式的选择问题,而是适应国际经济变化,融入全球经济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选择。随着入世对国民经济的深刻影响,网络经济将得到飞速发展,以网络为载体的电子商务也面临着难得的机遇。电子商务不仅带来贸易手段的变化,更促进经济结构和商业运作方式的变革,为企业发展带来诸多机遇和挑战,也向政府部门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国际电子商务的监管就是当前海关现代化建设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
按照世贸组织电子商务专题报告的定义,电子商务就是通过电信网络进行的生产、经营、销售和流通等活动,它不仅指基于因特网上的交易,而且指所有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来解决问题、降低成本、增加价值和创造商机的商务活动,包括通过网络实现从原材料查询、采购、产品展示、订购到出品、储运以及电子支付等一系列的贸易活动。简单地说,电子商务是指利用电信网络进行的商务活动。各国政府、公共服务机构、电信、银行及各类企业和数以亿计的个人用户,都已广泛地参与电子商务活动。作为网络经济的一种模式,电子商务已成为各国制定经济政策的主要依据之一。
一、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电子商务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因特网的兴起和普及应用而出现的一种崭新的贸易方式,江泽民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第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指出:“电子贸易代表未来贸易的发展方向,其应用推广将给各成员带来更多的贸易机会。”2000年全球电子商务交易额近4000亿美元。联合国的一份报告预测,未来十年全球国际贸易的三分之一将以网络贸易的方式来完成,电子商务将构建起全新的贸易环境。
我国电子商务起步较晚、发展程度较低,企业信息化普及率不高,金融体系支撑不足,并且缺少既精通业务又能熟练应用电子商务的复合性人才,开展电子商务的外部环境尚不完善,亟需加快发展,迎头赶上。另一方面,至2001年底,我国计算机社会拥有量已超过3500万台,网民达到3370万人,上网计算机1254万台,已有各类网站近30万个,其中从事电子商务的经营性网站超过4000个。今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预计将超过100亿元,网上银行、网上购物等电子商务迅猛发展,政府、企业互联网技术应用出现前所未有的热潮。中国作为世贸成员面对一个完全开放的贸易环境,中国厂商要融入世界贸易体系中,必须紧随中国信息化战略发展步伐,积极介入电子商务领域,准备应对以技术标准化为代表的新的国际贸易壁垒,并充分发挥和利用电子贸易服务和手段赢得市场先机。网络在促进经济发展、调整经济结构、改造传统产业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同时,因其对全世界的开放性,也使国家各项监管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二、电子商务对海关监管工作的挑战
1、电子商务对货物贸易产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影响。首先,有形商品的物流形态与传统贸易没有本质区别,实际进出口货物仍处在海关监管之下,只不过其他交易环节,如询价、订货、签订合同、保险、运输、支付等均可在网上通过电子方式完成,书面文件都被电子数据取代,形成所谓的无纸贸易。实物最终还要从输出国运抵消费国,但对电子数据进行改动则不会留下任何痕迹,使得无纸贸易“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和安全性受到威胁。例如,北京海关走私犯罪侦查分局曾成功侦破一起涉嫌低报价格,偷逃关税的走私大案。犯罪嫌疑人使用电子邮件与境外商家洽谈生意,并将原始资料删除,之后采取欺骗手段,低报价格,偷逃关税76万元,案值570万元。此案最终因与境外商家取得联系得以破获。该案警示我们:如果境内外走私分子联手进行网络走私,类似案件的侦破将会困难重重。其次,对于音像制品、软件、网上服务等原来依靠有形载体的无形产品,因为互联网本身就是可以实现这些产品交付的载体,因此交易的全部环节可以脱离传统方式而转向使用电子方式。随着互联网带宽的增加,非物质化的产品也将增加。这类无形商品交易形成的物流其实就是一种信息流,交易的资金流也可以通过网络实现,已经看不见货物在关境上的进出,资金在银行间的流转。这种几乎对海关“屏蔽”的电子商务交易,海关的监管难度更大。某公司曾向广州海关申报进口3批服务软件,从合同上看,进口价值较大的软件部分是经互联网授权下载的,向海关申报的是仅占合同金额较小的实物资料和介质。此案如在合同中未注明支付互联网下载授权费用,海关如何监管?同时,现行关税条例对无形商品未随有形商品进口,海关如何计税未予明确,又出了一道监管难题。第三,对于那些有形实物和无形的驱动程序相结合的商品,如数控机床、数码相机等,电子商务对其无形部分的影响也是一样。
2、电子商务加速全球化进程的同时也让税收征管漏洞百出。无纸化和无国界的电子商务将无形商品和服务从生产端直接送达客户端,导致海关等部门传统的凭证追踪审计方法成为空中楼阁,现有的税收源泉监控手段失去了最直接的实物对象;电子付款和加密技术也让纳税主体无法确认,客观上进一步促成纳税人不遵从税法的随意性,同时征管技术总是滞后于电子商务应用技术,更使依法治税显得苍白无力。目前海关实际是放弃了对国际电子商务的税收监管。此外,跨国公司之间的许可贸易与互联网的结合,也给税收管辖提出了新的难题。如某跨国公司分布在全球的子公司在其总公司购买了软件公司的复制许可授权之后,就可以合法地通过其全球连通的内部网,从总公司的服务器下载软件。这种情况,从软件公司的角度看,是合法授权使用;可是从各子公司所在的主权国家的角度看,却是对当地税收法律的规避。
3、电子商务渐成走私避风港。电子商务激发税收竞争的属性,使跨国公司大多在避税港设立虚拟公司,设置一个服务器甚至一个主页就可进行贸易;表面上看公司远离客户,其实不过是鼠标点击的距离。游走在互联网上的电子商务凭借无形的交易实体,任意修改的合同,匿名的支付系统,其交易过程和结果都不会给海关留下追踪的痕迹,走私和反走私的斗争日趋激烈。电子商务贸易量的迅猛增加,电讯和交通的不断创新,又使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流转速度变得十分惊人,海关监管工作愈显被动。但当海关对电子商务走私违规情况进行处罚时,却发现执法依据的空缺,如某海关侦查分局查获一起利用电子商务走私进口专利技术案件,案值250余万元,对其进行估价征税时,海关发现唯一的执法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进口货物软件费征免税暂行办法》第三条规定:“软件费应与进口货物的成交价格一并计入完税价格,并按该货物(如有载体则按该载体)进口之日所适用的税率征收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代征税。”在这个案件中,互联网本身就是实现产品交付的载体,根据上述文件规定,该专利技术似乎无从估价计税。而且,互联网是个高技术的产物,电子商务交易形式与手段的变化,可以汇集世界上最先进的科技资源,只需点击鼠标就可以轻易实现;而各国海关监管法规、关税条款既详细又准确,既缺少灵活性又互不兼容,作出任何变动都需等待漫长时间,海关监管显得步履蹒跚。
4、电子商务的广泛运用对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提出严峻考验。近年来,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但是盗版侵权现象仍较严重,电子商务使得软件出版物盗版、专利商标及服务内容侵权的进行更加容易。利用互联网越境下载,是世界各国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新课题。
5、电子商务技术标准和安全保障问题逐渐突出。以海关为代表的政府部门采取措施应对国际电子商务的时间较晚,2001年推广应用的“电子口岸”才使监管工作从被动适应图生存走上主动利用求发展的道路。但是,众多信息技术设备生产企业给“电子口岸”带来了不同的技术标准,由海关牵头推广应用的“电子口岸”涉及管理部门众多,对技术标准的统一性要求模糊,使这一优良口岸在未来发展道路上有可能形成技术、数据交通障碍。同时,与互联网物理隔离的海关电子申报系统,无法实现物理防伪,其安全保障能力未经严格考验,随着电子商务及无纸贸易的蓬勃发展,“电子口岸”与互联网无缝联接后,电子报关数据的安全隐患便显而易见。
6、电子商务的法律保障问题时不我待。电子商务涉及网络管理、金融结算、多部门法律法规的制定等众多方面,目前我国电子商务管理中条块分割,不少政策规定相互冲突。当前电子合同、网上交易、监管主体在数据格式、传输频率、安全机制等方面,都需早日纳入立法规范中有序利导;这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有跨部门、跨地区的强有力的机构进行组织协调,单就一个“电子口岸”仅凭海关单方努力也难有大的作为。
7、税种争议尚无定论。电子商务改变了产品的固有存在形式,使课税对象的性质变得模糊不清。例如,通过互联网销售计算机软件、书籍、音像制品,交易所得是作为销售收入征收17%的增值税?还是视为“特许权使用转让”或者服务收入征收5%的营业税?这个问题从计算机软件业兴起至今,各国尚未达成非常一致的意见。
三、中国海关面临电子商务挑战的对策思考
1、加强电子商务的立法及法律修正工作。新《海关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办理进出口货物的海关申报手续,应当采用纸质报关单和电子数据报关单的形式。”在法律上承认了电子数据的法律地位。可是支持电子数据报关单的既没有书面合同、发票,也没有经办人、法人代表的签字或盖章,加密电子签名也没得到法律普遍认可。电子商务所必需的金融电子化还给《票据法》出了一道不小的难题,《票据法》认可的银行付款的唯一依据是签名或盖章。根据关税条例相关价格条款,海关对电子商务交易中“电子票据”能否作为完税价格的采信依据就出现了法律问题。如果海关牵入电子商务监管争议,单凭《海关法》对电子数据报关单的规定尚不足以解决所有问题,还需要国际贸易法规、《票据法》等有响应的法律依据,在确立了电子支付和电子发票的有效性、电子合同和电子签名的合法性,解决了电子文件在书面文件中的地位、电子提单的法律地位以及能否作为物权凭证等问题以后,电子商务的基本环节才能得到法律的认可,《海关法》的规定也才具有实际操作意义。有关部门要积极参与国际电子商务规则标准的制定,着手建立一套既符合我国具体情况又与国际接轨的法规、制度和办法。在法律不健全的条件下,海关监管只能做到尽量不违背现行法律,目前情况下的法律冲突在所难免,故而海关需要对电子商务的立法趋势有一定认识,才能避免今后的执法风险。中国海关还要对现行《海关法》中一些条文作出更详尽的解释,例如“海关监管货物”的传统定义一般是指有形商品,新《海关法》的附则并没有将其涵义延伸至目前电子商务中已普遍交易的无形商品概念上。相关立法解释应予弥补,为海关电子商务监管工作奠定法律基础。
2、我国税法设计尚未对电子商务交易作出明确规定,由于电子商务在全球的迅猛发展,如果持续实行零关税,将使发展中国家失去保护民族工业的一项最有效的手段——关税保护屏障。就我国目前情况而言,对电子商务征税,首先技术难题仍未克服;其次对国家财政起不到显著作用;再者又可能产生一些难以预料的负面影响。但是,对电子商务税收的法律取向、税种配置、结构设计和征管体系等具体问题已经实实在在地摆在了我们面前。电子商务的国际化决定了税收征管的国际化趋势,当前还要考虑增加关税部门的国际协作职能。未来,电子商务税收的征管与反征管很大程度上将是智力、技术、效率与速度的对抗。对国际电子商务征税需要把握:一是网上交易税率可低于实体货物贸易税率;二是使网上税收制度网络化、透明化,便于使用和查询;三是网上税收必须简便易行,便利于征缴双方;四是电子商务税收制度的国际化,避免双重征税和各单独关税区管辖权的差别化。
3、国家甚至广泛的国际组织要强制规定电子商务集成化支撑服务体系涵盖信息流、资金流、物流、资信、海关、商检、税务等各项服务内容。要在国际商业网站上强制附加关税征收内容,并链接电子商务支付网关,只要进行国际电子商务交易,这些关税内容就能即时、永久地附着于交易内容上,并启动税款自动支付功能,实现国际电子商务交易与海关税收征管的捆绑式运作。
4、多年来,世界海关组织一直在为海关编写EDI电子数据标准,中国海关借助这种标准促进了电子数据交换和海关领域中的电子商务监管。目前世界范围内应用的电子商务标准包括: EDI标准、识别卡标准、通讯网络标准和其他相关标准。涉及到我国的标准约1250项,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采用了很少一部分,这势必影响、拉大和国外的差距。在电子商务应用上我们可以允许落后一点慢慢赶上,但在电子商务监管上我们必须与世界发展水平同步,这是主权问题;所以说中国海关必须成为中国最有特色、最有效率的监管部门。此外,电子商务总能紧跟信息技术的发展步伐,海关要实现监管目的则取决于通关管理集成系统的兼容性和稳定性、专家型管理者对技术的掌握程度、技术淘汰速度、技术标准选择的前瞻性以及安全性能。其中技术淘汰速度是海关管理系统的致命弱点,技术淘汰速度对于网络而言,就如同网络本身的速度,因此,可升级和可扩展是对海关电子商务管理系统的最基本要求,同时,系统的升级要有一定的超前考虑,为今后的工作留下一个好的“接口”。安全问题是目前电子商务最为关注和最难解决的问题,海关“电子口岸”必须建立在强有力的加密算法、数字签名和认证系统等技术基础上,切实保证海关对初始电子数据监管的真实有效。
5、发展政府部门之间的非支付性电子商务。促进有关部门在电子商务实施中的关系协调,推动管理部门实现商务管理电子化,形成电子商务共管机制。同时,各监管部门在制定电子商务管理政策法规时,要邀请跨国公司参加技术性会议,在国际贸易的舞台上,海关与商界要携手合作,强化对共同目标和共同责任的认同,寻求监管与便利的平衡点,提高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加快电子政府建设,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和培训,才能真正建立起一套适应电子商务和无纸贸易发展的海关监管模式。
6、在电子商务的内容管制问题上,美国提倡自律,由于中西方文化生活背景、伦理道德理念的差异,我国不能盲目照搬美国的做法,境外电子商务中一些畅通无阻的反动政治、宗教内容,暴力、色情、不良文化等有害信息必须接受海关等部门的严格管制;同时,又不要因严格的审查与管理手段妨碍国际间网络的正常使用与交流。因此,海关从自身职能出发进行网上巡逻、监督、规范网络经济秩序的专门机构亟待设立,并与网络警察、银行、工商、税务等部门加强合作,建立健全网上案件发现和巡查机制。
目前,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还比较小,但发展极为迅速,重视和加强对电子商务的海关监管势在必行。一个WTO让我们苦苦等待了几十年,才盼到出头的这一天,一个eWTO(电子商务)就摆在了面前,我们错过了一个时代,不应一错再错,国内企业以及包括海关在内的政府职能管理部门一定要把握机遇,充分用好管好这种全新的贸易模式,顺应世界经济潮流,将信息化与开展电子商务这本应两步走的阶段一体化实现,并最终形成适合中国国情的合理的电子商务运行管理体系,以推进我国信息化与世界同步。
第四篇:区域通关一体化内陆隶属海关监管查验实践
区域通关一体化背景下内陆隶属海关监管查验工作的实践与浅见
--以韶山海关为例
监管是海关传统四大职能之一,内陆隶属海关身处海关监管的第一线,直接面对行政管理相对人,是海关各项通关业务改革的执行者。从监管传统职能的角度来看,监管查验工作通过物流监控、实货查验、进境运输工具登临查验等方式,实际监管货物,有效查发问题,从而实现海关监管目的。从创新监管查验机制的角度来看,海关系统以监管查验工作为切入点,创新开展“双随机”、优化布控查验机制等实践探索,具有良好的改革成效,也是海关改革工作的重要任务。
随着海关各项改革的持续推进,特别是以实现全国海关之间“互为属地、互为口岸”为目标的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的深入,海关监管查验工作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区域通关一体化背景下,笔者以韶山海关为例,在内陆隶属海关监管查验工作的实践基础上提出几点思考:
一、区域通关一体化背景介绍及积极意义
以京津冀通关一体化改革为突破口,自2014年9月22日起,海关总署首先在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合肥海关启用区域通关一体化通关方式;2014年12月1日起,南昌、武汉、长沙、重庆、成都、贵阳、昆明海关正式启用区域通关一体化通关方式。范围内的地区企业可以自主选择口岸、通关模式和查验地点,向经营单位注册地、货物实际进出境地海关或其直属海关 集中报关点办理申报、纳税和查验放行手续。
区域通关一体化,简单说就是“多地通关,如同一关”,通过统一执法规范、作业流程、参数设置、验放标准,建立区域通关中心,构建统一的申报平台、风险防控平台、专业审单平台和现场接单平台等多种措施,形成涵盖长江经济带海关通关全流程的一体化管理机制和运行模式,最终实现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拓展物流业务范围,推动资源合理配置,促进经济协同发展的目标。从法理的角度来说,实现“全国一盘棋”的区域通关一体化,更有利于海关执法统一性建设,符合我国法治建设的内在需求,“做好服务”的企业现实需求,同时也是我国履行加入WTO承诺的重要体现1,具有重大积极意义。
二、区域通关一体化背景下海关监管查验工作的变化
(一)海关布控查验机制的优化。根据《海关总署关于优化布控查验工作的通知》的实施步骤,为贯彻实施“两个随机”制度,实现随机布控查验在查验总量中的占比提高到90%左右2,即决式布控查验占比减少到10%左右;同时严格执行“查验随机派单”制度。对此,依据《上海海关关于调整长江经济带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查验工作相关作业流程的函》《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进口分流查验操作规程》等对布控查验程序作出相应调整。对于区域通关一体化、选择口岸查验的报关单,一般在放行环节触发布控指令,由属地海关利用HZ2011一体化联系单,科室对科室联系口岸海关后方实施布控查验,实现了“选查分离”,同时较过去运用加密传真、关封等方式联系更便捷规范。
《中国加入WTO协定书》中承诺:“中国保证WTO协议以及本议定书在其整个关税领土内,包括国家一级以下的政府部门,统一实施。” 2 其中预定式布控查验占比达到60%左右,抽样式布控查验占比达到30%左右。
(二)“双查率”绩效考核适应性变化。2015年6月,长沙海关制定《2015年关区非特殊区域查验绩效考核办法》,在考虑属报和区域通关一体化报关单占比的前提下,调整韶山海关非特殊监管区域进口查验率考核指标为1.5%,出口查验率考核指标为1%;而特殊监管区域的查验率考核指标继续保持进口查验率6%以及出口查验率3%不变;2015年总署保持15.6%的查获率考核指标不变 3。
(三)海关监管查验物流监控带来新挑战。一方面,随着海关不断深化通关业务改革,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区域通关,内陆隶属海关监管场所物流功能更加弱化。以湘潭公路转关车检场为例,随着通关业务改革不断深化,其监管业务也不断萎缩,2015年4月20日开始运行以来业务逐步递减,2015年10月至12月监管车辆仅1辆次。
另一方面,许可企业自运等一系列配套文件出台,对海关如何贯彻落实相关政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申报地海关与口岸海关加强联系配合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令区域通关一体化下的海关监管查验工作遭遇“成长”的烦恼。一是 “做减法”有难度,实施区域通关后,企业转关模式仍有需求,同大步伐推进区域通关一体化的海关监管环境不适应。二是政策许可企业选择自运,部分海关管理思路上难以接受。自运意味着企业可以自主选择物流公司,运输车辆情况、运输条件、承运人的守法程度都良莠不齐,也加大了不同海关监管的顾虑。以湘潭综保区“一线入区”的进口货物为例,依据海关总署公告(2015年第47号),特殊监管区域的货物除查验分流之外,企业选择区域通关一体化
32016年3月起,不再设立查获率考评指标,各关区仅排序通报,详见署监发〔2016〕40号《海关总署关于调整和明确查获标准的通知》。模式通关的,理应许可企业将货物自运入园区4。然而,口岸海关在监管时有所顾虑,一是企业通关前选择口岸查验,加大口岸查验压力,“为内陆海关”放单子做查验,口岸海关动力不足;二是已经放行报关单或备案清单项下的货物再入区,由于此时该票报关单或备案清单“选查”触发的时机已过,虽然各现场海关仍保留了即决式布控的权利,但此时企业采用自运的方式入区,或存监管漏洞。
值得注意的是,考虑检疫手续等方面的原因,很多企业仍然愿意选择转关的模式予以通关。对于转关至长沙关区内验放的报关单(如4905验放、4908验放,又称关区内一体化验放报关单,属于狭义的区域通关一体化报关单),在验放后至特殊监管区域入区这一段,企业可否采用自运的模式?企业自进境地至长沙关区内的口岸采用转关模式,应比全程自运监管更加严密,企业既有需求,该模式也有自运的监管基础,但目前文件对此并未明确规定。目前,部分口岸海关建议确有需求的企业按照更为复杂的二次转关手续办理。
(四)海关统计数据采集更加复杂。由于区域通关一体化模式下,一定程度许可物流、报关信息流及资金流自由选择配置,各流程不再集中于一个海关,增大了企业属地海关、进口口岸海关等的统计采集的难度;统一过去“属地申报、口岸验放”或者“属地申报、属地放行”的模式为区域通关一体化,监管查验绩效考核目标的适应性变化,也要求海关业务统计、执法评估指标等适应性升级。以韶山海关湘潭综合保税区(4917现场)统计评估系统中查验率的数据为例,由于存在一线进出区有实际物 4 《关于深入推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及保税监管场所区域通关一体化有关问题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相关规定,详见加贸处通知 〔 2016 〕 180号,2016年3月16日。流,可以实施查验的备案清单,根据统计执法评估系统关于查验绩效的统计口径,在计算4917现场查验率的时候,既要剔除区域一二线进出境备案清单、高级认证企业进出口货物报关单5,又要在此基础上再剔除不可实施查验的报关单(如“9700”后续补税),采集报送该数据较之前更为复杂。
三、2015年韶山海关监管查验工作的实践
以韶山海关为例,该关属于内陆隶属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报关单占比约为53.7%6,监管工作点多、面广、人少、业务种类较齐全。目前主要的监管场所为湘潭综合保税区、湘潭公路转关车检场7;监管现场主要为4907、4917两个现场,范围覆盖湘潭、邵阳以及娄底三地市,属地管理的企业为937家8。2015年监管查验业务数据如下:
4907现场:2015年全年,关区共接受申报进出口报关单4455票,共实施查验31单。其中,进口实施查验17单,查验率为3.0%9;达到1.5%的进口查验要求10。出口实施查验14单,查验率为5.4%,达到1%的考核要求。查获方面,剔除AA类后为6单,查获率为20%,达到了总署15.6%的考核要求;实质性查获率为3.3%。2015年全年,关区内进口的商品主要为华菱湘钢、涟钢进口的铁粉矿、块矿;裳海迪瑞特、立得皮革等裘革皮革企业进口的整张牛皮。出口环节,关区内出口商品主要为湘钢、湘辉的热轧圆钢、涂漆钢板、预应力钢绞线等,邵东的龙丰实业、天时利的一次性袖珍打火机,阳光发品的人发制假发等。
详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关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查验工作的通知》,2014年10月21日。
此比例为2016年2月,H2010通关管理系统中决策支持系统查询的4907现场一体化报关单占比比例。7湘潭综合保税区、湘潭公路转关车检场均为2015年4月20日封关运行投入使用。8 统计日期为2016年1月31日,包括4907、4917现场。9 1-11月来自执法评估系统,其他为人工计数。10 依据《2015年关区非特殊区域查验绩效考核办法》,详见监管处通知〔2015〕47 号。4917现场:2015年4月20日封关运行以来,4917现场共计接受申报414单报关单(备案清单),其中进口223单,出口191单。进口方面11,查验8单,查验率为18%,达到了进口报关单6%的考核要求。出口方面,查验2单,查验率为7.7%,达到了出口报关单3%的查验率考核要求。查获方面,1-12月,查获2单,查获率为20%,达到15.6%的查获考核要求;实质性查获2单,查获率为20%。2015年全年,湘潭综合保税区一线进境商品主要为纸尿裤、奶粉乳制品,以及发光二极管等转口货物(依据统计数据查询分析系统,下同);二线进出区的商品主要是棉纱、婴幼儿米粉及奶粉等。
截止至2015年12月底,韶山海关加强风险研判、口岸海关联系配合、严格依照布控指令实施查验,严格执行人工查验相关规定。2015全年预定式布控及随机抽样布控占比80.5%,除口岸海关实施查验之外,均实施随机派单;同时多措并举完成双查率考核指标。
四、进一步做好监管查验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立足现实为企业减负增效。监管查验场所是内陆海关查验监管工作的“主战场”。然而,韶山海关深处内陆、远离港口,省内主要依托霞凝港、黄花机场,省外主要依托上海市、广东省等地沿海口岸,大部分进口货物需经过境内陆路运输才能抵达相应监管场所。随着海关不断深化通关业务改革,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区域通关,内陆隶属海关监管场所物流功能更加弱化。对此,应立足现实,切实为企业减负增效,夯实内陆监管查验场所的职能作用。如查验环节,应严格依据《国务院关于改进口岸 11 根据统计执法评估系统关于查验绩效的统计口径,详见长沙海关加贸处《关于进一步加强关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查验工作的通知》,2014年10月21日; 工作支持外贸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5〕16号)的规定,“查验没有问题的,免除企业吊装、移位、仓储等费用,此类费用由中央财政负担”,切实为守法企业减负。
(二)适当增设口岸管理的绩效考核指标。内陆隶属海关身处内地,特别是不断深化通关业务改革后,企业多选择区域通关的模式,物流主要依托各口岸,省内主要是指霞凝港、黄花机场等;省外主要是上海、广东等口岸,这类报关单的查验实效长于其他报关单。H2010通关管理系统查询显示,2015年韶山海关涉及报关单查验实效异常的共有12单,均为一体化报关单,查验作业均涉及常熟海关、外港海关等口岸海关,除查获有异常的报关单外,最长查验作业实效达211小时(含查验处理时间)。而目前的考核指标无论是查验率、查获率还是24小时通关效率,主要是考核属地海关为主,未发挥充分“指挥棒”的应有效能,对此建议总署层面考虑物流监管实际,增设口岸管理的相关指标。
(三)多维度内控机制管控监管查验领域执法风险。应认真贯彻落实总署“严格执行通关监管规章制度,切实强化监管查验工作”的要求,从抓实监管查验领域制度执行和执法风险管控入手,深化落实“双随机”作业,通过每周科务会、每月廉政学习“助查”、处科两级领导干部场地“巡查”、直属海关机动“复查”、监控中心视频“抽查”、不定期内控“检查”及HL2008联系单“监察”,形成多维度内控管理链条,防范查验领域执法风险。
五、从积极的行政法治角度评论海关监管查验工作
从某实例延伸来看,2012年6月,长沙县某市民不慎掉入 井盖缺失的管道内受伤,经两年的起诉后,法院判定长沙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长沙县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局等4家单位予以赔偿。法院认为,虽然此事件该市民未尽适当注意义务坠井受伤,属于意外事故,但井盖管理是政府城管管理的重要内容,井盖为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政府相关部门应负监督和检查职责,因此也需承担相应责任。由此可看出,行政法治有双重含义,即消极的行政法治和积极的行政法治。行政机关行使公权力应该受到束缚,行政行为必须守法,不得违法,法无规定即禁止。但在保护公民生命财产合法权益、良好的市场秩序方面,积极的行政法治又要求行政机关以自己的积极行动保证管理效果的实现,比如改革。由此延伸到海关监管查验工作,内陆隶属海关关员身处一线,日常监管查验工作“冗杂繁琐”,各项规定既是束缚也是保护。但若跳出海关角度看监管查验工作,就会感受到查验监管其实不是“有限责任”。
如监管场所设立“停车待报区域”,许可企业在进入监管场所后,实际启运前24小时报关。此时该区域的货物既有出口,又有进口,既有已有报关信息的转关货物,又有停车待报无报关信息的货物,即使不考虑企业伪报违规的可能,海关此时的确难以采集全部的货物信息。但如果出现问题,海关可否因为制度设置因素,海关关员依法行政的缘由免责?跳出海关角度来看,答案是否定的。行政机关既要依法行政,也要对现行的行政制度负责,行政机关完全可以通过制定或完善相关制度来履行职责。若现行制度下行政机关无法完全履行监管职能,从积极法治角度来看,已经是行政机关失职。特别在 “三严三实”“从严治党”等 8 新标准严要求的情况下,深刻吸取天津港“8•12”事故教训,增强安全意识,让严格执法加强监管成为海关工作的新常态,也体现了上述两种行政法治的精神。
第五篇:论文2:论海关查验现状
浅谈海关查验现状
海关查验监管是海关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海关通关过程中的最后一道防线,而且还是对通关作业质量的综合检验。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对外贸易发展迅猛的形势下,海关工作要如何适应这日新月异的变化。面对日益强化的贸易便利化要求,海关又该如何做出应对,完善行政管理体制,简化进出口货物通关手续,提高海关查验监管的运行效率。
海关查验时以进出口货物申报为前提、以检查申报与实际货物是否一致为目的、以海关法为依据的行政执法行为。具体来说,查验时之对进出境的货物、物品、运输工具,在其进出境时出海关实施检查。验核措施,以确认实际进出境的货物、物品、运输工具与当事人的申报内容是否相符合的一项作业行为。在衡量海关查验水平高低时,有两项重要的指标——查验率和查获率。查验率是查验申报报关单票数与申报报关单总票数的比例,它体现了海关监管的严密程度;海关查获率则是指查出有违规问题报关单票数与查验的报关单票数的比例,它体现了海关查验工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海关的查验水平。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对外贸易的全方位发展,进出口物流涉及的利益各方对国际间贸易便利化的要求越来越高。海关以建立现代海关制度为目标实施大通关作业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然而海关属于高风险岗位直接与进出口货物,物品和工作对象接触。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稳定和发展对海关为国把关,服务经济提出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后。降低查验风险,提高查验效率已成为海关工作中突出的问题。
对海关查验来说,一方面要加快查验速度,促进贸易便利化。另一方面又要加大查验力度有效监管。就目前海关的现状来看,二者仍不能达到一个适当的平衡点以调和这对矛盾。其中查验环节中存在着的诸多问题是造成当前海关查验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查验人员对申报货物查验的选择主要凭借主观经验,查验岗位的自由裁量权较大,具有较高的执法和廉政风险。查验方式老旧,同时人手不足,业务量巨大,常常很难做到有效监管。在查验风险信息数据方面也是信息不丰富,价值不高,利用率低等等。
海关查验属于高风险岗位,其主要原因就是自由裁量权的使用,查验关员独立行使查验权,因此或多或少会产生执法随意性和不规范的问题和隐患。由于个人能力的差异,查验关员对查验货物的品名,归类,性能等理解认识的不同都可能产生不同的执法标准。并且查验关员拥有自由选择是否掏箱查验以及放行货物的权利,对于是否予以放行,是否每个品名都进行查看,全部取决于其个人决定,故也就直接影响了货物的查验速度和时间。
陈旧的查验方式也直接影响了海关查验的效果。现在大多海关查验的方式还基本停留在凭感觉,凭经验的层面上,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查验人员的个人差异就会导致查验结果不同,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海关查验的有效监管和通关速度。且对于一些高科技设备,技术性新型查验方式的引进还很不到位,整体工作效率和作业水平都还有待提高。
随着业务量的不断增长,海关查验人员的相对紧缺对有效监管的影响日益突出。在加快通关速度服务经济的要求下,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是很难作到有效监管的,如若布控不当就更加不利于调和查验率和查获率之间的矛盾,容易出现高查验率却产生低查获率,盲目实施查验,查验力度不足的现象。
面对这些问题,国外海关给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借鉴。随着风险管理被逐步引入我国海关监管的流程设计和实际操作,我国海关开始学习借鉴国外海关在风险管理上的成功做法,思考我国海关的通关改革的途径。
美国,荷兰,澳大利亚,日本等多国海关率先在本国海关系统内应用风险管理。以美国海关为例,过去美国海关也对进出口货物实施主票审核监管,但是由于信息共享不够方便以及信息链路的反馈不畅,监管人员和分析专家难以利用进口企业历史信用记录,尤其是其他口岸可能发生的同类案件系统地进行分析、管理和预测。同时伴随着监管对象的快速增长与海关自身执法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美国海关也面临这此时我国海关正在面临的问题。对此美国海关提出了保证企业守法便利的企业风险管理机制。他们非常注意将先进的管理理论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为了解决面对监管中的海量数据信息无从下手的问题,率先采用统计学抽样分析原理,并将其引入到货物选择查验系统中,以此判断通关商品及经营企业的风险大小,确定查验率。对于查验结果,则通过全国风险信息平台在各地直属海关共享,避免发生企业在其他口岸规避执法的问题出现。
而以高查获率闻名的荷兰海关则依靠的是功能强大的计算机系统和先进的信息技术的支持,同时贯彻落实风险管理理念,把风险管理意识和风险管理技能渗透到海关监管。估价等日常执法中。举例来说,在反价格瞒骗方面,始终将海关管理的主要资源用于经风险分析确定的重点商品、贸易商及重点航线上,并把瞒骗的各种违法手段也记载在风险信息库,形成强大的信息基础。由此可见,建立并不断完善、优化计算机系统和风险数据库对有效实施查验监管具有重大意义。
借鉴这些国外先进海关的成功做法,并结合我国海关查验监管工作的实际情况,要达到提升海关查验监管水平最终达到提高查获率的目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在对海关查验关员个人执法水平的方面上,应有更严格的标准。首先就是要具有坚定地新年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有了坚定的信念,才能真正严守廉洁自律的规定,在面对压力是敢于坚持原则,不断锻炼自己从事海关查验这一高风险岗位的心理素质。同时,扎实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基础也必不可少,这是做好查验工作的基本条件。只有熟练掌握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才能准确理解布控要求,判断待查验货物的风险点,否则会对问题视而不见。除此之外海关查验关员还需具备必要的商品知识,例如一些特定的行业知识,不然将难以应对工作的实际需要。
在处理严密监管与高效运作这对海关管理长期存在的主要矛盾时,实施风险管理是必然的选择。不能毫无目的的实施布控,为提高查验率而进行明显无谓的检查,更不能毫无根据地设置障碍,人为地影响通关速度。而是应该切实落实企业分类管理制度,在掌握充分依据的情况下对风险值高的企业和商品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置,保障守法便利。为保证有效布控,对风险信息的收集就不能仅仅依靠层级风险管理机制,海关必须积极拓展风险信息的渠道,建立国内国际广泛联系,与商界,各政府部门以及其他国家的海关合作,用充分的信息是海关的风险分析变得丰满,从而保证查验效率改革的顺利进行。
查验效率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有了先进的管理制度的同时还需有序,团结的部门协作做支撑。建立风险管理主管部门、各职能部门、选择查验管理部门、现场海关查验部门协作配合,各部门予以密切配合,共同管理。只有各职能部门为查验现场一线的工作需要提供了充分的辅助条件,查验效率改革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如通关部门及企业管理部门提供的单证审核管理和企业分类管理等,都是帮助决定查验布控的风险信息的重要来源。
除此之外,引进高科技查验设备,加强海关信息化建设等,都是提升海关查获率的重要途径。
相信日后随着风险管理机制在选择性查验系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不断改善海关布控机制和现场查验作业中存在的弊端,吸纳更多高素质查验关员以及专业知识过硬的专家团队,坚决走科技强关,信息化海关的道路,我国海关的查验监管水平定会有质的飞跃,最终成为拥有高查获率的国际领先海关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