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村官犯罪问题的几点看法
对村官犯罪问题的几点看法
摘要: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拆迁、卖地、土地置换等方针政策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村官的职务犯罪问题也越来越突显。这一问题的出现与恶化,对农村经济以及新农村建议产生了极大的阻碍,危害了农村社会的稳定,也消弱了党和政府在农民心中的威信。因此,面对如此错综复杂的环境,有必要对村官职务犯罪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村官;职务犯罪
一直以来由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中规定村官不是官,所以村官的腐败犯罪起初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直到“小官大贪”案件频发,村官的腐败行为通过司法解释被确定为职务犯罪,才引起社会的关注。2012年,高检院决定部署开展为期两年的查办和预防涉农惠民领域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专项工作。为提高专项治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检察院检察官与安康学院政史系教师对近年来村官职务犯罪的特点与趋势进行实证研究,剖析了村官职务犯罪及其权力监督特征,总结了安康市特别是汉滨区检察院惩罚和预防村官职务犯罪的有益探索,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本地检察院在处理此类问题上的空白。
一、对于“村官”概念的界定
一般来讲,村官是指以村委会主任和村党支部书记为首的农村基层自治组织领导人。村官并非古已有之,法定意义上的“村官”出现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到现在位置,我国的村官数量已超过500万人,他们植根于我国人口最多的农村,其队伍阵容越来越庞大。
学理上所谓村官是指农村行政村政治组织和自治组织的管理人员,包括村党支部委员会和村委会的全体成员,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村“两委”人员。具体有村主任及其他村民委员会成员;村基层党支部书记和其他党委会成员;会计和保管;村民兵连长;村民小组长;上级下派人员(包括下派的村支书和科技员等);村集体管理事务的民事代理人等。
二、村官职务犯罪的现状
1、村官职务犯罪的特点。
小官大案所占比重大;村支书、会计人员涉案众多;贪污贿赂、渎职案件频发;村官自治权和政府委托性权力腐败多;窝案、串案多发趋势明显。①其中,贪污与受贿是职务犯罪中最为突出的两类犯罪。据对安康市查处的职务犯罪统计,贪污罪所占比重呈现出持续下降趋势,而受贿罪则持续上升。但是,在村官职务犯罪中则趋势正相反,虽然受贿犯罪也呈现出增长趋势,但贪污犯罪仍占有很高比重。贪污犯罪比重大,反映了乡村财务管理存在严重问题。
另外,村官滥用职权犯罪比重较公务员滥用职权犯罪高出10.29%,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村官的规范意识较公务员更弱,更容易在利益面前超出职责范围滥用权力。
2、村官职务犯罪多发背后的深层原因
村官并非今天才有,但是如今村官职务犯罪越发严重,究其原因,既有社会道德文化方面的原因,又有犯罪个体自身的原因。从道德文化方面来看,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道德缺失、拜金主义泛滥导致很多人价值取向出现问题。从犯罪个体自身原因来看,部分农村干部受教育程度低,素质偏低,法治观念淡薄是导致其贪赃枉法的主要原因。②具体而言,村官的协助性权力不受监督,对村官的自治性权力监督不力,村官的延伸性权力更无人关注,这是导致村官职务犯罪多发的根本性原因。
三、对预防村官职务犯罪的对策建议
面对村官职务犯罪新形势,汉滨区检察院立足职能,从源头上探索预防涉农职务犯罪的有效途径,形成了一些值得关注的经验。例如,联合政府涉农部门,推动规范管理;建立示范基地,强化警示教育;构架预防网络,构建人民防线等。
村官职务犯罪的根本原因在于对村官手中的权力监督不到位,因此预防村官职务犯罪需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建立四位一体的村官权力监督体系,做好村官权力的分工监督、民主监督、上级监督、自我监督。二是形成村财务和资产的集约化管理,实现对村“三资”(资产、资金、资源)的“三化”管理机制(管理信息化、经营集约化、结构股份化)。三是落实村官职务犯罪“惩防”机制,惩办腐败犯罪要突出一个“严”,根治村官腐败要坚持一个“恒”,积极强化惩防机制建设。③
村官职务犯罪的发展变化,受到宏观政治、经济、文化和微观个体心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村官职务犯罪多发,是我国农村变迁加剧,政府管理跟不上,村民自治不到位,惩防体系未建立的一种反映。从长期看,大力推进村民自治,提高村民自治意识和能力的同时,以“民主与法治”有效防范基层权力失范,才是真正的治本之策。
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三农问题成为目前亟须解决的重大问题,作为中国人口的主要集中地,农村社会发展程度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文明的发展程度。虽然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人口的比例不断降低,但从全国人口结构上看,农村人口仍然占到总人口的80%,所以农村社会能否稳定发展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村官作为农村基层执政者,即担任着政策宣传者的角色,又承担着行政命令执行者的责任,这种双重身份决定了他们是国家权力构成的基础力量。他们的行为关系到新农村建设是否能够顺利进行。然而近些年来,众多新闻媒体对有关村官涉嫌犯罪新闻的报道层出不穷,从这些报道中我们不难看出,基层执政力量如果出现了问题,再好的惠农政策也难以发挥作用。这也说明基层村官职务犯罪问题的解决与否成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作者单位:安康学院)
注:本文为安康学院高层次人才专项项目“‘村官’职务犯罪的防与治(项目编号AYQDRW201221)”的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黄烨:《新时期职务犯罪问题探讨》,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5(3)。
[2]皮艺军:《国外预防职务犯罪对策述评》,人民检察,2001(1)。
[3]陈冬生:《村委会选举中的贿选问题及对策》,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3(5)。
[4]刘建华:《230 万元巨款“买”村官》,三晋聚焦,2003(9)。
[5]李冬明:《如何预防村干部职务犯罪》,农村?农业?农民,2006(4)。
注解
①马建新:《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若干问题研究》,苏州大学 2006 年 9 月论文,第 16 页。
②叶红、杜尚云:《村官犯罪预防》,检察风云,2005(15),第 39 页。
③李鹏飞、陶霞:《“村官”职务犯罪若干问题研究》,乡镇经济,2008(3),第 124 页。
第二篇:对大学生村官的看法
对大学生村官的看法
经中央同意,中央组织部等有关部门决定,从2008年开始,用五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自从大学生“村官”出现,关于这个名词的话题就没有停过,无论是网络、报纸、抑或是新闻媒体对这个词的讨论就没有停止过。日前,经过各级党组织推荐、考核、选拔,又一批大学生来到基层村支两委担任村官,给农村基层组织注入了新鲜血液,带来了新的希望和勃勃生机。对此,我也谈一些自己的一些看法。
村是我国最基层的政权组织单位。村官是直接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层干部。如果将我国党政干部队伍的构成比喻为宝塔,那么处于塔底、数量最大、对新农村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有重大影响的就是村官。村官,职务虽不高,但岗位光荣,责任重大。
大学生当村官是向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大学生当村官是向基层组织建设和政权建设提供血液支持;大学生当村官是培养年轻后备干部的有效途径;大学生当村干部可以缓解就业压力,分流就业岗位;大学生当村官是大学生自身价值的体现。中国的农村社会很复杂,中国的农村现在也很落后,到既复杂又落后的农村当干部,对于大学生而言,不仅是难得的机遇,更是一种历练,这不是站着说话,而是许许多多成功人士的经验之谈。当大学生村官们干出一番成就的时候,就会感知到村干部的经历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就会认识到身的价值。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造就经过基层实践锻炼、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党政干部后备人才,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首先,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能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能够帮助群众掌握致富信息、拓宽致富渠道,做新农村建设的“信息员”;能够为农民群众提供技术服务,做新农村建设的“技术员”;能够通过创业发展带动更多群众走上致富道路,通过自身表率引导群众崇尚文明、弘扬新风,做新农村建设的“引导员”。
其次,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能够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供血液支持。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有利于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注入更多新鲜血液、充实年轻力量,使大学生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和农民发家致富的带头人;有利于优化基层干部队伍的知识、年龄结构,使农村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始终保持旺盛生机和活力;有利于增强村级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使之成为团结带领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坚强战斗堡垒。
其三,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能够为中原崛起提供人才支持。通过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可以改变党政人才的成长模式,优化党政人才的来源结构;可以推动高校毕业生和广大基层干部以新视角审视村情民意,以新理念发展农村经济,以新方法管理农村事务。同时,也能在大学生中树立新的就业理念和就业
价值取向,缓解就业压力,为各类人才成长树立新导向。
其四,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能够为大学生健康成才提供平台支持。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能够让他们认识社会,了解广大农村的基本情况,了解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帮助大家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可以把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和向群众学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执行政策的能力、加快发展的能力、服务群众的能力、依法办事的能力。
大学生当村官这是时代所趋。
在我们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里,每天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而现在的农村也已不是以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传统生活。但我们知道,因为长久以来的“扶城不扶农,帮镇不帮村”政策上的倾斜及体制上的原因,导致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卫生环境等远远不如城市。就农村而言,改变这一现状,就要使城市里的一些优秀东西得到有效嫁接,移植到农村来,而其中有效的方法就是引进人才。大学生作为最能吸收新事物的一个群体,本身就具有很大的优势。让大学生当村官,能够为新农村建设带来一些新的思路,能够把社会上的大势分析明白,从而有利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再者,中国农村大多比较封闭与落后,宗族(派)势力较强,派大学生下去有利于改变当地的“管理结构”,有利于加强与外界的沟通。
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去,是时代的呼唤,农民的期盼,也是党对当代大学生的殷切期望。大学生村官们,努力吧!农村为你们提
供了施展才智的广阔天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艰巨任务期待你们去建功立业。相信你们一定会时刻牢记历史使命,在新的岗位上努力进取、开拓创新、务实重干,干出一番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党和人民、也无愧于自己的业绩来,树立起新时期大学生“村官”的良好形象。
第三篇:谈谈对青少年犯罪的看法
我对青少年犯罪的看法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已成为全社会注目的大事,青少年犯罪不仅人数增多,而且涉及面广,犯罪手段凶残,法律意识淡薄。青少年犯罪不是一个单纯的问题,它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我认为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全社会都应该引起关注,关爱青少年的成长。
从一些媒体上我了解到,很多青少年犯罪大多出于贪利性、享乐性、报复性、模仿性、虚荣心、好奇心或哥儿们义气而产生犯罪动机,且多采用结伙犯罪形式,犯罪时缺少预谋,具有突发性和随意性,往往不计后果。青少年的犯罪从主观上讲是因为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心理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尚未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正确观察社会的意识,容易受到各种不良风气和坏思想的影响。客观上一是受到社会风气的不良影响,二是家庭的因素,有些家长过分溺爱子女,有的任意打骂孩子,使孩子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有的家长很少过问孩子的生活、学习情况,缺乏对孩子的关心,造成孩子心灵上的寂寞,为寻求安慰和刺激而走上犯罪道路。当然也有学校的原因,学校只注重基础知识的教育,缺乏法律常识,道德知识方面的教育。以成绩的好坏来评定一个学生的好坏,对成绩差的学生缺乏管理,甚至不愿管理个别教师由于素质较低,教育时不顾忌青少年的心理承受能力,任意伤害其自尊心,甚至打骂学生,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最终脱离学校,走上犯罪道路。针对上述社会、家庭、学校等方面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我认为应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应该预防或排除产生犯罪的因素,重视青少年犯罪的巨大危害性,抓住青少年的心理特点,社会、家庭、学校齐抓共
管,积极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劳动、热爱学习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他们的法制意识和道德意识。其次,学校要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纪律、有文化、有道德的社会主义新人,对差生多给予指导,要看到他们的长处,教师要经常性地给他们讲理想、讲人生、讲奉献,不能对他们讽刺、挖苦,更不能一发现错误就将他们赶出校门,把隐患留给社会。第三,家庭要担负起预防青少年犯罪的主要责任,常和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或许就会避免许多不该发生的人生悲剧。
总之,我认为全社会都应该关注和关爱青少年的成长,使他们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中充分发挥青少年的优势,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四篇:习近平对“村官”的六点看法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习近平对“村官”的六点看法
“要关心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生活,包括婚恋问题,给他们创造条件扎根基层、实现梦想。”——2014年3月6日,总书记来到广东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回应30岁的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增城市石滩镇沙头村大学生村官冼润霞的“建议”。
原标题:习近平对“村官”的六点看法
【学习小组按】习近平一向十分重视大学生“村官”,他不仅在天津、江苏等地考察时与大学生“村官”亲切交谈,还曾就大学生“村官”问题进行讲话。回复信件、群发短信——这两样虽然让大学生“村官”们有点“意想不到”,却也是一种无比温情的鼓励和鞭策。
习近平给谁回了信?他又群发了什么短信?习近平为什么问大学生村官“情商和智商哪个更重要”?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14年1月28日,习近平给烟台市福山区福新街道垆上居委会大学生村官张广秀复信。
“情商重要还是智商重要?”
——2013年5月14日,习近平在天津参加高校毕业生招聘会,与毕业生、大学生“村官”等座谈时,问大学生“村官”杨代显“村官”工作中“情商”“智商”哪个更重要。会后,杨代显接到电话,他的蓝莓创业项目获得了资金支持,总额超出他的想象。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10年1月,全国百万基层党组织书记和大学生村官收到习近平署名的群发短信。“大学生‘村官’既参加创业带领农民致富,又承担了村里的社会工作,对你们来说是一种很好的锻炼。”
——2009年4月21日,习近平在江苏视察工作,与大学生“村官”任杰谈话了解“基
地+大户+大学生‘村官’+贫困户”创业示范基地运行模式时说。
“大学生村官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是党政机关培养和储备来自工农一线后备人才的重要来源。”
“切实关心大学生村官的成长成才,着力构建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努力使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
“实现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迫切需要一大批密切联系群众、带领农民致富、促进农村稳定的农村基层干部,迫切需要一大批有现代知识、现代思维、现代眼光的优秀青年才俊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村基层是青年学生熟悉当代中国社会、了解中国基本国情的最好课堂,也是我们党培养人才、锻炼人才的重要阵地。”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要认真落实资金保障政策,为大学生‘村官’到农村开展工作提供必要条件。要针对大学生‘村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需要,加强岗位培训和跟踪培养。要投入足够的人力和精力,加强大学生‘村官’的规范管理,认真做好考核和聘期考核,保证大学生‘村官’健康成长。要及时总结、挖掘、宣传大学生‘村官’中的先进典型,为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要通过有关部门和各级党组织的共同努力,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村官’工作,逐步建立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大学生‘村官’队伍。”
——2008年12月22日,习近平主持召开大学生“村官”代表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习近平对大学生”村官”的四点要求
第一,要志存高远、坚定信念,在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第二,要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在与农民群众摸爬滚打的交往中吸取营养、增长智慧。第三,要勇于开拓、大胆实践,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经风雨、长见识、增才干。
第四,要尊重农民、心系群众,在服务农民群众中增进同他们的感情,赢得他们的信任、理解和支持。
第五篇:大学生对青少年犯罪的看法报告
大学生对青少年犯罪的看法报告
主题:大学生对青少年犯罪的看法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 调查方式: 调查人员:
青少年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素质如何,将直接决定着中华民族的命运。但是,当今的社会现状却不得不让我们为祖国的未来担忧,在我国,青少年犯罪从总体上呈现居高不下的局面,而且出现了手段成人化、年龄低龄化、团伙化、高智商化等新特点。
为了探求青少年犯罪呈现的一些特点,我们组利用周末期间“大学生对青少年犯罪的看法”进行了调查。以下是我们组整理的一些观点,希望能为社会预防青少年犯罪尽点绵薄之力。
一、调查过程
(一)青少年犯罪的特点
1.青少年犯罪呈上升趋势,且年龄前移。
对青少年犯罪,国内权威观点认为:青少年犯罪率高,犯罪性质日趋严重,犯罪类型复杂性和犯罪动机恶劣性;团伙犯罪突发;中小学生流失犯罪不断增多,犯罪向低龄化发展;青少年重新犯罪率上升;犯罪手段成人化、智能化等。我市近年来,青少年犯罪逐步呈现以上趋势。
2.青少年违法犯罪以侵财犯罪为主,盗窃、抢劫等居高不下。
由于青少年没有劳动收入,又贪图生活享乐,任意挥霍,故青少年犯罪中仍以侵财犯罪为主。从调查看,青少年犯罪的多发类型主要有:盗窃、抢劫、抢夺、伤害、敲诈、强奸等。当前,受社会上一部分人“潇洒”消费、超前消费等观念的影响,部分青少年产生了强烈的或畸形的物质欲望,盲目追求享乐,当通过正当渠道不能满足其欲望时,往往是通过盗窃、抢劫等不正当途径来获取。
3.文化素质不高
青少年犯罪者的文化素质不高,大部分为中低等文化程度。青少年犯罪中,大都接受文化教育少,好多人小学期间就辍学,甚至就没上过学,初中及以下文盲、半文盲占90%以上。
4.家庭环境对违法犯罪有重大影响。
不良的家庭环境则会导致子女的人格发育不健全,成为青少年犯罪的客观因素。不健康家庭中,有的父母离异或早亡;有的父母关系一般或较差、家庭关系不和睦;有的家庭其他成员是罪犯,或者行为品德不端以及酗酒;有的父母态度专横、溺爱过度或者过分干涉;有的家庭父母失业、家庭收入低,生活贫困。离婚率的增长使相当一部分青少年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由于缺乏家庭温暖,会在不同程度上扭曲他们的人格和行为,他们或者被坏人引诱误入歧途,或者内心对社会不满而产生报复社会的心理并走向犯罪,或者因受继父(母)歧视而流入社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恶劣的家庭环境和不称职的父母是导致孩子犯罪的直接原因。
(二)自身原因
1.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青少年自身素质的好坏是决定其是否违法犯罪的关键。一些青少年自身素质不高,抵御能力差。其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健全,存在游手好闲、惹事生非等不良嗜好和品行,自身性格的缺陷,心理的不成熟,以及自身生活的需要、人格尊严得不到满足,加上法律观念的缺乏等等,一旦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刺激,很容易走向犯罪的道路。
2.学校教育体制存在缺陷
学校是培养青少年的重要场所,教育是主导力量。然而,在我们的学校教育工作中,学校、老师为了成绩、为了升学率,存在着注重抓学生的知识学习、忽视思想品德教育的倾向。少数教师对犯错误的学生动辄训斥、挖苦、强制采取惩罚,严重地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们产生对立情绪。个别学校干脆把犯了错误的学生赶出校门,放弃学校的教育责任,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社会上的不良影响,这些都给学生的品德不良发展留下了重大隐患。
3.家庭原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青少年的成长受家庭的影响十分巨大。然而调查显示,近年来随着中国的离婚率逐年上升,单亲家庭也越来越多,父母离异后对孩子缺少关爱,有的家长觉得内疚因此从小娇惯纵容孩子,而有的家长不负责任对其放任自流,支离破碎的家庭关系给孩子蒙上了沉痛的心理阴影,让孩子很难再相信他人,养成其自我、叛逆的性格。有的家长工作太忙,或者外出打工,平日很少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进行照顾和监督,由于缺少关爱和照看,孩子很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青年的影响和诱导,并跟随其抽烟、打架甚至吸毒,最终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
4.社会原因
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对青少年的影响是不能忽视的,尤其是随着网络的普及,许多充斥着大量的封建迷信、凶杀暴力、淫秽色情及其它不健康内容的视频、书籍和音像制品等腐蚀着青少年的思想。一些营业性的歌舞厅、网吧等娱乐场所,非法接纳未成年人进入,致使一些青少年沉迷堕落,甚至为此逃学旷课。另外,腐败现象对当代青少年的影响越来越显著。以权谋私、贪污受贿和走后门拉关系,使一些青少年也耳濡目染,导致一些“富二代”、“官二代”仰仗自己父母有权优势,便肆无忌惮、为所欲为。除此之外,带有黑社会性质的一些组织、个人也常常诱导青少年误入歧途。一些青少年跟着社会上所谓的“大哥”,整天不务正业、打架斗殴,甚至学会坑蒙拐骗,最终很容易发展成为集体犯罪。
5.法律原因
《中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营业性舞厅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有关主管部门和经营者应当采取措施,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严禁任何组织和个人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传播淫秽、暴力、凶杀、恐怖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而事实上,许多利欲熏心的老板仍然知法犯法,任由未成年人出入网吧、游戏厅等场所。有的司法部门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另外国家还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已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家长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正是由于法律对未成年人的过分包容,导致他们做事肆无忌惮、不负责任,即便是违法犯罪也不会受到刑事处罚。有的“黑帮”正是利用法律这一漏洞,雇佣培养未成年人作为“打手”,甚至让他们去抢劫、杀人。
(三)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对策
青少年犯罪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关注,只有多方配合、形成合力,打击和预防并重才能有效地进行综合治理、标本兼治。
1、青少年自身要加强防御措施
要有效的进行预防和控制青少年违法犯罪,对青少年本身来说应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提高自己辨别是非,抵御外界感染和诱惑的能力,学会去控制自己,不要感情用事。青少年还应该努力去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了解和学习法律法规,在学习中增长见识,提升自己。这样,他们就有了充实的课余文化生活,不会整天无所事事的闲逛、打架或斗殴。青少年自身素质的提高和预防措施的加强,是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根本之路。
2、改善家庭教育环境
家庭教育是人的一生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对青少年的成长与人格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要努力营造家庭教育的良好氛围。作为家长,首先,要改变教育孩子的错误观念,要多与孩子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还要多同学校联系,了解孩子们在学校的具体情况。这样,就可以及时发现孩子们身上所存在的问题,并想办法去解决。同时,家长们既不能过于溺爱孩子对他们放纵不管;也不能以粗暴的方式教育孩子,避免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其次,家长要提高自身的素质,优化家庭环境。家长在家中要起好榜样示范的作用,自己应该以身作则不要将不好的习惯带回家,不要在家里吵闹,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要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优秀的家长和优良的家庭环境,会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最后,家长要加大对孩子的监护力度,多关心孩子们的言行举止,以及他们的心理动向,多抽出一些时间去陪伴关心孩子。孩子需要家长的陪伴与关心,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这样就不易产生孤僻的性格,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有积极影响。
3、学校应切实负起责任
学校是家庭的延伸,在对青少年进行教育、预防青少年犯罪、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加强对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和控制教育。学校和家长应加强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时刻把握住他们的思想脉搏,经常性地进行法制教育,以提高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还要有意识地磨炼他们的心理素质,让他们进行健康有益的活动来充实自己。
4、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社会应该为青少年提供健康向上的学习、生活环境。预防和控制青少年违法犯罪应动员社会力量,形成合力,为青少年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1)对于少数地方文化市场屡禁不止的黄、赌、毒现象,应当坚持不懈地进行严厉整顿,加强执法监管。对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的的犯罪分子应加大打击力度,不断净化青少年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2)要大力宣传和弘扬积极正面的先进事件,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大张旗鼓的宣传有
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文化,推进青少年的思想建设,改良社会风气。
3)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健全、完善的法制,是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有力保障,有关执法机关和职能部门应在完善的法制体系下规范高效、以人为本地做好对青少年的批评教育工作。
二、收获
1.通过本次调查我们认为要增强对失足青少年的关注度,加强对他们的帮助工作。社会各方面都真诚地关心违法犯罪的青少年,在他们违法犯罪后,不能对他们弃之不理。要将着眼点放在对他们的感化、挽救上,只有主动去关心、爱护他们,才能使他们早日回归家庭,成为社会的正常一员。
2.我们坚信,有我们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有我们党的深切关怀,有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有各行各业采取的综合治理,青少年发展的社会环境一定能够进一步得到优化,处于困境中的青少年一定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