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劳动保障自评
劳动保障诚信自我评价报告
今年是***化工有限公司全面发展的战略转折期。这一年,我们围绕中心抓核心,突出创新求发展,完善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形成了科学、合理的现代企业运行机制,公司战略转型的目标已基本实现,企业的各项工作都得到显著提升。现结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2010年度劳动保障工作相关要求,对劳动保障相关工作自我评价如下:
一、2010年度劳动保障工作情况
2010年,公司劳动保障工作在县区劳动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共建和谐”重要思想为指针,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劳动保障工作成效初显。一年来,积极支持就业和再就业,深入开展企业内部培训,切实维护员工权益,有效开展社会保险等工作,为园区经济建设、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回顾一年来的劳动保障工作,主要得益以下几方面工作的持续开展:
㈠、就业再就业工作成效明显。2010年,我们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挖掘和开发就业岗位,积极支持政府的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开展。年初,我们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和用工特点,通过多种内部政策充分调动他们吸纳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就业的积极性,同时,还针对“4050”人员多渠道、多途径的增加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
㈡、企业内部培训工作卓有成效。对进入企业的人员,我们针对其思想状况、个人素质及家庭现状等情况,及时的与其进行一对一沟通,排除其顾虑、化解其思想障碍和心理包袱,并帮助其重新规划自己未来。同时,我们还根据其个人情况,有针对性的给予其劳动技能和文化素质上的重点培训,帮助其尽快适应岗位要求并能拥有一技之长。多年来,我们企业内部完善的二级培训体系的作用逐步得到了发挥,培养出了一大批管理精英、经营骨干、生产能手,有近50人获得了职称、职业技能的培训和鉴定。企业现有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的人才82人。
㈢、社会保险工作切实可行。为切实将社会保险工作做到实处,做出成效来。2010年,我们对企业内部员工劳动身份、劳动关系、劳动现状等问题进行了一次及时、详细、全面的摸底和登记。统计出企业内部劳动用工存在以下三种情况:一是已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下岗失业人员;二是实习生和学徒工;三是在个私、民营企业和有关社会从业人员(一直不能购买社会保险)。为此,针对以上三种用人情况,我们从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及解决员工后顾之忧的角度出发,结合社会保险相关规定及我区实际情况等,对以上人员分别采取给予参加社会保险、发放社会保险补助等形式,切实做到应保尽保,也使社会保险的保健作用在企业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感显著加强,企业员工的一些顾虑、思想障碍等都迎刃而解。
㈣、劳动者权益依法保障。公司自成立以来,就注重一流的员工素质和一流的企业管理,“以流程管事、以制度管人”的理念已深入人心,早已形成了一整套完备的企业管理制度,尤其是在劳动保障方面,我们严格按《劳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严把人员的进入关,精心做好人员引进的每个环节工作,对引进的每个人员我们都对其进行严格和科学的面试测评,并与其签订劳动合同、保密合同等,确保员工的劳动条件、劳动强度、劳动时间、劳动保护、劳动福利、劳动安全等符合国家规定及企业要求。特别是公司自成立以来,从上到下约定俗成了一条强制规定要求,无论各成员企业及项目的盈利状况如何,都要确保员工的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多年来,公司从未拖欠克扣过员工一分钱工资,更没有发生过员工维权“上访”的事,员工在企业都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信任,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员工的团队意识独树一帜,企业效益也因此年年上台阶。
二、完成工作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㈠、充分依靠县区两级劳动部门。在企业的实际工作中,我们始终把落实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作为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始终及时和高效的与县区两级劳动部门保持沟通,不断挖掘和开发就业岗位,利用劳动部门的相关资源拓宽和促进再就业工作,并以再就业政策积极引导就业;
㈡、突出重点,狠抓落实。针对每年的劳动状况及媒体报道的难点、热点及焦点问题等,我们都进行认真对照,突出重点环节,严格防范,自查落实,决不在这方面存有半点侥幸心理,从而确保企业劳动保障工作开展的合情、合法、合理;
㈢、重视员工的岗前培训和个人发展。对进入企业的每个员工,我们都加大培训投资,切实将培训作为员工的福利,并对每个人的生存和个人发展负责,提高其生存技能和职业专长,确保其能适应社会发展;
㈣、尊重人、关心人,挖掘每个人的潜力。“三人行,必有我师”。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充分考虑每个人的优势和特长,充分尊重每个人,把每个人都当作企业拥有的资源,并在工作上支持和帮助,生活上关心和帮扶,事业上成就其舞台和空间,从而使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都得到了极大地发挥。
三、2011年劳动保障工作计划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全面提升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劳动保障工作对全区经济的贡献和企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在总结成绩的同时,对存在的不足和疏忽之处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在2011年度工作中切实加以落实:
㈠、深入开展劳动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在企业全面开展劳动普法宣传教育活动是切实提高劳动者维权意识和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企业依法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为此,我们要高度重视,采取多种方式方法全面发动,确保该项工作开展得卓有成效;
㈡、积极参与“劳动保障信用等级”的评定活动。实行劳动保障信用等级评价制度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法制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建立用人单位在劳动用工方面自我规范、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的一种有效管理机制。这对于规范劳动保障执法机构依法行政,用人单位合法用工,劳动者依法维权,维护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㈢、进一步做好员工培训工作。在做好新人员岗前培训的同时,我们将加大投入,提升培训层次、培训质量和培训的针对性,以努力造就:一支站得高、看得远的决策队伍;一支懂经营、善管理的经营管理队伍;一支拉得出、打得响的员工队伍;
㈣、努力增加就业岗位。在实际工作,我们将坚持“以企业发展促劳动就业、以劳动就业促企业发展”的方针,把扩大就业、增加就业岗位作为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去努力实现;
㈤、继续巩固和提升劳动保障工作中的亮点。2011年,我们将充分争取劳动部门的支持和帮助,充分发挥劳动部门的服务平台作用,在巩固去年工作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劳动保障体系,把各项新的举措及时落到实处,努力实现劳动保障工作日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总之,做好2011年度劳动保障工作,责任重大,任务繁重。为此,我们必须要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县区两级劳动保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切实增强做好2011年劳动保障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同心同德,扎实苦干,全面完成2011年的劳动保障工作任务,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化工有限公司 二〇一〇年十月二十日
第二篇:全县住房保障工作自评报告
全县2018年住房保障工作自评报告
根据xx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开展2018年全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危房改造、老旧小区整治改造和农村环境“三大革命”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建村发[2018]号)部署和要求,我局对照《2018年xx市住房保障绩效考核评价办法》和《2018年xx市住房保障绩效考核评分细则》,对我县2018住房保障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了认真自评。现将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今年市下达我县棚户区改造项目5个,改造住房xx户(套);
基本建成保障性住房xx套,其中:棚户区改造基本建成xx套,公租房基本建成xx套;
政府投资公租房分配xx套。
(一)开工任务完成情况。为有效推进棚户区改造工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将棚户区改造列为县重点工程实施任务,实行月调度、季考核,考核结果作为部门年终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在实施过程中,我县创新工作模式,委托社会专业机构提供政府购买棚改服务,全程参与棚户区入户调查摸底、征询居民改造意愿、开展棚改政策宣传、办理房屋征收及搬迁拆除等事务,有效缓解了行政力量不足,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鼓励棚户区居民改造积极性,制定了一系列优惠奖励政策,尽量让棚户区居民得到最大实惠。通过以上举措,我县今年棚户区改造工作进展顺利,截止6月底完成货币化征收安置xx户,开工率达xx%;
截止8月底完成货币化征收安置xx户,开工率达xx%,提前并超额完成了目标任务。
(二)公租房基本建成和分配任务完成情况。为加快公租房建设分配工作进度,确保完成工作目标任务,县政府于今年5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公租房建设和分配工作的通知》(xx政办秘[2018]xx号),分解落实了公租房基本建成和分配入住任务,制定了工作进度时间表和路线图。经过县主管部门、经济开发区和有关乡镇的共同努力,截止9月底,已完成保障性住房基本建成xx套,其中:棚户区改造基本建成xx套,公租房基本建成xx套,基本建成完成率占目标任务的xx%。
截止12月中旬,已完成公租房分配xx套,占目标任务的137.33%,其中:完成政府投资公租房分配xx套,占目标任务的100%。累计完成公租房分配8950套,占历年开工总套数xx套的xx%。
(三)新增租赁补贴任务完成情况。在加快保障性住房实物配租的同时,对符合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条件的家庭实行租赁补贴动态保障,共计发放租赁补贴411户计809人,发放租赁补贴金额69.71万元,做到了应保尽保。
本项自评得分40分
二、重点工作落实情况
(一)棚改安置房开工三年以上未竣工交付问题整改进展情况。根据省、市主管部门的有关部署和要求,我县对历年棚改项目进行了全面梳理,棚改安置房开工三年以上项目均已竣工交付,未列入省、市督查和巡查结果问题通报。
(二)试点发行棚改专项债劵情况。根据县政府的安排和要求,今年10月上旬县房管局会同财政局向上级财政主管部门申报2019年发行棚改专项债劵2亿元,财政部门建立了棚改专项债项目库;
根据11月27日市住建委召开的全市保障性安居工程调研督查会议要求,为做好棚改项目的规划期限、投资计划、收益和融资工作,我县委托社会专业机构编制了2019年棚改项目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
(三)申请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支持的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基础设施项目进展情况。我县2018年申请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基础设施项目3个,总投资265.6万元,共计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203万元,各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如下:思源学校公租房配套基础设施项目与主体工程同步规划同步施工;头陀镇公租房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已完工,投资完成率100%;姚河乡公租房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已完工,投资完成率100%。未发生弄虚作假、虚报、多报等骗取资金行为。
(四)积极开展公租房竣工交付和集中分配工作。进一步加快公租房竣工交付工作力度,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县政府于今年8月印发了《xx县公共租赁住房集中配租实施方案》(xx政办[2018]95号),将城镇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新就业职工、进城落户农民和环卫、公交较艰苦行业住房困难家庭等纳入公租房保障范围。截止12月中旬,政府投资公租房累计开工7394套,累计竣工分配7394套,分配率达100%。
(五)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整改情况。2017年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指出:在住房保障分配管理中,殷书秀、程胜娥和储满红3户,因家庭经济条件或住房条件得到改善不再符合保障房配租条件,按动态管理应予退出。县房管局已于2018年2月作出决定,及时取消了殷书秀、程胜娥、储满红3户公租房实物配租资格,并收回其租住的公租房房源,对收回的房源重新按程序进行分配,审计指出的问题已整改落实到位。
(六)保障性安居工程季度督查情况。今年省、市督查组领导今年亲临我县进行了三轮专项巡查,督查涵盖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开工和基本建成情况、公租房竣工交付和分配情况和跟踪审计问题整改情况。督查未发现存在突出问题,督查组领导对我县棚户区改造开工进度给予了充分肯定。
本项自评得分35分
三、基础管理情况
(一)信息公开及信息系统应用情况。建立住房保障信息公开制度,加强信息系统应用管理。按照省住建厅关于住房保障信息公开工作的有关要求,在县政府网站和局域网及时向社会公开了棚户区改造、公租房建设分配、住房租赁补贴等所有应公开的信息,信息公开做到内容真实完整,切实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及时录入、更新数据信息,实行动态管理,并按程序进行审核审批,未出现数据与实际不符情况,真实反映了各项工作进展。
{c}(二){c}项目管理情况。建立了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库,督促项目单位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协调解决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要求项目单位及时办理工程竣工验收手续,制定分配工作方案;
实行项目动态管理,及时上报工程建设和分配进展。
严把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关。根据省住建厅《安徽省保障性住房工程建设质量管理规定》和《关于进一步强化管理全面提高全省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的通知》的要求,我县从规划设计、施工建设、竣工验收等环节,严把质量安全关,严格项目管理责任制,严格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度,落实“六制”管理,实行项目全过程监管,加强施工现场管理,通过对各项目派出驻地代表和不定期开展质量和安全检查等手段,确保质量安全监管常态化,实现了安全零事故、质量零事故的目标。
{c}(三){c}棚户区改造政策落实情况。省住建厅、财政厅今年下达我县棚户区改造中央和省级财政补助资金2850万元并按照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资金管理规定,已及时全额拨付县城投公司,用于支付本棚户区改造房屋征收货币化安置补偿款;
县城投公司申请到位棚改专项贷款3亿元,确保了本棚改资金需求。
建立健全了中央财政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资金申报工作制度,未发生骗取中央财政专项补助资金行为。
严格执行税费减免政策,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中,有关部门按规定免收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等,减半收取各项经营性收费,对廉租住房经营管理免征有关费税。
本项自评得分15分
四、绩效评价情况
(一)改革创新推进情况。强化公租房分配与管理,简化公租房申请手续,优化审核审批流程,实施梯度精准保障,保障对象已拓展到环卫、公交等较艰苦行业住房困难家庭。
建立完善公租房运营机制。政府投资建设的保障性住房,县住房保障部门委托县物业管理服务中心负责运营管理,具体负责选聘物业企业、租赁管理、房屋维护等日常服务性工作。
在实施棚户区改造工作中,为更好满足棚户区居民多样化居住需求,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县政府于今年4月印发了《关于调整棚户区改造补偿安置有关政策的通知》(xx政秘[2018]66号),进一步完善了棚改补偿安置政策,一是允许房票购买二手住房,取消原规定房票只能选购商品住房的规定;
二是分配使用期限由半年延长至一年;
三是货币补偿应安置面积比例由原规定1:1提高到1:1.1-1:1.2;
三是规定在建设用地招拍挂时,将配建安置房作为土地出让条件之一,新建商品房项目须配建一定比例的安置房,政府以固定价回购用于搬迁户安置。通过棚改政策调整,我县棚户区改造于8月份提前并超额完成了目标任务。
(二)工作成效情况。我县住房保障工作因工作进展较快,工作成绩较突出,多次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在人民网、市民生工程网和县电视台民生工程栏目等主要报刊媒体上,广泛宣传报道我县棚户区改造工作做法及成效。
(三)廉政风险防控情况。强化住房保障廉政风险防控,对照住房保障工作职责,梳理住房保障业务流程、权力运行程序,认真排查廉政风险点,签订了廉政承诺书。在保障性住房分配环节中,实行纪检监察部门全过程监督,重点预防保障性分配不公,同时建立投诉举报制度,公开举报电话,在醒目位置悬挂举报箱,畅通了举报投诉渠道。住房保障工作人员做到了办事公道、清正廉洁,无违规违纪行为发生。
(四)群众满意度情况。在住房保障管理和服务中,设立了对外服务窗口,积极主动提供规范、便捷、高效、统一的便民服务,将有关政策规定、办理程序、服务电话等进行公开,及时答复、解决服务对象的诉求,最大限度的方便群众办事,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广大服务对象的普通好评。
本项自评得分10分。
综上所述,我县2018年住房保障工作组织实施力度进一步加大,政策落实到位,项目管理严格,日常管理和工作程序规范,各项目标任务全面超额完成。
自评总得分100分。
特此报告
xx县房地产管理局
2018年12月19日
第三篇:劳动保障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劳动者与企业之间的一些矛盾也越发尖锐。诸如频频见报的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工资问题、劳动者工伤无处索要费用问题等等,这些都昭示着我国企业目前劳动用工不规范,保障问题不到位的问题。那么,目前我国企业在劳动保障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都是什么呢?下面我和大家分享我所搜集和了解到的一些情况。
目前我国企业劳动保障主要存在以下这六个方面的问题,正是这些问题阻碍了我国劳动保障事业整体建设的发展。
一是劳动合同签订率低。个体工商户和私营、股份制企业为了转嫁风险,更多的获取劳动者的剩余价值,不签订劳动合同的现象普遍存在。网上资料显示,个体工商户和私营、股份制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仅为25%。
二是社会保险覆盖面窄,但是效率低。一些企业,特别是个体私营企业职工大都没有参加社会保险,甚至一些较大型的股份制企业为了不缴或者少缴社会保险费,不给职工参保,或只给少数职工参保。规模较小的非公有制企业参加社会保险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对社会保险认识不到位,参保意识不强;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不愿参加社会保险;部分劳动者只顾眼前利益,参保积极性不高,或因担心“上了保险,丢了饭碗”而不能主动维权;劳动保障监察力量相对薄弱,缺乏强制措施,监管难以到位;相关职能部门交叉管理,难以形成有效的监管体制。
三是用人单位恶意拖欠劳动者工资现象严重。恶意拖欠劳动者工资行为主要集中在建筑、餐饮和娱乐等行业。尤为严重的是建筑行业,由于准入制度不严格和不完善,一些无资质承包者进入施工市场,农民工未经合法职业介绍机构介绍,而是通过亲属、朋友介绍进入建筑工地务工,不签订劳动合同,工程完工后,农民工和建筑队自行解散,造成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调查时证人无处可寻,证物无从核实,给追讨农民工工资造成了很大困难。四是职业中介市场管理混乱。职业中介机构无合法证照经营现象严重,营利性职业中介机构及从事职业中介活动的单位大多数未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批,专职工作人员不具备相应职业资格,存在超标准收费等现象;没有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个别企业对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置若罔闻,打着政府保护的旗号,招工不签合同,不参保、不执行最低工资标准、企业经营者拒绝劳动保障法执法人员的检查。
五是劳动保障法法律意识淡薄。在这次监督检查中发现,以往宣传、检查工作大多数针对国有及其股份制等企业和事业单位,而针对城市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和乡镇企业的宣传较少,涉及面窄。
六是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不到位,导致监察问题比较突出。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体制不顺严重制约保障监察工作;“监察难,难监察”的思想误区,影响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开展;企业对劳动监察的抵触情绪较大;监察缺少强制措施;管理重叠等方面。这些问题都严重的影响了监察工作的开展。
针对以上在当下企业劳动保障中存在的问题,我有以下几点粗俗的应对对策:
一、加强劳动保障方面的立法。
通过国家立法这种强制性措施规范企业劳动保障方面的行为,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为劳动者维权提供法律保障。
二、做好劳动监察工作
1、注重组织建设,理顺体制加快建立健全劳动保障监察组织机构。考虑一线工作人员的实际,加强一线监察员的配置。明确省、地、县的管辖权,各级监察管辖是按属地、按级别,或者授权管辖,避免交叉执法,重复执法。;
2、加强部门间的协调,促进监察工作的开展;
劳动监察工作涉及面广,复杂多变,仅靠劳动监察部门的力量,不可能取得好效果,要取得相关执法部门的支持,加强与法院、公安、安全、招商、工会、妇联、工商、税务、卫生、城建等部门的协调,坚持多沟通,多联系,多配合,使各部门在工作中增加理解,相互配合,充分发挥多职能部门的作用,推动劳动保障监察工作。
3、加强经济法制建设,赋予劳动监察相应的权力;
赋予劳动监察部门查封、扣押、冻解账户,没收违法所得等职权改变劳动监察执法弱、执法难的问题。
4、务实基础,打造一支过硬的劳动保障监察队伍。
基础工作是做好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监察员队伍建设是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基础。打造一支过硬的监察队伍,监察员的素质尤为重要,能否完成劳动监察任务,不仅取决于数量,更主要取决于质量
三、充分利用舆论作用
1、一方面通过舆论作用对劳动者维权予以鼓励,使广大劳动者可以明白和体会在劳动中获取相应的保障是自己的权力,是可以得到支持的,应该积极争取,不要畏惧企业的强权。
2、另一方面通过舆论作用谴责那些侵害劳动者权力的企业,使那些企业可以碍于舆论压力,为了自己企业的信誉和形象着想,主动强对劳动者的劳动保障。
劳动保障工作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根本,所以希望取得相应部门的关注和重视,以期早日解决劳动保障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篇:劳动保障
1、劳动关系、劳务关系的区别:
1)双方当事人及其关系不同。劳动关系的当事人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用人单位;劳务关系的当事人一方或双方既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其他组织,还可以是自然人。
2)劳动风险责任承担不同。作为劳动关系当事人一方的用人单位组织劳动,享有劳动支配权,因而有义务承担劳动风险责任;而劳务提供者风险自担。
3)劳动报酬支付方式不同。基于劳动关系发生的劳动报酬,其支付方式特定化为一种持续的、定期的支付;基于劳务关系发生的劳动报酬是劳务费,其支付方式一般为一次性劳务价格支付。
4)劳动过程中的关注点与要求不同。劳务提供方应当向劳务接受方提供的是劳务行为的物化或非物化成果,在此接受方关注的是劳动成果。而劳动关系强调的是劳动过程和劳动条件。
2、我国政府就业促进的法定职责
1)建立就业促进工作协调机制;2)建立就业工作目标责任机制;3)制定实施有利于就业的经济和社会政策;4)推进公平就业;5)加强就业服务和管理;6)大力开展职业培训;7)建立健全失业保险制度;8)开展就业和失业调查统计工作;9)发挥社会各方面就业促进的作用。
3、政府就业促进的主要措施
1)建立较完整的就业促进的政策支持体系:实行有利于就业促进的产业政策,实行有利于就业促进的财产政策,实行有利于就业促进的税收政策,实行有利于就业促进的金融政策,实行统筹就业政策,实行有利于灵活就业的劳动和社会保险政策,实行失业保险就业促进政策。
2)维护公平就业:政府维护公平就业的责任,规范用人单位和职业中介机构的行为,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劳动权利,保障残疾人的劳动权利,保障传染病病原携带者的权利,保障进城就业的农村劳动者的平等就要权,劳动者受到就业歧视时的法律救济途径。
3)加强就业服务和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在发展人力资源市场方面的职责,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规范对职业中介机构的管理,建立失业预警制度,开展就业和失业调查统计工作。
4)大力发展就业职业教育和开展职业培训
5)实施就业援助
第五篇:劳动保障
一.1.劳动法的调整对象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公务员和比照实行公务员制度的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以及农村劳动者,现役军人和家庭保姆等不适用劳动法。2.(1)合同的主体不同
劳动合同的主体一方必然是单个劳动者,即自然人,另一方是用人单位。而集体合同的主体一方形式上是工会或者是由劳动者推举的代表,实际上是全体劳动者,即职工一方;另一方是用人单位。在行业性或地区性的集体合同中,一方是某一行业或区域的劳动者,另一方是某一个行业或地区内的用人单位。
(2)合同的内容不同
劳动合同的内容应符合《劳动合同法》上规定的必备条款,主要规定劳动者个人与用人单位的权利与义务;而相形之下,集体合同的内容则比较灵活,其内容很多取决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协商的结果,既可以涉及劳动关系的各个方面,也可以只涉及劳动关系的一个或者几个方面,如可以仅就劳动报酬或者劳动条件订立集体合同。
(3)合同的法律效力不同
劳动合同与集体合同对用人单位的约束力是相同的,但对劳动者来说,劳动合同只约束劳动者本人,而集体合同则对签订集体合同的全体劳动者有效,且集体合同的效力要高于劳动合同。如《劳动合同法》在第55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中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
县级以下区域内,建筑业、采矿业、餐饮服务业等行业可以由工会与企业方面代表订立行业性集体合同,或者订立区域性集体合同。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合同对当地本行业、本区域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具有约束力。
(4)合同的订立程序不同
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订立程序不同:劳动合同经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而集体合同的订立在程序上要严格得多,如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集体合同签订后应当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15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5)合同的期限不同
劳动合同的期限有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以完成一定任务为期限三种类型,而集体合同一般都是有固定期限的。
3.《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代通知金)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4.经过近20年的艰苦努力,我国初步形成了以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社会保障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养老保险。我国现已基本形成以基本
养老保险为核心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框架。按现行制度规定,保险费用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共同承担,用人单位缴费比例一般不得超过工资总额的20%;职工个人缴费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全部进入个人账户;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由本人按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18%左右缴费。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个人缴费累计满15年的,退休后可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失业保险。我国的失业保险通过国家立法强制实施,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保险费。建立失业保险基金。单位缴费比例为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2%,职工个人为本人工资收入的1%。在失业保险基金入不敷出时,财政给予必要补贴。医疗保险。1998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确定了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政策框架,奠定了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基础。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引入医疗费用由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的分担机制和个人账户的约束机制,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覆盖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并实行属地管理。
二.
在劳动关系中,劳动者相对于用人单位而言始终处于弱势地位,从保护劳动者权益出发,法律赋予了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我国劳动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本法对此项权利也做了规定。从而以立法的形式原则性规定了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这样有利于劳动者根据自身的能力、特长、志趣爱好 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职业,充分发挥劳动者自身潜能,从而有利于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劳动者在行使解除劳动合同权利的同时必须遵守法定的程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遵守解除预告期
规定劳动合同的解除预告期是各国劳动立法的通行做法。劳动者在享有解除劳动合同自主权的同时,也应当遵守解除合同预告期,即应当提前三十天通知用人单位才能有效,也就是说劳动者在书面通知用人单位后还应继续工作至少三十天,这样便于用人单位及时安排人员接替其工作,保持劳动过程的连续性,确保正常的工作秩序,避免因解除劳动合同影响企
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给用人单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同时,这样也使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合法化。否则,将会构成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而将可能承担赔偿责任。
二、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无论是劳动者还是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都必须以书面形式告知对方。因为这一时间的确定直接关系到解除预告期的起算时间,也关系到劳动者的工资等利益,所以必须采用慎重的方式来表达。
本条还对劳动者在试用期内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做了规定。试用期既是用人单位对新招收职工各方面的情况进行考察的期限,看劳动者是否具备录用条件,也是新招收职工用以考察用人单位的劳动条件、劳动报酬是否符合劳动合同规定的选择期限。在试用期内,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处于一种不确定状态,劳动者对是否与用人单位建立正式的劳动关系仍有选择的权利。为此,劳动者在试用期内,发现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与订立劳动合同时所介绍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或者发现自己不适于从事该工种工作,以及存在其他不能履行劳动合同的情况,劳动者无须任何理由,可以通知用人单位予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应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以便用人单位安排人员接替其工作。
如果劳动者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还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可以不给付经济补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