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武侯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简报(第2期
武侯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简报
(第2期)
武侯区综治办编
2011年9月26日
养护一体
双轨并行
着力构建新型养老院
——簇锦街道探索创新铁佛养老院服务管理的经验做法
2010年以来,簇锦街道办事处在实施农民集中居住区安置管理过程中,依托优质社区卫生服务资源,探索创办了集养老与护理于一体、公益与市场兼顾,充分满足供养老人多元化服务需求的综合性养老机构——铁佛养老院,使全区涉农区域的“五保”老人在此安度晚年。近年来,街道办事处十分注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指导思想,探索“养护一体,双轨并行”的服务模式,秉承“关爱老人,从心做起”的服务理念,践行“老人满意、家属满意、社会满意”的服务承诺,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促进了和谐社会、宜居武侯建设。9月23日,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邓
全忠同志到铁佛养老院检查指导工作时给予了充分肯定。
一、依托卫生资源创新办院模式
街道办事处利用养老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同步规划、比邻而建的有利条件,在区卫生局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将铁佛养老院委托给同处一个大院的簇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实行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兼任养老院院长,中心部分医护人员兼职养老院的管理和医护工作,从而实现资源共享、管理统筹、核算独立。采取养护一体、双轨并行,公益与市场兼顾的办法,由政府全额承担入住“五保”老人的费用,同时将部分床位面向社会开放,收取一定费用,既体现了公益性,又体现了社会效益。
二、突出医疗护理提升养老水平
卫生服务中心和养老院推行一体化建设模式,使入住老人享受到了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医疗、护理服务,确保了老人们的身心健康。目前,养老院给入院老人建立了健康及诊疗档案;医护人员每天早晚各例行查房一次,动态掌握老人健康状况,普通疾病及时诊治,若需住院治疗则通过“双向转诊”绿色通道转入相应医院;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老人均纳入社区慢性病管理并定期有针对性的开展一些心理咨询活动,让老人保持心情舒畅,消除孤独心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针对养老院的老人开展了健康教育、康复训练、养生指导等多样化的健康服务。保健医生根据老人健康状况,科学制定食谱,合理搭配
膳食,保证营养需求。
三、坚持开放理念延伸服务范围
养老院在做好入住老人养护工作的同时,坚持开放理念,依托良好的硬件设施和公共卫生资源,积极开展面向辖区居民特别是弱势群体的“爱心”服务,如面向智障残疾人开办“阳光家园”工疗站,培训他们的生活技能,减轻他们的家庭负担。还面向散居的“三无”老人、“空巢”老人开办了“爱心食堂”,搭建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沟通交流的平台,促进老人的身心健康,延伸了服务范围,丰富了服务内涵,更体现了共创共享。
四、勇于探索创新特色效果明显
铁佛养老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探索实践,给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带来了新的尝试:一是整合多方资源,降低运行成本,提高了社会效益。二是起居与医学护理照顾并重,提高了入住老人的生活质量。三是提升了社区卫生服务内涵,关怀社区弱势群体,体现政府的关怀与保障,推进了民生工程完善。四是在政府主管部门指导下,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领办公益性养老院,是“商务高地〃宜居武侯”全域发展的有效尝试,对和谐社会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五是建立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资金保障与服务提供相匹配,无偿、低偿和有偿服务相结合,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公众互助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有效的深化了共创共享实践,推动了社会管理创新。
报:守成书记、玉泉区长、力平副书记、高德书记、张斌副区长、文川部长
发:区级各部门,各街道办事处,武侯新城管委会
(共印7份)
第二篇:武侯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简报(第1期
武侯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简报
(第1期)
武侯区综治办编2011年8月16 日
编者按:为及时反映、总结推广全区各单位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推动全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有效开展,经区委领导同意,区综治办开辟《武侯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简报》专刊。望各街道、区机关各部门认真总结经验,加强信息报送,本刊将及时予以刊载。现将区综治办近日检查5个涉农街道推行“三个模式”的工作情况通报于后,请各相关街道发扬成绩,克服不足,推动全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持续稳步健康发展。
关于涉农街道推行“三个模式”的情况通报
为确保“黉门街”、“长寿苑”、“白佛村”三个模式的有效推广落实,根据守成书记的指示,近期,综治办对机投、簇锦、华兴、簇桥、金花等5个涉农街道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了检查督导,现将情况通报如下:
一、工作推进情况
我们实地查看了17个现场点位,通过检查情况看,总的感到,各街道高度重视,行动迅速,联系实际,措施有力,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指示坚决,总体推进情况是好的,基本做到了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创新。目前,5个涉农街道共36个村(社区)正在按照新模式开始运行,稳步推进。
机投桥街道:所属6个村1个社区,他们充分借助身边典型的优势,率先在全街道按照“白佛村”和“黉门街”模式打造完毕并运行,走在了涉农街道前列。
华兴街道:所属3个村,7月底前均已全部打造完毕并开展工作。
簇锦街道:所属3个村4个社区,按照“三个模式”分别全面推开,重点打造的铁佛村、永兴社区、团结社区已按新模式运行。特别是铁佛村在学习借鉴过程中,标准高、力度大、行动快,并注重总结完善自身的做法和经验,搞好有机结合,着力把村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城市气息、又有农村区域特色的现代化村,效果比较好。
簇桥街道:所属4个村3个社区,目前已全面推开,重点打造的七里村、簇锦社区已接近尾声。
金花桥街道:所属11个村1个社区,目前已全面推开,重点打造的江安河村、九架车村、川西营村和金花桥社区已按新模式运行。九架车村学习借鉴黉门街经验制作了《综合服务
协管员服务联系卡》;江安河村联系实际增设了辖区企业服务窗口平台,方便企业员工办事;金花桥社区根据地处涉农区域、辖区居民多为村民的实际,按照“白佛村”模式打造并开展工作,效果比较好。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实地查看和深入了解,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业务不够熟悉。“白佛村”模式是涉农区域一种新的工作模式,各村的书记、主任对此情况相对较为了解,但部分支部委员、前台窗口人员和网格一线工作人员对办事流程、工作任务等还不够熟悉,甚至包括有的街道分管干部也不熟悉,有待提高。
(二)标准不够高。检查发现,在有的村(社区)存在标准不高的现象。立足现有条件,统筹布局、整合资源不够,工作秩序、环境卫生等变化不明显。有的村(社区)上墙内容不准确、公示栏不完善,甚至有的变调走样。
(三)有重形式轻内容的现象。比较普遍的是,对新模式的具体内容学习研究不够,只知表面,不知其里,在形神兼备更注重于神方面,还需要下深功夫、细功夫、长功夫。
三、工作要求
(一)加大指导力度。各街道和区级机关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村(社区)推广落实“三个模式”工作的检查指导力度,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全面推广,务求实效。各街
道或是区级相关业务部门要统一组织村(社区)书记、主任、前台窗口人员和网格一线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指导,提高新模式运行下的业务能力。要指导村(社区)原原本本的学习先进经验和模式,但又不能完全照搬照套,要立足自身场地、现有条件等实际,学会融会贯通,创造性的贯彻落实。既要注重形式,更要注重内容,做到形神兼备,神重于形。
(二)加快全面进度。各街道在全面铺开、重点打造的同时,要注重点面结合,防止只顾重点、不及全面,在狠抓重点的同时,要尽可能加强全面建设的步伐,防止重点和一般的进度、质量差距过大。
(三)加强总结创新。各街道要充分发挥驻村挂职锻炼干部、大学生村官等优势和作用,注重总结提炼,积极探索创新,加强宣传报道,努力提升各村(社区)社会服务管理水平和影响力,推动全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报:守成书记、玉泉区长、力平副书记、高德书记、张斌副区长、文川部长
发:区级各部门,各街道办事处,武侯新城管委会
(共印7份)
第三篇:武侯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简报(第3期
武侯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简报
(第3期)
武侯区综治办编
2011年9月27日
积极探索社会管理创新 加强农民新居综合治理
华兴街道党工委、办事处
实施农民新居工程,是关注群众民生问题,提高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客观要求,是加快城市化建设,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实际步骤。华兴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在农民新居的建设和管理中,从切实解决村民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入手,积极探索创新社会管理办法,加强对农民新居的综合治理,使村民在农民新居中住得放心、安心和舒心,有效地促进了辖区社会的和谐稳定。2010年7月份以来,华兴街道南桥新居一期工程先后安置320户、1000余名村民入住,没有出现一起因新居安置而产生的矛盾纠纷,没有出现一起因新居安置而到省、市、区和街道办事处的信访问题,没有发生一起治安刑事案件。
一、公开透明地处理村民关注的热点问题,让村民在新居住得放心
安置村民入住农民新居,是广大村民的共同愿望,但新居地段、房屋户型、安置面积、安置楼层、选房顺序等问题,却是被安置村民普遍关注的热点。在对农民新居的建设和管理中,针对村民关注的热点问题,华兴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实行阳光安置。一是将区委、区政府农民新居工程“统一规划、统一供地、统一标准、统一配套、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五统一”模式进行公告,让村民对全区农民新居工程建设的原则心中有数。二是将南桥新居建设的新居地段、房屋户型进行公示,让村民对自己拟迁入农民新居的位置心中有底。三是将原住宅面积置换新居面积的标准、不同面积房屋的分布情况进行公布,让村民对自己可能入住农民新居的情况胸有成竹。四是对不同面积的被安置村民,按照姓氏笔画顺序进行抽签选房的过程进行公开,让村民对自己抽签选定的安置新居心满意足。公开透明原则的实施,打消了村民对农民新居安置热点问题的顾虑,全体被安置村民全部放心地入住了南桥安置新居。
二、设身处地地解决村民关注的难点问题,让村民在新居住得安心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村民入住新居后,原有的集体土地逐步变为国有土地,村民的社保医保、社会福利、固定
收入问题就成了村民普遍关注的难点。在对农民新居的建设和管理中,针对村民关注的难点问题,华兴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坚持综合保障的原则,实行全面统筹。一是对土地已经转变为国有土地的村民,由征地主体按照现行政策为村民购买社保医保。对仍拥有集体土地的村民,由南桥村从集体资产收益中,每年按照比例支付村民的社保医保,仅此一项,每年南桥村支付22万元的村民社保医保款,占集体资产年收入的20%。二是从南桥村集体资产收益中,按照规定支付村干部和工作人员的工资,按照标准支付老年协会、妇女活动、青年活动的相关经费,并在“元旦”、“春节”、“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九九重阳节”等不同时段,对辖区的困难家庭、困难党员、伤残军人、60岁以上的老人等特殊对象进行慰问。为此,南桥村支付社会福利年均达35万元,占集体资产年收入的30%。三是完善了村民固定收入渠道,一方面按照相关规定,由征地主体单位按时、足额为村民发青苗补助费;另一方面,每年年底对村集体资产收益余额部分,向全体村民进行分红;同时,充分利用置换后的待开发土地,利用村委会代管的优势,在征得用地主体单位同意的前提下,积极引进类似苗圃、驾校等不改变土地使用性质的传统企业,为村民增收,目前南桥村村民年均固定收益达到了15000元。四是由村民议事会定期对村集体资产收益的开支情况进行审计,并每月向村民公布帐目,接受村民的监督。综合保障原则的实施,解除了村民对农民新居
安置难点问题的担心,确保了全体被安置村民在农民新居安心生活。
三、以人为本地对待村民关注的焦点问题,让村民在新居住得舒心
农民新居是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村民入住新居后,小孩入学、村民就医就业、设施配套等问题就成了村民关注的焦点。在对农民新居的建设和管理中,针对村民关注的难点问题,华兴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坚持配套服务的原则,实行人性化管理。一是申请区委、区政府投资8000余万元,在南桥新居修建了南桥新居小学,方便了村民小孩入学。二是申请区委、区政府投资3600万元,在南桥新居修建了综合农贸市场,由街道办事处和南桥村进行科学管理,方便了村民的生活。三是由街道办事处协调,在南桥新居开设了社区医院,方便了村民就医。四是积极搭建街道、村级就业服务平台,按照“15分钟就业圈”的标准,24小时内向辖区群众提供就业岗位。五是进一步加强治保队伍建设,为新居聘请了足额的治保队员,并适时组织治保队员进行培训,不断提高治保队员的综合素质,确保了村民入住后,新居内没有发生任何刑事治安问题。配套服务原则的实施,满足了村民对农民新居安置焦点问题的愿望,真正让村民在农民新居里过上了舒心的幸福生活。
报:省、市综治办
守成书记、玉泉区长、力平副书记、高德书记、张斌副区长、文川部长
发:区级各部门,各街道办事处,武侯新城管委会
(共印7份)
第四篇: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简报8期
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简报
第8期
中共钤山镇委员会 2011年9月30日
积极化解社会各类矛盾 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上台阶
钤山镇是由原苑坑、新址、大岗山、松山四个乡合并为现在的一个大镇,面积大,人口稀散,矿产资源和山林资源丰富,有关山林权属、安全生产、交通事故等方面矛盾纠纷时有发现。自今年下半年以来,就连续发现四起较大矛盾纠纷事件, 一是7月2日,金鸡布村一村民小女在分宜三中领取成绩报告单后,三个同学约在一
-1-起去风阳路边大坝玩水后溺水身亡;二是8月4日,石枫村一村民在松山卫生院治疗后,回家感觉不好,到县医院抢救无效死亡;三是8月11日大岗山村一村民和冶元一村民在砻里路段摩托车相撞的交通事故;四是9月4日,桥边一村民在松山火车站货场装车意外死亡。针对这些矛盾纠纷,钤山镇党政班子不回避,不推诿,实行督查督办,跟踪问效,现在四件矛盾纠纷都己圆满妥善处理,坚决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今年以来,为了认真落实全市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会议精神,钤山镇在驻镇群众工作特派员的积极参与、协助、指导下,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完善矛盾调解机制,加强本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认真开展各类矛盾纠纷的摸底、排查、化解,到目前为此,共收集排查各类矛盾112起,已解决110起,另外2起已都落实到人正在解决处理当中。对重大矛盾纠纷实行督查督办,在涉及征地、山林权属、安全生产、交通事故等矛盾纠纷领域,建立由有关主管部门牵头的专业调解仲裁组织,有效解决各类突出矛盾, 及时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进一步密切了党和人民群从的血肉联系,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上台阶。
第五篇: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简报3期
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简报
第3期
中共钤山镇委员会2011年7月29日
学习“七一”讲话促进社会管理创新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
上的讲话中指出:当代中国正经历着空前广泛的社会变
革。这种变革在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社会矛盾运动是推
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我们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主
动正视矛盾,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不断为减少和化解矛盾培植物质基础、增强精神力量、完善政策措施、强化制度保障,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要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
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
钤山镇广大干部群众要深刻领会讲话精神,充分认识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理清工作思路,创新管理手法,化解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具体实施好“五四三二一”工程:
“五”就是确保五个到位。一是组织机构到位。镇党委成立了社会管理创新和群众工作领导小组,由我担任组长,镇长袁志勇担任第一副组长,罗卫群、彭群峰、严宇锋、敖美如为副组长,党政办、综治办、民政所、农医所、财政所为成员。各村、镇属各站所也成立相应领导机构,并由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推动工作正常开展。二是人员安排到位。实行领导包点、工作组长包村、党员干部包户。三是责任分解到位。要求各挂点领导全权负责,村工作组长、村书记具体抓。四是任务落实到位。重复访要落实到人,对有诉求的群众要及时上户听取。五是经费保障到位。镇财政拿出专项经费用于“建立群众工作新机制,推动社会管理创新”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