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残疾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汇报
坚持共享发展理念 促进残疾人民生改善
发展残疾人事业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推进黄冈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内容。“十二五”以来,我市深入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残疾人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残疾人生活状况逐年改善,受教育程度稳步提高,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精神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占全市总人口**%的残疾人已经成为 推进“ 强兴”、扎实开展“四大行动”的积极力量。“十三五”时期,将全面贯彻落实“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健全扶残助残服务体系”的总要求,科学确立符合残疾人实际的发展规划、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实现残疾人事业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一、全市残疾人事业发展取得的基本成效
坚持弘扬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的现代文明理念,残疾人事业发展环境明显优化。市政府连续7年都将残疾人民生工程纳入政府“十件实事”之一,2015年起草《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今年3月第81次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残联工作,作出“在全市精准扶贫中广泛开展志愿助残阳光行动”的决定。切实保障残疾人政治权利,全市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有残疾人、残联工作者共21人,每年都将关系残疾人民生的人大建议、政协提案作为重点办理。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工作纳入
了全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大局之中,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各县(市、区)都制定了残疾人优惠待遇实施办法或细则。各级残工委及各成员单位结合自身职能,将残疾人有关工作纳入本部门整体工作计划之中,并将本部门各项优惠政策相应地向残疾人倾斜。如:市民政局福彩基金的10%和市体育局体彩基金的5%用于发展残疾人事业的规定率先在全省得到落实;市地税局加大力度征收残保金,2015年全市共征收残保金突破2500万元大关,市直480万元,较上年度增长了12%;市扶贫办将残疾人精准扶贫纳入全市扶贫规划大局,精准建档立卡,确保精准脱贫“不落一名残疾人”;市广播电视台在新闻栏目开通手语同步直播;日报开辟“自强不息 同奔小康”专栏;市文广局向残疾人农家励志书屋捐赠图书;市委组织部以支部为单位与残疾人开展结对帮扶并纳入机关党建的重要内容; 省静远心理咨询中心设立了市残疾人心理咨询工作室。全市各地都结合实际,依托社会力量,多层次、多渠道加强对残疾人救助,建立健全了残疾人就业、康复、教育、救助、法律服务等网络体系,广泛开展了结对扶贫、节日慰问、组织募捐、无障碍改造、残疾人运动会、文化健身周等活动,使残疾人服务体系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规划,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良好工作机制。
二、关于残疾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几点建议 全市残疾人生活状况相对于过去虽然有了较好地改善,但残疾人的生活状况总体上仍远低于全市平均水平,残疾人
是一个弱中之弱、苦中之苦、困中之困、难中之难的特殊群体,平等参与社会,充分享受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残疾人群体自身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进一步做好残疾人基本民生保障。落实好残疾人“两项补贴” 制度(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两项补贴的实施关系到残疾人的切身利益,李克强总理去年9月1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亲自部署“两项补贴”制度工作,建议尽快明确落实“两项补贴”制度各级财政需配套的资金比例,并自上而下将落实“两项补贴”制度列入各级政府领导班子年度目标考核内容。
(二)进一步促进残疾人就业增收。依法推进按比例就业。全省每年统一招收工作人员时,原则上要将招收总人数的1.5%以上名额专门用于招录残疾人。各级残疾人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要率先招录残疾人,继而带动其他党政机关。各级党政机关中的非公务员岗位(科研、技术、后勤等),要积极安排残疾人就业,并依法与残疾职工订立劳动合同,保障其合法权益。在政府公益性岗位录用残疾人过程中,取消“3年必须解聘”的限制。
(三)进一步提升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目前,残疾人公共服务水平城乡区域差距比较大,基层服务能力比较薄弱,远不能满足残疾人的基本需求。残疾人服务设施和服务机构仍明显不足,无障碍环境建设还很不够。为此,建议:一是建立与经济发展和政府财力增长相适应的残疾人公共
服务财政投入增长机制。二是加强残疾人康复、托养和特殊教育等服务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以职业教育为重点的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提升残疾人受教育水平。三是全面推进城乡无障碍环境建设,对各地落实《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进行执法检查。
(四)进一步加强基层残联组织建设。建议出台相关政策,对基层残联建设给予保障:一是明确各级经济开发区、产业园区设立独立的残联组织,开展残疾人工作;二是明确村(社区)都要成立残协组织,配备残疾人联络员,提供必要的办公场所和设施,给予一定的经费保障。
(五)进一步扩大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参政议政范围。依法保障残疾人政治权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体现。建议出台政策,明确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的比例;规定市州残联理事长原则上是市人大常委,县级残联理事长原则上是县级人大或政协常委,乡镇、街道残联理事长必须是乡镇级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
第二篇:让残疾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让残疾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大力开展惠民工作,改善残疾人的生存状况,让广大残疾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既是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本质要求,通过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加快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营造残疾人平等参与的社会环境,切实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我们社区群干通过电话或上门进行慰问,深入了解残疾人的身体状况,切实为他们解决生活难题等。促进了残疾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让生活在我们荣华社区的残疾人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通过多类别服务满足残疾人生活需求。为残疾人提供政府购买服务,享受服务人员的上门服务;好得益家政保洁有限公司是硚口区政府、区残联购买为残疾人服务的家政公司,他们为我社区的三位重度肢体残疾人岳云雷、丁柳英、周宏光,分别指定了田小兰、肖新美、张俐玲三位服务工作人员,这些服务人员都为”4045”人员,她们非常有敬业精神,每周为残疾人及家庭提供家政保洁、精神慰藉等服务两次,每次两小时服务,她们的服务得到了三位重度肢体残疾人及家属肯定和赞扬。
重度肢体残疾人岳云雷的妈妈激动的说;“我儿子雷雷属于智力和肢残双重残疾人,30多岁了,吃喝拉撒都在这间小屋子里,只要我有一天力气,就尽力照顾他一天,这是我做母亲的心思,怎么说他也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毕竟是一个生命啊。如果离弃,早在几十年前就放弃他了。即使是由政府集中供养,我也不放心,这回好了由政府购买的家政服务,分担了我部分辛苦,而且还照顾得这么好,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好得益家政保洁有限公司的田小兰同志。”是啊!田小兰同志刚到社区接触岳云雷家庭的时候是有些退缩和犹豫的,照料这么一位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多累呀!她说当时是抱着同情雷雷、同情雷雷父母的心态留下来的,后来是被雷雷及这个家庭感动而倾心服务的。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她用默默的劳作激活了一颗冰封的心。倒屎倒尿清洁房间,在完成工作量之余,用自己的私有时间推雷雷到中山公园、武汉展览馆、桥口公园等地游玩,讲解武汉的变化,也就这么一推,推出一片天地,使雷雷这个很少出得房间,活动范围不足百米的残疾人的话多了,性格也豁然阳光起来。
重度肢体残疾人丁柳英说:“唉,像我们这样不能出门的残疾人,政府还想着我们,让理发的上俺家来给俺理发。我太高兴了。太谢谢您们了!”这是对丁柳英好得益家政保洁有限公司服务工作人员肖新美的赞誉,丁柳英生活基本不能自理,有了肖新美的照顾,情况大为改观,不修边幅的她也开始注重打扮了,她的丈夫刘在平也兴奋滴说:“有了肖新美对丁柳英的照顾,也可以安心在外做事了。”
重度肢体残疾人周宏光,今年45岁了,一次意外的事故使他截瘫在床近30年了,在这十几平米的天体里就这么整整躺了近30年,如今双亲年迈,爸爸也患上了老年痴呆,除了出嫁的姐姐偶尔回来料理些家务外,全家的重担都压在了妈妈熊玉喜身上,这是位伟大的母亲,就这么默默的承受这巨大的压力,拖着年迈的身体把全部的精力,牺牲全部的爱好操持着这个家。好得益家政保洁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张俐玲的到来,给这个家输入了活力。熊玉喜妈妈(我喜欢这么称呼这位伟大的母亲)说:“原来家中一切都靠我自己,心情也很孤独。多亏政府和残联关爱,让张俐玲到我家服务,解决了我这个家庭的实际困难。张俐玲很善良,分担了我不少家务,又陪我聊天解闷。我真是实实在在地得了实惠,感觉到幸福!”
好得益家政保洁有限公司的三位工作人员,你们的到来不经解决残疾人家庭的一些实际困难,更是了却我心中的压抑,我为有你们这样的工作伙伴自豪,我敬佩你们的爱心,我在此代表荣华社区93位残疾人谢谢你们,谢谢田小兰、肖新美、张俐玲三位家政服务工作人员。
硚口区荣华街荣华社区残疾人协理员
彭
杰 2012年8月16日
第三篇:临翔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汇报1
临沧市临翔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汇报
一、临翔区情介绍
临翔区,曾名勐缅、缅宁、临沧。2004年10月18日更名为临翔区,是临沧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全区国土面积265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0.7万亩。境内有傣、彝、拉枯等23个少数民族聚居。辖7乡1镇2个街道,93个村民委员会,9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总人口28.8万人。2010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32亿元;完成财政收入3.75亿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3329元;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21 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0亿元。境内资源富集,潜力巨大。境内矿产资源及水能资源的储量和开发潜力巨大。目前已勘明的矿产资源有锗煤、硅藻土、高岭土、铜、铅、锌等16种53个矿属,其中锗煤储量达1390.7万吨,品位居全国之首;高岭土储量达1018万吨,品位在全国闻名,有“中国第一土”之称;水利资源丰富,有澜沧江和怒江两大水系,有大小河流48条,水能蕴藏量93.29万千瓦,具有较好的中小型水电开发潜力和价值。具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独特的气候条件,全区森林面积达234万亩,森林覆盖率为71.14%;年平均降雨量1161.8mm,平均海拔1500米,年平均气温16.8℃-17.9℃,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有“亚洲恒温城”之称。适宜于优质生态农作物的生长,建成茶叶、油菜、蔗糖、烤烟、泡核桃、畜牧业等产业基地,是-1-
全国茶叶原产地之一,是云南省油菜籽的重要产地。
二、经济发展成就显著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克服了重重困难,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业绩。
(一)经济发展迅猛。“十一五”末,全区生产总值从“十五”末的15.3亿元增加到33.3亿元,年均增长12.6%;人均生产总值从5112元增加到10821元,年均增长1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11亿元增加到38亿元,年均增长29.1%;财政收入由0.8亿元增加到3.75亿元,超规划目标任务2.41亿元,年均增长35%;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532元增加到3329元,年均增长16.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7606元增加到1.3万元,超规划目标任务2352元,年均增长1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7.6亿元增加到20亿元,超规划目标任务4.69亿元,年均增长21.9%;产业比重由26:20:54调整为23:26:51。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处在可控范围内,“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2010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32亿元,同比增长12%。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7.2亿元,同比增长5.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亿元,同比增长1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7亿元,同比增长13%。实现财政总收入37519万元,同比增长48%,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9458
万元,同比增长36.09%。12月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90亿元,比年初增长17.47%;各项贷款余额达80.9亿元,比年初增长16.53%。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9.5亿元,同比增长16.9%,实现工业增加值4.5亿元,同比增长5%。预计完成非公经济增加值12.78亿元,同比增长18%。节能减排成效明显,全区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 6 %。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2.5亿元,同比增长11%;实现畜牧业产值4亿元,同比增长13%。完成博尚整乡推进扶贫开发试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7亿元,完成计划投资的149%。
(二)“三个一百”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三个一百”(固定资产投资、招商引资、财政支出)目标任务超额完成。其中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8亿元,同比增长110.8%,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任务36亿元的105.6%。共争取国家、省、市各类项目资金和补助6.5亿元,同比增长202.8%,完成目标任务6亿元的107%;招商引资落地资金18亿元,同比增长140.6%,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任务15.5亿元的116.1%;财政支出11.98亿元,同比增长34.6%,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任务11.8亿元的101.5%。
(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夯实。我区积极整合项目资金,扎实推进交通运输、农田水利、城市建设、扶贫攻坚等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158公里通达工程、临勐二期通畅工程全面完成,国道323线、214线临翔过境段二级公路建设已经基本竣工,博尚水库码头基础设施建设、博尚至那招、团结桥至平村的农村公路通畅工程启
动实施,建成硬板路102公里,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6.83亿元,同比增长340.7%。完海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顺利完工,改造中低产田地3.98万亩,改造低产林5.3万亩。投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资金6348万元,完成除险加固、整复修和新建各类水利工程3560件。鸭子塘水库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这些工程的实施,为临翔区今后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城镇化建设取得突破。围绕“把临沧城建设成为基础设施配套、服务功能完善、建筑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美、市民生活舒适、文明和谐宜居的现代化城市新区”目标,科学建设和经营管理城市。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及配套项目建设,完善城镇供水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城市污水处理厂、第三水厂投入使用,东片区、工业园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市民活动中心等工程有序推进。城市污水处理厂顺利投入运行。第三水厂主体工程及原水给水管线铺设完工。机场路绿化工程及西河生态河道治理工程和忙角小箐河、南北河综合治理工程顺利完工,认真开展以“让城市美丽、让人民满意”为主题的临沧城市容市貌百日整治活动,投资8000多万元实施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程,完成了机场路、部分城市主次干道、市政府周边的绿化改造,种植大树1万余株;启动实施9条人行道改造和7条次干道建设工程,完成截污管网改造28公里,完成城区主街道下水道的修复、加固、更新工作;城市路灯改造安装工程取得新进展;城市“脏、乱、差”问
题得到有效整治,文明、整洁、有序的城市新形象初步形成。2010年,临沧城区面积达14.3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达43.7%。
(五)新家园行动计划顺利推进。紧紧围绕“和谐平安、宜居家园”的主题,突出人口、产业和公共资源聚集,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示范引路、梯次推进”原则,结合区情,制定了远期和近期的旧城、旧村旧房、旧校舍改造规划,新家园行动计划有序推进。2010年,新农村建设取得新突破,全区共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6.01亿元,完成市新农办考核任务2.3亿元的261.3%。投入挂钩帮扶资金291.86万元。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全区累计投入支农惠农资金1.4亿元。现代流通网络体系逐步完善,乡村流通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完成了忙畔街道丙简村、邦东乡璋珍村两个集贸市场升级改造,发展“两社一会”34个。“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深入推进,共建设改造农家店120个,农家店乡镇覆盖率达100%,行政村覆盖率达90%。启动实施8个旧城改造项目,完成新建房屋面积14.4万平方米。建设廉租住房1050套52500平方米。完成旧村改造50个、旧房改造5571户。完成93个行政村、331个自然村的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启动53新校园建设工程,开工面积7.34万平方米,排除中小学校舍D级危房4.19万平方米,开工建设7.34万平方米,我区“代建制”模式在全市得到推广。
(六)农业产业发展扎实推进。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
农政策,加大农业发展扶持力度,着力巩固提升核桃、茶叶、油菜、甘蔗、畜牧等传统产业,积极培育烤烟、紫胶等新兴产业,农业产业持续发展,农村经济稳步增长。累计建成以泡核桃为主的农业产业基地150万亩,农民人均近7亩。2010年,全区累计投入支农惠农资金1.4亿元,同比增长40.3%;实现农业总产值12.75亿元,同比增长11%。全年完成烤烟种植5.52万亩,收购烟叶17万担,实现烟叶收入1.23亿元、比2009年增收3095万元;蔗糖、茶叶、核桃等产业全面实现增收。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投资6348万元,完成除险加固、整复修和新建各类水利工程3560件。实施中低产田地改造3.98万亩、低产林改造5.3万亩。
(七)工业经济稳步提高。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加快工业发展,以矿业、水电、农产品加工为支柱的工业体系逐步形成。重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鑫圆锗业股份公司成功上市,云南天鸿公司年产6万吨高岭土项目厂房建设、临沧生物融基科技有限公司年产5000吨酵母项目等一批工业项目顺利实施,泛华林业木材综合生产加工进出口基地项目开工建设,博尚特色工业园区、博尚山地休闲运动场建设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博尚特色工业园区规划已上报市评审,深圳卡蒙特轻纺集团临沧服装厂、泛华林业木材综合生产加工等项目顺利开工。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实现工业总产值9.5亿元,同比增长16.9%;实现工业增加值4.5亿元,同比增长5%。
第四篇:困难老干部帮扶机制及共享社会发展成果问题研究
困难老干部帮扶机制及共享社会发展成果问题研究
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明确要求。老干部作为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在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优先并着力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建立健全生活困难离退休干部帮扶机制,意义非常重大,任务十分紧迫。按照市委老干部局安排,某区委老干部办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课题,对困难老干部帮扶机制及共享社会发展成果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研究政策、问卷调查、座谈走访、数据统计和典型分析等多种形式,准确掌握困难老干部情况,全面分析困难原因,深入研究帮扶对策,取得了“掌握情况、总结经验、明确方向”的积极效果。
一、离退休干部与困难离退休干部的基本现状
某区现有离休干部27人,建国前退休干部8人,副处级以上退休干部23人,平均年龄81岁,上述离退休干部少部分存在生活困难。这些困难既有政策层面的原因,也有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原因;既有个人方面的原因,也有家庭方面的原因;既有经济方面的困难,也有身心健康方面的困难;既有长期性的困难,也有临时性、突发性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离休干部普遍进入“双高期”,大病重病高发,活动范围小,生活自理能力差。二是养老模式的改变,导致“空巢”、独居老干部增多,老干部起居不便,精神寂寞,失落感增强。三是部分老干部配偶没有工作,子女下岗失业多,就业困难,家庭经济状况差。四是老干部医疗保障机制特别是退休干部医疗保障机制不健全,部分需个人支出的医疗费用影响着老干部的看病就医,加重了老干部的经济负担。特别是退休干部医药费报销比例偏低,常年重病患者负担很重。
二、对困难离退休干部进行帮扶的实践与探索
1.领导重视,把解决离退休干部的困难作为大事来抓。区委、区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老干部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将离退休干部的生活困难拿在手上,放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区委坚持每年听取老干部工作汇报,坚持不定期研究落实离退休干部生活待遇面临的突出问题。建立老干部工作专题研究、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协调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切实做好困难老干部的帮扶工作。把解决老干部的实际困难纳入老干部工作目标责任管理,强化帮扶解困的责任。
2.健全制度,不断完善离退休干部生活困难帮扶机制。全区各部门坚持以人为本、特事特办原则,不断完善机制,尽力化解离退休干部的生活困难。建立了区(局)领导、部门领导和老干部工作部门工作人员联系走访老干部工作制度,制定了展示板,悬挂在醒目位置,让领导干部及时了解并帮助解决离退休干部的生活困难,区委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行性教育活动中,为了形成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创造性地提出来了“七个一”联系制度,即每个区(局)领导、部门主要领导联系走访老干部,已形成制度。“七个一”联系制度启动以来,共联系走访老干部120人次,为老干部解决实践困难50余件。区老干部办针对老干部现状,组成了三个走访小组,对老干部进行了集中走访慰问,征求老干部的意见、建议。同时,区委、区政府相关部门还设置了70多名为老干部服务的志愿者,登门为老干部服务,为老干部解决实际问题。区老干部办还结合起来老干部现实情况和身体状况,由区职工医院免费为老干部进行了健康体检,区老干部办为每个老干部设置了健康档案,请区职工医院医生为工作人员进行了保健急救常识培训,开展了“关爱老年人牙齿健康”活动,由令辉口腔诊所医生免费为老干部进行了口腔健康检查,为老干部送去了健康;建立了目标管理责任制和服务对象评价工作制度,将离退休干部生活困难帮扶工作纳入工作目标,并由离退休干部对帮扶工作情况作出评价;建立了走访慰问老干部制度,坚持每年春节等重大节日,及时对生活困难的离退休干部进行普遍的走访慰问,同时还不定期地对生活困难的老同志进行个别走访慰问;建立了离休干部护理费发放制度,并且实现了离休干部全员发放;建立离退休干部来信来访工作制度,使离退休干部信访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回复率达100%。如:我区退休干部张凤翥退休前系区人大副主任,现已83高龄,他的二儿子因脑血栓去世,白发人送黑发人,小孙子正在读大学,费用全部承担下来。区里棚户区改造,有位老干部居住的房子又需要动迁,因生活困难无力回迁,导致雪上加霜。区老干部办领导及时与区建设局领导沟通,使其享受了棚户区转困户待遇,使其顺利回迁,家庭困难状况得到了有效缓解。通过组织开展党员“三个带头人”活动和“先锋工程”,从源头上帮助离退休干部党员家庭摆脱生活上的困境。
3.以人为本,为困难老干部提供人性化服务。老干部工作部门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分类指导、因人而异的原则,为老干部尤其是困难老干部提供优质周全的服务。全面推行了建立走访联系和服务承诺制度,为离休干部和一定级别的退休干部发放《老干部工作手册》,组织、人事、劳动、财政和老干部工作部门分别作出服务承诺。建立定期走访、信访跟踪督办、分片包干联系等制度,细化服务内容,开展亲情服务,赢得了老同志的好评。对离退休干部做到了生病必访、重大节日必访、家庭困难必访。对长期生病、身边无子女的老干部,建立了专人联系制度为他们排忧解难;对身患重病、常年卧床不起的老干部,我们通过开展“亲情服务进行家门,贴心儿女在身边”活动,定期打电话、登门拜访,及时为他们提供各种服务。此外,还针对部分高龄、行动不便老干部的特点,开展小型、分散而又灵活多样的文体活动,丰富老干部精神文化生活,帮助培养积极健康心态。
三、对困难老干部帮扶工作的思考
建立健全困难离退休干部帮扶机制,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关于“让老干部过一个幸福、安宁、有尊严的晚年”的指示精神,坚持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统筹安排,整合资源,创新思路,不断寻求新途径、探索新办法。
1.加强领导,落实帮扶责任。一是要强化领导。各级党委及政府、各有关职能部门,要切实增强对困难离退休干部帮扶重要性的认识,真正把帮扶工作放到全局工作中去谋划部署。党委、政府要成立老干部工作领导小组,有的放矢地开展帮扶工作。老干部工作部门领导要亲自过问此项工作,与老干部经常交流情况、沟通思想,对困难老干部生活中的重大问题要及时研究、协调解决。二是要明确责任。建立财政部门、老干部工作部门以及社区三位一体的帮扶责任体系,明确帮扶责任,完善帮扶制度,落实帮扶资金,制订帮扶措施,形成统一协作、分工明确的工作机制,使帮扶工作成为一项经常性、基础性的工作。三是要落实考评。由组织部门牵头,人事、财政、劳动、老干部工作部门参与,开展经常性的检查督办,看帮扶机制是否建立,看帮扶责任是否落实,看困难问题是否解决,不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改进不足,努力形成尊老敬老、帮扶困难老干部的浓厚氛围。同时,民政、工会等部门应将离退休干部纳入困难职工救助的范围。
2.政策配套,提供帮扶保障。一是要建立帮扶资金。实行有效帮扶,资金是关键,必须把落实帮扶资金作为帮扶工作的重中之重。应建立特困老干部解困资金,按照现行财政管理体制,将特困资金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安排,对解困资金严格管理,严格审批程序,做到专款专用,充分发挥帮扶解困作用。二是要界定帮扶范围。要明确帮扶解困的具体范围,在生活困难方面应突出以下重点:老干部长期身患重病、高龄、“空巢”等原因不能自理造成生活困难的;老干部常年抚养痴呆、智障或严重身残子女或子女病故孩子无人抚养造成生活困难的;老干部家庭成员身患重病、医药费全部由个人负担造成生活困难的;老干部家庭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如火灾、洪灾等)经济损失严重造成生活困难的。要按照生活特别困难、比较困难、暂时困难等档次确定帮扶标准。三是要完善政策保障。建立离退休干部离退休费正常增长机制,确保老干部分享改革发展成果。抓好离退休干部医药费保障机制的完善,保障老干部的看病就医,对因重灾及突发性事故造成较大经济损失、个人难以承担的老干部,要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一定的资金帮助;对离退休干部家庭中子女下岗就业困难的,相关部门在政策和措施上要给予帮扶和倾斜,帮助实现再就业。同时,要切实关心离休干部遗属,切实提高遗属生活困难补助标准,确保她们的基本生活。要在突出党内帮扶的同时,整合和引导社会帮扶资源进行有效帮扶。建立党内支部对党员、党员对党员的“一对一”的结对帮扶制度,增强帮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动态管理,建立帮扶台账。老干部工作部门要经常性的上门走访和实地调查,了解特殊困难老干部的思想变化、生活状况、身体状况等,对困难类型、困难原因进行梳理,建立困难老干部台账,及时更新调整,实行动态管理,为困难老干部实施帮扶提供依据。要结合离退休干部信息库建设,建立困难离休干部信息台账,对困难老干部进行分析、归类,按照轻重缓急确定帮扶对象,实施有针对性的帮扶。
4.因人制宜,增强帮扶实效。要成立以“经济帮扶、精神帮扶、医疗帮扶、家政帮扶”为主的四大帮扶平台。经济帮扶主要针对家庭和个人由于特殊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的,提供一定的资金帮助。精神帮扶主要针对存在思想疑虑的困难老干部,从解决思想问题入手,多做思想工作,开展谈心交心,引导他们想得通、看得开,帮助他们解开思想上的疙瘩,使其精神愉悦起来。医疗帮扶主要针对重病、行动不便的老干部,以医院和社区医疗站为依托,为他们建立健康档案,详细记录老干部的健康状况、所患疾病、忌用药物、近期病况等,畅通老干部医疗服务的绿色通道。家政帮扶主要针对“空巢”、独居老干部,可由老干部工作人员和老干部志愿者深入老干部家中开展家政服务,最大限度解决“空巢”、独居老干部生活上的不便。要坚持多措并举、因人制宜,使帮扶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编辑/丹桔)
第五篇:人人共享发展成果
人人共享发展成果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让全体人民共享社会保障,就要努力做到社会保障全覆盖。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国家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之一,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准之一。我国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保障制度正在日趋完善、走向全民共享。《‚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实现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习近平指出:‚我们还要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城乡居民养老、城镇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加强社会救助,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习近平强调:‚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是我国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真正做到,并不容易。从底线思维出发,很关键的一条就是必须使社会政策起到托底作用。一是托住普遍的基本保障的底,在义务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提供基本保障,满足人们基本生存和发展需求;二是托住特殊困难人群的底,对他们进行特殊救助和扶持,‘守住他们生活的底线’;三是托住急需救助人群的底,帮助他们渡过生活中不期而遇的各种难关。‛
‚没有全民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十三五‛期间,我们要让人民共享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大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步伐。《‚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理顺药品价格,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让全体人民共享小康生活,首先必须消除贫困。我国目前还有7017万人生活在贫苦线以下,未来五年之内,必须将他们全部脱贫,共享小康,任务光荣而艰巨。所以《“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必须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习近平对扶贫工作高度重视并开创性地提出精准扶贫方略,他说:“采取超常举措,拿出过硬办法,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用一套政策组合拳,确保在既定时间节点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他强调:“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改革发展进程、共同享受改革发展成果。”
我们要让人民共享公平优质的教育。教育是人的基本权利之一,仅次于生存权。教育也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礼记》有云:“建国君民,教学为先。”邓小平说:“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习近平说:“中国将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不断扩大投入,努力发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所以,《“十三五”规划建议》将教育公平、教育共享提到很高的位置,《建议》提出:“提高教育质量,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
我们要人民共享平等就业创业的权利。就业是民生之本,稳定之基,安居乐业是人民的普遍向往,所以,“十三五”将实行就业优先战略。《“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促进就业创业,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提高技术工人待遇。”习近平指出:“要通过稳定经济增长和调整经济结构,特别是扶持小微企业和服务业发展,努力增加就业岗位。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加大自主创业支持力度,对就业困难毕业生进行帮扶,增强学生就业创业和职业转换能力。”我们要创造公平、共享的就业机会和就业环境。习近平指出:“要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维护好农民工合法权益,保障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利。”
我们要让人民共享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机制,避免两极分化,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时,我们也充分尊重劳动,鼓励多劳多得,鼓励人民为社会发展多作贡献。《“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缩小收入差距,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健全科学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完善最低工资增长机制,完善市场评价要素贡献并按贡献分配的机制。”习近平强调,要“使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
我们要让全体人民共享社会保障,努力做到社会保障全覆盖。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国家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之一,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准之一。我国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保障制度正在日趋完善、走向全民共享。《“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实现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习近平指出:“我们还要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城乡居民养老、城镇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加强社会救助,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习近平强调:“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是我国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真正做到,并不容易。从底线思维出发,很关键的一条就是必须使社会政策起到托底作用。一是托住普遍的基本保障的底,在义务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提供基本保障,满足人们基本生存和发展需求;二是托住特殊困难人群的底,对他们进行特殊救助和扶持,‘守住他们生活的底线’;三是托住急需救助人群的底,帮助他们渡过生活中不期而遇的各种难关。”
习近平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十三五”期间,我们要让人民共享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大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步伐。《“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理顺药品价格,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共享发展是广东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广东确立2018年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年。正如胡春华书记所指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是补短板。广东突出短板在粤东西北地区、民生社会事业和贫困人口。省长朱小丹说,今后三年,要把共享水平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补短板的过程,也即共享发展的过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内在地包含共享发展元素,也必须依靠共享发展来实现‚全面‛。共享发展不仅体现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也必然体现在今后的发展中。
共享发展是广东再塑发展竞争新优势的动力。胡春华书记指出,我们要深刻领会五大发展理念的丰富内涵,学深悟透,融会贯通,用以引领和指导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再塑广东发展竞争新优势。五大发展理念中,共享发展起到的是动力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经济社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至关重要的因素是,依靠自身的优势,吸引了国际、国内的优质资源集聚到广东。比如政策优势、地理位置优势、时机优势等。全国大量人才在广东创业、创新,成就广东的发展传奇,共享广东的发展成果。未来,广东的发展,要更加突出共享理念,在所有的优势中,把共享作为显著的优势,用共享激励发展。
共享发展是广东发展的目的所在。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发展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广东促进发展的实力举世瞩目,广东改革开放排头兵的地位毋庸置疑。如今,五大发展理念中,广东也需要在共享发展上有所作为,有所创新,有所突破。一方面,是因为广东的经济实力决定了广东能够在共享发展上取得成就;另一方面,因为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是发展的目的所在。比如,按照广东省现行扶贫标准,还有180万左右贫困人口,仍有1个市、11个县的农民人均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此外,城乡二元化结构一直是制约广东长远发展的重要障碍。这些都是需要依靠共享发展理念解决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