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镇江新区2018年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要点
镇江新区2018年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要点
2018年,镇江新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总书记“四个最严”的标准为要求,全面落实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决策部署,以人民为中心,以创建省级食品安全城市工作为抓手,以实施食药安全“六大”工程为载体,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以制度建设强基础、转变职能促创新、完善机制提效能、问题导向控风险、社会共治筑防线,确保全区不出现源头性、区域性、系统性重大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努力开创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新局面。
一、食品安全建设标准工程
坚持“党政同责”,层层签订责任状,通过考核考评、督查通报、评先评优等途径,进一步压实地方政府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领导责任。把食品安全列入各镇、街道年度目标和领导干部绩效考核指标,占比为3%以上。各镇、街道要加强对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安排专项经费,明确专人负责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全面推进镇(街道)食安办规范化能力建设,实现辖区村居、社区食药安全四统一(工作站牌统一悬挂、职责统一上墙、台账资料统一登记、人员统一管理)。充分发挥新区食安办牵头抓总、协调督促的作用,健全食品安全定期会商、信息通报、联合执法等联动机制,特别要强化行管
— 1 — 衔接、行刑衔接,形成各负其责、协调有序、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市场监管局应完善食品安全专家库结构,充分利用第三方力量,培养职业检查员队伍,彻底解决基层监管人员“不会查、查不出”的问题。开展应急演练和应急工作培训,并对演练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估,妥善处置各类突发事件。
二、食品安全监管提升工程
各监管部门应全面摸清监管对象的底数,建立完善监管对象动态电子信息档案,推行食品安全精准监管和风险分级管理,严格落实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建立健全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对农药、化肥等化学投入品在使用管理等方面进行规范控制,从技术层面有效解决农产品源头污染问题,保障农产品的安全供给。完善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衔接机制,加大“三品”规模基地建设。开展食源性疾病哨点医院的建设工作,加大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力度和经费投入,制定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并实施。全区重点大型商场超市、农贸市场、学校食堂、养老机构快检室新改造不少于10家。生产企业年度质量安全信用评定率、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实施分类分级率达100%,参加信用分类分级管理的食品经营企业不低于持证单位数的90%、公示率达100%;餐饮服务单位量化分级评定覆盖率不低于90%、公示率达到100%;每年对各类监管对象检查覆盖率、问题处置率达100%。食品小作坊登记和信息公示率— 2 — 达50%以上,食品摊贩登记备案率达80%以上。实施小作坊提升改造计划,制定小作坊“三清四能”(渠道清、人员清、标识清,能走、能看、能闻、能触)创建标准,按照“示范一批、登记一批、整改一批、取缔一批”的原则,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小作坊进行帮扶改造。
三、食品安全放心消费工程
强力推进专项整治,深入开展针对食品、保健食品虚假宣传、食品非法添加等行为,以及小作坊、小餐饮、小摊贩、农村和校园周边等区域和业态的专项整治行动。落实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加强信用等级评定和培训教育,严惩违法行为,加大“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力度,定期公开检查结果,引导和督促企业真正把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履行、落实到位。加大监督抽检力度,全年完成法检1000批次,快检5000批次,学校食堂、养老机构食堂A级比例达80%以上,“明厨亮灶”覆盖率达85%以上,创建4家放心肉菜示范超市、4家食品安全规范化管理农贸市场。在全区大型以上餐饮单位、集体配送单位、中央厨房全面推广4D、五常法管理模式,确保全区完成20家以上。继续推进吾悦广场等载体餐饮安全示范区建设,为消费者打造食品安全管理规范、守法诚信经营、群众评价良好的餐饮消费环境。严格农村乡厨管理,对乡厨实行凭证(健康证、食品安
— 3 — 全知识培训合格证、登记证)上岗,对超过50人的集体聚餐活动实行备案管理。
四、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程
强化宣传引导,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企业配合、群众参与的良性互动局面。充分利用宣传材料、电视、报纸、街头社区LED显示屏、公交站牌、出租车、手机短信、墙体标语、宣传站等多种宣传载体,开设“创建省级食品安全城市”专栏,拓展宣传空间。拍摄食品安全公益广告片和新区特色美食消费安全宣传片(微电影),浓厚创建氛围,展示新区形象。搭建“互联网+食安”平台,在镇江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微信公众号开辟“食安新区”专题,启动“手机食安课堂”,每周发送一次创建信息,拓展“食安朋友圈”。利用“情系民生,你点我检”特色品牌和快检室开放日等活动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激发群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热情。与江苏大学合作,遴选食品专业优秀大学生,成立“镇江新区食品安全科普宣传团”,组织宣讲团员们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开展“食品安全大讲堂”和“五进”活动,广泛普及食品安全法律知识、生活常识,不断增强广大消费者的自我防护能力、依法维权意识和参与监督的积极性,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晓率和满意度。真正实现食品安全城市创建“电视上有图像、报纸上有文字、广播中有声音”,实现群众满意率不低于70%。加大培训力度,将食品安全纳入中小学课程,设立食品安全图书角,— 4 — 实现全区重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镇街道食安办工作人员、村居食品安全信息员培训全覆盖。
五、药械安全管理强基工程
以承接监管职能下放为契机,不断完善药械从生产到使用全链条的监管机制。每月开展药械监管专业知识大讲堂,采取现场指导和理论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多名药品、医疗器械GSP检查员,让基层执法人员知道“查什么、怎么查”。加强“两票制”执行情况检查,规范医疗机构用药行为。以民营医院、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个体诊所、互联网药械经营(服务)企业为重点对象,以日常监管、飞行检查、信用评价等方式引导企业自觉落实首负责任制。以国家基本药物、基层医疗单位医保目录和新农合目录内的药品、中药饮片和疫苗为重点监管品种。针对执业药师挂靠、处方药不规范销售、保健食品违法宣称功能主治、老年人体验式医疗器械销售等行为开展专项整治。提高监督抽检的靶向性,全年完成药品抽检不少于110批次。开展药械和化妆品不良反应(不良事件)监测工作,建设一家哨点医院。不断提高药械领域应急管理能力,加强队伍建设,开展一次药品使用环节突发事件应急演练。
六、食安城市创建亮点工程
发挥新区集成改革平台中心作用,与市级食品安全信息化平台相对接,真正实现食品安全基层监管网格化,应急救援快
— 5 — 速化,日常监管信息化,全区特大型餐饮单位、集体配送单位、中央厨房实现“千里眼”监管全覆盖,将远程的非现场监管与现场监督执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依托新区三级网格,解决开发区监管人员较少的现实困难,实现指挥中心综合调度、一级网格联合执法、二级网格协调联动、三级网格信息收集,构建一支队伍、一人多能、一抓到底,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区的食品安全网格化综合治理模式。在全区学校食堂、特大型餐饮单位推行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制度。以新区五个镇、街道为区域,围绕食品药品安全特色化宣教、餐饮集聚区特色化管理、农村家宴特色化规范、部门基层特色化联动、监管人员能力水平特色化提升五个主题,将五个区域打造成食品安全监管的标兵,将每一个特色化项目做实、做细、做出内涵。
第二篇:2009年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要点
2009年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要点
为进一步做好我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根据各级部署,结合我市实际,制订本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确保群众饮食用药安全这一中心任务,按照“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的工作方针,实现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两杜绝,两提高”的目标,即:杜绝较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杜绝药害责任事故的发生;提高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管理水平,提高食品药品综合监督管理水平,为构建和谐平安瑞金做出新的贡献。
二、工作重点
(一)加大专项整治力度,保持监管高压态势
1、深入推进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
全面总结2008年奶制品专项整治工作经验,举一反三,以粮食、奶类、肉及肉制品、蔬菜、水果、熟食卤味、冷菜、酒类、保健食品和儿童食品等作为重点品种,以广大农村、城乡结合部和建筑工地食堂等为重点区域,以食品小作坊、饮食小摊点为重点对象,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落实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按照赣州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赣州市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方案〉的通知》要求,全面整治食品添加剂生产、流通和使用各个环节,坚决依法打击在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质的行为。
2、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的监测和预警
开展食品药品行业不安全因素排查摸底工作,重视群众投诉举报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整治。加大对重点品种的抽验力度,特别是对各类添加剂进行严格的检测与细致的抽查。对可能产生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及时进行准确的风险识别和评估,并向社会发布预警信息,做到早预防、早控制。
(二)强化重点环节监管,提高食品药品安全水平要抓住薄弱环节,周密部署,切实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品种、重点单位的集中整治,特别是要把米、面、油、肉及肉制品、蔬菜、水果、水产品、饮料、酒类、保健食品和儿童食品等作为重点品种,把农村和城乡结合部、集贸市场等作为重点区域,把食品生产企业、食品超市、宾馆饭店,职工、学校、建设工地食堂等作为重点单位,强化措施,加强监管。
1、切实加强农产品源头污染的整治。全面实行农业综合执法,加大对农业投入品的治理整顿力度,开展农药、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执法检查,严厉查处违法销售、使用禁用药物和化学物质行为。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及有机农产品基地,积极开展农产品产地检测和编码试点工作。全面开展农产品交易市场、规模超市、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的蔬菜、水果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工作,在生猪定点屠宰场开展“瘦肉精”和疫病检验检疫工作;要启动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建设,选择一批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农贸市场和超市先行试点。
2、加大食品生产加工业的监管力度。抓紧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预警机制,针对行业潜规则问题,认真加以治理;重点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使用非食品原料和回收过期食品生产加工食品以、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行为,依法打击在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犯罪行为;开展食品包装容器专项整治活动;加强对食品小作坊的规范化、制度化和常态化监督管理,帮扶具有一定生产条件的小作坊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关口前移,严把原料关、技术设计关和产品出厂关,并加强对企业进货渠道的监管,严防不合格原料进入生产过程;严格实施市场准入制度,做好食品生产许可证的到期换证工作和食品相关产品的市场准入工作,并严厉查处无证生产行为。
3、深入开展流通领域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严把市场准入关,突出抓好食品经营企业进货检查验收、索证索票、购销台账和质量承诺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工作;严格实行不合格食品退市、召回、销毁、公布等制度,今年,经营企业建立进货台账制度要在全市农村全面铺开;认真开展质量监测工作,扩大监测区域和品种覆盖范围,提高监测效果;严厉查处无照经营以及经销过期变质、有毒有害、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行为;加强对重大节日期间的专项执法检查,严格规范食品经营行为。
4、强化餐饮业和集体食堂等消费环节的整治。加快推进餐饮服务业和学校食堂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今年城区学校食品要争取量化分级通过B级以上标准;加大监督管理力度,严厉查处采购、使用不合格和非食品原料等违法行为,全面提升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水平;加强食品卫生检验检测、食源性疾病监测预警工作,加大推行卫生监督信息公示制力度;进一步完善餐饮消费环节重大食物中毒与食源性疾病事件调查报告和处理机制,有效防控食物中毒及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5、进一步强化畜禽屠宰管理。切实加强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强化检疫监管,加强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加快推进动物标识、疫病可追溯体系和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无耳标的生猪不许调运、屠宰,未经屠宰检疫和肉品品质检验或检疫检验不合格的猪肉不准出厂和上市销售;严厉打击私屠滥宰和制售病死猪肉、注水肉的违法行为;我们要按照《赣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肉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要求,高度重视屠宰厂的建设和管理。逐步建立生猪养殖、屠宰、流通和消费环节全过程监管链条。
6、加强出口食品原料基地和出口食品加工企业的监管。严厉查处出口食品原料基地违规使用禁用、限用药物等违法行为;切实帮助现有出口食品原料基地加强制度建设,保障出口食品源头监管得到有效实施;全面提升出口食品加工企业的质量意识;大力扶持我市优势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促进农产品出口。
7、深入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重点打击地下无证生产、经营药品和医疗器械的行为,严格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管理,全面推进医疗器械注册资料核查,坚持开展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GMP、GSP“飞行”检查,严厉打击挂靠经营、过票以及用食品、保健食品、保健用品名冒充药品和医疗器械等违法行为;突出抓好高风险药品生产企业和特殊药品的监管,加强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药品以及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等生产、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的监督检查;加大药品广告监测力度,坚决查处以消费者、患者、公众人物、专家名人作证明的违法药品广告。
(三)推进食品药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提升食品药品安全监督能力 提高食品药品安全应急处置水平,完善我市突发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及相关的配套制度和保障措施。进一步加大应急知识的宣教、培训和应急预案演练工作,结合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应急演习,提高实战能力。加大突发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督查督办力度,健全事故查处机制。进一步加强食品药品安全信息管理工作,实现部门之间的信息实时互联互通和共享。对重大节假日、重要时段、重点工作和重大事件在第一时间内发布权威的信息,以提高公众的知情权。
(四)广泛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以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为契机,积极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继续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三进六个一”活动,充分发挥社区、村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和学校、工厂、机关单位的作用,结合平安、和谐创建,拓展宣传范围,丰富宣传内容;对生产经营人员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咨询和专业讲座,传授科普知识,牢固树立企业食品药品安全第一责任人意识;大力宣扬食品药品安全正面典型,曝光一批违法企业,增强群众消费信心;重视对广大农民的食品药品安全教育培训,向农民传授农业种植、养殖的安全知识,使农民自觉抵制使用违禁投入品。
(五)加强引导,促进产业健康协调发展
必须坚持整扶相济、管建结合,促进食品药品产业的健康发展。积极引导企业建立起从产品设计到原料进厂、生产加工、出厂销售、售后服务的产品全过程监管链条;推广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进食品药品生产工艺和设备,抓好新产品的研发工作,加快食品药品产业调整、产品升级换代、产业资源整合的步伐;结合食品现代流通网建设和食品市场准入制的推行,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商贸服务方式,并积极向农村延伸;组织实施好企业产品名牌战略,大力扶持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好的药品产品。
第三篇:新区2014年工作要点
某新区2014年工作要点
市十三次党代会第三次会议发出了“改革引领,创新驱动,努力建设美丽幸福的新**”的动员令,市“两会”确定了“狠抓落实,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2014年全市中心工作将紧紧围绕“中国旅游第一大县”创建,更加注重转型升级、改革创新、生态建设和民生保障,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依托,**新
区将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早谋划、早启动、早落实,确保圆满完成目标任务。
一、明确一个目标
2014年,是**新区出形象的关键一年。通过全力推进凤凰湖工程项目建设,以打造4A级景区为目标,驱动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壮大,通过以“五水共治”为重点的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以环城东路改造为代表的基础环境营造和以城市综合体项目、金融商务区项目启动建设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新城区。
二、抓住两个关键
(一)抓融资运营,保障资金平衡。资金是保障新区开发建设的关键,**新区将始终围绕资金收支平衡这个中心做文章。2014年,**新区资金需求总量约17亿元,其中工程投资8.8亿元。为平衡资金需求,一是加快融资运作。计划项目贷款为14亿元。二是加快土地出让。鉴于中央对于地方债务的融资管控、土地财政和税收分成改革预期以及房地产涨势趋缓等因素,计划逐步加大土地出让力度,计划2014年在新区核心区块内出让2—3宗土地。
(二)抓项目投入,确保早出形象。2014年,**新区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狠抓落实,稳中求进”的主基调,继续加大有效投入。计划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7亿元,力争完成32.5万元,其中政府投资项目10亿元,商业性投资项目21.7亿元(其中星湖湾房产项目4亿元,大通工贸房产项目3.5亿元,世贸二期3亿元,汽车商贸城二期1亿元,紫檀苑房产项目1亿元,供销、邮电、电力等工程项目约1.3亿元),另外,储备类项目3个,计划投资约3亿元。
三、推进三大区块
(一)高效推进凤凰湖区。全面完成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建设任务,加快水闸、泵站土建,连接河道土方工程及水质净化、水生态工程建设。基本完成凤凰湖湖区景观工程建设,加快环湖大道、茅盾东路、莲花东路等道路及桥梁的施工。启动建设金融商务区和启动区项目,适时修编翡翠江南概念性规划。
(二)加快建设中心区块。一是适时启动城市综合体项目建设,确保植物园以南、振石大酒店以东区块早出形象;二是加快中心区剩余地块的出让,回笼资金。三是高效推进区块在建星湖湾、紫檀苑和大通工贸等商住房产项目建设进度。
(三)稳中求活市场区块。一是适时加快推进世贸二期、汽车商贸城二期项目建设,认真督促好世贸中心二期竣工且市场部分营业,蚕丝城二期竣工营业;皮革城二期主体结顶;森茂汽车城2个4S店营业,商务楼开工建设,促进商贸繁荣。二是稳步运营世贸一期、汽车商贸城一期市场;三是盘活带动鞋业皮革城一期、蚕丝城一期暂处于“休眠”状态的市场,引导错位发展,互补互利,抱团营销。
四、做实四项工作
(一)做实征迁安置。一方面,全面完成凤凰湖区域的征迁扫尾工作。凤凰湖区剩余7户正常户及30户特殊户紧跟凤凰湖工程需要,年内逐步完成征迁。另一方面,稳步推进城南6个组的征迁安置工作。
(二)做实招商选资。2014年,招商选资任务在确保城市综合体项目按期挂拍实施基础上,重点推进凤凰湖区金融商务区的项目引进,力争年内引进并启动建设2—3家。
(三)做实改造提升。一是实施道路改造提升。完成环城东路和振兴东路改造提升工程,完成几个交叉口渠化改造提升工程。二是继续实施绿化提升。实施好横港二期、2014道路绿化提升工程,推进“三改一拆”拆平区的整理美化工程,计划新增绿化面积500亩左右。三是逐步推进安置小区基础环境的改造提升。
(四)做实党建及社会服务。一是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抓好每个环节规定动作,以四大专项行动助推活动扎实有效开展,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群众观点、弘扬优良作风、解决突出问题、保持清廉本色。二是健全新区效能建设的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提升党员干部的为民服务能力。三是深入实施以“德治、法治、自治”为抓手的“三治”社会管理模式。四是继续加大民生投入,有效开展“五水共治”工作早日完成工作目标。五是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好计生、消防、安监、劳保及慈善等各项基层社会服务工作,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第四篇:德清县2010年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要点
德清县2010年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要点
2010全县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和县委重要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围绕县委县政府“抓转型、强发展,惠民生、促稳定,夯基础、重保障”的工作主线和扎实开展“平台建设攻坚年”、“和美家园推进年”、“能力素质提升年”等活动,坚持“五个监管”,奋力打造“三区”,继续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示范乡镇建设,巩固和深化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建设成果,积极争创国家级药品安全示范县,服务经济,关注民生,确保公众饮食用药安全,努力促进全县经济社会较快健康发展。
一、把握重点,注重实效,不断深化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建设
1、突出抓好机制完善。进一步推进县、乡镇、村(社区)三级工作运行机制的完善,健全督查、考核、工作例会、巡查、联查等工作制度,全面落实工作责任。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及其《条例》,对于法律有模糊的部位和环节,要按照《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部分领域食品安全监管职责的意见》(浙政办发„2010‟11号)和县政府《关于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分工有关事项的专题会议纪要》(„2009‟58号)的要求执行。对还未明确或新出现的事项,且难以界定具体监管部门的一些食品生产经营业态,由县政府组织相关部门通过联合执法和综合整治等办 1
法进行监管,各有关部门积极参与。
2、突出抓好示范深化。继续巩固深化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建设成果,着力抓好示范村、社区的提升,充分发挥村(社区)、村民小组的食品安全组织网络作用,挖掘存在的安全隐患,配合做好最基层的监管,抓好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整规率和家宴申报指导率。深化农产品生产、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消费环节和保健食品等示范工作,建立有特色的管理机制。
3、突出抓好市场整治。以整顿规范奶制品生产流通秩序为突破口,以乳制品、群众日常生活必须品、节日性食品为重点品种,以食品小作坊、小农贸市场、小食杂店、小饮食店及摊点为重点对象,加大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力度,突出抓好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原料、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农业投入品、私屠滥宰和病死猪病害猪肉非法交易等专项整治,完成为期两年的食品安全整顿工作目标任务。
4、突出抓好长效监管。扎实推进信用信息体系建设,不断总结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经验,健全企业信用档案和职能部门监管档案,引导企业规范生产,守法经营。加快食品安全信息网络建设步伐,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重点推进技术支撑能力建设,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明确分工、资源共享”的原则,进一步抓好资源整合,建立“监督抽检、评价抽验和企业自检”三位一体的检验检测体系。继续强化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完善应急组织网络,加强预案的宣教、培训、演练和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查处协调机制。加强基层队伍建设,切实打造一支有组织、常态化的农村食品安全协管员队伍。
二、夯实基础,提升能力,积极争创国家级药品安全示范县
1、建立健全政府各级组织、责任、队伍体系。成立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各相关职能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国家级药品安全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下发《实施方案》,明确指导思想、工作目标、主要措施、工作职责、实施步骤和工作要求。进一步完善县、镇、村三级农村药品监管网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乡镇食品药品监管站职能作用,健全村级药品安全信息队伍,全面掌握各种药品安全信息,快速、有效的应对和处理药品安全事故及广大群众监督投诉。
2、加强农村药品“两网一规范”建设。以药品统一配送为重点,对县级以上医疗机构的药品按照《湖州市药品统一集中招标办法》进行统一招标配送。对乡镇社区卫生医疗机构,结合基本药物目录改革试点工作,完善管理办法,组织集中采购配送,村级医疗机构由所辖镇医疗机构统一配送。对个体诊所、厂矿企事业单位医务室由药品经营批发企业配送的管理办法,积极探索统一招标目录外药品配送管理办法。加大规范化药房(药店)建设,完善医疗机构规范化药房建设验收标准,进一步推进药品规范化管理工作,强化药房软硬件设施建设,建立长效监管机制,不断提高医疗机构的质量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对药品经营企业,突出药品采购、储存、药师资质、台帐制度和药学服务等重点,结合“十小”整治工作,进一步加强对药品经营企业药品经营质量管理。
3、开展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及使用单位“在线监管”建设。
加大投入,开发药品生产企业“在线监管”系统,建立包括生产企业概况、原辅料采购、生产管理、质量控制、产品销售等基本信息的电子监管系统,加大对生产企业的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快推进药品使用单位、经营企业“在线监管”工作,重点抓好零售药店的入网率和入网单位的药品数据录入率,全面掌握县内药品流通动态信息,提高监管效率。加大“网上稽查”系统假劣药信息的收集,大力开展打假治劣药工作,净化药品市场秩序。
4、依法行政,进一步规范药品市场秩序。围绕为期两年的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继续加强对药品生产、流通等环节的监管。加强药品监督抽验。按照省、市局《药品监督抽验计划》,认真组织实施药品和医疗器械的监督抽验工作,努力完成抽验任务。药品监督抽验覆盖面力争达85%以上,积极探索快检箱、快检室工作机制,提高监督抽验的针对性和不合格检出率。配合省、市局做好药品评价性抽验工作,科学分析评价药械情况。提高办事效率,认真受理各类许可事项,严格审查和现场检查,按照合理布局的原则从严审批零售药店,规范行政许可行为。开展非药品冒充药品、药械和保健食品广告的监测检查、打击利用互联网等媒体发布虚假广告及通过寄递渠道销售假药等专项行动,进一步净化药品市场秩序。及时受理各类群众投诉举报,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依法查办各类违法违规案件,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学习与培训,提高人员素质,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升依法行政能力。
5、加强药品安全长效体系建设。积极开展信用体系建设,配合市局对生产企业开展信用等级考核,对药品经营企业,细化
检查、考核项目,从许可证管理、设施设备、药械质量管理制度、人员与培训、药械购进验收记录、储存与养护、销售与服务等七个方面进行考核,并汇总录入系统,生成诚信等级。加强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体系建设,健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队伍,重点建立乡镇不良反应监测点。加强人员学习培训和对公众的宣传,不断提高对药品不良反应的认知度 和公众对药品不良反应的认知度。强化药品应急体系建设,完善药品、医疗器械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操作手册,加强应急指挥决策体系、应急监测、报告和预警体系、应急检测技术支撑系统、应急队伍和物资保障体系,确保药品安全风险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建立重大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加大重大事故的查办力度。
三、服务经济,关注民生,确保公众饮食用药安全。
1、加强对全县医药产业的业务指导。深入贯彻省、市、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抓转型、强发展,惠民生、促稳定,夯基础、重保障”这一工作主线,优化创业环境,积极推进医药企业转型升级,特别是针对国家级火炬医药产业基地,按照药品GMP要求,帮助完善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并使之有效运行。继续开展“送温暖、送信心、送服务”的“三送”进药企活动,落实班子成员联系企业,及时掌握企业生产情况,强化指导,帮助企业做大做强。积极发挥职能和信息优势,建立部门协作机制,在市场准入、政策扶持、技术改造、法律法规等方面提供服务,促进全县医药经济健康发展。
2、加强食品药品宣传培训力度。围绕食品和药品两个国家级示范建设重点,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和方式,调动社会各界
参与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积极性,推进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教育社会化。积极推进中小学生饮食用药教育常规化,普及食品药品安全常识;充分发挥社区、村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和企业、机关单位的作用,结合“平安”创建,丰富宣传内容;引导食品药品中介组织、协会的作用发挥优势,积极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咨询、讲座,传授科普知识;加强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质量安全管理培训,树立第一责任人意识;建设与群众互动平台,及时发布食品药品安全权威信息,积极回应社会关注热点,接受群众建议和监督。
3、加强药品生产企业巡查和驻厂监督。严格执行企业巡查制度,对药械生产、经营企业进行巡查,抽调各重点企业的质量管理人员组成专家组,对重点企业、重点品种,特别是高风险产品进行重点巡查。实施注射剂类药品生产企业派驻监督员制度,与日常监管有机结合,做到一事一记录、一问题一建议。建立大输液、针剂、生物制品等高危品种市场准入(供货)备案制,掌握全县重点药品供应基本情况,找准监管重点,加强监管力量。
2010年工作任务繁重而艰巨。我们要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断提升食品药品安全水平,为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健康发展而不懈努力。
二0一0年三月十一日
第五篇:镇江新区社保基数标准
从2011年1月起,我市市区(京口区、润州区、镇江新区)各项社会保险的最低缴费基数均为1794元/月。各项社会保险的缴费比例如下:
养老保险:企业21%、个人8%;
医疗保险:企业9%、个人2.5%;
失业保险:企业2%、个人1%;
生育保险:企业0.6%、个人不缴费;
工伤保险:根据企业经营范围,设定0.6%、1%、1.8%三个缴费档次,个人不缴费。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市区201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社会保险缴费基数和基本养老保险企业缴费比例发布如下:
一、市区社会保险参保人员的月缴费工资下限为1794元。
市区用人单位以本单位全部职工工资总额为缴费基数,用人单位
实际人均月工资水平低于1794元的,按不低于1794元的标准确定缴 费工资总额。
二、2012年1月1日起,市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用人单位(不含个体工商户)缴费比例由21%调整为20.5%。
三、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缴费基数参照上述规定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