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实践意义分析小学生审美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渗透效应
以实践意义分析小学生审美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渗透效应
一、引论。
爱美,是一回事,但是在生活中,我们能否善于发现美,却又是另一回事。正如法国有个雕塑家说过:‚美到处都是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去发现美。‛⑵即如何去审美。当今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了审美教育。审美教育我们可谓简单称为美育。‚美育‛一词最早是有法国的美学家席勒在《美育书简》中提出和使用,他认为美育是人们对美的形象的对照、培养对美的情感,纯洁的心灵,以达到自由和谐的发展,并且作为美育思想来研究。之后在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从孔子、荀子到后来的王国维、蔡元培都在大力的提倡美育。特别是蔡元培指出:‚美育者,应用于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⑶提出学校‚要体、智、德、美‛⒀四育并行的教育宗旨,对近现代的教育有很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而20世纪80年代,教育部颁发文件,要加大中小学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发展的人.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和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引起教育界的普遍重视和关注。‚五育并举‛德育为首,德育工作在教学工作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美育是情感教育,德育是理性教育,应该说二者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各司其职,又是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整体。所以在德育工作中审美教育也势必对其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和存在着重要的意义。
二、本论:小学生审美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效应
(一)、对美育和德育的认识
1、什么是美育,什么是德育。
初看起来,美育的内涵是不言自明的。美育,即审美教育是人类全面教育的一部分,是人类实现自我发展的需要的重要途径。
美育是通过审美的方式来教育人。审美,就是对审美对象进行的感受、欣赏、评价和判断。美育就是当我们对审美对象进行感受、欣赏、评价和判断等审美活动时,生理结构和心理结构都会受到感染、熏陶,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从而不仅在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上得到了提高,受到了教育,而且在人的气质和精神面貌上,也得到了提高,受到了教育。因此审美教育是通过审美的方式来感化我们的身心,使之净化、升华和提高。美育的三种方式:(1)对自然美的欣赏。(2)对社会美的欣赏。(3)最重要的美育方式是艺术审美,也即对艺术美的欣赏。
而所谓德育,是指培养正确的思想政治观点和高尚的道德品质,使人们能从理智上对客观社会现象进行评价的一种教育。⑷它是学校作为培养道德素养主阵地。
2、美育和德育的区别
在现代教育中,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发展的学生。很明显美育和德育是两个有区别的范畴,而不是一个等同的概念。
一般说来,德育侧重于讲道理和行为规范,审美教育则重在情感的陶冶,二者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共同塑造一种完善的道德人格。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审美教育与德育结合起来能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所以我们既应强调德育,同时也应重视审美教育,应充分发挥审美教育的德育功能。另一方面,我们也应注意,在进行审美教育时,德育为审美教育规定方向,它对美的标准、审美教育内容起着方向指导和保证作用。如果美的标准不正确、审美教育的内容不健康,那么,审美教育不但不能发挥德育功能,反而会对德育工作产生消极的影响,真可谓‚美能载德,亦能覆德‛。简单说两者区别是:前者是一种规范教育,注重培养个性对社会的服从;后者是一种解放教育,注重发展个性。前者主要通过说教、灌输实施,后者主要通过诱发、引导实施。⑸
3、美育和德育内在的联系
虽然两者有本质的区别,但二者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王国维说:‚美学上最终目的,与伦理学上最终之目的合。‛⑹把美系和伦理学用之于教育实践的德育与美育,都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创造美好的世界。所以确切地说,美育与德育有着统一性,他们是相辅相成的。美和善都是一种社会价值观,都要以真理为基础,社会生活中的同一事物,同一行为,既可作善与恶的评价,也可作美与丑的评价,社会生活是离不开善的,善在美的后面,是美的本原,美与善都是人类的精神财富。不论学习,还是做人,我们都希望‚尽善尽美‛。虽然美育和德育各有其独立的特点,但是,在教学中应相互渗透,这样,更有利于培养人格健全的全面发展的合格的下一代。只有德艺双馨的人,才是有用的人。
(二)、小学生审美教育和德育教育存在偏差和困惑
(1)、对审美教育的误区性偏差认识以及造成的因素
①、过分抬高审美教育。对于审美教育,很多人都对它有一个本质上的误区,尤其是认为这是一个具有艺术特色的词汇。是专门的艺术家做的事情,有些高不可攀。但是请不要忘记著名作家高尔基说,按天性说来任何人都是艺术家,都想把美带进自己的生活。人们对美的生活向往,对美的理想的追求是没有止境的。也就是说任何都可以成为一个‚艺术家‛。的确,在农村小学,对于审美教育简直感觉是天方夜谭,抓好德育教育的同时做好成绩考核工作才是实质本分事情。对于新课改提出的审美教育似乎感觉是有些不可思议,也很难入手。比如,农村小学有些老师(尤其是老教师)非常不尊重比如美术、音乐、科学、人综之类的课程。他们感觉这些只是语数课堂之外的一种身心调节,如果自己上课就会片面的把这些课程改成自己所谓的主课,在素质教育实施的今天,真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②、对于审美教育的局限性认识。有些老师在学校教育中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但是他们只是简单的把审美教育划为美术教育。认为美术教育可以代替为审美教育。但事实上个人认为在素质教育不断改革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推进下,学校审美教育已经不单单是几节美术科可以代替,或者说也不是简单的音乐欣赏美的审美教育可以代替,或者说是一个其他的个别学科教育可以代替。准确地说加强审美教育培养,是加强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③、本质观念差异。很多农村小学教师认为只有大学课堂才可以开设审美教育,小学课堂有必要进行审美教育么。认为小学进行审美教育也只是放个空壳做门面。做一些纸上谈兵的事情。事实上这样思想的老师从某个层面上来说自己也没有审美的能力,因此他无法辅导或者激发孩子的审美教育培养。
(2)、德育教育的残缺、困惑和迷茫
学校教育种德育教育肯定是每个学校的重点工作之一,抓好德育是做好人的基础,做好德育是进行其他各项教育工作的前提。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教育也越来越认识到如果我们只强调‚专‛而忽视‚全‛也是不恰当的,因为教书育人是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只教给知识,不塑造其心灵,培养不出合格的人才。⑺
如今,走进不同类型学校的学校,简单地进行一下调查,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思想状况着实令人担忧:学习差的学生不思学习,不求上进,或沉湎于游戏,下课追跑打闹,汗水如水流;而有些学习好的学生不少是只顾学习,不问他事,以至于教室无人扫,垃圾没人倒,自私和势利充斥着他们的心灵。一个长期在某农村小学工作的五年级语 文 老师,由于长期劳累,终于病倒住院。再得知这个消息后,有个小男生赫然拍手起立,高兴地说:太好了,以后我不需要对着她背课文,背不出而被罚做作业了。如此‚惊喜‛真是让我心寒。
学生的思想状况堪忧,其原因何在?一是由于应试教育的误导,使有些学校淡化或忽视了学生的思想教育,走上了一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死胡同。但更主要的是因为学校德育的内容死板,方法单一,偏重于苍白无力的说教,很难被学生接受,更难抵御社会、家庭中的一些反面教育的影响。现今的小学大都开设了品社课,班会、孝敬活动课,制定了一系列的学生守则、行为规范,但其内容大多是学生要怎么样,而是不许或严禁怎么样等等,这样学生往往无法接受,不愿接受,或者表面接受而内心不接受。因为你在品社等课上和守则、规范中的规定学去做的,对学生不一定有吸引力,而禁止学生去做的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兴趣,这样,当然会产生令不行,禁不止的教育后果。因此,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彻底改变德育的内容和方法。
(3)、缘何在小学加强美育教育以提升德育教学的功效
前面已经明确指出,德育和美育是两个不同的内容,而又相辅相成,共同的影响着学校的教育。德育旨在提高道德理性,但很容易流于空头说教;审美教育旨在增强情感体验,但有时也容易表现出华而不实。因此作为学校我们主张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彼之长补己之短,充分发挥德美二育的综合效益,那么,它们各自的教育效果均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虽然德育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工作,但是现在在素质教育这个大山的压迫下,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德育活动很多、内容很丰富,要求也比较高,但是德育的效果其实是微乎其微的。仔细的分析一下,其实我们缺少的是教会学生用审美的眼光去看待这些活动,看待这些事物。不同时代的人们都在沿着美的踪迹,拍摄美的倩影,探求美的秘密,谱写美的乐章。对美的追求体现在每一社会,每个人的生活当中,同样也时刻存在于学生的生活当中。例如,刚刚懂事的孩子就喜欢穿好看的衣服,听大人的夸奖;幼儿园里的小朋友因为得了小红花而欣喜若狂;小学生、中学生更会有意或无意地欣赏和表现他们心中的美。
可是,现在我们的德育教学只是简单的叫学生去记得什么,知道怎样是对的,应该怎样做。这与我们教的文化知识的死记硬背有何区别?而教师呈现的德育内容只是一系列的僵硬堆砌,或者是伦理原则的纯粹逻辑的演绎学生学习味同嚼蜡,可想而知教育效果会怎样。
有的学生喜欢打架斗殴,且屡禁不止,不是因为这些学生会从打架斗殴中得到什么益处或愉快,主要原因恐怕是他觉得敢于打架斗殴是一种勇敢无畏的表现,可以让别人觉得自己有面子、有风度。这说明这位学生错误地把打架斗殴看作是一种美的行为去追求。
再如有的学生学着大人偷偷地吸烟,这也不是因为他会从中得到什么快感,而是他觉得吸烟有风度;有的学生喜欢在大家面前搞恶作剧,引起大家轰堂大笑,也是因为他觉得这样做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实现自己的价值。
对于学生的这些错误行为,过去的思想教育往往局限于谈心、批评、或制定守则、规范去要求学生去做什么、禁止他们不做什么,这种做法,就好像是用脚踢汽车想它发动一样,效果不会好。如果把德育的教育和审美的教育相结合起来就更加能够事半功倍了。
所以加强审美教育,让在享受中受到教育。要想把学生培养成为有外表美更有内在美的人才,必须把德育与美育结合起来。例如:培养学生注意礼貌语言,不说粗话、脏话,通常德育的手段往往是在学生守则或日常行为规范中规定:要讲文明、讲礼貌,注意使用礼貌语言,禁止说粗话、脏话等,用这些条条框框去约束学生,有时学生就难以接受或真正接受。而运用美育这一手段,让学生了解注意礼貌用语,注意语言的纯洁、文明,是一个人美的具体体现,是一种风度,是一种荣誉,这样能引起学生对美的追求。
(三)、审美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渗透效应表现方式
1、在小学生德育教育中如何与渗透审美教育相结合很多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只有把美育和德育相融合起来,合力实施,才能取得显著的教育效果。正如 蔡元培 先生所说:‚美育与德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也‛。⑻那么在小学生德育教育中如何进行和审美教育渗透相结合呢?
首先是要遵循情感体验的原则。情感体验是审美心理结构与伦理心理结构的纽带。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心灵的体操‛。⑼其含义充分说明审美情感与伦理情感有着紧密联系。别林斯基说:‚只有当理智和感情完全融合一致的时候,判断才可能是正确的。‛⑽遵循这个原则,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只有将审美情感和道德情感结合起来,才能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其次,要遵循德育教学的理想观念。审美观和人生观、世界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不注意审美的培养,那么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就不能树立;如果不注重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那么正确的审美观也将无从建立。所以只有注重两者的结合,才能培养他们既有高尚的道德理想,又有圣洁的审美理想,才能培养他们成为能按美的规律改造自身同时改造世界的一代新人。
学校美育和德育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和道德素质,完善学生的心理结构。审美教育中对审美能力的培养可以包含道德评价能力的培养。而道德教育尤其应该重视审美规律的运用,把审美能力的培养纳入德育之中。这样,不仅有助于教育效果的评价,更重要的还在于促进教育方法的改革。运用形象的手段,培养受教育者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从而造就内心和谐,既有个性又有全面发展的人才。教师在实施审美评价的时候一定要与德育教育相统一起来。
当然,美育和德育的结合并不是简单的二者相加,也不是相互代替。如果我们简单地把要求学生做到的说成是美的,禁止学生做的说成是丑的,要求学生去追求美的,摒弃丑的,同样是难以做到的。所以,要想运用美育的手段以达到德育的效果,首先必须注意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认识、鉴赏能力。
2、审美教育在小学生德育教育中的渗透渠道
(1)、创造德育教学环境美
陶行知 先生曾说:‚学校生活是社会生活的起点。远处着眼,近处着手,改造社会环境要从改造学校环境做起。‛学校的一砖一瓦对学生的成长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果学校环境脏、乱、差,那么它只能培养出不讲文明、不讲卫生的学生。因此,学校应该重视环境硬件建设,使校园环境整洁美观。除了硬件的环境建设,学校更应该重视文化环境的建设,努力让学校中的让每条走廊、每块墙壁、每株植物、每个角落都会‚说话‛,让这些原本无生命的事物,成为学校德育教育的先锋,让学生在浓浓的文化氛围中感受美的教育,浸润心灵。比如我校在这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尝试:
1、伟人走廊,使学生在生活中感受与伟人并肩通行。学校在每个年级的走廊悬挂了在中国历史上不同领域的杰出人物,如:鲁迅、李时珍、毛泽东、陶行知……并在人物的旁边作了注释,介绍人物的主要事迹和贡献。学生们每经过一次走廊就是和伟人进行一次对话。这不仅使学生了解了人物知识,还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学生的思想,在学生心中树立了学习的榜样,扎下了奋斗的种子。
2、绿色走廊,使学生在行走中感受大自然的魁丽和无穷的威力。学校在综合楼的楼梯旁设臵了绿色走廊,走廊上布臵的是学生自己绘制的大自然的美丽图画,随着台阶往上,图片内容也发生了变化。原来美丽的大自然被人类破坏了,地球不堪重负,变得又黑又脏。这条走廊用一组组图片告诉学生,环境可以造就美,同样也可以带来灾难,环保教育就孕育在这条走廊中。
3、科技长廊,使学生在生活中感受科技创新的力量。学校在校园围墙的东侧布臵了科技长廊。科技长廊上主要通过彩绘的形式布臵了学生的科幻画作品。这些作品或描绘科技创新成果或展现学生超前的想象力或刻画日常生活中科技知识的运用。同学们在活动时,在休闲放松时驻足观赏,不仅愉悦心情,还陶冶情操,科技意识的培养也蕴涵其中。通过这种软环境的创设,不仅使学校环境更加美观,更使学生在无形中接受各种教育尤其是美育的渗透,使得学生审美教育在德育教育的生活中发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2)、设计德育教学方法美
都说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教学中深层的东西总是层出不穷,与我们自己预设的总是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出入。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千变万化,教育对象的千差万别,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客观实际出发,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形式美中去感受,诱发美感,激发兴趣,进而在接受新知识的同时,推动教学美的创造。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得好:‚一个劣等教师给人奉送真理,一个优等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⑾作为课堂教学审美主导者的教师,在选择运用教学方法时,应把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观念、理想、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为此,必须形成不同于一般的、有别于他人并富有个性特色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善于发挥个人智能优势,勇于突破与革新,力求寻找最优化的教学方法,组成最佳教学结构,建立协调一致的教学方法群,以最理想的教学效果去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和科学美感。例如,⑿有位小学教师教学生学习‚善‛这个生字时,从字的外型上启发诱导:‚‘善’是小羊口里吃着青草‛,并以图示辅之;解释‚渗透‛一词时,则巧譬设喻地讲解道:‚有半杯白水,半杯红水,我把红水慢慢倒入白水之中,于是红水就‘渗透’到白水中去了‛。在这里,教学方法的新颖独创性,使知识传授由枯燥变为有趣,它在激发学生创造欲望,诱发学生审美情思方面的功效,是不言而喻的。而对于‚善‛这个德育词典里最典型的字的认识到识记就迎刃而解了。我想只要我们设计好课堂的教学方法,那么无论再哪个课堂领域,我们都能够有的放矢的做好与德育相关方面的教育教学任务。
(3)、培养德育教学鉴赏美
美育的又一职能,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正确地鉴赏美丑的能力,使学生能正确地理解和判断事物的美和丑,并且不断提高鉴赏美的水平。这种对于事物美丑的鉴别力,同样并不是先天具有的,而只能在日常教育活动实践中逐步培养和发展起来。人们常说,‚爱美是人的天性‛,‚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事实表明有爱美之心,并不等于就有了美学修养。世界纷繁复杂,中小学生往往分不清真假、善恶和美丑,有的盲目崇尚‚哥儿们义气‛,有的盲目模仿影视中的暴力动作,有的盲目追求‚流行‛。由于缺乏对美应有的鉴别力和鉴赏力,难免会出现美丑颠倒,是非混淆的情况。比如:2008年3月,我校开展了‚学雷峰,争做新世纪主人‛的主题教育。活动不仅宣传雷峰精神,更注重学生亲身体验,感悟雷峰精神。在活动中,学校安排各个年级的同学通过实践活动来实践雷峰精神。一、二、三年级同学年龄小,动手能力差,我们就安排他们在校园中开展为老师泡茶,给贫困学生捐款等活动;高年级的同学走出校门,开展了整顿菜场环境、清除违章广告、清除绿化带垃圾等实践活动。通过一系列活动,使同学们对雷峰的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思想境界得到了提升。当我们把这些德育的主题系列活动开展深入,当我们再次问学生什么是美的时候,我想很多学生自然会说:我认为心灵美才是真的美。
(4)、提高德育教师素质美
很多的时候我们把德育教师简单的归结为班主任,其实在学校里搞教育(尤其是小学阶段)每个老师无论他教何门功课,他在自己的教学中无形的会渗透着德育的思想。所以每一个老师都是德育老师,提高德育教师的素质,就是要提高每一个教师德育教学的能力。
体现出一个人自身的综合德育教育能力素质有一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在教学中应具备体态语言美,例如,在冬季教学中,教师不畏严寒、精神抖擞,表现出自信、乐观、泰然自若的体态面貌、仍然以高质量、严要求地完成各种动作示范与演示,由此不仅给学生留下了美好的体态印象,而且,又鼓舞了士气,增强了学生的练习信心和勇气。如果身在其中的教师,精神委顿,动作敷衍、马虎,甚至瑟缩着身体将两手插于裤袋中,这种体态印象留给学生的是怕冷,是懦弱,根本就无美可言。
(二)、教师在交流中应体现语言美,语言是教学中组织教学,传授基本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简洁、明快、严谨、深刻、有激励性和感染性的语言形式,往往能够更好的达到预期教育效果。比如:如‚请过来试一试‛‚没关系,这次不成功,下一次你肯定能行‛‚请帮个忙,谢谢‛。这样久而久之,学生会从内心接纳教师,缩短教师与学生间的差距,形成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个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代的人。作为德育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和多处技能。教师要言教身教,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要具有高尚的情操、文明的语言、端庄的教态、整洁的仪表及精湛的教学艺术,为学生树立美好的形象,才能做到自身形象与体育教学内容的统一,这样,教师在执行各个教学任务时就会得心应手,提高教学。
3、审美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1)、培养兴趣,开发智力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比如马克思爱读文学名著,爱因斯坦常常拉小提琴,李四光谱写了中国第一首小提琴作品,等等。那么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美本身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和其不凡的‚神奇力量‛,激发了众多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和思想家的渴望与执着;丰富多样的审美活动,培养和促进了他们的观察力,并引导他们掌握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不断地鼓舞着他们攀登科学文化高峰。由此说来,学生个体通过审美修养可以使自己变得更加聪明,更有才干,更有学习能力。
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挖掘美的元素,以美促教,有一次有幸去听一位特级教师上的语文,让我豁然开朗。当初他教的内容是《小蝌蚪找妈妈》,他先写一个规范的、美观的‚蝌‛字,然后注上拼音教学生念和认,接着跟学生讲了‚蝌‛字的结构,等学生对‚蝌‛字有所了解后,老师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左右比例不协调的‚蝌‛字,左边占了很大一部分的比例,右边却捉襟见肘地只占了很小的一块地方,然后,他让学生评论这两个字哪个好看,当然孩子们都异口同声地选择了那个规范的‚蝌‛字。
这时候,老师再教学生如何布局,如何运笔,一般只写两三遍,学生就记住了,而且写得很漂亮。在这里学生识字就不是干巴巴地记读音、记笔顺之类的,而是饶有兴趣地观察、分析每个字的结构,对汉字的结构、点画之类有所感悟,就能把字写得美,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也就愈浓,记得也愈牢。老师在识字写字教学中的立美设计,不仅提高了识字教学效率,而且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进行了美育,达到了融识字、写字、审美、育人于一炉的境界。
(2)、思想启迪,道德感化
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它在世界文化遗产中释放着夺目的光芒,我们为之骄傲为之自豪。学生在了解我国传统绘画的同时,对他们进行热爱中国文化遗产教育。如:在教学中国写意画时让学生欣赏一幅幅作品,从齐白石画的鱼虾中体验生命力的跃动,领悟作者发自内心的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徐悲鸿画的马借物喻情具有深意,马的形象激发着人们奋起自强的豪情,学生被这一幅幅画的精神和品质所感动。也正是这种精神和品质使上下几千年的人为之执着追求,这些文化遗产是宝贵的、是无价的,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古人为我们留下的这些文化。每一内容都是可以升华的,只要我们抓住审美教育中的细节,学生们的道德思想就可以白我们感化。
美术课是运用审美教育进行德育教学中最多的科目。比如低年级学生基本上都是少先队员了,可有不少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佩戴红领巾,佩戴着红巾后要如何表现。我在教学《我们入队了》一课时,把这些内容渗透于其中,对学生进行热爱少先队组织,做优秀少先队员的教育,使他们明白自己是一名光荣的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员,就要从小学赖宁团结同学,助人为乐,诚实勇敢的品德,学雷锋热爱祖国,勤奋刻苦,不怕牺牲的精神。要以小学生行为规范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健康快乐的成长,能早一天成为一名合格的少先队员。
(3)、修心养身,引导人生
老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所以在加强德育教学的课程中,在教会知识的同时,要做到他们人生指引的正确方向。记得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一段故事对 家长和 老师有所帮助和启发。事情大概是这样的: 陶行知 先生某天看到一名男生正想用砖头砸同学,将其制止后,责令其到办公室。陶简单地了解了一下情况后回到办公室,发现那名男生正在等他,便掏出一颗糖递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准时。‛接着又掏出一颗糖:‚这也是奖励你的,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刻就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该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陶行知又掏出一颗糖给他:‚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这说明你有正义感。‛这时那名男生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校长又掏出第四颗糖:‚你已经认错,再奖励你一颗。我的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结束了。‛ 陶行知 先生对‚打架事件‛的处理,完全打破了以往的常规教育模式,不是采取说教的方式,而是在了解事情的经过后,抓住学生行为中的积极因素,采取‚赏识‛的策略,使学生自己认识到错误。
事情虽小,但意义深远。它告诉我们,要做一个正确合理的引导人,每个学生都有可爱、善良、美好的一面。而 陶 老师拥有了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挖掘学生身上‚美‛的闪光点,通过言语的激励,使其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有时 家长和 老师一个赞许的目光,一句欣赏的话语‛对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是促进的强大动力。每个学生都想把好的一面展示给 家长和 老师,而 家长和 老师的‚赏识让渴望进步的学生重新找回自信、迈向成功的起点,更是学生今后走向人生道路上添加的重重砝码。
(4)、不断追求,提高境界
审美也有一定的境界。也许听来天方夜谭,可望而不可及,感觉像理想化的代名词。但是我认为审美可以提高一个人的境界,简单的说就是必须引导学生走一条自觉自愿、持之以恒的实践之路,以此审美活动包括了欣赏和创造。
就在我任教的这个学校有一个女孩。她学习成绩一般,音乐天赋一般,但从小很喜欢古筝这个乐器。所以在征求父母的意见后跟着音 乐 老师学习古筝。久而久之,她的指法都在不断的成熟,音乐的感觉,古韵的味道也一日比一日成熟。可是遗憾的是她的成绩有所下降。父母再三考虑以后决定让她暂时放弃弹古筝,孩子哭了,用伤心的眼泪告诉父母她可以把成绩搞上去。在父母的应许下,她只有半个月的时间赶自己的功课。
从此以后,她一边弹古筝一边刻苦学习,她的古筝越弹越棒,她的功课也日趋进步。我们可以想想一个每天晚上要弹2个小时的古筝,外加和其他同学一样多的作业,她为什么会如此的进步。那是她对古筝、对音乐美的一种自我追求和执着追求带来的自觉自愿,持之以恒的实践之路。
其实,美是无处不在的,在教师、在操场、在花坛边、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存在着美,几乎所有的事物都可以当做审美客体。但美不是一种实体的、具体的存在物。美是在具体的审美活动中获得的,快乐体验也只能在审美活动中才能获得。对审美客体的欣赏是重要的审美活动。欣赏活动充满了情感、想像和个人的感悟、理解,每一次欣赏活动充满了情感、想像和个人的感悟、理解,每一次欣赏活动都使主体进入一个属于个人的审美快乐境界。因此,在实施美育的过程中,必须安排大量的欣赏活动,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审美活动当中,并从中获得美的愉快和享受。
三、结论
综上所述,结合自己教学中所感所想,认为加强审美教育和德育教育,在农村小学教育中也有积极的意义。了解掌握美育与德育的实践意义,或许能够给我们这些朦胧的农村小学教师多一些启发,带来一丝惊喜。良好的审美活动,可以使学生情绪饱满,积极向上,对促进学生品德的修养、身心的健康和智力的发展都有很大的益处。而且农村小学研究审美教育和德育教育的结合也是一项很重要很有意义的课题。它们是相辅相成,又是不可相互替代的。
当然,个人水平有限,以自己肤浅的认识,结合自己身边的现象和自己的看法来略说一二。如何实质性的研究还需要考虑:比如审美教育的如何普及问题;审美教育的如何评价问题;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问题等等。值得以后进步研究。
记住:美是一个目标,是审美主体心灵的自由,人们在审美情感投入的刹那,便进入了一种忘我的状态,心灵在做一次次美的畅游。最后让我们的孩子在进行德育教学中,多一点审美的生存。
第二篇:在信息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内容摘要】信息技术教育和网络已普及到我县的基层学校,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方便中小学生学习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渗透,是十分必要和行之有效的。通过教师在课堂教学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渗透 德育
近几年来,随着信息技术教育的深化,我县信息技术教育已深入到基层学校,信息技术设备和网络已进入了我县中小学生的课堂教学之中,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方便中小学生学习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网络在为学生学习知识,休闲娱乐提供有利平台的同时,也难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一些无孔不入的网上“垃圾”也在侵蚀着他们的心灵,在新闻、报纸上就会时常看到一些中小学生因痴迷网络而发生的惨剧,为何原本应该积极乐观的中小学生会成为没有人情的网络问题少年呢?究其原因,本人认为最主要的是德育没有到位。有人说“欲立其业,先树其德”,可见德育对人的一生的影响是很大的。因此,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加强德育教育,成为我们每位信息技术老师必须研究的课题,下面谈一下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结合课堂教学常规,培养学生良好的上机习惯
在一些学校机房,我们会发现这样的现象:鞋套乱仍、鼠标不能动了、桌(椅)、键盘摆放不整齐、在桌子缝隙中发现一些纸张、零食袋子、口香糖„„教师说“我们把这些不良行为都强调过多少遍了,学生就是改不了”。为什么学生还会出现这些不文明的举动,我认为培养学生的上机习惯很重要。
在教育心理学领域有一句经典名言:“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由此可见在学习生活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很重要的。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大家都知道机房管理工作是件令人头疼的事情,而如果学生的行为习惯很差,更是雪上加霜。因此从第一节上机课开始,老师就要求学生做好以下几点:
1、排队来上机并带好四样东西——鞋套、教材、实践指导和笔,其他东西不律不准带入;
2、穿好鞋套后再进机房,坐到指定的位置;
3、自己的文件保存到指定的同一文件夹中;
4、不能随便删除他人文件;
5、爱护机房设备;
6、下课时正确关机并且摆好键盘和凳子,直到显示器黑屏才可以离开。虽然这些都是小事,做好了却能给我们的教学带来极大的方便。当然改变学生的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从一开始就严格要求与以身作则并且要持之以恒。一开始也许会有学生做得不好,不是忘记带鞋套,就是误删了别的文件,这个时候我们千万不能心软,要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产生的后果;不带鞋套,会影响机房的卫生;误删他人文件,就是不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不尊重别人也就是不尊重自己。另外,教师的良好素养,娴熟、规范的演示,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具体的要求,从小事做起,将德育落到实处,培养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结合教材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素养
在教学中有效的实施德育,就要深入钻研教材,明确教育目的,抓住结合点,通过融合、渗透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自觉地将德育渗透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之中。教师要加强德育的育人意识,在信息技术课的知识讲授与技能训练之中,寻找德育教育的契机。
1、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
现在的中小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普遍表现为学习上怕吃苦,自主学习能力低下,在学科教育中,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就要充分利用好信息技术学科学生喜欢学、求知欲强的优势,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创设学习情境,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有意识开展让学生自学、主动探索去获取知识,让他们享受通过自已的努力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中提出一些与本节课内容有关的难题,让学生组成小组一起攻破这些难题,在他们自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给予提示,让学生联系以前所学的知识,再结合自学本节的内容,使学生能顺利攻破教师所设立的难题。这些任务可以是具体学科的任务,也可以是真实性的问题情景,使学生置身于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进行学习。通过一个或几个任务,把相关的前后所学的知识和能力要求作为一个整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就完成了所需要掌握的学习目标的学习。在学生完成任务后及时给予一些鼓励性的赞扬,从而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锻炼了他们顽强的意志。
2、激励学生立志成才。
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要注意分析教材中的德育教育因素,对 学生进行理想教育,激励学生立志成才。例如教师可以通过Windows的种类及发展,介绍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的成功之路,向学生讲解知识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树立远大志向,要用知识和技能造福于人类。通过介绍计算机发展史,使学生明白我国计算机发展还很薄弱(用的操作系统是微软公司的、芯片是美国的、许多软件都是英文版的),让学生看到差距,产生危机感,激发爱国主义情感,鼓励学生立志为国争光。向学生介绍求伯君、王江民等国内软件开发界的著名人物,为学生树立榜样,增强民族自尊,激励他们刻苦学习,做一个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
3、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无论是放眼竞争激烈的国际社会还是着眼于学生的现在和未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竞争可以促进优胜者更上一层楼,激励中游者后来居上,鼓励暂时落后者奋起直追,使每个人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鉴于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开展一些竞赛性活动。比如举行电子板报比赛;举行打字比赛;设计艺术字比赛;情景、主题思想绘图竞赛等等,通过以上活动,不仅培养学生独立操作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技术使用道德
信息技术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技术使用道德的重要途径,我们应该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而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技术使用道德,当务之急是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现在计算机在家庭中的普及已经相当广泛,如何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学习和帮助他们抵御网络负面影响的防线?这是老师和家长都担心的问题,教师首先和家长沟通,应了解学生为何迷 恋网络以及他们的网络使用动态,做到心中有数后,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一定能避免乱批评现象。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网站和一些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健康网站,及早教给他们上网的方法和技巧,引导他们有效上网,避免在网上到处“逛”。举例给他们说如网上诈骗、网上跟踪骚扰、无聊的“聊天”等方面的事例无时不在发生,在上课时适时的给他们讲一些典型实例既充实了课堂,又起到了警惕的作用。这样对于提高学生的选择能力与免疫力是很有帮助的,可见网络是我们德育工作的有利工具。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与人共事和团队协作精神
良好的人际关系可协调人们在活动中的行为,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提高人们的活动效率。要想获得成功,不依靠集体的力量和智慧,运用联合效应,是不可想象的。作为一名学生,要想取得成功,就要学会善于与人合作,要能组织、协调各种力量。此外,具有与人协作精神会产生的一种和谐亲密的人际关系环境,也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而现在大多数的中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太强,不易与人相处。因此,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与人共事和团队协作精神,是新世纪教育工作者的又一使命。在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与人共事和集体协作精神。比如,在教学内容告一段落时,让学生自行分组组成一个个小集体,给学生布置有一定难度的任务,要求每个小组在一定的期限内完成,然后组织交流、讨论,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可以是收集有关信息技术发展、应用的资料,总结某一软件的使用方法,编排一份班级小报,解决其它 学科的问题等。任务应该有趣味性、难度适宜、有利于信息技术的学习使用。教师可根据情况进行必要的指导,评比时每个组员同样可以从其中获得荣誉,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这种形式极大地增加了学生的凝聚力,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总之,学科德育要讲究自然而巧妙的引导,要使德育教育渗透在教学过程中,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要完成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贯彻德育教育的基本职责就必须做到努力钻研业务、切实提高自身修养,既要传授知识、技能,还要关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要针对学生年龄特点、结合课程特点,挖掘德育教育素材,整合教育资源,有机地进行德育教育方面的渗透,才能完成新时代赋予每一个教师的使命,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信息教研》刊物
2、《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的德育渗透》 陶丰满
第三篇:在小学德育教育中渗透感恩教育
在小学德育教育中渗透感恩教育
感恩即对别人所给予的帮助表示感激。中国的感恩文化源远流长,“知恩图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等古训更是代代相传。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人的基本品德。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起码的修养,是一种处世的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是人之常情。
一、小学阶段实施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由于我国社会的逐渐发展,加之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多元化的文化及思想不断涌入我国各个层面,各种道德价值观念的激烈碰撞,导致青少年对于道德,价值的观念出现明显的混乱状态。我国一直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多年,而且由于社会所带来的压力日益增大,许多家长因此只能给予孩子过度的物质上的满足,而缺乏成长之中的引导,导致有些孩子形成自私自利、知恩不报甚至恩将仇报的不良品行,使得一部分青少年在校轻视同学情、师生情,在家漠视亲情,在社会蔑视公德。感恩教育是以一种基于感情方面的引导教育,是对于青少年成长过程中进行的有针对性的教育,可使青少年对于道德,价值观有不同的认识和改观,因此对小学生实施感恩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1.小学感恩教育的实施是德育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当前,感恩教育已经成为小学德育课程的基本内容之一,在新的德育课程设置的德目中,如:热爱生命,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亲近自然,爱护环境,勤俭节约,珍惜资源;孝敬父母,尊重他人,乐于助人,诚实守信等,都蕴含了丰富的感恩教育内容——要求学生拥有对父母、对他人、对自然、对一切生命的感恩情怀。要达此目的,就必须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感恩教育。
2.感恩教育是继承并发扬我国传统文化都手段
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重视感恩与报恩的民族,但在我国突飞猛进的过程中,诸多传统文化受到了严重的冲击,甚至出现了巨大的文化断层。面对物欲横流的今时今日,人们对物质欲望的日益增长,更显露出我们在传统道德传承上的缺失。感恩教育在现实社会中唤醒传统文化的基石,也是发扬我国传统美德的重要途径。当然,随着时代的进步,感恩教育的内容与形式也要与时俱进。
3.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感恩教育
建设和谐社会更加离不开感恩教育。对小学生感恩教育的实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如果在儿童阶段没有产生感恩情怀,成人后也必将缺少感恩意识,缺少与社会、与伙伴的团结友爱,当然,和谐社会的建设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感恩文化是现代社会公民的起码素质,只有每个人从小就接受感恩教育,为感恩情感的养成、感恩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使个人成为和谐的个人,进而构建和谐家庭、和谐社会。
4.感恩教育是学生心理健康必不可少的部分
感恩情感的形成要经过一个自我认识与超越的过程。现代社会提供了丰富的消费品,却没有提供充足的信仰与追求,古人说“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孟子•滕文公上),现代人说“穷得只剩下钱了”,都是对人们感恩情感缺失的真实写照。须知,人与动物的最大不同就在于,人有一个内在的、具备丰富潜能的心灵世界,而感恩教育正是充实学生心灵世界、提升学生人格修养、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在小学德育教育中渗透感恩教育
一般来说,感恩教育包括三个层次。
1.认知
受教者通过教育者的语言感化、实践示范、实例分析产生朴素的感恩情怀,建立基本的判断标准。
2.情感 经过认知的升华,内化为受教者内心的一种情感,认识到施恩与报恩是一种自觉的意识,从而在做的过程中产生幸福感与满足感;3.实践
在认知与情感的基础之上,更需要亲力亲为去发起或者参与一系列的感恩行动,从而思考由此得到的收获,从而使认知和情感进一步升华。
这三个阶段不是截然分开的,其中认知是基础,情感是动力,实践是目的。
感恩教育是增强学校德育实效性的一项重要手段,把它作为德育的切入点,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使感恩意识在每个人心中传递。具备了感恩意识,学生才会自觉保护环境,自觉遵守校规校纪,自觉尊敬师长,因为他们对学校、对教师有深深的感恩之情;具备了发自内心的感恩意识,学生才会勤俭节约,因为他们已经知道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而不仅仅是语言来表达对父母的感恩;具备了良好的发自内心的感恩意识,学生会对社会的一切都充满美好向往,因为他们知道社会给予了他们很多。那么,在实践中该如何实施呢?
1.识恩、知恩
每个人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就无时无刻不受着别人的恩泽——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育之恩,朋友的知遇之恩,社会的提携之恩。如果没能认识到这些恩情,那么孩子将丧失对整个世界的爱。因此,感恩教育首先要做的就是识恩、知恩的教育。小学是人生第一个求学阶段,他们是任教师刻画的一张白纸,通过识恩、知恩教育,可引导小学生明白父母对他的挚爱、老师对他的关爱、同学对他的友爱、社会与国家对他的大爱,使其学会用自己实际的行动回报父母、师长和社会。
2.报恩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知恩图报是人之常情。父母给了子女养育之恩,子女就应该尊敬和赡养父母;老师给了学生教育之恩,学生就应该刻苦学习,用取得的好成绩答谢老师;朋友给了自己深厚的友情,自己就应该为朋友信守承诺;社会给了个人各种公共资源,学生作为社会人自然就该讲公德、守秩序。如此等等,皆是报恩教育的重要内容。
报恩的行动可以是物质上的回报,也可以是行为上的回报,还可以是精神上的回报。广义的报恩既可以是一声真诚的道谢,也可以是“涌泉以报”的物质回报。对小学生的主动报恩教育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如:为父母做点具体的事情,在学校主动承担帮助老师的工作,在社区主动帮助别人等等。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这种报恩并不是建立在交换的基础上的,否则极易让学生因美好道德情被物化而误入歧途。
3.施恩不求报
施恩不求回报是更高层次的品质,是学生对自我价值的重新认识,是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学生不但能知恩图报,还能在不受恩的前提下广泛施恩,更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主体行为是从内心发出的,甚至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是施恩行为,这才是人类最高的情感,是社会文明的表现。对此阶段的教育可在小学高年级初步开展。
感恩教育需要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更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努力和配合。首先从自我做起,让自己在这个物质化严重的社会中依旧保持着一颗感恩的心,从而由己及人教会自己身边的人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能教会孩子们感恩。更不能只谈空话,教一套自己却做一套,只谈理论,没有实践。只有言传身教,才是让我们的孩子懂得感恩的真正意义的真正途径。
第四篇:数学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
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思想、内容、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除了固有的知识性、工具性、客观性等特征以外,本身还具有极其重要的文化性、思想性和情感性。长久以来,数学留给人们的印象伴随新一轮课改的进行,这样的观念在随之改变。新一轮数学教材中体现数学教学过程不仅应该充满理性智慧,而且体现德育思想的渗透功能。
一、感知数学,培养学生的美感。
数学以高度抽象极其简洁的形式和思想反映了客观世界的内在美。在数量关系和图形之间,在数学符号、数学公式、数学逻辑和解题技巧上都表现出简洁的美。它的美对于人们进行数学创造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思考,由探索而生趣、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苦学”为“乐学”。充分激发学生对数学美的追求。使学生始终感到“学犹不足,唯恐失之”。从而如饥似渴,孜孜不卷地寻求打开科学大门的金钥匙。同时,对数学美感的追求,也是学生进行数学创造(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的动力来源之一,数学美的方法是数学创造的一种有效方法。学生在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培养对数学的美感,能使自己对数学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学生追求数学美中,也渗透了对学生审美观的教育。使学生追求数学美的情感升至追求人生美、世界美的思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二、体验数学,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数学由于具有极强的严密性,因而教人诚实和正直。M·克菜因所说“在最广泛意义上说,数学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得人类的思维得以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亦是这种精神,试图决定性地影响人类的物质,道德和社会生活,试图回答有关人类自身存在提出的问题。努力去理解和控制自然,尽力去探求和确立已获得知识的最完善的内涵”。
诚实、求是,是数学理性精神的本质特征。数学语言的精确性使得数学中的结论不会模棱两可的情形,数学中不存在伪科学,数学家始终站在公正的立场上。数学中不允许有任何弄虚作假的行为存在。数学让人不迷信权威,不屈服于权贵。坚持原则,忠于真理,个性和谐,心胸坦荡,充满自尊、自信、自爱和独立的人格。
勤奋、自强,是对数学真理追求的永无止境的探索活动的人格特征。数学不像音乐、文学那样容易让人入迷,数学学习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数学并不是既有知识的汇集,数学发现,发明过程中需要数学家大胆的猜想、探索、不懈的努力,凝聚了数学家的创造过程,在数学活动中,培养了人们的探索、求实的精神品质。
严谨、朴实,是数学最基本的科学态度。数学中不允许有半点马虎和轻率行为,一点粗心也可能造成重大的损失。这样的数学学习活动中,使学生养成缜密,有条理思维方式,有助于加强学生的责任感和自我约束力。
理智、自律,是科学文化人的重要人格特征。数学能够去其浮躁、净化人的灵魂。数学中的定理、规则是进行数学证明的法规,这样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律行为,遵守社会公德及法律法规等。
三、构建交流平台,开创民主的管理环境。
新课标下,教学作出师生共在的精神生活,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师生,及生生之间的情感的交流,要想完成好,教师在教学中创造一个宽忪和谐的环境,使学生敢于向学生和教师表达自己获取的信息,要结合数学的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于其中,培养学生探求知识的品质。同时,在这样和谐的环境中,也利于学生从倾听他人思想,发现问题,引导探挖、寻求真理,乐于接受他人不同意见,培养与他人合作的品质,由点的结合而全面形成团结合作、民主的班级管理氛围。
四、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奋进的品质。
现代教育观指出,不会与他人合作的不是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的。传统的教育观念是学生个体之间的合作意识差,与集体合作的意识不够,易培养学生的自私心理,新课标指出,数学的学习活动,既主张学生个体的自主探索,更强调合作学习方式,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各小组之间的合作学习,既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新教材中某些问题靠学生个体是很难完成的,需要靠各小组的通力合作才能完成,这样的教学合作;培养了学生的集体意识品质,为班级的管理创造有利的条件。
综上所述,数学教学不是孤立存在的,新课改给数学教学提供了更宽更广的空间,只要留心,定能捕捉到德育思想的渗透,变单调的数学教学为为各方面所用的数学。
第五篇:如何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渗透德育教育
内容提要: 学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教师应结合专业特点,把德育教育渗透于课堂中,努力探索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制定各学科德育渗透计划,开创学校德育教育新局面。关键词: 德育现状 渗透点 渗透方法 渗透度
人无德不立,业无德不兴。在古代教育中,礼(德育)是“六艺”之首。在当代,“以德治国”是我国的大政方针之一。学校是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主阵地,教师是道德教育的先行者,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各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中对塑造学生美好人格,培养优秀人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美国教育学家威廉詹姆斯有一句名言:“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所以我们要树立“实实在在,时时刻刻”不走形式、不作秀的德育教育理念。
一、认真研究德育现状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通过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的大量研究发现,当代少年儿童身上具有很多优良品质,如:乐于接受新事物;法 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较强;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有较强的公民意识;比成年人更容易接受环保意识;相信事实;做事认真;兴趣爱好广泛等。但在重智轻德的人才观、文化产品审美错位,互联网繁杂信息充斥生活的每个角落等因素的影响下,部分未成年人的道德状况令人担忧:功利思想明显,价值取向扭曲;缺少公德意识,生活行为失范;缺乏进取精神,贪图享乐;沉迷于网络,生活虚幻„„
二、分析教材,找准渗透点,把握渗透时机
认真钻研教材,深挖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知识的分析中。千万不能脱离教材,随意发挥,如果不能将德育内容和教材很好地联系在一起,就会给人牵强附会的感觉,就会让学生觉得有强加的意味。我们的学生不但聪明,而且“反侦察能力”特别强,这样很可能会牵动他们的“逆反神经”,不但起不到教育的作用,很可能还会适得其反。所以我们要充分驾驭教材,探寻知识教育与思想教育的最佳契合点,即教学中思想教育的“渗透点”,做到“润物细无声”。
德育的特点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所以在找到合适的渗透点后,还要注意渗透的方法、形式和时机等,才能创造最佳的渗透范围,达到最佳的渗透效果。虽然我们时刻都要保持德育教育理念,但并不是每门学科每节课都必须有德育教育的内容。没有突破口,联系德育现状比较困难,不具备渗透时机的就不要牵强,只要与学生一起上好课,学好知识即可。我是一名电工专业的老师,在几年的教学生涯里,我觉得电工专业中的德育内容隐形的多,显性的少,因此就需 要我们在教学中认真研究教材,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结合学生特点,有针对性的形成一系列德育渗透要点,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注重对其思想品德,团队合作意识,良好道德习惯等的培养。现代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要求培养的学生具有从事一项职业所必需的从业能力,它应该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个方面。专业能力指的是: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技能和相应的知识,包括单项的技能与知识、综合的技能与知识。方法能力指的是: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包括制定工作计划的步骤,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独立学习新技术的方法、评价工作结果的方式等。社会能力指的是: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为能力,包括人际交往、职业道德,在小组中合作、交流、协商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让学生学会”做人”比让他们学会“做事”更为重要,所以在专业课的教学中我们就要适时地把德育培养目标渗透于学科教学中,例如在《电工基本技能与训练》的授课中,通过章节内容的整合、实训技能的强化,采取“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式学习,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特别是社会能力的培养,在分组活动中培养学生沟通能力、分工协作能力、团队意识、责任意识。通过小组合作和探究学习,使学生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我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要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比如在照明线路安装中:让学生自由结合,锻炼了他们的沟通能力;让他们相 互配合,体验了分工协作的高效性,在布线阶段,让他们知道节约的重要性,在最后的试验阶段,则可以着力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所以德育内容要及时捕捉,及时融入教学中,以达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融入教学,掌握“渗透度”
如何在学校教育中卓有成效地落实道德教育,如何进一步改进学校德育,已成为当前教育界乃至全社会一项重大的课题。
“一切事物都是特定质和量的统一,都有自己的度。一旦超过这个度,事物就会发生质变”,事与愿违也就不难理解了。从我个人亲身体验来看,在教学中有效地灌输德育教育的关键是要把握好渗透度,俗话说:“世界上最难掌控的是人心,最难拿捏的是分寸”。要想把事情做得完美,就必须要在最难掌控的事物之上,做好最恰当的拿捏。所以在教学中,要恰当地处理专业知识和道德教育的关系,做到既到位又不越位,给人自然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千万不能为了加强德育教育喧宾夺主,这样就会显得矫揉造作而使学生厌恶。安全用电是电工专业中比较容易融入德育的一门课程,例如:在触电原因的讲述中,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让他们讲述在生活中遇到的或了解的触电事故,并总结触电的原因,从而联系生活实际建立安全用电的意识并掌握相关的安全知识。同时可以让学生建立严格遵守制度杜绝事故发生的理念。但不能每次课都面面俱到,一定要因材施教,寓情于教,有机地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发展和情操陶冶与一体,真正寓德于教中。
四、及时总结,不断更新,与时俱进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我觉得教师绝对不是一桶水这么简单,而应该是一条有源头的溪流。我认为,教师只有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教育思想,才能跟上时代前进和知识发展的步伐,才能胜任复杂而又富有创造性的教育工作。“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不断否定自己,才能不断进步,拥有的知识才能像“泉水”般沽沽涌出,而不只是可怜的“一桶水”了。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发展已经进入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家庭计算机的普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出现,使网络遍及了人类现实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一定要成为学习型的教师,我们必须掌握信息技术。只有掌握好计算机技能,熟悉了网络,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正确运用网络资源,才能有效地管理学校、班级的网络设备,才能有条件去了解学生的网络意识和心理。才能随时随地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动态。
我们和学生交流的话题不仅仅是这个电路图怎么画,这个线路怎么连接,电路中出现了什么故障,我们还可以谈论最新的游戏,谈论谁的空间里感人的日志,谁的微博更新了什么新内容,要让学生看到我们不仅有严谨的作风、得体的穿着、文雅的举止,更有渊博的学识,以及和他们沟通的能力,时刻彰显为人师表的力量。让他们想要和我们沟通,学会倾听,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未来的学习目标。有了学习目标,就有了学习的动力。有了正确的人生观,就有了人生前行的方向。所以我们要不断更新观念,及时总结成功经验,经常浏 览德育教育网站,借鉴最新教育理念,坚持不懈地把德育的精髓贯彻教学始终。
有位优秀的教育家说过:“优秀的品格,只有从孩子还在摇篮之中时开始陶冶,才有希望,在孩子心灵中播下道德的种子,越早越好”,青少年时期是人生良好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复兴伟业的肩负者,是华夏文明的继承者和传承者。所以就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为他们健康成长,创造各种有利条件,提供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