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互联网金融风险信息共享系统合作协议(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3 20:20: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互联网金融风险信息共享系统合作协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互联网金融风险信息共享系统合作协议》。

第一篇: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互联网金融风险信息共享系统合作协议

协议编号: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互联网金融 风险信息共享系统合作协议

甲方:中国支付清算协会

乙方: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存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主体服务和监管的若干意见》、《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委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的有关文件精神,为加强互联网金融行业风险信息共享,防范和降低信用风险,在充分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甲方组织建设了“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互联网金融风险信息共享系统”(以下简称“风险信息共享系统”)。为更好地使用风险信息共享系统,本着平等、自愿、诚实、守信的原则,经过友好协商,甲乙双方达成风险信息共享系统合作协议。协议具体内容如下:

一、系统概述

1、甲方负责组织建设风险信息共享系统,并承担系统的日常运行和管理。

2、甲乙双方通过使用风险信息共享系统查询风险信息,风险信息共享系统自动对相关数据进行汇总、整理、反馈,从而实现行业内信息的共享。

3、风险信息的定义。风险信息是指申请借款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在互联网金融企业等机构的存量未结清借款记录、逾期借款记录以及其他可能影响申请人风险评估的信息。

4、风险信息共享系统采用接口查询模式,系统接入单位无需向甲方批量报送风险信息,仅基于单一查询申请反馈单一查询结果。

5、乙方得到的反馈结果是接入风险信息共享系统的机构反馈信息的汇总数据,而非单一系统接入单位反馈的数据。甲方不保证系统接入单位反馈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但承诺在信息汇总的过程中保持客观、中立地位。

6、甲乙双方开展风险信息共享活动,应当遵守各项法律法规,诚实守信,不得危害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

二、乙方接入系统的条件及程序

1、凡具有借贷类数据信息,以及业务经营过程中需要查询客户风险信息情况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和其他机构,均可申请接入风险信息共享系统。

2、乙方申请接入风险信息共享系统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完善的风险管理措施和内部控制措施;

(2)有符合要求的技术设施,相关程序符合风险信息共享系统接口标准,并保证信息安全;

(3)高级管理人员中有从事过金融风险管理和信息技术行业的人员;

(4)甲方认为需具备的其他条件。

3、乙方接入风险信息共享系统应当向甲方提出申请,并提交以下材料:

(1)接入风险信息共享系统的书面申请;

(2)公司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等证件的复印件;

(3)被查询人授权书或包含授权条款的合同等格式文书的范本;

(4)申请材料真实性声明;(5)甲方认为需提交的其他材料。

4、甲方收到申请后,应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对有必要进行实地查验的,组织进行实地查验。

5、乙方经甲方审核准予接入风险信息共享系统的,在签订本协议后,由甲方组织乙方在测试环境下进行系统接入联调测试。

6、乙方通过联调测试后,可以正式接入风险信息共享 系统,并由甲方向乙方正式颁发《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互联网金融风险信息共享系统接入单位证书》,相关内容在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网站公示。该证书不代表对乙方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技术安全、持续合规的保证。

三、基本权利和义务

1、甲方应履行以下职责:

(1)制定完善的风险信息共享系统运行规则和相关管理制度;

(2)对风险信息共享系统运行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和信息安全;

(3)对申请接入风险信息共享系统的机构进行审查并作出是否同意接入的决定;

(4)监督和管理风险信息共享系统的信息共享情况,对反馈信息进行检验和统计;

(5)及时协调、处理信息异议情况;

(6)乙方不再具备系统接入条件的,应当及时取消乙方系统接入资格,收回乙方《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互联网金融风险信息共享系统接入单位证书》,并在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网站上作相关公示;

(7)对乙方取得的被查询人授权、业务操作员开立、反馈查询结果真实性、信息安全管理等情况进行抽查;

(8)对违反风险信息共享系统相关规定的行为及时予 以纠正和处理,视处理情况采取在系统接入单位范围内通报、向行业监管部门报告、公开通报批评、在一定期限内限制系统使用、取消系统接入资格、取消互联网金融专业委员会成员单位资格等措施;

(9)其他应由甲方履行的职责。

2、乙方享有以下权利:

(1)可以优先成为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互联网金融专业委员会成员单位;在未成为成员单位期间,享有成员单位除表决权外的其他同等权利;

(2)乙方接入风险信息共享系统后,可以选择共享信息的内容,包括:贷款存量未结清信息、贷款逾期信息(逾期90天以下)、贷款不良信息(逾期91天以上);

(3)基于乙方选择的共享信息内容,遵循对等原则,通过风险信息共享系统查询被查询人在其他机构的相应风险信息数据汇总结果;

(4)记录被查询人的查询请求,供乙方自身数据分析使用;

(5)接受风险信息共享系统操作使用培训,获取技术支持;

(6)就完善风险信息共享系统提出意见或建议。

3、乙方应履行以下义务:

(1)遵守风险信息共享系统运行规则和相关管理制度;(2)乙方通过风险信息共享系统查询风险信息,必须经被查询人的书面授权。被查询人授权可以采取授权书形式,也可以采用合同、申请书等文件中增加相应条款等形式;

(3)基于乙方选择的风险信息共享内容,及时、完整、准确地反馈查询结果;

(4)确保接入系统畅通运行,采取合理措施保障信息安全;

(5)协助甲方复核被查询人的异议申请;

(6)经乙方同意,甲方可通过乙方的资金存管银行或提供支付通道服务的支付机构核对被查询人的风险信息数据,以检验反馈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乙方应予以配合;

(7)接受甲方对乙方取得被查询人授权、业务操作员开立、反馈查询结果真实性、系统安全管理等情况的抽查;

(8)积极参加甲方组织的行业风险信息共享相关培训及其他活动。

四、业务处理

1、查询机构申请:

(1)乙方办理下列业务,可以向风险信息共享系统查询客户风险信息情况:

(a)审核个人或机构贷款申请的;(b)审核个人或机构作为担保人的;

(c)对已发放的个人或机构信贷进行贷后风险管理 的;

(d)经被查询人及甲方同意的其他情况。(2)乙方取得被查询人的书面授权。

(3)乙方通过风险信息共享系统发送查询指令。

2、系统接收查询申请

风险信息共享系统接收查询机构的查询申请,并向其他接入单位发送该查询申请。

3、被查询机构反馈查询结果:

(1)乙方收到查询申请后,应当按照甲方发布的风险信息共享系统数据传送标准及其他有关要求,准确、完整、及时地向风险信息共享系统反馈查询结果。

(2)乙方发现其接入系统出现问题或反馈的信息有误时,应当及时报告甲方,并尽快使系统恢复正常运行。

4、系统汇总反馈结果

风险信息共享系统对接入单位反馈的被查询人风险信息进行汇总、脱敏并整理后向乙方反馈结果。

五、安全要求

1、甲方应建立完善的信息查询、使用、异议处理、用户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内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职责岗位,保障风险信息共享系统稳定运行和数据安全。

2、甲方应建立风险信息共享系统内部运行和外部访问的监控制度,统计查询情况,监督用户操作,防范对风险信 息共享系统的非法入侵。

3、甲方对乙方用户进行统一管理,乙方可根据需要申请接入的系统管理员用户、业务操作员用户数量,数量上限由甲方设定。

4、乙方应当根据风险信息共享系统相关管理规定建立本机构内部管理制度,指派相关人员担任系统管理员用户和业务操作员用户,并明确相关职责、权限及操作规程。

5、乙方系统管理员用户、业务操作员用户不得互相兼职,系统管理员按照内部授权分配业务操作员权限。

6、乙方系统管理员用户和业务操作员用户的人员发生变动的,应于2个工作日内在风险信息共享系统中进行变更。

7、乙方应确保只有得到内部授权的人员才能使用风险信息共享系统,不得将查询信息用于指定用途以外的其他范围。

8、甲方和乙方工作人员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及本办法的规定,篡改、泄露或非法使用查询信息,不得与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恶意串通,提供虚假信息。

六、异议处理

1、被查询人认为查询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的,经乙方同意后,可以通过乙方向风险信息共享系统提出异议申请。

2、乙方向风险信息共享系统提交异议申请,需经乙方系统管理员审批通过后方可提交。提交异议申请应在获取查 询结果5个工作日内提出,并在系统内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3、风险信息共享系统受理异议申请后,由甲方对异议情况进行核查。

4、甲方发现异议信息是由风险信息共享系统在处理过程中发生错误造成的,应当立即进行更正,并检查系统处理程序和操作规程存在的问题。

5、甲方未发现风险信息共享系统处理过程存在错误,应当通知提供相关信息的机构协助复核异议信息,乙方作为信息提供机构的应当予以配合。

6、乙方作为信息提供机构的,在收到复核通知后应及时处理,并向甲方作出书面答复。异议信息确实有误的,乙方应当检查本机构系统处理程序,查找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更正。

7、具体异议处理流程及期限可由甲方另行规定并通知乙方。

七、保密义务 1.甲方义务:

(1)保密工作的基本要求是:控制知悉范围,消除泄密隐患,确保信息安全。

(2)甲方承诺对于乙方反馈的数据信息予以严格保密,除本合同约定或乙方事先书面许可外,不得以任何方式披露给任何第三方。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3)甲方应当采取必要保密措施保护乙方反馈的数据信息,并尽到谨慎尽职的义务,采取“最小化原则”,将其知悉或了解的数据信息人员限制在抽查校验、异议处理等必须的工作人员范围之内,并要求其严格遵守本协议,不得将有关数据信息泄露给无关的工作人员。

(4)对于甲方工作人员擅自泄露乙方反馈的数据信息的,甲方应当根据情节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或解除劳动合同,涉嫌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2.乙方义务:

(1)乙方应将风险信息查询和汇总数据的保密工作作为本单位保密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建立完善的数据信息查询、反馈、使用、保管等制度。

(2)乙方应指定专门人员负责风险信息共享系统的使用和管理,明确相关职责和权限,只有得到授权的人员才能使用系统。相关人员发生变动的,应在系统中予以变更。

(3)乙方应对系统操作人员进行保密安全教育,并与其签订保密协议。

(4)乙方应在权限范围内使用获得反馈的风险信息汇总数据,不得对外披露、出售数据或为他人查询。

3、保密期限:

(1)自本协议生效之日起,甲乙双方均应履行本协议约定的保密义务。(2)除非经对方书面同意,否则甲乙双方必须按照本协议约定应承担的保密义务对在协议终止前收到的信息进行保密,保密期限不受本协议有效期限或本协议解除的限制。

八、合同解除

1、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的,可以解除本协议。

2、乙方不具备风险信息共享系统接入资格的,甲方有权解除本协议,协议自甲方向乙方发出书面解除协议通知后解除。

九、违约责任

甲乙双方及其工作人员如违反本协议任何条款,须赔偿由此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十、争议解决

甲乙双方因履行本协议发生争议的,应协商解决,协商未达成一致时,任何一方可向甲方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十一、生效

本协议一式四份,甲方、乙方各执贰份,自双方盖章签字之日起生效。以下为盖章签字页,无正文。

甲方(盖章):乙方(盖章):

授权代表:

签署日期:

授权代表:签署日期:12

第二篇:通联支付斩获中国支付清算协会

通联支付斩获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移动支付微视频大赛”一等奖

近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2018年移动支付安全便民宣传周启动仪式暨移动支付安全与创新研讨会”在京召开。通联支付参与该活动并斩获“移动支付微视频大赛”一等奖、优秀组织奖等多个奖项。

本次活动由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主办,旨在进一步宣传移动支付在便利民生、助农扶贫和服务实体经济方面的成果,并面向城乡居民开展移动支付安全知识教育,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

大会发布了由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编撰的《移动支付安全与实践》,并邀请了业界资深人士及专家学者围绕创新实践、安全风控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此外,大会还公布了此前开展的“移动支付安全便民宣传周”微视频征集赛的获奖名单。通联支付参赛作品《梦出发的地方》获大赛一等奖,通联支付青岛分公司选送的《移动改变生活》《通联的母亲节》获三等奖,通联支付还获得了大赛“优秀组织奖”。

除了积极参与“移动支付安全便民”宣传活动,通联支付还根据移动支付普惠金融的指示精神,在全国范围内积极开展移动支付便民示范工程,全面推进符合银联标准的移动支付业务发展,以银行业统一APP“云闪付”为载体,升级改造支付受理环境,积极拓展税务、交通、医疗、教育等移动支付便民应用场景。

未来,通联支付将会继续深化拓展民生、公共服务场景,用先进的金融科技带给人们便捷美好的生活。

第三篇:电子商业汇票系统运行管理办法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

附件5

电子商业汇票系统运行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的运行管理,确保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票据管理实施办法》、《支付结算办法》(银发[1997]393号)和《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09]第2号)等有关法律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电子商业汇票系统是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建立,依托网络和计算机技术,接收、存储、发送电子商业汇票数据电文,提供与电子商业汇票货币给付、资金清算行为等相关服务的业务处理平台。

纸质商业汇票登记查询和商业汇票转贴现公开报价也通过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办理。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承担电子商业汇票系统运行、维护和管理的中国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清算中心(含结算中心,下同)及单一前置机(含直连前置机和间连前置机,下同)运行维护部门;负责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网络运行、维护和管理的部门;负责再贴现前置机及其客户端的运行、维护、管理的部门。

第四条 电子商业汇票系统运行管理范围包括:

(一)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国家处理中心(以下简称国家处理中心);

(二)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城市处理中心(以下简称城市处理中心,含部署在城市处理中心的纸质商业汇票登记查询和公开报价共享前置机以及再贴现前置机);

(三)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单一前置机;

(四)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备份系统;

(五)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网络;

(六)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应用安全子系统。

第五条 清算总中心负责国家处理中心、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备份系统、国家处理中心与城市处理中心之间网络(以下简称主干网络)以及应用安全子系统(国家处理中心部分)的运行、维护和管理;负责对清算中心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并对系统运行提供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

清算中心负责城市处理中心和应用安全子系统(城市处理中心部分)的运行、维护和管理,及对辖区内单一前置机的运行、维护进行指导和技术支持。

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网络运行维护部门负责与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相关网络的运行、维护和管理。

单一前置机运行维护部门负责本单位(或本部门)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管理。

第二章 岗位管理

第六条 国家处理中心、城市处理中心及单一前置机的运行维护部门应当合理安排各岗位人员,确保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第七条 国家处理中心、城市处理中心运行维护部门应当设置系统管理岗、业务主管岗、电子商业汇票管理岗、登记管理岗、市场拓展岗、系统维护岗、注册中心(以下简称RA)管理岗、RA审核操作岗和业务操作岗(含RA录入操作岗)。

国家处理中心、城市处理中心运行维护部门应当根据业务管理规定,设置法律合规岗。

国家处理中心运行维护部门还应设置数字证书管理岗。

单一前置机运行维护部门应当设置系统管理岗、业务主管岗、系统维护岗和业务操作岗。

再贴现客户端运行维护部门应根据再贴现业务处理需要,设置系统管理岗、业务主管岗、业务操作岗以及其他相关岗位。

第八条 业务操作岗和应用安全子系统RA录入操作岗可兼任,但不得与其他岗位兼任;系统管理岗和系统维护岗不得兼任业务主管岗、电子商业汇票管理岗、登记管理岗、市场拓展岗和法律合规岗;RA管理岗、RA审核操作岗和RA录入操作岗不得相互兼任。

第九条 系统管理员负责增加、更改和删除用户。

第十条 业务主管(再贴现客户端业务主管除外)负责系统业务运行,监控业务运行状况;设置业务参数,维护基础数据,处理或授权处理业务运行异常;组织业务操作员正确处理业务,对用户业务操作授权等;提供业务咨询、协调服务。

国家处理中心业务主管还应负责保管密押操作员卡、密押设备的登录和启动操作。

城市处理中心的业务主管还应负责审查证书绑定关系的真实性。

再贴现客户端业务主管负责用户审核、数字证书的初始设定、变更和注销等。

第十一条 电子商业汇票管理岗负责完成系统参与者加入、变更、退出和承接等相关设置;处理组织机构代码异常;识别并防范电子商业汇票运行风险,制定相关规章制度。

第十二条 登记管理岗负责纸质商业汇票登记与查询管理;建立联系渠道,管理系统参与者信息;建立服务平台,提供窗口服务。

第十三条 市场拓展岗负责统计分析业务信息,为系统参与者提供信息服务;及时通知系统参与者系统运行调整事项;研究并推动电子商业汇票系统业务发展;协调新增系统参与者;管理公开报价业务。

第十四条 法律合规岗负责按照业务管理要求,监督检查电子商业汇票系统运行管理制度落实情况;对各种票据纠纷进行取证,对票据信息泄露、篡改等事件进行评估并提出处置意见;协助司法、审计等有关机构查询举证。

第十五条 业务操作员(除再贴现客户端业务操作员)负责根据业务主管授权进行日常运行操作和监控等;按照职责范围处理业务;对违规信息进行统计;负责有关业务清单打印。

城市处理中心业务操作员除上述职责外,还负责系统参与者机构证书的初审、录入、制作和撤销等。

再贴现客户端业务操作员负责再贴现业务的签收、赎回和到期提示付款等。

第十六条 系统维护员负责安装维护计算机软件、硬件及网络设备、网络系统;解决系统运行中出现的技术问题;设置系统参数,监控系统运行状态;定期完成系统和数据备份;提供技术咨询、协调服务;为系统稳定运行提供技术保障等。

第十七条 RA管理员负责电子商业汇票系统中有关操作人员证书的管理,包括对有关操作人员授权和颁发证书等。

第十八条 RA审核操作员负责电子商业汇票系统中系统参与者机构证书的审核等。

第十九条 国家处理中心数字证书管理员负责证书下载、证书管理密钥口令更改、制定证书存放路径等。

第二十条 各岗位人员上岗前应当通过中国人民银行组织的业务技能、安全知识培训和考核。

第二十一条 岗位人员变动应当办理岗位变动交接手续,并在系统中及时注销该用户。

第三章 操作管理

第二十二条 清算总中心和清算中心应当结合本单位(或本部门)实际,制定并严格执行电子商业汇票系统业务操作管理制度和运行操作规程,做好相关记录。

单一前置机运行维护部门应当制定相应的电子商业汇票系统运行操作规程,报清算中心备案。

第二十三条 清算中心应当定期或按清算总中心要求,报告系统运行情况。

第二十四条 清算总中心、清算中心及单一前置机运行维护部门应当严格遵守电子商业汇票系统运行时间的规定。

清算总中心应当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业务主管部门授权,调整电子商业汇票系统运行时间,并至少提前3个系统工作日通知清算中心和系统参与者。

第二十五条 城市处理中心运行维护部门和单一前置机运行维护部门在业务运行期间,未经国家处理中心运行维护部门批准不得退出登录。

第二十六条 清算总中心应当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业务主管部门的规定或授权操作下列事项:

(一)基础数据导入;

(二)设置系统参与者的业务权限;

(三)设置城市处理中心和接入点对应关系;

(四)设置接入点和系统参与者对应关系;

(五)设置系统参与者承接关系;

(六)设置计费费率;

(七)设置业务数据联机保存期;

(八)设置规定的其他业务参数。

第二十七条 清算中心应当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业务主管部门的规定或授权操作下列事项:

(一)基础数据导入;

(二)设置辖区内系统参与者的业务权限;

(三)设置本城市处理中心和接入点对应关系;

(四)设置辖区内接入点和系统参与者对应关系;

(五)设置辖区内系统参与者承接关系;

(六)设置业务数据联机保存期;

(七)为系统参与者设置纸质商业汇票登记和公开报价共享前置机的系统管理员和业务主管初始用户;

(八)为中国人民银行会计营业部门设置再贴现客户端系统管理员和业务主管初始用户;

(九)设置规定的其他业务参数。

第二十八条 各岗位人员在系统运行时间应当根据岗位要求监控系统运行状态,并填写系统运行日志。

各岗位人员发现未按时登录、报文丢失、日终业务核对信息无法下载等异常情况,应当立即报告主管人员,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二十九条 清算总中心、清算中心应对收到提示付款指令未及时发出回执、纸质商业汇票查询异常、组织机构代码异常、电子商业汇票支付信用信息以及系统运行情况进行统计监测。

第三十条 电子商业汇票系统行名行号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管理。清算总中心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业务主管部门的规定进行维护;清算中心可根据需要向单一前置机运行维护部门提供行名行号等基础数据。

清算中心及单一前置机运行维护部门不得擅自对行名行号进行增加、更改或删除。

系统参与者应当及时申报行名行号的承接关系,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或承接者营业场所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业务主管部门审批同意,由清算总中心或清算中心完成变更处理。

第三十一条 清算总中心应根据系统提示的组织机构代码异常信息,协调清算中心通知相关单一前置机运行维护部门进行处理。

第三十二条 清算总中心和清算中心应当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管理要求,进行票据信息导出和补发操作。

第三十三条 清算总中心、清算中心和单一前置机运行维护部门应当加强系统用户管理,系统初始用户应在完成系统投产工作后及时注销。

第三十四条 清算总中心、清算中心及单一前置机运行维护部门应及时处理各待办业务事项,保证日终前当日待办业务全部处理完毕。

第四章 维护管理

第三十五条 清算总中心、清算中心和单一前置机的运行维护部门应当结合本单位(或本部门)实际,制定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维护管理制度和日常检查规程,按照规程完成日常检查和系统维护并记录维护日志,发现系统异常按规定处理。

共用设备的维护管理应避免影响其他业务系统的正常运行。

第三十六条 清算总中心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授权,负责对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应用软件版本进行统一管理。

第三十七条 清算总中心应制定维护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相关硬件和软件的管理制度,并严格组织执行。

变更城市处理中心主要设备和系统时,清算中心应当事先向清算总中心提出书面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实施,并记录变更过程,向清算总中心反馈变更过程和执行结果。

变更单一前置机主要设备和系统时,其运行维护部门应当事先向清算中心报备。

第三十八条 清算总中心、清算中心和单一前置机运行维护部门应当定期对计算机系统、网络系统进行系统备份和数据备份,并填写备份记录。

第三十九条 清算总中心、清算中心和单一前置机运行维护部门请外单位人员对系统进行检查维护时,须经本部门负责人批准,由系统维护人员陪同进行,并做好检查维护记录。

第四十条 清算总中心、清算中心和单一前置机运行维护部门应当分别制定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应急预案并逐级报备,定期进行应急预案演练和备份系统测试,并做好记录备查。

第四十一条 清算总中心应当定期检查清算中心运行维护情况,并做好记录备查。

第五章 安全管理

第四十二条 为保证业务及证书的安全性,电子商业汇票系统所有用户应当严格权限管理,相关操作应当遵循“双签制”原则。

第四十三条 操作人员接到用户标识后,应当立即登录系统,修改用户口令,用户口令仅限本人使用,不得外泄;操作人员禁止使用未经修改的口令进行业务操作。

一个用户标识只能分配给一个操作人员,一个操作人员只能拥有唯一的用户标识。

用户口令应当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至少每个季度更换一次。操作人员遗忘口令时,应当立即报告主管领导,经主管领导审批后,由系统管理员重新设定,并做好记录备查。

第四十四条 操作人员应当在规定权限内操作,禁止进行与业务无关的操作;操作人员离开操作岗位时,应当退出登录。

第四十五条 城市处理中心运行维护部门第一次登录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后,应当立即更换登录识别信息。识别信息应采用不易破解的字符串,并定期更换。

第四十六条 电子商业汇票系统采用基于公钥基础设施(PKI)的电子签名保证业务数据的完整性和不可抵赖性。

第四十七条 清算总中心委托专业、合法数字证书认证管理机构(以下简称认证中心)负责数字证书的统一管理。

第四十八条 国家处理中心RA管理员的证书由认证中心负责生成,本人负责保管。

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国家处理中心RA管理员负责创建城市处理中心RA管理员和国家处理中心RA操作员,并为城市处理中心的RA管理员和国家处理中心RA操作员授权和颁发证书。

经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批准,城市处理中心RA管理员负责创建城市处理中心RA操作员,并为本城市处理中心的 RA操作员授权和颁发证书。

第四十九条 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参与者用户证书的申请、补发、换发、撤销和冻结等管理操作,由其法人所在地的城市处理中心负责。

第五十条 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参与者必须妥善保管包含私钥的最终用户证书以及私钥保护密码。如发现包括私钥的最终用户证书文件、USBKey丢失或被非法复制,以及私钥保护密码丢失,应当及时报告中国人民银行业务主管部门,同时报告清算总中心。

第五十一条 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在与支付系统以外的其他系统连接时,应依照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规定,采取必要的技术隔离保护措施。

第五十二条 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病毒防范处理应当符合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在系统内安装病毒处理程序并及时升级;对外来数据应当进行病毒检测;定期查毒,发现病毒立即处理,并逐级报备。

第五十三条 禁止在生产设备和备份系统上进行开发和培训,以及使用非系统专用的存储介质。

第五十四条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泄露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系统的参数、配置信息、汇票业务信息和账户信息。

系统设备因故障需外送维修时,应当进行必要的备份,并对数据进行彻底的清除处理。

第五十五条 清算总中心、清算中心和单一前置机运行维护部门在特殊情况下,需要对后台业务数据进行变更操作时,须经本单位(或本部门)业务主管同意、本单位(或本部门)领导批准,由两名以上系统维护员共同实施,并详细记录;事后由业务主管及时核对业务数据,并向本单位(或本部门)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第五十六条 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密押设备及全国押密钥卡由清算总中心指定专人配置、维护和保管。如有丢失,应当及时报告中国人民银行业务主管部门。

第六章 机房管理

第五十七条 清算总中心、清算中心的电子商业汇票系统机房应当符合国家建设标准和中国人民银行有关机房的管理规定。

单一前置机运行维护部门的机房应当符合国家建设标准和本单位(或本部门)有关机房的管理规定。

第五十八条 电子商业汇票系统机房管理部门应当制定机房管理、门禁系统管理和进出审批登记等相关制度,运行维护部门应当遵照执行。

第五十九条 清算总中心、清算中心和单一前置机的运行维护部门应保持机房的清洁、整齐、有序,禁止将易燃、易爆、易腐蚀等危险品和与运行无关的物品带入机房;禁止在机房内使用明火或可能影响运行的设备。

第七章 设备管理

第六十条 电子商业汇票系统设备包括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安全设备和场地设备等。清算总中心、清算中心和单一前置机运行维护部门应对电子商业汇票系统设备实行专人管理,建立档案,并定期检查,账实相符,禁止挪作他用。

第六十一条 电子商业汇票系统设备应当按照国家和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技术规范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并做好记录,确保生产设备稳定运行,且备份设备处于可用状态。

第六十二条 电子商业汇票系统机房应配备适量的传真机、程控电话和拨号备份线路,以满足系统运行需要。

第八章 文档管理

第六十三条 电子商业汇票系统运行文档包括技术资料、操作手册、运行维护手册,以及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纸质信息和存储介质信息等。

第六十四条 应指定专人负责文档的入库保管,建立文档登记簿,保管人员调动时,须办理有关资料的交接手续。

第六十五条 电子商业汇票系统运行文档须妥善保管,并做到防火、防盗、防磁、防潮和防蛀。

第六十六条 对存储介质形式的文档,应当定期检查、定期备份,防止因存储介质损坏而丢失资料。

第六十七条 严格执行文档查阅、借用登记制度,禁止私自或越权复制和外借电子商业汇票系统运行文档。

第六十八条 电子商业汇票系统运行文档应当比照同类会计档案确定保存期限。

第六十九条 废弃或过期的电子商业汇票系统运行文档应当比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进行销毁处理。

第九章 故障处理

第七十条 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国家处理中心、城市处理中心和单一前置机发生技术故障时,其运行维护部门应当遵循“及时报告、及时处理、尽快恢复运行”的原则进行处置。

第七十一条 单一前置机发生技术故障时,其运行维护部门应向清算中心报告。

第七十二条 城市处理中心发生技术故障时,清算中心应向清算总中心和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业务主管部门报告,并根据故障影响情况及时通知辖区内系统参与者。

第七十三条 国家处理中心发生重大技术故障时,清算总中心应及时处置并向中国人民银行业务主管部门报告,同时通知各城市处理中心运行维护部门。

第七十四条 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发生技术故障时,报告的内容应真实、准确,不得瞒报、漏报。

第七十五条 电子商业汇票系统故障分为常规故障和非常规故障:

(一)常规故障为故障现象和其排除方法在现有电子商业汇票系统运行文档中有明确描述的故障;

(二)非常规故障为故障现象和其排除方法在现有电子商业汇票系统运行文档中没有描述的故障。

第七十六条 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国家处理中心、城市处理中心、单一前置机发生系统常规故障时,应由其系统维护人员按照故障处理规定和排除方法进行处理。

第七十七条 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国家处理中心、城市处理中心、单一前置机发生系统非常规故障时,其操作人员应立即记录或复制设备提示信息,将故障现象报上一级岗位人员,同时交由系统维护人员对故障进行排除;短时间不能排除的,应向有关单位和部门请求技术支持或按规定启动应急预案。

第七十八条 参与故障处理的技术人员,未经本单位(或本部门)负责人批准,不得查询、调用、修改和复制业务数据。排除故障需要外部技术支持,或非本单位(或非本部门)人员排除故障时需要在生产系统上进行操作的,应经本单位(或本部门)负责人书面批准,由系统维护人员陪同并配合,同时做好记录备查。

第七十九条 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发生故障时,清算总中心、清算中心和单一前置机运行维护部门应相互配合,排除故障,必要时应当组织外部资源提供远程或现场技术支持。

故障排除后,清算总中心、清算中心和单一前置机运行维护部门应记录故障时间、故障现象、故障处理、分析结果以及专家咨询意见(有必要时),重大技术故障应编写故障处理和分析报告。

第八十条 电子商业汇票系统故障和处理情况的披露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披露电子商业汇票系统故障信息。

第十章 纪律与责任

第八十一条 电子商业汇票系统运行维护部门应当遵守本办法以及其他相关规定,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建立健全应急处理机制,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业务的正常处理。

第八十二条 电子商业汇票系统运行维护部门擅自修改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基础数据,未造成资金损失的,应当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造成资金损失的,有关责任方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八十三条 电子商业汇票系统运行维护部门未做好信息安全防范措施,影响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应当追究有关当事人责任。

第八十四条 电子商业汇票系统运行维护部门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或出现重大失误,造成资金损失的,按规定承担行政责任;伪造、篡改业务基础数据挪用票据、盗用资金的,除按规定承担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外,对涉嫌犯罪的,还要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八十五条 对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参与者未及时完成行名行号承接关系变更的,中国人民银行按规定通报处理,情节严重的,可强制其退出电子商业汇票系统。

第八十六条 电子商业汇票系统运行维护部门工作人员应履行保密职责,不得擅自查询、对外泄露相关信息。违反规定的,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情节严重、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十一章 附则

第八十七条 本办法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解释和修订。

第八十八条 本办法自电子商业汇票系统运行之日起试行。

第四篇:中国与美国的支付清算系统比较研究

中国与美国的支付清算系统比较研究

摘要:支付清算系统是经济金融活动的基础性支撑。中美支付清算系统的比较分析表明,美国支付清算系统更完善,我国支付清算系统在完善度、服务范围、效率等多方面都有进一步改善的空间,需要采取提高子系统之间的连接度和融合度、提高系统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拓宽服务范围等策略措施。关键词:中国;美国;支付清算系统;比较

一、引言

国际清算银行下设的支付清算系统委员会(Committee on Payment andSettlement Systems,简称CPSS),在2006年公布的《国家支付体系发展的一般指引》(General Guidance for Na-tional Payment Sys tem Development)中,认为支付体系是为发起、转移对中央银行或商业银行的货币债权而形成的设施、机构及制度的有机结合。支付清算体系应该包括:支付工具、支付基础设施、金融机构、市场安排、法律标准和规则。

《中国支付体系发展报告(2006)》(中国人民银行,2007)将支付体系界定为实现资金转移的制度和技术的有机组合。我国的支付体系主要由支付服务组织、支付系统、支付工具及支付体系监督管理等要素组成。[1]在支付清算系统的研究方面,富兰克林·艾伦、道格拉斯·盖尔(AllenFranklin&Gale Douglas()2002)指出,市场和中介都是既有优点,也有不足,偏好选择这一种或那一种系统一定要依赖于每种经济的特定性质,最终的结构选择也依赖于所期望的东西。[2]苏宁(2005)比较系统的探讨了实时全额结算系统、部分国家零售支付比较、部分国家零售支付的清算和结算安排等。[3]曹红辉(2009)分析了国外的零售支付系统的特点和运行模式,指出了国家支付系统发展的一般趋势。[4]褚伟(2007)对纽约、伦敦、法兰克福、东京、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支付清算体系进行比较分析,提出国际金融中心必然是国际支付清算中心的观点。当今主要国际金融中心支付清算体系的改革与发展,集中呈现出“国际化、标准化、同步化、集中化、银行化”五大趋势。[5]林羽(2007)介绍了我国支付系统的现状,分析了支付体系存在的问题,并对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进行了探讨。[6]显然,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国外一些支付清算体系和制度的介绍、从操作层面和制度角度对我国支付清算体系进行分析、对国际金融中心的支付清算体系的比较等几个方面,缺乏对中、美两国支付清算系统的系统性比较研究。

而比较、研究中国和美国的支付清算系统的异同点,从中总结启示和经验,对我国支付清算体系的进一步发展无疑具有较强的借鉴作用。

二、中美支付清算系统比较分析

(一)美国的支付清算系统

纽约是集聚美国重要支付清算系统的所在地,拥有美元实时全额清算系统(Real Time Gross Settlement,简称RTGS),而且实现了外汇清算系统、证券清算系统与美元支付清算系统的DVP连接(DVP:Delivery Versus Payment,即券款对付,是指债券交易达成后,债券和资金在双方指定的结算日同步进行相对交收并互为交割条件的一种结算方式),外汇、证券的交割与美元清算可以同步进行。

1.美元跨行支付系统。美国跨行支付清算主要有五种渠道:(1)美元大额支付系统,FEDWIRE(联邦电子资金转账系统)和CHIPS(清算所同业支付清算系统)是支持美元全球清算的两大主要大额支付系统。FEDWIRE系统是一个高度集中化的系统,由纽联储建设、管理和运行。其中,FEDWIRE资金转移系统提供实时全额结算服务,主要用于金融机构之间的隔夜拆借、行间清算、公司之间的大额交易结算等,可实时进行每笔资金转账的发起、处理和完成,运行全部自动化;

CHIPS系统则是一个著名的私营跨国美元大额支付系统,目前95%的跨国美元最终清算通过CHIPS系统进行,为来自全球95家会员银行提供美元大额实时最终清算服务。该系统采用了多边和双边净额轧差机制实现支付指令的实时清算,实现了实时全额清算系统和多边净额结算系统的有效整合,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各国金融机构美元支付清算资金的流动性。(2)支票结算体系。据统计,全美大约有30%的支票在开立行内清算,另外70%通过银行间的清算机制来进行清算。银行间的清算除了直接提示付款行或者通过代理行和联储银行外,还可以通过当地支票清算所进行清算。(3)自动清算所(Automated Clearing House,简称ACH),联储作为美国最大的自动清算所运营者,每天都要处理85%以上的ACH交易,纽约清算所的电子支付系统是全美唯一一家私营ACH。(4)银行卡结算网络,银行卡、ATM机和POS机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支付网络,现在网上银行发展也非常迅速,形成了更加完整的银行卡结算网络。(5)联储全国清算服务,是指联储还为私营的清算机构提供净额结算服务。整个私营系统的最终清算是联储通过调整私营的清算机构会员在联储银行里的账户余额来进行的。[7]2.证券交易结算系统。当前美国的证券市场主要包括政府债券市场、企业股票市场以及固定收益债券市场,不同的市场由不同的机构和系统分别负责清算和结算。纽约的证券交易清算机构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固定收益工具清算公司(Fixed Income Clearing Corporation,简称FICC);另一个是全美证券清算公司(National Security Clearing Corpora-tion,简称NSCC)。证券托管结算系统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证券集中托管公司(Depository Trust Company,简称DTC)管理的系统;另一个就是FED-WIRE系统中的簿记证券子系统。其中,FICC、NSCC和DTC均为全球最大的证券托管机构美国证券集中托管清算集团(DTCC)的子公司。

美国的证券结算系统采用的是商业银行货币与中央银行货币相结合的资金清算模式,证券交易中的有关各方,其中一方或几方在中央银行开户,另一方或几方在商业银行开户。中央证券登记结算公司作为特许参与者加入支付系统,负责提交清算轧差结果。

(二)中国的支付清算系统

我国吸收了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应用当前成熟的网络技术,建成了一整套通过电子传输数据的现代化支付清算系统。

1.现代化支付系统。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主体由大额支付系统和小额支付系统两个业务应用系统,以及清算账户管理系统和支付管理信息系统两个辅助支付系统组成,建有两级处理中心,即国家处理中心和全国省会城市处理中心及深圳城市处理中心。其中国家处理中心北京中心和上海中心(在建)互为备份。

大额支付系统是指单笔交易金额巨大,但交易笔数较少,对安全性要求高,付款时间要求紧迫的支付方式;小额支付系统又称零售支付系统,主要处理大量的每笔金额相对较小的支付指令,属于对时间要求不紧迫的支付,通常采用定时、批量的方式处理。

2005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建成大额实时支付系统,并实现该系统与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行内支付系统、中央债券综合业务系统、银行卡支付系统、人民币同业拆借和外汇交易系统等多个系统以及香港、澳门人民币清算行的连接,为银行业金融机构及金融市场提供安全高效的支付清算服务。2006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建成小额批量支付系统。小额批量支付系统主要处理同城和异地纸凭证截留的借记支付业务,以及每笔金额在规定起点以下的小额贷记支付业务。支付指令批量发送,轧差净额清算资金,主要为社会提供低成本、大业务量的支付清算服务。

2.票据支付系统。(1)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中国人民银行建设了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于2007年6月完成在全国的推广,实现了企事业单位和居民个人签发支票在全国范围内的通用,真正实现了“一票在手,走遍神州”。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主要处理银行业金融机构跨行和行内支票影像信息交换,其资金清算通过小额批量支付系统处理。(2)同城票据支付系统,是专门处理同一城市(或区域)范围内银行间纸质支付工具交换、清分的支付系统,绝大多数由各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组织运行,是区域范围内资金清算的主要渠道。

3.证券交易清算系统。和美国的证券交易清算系统不同,我国的证券交易结算系统采用的是商业银行资金清算模式。证券交易的有关各方,包括结算参与人和中央证券登记结算公司,都在商业银行开立结算账户,所有的资金划拨都是通过商业银行来完成的。证券结算是按投资者全额逐笔进行结算的,资金结算是按结算参与人多边净额进行结算的。

(三)中美支付清算系统的比较

从比较的视角看,中美两国的支付清算系统,一方面有着不少相似之处,另一方面也存在着较多的差异。

1.中美支付清算系统的相似之处。中美两国支付清算系统的相似之处,主要有如下两点:(1)现代化程度都比较高。

中美两国都基于现代的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起一整套通过电子传输数据的、现代化的支付清算系统。(2)都具有较高的完善度。两国的支付清算系统都包含货币支付清算系统、证券支付清算系统、票据支付清算系统、银行卡支付清算系统等主要的子系统,具有相对完善的系统框架;同时,各子系统的安全性和清算效率都比较高。

2.中美支付清算系统的差异。

(1)完善性差异。FEDWIRE在1918年就开始投入运行,CHIPS在1970年投入使用,美国的支付清算体系起步较早,发展历程较长。中国的支付清算体系起步则比较晚,中国电子联行系统在1991年才开始运行,同城清算系统也在上个世纪80年代才开始使用,2005、2006年的大额实时支付系统和小额批量支付系统正式运行,取代了之前的电子联行系统和同城清算系统。由于发展历程更长和经济更发达,美国的支付清算体系比中国的支付清算体系更完善一些,不仅子系统更多一些、连接更紧密一些,而且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更高,还具有全球化服务的优势。当然,我国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起一个相对完善的支付清算体系,即使这一体系在完善性方面逊于美国的时代金融宏观经济观察支付清算体系,也已经算是不错的成就了。(2)服务质量差异。为了保证FEDWIRE系统顺利进行,美联储对系统用户提供透支便利。2000年,FEDWIRE平均每日总透支额达300亿美元,最多时可达到900亿美元。[8]但是,我国由于安全技术不成熟和出于对系统风险的考虑,并没有向用户提供透支的服务,只是出现了用债券作抵押的融资。DTCC的折扣促销和低收费也显示了美国支付清算的一个特点,反映了它庞大的经济规模和严格的财务管理。DTCC从业务收费中向成员单位返还收益,给客户分配利润,以求不断拓展业务领域和品种。但是我国还未形成如此的规模效应,收费也明显比美国的高,对客户的吸引力有待进一步提高。(3)有效监管的差异。美国利用账户余额监控系统(AccountBalance Monitoring Sys tem,简称ABMS)对指定机构的支付活动和日间账户余额进行实时监控,还利用日间透支报告及定价系统(Daylight OverdraftReporting and Pricing Sys tem,简称DORPS)监督金融机构的透支活动,并对日间的透支计算定价和费用。利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Risk ManagementInformation Sys tem,简称RMIS)提供科学的信用和风险管理决策,通过RMIS获得金融机构的实时监控信息,为国内外信用和风险的管理决策提供科学先进的分析工具。为满足人民银行更好地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提供金融服务的需要,中国推广运行了一系列配套系统,如行名行号管理系统、支付管理信息系统、查询查复管理系统等。但是,中国的监管系统与美国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还无法实现风险管理规则的自动化。(4)服务范围差异。相对于中国的支付清算系统仅服务于本国范围而言,为了适应美元作为最主要国际货币进行跨国交易的需要,美国的支付清算系统的服务范围已超出了美国本土,其CHIPS系统为跨国的美元大额交易提供支付清算服务。因此,从这一点来说,美国的支付清算系统具有浓厚的国际化内涵,有更广阔的服务范围,中国的支付清算系统则是纯国内服务的,服务范围相对来说要窄很多。(5)各支付清算子系统间的联系度差异。美国的现代金融发展早、起步快,拥有庞大的支付清算系统,并且各系统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已经实现了外汇清算系统、证券清算系统与美元支付清算系统的DVP连接。相对而言,我国的各支付清算子系统之间的联系紧密度要差一些,股票交易的支付清算系统还处于独立运行状态,没有与其他支付清算子系统建立起连接。

三、进一步完善我国支付清算系统的建议

从对中、美两国支付清算系统的比较分析中可知,尽管我国已经建立起现代化的、较完善的支付清算系统,但是相对于美国支付清算系统来说,我国的支付清算系统无论是在完善性方面、各子系统连接的紧密性方面,还是在系统的安全性、服务范围和效率方面,都有进一步改善的空间。因此,在我国经济日益国际化的背景下,借鉴美国支付清算系统的建设与发展经验以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支付清算系统,从而更有效的为我国的经济金融活动服务,提升我国的金融实力和国际地位,是较为合理的路径选择。

(一)提高各支付清算子系统的连接度和融合度

美国的证券结算系统已与大额实时支付系统连接,实现了DVP结算。我国中央债券综合业务系统(Central BondGros s System,简称CBGS)也已实现了与大额支付系统的对接,而股票交易所证券结算系统由于各种原因目前还处于独立运行、独立结算阶段。因此,从近期看,在我国股票市场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建立我国证券结算系统与大额支付系统的连接,提高各支付清算子系统间的连接度,是进一步完善我国支付清算系统的合适策略。

从中长期看,完善我国支付清算系统的策略是提高各支付清算子系统的融合度,逐步建立混合支付系统。中国的大、小额支付系统共享硬件资源,具有相同的清算账户和最终结算机制,共同依托高度集中的会计核算数据系统,这些因素为高度融合的混合系统的建设提供了天然的条件。因此,在建设第二代现代化支付系统时,应考虑建设基于大额实时支付的混合支付系统或以小额批量支付为基础的混合支付系统。系统参与者通过相互授信的方式建立流动性资金池,可以大大节省单个银行的流动性成本。为提高支付系统的灵活性,未来的支付系统建设还应对计费、节点和参与者权限、业务种类等实施参数化管理,以便于调整和适应业务创新的需要。

(二)提高支付清算系统的安全性和服务效率

支付清算系统的安全性和服务效率,主要取决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的因素。提高我国支付清算系统的安全性和服务效率,首先是要提高系统硬件的技术水平,使系统运行平台的支持硬件在技术方面具有先进性和良好的匹配性,并通过调试、维护使系统运行具有高稳定性和高速度;其次是要完善系统的管理,使系统的支付清算流程更合理,使系统各环节的操作人员有合理的授权与制衡。

(三)发展我国的跨境支付清算系统

美国的CHIPS是最大的私营跨国大额美元支付系统,95%的跨国美元通过它实施最终清算,美国也拥有世界上最庞大和最发达的证券托管清算系统,是纽约成为全球资本市场中心的基础和前提。这些多元化且充满市场竞争性的电子支付清算系统,为全球美元支付清算提供了基本条件,也更加巩固了美元的国际计价结算地位。因此,为了使人民币更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使之早日成为世界性货币,发展我国的跨境支付清算系统也显得非常必要。

2008年4月,由中国人民银行组织建设的境内外币支付系统成功上线运行,通过提供美元、港币等8个币种的实时结算,提高了境内外币结算效率,降低了结算风险和结算成本,开启了我国境内外币支付的新时代。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对外开放需要的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系统,是我国第二代支付系统建设的重要内容。

(四)积极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标志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要想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步伐,支付清算系统建设显得举足轻重,必须站在与国际接轨以及有效支持人民币跨境支付的高度来整体规划,为境外投资者进入我国金融市场以及我国投资者进入境外金融市场提供支付清算通道,使上海真正成为紧密联系境内各金融市场和连通境内境外金融市场的纽带。[10]当前上海支付清算系统的辐射广度还没有覆盖长三角,以上海为基点直接连接全国的支付清算网络几乎没有;辐射深度也只是个别金融市场,一些重要的金融市场不仅至今没有设立相应独立的清算组织,而且相互之间的托管和结算系统分割非常严重。

参考文献:

【1】冯菊平支付体系与国际金融中心[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2】富兰克林·艾伦道格拉斯·盖尔《比较金融系统》[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苏宁支付体系比较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4】曹红辉国外零售支付系统[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 【5】褚伟国际金融中心支付清算体系比较及对上海的启示[J]上海金融2007(1)

【6】林羽在我国支付体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探讨[J]武汉金融2007(3)

【7】苏宁发达经济体支付结算体系[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8】尚明Fedwire风险管理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J]国际金融研究2005(8)

【9】曹红辉国外零售支付系统[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 【10】苏宁支付清算体系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J]中国金融2009(24)

第五篇:-《跨境电子商务互联网支付服务合作协议》修订20150608

跨境电子商务互联网支付服务

合作协议

版本号:

甲方: 地址: 电话:

乙方(商户): 地址: 电话: 传真:

甲乙双方基于平等互利、公平自愿、诚实信用原则,经协商一致就跨境电子商务互联网支付服务开展合作并签订如下协议以资共同遵守:

第一条 定义

如无特别说明,下列用语在本协议中的含义为:

1.1客户:系指使用本协议项下甲方提供的跨境支付服务,购买乙方商品或服务的自然人、企业法人或其他组织。

1.2商户:系指基于互联网信息系统直接向消费者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并接受支付机构互联网支付服务完成资金结算服务的企业法人、其他组织。

1.3跨境电子商务互联网支付业务:系指甲方为商户提供的跨境网上支付和资金结算服务的支付业务,包括但不限于跨境B2B业务、跨境B2C业务以及其他跨境支付业务。

1.4跨境B2B业务:系指甲方提供在境外商户与境内企业或机构客户之间的跨境互联网支付服务,客户可支付人民币购买商户外币标价的商品,商户能收到相应的外币结算资金。1.5 跨境B2C业务:系指甲方提供的在境外商户与境内自然人客户之间的跨境互联网支付服务,包括人民币结算为外币和外币结算为外币两种模式。

1.6银行(银联)渠道:指为甲方的支付平台提供支付接入,在交易过程验证客户并对交易进行授权,提供交易资金结算以及办理收付汇、跨境收支申报、跨境人民币申报等的发卡银行、合作银行(收付汇银行)、银联分子公司。

1.7 网银支付:指客户在交易过程中通过其银行卡的发卡机构网上银行系统输入验证要素,验证通过后由发卡机构进行交易授权完成支付的支付方式。在该支付方式下,客户需事先向其发卡机构申请开通网上银行功能。

1.8无卡支付:指中国银联成员机构按银联相关规范的要求接入中国银联,并由中国银联统一提供给甲方使用的银联卡在线支付接入服务。

1.9银联卡:系指由中国银联成员机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境内发行的带有“银联”标识的银行卡。

1.10银联成员机构:系指经中国银联董事会批准、参与发行银联卡的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1 / 8

也称为“发卡机构”。

1.11 银联:系指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1.12 相关规定:系指甲方注册地、乙方注册地的法律、法规、规章、条例、政策,以及银联制定的适用于客户、乙方或其他相关主体的各项规定。1.13风险事件:是指造成银行卡交易损失的风险事故。

1.14异常交易:指客户或商户使用甲方支付服务所进行的,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或本协议约定的支付交易行为(包括但不限于洗钱、诈骗、涉黄、涉赌、盗卡、伪卡、信用卡套现等交易行为),或无真实交易背景或与真实交易背景不相符的支付交易行为,或交易凭证不全、客户否认交易或发卡机构拒付资金的支付交易行为,或被监管机构或相关部门调查的支付交易行为以及其他甲方或乙方认为存在异常的支付交易行为。

第二条 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2.1 甲方负责自身支付平台的建设、运行和管理,保证依约向乙方提供双方约定的各项服务。2.2 甲方应准确实时地将乙方发来的网上支付的交易请求传递给银行并将银行对该支付请求的应答及时、安全、保密地传递给乙方。甲方对其支付平台的支付接入系统中信息传递过程的安全、保密、实时性负责,并应承担因上述信息传递过程中存在过错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但因电信线路、银行系统问题及乙方自身原因导致损失的,甲方不予担责。2.3 甲方作为本协议项下支付服务提供方,负责处理在支付结算过程中出现问题而引发的投诉,但乙方与其客户间因跨境互联网交易而发生的任何其他经济纠纷均与甲方没有关系,若造成甲方损失的,由乙方负责赔偿。

2.4 乙方应保证其电子商务平台上所销售的货物或提供的服务与其向甲方提供的经营范围信息相符,并符合甲方、乙方所在地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甲方有权对此进行考察,并通过浏览乙方网站内部货物描述、货物价格、服务条款、交易流程等方式了解网站是否真实、有效运营;对于不符合要求的,甲方有权暂停或终止服务。

2.5 因系统升级等需要可暂时中止向乙方提供服务,亦可根据相关实际情况改进服务。同时,为保障甲乙双方互联网电子支付合作业务的安全,甲方可通过电子技术手段对乙方的支付交易采取监控、可疑跟踪等措施。

2.6 除本协议另有约定外,乙方业务发生以下变更时,应自变更之日起一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甲方。甲方有权视乙方变更的情况对本协议进行重新评估,做出暂停提供服务直至提前解除本协议的决定,由此导致的本协议终止不属甲方违约。乙方所涉及的业务内容变更包括: 1)公司名称、负责人、商户URL及IP、联系方式、开户银行变更等。

2)公司资本及所有权变更,如注册资本的增减、重大的债务变化、股权持有人的变更等。3)公司所提供商品和服务以及提供方式变更,包括主营业务范围,送、退货方式等。4)其他甲方认为属于需对本协议重新评估范围的变更。2.7 乙方非正常交易(未完成准确的收付款的交易)比率

1)乙方连续两个自然月的非正常交易金额比率(月非正常交易总额与月总交易额比值,下同)超过2.5%,甲方将向乙方提交书面预警通知,敦促其尽快采取整改措施;

2)乙方连续三个自然月的非正常交易金额比率超过2.5%,甲方有权暂停服务直至乙方整

/ 8

改完成。

2.8 乙方伪冒交易(盗卡交易、伪卡交易以及违法违规交易)比率

1)乙方单一季度的伪冒交易比率(季度伪冒交易总额与季度总交易额比值,下同)超过0.015%,甲方将向乙方提交书面预警通知,敦促其尽快采取整改措施;

2)乙方连续两个季度的伪冒交易比率超过0.015%,甲方将向乙方提交书面预警通知,并列为高风险商户;

3)乙方连续四个季度伪冒交易比率超过0.015%,甲方有权终止本协议。

2.9 甲方有权依据发卡行提出的拒绝付款(简称“拒付”)请求向乙方进行交易查询并从乙方在甲方的未清算交易款项中扣除相应差额。当乙方在甲方账户内的资金低于拒付金额时,甲方有权从乙方后续交易款项中扣除相应金额。

2.10当乙方客户被甲方识别为属于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分拆结售汇“关注名单”的,甲方有权进行拦截提示,亦有权拒绝对乙方与该客户之间的交易提供服务,且不对此承担违约责任。

2.11 在无卡支付服务中,当发生风险事件时,乙方有义务按照甲方的要求提供包括但不限于物品所属种类、是否存在物流的标识、客户发起交易的IP地址等信息。甲方有权视风险状况采取调整乙方交易清算时限和方式、冻结乙方交易款项、中止或终止为乙方提供服务等措施。

第三条 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3.1 乙方于本协议签署时,须向甲方提交由乙方加盖公章或经有效被授权人签字确认,并经乙方所在地法律认可的真实、有效的相关资质文件,并应真实、准确、完整地填写《商户登记表》以及甲方要求填写的其他文件,以配合甲方完成服务接入的相关准备工作。上述文件若有任何变更,乙方应在该等变更情形发生次日即通知甲方,并按甲方要求将变更后的文件资料交付甲方。

3.2 乙方应自行承担位于其终端的系统维护工作。因乙方的维护责任造成信息传送障碍或其他损失的,甲方不负责任。由此造成甲方或者第三方损失的,由乙方承担赔偿责任。3.3乙方应通过网站等形式,就跨境购物所涉税费、报关及退款等事宜向客户作公示说明。由此引发的与客户间的纠纷与甲方无关,若造成甲方损失的,由乙方负责赔偿。

3.4乙方应负责及时处理客户对商品和服务的咨询与投诉,保留与客户交易的购货凭证、收/送货凭证或服务单据以及证明该等交易真实合法的其他电子、纸质凭证,客户登记有效期内持续保存,客户销户后,纸质材料保存3年,电子数据保存5年。由于乙方对交易数据及单据保管不当或遗失导致的风险损失由乙方负责承担,若由此造成甲方损失的,由乙方负责赔偿。

3.5 在未得到甲方书面授权情况下,乙方不能擅自转载、复制、截取、再造甲方网站上内容,或创造与这些内容有关的衍生产品。否则乙方需承担由此给甲方造成的全部损失。3.6乙方应妥善保管并正确使用甲方提供的软件、商户证书及相应密码,如因保管不当、密码泄露、操作失误等造成风险损失或纠纷,由乙方自行负责。凡通过商户证书及相应密码实现的交易,均视为乙方认可的交易,是甲方处理交易的有效凭据,由此导致的后果由乙方自

/ 8

行承担。

3.7乙方应对其发起交易的IP地址拥有合法权利。未经甲方书面同意,乙方不得在两个及以上IP地址上使用同一商户号;乙方如更改IP地址,须提前十天以书面方式通知甲方,未及时通知而导致的支付不成功或产生错误的责任由乙方承担。

3.8乙方应在网站页面上如实描述甲方支付业务,并按甲方要求提交支付订单;乙方不得采用任何手段截获客户的银行卡信息或代替客户提交支付订单。

3.9未经甲方书面同意,乙方不得将其在本协议项下的任何权利或义务转让或委托第三方实施。

3.10若发生任何异常交易,或乙方、客户违反相关规定或本协议约定的其他情形的,乙方有义务向甲方主动通报,并配合甲方调查,在甲方规定的期限内提供甲方要求的相关资料。若发生异常交易的,乙方应向甲方提供相关交易所涉的购货凭证、收/送货凭证或服务凭证以及证明该等交易真实、合法的其他相关凭证和甲方所需的其他文件资料。并且,甲方亦有权扣留因发生异常交易所涉资金,若该等交易资金已划付乙方,则甲方有权从乙方后续交易的资金中扣留与该等交易资金相等额的款项或通知乙方5个工作日内返还该等交易资金(本协议中有其他特别约定的,从其约定)。但如异常交易经调查确认后不属实的,甲方应在七个工作日内返还其扣留该笔交易所涉资金。

3.11 乙方不得从事国家明令禁止的涉赌、涉黄、套现及洗钱等经营活动,若甲方一旦发现乙方销售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与相关规定有所抵触时,甲方有权停止为乙方提供服务,并由乙方承担因违禁行为所导致的经济损失赔偿责任及相关法律责任。3.12 乙方的交易信息均以甲方平台的交易记录数为准。

3.13 乙方网站名称: 乙方网址: 乙方所属行业/经营内容: 乙方使用甲方服务的应用场景:

第四条 汇划费

4.1甲方向乙方清算资金时产生的汇划费由乙方自行承担,由甲方在保证金中直接扣收。汇划费为:200元/笔。乙方每个结算账户的待结算交易资金为等值8,000美金(含)以上的,乙方不承担该笔交易资金产生的汇划费。其余如中间银行、入账银行等一切费用由乙方承担。4.2 协议有效期满后,甲方将清算乙方所有汇划费。若5.1条所涉费用不足以抵偿乙方所有汇划费的,乙方应在收到甲方通知后的 15 个工作日内另行补足;若5.1条所涉费用在抵偿乙方所有汇划费后尚有剩余的,剩余费用甲方将在乙方商户号关闭后的 21个工作日内,按 返还当日的汇率标准无息返还至协议附件约定的乙方账户中。

第五条 数据安全

乙方接入系统、设备的安全技术要求必须严格遵守以下安全管理规则要求及甲方提出的其他要求,若有违反,乙方需承担因此造成的损失:

/ 8

5.1 账户信息和交易数据只用于辅助完成银联卡交易,乙方不得将账户信息和交易数据用于除此之外的任何其他用途;未经甲方同意,不得将账户信息以及交易数据信息披露给关联或无关联的第三方;

5.2 乙方不得以任何方式保存银联卡卡号、磁道信息、卡片验证码、账户密码及卡片有效期; 5.3 乙方应将存有账号信息的介质保存在安全领域,并只允许经授权人员接触,严禁泄漏给任何第三方。

第六条 保密条款

6.1 为本协议之目的,“保密信息”指与披露方有关的所有信息,其表现形式包括但不限于:书面文字形式、图片形式、机器阅读形式、口头形式以及根据本协议观察的结果,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财务信息、技术诀窍、步骤、想法、知识产权(不管是否注册或是否取得专利)、图表、交易机密、技术、客户名册(潜在的或实际的),以及其它客户相关信息、销售统计资料、市场报告、市场预测、营销及其它市场策略,以及其它具有机密性质的商业信息;但不包括接收方在接收信息以前已经知道该信息并在使用与披露方面不存在限制,或该信息已经成为公共信息的情况(在不违背本协议的情况下),或信息接收方由第三方获取的无机密约束的信息,或相关法律、有约束力的判决、法院命令或仲裁裁决、证券交易规定或相关政府管理部门命令要求披露的情况。

6.2 双方在履行本协议的过程中依法负有保密义务。非因国家法定事由并经过法定程序或者事先经过信息披露方书面同意,接收方不得将因本业务所接收的对方信息披露给任何第三方,或者将上述保密信息用于非本协议项下的用途。

6.3 如果任何一方根据法律、法规、命令被要求披露另一方的保密信息,该方应尽快书面通知另一方,以便该方寻求保护令或其他适当的救济。

6.4 无论本协议因何种原因终止,本条款应在本协议终止后持续有效。且本协议终止后,双方应办理交接手续,将履行本协议中取得的相关资料、文件交付披露方或按披露方要求销毁。

第七条 知识产权保护

7.1 甲方向乙方提供的软件的版权及其它有关的知识产权均归甲方所有。乙方不得在非经甲方书面许可的情况下以任何方式向第三方转让、复制或许可其使用该软件,或者利用此等知识产权为自身或第三方谋取本协议约定之外的利益。乙方承诺已将该义务告知其相关工作人员并承担因乙方相关工作人员的行为所致的侵权责任。

7.2 经甲方同意,乙方可以在其固定的网站主页及支付页面使用甲方的企业标识、业务标识,或上传甲方支付功能的介绍,但乙方须按甲方规定的式样、颜色及尺寸等要求,并应尽到善意维护甲方的商誉、商标、品牌的义务。

第八条 通知

本协议约定的任一方向其他方发出的通知或书面函件(包括但不限于本协议项下所有要约、书面文件和通知)以E-mail、专递信函或传真(以专递信函确认)的方式,及时送达给其

/ 8

他方。收到通知或往来函件的日期,如采用Email形式发送,则发送至双方指定邮箱即视为送达;如采用专递信函方式发送,送达日则为专递信函服务提供者确认的递交日;如采用传真方式送达,送达日则为发出之日的下一个工作日。所有通知及往来函件应发送至下方联系人地址,直到一方书面通知其他方变更地址为准;未通知的,其他方仍按原地址发送的,视为送达。

甲方联系人姓名: 李梦彤 ; 联系电话: 010-8801716 ; 电子邮箱地址: mtli@chinaums.com。

乙方联系人姓名: ; 联系电话: ; 电子邮箱地址:。

若任一方需要变更上述信息的,应提前至少10个工作日书面告知另一方,否则违约方应承担由此导致的对方损失。

第九条 违约责任

本协议任一方违约,除承担本协议其他条款约定的责任、承担因违约给守约方造成的损害赔偿责任外,亦应承担下列违约责任:

9.1若一方逾期向另一方支付任何款项,则每逾期一日应向另一方支付逾期款项0.3%的违约金,若一方逾期履行其在本协议项下其他责任和义务的,则每逾期一日,应向另一方支付违约金人民币 元;若逾期超过十五日的,则守约方有权终止本协议。本协议有其他特别约定的,从其约定。

第十条 不可抗力

10.1 “不可抗力”系指超出本协议双方当事人控制范围的、无法预见、无法避免或无法克服、使得本协议任何一方部分或者完全不能履行本协议的事件。这类事件包括但不限于地震、台风、洪水、火灾、战争、暴动、政府行为、法律规定或其适用的变化,或者其他任何无法预见、避免或者控制的事件。

10.2 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协议的,应当及时书面通知对方,并且在随后的15个工作日内向另一方提供不可抗力发生以及持续期间的充分的书面证明。提出受不可抗力影响的一方还应尽一切合理的努力排除不可抗力。协议各方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一条 协议的变更、终止

/ 8

11.1 除因相关规定或本协议另有约定外,甲、乙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或提前解除本协议,一方确需变更或解除本协议的,须提前一个月书面通知另一方,并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达成书面补充协议。书面补充协议达成前,本协议应当继续履行。

11.2 除法律规定或本协议已有约定外,发生下列情形,甲方有权立即终止本协议,若因乙方原因导致甲方损失的,乙方应予以赔偿:

1)乙方出现异常交易或有违反甲方、乙方所在地相关法律规定的其他经营行为;或与客户出现多次支付交易纠纷的;

2)乙方损害甲方名誉,散播不利于甲方的言论,或对甲方、本协议所涉银行做出不诚实或欺骗之行为;

3)甲方所在地的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经授权进行行政管理的其他部门和单位,或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境内各商业银行、银联或乙方所在地的上述管理部门和单位就甲方向乙方提供的支付服务向甲方发出要求停止服务的通知或高风险提示; 4)乙方违反本协议第六条、第七条、第八条的约定;

第十二条 法律适用及争议解决

本协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并据其解释(出于协议目的,不包括香港、澳门及台湾地区法律)。本协议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应由双方本着友好、互利的原则协商解决;如30日内协商不成,则交由本协议甲方住所地法院管辖。

第十三条 协议生效及期限

13.1 本协议一式贰份,甲、乙双方各执壹份,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如双方签字盖章之日不在同一日的,以在后一方的签字盖章日为准。若本协议存在多个语言版本,当中文版本与其他语言版本内容存在不一致时,以中文版本为准。

13.2本协议期限为 年,自 年 月 日起至 年 月 日止。协议有效期届满前一个月,如双方均未以书面形式提出终止协议,本协议自动展期 年,并以此类推。(以下无正文)

/ 8

(本页为签字盖章页)

甲方(盖章):

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签字):

日期: 年 月 日

乙方(盖章):

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签字):

日期: 年 月 日 / 8

下载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互联网金融风险信息共享系统合作协议(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互联网金融风险信息共享系统合作协议(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