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银行岐山县支行银行卡业务反洗钱内控制度和操作程[5篇]

时间:2019-05-13 20:29: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长安银行岐山县支行银行卡业务反洗钱内控制度和操作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长安银行岐山县支行银行卡业务反洗钱内控制度和操作程》。

第一篇:长安银行岐山县支行银行卡业务反洗钱内控制度和操作程

长安银行岐山县支行

银行卡业务反洗钱内控制度和操作流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银行卡业务反洗钱工作,切实遵循反洗钱合规性要求,有效防范银行卡产品或服务被利用成为洗钱工具的风险,维护我行声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和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以及《长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政策》、《长安银行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客户尽职调查及风险分类管理办法》,结合我行银行卡业务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组织架构与职责

支行在反洗钱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对支行长长卡业务反洗钱工作的指导、管理、培训和监督。

指定负责反洗钱和反恐融资合规管理工作的人员,合理设计业务流程和操作规范,并定期进行内部审计,评估内部操作规程是否健全、有效,及时修改和完善相关制度;部门反洗钱工作人员负责对大额及可疑交易进行记录、分析和报告,负责开展客户尽职调查及风险分类工作。

第二章 开户管理

第四条 发卡银行应在审批客户办卡申请时识别客户身份,并以此作为客户风险分类和持续交易监控的基础。第五条 发卡银行审批个人卡申请时,应严格按照长安银行总行规定的发卡条件认真核对申请人或担保人(如有)的有效身份证件的名称和号码、住所及工作单位证明等相关资料,登记申请人基本身份信息,并保存有效身份证件复印件。不得为身份不明、匿名或假名申请人办卡,若发现已开户持卡人为假名的,应立即冻结账户,并及时向本行反洗钱主管部门报告。发卡银行审批公务卡申请时,应严格按照长安银行总行规定的发卡条件认真核对客户提供的营业执照、当地中国人民银行核发的开户许可证或事业法人代码证等有效证件,登记客户的基本身份信息,并保存有效身份证明文件复印件。公务卡申领人资格由申请单位法定代表人或其委托的代理人书面指定,审批人员要认真核对公务卡申领人的有效身份证件名称和号码,同时保存相关证明文件和资料原件或复印件。未按照规定提供单位有效证明文件和资料的,不得为其开立账户。

第六条 发卡银行在依法审核申请人身份资料时,应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建立的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统进行核查,并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要求建立联网核查制度;公务卡申请人信息可向所在事业单位及政府机构等部门核实,并保存调查记录。

第七条 发卡银行可依法通过中国人民银行个人征信系统、银联不良信息系统等电子信息系统核实申请人的资信情况,并保存调查记录。

第八条 若委托其他机构向客户销售卡产品时,应在委托协议中明确:被委托方应当识别客户身份,核对申请人、担保人的有效身份证件或其他身份证明文件,按照本办法的规定登记客户身份基本信 息,并存留有效身份证件或其他身份证明文件的复印件;委托方若要求被委托方提供客户身份资料信息,被委托方应立即提供。

第九条 委托第三方进行客户身份识别的,应在双方签订的协议书中明确:第三方对客户身份进行识别并按照本办法的规定登记、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在我行认为必要时第三方应立即提供客户信息或客户有效身份证件、身份证明文件的原件、复印件或影印件。

第十条 利用电话、网络等方式为客户提供非柜台方式的服务时,应实行严格的身份认证措施,采取相应的技术保障手段,强化内部管理程序,识别客户身份。

第十一条 发卡银行在审核申请人身份资料时,应识别申请人或其股东、董事、实际控制人是否为外国政要,并进行登记。

第十二条 发卡银行在审批申请人办卡申请时,应根据所掌握的申请人身份基本信息,划分申请人风险等级。

第十三条 根据申请人的行业或职业、申请人来自或业务往来的国家或地区以及客户是否外国政要等因素,将申请人划分为三个风险等级:低风险、中风险、高风险。

第十四条

以下申请人应列入高风险客户:

(一)外国政要或者客户的股东、董事或实际控制人为外国政要的。

(二)金融机构之外的现金服务行业,如货币兑换点、汇款公司等。

(三)赌场或其他与赌博相关的行业。

(四)珠宝、古董、艺术品交易行业。

(五)空壳公司。

(六)客户或其股东及其他实际控制人来源于或者业务往来于高风险国家或地区(附件1《高风险国家和地区参考名单》)。

(七)客户被列入国际组织、当地监管或有关外国政府的制裁名单,且相关名单不在本行或当地监管禁止提供账户服务之列。

(八)其他被当地监管机构列为高风险的客户。

(九)各级机构认为应列为高风险的客户。

发卡银行对个人卡申请人应重点关注以上第(一)、(六)、(七)项,对公务卡申请人应重点关注以上第(二)、(三)、(四)、(五)、(六)、(七)项。

第十五条

以下申请人可列为低风险客户:

(一)在具备严格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金融监管要求的国家或地区(参考名单:附件2《FATF组织成员国家或地区名单》)登记或营业的金融机构。

(二)在具备严格信息披露监管要求的国家或地区(参考名单:附件2《FATF组织成员国家或地区名单》)上市的公司及其附属公司。

(三)当地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

(四)其他被发卡银行当地监管机构确定为低风险的客户。发卡银行应重点关注公务卡申请人是否符合以上各项内容。第十六条 介于高风险和低风险之间的,为中风险客户。第十七条 发卡银行应根据申请人风险等级划分,在审批客户办卡申请时适用不同的审批程序:

(一)中低风险客户:按普通业务操作程序办理。

(二)外国政要客户:总行为外国政要发卡时必须经过总行行领导审批;境内一级分行以下机构(含一级)为外国政要发卡时必须经过一级分行行领导审批。

(三)其他高风险客户:应经发卡银行银行卡部门负责人或以上更高层级人员批准。

第十八条

发卡银行信用审批人员应根据客户所提供的基础身份信息提出客户风险分类的评定意见并记录(对其中划分为高、低风险的客户填写附件3《客户风险分类表》)。反洗钱岗位人员或指定人员应定期审核本机构对新客户的风险等级划分,提出审核意见,并对不符合本办法规定的分类提出调整意见。《客户风险分类表》应由发卡银行信用审批部门专卷保管。

第十九条

发卡银行应每月向本行反洗钱工作牵头管理部门报送本行高风险客户相关情况(附件4《高风险客户清单》),当地监管有限制或禁止性规定的除外。

发卡银行应每半年统计本行客户风险分类情况,并向本行反洗钱工作牵头管理部门报送(附件5《高风险客户统计情况表》)。

第二十条 对于高风险客户,发卡银行银行卡部门风险管理或反洗钱工作人员可在发卡前或发卡后的合理时间内采取以下一项或多项措施核实客户所提供的身份证件、基础和附加身份信息的真实性,核实的措施可包括但不限于:

(一)从客户处要求独立可靠文件。

(二)回访或实地查访客户。

(三)向居民身份证件管理机关、企业登记机关或海关等有权机 关进行核实。

(四)查询客户信用记录档案。

(五)其他可依法采取的措施。

发卡银行应记录所采取的客户身份核实的措施和核实结果(附件6《核实客户身份记录表》)。

第二十一条

对于确定为中风险的客户,发卡银行可视情况决定是否需要采取本办法第十九条规定的核实身份措施。

第二十二条

申请人符合以下情形的,应拒绝为其发卡或进行交易、提供服务:

(一)申请人拒绝提供有效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

(二)申请人提供的身份证件系伪造或变造。

(三)申请人提供的身份证明文件或基本身份信息不全,且无法补充提供。

(四)申请人拒绝提供我行要求补充的客户身份信息。

(五)经核实,申请人所提供的身份信息严重失实。

(六)经核实,有合理理由怀疑申请人可能涉嫌洗钱、恐怖主义活动及其他违法犯罪活动。

(七)申请人被列入国际组织、当地监管或有关外国政府的制裁名单,且相关名单在本行或当地监管禁止提供账户服务、禁止交易之列。

(八)我行其他政策、制度、办法规定的情形。

(九)发卡银行认可的其他情形。

就以上情形,发卡银行应同时按照当地监管要求或本行规定,提 交可疑交易报告。

第三章 账户交易管理

第二十三条 银行卡仅限于合法持卡人本人使用,不得出租或转借银行卡及其账户。

第二十四条 单位卡账户的资金一律从其基本存款账户转账存入,不得存取现金,不得将销货收入存入单位卡账户。

第二十五条 对于银行卡支付交易,特别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边疆边境地区的银行卡支付交易应密切关注,发现可疑情况,立即监控和报告。

第二十六条 对于跨境银行卡消费和取现要密切关注,发现可疑情况,立即监控和报告。

第二十七条 发现持卡人账户与异常商户或地下钱庄有资金往来要立即监控和报告,明显涉嫌犯罪的要及时报告公安机关。

第二十八条 发卡银行对持卡人的账户情况实施动态管理,当发现持卡人一阶段持卡交易突然异常增大,应进行跟踪调查,如有疑问应立即报告。

第二十九条 严格执行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制裁的决议。若发现涉及制裁名单中机构和个人的交易,应作为可疑交易立即报告,并立即冻结持卡人账户。

第三十条 接收境外汇入款时应检查汇款人姓名或者名称、汇款人账号和汇款人住所三项信息,若上述信息中的任何一项缺失的应要求境外机构补充。如汇款人没有在办理汇出业务的境外机构开立账 户,无法登记汇款人账号的,可登记其他相关信息,确保该笔交易的可跟踪稽核;境外汇款人住所不明确的,可登记资金汇出地名称。为个人客户办理人民币单笔5万元以上或者外币等值1万美元以上的现金存取业务的,应核对客户的有效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

第四章 商户管理

第三十一条 签约行在签约前应对特约商户资信进行严格审查,对商户的经营特点、经营范围、规模、人员等情况进行调查和摸底,并据此作为是否发展的依据,签约前要进行实地考察,同时保存商户营业执照复印件、法人身份证明文件等资料。

第三十二条 对于财务管理混乱、经营不规范、有重大不良记录的商户,应不予接纳为特约商户;对从事流动性、风险性较大行业的商户,应慎重接纳为特约商户。

第三十三条 收单行应建立商户风险档案,记录商户受理银行卡业务中的异常交易和违约情况。对管理不善、屡出问题的商户应中止其受理银行卡的资格,并及时收回受卡机具、单据,防止不法商户继续利用机具从事违法活动。

第三十四条 商户签约后应立即培训,教授收银员受理银行卡的相关知识并培养其合法合规操作的意识。

第三十五条 收单行应与当地工商部门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及时得到商户变更或注销等管理信息,以便加强对商户的风险监控及管理。

第三十六条 对于咨询公司、网上购物之类商户要定期检查,防 止POS设备被用于套现洗钱等不法用途。

第三十七条 特别需要关注商户短期内交易异常现象,如交易金额剧增、长期无交易商户突然出现大量交易、同一持卡人在同一商户连续多笔大额交易等,防止商户参与或被不法分子利用洗钱。

第三十八条 发现商户与不法分子勾结作案的情况,要及时报告公安机关,并密切配合司法机关打击违法行为。

第五章 客户持续身份识别及交易监控

第三十九条 在与客户的业务关系存续期间,发卡银行应采取持续的客户身份识别措施。

第四十条 发卡银行对于本行确认的高风险客户在办理业务的过程中出现的异常交易应加强了解并记录如下信息:

(一)资金来源。

(二)资金用途。

(三)经济或经营状况变化的信息。

(四)贸易或交易的背景、交易对手情况。

(五)其他各级机构认为有必要了解的信息。

第四十一条 发卡银行应当按照客户风险等级划分,定期审核客户身份信息,判断客户之前提供的身份信息等是否发生变化,并及时更新客户身份资料、信息。

发卡银行应当每半年对高风险客户身份信息进行一次审核,如客户身份信息发生变更的,应记录相关情况(附件7《持续尽职调查表》)。

第四十二条 客户出现以下情况时,发卡银行应当及时审核客户 身份信息,如客户身份资料、信息发生变更的,应记录相关情况(附件7《持续尽职调查表》)并及时更新:

(一)客户行为或者交易出现异常。

(二)客户姓名或者名称与制裁名单上的个人或实体相一致。

(三)客户姓名或者名称与各级司法、行政机关依法要求协查或者关注的犯罪嫌疑人、洗钱和恐怖融资分子的姓名或者名称相同。

(四)客户有洗钱、恐怖融资活动嫌疑。

(五)获得的客户信息与先前掌握的相关信息存在不一致或者相互矛盾。

(六)先前获得客户身份资料的真实性、有效性、完整性存在疑点。

(七)当地监管机构或发卡银行认为应当重新审核客户身份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三条 在与客户的业务关系存续期间,出现以下情形的,发卡银行应及时更新客户身份资料信息:

(一)客户要求变更姓名或者名称、身份证件或者身份证明文件种类、身份证件号码、注册资本、经营范围、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等身份信息的。

(二)客户先前提交的身份证件或者身份证明文件已过有效期的。

(三)发卡银行从可靠渠道获知客户身份信息发生变动。

(四)当地监管对客户身份资料、信息的要求发生变化,客户先前所提供的身份资料、信息无法满足变化后的监管要求。就前款第(二)种情形,发卡银行应及时提示客户更新身份证件,如果客户未在合理期限内更新且没有提出合理理由的,发卡银行应中止为客户办理新业务,但当地法律、监管无前述要求的除外。本款的“合理期限”,由发卡银行根据客户情况确定。

第四十四条 对于本办法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三条规定情况,发卡银行在审核或更新客户身份信息时,除核对客户有效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外,还可视情况采取本办法第二十条规定的一项或多项措施以核实客户身份、核实客户身份与其账户交易的匹配性,记录相关核实结果,并适时更新客户身份资料信息。如果认为核实客户身份的行为可能导致对客户泄密,发卡银行可选择不执行该过程而直接提交可疑交易报告。

第四十五条 发卡银行应当根据客户风险等级,对客户账户交易情况进行持续监控,以认识客户正常和合理的账户活动模式,发现客户超出账户正常活动模式的可疑交易,并按照当地监管或本行规定报告。

第四十六条 发卡银行应对高风险客户增强监控,定期(每半年)回顾高风险客户账户交易情况,将客户账户交易情况与客户的特定身份信息以及历史交易记录或相关同类群客户交易或者与确定的洗钱标准/方案相对照,以发现客户超出账户正常活动模式的可疑交易。定期回顾客户交易的情况应记录并保存(附件7《持续尽职调查表》)。

第四十七条 发卡银行对以下异常交易模式应保持警惕(以下模式并未穷尽所有情形,各发卡银行可根据本机构情况自行添加):

(一)交易看上去没有任何经济或商业上的意义。

(二)交易涉及大量的现金存入,与客户正常或预期的交易不一致。

(三)账户交易量极大,与客户财务规模或经济状况不相匹配。

(四)客户账户交易量与过往交易记录相比不寻常。

(五)客户账户交易与其同类其他客户相比不寻常。第四十八条 对外国政要客户的以下异常交易、行为应加强关注:

(一)客户意外收到来自中央银行、其他政府机构或国有企业账户的资金。

(二)客户意外收到旅行支票、不记名票据或其他现金票据以逃避审计追踪。

(三)不能合理解释财富或收入来源,如客户拥有的资产与其声明的收入、职业水平不一致。

(四)佣金之类的收入来源于政府合同。

(五)客户要求对某一交易保密。

(六)客户要求使用政府或可能为政府拥有的资产为个人借贷的担保。

(七)与某一代理行进行交易,该代理行为某个外国政要所控制或所有。

(八)商业票据,特别是涉及与外国政要相关公司的合同,金额明显超出其商业标的。

(九)收到的款项立即传递到一个或多个收款人,这些收款人与外国政要业务的联系不是很明显。

(十)其他异常交易、行为。

第六章 客户风险等级调整和客户关系终止

第四十九条 发卡银行应在与客户业务关系存续期间,在客户身份识别、定期审核、持续尽职调查和持续监控的基础上,适时调整客户风险等级。

第五十条 发卡银行应综合考虑客户开户目的、客户的性质和结构、客户存款或交易的规模、客户关系的持续时间、客户的交易往来对象等风险变量(附件8《风险变量参考》),适当提高或降低具体客户的风险等级。

第五十一条 以下情形发生后,发卡银行应及时将客户风险等级调整为高风险:

(一)客户本属于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情形,但在开户时未被识别的,或者客户开户后符合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情形的。

(二)客户因为涉嫌洗钱、恐怖融资或其他违法犯罪行为被有权机关调查。

(三)客户因为涉嫌洗钱、恐怖融资或其他违法犯罪行为被行内其他机构或本行代理行查询。

(四)客户多次被本行报送可疑交易报告,并有合理理由怀疑其涉嫌洗钱、恐怖融资或其他违法犯罪行为。

(五)客户被总行确认为高风险。

(六)客户被当地监管列为高风险。

(七)发卡银行认可的其他情形。第五十二条 客户风险等级的调整,应当经过发卡银行银行卡部门负责人或以上更高层级人员的审核。发卡银行应记录风险等级调整的情况(附件9《客户风险等级调整表》)。

第五十三条 符合以下情形的,发卡银行应终止与客户的业务关系、拒绝继续提供服务:

(一)客户被列入国际组织、当地监管或有关外国政府的制裁名单,且相关名单在本行或当地监管禁止提供账户服务、禁止交易之列。

(二)客户从事洗钱、恐怖融资或其他违法犯罪行为被司法机关定罪量刑。

(三)客户涉嫌洗钱、恐怖融资或其他违法犯罪行为被诉讼或调查,并使本行遭受或可能遭受巨大声誉、财务等损失。

(四)有合理理由怀疑客户涉嫌洗钱、恐怖融资或其他违法犯罪行为,要求客户提供证明交易合法性、真实性等相关材料,客户无合理理由拒绝配合。

(五)经核实客户所提供的身份信息严重失实。

(六)发卡银行认可的其他情形。

就上述情形,发卡银行应在与客户建立关系时以适当方式明示。终止与客户的业务关系的,应妥善处理好客户账户内已存资金。

第七章 业务处理和信息报送

第五十四条 公务卡审批时除检查申请人信息的真实性和资信状况外,还应对财力情况进行了解并保存有关信息资料,以便今后分析和监控持卡人出现与其财力极度不符的收支交易。第五十五条 公务卡临时增额应严格按照逐级审批的原则,并依据申请人的历史交易记录、还款信誉、财力能力设定。

第五十六条 应密切关注短期频繁接近额度的用卡情况,例如申请高额临时增额,在境外短期内用尽额度,境内迅速购汇还款恢复额度后又立即使用等现象。

第五十七条 应密切关注外卡持卡人在境内柜台或ATM频繁存取大量外币现金及与持卡人身份或资金用途明显不符的交易现象,发现可疑情况及时报告。外卡柜台交易的大额和可疑交易,由交易柜台所在行负责报告,所涉外卡在我行其它分支机构或ATM有交易的,该分支机构及总行对报送工作予以协助。

第五十八条 应审慎识别可疑交易、可疑行为,按照总行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规定的报告路线和报告方法及时、准确地报告大额、可疑交易。

前款所述可疑行为,是指各行在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时,发现的以下行为:

(一)本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的各项情形。

(二)对向境内汇入资金的境外机构提出要求后,仍无法完整获得汇款人姓名或者名称、汇款人账号和汇款人住所及其他相关替代性信息的。

(三)客户无正当理由拒绝更新客户基本信息的。

(四)采取必要措施后,仍怀疑先前获得的客户身份资料的真实性、有效性、完整性的。

(五)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时发现的其他可疑行为。第五十九条 发卡银行应逐步通过系统记录对客户进行尽职调查及风险分类等各项具体工作的执行情况,在系统提供支持前,应通过手工方式记录(如填写本办法规定的相应表格或填写相关凭证)并妥善保存,保存期限同客户身份资料的保存期限。

发卡银行应及时提出客户尽职调查和风险分类工作的系统变更需求。

第六十条 发卡银行应按照总行规定的报告路线和报告方法及时、准确地报告客户尽职调查及风险分类各项工作记录。

第八章 客户信息档案保管

第六十一条 妥善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包括记载客户身份信息、资料以及反映开展客户身份识别工作情况的各种记录和资料。

妥善保存交易记录,包括关于每笔交易的数据信息、业务凭证、账簿以及有关规定要求的反映交易真实情况的合同、业务凭证、单据、业务函件和其他资料。

第六十二条 客户身份资料自业务关系结束当年计起至少保存5 年;交易记录,自交易记账当年计起至少保存5 年。

如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涉及正在被反洗钱调查的可疑交易活动,且反洗钱调查工作在前款规定的最低保存期届满时仍未结束的,应将其保存至反洗钱调查工作结束。

同一介质上存有不同保存期限客户身份资料或者交易记录的,应当按最长期限保存。同一客户身份资料或者交易记录采用不同介质保存的,至少应当按照上述期限要求保存一种介质的客户身份资料或者交易记录。

法律、行政法规和其他规章对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有更长保 存期限要求的,遵守其规定。

第六十三条 保存的档案资料应是原始文件、当地监管或执法当局认可的微缩及其他电子介质文件资料,并确保档案保存的完整性和法律有效性。根据《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规定,发卡银行依据密码等电子信息为持卡人办理的存取款、转账等各类交易所产生的电子信息记录,均为该项交易的有效凭据。

通过联网的各类终端交易的原始单据应按相关规定妥善保存。

第九章 附 则

第六十四条 长安银行岐山县支行营业室及信贷部应严格执行客户身份识别制度、客户尽职调查及风险分类制度、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第六十五条 本办法有关用语的含义如下:

自然人客户的“基本身份信息”包括客户的姓名、性别、国籍、职业、住所地或者工作单位地址、联系方式,身份证明文件的种类、号码和有效期限。客户的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登记客户的经常居住地。法人、其他组织和个体工商户客户的“基本身份信息”包括客户的名称、住所、经营范围、组织机构代码、税务登记证号码;可证明该客户依法设立或者可依法开展经营、社会活动的执照、证件或者文件的名称、号码和有效期限;控股股东、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和授权办理业务人员的姓名、身份证明文件的种类、号码、有效期限。

控股股东,是指其出资额占有限责任公司资本总额50%以上或者其持有的股份占股份有限公司股本总额50%以上的股东;出资额或者持有股份的比例虽然不足50%,但其出资额或者持有的股份所 享有的表决权已足以对股东会的决议产生重大影响的股东。当地监管对此有特别规定的,按照当地监管规定执行。

实际控制人、受益权人,指最终拥有或控制客户的自然人或者相关交易为其利益而开展的人。这包括那些对法人和实体实施最终有效控制的人。“外国政要”指现在或曾经被授予外国显著公众职位的人,如政府或州的首脑、高级政客、大法官、军队高级官员、国有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重要政党的官员。外国政要的近亲属和亲近同事也应纳入外国政要的范围。

外国、境外,是指各级机构经营所在地以外的外国国家或地区。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对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的理解应结合当地法律或监管的规定。对境内机构而言,政府机关,应广义理解为包括各级中国共产党的机关、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军事机关、人民政协机关和军队;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本办法所指的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均不包括其举办的营利性经营组织。

长安银行岐山县支行

第二篇:某银行反洗钱内控制度[范文模版]

某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反洗钱内控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我行反洗钱监督报告行为, 有效防范客户风险,增强风险控制能力,保证经营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我行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某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我行)营业机构。

第三条 开展反洗钱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合法审慎原则:应当依法并且审慎地识别可疑交易,作到不枉不纵,不得从事不正当竞争妨碍反洗钱义务的履行。

(二)保密原则:应当保守反洗钱工作秘密,不得违反规定将有关反洗钱工作信息泄露给客户和其它人员。

(三)与司法及行政执法机关全面合作原则:应当依法协助、配合司法机关和行政执法机关打击洗钱活动,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等有关规定协助司法机关、海关、税务等部门查询、冻结、扣划客户存款。

(四)应遵循“严格准入、重点识别、持续关注、详细登记、及时报告”的原则,严格客户身份识别。

第二章 设立反洗钱工作领导小组

第四条 我行设立由行长任组长、分管行长任副组长,内控合规部、财会运营部、市场部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反洗钱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反洗钱办公室,配备1-2名反洗钱专(兼)职工作人员,负责反洗钱工作的日常管理、组织协调工作。办公室设在内控合规部。

第五条 反洗钱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职责:

(一)内控合规部门的职责

负责对系统内执行反洗钱规章制度情况进行检查、监督;负责制定反洗钱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和协调;负责组织员工进行反洗钱教育和培训;负责反洗钱协查和登记。负责与人民银行等机构的联系沟通;负责及时了解和掌握系统内外反洗钱工作动态;负责向人民银行报告反洗钱工作情况。负责协助司法机关等执法部门依法对有关涉嫌洗钱的客户存款进行查询、冻结、扣划工作;负责反洗钱工作有关制度办法的审查;指导制定违反反洗钱规定的处罚办法;负责完成反洗钱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负责对违反反洗钱规定行为须给予纪律处分的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和处理;完成反洗钱工作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负责我行反洗钱工作的对外宣传;参与反洗钱工作的宣传教育活动;完成反洗钱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财会运营部、市场部的职责

负责所辖机构反洗钱数据的监测、分析和应用;负责反洗钱工

作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三章 宣传与培训

第六条 我行营业机构应当开展对客户的反洗钱宣传工作,并定期对员工进行反洗钱知识培训,使广大员工掌握有关反洗钱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度,增强反洗钱工作能力。

第七条 培训学习要有会议记录和学习笔记,宣传活动要留存必要的影像资料,与当年的反洗钱业务档案一并保管,保管期限为5年。

第八条 培训时间安排和学习内容。营业机构原则上应按月集中学习反洗钱知识,学习培训的内容主要是反洗钱应知应会的业务知识及反洗钱新政策、新动态。

第四章 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 第九条 我行营业机构在与客户建立业务关系或与其进行交易时,应当根据其法定的有效身份证件或其他可靠的身份识别资料确定和记录其身份,并充分掌握其经营,资金往来,账户余额变化等情况,做到了解客户。

第十条 营业机构应严格按《个人存款账户管理实施办法》和《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的规定为客户开立实名账户并按规定手续开立、变更和撤销账户。不得开立匿名或假名账户,不得为身份不明的客户开立账户、提供存款和结算服务。

第十一条 营业机构应要求客户认真填写《开户申请书》,并提供完整、清晰、准确的信息资料,必要时还应派人上门核实情况。

第十二条

营业机构在为非本机构开立账户的客户,提供规定金额以上现金汇款、现钞兑换、票据兑付等一次性金融服务时,要认真核对客户的有效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并在有关业务凭证的背面,登记客户身份基本信息,留存有效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的复印件或者影印件,有关身份证明文件或影印件,作为业务凭证的附件一并保管。

第十三条 营业机构在为自然人客户办理人民币单笔5万元以上或者外币等值1万美元以上现金业务时,不论是存款还是取款,都要认真核对客户的有效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

第十四条 营业机构在客户开立账户时,要严格执行人民银行关于账户开立的相关制度规定,对开户资料按规定要求保管;在业务关系存续期间,客户身份资料发生变更的,及时更新客户身份资料;对于相关客户资料要及时归入会计档案,按照有关规定妥善保管客户身份资料;在业务关系结束后、客户交易信息在交易结束后,应当至少保存5年。

第五章 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业务的报告

第十五条 以下交易特征属大额标准:

(一)单笔或者当日累计人民币交易20万元以上或者外币交易等值1万美元以上的现金缴存、现金支取、现金结售汇、现钞兑换、现金汇款、现金票据解付及其他形式的现金收支;

(二)法人、其他组织和个体工商户银行账户之间单笔或者当日累计人民币200万元以上或者外币等值20万美元以上的款项划转;

(三)自然人银行账户之间,以及自然人与法人、其他组织和个体工商户银行账户之间单笔或者当日累计人民币50万元以上或者外币等值10万美元以上的款项划转;

(四)交易一方为自然人、单笔或者当日累计等值1万美元以上的跨境交易;

累计交易金额以单一客户为单位,按资金收入或者付出的情况,单边累计计算并报告,中国人民银行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六条 可疑交易具有以下特征:

(一)10个工作日内资金分散转入,集中转出或集中转入,分散转出;

(二)资金收付频率及金额与企业经营规模明显不符;

(三)资金收付流向与企业经营范围明显不符;

(四)企业日常收付与企业经营特点明显不符;

(五)周期性发生大量资金收付与企业性质,业务特点明显不符;

(六)相同收付人之间10个工作日内频繁发生资金收付;

(七)长期闲臵的账户原因不明地突然启用,且10个工作日内出现大量资金收付;

(八)10个工作日内频繁地收取来自与其经营业务明显无关的个人汇款;

(九)存取现金的数额,频率及用途与其正常现金收付明显不符;

(十)与贩毒、走私、恐怖活动严重地区的客户之间的商业往来活动明显增多,10个工作日内频繁发生资金收付;

(十一)频繁开户、销户、且销户前发生大量资金收付;

(十二)有意化整为零,逃避大额支付交易监测;

(十三)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其它可疑交易行为;

(十四)各营业机构经判断认为的其它可疑交易行为;

(十五)其他符合《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第十一条的可疑交易行为。

第六章 纪律和处罚

第十七条 营业机构反洗钱相关人员应签订反洗钱责任状,除法律规定外,任何人不得向任何单位或个人泄露反洗钱工作信息。违反规定泄露反洗钱工作信息的,视情节轻重给予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部门。

第十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将给予警告并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改的,给予分管领导,营业机构负责人和经办人员纪律处分。

(一)未执行《个人存款账户实名制规定》和《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的规定,致使单位或个人凭虚假资料开立账户的;

(二)未要求存款人按规定填写《开户申请书》,未按规定将存款人信息准确,完整地记录,致使存款人信息不全或不正确的;

(三)未按档案管理要求保管会计档案,致使客户资料和交易记录丢失或不全的;

(四)未执行反洗钱规定致使大额和可疑交易漏报的。

第七章 附则

第十九条 本操作规程用语的含义如下:

(一)“以上”,“以下”均包括本数;

(二)“频繁”系指每天发生3次以上或每天发生并持续3天以上;

(三)“大量”指接近上述规定的大额报告标准限额的金额。第二十条 本制度由内控合规部负责解释、修改。第二十一条 本制度自发文之日起实施。

第三篇:建立银行反洗钱内控制度的研究

建立银行反洗钱内控制度的研究

建立银行反洗钱内控制度的研究

一.洗钱的定义

长期以来,国人对“洗钱”一词很陌生,认为离我们很遥远。但有调查表明,近年来我国“洗钱”活动日益增多,涉及的洗钱数额也在不断上升。统计显示:我国国际收支“误差和遗漏”项中每年皆有几百亿美元,近年来之和已有数千亿美元。这其中洗钱所导致的资金外流的数额占有相当比重。原因是:首先,毒品犯罪、走私犯罪和黑社会性质的有组织犯罪使“黑钱”源源不断。其次,贪污腐败分子利用各种渠道“洗钱”的现象屡见不鲜。第三,境外大量“黑钱”以各种方式进入中国漂洗绝非鲜见。第四,国内大量“黑钱”流出境外呈愈演愈烈之势。洗钱作为一个法律概念最早正式出现在1988年12月19日《联合国反对非法交易麻醉药品和精神病药物公约》里。该公约把洗钱定义为:“为隐瞒或掩饰因制造、贩卖、运输任何麻醉药品或精神药物所得之非法财产的来源,而将该财产转换或转移。”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从金融角度将洗钱定义为:“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可能无意间被利用为犯罪资金的转移或存储中介。犯罪分子及其同伙利用金融系统将资金从一个帐户向另一帐户作支付和转移,以掩盖款项的真实来源和受益所有权关系;或者利用金融系统提供的安全保管服务存放款项。”

2000年10月,加拿大皇家骑警和美国海关在加拿大温哥华共同主办召开了“太平洋周边地区打击洗钱及金融犯罪会议”。该次会议上对于什么是洗钱这一

问题,表现出以下趋向,即把洗钱犯罪涉及的非法所得来源不断扩大,并且从把犯罪收益洗为合法收入这一模式扩大到:

1、把合法资金洗成黑钱以用于非法

用途,如把银行贷款通过洗钱变为某人在赌场的资金(即所谓白钱洗黑)。

2、把一种合法的资金洗成另一种表面也合法的资金,如把国有资产通过洗钱转移到个人帐户以达到侵占的目的(即洗钱本身就成为犯罪过程)。

3、把非法收入通过洗钱合法化,如企业把偷漏税款通过洗钱转移到境外(即所谓黑钱洗白)。

在我国,洗钱是指将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或者其他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通过各种手段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使其在形式上合法化的行为

二.洗钱在我国的主要特点表现为

1.公职人员利用各种渠道洗钱的现象十分严重

近年来,国内贪污腐败公职人员洗钱不断发生,这类洗钱犯罪的案例和数额已经远远超过了黑社会组织。贪官们通过各种途径给自己贪污受贿的黑钱披上合法收入的外衣。之后,不仅可以公开挥霍和享受这些非法所得,还可用来投资和进行再增值。其洗钱的发展速度已超过了传统的洗钱。

据对广西成克杰贪污案件的报道,成克杰就是通过香港的渠道洗钱来实现对数千万元财产的非法侵占。一些公职人员贪污受贿后,自己“下海”或通过亲属“下海”办公司或炒股,以掩盖不正常暴富的原因;或与企业勾结,将非法收入转成企业帐户上的“合法”收入,实现对“脏钱”的清洗。

2.存取、搬运和藏匿大额现金是洗钱的重要渠道

经手大额现金是洗钱犯罪的一个突出特征。对犯罪分子来说,用不具有个人特殊标记、无法追索交易痕迹的现金漂洗非法所得,可以在实现财富占有的同

时掩盖犯罪事实,因此被不法分子视为洗钱的便利渠道。在国外,现金的使用受到严格的限制,如在美国,大面额现钞基本不在国内的零售渠道流通,涉及大额交易的大

宗购买或大额消费多采用信用卡结算。在我国,虽然中国人民银行大力推广以“三票一卡”为主的银行结算方式,但目前现金结算还是个人消费使用最多的结算方式。而且,我国的结算制度主要是针对现金支取,现金收存几乎不受限制。储蓄存款实名制的实施虽然对犯罪分子有一定威慑作用,但

是由于个人使用现金所受限制极少,从而使得存取、搬运和藏匿大额现金成了洗钱的重要渠道之一。

3.通过银行的支付结算体系洗钱呈发展趋势

使用票据结算和转帐结算是结算发展的趋势。我国目前企业间除小额零星收支采用现金结算外,其他一律采用票据和转帐结算。由于注册各类企业并且开立银行帐户非常容易,有些专门为转移资金而成立的公司或开立的帐户屡见不

鲜。在现金使用愈来愈受限制的将来,通过银行的支付结算系统短期内转移巨额资金并使之从形式上合法化,无疑是洗钱分子的首要选择。这就是说,通过行的支付结算进行洗钱在我国应引起重视。

三、商业银行进行反洗钱的对策

1.研究掌握国内外现行的对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的基本要求

由于反洗钱工作使金融机构面临着实现经济效益和承担社会责任、满足客户要求与履行义务之间的复杂关系,使得金融机构在进行反洗钱时有一定的困难。为解决这种困难,切实可行的办法有二:

其一,按照国内现行法律的要求和金融机构普遍的反洗钱水平,进行反洗钱工作。具体地讲,就是掌握我国刑法对洗钱罪的界定,对洗钱罪中涉及的行为高度重视、严加防范;按照《个人存款账户实名制规定》、《关于居民、非居民个人大额外币现钞存取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提高境内居民因私兑换标准的通知》、《信用卡管理办法》、《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银行账户管理办法》等

规定,进行反洗钱工作。有学者认为我国的反洗钱工作实际上已有一系列制度,如根据中国人民银行1994年发布的《银行账户管理办法》规定的基本存款账户、一般存款账户、临时存款账户、专用存款账户规定了识别客户身份的不同要求,就是我国的KYC制度。但将上述制度称为有反洗钱意味的工作制度似乎更为合适,因为这些制度制定之初并不是针对反洗钱而设立的,而且从内容上也与其他国家的反洗钱制度有差距,比如,《银行账户管理办法》中规定的客户身份识别方法是提供要求的各种证明文件,但结合其他银行的做法、了解交易背景、亲自拜访客户等都是识别客户身份的必要、有效方式;而根据各国的立法实践,交易报告制度往往对不同的业务有不同的规定,有些不同是报告的条件,有些是报告的程序等,与此相比,我国的交易报告制度还是不够完善的。

其二,掌握国际上对金融机构进行反洗钱的要求和做法。这是更为有效的方法,为适应全球重视反洗钱的趋势及增强自身竞争力和商誉的需要,要加大自身反洗钱的力度,而其中成本较低而又较为有效的方式自然是按照国际上普遍的对金融机构反洗钱的要求决定自己的制度。国际上对金融机构反洗钱的要求,如《联合国禁止洗钱法律范本》(1995年4月)规定金融机构应当配合(援助)反洗钱的监管机构,具体义务包括:于业务结束后,在不短于五年的期间内保存交易记录;金融机构的官员或雇员对有理由相信洗钱活动正在、已经或将要进行时向监管当局报告交易人的身份、交易本身及其他情况;遵守监管当局的指示;接收监管当局的检查、询问等;遵守监管当局的指导准则和培训要求。这些规定对于我国金融机构进行反洗钱工作有相当的参考价值,如制定反洗钱政策时应包括的内容、金融机构在反洗钱 工作中应当遵循的要求及应当履行的义务及其他由此衍生出的内容等。

2.建立系统化的反洗钱工作机制

一套有效的反洗钱机制应当包括:识别客户身份的制度、交易报告制度、可疑交易报告、记录的保存、反洗钱的内部控制机制、对员工的教育与培训制度。这里主要对可疑交易报告制度进行分析。首先,制度应对可疑交易的线索作出规定。目前,我国在这方面已有相应的规定。其次,制度应当对报告的机

构加以明确。可疑交易的报告应当包括:对本级行的反洗钱机构的报告,对上级行的反洗钱机构的报告、对监管当局的报告和对司法机关的报告,向哪一级机构报告应取决于可疑行为的性质和发现可疑行为的金融机构的地位。再次,制度应当对报告的处理规定具有可操作性的程序。与报告的机构相对应,处理报告的机构分别是本级行的反洗钱机构、上级行的反洗钱机构、监管当局和司法机关;处理的程序应当包括对报告分析的程度和对报告处理的程序,程序涉及的内容应当包括但不限于接收报告的人员,处理报告的时间限制,处理情况的书面记录或报告以及处理的标准和原则等。

3.加强对员工的反洗钱培训

强化员工的反洗钱培训对银行的反洗钱王作至关重要,比如客户身份识别制度只有在银行内部各部门及其员工的落实行动中才能实现其价值,特别是在一些由银行员工根据授权完成的客户身份识别工作的情形下,员工在KYC制度中格外重要。通过培训和管理,使金融机构的员工对洗钱行为有足够的警惕,并通过适当的报告制度加强KYC制度与反洗钱的其他环节的联系,如建立对客户信息变动的及时监控的程序以及银行员工对上级的报告程序、银行与金融监管机构间的报告程序间的连贯性和谐调性等。

对于反洗钱培训,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培训内容应当全面并具可操作性。鉴于我行反洗钱工作的实际情况,应当加快建立反洗钱的程序手册,使员工更易于进行反洗钱操作,并使反洗钱操作规范化、高效化。而对于程序的设定,一是应当由各业务部门对自身的业务程序有准确清楚的描述,并明确本业务程序中可能包含的洗钱隐患环节;二是由业务部门分别和反洗钱机构对本部门的程序内容进行研究分析,确定本部门的程序手册;三是由反洗钱机构汇总各部门的程序,再与所有的业务部门商讨,确定统一的反洗钱程序手册。在制定程序手册时,应当尽可能的与反洗钱水平较高的金融机构交流。

第二,培训应当全面。我行的培训应当针对不同员工的要求,制定层次不同的反洗钱培训计划,如对一线员工侧重于识别客户及交易、可疑交易的报告的培训;对所有员工进行的反洗钱基本内容、规章制度的定期或不定期培训;对

反洗钱关键岗位员工进行的更加深入、全面的反洗钱培训等。同时,设置不同层次的反洗钱培训机构和人员。不同层次的反洗钱培训机构是与各行级别相适应的培训机构,培训人员应当包括主要进行内部组织联络的人员、主要负责培训内容的人员和其他人员等。

4.加强反洗钱信息的交流

信息在反洗钱工作中至关重要,反洗钱的信息交流应当包括:银行内部的信息交流,银行之间的信息交流,银行与其他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

银行内部的信息交流机制,如花旗银行的反洗钱手册中曾提到银行内部的信息交流,主要是通过银行内部对客户信息的共享,减少不同分支机构、不同部门之间重新获取客户信息的成本,同时也使内部判断交易是否是可疑交易更加准确。可见,由于这类信息交流是银行信息网络所具有的功能,因此,建

立这样的信息交流并非难事,但有些因素需要注意,如:一是要强调信息的性质和内容;二是根据实际,银行可以建立自己的反洗钱信息机构,该信息机构的形式可以是多层次的信息传输机构,也可以是单一的网络信息中心。

至于银行之间的信息交流机制,其必要性在于反洗钱的国际合作的日益加强,这种国际合作使国内银行间要加强信息流以适应与其他国家合作的趋势,使不同国家的银行间需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反洗钱的国际合作。银行间信息的交流可以通过银行间自发设立的信息中心进行,也可以通过监管机构设立的信息中心进行,前者基于自愿,后者则具有强制色彩,采取何种形式应取决于一国的客观实际和金融机构的意愿。

银行与其他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机制,与前两类信息交流机制有所不同,区别在于信息交流的目的有所不同,银行与其他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有一定的证据作用,如有些国家规定,银行如果对可疑交易作出了报告,以后该交易被认定为洗钱行为时,银行可以免责;报送的信息有所不同,如向司法机关报送的信息有时是由法律所规定的。向其他机构的信息报送,特别是向司法机构报送的信息,应当注意严格遵循现行法律的规定,如我国对银行协助查询、冻结、扣划的有关规定;报送信息的程度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般认为对可疑交易的信息披露不应受为客户保密义务的限制,但我国对此尚无明确规定,因此,仍然要处理好信息披露与为客户保密之间的关系。最后,应当强调的是,无论是哪一类信息交流都必须充分注意对信息的保密工作,应当建立特定人员的有区别的信息获得和处理制度,以保证信息及时获取和信息的保密,即使是银行内部的信息交流也应如此。

建立银行反洗钱内控制度的研究

第四篇:大安惠民村镇银行反洗钱——新内控制度

大安惠民村镇银行有限责任公司 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评估及 客户分类管理内控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深入实践风险为本的反洗钱方法,加强大安惠民村镇银行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本行”)洗钱和恐怖融资(以下统称洗钱)风险,合理确定客户洗钱风险等级,提升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以下统称反洗钱)工作有效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金融机构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评估及客户分类管理指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本行各机构。

第二章 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第三条 指标体系概述

洗钱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包括客户特性、地域、业务(含金融产品、金融服务)、行业(含职业)四类基本要素。

第四条 风险子项

(一)客户特性风险子项。

各机构应综合考虑客户背景、社会经济活动特点、声誉、权威媒体披露信息以及非自然人客户的组织架构等各方面情况,衡量本机构对其开展客户尽职调查工作的难度,评估风险。

(二)地域风险子项。

各机构应衡量客户及其实际受益人、实际控制人的国籍、注册地、住所、经营所在地与洗钱及其他犯罪活动的关联度,并适当考虑客户主要交易对手方及境外参与交易金融机构的地域风险传导问题。

(三)业务(含金融产品、金融服务)风险子项。各机构应对各项金融业务的洗钱风险进行评估,制定高风险业务列表,并对该列表进行定期评估、动态调整。

(四)行业(含职业)风险子项。

各机构应评估行业、身份与洗钱、职务犯罪等的关联性,合理预测某些行业客户的经济状况、金融交易需求,酌情考虑某些职业技能被不法分子用于洗钱的可能性。

第五条 风险等级划分

(一)“高”风险等级客户

1.短期内资金分散转入、集中转出或者集中转入、分散转出,与客户身份、财务状况、经营业务明显不符。

2.短期内相同收付款人之间频繁发生资金收付,且交易金额接近大额交易标准。

3.法人、其他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短期内频繁收取与其经营业务明显无关的汇款,或者自然人客户短期内频繁收取法人、其他组织的汇款。

4.长期闲臵的账户原因不明地突然启用或者平常资金流量小的账户突然有异常资金流入,且短期内出现大量资金收付。

5.与来自于贩毒、走私、恐怖活动、赌博严重地区或者避税型离岸金融中心的客户之间的资金往来活动在短期内明显增多,或者频繁发生大量资金收付。

6.没有正常原因的多头开户、销户,且销户前发生大量资金收付。

7.疑似符合提前偿还贷款,与其财务状况明显不符。

8.疑似符合客户用于境外投资的购汇人民币资金大部分为现金或者从非同名银行账户转入。

9.客户要求进行本外币间的掉期业务,而其资金的来源和用途可疑。

10.客户经常存入境外开立的旅行支票或者外币汇票存款,与其经营状况不符。

11.外商投资企业以外币现金方式进行投资或者在收到投资款后,在短期内将资金迅速转到境外,与其生产经营支付需求不符。

12.外商投资企业外方投入资本金数额超过批准金额或者借入的直接外债,从无关联企业的第三国汇入。

13.证券经营机构指令银行划出与证券交易、清算无关的资金,与其实际经营情况不符。

14.证券经营机构通过银行频繁大量拆借外汇资金。

15.保险机构通过银行频繁大量对同一家投保人发生赔付或者办理退保。

16.自然人银行账户频繁进行现金收付且情形可疑,或者一次性大额存取现金且情形可疑。

17.居民自然人频繁收到境外汇入的外汇后,要求银行开具旅行支票、汇票或者非居民自然人频繁存入外币现钞并要求银行开具旅行支票、汇票带出或者频繁订购、兑现大量旅行支票、汇票。

18.多个境内居民接受一个离岸账户汇款,其资金的划转和结汇均由一人或者少数人操作。19.托欠银行贷款或有不良贷款记录。

20.客户有意刁难,有损银行形象,有严重违规行为。21.开户期间资金频繁发生,且账户使用3-5天办理销户。22.对公客户累计3次签发空头支票。

(二)“低”风险等级客户

1.办理账户开户资料真实齐全,不存在虚假开户资料、证照过期和未年检现象。

2.个人存款账户实行实名制,并依据《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对客户身份信息进行核查相符。

3.款项的转入转出符合客户身份、经营范围,交易金额符合客户经营规模。4.提取大额现金表明用途,提前预约。

5.汇划资金流向清晰完整,无刻意隐瞒、藏匿之行为。6.规范经营,无欺诈行为,不存在洗钱活动。

(三)“中”风险等级客户

为高风险等级客户和低风险等级客户以外的其他客户。

第三章 风险评估及客户等级划分操作流程

第六条 对于新建立业务关系的客户,各机构应在建立业务关系后的10个工作日内划分其风险等级。

第七条 对于已确立过风险等级的客户,各机构应根据其风险程度设臵相应的重新审核期限,实现对风险的动态追踪。原则上,风险等级最高的客户的审核期限不得超过半年,低一等级客户的审核期限不得超出上一级客户审核期限时长的两倍。对于首次建立业务关系的客户,无论其风险等级高低,各机构在初次确定其风险等级后的三年内至少应进行一次复核。

第八条 当客户变更重要身份信息、司法机关调查本机构客户、客户涉及权威媒体的案件报道等可能导致风险状况发生实质性变化的事件发生时,本机构应考虑重新评定客户风险等级。

第九条 操作步骤

(一)收集信息。各机构应根据反洗钱风险评估需要,确定各类信息的来源及其采集方法。信息来源渠道通常有:

1.各机构在与客户建立业务关系时,客户向各机构披露的信息;

2.各机构客户经理或柜面人员工作记录; 3.各机构保存的交易记录;

4.各机构委托其他金融机构或中介机构对客户进行尽职调查工作所获信息;

5.各机构利用商业数据库查询信息;

6.各机构利用互联网等公共信息平台搜索信息。各机构在风险评估过程中应遵循勤勉尽责的原则,依据所掌握的事实材料,对部分难以直接取得或取得成本过高的风险要素信息进行合理评估

(二)筛选分析信息。评估人员应认真对照风险评估基本要素,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归类,逐项评分。

各机构工作人员整理完基础信息后,应当整体性梳理各项风险评估要素。如发现要素项下有内容空缺或信息内容不充分的,可在兼顾风险评估需求与成本控制要求的前提下,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收集补充信息。

各机构可将上述工作流程嵌入相应业务流程中,以减少执行成本。

(三)初评。除存在前述例外情形的客户外,各机构工作人员应逐一分析每个风险评估基本要素项所对应的信息,确定出相应的得分。对于材料不全或可靠性存疑的要素信息,评估人员应在相应的要素项下进行标注,并合理确定相应分值。在综合分析要素信息的基础上,各机构工作人员累计计算客户评分结果,相应确定其初步评级。

(四)复评。初评结果均应由初评人以外的其他人员进行复评确认。初评结果与复评结果不一致的,可由总行反洗钱管理部门决定最终评级结果。

第四章 风险分类控制措施

第十条 各机构应在客户风险等级划分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客户尽职调查及其他风险控制措施。

一、对风险较高客户的控制措施

各机构应对高风险客户采取强化的客户尽职调查及其他风险控制措施,有效预防风险。可酌情采取的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一)进一步调查客户及其实际控制人、实际受益人情况。

(二)进一步深入了解客户经营活动状况和财产来源。

(三)适度提高客户及其实际控制人、实际受益人信息的收集或更新频率。

(四)对交易及其背景情况做更为深入的调查,询问客户交易目的,核实客户交易动机。

(五)适度提高交易监测的频率及强度。

(六)经总行或支行行长批准或授权后,再为客户办理业务或建立新的业务关系。

(七)按照法律规定或与客户的事先约定,对客户的交易方式、交易规模、交易频率等实施合理限制。

(八)合理限制客户通过非面对面方式办理业务的金额、次数和业务类型。

(九)对其交易对手及经办业务的机构采取尽职调查措施。

二、对风险较低客户的控制措施

各机构可对低风险客户采取简化的客户尽职调查及其他风险控制措施,可酌情采取的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一)在建立业务关系后再核实客户实际受益人或实际控制人的身份。

(二)适当延长客户身份资料的更新周期。

(三)在合理的交易规模内,适当降低采用持续的客户身份识别措施的频率或强度。

(四)在风险可控情况下,允许各机构工作人员合理推测交易目的和交易性质,而无需收集相关证据材料。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一条 本制度由大安惠民村镇银行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制定、解释和修改。

第十二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五篇:互联网支付业务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内控制度细则

互联网支付业务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内控制度细则

互联网支付业务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内控制度细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支付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北海石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内控制度》要求,为贯彻执行我公司反洗钱及反恐怖融资工作,结合支付事业部互联网支付业务实际,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适用于北海石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支付事业部及各分支机构互联网支付业务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工作。

第三条 支付事业部在公司反洗钱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履行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职责。

(一)按照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内控制度要求,负责制定适合我公司的制度安排及操作流程,落实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工作的具体措施。健全签约管理办法、业务审批流程,按照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相关规定,完善客户身份识别和风险等级管理办法;

(二)根据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制度的要求,形成定期检查、随机抽查的检查机制,确保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按照我公司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内控制度要求妥善保管;

(三)采用系统监控和人工监控相结合的方式,对可疑交易进行重点分析和调查,及时向公司风险管理部汇报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工作信息和动态;

(四)定期开展覆盖事业部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培训工作。指导各分支机构在开展互联网支付业务时,遵循国家在反洗钱方面的相关法律规定,按照我公司制度和相关规定,执行本细则。

/

互联网支付业务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内控制度细则

第二章 客户身份识别和资料保存

第四条 支付事业部互联网支付业务涉及的客户包括在线特约商户、支付账号持有人、服务提供商等三类。在线特约商户是指基于互联网信息系统直接向消费者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并接受北海石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互联网支付服务完成资金结算的法人、个体工商户、其他组织或自然人;支付账号持有人指购买由北海石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发行的可在线支付的预付卡客户;服务提供商是指使用北海石基互联网支付平台发行支付账户的合作机构客户。

第五条 支付事业部互联网线上特约商户的身份识别。支付事业部和分支机构在与特约商户建立业务关系时,须通过合理方式准确识别特约商户身份基本信息,核实特约商户有效身份证件,并留存特约商户有效身份证件的复印件或者影印件。

(一)建立特约商户在互联网支付业务的初次识别机制。1.各分支机构应通过合理方式对申请入网的特约商户进行资质审查及核实。要求特约商户申请必须 “三证”齐全,且真实、有效。“三证”是指特约商户营业执照、法人代表/负责人身份证件、银行结算账户证明。

2.特约商户应具备互联网支付业务的基本条件,且在境内有符合国家相关法规要求的电子商务平台。各分支机构指派专人验证特约商户资质材料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完整性。

3.发展特约商户要求坚持安全核查制度。要求坚持针对线上的受理电商平台进行安全及性能检测,对特约商户ICP证进行监督核对。

4.北海石基互联网支付业务发展的所有特约商户必须在石基商户管理系统中进行特约商户资料的录入与保存。

/

互联网支付业务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内控制度细则

5.支付事业部对特约商户按照特约商户所属行业、行业知名度、营业规模等多种评级标准进行综合评级,根据评级分数划分为A、B、C、D四个特约商户等级。

6.分支机构按照行业属性划分的风险等级管理要求设置交易限额、保证金政策、验证方式。参照特约商户属性(如特约商户行业类别)划分特约商户风险等级;对于高风险等级的特约商户,加强特约商户现场回访内容,提高回访频率;加强高风险等级特约商户交易调查控制。高风险等级特约商户发生异常交易时,应对特约商户进行实地调查,出具调查报告。

对高风险等级商户的回访调查内容包括商户身份基本信息、日常经营活动、交易情况(包括交易时间、笔数、金额、资金来源、去向、交易模式、分布地区),同时应结合商户身份对商户账户交易总量、交易频率、交易对手、交易模式、交易分布地区等进行调查分析。

(二)建立特约商户在互联网支付业务的持续识别机制。1.特约商户在系统中建立后,系统对于特约商户的异常交易进行持续监控,并有针对性的进行现场特约商户回访。回访内容包括复核特约商户基本信息(如注册名称、营业地址等)和日常受理情况,开展业务和风险培训,及时更新特约商户信息和资料。

2.特约商户信息发生变更,或通过特约商户回访发现特约商户信息变更的,要求特约商户提交变更资料,检查资料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完整性,并在石基特约商户管理系统中更新特约商户信息。

(三)建立特约商户在互联网支付业务的重新识别机制。在特约商户发生重大异常交易时,由支付事业部发起对特约商户的风险等级进行重新评估;并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做出警告、下线、禁止入网等处理。

/

互联网支付业务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内控制度细则

第六条 支付事业部互联网支付账户持有人的身份识别。支付事业部和分支机构在为互联网支付客户开立支付账户时,应当识别客户身份,登记客户身份基本信息,通过合理手段核对客户基本信息的真实性。

(一)客户为单位客户的,支付事业部及分支机构须核对客户提供的有效身份证件,并留存有效身份证件的复印件或者影印件。

(二)客户为个人客户的,出现下列情形时,支付事业部及分支机构应核对客户提供的有效身份证件,并留存有效身份证件的复印件或者影印件。

(1)个人客户办理单笔收款金额人民币1万元以上或者外币等值1000 美元以上支付业务的;

(2)个人客户全部账户30 天内资金双边收付金额累计人民币5 万元以上或外币等值1 万美元以上的;

(3)个人客户全部账户资金余额连续10 天超过人民币5000 元或外币等值1000 美元的;

(4)通过取得网上金融产品销售资质的网络支付机构买卖金融产品的;

(5)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七条

支付事业部及分支机构在为同一个客户开立多个互联网支付账户时,必须在系统上设置建立支付账户间的关联关系,并做统一记录登记,按照客户进行统一管理。

第八条

支付事业部及分支机构在向未开立支付账户的客户办理支付业务时,如单笔资金收付金额人民币1 万元以上或者外币等

/

互联网支付业务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内控制度细则

值1000 美元以上的,应在办理业务前要求客户登记本人的姓名、有效身份证件种类、号码和有效期限,并通过合理手段核对客户有效身份证件信息的真实性。

第九条 支付事业部服务提供商的身份识别。

(一)建立服务提供商在互联网支付业务的初次识别机制。1.分支机构对于客户经理/营销人员推荐的客户机构,应谨慎签约,并采取严格的调查措施和审批程序。

2.所有合作的受理机构必须有合法经营资格,并在境内有符合相关法规要求的线上运行平台。机构上线前必须提供“三证”以及机构合作协议,且真实、有效。“三证”是指特约商户营业执照、法人代表/负责人身份证件、银行结算账户证明;对于个体经营者,应至少具有负责人身份证件。所有证照应在有效期内。

3.分支机构委派客户经理/业务人员与审批/考察通过的机构办理签约手续。机构签约的基本要求是:客户经理应对机构填写的内容进行核对,并在协议中正确填写充值服务费率、消费交易服务手续费率、系统使用服务费、分润标准的收取标准和要求。

4.客户机构在系统中入网成功后,支付事业部将机构的用户账户等信息交分支机构作业人员,由其安排使用培训,支付事业部业务人员在最大程度上给予支持。

(二)建立受理客户机构在互联网支付业务中的持续识别机制。1.分支机构指派专员负责受理客户机构的日常维护,对于客户机构的日常运营情况全程辅助,并对重大变更进行跟踪。

2.机构信息变更时,按照是否影响机构互联网支付业务,可分为重要信息变更、一般信息变更。

重要信息包括:工商注册名称、工商注册地址、开户行行号、开

/

互联网支付业务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内控制度细则

户行名称、收入/支出账号、收入/支出账户名称、保付标识、清算类型、本金/手续费清算周期、交易账户类型、收费类型、计费类型、区间上/下限、费率类型、费率、计费周期、保底费收费方式、保底费金额等;

一般信息包括:机构营业名称、机构证件类型、证件号码、联系人/紧急联系人、联系人/紧急联系人电话、联系人传真、联系人Email、所属部门、拓展机构、拓展人员。

3.机构一般信息变更时,分支机构应对变更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进行核实,同时填写《机构信息变更申请表》提交支付事业部作业人员。

支付事业部作业人员根据《机构信息变更申请表》、相关证明材料等,在2个工作日内,对机构变更申请进行审批;审核通过,更新机构档案资料,并办理入网注册信息变更手续。

4.机构重要信息变更时,分支机构应查验变更证明材料,填写《机构信息变更申请表》,由分支机构和机构加盖公章确认,同时提交支付事业部作业部。

机构工商注册名称、账户等信息变更时,分支机构应向支付事业部作业部提供变更后的营业执照、相关部门出具的变更证明传真件/扫描件。机构交易资金结算账户信息变更时,应至少提前7个工作日办理变更手续。

5.信息变更影响协议法律效力的,应与受理客户机构重新签订协议或签订补充协议。

A.机构工商注册名称发生变更,必须重新签订协议; B.机构经营主体发生变更,必须重新签订协议;

C.收费信息有变,还应与机构重新协商确定服务费率、系统服务

6/

互联网支付业务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内控制度细则

费用等,并至少与机构签订补充协议。

支付事业部作业部根据《机构信息变更申请表》、相关证明材料以及与新签订的协议或补充协议等,在2个工作日内,对机构变更申请进行审批;对经审核通过的机构,更新档案资料,并办理入网注册信息变更手续。

(1)审核申请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和有效性;

(2)审核信息变更后机构的互联网支付业务资质;对经审核,不具备线上互联网支付业务资质的机构,应终止协议,并按照本章第三部分机构注销的要求办理机构注销手续;

(3)审核确定变更后手续费率;(4)审核协议或补充协议是否合规。

机构代码变更时,应登记变更前后机构代码的对应关系。对变更前的交易,如发生退货、预授权撤销、预授权完成时,应采用手工单方式处理,并将其交易资金并入变更后的交易流水进行结算。

(三)建立客户机构在互联网支付业务的重新识别机制。合作受理机构发生重大异常交易时,由支付事业部发起对受理机构的进行重新评估;并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做出处理。

第十条 支付事业部按照安全、准确、完整、保密的原则,妥善保存客户身份资料。

第十一条 客户身份资料按照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要求,自业务关系结束当年或交易记账当年计起至少保存5年,反洗钱调查或相关法律法规有更长保存期限要求的,遵守其规定,便于反洗钱调查和监督管理。

7/

互联网支付业务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内控制度细则

第三章 可疑交易报告

第十二条 互联网支付系统通过产品参数设置从支付产品端进行可疑交易的初步过滤,并依据特约商户行业业态建立交易监控规则和风险控制模型。反洗钱专员依据客户的交易情况及业务处理情况,在系统中设置风险预警参数,每日监控符合异常交易特征的交易。

互联网支付系统后台设置客户支付账户内产品的单笔交易上限、单笔充值上限和账户最大余额,加强对产品的交易控制,从而降低交易风险。所有设置的改动均实时生效。

第十三条 系统前台监测方面。每日逐笔核查交易,对于可疑交易及时核查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支付事业部的互联网支付系统,根据互联网支付业务的特点,对不同类型的商户设置相应的风险校验规则,系统按照规则每日出具风险异常系列报表,设置的风险监控规则有:

(一)单特约商户单笔交易金额超过该类型商户的预设上限;

(二)单特约商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超过该类型商户的预设上限;

(三)单卡当日异常交易笔数超过20笔;

(四)单特约商户单日交易金额与前30日平均交易金额(含)比较,波动大于50%的,由系统进行筛选和报告。

第十四条 人工筛选与分析。反洗钱专员对特约商户交易进行过滤和分析,根据风险异常系列报表中列出的特约商户交易,进行逐条过滤与审核,并填写“疑似风险特征”与处理意见。

第十五条 对于疑似风险特约商户,反洗钱专员填写《互联网线上特约商户风险调查表》并以邮件形式发送到特约商户管理分支机构风险处理岗位,分支机构风险处理岗位按照特约商户的拓展人进行业

8/

互联网支付业务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内控制度细则

务的派发,进行风险特约商户调查。

第十六条 分支机构风险处理岗位根据风险特约商户调查情况填写《风险特约商户调查处理工作单》,同时在《互联网线上特约商户风险调查表》填写相应反馈内容,在三个工作日内将表单反馈到公司反洗钱专员处,分支机构风险处理岗人员须妥善保存表单的原件。

第十七条 分支机构风险处理岗人员按照反洗钱制度要求对交易进行逐笔核实和调查,内容主要涵盖:

(一)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二)可疑交易活动是否属实;

(三)被调查对象的关联交易情况;

(四)其他与可疑交易活动有关的事实。

第十八条 对于核实的严重风险情况,当日采取冻结特约商户交易结算资金、关闭交易功能等措施;

第十九条 建立协同防范机制,由反洗钱专员每日将风险异常系列报表发送给各分支机构,由分支机构联合相关合作机构进行审核,联合防范和控制洗钱风险。

第二十条 可疑交易调查核实:坚持现场风险调查制度。对于发现的疑似洗钱风险,必须按业务要求进行现场调单核查。对于核实的风险情况,要求按规定的时限及时采取风险控制措施。

第二十一条 反洗钱专员对异常交易进行筛选后,将涉嫌反洗钱或恐怖融资的可疑交易按流程提交公司风险管理部,由风险管理部根据涉及交易的风险程度和权限,向公司反洗钱工作领导小组报告。

可疑交易的报告要素包括:报告部门名称、报告机构名称、报告机构所在地、可疑交易/行为处理情况、可疑交易/行为特征描述、可疑交易/行为主体名称/姓名、可疑交易/行为主体身份证件/证明文件

9/

互联网支付业务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内控制度细则

类型、可疑交易/行为主体地址及有效联系方式、可疑交易/行为主体职业/行业类别、可疑交易/行为主体注册资金(对公客户)、可疑交易/行为主体法定代表人姓名(对公客户)、可疑交易/行为主体法定代表人身份证件类型(对公客户)、可疑交易/行为主体法定代表人身份证件号码(对公客户)、可疑交易/行为主体的银行账号、可疑交易/行为主体的开户银行名称、可疑交易/行为主体的支付机构账号、可疑交易/行为主体的支付机构名称、可疑交易/行为主体的IP地址、交易时间(精确到秒)、资金划转方式、资金收付标志、资金用途、币种、交易金额等。

若能获取其他交易信息应同时提供,如交易对手姓名/名称、交易对手的银行账号、交易对手的开户银行名称、交易对手的支付机构账号、交易对手的支付机构名称、交易对手的IP地址、交易商品名称、支付机构发给银行的订单号、银行返回至支付机构的订单号和业务标示号。

第二十二条 支付事业部反洗钱报告流程。

(一)分支机构反洗钱工作过程和结果,报告至支付事业部;

(二)支付事业部汇总负责的业务的反洗钱工作情况,报告至公司风险管理部。

第四章 交易记录保存

第二十三条 石基互联网支付系统详细记录每笔交易信息要素,同时对交易数据做系统备份保存。

第二十四条 支付事业部按照安全、准确、完整、保密的原则,妥善保存每项交易记录数据信息,以提供识别客户身份、监测分析交易情况,调查可疑交易活动和查处洗钱案件所需的信息。

10/

互联网支付业务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内控制度细则

第二十五条 清结算记录由支付事业部作业清算人员制作清结算报表,按照会计凭证保管的原则进行归档保存。

第二十六条 交易记录按照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要求,自业务关系结束当年或交易记账当年计起至少保存5年,反洗钱调查或相关法律法规有更长保存期限要求的,遵守其规定,便于反洗钱需要的时候能被检索与调阅。

第五章 协助反洗钱调查的内部程序

第二十七条 支付事业部配合风险管理部进行可疑交易的调查,如实提供互联网支付业务有关可疑交易活动的文件与资料。

第二十八条 风险管理部门负责协助监管机关和司法机关对可疑交易资金的调查;组织和推动支付事业部和分支机构开展反洗钱预防、监控、协查和报告,并定期进行专业监督检查。

第二十九条 反洗钱专员负责根据该可疑交易的具体账户信息、交易记录,出具《互联网线上特约商户风险调查表》及《风险特约商户调查处理工作单》,并传递给相关分支机构风险处理岗处理。

第三十条 分支机构风险处理岗负责调查风险特约商户,通过实地、电话、信函或其他调查方式,根据调查要点和风险类型分析可疑交易的具体账户信息、交易记录,出具调查结论和相关处理措施,并如实填写《互联网线上特约商户风险调查表》及《风险特约商户调查处理工作单》并在三个工作日内将处理结果反馈给反洗钱专员。

第三十一条 反洗钱专员将反馈的《互联网线上特约商户风险调查表》及《风险特约商户调查处理工作单》汇总归档,并将该可疑交易情况汇报给风险管理部,完成协助反洗钱的调查。

/

互联网支付业务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内控制度细则

第六章 反洗钱工作保密措施

第三十二条 我公司反洗钱调查涉及资料和信息全部为公司高级机密,相关工作人员对依法履行反洗钱及反恐怖融资义务获得的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信息应当予以永久保密;非依法律规定,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得私自对外泄漏信息或提供资料。

第三十三条 保密信息包括但不限于:

(一)客户身份信息:工商注册名称、工商注册地址、开户行行号、开户行名称、收入/支出账号、收入/支出账户名称、机构营业名称、机构证件类型、证件号码;支付账户持有人的姓名、身份证件号码。

(二)客户身份资料:特约商户、发卡机构的特约商户营业执照、法人代表/负责人身份证件、银行结算账户证明、负责人身份证件等的影印件/复印件;支付账户持有人的姓名、有效身份证件等影印件/复印件。

(三)交易信息:石基互联网支付系统记录的每笔交易信息要素、交易记录数据、作业部清算人员制作清结算报表。

第三十四条 支付事业部及分支机构保密工作要求:

(一)支付事业部及分支机构的特约商户拓展岗不得向客户和其他人员泄露客户身份信息、客户身份资料;

(二)支付事业部作业清算人员不得向客户和其他人员泄露交易信息;

(三)支付事业部任何接触到保密信息的部门及个人不得向客户和其他人员泄露保密信息。

212 /

互联网支付业务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内控制度细则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五条 本细则相关用语含义如下: 客户,包括个人客户、单位客户、特约商户。

个人客户的身份基本信息,包括:客户的姓名、国籍、性别、职业、住址、联系方式以及客户有效身份证件的种类、号码和有效期限。

单位客户的身份基本信息,包括:客户的名称、地址、经营范围、组织机构代码(仅限法人和其他组织);可证明该客户依法设立或者可依法开展经营、社会活动的执照、证件或者文件的名称、号码和有效期限;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授权办理业务人员的姓名、有效身份证件的种类、号码和有效期限。

特约商户的身份基本信息,包括:特约商户的名称、地址、经营范围、组织机构代码;可证明该客户依法设立或者可依法开展经营、社会活动的执照、证件或者文件的名称、号码和有效期限;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授权办理业务人员的姓名、有效身份证件的种类、号码、有效期限。

个人客户的有效身份证件,包括:居住在境内的中国公民,为居民身份证或者临时居民身份证;居住在境内的16 周岁以下的中国公民,为户口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为军人身份证件或居民身份证;中国人民武装警察,为武装警察身份证件或居民身份证;香港、澳门居民,为港澳居民往来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为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或者其他有效旅行证件;外国公民,为护照;政府有权机关出具的能够证明其真实身份的证明文件。

313 /

互联网支付业务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内控制度细则

法人和其他组织客户的有效身份证件,是指政府有权机关颁发的能够证明其合法真实身份的证件或文件,包括但不限于营业执照、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

个体工商户的有效身份证件,包括营业执照、经营者或授权经办人员的有效身份证件。

第三十六条 本细则由支付事业部负责制定、解释和修改。

14/

下载长安银行岐山县支行银行卡业务反洗钱内控制度和操作程[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长安银行岐山县支行银行卡业务反洗钱内控制度和操作程[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银行银行卡业务责任追究制度(共5篇)

    ★★银行银行卡业务责任追究制度(暂行) 第一条 为规范★★银行(以下简称“我行”)银行卡业务,增强责任制约,根据《银行业金融机构案件问责工作管理暂行办法》、《★★银行员工违规......

    从操作风险角度看银行内控制度建设0527

    2011年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有奖征文 从操作风险视角看银行内控制度建设一、操作风险的内涵与影响 操作风险作为一种古老的风险类型,从银行诞生之初就一直伴其左右。2004年6月26......

    银行支行开展“内控和案防制度执行年”活动方案

    ⅩⅩ银行支行开展“内控和案防制度执行年”活动方案 支行各部门、网点: 为有效落实省分行“内控和案防执行年”活动的各项要求,提高支行的风险防范能力,支行根据《中国建设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