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1世纪人类大健康产业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21世纪人类大健康产业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2014世界健康产业大会主旨报告
今天伴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人口结构和疾病谱的变化、以及人们经济条件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创新科技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我们的生命观念和生活方式所带来的一系列影响:从生理到心理、从思想到精神、从知识到行为、从人体到环境、从家庭到社会,必将引发一场人类史无前例的大健康革命,无论今天你是否已有所体察抑或还未有深刻觉悟,但这场关乎我们人类整体生命与全面健康的革命都会相继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发生。
同时随着人类现代医学模式及其医学价值取向的改变必将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人们对疾病医疗与生命健康的多元化和多层次需求,即从以往侧重于疾病治疗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着天人合一、心身和谐的健康生态医学模式转变,并由重视临床治疗向着重视预防保健“治未病”的关口前移和慢病管理养生康复的功能延伸,除了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保健医学四大现代医学和传统中医药学外,将广泛促进包括自然医学、环境医学、社会医学、体质医学、时间医学、信息医学、功能医学、界面医学、整体医学、量子医学等在内的多元医学与创新医学融合与发展。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愈来愈多的人们已不再仅仅局限于为被动地治疗疾病而疲于应付劳命伤财,尤其是在面对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疾患和现代临床医学尚缺乏有效诊疗方法的疑难杂症,以及常见的慢性病和老年病长期不愈困扰终身的的残酷现实,而由此将唤醒人们内心深处对维护和促进生命健康的自觉意识和强烈愿望,未来的人生将更加积极而主动地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和生命质量,在治疗已病的同时更加注重防治未病,因此将会更多地关注国内外最新现代科技发展和包括中医在内的自然医学内容,选择适应自身内在需要和外在环境条件,顺应宇宙生命演化发展规律,借助大自然物质与能量的养生康复保健方法和健康相关产品,接受更多的健康专业信息和健康相关服务,既充分重视并提高自身防范和抵御罹患疾病风险的意识与能力,同时将积极寻找健康的钥匙,为维护和促进生命健康,更加注重努力发掘和调动人体内生性卫生资源及自组织、自稳态、自适应、自调节、自修复的自我健康能力。对于人体与生俱来的这种自然抗病能力和自我痊愈能力,我们应给与高度的重视和积极的保护,尽最大努力争取不伤害、不压抑、不替代,以求巩固和加强人体自身的健康动力和生命活力,旨在全面提高人的健商水平、幸福指数及预期寿命的基础上,实现人类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和健康长寿快乐圆满的人生终极目标。欲求小康,首先健康。健康活百岁不仅是中国梦,更是全人类共同的梦想。
此外,这场大健康革命还将伴随着人们现代时尚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的改变,在立足于最基本的生存型消费基础上,正向着在生活型消费和更高级别的生命型消费阶段不断提升自主消费能力,并满足社会多元化和多层次的消费需求。人们除了以往主要在治病救命的医疗性消费支出之外,将会有更多的人群在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方面主动选择营养改善与运动健身、健康体检与健康管理、中医专业健康调理与抗衰老养生美容、心理与行为健康专业咨询、慢病管理与康复疗养、生态养生与医疗康复旅游、健康相关课程习修,以及文化养生与休闲保健等多方面的健康类消费投资,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经济上,人们也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心甘情愿为地为自己的生命健康付出更多的投入。大健康消费需求必将引发一个大健康产业时代的到来。
大健康时代的最突出的变化就是人们从以往局限于对疾病防治的关注转向对自身健康水平与生命质量的关注,这既是由表及里的改变,又是自内而外的改变;既是从思想到行为的改变,又是自始至终全面而持续的改变,人们愈来愈认识到以人为本最重要的以生命为本,而以生命为本最重要的就是以健康为本。世界观决定世界,生命观就决生命。健康的钥匙应掌握在自己手中,健康是我们每个人自己的责任,对健康的态度、行为习惯以及所掌握的相关知识和能力也在某种程度上标志了一个现代人的文明素养高低。
大健康时代除了关注我们身体及其生理功能和行为习惯方面的健康之外,更注重情志、心理、智力、思想、精神乃至道德和信仰多方面的健康。一个人的健康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智慧。大健康要求对一个人的身、心、灵的健康给予全面关注。此外,大健康时代还特别关注环境和社会对人的健康影响,强调环境及社会与人的生命、生态和谐共演的健康关系。
大健康的理念是建立在健康医学和生命科学的基础上对一个人生、长、壮、老、已的生命全周期和在衣、食、住、卧、行生活中健康全方位的关注。大健康时代对健康有着更全面和更深刻的内涵。一个人的健康、疾病和衰老皆为生命的不同状态,而健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受自身体质、功能、性格、思想,以及内外环境、生活条件、生活理念、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大健康时代将防治疾病、延缓衰老、健康长寿、幸福快乐这四大诉求统一纳入生命健康促进范畴,对身体、精神、环境三大方面的健康需求以及治病、保健、养生三大层面的健康实践给予全面关注,实现从疾病管理到健康管理,再上升到最高层次的生命质量管理,人类就此进入了一个大健康全新的时代。
自从人类进入新千年以来,健康产业发展势头迅猛,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全球,已成为引领全球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产业。据统计,目前全球股票市值中,健康产业相关股票的市值约占总市值的13%左右。特别是在发达国家,健康产业已成为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美国的医疗服务、医药生产、健康管理等健康行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5%,加拿大、日本等国健康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也超过了10%。在中国,健康产业仅占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的4~5%,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而在发达国家这一比例普遍超过15%,健康产业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例如美国的健康产业约为1.5万亿美元,中国只有400亿美元,而中国的人口有13亿2000万,美国人口约3亿多,美国人口仅占中国人口比例的23.1%,由此可以预测中国健康产业的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健康产业的地位是与健康在现代社会的核心地位密切相关的。早在上个世纪,健康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就已经被人们广泛重视。198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就提出卫生具有“推动社会进步及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据世界银行专家测算,在过去的50年里,世界经济增长的大约8~10%要归功于人群健康。美国哈佛大学国际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结果显示,亚洲经济发展所取得的奇迹,其中大约30~40%源于居民的健康。无论在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建设经验,还是在我国当前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健康的核心推动力都已经广泛地显示出来了。而发展健康产业正是以提高国民健康水平为目的,其产品与服务的提供,不仅保障和促进了人民的生命健康,而且同时还创造了社会财富,为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健康产业的增长速度几乎超过了世界上每个国家的GDP增速,具有较强的应对经济变化能力,尤其在经济危机时期,健康产业的高速发展成为成为最具吸引力的产业风景线。在发达国家对健康产业的投资一直处于活跃期。在美国最大的产业是服务业,而服务业中最大的产业是健康产业,有1/7的成年人从事健康产业。目前美国医疗健康产业到了占美国经济的17%以上。据美国经济学家预测,到2020年,美国医疗健康产业将占到美国经济的25%。德国政府于2009年1月批准了500亿欧元的经济刺激计划,而医疗健康产业和教育领域成为重点投资方向。
源于健康管理的现代健康产业最早形成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1969年美国政府出台将健康管理纳入国家医疗保健计划的政策,1971年为健康促进组织提供立法,1973年通过了《健康维护促进法案》。英国、德国、芬兰等国家相继建立不同形式的健康管理组织。日本等亚洲国家于20世纪80年代颁布了“健康管理法规”。美国实行20多年的健康管理揭示出一个成果,就是通过健康管理及健康服务可使患者及健康人更好地拥有健康,并可有效地减低医疗支出。日本2000年通过了“全民健康促进运动”,发布了“2006年健康促进之健身活动指南”,并实施了“专门健康体检制度”和“特定健康指导制度”。2002年通过了《健康促进法》,不到2亿人就有60多万名营养师提供专业服务,并且其它的健康产业也在蓬勃发展,如疗养产业每年产值就高达3000多亿美元,成为日本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在英国,国民卫生服务的开支占GDP的比重也逐年升高,由1975年的3.8%上升到了2008年的9.4%。芬兰实施了25年的成人健康促进项目,其中特色健身活动就是温泉和芬兰浴。东南亚各国,如泰国、菲律宾的疗养产业成绩突出,每年的疗养产业的产值分别达到了160亿美元和20亿美元。泰国一直向国外游客作为旅游特色来推荐泰式保健按摩服务。
大健康时代必将成就现代大健康产业。健康医学与生命科学将引领大健康产业发展。现代大健康产业是建立在卫生经济学、健康经济学和生命工程学基础上符合现代人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健康消费需求,根据它的专业功能及市场定位大致可分为三大健康产业:
第一健康产业是以疾病为中心、以疾病治疗和疾病康复为其主要目的、以开展疾病治疗与疾病管理为主要专业职能定位、以医疗服务机构和以医疗用途的药品及医疗器械产销为主体的疾病医疗与医药卫生产业,又被称其为疾病产业。
第二健康产业是以健康为中心、以健康保护与健康促进为主要目的、以开展健康管理、健康体检、食物营养与心理行为的健康咨询、健康调理、休闲保健、运动健身、健康教育与健康文化传播为主要专业职能定位、以健康服务机构和以具有特定保健用途的营养保健食品、功能性保健用品、保健器械及健身器材产销为主体的健康保护与健康促进产业,又被通常称之为保健产业。
第三健康产业是生命为中心、以生命质量与生命价值提升为其主要目的、以开展生命质量管理、生命整体调理、生命文化教育、抗衰老及中医养生美容、开智益智、优生优育、养生养老、安老护理、休闲疗养与养生文化旅游等服务以及有助于提升生命质量和生命价值的健康相关产品产销为主体的生命质量管理与生命养护产业,又可简称为生命产业。
现代大健康产业分别通过疾病医疗产业、健康促进产业和生命养护产业这三大健康产业,针对于亚健康、疾病和衰老的不同生命状态,广泛覆盖了人类生命全周期和健康多元化的消费需求。
作为第一产业的生态有机养生农业以种植、养殖及农牧渔业粗加工生产销售为主要内容,负责提供人们日常食物的主要来源,要求确保安全、富有营养、保持物性、顺应自然,是现代大健康产业的根基所在。作为第二产业的深加工食品、营养保健食品、药品、医疗器械、保健器具、保健用品、特殊用途美容化妆品等各类健康相关产品的生产制造销售为主要内容,负责提供的是供医疗保健养生所用的产品。第一产业有机生态养生农业和第二产业医药保健产品制造业同为现代大健康产业的支撑产业,而作为第三产业的健康管理、健康体检、食物营养及心理行为的健康咨询、中医养生健康调理、休闲保健、养生美容、运动健身等健康服务业,是现代大健康产业的龙头产业。健康服务业不仅市场机会及发展空间潜力巨大,还将通过拉动内需、促进消费、增加就业,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而且还将对处于上游的一产农业、二产加工制造业均有整体带动效应。因此,去年国务院在40号文件中明确提出了要大力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
鉴于健康产业既是一个良心产业,更是一个爱心产业,是一个与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的行业。健康产业产品销售及服务的对象是人,而健康产业最根本的内在要素也是人。健康产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培养大批的专业人才,健康产业的发展还需要先进的文化引领。教育为先、文化为大,因此在现代大健康产业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健康教育产业和健康文化产业将贯穿整个大健康产业链条的始末,作为现代大健康产业的先导性产业应该给予高度重视并优先发展。健康教育培训业可为健康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健康文化传播业可为健康产业发展培育良好的市场消费环境。现代大健康产业以健康为中心,在大健康的旗帜下,除了用于疾病防治的医疗卫生消费外,更多的是满足人们日常生活衣食住行以生命健康为核心的多元化和多层次的消费需求,这就对农业、环保、食品、餐饮、纺织、轻工、家电、地产、电信、旅游、文化等行业将产生全新而广泛的的影响,并通过向健康产业的渗透与融合,可实现对传统产业的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而上述传统产业也将因此赋予了健康养生的全新内涵,其功能价值也将得以提升。以生命健康为根本诉求,可有效拉动内需刺激消费,对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将带来深远影响。进入新千年以来,伴随着全球经济由投资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转变、以及由工业主导型向服务主导型的转变,因此现代健康服务业被确立为国家战略型新兴支柱性产业。
金融产业和保险产业将大量进入现代大健康产业,为健康产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同时现代大健康产业将金融产业和保险产业的大客户提供健康产品及健康服务。金融和保险产业与大健康产业的结合能够在健康相关产品及服务的实体经营与资本市场运作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实现互惠共赢。
现代大健康产业与现代服务贸易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有机结合及相互融合,使得现代服务贸易业因加入了现代大健康产业的行业优势,富有了更强的生命力;而文化创意产业又为现代大健康产业注入了独特的价值内涵,进而提升了现代大健康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互联网信息产业与现代大健康产业的结合将对未来人类全新的健康生活方式将带来革命性的的影响。21世纪人类健康产业将进入大大数据信息时代。信息化、系统化、数据化必将成为大健康产业时代的重大标志性特征。现代大健康产业将充分利用信息网络集成及其数据分析处理的云技术优势,尤其是发挥移动互联网的交互性、即时性和便捷性的突出优势,将直接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的专业机构及其专家资源、提供医疗保健产品的相关企业厂家、商家、店家,以及包括检验、分析、评估、咨询在内的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在移动互联网信息平台上与广大消费者建立长期密切性联系,并通过大数据价值系统优化及个性化健康方案定制,既丰富和创新了现代健康服务业的内涵,又将催生出健康产业服务业的全新业态。
中医药大健康产业从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和疑难杂症的防治到慢病康复调理,再到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及健康养生养老,因其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深邃的文化内涵,和长期的社会医学实践与丰富的经验总结,以及回归自然与生命价值的绿色医疗和生活化特性,既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产业,也将是我国未来健康服务业领域的核心优势产业,必将对人类现代大健康产业发展创造中国模式和中国经验做出积极而重要的贡献。
21世纪是大健康时代,而大健康时代并将成就现代大健康产业。如果我们把21世纪的现代大健康产业比喻为一架飞机的话,现代服务贸易业就是现代大健康产业的机头,文化创意产业和高新科技产业就是现代大健康产业的发动机,金融产业和保险产业就是现代大健康产业的两个机翼,而生态有机养生农业、医疗保健养生产品制造业与现代健康服务业、健康教育培训业、健康文化传播业五位一体构成现代大健康产业的机身。如果我们把现代大健康产业比喻一个生命的话,生命驾校、生命加油站、生命4S保养店、生命维修厂、生命大学将成为21世纪现代大健康产业模型和发展架构。
今天在健康产业中的每一个从业机构,可能都是健康产业整个链条中的某一两个环节,只有将整个产业有机地链接在一起,形成全景式健康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优势,才有望发挥更大的作用,并创造出更大的价值。今天健康产业也许我们不缺少项目、不缺少技术、也可能不缺少资金,但我们最缺少的是复合型专业人才,缺少的是富有创新创意的思想,更缺少的是道术合一的战略规划与顶层设计。因此说,21世纪的大健康产业将进入顶层设计时代。在这个时代如同我们的生命精气神三宝,信誉、实力和智慧是发展现代大健康产业不可缺或的三大要素。
让我们携起手来,以世界健康产业大会为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共同迎接21世纪人类大健康时代的到来!
世界健康产业大会执行主席
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健康中国行专家委员会主任 国际生命质量管理协会会长
中国生命工程院大国健商(北京)健康科学研究院院长 中国中医科学院养生保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中华养生协会常务会长
黄明达 2014.4.7于国家会议中心
第二篇:【高端对话】大健康产业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高端对话】大健康产业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大健康产业内参导言】
2014深圳国际BT(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领袖峰会在深圳会展中心开幕,著名的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得主杰克〃绍斯塔克、美国科学院两院院士伯纳德〃罗兹曼、IBM研究院迈克尔〃诺兰以及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等人进行了高端对话。【正文】
主持人:尊敬的高端对话的嘉宾们,请你们到台上来!请各位就座!现在我非常荣幸能够成为这次高端对话论坛的主持人,并且很荣幸邀请所有嘉宾上台跟大家进行对话,我们总共只有一个小时的时间,在这一个小时之内,我们先请各位嘉宾做一下自我介绍,而且在今天我们会谈到四个话题,每个话题大概是15分钟,接下来我也会问一下在座的观众有没有任何的提问。首先开始吧。
请专家来进行介绍。
杰克〃绍斯塔克:我是基因组学的教授,我是量子化学的博士,在来自于瑞典一个大学,从事很多生物研究领域,并且在我生物当中包含了很多生物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同样包括化学等等方面,还包括基础医学和生物医学研发的研究,还包括了分子科学,还有基因组学等等,包括生物库等等的解决方案。同样我也和大量生物科技公司进行合作,并且给他们提供一些咨询等等相关工作。
胡祥:我是做生物化学方面的,回国创业十多年了,主要是在细胞治疗和癌细胞上做研发。
伯纳德〃罗兹曼:我想再一次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是来自芝加哥大学教授,同时也和美国科学院两院院士,同时我也和中国科学院2做外籍院士,所以我大 部分的工作都是关于生物科学的,我是在1979年第一次来到中国,我还常常一年来好几次,我已经看到中国的发展非常快速,尤其在今天我们听到了所有的演讲,我发现中国已经在生命科学这方面做出很大突破,在这方面我作为见证人,对中国的发展我觉得非常好。
迈克尔〃诺兰:早上好,我在生命科学当中有很大的工作,而且在今年我也和我们团队做出了很大的工作。在负责IBM研究院的生命科学业务发展,而且除此之外我也在研究纳米孔技术和454生命科学研发方面做了很大的工作,并且我们也帮助很多病人和病患了解,并且更好的和他们的疾病做斗争 甚至打败疾病。主要我们所关注的工作就是在这些技术的应用领域,包括了KBC,还包括了我们的测试技术,还有下一代基因的测试技术,今天我们来这里非常荣幸!冯仑:我是跟科技民工配合的,我是万通集团董事长,做企业经营。今天因为两件事跟大家见面,一个是我们在专业不动产领域,在中国快速发展当中有很多的医疗研究和这些机构受制于一些建筑方面的发展投资,所以他们需要我们来做一些专业服务。另外一个,我们由于做了跟医疗健康相关的不动产的服务,最近国内民间医疗机构组成了一个联盟,叫中国医疗健康产业联盟,他们推举我做主席召集这个事情,主要是代表中国将近1 万家民营医疗机构,占到中国整个医疗机构数量的一半,每年接诊人数有1亿7000万人,我也是因为这件事情到这里跟大家有一个机会学习,谢谢!
主持人:那么在我们正式开始之前,给我们讲一讲你认为什么是大健康。杰克〃绍斯塔克:在过往二十年来说,我们看到了很多发生的事情,包括对这个疾病的诊疗技术等等,我们相信可以说生物技术这方面的发展对此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包括在微分子等等方向都能够让我们很好的应对疾病,这个对未来 来说,从健康角度来说,正是因为对生命起源微观方面进行的研究,让我们看到了很多技术的发展,这些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很多新型药物和诊疗方式。这些方案和药品对整个大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我相信未来大健康的概念包括微观到宏观两个方面的概念。
约翰〃韦瑟雷尔:我也很同意你的说话,对于这种大健康来说,今天我们说到大健康的基础是什么?基础我相信就是要给人们最根本的一个健康因素,包括生命各个器官的健康和生活方式的健康,这个在哪一方面来说我们都要建立良好机制,包括对于生命本身各个器官、各个系统的循环健康,还有机制的健康,能够给我们带来很好的愉悦的生活方式。另外一个就是说,我们能够提供非常低廉的成本,人们就不需要花很高的成本去获取这些绿色的药品和诊疗方案,就像我们今天说到的,几十年前研究一个基因花掉32个亿的美金,今天我们用3000元就可以研究出一组的基因组,这就是发展的道理,能够为人类提供更加价格低廉更加给力的方案和技术。我不知道中国的很多公司在做生命科学研究的时候,他们的技术水平现在是什么样,但不管怎么样,我们相信在美国来说,40年前很多大型公司开始进入了生命科学的研究,这个得益于产学研和营销方面等等的配合,可以说是把产学研销等多个生态 链的资源整合起来,使得我们可以对生命科学最根本的方面开始研究,进而到非常大的规模和高的水平。因此可以说,生命健康来说,今天我们来进行一次高端对话,我们更多是从直接和创新方面,能够更多去认知生命健康到底该做什么开创 性的工作,比如说对生命的各个循环系统,像他们的体制有更多的认知,让我们在新的研究的水平上,能够得到更多非常好的,非常绿色的诊疗方案和产品。
因此这样我们才能够为社会,为所有的人群的一个健康做出更多的贡献,我 们相信放眼全球来说,很多大学都在开生命健康的研究室,很多研究室的产出是非常可观的,他们在这里面做了很多投入,包括对于很多的小型的微观分子的研究,都投入了超出了50万到100万美元的投入,但这些投入都带来丰厚的回报。今天我们看到很多技术的推广,是因为他们有很好的投入,再加上整个美国来说,生命健康这个产业的转化是非常好的,研究的结果很好的转化到了市场当中。
主持人:我延续 前面两位的嘉宾,生命健康产业在中国研究方面是非常好的,作为企业家来说,很多企业都希望能够去把产学研和销的领域结合起来,把所有资源综合起来,您对此有什么样的看法呢?
胡祥:首先为什么是大健康,实际上健康是大家共同需求,这个需求是巨大的,因为我们有很多很多的疾病的病人需要得到治疗,这是一个大的需求。我们的健康也是希望我们生活品质更好,活的更长,这也是一个大的需求,需求巨大,我们能不能满足需求,今天之所以这个话题被拿出来说,因为我们是学生物学的,是因为今天的这个技术发展到今天,能够很大程度上满足这种需求,解决我们过去传统医学解决不了的很多问题。我举一个例子,就是去年十大科学排第一位的,它针对晚期的白血病可以做到把90%以上的晚期病人放疗、化疗无效的病人做到了治愈不复发,用这个技术以后都可以得到诊断,这是一个巨大的需求。
另外在我们健康人身上每个人都能够受益,今天杂志有报道,我们把两个基因修饰以后,我们可以把动物的寿命延长5倍,这个在技术上已经做到了。所以这些技术的应用,会推动整个大的市场的形成,所以这是大健康。从生物技术上来说,今天我们还有一个对整个大健康非常重要的引擎,另外一个引擎实际上是我们的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大大改变了社会效率,渗透到我们每一个领域,同样在健康领域这个IT、大数据也会发挥很大作用,因为以前我是学预防医学的,我 们真正很难做到的,是因为我们的医疗资源不够,今天医生和护士如果把病人能够照顾好已经很不容易了,单单靠医护人员要广泛关注到预防,是很难的。但是我认为,未来大数据,更方便更精确的数据采集,包括基因检测,包括各种各样的可穿戴设备的数据采集,以及一些医学知识库的建立能够帮助我们收集数据,更好的反馈,这样帮助我们预防。所以这样的话,我认为未来的整个市场是巨大的,所以我觉得预防和数据的话,我觉得将来是叫大健康,我是这样理解的。
谢谢!
伯纳德〃罗兹曼:我觉得想说几点。我们都知道大健康很重要,对于生命技术来说,都是很重要的,那么到底我们如何去发现更多的一个生命技术,这个应该得益于我们很多的这种创新,应该在这方面有创新,有很多的技术今天来说已经走到一定的阶段,如何在现在的水平上做出更大的一种创新。我代表芝加哥大学的研究院,几十年前我们芝加哥大学研究院已经开始做这方面的努力,但是还有一个很大的挑战,我们目前要在发现和研发新药方面还有很大的挑战,大概在15年前的时候,我们就想很好的去控制癌症细胞上做一些努力,但是在这方面遇到了非常大的挑战,但我们是在临床的角度上去测试这些病毒。我们可以看到,在有17000例的病例在美国是由于这样的病毒引起的,而这个病毒它确实能够很好的杀死癌细胞的,所以当时我们采用了这样的技术,我们进行了大量投资和进一步去研究,而且能够在这方面帮助了很多患者。
所以这对我们来讲,我们很幸运的是,我们现在目前还在继续研究这样的病毒,我们希望能够把这个好的,或者不能叫病毒,这个菌能够在中国也能够帮助大家很好应对癌细胞。我觉得我们的技术如果做的很好,也可以推向市场化。
迈克尔〃诺兰:说到大健康的概念,会想到有几点:比如我要强调的就是 我可以把它分成几个最基本的部分,首先就是最基本的合作,大健康需要很多行业的共同合作,当我和我的团队共同努力去进行一项技术的时候,我们也尝到了大健康的概念。对我们来讲最关键的是四个点:首先是信息,我们如何得到更多所需要的信息,还有我们所拥有的所有技术能够让我们获得很大的信息,我们还需要专家,专业的人士,专业人士是相当重要的,我们说了专业的知识要能够很好的去应用,而且很好的去掌控我们所获得的信息,使这个信息能够更加妥善的进行使用。并且是能够很好的为患者进行治疗,还有诊断,我们的诊断必须要是准确的,而且当治疗要选择最佳的方式,还有我刚才讲到的合作,合作也是一个关键词,因为对我们来讲,这就包括了很多的跨行业的合作,或者是跨专业的合作。最重要的是我们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所以这方面肯定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还有产业,我们需要整个行业的努力,帮助我们去进行信息、人才还有信息掌控,和技术的协调。除此之外,也必须让产业,让我们能够获得这些信息,并且让我们能够很好的去采用正确的程序,在最后把这些治疗也好,临床也好,医学也好做出来。最重要的,还有帮助患者提升他们的健康,还有整个人群的基因,还有整个人群的遗传学本身的提升。所以在这一方面,我们也是需要日常的合作,包括基因遗传学的信息,包括信息技术,包括政府监管等等,每一方面都需要共同合作。而且在我们进行这样的工作的时候,我们肯定要很好的把我们所做的技术能够在临床上进行应用,让它能够在临床上有它的价值,所以这对我们来讲,就是我们如何提供健康,而且从经济角度上来讲怎么样能够很好的把我们的技术应用,这都是我们要考虑的。
所以这就是四个最重要的要点:信息,专业人士,合作和基础设施,能够让我们 获得信息的基础设施,所以这对我们来讲非常重要,能够给我们带很好的思想和视野,去帮助我们提升,帮助社会,帮助整个世界。
主持人:我就问冯仑,因为我们刚刚讲到了技术,还有包括我们说的法律、企业等等不同的角度。所以我想在这方面,我们希望能够通过一种新的方式,为社会的健康做出帮助,希望提供给社会一种可承受的医疗保障系统,医院也好,在这么多科学家、教授所做贡献的基础上,你非常简单的在你刚才的介绍比较关键的几点,未来你希望如何利用科学的进步,无论是我们的测试、细胞治疗,能够在你的商业计划中实现一些。
冯仑:这个我讲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就是说,关于大健康我们作为投资不动产,包括投资来看,我们是从人的消费结构还有经济支出角度来看,我们是从这个角度来看的,因为我们不是从技术角度来看。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支出上有一个规律,就是大家把大健康叫的越来越多的时候,看病支出比例越来越小,以前特别贫困的时候,可能90%费用支出都在看病上,但是随着人均 收入的增长,可能这个比例越来越低,而在非病的状态下支出越来越大,大概最终的结果就是看病三分之一,病之前预防和保健这部分占三分之一,病之后康复调养这部分又占三分之一。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的业务发展实际上从做房子这个角度来说,医院只是我们很小的一个业务,而医院以外,比如说刚才汪建展示的这些房子,这些都是大健康,都是跟房子有关的事情。
另外说的更宽一点,修庙也是大健康的事情,精神、心灵,他在生病之前怎么保证心灵的平衡,这些都是大健康,这些都是我们要研究的。所以我们研究方面,除了看病以外,两头是我们作为投资不动产来服务的看的一件事情,这是我们理解的大健康。第二,我们要改变在这个健康行业发展的价值链的配臵过程。专家刚才讲的部分都属于我们关注,但不属于我们的行业,我们的行业非常简单,比如说做一个医院,以往政府要通过财政免费拨款,然后拿去做一个医院,做医院以后又给所有人服务,最后看病、医保也不完全健康,所以政府每天补大量的钱。我们现在做的工作,我们在做一些理想城市的实验,就是这个房子首先不是政府出资的,比如说跟保险公司合作,保险公司来投资这样一个房子,同时在这个城市里住的所有人要买这个保险公司的产品,而这些买保险公司产品的这些人,就在指定的医院看病,这样就变成了一个循环,而这个房子在专业上我们提供的,我们提供房间里面的空气和水,包括机电、照明这些,我们来做这些硬体,所以这样一个改变,实际上就使这个健康行业的发展提速,我们只是在扮演这样一个小角色。
主持人:非常感谢!说的非常好,但是我有一个问题想问一下,这两位先生可以说是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可以说是一个先锋,他们也是非常厉害的生命科学的科学家,但是他们也面临着非常多的挑战,包括了比如说政府的政策,或者说是监管等等,那么监管体制方面带来的挑战,现在我想让你们跟我们分享一下你在这方面的观点,不能说是令人沮丧,但是你认为我们如何能够鼓励中国政策制定的人,帮助我们企业,使我们能够采用创新的理念来帮助患者?
汪建:政府的期望和影响,我觉得过去这么多年是非常大的。首先我刚才讲了,我们在任何最关键困难的时候,其实都是中国的高层领导对我们特别关注,让我们度过了。像我个人就是三进中国科学院,最早我们到科学院去,希望把人类基因组这个项目能够在科学院做起来,最后大家有争议,我们就出来了。出来以后,胡锦涛总书记到我们那去了,说我们这个团队想中央之所想,急人们之所 急,那我们是好人,好人又回中国科学院了,在新的技术发展的时候,我们希望进一步的在往前推的时候又有争议,我们又离开了。前年我们又回科学院,把教育又继续下去了。
科学院第一个显示我们中国科学界有一定的开放和宽容心态,另一个,党和国家其实在每一个关键的时候,每一个重大争论面前都给予我们充分的肯定和支持的。
我认为最大的困难其实还不是来自于政府的,而是来自于我们生物医药界的同行间的竞争和排斥,或者是文人相亲,这可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间很不好的一部分。其实我们这些年做的成果得到了全球的和中国政治家的,和中国投资界的,乃至中国企业家的广泛认可,而我们很少得到中国学术界的认可,他们把我们当做反叛,当做麻烦制造者,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所以我从来就认为,特别是这一任的政府创新驱动要变成国家的主旋律,从习总书记到克强总理,这个观念都不变,所以他们两个人每个人三个关键词,就是创新、创新、创新,改革、改革、改革,其实对我们华大来说就是绿灯、绿灯、绿灯,但是我们走的时候就是红灯、红灯、红灯。我做了一张幻灯片,就是红灯、绿灯同时亮的时候,你到底走还是不走,红灯、绿灯都亮着,创新、创新,就是绿灯亮着,但是你具体走的时候就有地雷,而且地雷基本上是同行埋的,我就闹不明白了。
我们在全球名声大大的,我们在中国的名声臭臭的,这是我没有办法的,这是中国文化很不好的一部分。
主持人:我觉得这个讲到非常有意思的一个话题,我们希望能够问一下胡祥,你有什么美国方面的经验,包括美国做生命科学研究方面的专家们,你们又是如何创建出一种良好的科研的氛围和社区的? 胡祥:在西方有一个宗教的问题,除了伦理方面的问题,还有安全方面的问题。我以前是比较早的介入这个领域,从2001年开始我个人资助干细胞的研究,因为在那个年代基本是很难的,大家认为不太成熟,拿不到科研经费,因为这样我才接触到了临床病人,也看到了很多医学奇迹,虽然那时候大部分都是个案,但是在一些传统医学的难治性疾病上我们看到有很多很好的疗效。但是国外记者采访很多,我们做的实际上是成体干细胞,但是几乎在每一篇报道出来的时候,它一定会把它跟培育干细胞扯在一起,那时候是因为宗教限制。我们都知道,小布什两次用否决 权否决了联邦对干细胞研究的支持。
在中国我们受到的很不利的还是法律法规的问题,实际上法律法规和标准在创新领域也不是个案,因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永远都是在创新上,都是老的法律法规,所谓的上层建筑是一个制约,因为知识在进步,科学在进步,但是我们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是根据我们以前的认识来拟定的,所以这些都需要突破。关键是我们如何建立一个好的机制,能够更快的去更新我们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我认为我们的美国朋友在这点上都不满意,但是你要比较美国的FDA和中国的法律,我认为他们好的太多了。我们举例子,2013年美国FDA为推动整个的发展新开了三条绿色通道,6月11号我们请KASTORE来做演讲,他想把那个能救很多人命的技术来开一个通道,但是他离开深圳不到一个月美国就批准了他这个研究。也就是说他就用很少的病例,很少的时间就能在临床上去做推广。
再加上我们在美国新推出来的这个,也是一个很大的推动。在这方面我觉得中国是需要思考和学习的,如果没有好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我们是没法好的发展的。如果你严格的话,可以让整个产业更规范,但是你必须有,让大家知道方向在哪,怎么做,才能符合要求,所以我认为在中国这一点是要关注的。还有一点就是大家的观念,昨天闭门会也讨论到了,实际上转基因,本来我们从科学的角度认为转基因是很好的事情,能解决我们很多的问题,但是大家由于对这个知识的不了解,或者媒体的介入就把这个事情变得很艰难,我们昨天也聊到,我们中国整个的面积1%几,但是在世界上是10%的面积。所以在创新领域我们有很多的案例,创新更多需要社会和民众的包容,没有这种理解和包容,你创新也是非常难做的,谢谢!
主持人:我想请杰克〃绍斯塔克说,您作为美国院士来说,您如何看待这个社会乃至政府去推动创新,从而形成很好的科研氛围,以及你对华大公司有什么建议?
杰克〃绍斯塔克:华大做了很好的科研成果,包括从生命科学的研究,然后进行科研,到生产,到分销等等,这个公司在不断的发展当中,我们看到这种技术的转移,从科研到实际应用的转移,也是收益了非常大的一种成果。实际上来说,很多今天的病毒也在变化的非常快,而且如何去应对日益出现变异的病毒来说,这对我们的科研是很大的一个挑战。根据我们过往的经验,很多监管部门,包括美国药监局都认识到这一点,病毒也在不断变化,不断变异,因此我们不可能一成不变。因此我们的科研要跟着变,当然我们的立法也要跟着变,这样才能够让我们确保出现变异病毒的时候,不会突然让我们大家手足无措,使我们大受影响甚至丢掉生命。
所以虽然这些研究花费巨大,可能对每一个变异的病毒都会花很多美元投入,但是我相信这些病毒的功能以及有针对性的研究我们的新药,一定是有很多帮助的,包括我们在美国、澳大利亚等等,我们看到政府和社会上的更多公司,对新药的研发都是投入巨大的,虽然有些小企业因为投入巨大,结果因为没有成功导 致最后的倒闭,但是我们相信前赴后继的这个大的事业需要很多人去前赴后继的投入的。
伯纳德〃罗兹曼:我们看到三十年以来都有很大的变化。但是三十年前生命科学正式开始的时候,那个时候研究水平是比较低的,以我个人的经验来说,我觉得要开发一种新的药和新的技术需要花费的时间是很长的,数年乃至几代人的努力。因此我们今天看到有些公司确实希望用短期时间,很快发言出新的结果,我们相信这个需要有一段时间的新药开发。另外一个,就是对技术上有更大的投入,我们相信可以加快这种转换,从研究到最后可以缩短这个时间,加快转换比例。主持人:我觉得对我来说非常有意思,在美国来说,不管是美国还是中国,还是全球其它的国家和地区,目前的立法和投资环境越来越好,我们本身在美国来说很熟悉,就是对于生命健康这方面的投入,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司都发现是很大的绿色商机,而且信息的互动方面、交流方面也很大。在这里我想说一点,我们目前还缺乏一个机制,这个机制就是能够很快的使所有的信息能够互相共享,比如说我们现在目前某一个研发机构可能对其它的机构是非常有帮助的,到底怎么才能建立这样一种互动机制,能够让我们很多生命科学的技术能够更多共享呢?
约翰〃韦瑟雷尔:我正想说这个呢。我们美国政府通过了新的一些方案来支持生命健康技术的发展,美国的大学里面也投入了很多资金和人力去开发新的技术,政府也认识到大学的投入是需要他们的支持的,也希望政府能够去提供更多的帮助,能够去提升运作的效率,而且发展因此是鼓励更多的企业家能够投入到这里来,能够去贡献他们在经济上的一些力量。对于新的技术,政府也加快了审批的步伐,有一批新的技术都能够得到美国药监局的许可证,可以应用到临床上,像这些信息我们都能够在大的环境下进行的,那么到底所有的环节,包括生 产研究和应用环节能够共享,包括分享40年、50年前非常基本的科研的结果。
我们知道50年前的时候美国已经开始对生命科学方面的研究,而且很多企业家也对此进行了投入,大学和企业的合作已经蓬勃发展,他们已经在那个时候,在大学里面都做了很多的工作,包括尽快的把这个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我们看到当时的这种产和用的转换比例都达50%以上,而且在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很快能够得到社会的推广,这对人类健康发展来说是非常大的贡献。其实很多的研究都是与生命健康各个方面都息息相关的。
到底我们建立怎么样的更好的转换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呢?这个里面需要政府更多的引领和协调,包括政府应该鼓励更多大学和科研机构投入到这里面来,给予他们经济上和人力上的支持。另外一个,就是比如说企业对此有一些投入的时候,政府可不可以提供一些指导和一些帮助,能够让企业家们不再操心,哪怕是一项研究投入巨大,但是在学校里面花费几年,但是都不用担心。
主持人:在立法上有什么建议?
约翰〃韦瑟雷尔:在美国有一件做的很有意义,包括病人的信息以及专利上的立法。我们知道,对病人特别是不常见的疾病的护理医疗方案,这些专利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美国来说通过了一系列的专利,比如说你获得了一个非常罕见的一个病,你的生命已经是非常短的时间了,但是如果你用一个很新的药有可能让你延长五年到十年左右的寿命,立法会允许你在临床上进行使用,而且在这样一个情况下,我们可以加快某种新药在FDA审批程序,同样能够帮助患人。所以在我看来美国有这样一个机制,但是这个机制我是觉得,它是在很好的帮助患者这方面是很理想的,尤其我们知道,我们一个病人可能只有五到十年的寿命,但是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来进行临床测验来批准新药,所以如果病人只剩下很短 的寿命,我们可以加快批准以便可以用在病人身上,这也是投资人和企业家在考虑是否能够尽快 获得投资回报,如果有这样的机制他们就不需要再犹豫了。
所以在美国我们都知道,还有一种抗癌的药物,在美国卖出30亿美元,它对白血病还有其它的疾病都有很好的疗效,也能够帮助糖尿病,还有一些病毒等等,还有就是HPD病毒等等都有非常好的疗效。刚才只是给大家举了其中的例子,如果没有美国的大学还有高等学府这样的研究机构的努力,新药批准就更难了。
主持人:我们刚刚说到了其中的一个关键点,刚才讲到了合作,包括了产业的合作,还有合作伙伴的关系,如何能够在知识产权这方面互相合作,所以您看你对中国的系统体制,你也比较了解,能不能给一些建议?
迈克尔〃诺兰:在学术这方面我们已经看到了很多成就,其实在过去主要是在早期这方面,进行一些相应的突破性的治疗,还有一些抗风险上的研究等等,还有在后期也包括了其中某项技术的应用等等。所以这些方面来讲,就是学术方面已经做出了很大成就,还有就是合作可以以不同的方式来进行,包括了早期、初期的合作,还有比较高风险疾病的防控上面,还有在我们技术某些场合的应用等等,这方面,技术上主要是后期的合作,而且常常我们说很多学术研究中心也会为企业进行相应支持,我们进行技术研发,找出创新突破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学术界可以提供的一些支持。
在我们做到的一些技术,已经给那些公司提供应用了,并且能够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许可证,因为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做研究。所以对我们来讲,最重要的是看看我们大家有什么可以提供的,包括在现行的框架下有什么问题需要我们应对,而且需要什么信息。最重要的就是我们采用现有的技术,在临床上面如何 能够进行更好的临床机制。所以对我们来讲,在开发方面最重要的就是这个是在哪些区域进行这样的合作,说到技术落地这方面,肯定需要很多的许可证,最重要的就是这个技术落地要成为产品,所以在产品上我们要研究什么样的人群会使用,我们要解决他们哪些问题,这都是产品开发层面的合作,这就包括了我们脑海里的顾客是什么,谁是顾客,再发展下去就是市场推广,从研发到产品落地再到市场推广,所以在这方面我们也需要给市场人员进行教育,让他们真的了解到我们这个产品所包含的技术和能够提供的解决方案,如何让其它人了解到我们这个产品应该用在什么地方,应该怎么适当的应用,在哪些领域进行应用。
还有比如在中国,中国肯定要进展要快一点,因为有一些传统的技术或者传统的支持,比如像美国,他们可能有一些已经走过传统最初期的步骤,所以到中国的话,这个就可以更加快速的飞跃,这些都是很重要的。还有包括我们说在抗癌这方面,选择怎么样是正确的治疗方式和诊断方式,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合作的。还有市场肯定是最重要的,找到区域合作伙伴,因为这样的技术和产品已经出来了,那么在市场方面肯定要找到最正确的单地的合作伙伴,因为我们大家都知道,市场没去哪,就在那,所以我们在开始进行产品生产,这方面我希望一起合作,大家一起把这个项目做的更好。
主持人:我们看看观众方面有没有想要提问的?我想很多观众对这个有很强的兴趣,就是我们在技术前沿上来讲,你认为个体上,我们到底能够在为病人权利能够提供更多的保护呢?以及让他们受益,这些方面有什么建议和看法?
杰克〃绍斯塔克:我觉得对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些话题,特别是对一个新的技术来说,我们不希望出现一些意外。我们知道,新的技术基于新的开发水平,新的投入,新的科研的水平,我们更希望能够将新的技术研发出来,能够大 力的减少出现意外的比例。
约翰〃韦瑟雷尔:对于美国来说整个监管系统是非常严格的,因此在新的治疗方案和药物推出之前的测试很严格,而且会有很长的时间。因此我觉得,作为政府来说,应该是在面对新药的推出和申请专利的时候,通过一段时间,3个月到半年,推广非常有代表性的病人的案例,用这个新的技术进行测试。这个测试应该是在政府的监管范畴之下来看这种治疗方案或者药物,到底是不是能够从根本上是新的创新,为病人带来良好 的治疗效果,以及在其它方面有没有好的帮助。还有我们所有的测试信息都必须是没有任何隐瞒的受到政府的监管,比如美国的药监局,药监局他们对所有的测试的过程是全程非常关注的,包括对测试过程当中病人的反应,还有整个病理机制是不是在健康进行,还有就是在这个现场的测试到底是不是符合要求,有没有尊重病人等等这些方面都是非常严格的。
胡祥:因为技术进步了以后,我们还是要做适应性的调整法律法规。因为从再生医学来说,我们今天用的治疗技术跟我们传统在化合库里面筛选化学物,和我们今天更多用人体修复机制,从这个角度我们对人体的认识不一样,所以我们对技术可以分类,不同的治疗技术,不同的细胞安全性是不一样的,我们只是用分泌的细胞因子是不一样的。从技术的角度我觉得可以做一些分类,因为我们今天的认识已经不一样了。
还有一个,因为你评价一个药品能不能用,永远是你的患者获益和风险之间平衡,所以针对不同的病人我们也可以分一分,比如说对儿童、孕妇和晚期的肿瘤病人他的风险和安全是不一样的。所以我觉得可以做进一步的细化,因为你如果用同一个标准来判断所有的事情,毫无疑问你就会有问题了,如果我们分类的话,就可以使很多患者受益。伯纳德〃罗兹曼:我觉得我们开发一个新的药物来说必须性在哪里,我想跟大家提醒一点,就是其实对新药开发的成功来说,很多的是得益于我们可以对于这个病理的问题,第一有细致的研究,第二是有针对性的药物产出,第三是良好的应用。所以如果说是当我们的科研已经到了一定的水平的时候,到底我们几方面的配合有没有到了一定的水平。我们现在就叫中国资源整合的水平,有没有到我们相应的阶段,这样才能够让我们这个严格立法能够做出一个清晰的定义,包括病理的定义,包括药的功能和分类等等,还有测试,像这些都要做出清晰的分类标准。这样才能建立起良好的法律氛围,能够保护病人的利益和权利。
迈克尔〃诺兰:我觉得对我来说,或者对生命科学的科学家,就是我们就像很多公司在投入做研究的时候,都是希望有所产出的,可以说是我们今天在做这方面的生命科学、健康产业方面的研究来说是跟市场息息相关的。因此我们相信,对产学研、销售等等这个领域协同作战是非常重要,到底我们怎么样才能够做到良好,比如说我们对于病人的护理的程度、护理流程,还有对于这个病人出现问题的时候这种分析,还有就是我们到底用什么样的方式来使用我们新的药物或者是实施我们新的治疗方案。对病人的这种关心程度有多高,比如说对于癌症和肿瘤的这种研究,对于癌症、肿瘤所产生的起始的位臵,像这些它本身是非常复杂的。像这个复杂的过程,我们做了很多的项目去研究它,在这个病人身上提取的很多癌症细胞进行研究,包括对于出现癌症细胞的系统以及其它的系统出现的作用,我们都做了更多的研究,像这些我们都要更多的投入。
汪建:在我们那里讨论天条和条例是讨论的非常的卧底,我们做的事情到底是符合天理大,还是要遵守王法重要。有一个重大的考验,就是我们自己是不是有罪窝的心理,我们在华大基因做任何事情就是从我做起,就像刚才我说的出生 缺陷,先从华大基因员工自己做起,预防肿瘤从我们中年以上职工做起,我们种的地从我们自己吃起,所以这样我们内心是好的,我就不太在乎法律那些东西,因为它是滞后的,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现在对未来华大基因的发展,就是从我做起,从我们做起,别人信不信不重要,我这几千人,可能明年就上万人,我们信了,我们得福了,我们就做,凭着良心做事,什么叫天理,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符合民生和民心需求,我们就做了,但是我们不要去碰王法,不要去惹高压线,所以我们从我们自己做起,这是一个不太一样的逻辑关系。
冯仑:我简单说两句。在中国比较特别的就是这些涉及到公共政策方面的问题,实际上现在是两件事情,一个是我们在政策出笼的制度的过程跟西方非常不一样,我们有很多是部门自己制定立法,而不是一个独立的部门制定立法,所以有一些专业的意见,包括来自市场和公众的意见不太容易被吸收,这也是我们下一步政治体制改革,国家治理当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这些事没有解决之前,其实医疗健康方面跟很多其它方面一样,我们法律越多,部门权利越大,抑制了更多的创新,所以这牵扯到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和什么样的人在制定,我相信在四中全会之后我们关于这个问题会有很清晰的路径和答案。
主持人:最后我想问一下,现在因为时间的关系,现在我们有三个问题,观众如果有问题可以提一下,就三个问题。
提问:(翻译听不见,无法翻译问题)
汪建:好。我们知道,这个问题就是相关准确性的问题,对于准确性的问题,我们想说在西方社会来说,所有测试过程都要符合很高的,99%是没有问题的,一定要达到这个准确度,这个是对病人的一种保护,这个测试结果都要延续多年包括我们多年以后都要回顾,我们这样的研究准确度有多高。还有我们每一 次这样的测试都要前后进行对比,比较我们对于这个测试技术,我们知道这个技术是很重要的,这个测试技术因此可以说是对于我们整个生命健康产业来说,它是非常关键的。这个测试技术的准确度能够帮助我们对于疾病的病理分的认知,数以百计的一个新的技术研发出来的,像这些都为人类健康带来很多新的治疗方案,已经成为人类对抗疾病的一个非常好的工具。正是因为我们对一项测试技术的开发,使得我们能够保护病人,能够为病人的权利保护提供更多的帮助。
对于渠道方面来说,我们可以说是希望能够在这个渠道的拓展方面会有更多的自由度。过往来说我们知道在中国是实施了家庭计划生育的政策,因此一个家庭可以说只有一个孩子,一家人的关注点都会在孩子上。这个时候孩子的健康会更加重要,因此可以说很多的人会更加关注孩童的健康,像现在很多新的研究包括对单一的孩子,他们在心理方面等等都做了很多的研究,像这些都是很重要的。
提问:今天的主题是大健康,我想请教一下在座的美国来的嘉宾,这个大健康跟人类的基因学模式转型有什么转型?我们现在讲大对抗,在当下这个时代,就是以后人类对健康这种趋势,还有解决健康的手段,包括对健康和疾病的定义,这些是一些非常重要的问题,有没有一些新的认识跟说法?
主持人:我想像今天这个技术上,如何能够使未来有一个新的治疗的模式或者等等,是这个问题吗?
杰克〃绍斯塔克:你问的问题非常大,我就小小的说一下。因为对我们来讲,在目前来说我们要考虑的就是开发出一个新的治疗方案,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而且每个人都需要新的技术加快新药研发流程,为更多人带来福音,但是在这方面我们需要解决监管的问题还需要解决很多相应的事情,可能要花费很长时间。但是对我们来说,有好的新的技术能够减少新药带来的风险,这点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我们看到新药的时候我们进行测试,并且采用更好的模式进行新药测试,采用生物技术能够使新药变得更加健康,这样就能够帮助我们加快新药研发的流程。
约翰〃韦瑟雷尔:我想要说的就是很开心我不是在FDA工作的,因为这个新药流入市场太慢,人们肯定都骂是FDA干的事情,但如果新药推出很快,如果测试的不好,有一些负作用人们还是骂FDA。所以我们说到基因组学这方面,我觉得最最重要的,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我们说的采用一个反复的诊疗或者诊断,并且进行很好的临床测试,所以这对我们来讲,我们在基因测试的时候要去看看这个病人的反应。在之后采用这样一个测试,能够在最后我们把我们这样一个药,它可能只治疗10%的某种特定的癌症,那么你发现了这其中有一部分的患者采用这样的新药反应非常好了,我们可能就再进行好的改进,然后再努力的去测试使它变得更加可靠。所以两点,一点它必须安全,第二它必须有效。
还有因为我们的人群非常大,所以我们就说,90%的人如果这个药只有10%的人有效,90%的人没有任何的反应,这些数据都是在新药进行申请和审批流程的时候需要考虑的。所以一点就是我们要看到接受这个药的测试人体是不是有不良反应,另外对他们所有的病情是否有好的疗效,这个也是很重要的,我们要选择好病人当中的一个子群体进行周到测试。
主持人:我想大家应该都很饿了吧,但是怎么讲,要不然我们再讲一下。胡祥:从我们历史经验来看,我们科学进步都会解决很多问题。今天我认为科学的进步会越来越快,呈加速的形式,我们要看一看汪老师他们做的基因测试就是一个例子,今天只有一台机器很短时间就完成了,我们的手机也是一样,我们如果要做今天这样一个手机,如果是电子管时代,我们要用整个建筑都装不 下的原材料,现在一点点就可以完成。所以我们几万的基因都贴上标签,知道功能,知道细胞怎么分化,把所有都弄清楚以后,从健康的角度来说科学会帮我们解决很多我们困扰的问题。所以我个人是觉得比较乐观的,是加速发展的趋势。
伯纳德〃罗兹曼:我想加两点。首先定制化的医疗也是未来的趋势,特别说到基因这方面,我们说到基因化的治疗更适合定制化医疗,所以未来很多今天存在的问题都会被我们通过技术来解决掉,而且在治疗和诊断这方面,有的时候可能这个药是否能够在某个特定病人身上取得很好的疗效,所以我们需要去测试。所以对我们来讲,我们的底线就是我们需要很好的看看这个患者在使用这个药物的时候有什么样的反应,这也需要所有医疗界共同努力。
迈克尔〃诺兰:我讲一点。讲大健康,包括诊断等等方面,我们今天反复说的就是药品公司,他们也是希望能够加快更多的流程,而且药品公司他们也在传统上来讲,只是做药品或者等等的,但是这对我们来讲,也包含了很多商业上的风险,因为新药在出现的时候他们需要更多的测试,而且他们需要更好的实验室帮助他们做,而且要有很良好的区域合作伙伴。如果这个产品做的好,也通过了审批,也需要在当地投入商业应用,所以这需要很多方面的努力。还有包括在癌症这方面,有很多不同的基因我们都能够在临床上进行检测和测试,而且有针对性的提供治疗方案等等。
所以在药品公司来讲,我们希望如果有新药我们能够更快的通过审批流程,而且更快投入市场,这样我们也能够帮助病患能够更好的获得健康。所以我们讲到测试等等,有的时候我们必须要考虑如何能够更好的采用临床,加速临床检测,而且到投入市场更快等等这方面的工作。所以对我们来讲,我们说药品公司不仅仅是关注其中一部分,而且要关注更广泛的一部分,而且通过他们的责任,帮助 病患在治疗中获得帮助。这些就需要我们这些人的努力,我们在应用的时候要做的更好。
主持人:很抱歉,因为时间有限,我们必须要停止了。如果我们有问题,我们可以接下来跟我们的嘉宾进行电子邮件的沟通!我们其实有不同的系统,有不同的一个环境,有不同的氛围,但是不管怎么样,不管立法环境怎么样,不管研究水平怎么样,但是我们相信,共同的目标是一样的,就是我们大家有共同的健康的追求。正因为有这样的健康追求,所以我们所有的政府、社区还有协会,我们都可以更多的合作,感谢所有的演讲嘉宾,感谢你们的分享,谢谢各位!【大健康产业内参简评】
一个伟大的时代已经来临,我们投入它的怀抱吧!素材来源:腾讯科学
大健康产业内参: 微信公众号ID healthindustry 大健康产业的企业家、创业者、投资人、供应商都在关注!
第三篇:大健康产业未来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
网址:www.xiexiebang.com
大健康产业未来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
健康,包含两个层面内容:一是指与人体健康相关的产品,如保健食品、药妆、功能性日用品等;二是包括体检、疾病康复、社区教育等的医疗服务。
大健康,围绕着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关注着各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和误区,提倡自我健康管理的对生命过程全面呵护的全局性理念。
大健康,追求精神、心理、生理、社会、环境、道德等方面的完全健康,提倡科学的健康生活和正确的健康消费。生活小细节,关乎大健康,家家人人需要大健康,希望大健康理念普及寻常百姓家,将健康掌握在自己手里。
大健康产业范畴,涉及各类与健康相关的信息、产品和服务,目前特定指保健品、化妆品和家用健康器械产业,主要包含保健营养食品、生物制药、天然美容与化妆品、医疗器械与健康器材、卫生健康用品以及健康咨询和信息服务等细分产业。
国家对全民大健康的投入,是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性投资,健康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蕴涵无限前景。近年来,政府积极引导健康产业的持续发展。在新一轮城镇化规划中,有望带动居民大健康消费水平的提升。按照相关规划,到2020年我国健康产业的产值增长100倍,需达到GDP的10%,约四万亿元。
从目前大健康产业发展现状看是问题与机遇并存,未来面临问题:
一、在我国人口基数偏大的大健康市场,伴随着城市化的进展和老龄化的到来,人们对大健康的需求会不断的攀升,因此潜在的市场规模随着需求会更加庞大。然而,目前的消费群体,仍然受限于中老年及病患者。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不断开拓健康市场。
二、城市居民的健康观念也正在转变,从原先以治病为主,转变到以预防为先,或两者并重。这样就势必应运发展健康管理咨询、服务等新兴产业,当然需要探索其发展方式,同时传统的健康产业也需要思考如何进行产业和产品的升级换代。
三、大健康产业链在我国各个环节上显得比较分散,这里面就蕴含着大量的资源整合机遇。市场的竞争力正在由产业运营优势向资本运营优势转变,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势必需要寻找相应的资金、资源、技术和渠道等方方面面的有效结合途径。
四、纵观我国大健康产业,就会发现低水平的重复生产十分严重,特别是研发和技术创新不足。大健康产业的发展,亟需发挥研发和技术创新的力量,需要引进较发达国家低成本研发的优势。
五、我国大健康产业的商业模式比较单一和落后,势必成为制约发展的桎梏。产业的发展必须闯出一种以“设计+推广产品+技术+服务+信息”的创新商业模式。
六、我国大健康产业法规不完善,市场秩序混乱,假冒伪劣产品横行,标准和信息滞后等等,造成了消费者的“信任危机”。目前,在我国食品安全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如何确保
网址:www.xiexiebang.com
食品安全这方面工作,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因此,大健康产业必须本着“规范、安全”前提下,才能谈得上发展。
目前,我国大健康产品始终难敌海外进口的健康产品竞争。海外的健康产品可以7%品种,就能占领到国内40%以上的市场份额。我们应当看到众多的海外优秀优质的健康产品,出于种种原因,尚未进入我国市场,这不利于发展我国大健康产业,随着国际化进程加速,我国健康产业的发展需要尽快与全球产业链对接。
第四篇:普京时代挑战与机遇并存
普京时代:挑战与机遇并存
邢广程
2011-02-24 21:07:28
来源:东欧中亚研究,2000年第2期
普京胜利了,而且赢得干净利落。这样的竞选结果在俄罗斯历史上是极少见的。不仅如此,联想到普京在不到八个月的时间里平步青云,从总理位置一下子就跃到总统的位置,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政治上的奇迹。但是,普京的胜利不仅仅是选举的胜利,他的成功恰恰表明俄罗斯民众出现了政治上的“饥渴”现象。这种“饥渴”表现为对领袖和强人的渴望;他的成功恰恰表明俄罗斯民众对现今仍然活跃在政治舞台上的政治家“厌腻”了。俄罗斯政治精英群体中巨大的政治反差是普京成功的基本资源。有比较才有鉴别。普京的强人现象给俄罗斯民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与体弱多病的前任总统叶利钦相比,普京年轻富有活力;与幻想满腹的前任总理盖达尔相比,普京平华朴实,一步一个脚印;与唯唯诺诺的前任总理切尔诺梅尔金相比,普京的政治具有“棱角”;与职业批评家亚夫林斯基相比,普京少说多做;与活跃有余的前任总理基里延科相比,普京沉稳坚定;与红色满身的久加诺夫相比,普京所拥有的政治光谱是赤橙黄绿青蓝紫。“神秘”也成为普京一大政治资源。如果说其他重量级的政治家早早地暴露在俄罗斯政治的光天化日之下,普京则直到选举前仍然保持着神秘状态。
可以说,21世纪的俄罗斯有了一个好兆头,普京胜利表明,俄罗斯民众期盼国家强大的决心十分坚定。普京所面临的挑战和困难甚多,同时存有机遇。普京面临四大挑战和机遇。第一,普京能否使一个四分五裂的社会变得比较和谐与稳定,自担任总理以来普京一直在追求“社会和谐”的目标。他对俄共及其领导人的评价同前任总统叶利钦相比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在议会选举之后他越过“红色”政治界限,支持俄共人士谢列兹尼奥夫为议会议长。这在叶利钦时期是不可想象的。第二,普京能否彻底地医治“车臣”这块俄罗斯流血的创伤。车臣战争取得了胜利,但是车臣问题最终需要通过政治方式加以解决。重建车臣政治秩序,恢复车臣正常的社会生活,消灭车臣恐怖分子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将是普京所面临的紧迫任务。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如果普京彻底解决了车臣问题,则他就将成为俄罗斯最伟大的政治家。第三,经济是普京最大的政治难题和挑战。目前俄罗斯依然没有渡过经济危机,经济问题十分复杂。经济问题不同于车臣问题,不能通过大刀阔斧的方式加以解决。重要的在于,普京正在总结苏联和俄罗斯的历史教训,正在制定俄罗斯经济长期发展战略。第四,普京如何准确地确定俄罗斯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总之,如果说叶利钦时代是全面照搬西方模式的时代,则普京将更加注重于俄罗斯独特国情,挖掘俄罗斯内在的智力资源和经济资源,找出符合俄罗斯国情的发展道路。在俄罗斯民众看来,普京时代是俄罗斯的复兴时代。
第五篇: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与挑战
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与挑战
近两年我国经济发生新的变化,出现一些新特点,最突出的是经济增长速度呈现趋势性放缓,经济转型的动力增强,压力加大。世界经济也在发生一些变化,比如,美欧日等主要经济体实施重振制造业战略,新一轮技术创新和产业革命孕育着突破,等等。这些新变化不仅给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不少机遇,也带来不少挑战。
面临五个方面的机遇
机遇一:新的区域增长极和产业升级动力正在生成。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其实正在发生一场“静悄悄的革命”。现代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相当活跃,近两年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一直处于扩张期,今年以来这种态势仍然明显延续。中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效果凸显,新的区域增长极正在形成。在东部工业增加值、出口利润和财政收入等指标明显下滑时,中西部一些省份和城市的这些指标却逆势上扬,甚至大幅度上升。产业迁移促使要素流动,有利于矫正扭曲的市场价格和效益分布状况,催生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新动力。制造业技术创新和转化应用能力有所增强,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逐步提高。同时,全社会就业总量并未减少,相反还在扩大,去年经济增速慢于8%,但城镇新增就业超过年初预期目标366万人。正是由于产业结构、区域布局和增长动力的这些新变化,我国才能在经济增速放慢的情况下扩大就业容纳量。
机遇二:我国的市场回旋余地大,综合竞争优势明显。在这种情况下,新技术和产业容易形成规模经济,应用新技术的成本会迅速下跌,成本下跌就可以促进产业化、商业化、规模化。当前,虽然我国土地、资源、环境、劳动力等综合成本确实在上升,但我们的综合竞争优势仍然明显。去年国研中心外经部在全国对几百家国内外企业做问卷调查,让它们对中国和其他新兴经济体做一个投资环境评价,时间段分为过去、现在、未来,各是五年,满分是10分。结果中国的评分高达8.5分,其他新兴经济体6.5分,评分曲线都是上扬的,我们中国的上扬比他们高2分。有12项指标,其中除了对劳动力成本和水电成本上升的评分为下降之外,其他10项指标评分全部是上升的,包括生活环境、社会环境、市场环境、基础设施条件、产业配套环境、政府服务效率,还有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等。这表明我们的综合竞争优势仍然明显。虽然我国劳动力数量增长速度放慢了,甚至绝对量减少了,但是这么多企业肯定并继续看好中国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可见,不能简单说年轻劳动力减少,人口红利就没了,而劳动力素质提高则是我们新的人口红利来源。在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当中,劳动力素质提高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我国的市场规模和回旋余地这么大,又有这样明显的综合竞争优势,我们应该利用好这些积极因素,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机遇三:地区分工和产业布局将展开新的重组。我国坚持扩大内需方针,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汇成4股潮流,居民消费结构由温饱型向小康型升级进程持续活跃,投资和消费两大内需十分旺盛。中西部和东部的差距也是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中西部正在形成新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一些资源型城市加快产业转型,新的市场需求和后发优势孕育积累,产业梯度转移的战略纵深不断拓展。“十二五”期间,突出环境约束、民生改善和创新驱动的转型导向日益鲜明,支持结构优化、实体经济发展和有利于构建生态文明的财税金融改革、资源价格改革,以及鼓励竞争的改革,亦将陆续配套推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分工、市场需求、产业关联、制度环境等都将继续发生新的变化。
机遇四:产业组织和供应链将发生新的整合。在新技术和新市场的引导下,原有的工业门类可能演化为生产性服务业,传统的服务业可能整合为新型的服务业,制造业的核心业务可能越来越趋向于精、专、强,而原来的非核心业务可能越来越独立为新的经营实体,甚至发展为新的产业形态。产业分工形式、上下游供应链、产业组织和产业生态环境都可能发生新的调整重组,进而影响企业到哪去投资,以及用什么样的商业模式和赢利模式,来应对这
样一些变化。谁能够认清转型过程的客观趋势、经济技术规律和体制变革方向,从中发现机遇,把握好产业的市场定位和分工定位,顺势而为,谁就能在转型中成为领航产业或行业的领头羊。
机遇五:新兴经济体合作潜力很大,前景看好。经过多年快速发展,新兴经济体活力增强,科技实力正在改善。它们内需潜力大,新技术的市场空间广阔,在传统技术和工业上的沉淀成本小,人口红利明显,创新所需的人力资源潜力不可小视。新兴经济体完全可以成为第三次产业革命的生力军。在区域和双边活动中,新兴经济体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各具特色,以自由贸易区为主要方式的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在应对危机中,它们主动加强合作,有利于形成稳定的全球经济格局。我国经济与其他新兴经济体有很强的互补性,我国工业对它们的市场适应性和就业包容性也有突出优点,向新兴经济体“走出去、扎下根”大有可为。不容忽视的六大挑战
第一个挑战: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导致“速度型效益”大幅缩水,加剧财政金融风险。这可能导致不少地方和企业原有的赢利模式被冲垮,原来占有的市场中心,或盈利的主要来源,现在可能整个被打乱。“速度型效益”加速缩水对地方政府带来的挑战十分严峻。一些地方原有的财政收入来源不再可靠,例如土地批租收入急剧下滑,又没有新的利税来源,特别是正常可持续的税收来源,经济高速增长期间掩盖的财政窟窿明显暴露,产业发展生态严重恶化。第二个挑战:国际竞争加剧,市场重心可能转移。美欧日实施重振制造业战略,会影响中国传统优势市场,我们如果进行同构同类竞争,就要考虑在技术水平、产品研发投入方面有没有竞争力,怎样通过品种或市场布局的调整,来形成差异性竞争,保持我们原有的竞争优势。跨国公司仍然看好中国市场,并实施研发本地化、制造本地化和市场本地化的新战略,在我们家门口形成直接竞争压力。现在发达国家的投资贸易保护措施名目繁多,除了反倾销、反补贴、技术壁垒,还攻击中国搞国家资本主义,进行不公平的竞争,等等,跟着抛出相应的贸易投资规则,对我国产业发展形成新的牵制。
第三个挑战: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明显增强。我国在国际上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强度要比2005年减少40%至45%,“十二五”规划纲要也对减少单位GDP能耗和碳排放规定了必须完成的约束性指标。突出环境约束,是对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出新的约束条件,中西部地区传统产业比重大、资源密集、环境脆弱,面临的转型压力更大。第四个挑战:综合成本上升,传统产业的盈利空间急剧缩小。这和“速度型效益”缩水是密切相关的。比如,地价、水电价、资源价格、治理污染的代价、劳动力成本和融资成本都在上升,压力有增无减,这是企业反映最大的难题。由于外需下降,传统产业原来靠出口能够盈利的空间也受到挤压。所以,社会上关于减税的呼吁很强烈。现在推出的“营改增”,逐步扩大营业税改为增值税的范围,正是在考虑减轻企业税赋,从而增强企业活力和技术改造发展后劲,鼓励服务业发展,引导产业结构调整。未来,结构性减税还要向深入推进。第五个挑战:行业利润分配严重失衡,导致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混乱。近年来,许多加工制造企业纷纷“转型”,转到股市、楼市去投机,却不愿意做实业。这种畸形的要素流动,从根本上看是行业利润信号严重扭曲导致的。要改变这种局面,需要从完善竞争政策、财税政策、金融政策以及改革资源价格上发力,从而校正行业利润信号,正确引导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第六个挑战:挺过“阵痛期”与追求短期目标的矛盾。在我国经济增长态势放慢的过程中,原来没有暴露的问题都会暴露出来,这就像一段“阵痛期”。比如“速度型效益”严重缩水,导致财政金融风险暴露;又如利润分配严重失衡,导致没人愿意去发展实业,在经济高涨的时候它们都被掩盖起来。同样,经济高涨时人们也不觉得产能有什么过剩,该淘汰的落后产能还在开足马力。而在经济增速出现趋势性放缓的情况下,原有的深层次矛盾必然会水落石出。这个时候要考虑,我们能否挺过这段“阵痛期”,借这个机会把该淘汰的都淘汰掉,奠定更好的后续发展基础。经验表明,短期目标很容易被追求,优胜劣汰的时机很容易被延宕,该淘汰的很容易死灰复燃。为了克服积重难返、尾大不掉的难题,我们始终需要面对如何远近兼顾,作出更为积极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