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美丽乡村”的示范意义

时间:2019-05-13 20:17: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安吉“美丽乡村”的示范意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安吉“美丽乡村”的示范意义》。

第一篇:安吉“美丽乡村”的示范意义

安吉“美丽乡村”的示范意义

“美丽乡村”正在开拓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成为继“中国竹乡”、“国家生态县”之后,安吉的第三张国家级名片。

“世界竹子看中国、中国竹子看浙江、浙江竹子看安吉”。安吉是浙西北一个典型的山区县,境内有山林198万亩,其中竹林100万亩,立竹量1.45亿株。安吉曾经是浙江省25个贫困县之一,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安吉引进了一批环境污染型产业,尽管一度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被国务院列为太湖水污染治理的重点区域。

基于挫折之后的深刻反思,安吉把生态建设作为立县之基,以“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为内容打造美丽乡村。在城乡统筹推进、产业协调发展、现代文明与自然生态高度融合方面,堪称典范。美丽乡村的16字真言

村村优美,为农民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距杭州市65公里、上海市209公里的区位优势,使安吉成为名副其实的大都市后花园。在怎样融入杭州、接轨上海这个战略判断上,安吉决定因势利导,以大乡村的姿态当配角,实施“美丽乡村行动纲要”。安吉县委书记唐中祥介绍说,用10年时间,把全县187个行政村连点成片,打造成一个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美丽大乡村。这是一个覆盖安吉的整体行动,横山坞村共有400家农户,90%以上都进行了卫生设施改造,公共卫生责任到组、到户,“垃圾要入箱、污水要处理”成为当地村民的自觉行动。横山坞村只是安吉的一个缩影,全县各村都建立了“户集、村收、乡镇中转、县统一处理”的垃圾处理网络,垃圾收集率在95%以上,有288支巾帼义务保洁队活跃在城乡各地,有60%以上的村实行了生活污水处理。

家家创业,为农民创造致富的发展环境。根据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和宜旅则旅的原则,安吉以100家成长型企业为龙头,走新型工业化之路;以高效农业为目标,引导绿色和有机生产;以生态环境为依托,推动休闲旅游组团运作。通过4000家农村家庭工业、20个家庭工业示范村的引领作用,安吉形成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块状产业布局,孵化了30个工业经济强村、20个农业特色强村和10个休闲旅游强村。

在报福镇,这个山区镇的生态农业很有代表性,万亩山核桃基地、高山生态茶基地、森林蔬菜基地和土鸡养殖基地等一批特色产业基地已经形成规模。2007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9220元;接待游客量20万人次,创收2000万元。报福镇先后被命名为湖州市文明镇、卫生镇,浙江省生态乡镇、新农村10大冲击波乡镇,并顺利通过了全国环境优美镇的验收。

处处和谐,为农民创造安定的社会环境。早在2004年,安吉就把每年的3月25日定为全县“生态日”,生态意识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安吉先后投入8000多万元治理了74家水污染企业,关闭了33家污染严重企业,拆除规模和利税列全县之首的孝丰造纸厂制浆生产线。在经济增长指标考核没有根本改变的大环境下,作出这样的决策可能牺牲发展速度,可能减少财政收入,可能拉大与周边县区的差距,因此需要远见、勇气和魄力。

在安吉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不求最大,但求最特色;不求最富,但求最和谐”。2006年6月5日,在第35个世界环境日表彰大会上,安吉被命名为首个“国家生态县”。验收组写下了这样精彩的评价:“山峦青翠、河流清澈、空气清新,经济结构合理、社会和谐稳定、人居环境优美”。人人幸福,为农民创造文明的人文环境。让全县人民的生活像县名的由来一样“安且吉兮”,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初衷。安吉以创建优美乡镇、精品生态村为具体抓手,融合竹文化、茶文化和昌硕文化,打造了一个个各具特色的美丽村庄。藏在天目山深处的大溪村,以原生态的风景和众多的“农家乐”著名;翰墨飘香的迂迢村,村民白天握锄,晚上握笔,画扇面成为全村的文化产业;座落于黄浦江之源的深溪坞村,则是一座生态博物馆„„

在安吉,每一个村庄都有浓郁的乡土文化色彩,美丽的自然风光与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相得益彰。以黄浦江之源为纽带,生态安吉对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有着超乎寻常的吸引力,竹乡“农家乐”成为都市人体验乡村生活的首选地。“四个一”的安吉实践

安吉的美丽乡村建设,在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方面作出了最新尝试;在消除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在形成生产要素、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的制度安排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从这个意义上说,安吉丰富了农村改革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成果。

规划一张图,重在落实综合配套。规划在农村总体发展布局中居于龙头地位,安吉把规划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中之重,全县共有12个乡镇、50个行政村、38个重点职能部门完成了规划编制和配套方案,实现了规划全覆盖。

这种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做法,在起点上保证了美丽乡村建设的连续性,保证了领导班子能够做到一任接着一任干、一任干给一任看,保证了县城、中心镇、中心村和一般村的梯次发展。尤其值得借鉴的是,安吉在规划中引入生态文明的理念,既不愧对先人,又能造福后代。全县所有乡镇和84个行政村都完成了生态规划,坚持不规划不设计、不设计不实施,杜绝“只见新房,不见新村”的现象。这在全国尚属首创。

建设一盘棋,重在推动资源整合。农村改革发展涉及20多个部门,“九龙治水”必然造成财力、物力分散,权力寻租机会增多,因此迫切需要整合部门利益,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安吉集中整合政策资源,打捆使用资金项目,不仅符合当地客观实际,形成了新农村建设的合力,而且具有纲举目张的统揽作用。

为了把美丽乡村建设落到实处,安吉县委、县政府成立了新农村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76个部门结对共建,握指成拳,步调一致。以农村公共设施为例,环保部门实施生态村创建工程;交通部门实施康庄工程;水利部门实施万里清水河道、千库保安和10万农民饮水工程;卫生部门实施农民健康和农村改厕工程。这种全县一盘棋的总体战意识,有利于集中力量抓好沿路、沿线、沿河地带的生态建设,有利于提升精品示范村和核心示范区的质量水平,客观上扩大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效果和影响力。

产业一条龙,重在发挥比较优势。从确立生态立县战略那一天起,就坚定信念,发挥生态优势,谋划市场广阔的生态产业新格局, 形成竞争优势。安吉在这个问题上始终没有动摇过,也始终没有停顿过。

美丽乡村建设从概念酝酿到思路调研、从规划论证到全面启动,用一年多时间综合评估了安吉的实力与潜力,借鉴吸纳了省市意见与基层心声,统筹兼顾了工作传承与思路创新。全县187个行政村被划分为98个高效农业村、40个工业特色村、20个休闲产业村、18个城市化建设村和11个综合发展村。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安吉人没有战战兢兢、无所适从。这种发展理念的升华,体现了对生态文明的自觉把握。

民心一杆秤,重在尊重农民意愿。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得失,取决于农民心中一杆秤。一些地方指望两、三年工夫就能立竿见影,不顾实际情况和农民意愿,搞大拆大建的面子工程和形象工程,盯着村容村貌作表面文章,结果劳民伤财,有了面子失了里子,有了外形没了精神,引起农民的反感。安吉把美丽乡村建设的主动权交到农民手中,确保农民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实现自我管理。

安吉美丽乡村建设首先从改路、改水、改厕和改塘起步,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从符合农民意愿、带给农民实惠、得到农民拥护的实事入手,渗透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现已完成的1000个村庄整治点,农民受益率达82%。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农家乐”已有床位5000张,从业人员2.6万人,经营收入1.5亿多元。农民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就有了自觉自愿的参与积极性和创造性。正是有了农民真心实意的拥护,美丽乡村才会继“中国竹乡”、“国家生态县”之后,成为安吉的第三张国家级名片。

第二篇:关于安吉美丽乡村建设及其示范意义的调查问卷

关于安吉美丽乡村建设及其示范意义的调查问卷

——以安吉县代表性村庄为例

自2008年安吉县围绕“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的总目标,精心组织选点定点,开始打造中国美丽乡村以来,“美丽乡村”正在开拓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成为继“中国竹乡”、“国家生态县”之后,安吉的第三张国家级名片。为了了解安吉美丽乡村建设的创新性、示范意义,探究如何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深入落实到建设中去及其带来的经济效应和对当地村民的影响,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阳光队特开展此次实践调查。本次调查采取不记名方式,私人信息不公开。真诚地感谢您的配合,祝您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年龄:所在村:职业:学生

1、您所在村(镇)是否正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

A、是B、否

2、您对安吉美丽乡村建设的了解程度?

A、非常了解B、比较了解C、只是听说过D、完全不了解

3、您认为安吉美丽乡村建设对安吉县人民的影响如何?

A、利大于弊B、弊大于利C、没什么影响D、不清楚

4、您认为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还存在哪些方面的不足?

A、文化建设B、经济发展C、政治建设D、宣传工作

E、其他方面

5、您认为安吉美丽乡村建设中对其他乡村建设最具有示范意义的是哪方面?

A、生态旅游B、特色产业C、居家环境D、环境保护

E、其他方面

6、您认为安吉县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前景如何?

A、存在挑战B、富有机遇C、挑战与机遇并存D、不清楚

7、在打造中国美丽乡村的过程中,您知道哪些宣传活动或相关活动?(多选)

A、安吉•美丽乡村节开幕式B、2009安吉新浪盛典演唱

C、安吉2010MTV星光音乐之旅D、美丽乡村安吉梅地亚文化宣传

E、乡村大舞台F、2009年“中国美丽乡村”杯全国BMX 冠军赛

G、牵手浙江卫视《我爱记歌词》,派送“中国美丽乡村共享券”H、其他活动

8、您认为安吉县在进行美丽乡进村建设的过程中变化最大的是哪些方面?(多选)

A、生态环境B、休闲农业C、乡村旅游业D、公共设施

E、生活水平F、就业岗位G、其他方面

9、您对安吉美丽乡村建设的具体期望有哪些?(多选)

A、提高日常生活水平B、交通更加便捷C、提高安吉的知名度

D、增强建设过程中政务的透明度E、促进与周边地区的交流

F、政府部门加大投资力度G、其他

10、您觉得您在安吉美丽乡村的建设中可以做些什么?

再次感谢您的合作,祝您生活愉快!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阳光队

第三篇:美丽乡村:安吉样本

安吉模式 中国样本 2011年04月08日 09:12 来源:东方早报

国际旅游小姐中国区分赛场设在安吉

中央农村工作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在考察安吉后不禁感慨:“安吉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是中国新农村建设的鲜活样本。”

生态立县

几年间,安吉翻天覆地的变化,足以让人震惊。

上个世纪,安吉因环境破坏和污染,曾被国务院点名批评,如今却实现华丽转身,成为“美丽乡村”的代名词:竹林竹海、中南百草园、江南天池自然景观美不胜收;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美丽令人流连忘返;旅游产业、白茶产业、椅业产业又给安吉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2000年安吉痛定思痛、因地制宜、谋求转型,决定依靠安吉特有的生态优势,走“生态立县”的发展之路。2008年安吉将目光放地更远、更高,正式启动了“中国美丽乡村”建设,计划用10年时间把安吉187个行政村都建设成为“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的现代化新农村。同时,发挥生态优势和特色产业,利用旅游目的地、两大特色产业形成经济发展“双引擎”,最终走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新农村样本

农业部组织的新农村建设调研组对安吉调研后认为,安吉“美丽乡村”建设注重领导方式、思想观念、载体平台、制度政策、服务方式的五大创新,使新农村建设从一个宏观的方向性概念转化为操作的工作实践,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一是使农业变强了,二是让农民变富了,三是把农村变美了,四是城乡更加和谐了,创造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为全国新农村建设树立了一个鲜活而生动的典型。

安吉利用生态优势,闯出了一条由第一产业“接二连三”(靠一产优势发展二产、再靠生态优势发展三产)正在向“跨二进三”(跨越二产,依靠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直接进入三产)发展,一二三产业联动、综合协调发展的新路子。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著名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认为,安吉将生态资源转化成资本,大力发展农业三产化,让农民分享到了第三产业的资本收益,使农民靠三产增收,而不是靠一产增收,实现了跨越性的发展,为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再添一计。

模式由此形成,“美丽”自始至终。

链接

推进新农村建设

安吉“美丽乡村”三大启示

一、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走城乡一体化的道路,采取一二三产业统筹发展的模式,统一规划,一起推进,统筹发展。“三农”问题的解决,并非只能靠工业化和城市化。

二、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没有统一的模式可循,但必须有统一的发展思路。每个地方都有自己不同的区位条件、地缘优势、产业优势,应该准确定位,科学发展,选择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道路。

三、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统筹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包括环境建设、节能减排、传承农耕文化、发展休闲农业等丰富内容。老百姓的幸福感并不一定与GDP的增长成正比,在解决了温饱问题,生活水平达到小康之后,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是影响幸福感的直接因素

第四篇:安吉美丽乡村模式

“安吉模式”就是:以生态工程大项目启动生态环境大建设;以生态环境大建设带动生态经济大发展;以生态经济大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大跨越。全县基本形成了以省级开发区为引领,天子湖现代工业园、临港开发区为依托的工业布局金三角;形成了以竹业、椅业为统领,生物医药、新型纺织、特色机电、汽摩配件等新兴产业后起之秀的生态工业产业体系。

安吉围绕建成“全覆盖、高标准、深领域”的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定位,以“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四大目标,以“尊重自然美、侧重现代美、注重个性美、构建整体美”四项原则,通过实施“环境提升、产业提升、素质提升、服务提升”四大工程 浙江安吉:县域生态文明建设实践

2013-02-04 10:44:36 来源:光明网 编辑:付承堃 发表评论

进入论坛>>

地处浙西山区的安吉县近年来大力实施“生态立县”发展战略,通过完善城市发展规划,严格保护生态资源,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积极倡导低碳生活,从省级贫困县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县、生态县,走出了一条既具时代特征又有地方特色的科学发展路子,积累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有益经验,形成了“环境宜居一流、乡村美丽一流、百姓富裕一流、文化生态一流”等诸多优势。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安吉实践,能够为我国其他地区的发展提供借鉴。

优化县域生态环境。县域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准确把握自身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立足于生态特色基础谋篇布局,因地制宜,扬长补短,不断优化生态环境,开辟一条差异化、有特色的发展之路。以安吉县的实践为例,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引下,安吉县确立了大力推进生态县建设的总体思路,以“中国美丽乡村”建设为总载体,以县域大景区为共同愿景,以“环境保护”和“资源永续利用”为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的核心,经过环境资源化、资源经济化、经济生态化三大步骤,坚持城乡协同并进,初步建立了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产业协调、发展潜力强劲、生态文化活跃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模式,塑造了以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中国美丽乡村”为代表的生态文明建设县域综合品牌,成功打造了长三角特色制造业集聚区、新农村建设示范区、休闲经济先行区、山区新型城市化样板区和创业与人居优选地。

繁荣县域生态文化。首先,地方政府要通过各种社会活动营造良好的生态建设氛围,提升全民生态文明意识,普及生态文化理念,实现从“山上有生态”向“心中有生态”的提升。其次,要加大文化保护力度,加强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发掘、整理和保护。第三,要营造共建共享的氛围,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全民性,形成全民共建共创生态文明的生动局面;全面改善民生,着力构建完善的保障体系、均衡的公共服务、舒适的富裕生活、祥和的人居环境,开创民生发展的新局面。第四,要增强人才保障,吸引、培育各类人才,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发展县域生态经济。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在经济与生态两者之间找到结合点、寻求突破口。首先,要实现农业经济的“整合、联合、融合”。通过制定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总体规划,出台鼓励发展生态高效农业的政策,构建立体化生态农业开发格局。以建设高效化的生态农业为总目标,通过实施产业升级工程、品牌培育工程、竞争力提升工程、生态环境改善工程和科技兴农工程,推进特色优势农产品规模化、产业化和品牌化,打造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县。

其次,要实现工业经济的“集中、集约、集聚”。一是推进企业集中,所有企业全部集中进园区;二是推进产业集聚,提升运营效率、节约土地和公共设施成本;三是推进要素集约,珍惜土地资源,推广产业的“亩均产出率”、“建筑容积率”和“开工投产率”等“三率考核法”,引入项目建设强制性标准。第三,要实现循环经济的“低耗、低排、高效”。以政策创新为先导,以技术创新为支撑,以制度创新为保障,注重产业的循环链接与节能减排。启动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建设,重点抓主要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推进废弃物循环综合利用,做大做强生态产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物医药、生态休闲、生命养老等绿色产业。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保护、治理和建设“三位一体”,整体推进,改善环境质量,优化人居环境,引领生态文明建设。要把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把生态村建设作为生态县建设的基础工程。

首先,要坚持“试点先行、有序推进,规划引领、差异发展”的建设思路,实行县乡村三级配套补助的办法,制订相应的配套补助激励政策和奖励补助措施,调动乡镇、村和农户的建设积极性,促进城乡均衡发展。

其次,要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农村公共设施,不断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加速建立城乡一体的物流配送体系,注重农村社区长效管理机制创新。

第三,确立鲜明的主题,集中力量实现既定目标。例如,安吉县以实施“中国美丽乡村”建设为切入点,抓点成线、延伸扩面、完善提升,覆盖到全县187个行政村;持久开展“双十村示范、双百村整治”和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工程,扩大生态精品覆盖面,高标准实施一批城乡生态项目,建设城市生态景观、公路沿线生态走廊、乡村生态群落。第四,在村庄改造的过程中,要坚持高品位、高起点,做足山、水、树、花的功夫,巧妙结合地方自然条件和文化元素,把当地的历史文化、地域文化和现代文化进行融合,在共性中追求个性,彰显魅力,打造以生态文化为主题的多元化乡村,体现“一村一韵”。开展以畜禽粪便污染整治、生活污水整治、垃圾固废整治、化肥农药污染整治、河沟疏浚整治和提高农村绿化水平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工程”

近年来,我县致力于建设中国美丽乡村、推动竹产业转型升级,形成了“政府推动、百姓参与、上下合力”的良好氛围,效果显著。安吉的中国美丽乡村和竹产业发展更是全国山区半山区县市典范,倍受社会各界的肯定和中央省市级各类媒体的关注。县宣传部门为提高安吉知名度与美誉度,积极为安吉对外宣传进行吆喝,营造声势。一是主动走出去。宣传部门及时将县内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和竹产业发展情况进行整理,制作宣传资料由部领导亲自前往北京、上海等地与主流媒体进行沟通,争取在全国有影响的媒体上报道安吉建设与发展成果;二是诚心请进来。在与主流媒体沟通的同时,创新形式力邀媒体到安吉采风,实地感受安吉的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和竹产业对安吉地方经济的推动作用和提高农民生活的重要影响,通过记者体验、百姓畅谈等形式生动报道;三是做大做强外宣工作。由常委宣传部长、分管部长亲自带队到北京、上海等地与主流媒体负责人联系协商,力争播精品、上头条、扩影响。目前沟通的均是在长三角乃至全国有重要影响的媒体,如中央电视台、上海东方电视台等。继2009年9月1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以《经典中国辉煌60年》为题头条报道我县良好生态环境与建设成果后,12月27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再次以《浙江安吉竹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为题报道了我县竹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以及如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实现安吉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12月28日,央视一套与央视新闻频道在7点至8点时段的《朝闻天下》栏目中分别以《村庄名片》、《记者体验:竹子改变生活》、《农民2009:农民老李的致富三级跳》、《数字增收》为题全面报道安吉县政府在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与地理优势情形下,政策支持、技术帮扶、产销跟踪,因地制宜推动竹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切实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成功做法与典型经验。通过以记者体验、农民说安吉、数字证实等不同形式报道安吉中国美丽乡村建设与竹产业发展,使安吉对外形象进一步提升,知名度进一步扩大,影响力进一步增强。作为全国权威主流媒体的中央电视台在重点栏目如此高频率报道安吉,在安吉对外宣传历史上罕见的。这也反映了安吉对外知名度与影响力在扩大,安吉政府带领农民增收致富效果是明显的,更是符合安吉山区半山区自身特点的。浙江省安吉县委县政府按照生态立县理念,注重领导方式、思想观念、载体平台、制度政策、服务方式的五大创新,充分发扬安吉人兼容并蓄、敢为人先、虚心有节、挺拔向上的竹精神,以打造“中国美丽乡村”为抓手,全力把全县187个行政村建设成为“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的全国生态环境最优美、村容村貌最整洁、产业特色最鲜明、公共服务最健全、乡土文化最繁荣、农民生活最幸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据安吉县委副书记王树介绍,为保证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科学有序,县委县政府把全县作为一个大乡村来规划,把每一个村当作一个景点来设计,把每个农户当成一个小品来改造。现已把全县所有行政村划分为40个工业特色村、98个高效农业村、20个休闲产业村、11个综合发展村和18个城市化建设村,并出台了《中国美丽乡村实施意见》,明确了实施架构、评价标准、考核办法、奖励政策和长效管理机制,使“中国美丽乡村”建有方向、评有标准、管有办法,使新农村建设从一个宏观的方向性概念转化为可操作的工作实践,创造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安吉模式”,培育了“敢为人先、坚忍不拔、同心协力、求真务实”的“安吉精神”。

王树告诉记者,安吉县通过实施环境、产业、素质和服务“四大提升工程”,大力推进“中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使安吉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昔日被国务院列为太湖水污染治理重点区域的安吉,如今被称为中国竹乡、中国白茶之乡、中国椅业之乡、中国竹地板之都、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县,成为长三角地区大城市产业转移、要素外溢的“首选之地”和都市人群摒弃浮躁、回归自然的“休闲乐园”。

据了解,安吉农村产业发展按照“一产调优提效、二产调强提质、三产调大提速”的发展思路和“一产接二连三”的产业互动目标,培育发展了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竞争优势明显的特色产业。使农业变强了,2008年,全县竹产业销售额达108亿元,白茶产值7.8亿元,已建成农业休闲观光园区13个,面积7万亩。2009年上半年,全县休闲农业园区共接待游客307万人次,旅游收入12.25亿元,拉动农民收入增长2.3个百分点;“农家乐”经营户达520户,8800余张床位,全年可接待游客68万人次,解决农民就业3万人,实现收入1亿元。让农民变富了,2008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0343元,高于浙江全省农民人均收入1000多元。农民富不仅表现在经济上的富庶,还表现在农民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农民的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农民的文化生活不断丰富。把农村变美了,建成了全国优美乡镇12个,省级生态乡镇13个;形成了体系完善的“户集、村收、乡运、县处理”的农民生活垃圾处理网络,垃圾收集率达95%;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1%,建成生态公益林100万亩,空气质量和水质量保持Ⅱ级以上,走进安吉就像到了一个巨大的生态公园,山美、水美、田园美。城乡也更加和谐了,县城以山为脉,以水为径,形成群山环绕水穿城、青山碧水绿绵延的生态城市形态,广大农村把生态村建设与小康示范村创建等有机结合起来,整体推进,全县城乡收入差距比达到1.96:1,一些经济活跃乡村的农村户口甚至已经成为让城里人羡慕的身份。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是一种优势资源,关键是如何把生态资源变成生态效益。安吉基于这种理念,大力挖掘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潜力,集中精力打造中国名牌农产品和优势农产品,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增收致富,同时耐心寻找跨越式发展之路,利用生态环境优美,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建设大都市后花园,打造休闲度假天堂。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发展,让安吉人得到了第一桶金,大批城市游客的到来又使安吉的第三产业迅猛发展。农民由一产“接二连三”(靠一产优势发展二产、再靠生态优势发展三产)正在向“跨二进三”(跨越二产,依靠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直接进入三产)发展,闯出了一二三产联动、综合协调发展的新路子。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著名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认为,对于“安吉模式”应该全面、系统地来看待和认识,其中有很多值得总结、借鉴和推广的经验和理念。比如“安吉模式”把各地的领导干部忽视的生态资源转化成了资本,大力发展农业三产化,让农民分享到了第三产业的资本收益,使农民靠三产增收,而不是靠一产增收,实现了跨越性的发展,这为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再添一计。再比如,安吉一个县的产值仅相当于苏南的一个村,一个县的财政仅相当于苏南的一个乡,但是安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建设水平却达到了日韩的水平,而且不是一个两个点,可以随处下车,随处去看。这也为新农村建设怎么搞、怎么以极低的成本让千家万户实现生态农业环保农村、是不是只能在高度发达地区才搞得成、是不是财政拿足够的钱才搞得成提供了活生生的范例。

农业部乡镇企业局局长甘士明在发言时说,美、新、富、荣四大要素构建了美丽乡村,支撑了“安吉模式”,走出了一条适合安吉特点的新农村建设发展路子,也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尝试,做了最好探索。特别是把保护生态和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农民创业和农民增收这个根本着眼点,依靠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打造乡村旅游产业,拓展农业的发展功能,使把整个农业产业附加值得到了最大提升,创新了农业产业创新模式,很有推广价值;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把资源进行充分地整合,吸收相关的社会资本和农民资本来进行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用以奖代补的这一点点资金撬动了比较大的社会资源来共同建设新农村,也值得借鉴。与会专家认为,“安吉模式”演示了新时期中国农业、农村生态与产业协调发展的运作轨迹,体现了通过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增加农民收入的创新思路,实践了山区、半山区、丘陵地区推进生态立县和生态强县的发展方式,揭示了特定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规律,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

从“安吉模式”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价值看,有四条经验值得借鉴:一是坚持以农为本发展战略,跨二进三,实现“三农”跨越式发展。安吉围绕竹子、白茶、蚕桑这三个农业主导产业做足文章,大力发展二三产业,真正做到了农业“接二连三”,同时大力打造县域经济整体品牌优势,形成了“中国竹乡”、“中国首个生态县”和“中国美丽乡村”三张亮丽的“名片”,进而使农业在“接二连三”的同时实现“跨二进三”,变农业资源为农业资本,在要素重新定价、重新分配中占据主动,实现了“三农”跨越式发展。

二是坚持生态先行发展战略,强调自然和谐与生态文明,推动“三农”可持续发展。安吉善于挖掘和保护生态、善于经营生态,通过优良的生态和优质的服务,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生态效益,把青山绿水变成了金山银山,产生了绿色GDP,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是坚持文化立县发展战略,内促外延,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实现“三农”科学发展。安吉凭借底蕴深厚的文化,立足于文化消费的民族性、生态性和专业性,作好农村文化消费这篇大文章。通过不断挖掘与传承,大力发展“一村一品”的农村文化,涌现出了书画村、畲族文化村、生态屋、山民博物馆等各具魅力的文化景观和文化现象,形成了发展农村的第三产业、吸引城市游客的一大卖点。

四是坚持精神传承发展战略,突出理念思路转变,实现“三农”和谐发展。安吉把“奋战五年·再造安吉”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精神支柱,传承先贤遗风,弘扬安吉精神,上下同心,一年连着一年抓,一届接着一届抓,一事跟着一事抓,锲而不舍,不断在推进中完善,在落实中提升;通过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做到了全县覆盖、全民参与,共同打造美丽乡村、共同建设幸福和谐的美好家园。“安吉模式”对推进全国新农村建设有三大启示:

一是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走城乡一体化的道路,采取一二三产业统筹发展的模式,统一规划,一起推进,统筹发展。“三农”问题的解决,并非只有依靠工业化和城市化。“安吉模式”通过开发内源改变了农业弱质本性,使农民可以不离开自己的故土,也能做到安居乐业,生活在清新的自然风光中,享受着城市的现代文明,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具有创新意义的“三农”解决方案。

二是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没有统一的模式可循,但必须有统一的发展思路。每个地方都有自己不同的区位条件、地缘优势、产业优势,应该准确定位,科学决策,选择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道路。农业资源可以转化为农业资本,山区的生态、环境和文化作为重要的资源同样可以转化为资本。只有着力拓展生态、文化的功能,向休闲、观光、旅游、环保等方面转移,才能实现农村的良性循环,才能拓展农业的多种功能。安吉的实践告诉我们,山区县的资源在山水,潜力在山水,山区县的发展完全可以摒弃常规模式,走出一条通过优化生态环境带动经济发展的全新道路。

三是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统筹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包含环境建设、节能减排、传承农耕文化、发展休闲农业等丰富内容。老百姓的幸福感并不一定与GDP的增长成正比,在人们解决了温饱问题,生活水平达到小康后,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是影响人们幸福感的直接因素,他们需要绿色GDP、务实GDP;农民收入与财政收入的增长并无必然关联,富民与强县并非完全是同一个概念,安吉2008年的财政收入不足15亿元,但安吉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0343元表明,强县并不等于富民,只有富民基础上的强县才最值得推崇。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主任王守聪告诉记者,举办此次研讨会就是集中有关部门、地方和专家学者的智慧,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安吉模式”进行梳理和研究,探讨在农村推广“安吉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通过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树立一个鲜活而又生动的典型。

王守聪透露,今年10月底,农业部还将联合国家旅游局、浙江省人民政府在浙江安吉举办“中国(安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高层论坛”,届时将召开“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分会成立大会”和举办“2009首届中国(安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节暨中国美丽乡村节”,进一步通过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推进山区、半山区的新农村建设。

第五篇:美丽乡村意义类

主题:美丽乡村

意义类

题目: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提升农村崭新面貌

美丽乡村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深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工程、新载体、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践的又一重大创新。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是深入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全面提升村庄整治、新社区建设、农房改造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水平的内在要求。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认为,它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建设美丽乡村,是贯彻十八大精神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大强调,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同时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大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和丰富的物质生活,人民群众的温饱需求、富裕需求、保障需求、文化需求正逐步得到满足。在新的发展阶段,建设美丽乡村,就是为了更好地面向基层、面向群众,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使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

(二)建设美丽乡村,是建设“两富”浙江的重要内容。

回顾浙江的发展历程,从资源小省到经济大省,从解决温饱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始终贯穿着“富民强省”这一条主线。这也是省委、省政府着眼于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作出的一项新的重要的战略决策。只有物质富裕不是真正的富,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了,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口袋和脑袋都富了,才是真正的幸福。

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两富”浙江战略的实施,离不开一大批“两富”城市的支撑和带动,也离不开一大批美丽乡村的支撑和依托。从全省范围来讲,美丽乡村就好比是“两富”浙江的一个细胞工程,是“两富”浙江建设的重要基础。我认为只有做好这个细胞工程,做好这个基础,“两富”浙江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才能真正达到预期目标和效果。在今后的具体工作中,我们要遵循更高标准规划、更高品位建设、更高水平管理、更加健康发展、更加全面惠及的原则,把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推向深入,全面构筑美丽乡村建设这个基础,为“两富”浙江奠定基础,把浙江建设得更具活力、更具魅力。

(三)加强非遗保护,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必然选择。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灵魂和软实力,同样也是一个区域、一个村落的魅力所在。中央就《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文件明确指出,在新农村建设中,“村庄治理要突出乡村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保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和古民宅”;要“保护和发展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

这些年,我省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一直强调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发展先进现代文化,一大批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一大批具有浓厚乡土色彩和地方特色的文化项目得到快速培育和建设。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乡村文化保护和创造还远远不能适应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突出表现在:一些古村落、古建筑尚未得到有效保护,一些文化遗产在村庄整治和迁建中销声匿迹,一些人文典故、地域风情、民间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失传,文化创造活力培育滞后,文化教化功能发挥不足,农民文化生活仍比较单调,农民共有的精神家园建设尚未得到足够重视。如果一个乡村没有注重挖掘自身特色,美丽乡村就失去了文化底蕴,成为没有魂魄的躯壳。浙江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大力加强非遗保护工作,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性选择,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必然选择。

(四)保护村落文化,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

浙江是一块文化厚重、历史厚重的文化热土,特别是古村落文化资源很丰富。表面看起来,村落是以建筑的风格为代表性,但村落的结构、走向,又与人们的生活习惯、生存习俗和自然状况有着深厚的关联。

加强传统村落以及乡村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充分利用这些文化资源,可以促进乡村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可以使人民群众形成认同感、归属感。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戏剧、民俗活动等村落文化,为当地百姓所喜闻乐见,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其蕴含的教化作用,也更容易为当地百姓所接受。

总之,就如材料中提到得那样(引用原材料几句话,此处省略若干字)

建设美丽乡村是民心所向、众望所归的实事,是利在当代、功在后代的好事。我们要从全局和长远的战略高度,更加自觉地把建设美丽乡村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工作的主旋律,强化组织领导、要素投入、宣传引导、管理服务,形成共建共创共享美丽乡村的良好氛围。

下载安吉“美丽乡村”的示范意义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安吉“美丽乡村”的示范意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浙江安吉美丽乡村建设嘉年华[合集5篇]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学院:物联网工程学院 学号:0304080328姓名:宋喜新浙江安吉美丽乡村建设嘉年华-假期社会调查报告 连绵不绝的竹海,漫山遍野的树林,清澈的溪流,古朴的民居,村在林中,......

    安吉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纪实[优秀范文5篇]

    中国农民的世代追求——安吉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纪实“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这是一个什么愿景?北京大学彭真怀教授来安吉实地考察后脱口而出:“这是安吉中国美丽......

    旅游专家“把脉”安吉美丽乡村旅游经营[合集五篇]

    旅游专家“把脉”安吉美丽乡村旅游经营 7月29日,县旅委邀请省农林大学旅游与健康学院副教授李天佑、《钱江晚报》旅游版主任林荣斌,前往报福镇洪家村、石岭村等地现场调研“把......

    从安吉的美丽乡村看文明生态村建设

    从安吉“美丽乡村”看文明生态村建设 黄焱清 “华家池畔杨柳依,长椅湖光鸟争鸣,郁郁书香随风逸,求是创新不了情。”由衷感谢万宁市委组织部,让我有幸参加浙江大学举办的万宁市新......

    美丽乡村

    为助推美丽乡村建设,该局优化村镇建设及农村住房改造建设空间布局,确定新农村建设用地占全市新增建设用地的15%以上。用好土地指标,对农房改造及基础设施用地给予优先考虑,确保......

    美丽乡村

    明星社区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规划 建设美丽乡村,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大举措,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抓手;建设......

    美丽乡村

    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市 富丽临安 自然的美,是纯净的美;人文的美,是生活的美。正是这两种美的完美融合,造就了生态、产业、文化相结合的现代化乡村之美。 诗情和画韵,是大自然对临安......

    美丽乡村

    美丽乡村的山区样本 来源:中国建设报 2015-01-23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在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的荆山深处,有一个远近闻名的山村——中坪村。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建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