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分类管理[推荐5篇]

时间:2019-05-13 20:07: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党员分类管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党员分类管理》。

第一篇:党员分类管理

解说词

尊敬的覃部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下面由我向大家解说平桂管理区的创新工作情况。我们的题目是《创新分类动态管理模式 破解农村党员管理难题》

第一张:饼状图

平桂管理区共有6991名农村党员。近年来,我们针对农村党员管理难的问题,采取分类动态管理的办法,将农村党员划分为在职党员、无职党员、流动党员、困难党员和预备党员5个群体,分别实施不同的管理模式,增强了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二张:一览表

我们建立管理区、乡镇两级农村党员信息台帐,随时更新数据,及时掌握情况。并以行政村为单位,将各类农村党员的基本信息建卡上墙,每季度更新一次,做到底子清、情况明。

第三张:在职党员实行“责任式”考核管理

对在村级组织任职的在职党员,我们采取“责任式”考核管理方式:一是每年由乡镇党委与在职党员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二是根据责任目标,由在职党员进行公开承诺,接受党员群众监督。三是年终对在职党员进行年度考评,并将考评结果与绩效挂钩。有效解决了在职党员因岗位目标不明确、管理考评不到位而产生的工作积极性不高、责任落实不到位的问题。

第四张:无职党员实行“定岗式”引导管理

对未在村级组织任职的无职党员存在作用发挥无平台、效果不明显的问题,我们通过设岗定责的方法,强化了这一群体的教育管

理。一是根据农村实际需要,科学设置岗位,使大多数无职党员都能发挥一技之长。二是采取组织推荐和个人认领相结合的方式,保证无职党员每人有一个或多个有利于发挥个人特长的岗位。三是根据各个岗位的职责要求,引导无职党员自觉履行义务,使广大无职党员“有职有责,有岗有位,有位有为”。

第五张:流动党员实行“服务式”跟踪管理

针对长期在外务工的流动党员 “去向掌握难、教育管理难、作用发挥难”的问题,我们探索推行“服务式”管理模式。一是为每名流动党员建立联系卡,确保农村流动党员“离乡离土不离组织”;二是建立健全“定期联系制、定期通报制、贴心服务制”,要求每名在职党员联系一名流动党员,规定“每月一次联系、每季一次走访、每年一次座谈”的定期联系制度,及时通报党务村务情况,做到“隔山隔水不隔管理”。三是要求流动党员围绕“引进或创办一个项目、提供一条致富信息、传授一项实用技术、带出带好一批就业人员”等内容作出公开承诺,有效地发挥了流动党员的作用。

第六张:困难党员实行“关爱式”帮扶管理

对农村70岁以上老党员、病残或因意外返贫的困难党员发挥作用难的问题,我们探索了以“两免一补”制度为重点的党内关爱机制。一是建立党内关爱基金,每年为年满70周岁的老党员进行免费体检、免费购买新农合保险;对年满70周岁且党龄满40年的老党员每人每年定补600元。二是加大重大节日慰问力度。2009年以来,共计发放慰问专项资金47.4万元,慰问困难党员2103人次。三是开展“党员扶残温暖同行”工程,去年共送出17万元帮扶资金,对100多名贫困残疾党员进行创业帮扶。

第七张:预备党员实行“全程式”培养管理

对于预备党员,我们要求乡镇党委提前介入,从入党后备源开始,严把 “培养关、教育关、考核关、转正关”,实行“全程式”的培养管理。由党组织、群团组织联合推出优秀后备源,每名在职党员负责联系1名以上;充分发挥远教平台、“农民夜校”、“流动党校”等载体作用,组织入党积极分子与正式党员一同开展理论学习和技能培训,一同进行考核,有效确保了新发展党员的质量,解决了农村“发展党员难、队伍老龄化、素质偏低”的问题,第八张:结束

通过推行农村党员分类管理模式,在职党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有效提高,无职党员有了用武之地,流动党员***** 困难党员 预备党员

从而有效破解了农村党员“教育难、管理难、作用发挥难”的问题,加大对农村党员的教育培训力度,农村党员的整体素质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为农村、农业的改革发展造就一大批个人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强的优秀农村党员。通过推行农村党员分类管理模式,使每一类农村党员有了争创目标,明确了自己的责任和任务,逐步转变了“要我创争”为“我要创争”的观念,在党员之间形成了你追我赶的竞争局面,大大激发了党员参与各类活动、带头为民服务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提升了党员和党组织的形象,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彰显,实现了党员管理方式上的新突破。2009年以来,管理区共计开展各类培训560多期,参加培训的

农村党员9万多人次,有“两强”党员619人,占74.4%。流动党员共引进项目27个、实用技术14项,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520多名,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

第二篇:党员分类管理工作经验材料

党员分类管理工作经验材料四篇

本文仅供参考

党员分类管理工作经验材料【篇一】

为进一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强队伍建设,**市**县实施党员记分管理,亮出党员“成绩单”,让“分数”说话,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新活力。

分类设置基础分值。根据农村党员年龄、职务、身体状况和工作特点,以村党支部为单位,将全体党员划分为四个层次,即第一层次为村党支部书记和是党员的村主任;第二层次为村“两委”成员中的党员;第三层次为年龄在60周岁以下的无职党员;第四层次为年龄在60周岁以上、有活动能力的无职老党员。根据不同层次党员特点,确定相应基础分,第一层次的党员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基础分最低,其他三个层次的基础分相应递增,最大限度调动党员的积极性。

分项细化记分分值。将记分内容细分为基本要求类、先锋模范类、违纪扣分类、一票否决类四大类进行记分。基本要求类主要包括按时参加支部组织生活、按时缴纳党费、服从组织安排、流动党员定期汇报思想等方面;发挥先锋模范类主要包括积极参与设岗定责、划片联户、民事代办、志愿服务以及配合镇村及上级部门中心工作等,外出流动党员主要衡量是否为村办好事实事、回乡创业等;

违纪扣分类主要包括无故不参加组织生活、不按时交纳党费、违法社会公德等方面;一票否决类包括无正当理由连续6个月不参加组织生活、不按时缴纳党费、不做党组织所分配工作,参与邪教组织、违法违纪被处分等方面。通过分项记分,使党员有了看得见、摸得着的行为准则,有力规范党员言行举止。

规范记分管理流程。党员记分管理工作与党建目标逐级认领有机结合,实行“党员申报+支部审定”,党员认领任务目标,支部大会审定分数。坚持记分方式简便易行,实行“月记分、季评议、年评定”,每月由村级记分员为党员日常表现加减分,每季度召开支部大会审定党员分值,按照季度审定分值全年叠加,成为党员“期末成绩单”。为让记分过程清晰可查,定期在村党务公开栏上公示党员分值和记分排名,让党员知道个人加分、扣分的原因,知道个人记分的位次,营造公平公正公开氛围。

强化记分结果运用。把党员记分管理作为评选“合格”“优秀”“党员之星”的重要参考,记分靠前的,可评为“党员之星”,同时作为上级党组织评先树优的推荐对象。对于记分过低的党员定为警示党员,由党支部负责人进行谈话,并指定专人做好教育帮扶和转化提升工作。依照相关规定、被评为不合格等次的党员,严格依据有关政策,作出相应组织处置。实施农村党员分类记分管理以来,广大党员的党员意识明显增强,积极带头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义务劳动等社会公益性活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处处彰显,党费缴纳率、“三会一课”参会率较往年有较大提升,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明显增强。

党员分类管理工作经验材料【篇二】

**积极探索党员分类管理模式,根据在职党员、无职党员、退休党员、流动党员、弱困党员等不同类别党员的生产生活实际,创新党员分类管理办法,不断提升党员教育管理科学化水平,进一步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

“一岗双责”管好在职党员。以单位党支部为基础,加强在职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强化组织、纪律和制度规范管理,落实岗位责任制,履行好工作职责;同时在职党员做到“五个带头”,即带头牢固树立“四个意识”,遵守政治纪律规矩;带头示范引领、主动担当作为;带头学习提高,强化理论武装;带头服务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带头弘扬正气,加强廉洁自律,在工作之余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设岗定责”管好无职党员。在农村全面推行党员联户制度,每名有包联能力的党员包联10-15户左右农户结成增收致富互助小组,包联党员发挥政策法规宣讲员、社情信息收集员、脱贫致富指导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环境卫生监督员、安全稳定管理员、文明新风示范员、急难险重突击员“八大员”作用,将党的惠农政策、脱贫技术、致富信息及时送到农户家中,将社情民意及时汇报到支部,架起党群连心桥,助推乡村振兴。

“送学上门”管好退休党员。各级组织结合退休党员的年龄特点,本着灵活机动、贴合实际的原则,采取“送学上门”方式,打造退休党员流动课堂,改变读报纸、学文件等固有模式,在讨论会、座谈会、专家讲座、上党课等学习形式的基础上,通过图片、视频、电影等学习教育方式,让老党员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党的方针政策。

“互联网+”管好流动党员。建立流动党员台账,及时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通过QQ群、微信群等定期向流动党员推送学习资料,督促流动党员通过智慧党建平台参与学习,通过视频、照片反馈学习情况。在春节等流动党员集中返乡期间,要举办流动党员培训班、座谈会等,加强党的理论教育,引导流动党员发挥优势,牵线搭桥、传递信息,为家乡引进产业项目,为村民介绍就业门路。

“一对一”帮扶弱困党员。建立弱困党员信息台帐,坚持定期更新,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掌握弱困党员生产生活条件现状,因年龄、疾病等问题生活困难、不能正常履行党员义务、发挥党员作用的,要进行主动联系,指定一名有能力的党员对其进行“一对一”包联管理,做到重点工作及时通报、学习资料及时发放、最新精神及时传达等。党支部结合主题党日、走访慰问等活动,定期关心关爱老党员和生活困难党员,积极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让他们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

党员分类管理工作经验材料【篇三】

近年来,**市**区结合党员“积分管理”工作,根据“在职党员、无职党员、流动党员、困难党员、预备党员”不同特点,开展“精细化分类管理”,形成覆盖全体党员、管理方式多样的农村党员教育管理新格局。

“责任式”考核,让“在职党员”有“压”。**区将“绩效考评制”和“党员承诺制”有机结合起来,以党支部为单位,要求在职党员根据所担任的职务,围绕村级事务提出工作计划和目标,签订目标责任书,向党组织和村民作出公开承诺。年底通过民主评议、党委评定的方式对在职党员承诺事项进行考核监督,最后确定等次,考核结果作为在职党员绩效奖励、评先评优、后备干部培养的重要依据,激发在职党员创业干事热情。

“定岗式”引导,让“无职党员”有“为”。**区以《党章》规定的党员权利、义务为依据,结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设立政策宣传、农业技术示范、社会治安调解、环境卫生保护、村情民意收集、带头致富示范、便民服务代办等岗位,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要求,引导在村无职党员每人认领一个或多个有利于发挥个人特长的岗位。村“两委”班子成员挂钩联系,每月采取“积分”记录的方式,掌握无职党员作用发挥情况。年底结合“积分”记录情况和党员群众评议情况进行综合排名、表彰奖励,使广大职务党员有岗有位,有位有为。

“网格式”管理,让“流动党员”有“家”。**区按照“把从严治党落实到每一个支部每一名党员”要求,大力推进党建信息化工程,建立区、乡、村三级流动党员信息库,对流动党员的务工地点、联系方式、所从事的工作等情况进行登记,实行动态管理。根据流动党员分布情况,按照“地域相邻、便于组织,人员相近、便于活动,无缝覆盖、动态调整”的原则,依托“互联网+手段,探索“互联网+支部”新路径,建立网络党支部9个,为长期流动在外的1900多名党员搭建网络学习和交流平台,实现流动党员网上“安家落户”,让党员“乡不离家、流动不流失”。

“关爱式”帮扶,让“困难党员”有“助”。**区建立健全党员关爱长效机制,出台《**区党内关爱资金筹集使用管理办法》,完善党内救助制度,实现精准化扶困帮困。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等情况导致生活出现困难的党员,或因公牺牲的党员,一次性给予1000-5000元的应急性、过渡性救助;对有劳动能力但缺乏致富门路的党员,通过技能培训、提供致富信息、联系帮扶资金等形式,提高困难党员自我“造血”功能;对年满70周岁以上农村老党员,免费购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每年免费体检一次,其中年满70周岁、党龄满40年的,每人每月定补50元。让困难党员真正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增强党员的荣誉感和归属感。

“跟踪式”考核,让“预备党员”有“责”。**区健全预备党员考核制度,通过“三个一”形式(即每月与预备党员谈一次心,每月带领预备党员完成一项党组织交给的工作任务,每季向预备党员布置一项学习任务的形式),明确党组织对预备党员的考察、管理责任,培养联系人的培养责任,以及预备党员自身在学习、工作等方面的责任。交任务、压担子,在参与党内事务中锤炼党性,提升为民服务意识。

党员分类管理工作经验材料【篇四】

为进一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提高党员素质,**社区党委搭建平台、分类施教、真情服务,采取多项措施开展党员分类管理工作。

一是以“重实干、强执行、抓落实”为主题开展社区工作者党员岗位式管理。

在社区服务大厅设立党员先锋岗,让每名党员在各自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树立起“学先进、比先进、赶先进”的良好氛围。社区还创办了“争创‘明星’网格,打造‘全科’社工”网格工作记录,通过树立先进典型,带动全体工作人员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全面落实上级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是以“三带两包一承诺”为主题开展离退休党员登记式管理。

社区党委开展“带好家庭、带好邻居、带好楼栋;包文明、包和谐;向党员群众公开承诺”活动,号召离退休党员在楼院、楼道亮明党员身份,积极参加组织生活,主动、按时、足额交纳党费,主动认领社区绿化美化、安全监督、关爱未成年人等先锋岗,发挥余热,做到退休不褪色。

三是以“访群众、解难事、送真情”为主题开展年老体弱党员关爱式管理。

社区党委每年在春节、“七一”等重大节日期间对生活困难的老党员开展慰问走访活动,及时了解党员思想和家中生活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社区党委还开展了“幸福快车”理论宣讲进网格进楼院活动,通过这种送学上门的方式,使年老体弱党员在家门口、楼院内就能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关爱送到党员身边。

四是以“党旗在非公企阵地上高高飘扬”为主题开展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员动态式管理。

由于非公企和社会组织党员的流动性比较大,社区党委定期对辖区内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党员情况进行排查,及时办理党员组织关系,确保党员台账真实准确。社区党委还积极引导非公企党员为企业发展建言献策,鼓励他们率先垂范,做攻坚克难的排头兵。

五是以“三化”为主题开展在职党员监督式管理。

在辽阳市在职党员干部开展的“五包五促”活动中,社区党委提出“队伍化、项目化、品牌化”的包促工作发展策略,根据在职党员的工作单位性质建立相应的服务队伍,制定具体的工作目标和服务项目,树立工作品牌,使在职党员服务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社区党委的监督和管理下,在职党员的政策宣讲、法律维权、信息咨询、科普宣传、医疗义诊等个性化服务取得了显著成效。

六是以“党徽在流动中闪光”为主题开展流动党员跟踪式管理。

社区党委结合网格化管理,掌握党员流动去向,通过网格长、楼长、亲属等与流动党员建立互联关系,定期通过电话、微信、QQ等方式进行沟通,了解流动党员在外地情况,将党的方针政策和社区党组织建设情况传递给他们,确保流动不失联,鼓励他们在流入地发挥党员作用,留住党员闪光的美好形象。

**社区党委自实施党员分类管理以来,对党员的思想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对党员的困难和需求解决的更加及时,对党员的服务更加细致周到,不断增强了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主动性,提高了党组织活力和战斗力。

第三篇:党员分类管理工作经验材料

党员分类管理工作经验材料范文3篇

【篇一】

为进一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强队伍建设,xx市xx县实施党员记分管理,亮出党员“成绩单”,让“分数”说话,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新活力。

分类设置基础分值。根据农村党员年龄、职务、身体状况和工作特点,以村党支部为单位,将全体党员划分为四个层次,即第一层次为村党支部书记和是党员的村主任;第二层次为村“两委”成员中的党员;第三层次为年龄在60周岁以下的无职党员;第四层次为年龄在60周岁以上、有活动能力的无职老党员。根据不同层次党员特点,确定相应基础分,第一层次的党员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基础分最低,其他三个层次的基础分相应递增,最大限度调动党员的积极性。

分项细化记分分值。将记分内容细分为基本要求类、先锋模范类、违纪扣分类、一票否决类四大类进行记分。基本要求类主要包括按时参加支部组织生活、按时缴纳党费、服从组织安排、流动党员定期汇报思想等方面;发挥先锋模范类主要包括积极参与设岗定责、划片联户、民事代办、志愿服务以及配合镇村及上级部门中心工作等,外出流动党员主要衡量是否为村办好事实事、回乡创业等;

违纪扣分类主要包括无故不参加组织生活、不按时交纳党费、违法社会公德等方面;一票否决类包括无正当理由连续6个月不参加组织生活、不按时缴纳党费、不做党组织所分配工作,参与邪教组织、违法违纪被处分等方面。通过分项记分,使党员有了看得见、摸得着的行为准则,有力规范党员言行举止。

规范记分管理流程。党员记分管理工作与党建目标逐级认领有机结合,实行“党员申报+支部审定”,党员认领任务目标,支部大会审定分数。坚持记分方式简便易行,实行“月记分、季评议、年评定”,每月由村级记分员为党员日常表现加减分,每季度召开支部大会审定党员分值,按照季度审定分值全年叠加,成为党员“期末成绩单”。为让记分过程清晰可查,定期在村党务公开栏上公示党员分值和记分排名,让党员知道个人加分、扣分的原因,知道个人记分的位次,营造公平公正公开氛围。

强化记分结果运用。把党员记分管理作为评选“合格”“优秀”“党员之星”的重要参考,记分靠前的,可评为“党员之星”,同时作为上级党组织评先树优的推荐对象。对于记分过低的党员定为警示党员,由党支部负责人进行谈话,并指定专人做好教育帮扶和转化提升工作。依照相关规定、被评为不合格等次的党员,严格依据有关政策,作出相应组织处置。实施农村党员分类记分管理以来,广大党员的党员意识明显增强,积极带头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义务劳动等社会公益性活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处处彰显,党费缴纳率、“三会一课”参会率较往年有较大提升,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明显增强。

【篇二】

xx积极探索党员分类管理模式,根据在职党员、无职党员、退休党员、流动党员、弱困党员等不同类别党员的生产生活实际,创新党员分类管理办法,不断提升党员教育管理科学化水平,进一步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

“一岗双责”管好在职党员。以单位党支部为基础,加强在职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强化组织、纪律和制度规范管理,落实岗位责任制,履行好工作职责;同时在职党员做到“五个带头”,即带头牢固树立“四个意识”,遵守政治纪律规矩;带头示范引领、主动担当作为;带头学习提高,强化理论武装;带头服务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带头弘扬正气,加强廉洁自律,在工作之余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设岗定责”管好无职党员。在农村全面推行党员联户制度,每名有包联能力的党员包联10-15户左右农户结成增收致富互助小组,包联党员发挥政策法规宣讲员、社情信息收集员、脱贫致富指导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环境卫生监督员、安全稳定管理员、文明新风示范员、急难险重突击员“八大员”作用,将党的惠农政策、脱贫技术、致富信息及时送到农户家中,将社情民意及时汇报到支部,架起党群连心桥,助推乡村振兴。

“送学上门”管好退休党员。各级组织结合退休党员的年龄特点,本着灵活机动、贴合实际的原则,采取“送学上门”方式,打造退休党员流动课堂,改变读报纸、学文件等固有模式,在讨论会、座谈会、专家讲座、上党课等学习形式的基础上,通过图片、视频、电影等学习教育方式,让老党员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党的方针政策。

“互联网+”管好流动党员。建立流动党员台账,及时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通过QQ群、微信群等定期向流动党员推送学习资料,督促流动党员通过智慧党建平台参与学习,通过视频、照片反馈学习情况。在春节等流动党员集中返乡期间,要举办流动党员培训班、座谈会等,加强党的理论教育,引导流动党员发挥优势,牵线搭桥、传递信息,为家乡引进产业项目,为村民介绍就业门路。

“一对一”帮扶弱困党员。建立弱困党员信息台帐,坚持定期更新,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掌握弱困党员生产生活条件现状,因年龄、疾病等问题生活困难、不能正常履行党员义务、发挥党员作用的,要进行主动联系,指定一名有能力的党员对其进行“一对一”包联管理,做到重点工作及时通报、学习资料及时发放、最新精神及时传达等。党支部结合主题党日、走访慰问等活动,定期关心关爱老党员和生活困难党员,积极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让他们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

【篇三】

近年来,xx市xx区结合党员“积分管理”工作,根据“在职党员、无职党员、流动党员、困难党员、预备党员”不同特点,开展“精细化分类管理”,形成覆盖全体党员、管理方式多样的农村党员教育管理新格局。

“责任式”考核,让“在职党员”有“压”。xx区将“绩效考评制”和“党员承诺制”有机结合起来,以党支部为单位,要求在职党员根据所担任的职务,围绕村级事务提出工作计划和目标,签订目标责任书,向党组织和村民作出公开承诺。年底通过民主评议、党委评定的方式对在职党员承诺事项进行考核监督,最后确定等次,考核结果作为在职党员绩效奖励、评先评优、后备干部培养的重要依据,激发在职党员创业干事热情。

“定岗式”引导,让“无职党员”有“为”。xx区以《党章》规定的党员权利、义务为依据,结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设立政策宣传、农业技术示范、社会治安调解、环境卫生保护、村情民意收集、带头致富示范、便民服务代办等岗位,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要求,引导在村无职党员每人认领一个或多个有利于发挥个人特长的岗位。村“两委”班子成员挂钩联系,每月采取“积分”记录的方式,掌握无职党员作用发挥情况。年底结合“积分”记录情况和党员群众评议情况进行综合排名、表彰奖励,使广大职务党员有岗有位,有位有为。

“网格式”管理,让“流动党员”有“家”。xx区按照“把从严治党落实到每一个支部每一名党员”要求,大力推进党建信息化工程,建立区、乡、村三级流动党员信息库,对流动党员的务工地点、联系方式、所从事的工作等情况进行登记,实行动态管理。根据流动党员分布情况,按照“地域相邻、便于组织,人员相近、便于活动,无缝覆盖、动态调整”的原则,依托“互联网+手段,探索“互联网+支部”新路径,建立网络党支部9个,为长期流动在外的1900多名党员搭建网络学习和交流平台,实现流动党员网上“安家落户”,让党员“乡不离家、流动不流失”。

“关爱式”帮扶,让“困难党员”有“助”。xx区建立健全党员关爱长效机制,出台《xx区党内关爱资金筹集使用管理办法》,完善党内救助制度,实现精准化扶困帮困。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等情况导致生活出现困难的党员,或因公牺牲的党员,一次性给予1000-5000元的应急性、过渡性救助;对有劳动能力但缺乏致富门路的党员,通过技能培训、提供致富信息、联系帮扶资金等形式,提高困难党员自我“造血”功能;对年满70周岁以上农村老党员,免费购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每年免费体检一次,其中年满70周岁、党龄满40年的,每人每月定补50元。让困难党员真正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增强党员的荣誉感和归属感。

“跟踪式”考核,让“预备党员”有“责”。xx区健全预备党员考核制度,通过“三个一”形式(即每月与预备党员谈一次心,每月带领预备党员完成一项党组织交给的工作任务,每季向预备党员布置一项学习任务的形式),明确党组织对预备党员的考察、管理责任,培养联系人的培养责任,以及预备党员自身在学习、工作等方面的责任。交任务、压担子,在参与党内事务中锤炼党性,提升为民服务意识。

第四篇:实行党员分类管理

实行党员分类管理

积极探索党员教育管理的长效运行机制

街道社区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是社区党建的基础,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维护党的集中统一调动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必须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员的教育管理。多年来,东华街道党工委,始终把党员管理工作作为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一项基础性、经常性的工作来抓,对辖区党员实行了分类管理,在党员教育管理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现将我们的做法,做一简要介绍。

一、随形势变化,合理分类,为党员分类管理打下基础。过去,街道党员人数少,类型比较单一, 多为办事处机关在职和离退休党员及居民区纯居民党员,在八十年代后期,随着企事业单位离退休职工的增多和组织关系的转入,街道社区离退休党员的数量日益增多,党员的流动性也日益加大。到九十年代后期,随着党建内容的变化,社区所辖在职党员身份的亮出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增多,街道党员队伍中又增加了在职党员和外来流动党员的成份。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化、城市的发展、社会利益格局的调整、就业分配方式的变化,由企业分流的职工党员、原由企事业单位管理的离退休党员、军转自主择业和院校毕业的党员、以及在新经济组织中就业的党员陆续转入街道社区管理,使党员的队伍不断加大,类型更加复杂,进行合理分类,因人施教已是迫在眉睫。为此我们把党员分为6大类,一是街道机关、直属企事业单位中的党员;二是社区的离退休党员;三是社区中的失业下岗、待岗职工党员;四是流动党员;五是各种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的党员;六是社区内居住的在职党员。针对这六大类党员的不同特点,以社区大党建为着眼点,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加 1 强教育管理。

二、因类施教、强化管理,不断丰富党员教育内容。

1、强化对街道机关所属党员的教育,提高对社区管理的水平。街道机关在职党员、社区专职干部党员是街居工作的骨干力量。对这部分党员教育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街道、社区工作。我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人手:一是加强街道党工委和社区党支部的自身建设。通过学理论、明责任、强素质,健全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机关周四理论学习日制度和“三会一课”制度,开展“双提”活动,强化这部分党员的执政意识观念、党性观念、组织纪律观念和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鼓励党员在本职岗位上建功立业,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二是对本属的党员干部通过有针对的培训和轮训,提高政治思想素质,使其不仅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而且具备基层群众工作和现代化社区建设、管理的实际本领。三是街道党工委注意在发展党员中,向社区基层倾斜,把优秀青年干部充实到社区党务工作者队伍中来,并把政治素质好、全局意识强、政策水平高的干部配备到街道党务工作的岗位上,逐步改善街道党务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提高整体素质。

2、加强对属地在职党员的教育,增强社区工作的合力。根据社区党建工作需要,为调动辖区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各社区分别建立了在职党员联络站,实行一帐两卡(登记帐、联系卡、反馈卡),方便党员与社区党组织的联系。结合在职党员的职业特点和个人特长,以各类专业化的志愿者活动为载体,组织他们在社区建设中发挥示范和引导作用,把党的工作渗透到社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等各个领域,达到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的目的。

3、发挥离退休党员的作用,为社区工作增光添彩。退(离)休党员作为特殊群体,他们所关心的热点问题、中心话题比较集 2 中,大多是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社区治安、卫生等社会问题。对这部份党员的管理,我们着重关心他们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尽而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并针对他们的身体状况、年龄、专业特长等方面的特点,形式多样地发挥他们的作用。对于身体健康、闲散在家的退休党员,要求他们积极参加街道党组织的各项活动,经常向他们部署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任务;对有专业特长的,动员他们参加各类党员志愿者活动,协助居委会开展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群众工作等,同时根据他们的要求,开展各类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娱乐、科普活动,让他们在继续得到党组织关心的同时,始终坚持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在社区生活中发挥余热;对身体有病行动不方便的党员,根据他们参加组织生活确有困难的实际情况,要求他们管好子女争做“五好家庭”,按时交纳党费。社区党支部还委派身体健康党员做联络员,通过定期走访,向他们传达上级的有关精神和支部的工作要求,掌握其思想情况,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并通过组织及时帮助解决。

4、拓展抓好非公有制企业党员的教育管理。我们按照“抓组建、抓管理、抓活动、促规范、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在条件成熟的基础上成立了医药研究所党支部和家家亮党支部。为加强对其党员的教育管理,着重围绕企业发展这个中心,通过开展向企业献言献计,开展技能比武等活动使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党组织真正成为非公有制企业员工的政治核心,努力做到企业经营和党员的组织生活两不误。其中的家家亮党支部,被区委授予2005“先进基层党组织”的荣誉称号。

5、加强流动党员教育,为城市社区建设聚合力量。目前,城市社区内的流动党员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流动性强;二是流人和流出之间往往缺乏有效的接转手续;三是流动党员对所有社区的归属感参差不齐。针对这些特点,我们立足于实践和探索,用新思路去解决遇 3 到的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一是通过直管、协管等方法,使流动党员有“家”可归。各社区支部分别建立了流动党员活动站,采取集中教育管理的形式,将长期在该社区经商、打工的流动党员组织起来。二是健全流动党员管理制度,形成规范管理。原则上按照流动党员以流人地党组织管理为主的原则,对组织关系的接转,预备党员的教育考核,参加组织生活等内容进行具体的规定。三是有针对地对流动党员进行上党课、结对教育,加大流动党员对所在社区的归属感。

6、关心帮助下岗失业和待岗人群中的党员,重点从帮助生活和关心思想变化人手,进行“下岗不失志”教育,帮助他们转变再就业观念,同时尽可能的为他们提供免费培训,鼓励他们自主创业,并引导带动其他人员就业,做再就业的排头兵。并在他们中开展了过一次组织生活会、作一次思想汇报、掌握一门技术、找一个合适岗位、为社区建设作一份贡献为内容的“五个一”活动,使他们自觉增强党性和组织纪律观念,维护党员形象,在社区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制度作保、初见成效,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我街道不仅对党员实行了分类管理,并初步形成了街道党员管理培训工作制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改变了过去党员管理教育“一刀切”、“一锅煮”的状况,增强了工作的实效性。以前部分退休党员由于受到客观情况的限制,活动难保证,实行分类管理后,活动时间适应不同党员的各自情况,使组织生活逐步制度化,规范化。在管理教育的内容上,不同对象有不同要求,使党员易于接受,并增强了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主动性。这方面在退休党员身上反映得特别明显,一些退休党员,离开了原来的工作环境到地区后,感到惘然失落,无所适从;一些党员退休后思想滑坡,产生了“人到码头车到站”的想法,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还有一些年高体弱身体有病长期卧床不起的党员,感到自己无法履行党 4 员职责,已成为不称职的党员。对党员分别提出责任目标后,使大家感到,退休后应继续发挥余热,做到了“离岗不离党,退休不退色”。他们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各类志愿者活动,并涌现出不少的先进典型人物。如东华路社区的党员孙元贞多年义务为辖区疏通下水道、党员顾秀泉义务为北人字街32号院看守大门、党员何淑兰义务照顾孤老、党员国敏英夫妇义务带领大家锻炼身体等,树立了良好的党员形象。

当然在党员的分类管理上,我们做的还不是很规范,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完善。

2006年9月4日

东华街道党工委

东华街道党工委

关于对党员管理、培训工作制度

一、各支部要建立流动党员、(离)退休党员、在职党员、下岗失业待业党员、非公企业党员、预备党员的管理制度

1、对流动党员的管理

凡党员外出时间在六个月以上,到固定单位工作的,可将组织关系转到外地单位。外出到非固定地点,不便转组织关系的,必须将外出时间、地点、事由向所在党支部登记,并定期向党支部汇报工作、思想及学习情况,支部应定期用书、信向其沟通情况。外出时间在三个月以上的,可转临时组织关系。对于无正当理由外出长期不过组织生活的党员,党组织应及时进行教育,经教育仍无转变的,可根据党章有关规定,给予纪律处分,直至劝其退党或除名。对外来流动党员的管理,要及时登记,党员人数多符合成立支部条件的,可成立流动党员支部,纳入党工委直管,人数少支部进行代管或协管。

2、(离)退休党员的管理

根据(离)退休党员年龄大、身体弱、参加组织活动不方便等特点,党支部可采取分类管理的办法,对于身体较好的(离)退休党员,要组织他们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服务工作;对于身体较好、外出工作的党员,按外出党员管理办法执行;对于长期卧床不起或行动困难的党员,党支部要关心他们,指定联络员,定期上门活动,也可采用健康党员与病卧党员结对子的方式,互帮互助,共同提高。

3、在职党员和下岗失业党员的管理

根据在职党员白天上班、晚上照顾孩子,时间少的特点,党支部要利用公休假日,组织一些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和成长,且家长和孩子可以一起参加的公益活动,增强他们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对下岗失业党员,要在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鼓励他们发挥自身特长实行再就业,并带动周围群众实现就业。

4、预备党员的管理、培训 党支部对预备党员要进行一次系统的短期培训。每季度对预备党员进行一次全面考核,每半年要派专人同预备党员谈话,了解其思想、工作、学习情况。预备党员每季度向支部汇报一次思想、工作和学习情况。预备党员要按时参加组织生活、交纳党费,在预备期满时,要提前向支部提出转正申请报告,所在支部要按期召开支部大会,讨论预备党员转正问题,并报上级党委审批。

二、强化党员、干部的培训

培训包括理论培训和专业知识培训。一年不少于两次培训,内容和时间可按区委组织部的要求统一组织实施或自定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培训结果参与年终民评。

三、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考核

1、党支部要制定好发展计划,要注意发现和充实积极分子队伍,根据积极分子的具体表现,确定重点和发展对象;

2、对于列入发展的积极分子要派专人负责培养,定期谈话,指出优缺点,并做好每季度的考核写实;

3、党支部每季度要对积极分子思想动态进行分析,抓住主要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

4、党支部对发展对象,要定期做出鉴定,并及时填写好积极分子培养考察登记表,党工委每半年检查一次;

5、党支部平时要在思想、学习和工作等方面对积极分子要严格要求,要有目的地给他们交任务、压担子,在实践中锻炼提高;

6、要认真履行入党手续,保证新党员质量。

第五篇:流动党员分类管理情况报告

流动党员分类管理情况报告

X委组织部:

按照《党员队伍分类管理试点工作评估验收方案》要求,结合我区流动党员管理实际,现将我区流动党员分类管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流动党员基本情况

自开展试行工作以来,我区充分运用党员管理信息系统“流动党员管理”模块,实行流动党员线上管理。对流入的党员,积极回应反馈,逐一审核接收,本着方便、就近的原则将流入党员及时编入相应的党组织,方便管理和参加组织生活。截至XXXXX日为止,“流动党员管理”模块中共有流入党员XX人,县级流入库中XX人,退回XX人,分派到各街镇XX人,已接收XX人。

二、具体做法

一是健全制度,强化党员教育管理。

针对流动党员流动性强的特点,创新方法,强化措施,做到党员走到哪里,就管到哪里。建立专人联系制度,指定专人作为流动党员的包保联络员,与流动党员建立联系对子,“一对多”挂钩关心。形成“双向交流”,包保联络员采取电话、网络、面谈等方式及时了解流动党员的工作和生活状态、思想状况、表现情况等;流动党员及时向原党支部和包保联络员报告情况,提供联系电话、通讯地址等信息。建立流动党员台账,及时调整更新,对流入和流出党员进行分类管理,详细记录流动党员的基本信息、家庭情况、外出时间、地点、就业情况、工资报酬、参加流入地党支部活动等情况。对于具备转接党员组织关系条件的流动党员,及时做好组织关系转接工作,使流动党员流而不散,动而不乱。

二是充分发挥党群服务中心作用。

在经费、场地、政策等方面给流动党员创造各种有利条件,积极为流动党员提供就业、培训和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服务,全面推广普及学习强国APP软件应用,让党员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促进流动党员健康发展。

三是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对流动党员管理,坚持以教育引导为主的原则,从方便其生活、工作的实际出发,通过新媒体等各种形式广泛宣传教育,让流动党员认清形式,转变观念,增强组织意识,确保流动党员按时参加组织生活,按比例交纳党费,尽量保证每一个党员都不掉队。

三、下步措施

(一)创新组织设置,促进组织建设网络化。

一是健全流动党员长效管理机制。

逐步建立完善党员外出流动报告制度、联系制度、学习活动制度、党员发展制度、《流动党员活动证》管理使用制度、检查监督制度等,使流动党员管理逐步走向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二是完善流动党员信息库。组织全区各级党组织对辖区内流动党员底数和基本情况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完善流动党员工作台账,掌握其外出时间、流动去向、联系方式以及交纳党费、参加组织生活等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三是推进流动党员线上管理。充分运用党员管理信息系统“流动党员”管理子系统,对所有流动党员实行线上管理,依托工作台账,扎实开展信息录入工作,采取电话、网络、发函等方式主动同流入地党组织沟通联络,及时进行流出登记。

(二)创新考核机制,促进党员创业活力化。

一是建立流动党员考核机制,制定流动党员考核办法。

在评比表彰活动中,给予流动党员一定名额,要广泛传播优秀流动党员的先进事迹,激励广大流动党员创新创业的热情。二是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发放“便利贴”、提醒函等方式,为流动党员参加组织生活提供政策指导、答疑解惑,同时将相关内容发布在“香坊发布”公众号并制作成指导手册进一步加强流动党员管理。

(三)创新活动举措,促进活动方式多元化。

一是提高流动党员服务水平,坚持服务为本,急流动党员之所需、谋流动党员之所求,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以“上级党组织为下级党组织服务、基层党组织为党员服务、党员为群众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三服务”活动、“我为家乡办实事”承诺活动等。

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加强党员意识、组织观念、纪律教育,确保流动党员能够全部参加组织生活,真正把流动党员的作用发挥好。二是创新活动方式。把党组织活动同流动党员的本职工作联系起来,有效解决流动党员“活动无场地、缺资金、时间无保证”等实际困难。精心策划组织活动,从流动党员的实际情况出发,改变以往简单的以开会传达、文件学习为主的单一活动模式,按照“时间短、内容精、方式活、效率高”的思路,不断创新活动形式,提高流动党员参加活动积极性。

特此报告。

下载党员分类管理[推荐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党员分类管理[推荐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乡镇党员分类管理情况汇报(推荐)

    乡共有农业人口2013人,6个村党支部,农村党员115名。今年以来,该乡党委立足农村党员实际,积极探索党员教育管理新模式,建立实施了农村党员分类管理工作机制,对全乡农村党员采取分类......

    党员分类管理实施方案(优秀范文五篇)

    中共昭觉新城镇委员会 关于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开展党员分类管理的通知 各村(社区)党支部: 为深化基层党组织“三分类三提级升”活动的成效,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充......

    探索社区党员分类管理新模式

    探索社区党员分类管理新模式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党员队伍的构成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突出表现在离退休党员、流动党员、下岗失业党员以及参与社区管理服......

    社区党员分类管理试点调研报告

    社区党员分类管理试点调研报告社区党员分类管理试点调研报告为全面完成省委组织下达的党员分类管理试点工作任务,我部组建调研组就社区党员分类管理工作开展调研,通过广泛走访......

    沙河镇党员分类管理目标责任书(五篇范文)

    沙河镇党员分类管理 目标责任书(样本) 支部名称:支部负责人: 责任党员: 2011年1月日 沙河镇党员分类管理目标责任书 (机关干部党员) 支部名称: 支部负责人: 责任党员: 项目 考核内......

    党员分类管理试点工作方案(共五则)

    党员分类管理试点工作方案范文省、市委组织部决定在X县开展党员分类管理试点,探索县域各领域党员队伍管理办法。为认真做好我县综合试点工作,现制定如下工作方案。一、工作目......

    组织部党员分类管理积分制考核细则范本[大全]

    组织部党员分类管理积分制考核细则范本根据《党章》及相关规定,结合区委组织部工作实际,特制定党员分类管理积分制考核细则如下:一、考核对象本细则考核对象为区委组织部全体党......

    实习生分类管理方案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临床学院实习生分类管理实施方案 一、 实习生分类管理的目的 为进一步加强实习管理,保证实习秩序稳定,兼顾学生考研及就业需求,临床学院对临床实习生进行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