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有效转化七年级后进生的对策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有效转化七年级后进生的对策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建工师第三中学 田英
一、课题的提出
1、课题界定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把“后进生”定义为:进步比较慢,水平比较低。不仅仅指在学习方面,还包括:对学业的焦虑;自信心问题;人际沟通;精力分散、自卑心理、别人的理解看法等等问题。初中学生在心理和生理方面都慢慢趋于成熟,家长对子女过高的期望,社会的多元化价值取向,也使得学生经常体验强烈的内心冲突和压力。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家长、教师和社会的共同关注。心理健康教育要始终贯穿一条主线:培养自信——勇于进取——不怕挫折——迎接挑战——争取成功。
2、课题研究的背景
(1)、当前社会发展状况
随着社会变革,新的教育观念的出现,教育工作者们都在寻求一种解决后进生的方法,这些后进生不管在学校里还是家庭当中都表现为进步比较缓慢、水平比较低、性格比较孤僻,精力比较分散、沟通能力比较差等等。造成他们出现这样的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家庭的教育观、父母的日常言行、社会不良“细胞”的侵入、教育手段的软弱单一以及学生本身等因素,致使他们成为学校头痛、家长怜惜、社会憎恶的“另类”人。
(2)、传统教学状况
传统教学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一味的追求成绩,分数说明一切因而使一部分家长及学生有了“分数万岁,其它白费”的心理,忽视了其他方面的教育和能力的培养。而现在素质教育提倡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这必将给教育的改革带来革命性的冲击。
(3)、教育思想背景
进步教育运动强调教育除了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之外,还要重视学生的思维发展,并且必须提供学生自然成熟与发展的学习环境。这就为本课题的研究建立了活动的舞台。
(4)目前,我校生源复杂,学生内部出现了一些浮躁、厌学的现象,使得一部分学生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成了后进生,且有日益增大的趋势。大量事实表明,学生一旦沦为后进生,如果教师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其后果是十分严重的。七年级又是起始年级,因此,加强对“后进生”的研究,探索转化后进生的教育策略,以促进后进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是当前面临的最实际、最紧迫的问题,也是教学实践给教育理论提出的一个严峻课题。
3、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人本主义理论
人类给予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事实似乎就是其有方向性的那种倾向性,倾向于朝着完美,朝着各种潜能的方向发展。因此我们所倡导的以人为心的治疗就是使来访者自我调整、自我成长并逐步摆脱外力的控制前进。而且每个人都可以作出自己的决定,每个人都有着实现的倾向,若能有一个适宜的环境的话,一个人将有能力指导自己,调整自己的行为,控制自己的行动,从而达到良好的主观选择与适应。鉴于以上思想,作为学校,要紧的是给他们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自我实现的环境,心理辅导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给予学生良好的指导和帮助,比如交给学生自我调节心理的方法,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能积极参与的活动课程。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主动进行调节。
2)、素质教育理论
素质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即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培养能力、培养劳动观念、发展个性、办学形式和教学多样化。我们从中可以看到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即教学要适应学生每个年龄阶段发展的特点:让学生在经验中学习;在教学中要努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或中心;要充分尊重和重视个性差异;教学要多样化。
4、课题研究的目的
七年级是初中阶段的的起始年级,是一个学生能否把握好初中三年及能否在未来得到持续良好发展的关键一年。我希望据我积累的一些教学经验及方法,通过自己的实践研究能对后进生的成因及转化出微薄之力。
5、课题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后进生转化工作是新时期素质教育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作为一名中学教育工作者,必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分析后进生成因探索转化后进生的方法策略,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6、国内外研究状况
在世界范围内,后进生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后进生是世界上每个普及义务教育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我国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后进生主要分学业不良和学习失能两大类,形成的个体原因主要是在生理与心理两方面。但是学业不良的原因有多种,如家庭、学校、社会等原因。作为一名班主任要认真分析后进生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转化。
7、实验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教育的科学性与针对性相结合;
(2)、面向全体与关注个性差异相结合;(3)、尊重、理解与真诚同感相结合;(4)、预防、矫治与发展相结合;
(5)、教师的科学辅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6)、助人与自助相结合。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一)、对现有后进生教育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1、关于后进生的心理状况
后进生的心理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自卑心理强。后进生往往感觉低人一等,进而自暴自弃。他们往往将精力转移到关注和谈论歌星、球星、与同学交往上,或发型、服饰等方面,来体现自我的存在,求得心理上的暂时平衡。二是戒备心理强。后进生对老师经常处于猜疑、怨恨状态,久而久之,就与老师之间形成了一道鸿沟,并且有意回避老师。三是逆反心理强。他们对老师的教育产生怀疑,对正确的管理教育产生抵触情绪,对班集体反应冷漠,与老师情感疏远,甚至产生对抗情绪和敌意。
2、后进生形成的主观和客观原因
七年级的学生刚刚由六年级升上来,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不够成熟,一些人在突出的应试教学的教育中败下阵来。也有些人虽然他们接受教学的能力并不弱,但是对于学习不感兴趣,怕苦畏难,缺乏远大理想和进取心,放任自流,形成了学习能力低下,行为习惯落后的后进生。
3、后进生形成的社会、家庭和学校原因
社会和家庭对学生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一些学生在耳闻目睹了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后,沾染上了不良习气和不良行为,不思学习,贪图享乐,厌学逃学。也有一些学生由于家庭破裂,或家庭不良环境,或家庭经济等环境影响,造成心理扭曲,影响了身心和学业的发展。学校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对学生的影响作用也是不容小视的。
4、后进生形成的历史和现实原因
一些学生由于过去学习成绩较差,一直受到老师的批评,久而久之,对自己落后已经麻木了,早没了进取心和自信心,他们不敢与好学生相比,而是习惯于与差生相提并论,一旦在新环境中发现还有比自己差的,就心安理得,甚至自我满足,而一旦落入谷底,又自暴自弃。再加上有些家长对学生教育不够重视,对自己的孩子成才根本没有信心,只是打算读完三年初中,混个毕业文凭而已,更是使得这部分学生放任自流。
(二)、后进生教育的案例研究
将教育后进生的经验和理论与班级中后进生的实际相结合,采取有效的后进生教育转化策略,对后进生进行科学的引导教育,在实践和反思的基础上,学习案例写作的方法,研究和撰写后进生转化的案例。
(三)、后进生教育方法和理论的研究
在拥有大量案例的基础上,对案例进行分析归纳和提升,形成不同后进生教育转变的新方法和新理论。
(四)、关爱“后进生”活动方案的设计与评估研究。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1、进行文献研究
查阅学习现有教育后进生的经验和理论以及相关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文章。
2、观察法
对班级里的后进生进行多方面认真观察,并作好记录。
3、个案研究法
主要通过对学生个体的访谈、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情感、学习的因素,以探索后进生成因及其转化方法。
4、调查研究法
调查分析后进生的成因和类型,以全面和发展的眼光,对后进生进行系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按一定标准对后进生进行分类。
5、行动研究法
我将在教育后进生的行动中不断的进行反思和研究,写作教学案例、论文,并及时总结、归纳教育后进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四、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进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2年3月——2012年7月)
1、对课题进行全程总体分析与策划,通过查阅资料,听取专家意见等途径探求课题方案设计的可行性与科学性,并在此基础上撰写研究方案。
2、确定课题研究成员
3、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就后进生现状进行全面调查。第二阶段:理论学习与研究阶段(2012年8月——2013年3月)
1、作好前期资料和数据收集与整理工作。明确课题实验任务、要求,目标、重点,在此基础上初步制订课题实验计划。
2、做好课题研究准备,确定研究对象,做好学生的前期测试及个案访谈,了解后进生学习现状,搜集、统计数据。第三阶段:深入研究阶段(2013年4月—2013年9月)
① 根据前期测试结果的启示,针对后进生学习的现状,分析成因,采取相应措施,通过各种方式,努力提高后进生学习的兴趣,培
养后进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变 “要我学”为“我要学”。
② 跟踪调查。
③ 做好后期测试,比较分析。
第四阶段:结题验收阶段(2013年9月——2013年12月)
对课题研究与实验成果进行校内验收。最后聘请专家结题验收。课题结题时由“后进学生档案”显示实验成果,以论文报告形式,请专家评审。
五、课题预期达到的效果
通过“对后进生转化”的实践研究,转变教师的育人观,转变家长对学生的教育观念。初步消除班级后进生的自卑心理,培养他们的耐挫能力,树立后进生的自信心,发挥他们的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后进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后进生的学习成绩。
六、成果表达形式
1、论文
2、案例
3、阶段性成果验收、展示
一、课题的提出
1、课题界定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把“后进生”定义为:进步比较慢,水平比较低。不仅仅指在学习方面,还包括:对学业的焦虑;自信心问题;人际沟通;精力分散、自卑心理、别人的理解看法等等问题。
初中学生在心理和生理方面都慢慢趋于成熟,家长对子女过高的期望,社会的多元化价值取向,也使得学生经常体验强烈的内心冲突和压力。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家长、教师和社会的共同关注。心理健康教育要始终贯穿一条主线:培养自信——勇于进取——不怕挫折——迎接挑战——争取成功。
2、研究的背景:
1、当前社会发展状况
随着社会变革,新的教育观念的出现,教育工作者们都在寻求一种解决后进生的方法,这些后进生不管在学校里还是家庭当中都表现为进步比较缓慢、水平比较低、性格比较孤僻,精力比较分散、沟通能力比较差等等。造成他们出现这样的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家庭的教育观、父母的日常言行、社会不良“细胞”的侵入、教育手段的软弱单一以及学生本身等因素,致使他们成为学校头痛、家长怜惜、社会憎恶的“另类”人。
2、传统教学状况
传统教学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一味的追求成绩,分数说明一切因而使一部分家长及学生有了“分数万岁,其它白费”的心理,忽视了其他方面的教育和能力的培养。而现在素质教育提倡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这必将给教育的改革带来革命性的冲击。
3、教育思想背景
进步教育运动强调教育除了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之外,还要重视学生的思维发展,并且必须提供学生自然成熟与发展的学习环境。这就为本课题的研究建立了活动的舞台。
2、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人本主义理论
人类给予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事实似乎就是其有方向性的那种倾向性,倾向于朝着完美,朝着各种潜能的方向发展。因此我们所倡导的以人为心的治疗就是使来访者自我调整、自我成长并逐步摆脱外力的控制前进。而且每个人都可以作出自己的决定,每个人都有着实现的倾向,若能有一个适宜的环境的话,一个人将有能力指导自己,调整自己的行为,控制自己的行动,从而达到良好的主观选择与适应。
鉴于以上思想,作为学校,要紧的是给他们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
自我实现的环境,心理辅导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给予学生良好的指导和帮助,比如交给学生自我调节心理的方法,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能积极参与的活动课程。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主动进行调节。
2)、素质教育理论
素质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即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培养能力、培养劳动观念、发展个性、办学形式和教学多样化。我们从中可以看到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即教学要适应学生每个年龄阶段发展的特点:让学生在经验中学习;在教学中要努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或中心;要充分尊重和重视个性差异;教学要多样化。
3、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研究目的;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都表现出不同的能力和水平。有的学生成绩好,但其实际生活沟通的能力差,成为“高分低能生”;有的表现出较好的品质,但却不擅长体育,成为“品优体弱生”;有的在音乐、美术等方面表现出特殊的才能,但学习成绩差,成为“低分特长生”;有的学生智商很高,很聪明,却管不住自己,导致成绩很差,我们称为“自律能力差群体”„„因此,后进生具有相对性,只有从德、智、体、美等方面来衡量和考察学生,我们才能科学地做出判断与评价。
研究的意义:因为它倾注了所有人们的大量心血,我们都明白,怎样转化后进生是一个难题,转化后进生的效果怎样更是一个难题,我们希望在不远的将来能够准确把握后进生工作的重点,寻找突破口,提高转化的效率;期待我的研究成果对本地区的教学能产生指导意义,对相邻地区的教学有借鉴意义。
4、实验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教育的科学性与针对性相结合;(2)、面向全体与关注个性差异相结合;(3)、尊重、理解与真诚同感相结合;(4)、预防、矫治与发展相结合;
(5)、教师的科学辅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6)、助人与自助相结合。
二、研究的目标及内容 研究目标:
(1)科研目标:特别加强基础德育建设,培养学生遵规守纪的自觉性,使绝大部分同学成为勤奋学习、热爱劳动、爱护公物、勤俭朴素、尊老爱幼、待人诚恳、讲究礼貌具有一定素质的文明人。(2)育人目标:有计划的做好学生系统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帮助学生树立高尚的思想品德,培养爱国主义思想
(3)工作目标:通过研究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树立远大的目标。主要内容 :分析后进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
班主任必须深入实际,逐个摸清情况,概括和分析不同类型的后进生的形成原因,根据不同的特点和薄弱环节,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从各方面为他们创造各种成功的机会,以改变这些后进生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退缩行为,诱导他们参与,并从中逐步发现自己的潜能,从而逐步发展自己,最终走向成功。我分析后进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身原因
1、遗传原因。遗传学的研究表明,父母智力低下,父母近亲结合,或其他原因,生下的子女就有可能存在严重的智力缺陷。学生体力衰弱,无法坚持正常学习,甚至连坚持听课,完成起码的作业都做不到。
2、早期教育不良。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成长有着很大影响。倘若家长愚昧或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子女就无法受到正确、完满的教育,也就得不到应有的发展。此外,小学阶段学生没有掌握规定的基础知识,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这些都会给中学阶段的学习带来困难。
3、适应能力差。转入或考入一所新学校,编入一个新班级,改变一位班主任或任课老师,更换一个座位,有的会由于心理“定势”及社会情感等因素而无法在短时间里适应,从而导致心理障碍、情绪波动,使学习效果大为降低。暂时的或者连续性的挫折也会使部分学生难以适应,学习积极性有所降低,自卑心理加强,内驱力减少。
(二)家庭原因
1、家庭学习环境恶劣。主要指有的家庭住房拥挤,各成员活动互相干扰;家里来客过于频繁,家庭周围环境嘈杂,等等,所有这些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和休息。
2、家庭情绪气氛和道德气氛不良。有些学生的家庭成员关系紧张、冷漠,经常吵架;家庭情绪气氛恶劣,家庭中有些成员品行不端,行为不轨,道德品质败坏,自私自利,家庭的道德气氛差等,这些往往给妻子女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3、家庭缺乏温暖。主要是有些学生因父母离异、再婚或亡故,从而失去家庭温暖,生活上无人问津,思想上无人教育,物质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精神屡遭折磨,心灵受到严重创伤,心灵平衡遭到破坏,不仅严重影响学习,还易使他们形成孤僻、多疑、自卑,不合群等病态心理,其中有些意志薄弱着碰上坏人施以物质和精神上的诱惑,容易上当受骗,走上歧途。
4、家庭教育不当。主要表现在三方面:(1)家长忽视、放弃或无力教育。有些双职工家庭,因常常加班加点或外出,无暇顾及子女;下班后家务过累,没有精力教育孩子。特别是个体户,经常忙于赚钱,很少关心子女在校内校外各方面情况;另一些家长,虽然有心把子女教育成人,却苦于自身素质低无力教育,特别是当孩子处于青春期时不知如何教育。(2)家长态度偏颇。如过分溺爱,使其子女霸道成性;放任不管型,使其子女放纵无羁;专制粗暴性,娇严失当。(3)家庭教育不协调也是产生后进生的重要原因。家庭主要成员的态度方法不一致,常会使孩子无所适从。(三)社会原因
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经济不断发展。同时,一些内容不健康的文艺作品,以录像、手抄本、图片、书籍、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等形式在社会上传播。这对涉世不深、好奇心强的学生来说,无疑会产生不良影响。
(四)学校的原因
人们往往把出现后进生的原因归咎于学生本身、学生家庭、社会。实际上,这是不合事实的。学校教育、教学的失当也是造成后进生(学习、品德)的主要原因之一。
1、教育者本身尚有不少薄弱环节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学校教育起着主导作用,但以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教师还没形成人人做思想工作的合理局面,各方面力量也不够协调,有的甚至还存在言教与身教相脱离的现象。例如:班主任队伍尚存在一些问题。学生思想教育骨干队伍是班主任,这支队伍的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受经济思潮的影响,不少教师不愿当班主任,缺乏责任心。另一方面,主要表现在:年轻班主任多,经历较短,班主任基本知识、基本训练和经验不足,相当部分工作方法陈旧,仍采用保姆型、专制型等工作方法,有部分班主任不胜任,这些都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再如:教师不能以身作则。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最具有效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这要求为师表者,必须时刻注意检点自己,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有些教师却不注意这个问题,诸如,如:有的教师要求学生书写工整,自己却满黑板“龙飞凤舞”;要求学生不迟到、不旷课,自己却时有迟到、旷课;要求学生勤奋劳动,自己却躲在一边歇着;要求学生开会遵守纪律,自己却站在会场边谈笑风生,等等。
这些不仅降低了学校的教育职能和教育效果,而且带来了负面影响,由此而出现后进生也就没什么奇怪了。
2、教育内容和方法存在不适应
思想教育内容单调无味,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很少引导学生去思考、比较、讨论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教育无的放矢缺乏针对性。教育方式方法缺乏适应性。因材施教原则要求教师必须根据不同的情况,施以不同的教育,而目前的一些教师,把各具特色的学生放在同一层次上,同一个内容、同种要求、同一种方法,一刀切,不适应当前形势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他们的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不能引起多数学生的兴趣。学校教育活动形式的单调,不少仍是过去常用的教育形式。
3、在教学方面存在不少矛盾
高负荷与低智商的矛盾。由于历史原因,我国教育欠账较多,教育结果不合理,升学教育、应试教育一直作为教育的主要导向。客观形势迫使许多学生想从大量练习中想办法摆脱学习负担过重的局面。长期的过重负担,导致一部分学生的神经系统过度疲劳,使潜在能力的发展受到抑制,以至于出现了一些学习后进生。
超编的班级集体与众多需个别辅导的学生个体的矛盾。在正常的班级编制下,一个学历合格的有经验的老师,通过教育、教学及与学生的多种接触,完全有可能针对学生学习、思想情况,予以恰当的指导。但不少学校由于校舍、设备或师资不足,一个教学班级超编至五、六十人,教师任课的节数又往往超过规定的节数。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只能艰难的应付备课、讲课、批改作业及班级的面上工作,无力去体察每个学生的思想及学习情况,更谈不上去逐一帮助,这样就使得一些需辅导又得不到辅导的学生成为后进生。
三、研究的策略和方法
研究策略:
大量的教育实践证明,只要教育、教学得法,没有一个学生可以被认为是不可救药的。教育的艺术就在于善于拨开学生眼前的迷雾,点燃学生心中希望之火,帮助学生体味到上进及学习取得成功时的欢乐,诱发学生的责任心和荣誉感。
(一)关心爱护,消除障碍
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我在工作中首先研究后进生的心理特点及形成原因,消除阻碍其进步的心理障碍。后进生同其他学生一样都有渴望得到家长、老师和同学的尊重与爱抚的心理需要。但由于学习成绩差,很难达到家长和老师的期望要求,因而经常受到指责和批评;或由于家长长期溺爱而形成骄横傲慢、唯我独尊,谁也惹不得的过度自尊心理,引起教师和同学的反感。这样长此以往,他们便渐渐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以消极的态度对待生活、学习和各种集体活动。用不正确的态度对待老师、家长和同学的善意批评教育和帮助,甚至以恶作剧戏弄师长,欺辱同学,破坏学校教学秩序。但也有不少后进生有一些好的心理因素,如处世机灵、反应敏捷、好动胆大、重感情等。但由于不心理不良成分较多,未受到有效的抑制,往往又会使这些好的心理因素得不到应有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心理障碍。
后进生的上述的不良心理,严重损害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导致各种思想隔阂和对立,而且是严重堵塞教育转化后进生一堵无形的“墙”。为此,班主任要关心和爱护后进生,这是最首要的前提条件。作为班主任,应主动关心爱护后进生,应处处给他体贴和温暖,去化解那颗冰冷的心。心灵的伤口需要心灵的温暖来医治。我们要像对待其他学生那样,尊重和维护后进生的人格,尊重他们的权利和义务、意愿和情感、要求和意见,要信任他们,关心他们,启发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鼓励他们告别过去,痛改前非,回到集体中来
与大家一起共同进步。对学习和生活充满信心和勇气,从而逐渐消除心理障碍,养成良好的个性心理,转变成为人们期待的好学生。
(二)深入了解,对症下药
要给病人治病,必须了解病的症结。要转化后进生,我们需要对他们进行深入了解,不仅了解家庭和社会影响;不仅了解生理原因,还要了解心理特征;不仅要掌握表面现象,还要掌握“庐山真面目”。例如:我班一个顽皮型后进生叫刘洋,学习不用心,成绩较差,但他们在其他方面却精力旺盛。机灵、敏捷、好奇、重感情、好动贪玩、耍小聪明应付老师、爱打抱不平、惹是生非、出风头、扰乱教学秩序等是他们突出的特点。我们教育的关键应是疏导、迁移的办法,促使他们把旺盛的精力、智力和情感用到学习上,用到位班集体做好事上。属于迟钝型的后进生,教给正确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补上拉下的功课,解除自卑感。对于学习成绩一般,思想较差的后进生,则要肯定他们的学习成绩,着重对他们加强思想教育,特别要注意研究和消除他们违纪违法的不良心态,联络各方面教育力量,提高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觉抵制精神污染的能力。当然,后进生的情况并不止以上几种,只要我们坚持因人制宜的原则,就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三)捕捉亮点,正面教育
坚持正面教育为主,表扬与批评结合,做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后进生不是一切都差,也有好的方面和“闪光点”等积极因素。但由于“光环效应”的作用,这些微小的“闪光点”常被大量的消极因素掩盖,往往比较微弱,有时一闪即逝,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像淘金工人那样,敏锐的发现他们身上有价值的矿藏。作为班主任要时时细心观察,哪怕仅仅是一些苗头,虽不稳定,但也要给与表扬,倍加爱护和扶植,促使发展成为稳定的积极因素。真诚的表扬激励,从而迸
发出改过自新、奋发向上的决心和力量。与此同时,班主任也要严格要求他们,诚恳而热情的指出他们的缺点,帮助他们克服,切不可一味迁就姑息。但是对后进生的批评一定要注意准确性和启发性,注意批评的语气、声调分寸和场合,注意启发学生自己认识问题,切忌感情冲动,言辞偏激,简单粗暴,随便扣帽子等不尊重学生的态度。
(四)方法正确,时机恰当
1、对待后进生只能循循善诱、因势利导、不能压服。后进生大都具有逆反心理和“抗救性”,如果对他们动辄训斥,往往压而不服。必须立足于疏导,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增强其内部情感体验,提高自我认识,促其自我反省、自我悔悟,实行自我控制,使其从内心深处认错,做到心悦诚服,乐意改正。
2、针对不同类型的后进生和他们所犯错误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如针对勤奋用功但学习不得法的后进生,可侧重学习方法的指导;针对有意破坏课堂纪律者,可以课上“暂置不理”,下课解决;针对自控能力差者,可用眼光扫视,给以暗示;针对感情易激动者,可以进行“冷处理”;针对因教育失误的学生,教师应主动向学生承认错误,然后循循善诱。总之,由于后进生的类型、特点、成因和所犯错误的性质、原因、情节各不相同,因而解决后进生问题的方法不可千篇一律,必须针对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3、给后进生提出的目标要适当。目标过高忽视循序渐进的原则,会使后进生感到高不可攀,望而生畏,产生恐惧心理;目标过低,又难以实现转化的目的。因此,教育目标一定要适度,根据可接受性和发展性原则,应该由易到难、由小到大、由少到多,使之作到“跳一跳能把桃子摘下来”,并且要力求结合各个下哈声的实际。
4、善于抓住教育契机,作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所谓教育契机,是指教育学生的最佳时机,此时教育学生最容易为学生接受,教育效果最佳。例如,进入新学校新班级的时候,后进生往往会在新环境中调整自己的欲望,这是转变后进生的大好时机。因此,班主任要提前做好后进生情况的调查,因人制宜,主动而自然的接近他们,从开学第一天起就热情地关怀、鼓励和帮助他们,促使其调整自己的欲望,变为争取进步的实际行动。又如某些后进生几经努力仍然改不掉全部缺点,而继续受到一些人的歧视和冷遇时,心灵会受到严重的创伤。如果这时班主任热情的关心和帮助他们,他们就会因感到受到安慰和鼓励而再次振作起来。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也会由此得到新契机。再如,某些后进生偶然得一次高分数或为集体、为他人做了一件好事后,会一时沉浸在欣慰之中,在参加了某次有意义的集体活动后,在听了一场英雄报告会后,他们会受到强烈震动,情绪激昂,这些情况都可能给教育带来契机,班主任只要抓住时机,因势利导,就一定能取得教育转化工作的最佳效果。
(五)善抓反复,确保转化
在教育后进生的过程中,会遇到他们经常发生动摇、反复的现象,这是符合认识规律和思想品德发展变化规律的。因为许多后进生致差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意志薄弱,不能持之以恒;有的是受外界资产阶级和封建思想影响较深,坏习气已成为一种顽症,要克服决不是一帆风顺的;个别后进生与社会上坏人有联系,受了他们的牵制,欲罢不能,欲进不成。因此,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不是一次教育或辅导就能奏效的,而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反复抓、抓反复。决不能因为他们出现动摇、反复,就放弃教育,更不能泼冷水,而应坚持不懈的工作,只有当他们思想认识和学习能力逐步提高、形成良
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才有可能抵制各种不良诱因的刺激,在学习上和思想上逐步提高。当然在转化过程中,学校还应主动与社会和家庭取得联系,争取他们的支持与配合,唯三者通力合作,后进生的抓化工作才能收以预期的效果。
总之,对待学习差的学生,只要班主任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分类指导,都是可以教育好的。
研究方法:
由于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为中后进学生,研究的内容为他们的心理行为,涉及的初中年级学生的特点较为特殊,个性各异,因而实施
1、走访调查法。采用问卷及走访这两种调查方法,对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行调查,对影响课堂教学的非智力因素进行调查,对实验班级的学生进行跟踪调查,为课题提供必要的数据和文字资料。
2、观察研究法。观察法是指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和辅助仪器,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进行系统考察,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教育领域某一现象及变化过程进行全面、细致和深入的观察,从而获得认识该事物的比较充实、比较客观的事实材料,确定其得以发展的条件。
3、行动研究法。在校内分学科进行选点试验,在实践中研究策略在研究中策划实践,并在教育实施中进行评价、调整和完善。、4、文献研究法。通过学习了解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现状及趋势,研究借鉴相关的实践经验,学习研究大量教育理论,从中汲取优秀的研究成果,汲取综合一些鲜活的理念与信息,增强理论研究上融会贯通的能力,提高对本课题相关问题的认识,促进课题研究的发展。
5、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是一种从整体上对一个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考察,以了解其详细状况及发展过程的方法。个案研究的主要价值在于从个案的详细描述与分析中,发现重要的变量,提供有用的概括和认识,以帮助形成假设。
6、经验总结法。对每个阶段都进行总结,用阶段性研究的经验为后面的研究提供指导,使课题的研究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等等。
四、研究的过程
(一)实验对象 8年级五班
(二)时间安排
1、准备阶段(2010年12月----2011年4月)① 学习相关理论,参与相关培训; ② 举行教师相关理论学习研讨会;
③ 进行广泛宣传,对初中各年级学生进行摸底调查,确定后进生名单,作为研究对象,并对这些学生进行观察访问,分析归纳后进生心理行为表现;
④ 制定个案研究措施,拟订相关计划。
2、实施阶段(2011年5月----2011年12月)
1)根据计划要求开展形式多样的相关活动,重点研究在校的初中后进学生的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和转化方法;
2)不断地进行阶段性总结,针对个案拿出具体转化的措施,并及时调整研究策略,进行转化工作;
3)有计划地将心理素质教育贯穿于各个学科、各种活动中,并组织教师进行家访,开办家长学校,家校合作,形成合力,大力营造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的氛围。
3、总结阶段(2012年1月----2012年12月)
① 汇总分析资料,探寻出转化初中后进学生心理行为的方法、策略;
② 撰写研究报告、论文,个案研究报告,叙事故事,转化案例等;
③ 邀请教育行政领导和有关教育专家对本研究成果进行成果鉴定,形成权威性鉴定结论,逐步推广研究成果。
五、保障条件预期结果
科研条件:
(1)现有的研究基础:国内外已经在这方面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有很多地方可以借鉴。对此课题的研究工作本人已经作了较为充分的思考及研究准备工作,并积累了一些后进生教育与管理这方面的经验资料。
(2)研究的外部条件:校领导高度重视,能够得到各级教科研部门的支持与协助,有一支能够开展该课题研究的教师队伍,我校校本培训中多次请指导老师进行专题讲座,并对课题研究进行指导,为本课题的展开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课题组成员结构:我校在德育工作中,特别是转化问题学生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课题组的成员都是有着非常丰富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掌握着初中后进生的第一手资料,有爱心,有工作热情,这也为本课题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可行性条件。(4)研究经费:进行该课题的研究需要一定的研究经费,学校为确保研究 研究成果:
1、研究报告
2、其它论文
3、音像资料
4、典型教案
5、教具学具(含课件)等
《有效转化七年级后进生的对策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建工师第三中学 田英
一、课题的提出
1、课题界定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把“后进生”定义为:进步比较慢,水平比较低。不仅仅指在学习方面,还包括:对学业的焦虑;自信心问题;人际沟通;精力分散、自卑心理、别人的理解看法等等问题。初中学生在心理和生理方面都慢慢趋于成熟,家长对子女过高的期望,社会的多元化价值取向,也使得学生经常体验强烈的内心冲突和压力。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家长、教师和社会的共同关注。心理健康教育要始终贯穿一条主线:培养自信——勇于进取——不怕挫折——迎接挑战——争取成功。
2、课题研究的背景
目前,我校生源复杂,学生内部出现了一些浮躁、厌学的现象,使得一部分学生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成了后进生,且有日益增大的趋势。大量事实表明,学生一旦沦为后进生,如果教师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其后果是十分严重的。七年级又是起始年级,因此,加强对“后进生”的研究,探索转化后进生的教育策略,以促进后进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是当前面临的最实际、最紧迫的问题,也是教学实践给教育理论提出的一个严峻课题。
3、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人本主义理论
人类给予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事实似乎就是其有方向性的那种倾向性,倾向于朝着完美,朝着各种潜能的方向发展。因此我们所倡导的以人为心的治疗就是使来访者自我调整、自我成长并逐步摆脱外力的控制前进。而且每个人都可以作出自己的决定,每个人都有着实现的倾向,若能有一个适宜的环境的话,一个人将有能力指导自己,调整自己的行为,控制自己的行动,从而达到良好的主观选择与适应。
鉴于以上思想,作为学校,要紧的是给他们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自我实现的环境,心理辅导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给予学生良好的指导和帮助,比如交给学生自我调节心理的方法,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能积极参与的活动课程。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主动进行调节。
2)、素质教育理论
素质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即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培养能力、培养劳动观念、发展个性、办学形式和教学多样化。我们从中可以看到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即教学要适应学生每个年龄阶段发展的特点:让学生在经验中学习;在教学中要努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教学
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或中心;要充分尊重和重视个性差异;教学要多样化。
4、课题研究的目的
七年级是初中阶段的的起始年级,是一个学生能否把握好初中三年及能否在未来得到持续良好发展的关键一年。我希望据我积累的一些教学经验及方法,通过自己的实践研究能对后进生的成因及转化出微薄之力。
5、课题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后进生转化工作是新时期素质教育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作为一名中学教育工作者,必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分析后进生成因探索转化后进生的方法策略,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6、国内外研究状况
在世界范围内,后进生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后进生是世界上每个普及义务教育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我国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后进生主要分学业不良和学习失能两大类,形成的个体原因主要是在生理与心理两方面。但是学业不良的原因有多种,如家庭、学校、社会等原因。作为一名班主任要认真分析后进生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转化。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一)、对现有后进生教育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1、关于后进生的心理状况
后进生的心理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自卑心理强。后进生往往感觉低人一等,进而自暴自弃。他们往往将精力转移到关注和谈论歌星、球星、与同学交往上,或发型、服饰等方面,来体现自我的存在,求得心理上的暂时平衡。二是戒备心理强。后进生对老师经常处于猜疑、怨恨状态,久而久之,就与老师之间形成了一道鸿沟,并且有意回避老师。三是逆反心理强。他们对老师的教育产生怀疑,对正确的管理教育产生抵触情绪,对班集体反应冷漠,与老师情感疏远,甚至产生对抗情绪和敌意。
2、后进生形成的主观和客观原因
七年级的学生刚刚由六年级升上来,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不够成熟,一些人在突出的应试教学的教育中败下阵来。也有些人虽然他们接受教学的能力并不弱,但是对于学习不感兴趣,怕苦畏难,缺乏远大理想和进取心,放任自流,形成了学习能力低下,行为习惯落后的后进生。
3、后进生形成的社会、家庭和学校原因
社会和家庭对学生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一些学生在耳
闻目睹了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后,沾染上了不良习气和不良行为,不思学习,贪图享乐,厌学逃学。也有一些学生由于家庭破裂,或家庭不良环境,或家庭经济等环境影响,造成心理扭曲,影响了身心和学业的发展。学校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对学生的影响作用也是不容小视的。
4、后进生形成的历史和现实原因
一些学生由于过去学习成绩较差,一直受到老师的批评,久而久之,对自己落后已经麻木了,早没了进取心和自信心,他们不敢与好学生相比,而是习惯于与差生相提并论,一旦在新环境中发现还有比自己差的,就心安理得,甚至自我满足,而一旦落入谷底,又自暴自弃。再加上有些家长对学生教育不够重视,对自己的孩子成才根本没有信心,只是打算读完三年初中,混个毕业文凭而已,更是使得这部分学生放任自流。
(二)、后进生教育的案例研究
将教育后进生的经验和理论与班级中后进生的实际相结合,采取有效的后进生教育转化策略,对后进生进行科学的引导教育,在实践和反思的基础上,学习案例写作的方法,研究和撰写后进生转化的案例。
(三)、后进生教育方法和理论的研究
在拥有大量案例的基础上,对案例进行分析归纳和提升,形成不同后进生教育转变的新方法和新理论。
(四)、关爱“后进生”活动方案的设计与评估研究。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1、进行文献研究
查阅学习现有教育后进生的经验和理论以及相关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文章。
2、观察法
对班级里的后进生进行多方面认真观察,并作好记录。
3、个案研究法
主要通过对学生个体的访谈、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情感、学习的因素,以探索后进生成因及其转化方法。
4、调查研究法
调查分析后进生的成因和类型,以全面和发展的眼光,对后进生进行系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按一定标准对后进生进行分类。
5、行动研究法
我将在教育后进生的行动中不断的进行反思和研究,写作教学案例、论文,并及时总结、归纳教育后进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四、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进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2年3月——2012年7月)
1、对课题进行全程总体分析与策划,通过查阅资料,听取专家意见等途径探求课题方案设计的可行性与科学性,并在此基础上撰写研究方案。
2、确定课题研究成员
3、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就后进生现状进行全面调查。第二阶段:理论学习与研究阶段(2012年8月——2013年3月)
1、作好前期资料和数据收集与整理工作。明确课题实验任务、要求,目标、重点,在此基础上初步制订课题实验计划。
2、做好课题研究准备,确定研究对象,做好学生的前期测试及个案访谈,了解后进生学习现状,搜集、统计数据。第三阶段:深入研究阶段(2013年4月—2013年9月)
① 根据前期测试结果的启示,针对后进生学习的现状,分析成因,采取相应措施,通过各种方式,努力提高后进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后进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变 “要我学”为“我要学”。
② 跟踪调查。
③ 做好后期测试,比较分析。
第四阶段:结题验收阶段(2013年9月——2013年12月)
对课题研究与实验成果进行校内验收。最后聘请专家结题验收。课题结题时由“后进学生档案”显示实验成果,以论文报告形式,请专家评审。
五、课题预期达到的效果
通过“对后进生转化”的实践研究,转变教师的育人观,转变家长对学生的教育观念。初步消除班级后进生的自卑心理,培养他们的耐挫能力,树立后进生的自信心,发挥他们的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后进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后进生的学习成绩。
六、成果表达形式
1、论文
2、案例
3、阶段性成果验收、展示
第二篇:创意法理论与后进生转化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创意法理论与后进生转化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创意法理论与后进生转化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研究 李庆超(执笔 李庆超 执笔)执笔
一、问题的提出: 问题的提出: 我校是一所处于城郊的农村中学,生源基础比较薄弱,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愿意进入高一级学校深造的学生不足六成。特别是进入初三以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学习完全失去了信心,出现了不少的后进生。如何调动后进 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后进生的有效转化,进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成为摆在每 一名教师面前的难题。2008 年暑假,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接触到了创意法理论。通过一段时间 的了解,让我们的眼前一亮,这就是实施新课程以来我们所一直苦苦寻觅的。“最 差即最优,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无‘优差’之分”,郭成志老师的创意法教 育理论体现了平等教育的本质内涵,将成为实现平等教育的有力武器。为了找到适合我校的转化后进生的做法,我们决定借助创意法理论来破解后 进生转化的难题,充实后进生转化理论,并在实践中推广创意法理念,让师生受 益,特研究本课题。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二、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理论依据:
(一)理论依据: 1.郭成志创意法教育理论。2.新课程标准中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教育教学新理念。3.国内外关于后进生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关于后进生矫治的理论和对策 有很多,广东、四川、安徽等地区研究机构的研究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国 外,霍姆林斯基的“矫治难教儿童”的理论和实践,赞克夫关于转化“后进生” 的理论和实践,美国的快速教学方案等。研究方法: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了解学生厌学并成为后进生的根源,找到合适 的转化策略。调查表要合理设计,目的明确,有具体的方案并对调查资料进行 系统化整理。2.查阅资料法。借鉴与课题相关的研究经 及成果,分类收集,对比分析,找到适合实际情况的做法。3.行动研究法。把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寻求 新的途径进行创意法理论与后进生转化的融合,要不断总结,找出方案中未涉及 而又与本课题相关的有价值的问题,作出相应的调整与修改,使课题研究内容逐 步完善,使研究成果更具有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4.比较研究法。将教师转化后进生的策略记录下来,进行对比,找到创意 法理论的优越性;将后进生取得的转变记录下来,对比分析,找出转变的原因,为各地进行后进生转化提供理论与实践基础。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1.课题组成
员学习创意法理论,找到转化后进生的有效措施,落实新课程 理念,使后进生得到不同程度的进步。2.从现实出发,查找学生成为后进生的根源,探索培优补差的经验和做法,优化后进生转化教育工作的方法和手段,把后进生转化教育工作的做法升华为一 套可行性、操作性强的理论体系。
3.挖掘学生的创意潜能,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社 会主义劳动者。预期的目标:
四、预期的目标:
1、通过研究活动,明确此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在他人已经取得的成功 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动态研究,补充填补有关理论。2.通过课题研究,落实新课程理念,让每一名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步,找到一些转化后进生的有效策略。3.通过课题研究,找到适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有效措施,完成相关论文,撰写研究报告,积累转化后进生的经验,为全校、全区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提 供理论与实践依据。4.通过研究活动,预计取得的研究成果:(1)完整有价值的研究报告;(2)成功的典型案例;(3)典型课例;(4)发表或获奖论文;(5)创意法理论推广研 究策略。课题研究任务分工:
五、课题研究任务分工: 李庆超:负责开题报告、结题报告、论文撰写工作,课题组织研究,分析撰 写论文、实验报告、研究报告,主管课题组工作。杨茂明、王玲:负责郭成志创意法教育体系相关理论研究。梁龙军、李煜、梁静、宋传刚:负责相关理论知识搜集,并寻找适合本校校 情的有效的教育形式。张兆宽:课题指导 全体课题组成员共同参与课题研究。进度安排:
六、进度安排: 1.2009 年 8 月—2009 年 11 月,学习创意法理念,调研学生落后的原因,申请课题立项,确定课题研究小组成员。2.2009 年 12 月—2010 年 6 月,针对搜集的资料和调查到的信息,研究策 略,设计研究方案,展开研究,利用创意法理念转化后进生,定期召开课题组成 员会议,对比分析,找到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做法,并完成相关研究论文及教育 案例,并对课题实施情况进行总结,要求所有成员写出阶段性总结存档。3.2010 年 7 月—2010 年 9 月,对课题举措实施过程中的经验、成果进行及 时总结,形成论文,完成研究报告,申请结题,并在本地区推广创意法理念。课题组织:
七、课题组织: 1.课题主办单位:我校属枣庄市市级规范化学校,教研气氛浓厚,具有较 .课题主办单位: 强的科研基础,本课题得到区教科所张兆宽所长的加盟指导,学校的大力支持,校长也参与其中,再加上课题组其他成员业务能力过硬,取得阶段性成果并顺
第三篇:后进生转化策略的研究课题报告
后进生转化策略的研究
学校:蒙阴镇中心小学姓名: 课
题
报
告
赵萍 王玲
一、课题的提出
1、素质教育的特点在于全体性,它要求一方面必须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应有的发展,另一方面必须使每个学生在社会所要求素质方面达到规定的合格标准。但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确实产生了一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如何做好这些学生的转化工作,既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需要。
2、在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过程中,“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而且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追求升学率、追求高分的现象仍十分严重。要做到两个“全面”(即面向全体学生,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是一项十分艰苦的长期的任务,新课程教育理念,要求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鉴于上述原因,“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应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3、“后进生”的提法过于笼统,是学习基础差,学习成绩差,还是学习态度差,学习方法差?是思想品德素质差,还是行为规范遵守纪律差?是个人性格,心理行为有偏差,还是智商偏弱?各种各样,不一而足,所以不能一言以蔽之:“后进生”,要具体分析。
4、另外,“后进生”类型的分法由于角度不同,依据不同,分析的结果也绝不一样。有的学生从学习成绩看是个“差生”,但从思想品德看说不定倒是个“优生”。再则,所谓“后进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他是必然要发生变化的,或则越变越差,或则由“差”变好。关键则是我们的工作能否打开他的心灵之门,激发起他成才的欲望,从而由“差”向好的方面转变。
二、课题的界定
从智力与学力的关系看,智力高者其学力并不一定高;智力较低者也有学力高的。许多被视为差生者,其智力未必低下。
“后进生”现象是教育教学中的一个客观存在。它一直困绕着老师和家长。尽管大家采取了一些对策、方法、总是收效胜微。一般来说,“后进生”是由于两种心理系统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一是心理的动力系统,包括学习动机、兴趣、意志力、习惯等;二是认知系统,包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认知的能力和方法。而“后进生”都有以下一些心理矛盾:要求爱抚与得不到温暖的矛盾,渴望理解尊重与遭受误会歧视的矛盾,争强好胜与自卑的矛盾,要求上进与意志薄弱的矛盾,因此“后进生”不是绝对的,是可以通过努力转变的。我们只要认真分析研究“后进生”这种心理特征和形成原因,就可以对症下药,转化“后进生”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三、研究的目标
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达到以下目标
1、中学教育应是基础性十分显著的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体现了“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根本精 3 神,而抓“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正是落实贯彻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最根本的任务。
2、通过实验,有效的转变全体教师的教育观、人才观、知识观,提高教师转差的基本技能。
3、通过研究,切实提高后进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学习习惯,确实提高自身的素质。
4、通过研究,学会分析后今生的成因,结合实际情况,并找到解决。
5、从社会、学校、家庭全面较差的角度,强化、优化转差过程,探索转差的有效途径和有效对策。
四、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及理论依据
(一)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术、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做人,教会求知,教会办事,教会健体,教会审美,教会创造;学生则要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办事,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创造。但由于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后进生相对较多。这些学生往往在思想品德,求知能力方面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素质教育理论。以认为本,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使 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2、因材施教理论。对于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育。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后进生的成因及后进生的心理分析,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自身因素四个方面来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导致学生学习困难的各种因素,从而找到具体的方法,以提升学生的素质。
2、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因材施教,转变后进生,研究课堂教学中的转化措施。根据对以上四方面因素的研究,找到具体的方法,研究如何改进后进生。
3、通过研究,找出一套可行的分析方法,并应用与实际工作中。
六、课题研究的范围和对象
范围:学校里中、高年级中的后进生及部分教师。对象:本人所任教的班级里的后进生
七、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试图以研究—尝试—反思—提升为研究模式,力图在尝试中研究,在尝试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
1、资料(数据)分析法。
2、谈话法。
3、案例研究法。
八、课题研究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
2、创造性原则
3、发展性原则
九、课题研究的策略与措施
(一)后进生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1、自卑感强。
2、逆反心理较强
(二)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才能的基础在于深信有可能成功地教育每个儿童,我不相信有不可救药的儿童、少年或男女青年。”事实上,后进生也有其长处和闪光点,所以,我们应该也能够做好每一个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1、动之以情,消除戒备心理
2、尊重信任,唤起自尊心
3、晓之以理,增强后进生分辨是非的能力
4、创设情境,锻炼后进生的意志
5、持之以恒,反复教育,巩固后进生良好行为习惯
十、课题研究步骤
(一)资料搜集与学习阶段:(2008年11月—2009年1月)
(二)实施阶段:(2009年1月—2010年7月)
1、确定实验对象,以本人任教班级内的后进生为研究对象,开展课题研究,找到后今生的落后原因,展开深入了解,做好记录,制定并随时调整实施计划。
2、通过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来,配合老师的计划与转化工作。
3、课题组成员通过对资料的学习,研究适合自己实际的策略,针对存在的问题,研究方案,实施研究。
(三)总结阶段:(2010年7月—2010年11月)
整理资料,完成研究的课题报告,教学论文等。确定后阶段进一步研究的内容,申报新的研究课题。
十一、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针对研究过程和结果,作出总结。
2、整理资料,完成研究的课题报告。
第四篇:小学“后进生”生成原因及转化对策研究开题报告-后进生转化
小学“后进生”生成原因及转化对策研究开题报告
一、选题缘由
“后进生”的话题,是每一所学校、每个班主任都必须面对的话题。如果每所学校、每位教师真正是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的话,如果每所学校有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办学理念的话,“后进生”转化工作无疑是必须俯下身子要做好的事情。转化“后进生”这一课题在国内外研究都开展得比较充分、系统。尤其是对“后进生”的界定、类型、特点、形成的原因,“后进生”转化的理论和对策都有较为详细的论述。从卷面情况来看:其
一、书写不认真;其
二、学生就基础知识都不懂。所以我们学校的“后进生”问题很大,而且转入学生逐渐增多,不得不成为我们重视的问题。
“后进生”形成原因初步分析如下:
1、社会原因: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学生源于农村小学,知识基础较差。
2、家庭原因:农村学生的家长素质普遍要比城区的低,教不得法;有的对子女娇生惯养,包庇纵容,放任不管;有的则粗暴无知,动不动就施加打骂,家庭缺乏温暖。致使这些学生在学习和行为上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3、学校教育原因:学校为了升学,因此就要对学生成绩进行不断的排序、分类,致使一些学生丧失了信心;以前的农村小学由于受到客观因素的制约,无论是在办学条件、办学水平、老师的管理方法还是办学意识等方面,与城里的学校相比均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孩子不适应新的环境;再加上转来的部分学生跟原学校时对其采取的教育措施不当,导致其自暴自弃。
4、教师原因:老师之间缺乏很好的交流。
5、学生自身的原因:学生自身没有端正好学习态度,没有培养起吃苦的精神,还有学生思想上理解的偏差和误区,对学校的教育和家长的循循善诱的教导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对立情绪,不愿接受教师和家长的正面引导,没有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习惯。要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将借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更新教育观念,突破常规的教育教学策略,探索、实验、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所以,决定开展关于小学“后进生”生成原因及转化对策研究。
二、研究背景。
在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过程中,“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而且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追求升学率、追求高分的现象仍十分严重。要做到两个“全面”(即面向全体学生,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是一项十分艰苦的长期的任务,新课程教育理念,要求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鉴于上述原因,“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应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也是班主任教育工作的重点。
三、研究目的。
(1)小学教育应是基础性十分显着的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体现了“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根本精神,而抓“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正是落实贯彻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最根本的任务。
(2)通过实验,有效的转变全体教师的教育观、人才观、知识观,提高班主任转差的基本技能。
(3)从社会、学校、家庭全面较差的角度,强化、优化转差过程,探索转差的有效途径和有效对策。
四、研究的意义:
素质教育的特点在于全体性,它要求一方面必须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应有的发展,另一方面必须使每个学生在社会所要求素质方面达到规定的合格标准。但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确实产生了一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如何做好这些学生的转化工作,既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需要。
五、研究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是以班主任关心关注全体学生为指导思想,研究,转化小学中出现的后进生,从多元角度剖析后进生,寻找转化策略促使每个学生把优点亮出来,把缺点收起来,要完成本次研究目标,首先要研究一下具体问题。
1.研究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后进生形成的个体原因;后进生形成的家庭原因;后进生形成的学校原因;后进生形成的教育原因,后进生形成的社会原因。具体措施是后进生的实际情况,了解后进生的家庭背景,了解后进生受教育和受学习的情况,班主任建立家校联系卡,及时了解及时反馈。
2.研究后进生转化的有效策略:培养后劲生的自信心;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后进生;班主任对后进生多宽容,少责备,家庭的配合是转化后进生的外部条件。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1、进行文献研究
查阅学习现有教育后进生的经验和理论以及相关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文章。
2、观察法
对三年级班级里的后进生进行多方面认真观察,并作好记录。
3、个案研究法
主要通过对学生个体的访谈、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情感、学习的因素,以探索后进生成因及其转化方法。
4、调查研究法
调查分析后进生的成因和类型,以全面和发展的眼光,对后进生进行系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按一定标准对后进生进行分类。
5、行动研究法
我将在教育后进生的行动中不断的进行反思和研究,写作教学案例、论文,并及时总结、归纳教育后进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进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对课题进行全程总体分析与策划,通过查阅资料,听取专家意见等途径探求课题方案设计的可行性与科学性,并在此基础上撰写研究方案。
2、确定课题研究成员
3、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就后进生现状进行全面调查。
第二阶段:理论学习与研究阶段
1、作好前期资料和数据收集与整理工作。明确课题实验任务、要求,目标、重点,在此基础上初步制订课题实验计划。
2、做好课题研究准备,确定研究对象,做好学生的前期测试及个案访谈,了解后进生学习现状,搜集、统计数据。
第三阶段:深入研究阶段
①根据前期测试结果的启示,针对后进生学习的现状,分析成因,采取相应措施,通过各种方式,努力提高后进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后进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②跟踪调查。
③做好后期测试,比较分析。
第四阶段:结题验收阶段
对课题研究与实验成果进行校内验收。最后聘请专家结题验收。课题结题时由“后进学生档案”显示实验成果,以论文报告形式,请专家评审。
八、课题预期达到的效果
通过“对后进生转化”的实践研究,转变教师的育人观,转变班主任的育人观,转变家长对学生的教育观念。初步消除班级后进生的自卑心理,培养他们的耐挫能力,树立后进生的自信心,发挥他们的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后进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后进生的学习成绩。
九、成果表达形式
1、撰写论文
2、案例
第五篇:后进生转化的研究课题方案
关于《后进生转化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背景:
“后进生”的话题,是每一所学校、每个教师都必须面对的话题。如果每所学校、每位教师真正是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的话,如果每所学校有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办学理念的话,“后进生”转化工作无疑是必须俯下身子要做好的事情。
我们从高三每次月考的成绩来看,平均分都很低,从卷面情况来看:其
一、书写不认真;其
二、学生连基础知识都不懂。所以我们学校的“后进生”问题很大,不得不成为我们重视的问题。
“后进生”形成原因初步分析如下:
1、社会原因:我校是一所县办高中,虽然说是县城最好的高中,但实质生源并不是很好,每年都会出现优等生流失的现象.再加上近几年的指标生,就更加造就了我校学生知识基础参差不齐。
2、家庭原因:农村学生的家长素质普遍要比城区的低,教不得法;有的对子女娇生惯养,包庇纵容,放任不管;有的则粗暴无知,动不动就施加打骂,家庭缺乏温暖。致使这些学生在学习和行为上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3、学校教育原因:学校为了升学,因此就要对学生成绩进行不断的排序、分类,致使一些学生丧失了信心;以前的农村初中由于受到客观因素的制约,无论是在办学条件、办学水平、老师的管理方法还是办学意识等方面,与城里的学校相比均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孩子不适应新的环境;再加上高中课程较多也较难,学生一时难以适应,就会出现自暴自弃的现象.4、教师原因:我校教师与学生缺乏很好的沟通与交流.5、学生自身的原因:学生自身没有端正好学习态度,没有打起吃苦的精神,还有学生思想上理解的偏差和误区,对学校的教育和家 1 长的循循善诱的教导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对立情绪,不愿接受教师和家长的正面引导,没有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习惯。
要改变这一现状,我们要更新教育观念,突破常规的教育教学策略,要探索、创新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所以,我决定开展关于“后进生”形成原因及转化对策研究。
二、课题的界定
所谓后进生一般是指那些思想道德和学习成绩都有比较严重的缺点,表现比较落后的学生。
三、研究的内容
一、学生自身因素
比如学生学习习惯不好,意志薄弱,自制力差,学习兴趣低,注意力分散,心理素质不好,情绪不稳定等等情况,学习目标不明确或无学习目标,缺乏必要的是非观,缺少吃苦精神。
二、家庭因素
社会上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已把家庭因素看作是后进生形成的重要因素。那么,在学生的家庭里究竟有哪些因素导致后进生的产生呢?
1、有的家长过分溺爱放纵孩子,对孩子学习放任自流、不管不问、漠不关心,养成了孩子自私、独断专横的性格,一旦想法得不到实现,便任性胡闹,导致学习下降。
2、同时也有的家长对孩子提出过高的不符合实际的要求,当孩子考试达不到他们的目标时,就严加训斥,导致孩子厌学。
3、有的家长不重视对孩子的早期和现阶段的教育,凭自己有关系、有门路、有票子等为孩子将来工作夸下海口,导致学生学习失去目标,没有了学习的动力,学生会认为学不学都一样,将来都会有工作,学生成绩直线下降。
4、不良的家庭文化环境,家长生活情趣低下,只顾自己享乐等等,这些家长的做法,都会对孩子成长产生消极的影响。
5、有的家庭不和睦,甚至父母离婚,都会让孩子在家中体会不到家庭的温暖,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使他们对学习和追求上进失去了勇气和信心。
6、不恰当的家庭教育方法,对孩子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以打代教等,都有可能导致孩子产生极大的抵触心理,以不学习来报复家长。
7、家庭经济的贫困,也有可能导致孩子成绩下降。贫困对未成年学生造成的直接后果是营养不良和疾病。营养不足将导致大脑发育不健全或体弱,增加了其患病的可能性。
三、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也成为后进生产生的重要因素。
1、社会上一些消极思想及不良文化的影响。
2、学校周边环境状况的不好,如“网吧”、“游戏厅”的存在。
3、“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导致新的“读书无用论”。
4、部分社会青年的教唆、胁持等。
四、学校因素
1、优等生成了老师们的宠儿,倍受老师喜欢,而后进生则多受到冷落,关心不够,后进生较少得到老师的关爱、赏识。
2、老师缺少对后进生学习方法、心理等其他方面的合理指导。
3、有的老师教学方法呆板,教学手段简单、守旧,使学生感到学习枯燥无味,对学习缺乏兴趣。
4、个别老师的教育方法不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四、研究对象
根据月考成绩,确定高三年级的部分“后进生”为研究对象(由于“后进生群”的动态变化,研究对象也会随之变化)。
五、研究方法
1、用调查、观察、经验总结为研究起点探索“后进生”的类型及形成原因,“后进生”类型研究包括:单学科 “后进生”研究、“知识基础差型”后进生研究、“学习习惯差型”后进生研究、“学习能力差型”后进生研究等;“后进生”成因研究包括:社会原因研究、家庭原因研究、学校教育原因研究、学生自身原因研究。
六、研究步骤
1、研究准备阶段:建立方案,准备材料,明确人员分工,完成课题研究的各项准备工作。
2、研究实施阶段:进一步进行理论学习,组织实施方案,进行教学实验和研究,阶段性经验总结。
3、总结评估阶段:总结经验,形成成果,撰写总结报告,申请结题。
七、预期成果
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希望能帮助一部分学生提高学习成绩.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