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乡镇小城镇建设绿化工程汇报材料
XX镇小城镇改貌绿化提升工作
情 况 汇 报
各位领导:
2015年3月以来,我镇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积极开展城镇改貌工作,扎实推进全镇绿化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绿化提升工作整体规划及方案
按照规划设计方案,我镇在XX路两侧实施快、慢车道分离,两车道中间建设宽1.5米的绿化带,以法桐、国槐为主,辅以花灌木、小龙柏等树种;运河路两侧以大叶女贞为主,辅以花灌木;海河路以木槿为主。设计总投资200万元,共栽植各种乔木、花木50000余株,绿化提升工程实施完后,我镇将成为绿意簇拥、鲜花环抱的美丽乡镇。
二、当前进展情况
我镇XX路两侧2700米已栽植法桐950株,国槐390株;运河路两侧1100米栽植大叶女贞620株;海河路两侧500米栽植木槿380株;健康路两侧600米栽植木槿190株,栽植碧桃190株,总计投资54.29万元。
三、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因我镇快、慢车道还未实现分离,市政管网建设未实施,为不影响街边商户正常出行,绿化带暂时无法完全形成,待道路及管网建设完成后,可完善绿化带的铺设。
四、工作意见和建议
目前我镇市政管网及路面改造工程即将进入招标,5月初工程将开始施工,各种电力通讯线路的线杆阻碍工程正常实施,线路入地工程需要市、区领导协调电力、通讯等有关部门积极配合,望领导给予帮扶。
今后,我镇将在市区两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正确领导和精心指导下,严格按照规划编制的方案,稳步开展施工,并加强质量安全管理。我镇党委、政府有信心也有决心克服各种困难,确保5月底前完成各项改貌任务。
第二篇:镇小城镇建设“两个100”工程汇报材料
**镇小城镇建设“两个100”工程
汇 报 材 料
今年以来,我镇以融城建镇为方针,以规划先行为原则,以加大投入为关键,以建管并重为措施,充分挖掘内力,不断吸引外力,全镇上下,形成合力,全面推进小城镇建设工作。现就今年的城镇建设“两个100” 工程工作汇报如下:
一、工作安排情况
我镇坚持把小城镇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作为重要战略任务来抓。一是完善了领导机制。镇领导高度重视小城镇建设及“四个一”工程,成立了由镇长为组长,分管副镇长为副组长,规划、土地、城管、驻地村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协调、研究和解决小城镇建设中的重大问题,跟踪督查小城镇建设和“四个一”工程项目的实施。二是实行目标责任制。将小城镇建设目标责任分解至各相关部门,落实责任人,严格考核,并把相关任务列入村干部年终考核,从而使各项任务都落到实处,形成了从上到下的小城镇建设管理网络及以齐抓共管的良好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
二、工作进展情况
1、集中居住区建设。计划在我镇光荣院、兽医站两地进行地块开发建设,涉及土地总计75亩。目前,群众工作已基本做通,评估工作已经结束,近日将出评估报告,土地
测绘工作已进行实地测绘,下一步即可进入招投标阶段,预计5月底6月初一期工程可动工建设。
2、街道集中整治。镇区主要街道的下水道生态砖、路牙石、门头店招已开始清理,建设局专家已现场勘查完毕,并设计图纸,近日将优选施工队伍,确保施工质量。4月可动工建设,预计6月初完工。绿化已到位,增植女贞300余棵。
3、基础设施建设。下一阶段我镇将聘请相关专家对垃圾中转站、水冲式公厕进行规划、设计建设。
三、存在问题
1、上级的扶持资金有限,给小城镇建设及“四个一”工程顺利推进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压力和问题。
2、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配套工程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
3、小城镇管理力度还需加大。
四、工作打算
1、严格执行城镇建设总体规划,明确城镇性能与职能,建立良好的城镇形态。
2、强化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设施规划建设,合理安排各项设施的规划与布局,提高生产和生活水平。
3、进一步改善城镇生活居住环境。加强管理,全面推行落实环境卫生治理目标责任制,提高居民卫生意识。
4、结合今年的经济发展和建设需要,进一步做好新农村规划建设,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第三篇:小城镇建设汇报材料
竹林关镇小城镇建设及陕南移民搬迁工作
汇报材料
竹林关镇党委、政府
(2011年8月4日)
各位领导:
现将我镇竹林关小城镇建设和江北新区建设情况向各位做以汇报。
一、简要汇报我镇半年来小城镇建设情况
今年年初,我镇确定了把“小城镇建设”和“商贸旅游”作为我镇今后工作的两大主题。我们具体做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街道绿化亮化美化工程。今年3月中旬我们从周至购回300多棵常绿风景大树,成活率达到了98%以上。4月份成立了环卫所,招聘了20名环卫工人,购臵了垃圾车,修建了垃圾填埋厂,为环卫人员配备了环卫服装,提高了环卫工人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实现了12小时全天保洁。5月份又对丹水街、中心街部分破损路面进行了修补,山郭路、中心街购臵安装了别致新颖的路灯,安装了分类垃圾箱,每天晚上八点到十点之间开放,做到了卫生天天扫,路灯夜夜亮。
二是桃花谷水保科技生态示范园区建设环境保障和主干道拆迁工程。我们积极配合县水保局做好桃花谷水保科技生态示范园区建设的环境保障工作。桃花谷主干道拆迁利用一个月时间共拆迁23户,为下一阶段干道路硬化奠定了基础。同时对桃花谷中25户房屋进行了徽派模式的升级改造,竹 1
林关人家农家乐即将进入试运营阶段。
三是江滨公园建设。目前公园建设已进入扫尾阶段,共栽植竹子26000多株,配套修建小型停车场、休闲健身公园、以及管理房屋一座。
四是新农村建设。我们将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标准大大高于新农村建设,共硬化路面4900米,铺设下水3000多米,房屋涂白185户21100平方米,修建清洁厕所120座,修建便民桥10座。
二、江北新区建设和小城镇建设近期工程计划
我镇小城镇建设和江北新区建设总体思路是“一江两岸”(两岸指江北新区和竹林关老街区),拉大城镇框架,三年内将竹林关城镇人口聚集到25000人以上。
(一)关于江北新区建设:
1.共规划面积97公顷,安臵占地33公顷,共安臵1200户6000人。其中一期移民安臵点征地款、青苗补偿款608万(100亩×6万=600万、青苗补偿100亩×800元=8万)。
2.安臵点垫方(均高2米,100×666.6×2=13.2万立方米)、街道硬化及排水管道(直径1米水泥管,主干道及3条街道4×348=1392米)铺设。
3.供水管道。张塬水厂至安臵点2000米,4条街道1392米,合计3392米。
4.电力杆线架设问题。
5.河边竹园绿化,河堤15米泄洪区绿化和4条街道绿化问题,以及路灯安装。
6.陕南移民实施方案规定60、80、100平方米分别由户负担1万、2.5万、4万元,剩余建房资金需要解决。
7.安臵点西侧水河沟全长1300米,需解决安臵点防洪问题。
8.去年修建银华河堤时,预留缺口供修大桥及引线,现在预留的4处缺口需补修;并且在补修时需要埋设2处排水口解决安臵点以后的排水。
(二)关于老城区建设:
1.中心广场建设。为了提升城镇品位,完善城镇功能,需修建中心广场占地(18亩),需要尽快完成土地报批手续,急需项目资金支持;
2.江滨公园建设。共需资金90万元,后续工程需修建管理房210平方,设计一楼办公,二楼作为城建工作人员宿舍,目前已自筹30万,尚有60万元资金缺口;
3.康乐街,老街道急需安装路灯和绿化苗木,老街区原 来的下水因水灾全部堵塞不能使用,需要资金120万元。
4.王塬子步行街建设。改造徽派模式房屋42户,新修跨 河桥一座,建设仿古街道230米。
5.前半年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均为垫资建设,请求拨付绿化亮化美好补贴资金50万元。
我镇小城镇建设和移民工程建设任重道远,我们决心不辜负各级领导的重托,高起点、大手笔、高质量打造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竹林关,把竹林关建设成名副其实的丹凤第二中心城镇。
第四篇:小城镇建设汇报材料
泉交河镇小城镇建设汇报材料
一、泉交河镇的基本情况
泉交河镇位于益阳市赫山区东南22公里处的新河南岸,三面环水,交通便利,是赫山区较大的乡镇之一,总面积101平方公里,总人口4.9万人,辖22个行政村,1个社区,规模企业3个,民营企业70余家。其中镇建成区面积1.1平方公里,镇区人口近5千人,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镇。
二、近年来取得的成绩及所做的工作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统一部署下,我镇狠抓小城镇建设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制定和完善了城镇与村庄规划。
城镇要发展,规划是龙头,我镇在2005年至2020年的总体规划修编的基础上,今年镇财政又投入8万多元,完成了第三轮规划修编工作,完善了我镇城镇体系规划和村庄布局规划,为城镇和村庄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我镇在长常高速公路出口,镇龙泉村境内新规划了一个高标准的万利工业小区,大力招商引资,发展镇域经济。
2、狠抓了镇区环境卫生管理
去年初,我们在镇郊区黄茅岭村地段征地修建了一个高标准 1
垃圾消纳场,从源头上彻底解决了镇区垃圾的存放消纳问题,并在镇区人口相对集中地段新建垃圾池近20个,新聘请了两名有垃圾拖运工具的保洁工作人员,加强了原有清扫工作人员的责任,确保了镇各街道的全天性整洁和镇区垃圾的日扫日清。同时,我们在镇区又开展了治理环境卫生的大力宣传,在主街道两侧每隔50米设臵了统一的垃圾桶,与各门店签订了“门前三包”责任状,通过这一系列努力,彻底改变了过去镇区垃圾满天飞、乱倒乱弃现象,使镇区的环境卫生面貌大为改观,人居环境得到有力改善。
3、大力整治了镇容镇貌
今年,镇党委、政府拿出了前所未有的信心和决心,组建了坚强的领导和工作队伍,制订了详细的工作方案,组织全镇干部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镇容镇貌集中整治活动,共拆除违章建筑、棚亭20余起,收到良好效果。同时,我们又在镇区居民中聘请了三名工作大胆、能力较强的城管队员,成立了泉交河镇城管监察大队,全力整治镇容镇貌,巩固集中整治效果。并组织全镇干职工开展了“百人治脏”活动,即每月的第二个星期的星期二为全镇“百人治脏日”。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我镇的镇容镇貌得到了根本的改变,同时也得到了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4、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近年来,在镇财政相当困难的情况下,我镇投入资金近40
万元,搞好了镇区路灯建设;投入60多万元的镇汽车站也于去年下半年竣工营业,这一制约镇区秩序的瓶颈得到了彻底解决;投入近25万元的三八桥至双泉桥路段也于去年年底硬化,进入泉交河镇的坑洼路段已成为了历史;环境卫生方面也相继投入十多万元,建好了垃圾消纳场,新建垃圾池近20个,主街配备了统一的垃圾桶;镇市场前坪建设投入资金8万多元,进行了彻底的硬化,并以广场形式搞好了绿化建设。投入资金5万余元,疏通老街下水道千余米,并四方筹措资金8万多元,对镇上的背街小巷进行了硬化建设。
三、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加大了镇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但由于泉交河镇为千年古镇,加上镇财力有限,基础设施方面仍然相当薄弱,如镇区下水道堵塞严重、老街路面破烂不堪、镇上四个公共厕所面临倒塌、污水处理等,这些方面的建设迫在眉睫,亟需投入大量资金。
四、建议意见
建议将小城镇建设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的日常议事工作中,加强对小城镇建设工作的领导;
建议上级加大对小城镇建设的投入力度;
建议上级主管部门加大对违法、违章建筑的查处力度,加强对乡镇城建工作的领导与支持;
建议上级出台对城镇镇容镇貌治理、环境卫生管理相关的政策与实施细则。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1、继续完善镇区规划
镇区建设严格遵照城镇整体规划要求,坚决杜绝乱搭乱建现象,并引进有战略眼光的老板投资,大力发展万利工业园区,促进镇域经济的发展。
2、继续加强镇区基础设施建设
今后,我镇将加大投入完善下水道、路灯、公厕、卫生设施等配套建设,为实现镇区全面“硬化、绿化、净化、亮化”的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3、维护正常的卫生和交通秩序
今年,我们成了镇城管监察大队,加大对镇区环境的管理力度,一是加大对镇区居民商户的卫生管理,做好经常性的卫生打扫工作;二是加强镇区车辆管理秩序,所有车辆必须进站候客,全面改变镇区“脏、乱、差”现象,切实改变镇区面貌。
泉交河镇村镇建设站
2010年5月18日
第五篇:小城镇建设汇报材料
小城镇建设汇报材料
迪沟镇位于安徽省西北部的阜阳市颍上县,北靠西肥河,南临济河,与淮南凤台以及亳州利辛两县接壤,国土面积58.8平方公里,耕地5.1万亩,辖7个村委会、2个社居委,居民4.4万人。2012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GDp)3.28亿元,财政总收入2300万元。
多年来,迪沟镇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立足于皖北生态湿地的发展定位,大力推进产业聚集和城镇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到2011年,城镇人口达2.53万人,占镇域总人口比重超过60%;镇区面积4.5平方公里,建筑面积近80万平方米,城区街道16条,总长18公里;不仅建有农贸、服装、鞋类三大专业市场,还建立了高标准的大、高、中、小学校和幼儿园,特别是安徽旅游职业学院落户于我镇,填补了迪沟镇、颍上县、阜阳市乃至整个皖北地区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空白。作为支持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和重要支撑,迪沟的小城镇建设,业已成为全县二、三产业发展中心、产品加工和集散中心以及务工经商农民集聚中心。先后荣获“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全国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国家园林城镇”、“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村镇”、“全省最佳旅游乡镇”、“全省造林绿化先进集体”、“全省扩权强镇示范镇”、“全省优秀基层党委”、“全省中心建制镇”等一系列称号。辖区内迪沟生态旅游风景区2005年被命名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07年以煤矿塌陷区为主的湿地,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迪沟国家湿地公园”。
一、迪沟镇小城镇建设的基本特点。
总体来说,迪沟的小城镇建设主要呈现以下四个特点:一是规划编制较早。早在1999年,我镇就已经编制完成了《迪沟镇城镇发展规划》,为小城镇发展建设奠定了规划基础。二是基础设施较好。我镇不仅水泥路、供电、供水、排水、移动通讯、程控电话、有线电视、公交车等应有尽有,还实现了广播、电视、柏油路、电话、供电、移动通信的村村通。三是聚集功能较强。随着谢桥煤矿采煤塌陷搬迁安置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迪沟小城镇的聚集功能进一步增强,对周边50公里范围内地区也起到一定的带动辐射作用。四是发展潜力较大。我镇处于淮河流域,传统农业和水产养殖较为发达。同时,镇区内还拥有4A级旅游景区和迪沟国家湿地公园,旅游业成为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新亮点。
二、迪沟镇小城镇建设发展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
一是规划标准有待提高。以我镇的经济发展和目前小城镇的辐射能力来分析,城镇的各区域功能规划不够科学,各市场的布局不够完善,没有发挥出应有的辐射能力,不能适应小城镇长远发展的实际需要。
二是配套措施有待完善。配套政策不到位,融资渠道不畅,严重制约了我镇的发展建设。近年来,国家虽然把小城镇建设摆上了重要位置,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国家支持小城镇建设的政策一直落实不到位。我镇是“全国第二批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镇”、“全省扩权强镇示范镇”,但相应的配套政策一直没有到位,来自财政体制、户口制度、土地政策等多方面的制约和影响,使小城镇建设发展常陷于尴尬之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加快小城镇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是项目资金有待支持。由于受地方财政和区域经济影响,资金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镇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瓶颈问题。小城镇建设和城市建设一样,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现行的财政体制不但决定了镇本级财政没有资金直接投入,且因经济不独立,借贷投资也不可能,国家项目资金争取也相当困难,客商不可能直接投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小城镇的进一步发展。
三、迪沟镇小城镇建设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第一,牢固树立前瞻性、特色化的长效发展理念。制定一个好的规划是搞好小城镇建设的重要前提,也是实施小城镇建设和管理的依据,是城镇建设之“法”。一是在编制规划上,要突出建筑品位、生态品位、文化品位、地域品位,做到改造与新建相结合,建设与发展相结合,近期目标与长远规划相结合。我们将根据迪沟小城镇建设的总体思路和整体布局,重新修编和调整镇域规划体系,使其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二是在规划发展上,要充分考虑我镇的自身特色,按照控制数量、扩大规模、提高质量的总体原则,保证小城镇建设的品位和质量。三是在具体实施上,应遵循重点建设、长效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典型的引带示范作用。建设资金实行统一调配、集中使用、重点建设,形成由中心向周边辐射的发展建设态势。四是要建立一套完整、科学、有操作性的政策、法规保障机制,并通过一定的法定程序确定下来,以保证它的法律效力。
第二,高标准地做好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完美结合。基础设施建设上,优先发展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道路交通、能源通讯、供水排水等方面建设,全面提高小城镇的载体功能。生态环境保护上,要以建设自然环境优美、人文环境愉悦的人民环境为目标,既重视大环境绿化、又重视街道、村庄的小环境美化建设,把小城镇生态绿化规划和村镇建设规划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绿化建设紧跟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使小城镇绿化积极迅速扩展,全面改善镇容镇貌,改善居民居住环境。软硬件管理上,一方面加大基础设施资金投入,以美化、绿化、亮化为目标逐步改善每条街道,另一方面严格执行现行规划方案,加大力度查处违章建筑,维护规划的严肃性。
第三,多措并举地提升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气集聚指数。一是实行招商引资,充分发挥资源、劳动力等基础优势,延长产业链条,优化招商环境,实行以资源招商、以特色招商、以环境招商。二是实行产业带动。以旅游业为突破口,大力发展旅游项目,创建具有迪沟特色的旅游品牌,促进资源与文化的融合,以旅游业聚旺城镇人口、拉动城镇经济、推进城镇拓展。三是实行人口增容。通过招商、镇村联建,为农民免费办理进镇户口等办法,吸引农民进镇兴业,从而调动生产力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繁荣商贸经济,打造镇域经济发展超强平台。
第四,奋力营造小城镇建设发展良好氛围。群众是小城镇建设发展的主体。实践一再表明,对待群众的利益诉求,“躲”肯定不行,“堵”也不是办法,“拖”更解决不了问题,消极必然被动,积极才能主导。在小城镇建设发展过程中,我们要将党的群众路线切实体现在办实事、求实效上,用心抓好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开展多种形式的宣讲、教育活动,激发大家谋求发展的欲望,参与发展的热情,营造和谐向上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