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滨州市农机驾驶社会化培训情况调研报告
滨州市农机驾驶社会化培训情况调研报告
2010年以来,在省局的正确领导下,滨州市农机局指导全市注册了七个农机驾驶社会化培训机构。全市各县(区)农机社会化驾驶培训机构严格按照农业部《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员培训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定的培训内容和课时进行培训,不断规范培训档案、收支帐目,加强内部管理,逐步完善驾驶培训条件,两年来,为建设现代农业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农机操作人员。为全面了解全市农机驾驶社会化培训情况,推进农机驾驶培训工作的有序开展,按照省局部署要求,笔者对全市农机驾驶社会化培训情况及农机驾驶员培训收费标准进行检查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农机驾驶社会化培训开展情况
截至目前,全市七个县区分别注册了一家农机社会化培训机构,积极开展农机驾驶员培训业务,2010年和2011年,全市共培训初学大中型拖拉机驾驶员4660人,培训小型手扶或方向盘拖拉机驾驶员136人,培训联合收割机驾驶员247人,培训方向盘拖拉机增学大中型拖拉机驾驶员100人,培训手扶拖拉机增学大中型拖拉机驾驶员4人,培训大中型拖拉机增学联合收割机驾驶员58人。
二、收费标准执行情况
各县(区)农机社会化驾驶培训机构严格执行鲁价费发[2010]78号文件规定的收费标准,不乱加收费项目,规范培训程序,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结合,提升培训质量,培训效果显著,赢得了广大学员及农民群众的一致好评。阳信金秋农机培训有限公司、无棣隆昌农机培训有限公司、博兴博丰农机培训有限公司三家农机驾驶社会化机构,根据当地的实际,适当降低了收费标准,有效减轻了了农民培训的经济负担。各县(区)农机社会化驾驶培训机构都在醒目位置公示收费文件依据、收费项目、服务内容和收费标准,自觉接受物价部门和社会的监督。
三、培训费使用情况
2010年、2011年两年来,全市年平均培训收入1984150元,其中培训初学大中型拖拉机收入1458212元,初学小型方向盘式或手扶式培训收入10704元,初学联合收割机培训收入23324元,年培训支出1814358元,其中人工成本669758元,办公费用233843.16元,教练场地维护费165593元,教练车费用201361元,全市年平均培训收益97095.15元。
四、培训过程遇到的问题
1.学员驾驶操作培训的教练场地不固定,农机驾驶培训成本较高。每期培训时临时去场地,无形中增加了培训成本,如为了降低成本,压缩培训课时,则农机培训没有达到规定时间数,影响了培训的质量,两者难以兼顾。
2.农民思想观念落后,厌学情绪较高。大多数农民不想培训,只想着一手交钱一手拿证,也就是只交费不培训,快拿证。培训生源逐年减少,越来越不能满足教学需求。
3、教学人员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相对落后。对新机型、新技术掌握不多,新型配套机具的使用调整缺乏详细资料,难以跟上现代农机化的快速发展。
五、建议及意见
1.希望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协助农机驾驶社会化培训机构及时解决农机培训教练场地问题,让学员们多进行农机驾驶的实际操作,真正成为有理论、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合格农机驾驶员。
2.加大农机培训宣传力度,提高农机培训学员的受训意识,消除厌学情绪。农机驾驶培训不是一般的技术培训,而是和每一个农机驾驶员和其它人员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的技术培训,只有保证了学员的学时数,加强了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训,才能真正提高学员们的农机驾驶综合素质,有效地防止农机事故的发生。
3、培训机构适当增加新型农机具,每年对教学人员进行集中培训,更新观念,及时传授新知识、新技术,以满足新时期农机化培训的需要。
4、为增强社会化培训机构的培训积极性,建议适当提高培训收费标准,并增加财政补贴力度,以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提高农民的理论素质和操作技能。(张美芳 菅秀清)
第二篇:临沂市农机驾驶社会化培训情况调研报告
临沂市农机驾驶社会化培训情况调研盛桂文
为了解全市农机校社会化培训情况,按照省局部署要求,临沂市农机局组成调查组对全市农机驾驶社会化培训情况及农机驾驶员培训收费情况进行了调研,形成如下报告,和大家进行交流。
临沂市辖区内共有河东区中正农机职业学校等十所农机驾驶社会化培训机构,均取得了省局核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拖拉机驾驶培训许可证》,具备拖拉机驾驶员培训资格,其中有九所培训机构是在原有县区农机化学校的基础上转变成企业化管理而来的,另一所临沂沂蒙职业技术学校由沂南县三剑建筑集团公司投资兴建,在承担农机驾驶员培训的同时,还承担电焊工、建筑工等18个各种培训、鉴定工作。
一、农机驾驶社会化培训开展情况。全市各县(区)农机社会化驾驶培训机构主要开展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驾驶员的培训和对已取得驾驶证驾驶员的复训任务,每年新训、复训驾驶员1.1万人和5.4万人以上。农机校严格按照农业部《拖拉机培训管理办法》和《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员培训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等关于驾驶培训的各项规定进行培训,学员档案一人一档,培训考试合格后,将驾驶员培训记录移交当地农机监理站,进行驾驶证考试,对监理考试 1
不合格的重新由培训机构免费培训,直至考试合格。
2011年,全市共培训初学大中型拖拉机驾驶员5844人,培训小型手扶或方向盘拖拉机驾驶员4648人,培训联合收割机驾驶员527人,培训方向盘拖拉机增学大中型拖拉机驾驶员60人,培训手扶拖拉机增学大中型拖拉机驾驶员105人,培训大中型拖拉机增学联合收割机驾驶员131人。
二、收费标准执行情况。各县(区)农机社会化驾驶培训机构严格执行省物价局下发的《关于农机驾驶员培训收费标准的批复》(鲁价费发[2010]78号)文件规定的收费标准,初学大中型拖拉机最高收取700元,最低收取410元,初学手扶拖拉机驾驶员最高收取250元,最低收取120元,没有加收费项目,均适当降低了收费标准,减轻了农民培训的经济负担。农机社会化驾驶培训机构将鲁价费发[2010]78号文件进行公示,收费标准、收费项目、服务内容公示内容齐全,自觉接受物价部门和社会的监督。
三、培训费使用情况。2010年、2011两年全市年平均培训收入471万元,其中培训初学大中型拖拉机收入322万元,初学小型方向盘式或手扶式培训收入113万元,初学联合收割机培训收入25万元。两年培训平均支出426万元,其中人工成本199.5万元,办公费用74.49万元,教练场地维护费17.5万元,教练车费用64.74万元,两年全市年平均培训收益44.6万元。两年合计计算,有七个农机培训机
构盈利,三个培训机构亏损;河东中正农机职业学校两年合计盈利最多为6.08万元,苍山县优越农机化职业培训有限公司两年亏损最多,合计亏损2.7万元。
四、培训过程遇到的问题
一是十所培训机构中有九所为县区农机校转化而来,场地、设备、教练场地全部是租赁的,农机驾驶培训成本相对较高。
二是培训生源组织困难。临沂市2009—2011年培训数逐年是递减的。主要原因是拖拉机保有量的减少,还因为部分机手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有的机手由于经济困难,有要求参加培训的愿望,但又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不愿参加培训。有的机手误认为参加学习耽误时间,影响收入,不想参加培训。有的机手遵纪守法意识不强,想逃避培训办证,不来参加培训。
三是降低收费标准收费。为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培训数量,降低收费难度,各县区驾驶培训机构均比收费标准降低了。收费降低了,还是利用农机监理发证、无证罚款这个杠杆收培训费。
四是农机教育培训经费投入不足,影响了培训工作的正常开展。农机培训机构努力保“吃饭”、发工资,教学设施陈旧,教学手段落后,现有教材、教具、教模不能满足培训需要,更缺乏先进实用的电教设备和教学直观的实物教具和
教学挂图。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较差,发展后劲不足。五是培训领域不宽,办学不够灵活,培训工种单一,除沂南沂蒙农机校其他培训机构一直停留在培训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员上。没有形成面向社会和市场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办学的渠道。
六是教师知识老化,培训学习、继续教育机会较少,不能及时更新掌握新知识、新技术,面对新机具、新技术束手无策,严重影响了农机培训工作的进展。教师队伍欠稳定,师资力量不够强,骨干教师少。
五、建议及意见
一要对培训费进行补贴。驾驶培训是为三农服务,培训费理应政府补贴。其中两年亏损的3个培训机构,之所以还能从事驾驶培训,就是因为承担了阳光工程培训任务和年底政府财政补贴的原因。建议要和农机具购机补贴那样,拨专款扶持补贴农机培训机构。
二要加大培训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的认知度,消除厌学情绪,使驾驶员能主动培训。要通过广播电视、发放明白纸、宣传车宣传、专家讲座、召开农机现场会等形式,广泛宣传驾驶员培训的意义,全方位发动宣传培训的政策、规定、要求和好处。要充分认识到加强农机手上岗前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对促进农机安全生产、提高农业机械作业效率和提高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要广开生源,适应形势。一是培训教育要与各项农机业务工作相结合,相互促进,农机培训要与监理、推广工作密切配合,结合农机新技术的推广,对机手进行跟踪培训。同时要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农机化学校要充分利用现有人才、设备,进一步加大与大中专院校、劳动部门、教育部门和农业部门联合办学的力度,拓宽农机教育的培训范围,努力争取承担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如阳光工程培训等。;二是农机监理站要加大“田检路查”力度,杜绝无证驾驶现象,从而增加培训数量。
四要深化教学改革,提升办学质量。农机校要想方设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办学质量水平,真正做到“想农民所想,急农民所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或集中培训,或送教下乡,或实训结合,或田间地头培训。本着学用结合,按需施教和注重实效的原则,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实际技能的培养,传授农民欢迎的先进适用技术。
五要加强领导,积极争取资金,加大投入。农机主管部门加强对农机培训的重视,主动与有关部门沟通,争取各方面的理解支持,加大经费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待遇,为教学提供保障。要支持农机培训机构采取联合办学,合作办学等多种形式,促进办学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同时广大职工也要提高认识、增强信心,加大贯彻《道路交通法》、《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拖拉机培训管理办法》等农
机管理法律法规实施的力度,落实相关政策。
总之,作为农机驾驶员培训工作者要抓住发展机遇,更新观念,深化改革,不断提高教学培训质量,以市场为导向,为社会培养更多有知识、有技能的实用型技术人才,为加快农机事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第三篇:滨州市农机教育培训情况调研报告
滨州市农机教育培训情况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全面掌握滨州市农机教育培训基本情况,为不断促进农机培训事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笔者对全市农机教育培训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总结如下:
一、农机教育培训开展的基本状况
滨州位于黄河下游、鲁北平原,地处黄河三角洲尾闾,北临渤海,东与东营市接壤,南和淄博市毗邻,西同德州市和济南市搭界,是山东的北大门。滨州市自然资源丰富。拥有土地94.5万公顷,人均占有耕地0.13公顷。滨州市辖滨城区、无棣县、阳信县、沾化县、惠民县、博兴县、邹平县、滨州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海新区共六县四区。目前,滨州各县(区)共有农业机械化学校7所,2010年在省农机办的正确领导与市农机局的帮助指导下,先后注册成立7个社会化农机培训公司,承担农机驾驶培训工作。滨州市各县(区)农机培训机构教职工共49人,其中专职教师33人,理论教员31人,教练员21人,都具有大专以上学历。
2009年全市新训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员6872人,复训驾驶员8531人,培训保护性耕作、农机经营维修、职业技能鉴定等农机使用技术7176人,在职培训管理人员、技术人员210人。2010年全市新训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员5214人,复训驾驶员7798人,培训保护性耕作、农机经营维修、职业技能鉴定等农机使用技术11528人,在职培训管理人员、技术人员2026人。2011年上半年全市新训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员2885人。
二、培训内容与主要做法
全市农机化教育培训以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技术培训、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训、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培训为主要内容,主要做法如下:
(一)贴近实际,抓好购机补贴农民机手培训。各县(区)农机局利用现有的培训资源,对购机农民机手进行系统培训,基本实现新购机农民年内普遍接受一次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了新购机农民操作使用水平和对农机化新技术的接受能力,使其不仅学会使用新机具,还获得经济效益,促进了农机化新技术推广应用和农民增收致富。
(二)创新形式,加强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培训。全市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培训以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社员和新购买农机具的农民为主,积极开展农机驾驶操作、维修保
养、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知识等培训。大力推行农机驾驶、安全监理、技术推广、职业技能鉴定等组合式培训,努力提高农机安全管理水平,保障农机安全生产。
(三)突出重点,组织好主要农时技术专项培训。各县(区)农机部门在春耕生产、三夏、三秋等农时季节到来前组织开展专项培训活动,送技术到田间地头,送培训进村入户,形式多样,效果显著。举办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训班7期,培训760人,组织深松作业现场演示会2场,培训320人。
(四)积极争取,认真实施阳光工程农机培训。近三年来,全市共承担阳光工程“农机使用与维修”培训任务3200人,按照省农机办阳光工程培训有关要求认真做好培训组织实施工作,并加强与专项技术培训、驾驶员培训、职业技能培训、新购机农民培训的结合,提高培训效果,让更多农民享受国家惠农政策。
全市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工作,始终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为目标,以机械化技术培训为重点,以农机主管部门、农机培训学校、农机化技术推广、鉴定、监理机构为主体,充分利用阳光工程农机培训政策,有效提高了各类农机从业人员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为建设现代农业和促进农村各业机械化全面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四、资金投入情况
据统计,2009年全市农机培训资金投入105.3万元,其中地方财政54.1万元,阳光培训36.8万元,自筹14.4万元;2010年农机培训资金投入117.16万元,其中地方财政60.06万元,阳光培训41.4万元,自筹15.7万元;2011年农机培训资金投入86.4万元,其中地方财政49万元,阳光培训33.6万元,自筹3.8万元,培训资金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农机校资金完全来源于自筹,2009年全市农机校自筹建设资金45.7万元,2010年73.3万元,2011年15.5万元,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机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五、存在的问题
1、对培训工作的认识还不足。在工作实践中,至目前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志存在着重机具推广、轻技术培训的认识误区,认为机具量的增加就是农机化水平的提高,忽视了农机技术培训对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安全水平的主导作用,造成了机具的使用效率不高、收益不丰等现象。同时,认识上的误区也使我们的培训工作难以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协作。
2、师资力量显得较为匮乏。作为担任培训任务的主体,农机学校的师资配备已跟不上农机新技术的更新换代,有一定技术水平的师资现阶段走上了其他新的领导岗位,还有少量
在职教师不懂农机专业技术,不能上讲台授课,那种综合性、专业型的农机教学人员尤其缺乏。通过聘请厂方技术服务人员或经销商来搞培训得不到时间上的保证,也不完全符合农民培训的实际需要,同时,也会加大培训的成本。
3、经费投入不足,培训工作机制不健全。农机发展大计,教育培训需先行。农机技术培训是事关农民素质提升、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件大事,没有经费投入,学校的硬件、软件要更新成为空谈,培训工作难以正常开展。如果靠其他项目的有偿服务来筹集资金或向农民收钱来促进培训工作,将会使农机培训走入死胡同。
六、几点建议
(一)提高认识。上下一盘棋,真正建立尊师、重教、兴机、富民的新格局;农机技术培训是农机化事业发展的关键所在,是推进现代农机装备及技术的必由之路,是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素质、推动现代农业建设的基本途径。离开了农机技术培训,要推广现代农机装备及技术,就成了一句空话。
(二)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建议尽可能先安排一部分有一定技术基础的教师参加农机技术培训,更新知识,开阔眼界,并且结合农机企业的生产实际,让他们参加一些农机具的生产过程和作业过程,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农机学校基本的教学条件,增添教学设备。建议采取向给农民机具补贴一样给学校配备拖拉机、收割机、电教设备。同时,加大对农民群众学习农机新技术的补贴力度,解决农民群众学技术、学业务而有经济负担的问题。
(四)创新农机技术培训模式。要不拘于传统,不流于形式,真正沉下去,实事求是,真心实意地培训农民,农机科技培训才有生命力,才能持续稳定地向前发展。要根据农民群众学习农机技术的实际需求,选准农闲时节,采取开班到乡、培训到村、指导到人等适合农民特点的形式来开展农机培训工作。(张美芳菅秀清)
第四篇:滨州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滨州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近几年来,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拉动下,滨州市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加,装备结构日益优化,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首的各种农机服务组织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新生力量。为全面了解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总结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工作的经验做法和先进典型,研究今后的工作思路和措施,按照省局统一部署,笔者对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农机专业合作社基本情况
目前,全市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农机专业合作社165家,合作社成员 2606人,服务农户16.8万余家,从业人员3316人,拥有机具4482台(套),其中50马力拖拉机1575台,小麦联合收获机械1030台,玉米联合收获机械705台,配套机具2760台(套),机库房面积28510平方米,资产总额3.51亿元,其中农业机械总值2.58亿元。2011年作业服务总面积272.2万亩,服务总收入1.5亿元,其中田间作业收入1.28亿元,占总收入的85%,修理服务占8%。
二、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情况
从组织结构来看:合作社均按照农业部《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章程》制定了规范的组织章程、会计制度和统一的作业合同,但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内部管理疏松、组织程度不高、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的问题,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许多制度仅仅流于形式,很难真正发挥作用。
从创办形式来看:大户联合型102个,占62%;能人带动型47个,占28%;乡村集体作业组织改制型5个,占3%;龙头企业领办型11个,占7%。总的来说,农机专业合作社创办形式主要是农机大户联合的股份制模式。
从合作方式来看:劳动合作型61个,劳动资本合作型89个,农机合作与土地经营结合型15个。合作较为松散,组织化程度较低。
从服务内容和模式来看:主要搞农田作业服务和农机修理服务,其他方面“鲜有问津”。其中从事跨区作业100个,作业面积85.2万亩;从事订单作业115个,作业面积136.6万亩;从事代耕代种35个,作业面积21.7万亩;从事农田托管6个,作业面积0.96万亩;从事土地经营10个,作业面积11.5万亩。跨区作业和订单作业占全部作业面积的81%,服务项目单一,抗风险能力弱,随着竞争的加剧及燃油价格的上涨,发展空间逐渐缩小。
从效益情况来看:2011年农机专业合作社服务总收入1.5亿元,社员人均收入5.74万元,主要依照投资股份进行盈利分红。
三、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主要做法
滨州市各级农机部门严格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积极培育壮大农机专业合作社。主要做法如下:
(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推动农机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指导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中,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本着“指导不决策,引导不干预,支持不包办”的原则,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鼓励合作形式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方式市场化,走农机共同利用,合作发展的路子。培育发展了一批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特色鲜明、效益良好的农机专业合作社。针对各地不同种植结构、经济水平等,组建不同形式的农机专业合作社,统筹考虑,合理布局。棉花产地如无棣、沾化,合作社以配备深松整地、播种机械为主,大力推广发展棉花机械化播种、收获;粮食产地如惠民、邹平,合作社以配备耕种收全套机械为主;畜牧业地区阳信,以配备深松整地、养殖和青贮收获机械为主,大力推行青贮玉米机械化。
(二)政策扶持,资金倾斜,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一是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的作用,优先为农机合作社办理农机购置补贴,提升了农机合作社的农机装备力量,合作社作业能力大幅提高。二是积极争取省农机规模化作业推进项目资金,2009—2011年先后为全市23个农机合作社争取项目资金155万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合作社资金的不足,提升了合作社的建设水平。三是通过项目建设带动农机合作社快速发展。
2008—2011年邹平县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项目,全部通过招标的形式承包给了农机合作社,同时,将保护性耕作推广项目资金省财政25万元、县财政50万元、市农机局奖励资金7万元全部用于农机合作社保护性耕作作业补贴,极大地带动了农机合作社规模化发展。2011年滨城区、沾化县共80万亩深松整地作业也大多由农机专业合作社承担。
(三)培育典型,示范引路,带动农机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在积极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数量的同时,重点培育一批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特色明显、效益良好的示范合作社,积极引导它们在农机化生产、跨区作业、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和土地流转等方面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从而带动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邹平县九户农机专业合作社和惠民县汇丰农机专业合作社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点”,邹平县魏桥兴灿农机专业合作社社长吴兴灿被确定为“全国农机大户示范点”;2011年4月,邹平县九户农机专业合作社和无棣县车镇乡大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全省明星农机合作社”,并分别获得省财政奖励资金15万元。
由于政策扶持、资金倾斜、措施得力,滨州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迅猛,并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模式。邹平九户农机合作社 2008—2011年连续4年在淄博、河南实施订单作业逐年增长,2011年达到3万亩,成为依靠订单实现规模化作业的典型,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点”;邹平东来农机合作社 2009年、2010年先后投资300多万元,购买福田1254大型拖拉机、意大利深松机等大型先进的农机设备,迅速抢占利润较高的农机作业高端市场,2011年合作社实施深松、深耕作业面积达到1.6万亩,成为依靠先进农机设备实现规模化作业的焦点人物;无棣县文兴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承包柳堡镇黎敬村1200亩耕地,在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的扶持下,配全了耕种收各类大型农机,粮食生产全程实现了机械化,带动、辐射周边村的农机化发展,成为通过土地流转推动规模化经营的典范。
四、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趋势
随着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大力实施,机械保有量不断增加,农田作业竞争加剧,未来农机专业合作社将呈现新的发展趋势:
(一)不断拓宽服务领域。燃油价格上涨,长距离的跨区作业将逐渐萎缩,小半径的跨区作业将成为常态。农机专业合作社一方面保持和发展在跨区作业方面的优势,继续大力推行订单作业和“一条龙”作业模式;另一方面努力发展多种经营,从传统的种植业向畜牧、渔业、林业和设施农业等领域扩展,从单纯的农机作业向农机保养维修服务扩展,开展全方位、社会化服务,增强发展活力,扩展发展空间。
(二)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流转。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进展,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大势所趋,土地流转方式逐渐完善,农村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的连片土地,大型农业机械大有可为。合作社应抓住推进土地规模经营有利契机,突破一家一户小规模经营的制约,采取多种形式,实现土地连片种植,充分发挥农机专业合作社在生产效率上的优势。
五、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管理不够规范,运行机制有待完善。合作社尽管都有章程、财务制度、机具管理制度等,但是很难真正发挥作用,依然存在着管理松散、组织化程度低、服务功能弱的问题,只是社员之间在生产、信息、技术、销售等方面的低层次合作,不能开展广泛高效的农机服务。从合作社内部运行机制上看,大部分只是松散联合,社员带机入社,农忙时统一安排作业,实行单机核算,按作业量多少分配,农闲时各自为战。特别是科学的市场运行机制欠缺,影响了农机专业合作社作用的发挥。
(二)服务项目单一,经济效益有待提高。农机专业合作社服务项目相对单一,服务范围相对狭窄,大都以粮食生产机械化作业为主要服务内容,且以从事机收、机耕服务居多,服务时间集中于三夏和三秋。在维修、信息、中介和实用技术培训等方面还鲜有涉足,不同程度存在着“半年闲”等问题。目前土地规模经营相对滞后,种植品种、种植方式、种植结构“各自为政”,大机械与小地块的矛盾日趋突出,合作社难以充分发挥大型机械的作用。农田道路路况差、桥梁过窄等,不利于大型机械行走,空运转时间太长,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降低,这种作业状态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及农机化的发展趋势不相适应,难以满足新时期农机社会化服务的需求。
(三)资金严重短缺,地方政府投入不足。据统计,2011年全市仅有8个合作社获得省级农机规模化作业推进项目扶持资金共60万元,除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外,其他资金投入空白。实际上,农机专业合作社投资规模大,需自筹资金多,场库棚建设和生产流动资金缺口大,从发展情况和意愿调查结果来看,合作社资金缺乏的主要解决办法是向亲戚朋友借,贷款难度大,发展空间不足。加之,目前绝大多数村级经济薄弱,集体财力匮乏,乡镇(街道)等地方政府没有相应配套资金扶持和贷款优惠政策,影响农机专业合作社高标准、高质量的规范化建设。
(四)文化水平较低,合作社成员素质不高。农机专业合作社大多缺乏专门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合作社发起人很少具备“领头羊”的高素质和能力,社员也多为本村农机手,素质参差不齐,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对新机具新技术了解不多,在农机具的正确使用及维护保养方面存在很多问题,难以保证机械高效优质地发挥作用。
六、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一)完善管理机制,提升合作社管理水平。农机专业合作社管理机制要严格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制定,严格执行成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等制度;要做到产权明晰,落实好财务制度和盈余分配制度,积极服务社员,保障社员收益;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按照股份制企业进行管理,不断扩大作业规模,增加作业项目;适当吸收当地有技术、懂管理、条件优越的社会人员入社,提升农机合作社技术含量、引进先进管理经验,达到具有较高层次、先进管理理念的市场化经营格局。
(二)加强服务指导,拓展合作社作业领域。各级农机部门要积极鼓励、引导合作社通过合同订单作业、代耕带种作业、土地托管、土地租赁、耕地连片等作业方式,促进土地有偿转让,实现农机合作社规模化经营。主要粮食作物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后,积极引导农机专业合作社向经济作物、畜牧业、养殖业、渔业等领域进军,全面拓展延伸服务领域,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争取政府重视,加大合作社扶持力度。各级政府应将组建、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列上政府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制订规划,拿出具体扶持政策,在资金、用地、信贷和税收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向农机专业合作社倾斜,实行优先补贴、多购多补;农机深松整地补贴资金倾斜补贴给农机专业合作社;积极争取上级及地方政府部门资金投放力度,加强合作社场库棚建设、农村机耕道建设等,不断提升合作社建设质量。
(四)开展技术培训,提高社员知识水平。加大农机作业技术培训力度,定期举办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培训班,同时加大对农机手的培训次数和力度,提高机手使用、维修农机具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合作社社员的整体文化素质和实际操作技能。(张美芳菅秀清)
第五篇:农机培训驾驶实习的探讨
农机培训驾驶实习的探讨
摘 要 实践教学是理论知识具体化,并为获得新知识创造条件。教学中如果没有学员自己的实践,学员学了也不能真正理解,也不会实际应用。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实践性教学,其中实习课就是实践性教学的一种形式。
关键词 农机培训 驾驶实习注意事项
一、实习时对组织教学的要求
(1)首先要开好实习动员会。在动员中要强调实习的目的、要求、进行的内容、安全措施、成绩评定和请假制度,并进行组织纪律性教育。
(2)按分组情况让教练员将学员带到自己负责的机车前进行讲课。要讲解发动机的启动和熄火方法,拖拉机的起步、换挡、行驶、转弯、倒车和挂接的具体方法、要领。要讲解和操作相结合,启动机车要进行实际操作示范。
(3)将机车熄火,组织学员分别做各项操作模拟动作。教练员提出具体内容,由一名学员进行模拟操作,其他学员认真观察,并及时指出不足,马上更正。如发出号令要挂三挡起步直线行驶,然后再向左转弯。这时让大家看做动作的学员做得对不对,即踏离合器踏板是否迅速和踏到底;要挂的挡位是否三挡,而且是否已经挂上挡;起步时加油和松放离合器踏板是否协调和缓慢抬脚;如轮式方向盘转动方向是否正确,转弯后是否回舵;链轨车要看对转向操纵杆和制动器踏板的使用是否先后掌握的正确。直至每人都掌握操纵要领时才能进行实际操作。
(4)在开始实际操作时要使每人的驾驶时间尽量短,因学员一开始上车驾驶时都比较紧张,手脚控制不太灵便。如果因不熟练而造成忙乱,可以下来仔细研究,熟练后再上车就好些。经过几上几下手脚控制也灵便了,操作也熟练了。
二、实习时对驾驶教练员的要求
在驾驶教练中,计划完成的好坏,学生收获的大小,关键在于教练员的态度、水平和能力。为适应实践教学的需要,教练员应做到:
(1)要根据驾驶教练的目的和要求提前写好实习指导书。并根据学员特点认真备课。
(2)思想端正、工作认真、事业心强。教练员应该用自身的行动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员,让学员能够做到学农机、爱农机、钻农机、不怕脏不怕累。要关心学员爱护机车,坚守岗位,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为避免出现事故,决不允许与驾驶无关的人员上车驾驶。对学员要严格要求,耐心指导,不能马虎从事。还应及时组织学员对机车进行保养。
(3)要有一定的业务能力。教练员应刻苦钻研业务,对技术精益求精,能懂理论,熟悉构造,对农机具会使用保养和故障排除。能熟练正确掌握技术,处理问题果断。
(4)要有一定的表达和组织能力。讲授内容一定要讲深讲透,做示范动作要准确无误,组织学员模拟动作要严肃认真,逐个检查通过。发现和发挥学员中的潜力和积极性,使学员的眼睛、头脑、手脚相互配合,学会正确有序地操作,并不断提高驾驶技术。
(5)要有良好的个人素质和工作作风,对学员指导要耐心细致,态度和蔼。学员紧张时,教练员不能瞪眼睛大喊,切忌简单粗暴。要根据不同情况帮助或指导学员及时踏下离合器踏板,切断动力,以免熄火或撞人、撞墙、撞树等。
三、实习时应注意的事项
(1)要了解学员的基础水平,因人而异地进行指导。一方面要抓基础差的学员、女学员;另一方面抓班干部、实习组长、基础好的和曾经驾驶过机车的骨干学员,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在驾驶时间的分配上不能平均使用,应因人而异。
(2)学员如果对操纵部分的作用和有关结构不清,可适当进行补课,如起步装置、离合器、变速器、转向机构和制动机构等应做简要讲解。
(3)学员启动机车时,一定要规范化,不要养成坏习惯。如溜车或车拉启动;发动机已经着火而压分离机构接合手柄等。
(4)上下车一定要停稳,不允许抢上抢下,并按事先编排的驾驶顺序进行。
(5)由于机车和教练员数量有限,而不能使所有学员同时进行驾驶,因此要组织好等待驾驶的学员学习讨论,不要让学员离开实习地。讨论的内容:如发动机的启动方法,拖拉机的起步、换挡、行驶、倒车、挂接的基本要领等,另外也可让驾驶过的人员谈谈心得体会,都遇到了什么问题,是怎么样解决的。积累素材,便于写实习报告。
(6)起步要缓缓加油,不要起步过猛,脚不要总放到离合器踏板上,使离合器处于半接合状态。开始驾驶要低速运行掌握要领,不要高挡大油门急转弯。换挡不要打齿,要掌握两脚离合器的原理和操作方法。不要溜舵,要目视前方,防止出现意外事故,要避免高速跑圈,要从难从严掌握要领。
(7)在挂接农具时,为适应环境和能尽快提高,不要使车摆得太正,应偏斜一个角度,车与农具间的距离不要太大。农具挂接点的高度要与拖拉机牵引钩高度一致并固定好,不宜由学员来抬起,以防止发生事故。每次挂接都应用销子插一下,不能大油门,停车不能打死舵,尽量不要撞击。
(8)为杜绝事故,要抓住学员的特点和心理活动进行指导。初学期学员头脑反应迟钝,这时学员听从指挥,不用高挡大油门,往往事故出现得少。到了中期学员已经初步掌握了操作技术并产生了兴趣,往往有一种争强好胜、好玩、好奇心理,容易抢上抢下。而到了后期,学员容易产生自信心理,容易摆脱教练员而独立操作。因此中期、后期一定要加强指导和管理,以防发生途中灭火、撞墙、碰树、掉沟,甚至伤亡事故。
(9)机车自动熄火时,一定要及时摘挡,否则会出现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