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海关查验方式、具体流程、处理结果及未来发展[最终定稿]

时间:2019-05-13 20:31: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当前海关查验方式、具体流程、处理结果及未来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当前海关查验方式、具体流程、处理结果及未来发展》。

第一篇:当前海关查验方式、具体流程、处理结果及未来发展

当前海关查验方式、具体流程、处理结果及未来发展

摘要:本文介绍海关查验的现状,包括海关查验的具体查验方式,海关查验的一般基本流程,在查验时应注意的具体事项,海关查验的具体结果,海关可以复验的几种情况以及海关查验造成的损失赔偿规定。结合海关查验的现状,未来海关查验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查验方式;查验流程;查验结果;赔偿;查验发展

海关查验是指海关在接受报关单位的申报后,依法为确定进出境货物的性质、原产地、货物状况、价值和数量是否与货物申报单上已填报的详细内容相符,对货物进行实际检查的行政执法行为。查验是国家赋予海关的一种依法行政的权力,也是通关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保证海关其他监管环节作用的重要凭借。一.海关查验方式

海关查验分为开箱查验、外形查验、机检查验、彻底查验、抽查五种方式。具体情况如下:一是开箱查验,是指将货物从集装箱和货柜车箱等箱体中取出并拆除外包装后,对货物实际状况进行查验的查验方式;二是外形查验,是指对外部特征直观、易于判断基本属性的货物的包装、唛头和外观等状况进行核查的查验方式;三是机检查验,是指以利用技术检查设备,对货物实际状况进行验核的查验方式;四是彻底查验,是指将货物逐件开拆包装、验核货物实际状况的查验方式;五是抽查,是指按照一定比例(根据各个关区的规定)有选择的对一票货物中的部分货物进行验核实际状况的查验方式。

二.海关查验具体流程

海关查验基本流程一般分为以下步骤。

首先时申报人持《查验通知单》、提单场站收据、海运提单、报关单备用联、发票和装箱单(包括复印件),到现场海关查验受理部门办理查验计划。一般情况是当天安排第二天的查验计划,申报人员应作好配合海关查验的各项准备。

然后海关对需要查验的货物实施现场查验。

按照查验的规定,海关在对进出口货物实施查验前,应当事先通知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到场。进口货物的收货人、出口货物的发货人或其代理人应派员到场 协助查验,协助查验人员应出示有效证件,在海关现场查验过程中,进口货物的收货人、出口货物的发货人或其代理人负责搬移货物,开拆和重封货物的包装,当海关对相关单证或货物有疑问时应及时解答。

查验地点一般设在海关监管区内进行。查验时间一般在海关正常工作时间内。

海关在监管区内实施查验不收取相关费用。对集装箱、货柜车或者其他货物施加海关封志的,按照规定收取封志工本费。因查验而产生的进出口货物搬移、重封包装或者开拆等费用,由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承担。

在特殊情况下,可以要求海关在海关监管场所以外的地方查验。但应事先报知海关同意。海关可以派员去收、发货人的仓库查验,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应当按照规定向海关交纳相关费用。

按照我国法律规定,当海关认为必要时,可以径行开验、复验或者提取货样。查验结束后,申报人应在《查验记录单》上签名、确认。签名应真实有效,对海关查验过程与结果是否认同应如实填写。

海关监管控制对进出口企业和报关公司的经营诚信度进行分类风险管理的办法。根据一个企业在办理进出口业务的报关行为是否规范和进出口业务量大小,分别分为AA、A、B、C和D类企业,这些分级所对应的查验率是不一样的。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海关可以对已查验货物进行复验:一是经初次查验未能查明货物的真实属性,需要对已查验货物的某些性状做进一步确认的;二是货物涉嫌走私违规,需要重新查验的;三是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对海关查验结论有异议,提出复验要求并经海关同意的。

对于危险品或者鲜活、易腐、易烂、易失效及易变质等不宜长期保存的货物,以及因其他特殊情况需要紧急验放的货物,经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向海关申请后,海关可以优先安排查验。对于进出口货物有违法嫌疑的或者经海关通知查验,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届时未到场的,海关可以对进出口货物进行径行开验。海关径行开验时,存放货物的海关监管场所经营人、运输工具负责人应当到场协助,并在查验记录上签名确认。海关依法径行开验、复验或者提取货样时,应会同有关货物、物品保管人员共同进行。如造成货物、物品损坏,查验关员应请在场的保管人员作为见证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查验货物、物品损坏报告书》上签字,并及时通知货主。

为了保护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的合法权益,《办法》指出,海关在查验进出口货物时造成被查验货物损坏的,由海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行政赔偿办法》的规定承担赔偿责任。海关关员在查验货物及物品时损坏被查验货物及物品,应如实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查验货物、物品损坏报告书》一式两份,由查验关员和当事人双方签字,一份交当事人,另一份留海关存查。

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收《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查验货物、物品损坏报告书》后,与海关共同协商确定货物、物品的受损程度。货物、物品受损程度确定后,以海关审定的完税价格为基数,在此基数上确定赔偿金额。赔偿金额确定后,由海关填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损坏货物、物品赔偿通知单》。收、发货人自收到《通知单》之日起3个月内凭单向海关领取赔款,或将银行帐号通知海关划拨。逾期未按照上述规定索赔,海关不再赔偿。海关赔款一律使用人民币支付。

但是在以下情况,海关对被查验货物造成的损坏不予赔偿。1.由于收、发货人或其代理人搬移、开拆、重封包装或保管不善所造成的损失; 2.易腐、易失效货物、物品在海关正常工作程序所需要时间内(包含扣留或代保管期间)所发生的变质或失效,当事人提前未向海关声明的;3.海关正常检查时产生的不可避免的磨损;4.由于不可抗力的原因造成货物及物品的毁坏或损失;5.在海关查验之前已发生的损坏或者是海关查验之后发生的损坏;6.海关查验货物、物品后交给货主时,如货主没有提出异议,则视为货物、物品完好无损,以后如再发现损坏,海关不负赔偿责任。三.海关查验处理结果

海关查验结果一般分为以下几类情况:(1)开箱的具体情况;(2)提取货样的情况;(3)货物残损情况及造成残损的原因;(4)查验结论。四.海关查验未来发展

海关查验的发展应以结合海关大通关的背景进行,依靠高素质的查验队伍建设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构建新形势 下的查验格局。主要以风险管理思想,在保证海关监管 力度的前提下,降低海关查验率,提高货物通关速度;以通关信息化建设为契机,尽快实现海关查验工作的无纸化进程;加大与港口,铁路,商检,港务等口岸部门的联系,加强海关查验的科学性。未来的海关查验应做到以下几点:保证通关速度,实现无纸化查验,提高查验的科学性和时效性。

参考文献:《我国海关现状及发展》

《海关信息化发展》

第二篇:海关查验的操作流程

报关报检:海关查验的操作流程

(1)海关确定查验后,由现场接单关员打印《查验通知单》,必要时制作查验关封交报关员。(2)安排查验计划。由现场海关查验受理岗位安排查验的具体时间,一般当天安排第二天的查验计划。

(3)海关查验货物时,进口货物的收货人、出口货物的发货人或其授权报关员应当到场,并负责协助搬移货物,开拆和重封货物的包装。海关认为必要时,可以径行开验、复验或者提取货样。(4)查验结束后,由陪同人员在《查验记录单》上签名、确认。海关监管保税仓库

保税仓库与一般仓库最不同的特点是,保税仓库及所有的货物受海关的监督管理,非经海关批准,货物不得入库和出库。保税仓库的经营者既要向货主负责,又要向海关负责。海关监管有哪些要求呢?根据我国现行海关法令规定:

1.保税仓库对所存放的货物,应有专人负责,要求于每月的前五天内将上月所存货物的收、付、存等情况列表报送当地海关核查。

2.保税仓库中不得对所存货物进行加工,如需改变包装、加刷唛码,必须在海关监管下进行。3.海关认为必要时,可以会同保税仓库的经理人,双方共同加锁,即实行联锁制度。海关可以随时派员进入仓库检查货物的储存情况和有关帐册,必要时要派员驻库监管。

4.保税货物在保税仓库所在地海关入境时,货主或其代理人(如货主委托保税仓库办理的即由保税仓库经理人)填写进口货物报关单一式三份,加盖“保税仓库货物”印章,并注明此货物系存入保税仓库,向海关申报,经海关查验放行后,一份由海关留存,二份随货带交保税仓库。保税仓库经理人应于货物入库后即在上述报关单上签收,其中一份留存保税仓库,作为人库的主要凭证,一份交回海关存查。

5.货主在保税仓库所在地以外的其他口岸进口货物,应按海关对转口运输货物的规定办理转口手续。货物运抵后再按上述规定办理入库手续。

6.保税货物复运出口时,货主或其代理人要填写出口货物报关单一式三份并交验进口时由海关签印的报关单,向当地海关办理复运出口手续,经海关核查与实货相符后签印,一份留存,一份发还,一份随货带交出境地海关凭以放行货物出境。

7.存放在保税仓库的保税货物要转为国内市场销售,货主或其代理人必须事先向海关申报,递交进口货物许可证件,进口货物报关单和海关需要的其他单证,并交纳关税和产品(增值)税或工商统一税后,由海关核准并签印放行。保税仓库凭海关核准单证发货,并将原进口货物报关单注销。

8.对用于中、外国际航行船舶的保税油料和零配件以及用于保税期限内免税维修有关外国产品的保税零配件,海关免征关税和产品(增值)税或工商统一税。9.对从事来料加工、进料加工备料保税仓库提取的货物,货主应事先将批准文件、合同等有关单证向海关办理备案登记手续,并填写来料加工、进料加工专用报关单和《保税仓库领料核准单》一式三份,一份由批准海关备存,一份由领料人留存,一份由海关签盖放行章后交货主。仓库经理人凭海关签印的领料核准单交付有关货物并凭以向海关办理核销手续。

10.海关对提取用于来料、进料加工的进口货物,按来料加工、进料加工的规定进行管理并按实际加工出口情况确定免税或补税。

11.保税仓库所存货物储存期限为一年。如因特殊情况可向海关申请延期,但延长期最长不得超过一年。保税货物储存期满既不复运出口又未转为进口的,由海关将货物变卖,所得价款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第21条的规定处理,即所得价款在扣除运输、装卸、储存等费用和税款后,尚有余款的,自货物变卖之日起一年内,经收货人申请,予以发还,逾期无人申请的,上缴国库。12.保税仓库所存货物在储存期间发生短少,除因不可抗力的原因外,其短少部分应当由保税仓库经理人负交纳税款的责任,并由海关按有关规定处理。保税仓库经理人如有违反海关上述规定的,要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鉴于保税仓库的特殊性质,海关代表国家监督管理保税仓库及所存的保税货物,执行行政管理职能;保税仓库的经营者具体经营管理保税货物的服务工作,可以说是海关和经营者共同管理保税仓库。经营者要依靠海关办好保税仓库,因此必须充分协作配合,保税仓库经营者要严格执行海关的法令规定,海关需要的报表应及时报送,海关要检查的帐册,须完整无误,发生问题应及时向海关报告,请求处理,以利海关监管。在这个前提下,海关力求简化手续,提供方便,共同把保税仓库办好,以充分发挥保税仓库的优越性,为发展对外经济贸易服务。

第三篇:对当前海关查验工作的几点思考

对当前海关查验工作的几点思考

摘要:查验工作是海关履行监管职能的充分体现,是地方政府和进出口企业经常建议海关改进工作的主要领域,是海关一线监管防范风险的重要环节,是海关落实“四好”要求的重要体现。当前总署领导十分关注查验工作,提出“到2015年,进出口货物查验率提高1个百分点;要推行查验和验估相分离”等新的思路要求。在新的形势要求下,研究和改进海关工作查验工作,既具理论意义,也有实践价值。本文围绕海关查验体制这一命题,联系实际,谈一些认识体会。关键字:查验 矛盾 建议

一、当前海关查验工作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1.现行海关查验流程设计使查验工作易成为各类矛盾的集聚点。

现行海关进出口货物的通关程序是申报、征税、查验、放行,查验以报关单为单元,位于报关单申报和报关单证流转之后,是与之相捆绑的串联关系。这一流程会带来以下矛盾: 一是从物流角度来看,现行查验流程设计不是随货物流的流动顺势而行,而是另外增加物流操作环节,使物流产生了滞留,影响了物流的通畅性。二是从企业角度来看,特别是对集装箱货物,海关查验将产生吊箱、移箱、掏箱、装箱等操作,给繁忙的港口增加负担,使货主增加滞港时间和相关费用。三是从海关角度来看,经常会出现查验关员“等单查验”和“加班查验”等忙闲不均的被动情况,既影响工作效率,也加剧一线人力资源紧张的矛盾。四是从海关对外形象来看,由于企业会误认为是海关查验产生的费用是海关征收的,加上部分代理企业会向货主虚假宣传,加深货主对海关的误解,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海关的对外形。

2.现行海关查验岗位职责规定客观上增加了查验工作的困难。

现行海关查验岗位承担的职责既包含了对货物外观、数量核查的简单操作,也包含了对货物归类、审价、原产地“验估”等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的复杂工作,查验岗位规定过于宽泛,易产生以下问题:一是查验工作抓不住主要矛盾。目前海关查验目的主要是针对商品归类问题,但实际在可实施查验的报关单中,涉税涉证报关单占比并不高,从南京海关来看,2011年1-4月,关区接受可实施查验的涉税报关单20.89万份,仅占同期可实施查验报关单份数的12.99%,其中进、出口分别占24.2%和0.2%,特别是出口方面,这一不平衡现象更为明显。二是增加了海关查验岗位的风险。海关现场查验人员数量本来就较紧张,而宽泛的查验岗位职责,使查验人员的权力集中,既需要其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更需要其具有较强的政治和道德素质,实际查验人员能力素质远远不足,客观上增加了渎职和执法廉政风险;另外海关查验机构、场地分散,每个查验现场人员较少,的确也难以进行人员分类培训和监督制约。三是削弱了查验岗位的地位由于海关查验岗位职责定位不清、过于宽泛,客观上与通关部门和物流部门职责相互交叉、责权不一,实践中查验职能已呈现出边缘化的趋势。

3.现行海关查验职能管理和保障制约着查验效能的提升。

一是查验职能多头管理。目前风险管理、通关监管、关税、统计等职能部门都有查验管理职能,也进行工作考核,但各管理部门条线之间缺乏交流互通,有多头指挥之嫌,同时信息资源未完全共享,各类考核指标未经广泛分析、听证和验证,个别指标体系不尽科学合理,难以形成合力。二是查验人力素质保障不足查验工作的任务重、要求高、风险大,但查验人员的数量和素质与之不相适应。随着近年来海关业务量的大幅增加,查验工作量超负荷,一线查验关员身心压力大,岗位交流频繁,培训机会少,加剧了这种不适应;近年来海关虽加强了监装监卸、巡查、卡口值守等物流监控手段,但难以反映到以报关单为单元的查验查获率中,对提高查验效能作用甚微。三是查验信息化水平不高。物流监控是查验的重要信息来源,近年来海关加强了风险分析、增配了大量监管查验设备,但物流监控缺乏信息联系整合平台,信息化整体水平不高,甚至是“信息孤岛”、各自为阵,没有真正形成互联互通;目前90%以上布控查验指令来自现场作业环节,“凭经验”和“拍脑袋”式的布控决策仍然存在,布控的盲目性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二、下一步改进海关查验工作的几点建议

当前海关工作存在的矛盾问题,核心还是在海关查验体制上,关键是要找准查验工作的基本定位、改进查验工作的流程设计,理顺查验部门与通关、关税及物流等部门间的关系,提升查验工作的信息化水平等,具体有以下四点建议: 1.实现验估职责分离。现行《海关法》规定查验是海关对货物、物品实施监督管理的一项权力,建议将传统的查验职能分为“核查”和“验估”两个方面,其中,“核查” 主要负责对进出口货物的“数/重量、品名、规格型号”等基本内容进行核对,由协勤武警等人员使用H986、X光机等高科技查验设备进行专业化、快速化查验,同时也可以将海关大量针对货物的物流监控、申报前看货等操作纳人查验范畴。“验估”则主要负责对归类、审计和原产地的核查,避免见单不见货的局限,可建立一支由接单、审单、关税等专业人员组成的稳定验估队伍,与“核查”队伍实现分工协作、权力制约。目前总署已研究这一改革,本人觉得非常及时,也希望这一改革能够尽快转为实战运用。

2.将查验作业环节前置。在舱单传输的法律地位已经明确和基本实现的状况下,建议可以借鉴其他国家海关“两次申报”的做法,以企业守法管理为支撑,在对提前申报的舱单、运抵报告等电子数据进行风险分析布控的前提下,对进出口货物先办理查验、放行手续,后办理接单、征税手续,即舱单提前申报→报关单电子申报→电子审单→申办查验、放行→补充电子数据申报,向海关办理交单和纳税手续。通过查验放行提前进行这一流程再造,查验工作不需要再等人工专业审单、现场交单等作业环节完成后才启动,这将大大缩短货物因办理海关单证作业手续而滞留的时间,既缓解查验人员的工作时效压力,打破通关瓶颈,也不会引起企业对查验工作的不满,对海关的形象产生负面影响。

3.采取“顺势查验”工作模式。所谓“顺势查验”,即在进出口货物合理流动的同时实施查验作业,从装载进出口货物的运输工具到港(场)开始,海关在货物装卸、堆存、移动、进出卡口等环节,随时实施查验作业,根据舱单、运抵报告、理货等数据,核对货物实际状况由于这种核查是以提运单、箱号为单元,可通过舱单布控等功能,建立与报关单号的对应关系,调取相关的H986图像、地磅等数据做出查验结论,或直接将核查记录转化为查验记录。采用“顺势查验”可有效解决传统的物流监控作业与查验作业相分离、缺乏相互印证的弊端,充分尊重物流自身的规律,将查验真正融入到了物流监控中,能够提高查验效率,节省海关人力、物力,降低企业查验成本,也能够得到广大进出口企业的欢迎和理解。

4.加大物联网等现代科技运用力度。为解决各类查验场所和设备各存在的“信息孤岛”现象,形成闭合的数据流,提升查验关员决策的信息支持水平,建议应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将设立在卡口、通道、堆场、仓库、泊位的各类监管设备串联起来,对货物进、出海关监管场所的全过程实施不间断信息监管;可将各类监控、检查数据统一上载 到兼容的联网平台,直接发送到查验关员的用户终端,为查验关员提供一整套完整的设备监测数据;还可争取整合加人外部平台的数据(如口岸管部门的信息、地方行业主管 部门的信息等),进一步丰富、完善海关的信息化监管模式,为查验关员提供强有力的决策支持,提升海关查验工作的整体效能。

第四篇:当前中日关系现状及未来发展思考

中日关系是今天国际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亚洲和世界拥有重大影响的中日两国发展长期稳定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不仅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也是维护亚洲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的重要因素。但是遗憾的是,2001年中日关系中再次发生了历史教科书问题、参拜靖国神社问题、李登辉访日问题等严重损坏中日关系政治基础的事件。同时,在经贸领域也发生了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最为严重的贸易摩擦;在安全合作方面双方互不信任,彼此警惕。那么今后中日关系的发展趋势将会如何呢?

早在新中国成立以前,毛泽东就指出,“要把帝国主义政府和这些国家的人民区别开来”。新中国成立之后,周恩来也明确地表示,“中日两国人民永远地友好下去,这是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这是共同的,没有冲突”,“中日两国关系,从根本上说必须建立在两国人民友好的基础上”。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又指出:“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的口号,代表了我们大家的理想。应该说,这个口号三十多年前就提出来了,不是今天提出来的,更不是某一个人提出来的,是中日双方提出来的。”[1](P.231)

2000年5月20日江泽民主席在会见日本“2000中日文化观光交流大会使节团”主要成员时发表了重要讲话,指出:“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理 解,推动两国友好合作不断发展,不仅符合两国人民及子孙后代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中日友好归根结底是两国人民的友好。”[2](P.3)显然,江泽民关于中日友好的论述,同党和国家的第一代、第二代领导人关于中日友好的论述和见解是一脉相承的,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第一代、第二代领导人关于中日友好的指导思想所作出的新发展。其中,特别是“中日友好归根结底是两国人民的友好”这句话告诉我们,不管中日两国关系中出现什么样的变化、曲折和**,甚至一时影响到两国人民之间的情绪,中日两国人民要求“世世代代友好下去”的殷切愿望和发展趋势绝不会出现根本的改变;只要抓住了“两国人民的友好”这个根本,就可以相信任何企图破坏中日友好的力量,最终是不会得逞的。

(良好的中日关系对中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日本起着很大作用,既是重要的贸易伙伴,又是引进资金技术的重要来源。同时要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和稳定周边,也必须搞好中日关系。因此,中国早就把发展同日本的友好合作关系定为基本国策,并一直坚持力行。而在新的历史时期,日本在谋求政治大国的过程中同样需要一个良好的中日关系。首先在外交上,日本需要借助中国。在对美外交中要借助中国的影响。每当日美关系紧张时,日本只要加强对华关系,日美关系便缓解,日中关系是日本对付美国压力的一张“王牌”。在谋求大国地位方面,日本将中国视为其推行联合国外交的关键因素。日本联合国外交的重点放在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上,如果得不到中国的理解和支持,将难以如愿。日本的亚洲外交也需要借用中国的支柱作用,日本无论是在朝鲜半岛还是在东南亚问题上要发挥作用,没有中国的支持与合作都将是困难的。其次,发展与中国的经济关系是日本发展战略的需要。中日经济在亚洲占有重要的位置。中日两国GDP之和占亚洲GDP总和的3/4。21世纪合作的焦点是经济安全,在维护亚洲的稳定与繁荣上中日两国有共同的战略利益。同时,日本也需要中国的巨大市场和某些资源。再次,在建立国际新秩序中,日本同样需借助日中关系。目前,美国谋求单极世界,日本虽怕触怒美国不敢明确支持多极世界,但面对中俄

法等国建立起战略伙伴关系,日本有失落感。冷战结束初期,日本主张建立“日美欧”三极世界,但海湾战争后,美谋求独霸世界和欧洲主张建立欧洲人的欧洲,使日本感到日中关系的 上海APEC前夕,小泉首相匆忙来访,即要在两周内两访中国,也充分说明他对中日关系的重视。中日关系目前处在困难时期,而导致这一结果的最直接原因,是小泉不顾中国的强烈反对,执意参拜供有东条英机等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破坏了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中日关系的恶化已成为日本严重的外交问题。“9·11”恐怖事件后,冷却的日中关系严重阻碍了日本大国外交的开展,于是,为了日本的根本利益,修复日中关系成为小泉政权的当务之急。

(一)中日政治关系将在继续调整中得到发展,但围绕历史、台湾、防卫、领土问题的摩擦还可能出现波折

中日两国对共同战略利益的认识正在不断深化,对要从大局着眼的必要性认识越发清楚,因为孰轻孰重还是明确的。这一切驱使着两国关系朝着良好方向发展。中国需要为自身的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一个长期和平的国际环境,并在多极世界形成过程中确立自己的坐标,为建立国际新秩序而努力。而日本尽管近年民族主义势力有所抬头,但绝大多数在和平主义宪法成长起来的日本国民对极端民族主义还是有一定免疫力的。由于双方正在逐渐摈弃零和博弈的陈旧观点,中国和日本的未来政治关系将在继续调整中得到发展,因为在没有零和效果的今天,争取双赢避免两败俱伤是唯一理智的选择。

同时,我们不能不注意到,困扰中日关系的四大问题,即历史问题、台湾问题、防卫问题、领土问题,一个都没解决,也很难在短期内解决。围绕这些问题的摩擦,中日政治关系还会出现波折。在历史问题上,日本尚未形成足以承认侵略罪行的政治气氛和道德价值观。日本政界还有相当一些人认为否定历史就是否定自民党政治,否定战争就是否定他们自己。在台湾问题上,因日本政局动荡,国内亲台政治势力膨胀。战后出生的一代外务省官僚中的傲气与民族情绪等因素使其遇到矛盾时对华态度较为强硬。他们强调从维护日本海上运输线的安全看,台湾的位置意义重大。于是,欲以台湾长期牵制中国大陆,维持台湾的现状,不愿中国实现统一。在防卫问题上,日美修订防卫合作指针实际上已将台湾纳入其合作范围。日本实际已将中国作为其防范对象。而钓鱼岛(日本称尖阁列岛)问题及东海大陆架问题作为中日两国间悬而未决的领土主权争议问题也有可 能长期存在,不时引起中日之间的一些摩擦。

(二)中日经济关系可望持续、快速发展,但日本将进一步调整对华经济政策

中日经贸关系互补性强,竞争性弱,近10年来,中日双边贸易额不断上升。尤其是2000年中日经贸关系的快速发展更是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两国不仅贸易额有大幅度增长,日本企业对我国的直接投资也改变了连续几年下降的势头,出现恢复性增长。2001年虽然出现了邦交正常化以来最为严重的贸易摩擦,但两国贸易额仍可望达到人们所预计的1000亿美元左右,再创历史新纪录。日本企业对我国的直接投资也将有较大增长。仅从去年1-6月份的统计来看,中日贸易额已近425亿美元,比2000年同期增长11.8%,日本对我国的直接投资(合同金额)则高达近30亿美元,而2000年全年才36.8亿美元。[4]今后中日两国经贸合作的前景更加宽广,发展趋势方兴未艾,两国的相互依存关系会不断提高。中国即将加入WTO,这意味着中国的市场会更加开放,更加充满生机;中国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这又为中日两国的经贸合作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前景。

与此同时,还应注意到有些因素不利于中日经济关系的顺利发展,其中最为突出的应是经贸合作的政治因素增大,日本在进一步调整其经援政策。冷战后,由于中国经济迅猛发展,而日本经济持续滑坡,日本一些人大肆宣扬“21世纪是中国的时代”,担心中国成为日本经济上的对手,安全上的威胁,于是不愿意看到中国经济的发展,不希望中日经贸关系顺利进行,并企图在对华经济合作中附加政治条件,干扰两国经贸合作的正常发展。以对华ODA为例,今后日本将继续把“支援中国的改革开放”作为对华ODA的基本理念,但现阶段特别把“支援中国的市场经济化和民主化”作为重点。其调整趋向势必对中日关系的政治氛围和两国间经济合作前景产生重要影响。[5](P.30-31)

(三)文化传统的相近性将继续成为促进中日关系发展的积极因素,但相互理解不深的负面影响也将突显出来

中日间的文化交流与人民往来历史悠久,两国文化又有许多相同之处,因此进行文化合作有较好的基础,比其他领域的合作也可能更容易一些。事实上,这个因素在1972年中日复交时显然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此后中日关系的发展过程中也是如此,在未来中日关系的发展进程中,中日文化传统的相近性,将继续成为促进中日关系发展的积极因素。然而,中日之间相互了解不深的负面影响也突出地暴露出来。例如,在中日关系中,中国方面往往提出几项原则,而日本人则不这样,即使提出也大都是附和中国的提议。正如中根千技教授所指出的那样,提出某种原则是处理多民族的复杂关系的有效方式,但往往使日本人为难,感到难以接受。日本人也并不是不能提出原则性的东西,但在极为单一的民族关系中,人与人之间是一种直接接触的关系,没有再提出什么原则的必要,但这在中国人看来往往容易视为没有原则。[6](P.200)另外,受各自的文化观的影响,日本人比较富于变化,中国人则不太富于变化。这样,日本人在中国人眼里的形象往往是实用主义、机会主义的,而中国人在日本人眼里的形象则往往是顽固不化的。事实上,中日两国虽号称“同文同种”,但毕竟有各自的社会文化背景,思维方法及行为模式各不相同。而且,如果说中日两国与欧美国家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话,同为东方民族的中日之间的差别往往似是而非,且潜在的差别多于显见的差别,这种微妙的差别反倒增加了了解辩明的难度。

(四)中日之间相互交往和相互作用的方式将继续发生变化,新的方式将在长期相互“磨合”中逐渐形成,直至相对稳定

今后中国的经济力量将持续增强,日本的国际作用也将不断得到加强。在这种双向同步变化中,中日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将得到调整。当前日本的对外政治影响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美国的牵制、侵略历史形象的影响、国内法律框架的约束。日本正积极争取获得与其经济实力相称的对外政治影响能力,力图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在全球及亚太多边框架中发挥主导作用。在这一过程中,日本需要得到中国的支持,但其对华姿态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相比将进一步务实化和“普通化”。[7](P.227)现任日本外相田中真纪子2000年在接受记者关于对华外交问题采访时直截了当地说:“对中国该说什么就坚决说什么”,“日本对中国贷款也贷了,对过去也作了道歉”,“中国问题如果成为日本的威胁,日本应向中国表示出坚决的态度”,“日中建交已近30年,如还建立不起不看对方眼色,直言不讳的人际关系就太成问题了”。联系到冷战结束以来日本在历史、台湾及与美防卫合作问题上不顾中国的意见和批评,否定中日关系的特殊性,执意推行所谓“普通国家”路线,表明未来的中日关系在形态上将与过去有所不同。

[8](P.129)

另外,中日之间以老一辈友好人土的渠道推 动官方政治关系的作用将在很大程度上减弱。中日交往渠道将在年轻化和多元化变化中得到更新,交往方式也将呈现出“普通”化的倾向。新的交往方式将在长期相互“磨合”中逐渐形成,直至相对稳定。

(一)中美日之间的相互关系,仍将会对中日关系产生强烈的正负两方面的影响

当前,特别是在亚太地区,中美日相互关系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并对本地区有着重要影响。中美日三国近些年来也在不断协调相互关系,在亚太地区发挥了一些建设性的作用。在新世纪,人们更加期望中日关系能受到美国的积极影响。然而,当前美国作为惟一的超级大国,仍在以雄厚的军事与经济实力为后盾,在国际上采取强权主义。美国的强权政策不仅对全球,也给中日关系带来直接影响。中日双方均受到美国的制约,以致影响到双方的相互关系。在可预见的未来,日本仍将坚持以日美关系为“基轴”的外交路线和安全政策,其对华政策仍将受到美国政策的制约,“中美关系感冒,中日关系发烧”的结构将依然存在。能否尽可能排除或减少美国因素对中日关系的消极影响,将是能否保证中日关系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

(二)东盟的崛起和朝鲜半岛局势的发展将起到相对降低中日关系的突出地位的作用

1999年4月30日,柬埔寨正式加入东盟。东盟成为由10个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区域性国际组织。东盟的崛起对于亚太地区的政治、经济、安全格局的走向已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于中日两国来说,同东盟的三角关系在今后的时期内将是仅次于中美日三角关系的多边因素。经过东亚金融危机,东盟活力虽然受到影响,但正在恢复并有所发展。特别是2000年7月底东盟主办的东盟外长、地区论坛、对话国会议等十分成功。这不仅为中日提供了参与多边外交的机遇,也为中日相互沟通协调提供了方便,应该说是有利于中日关系的发展。但同时不能不承认中日关系在亚洲地区的突出地位也相对降低了。

朝鲜半岛是东北亚矛盾最集中与最突出的地区。1999年,美国部分解除对朝制裁,金大中总统采取“阳光政策”,促使朝韩双方自主实行民族和解,实现南北首脑会谈,从而使朝鲜半岛形势走向缓和。这一形势的变化,不仅给朝韩双方带来实际利益,也使整个东北亚出现了和平稳定的希望,削弱了美国在朝鲜半岛和东北亚的强权势头,更使中日友好与合作关系出现新的良好环境和有利条件。但是,如果朝 鲜北南双方关系实现突破性进展,以先经济文化,后政治军事的次序向民族统一顺利过渡的话,则将使朝鲜半岛大大增强对中日关系的影响。届时中国、日本与统一后的朝鲜半岛将形成又一个三角关系,从另一个角度讲,中日双边关系的突出地位也会相对降低。

(三)亚太多边合作的发展将使中日共同利益从封闭型体系走向开放型体系

中日两国在政治、经济、安全、文化诸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但这些共同利益也将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除了上面提到的美国、东盟和朝鲜半岛因素之外,亚太多边合作的发展,将把中日双边关系逐步融入多边关系网络之中,使中日共同利益从封闭型体系走向开放型体系。今后,亚太多边政治、安全、经济合作势必日益发展,其对中日夫系的影响势必不断增大。中日关系将日益超出单纯的双边关系的范围,而向多边合作关系发展。尤其是地区多边政治与安全合作的发展,将使中日两国不断面临新的课题。在协调国家间关系方面,中日两国

将面临如何对待美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如何对待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等问题。在建立国际秩序方面,中日两国将面临如何对待已有的国际规则和如何制定新规则的问题。在具体合作领域方面,中日两国将在地区政治与安全机制的发展过程中不断面临如何加强沟通和协调的新问题。

亚太经济合作对中日关系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首先,美欧日对东亚及中国市场的日益重视,将对中日关系产生很大影响。据估计,到2020年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实现贸易与投资自由化后,贸易量将立即增长20%~30%,加之亚洲国家经济将以8%的年平均增长率持续发展10~15年,届时区域内贸易和投资量将出现惊人的扩大。[9](P.151)其中,中国作为蓬勃向上的市场将倍受发达国家的重视,美欧日在东亚及中国的经济利益不断增大,中日关系将在多边经济关系结构中重新定位。其次,受西欧和北美经济区域集团化动向的影响,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也呈现出不可逆转的发展势头。但由于亚太地区在历史背景、文化传统、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同于西欧和北美的多样性,缺乏欧盟那种经济一体化经验,所以今后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将在不少问题上存在意见分歧。而分属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同时又同属于亚洲国家的中日两国之间,即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又有着不同的利害关系。中日关系将不得不在这种双重性的考验中,不断相互协调对亚太经合组织的立场。再次,亚太次区域经济合作的进展,也将成为影响中日关系的重要因素。中日两国能否在亚太次区域经济合作的问题上不断扩大共识,也将对双方合作关系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第五篇:当前渔业发展状况及未来对应策略

浅议我国渔业环境现状及保护措施

李靖解宁宁衣服田①②③青岛市海洋与渔业局 ①②③

摘要:水生生物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良好的水域环境,也是渔业发展最重要的前提。就我国目前的渔业水域环境来看,其生态环境的结构和功能正在受到各方面的影响而导致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恶化。加强渔业环境的保护,是我国渔业发展亟需解决的重大关键问题。

Abstract: the survival of aquatic organisms most basic condition is that a favorable water environment, as well as the most important fishery development premise.In the context of fishery waters environment in our country at present,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influenced by various aspects and lead to different degree of damage and deterioration.Strengthen the protection of the fishery environment, is the important key problems of fisheries development to be solved urgently.Keywords: fishing areas;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status; protect关键词: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现状;保护

一、引言

我国的江河湖泊数量多,海域面积辽阔,渔业环境的类型多种多样,自然条件相当优越,水生生物资源在这样的环境中得到很好的孕育,为渔业的发展提供很好的发展平台,是一个优良的基础条件。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渔业发展良好,但是随着我国的人口不断的增长,城市不断地进行建设,废水和污染物的排放逐年增加,还有农业的产生的废水及生活的废水都对天然水域构成很大的威胁。因此。解决我国渔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对我国的渔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我国渔业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1)有机物污染问题与营养过剩

渔业环境中需要活水,而目前的情况呈现有机负荷增大,静水水体发生老化,此时,水里的溶氧以及PH值等条件都在不断的发生剧烈变化,垂直差别悬殊,水域环境底质累积到一定时间就会产生对于有不良刺激的腐败毒物,严重时,这些毒物会对鱼类产生长期反复的慢性中毒,这样有机负荷增大会给营养饵料带来

十分有利的作用,将被饵料系数增大抵消。环境条件中一些不好的影响逐渐的凸现出来。在目前的养殖技术条件下,生产操作缺乏规范性,残剩的饵料、鱼类以及各种水生物的排泄物,生物的尸体、渔业用的营养物质和渔业药物,在半封闭的渔业养殖环境真容易形成污染源,水体中的营养盐增高,下层水体出现缺氧,而沉积物产生的硫化物、有机物质和还原物质的含量不断的升高,有害的水体微生物大肆繁殖,导致鱼类各类病害频繁的发生。

(2)重金属污染

水体中危害最危险的一类污染物当属重金属污染。这类污染物来源比较广,残留的毒素时间长,累积性大,而且会随着食物链转移浓缩,污染过程不容易被察觉,污染以后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对人们的健康会产生长期的不良影响。

(3)农药污染与激素污染

现在农业大量且长期的使用农药,其最终会流入水域在成水体污染,受害集中在水环境。根据各种调查指出,各种天然环境的水对农药的污染承受度依次为雨水、河水、海水、地下水、照这样的情况来看,水环境受到的污染是来自各方面的。此外,在工业、农业和生活中广泛使用的环境激素用过各种途径,比如排污、废物废物的排放、渗漏等等进入渔业水域,干扰水生生物的多项基本功能,对水生产品质量会有明显的影响,存在着很大的潜在威胁且日益严重。

(4)大气污染

大气中主要的污染是粉尘、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等。二氧化碳遇到水会形成酸性的雾或者雨雪,酸雨被称为空中的死神,它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很大,土壤河泊会出现酸化现象,动植物受害,鱼类死亡,甚至建筑物也遭到破坏。此外,漂浮在空气中的大气粉尘会使得阳光照射强度减弱,影响水域环境中的光合作用,是水环境中的溶氧量不足,从而影响鱼类的新陈代谢、生长、摄食和免疫功能。

三、我国渔业环境保护措施

我国渔业环境的恶化并非形成在一朝一夕,而是长期开发不当造成的,这样的情况在短期内想要恢复是很难的,渔业环境想要实现良性循环必须要经过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借助全社会的力量共同整治。渔业环境的保护工作作为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任务十分艰巨。笔者认为,要对渔业环境进行

有效的整治,就应该做好以下的几个工作。

(1)加强对渔业环境的环保领导工作

我国的各级水产部门应该把列入重要的议事程序,定期进行工作研究和总结,加强工作指导。在这个过程中,要大力加强渔业环保的宣传工作,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环保意识,对于在渔业环保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渔业专门管理机构则要积极开展渔业环境的污染状况调查,摸清所在地区的污染源对渔业环境的影响程度和现实状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监督相关的部门较强执行力度,运用法律武器对渔业环境进行有力的保护,对污染者造成的责任严格追究,严惩不贷。

(2)建立渔业环境监测网

鉴于当前污染事故多,应在全圜各地设立渔业环境监测分站,并在各省渔政处直属的渔政中心站加强环境监测力餐,各级渔政部门则要酉芒各监督员,自£而下形成监督管理网络。渔业环境监测站和监督员的任务是经常对熏要渔业水域进行监测和监督,对污染造成渔业损失者进行应急性调查,并随时掌握渔业环境的现状和变化趋势;定期进行渔业环境质量评价,为渔政部门进行环保和管理提供准确的数据和评价资料。

(3)加强渔业环保立法

我国当前的渔业环境保护法规不健全,现在法律法规的紧急任务就是尽快制定一套完善的水域环境监督管理规定。另外,在渔业环境中引起的纠纷造成的损失要让渔业部门进行负责处理,必要的时候可以协同环保部门协同处理,同时赋予渔业环境管理人员对污染事故进行处理的权利,这样有利于环保工作的开展。

(4)加强渔业环境科学研究,加大综合整治力度

我国的经济水平和财政收入不断的提升,政府部门在渔业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也不断的增大,这些投入除了应用在管理和政治方面,其重点更应该放在重大的攻关研究项目上,以尽快加快科技成果的产出和使用。依靠科技上的突破,可以更有效地保护渔业资源。各级水产科学技术部门也要尽快加强科研的改革,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推动技术上的创新,做出科研成果,让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更健康。

四、小结

渔业环境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方面,面对严重的环境危机问题,必须要做好环境保护工作,还渔业一个健康的发展环境。因此,对于渔业环境问题,让人们从身边的小事开始着手做起,为我国的渔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沈新强.我国渔业生态环境养护研究现状与展望[J].渔业现代化,2008,(01).

[2] 李绪兴,雷云雷.渔业水域生态环境及其修复研究[J].中国渔业经济,2009,(06).

[3] 吴宝林,郭小泽.浅谈我国渔业环境现状及保护措施[J].北京水产,2007,(04).

[4] 罗卫江.浅谈我国渔业环境现状及保护措施[J].内陆水产,2007,(12).

下载当前海关查验方式、具体流程、处理结果及未来发展[最终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当前海关查验方式、具体流程、处理结果及未来发展[最终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