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区老干部工作试点的通知
黄组通[2009] 号
市委组织部 市委老干部局
关于开展社区老干部工作试点的通知
各县市区委组织部、老干部局:
自全市社区老干部工作试点动员会以来,各地结合实际积极探索,不断创造条件,扎实推进社区老干部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积累了一些经验。根据部署,今年将在全市推行社区老干部工作试点。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文明黄冈、和谐黄冈的总要求,依靠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依托社区资源优势,动员组织社区力量,为老干部提供优质、方便、快捷的服务,提高老干部的晚年生活质量,从而更好地发挥老干部在社区“三个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二、方法步骤
各地选择合适的社区1—2个,先行开展老干部工作试点,按照摸底调研、培训骨干、成立组织、构建网络、宣传发动、建章立制、开展活动、总结提高八个步骤进行。待条件成熟后全面铺开。
三、工作目标
按照加强领导、整合资源,立足实际、构筑平台,先行试点、逐步完善的工作思路,形成社区、主管部门、老干部门三方参与、协调配合、资源共享的管理格局,为广大老干部“就近学习、就近活动、就近得到关心照顾、就近发挥作用”创造条件,真正做到政治上有人关心、活动上有人组织、生活上有人关爱。
四、主要任务
按照“四就近”的原则,社区服务的主要任务是:采取多种形式,定期组织辖区老干部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充分利用社区活动阵地和设施,组织老干部参加各种文化娱乐活动;按照自愿量力的原则,组织引导老干部在社区发挥余热作用;坚持定期入户走访看望辖区老干部,为老干部巡诊或开展义务服务,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及时向有关党组织、老干部所在单位、老干部门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
五、具体要求
做好社区老干部工作,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推进老干部工作的客观需要,是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各级党组织和老干部门,要切实加强对社区老干部工作的领导,创新形式,创新机制,认真做好试点工作。
1、成立社区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相关部门领导组成。县市区委老干部局要认真选择试点并制订好实施方案,具体承担起对社区试点工作的指导协调和检查督促,确保试点工作顺利进。
2、基层党组织(街工委)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社区服务老干部工作的重要性,真正摆上党委的议事日程,主管领导要亲自过问,分管领导要亲自抓,确保这项工作落到实处。
3、社区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 的建设宗旨和服务理念,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对老干部的衣食住行和教学乐为提供帮助和支持,使老干部能够就地就近得到社区的关爱和及时快捷地服务。
4、老干部所在单位和主管部门对这项工作要积极予以配合和支持,形成合力,认真做好老干部的思想工作,消除顾虑,逐步对社区树立起认同感和归属感。
5、各地老干部门要抓好对试点工作的总结,对好的做法和经验及时总结和推广,对先进典型及时宣传和表彰,逐步在全社会形成尊老敬老的良好舆论氛围。
2009年1月 日
主题词:老干部工作
社区试点
通知
抄送:市委办、市直工委
中共黄冈市委组织部办公室印发 2009年1月 日印发
共印30份
第二篇:社区老干部工作职责
社区老干部工作职责
1.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关于老干部的方针、政策,上级关于离休老干部工作的各级部署。
2.关心老干部,热爱老干部工作,履行好老干部工作的职责。
3.做好社区老干部工作的联系、协调、指导和服务工作。做到服务热情,工作耐心细致。
4.熟悉掌握社区内每位老干部的详细情况,加强社区老干部服务的建设。做到:“四个必须知道”:①老干部的家庭住址和联系方式必须知道;②老干部家庭情况,健康状况必须知道;③老干部的爱好和特长必须知道;④老干部的生活习惯和规律必须知道。“五必访”:①生病住院必访探视;②遇大事必访看望;③有特殊情况必访了解情况;④逢重大节日必访慰问;⑤过生日必访祝寿。
5.建立和完善社区老干部工作的综合资料项目申请表格,建立必要的工作台帐。
6.及时掌握社区老干部的思想,生活动态,维护和保障老干部的合法权益。
7.经常组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
8.切实做到为老同志生活上解困、精神上解忧、思想上解惑,全心全意为老同志服务。
9.及时了解、反映老干部意见、建议,广泛宣传老干部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营造尊重、关心老干部的良好氛围。
10.积极探索老干部服务的新思路、新方法,善于总结经验,定期向
党工委汇报工作。
社区居委会工作职责
一、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维护社区居民的合法权益,教育社区居民遵纪守法,履行依法应尽的义务,爱护公共财物,美化、净化社区环境,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二、筹备和召集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向社区成员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执行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的决定、决议,执行《社区自治章程》。
三、组织引导社区居民开展法制教育、公德教育、科学教育、青少年教育、职业培训等,组织社区居民开展各种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和教育活动。教育居民尊老爱幼、扶困助残、拥军优属、团结互助、养成文明、健康、高尚的生活方式,营造具有本社区特色的文化氛围,加强居民的归属感和社区的凝聚力。
四、做好社区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组织社区居民开展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活动(包括志愿者服务等),开展以劳动就业为重点的社会事务性服务,为社区特殊群体提供社会福利性服务,为他们排忧解难。
五、协助维护社会治安,配合做好“两劳”释放人员及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管制、缓刑、假释、保外就医人员的帮教和常住、暂住人员的登记管理工作,维护本社区正常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秩序。
六、调节民间纠纷,做好疏导工作;防止矛盾激化,促进居民家庭和睦,邻里团结。
七、协助城区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做好与居民利益相关的公共、计划生育、优抚救济、青少年教育、最低生活保障、下岗职工再就业等工作。
八、管理社区居委会的财产,根据自愿原则,筹集社区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所需的经费。
九、依法培育和发展社区服务民间组织,协助政府部门加强对社区民间组织的指导与帮助。积极培育和发展社区志愿者服务组织,壮大志愿者队伍,知道开展服务活动。
第三篇:依托社区做好老干部工作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老干部工作纳入社区管理的步伐也日趋加快。中组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意见》(中组发[2008]10号)文件,离退休干部就近学习、就近活动、就近得到关心照顾、就近发挥作用则成了老干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区目前的老干部也和其它县区的情况一样,进入了双高期,且居住分散。因此如何依托社区资源,真正把老干部“四就近”工作落到实处,是当前我区老干部工作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
一、现阶段我区“四就近”工作的现状
1、老干部基本情况。
目前全区属老干部局管理的老干部共有人,其中离休干部人,县处级以上退休干部人。近年来,我们通过对老干部生活、学习、医疗、心理等方面的需求情况进行调查发现,的老干部希望参加各类知识的学习;近的老干部表示最担心的问题是生活中无所事事、生病住院、生活孤独;近的老干部离退休之后主要精力用于家务和打麻将;仅占左右的老干部对精神文化生活表示满意。的老干部认为其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超过以上的老干部表示愿继续有所作为,实现自身的价值或未完成的心愿,处于日常生活少有人照料状态的近;近的表示“身体
健康,心情愉快”;在居住方面,与子女同住的占独居的占。超过的老干部认为在身体不适时,最好的就诊方式是到离家较近的医院。调查表明,老干部在进入“双高期”后,迫切需要全方位的整体服务。
二、我区老干部“四就近”工作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不深。
首先是有的老干部认为,进社区是将他们当作“包袱”推向社会,因而与原单位脱离了关系,成了“社会老人”。二是有的社区认为,社区服务主要是针对社区弱势群体和社会老人,而老干部待遇较高,无须提供服务,再者为老干部服务是老干部工作部门和原单位的事,与社区无关。三是领导的认识不够到位。认为老干部工作政策性强,只要不出问题就是做好了老干部工作。因而老干部工作很难纳入各级领导的决策范围。包括社区的工作人员同样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社区主要工作大多为上级各个部门布臵的硬性任务,包括劳动、卫生等,涉及到社区居民生活各个方面。在人员少,任务繁重、经费不足的情况下,有些工作人员对老干部工作认识不强。通过调研,有些社区党委书记、主任甚至不知道什么是老干部工作“四就近”。更不要提一些更具体的东西了。因此,提高各级领导干部以及社区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是当前极需解决的问题,也是制约“四就近”工作的最大障碍。
2、管理服务不全面。
我区社区管理服务老干部工作当中,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服务管理项目不多。对老干部管理服务的内容主要体现在生活照料等家政服务方面,对象多为高龄、多病、无法定赡养人的老干部群体。这对于全面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还有一定的差距。二是服务管理形式不多。主要是依托社区现有的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等,或通过社区工作人员和设立的家政服务中心为老干部服务。大部分老干部对社区的服务管理难以认同。通过问卷调查,我区老干部对社区服务的满意率不足50%。资源整合利用率较低。三是服务管理经费不足。很多社区表示,经费缺乏是社区老干部工作难以深入开展的主要原因。以大学路桃园社区为例,该社区通过各种渠道,在困难帮扶、发挥作用、就近医疗等方面工作都相对比较扎实,但因为社区条件和场地以及经费等各种原因,老干部活动场地则相当简陋。因此老干部就近活动、就近学习方面则相对困难,难以纳入其工作议题。
3、发挥老干部的作用不明显。
“四就近”工作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如何积极发挥老干部在经济建设、社区建设以及城市发展的作用。但是在这一方面我们的社区做的还是明显不够。一是受市场经济影响和各种利益的驱动,大部分老干部多取向劳动报酬,无偿为社区服务的老干部,只占很少的一部分。二是社区为提供老
干部发挥作用的平台很少,只在一些示范性的社区建设中,建立了关心下一代工作组织,成立了各种老干部自娱自乐的队伍。三是得到社区的重视与支持不够。社区工作千头万绪,老干部工作难以列入社区工作的议事日程,在组织动员、人员经费、机构的建立等方面,难为老干部发挥作用提供有效平台。
4、制度不够完善
我区大部分社区“四就近”工作的相关制度都不够完善。包括党建、就医、便民服务、就近学习娱乐以及考评等相关方面。这就直接导致了很多社区工作也做了,辖区内的老同志也认可,但就是缺少相关的文件资料等信息。这就在无形中形成了一种被动的局面。
二、改进和加强社区“四就近”工作的思路和对策
1、提高认识,认真贯彻实施有关政策法规。
中组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离退休干部工作是党的组织工作、干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的要求,落实离退休干部政治、生活待遇,发挥离退休干部作用,不断完善工作制度、健全工作机制、改进工作方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不断开创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新局面,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创造良好条件”。河南省委组织部《关于利用社区资源做好离退休干部“四就近”工作的实施意见》中指出,“发挥社区优势,利用社区资源为离退休干部晚年生活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是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的延伸和补充,是做好新形势下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有效途径,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也是广大离退休干部的迫切需要。”中央、省、市的文件精神充分说明了老干部工作是新形势下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是召开全区老干部“四就近”工作专题会议,要求各乡、镇、办分管老干部工作的领导和专干以及社区书记参加。会上宣读省、市关于“四就近”工作的文件精神,使全区上下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形成合力,构建党政领导、老干部工作部门牵头、老干部原单位和社区办理,相关单位支持参与共建的工作格局。二是要依托社区,加大对老干部“四就近”工作的宣传力度。使老干部适应管理体制的转变,从传统观念中解放出来,做到与时俱进,尽快适应社区服务、融入社区生活。
2、在社区老干部管理服务方面,可以借鉴兄弟县区的经验
市委老干部局在 月 日 在上街区老干部活动中心组织了关于全市老干部工作“四就近”的交流观摩会,会上上街
区老干部“四就近”工作就有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比如该区健全的“四就近”管理服务制度以及试点参考模式等,对我区的社区老干部工作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多组织社区党支部书记或老干部工作人员深入到先进的兄弟社区参观交流,借鉴经验,取长补短。
3、完善各项制度,使老干部“四就近”工作纳入年终考评 3.1、完善各项制度,使社区老干部工作有所依据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完善社区老干部工作的各项制度是让老干部“四就近”工作上升到另一个高度的重要手段。首先老干部局要出台包括老干部就近学习、就近得到关心照顾、就近发挥作用、就近参加活动以及联系老干部、走访慰问老干部、社区老干部队伍自身建设等等一系列相关制度并下发到各基层,基层社区再根据自身的软硬件情况制订付合该社区条件的社区老干部工作制度。
3.2、将“四就近”工作纳入到年终考评
年初将老干部“四就近”工作纳入到全区目标考评细则进行千分量化并下发到办事处,今后“四就近”工作将成为我区老干部工作的考核重点。以区委组织部的名义对基层加强考核力度,对做得好的社区实行加分,年底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可以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同时,鼓励社区发
挥主观能动性,探索老干部工作的新举措,营造各具特色的老干部工作新局面。
老干部“四就近”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面广,工作量大,需循序渐进,稳步推进。作为我们,一定要积极主动做工作,实实在在做工作,确保老干部“四就近”工作的顺利推进。
第四篇:港榆社区老干部工作
港榆社区离退休干部活动总结
我们榆树市华昌街道港榆社区位于榆树市新城区新商界的轴心地带,幅员面积6平方公里,辖内5个居民小组,总户数3900户,人口19700人。我们社区面向新公园,右临新政府,左邻镇北大市场,背靠榆树市最高学府——实验高中,工农大街、榆西大街贯穿南北,新崛起的健康路西段商业一条街横贯东西。这里商贾云集,购销两旺,人流、物流、信息流、知识流在这里汇聚,是目前榆树市商贸发展的核心。我社区就是位于榆树市最繁华、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带,这也增加了我社区的管理难度。我社区内离退休老干部人数众多,集中管理困难,又有一系列难题等待解决。
关心老干部生活,做好四就近工作
我社区离休干部隶属层级多,居住分散,并已经进入高龄期、高发病期。我区开展离休干部“四就近”工作已经有三年了,从开展的整体情况看,效果是好的,得到了离休干部的认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领导重视,组织健全,资金支持。我社区成立了离休干部“四就近”服务工作领导小组,主管书记任组长。社区建立了离休干部“四就近”服务工作办公室,书记为第一责任人,选出热爱老干部工作、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的专兼职居委会工作人员和社区志愿者为离休干部提供服务。制定了《离休干部“四就近”服务工作意见》、《走访慰问老干部制度》、《离休干部“四就近”服务工作人员的考核办法》等方案,做到工作有计划、有安排、有考核。街道为社区老干部活动场地
增加面积,购置电视机、投影仪、DVD、空调机、图书资料等设备。为开展“四就近”服务工作创造了条件。
(二)利用老干部党校社区课堂,确保老干部思想常新。离休干部虽然进入了“双高期”,但他们对新形势下的新思想、新事物、新政策,对国内、国际形势,对市、区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非常关心。为满足他们的需求,我们先后在离休干部集中的社区开办了老干部党校社区课堂。定期为老干部播放理论学习辅导、国内外形势、领导通报情况等光盘。年初,为了让老干部们能够更加深刻地领会“十七大”报告精神,我们组织了老干部“十七大”理论学习报告团到部分社区进行宣讲。
(三)搭建社区平台,就近发挥作用。在老干部就近学习、活动、生活上得到照顾的同时,充分发挥老干部的政治优势和丰富经验。按照自愿量力的原则,较好地发挥了老同志自身优势参与社区建设,为社区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几年来,老干部经常为社区的发展献计献策,为社区居民排忧解难,始终保持着革命的本色,在参与社区党建、维护社区治安,创建文明社区、文明家庭,凝聚人心、促进和谐和关心教育下一代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面对突如其来的吉林市百年不遇的洪水及舟曲特大泥石流,老干部积极捐款,真正体现了老党员、老干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无私奉献精神。
满足老年人的求知欲望,跟紧时代步伐 结合实际搞活动,丰富老干部精神文化生活。根据老干部的居住情况、特长爱好和身体状况,利用社区活动站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一些老年人大半辈子都在为建设我们的国家奋斗,年轻是因为
时代的原因知识储备量不多,现代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可以用光速计算,老年人虽说现在已退休,但他们仍有强烈的求知欲。就目前来说,榆树市并没有这样的学校来给他们学习,我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经过我社区多方协调,“港榆社区老年大学”终于成立了。在大学了,老年人可以学到他们想学到的知识,使他们能与社会接轨,紧跟时代的步伐。
提供生活服务,开展“五个一”活动。为了把离休干部“就近得到关心照顾”落到实处,在社区中开展了“五个一”活动。即:一是为每名老干部发放一张“社区联系卡”,上面印有社区老干部工作人员的姓名、联系电话,保证老干部在有困难时能及时和社区取得联系;二是为每名老干部建立一份社区健康档案,使工作人员对老干部的身体状况做到心中有数;三是为“空巢”家庭以及身体较弱的老干部安排“一助一”服务对子,时时关心照顾老干部;四是利用社区医疗服务队,为老干部开展定期上门服务;五是为老干部提供家庭保洁、上门理发等服务。为解决老年人、残疾人就医难的问题,经过多方协调,设港榆社区卫生服务站在刘宝华诊所,有效地解决了就医难的问题,使小病不出门。
用欢乐展示社区文明
为了准确掌握社区群众所思所想,宋艳秋组织员工在社区开展了“社区民意调查”,有的放矢的开展群众性的主题社区活动,为创建文明城做出了贡献。组织400多离退休人员成立了大型的“夕阳美”秧歌队,使众多老年人在锣鼓声中 “舞”出老有所乐。还组建了“牵手”家政服务中心。不但方便了社区居民的生活,还安排了下岗职工
200余人,并把家政服务延伸到社区之外,成立了港榆社区接送班,使社区居民在安心工作的同时还免去了对孩子的牵挂,而又有20余人因此找到了生活的依靠。且为免去社区居民对老人的牵挂,在社区的带动下,成立了“老来乐”托老所,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年人在一起生活得十分快乐,他们一起散步、聊天、扭秧歌、看电视,能度过一个快乐、安详的晚年。
倡导爱心救助,构建和谐社区
2007年5月,我们按照榆树市民政局的安排部署,在街道工委的领导下,把救助管理进社区作为保障民生、增进福祉、创建和谐社区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通过开展爱心救助,创新了救助模式,提高了救助水平,收到了良好的救助效应,使社区不仅成了流浪乞讨人员回归家庭、回归社会的幸福家园,还成为辖区内弱势群体生活无忧,和谐共处的生活家园。
为把救助进社区工作抓好抓实,我们首先强化了组织领导,成立了由社区书记为组长,副职领导为副组长,低保专干等相关干部为成员的社区救助工作领导小组,确定社区书记为第一负责人,低保专干为专职负责人。
我们通过入户调查,掌握了本社区外流人员及精神病人、残疾人、重病患者、智障者、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吸毒人员、爱滋病患者、刑满释放人员和监外执行人员的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我们规范建档,建立了“三表一卡一书”。“三卡”即流浪乞讨人员登记表,重点救助对象登记表,重点监护对象登记表。“一卡”即救助联络卡,救助联络卡上印有救助联系人姓名,救助联系地点和救助联系电话,为方便求助者联系,该电话24小时有专人值班。“一书”是监护协议书。社区把辖区内居民中的126名盲哑人、痴呆傻、病疯残、孤老寡和吸毒人员、刑满释放人员、监外执行人员及爱滋病患者共16种人员列入重点监护对象,并采取相应的方式对重点监护对象进行监护。
为了使救护监控实现无缝隙全覆盖,我们在辖区内的工农大街、榆西大街、三盛路、健康路、榆三公路等重点路段,每隔50米设立一个爱心救助岗,共设立16个爱心救助岗。为便于求助者识别,我们在各个爱心救助岗设立了昼夜两种识别标记,白天有救助标识指示牌,晚上有旋转式红色救助标识指示灯,求助者晚上在50米内就能看到。爱心救助岗的人员多是热心公益事业的临街个体工商夜户担任。爱心救助岗的职能主要负责对流浪乞讨人员的监督,发现流浪乞讨人员后立即向社区救助服务中心报告,并负责监控,防止流失。救助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最迟在20分钟内赶到现场,对求助者实施救助。
努力解决就业难题
我们还把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就业工作摆到了十分突出的位置上。2005年投资5万多元,进一步改善了劳动保障服务站的工作环境。我们在社区宋书记的带领下和社区干部一起,多次与吉海公司、榆树市房地产开发公司等多家民营企业联系,累计推荐就业457人次。并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于2006年率先成立了“港榆社区阳光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对社区各类有创业就业需求的人员提供义务培训。三年来,共为失业人员476人,在职职工352人,待业青年513
人提供了美容美发、计算机录入、计算机系统操作、电工、水暖等12个培训项目,为促进就业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并在社区的带动下,我社区内居民李莉华创建了“榆树市公园花卉基地”,现已成为我市内最大的花卉基地,还为我社区内下岗职工提供了就业机会。并协调政府及相关部门修建了15条水泥路,种植草坪5000平方米。是我社区成为榆树市内唯一一个省命名的“绿色社区”。
不断提升社区党组织的服务水平
大力实施党群联动工程,深化党员义工服务活动,发挥党员带头服务群众、带动群众相互服务的积极作用。依托党员服务中心,健全服务体系,完善服务功能,为党员群众在就业咨询、房屋租赁、子女上学、老年人业余生活、看病就医、权益维护等方面提供帮助。整合社区内的教育、文化资源,定期开办农民工夜校,为农民工进行文化补习、就业技能培训、城市生活常识教育,提高农民工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开设党内帮扶热线,切实搞好党内关怀和帮扶,增强党员对党的归属感。
第五篇:社区老干部工作汇报材料
社区老干部工作汇报材料
漓江路社区现有离退休人员876人,其中离休人员一名,2007年以来,我们按照市区老干部亲情服务进社区活动的要求,结合漓江路社区实际,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亲情为理念,扎实做好社区老干部的亲情服务工作。
为确保亲情服务进社区活动扎实有效开展,我社区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责任,成立了由社区党支部书记任组长的亲情服务领导小组,制定了亲情服务承诺制度,我们组织人员对社区居住的离退休人员进行详细的摸底排查,掌握老干部家庭、健康、爱好,需求等方面的情况,根据老干部的个性化需求,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倾心服务社区老干部,2008年5月,我们根据召陵区实验小学家属院离退休党员多的特点,请示街道党委批准后,在实验小学家属院成立了人东小学离退休人员党支部,支部的成立,为社区党员参与文化活动、参与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搭建了平台,进一步增强了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
为了更好地服务社区老干部,我们社区印制了社区离退休人员爱心服务卡1000余张,向社区的每一位离退休干部发放了爱心卡,卡片上印着社区工作人员、青年志愿者、社区物业、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联系电话。通过此卡架起了社区服务老干部的桥梁,只要接到电话,我们的工作人员就会上门服务,为老干部办事提供了方便;社区不定期在社区二楼会议室举办老年人健康知
识讲座,就老年人一些常见病的防治进行专题讲解仿,今年上半年共组织讲座3次,进行免费体检1次;每逢重大节假日、组织社区干部到部分老干部家中进行专访慰问,带去党和政府的关心,组织青年志愿者帮助老干部家庭打扫庭院晾晒被褥等,今年端午节前夕,社区组织人员带着米面油等物品到部分困难离退休人员家中慰问,受到辖区老干部和居民的一致欢迎。
我们注重老干部的学习开展情况,在抓好对社区老干部、老党员集中学习的基础上,设立了党报党刊及图书阅读服务室,让社区老干部及时了解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注重对老干部活动场所的开辟,我们利用烟厂花园定期组织老干部参加各种文体比赛,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今年“7.1”前夕,我们组织社区离退休人员开展了象棋、军棋、双升等文体比赛,丰富了社区离退休人员业余生活;注重发挥老干部的作用,社区离退休人员加入了社区义务巡逻队,主动为社区的和谐稳定发挥余热,在寒暑假期,社区邀请德高望重的离退休老干部充当青少年教育的义务辅导员,向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以上是我们漓江社区老干部亲情服务工作主要做法,离上级领导的要求可能还有一定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进一步做好老干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