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东大滩乡联村联户、为民富民五年帮扶计划
东大滩乡政府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
五年帮扶计划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努力开创我乡扶贫工作的新局面,根据省、市、县委关于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工作的会议精神,经过对联系村各个方面的深入了解和调查研究,特制定本计划。
一、基本情况
1、自然条件及资源概况
东大滩乡圈湾村位于乡政府西面,距乡政府5公里,北靠古浪县横梁乡。平均海拔2200米以上,年均气温3-8°C,降雨量4.4毫米,属典型的高山气候。全村共有耕地面积1177亩,人均耕地少,人均占用耕地1.8亩。主要农作物以小麦、豌豆、洋芋为主,水资源匮乏,无矿产资源。
2、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全村辖大泉湾、窑沟、圈湾3个村民小组,共176户671人,其中女性303人,少数民族49人,劳动力386人;全村共有贫困户数102户,占总户数58%,其中低保户79户254人,五保户4户6人、残疾人7人; 2011年圈湾村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177亩,粮食总产量162吨。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513元,现有大小畜749头。全村主要以农业种植为主要经济来源;圈湾处于高山地带,村内基础设施极为薄弱,通村组路里程约5公里,路面状况差,多为晴通雨阻;农业用水困难,无机井,蓄水池、水窖口;农村电网全覆盖;村内有完全小学一所,在校学生87名;有村卫生所1个,从业医师1人,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0﹪。
二、致贫原因
该村致贫因素主要有:一是聚住地点自然条件恶劣,山大沟深,交通极其不便,交通运输费用高;二是长期以农业为经济支柱,除传统的种植、养殖和外出务工外,农民再无其他增收途径,无村集体或者村民企业,村级经济基础薄弱,经济来源单一;三是人多地少,土地贫瘠,广种薄收,生产力低;四是农民观念陈旧,综合素质低,科技文化落后,劳动技能差,缺乏自我发展能力低;五是生产经营条件差,生产方式单一落后,群众从事农业生产资金短缺,生产工具简单,缺乏必要的生产物资。六是个别家庭由于老弱病残障的原因,经济收入来源少,致富难度大。
三、帮扶思路及预期目标
(一)指导思想。帮扶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现转型跨越为总基调,以联村联户为载体,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富裕为核心,立足乡村实际,着眼长远发展,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全力实施帮扶工程,争取为贫困村找准一个发展路子,制定一个脱贫计划,谋划一个主导产业,提高贫困村组的自我发展能力。争取让贫困户有一处安居房、学会一门致富本领、发展一项致富产业、输转一名劳动力、资助一名贫困学生、办一件为民实事,最大限度地调动群众自我发展的主动性,让联系户自觉地投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创业实践中去。整体推进农村党的建设、加快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建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全村和谐,促进全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贫困人口全面脱贫的目标。
(二)基本原则。根据圈湾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开展扶贫帮困、脱贫致富的基本原则是:以市场为导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目标,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和养殖业,采取以户为主、因户施策、造血为主、输血为辅、产业扶贫、整村推进的帮扶方式,按照稳步发展设施农业,做大做强草畜产业,提高农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提高多种经济收益,切实提高生产力水平和自我发展能力。
(三)帮联目标。止2016年底,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家庭及人口的生产生活困难问题,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3000元以上,脱贫致富进入小康;贫困户脱贫率达到80%;该村村庄道路硬化率达到90%;农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0%;村庄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达到100%;新型农民合作医疗参合率97%以上;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将无劳动能力的五保户、低保户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农户通过帮联,户均实现有一个科技明白人、有一门致富本领、有一项致富产业、有一名输转劳动力的目标。基层组织科学化、规范化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阵地建设进一步加强,建立标准化活动室,农家书屋运转正常,农民培训基地作用凸显。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农民素质整体提高,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环境更加优美,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三、帮扶重点与实施计划
帮扶工作按照省、市、县“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活动的总体要求,结合圈湾村未来五年发展的主要任务为帮扶重点,通过与该村“两委”班子协商,推进六项工程:
(一)推进产业发展工程。按照县委确定的主导产业发展思路,指导帮联户调整产业结构,扶持特困户发展符合各自特点的特色产业,提升农业发展水平。一是大力发展旱作农业。鼓励贫困户进行全膜垄侧马铃薯种植,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二是发展养殖业。以现有的几家养殖户牵头,建立以养殖小尾寒羊为主,鸡猪为辅的养殖结构布局,扩大养殖规模和种草面积,实现舍饲养殖,解决增收致富与改变生活条件的问题。协调成立村养殖专业合作社,规范管理养殖业,引领畜牧业真正成为该村农民增收新的支柱产业。三是大力实施劳务增收工程,结合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积极组织青年和明白人参加培训,提高该村劳动力科技素质、职业技能和生产经营能力,鼓励有条件的群众外出务工,增加劳务收入,解决富余劳动力就业无门的问题。
(二)要推进智力扶贫工程。一是做好宣传教育工作。采取入户走访、召开会议等形式,加强惠农政策宣讲和思想教育,传递致富信息,帮助贫困户树立脱贫致富信心;及时掌握思想动态,了解生活困难,积极疏导情绪,振奋贫困户脱贫致富精神。二是定期组织开展科普宣传和农民教育培训活动,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广农业先进实用技术,指导发展高效农业,切实把产业开发最需要、农业发展最实用、农民群众最迫切的先进技术送到群众手中。计划每年组织农民科学技术培训班3期,聘请专家深入田间地头现场示范讲解,内容以温室种植管理技术、畜禽养殖及防疫技术、外出务工实用技术等,使所有特困户每户有1名科技明白人,贫困群众每人掌握1-2门实用技术,切实提高贫困群众的综合素质。
(三)要推进信息服务工程。积极为贫困群众提供市场信息,帮助联系客商,促进农产品销售;提供招商引资信息,帮助贫困村发展二三产业;提供项目、投资信息,帮助贫困乡村争取国家和省、市、县投资;提供劳务用工信息,支持有条件的贫困群众外出务工。
(四)要推进基础设施工程。结合新农村建设,积极协调争取项目扶持资金,不断改善基础设施条件。2012年度完成石板沟口积水池维修及村内道路硬化;2013年度硬化圈湾村大泉湾组到古浪县条子沟村的道路;2014年完成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使村里通有线电视,同时加强网络建设,开通互联网,让村民及时了解产品供求信息,使老百姓足不出户就能了解掌握农产品市场信息;2015年在东岔修建涝坝一处,修建农田灌溉U形渠200米;2016年进行村级组织活动阵地与服务功能的完善。
(五)要推进党建提升工程。加强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狠抓“三会一课”制度,结合各种方式,做好党员、村干部的教育和管理,提高党支部的自身素质和领导班子领导、带动经济发展的能力,力争把“两委”班子建设成有超前意识,能正确决策,真抓实干,求真务实,真正能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的基层组织。健全和完善村级组织活动阵地服务功能,建立健全各项规章管理制度,配套和改善办公条件,兴办农家书屋,不断提高村党支部、村委会工作效率,充分发挥三个文明建设的战斗堡垒作用。按照“双培双带”和优化党员队伍结构的要求,把农村经济发展能手和有文化的优秀青年作为重点培养对象,成熟一个发展一个,打造一支强有力的党员队伍。
(六)要推进民生支撑工程。做好大学生帮扶工作,积极协调联系各方资助,不让一名大学生因贫困而放弃学业。全力改善村卫生所办公条件,使村级卫生所功能发挥正常,严格落实药品零差价销售制度。对于五保户等弱势群体全部纳入低保范围,通过民政救助和农村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基本使其达到衣食无忧。
四、保障措施
为确保帮扶规划的顺利实施,确保帮扶措施落到实处、见到实效。采取以下措施:
(一)组织保障。为了加强对此项行动的组织领导,确保帮扶计划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乡上成立以乡党委书记雷宏为组长,乡政府乡长李发栋为副组长,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的规划实施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此项工作的部署安排和推进落实。同时,加强与圈湾村“两委”班子的协调配合,由该村致富能手、贫困户代表、党员代表组成计划实施协调小组,共同负责编制计划项目实施,切实加强对项目的实施工作的领导力度。村党支部与联村单位共同搞好谋划,形成帮联单位齐心协力、帮联干部真心实意、帮联户共同努力全心致富共奔小康的发展格局,确保帮扶工作取得实效。
(二)资金保障。资金是计划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围绕帮扶规划确定的重点任务,积极协调争取项目投资。协调银行对该村基础设施、主导产业、社会事业等建设提供信贷支持,确保规划项目顺利实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并通过启用民资、群众筹资等形式,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热爱家乡、建设家园、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增加扶贫投入。
(三)机制保障。驻村副书记具体负责,全面协调,全力抓促。联村单位原则上每年研究谈论本村发展、解决困难不少于4次,联户干部每年入户不少于8次,累计时间不少于15天,随时解决困难,落实帮扶计划。
(四)技术保障。一是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充分调动市、县、乡三级农业技术机构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以科技为先导,加大培训力度,采取集中培训和实践相结合的办法,使其掌握实际技能,增强村干部及广大农户的科技意识,提高知识水平和科技能力,提高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二是抓好养殖技能培训,通过技能强化培训,使绝大部分劳动力转变为拥有一技之长的劳动技能型人才,为发展养殖产业直到支撑作用。三是抓好村级干部队伍建设,多方面、深层次的宣传教育,实践锻炼,使村干部充分开阔视野掌握基本技术,为当地发展起到出谋划策、技术指导的作用。四是大力培养农民经纪人,培育一部分有知识、有能力,敢闯市场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村专业合作经营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市场竞争能力,促进农民增收。
(五)严明纪律要求。各帮联干部要严格遵守工作纪律,严以律已,规范行事,严格执行“八个不准”(不准向群众提任何不合理的要求;不准接受群众的吃请;不准收受基层馈赠的钱物和土特产;不准公款娱乐消费;不准包办代替基层组织的工作;不准做违背意愿、侵害利益、有违当地风俗习惯的事情;不准干扰村民的生产生活秩序;不准搞层层陪同和迎送),努力树立全乡干部的良好形像。
东大滩乡人民政府 二〇一二年四月二十日
第二篇:“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帮扶计划
XXX村“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帮扶计划
一、基本情况
XXX村位于XXXXXX乡,全村共有X个自然村,X户,X人,耕地面积X亩,人均X亩,2011年人均占有粮食X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X元。目前,该村支柱产业以劳务输出、农作物和生猪、羊养殖为主。全村平均海拔X米,年均温X℃,年降水量Xmm,全年无霜期X天,适宜苹果种植。该村有贫困户X户。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比较艰苦,群众贫困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该村村庄分散,交通不便,农田水利设施落后,资源相对匮乏,产业开发不足,群众增收的支柱产业没有形成,尤其是村内道路和田间道路路面狭窄,土壤疏松,雨季道路长期泥泞不堪,车辆无法通行,给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和物资运输带来了极大不便,严重影响了全村经济发展。
二、帮扶计划:
1、按照市、县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关要求,帮其栽植苹果树和其他经济作物,使其增加收入,缓解贫困现状。
2、大力宣传相关贷款政策,动员其贷一定数目的资金,做小生意。在有经济基础的情况下,做其思想工作,使其
扩大生意规模,增加寒猪、羊饲养数目,早日走出贫困,奔向小康生活。
3、提倡我局机关全体职工为其村举行一次爱心捐款,利用其资金为路堡村购买农药、化肥等。
4、大力实施劳务增收工程,每年积极组织青年和明白人参加培训,提高外输劳务人员的素质和技能,鼓励有条件的群众外出务工,增加劳务收入。
5、定期不定期的为帮扶对象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重塑信心,使其帮扶对象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
XXXXXXXXXXXXXXXXXX
第三篇: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帮扶计划
**乡“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
帮扶计划
**乡地处**县南部山塬区,属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全乡辖*村*社**户**人,总耕地面积**万亩,人均**亩,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元。全乡现有新建档贫困人口**户**人(其中:低保户**户**人,扶贫户**户**人),贫困人口占全乡人口的65.21%。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县“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动员大会精神,扎实有效的开展好我乡帮扶行动,使帮扶工作有目的、有步骤的进行,加快推进**乡经济社会发展和贫困户脱贫致富进程。结合全乡实际,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及目标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联村联户”为载体,以“为民富民”为目的,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总基调和“开放包容谋发展,抓主抓重求实效,务实苦干创一流,好中求快促跨越”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一主线,主攻“**、**、**”三大产业,实施“项目带动、新农村建设、商贸兴乡、改善民生”四大战略,奋力拼搏,狠抓落实,全面推进“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工作实现新突破,促进全乡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努力实现建设小康新**的目标。
全乡农业增加值达到**万元,增长**%;固定资产投入**万元,增长**%;粮食总产量达到**吨,增长**%;牛饲养量达到**万头,出栏**万头,新植果园***亩,输转劳务**人(次),实现劳务收入**万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达到**元,增长**%。
二、帮扶原则
(一)多级联动,宣传政策。乡、村两级要广泛动员,深入宣传,明确责任,积极行动。深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指导、协调、督促落实省、市和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按照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发展思路和奋斗目标,引导全乡干部群众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努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广泛宣传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强农惠农政策以及旱作农物技术、畜牧养殖、劳务输转等方面的实用技术和知识,使双联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二)反映民意,综合带动。深入群众、深入基层,认真听取群众的意愿和诉求,了解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以及对党和政府的意见建议。摸清影响产业发展,阻碍群众脱贫的突出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破解发展难题。以“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为载体,持续推动全乡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和基层组织建设全面发展。
(三)促进发展,全面覆盖。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为农民群众提供知识、技术、信息和招商引资等方面的服务,提高农民增收致富能力。重点帮助贫困村和贫困户,认真分析贫困原因,找准脱贫路子,解决致富难题。实现帮扶单位与村,全体干部与贫困户帮扶联系全覆盖的目标。
(四)疏导情绪,务求实效。一切从群众立场出发,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意愿,正确引导群众,疏导群众情绪,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热点问题认真调查研究,及时做好法律法规及政策解释。结合实际,全面深入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因村因户制宜,尽心尽力而为,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使之真正成为培养锻炼干部的能力工程、造福民众的民心工程。
(五)提升能力,长期坚持。紧紧围绕破解全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难题,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作风,抢抓机遇,开拓思路,探索创新,着力提升乡村两级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的创造力、落实力、公信力和服务群众的能力。立足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将“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长期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开展下去。
三、帮扶计划
(一)调整种植业结构,大力推广旱作农业技术。把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种植作为抗旱增收的重要举措,在全乡9村大力推广全膜玉米种植,高标准建成**、**片带1000亩以上示范点1个,**、**片带500亩以上示范点2处,以点带面、辐射带动,使全乡种植全膜玉米8000亩以上,达到稳产增收的目的。为每户协调发放困难群众生活补助200-300元,帮扶10公斤地膜2卷、化肥2袋,使户均种植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亩以上,加快了**户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步伐。
(二)依托新农村建设,大力改善帮扶户生产生活条件。争取政策、调整思路、统筹规划,力争上级支持和群众参与相结合,逐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一是计划投资2080万元,完成**村新农村建设工作,新建上户下店式康居住宅60户,拓宽改造村社道路1.5公里,修建排洪渠1.5公里,为贫困户帮扶修建养畜暖棚60座,配套沼气池60眼。二是计划投资960万元,完成***村新农村建设及旧村改造工程,新建康居住宅30户,实施旧村改造50户,为贫困户帮扶修建养畜暖棚50座,新建沼气池40眼,拓宽改造村社道路2公里,新植果园500亩以上。使***、**两村帮扶户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提高,依靠产业逐步脱贫致富,切实提高生产生活水平,村容村貌得到进一步改善。
(三)优化产业结构,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按照县委、县政府培育壮大牛、果、菜等农村优势产业的总体规划和基本要求,加大资金、技术、农资等投入扶持力度,引导群众发展产业,依靠产业增收致富。林果产业。一是加强对已建成的***、**、**、**苹果园的规范化管理,促进果产业规范化发展。二是根据帮扶户意愿,在**、**、**、**、**完成新植果园4000亩,建成600亩以上标准化示范园1处,使帮扶户依靠林果产业发家致富,全乡逐步实现人均半亩园的目标。草畜产业。充分利用饲草资源,建成草畜专业村1个和大型秸秆饲料加工点1处,帮助贫困户修建牛棚60座,培育10头以上养牛大户5户,使全乡牛饲养量突破1.63万头,出栏7200头以上。以草促牧,以牧促经,力争全乡达到户均一头牛的目标。劳务产业。围绕农民增收,加强和改进对劳务输转工作的组织和服务,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和多种经营,注重加强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力争到年底全乡输出劳务2000人(次),创收1500万元。
(四)积极开展“四送”活动,切实抓好春耕生产。对全乡共确定帮扶的**户**人(其中:市直*个部门帮扶*村**户**人,县直9个部门部门帮扶9村160户593人,乡干部职工帮扶联系*村**户351人),率先开展“送政策理思路、送真情谋发展、送物资帮民富、送技术解民难”为主要内容的“四送”活动,真帮实干,用实际行动让群众得实惠,推动“双联”行动取得实效。对贫困户提供适当的物资帮助,送化肥、地膜、信息等到家到户,对个别缺劳户,帮扶领导、干部和村上干部一起亲自下地,有效地解决了当前群众春耕生产中的实际困难。
五、保障措施
(一)统一思想认识。广泛深入地开展“联村联户、为民为富”行动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强化“三农”工作、推进全乡建设小康社会的有效载体,是夯实基层基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农村和谐稳定发展的重大实践,各村和全乡干部要充分认识帮扶工作的重要性、必须性和紧迫性,怀着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对农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拿出实实在在的行动,认真落实好各项帮扶任务。
(二)加强组织领导。乡上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乡党委副书记政府乡长任副组长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行动的组织协调、督查指导和宣传报道工作。确保“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健康有序开展,并使活动的先进典型和事迹得到及时宣传报道。
(三)统筹安排部署。全乡上下要在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明确“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工作要求,结合全乡实施方案,切实把这项工作同做好日常工作、推动全乡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结合起来,同推动“三农”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同培养锻炼干部、提升工作能力结合起来,做到科学统筹、合理布局,共同推进、协调发展。
(四)创新工作方式。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扶贫”与“扶智”结合,既要送钱送物,又要扶持致富项目。在联村联户过程中要避免农户养成“等、靠、要”的思想,坚持自力更生,不断推动自身发展。对口帮扶领导、帮扶干部要定期深入联系点开展调查研究,完善帮扶思路,强化帮扶措施,不断增强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严明纪律要求。联系村的单位和干部原则上一年进村不少于4次,累计时间不少于1个月;联系贫困户的干部一年入户不少于2次,累计时间不少于一周。进村入户干部原则上住在村里,费用自理,不得增加群众负担;要尊重群众发展意愿,尊重基层组织领导,不得包办代替基层组织的正常工作;对基层和群众反映的问题要认真对待、尽力帮助解决,单位和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全面、准确、及时地向乡领导小组反映,并继续做好跟进协调工作。
(六)加强宣传引导。采取悬挂横幅、张贴标语、会议宣传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大力宣传“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重大意义、基本要求、进展情况和工作成效。对涌现出来的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要善于发现、及时总结,大力宣传推广,营造良好的舆论和社会氛围。
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是人民群众的呼唤和要求,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全乡干部要立即行动起来,积极主动地到田间地头去、到贫困群众中去,真心诚意的察民意、解难题、办实事,在联系群众中增进群众感情,改进工作作风,在帮助解决各类困难中提高工作能力,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奋斗、脱贫致富,为推进我乡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做出积极贡献。
第四篇:“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帮扶计划
XX乡“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帮扶计划
XX乡是1990年经省“两西”建设指挥部批准并负责实施的少数民族移民基地,1998年正式挂牌成立乡人民政府并移交XX市管理,全乡现辖五个行政村,1197户5285人,行政区域面积22.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000亩,除乡机关、民族学校、卫生院有部分汉族工作人员外,移民群众100%为东乡族,全部信仰伊斯兰教。在全省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是省委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少数民族移民乡群众的热切期盼。XX乡也是酒泉市、XX市开展“双联”行动的重点贫困乡,为了使此项行动开展取得实效,2012年3月16日XX乡包乡领导市政府宋诚市长、市政协副主席富忠率政府办、水务局、就业局、人民银行、高速公路收费管理所、林业局、住建局、交通局、财政局、畜牧局等单位一把手在XX乡召开了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推进会,宋市长对全乡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做了全面安排部署,要求各联村部门要高度重视“双联”工作,切实将行动落到实处,明确提出部门联村重点以帮扶项目和资金为主,干部联户重点以帮扶养殖产业为主,经济实力较强的部门原则帮扶资金或项目不少于10万元,经济实力弱一点的部门原则帮扶资金或项目不少于5万元,为贯彻会议精神,特提出以下帮扶计划:
一、帮扶的产业
XX乡是一个东乡族民族乡,养殖业是全乡群众的主要增收产业。全乡羊只饲养量突破5万只,群众户户养羊,户均饲养量即将达到50只,户均出栏30只,养殖业收入已占人均纯收入的50%以上。从养殖业上入手进行帮扶,可以取得迅速的致富效果,因此计划各联村单位和联户干部以帮扶特困户和贫困户发展养羊为最佳抓手。
二、帮扶的办法
(一)单位帮乡村。单位帮扶乡村重点以本单位的自身项目优势为主,帮助乡村两级渠路林等农业基础设施和产业园区配套设施为主,项目和资金由乡政府统筹安排,尽量安排在该单位所联系的村组,但根据
实际也可以调剂安排在其它村组,帮扶成果算给该单位。在项目上不能帮扶的单位,在保证阵地建设和党建经费5000元的基础上,另外在联系村的重点产业发展给予一定金额的帮扶,具体帮扶计划见附表。
(二)干部帮户。以“扩种群、增基数”为目标,扶持联系户增加养羊数量。以农户现有母羊数量(N)的基础上,分两种方式扶持。
1、符合农村妇女小额担保贷款的群众扶持。对符合农村妇女小额担保贷款的联系户协调2万元贴息贷款,联系户必须至少调引基础母羊10只,联系干部另外再给扶持1只800-1000元的能繁基础母羊,形成N+10+1扶持模式。以1只基础母羊一年平均产羔3只计算,联系户第二年可形成“4(N+10+1)”的饲养量,新增羊只以每只600元的价值计算,可收益3(N+10+1)*600元。
2、不符合农村妇女小额担保贷款的群众扶持。对不符合农村妇女小额担保贷款的联系户必须至少调引基础母羊1只,联系干部另外再给扶持1只800-1000元的能繁基础母羊,形成N+1+1扶持模式。以1只基础母羊一年平均产羔3只计算,联系户第二年可形成“4(N+1+1)”的饲养量,新增羊只以每只600元的价值计算,可收益3(N+1+1)*600元。
三、管理办法
1、羊只调引方式。各联村单位根据已确定的联户干部数,县级领导和乡党政领导每人联系2户,一般干部每人联系1户。由于目前调引羊只的单价还不明确,每名干部按每户800元由联系单位收齐后由乡农科中心统一调引羊只,羊只调回来后,全部打耳标,登记造册,并通知联系干部与联系户对接。
2、建立“双承诺”监督管理机制。联系干部要向联系户承诺,建立长效帮扶机制,并指导联系户饲养好帮扶的种羊;联系户要向联系干部承诺,必须管理好联系干部帮扶的基础母羊,如果联系户在第二年将联系干部帮扶的羊只因管理不善或直接处理了,联系干部可以将联系户从帮扶名单中去除,重新确定联系户。
3、联系单位帮扶乡村资金管理。按照市“双联”行动协调推进领
导小组办公室的明确要求,联系单位帮扶乡村的资金由乡政府统一出具发票,在乡经管站给每个村建立专户管理,必须用到基础设施建设、阵地建设、产业发展上。帮扶的项目由乡党委政府统一调配使用,以发挥更大效益。
第五篇:“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帮扶计划
一、基本情况
xx村位于县城西侧,距离县城5公里,是由原来的文沟、陈杨、王山三个村合并而成的,全村共有7个社,598户,2579人,耕地面积2804亩,人均1.08亩,果园面积1000亩,人均0.38亩,果园以幼园为主,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536元。目前,该村支柱产业以劳务输出、设施蔬菜和生猪养殖为主,全村有养殖大户32户,生猪、鸡和肉牛饲养量分别达到XX头、5000只、100只,蔬菜大棚30座。全村平均海拔1600米,年均温9℃,年降水量535mm,全年无霜期137天,适宜苹果种植。该村有贫困户290户1280人,特困户123户,538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比较艰苦,群众贫困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该村村庄分散,交通不便,农田水利设施落后,资源相对匮乏,产业开发不足,群众增收的支柱产业没有形成,尤其是村内道路和田间道路路面狭窄,土壤疏松,雨季道路长期泥泞不堪,车辆无法通行,给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和物资运输带来了极大不便,严重影响了全村经济发展。
二、帮扶内容
(一)产业开发。每年,要对1000亩优质红富士苹果基地落实施肥、土地翻耕、间作套种、覆膜、修剪等管护措施,每年要种植全膜双垄沟玉米1000亩、全膜洋芋500亩,良种小麦500亩。每年需要化肥62.5吨、地膜12.5吨、农药6吨;并需配套拖拉机6台、旋耕机6台、覆膜机6台。按照全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5年规划,计划于2012-2015年在该村山台地新植优质红富士果园XX亩,需栽植优质红富士苗木84000株,需地膜10吨、农药4吨。
(二)产业路建设。为了彻底解决该村梯田产业道路路面狭窄、雨季道路长期泥泞不堪、车辆无法通行等问题,镇上计划在今后两年内新建产业道路20条60公里。
(三)村容村貌综合整治。拓宽硬化村内主支巷道15条8.5公里,配套完成排污、排水等工程;加大对北川公路两侧的整治力度,解决修建前后不齐、高低不平、脏乱差的问题,加强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强化卫生管理,需设立垃圾箱109个、垃圾斗22个、畜禽粪便处理机1台,配备清洁工5名。
(四)水利设施。为了解决1000亩优质红富士苹果基地的灌溉用水问题,需在苹果基地配套大型机井4眼,配套灌溉渠系20条30公里。